陽明大學STS所演講活動




 


主題:一切從巴斯德開始...




 


講者:陳宗文(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與談人:陳建輝(台灣藥物品質協會副秘書長):國內疫苗發展與國 際化




 


主辦單位:




 


臺聯大系統科技與社會推動計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時間:2013417() 12:30-14:30 pm




 


地點:陽明大學人社中心大樓人社202




 


校園地圖:http://www.ym.edu.tw/map.html




(Y7,可於全家便利商店上方白色小門進入人社中心2F202教室位於左手邊




 




http://sts.ym.edu.tw/index.php?act=announcement&id=22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版主:感謝陳重方學弟提供這則訊息。很有意思,其實早在一年前,我的好朋友林政憲已發現這個問題,他懷疑謝利恆把呂思勉的東西「抄」過去了,其實甚至是把人家的書用自己的名字給掛名出版了,這非常令人震驚。當時我們都想寫一篇文章來說明此事,但有中醫的長輩告訴我們,此事茲事體大,應該真正看過手稿後,鑑定無誤,再來判斷誰抄誰,不急,以免得罪謝的後人。我最近在整理呂思勉的東西,也發現很多有意思的玩意兒,原想寫這篇考證,沒想到還是轉到史學方法上,這篇讓祖先生寫出來了,我覺得也很好,有人關注是好的,我想還是有東西可以論述的。這篇也寫得很詳細,祖先生研究民國醫史的文章很豐富,不用多介紹,當然,他的立場我覺得還是反中醫的多吧。




 




《中國醫學源流論》真正的著者是誰?






——史學家呂思勉的《醫籍知津》顯露真相






祖述憲 中華讀書報 》( 20130320 13 版)




由民國時期著名中醫謝觀署名的《中國醫學源流論》(謝觀著,余永燕點校,福建科技出版社),被中醫界和中國醫史界公認,是20世紀研究中國古代醫學的一本重要著作,代表了作者的醫學思想。此書對中國古代醫籍的考證嚴謹,參照儒學的發展,揭示醫學與儒學演進的關係,對其源流傳承、演變分期和正誤得失做出客觀的評價。2003年,這本著作列為國家“十五”規劃重點圖書的“民國名醫著作精華”系列之一出版。秦伯未在該書的序言中稱,“海內醫家,歎為絕作”,“近日及門諸子,為先生編印全集,複以此篇冠其首”,足以代表中醫界的評價。(秦序所說的《全集》,即《謝利恒先生全書》——本文作者注)




謝觀字利恒,號澄齋,江蘇武進人,生於1880年,1950年逝世。他出身中醫世家,祖父是孟河名醫。其父謝鍾英是清光緒的舉人,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延其為幕僚,參政論學,是一位對輿地有研究的學者。謝觀早年于東吳大學肄業後,在廣州多所學校講授地理課程,因善講課而成名。他兩次進入商務印書館,編輯地理和醫學書籍,主編出版了《中國醫學大辭典》。後來擔任過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和上海神州中醫大學的校長。1922年以後在上海懸壺行醫,著名中醫秦伯未、張贊臣、章次公和程門雪等皆出其門下。《中國醫學百科全書醫學史》(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編委會,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年)卷分別列有《中國醫學源流論》及其作者謝觀的詞條。




《中國醫學源流論》中的《謝觀生平業績及其學術思想》一文,對謝利恒的讚揚無以復加,稱他在20世紀初期中國社會發生巨變、西學東漸、新舊文化碰撞和中醫界的動盪中,做出了許多開創性貢獻;他集中醫教育家、中國醫史學家、中醫文獻學家、中醫臨床學家於一身,又是一位出色的活動家。他的醫史學家和文獻學家兩個銜頭正是來自於這一本書,而他對中醫的突出貢獻實際上在於他的活動家能力。他作為中醫行業社團的領軍人物,在反對廢止中醫的運動中起了“中流支砥柱”的作用。(張贊臣所撰挽聯的用語)




數月前購得呂思勉文集《中國文化思想史九種》一書,《醫籍知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是該書的第一種。從開始閱讀那一刻起,我就覺得其中文字似曾相識,越看越覺得像過去讀過的《中國醫學源流論》,尤其是其中某些特別的句子,記憶猶新。於是將兩者加以對比,驚訝地發現二者的基本內容相同,只是編輯不同,標題各異。




呂思勉,字誠之,也是江蘇武進人,出生於1884年,1957年逝世。他自幼受家學啟蒙,未曾接受過新學堂的教育,憑著天賦和努力攀上了學術高峰,擔任過上海光華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教授和歷史系主任。他著作等身,桃李滿天下。他與陳垣、陳寅恪和錢穆被推崇為中國現代史學四大家。錢穆讀中學時,曾受業于呂,晚年在他的《師友雜憶》中不止一處提到對呂師的回憶。他說,“當時常州府中學堂諸師長尤為余畢生難忘者,有呂思勉誠之師”。




總體來說《中國醫學源流論》與《醫籍知津》都是從縱橫兩個方面介紹我國古代醫書的,一方面概述從遠古、漢唐至明清的歷代醫書本草及其傳承發展,另一方面是對傳統醫術各科和病症的重要醫書的概括的介紹。兩書都只有五六萬字,內容和順序相同,各節獨立,一般大多短小,許多節僅百餘字或數十字,言簡意賅。謝書比呂著多了最後的六節——中西匯通、東洋醫學、民國醫學、時代病、地方病和結論,約五千餘字。




此外,兩書還有兩點差別:一是《中國醫學源流論》分節更多更短,一共65節,《醫籍知津》為30節,少了一半。有些主題本是相互聯繫、順理成章的,但在謝書中被分解成多節,顯得有些支離破碎,失去連貫性。以呂著的緒論為例,概述中國古代醫學的分期,並以古代儒家學術的傳承發展為喻,來解釋古代醫學代表性人物及其醫術的傳承。在《中國醫學源流論》裏,這個緒論的內容則分成醫學大綱、儒學比例和醫學變遷三節,醫學大綱大約只有一百來字,十來句關於中國古代醫學各期特點的話,顯得有點文不對題。古代中醫各科發展不平衡,所存醫書數量不等,因而反映在這個書上對各科評述的文字長短不一。由於兒童的傳染病較多,古代幼科的書籍亦多,因此這一節較長,故謝書將其中兒童傳染病的一個症狀——痘疹作為痘疹學單獨成節。應當指出的是,呂思勉的《醫籍知津》手稿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他的女兒呂翼仁重新抄錄,與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楊寬教授共同校對、補正、分節和加標題的。




二是兩書的文字只有不多的細小差別。《中國醫學源流論》與《醫籍知津》的很多內容和文字基本相同,有些似乎只是在呂著的基礎上改動幾個字,或添加一點瑣屑的個人經驗。舉幾個例子:針灸學一節,謝書的注釋中比呂著多了“余於民國二十三年五月,至北平遊故宮,入延德殿,見所謂宋代銅人者……恨不能拓樣本攜回也”。在辨證學一節提及蔣金鏞所著《臨病考證》一書時,呂著說“書雖淺近,實于病家大有裨益”,謝書則多了“尊生者所宜家置一編也”。在祝由科一節的最後,謝書加了以下文字:“今此術雖少,然社會上述其奇效甚多,有非科學所能解釋,亦非憑書籍所能研究者。”這說明謝觀相信祝由巫術。呂著第二十四節為霍亂與痧脹,謝書中則分為霍亂病和痧脹病兩節。呂著霍亂一節的最後一段為:“謂得此方後(指前面說的“白痧藥”),治霍亂皆令先嗅此藥少許……無不愈者,不知信否。”而在謝書中稱霍亂為“霍亂病”,該節的末尾沒有“不知信否”四個字,表示作者對白痧藥療效深信不疑;同時加了幾句臨床辨證的話,並以“但西醫之鹽水針,能救危亡於頃刻,其術較中醫為優,故治疫能用中西合參,方為完善”結尾。此書是論述中國醫籍的變遷及其源流的綱要性著作,不是診療手冊,加進有關中醫臨症知識的四行文字,實是續貂之筆。




於是,我進一步去探尋造成這種一文二主的原因,究竟出自誰的手筆?起先讀了附在《醫籍知津》後面的史學家胡道靜的文章——《呂誠之先生〈醫籍知津〉稿本題記》。此文最初發表在《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第二期,後來收入俞振基編的《蒿廬從學記》(三聯書店,1996年),題目為《讀呂誠之師〈醫籍知津〉》。胡文說,他是1986年,“就夫子大人女公子翼仁大姐處盥手恭讀遺著原稿”的,呂思勉對中國古代醫籍深有研究,有這種作品是不足為奇的,但是該文沒有提及《中國醫學源流論》一書。再讀的是李永圻和張耕華為《中國文化思想史九種》所寫的前言以及張耕華著的呂思勉傳——《人類的祥瑞》。李、張的前言說:“《醫籍知津》寫于1919年夏,呂先生由謝利恒(觀)介紹進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協助謝先生編纂《中國醫學大辭典》,撰《中國醫籍源流論》(原文如此。——本文作者注),後未出版,由謝先生私人木刻印行少許冊,分送同行友人。”二位作者都是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在呂思勉遺作的整理出版及其研究方面,與呂翼仁女士有密切的接觸,當早讀過1952年呂思勉在知識份子思想改造運動中所做的自述。(《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學習總結》,載《史學理論研究》,1996年第4期,第5160頁)但是,他們似乎不太瞭解以謝觀署名的《中國醫學源流論》及其在中醫和中國醫史界的評價,或者沒有看過這本書。




謝觀與呂思勉是同鄉,少時即已相識,呂在1952年的《自述》中對進商務印書館的緣由做了記述:




1919年,入商務印書館,助謝利恒君編輯中國醫學詞典。予於醫學,本無所知,而先外王父程柚谷先生,先舅均甫先生,先從舅少農先生,皆治漢學而兼知醫,故予於中國醫書之源流派別,略有所知。謝君本舊友,此時此書亟欲觀成,乃將此一部分屬(囑)予襄理。至暑假中事訖。”




這裏的“此一部分”,很可能指的就是《醫籍知津》。但不知什麼原因,謝觀並沒有把這個材料納入《中國醫學大辭典》,而是在時隔16年後,即1935年,用《中國醫學源流論》的書名,由自家的澄齋醫社刻印出版。在正文的開頭署名是武進謝觀利恒著和門人張贊臣校錄,前有弟子秦伯未撰寫的序言,而將同邑呂思勉撰寫的《謝利恒先生傳》置之卷首,使得這本書的著作權似乎是鐵板釘釘,容不得半點質疑。但是,《醫籍知津》的手稿,卻一直保存在呂家。1986年,在呂思勉逝世30周年的前夕,呂翼仁將父親的手稿示于胡道靜先生,次年胡先生寫的《題記》發表,胡也是史學家,長於古代文獻的研究。《中國文化思想史九種》中的《醫籍知津》是以抄本為底本,並與原手稿進行了校對(《前言》)。從此《醫籍知津》公諸於世。但在中醫和中國醫史界迄今卻毫無反應或渾然不知。




總體來說,呂的《醫籍知津》是為辭書而寫的,分題細小,篇幅不大,但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呂先生稱此為《醫籍知津》,即中國古代醫書的入門或導引,恰如其分。《中國醫學源流論》帽子似嫌過大,文體也不相稱,內容與書名形成反差。由於呂思勉的大著原來是為《中國醫學大辭典》所撰寫,謝觀是詞典的主編,呂應聘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做事,其實就是為了他的的這個目的,似乎成為謝觀掠人之美而心安理得的一個理由,不過《中國醫學源流論》上所加的閑言贅語,是否為了做點改頭換面做點掩飾呢?




也許有人說,呂思勉在為此書所寫的《謝利恒先生傳》中承認,《中國醫學源流論》是謝觀與其弟子論學的成果,當如何解釋?呂文說:“君年五十有六,乃謝世務,居澄齋不復出,但日為弟子討論學術,而君弟子群謀言論輯君言論行事,以告當世。曰《中國醫學源流論》……”他們二人差不多是同齡人,其時呂已是上海光華大學知名教授和歷史系主任,根本不會參與謝這個圈子討論中醫問題,而且《醫籍知津》寫成於十多年前,也不是這個時期的作品。呂思勉為什麼這樣寫,的確有些令人費解,但有兩種可能的解釋,一是指在此時呂的稿子在出版前由弟子“張贊臣校錄”或是討論過,二是呂是寬厚之人,受傳主的示意亦未可知。




呂思勉是史學家,而此書在短期內完成,對中國歷代醫籍及其源流條分縷析如數家珍。那麼,有沒有可能呂著是在謝觀幫助或指導下完成的呢?這種疑問是出於對呂先生的才能、經歷和家庭背景的不瞭解。呂先生旁出中醫世家,耳濡目染,“讀過的古典醫籍之多,鑽研之深,是罕有倫比的”,其實他“是一位精通祖國傳統醫學的學者”(引自胡道靜《題記》)。也可以說,正因為謝觀瞭解他對中醫書籍了然于胸,才邀請他應急協助他編寫《中國醫學大辭典》的。呂先生此前就在東吳大學等校教授過文史課程,歷史和中國醫學的學問兼備,所以,稱他為中國醫學史家是實至名歸的。同樣,也可以在《謝利恒先生傳》中找到辯駁的理由。呂在稱讚謝觀以後接著寫道:“予頗讀古書,喜事考證,自度無一逾於君。于醫學則一無所知,顧君不以為無所知,讀古醫書,或時下問,相與賞奇析疑……”雖然呂自謙對醫學一無所知,但謝卻經常向他請教,研討醫籍的疑難問題,學術上高下自現。




《醫籍知津》的緒論以簡約的文字,對我國各個時期的儒學發展源流作全景式的概括,以“惟醫亦然”,銜接到各期重要醫家及其醫籍的傳承,以及與儒學的關聯;高屋建瓴,由博返約,這正是學養深厚的史學家撰寫專門史的優勢;中國醫家即使熟讀醫籍,恐怕也難達到這個境界的。




《醫籍知津》是站在學術研究立場上的寫作,對中國古代醫書的系統考證,究其真偽,辨其是非,察其傳承,所以能夠客觀公允,實事求是,不憑虛拔高,不敝帚自珍。如果中醫業者仔細閱讀此書,思想狹隘、堅守傳統的中醫,對書中的一些觀點,如對脈診、五運六氣和宋代醫學新說之興起等的評價,未必能夠接受。他評論說:“然學術之真必存於事物,後世解剖之學既已絕跡,形下之學又日湮晦,欲明醫理,果何所據以資推求哉?於是冥心探索,而其說轉遁入於虛無,而五運六氣之說興矣。”從這些話來看,此書也非作為中醫業者的謝觀所出,而這正是呂思勉先生的真知灼見,是他的科學思想和精神的顯現。




《謝利恒先生傳》當然是應謝觀的請求而作,讚揚歷來是傳記的主旨,在這點上呂思勉也難免俗。呂先生的為人博得廣泛一致的稱讚,臺灣著名史學家嚴耕望與呂思勉未曾謀面,但他說:“我想像他一定是一位樸質恬淡、循規蹈矩、不揚露才學,不爭取名位的忠厚長者……人生修養極深,冷靜、客觀、勤力、謹慎、有責任感的科學工作者。”他反對治學作為爭取名位的警語手跡,可在有關他的著作卷首見到。從《謝傳》中看不出他對自己的心血作品被謝據為己有表示異議,相反卻給予肯定,寬宏大量,高山仰止。但是,呂先生未必對己出愛物無違心之痛,因此呂翼仁女士將父親的《醫籍知津》手稿,在兩位當事人均已離世數十年之後整理發表,一方面既為父討還公道,又免除了可能產生的恩怨。




