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互鑒:西藥學的傳入與中國藥學的流變

 

一、會議主題:從傳統到現代的藥學演變

    明清以降,西藥東漸,19世紀30年末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帶來五口通商、醫學傳教士。之後,1879 年清末儒學大師俞樾的《廢醫論,主張「中醫可廢,而藥不可盡廢」。繼而1892 年鴉片戒煙藥的氾濫、1900年的本牌藥物的推廣、1929 年 2 月國民政府衛生部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儀通過《廢止中醫之辦法》及1930年《中華藥典》的出版等一個世紀對傳統醫藥的衝擊,從此奠定了新藥在華的根基。本次會議由北京、上海、臺北及香港研究中、西醫藥學歷史的專家學者就西藥學在華落地、孕育、發展與中華文化碰撞而擦出火花等專題報導。

二、日期: 2023 年 2 月 11 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 1:00 至 18:00

三、語言: 普通話

四、參與者:近代史與醫藥史學者、學生

五、地點:ZOOM網路會議室

六:大會主辦者: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上海大學國際禁毒研究中心

七:會議報告人(按中文拼音排列)

范家偉: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與歷史學副教授
黃   運: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博士後

皮國立:臺灣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潘   俊:上海復旦大學藥學院副教授兼常務副院長
王亞楷: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博士後

夏    昀: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趙    粵:香港藥史學會會長、上海大學國際禁毒政策研究中心資深客座研究員朱   珠: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研究員

八:議程

下午 1:00 點: 大會主辦者歡迎致辭:張勇安(上海大學文學院院長)、趙 粵(香港藥史學會會長、上海大學國際禁毒政策研究中心資深客座研究員)

 

議程:

上半場:1:10分-2:40 主持人:夏 昀

1、范家偉: 元代官修本草與中西藥物融合

2、朱    珠: 清末民初醫院藥學的演變:北京協和醫院的案例

3、黃    運:從域外之藥到邪惡之毒:清季嗎啡的引入使用及其地位嬗變

4、王亞楷:近代中國本土戒煙藥的行銷與效用迷夢

下半場:3:00—4:30 主持人:黃 運

5、潘    俊: 中國現代藥學教育的開端

6、趙    粵: 外來戒煙藥、品牌藥對現代民族企業的影響

7、夏    昀:戰時中日醫學交流初探:國醫、漢方與“東亞醫學”

8、皮國立: 改良與代用:抗戰時期中藥角色的再思考

討論環節:4:40- 5:30

主持人:舒 健

會議主持者與演講者座談與接受和回答參與者問題
致謝與總結:5:30-6:00:趙 粵



S__656180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喜中央歷史所共11位同學錄取「中國近現代史議題與趨勢」春季合宿活動,不得了,佔了錄取人數三分之一,感謝主辦單位支持。某前輩說:中央歷史已經成為臺灣中國近現代史人才培育的重鎮了嗎,哈哈。順便跟各校前輩報告,若有相關領域的中央碩士生報考博士班,還請多多給予青睞。恭喜錄取同學,全程免費,可以在東海享受悠閒風光,逛東海夜市喝東海牛奶,還有專業的學術導師指點喔。

春季合宿海報

 

中國現代史春季合宿課表_page-000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副校長要上104人力銀行,根據人力銀行調查,人文學院的學生收入竟然在中位數以上,所以問了各所的特色,我把它整理了一下。最重要的是,歡迎對歷史有興趣的大學生和社會人士來報考歷史所碩士班或在職專班,學位都一樣是正式碩士喔。

一、 中央歷史所表現突出之特點

    本所發展方向為明清史、近現代中國史、臺灣史、當代兩岸關係史、公眾史學。本所課程設計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既注重史學研究基礎的訓練,也培養學生對在地社會的認識與關懷,發展公眾史學特色。本所畢業論文以研究論文為主,但朝向多元的公眾史學方向改革,例如:口述歷史、歷史小說、紀錄片、桌遊、田野調查等應用類別,已開展不同形式的呈現方式,來作為畢業門檻之要求。本所教師積極參與研究社群,以中央為平台,推動各項歷史研究。近期重點計畫有:桃園學研討會、全球視野下的物質文化史研究群、科技部人社中心學術研習營、教育部精進師資素養計畫。本所常舉辦所內研討會、演講、論文發表會及讀書會,鼓勵學生多方參與活動,培養本職學能。本所與國內外各大學及研究機構簽有學術交流協議,協助師生積極交流訪問及蒐集資料。
 