我對中國歷史只有一點零星的常識,近些年讀了一點呂著歷史教科書和有關文化史的啟蒙著作,領略了大師的風采,更感到相見恨晚。十多年前讀過呂先生的《先秦學術概論》,其中陰陽數術和方技兩章,對於深入瞭解中醫的淵源至有裨益,有關中醫分期的注釋尤其令我欣賞,因而把它摘下編入拙作《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2012年臺灣民生書局出版)書中。他在該書中對清代與當時中醫的批評是:“惜無科學以為憑藉,仍以陰陽五行等為推論之據。遂至非徒不能進步,反益入于虛玄矣。”“直至今日,醫家之風氣,猶未大變。”




中國舊時的名醫大都是洞察人情社會、善於應對進退的聰明書生,有些人的醫術並無師承,只是讀了些醫書行醫,發些議論,寫了些心得感想。呂思勉先生雖幼承家學,飽讀醫書,已具備了名醫的要素,但沒有掛牌行醫,這也正是他更為高明的境界。有時書以人興,設想《中國醫學源流論》以呂思勉《醫籍知津》問世,會不會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中醫界如此的崇奉呢?《醫籍知津》的作者一時被張冠李戴,未始不是這本書的一種幸運。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3-03/20/nw.D110000zhdsb_20130320_1-13.htm?div=-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陳明教授提供書訊,真是跨文化的鉅著,非常專業的專史,沒有一點點中亞、南亞語言的基礎,沒辦法做的,陳老師的功力又更上一層了。





 





《中古醫療與外來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3月第1版,





全書共626頁,870千字





IBSN:978-7-301-22081-8





 




 





 





 





  / 王邦維(I





  / 1





 





第一章 中古外來醫學理論與中醫的混融 /6





第一節 一大不調一脈不調 ——出土文獻所見外來醫學理論的痕跡探尋/6





第二節 轉女爲男——中國與印度妊娠學說的可能關聯 /33





第三節 三界醫王——中古醫王概念的來源與擴散 /43





 





第二章 華夷愚智,普同一等”——中古入華胡人的疾病及其醫療
/57





第一節 病患的身份差異與華夷普同”/57





第二節 病胡苦疾——中古入華胡人的疾患與治療事例 /65





第三節 寫方傳佈——呂西華故事中的胡僧醫療與胡方傳播母題 /88





第四節 在華胡醫的醫事活動與社會角色 /102





 





第三章 中古外來藥物的認識及其商業圖景 /114





第一節 唐代本草著作及其對外來藥物的認識 /114





第二節 李珣《海藥本草》的外來藥物及其中外文化背景 /121





第三節 商胡輒自誇——中古胡商的藥材貿易與作僞 /152





第四節 質汗土質汗——中古外來藥物的本土化例釋 /179





第五節 生西海波斯國”——“婆羅得八剌都而的來源及使用 /187





 





第四章 中古中醫經典與胡方及外來療法源流 /224





第一節 《千金翼方》中的阿伽陀圓及其源流 /224





第二節 《外臺秘要方》所引《近效方》與外來醫學 /252





第三節 《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法與禪定瑜伽 /261





 





 





 





第五章 中古宗教、醫學與外來文化 /278





第一節 方家、煉丹與西土藥——中古道教醫學與外來文化 /278





第二節 納藥授方 ——中古胡僧的醫療活動 /297





第三節 佛醫東漸——以耆婆及其醫方、醫著爲中心 /344





第四節 蘇毘羅漿” ——漢譯佛經中的藥物例釋 /364





第五節 施者得福” ——中古世俗社會對佛教僧團的醫藥供養 /390





 





第六章 從希臘到長安——絲綢之路與外來醫學的流傳 /405





第一節 善除萬病——唐代拂菻所獻底野迦及其源流 /405





第二節 絲綢之路與中古外來解毒學知識的傳播 /420





第三節 漢唐時期于闐的對外醫藥交流 /441





第四節 法出波斯”——“三勒漿源流考 /466





第五節 沙摩路多” ——作爲眼藥的烏賊魚骨與東西方藥物知識的流動 /490





第六節 蘓伏霊善 ——絲路出土殘片的藥名溯源 / 509





第七節 西域出土醫學文書的文本分析——以杏雨書屋新刊羽042R和羽043號寫卷爲例 /524





第八節 書寫與屬性——再論大谷文書中的醫學殘片 /553





 





結語:文化相遇與醫藥傳播 /566





參考文獻 /568





索引 /614





致谢 /62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STS)研究所




 




講題:十九世紀末的東亞鼠疫-日本洋醫門閥的巖流島之戰




 




講者:劉士永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主持人:王文基(陽明STS所副教授)




 




時間:0327(週三)12:30-14:30




 




地點:陽明大學人社中心大樓會議教室




(全家便利商店樓上對面之教室)




校園地圖:http://www.ym.edu.tw/map.html
(Y7)




 




http://sts.ym.edu.tw/index.php?act=announcement&id=22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STS學會)電子報3月份已經出刊,對科技史、科技與社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網址:http://www.tw-sts.org/node/14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102年度第二次討論月會





主講人:王 秀 雲 教授 (成功大學醫學系&STM中心副教授)





講 題:一勞永逸:台灣戰後子宮切除史 (Yilao Yungyi: Hysterectomy in Taiwan , 1950s-2000s)





時間:102424() 下午2:30-4:30





地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主辦單位:中研院史語所「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是核能安全專家





李尚仁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30319  蘋果日報





擁核人士對反核運動最常見的輕蔑回應就是:「你們這是外行人、不科學、非理性的恐懼。」這些批評實際的意思則是:「你們沒有核能工程背景、不懂核電廠,因此沒有資格討論核能安全議題。」然而,核能工程專家就是最了解核安問題的人?真是核電風險的最高知識權威?

清大核工系在福島核災發生3天後所辦的說明會,放在YouTube上的紀錄影片內容最近引起爭議。會場有核工教授以輕佻語言形容福島核災是上帝做的實驗、讓核工界有機會學到改良電廠的設計,且證明核電廠安全、對核能發展有利;還將輻射塵比為放屁,傳播不遠危害有限。這些說法引發外界批評其缺乏惻隱之心。













缺乏科學人的嚴謹





筆者無意揣測這幾位教授的發言心理,但要質疑發言者表現出的專業態度與科學精神。說明會舉行時福島核災才發生3天,很多資訊都不清楚,狀況也還在演變,核工教授據何斷言:輻射很少、問題不嚴重?對如此重大議題,在公開場合輕率斷言,不正是缺乏科學人的嚴謹?當時福島電廠狀況都還高度不確定,核工專家就對外宣稱:老式核電廠,都能保有這麼大的安全度,核能安全真的沒有問題。清大核工系是台灣核電工程師與核電主管的重要養成機構,如果台灣核電廠出現意外,其教育出來的相關人員若以這種自大輕率的態度因應,小問題釀成大事的機會恐將大增。





假理性名義搞威權





儘管這幾位教授所謂福島核電意外不嚴重的說法大錯特錯,筆者無意在此質疑他們專業知識程度,因為他們的錯誤判斷所顯示意義很可能是:核電廠這個複雜科技系統,有太多環節可能出問題;一旦出差錯,核工專家也無法預料其後續與嚴重程度。調查報告指出福島核災涉及許多人謀不臧因素,不該推給上帝;若硬要說這是個實驗,它證明的是核安問題不能只聽信核工專家意見。

科技與社會研究(STS)學者溫恩(Bryan Wynne)對英國核電政策爭議有深刻研究,他指出公眾之所以對核能工業不信任與不安,原因之一是看出核電專家自以為是、沒認識到該領域知識的極限;但核意外發生時,又得依賴這些無自知之明的專家處理那無法預期的嚴重後果。更糟糕的是,英國政府獨尊特定專家意見,限縮政策辯論與決策考量範圍,對民眾基於不同考量而來的其他正當顧慮,都以「他們對科學無知」之類理由加以排除。結果導致科技決策的民主程序,淪為假借理性名義的「威權政治儀式」。台灣30多年來的核電爭議,我們在政府首長與部分核工專家身上,也經常看到同樣的現象。





 





引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30319/3489676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為學生辦了一場人文演講,希望以後能邀請更多學者來。坦白說,辦研討會或辦演講都一樣,我認為要篩選、也要和講者溝通,要能給學生帶來某些益處。學生既然來聽了,花時間坐在教室(演講廳即教室),就要有所收穫、能夠學到思考問題的方式。老師應該要更負責去構思一些問題和想法,而不只是講一種自己高深的研究而已,特別是大部分的學生並不以歷史研究為業。這樣費心,是沒有任何「點數」的,我們老想研究點數,學生怎麼辦?教育誰來做?這事情頗值得大家深思。我們一點點做,是把歷史學的功能放大,成為一種陶冶人文素養的路徑,這樣才能把歷史學的價值擴大,不再只是一種孤芳自賞、關起門來做研究的學問了。我還很負責的跟演講者要了摘要,讓學生參閱,謝謝講者的配合,也貼出供喜歡這個主題的網友參考。




 




 




近代中國的身體、商業與政治——以艾羅補腦汁為中心




 




(中原大學演講內容摘要,2013.03.14,音樂廳)




張仲民




復旦大學歷 史系副 教授




 




商業在近代中國的身體建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但並不太為研究者重視。本講重點關注在近代中國極為流行的艾羅補腦汁這種商品,嘗試分析在近代中國的身體建構過程中,以廣告為媒介的商業與消費所起的作用及意義。艾羅補腦汁為黃楚九的中法藥房的主打產品,在1904年問世後,依靠政治化的廣告宣傳和花樣繁多的廣告手法、促銷策略,迅速塑造了人們用藥品、食物可以補腦的想像和認知,推廣了「腦為一身之主」這樣的科學認識,以及有關腦的新名詞的傳播。黃楚九為艾羅補腦汁所採用的政治化宣傳手法,難說是表徵了商品的真實效果,但卻激發和創造了近代中國消費者的真實身體需要與心理渴望,進而再生產甚至改變了晚清以降人們的補腦認識、身體觀,乃至影響了晚清以後中國的消費文化建構。但不是所有讀者、消費者都認同這樣政治化的廣告宣傳和消費建構,他們對之亦有多種回應,商業對近代中國身體建構的作用及其對政治的挪用,亦有局限。




從身體的角度研究歷史,特別是研究政治史、醫療史、性別史、社會史,是近三十年來國際史學界的一個研究熱點。而既有關於近代中國身體史的研究,這十幾年來,也已有諸多成果,但大都側重于知識精英、政治、軍事和國家在近代中國身體建構過程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關注現代性、政治、思想文化和醫療、宗教、藝術對近代中國身體及身體觀的影響,不太注意商業和消費在近代中國身體建構中的作用。




筆者演講以晚清報刊上的某些商品廣告為分析物件,將艾羅補腦汁作為討論的中心[1],關注其廣告如何將自身同國家、種族等政治現實問題建立聯繫,又如何借宣傳這種關係、利用這種關係來做自家的生意、其影響又如何,進而嘗試分析在近代中國的身體建構過程中,以廣告為媒介的商業與消費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這裏尤其關注消費者對商品及廣告的回應,以及分析廣告語言的修辭和敍述特色。




 







晚清以來的中國一直在追求「衛生現代性」(hygienic
modernity
),努力改造國民身體、提高所謂國民素質,打造新國民。趁此趨勢,商家尤其是生產醫療和滋補商品的一些商家跟風而上,挪用了這種追求「衛生現代性」和改造國民身體的努力與實踐,並將之體現在商業廣告和商品產銷中,從各個角度公開打造身體和「新國民」的「衛生」與「政治」標準,賦予其承擔種族、國家興亡的意義,企圖建構消費者以身體健康、種族振興為導向的身體文化與消費觀,做一個契合時代的合格國民,進而借機盡可能地銷售自己的商品,獲得最大限度的利潤。




晚明之後,尤其在晚清以來,隨著來自西方包括日本的醫學、生理學知識傳入和譯介,中國社會對「腦」和「心」功能分際的認識逐漸清楚,意識到「腦」才是人身的主宰,「人之神靈在腦」,「大腦為思慮、記憶及意識之府」,而非中國古人常謂的「心」,「人之思慮、智慧、知覺、運動皆腦為之主,而腦有氣筋無數,散佈於五官百骸。何處腦氣筋壞,即何處有病……」根據《申報》資料庫檢索,該報也有多篇文章闡發西方醫學中的腦為人身主宰、腦氣筋遍佈全身的理論,像《道異說》一文中即有言:「今夫西醫之議論,除辨五臟六腑之外,獨重於腦,以為腦有大腦、小腦之分,並雲人之知覺運動,皆腦之所為也。及其論腦雲,腦為全體之主,專司運動以應萬事者,皆腦為之也……腦之使名曰腦氣筋,纏繞周身、無處不到……」當時甚至還有西醫學會出試題「腦氣筋說」,來考查學生掌握的有關腦的知識。




類似的表達在清末的衛生及生理學、西醫學書籍中,更形普遍。如丁福保所著的《衛生學問答》中即言:「百體內外,皆有腦筋纏繞。凡目之能視,耳之能聞,鼻知香臭,舌辨酸堿,新能運血,胃能消化,手足之能動作……以及記憶謀慮者,無一非腦之功用也。」




然而,時人不但從醫學、生理學角度來闡述腦的作用,還從社會達爾文主義立場出發,將民智、腦的作用同人、同種族的社會競爭聯繫起來,「世界之歷史,優勝劣敗而已,優勝劣敗之分,腦力之強弱而已。」「非洲之黑人、美洲之紅人」為何讓白種征服,成為「劣敗」人群,就在於其腦力不如白人,而黃種人所以競爭不過白人,腦筋不足也是一大原因,只有在智力上有進步,強種的效果才明顯,如果大腦笨拙,肯定不利於強身強種。




在這樣的情況下,種族衰弱問題被轉換為腦筋強弱問題,強種關懷就順理成章地被轉換為健腦、補腦、強腦問題,「欲求增長智慧之實,不得不以改良腦質為急務」,提倡「科學」的「養腦」、「補腦」方法,尋找可以改善與提高中國人腦力的物質就非常迫切。不過,真正的補腦需求與大量的補腦實踐,乃至補腦文化的普及,更多還是由晚清商家用商業手段創造出來的。利用新出現的醫學、生理學知識,以及時人的腦論述、講究養腦、補腦的心態與呼籲,乃至時人對「腦」的困擾,精明的商家將之作為新的生意點,攀附與援引新學資源,爭先開發補腦商品,建構一種以種族強壯、國家富強為導向的物質觀和消費文化,吸引趨新與趕時髦的消費者,於是一些新的補腦物質及其廣告在市場與各地報刊上開始頻頻出現,像補腦汁、健腦丸、補腦藥、補腦筋粉、立止腦漏丸之類。




在這些補腦藥物中,最著名,持續時間也最久的,恐怕當屬浙江余姚人黃楚九(18721931)的中法大藥房所開發的產品艾羅補腦汁了。




實際上,艾羅補腦汁並非晚清上海醫藥市場上的第一個補腦藥品。我們根據《申報》資料庫檢索發現,早在1888年的《申報》廣告中,就有英商老德記藥房的「百補貢邦藥水」廣告,裏面就說該藥水有「專補腦氣筋」的療效。當時的上海市場上還有一「渣砵多補腦丸」在發賣。    上述兩個藥品雖沒有大做特做廣告,對藥效的定位也不是很清楚,難以逃脫傳統補藥的窠臼。但上述兩個藥品及其廣告或許會影響到精明的藥商黃楚九,影響到黃楚九對艾羅補腦汁的定位和包裝,可惜我們缺乏直接的證據。但可以肯定的是,黃楚九的艾羅補腦汁後來居上,不但在商業經營和發展程度上遠遠超越了這兩個前輩藥品,甚至還影響了近代中國的身體觀與消費文化。接下來,我們就看一下,較之前兩個先行的補腦藥品,黃楚九的艾羅補腦汁在上海市場乃至全國市場上何以取得這麼大的成功。




根據時人的說法及對艾羅(Yale)商標的分析,所謂艾羅的藥方,來自黃楚九友人某提供的一個磷質補劑方子,其得名來自于「黃」——黃楚九的姓,在英文可以用「Yellow」表述,但因Yellow不是通用的西文姓氏,所以黃楚九用了一個接近於Yellow的姓——Yale,在上海話裏的發音類似「艾羅」。[2]為什麼要採用這麼一個洋化的名字?一方面,這個命名顯示了中醫出身的黃楚九對艾羅補腦汁自身的定位——它是一個新的東西,具有西方的與科學的背景,不同于傳統的滋補藥品。另外,正是鑒於時代的崇洋風氣,黃楚九對顧客消費心理的揣摩,他才取此洋化藥名。因為黃楚九很清楚,洋貨代表西方的、高明的、新的東西,在當時上海大有銷路。即便是醫術與藥物亦是如此。故此,精明的商人自然要攀附洋人,「那開店的必要掛塊洋商牌子,賣藥的必要冒個洋醫名字。」




當然,讓艾羅補腦汁聲名遍中國不至於曇花一現的最關鍵因素,還是深諳廣告功用的黃楚九圍繞它展開的長期廣告轟炸,尤其是他所採用的政治化宣傳手法及各種高明的促銷策略,不但煽惑了有意的消費者的需求,也誘惑了無意的旁觀者的欲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引導與製造了人們的補腦需求,激發了人們補腦的心理渴望,從而為艾羅補腦汁的暢銷打下基礎。




大概從1904111開始,艾羅補腦汁的廣告《艾羅補腦汁功用錄》正式出現在《新聞報》上,此廣告後來逐漸又擴展到《時報》、《中外日報》、《申報》等上海報刊,包括一些如《衛生學報》之類的專業期刊與一些通俗小報。




像黃楚九這樣的上海藥商,他們對於晚清知識精英正在鼓吹的啟蒙論述、社會進化論,以及由此派生的衛生論述、強種論述等社會價值,非常關注和熟悉。不惟如此,他們亦深諳廣告策略及其妙用,將之挪用並體現在物的生產及消費文化的建構中,抓住啟蒙精英及趨新時人急於追求衛生和強種、救國的心理,將之作為生意源,開發新的物質,利用西方符號、人們的強身、強種關懷,結合傳統資源,將時人論域中的種族優劣問題化為人們腦筋聰慧與否的問題,進而轉化為商品與物的問題,大作腦與國民、與種族關係的文章,努力建構物和種族、國家,以及消費跟種族、國家的宏大關係,借此凸顯物的生產及消費物的重要作用。這在眾多關於艾羅補腦汁的廣告宣傳中可以展現出來。




正所謂「物是表達社會價值的工具,透過人類的行跡、場合及文化脈絡等將價值銘刻在物之上。」[3]在絕大多數的艾羅補腦汁廣告及中法藥房的其他藥品廣告中,黃楚九都採取了這類政治化的說辭,將諸多外在意義與價值賦予艾羅補腦汁,從而達到嘩眾取寵的效果。我們通過下面這則煽情的「再造中國靈汁」廣告,即可窺豹一斑:




上海中法藥房自發行艾羅補腦汁,靈效異常,一時風行中國二十二省。凡腦筋不強者,無不視為秘寶,無論老少男婦,春夏秋冬服之皆有奇效。中國前數年軍學界景象何等萎靡不振!自經補腦汁輸入以後,服此者人人知愛國,人人知保種,智慧日長,思想日新,未始非此汁再造之功。中國人欲強國強種,舍此固別無造命之靈藥矣……




黃楚九亦曾串通人作誘子,在《申報》、《時報》、《中外日報》、《新聞報》、《南方報》、《衛生學報》、《圖畫日報》等報刊上大作廣告,居然還大言不慚借「補園居居士」之口,曰「艾羅補腦汁」為「新中國之利器」。




 







不止如此採用廣告轟炸,在行銷策略上,廣告掮客黃楚九根據顧客心理,還做出許多新的嘗試,這些措施非常有效,也很契合有關的廣告學原理。




首先,黃楚九不僅自誇艾羅療效,更要借「消費者」之口來吹噓艾羅,「本藥房自經營此汁以來,未及一載,蒙本埠、外埠 諸 君曾服此汁者,紛紛投函交贊,可見靈藥益人,足稱殊品。」[4]黃楚九非常注意刊登這些大量「來自消費者」的感謝函,即所謂保證書,在《時報》、《中外日報》、《申報》等上海報紙上連續刊載。                                                      
                                     




其次,買通媒體及報人發論說文,鼓吹艾羅補腦汁效用的神奇,是黃楚九的另外一個廣告手法。在黃楚九在各報大作艾羅補腦汁廣告伊始,上海的一些報刊就有文章開始配合,發文鼓吹艾羅補腦汁的神奇效果,如當時上海發行量最大、商業性最強的《新聞報》上,就發表一篇論說——《論樞垣諸公當有幕僚贊助》。




不僅鼓動某些報刊在《論說》中對艾羅補腦汁進行鼓吹,黃楚九更是收買各報主筆與上海灘明星文人,讓其現身說法,為艾羅背書。這些人,包括近代文學家李伯元、吳沃堯、孫玉聲、王楚芳等,還有不那麼知名的《華報》館主筆「惜秋生」的所謂保證書。




再者,除了借用輿論和文人的力量,黃楚九還借用西方科學——化學試驗以及官方的檢驗保證,藉此增加艾羅的科學性和公信力。畢竟,對於不少時人來講,官方特別是「洋大人」,依然非常具有符號效力,而西方「科學」的神奇與準確,更是為上海人在日常生活中耳聞目睹,黃楚九對此自然是心中有數,毫不費力地將之挪用到中法藥房的廣告中。




再者,拉達官貴人、名流作代言廣告,企圖用名人效應賺錢,這也是近代商家慣用的廣告手法,黃楚九亦不例外。他在艾羅廣告中說艾羅補腦汁「屢經各名公巨卿獎譽」,如由兩江總督調任兩廣總督的周馥即曾送匾額兩塊給中法藥房,揄揚艾羅補腦汁;出洋考察的大臣戴鴻慈則贈給中法藥房「益人智慧」的匾額,說泰西人非常講究補腦,美國人多服艾羅補腦汁;時任湖廣總督的瑞澄亦曾送過「斡旋造化」的匾額,吹噓包括艾羅補腦汁在內的中法藥房諸藥品。黃楚九亦曾假託其時已死的曾紀澤及其兒子為之做代言廣告。[5]而時任北京警部侍郎的毓朗,則主動上門,在服用艾羅補腦汁感覺有效後,特書匾額「志立懦夫」,托人帶到上海送給中法藥房懸掛。




還有,看圖說話,用大量圖像來展示和隱喻艾羅補腦汁效果,也是黃楚九慣用的廣告手法。




對於女性消費者,黃楚九一直都沒有忘記。                                                                                     




清末時期,新名詞和「科學」流行,不少人從不同角度都在利用之,黃楚九也是如此。在編織艾羅補腦汁效用的故事時,為迎合時人尊西崇新心理,黃楚九會特別讓外國人在故事中扮演主角,且注意使用新名詞與科學吸引讀者,這樣非但表示趨新,而且還可以利用「西方」的符號效力。




另外,黃楚九還善於利用中國傳統的故事情節為艾羅作廣告,如《三頭案》,即採用傳統的官員判案故事,《被難家屬轉憂為喜》則採用災難故事。像這則以「陳錦山」署名的謝函《被難家屬轉憂為喜》,配以插圖,講的是陳錦山乘船,在長江落水被救故事,被救後陳因心急腦病發作,西醫推薦服用艾羅補腦汁治療,之後神智漸好,歸家,皆大歡喜。




不止于此,黃楚九還採取其他一些促銷手段,如在上海民眾購買彩票流行時,購艾羅補腦汁者獲以贈彩;在新小說流行時,則附送新小說,還雇人編寫新小說為艾羅補腦汁作廣告;中法藥房新的分店開張之時,實行贈彩或打折銷售艾羅補腦汁等措施;不時也進行限期打折促銷活動。




艾羅補腦汁的處方,據說得自原在華英藥房工作過的吳坤榮,卻被黃楚九偽託為美國艾羅醫生發明,並在瓶貼上加印「Dr. T. C. Yale」字樣以迷惑顧客。所謂的能夠補腦,甚至能夠百病可醫,根本是噱頭,系編造出來的神話,但其廣告內容卻十分充滿誘惑力,不但借用了當時公共輿論中關於強種、強身、補腦乃至開民智的論述,而且將「補腦」產生的效力無限放大,通過好像來自四面八方、各色人等的大量保證書、感謝信,營造出一種已實現的「真實效果」reality effect,並將此效果歸結為艾羅的功勞,甚或吹噓其具有「飛播全球之聲譽」,「寰球第一」,以此策略來吸引不知情的人購買。由於艾羅補腦汁低成本、高價格,又非常好賣,讓黃楚九大獲其利。




 







然而,更具象徵和示範意義的是,在艾羅補腦汁的廣告大量刊出之前,晚清報刊的商品廣告敍述,像燕窩糖精、戒煙藥等,也都刊登「來自消費者」的保證書、感謝信之類,它們儘管存在不少誇張、虛假成分,但我們很難從中見到泛政治化的修辭。一般來言,這些商品的廣告修辭並沒有將商品同種族、國家等類似政治關懷聯繫在一起,往往只是誇大其功能及對個人身體的作用而已。可是,自從黃楚九的艾羅補腦汁廣告及相關中法藥房的藥品廣告橫空出世且大量散播之後,建構了一種人們看待物質產品的嶄新方式,引發了諸多商品廣告的仿效,特別是類似戒煙藥、滋補藥之類商品廣告的模仿,它們紛紛效法艾羅廣告的政治化修辭策略,將商品、消費同種族、國家等政治層面問題聯繫起來,同時配以大量消費者的謝函——保證書來佐證。




晚清的廣告內容儘管五花八門,但從很多廣告的敍述結構與修辭方式來看,它們在情節編織上富有邏輯性,都在建構與誇大身體、衛生、醫學同種族、國家的大寫關係,努力營造一種「使命感」、「救護感」的「真實性」,製造出顧客的消費需要、消費品味及身份區隔,向消費者表明其產品之于消費者身體的重要性,以及其產品生產的崇高動機,借機將顧客的消費需求從個人身體轉移到種族與國家這樣的宏大政治話題上,突出強調這些商品是顧客的「真實」需求,以及顧客消費其商品之行為的高尚性與造成的理想效果。同時,這些廣告也製造或暗示出一種能導致身體健壯、種族強盛的願景和圖像,唾手可得的生活方式,喚起顧客或讀者的焦慮心態、思慕「文明」之情,而購買或消費其商品就是撫慰焦慮,實現「文明」,將「願景」變為現實的終南捷徑。




概言之,這些廣告中習見的大寫修辭策略、慣用的論證方式,無不是在展示著那些流行的關於身體、衛生、種族和國家的論述的作用與影響,以及商家對之的攀附與挪用。可以說,廣告中的高調表白,其實是濫用新的思想資源,將商品神聖化,同時又將其使用價值單一化,以迎合社會上正在提倡和流行的改造身體、「強種」、「保國」、「歐化主義」風氣。商家借用這些易得的、正在流行的「符號資本」,再利用官方尚存的符號權威與傳統的官本位崇拜,去欺誘那些幼稚的趨新人士和有經濟實力的消費者入彀,只要花錢消費這些商品,就是強身、強種與愛國的表現。畢竟,對於清末民初的消費者,尤其是那些相信西醫、比較崇洋的人來說,他們自己無法用「科學」手段來驗證市場上銷售商品的真假、實際具有的效果,社會和政府也沒有專業的監管機構進行化驗與監察,即或有一些所謂官方、租界或醫生、化學家出面的化驗保證,或者化驗要求,多成為具文和做秀,或者往往變調,成為軟性廣告,等於為神通廣大的某些商家變相做宣傳。




故此,商品能否有讓身體、種族立致強健的功效,並非商人的關注焦點,重要的是商人賦予它的意義及其行為背後的利益動機。廣告中的花言巧語及所許諾的願景,只是一種手段,是出自商業利益考慮的行銷策略。商人借助和攀附公共輿論場域裏提倡衛生、改造身體和種族的聲音,將商品銷售出去,獲得最大利潤才是其主要追求,至於身體、種族、國家到底會如何,則無暇多計,廣告詞所述之情事都經不住多少推敲和常識的檢驗。




即便如此,我們不可低估晚清這些廣告對近代中國身體建構的作用,不能因其虛假或誇張宣傳來否認其意義,乃至其對近代中國身體建構的影響。實際上,滋補、養生、保健本就是傳統中國身體建構中的重要內容,一直為人們重視和實踐。晚清新出現的這些滋補、醫療等產品或保養身體、重視補腦的行為,無疑是延續了這方面的傳統,在被商家加入歐化元素進行精心的包裝與宣傳後,對於趨新和趕時髦的消費者具有莫大蠱惑力,適應與配合了社會追求衛生現代性及改造身體呼籲的需要,極大地建構了顧客的新身體觀(如對「腦為一身之主」作用的認識)與新的消費需要、消費品味。再者,有著長期滋補文化傳統的薰陶,中國消費者早已經具有接受相關滋補、醫療等物品的心理準備與實踐基礎,一旦市場提供有相關產品,並為消費者所知,許多有經濟能力的消費者當然有興趣購買,購買不起的人也會對之產生消費欲望,以滿足自己的身體需要和心理渴望,否則,廣告不會如此宣傳,不會連篇累牘去做,更不會達到效果;廣告必須適應顧客,才能獲得最大效果。所以說,這些廣告中的表述絕非憑空的作偽,而是商家在充分考慮了社會尊西趨新的情況與實際的市場需要,精心構制的,是滋補文化傳統在新式商業經營體制下的發展,亦為社會崇洋風氣和對自己身體擔憂情況的物質化表現,為新的思想資源進一步流行化、商業化和符號化、日常生活化的結果。




此類廣告同樣告訴我們,精英論述、品味(taste)、西學、國家與種族認同等是如何被商業利用,又以何種樣貌被滲透到商品廣告及商業經營中。可能這些作假或誇張的廣告,對身體的實際作用或未必佳,甚或未必有,但連篇累牘的廣告宣傳、暗示、引導、示範、誘惑,卻適應與促發了人們對相關物質產品,尤其是打著「洋貨」牌子的醫療產品、滋補用品的真實需求和購買行動,極大影響了近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消費文化建構,進而影響了近代中國人對身體的看法與使用,同時也推動了衛生、種族和國家觀念、民族主義的廣泛傳播。職是之故,在符號意義上,這些半真半假、虛虛實實的廣告宣傳,以其緊扣時代主題及人們身體需要的政治化敍述,攀附歐美,融合中西,別出新意,更好地製造與建構了顧客的消費需求。這樣以假亂真、真假難分的商業操作,可能比那些實打實的商品宣傳,更能蠱惑消費者,更能對消費者及其身體觀造成影響。




 