二、 中央歷史所學生未來就業之優勢
    由於歷史學科訓練的人才為通才,具有很強的閱讀書寫能力和找資料的能力,所以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多種需求,例如可從事書刊、影音編輯與書籍、人文活動之企劃;開設人文工作室承接政府的標案、展覽案;擔任博物館或檔案館策展、企畫與研究;歷史教師等等職業。近年來,本所更融入公眾史學與應用史學的精神,研究方向也加以創新,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既注重史學研究的基礎訓練,也培養學生對在地社會的認識與關懷,發展公眾史學特色。因此,本所畢業論文除了以研究論文為主外,也朝向多元的公眾史學方向改革,例如:口述歷史、歷史小說、紀錄片、桌遊、田野調查等應用實務能力,幫助研究生適性發展,兼顧訓練學術與實作,培養解決實際問題之能力,以達到學術力與就業力並重之教育目標。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提供相片說明。


【華人大補史:吃出一段近代東亞補養與科技的歷史】
本書的焦點在於探討「補養」的歷史。臺灣街頭巷尾的飲食文化中,充滿著各種「補養」的菜色,從早期的狗肉鍋、燉鱉湯、🐍蛇湯、十全排骨,到一九八○年代,逐漸普及全臺的羊肉爐、薑母鴨;還有青草茶、苦茶等,相信讀者對這些滋味都不陌生。由於傳統文化中藥食如一、藥食同源的發展,這些食物通常加了不少具補養功效的中草藥材於其中,而賦予一道菜色、一碗熱湯、一杯茶飲等具有防治某些疾病的功效,這樣的文化現象與背後的歷史因素值得探索。
此外,生活中諸如維他命、雞精、蜆精、提神飲料等具有補養、補精神、提升體力的飲品,即便已被「科學」二字重新包裝,但還是伴隨著傳統補養功效的話語,而成為現代的新補品,可見補養文化影響之廣泛,歷久不衰。
食補有沒有真實效用,需要專業醫師來解答,但我們可以從歷史中了解所謂被社會文化所認同之「療效」或某些「效果」,是如何透過各種歷史因素而被建構出來。二十世紀初期以來東亞各地的科學觀和中西醫匯通概念,又如何賦予這些具有補養意義的食物,一些全新的健康概念,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閱讀本書,可讓讀者在吃下這些食物時,擁有多一份趣味與對其健康功用之省思。
🥬
序言 吃出一段近代東亞補養與科技的歷史
🥬
第一部 食補文化的變遷與影響
壹 「食療」:近代一個中西醫匯通名詞的誕生 / 皮國立
貳 頭角「爭茸」:一九五○-一九九○年代臺灣的養鹿業與鹿茸消費 / 曾齡儀
參 當糖精變為燕窩:孫鏡湖與近代上海的醫藥廣告造假文化 / 張仲民
肆 祛濕發汗,活血驅寒:傳統食補文化與中醫「辛味」發展 / 牟立邦
🥬
第二部 西方醫學及科技所帶來的「飲食與健康」新觀念
伍 抗戰時期的兵食與軍事營養學發展試探 / 劉士永
陸 《豐年》中的知識傳遞:以腸胃道型疫病防治和飲食衛生(一九五一-一九六三)為例 / 張淑卿
柒 科學、商業與政治的角力:以靈芝在臺灣的社會文化生命史(一九七○ -一九九○)為例 / 安勤之
捌 食物史新趨勢:近代東亞味素研究的幾種視角
🥬
🐂主編者:皮國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共同作者:曾齡儀、張仲民、牟立邦、劉士永、張淑卿、安勤之、蔣竹山
🐂出版社:時報出版
🐂ISBN:9786263534346
🐂出版日期:2023年2月
*本文引用文字介紹及目錄均屬各著作人版權所有
**本刊推介之書籍純以學術為考量標準,以饗學界同道


引自:FB

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吾師

黃克武演講


文字紀錄:方慧芯
修訂:趙席夐

 

民國史大師系列講座第二場,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黃克武特聘研究員以「如果把文本想像成一幅圖畫」,牽引學子們進入思想史領域,回望與追尋多重視角下不同層次的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