然而,這些廣告究竟怎麼樣影響了消費者的身體觀念?這些廣告所建構的消費文化和身體觀,意義何在?換言之,讀者或顧客是怎麼回應這些廣告的?又是哪些人在購買或欲望這些商品?他們為什麼購買這些商品?是為了廣告中宣稱的那些宏大目的與意義嗎?或是為了自己對身體的使用?這些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也是以往對廣告及消費的研究中較少探討的問題。可能是由於消費者對廣告的回應資料比較難找,過去對廣告的研究較多是關注廣告自身的言說,而不太重視讀者、消費者對廣告及商品的回應。




不過,有研究者利用報刊廣告中的鳴謝函、保證書等「消費者」的現身說法,來說明廣告或商品達到的理想效果,這是頗值得商榷的做法,無異是相信廣告中的自我建構和誇大宣傳,將廣告中的言說作為一種真實看待,認為它是對商品的「如實直書」,廣告中的宣傳就意味著它的效果,就意味著消費者會完全接受,根本無視廣告的敍述與修辭特色、實際效果和消費者的主體性及回應情況,這當然是讓人不可接受的。




儘管面臨回應材料不足的瓶頸,我們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評論家、讀者與顧客對某些廣告或產品的回應與購買記載。如就有時論認為,許多「藥房所登廣告,今日某地來函,明日某官鳴謝,花樣翻新,無奇不有。而決其要,無非捏造以惑人,售偽以欺世也。嗚呼!」亦有有識之士感於市場上假藥、冒牌藥橫行,認為「歐風東漸,名器蕩然,唯藥與學,所關匪淺」,主張對打著外國牌子的藥物進行深入考察、分辨真假,免得誤導消費者,還提出具體的操作方法。




只可惜有這樣主張的人屬鳳毛麟角,呼應其主張的人更是寥寥無幾,大多數消費者恐怕還是會見獵心喜,自願上鉤。而且,即使是採取了上述操作方法,滑頭藥商還是可以繼續在廣告中造假,又有幾個顧客真有實力和精力去一一查證並揭發之呢?即便揭發之,最終效果也未必好。[6]筆者下面以艾羅補腦汁為例,來描述一些讀者、顧客的回應情況,試圖勾勒出商品與商品廣告對消費者的影響,希望借此揭示商業對晚清以來中國身體建構的影響。但關於顧客服用艾羅補腦汁的材料,限於本人學術積累,能找到的記載主要在清末民初的小說中。




 







在晚清中國,眾所周知,許多時候,官方、政治權力倒經常羈絆新思想、新思潮的推進和壯大,這時,商人扮演的角色就顯得重要,特別在其中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可以說,在近代中國的身體建構過程中,商人和商業的作用,非常值得重視。




事實上,在新思想、新觀念的傳播與落實過程中,商人扮演的角色居功至偉。因為思想、觀念或理論只有與物質力量結合、只有通過一定的載體才能發揮作用,沒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社會載體,思想、觀念或理論只能是空中樓閣,難以發揮力量。思想、觀念或理論要物質化,要社會化,政治權力固然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往往,商人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將文化、思想轉化為商品的實踐,亦是一個便捷、有效的途徑。商人的投入、生產、包裝、宣傳、銷售達到的效果,經常高於政治權力的強迫推廣,艾羅補腦汁的成功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在艾羅補腦汁的廣告刊出之前,晚清報刊的商品廣告敍述,像燕窩糖精、戒煙藥等,儘管存在不少誇張、虛假成分,但我們很難從中見到泛政治化的修辭。一般來言,這些商品的廣告修辭並沒有將商品同種族、國家等類似政治關懷聯繫在一起,往往只是誇大其功能及對個人身體的作用而已。可是,自從黃楚九的艾羅補腦汁廣告及相關中法藥房的藥品廣告,橫空出世且大量散播之後,引發了無數商品廣告的仿效,特別是類似戒煙藥、滋補藥之類商品廣告的模仿,它們紛紛效法艾羅廣告的政治化修辭策略,將商品作用同種族、國家等政治層面問題聯繫起來,同時配以大量消費者的謝函——保證書來佐證。這樣的廣告策略在初期對於宣揚西醫、衛生觀念、民族主義、種族和國家認同,對於吸引那些趨新和趕時髦的消費者,自然是有作用的。但其效果能持續多久,有沒有反作用,就值得深入討論了。




就艾羅補腦汁而言,綜合上述對艾羅補腦汁及其廣告的回應個案,再結合艾羅廣告中宣傳的它百病可醫,具有「起死回生」、「返老還童」功能,乃至諸多的保證書署名人身份,可知艾羅補腦汁及其廣告預設的、影響的,也是其主要銷售對象,應該是一部分趨新知識份子、官員、商人、學堂學生、發育中的兒童、吸食鴉片者、各種病痛患者等,以及一些在經濟上較為富裕、思想上較為趨新的家庭,還包括一部分趕時髦的消費者,女性也被納入艾羅的廣告考慮與治療範圍,但治療目的只是為了讓其更好傳宗接代。




另外,綜合以上的這些案例或能看出,這些人購買艾羅補腦汁等商品的行為,還是有其主體性的,並沒有完全受制於廣告中的言說,他們一般並不在於消費這些商品所建構的那些宏大意義,即或拿廣告中的「消費者」的「保證書」所言,只有《同文滬報》的主筆是側重于從種族與國家角度來講消費補腦汁的意義的。其他人等基本則是從個人角度立論,根本上,他們接受商品廣告並購買商品的意圖還是著眼於個人身體或表現自己的「衛生」品味,如對於腦的重視,希望通過消費這些產品能促進身體的康健,或有利於對身體的使用,建構自己「衛生」的生活方式。那些廣告中的宏大敍述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只是一種認識的媒介,更易吸引或說服他們購買有關商品而已。




儘管有時人不斷揭發黃楚九造假、艾羅補腦汁為假藥,但對於今天我們這些研究者來說,籠統以真假來判斷艾羅補腦汁的廣告及保證書的效果,借此來評價黃楚九的商業經營活動,有些太過簡單化。黃楚九的廣告宣傳與保證書固然為假,即便如此,艾羅補腦汁仍然吸引了諸多的消費者,激發和創造了他們「補」的真實需要與心理渴望,塑造了人們用藥品、食物可以補腦的想像和認知。當有關的腦論述及補腦宣傳成為一種風氣和時髦之後,腦力不足,需要補腦逐漸成為當時很多人的共識,對於一些趨新者和腦力活動比較頻繁的人來講,尤其如此。這其中,清末以來形形色色的補腦藥、健腦法自然都發揮了作用,塑造了人們用藥品、食物可以補腦的想像和認知。在諸多的補腦品中,艾羅補腦汁無疑是持續時間最長、經營最為成功,也可能是影響最大的補腦藥。進而,這些商業藥品及廣告宣傳,還可能推廣或改變了晚清以降人們對身體尤其是「腦」的看法,包括「腦為一身之主」的觀念更加得到普及,晚清興起的與腦有關的新名詞,如補腦、腦筋、腦袋、主腦、腦子、腦際、腦門、腦力、腦病(腦氣病)、首腦等,借助像艾羅補腦汁這樣無孔不入的商業廣告,也愈加為普通民眾接受。




進而言之,艾羅廣告中的政治化宣傳與保證書中信誓旦旦的證明,並非全部為假,它們這樣的宣傳,亦為時人提供了一種認識與想像當時現實世界的物質方式及解決之道,其所使用的語言、修辭方式,都是當時趨新人士樂於使用的,所講述的故事和做出的保證也是消費者樂於聽到與嚮往的,而從廣告與保證書中展示出的心態,乃至對衛生現代性的追求、補腦、強身、強種的關懷,都顯現了當時人的心理焦慮狀況與西來資源的符號效應,這些都是當時「真實」的存在。利用這些「真實」,精明的商家挪用為商機,將之付諸商品生產,體現在商業廣告和商品行銷中,從各個角度打造身體和「新國民」的「衛生」與「政治」標準,將商品及商品消費賦予承擔種族、國家興亡的意義,企圖建構消費者以身體健康、種族振興為導向的消費文化與物質觀,進而盡可能地銷售自己的商品,獲得最大限度的利潤。




況且,消費絕非僅是一經濟過程,絕非僅為了商品的使用價值。故此,消費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某些實際的作用與效益,也可以為了欲望的釋放和滿足,為了實現身份的建構和區隔。像艾羅補腦汁補腦的效果究竟如何,恐怕在當時和現在都無法用「科學」手段準確測試出來,這就給黃楚九誇示其功效提供了可以上下其手的空間。儘管艾羅補腦汁根本就不具有補腦和治百病的實際作用,但高明的黃楚九結合社會現實及正在流行的啟蒙論述,通過大量的、重複的和強烈的廣告提醒,創造出一個差異世界,建構出艾羅的莫大功效,暗示消費者,大家的腦子都有問題,需要補,大家身體都有病,需要治,而補與醫療的最好手段就是服用艾羅補腦汁。因之,受此引導而來的消費者,與其說是在消費艾羅補腦汁的實物,毋寧說他們是在消費艾羅補腦汁所建構出的象徵價值及社會文化意義,並藉此建構與凸顯他們的消費品位與身份認同;與其說「補腦」的渴望來自身體的自然需要,毋寧說來自商業與文化的建構,來自于黃楚九的生意經,來自於「補腦」的政治學。




 




 




 




 




 




 














[1] 對於艾羅補腦汁的研究,主要有臺灣學者張甯和美國學者高家龍(Sherman
Cochran
),兩位學者的研究都給筆者以很大啟發。其中,張甯教授從商業史角度,討論晚清以來近代中國的人身主宰從心到腦這樣一個轉變過程中,艾羅補腦汁所扮演的角色,她把艾羅補腦汁同《全體新論》聯繫起來,進行醫學史考察,尤有所見;但她太過信賴艾羅的廣告,對於清末補腦與智力關係、艾羅消費者的各種回應的討論也不足夠,亦未關注艾羅補腦汁廣告的來源、修辭和敍述方式等。參看張寧:《腦為一身之主:從「艾羅補腦汁」看近代中國身體觀的變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4期,201112月,第1-39頁。高家龍教授的Chinese Medicine Men: Consumer Cultur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STS學會年會即將於323-24日於台大哲學系(水源校區)舉行, 年會網頁於今日起開放報名, 本次年會約有100篇論文發表,並規劃5場主題圓桌論壇, 3/23晚上還有輕鬆愉快的啤酒屋晚宴, 年會網址http://tw-sts.org/node/136 請大家參考。





主辦單位: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EASTS、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





 





http://www.tw-sts.org/node/14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屆性別與健康研討會議程表





主題:「臨床工作的激盪與再出發」





ThemeRevisioning Gender and Health: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





 





 





緣起:





「性別與健康研討會」自2000年第一屆「性別與醫療工作坊」開始至今,已有10屆之久,從早期性別在醫療相關領域研究探討,逐漸延伸至性別與健康的範 疇,不僅受到醫學界與人文社會學界的重視,更是當今研究與行動的焦點。在2008年第八屆的籌備會議中將「性別與醫療」更名為「性別與健康」,希冀涵蓋的 範疇更加寬廣深入。2012年第十屆起將工作坊更名為研討會,導入當前新興醫學議題-如「性別醫學」,探討在生物、社會與文化的跨領域結合的可能性。





 





 





口頭論文發表入選之摘要題目





1.網路書寫對病人疾病經驗的影響:以乳癌病友的部落格為例





2.Prenatal Care Shopping: The Logic of Prenatal Care
and the Logic of Choice





3.手擠還是機器擠 --- 擠乳器對母乳哺育的影響





4.醫院實習經驗對醫學生選科意願影響之探討





5.台灣新移民女性醫療健康需求探討:運用關聯規則探勘





6.男同性間性行為者在社群網站中尋求伴侶時的性態度和行為研究





7.法令後,仍被媒體淹沒的聲音─2011年台灣愛滋新聞報導內容分析





8.小男丁格爾初次實習與父權社會的相遇-自由展演與框架





9.尋找失落的土地:女性城市農人的飲食建構與身體實踐





10.生命的呼召-護理教師在增能社群中性別意識覺醒的歷程





11.復健治療師、醫學與性別





 





 





海報展入選:





1.男女對性別角色疼痛的預期程度





2.性別角色及相關因素分析-年輕族群為例





3.Dilemma in Cultivating Male Nurse Leaders: Taiwan Female
Nurse Leaders’ Perspective





4.We Are Good Buddies—性別課程介入對提升大學校園同性戀正向態度的成效





5.就性別、法律與文化的角度探討性侵害議題





6.精神醫療機構性別空間的轉型--精神病患的性別剝削





7.學習益處對獨居和非獨居與不同性別高齡學習者生活滿意度之影響比較─ ─以高雄市長青學苑為例





8.以性別觀點論析社會資本的取得、累積與效益





9.主要癌症死因病患其臨終醫療費用與臨終照護的性別差異分析





10.我可能不夠成為成人性別學習的教學者:女性主義教育學認同與實踐的自我敘事研究





 





 





詳情請參考:http://rlsrl.pehl.ncku.edu.tw/CGH2013/hui_yi_yi_cheng.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學年度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專題演講




 




講題:中古于闐的醫學文化




 




主講人:北京大學南亞學院教授 陳明 先生




 




時間:102328日星期四,1000-1200




 




地點:第二教研大樓D0415教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原大學人文與歷史專題演講





主題:近代中國的身體、商業與政治——以「艾羅補腦汁」為中心





 




內容:





    想像能力有多寬廣、生活素養就有多豐富。各位老師和同學們!你會不會常常感覺身體很「虛」,乃至記憶力衰退?你常常被人罵腦殘嗎?你害怕得老年癡呆症嗎?告訴大家一個增強記憶的方法,一個日常民眾追求腦力增進的時代與近代商品的歷史。









主講人:張仲民 先生 (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地點:中原大學活動中心音樂廳







時間:102314日 星期四  1500—1650








主辦單位: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01學年度「性別、醫療與科技的歷史」教學工作坊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醫療、文化與社會」工作坊演講系列(七)


理智的全球公民:初探世界精神流行病學的社會史,1948-1975


 


演講者:吳易叡 博士/醫師(香港大學人文醫學中心)


 


日期:2013-03-21 星期四


時間:12:10-14:00


 


地點:第二醫學大樓3 醫學系會議室(醫學系辦公室內)


 


報名方式:ax771123@hotmail.com,分機3407 楊淨雯助理


(備有中餐,敬請事先報名,方便準備資料與餐點)


 


http://hsm.cgu.edu.tw/files/14-1076-22129,r559-1.php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術演講公告




題目



Title




傳統醫學概論系列演講(1)-陰陽學說




講者



Speaker




劉國同 副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暨國術系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

中西醫臨床醫師




時間



Time
& Date




10236()
13:30 – 15:30



February 27, 2013 (Wed) 13:30 – 15:30




地點



Venue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645教室 (六樓)



Room 645 ( 6F ),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備註



Note




歡迎有興趣的老師、學生、研究助理前來聆聽




承辦單位



Contact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http://www.nricm.edu.tw/




聯絡電話



Telephone




(02) 28201999 6641 (張嘉銓 副研究員)





http://www.nricm.edu.tw/bin/home.php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議程有所變動,辦研討會不易啊,感謝大象兄的辛苦安排


 


 


「醫家與史家的對話-中醫學術知識的歷史傳承與變革」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人與論文一覽




研討會日期:民國1023911




地點:中國醫藥大學(台灣臺中市北區英才路91)




 




依發表順序排列




39(星期六) / 立夫教學大樓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 /六樓第一會議室




杜正勝 院士:「另類醫療史」研究20-史家與醫家對話的臺灣經驗




林昭庚 教授:針具發展史—以出土文物為例




Prof.
Vincent Barras
Touching life: Galenic medicine
as compared to Eastern conceptions and practices of the body




張光裕 教授:從命名看古人的醫療心理 ──以戰國、秦、漢私名璽印為例




郝保華 副教授:五行起源年代及發展階段的認識─據近期出土青銅文物資料對應史料探討




余新忠 教授:疾病醫療史研究中的生態視角芻議




陳明 教授:前近代亞洲文化網絡中的阿魏:詞語、功用、貿易與傳說




李世滄 副教授:官桂名實考證




于賡哲 教授:醫家、病家與史家的分層模塑—唐代醫學人物的神化




陳昊 講師:在寫本與印本之間的《千金方》




張海鵬 助研究員:論宋代醫方的來源




Prof.
Asaf Goldschmidt
Xu
Shuwei's Ninety Discussions on Cold Damage Disorders – A Case of Failed
Innovation




Prof.
Marta Hanson
:中國的醫學占卜:明代的記憶術、醫學、與命理




Prof.
Kang Yeonseok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in
DonguiBogam (Treasured Mirror of Eastern Medicine)




韓健平 研究員:發現工作底本:《洗冤彙編》溺死類目條文的選擇




 


 




310(星期日) / 立夫六樓第一會議室




名和敏光 准教授:日本藏醫學漢籍與新發現醫書簡介




袁國華 副教授:出土文獻與《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互證一則




鄧佩玲 助理教授:從北大醫簡「一沺一傅」談簡帛醫藥文獻所見「灑」與「傅」




周淑媚 副教授:文學治療作用的理論探討及其可能性¾¾以《黃帝內經》的情志理論為徑




陳方佩 主任:古代中醫是否有農尹派與岐黃派之分-探傷寒論之源




劉士永 副研究員:戰後臺灣中醫教育的躓踣:以杜聰明與楊思標為例




李健祥 副教授:清末民初的物價與醫療




蔡璧名 副教授:當莊子遇見Tal Ben-Shahar:莊子的快樂學程─兼論情境、情緒與身體感的關係




張仲民 副教授:「衛生」的生意:衛生與晚清中國的消費文化建構




胡穎翀 助研究員:內功推拿的歷史形成與技藝探究




李玉尚 教授:明初以降太湖北部和東部的血吸蟲病




祝平一 研究員:君官異位:傳教士、朱方旦與明清之際的心腦之爭




皮國立 助理教授:民國時期的醫學革命與醫史研究──余巖(1879-1954)「現代醫學史」的概念及其實踐




周珮琪 助理教授:明治時期:日本漢方醫學由盛而衰之關鍵期




紀征瀚 講師:七年之癢:近代女醫創辦中醫藥期刊之路(1934-1941




黃秋勇 醫師:半世紀中國中醫兒科臨床文獻題名趨勢之分析




林伯欣 助理教授:醫經醫史理論在臨床危重症之運用-以海外義診一案為例




韓豐隆 醫師:馬光亞教授診治肝病之思路演變




顧志君 醫師:何書田先生醫學思想初探




張賢哲 教授:專方專題專病典籍文獻電腦分析研究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家與史家的對話-中醫學術知識的歷史傳承與變革」研究生論壇




 




311(星期一) /立夫11樓第三會議室 研究生論壇














































































 




  




    




主持與評論




論文發表




08:3008:50




《黃帝內經》地理觀對中國中古時期風土病論述之影響




莊蕙綺




大會評審委員




08:5009:10




《王叔和脈訣》「五臟」歌學術脈絡探析




蔡忠志




09:1009:30




從病名到病理-論惲鐵樵的中西醫匯通之路




林政憲




09:3009:50




論中醫的「毒」與「藥」-以《洗冤集錄》為例




黃信麒




09:5010:10




臺灣醫療史之中國醫學與庶民醫療探討-臺灣保生大帝廟宇傳承藥籤




顏美智




休息




10:2010:40




故宮典藏之安政本《素問》初探




陳名婷




大會評審委員




10:4011:00




杜聰明的《傷寒論》相關學說內涵探討




胡展榕




11:0011:20




戰後臺灣藥用植物資源之研究概況




黃美琇




11:2011:40




明清時期臺灣中醫發展研究之探討




張加昇




11:4012:00




狂的中醫概念史—以知識典範為取徑的討論和發想




陳柏勳




頒獎




午休用餐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陳明教授真是學有專精,這個題目太神奇了。





 





【專題演講】





主講人:陳 明 教授 (北京大學南亞學系、政治大學歷史系客座)



講 題:生西海波斯國——婆羅得與八剌都而的來源及使用



時 間:102319() 下午2:30-4:3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備 註:「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102年度第一次討論月會



主辦單位: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http://www2.ihp.sinica.edu.tw/bulletinDetail.php?TM=1&M=2&sM=1&C=7&bid=14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Volker
Scheid
教授提供的訊息,這是英國衛康信託基金會資助的研究項目:「超越傳統風格:東亞醫藥實踐和方法之模式」的一部分,由西敏寺大學主持醫學史的討論,它將資助博士候選人提出申請,將給予獎學金,而且還可以擔任該校一些課程的教學,詳細情形請參考:




 




PhD Fellowship: EASTmedicine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London


Project title: Transnational Convers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in China and Japan between the 18th to 20th centuries (http://www.westminster.ac.uk/courses/research-degrees/research-areas/life-sciences/research-studentships/development-of-medicine-in-china-and-japan-studentship2)




Background to research and synopsis



The proposed project forms part of the Wellcome Trust
sponsored research cluster “Beyond Tradition: Styles of Practice and Ways of
Knowing in East Asian Medicines, 1000-Present.” The cluster explores 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s of medical practices in East
Asia from a trans-local perspective drawing on research methods
from across the medical humanities.




The specific objective of this PhD project is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ways in which traditional healing practices in
China and Japan were shaped by transcultural exchanges of medical and
intellectual ideas at key moments during the 17th to early 20th centuries
(roughly corresponding to the Edo and Meiji eras in Japan, and th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 in China). We are specifically interested in examining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and why did critiques of medical
practice inspired by evidential scholarship land western learnings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ery different styles of practice in Japan and China beginning
in the 18th century, and 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How specifically
did transformations of medical practice in Edo and Meiji Japan influence
the modernis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To
what extent w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ideas and concepts imported from Japan after the late 19th century
into Republican China? The answers to such questions will significantly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East Asian medicines by revealing how these medical
traditions developed in conversation with each other over the past few
centuries. The project will therefore enable us to go beyond current analytical
frameworks that depict traditional medicines as the singular cultural
patrimonies of one or another nation-state




To this end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is expected to
carry out library based research in the UK, China, Japan and other locations as
appropriate. Although primarily located with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the
research should share the orientations of the wider project. These include an
interest in epistemic historiography and cultural history.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is expected to have the skill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is research.
Further training will be provided via the EASTmedicine Research Centre, the
University’s Graduate Centre and Chinese or Japanese partner institutions, with
whom the project will be coordinated.




Supervisory Committee: Volker Scheid, Yi-Li Wu, Keiko
Daidoji, Vivienne Lo




Funding Notes:



The Studentship consists of a fee waiver and a stipend
of £16,000 per annum. Successful candidates will be expected to undertake some
teaching duties.




Prospective candidates wishing to informally discuss an
application should contact Dr John Murphy, J.Murphy@westminster.ac.uk




References:



Research in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encompasses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from pure to applied science, integrating areas from
structural biology, molecular genetics,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at one extreme to human performance, Chinese medicine,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and wellbeing at the other. In the latest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2008),
the research outputs of a number of staff were judged to be at the levels of
World Leading (4*) and 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 (3*). Research is undertaken
in th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s
Cavendish site's laboratories using state-of-the-art instrumentation and in the
University Polyclinic. Experienced and research-active staff in the School work
in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bio-industry, the NHS, research institutions within
the UK , Europe and the US .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蔣熙德( Volker
Scheid
)教授提供的訊息。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是一本研究跨文化精神醫學與文化的期刊,這一期專號是講「鬱」這個在中國醫學內具有豐富意義的辭彙和身體觀,請版友享用。


 





Volker ScheidThe forthcoming issue (March 2013) of 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is a special issue on the topic of "Constraint
as a
Window on Approaches to Emotion-Related Disorders in East Asian Medicine."
It features papers by Keiko Daidoji, Erich Karchmer, Volker Scheid and Soyoung
Suh as well as a commentary by Judith Farquhar. All papers are open-access and
can be downloaded for free from the following site:





 





線上http://link.springer.com/journal/11013/onlineFirst/page/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家」與「史家」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二天議程




 






(大會使用語言:中文、英文)









310(星期日) /立夫教學大樓六樓第一會議室









































































































































主持與評論




論文發表




08:4009:00




出土文獻與《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互證一則




袁國華 教授




張光裕 教授



李德茂 教授




09:0009:20




從北大醫簡「一沺一傅」談簡帛醫藥文獻所見「洒」與「傅」




鄧佩玲 教授




09:2009:40




日本藏醫學漢籍與新發現醫書簡介




名和敏光 教授




09:4010:00




莊子的快樂學程──兼論情境、情緒與身體感的關係




蔡璧名 教授




Tea Break




論文發表




10:2010:40




戰後臺灣中醫教育的躓踣




劉士永 教授




祝平一 教授



陳建霖 教授




10:4011:00




近代醫史的書寫與中醫知識的建構




余新忠 教授




11:0011:20




衛生的生意:衛生與清季中國的物質文化建構




張仲民 教授




11:2011:40




内功推拿的歷史形成與知識探究




胡颖翀 教授




11:4012:00




清末民初的物價與醫療




李健祥 教授




午休用餐




論文發表




13:3013:50




明初以來江南沿江地區的水利工程與血吸蟲病




李玉尚 教授




劉士永 教授



張永賢 教授




13:5014:10




君官異位:十七、八世紀關於腦的爭議




祝平一 教授




14:1014:30




日本漢醫復興運動




周珮琪 教授




14:3014:50




馬光亞教授診治肝病之思路演變




韓豐隆 醫師




Tea Break




論文發表




15:1015:30




Qi-Transformation and the Steam Engine the Incorporation of Western
Anatomy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Body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Medicine




雷祥麟 教授




陳方佩 教授




15:3015:50




20世紀上半葉中醫藥期刊中的女醫




紀征瀚 教授




15:5016:10




民國時期的醫學革命與醫史研究──余巖(1879-1954)「現代醫學史」的概念及其實踐




皮國立 教授




16:1016:30




何書田先生醫學思想初探




顧志君 醫師




16:3017:30綜合討論








 





國外學者因辦理證件因素,議程仍有可能變動,敬請見諒。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家」與「史家」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天議程


 




(大會使用語言:中文、英文)


39(星期六) /立夫教學大樓國際會議廳 /
六樓第一會議室


































































































































主持/評論



08:0008:30





08:3008:40





黃榮村 校長致詞



主題演講



08:4009:40



「另類醫療史」研究20-史家與醫家對話的臺灣經驗



杜正勝 院士



黃榮村 校長



Tea Break



論文發表



10:0010:20



針具發展的歷史沿革



林昭庚 教授



林富士 教授


蘇奕彰 教授



10:2010:40



The Importance of Comparative History for the Methodology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Prof. Vincent Barras



10:4011:00



從命名看古人的醫療心理
──
以戰國、秦、漢私名璽印為例



張光裕 教授



11:0011:20



中醫藥學中五行學说的起源年代及發展階段新認識



郝保華 教授



11:2011:40



内史與外史相结合:《百年中醫史》研究的思考與實践



朱建平 教授



午休用餐



論文發表



13:1013:30



阿魏的文化史:詞語、功用、貿易與傳說



陳明 教授



任育才 教授


張恆鴻 教授



13:3013:50



官桂名實考證



李世滄 教授



13:5014:10



史家、病家、醫家的共同塑造——唐代醫学人物神化現象研究



于赓哲 教授



14:1014:30



在寫本與印本之間的《千金方》



陳昊 教授



14:3014:50



論宋代醫方的来源



張海鵬 教授



Tea Break



論文發表



15:1015:30



Reasoning with cases-the transmission of clinical medical knowledge in
twelfth-century Song China



Prof. Asaf Goldschmidt



張哲嘉 教授


黃怡超 教授



15:3015:50



Chinese Medical Mancy: Medicine, Memory, and the Mantic arts in the Ming.



Prof. Marta Hanson



15:5016:10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in DonguiBogam (Treasured Mirror of Eastern
Medicine)



Prof. Kang Yeonseok



16:1016:30



《洗冤匯編》的編輯:古代屍檢知識發展的方式



韓健平 教授



16:3017:30綜合討論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 Hiro
Hirai
來台專題演講




第一場




主持人:張谷銘 教授 (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主講人:Dr. Hiro
Hirai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Science, Radboud University )




題:"Concept of Seeds: A Missing Link between Medieval Philosophy
and Modern Science"




時間:220()下午3:00-5:00




地點: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第二場




主持人:張谷銘 教授 (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主講人:Dr. Hiro Hirai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Science, Radboud University )




題:"Medicine and Philosophy: Renaissance Debates on Matter, Life
and the Soul"




時間:221()下午3:00-5:00




地點: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合辦單位:「世界史研究室」、「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醫學的物質文化」主題計畫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版主:今日收到 陳逸光 醫師寄來的新書,精裝本很有份量,非常感謝。




 


 




 




內經形氣論傷寒、溫病




作者:汪叔游、陳逸光/編著




出版社:知音




出版日期:20121201




 




內容簡介









  本書以「形氣」為名,內容以《內經》運氣七篇來解釋《傷寒論》、《溫病》,書末附有筆者對脈診及臨床治病經驗。「形」、「氣」是《素問.天元紀大論》之重要內容,若「運氣」言天地陰陽之大道,則「形氣」言運氣之臨床應用,此乃「形氣學」最簡單的述釋了。



  歷代深研運氣學的名醫,如劉完素著《素問玄機原病式》、張志聰著《傷寒論集注》、張介賓著《類經圖翼》、林之翰著《四診抉微》等,其論著皆本於運氣陰陽,連這些名醫都借重運氣要旨來演繹其學,後人研習之不失為歧黃正統。



  本書第一、二、三章言運氣之基礎架構,以《醫宗金鑑.運氣歌訣》及汪機《運氣易覽》為底本,共用了八十餘幅圖來輔助閱覽,運氣模型其道統緣起宋朝劉溫舒之《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本書可作為醫學院「中醫環境醫學」之參考教材,而第三章詳論干支推算六十甲子,可作實習之用。



  第四章,取張志聰之《傷寒論集注》,提綱挈領分析三陰三陽出、入、合、離;第五章,續言《溫病學》之形氣觀;第六章,引導學習《內經》脈法,最後以成無己《圖解運氣圖》介紹形氣陰陽之治病經驗,及四時外感之治病範式,對治病及天人相應之養生觀皆有所助益。



  本書以「形」論五行盛衰,以「氣」論三陰三陽,陰陽有其標本中、升降離合、開闔樞之臨床應用,「形氣學」是《內經》明確指出可用以推斷陰陽的一門學問,沿用的是傳統思維,探究《內經》運氣陰陽,展望追求中西結合(見本書汪序),明撰著之目的矣!