講座的起點,是由三位前輩師長對於黃克武老師的薰陶,逐步帶入其個人學思經驗分享。如李國祁先生曾告誡要「才大心細、勁氣內斂」,為學應有開闊的胸懷格局,當格局愈大,心思愈是要細緻縝密。這對於當時才華橫溢的他往後的求學之路乃至於人生體悟,從外發到內斂、廣博至深究,著實有著深遠的啟示。張朋園先生勉勵治學應遵從郭廷以先生訓示的「勤於動筆」,是其史學訓練的重要啟發。學歷史不僅是紙上閱讀、腦中思考,更是要將抽象凌亂的思想感受化為具邏輯理路的文字軌跡,而唯有筆耕不輟、精煉琢磨,才能在不斷的書寫中凝鍊出一套自己的思想體系,「寫日記」便是黃克武老師給予學生的入門之方。而在台師大碩士攻讀期間,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先生手把手帶著他解讀《皇朝經世文編》,對其影響至深,從潛心研讀的過程中,逐步體會文本解讀時要能「耐煩」地探索文本之後的思想「預設」。

回溯讀歷史系學生最大的挑戰,黃老師認為首先要能解讀不同類型的文本,第二則是能夠對於不同的文本加以分析,進而成文且具有深度。至於何謂好的史學方法?黃克武老師明言「史無定法」,但同時也不藏私分享「閱讀一流的史學著作」就是一種相當有效的訓練方式,如梁啟超、錢穆、余英時、張灝、墨子刻、王汎森等人的著作,都是可作為思想史引路的經典作品。

 

要如何進入到思想史研究的領域呢?黃克武老師以圖畫為喻,認為解讀文本,就像探討一個人如何「看」一幅畫。思想史研究的核心是“man thinking”(人的思索)的動態過程,而非“thought”(思想)的靜態內涵。思想史關注的不僅是事實(fact),而是人們怎麼看這些事實。更在意人的主動性、獨特的生命經驗以及所思所想。文本作者究竟從何種視角出發?以及其問題意識、終極關懷與思想預設等,都是值得注意的議題。簡單說,思想史研究的就是「人對環境的意識性的反應」

黃克武老師以孔恩(Thomas Kuhn)提出的「典範」(paradigm)轉移切入思想史正題,此概念不僅帶給科學社群劇烈衝擊與迴響,對於人文社會學科的震撼乃至於思想史的研究亦帶來深層的影響。黃克武老師認為孔恩的典範論具有「相對主義」(relativism)的意涵(雖然孔恩自認非相對主義者),配合「後現代理論」(postmodernism)的語境。在此理論下,使用語言進行描寫,被認為只是一個受到文化制約的「文字遊戲」。這樣一來從典範的觀念來看思想史研究,人們所仰賴的思想體系是歷史過程下的產物,其中的每一個命題反映的其實是主觀的立場,這個立場可能源自從文化而來的思維模式,也可能是時代造就的意識形態。然而,縱使人類的思想具有歷史性,但仍具有思考普遍性問題的能力,於是思想史研究注意的是從典範概念而來的歷史語境(historical discourse),自覺地探討人們如何思考、人對於環境意識性的反應,以及這些反應背後的思想預設。

談及思想史與哲學的區別,黃克武老師也提出了簡要的看法,即「思想史強調描寫與分析,哲學研究則重視評估,而一個更高的理想是結合兩者」。思想史透過仔細地「描寫」人的思維活動,進行徹底地「分析」,從而做出適當的「評估」,且必須注意評估是以描寫與分析為前提;而哲學則是一個「格義」的工作,起始點就是「評估」,是為了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黃克武老師以數篇思想史研究領域的回顧來探討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發展方向:

  1. 研究典範的反省:如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與馬若孟(Ramon H. Myers),〈漢學的陰影:美國現代中國研究近況〉(收入黃克武主編,《政治批評、哲學與文化 : 墨子刻先生中文論文集》,新北市 : 華藝數位公司學術出版部,2021,頁392-436;柯文(Paul A. Cohen),《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1989);沙培德(Peter Zarrow),〈西方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最新動向〉,《漢學研究通訊》,卷22期4 (2003) , 頁1 - 22等。
  2. 思想史研究的回顧:王爾敏、鄭宗義,〈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頁1-45。傅揚的〈思想史與近代史研究:英語世界的若干新趨勢〉,《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99(2018),頁79-105,此文梳理了西方思想史研究的三個重要的趨勢──思想史的全球轉向(從一個國家到全球思維)、知識實踐的歷史(在意動態的過程,如閱讀史、出版史、讀者反映論等),以及數位人文學(透過「電算」技術和數位工具探討知識實踐、社會網絡等)。呂妙芬,〈台灣漢學四十年——裂變與跨界的思想史研究〉,收入《深耕茁壯——台灣漢學四十回顧與展望》(台北:國家圖書館,2021),頁335-368。  
  3. 日本學界的視野:《新編原典中国近代思想史》(東京:岩波書店,2010),承襲日本東洋史學的傳統,注重關鍵文本的解讀,進行全面翻譯並加以註釋解析。
  4. 思想史的國際轉向:《思想史》第一期,「思想史的國際轉向」論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
  5. 方法論的探討:墨子刻,〈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問題:一個休謨後的看法〉,收入《政治批評、哲學與文化 : 墨子刻先生中文論文集》,頁358-376。 