作者簡介



汪叔游



  早年先後畢業於台灣國防醫學院

  美國空軍航空醫學院及美國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生化研究所碩士

  歷任台灣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空軍總醫院小兒科主任及航太組組長

  國科會專題研究主持人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副所長兼診斷科主 任 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中醫診斷科主治醫師等職

  前為加拿大卑詩省 高級中 醫師(Dr. TCM),現已退休

   汪 教授對中醫脈診脈象圖以及脈波診斷有專門研究

  出版著作及論文數十餘篇,為中醫診斷走向科學化卓有貢獻



陳逸光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醫學士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醫學碩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Health Informatics, MS

  慈濟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慈濟大學醫學資訊系講師(生理學)

  慈濟大學 學士後中醫系講師(中醫生理學)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講師

  佛教慈濟醫學中心(花蓮總院)中醫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診斷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總住院醫師





【陳序】




動機與使命




  中醫理論源自《內經.靈、素》,臨床證治始於漢代仲景,二千年來中醫道統明矣!筆者二十多年前在台中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研究所就讀時,有幸修習 汪叔游 教授的課,課堂中教授以《素問》運氣七篇詳解中醫脈波圖形原理,然礙於當時未曾涉獵過運氣學說之經義,故無法領略其用途巧妙,中研所畢業後便將汪師所授,束之高閣不再深究。直至臨床醫病十餘年後,自行研讀《傷寒論》古籍,如宋.成無己、明.張志聰、清.黃元御以及清.戈頌平等人書籍,才恍然大悟,《內經》運氣學之形氣論,實乃傷寒六經三陰三陽之要義,基於 汪 教授之啟蒙而形氣知識已備,習之如遇故知。




  古人將仲景《傷寒論》之表裡陰陽醫旨,如影之隨形活用在臟腑辨證久矣!正如張介賓《類經附翼.醫易》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乾坤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象、形、位、易行」與《內經》之「氣(六)、形(五)、甲乙(位)、甲己(變)」相對,一以貫之已矣。人體五臟六腑各有其位,而氣血榮衛之脈象則運行在其中,正常無病之人其形體氣象順行,按主氣之行序為木火土金水(厥陰少陰少陽太陰陽明太陽),客氣則為陰陽一二三(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此乃六氣之常序;傷寒得病則隨客氣逆而行之,故《經》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傷寒客氣逆病之序(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此乃《內經》有關氣之順、逆、常、變概念。張志聰謂:「《傷寒論》中,太陽者言正,傷寒者言邪」,可知《傷寒論》以三陰三陽為常,太陽病六經傳變為逆,此乃仲景傷寒之重要觀念。因此,若要理解仲景心法,必須熟識三陰三陽,而三陰三陽六經病變之基礎,詳載於《素問》運氣七篇內容中,在運氣學地支主客形氣觀中,其客主之氣形加臨模式,稍加變通便可直接運用在臨床。




  中醫之養成往往歷經數十年,師徒關係密切,自古名醫業務繁重,臨證辨思多由弟子執筆紀錄編纂;如葉天士之名著,皆於出診途中或閒時休遊,由師口述徒筆記編集成書。筆者受教於 汪叔游 教授,編寫本書時,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修正及討論文章內容,與當年指導撰寫論文無異,師徒討論再由弟子繕寫之模式自古有之,老師不嫌弟子才疏學淺,應允聯名出書,與有榮焉之至矣。




  本書第一章,簡要介紹五運六氣與形氣學之概念,並引言形氣學在《傷寒論》、《溫病》及筆者之臨床應用原理。第二章,借用清.《御纂醫宗金鑑.運氣要訣》之圖文為藍本,導讀五運六氣/天干地支、生克逆順/亢害承制等基本觀念;第三章,以明.汪機《運氣易覽》為範本,說明天干地支之氣運在六十甲子的實際應用,並引用《運氣諸說總例》之內容,介紹古人以司天、在泉、間氣之位,探討四時飲食養生觀念;第四章,簡述《傷寒論》之五運六氣模型,本章主要根據張志聰《傷寒論集注》作形氣學之整理,文中加入筆者初擬之系統模組化(IOVC)觀念,而《傷寒論》所言氣機升降出入表裡的觀念,是很適合建立系統模組化的。第五章,以王孟英《溫熱經緯》溫病外感與伏邪之內容,探討《內經》形氣在臨床之應用,伏邪之觀念早已詳記在《傷寒論》之少陰證中;而外感溫熱之本源,始於河間之雙解。葉氏在溫病學之最大貢獻,在於熱入營血之處方與治法,實乃二千年醫學經驗之寶貴結晶,由於本書篇幅所限,僅就溫病之理法擇而論之。第六章,介紹六氣為病之經驗及醫案,傷寒六經為病先傷「氣」後傷「形」(寒傷形),內科疾病或溫病伏邪則多先由「形」傷然後及「氣」(暑傷氣),從形氣來思考臨床常有意想不及之功效。本著作謹守《素問》運氣七篇原意,力求以形氣學明辨傷寒及三陰三陽開、闔、樞的觀念。本書已將《傷寒論》384條文,以形氣觀點逐條解釋,又葉天士云:「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論溫病而不懂傷寒,或論傷寒而捨棄《內經》,皆喻無根之草木,難以深言其要矣。




  回想五年前,初擬本書之動機,始於加拿大 汪 老師家中,有 幸閱覽 老師正要發表之五運六氣演講手稿,腦海中浮現著運氣學之舊話題,借重老師之學問研擬出書計畫,2009年老師到花蓮慈濟醫院辦了一場運氣醫學研討會,此時運氣學腹稿已備妥,且大方向已確立,時機成熟不能再有所延誤,歷三年之白天看門診,經常挑燈夜戰寫書,丟棄稿件文字何其多。一年前知音出版社何社長答應出書後,自我要求更高,今已書寫了三十餘萬字,整理出圖表近百幅,輕舟已渡萬重山,到了快完稿的階段,中醫之不確定因素仍多,心中不免充滿了萬般的期待。




  學海無涯,中醫五運六氣之形氣原理合併傷寒、溫病一起論述,誠非易事。筆者有幸受教於恩 師汪叔游 教授門下,並有感於前人之真知卓見,今輔以圖表配合文章加以說明,方能將千頭萬緒的艱深醫旨,整理出五形溫、六氣寒之脈絡編著成書。有感於中醫之浩瀚精深,「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實乃常情,掛一漏萬在所難免,前輩們請多包涵。筆者以中醫傳人為傲,也對自我有深切的期許,盼鼓勵對中醫傳承有志者,除於各人專精領域各展所長外,還該留下一鱗半爪給後學參考,讓中醫得以傳承發揚。




  當前多元化的世界中,理應有多元化的學問並行,以協助解決人類醫病問題。中醫臨床價值連城,筆者臨床工作已三十年,親歷中醫療效之真實,古人並無留下一點隱私,畢竟學海無涯,分工合作群體創造才是上策。在此科學世代,千錘百鍊的中國醫學,若能透過嚴謹的論證,必能乘長風破萬里浪。後學戴著先人智慧的光環久矣,發揚中國醫學乃是理所當然了。




前慈濟醫學中心(花蓮總院)中醫科主任

謹識

民國一一年 歲次壬辰年仲夏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7299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診經驗與治史雜述





    版主:大學畢業時,我其實是想當一位中醫的,莫名的走上研究醫學史的路。中醫師特考已於100年廢除,最近葉寇的案例,大概使努力抗爭的檢考通過生一絲希望,以後如何,實無法預料。只要能增強中醫的力量,基於私的考量,我認為都是好的,實際層面還應該考慮怎麼妥協的問題。不多說了,曾經的夢想離現在的我似乎有點遙遠。





    倒是昨天在一次很特別的經驗中,我受邀去全徳中醫「跟診」,看到了許多重症病患來中醫求診,大概有一半都是癌症、也有許多自體免疫的疾病、發育不全、失智、癱瘓的病例,給我很大的震撼。除了觸動我那曾經經歷的,想成為一位中醫的念想外,跟診的醫師也認為:我做醫學史,其實很有必要到實際的醫療場域看看,或能觸動更多的靈感,這樣的建議果然發揮實際效果。首先就是醫案的問題,病人的陳述與醫者的記錄其實有一些差距,病患有時無所不談,牽涉的不一定是症狀,即使講明白了病患自己的症狀,也有可能是情緒、壓力所導致的各種不安與不適,不一定是真的病因,醫者必須選擇有意義的東西來記錄,而史家根據這些紀錄來建構醫史,其實非常容易誤判或過度解釋。





    此外,古代醫者為甚麼會出版醫書?只是為了名利而已嗎?有沒有可能他真的想透過醫書來表達自己治療的思路,要進入文獻中去理解實際的情況,其實非容易有誤差,這也是治醫學史最難的:既要解讀醫療文獻的歷史生命、也要去理解醫者、病患的想法,而後者尤難,恐需更多生活上的體會。另外,我也深深體會中西醫論戰的水與火的年代好似過去了,現代中醫描述病名都是用西醫的名稱,甚至直稱「英文」,病人也會講各種西醫的檢查、標把用藥,手術方式等等,讓我想到近代中國的西醫要學習中醫的看診的方式,以取得病人的信任,現今卻是中醫要了解西醫的看病方式,才能給病人更多資訊,也才能夠「中西醫匯通」,中醫的時代挑戰,更嚴峻了。這次的跟診之旅,讓我收穫良多。





 





                                老皮     記於  201311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最近出了許多醫療史和衛生史的讀本喔。




 




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




 




出版日期:2013/01/29




編者:祝平一




出版社:聯經




 




介紹:




《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祝平一主編,乃華人社會衛生史研究之進階讀物,適於對醫療史或衛生史有興趣的研究生和學者。《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以個案研究提出華人衛生史研究的可能徑路,以西方公共衛生體制進入華人社會為主軸,探討這一歷史過程中,台灣、香港與中國衛生觀念與實作之變遷。論題含括西方公衛體制輸入後,華人衛生體制的建立與變遷、衛生的實作和概念、操作衛生體制的物質文化、傳染病的防治、衛生體制如何形塑身體與主體、健康不平等與性別等議題。

本書精采內容含括了討論華人社會衛生史上的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近代中國醫院的誕生、19世紀中國通商港埠的衛生狀況、清代的痧症、民國時期的肺結核與衛生餐檯、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DDT與二次戰後台灣的瘧疾根除、美援下的衛生、民國時期的心理衛生、蘭嶼達悟族的精神醫療變遷與展望、當代中國農村衛生保健典範變遷、中國計畫生育等,皆為一時之重要研究成果。



※ 本書作者群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暨人文社會科技研究中心)

梁其姿(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


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祝平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雷祥麟(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暨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暨人文社會科技研究中心)

林宜平(臺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郭文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王文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

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小濱正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姓名排列按本書目次順序)




 




目錄:

第一章 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一個華人社會裡的新興西方觀念(劉士永)

第二章 近代中國醫院的誕生(梁其姿)

第三章 十九世紀中國通商港埠的衛生狀況:海關醫官的觀點(李尚仁)

第四章 瘟疫與社會:以清代的痧症為例(祝平一)

第五章 衛生、身體史、與身分認同:以民國時期的肺結核與衛生餐檯為例(雷祥麟)

第六章 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的發展與特徵(劉士永)

第七章 對蚊子宣戰:DDT與二次戰後臺灣的瘧疾根除(林宜平)

第八章 如何看待美援下的衛生?一個歷史書寫的反省與展望(郭文華)

第九章 預防、適應與改造:民國時期的心理衛生(王文基)

第十章 巫醫、 牧師與 醫師:蘭嶼達悟族的精神醫療變遷與展望(蔡友月)

第十一章 當代中國農村衛生保健典範變遷:以合作醫療為例(劉紹華)

第十二章 中國計畫生育的開端──1950-1960年代的上海(小濱正子)




 




導讀




  本書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成員以個案研究為教材,提出華人衛生史研究的可能性與相關議題。為便閱讀,本書刪去繁瑣的學術性註腳,但在書末開列引用或參考書目,以便讀者查考或更深入探索相關課題。




  本書共收文十二篇,以西方醫療與公共衛生體制進入華人社會為主軸,探討這一歷史過程中,各地華人社會的衛生體制、觀念與實作之變遷。時序上涵蓋清末至當代;地域上則包含了臺灣、香港與中國;論題方面則有:一、西方殖民主義與華人衛生體制的建立。二、華人社會如何轉換來自不同西方社會的公衛體制。三、西方公衛體制傳入後,如何引起華人社會衛生實作和概念的轉變。四、不同時期、不同性質的華人社會如何操作其衛生體系。五、傳染病的防治與華人社會的公衛體制的實作。六、操作華人社會衛生體制的物質文化。七、衛生體制如何形塑華人社會中身體與主體的概念。八、華人公衛體系中的健康不平等問題。九、公衛體制中個人的能動性與性別議題。十、研究者如何建構華人社會的衛生史。




  劉士永在〈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
):近代華人社會裡的新興西方觀念〉一文中,簡單扼要地描繪了西方公共衛生傳入華人社會的歷史。雖然,華人社會公衛體制的建立和西方殖民主義的擴張相繫,但劉士永指出,這段歷史相當複雜。即使當時歐美諸國已分享類似的醫學典範,但各國間的公共衛生理念和執行方式卻相當不同。東亞國家和華人社會利用西方傳入的體制和知識建立自己的公衛體系是個相當曲折的過程,非僅是一成不變的橫向移植。梁其姿以廣州和香港為例,探討近代中國醫院的誕生,為此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例證。當時,無論是中式或西式醫院,均是慈善組織與醫療機構的混合體。然而,在西方傳教士的引介下,西式醫療與醫院體制進到了中國,且穗、港地區的華人以開放的態度接受了新的醫療知識與體制。他們相信西醫的外科手術,而且很快地將西醫外科知識與中國傳統醫學結合,解決自身的問題,發展新的知識;他們信任中醫內科的醫療效果勝過西醫,並借用西方的醫院制度,成立以中國傳統醫學為主,或中、西醫結合的醫院。梁其姿並指出,當時穗、港地區的醫院彼此競爭,也積極發展與地方政治、社會、商業精英的密切關係,以取得更多資源與更大發展的空間,而將衛生體制的成立、醫學知識的混合置於更複雜的社會政治網絡中。




  19世紀下半葉,在華的傳教士、外國醫生、中國的西醫生等歷史行動者在與殖民帝國相關的海關機構、租界、通商港埠等處,漸次傳入西方醫學與公共衛生的概念與作法。李尚仁以海關醫官為例,呈現西方醫學眼下所見的中國衛生狀態。李文指出,海關醫官「對中國環境衛生的批評,也是對於中國社會文化秩序未能符合西方標準的一種反應」。他們所見之港埠華人衛生狀態,亦反映西醫所處的時代性與醫學思考的特徵。李文提醒讀者,不當只以科學進步的角度解讀華人社會的衛生問題。對於衛生的觀點,本身便蘊含了觀察者自身的訓練,甚至於對他者的文化預設;但除了解構歷史行動者外,反身性(reflexivity)的思考亦適用於研究者上。郭文華檢討當前美援醫療的歷史書寫,他贊同美國科學史學者范發迪批評以國家為界線、單線發展的「甬道式國家科學史」(“tunnel history” of national science),提出結合醫療與社會的跨國際書寫取徑(international approach),以開拓美援醫療書寫的新方向。「美援醫療」的跨國際性質,導致衛生史書寫高度的複雜性。然而,這恐非特例,而是華人衛生史的常態,本集中之其他論文也彰顯了相似的書寫問題。




  不論西方或東方,近代公衛體制的建立和傳染病的防治息息相關。祝平一以「痧」為例,討論西方公衛體制未入清帝國前,帝國處理瘟疫的方式,以襯映其後基於細菌病原學之現代衛生體制的差異。「痧」在清代的某些醫家中成為疫病的代稱,此亦引發在不同的時空中如何辨識疫病的問題。有趣的是,這個問題並沒有因現代細菌病原學的出現而解決。雷祥麟討論民國時期的肺結核,便是一例。在二十世紀初期的西方及日本,結核病被視為是工業化與都市化引起的疾病,但在中國,卻被認為與中國家庭及在其中所養成的惡習有關。因此,對疾病性質的界定,往往影響了國家和社會應對該疾病的方式。本集中劉士永、郭文華和林宜平所提及臺灣瘧疾也是如此。關於國家、社會與疾病的互動,祝平一、雷祥麟和郭文華不約而同地引用了查爾士.盧森堡(Charles Rosenberg)「框架疾病」(framing disease)的概念,以處理國家、社會和疾病之間複雜的關係。




  公共衛生之推行,有賴體制之建立及施行時所用之物質器具。劉士永〈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的發展與研究特徵〉一文,探討了日本殖民帝國在臺灣建立公衛體制的幾個關鍵問題:如疫病的防治與公醫的建立,並解構殖民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在解釋日治時期衛生與醫學研究上的角色;將日本殖民政治的現代國家特質及其相關之衛生與醫療作為,置於20世紀上半葉現代國家所可能具備之操控特質中,並反思國家的宏觀權力與各種體制交織而成的傅柯(Michel Foucault)式的微權力配置。傅柯式的監控(surveillance)與規訓(discipline)的議題,常出現在有關公共衛生的研究中,如美援時期臺灣衛生所的建立,或是人口控制等。這類反實證主義進步觀的理論觀點,如何在資料上實證,以及其與現代性間的糾葛,乃衛生史中常見且值得關注的理論問題。




  微權力的配置最常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所使用的器具,透過物質文化,形塑人們的主體性。雷祥麟分析了民國時期新設計的衛生餐檯與個人衛生杯在肺結核防治中,重塑了衛生習慣、身體與「個人」這一概念。國民政府在執行衛生政策的過程中,透過物件為中介,改變習慣,樹立「個人」之存在,並攻擊傳統作為限制「個人」的「集體」──中國家庭──以訓練出合於民國政治想像的新公民。因此,衛生不僅關乎醫療和健康,而和政治、社會與文化纏成一密不可分的整體。林宜平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瘧疾根除的歷史經驗,討論DDT如何成為聯繫WHO、臺灣和美國的科技物,並在冷戰的歷史脈絡、臺灣因戒嚴封鎖以及人員承繼日治時期的知識傳統,而得以克盡全功。然而,臺灣除瘧之成功經驗,不在於DDT的效能,而在於臺灣特殊的歷史與環境,因而難以在其他地方複製。但DDT所帶來的危害及其後的禁用,也說明了在公衛的現代性論述中,往往被忽略的正是所謂進步所付出的代價。




  除了物質環境的配置,衛生制度從身體形塑主體的手段尚有心理重建。不論是西方的心理衛生或精神醫學,傳到華人社會後,必須面對在地文化對心靈問題既有的解釋與解決方案;不過,以西方知識處理在地人的心靈問題時,卻也改變了當地社會對精神與心理的觀念。王文基討論19201940年間中國心理衛生的推動者如何改變個體與周遭環境,以培育健全的人格。這一自我技術也建立了「青少年」、「青年」等心理知識關照的新範疇。在當時動亂的時代背景下,不論由雜誌或醫療機構所推行的心理衛生運動,也許影響有限,卻呼應著雷祥麟文中家庭作為必須被改變的中國社會核心體制的現象。與此相似,蔡友月探討臺灣蘭嶼的達悟人如何以其傳統文化、基督宗教與現代精神醫學詮釋和對待精神病人。她的論點與一些視現代醫學只是異化和監控「瘋狂」的論點不同,認為雖然「精神病人」的標籤可能帶來污名化的後果,但病人從現代醫學而來的自我理解,與由此所生的「病識感」(insight),自願將自己納入醫療體系的自我鍛鍊,卻也可能是精神失序者解脫之一途。然而,現代精神醫療並不足以處理達悟人社會性的受苦經驗(social suffering)。因此,她提議適合達悟人的公共衛生照顧與心理治療和精神醫療復健模式,應該納入達悟人的特殊技能、部落獨特的文化與宗教信仰的力量。這兩篇有關心理衛生的論文,在在顯示了公共衛生的問題不能僅以醫療技術的方式解決,而必須顧及文化、社會與經濟因素。




  蔡友月的論文也描述了臺灣原住民健康不平等的問題,因為達悟人的精神失序,多源於其邊緣身分、遷移、歧視與經濟上的弱勢。即使在理論上平等的共產社會,健康不平等也是個重要議題。劉紹華透過1949年後中國農村衛生保健制度半世紀以來的變遷,說明公共衛生與政治體系及意識型態間的密切關連。1978年改革開放、醫療市場化後,農村與都市衛生保健服務品質的差距拉大,農村所獲得的資源遠較都市為低,因而乃有200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改革,以改善衛生資源的分配。中國農村合作醫療重新回到「平衡發展」與「和諧社會」的基點,試圖縮短農村與都市間的衛生差距。中國處理農村醫療問題的方式與歐美國家視健康為普世人權,皆是特定意識型態下的產物。在自由經濟體系下,國民的健康問題是經濟勞力成本的一環;而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共則試圖平衡發展與平等,以維護市場經濟下共產政權之正當性。她的論文也指出,衛生保健政策不只限於法規與制度面,還與政治、經濟和每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相關;反之,要理解衛生保健政策、法規與制度,也必須從其社會文化脈絡著手。




  一般公衛史的研究多採總體性的分析,多探究公衛體制對人的監控,而較少觸及體制下,個人能動性的問題。小濱正子討論19501960年代在中國計畫生育的濫觴期,上海女性便為了各種理由,主動選用避孕措施。不過,上海市的各種機構仍必須作為動員與宣傳的中介,以將相關知識傳遞給婦女。小濱的論文因而又回到了個人能動性與結構間難以切割的現象:女性雖有選擇權,卻也在動員體系下,使國家藉著女性的能動性,而介入控管女性的身體。到了「一胎化政策」實施時,國家介入中國女性的生育,變得更為明顯。




  由於時間綿延,空間各異,本書無法賦予華人社會衛生史統一的面貌。但可以確定的是,衛生從來就不只是知識、體制、技術和物質條件的進步問題:它們是操作衛生體制不可或缺的條件,並且和各地的歷史脈絡共同演化,也因而無法孤立分析。再者,西洋的衛生制度,不論在中國或殖民地時期與戰後的臺灣,都曾被視為現代化的指標,成為政府大力推動的政務。但仔細分析之下,華人社會在接受西方衛生制度、建立自己體制的過程中,卻又雜糅了各式各樣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考量,使衛生史的研究益形複雜;且國家與個人、監控與反抗、平等與效益等現代性的問題,不斷以衛生體制為舞台,演出不同的戲碼。




  在現今已接受西方公衛體制的華人社會,也和西方社會一樣,成為一個風險社會。衛生問題以許多新的面貌出現,如食品安全、婦幼衛生、以污染呈現的環境衛生、以職災與勞動環境形式出現的勞動衛生等。這些新而跨越學科邊界的議題,正挑戰有志於衛生史的研究者。




祝平一、劉士永




 






 




http://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61186#order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74109#prefac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好不容易,終於問世了,感謝大家,這是我最後一本大書,以後再也不寫這麼大的書了,1015萬字應該是最好的,以後要往這樣的目標邁進。




 




書介:「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of Qi (pathogenic qi) and Bacteria-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of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and daily life




 




著者:皮國立




出版社: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2/12/01




 




 




內容簡介:




    一般人得了SARS、流行性感冒或法定傳染病,您敢去看中醫嗎?那些兇狠、來無影去無蹤的細菌、病毒,中醫們有辦法處理嗎?這不免讓人感到懷疑:也許中醫可以處理頭疼腦熱,但中藥可以殺死細菌嗎?也許,讀過這本書後,對上面這些問題,您會有全新的思考與不同於過往的見解。




    從醫學史出發,本書帶領您穿梭時空,進入距今將近百年前的中國社會,重現一段中醫抗菌的奮鬥史。在中西醫衝突、論戰的民國時期,中醫是如何回應西方細菌學的衝擊?他們在西醫的科學實驗和一步步佔據國家衛生主權的過程中,怎麼運用自身的外感熱病知識體系,來構築一套中醫式的傳染病學,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醫藥可以發揮的空間。




    作者不盲從西方理論,從傳統文化中構思,創造從「重層醫史」的視角出發的新研究。先鋪陳出中西醫論爭的時代氛圍,並細心地關照了近代中醫在古典文獻、日常生活養生抗病、醫者志業和中西疾病觀的對話等各方面的史實,展現了全面的視角。受現代醫學影響,傳統中醫雖仍為民眾信任,但其實有很多論述與臨床技術其實是處在一種「準失傳」的狀態,多數中醫不去重視,民眾也不知道傳統中醫有何更強的能耐,更別奢望國家科研資源的大量挹注,這一切遂使傳統醫學的理論、生生之技的運用範圍,愈形窄化、順時流失,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歷史學研究不能與現實生活脫節,作者透過醫史的研究,希望能喚醒中醫們對自身體系的認識與自信,並期待更多民眾與知識分子(包括現代西醫與科學家)瞭解中醫文化之價值,走出百年來「廢中醫」的陰影,揚棄刻板的印象,也為自己的實際治療與日常養生,提供另外一種思考的可能性。






英文書介: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of Qi (pathogenic qi) and Bacteria-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of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and daily life

Does anyone infected with SARS, influenza or statu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dare
to attend the clin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an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deal with those vicious and invisible bacteria and
viruses? It is doubtful whether TCM can kill bacteria or viruses. Perhaps this
book can provide you with a brand new direction of thinkin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perspectives for the aforementioned question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this book guides readers to explore and
review the history of TCM’s fight against bacteria in Chinese society approximately
a hundred years ago. In the era of Republic of China when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western medicine and TCM was intense, how could TCM respond to the
impact of western bacteriology and use its own knowledge system of heat
diseases to develop a TCM-based concept of infectious disease? The author
intends to awaken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knowledge and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systems by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Moreover, the author
also hopes that more people and intellectuals (including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practitioners and scientists) can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TCM, free
themselves from the shadow of “useless TCM” for centuries, get rid of
stereotypes and seek for a method to integrate various concept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mselves with another feasible technique and thinking in the aspects
of disease treatment and daily health care.




 




作者簡介:

皮國立,1976年生於臺灣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 史學 博士,現任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歷史組專 任助理 教授。出版過《醫通中西唐宗海與近代中醫危機》、《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等學術專書,另與其他學者合編有高中歷史、大學歷史經典閱讀等教科書。在研究論文、會議論文、書評的部分,主要著重於中國醫學史、疾病史和身體史的研究範疇,也喜歡寫一些特定的近代軍事和政治史,特別是和科技、醫學、衛生有關的主題,目前成果約30餘篇。作者並致力促成「史家」與「醫者」兩方,進行對話並尋求方法論上的匯通,期待未來能將內、外史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共創研究醫療史的新時代。




 




推薦序之一:也談「重層醫史」下的國史

一、

    
本書的作者皮國立,是我在師大任教時所指導的研究生,很高興他的專書能在臺灣中醫研究的重量級單位--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出版,這對他個人和對中醫藥發展有興趣的讀者,都是一項好消息。

    
我和國立相處前後將近10年時間。他很用功,自不待言,在讀博士班的時候,他經歷了不少挑戰,但都能通過考驗並且持續成長,這是我感到非常欣慰之處。身為他的指導教授,我對醫療史是外行的,國立能有今日的成績,實因有幸得到張哲嘉、李建民等教授啟迪和嚴格指導的結果,相信兩位教授對國立學問的成長、期盼,甚至一生的事業,都會有極大的幫助和影響。值此新著出版之際,我希望能以一個門外漢用較寬闊的近代史研究眼光,來為本書作序,希望讀者能更全面的來看待醫學史的價值,及其對歷史研究的啟發。



二、

    
中國近現代史資料龐大,要將各種類型的史料統整起來,殊為不易,很容易發生顧此失彼的情形。本書所選取的章節,或許在連貫性上有所不足,但以問題意識為導向,圍繞著近代中醫發展背景的關鍵問題,來做為各章節的架構,不失為好辦法。本書討論的兩條主線,一則「氣」乃中國醫學哲學的重要思想,而另一方面「細菌學」則為19世紀末以來對西醫發展最有影響力的學科之一。國立敏銳的察覺到中西醫在近代「知識轉型」上的特點,幾年前已將中西醫身體觀的匯通,用一位歷史上著名醫者唐宗海的志業來加以說明,而且也出版了專書。現在,他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一本書是要處理一個更為廣泛的問題,即探討中醫內科學中最大的知識體系外感熱病學的知識轉型。近代以來,一向處於天朝上國的政治文化體系,在各方面開始受到西方文化之衝擊,百年來匯通有之、抵抗有之,然均在各個層面,鮮活地形塑了現代中國的模樣。俯瞰整個中國近代史的研究,在眾多學者的努力耕耘上,已經開拓不少新興領域,但關於傳統中醫學門內知識的轉型,可以說至今仍缺乏一本能貫穿傳統醫學,又能兼顧西方影響的專著,可見國立這本書極具開創性的一面。該書提出「重層醫史」的概念,來貫穿這個學門在各方面的變化,包括從傳統文獻、醫者觀點、中西疾病觀的遞嬗,和日常生活等面向著手,深刻地刻劃了過去鮮為人知卻又產生重大影響的近代中醫史圖景,十分難能可貴。



三、

    
一部好的中國醫學史應該如何書寫?這方面我的能力不足以回答這個問題。不過,如果將醫史寫成過於專門的「專史」(本書稱為「內史」),總是脫離歷史的時代背景來敘事,讓讀者都看不懂,則必然是失敗之作;反之,只有談社會文化層面,卻搔不到醫學技術理論發展的深層脈絡,則仍難入學者方家的法眼,影響力必然有限。國立曾自學中醫,他原來的夢想是當一位醫者,但因緣際會走上了辛苦的史學研究,但那段自學之路,相信已訓練了他醫學知識的一些基本功,所以他的書中既有中醫文獻與技術發展之脈絡,也可以看到部份新社會史影響的痕跡。

    
近代醫史的有趣之處,就在於當時中國許多傳統的學問在第一波與西方科學技術交鋒的晚清,已受巨大之衝擊,復於五四運動後受到自家人的質疑與攻訐,許多傳統的知識學門受到衝擊而轉型,甚至消失了。中醫,大約是這一時代國史研究中的一個特例,本書在結論的寫作,或許點出了這個趨勢,但更重要的是,歷史研究著重推陳出新,本書向讀者所展現的,正是中國傳統學問的生命力,多因傳統中醫在民初試圖努力且盡量維持住學科界線的完整,保持了知識體系的「核心」(中醫經典文獻)不被侵犯,反思用研究古典醫學的套路來抗衡西醫。同時,中醫界也不是關起門來默不作聲,而是持續與細菌學對話,找出自我的優勢、甚至援引鄰國日本漢醫的學問來因應西力東漸的挑戰,其中勝敗得失,或可由史家挖掘而彰顯其義。更有價值的是,這段歷史作為現代中醫存續的借鑑,或許比它本身的歷史更為重要。當我們呼喊中國失去傳統文化價值的危機時,其實中醫所保存的技術傳統,恐怕較其他許多學門都來得更完整。醫學史對現代中醫發展有沒有用的問題,或許讀者可以再三思索。



四、

    國立曾修過我的「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我一直鼓勵學生要用更寬廣的眼光來看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發展。過去學者所書寫的中國近代史是比較大架構的,多談重大問題而忽略底層「自下而上的歷史」;反之,現今學者則多重研究小歷史,成為西方史學理論的追風者,但零碎化的危機也逐漸浮上檯面。國立思索的「重層醫史」,不盲從西方史學理論,而是從實際、重要的問題著手,做出貢獻,稱其為本土二代醫史學人,應是當之無愧。而此書讀起來或有還有許多意猶未盡之語,畢竟近代史資料浩瀚,似乎很多主題都可以持續關注與研究,不能以此為滿足。因此衷心期待未來國立在這個領域要有更大的野心,繼續深入耕耘,為學界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作品。

茲值此書即將出版之際,僅陳數語,語短意長,謹鄭重向讀者推薦這本具創意,值得一讀,讀後又可再三思考的專著。






                                                  國史館館長  呂芳上




 




總目錄




推薦序:(依姓名筆劃順序)

呂芳上序、黃怡超序、張恒鴻序、張哲嘉序、劉士永序、蘇奕彰序


自 序:一位史學工作者生活與研究的自剖

總目錄


緒論:臺灣的中國醫療史之過往與傳承從熱病史談新進路


第一節 書寫「無中生有」的中醫疾病

第二節 回顧的核心臺灣的中國醫史之原始脈絡

第三節 史家的第一代新醫史之路

第四節 內、外史的距離


第五節 從熱病的近代轉型談起


第六節 新醫史的嘗試「重層醫史」
(The diversity
of medical

history research)
視角的史學研究法


第二章 論爭前的和諧近代中西醫知識中的「熱病」論述初探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西醫初遇時的熱病容貌


第三節 中醫熱感之外

第四節 身體的內與外感受與致病

第五節 中西醫治療與預防之文化初遇

第六節 小結似曾相識到貌合神離之前

第三章 民國中醫的外感熱病文獻以傷寒、溫病書籍為中心的考察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古典醫學之緒餘

第三節 西方醫學的影響與「中醫傳染病學」漸趨成型


第四節 日本醫書的影響


第五節 古典醫學在民國復興的三條線索:寒溫融和、西醫與日本的影響


第六節 小結「再正典化」(renewed
canonization)
的熱病書籍
97

及其衍生之課題




第四章 中西醫詮釋疾病的界線與脈絡: 以近代中國「傷寒」(Typhoid fever) 史為例的討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傷寒「西名漢譯」之源流


第三節 「傷寒」的中國醫學脈絡


第四節 另一種聲音溫病學的脈絡


第五節 病名重釋或在中西論爭中消亡


第六節 中醫的新傷寒論述


第七節 小結翻譯、詮釋與再生的中國醫史


第五章 菌在氣中民國中醫對西方細菌論的吸收、排拒與匯通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西方細菌學的軌跡


第三節 中醫細菌新說之發韌


第四節 中國醫學的的回應章太炎「據古釋菌」的例子


第五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一對氣論的堅持


第六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二觀察、實驗方法與治療學


第七節 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思維

第八節 小結具選擇性的細菌論述


第六章 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 (1878-1935) 談《傷寒論》與細菌學


第一節 棄文從醫的經過

第二節 惲鐵樵之歷史地位與本章問題意識


第三節 從古醫籍中尋求靈感讀書與臨症的再定義


第四節 攘外必先安內「葉派」流毒與學術反思


第五節 惲鐵樵對細菌學的認識與回應


第六節 對中西醫病名定義之討論


第七節 小結民初中醫的困境


七章 氣與個人中醫熱病學的身體、疾病與日常空間論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微生物的現代性與「個人」衛生之社會背景


第三節 細菌學之外:中醫視角下的外感熱病與「氣」的位置


第四節 側寫反細菌視角:中西醫匯通下的疾病觀


第五節 中醫的防病論述及日常生活的轉型


第六節 熱病的醫療空間、居處與日常生活


第七節 小結


第八章 調養、飲食與禁忌:古典理論在病患世界的轉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古典食物禁忌學說和熱病之關係


第三節 近代身體觀轉型之一例氣與抵抗力


第四節 餓不死的傷寒


第五節 西方的營養、中國的禁忌


第六節 熱病後之「虛」與「復」


第七節 個人的衛生現代性誕生氣、血、精身體觀的延續與轉化


第八節 小結


第九章 總結論


第一節 檢討:貢獻與侷限

第二節 西風又東風傳統醫學視角的文化史


第三節 「重層醫史」視角下的醫療史與國史


附表 「民國時期中醫熱病學文獻編年類纂表」

附圖


徵引書目


中英文摘要




 




 




http://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978986034631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版主:感謝沈宇斌博士提供的消息。




 




醫療、社會與文化讀本






作者: 余新/ 杜麗紅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






內容簡介 · · · · · ·

本書的編選,旨在跳出單純醫學史的範疇,凸顯當前醫療史研究的兩個重要面相——社會史和文化史。強調將社會史的分析和文化史的詮釋結合起來,不僅還原和描繪醫療史實演變的具體過程,更要挖掘這些現象背後的社會關係、權力關係,及其特定的文化含義。




第一部分觀念與方法,重點關注西方醫學史研究在從社會史向文化史轉型時面臨的理論問題,旨在為研究者梳理基本的學術脈絡,並探討了西方中國醫學史學界目前關注的焦點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二部分醫療史與現代性’”,集中呈現了近代中國醫學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中西問題。在回顧與總結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學術歷程之外,分別從理論檢討和研究範例兩個方面,展示學界在省思如何從醫療史的角度來思考中國的現代性問題上所做的嘗試和努力。




第三部分問題與視野,則收入從社會文化史的視角提出新問題,並嘗試用新方法加以解決的一些範例之作,諸文均將醫療史的課題置於社會歷史的背景下,體現了醫療史研究的新趨向。






作者簡介
· · · · · ·


余新忠,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從事醫療社會文化史和明清社會史研究。代表作為《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2003)和《中國家庭史·明清卷》(2007),曾主編《清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以社會文化史為視角的探索》(2009)和《新近海外社會史論文選譯》(合編,2010)等書,並譯有《瘟疫與人》(2010)。



杜麗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城市史、經濟史和公共衛生史。代表作為《1930年代北平汙物處理改革》(2005)和《清末北京衛生行政的創立》(2007)等。



目錄 ·
· · · · ·


導言——新世紀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芻議/余新忠

觀念與方法

從邊際製造意義——新文化醫學史/瑪麗·E.費塞爾

情境中的醫學——醫學史研究述評/裘蒂斯·W.萊維特

醫學知識的社會建構/盧德米拉·喬丹諾娃

診斷的暴政——特殊疾病與個體體驗/查理斯·羅森伯格

增強醫師的時間感、地方感與實踐感——面向醫師的中國醫學史工作坊/韓嵩、安迪·帕姆

醫療史與現代性

醫療史與中國現代性問題/梁其姿

從社會到生命——中國疾病、醫療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余新忠

中國海關與國際化之脈絡——以檢疫制度為中心/飯島涉

19世紀初牛痘的在地化——以《英咭唎國新出種痘奇書》、《西洋種痘論》與《引痘略》為討論中心/張嘉鳳

肺結核與細菌學說在中國的在地化(1895—1937)/吳章

1949年前中國的醫學、性病與賣淫/安克強

問題與視野

大黃迷思”——清代制裁西洋禁運大黃的策略思維與文化意涵/張哲嘉

醫生與病人——明代的醫病關係與醫療風習/邱仲麟

女體與戰爭——明清厭炮之術陰門陣再探/蔣竹山

習慣成四維——新生活運動與肺結核防治中的倫理、家庭與身體/雷祥麟

清潔衛生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劉士永

蘭安生模式與民國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間的轉換/楊念群

近代北京飲水衛生制度與觀念嬗變/杜麗紅

延伸閱讀書目

編後記/杜麗紅

· · · · · · (收起)

豆瓣成員常用的標籤(7) · · · · · ·

醫療史(6) 新文化史(4) 醫療史(3) 文化史(3) 疾病(2) 史料(2) 歷史(1)

叢書資訊

  博雅人文讀本 (5), 這套叢書還有
《中國婦女史讀本》,《口述史讀本》,《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全球史讀本》,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568046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籌劃許久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終於要開動了,正式的網頁已經出來,請大家指教,這次多謝好幾位老師幫忙,有些老師沒法提交論文,但也非常樂意擔任評論人,而且在規畫和經費上,皆有老師給予很多建議和幫忙,總之,謝謝大家。





 





「醫家」與「史家」的對話──傳統中醫學術知識的歷代傳承與變革





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3/03/09- 2013/03/11

會議地點:中國醫藥大學立夫教學大樓
B1國際會議中心及6F第一會議室

(
台灣臺中市北區英才路91)





會議宗旨




提供醫學與史學之間的學術交流平台,為生命醫療史的研究創造出更多元、更深入發展的新契機。





源起




    醫學和史學,兩門源遠流長的專業,各自具備豐富的內涵。回顧近代以前醫學和歷史交會的成果,有史家書寫醫家傳記,亦有醫家整理中醫發展的歷史,然而始終未見以客觀角度、科學方法,跨領域深入分析之著作。





到了20世紀初期,醫學和史學的激盪才開始逐步深化。起先,兩者之間仍是交界模糊、定位不明,發展之路步履維艱,研究範圍亦相當有限。假使我們將中國醫學視為一種知識譜系,那麼早期對這種譜系的梳理、解讀顯然不足,例如醫學知識的形成與傳播、與政治權力的關係,以及醫學知識的內在變革等等,皆未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直到近年來,由於多學科研究方法的引進,並經過中外學者的共同努力,醫學史的研究呈現出嶄新的格局和面貌;越來越多的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也開始關注這塊亟待開發的領域,可謂相當振奮人心之事。在學界強而有力的推動,以及多元視野的發展趨勢之下,預示了醫學史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新的顯學。





   然而,目前史家之醫史(外史)和醫家之醫史(內史)的研究,缺乏良好的學術交流平台。為了促進彼此的溝通與互動,我們特別舉辦為期三天(201339311)之國際學術研討會:「『醫家』與『史家』的對話──傳統中醫學術知識的歷代傳承與變革」,敦請來自瑞士、美國、日本、韓國、以色列、中國大陸、香港地區等25位國外學者,以及國內長期在醫學史領域耕耘之數十位專家學者,共同與會。期待借重不同領域之中外學者的深厚學養,為醫學與史學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並進一步為醫學史的研究創造出更多元,同時也能更深入發展的新契機。





 





The goal of our meeting is to reexamine the
knowledge, crea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rough an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 We hope the participation of
many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can create a new dynamic and
vitality for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let Medical Histor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have a wider and deeper development, break through old
Medical history structures and use new perspectives to understand and wide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and History are two old scholar
disciplines. However,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History
inter-discipline first occurred in near 1930. As we look back,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is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 The painstaking efforts
by both national and foreign experts have contributed to today’s success and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particularly
benefited by the multi-discipline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research
power of new history study,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has
advanced into a new pattern and appearance, which is really exciting. A growing
number of historians, anthropologists and sociologists, are interested in doing
research on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It is clear that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is going to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and study field in the near future.





 





Currently,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for
historians and physicians to research or teach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are
relatively limited.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we
intend to hold thi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 2013/03/09 - 2013/03/11 )
with the title “Physicians and Historians in Dialogue-th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Knowledge”. Therefore we have invited about
25 international scholars from Switzerland ,
USA , Japan , Korea ,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 as well as 10 national experts from the field
of Chinese Medicine. We hope that this symposium can create a beginning for a
good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historians and physicians.





 







 





與會外籍學者與講題





 























































































與會外籍學者



單位



講題



Marta Hanson



Department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hinese Medical Mancy: Medicine, Memory, and the Mantic arts in the Ming.



Vincent Barras



Institute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Lausanne



The Importance of Comparative History for the Methodology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saf Goldschmidt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Tel Aviv University



Reasoning with Cases – The Transmission of Clinical Medical Knowledge in
Twelfth-Century Song China



名和敏光



日本山梨縣立大學國際政策學部



日本藏醫學漢籍與新發現醫書簡介



Kang Yeonseok



Department of Medical History, College
of Korean Medicine, Wonkwang University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in DonguiBogam (Treasured Mirror of Eastern Medicine)



張光裕



香港恆生管理學院中文系



從命名看古人的醫療心理---以戰國秦漢私人稱名為例



韓健平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洗冤匯編》的編輯:古代屍檢知識發展的方式



朱建平



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所



内史與外史相结合:《百年中醫史》研究的思考與實践



郝保華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醫藥學中五行學说的起源年代及發展階段新認識



袁國華



香港恆生管理學院中文系



出土文獻與《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以左手足上」段互證



余新忠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



近代醫史的書寫與中醫知識的建構



于赓哲



陝西師範大學



中西醫標本之說的知識考古



李玉尚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



明初以來江南沿江地區的水利工程與血吸蟲病



張仲民



復旦大學歷史系



近代中國的文人諛藥——從李伯元的一則佚文談起



鄧佩玲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



簡帛醫藥文獻疑難字詞選釋





另邀請北大 陳明 教授、大陸年輕學者陳昊、胡穎翀、張海鵬等學者,尚有國內相關領域知名學者,包括杜正勝、林富士、黃寬重、祝平一、張哲嘉、雷祥麟、劉士永、陳秀芬、皮國立等 諸位 教授共同參與發表或評論。







 





報名與原始網頁請參考http://physicians2013historians.blogspot.tw/search/label/1.%20%E6%9C%83%E8%AD%B0%E5%AE%97%E6%97%A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歡迎年輕的研究生參與發表。




 




「醫家」與「史家」的對話──傳統中醫學術知識的歷代傳承與變革




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生論壇及論文獎發表會

 




會議時間:2013/03/11

會議地點:中國醫藥大學立夫教學大樓

B1
國際會議中心及6F第一會議室


(
台灣臺中市北區英才路91)




 



研究生論壇相關規定



·        
研究生論壇歡迎國內相關領域碩、博士研究生報名參加,並由 馬光亞 教授中醫教育基金會提供獎助金以資鼓勵。



·        
請於20130115日前將您最終確定的論文 提要通過電子郵件方式 (chenshien.academic@gmail.com 先生) 寄給我們,以利報名。



·        
論文格式請參照《新史學》撰稿格式要求。



·        
請於2013209前將您的論文全文及摘要(中、英文,約600) 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寄給我們,逾時不候。



·        
通過初步審查後會以電子郵件方式個別通知, 並安排於03/11日在會場進行口頭簡報,並由大會安排評審記分講評。



 




 




http://physicians2013historians.blogspot.tw/search/label/5.%20%E7%A0%94%E7%A9%B6%E7%94% 9F %E8%AB%96%E5%A3%8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 謝黃文儀 博士提供之徵文訊息。




 




CALL FOR PAPERS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n Southeast Asia


(HOMSEA 2014)



To be held in Manila, The Philippines

9-11 January 2014



Conference Host: Department of History,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All proposals on the subject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in


Southeast Asia will be considered, but
preference will be given to


those on the following themes in
Southeast Asia:


The history of medical education

Indigenous medical traditions

History of military medicine

Medical biographies

Organising the medical profession

Women's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Medicin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avel, contact, exchange, and
circulation of medicine


Colonial and national medicine

Historical medical texts

Medicine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Chinese and Indian medicine

Early medical professionals



Please submit a one-page proposed
abstract for a 20-minute talk, and a


one-page CV, by 1 March 2013 to:
Laurence Monnais:


laurence.monnais-rousselot@umontreal.ca



Please note that it may be possible to
subsidize some of the costs of


participation for scholars from less
wealthy countries, and for


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