根據上述的文章可以將過去的思想史研究分為四個不同的學術傳統:

  1. 中國大陸:從馬克思主義的史學傳統到近年政治控制力衰退下的眾聲喧嘩,在後期面臨典範崩解的過程,多數作品只能追尋破碎、單一面向的歷史事實,而難以有宏觀的大敘事。在新典範尚未出現前,或許要捱過碎片化衝擊後才能慢慢理出新方向。中國大陸重要的思想史學者有,侯外廬、熊月之、葛兆光、羅志田、孫江、方維規、章清、許紀霖等。
  2. 台灣學界:早期如胡適(他從哲學史轉向思想史)、殷海光的《中國文化的展望》(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2009),到余英時的《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林毓生的《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張灝的《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後者三人帶給台灣思想史學界重要的發展方向。另一個取向則是中研院近史所王爾敏的《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北:華世出版社,1980)、《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及陸寶千的《清代思想史》(北: 廣文書局,1978),代表主要源於本土的思想史傳統。1980年代之後台灣的思想史研究者幾乎都受到上述兩個傳統的影響。
  3. 日本學界:延續東洋史的傳統,重視紮實的文獻解讀與翻譯,如島田虔次、溝口雄三、並木賴壽、村田雄二郎等著名學者,集大成是《新編原典中国近代思想史》。
  4. 歐美研究典範:柯文(Paul A. Cohen)的典範變遷一書描述從西方中心論(衝擊與反應)、帝國主義、現代化理論到中國中心論,即回到中國文化脈絡去理解中國人的想法。有關歐美的思想史研究傳統,可以參考,Richard Whatmore, What is Intellectual History(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2016).

這些學術傳統到1960年代以後逐漸受到建構論、詮釋學、後現代主義等影響逐漸轉向。思想史研究的不再是靜態的思想內涵,而是置於社會脈絡下動態的知識實踐的過程。

「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如此可盡物之性」。思想史重視描寫、分析與評估,透過重構文本的歷史脈絡,從各種表現方式中,挖掘出深藏在表層文字底下的思想。在介紹述四個學術傳統後,黃克武老師以四個重要刊物分述中文學界在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最新趨向:《思想史》(台北)、《東亞觀念史集刊》(台北)、《亞洲概念史研究》(北京)、《翻譯史研究》(香港、上海)。其中《東亞觀念史集刊》特別介紹以「數位人文」的新方法探討思想史的新趨勢,它不再將資料庫視為找尋史料的工具,而是採用電算的方法來觀察核心概念出現的頻率與人際網絡的分佈,透過新的史學方法重新運用舊有資料,是一套值得關注的研究取徑。

思想史討論的課題,經常與政治哲學有交會之處,黃克武老師以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等人所編的《政治哲學史》(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ag Press, 1987)的研究視角來闡述兩者的不同。這本書邀請不同學者分章介紹西方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哲學家。然而Leo Strauss特別強調的是思想能夠干預歷史,他不單是描寫思想,也嘗試為思想的發展進行評估,企圖為現代西方思想尋得一條解決的道路。對Leo Strauss來說,西方文明的危機在於實證主義與自由主義,他也擔心相對主義、懷疑主義破壞道德的基礎。他主張回到古希臘的德性傳統。相對來說,思想史研究試圖掌握的是表層底下的核心理念,無論是個人、社會、國家,它關心的是脈絡化與流動性,以及觀念所造成的結果。思想史的用途在於不斷地剖析與反省當代意識形態,挖掘出別樣的思考路徑,從而找出解決當代問題的另一種可能,然而前提是這樣的評估必須是立基於充分的描寫與分析之上。簡言之,思想史與政治哲學縱然有著相重疊的部分,但顯然後者更重視「應然」的層面。

1960年代以後思想史研究在台灣有一條特殊的發展脈絡(受到上述胡適、殷海光等人與王爾敏、陸寶千的影響),而與黃老師個人經驗相結合。「在這一時代和環境裡,我像一隻想乘風破萬里浪的船,可是現在卻成為一隻兩不靠岸的孤舟」(〈殷海光致張灝函〉,1967年3月8日)。黃克武老師從殷海光寫給張灝的一封信談起,細數當代思想史大家的往來交遊、思想交鋒,從而窺見在浪潮中的思想史研究變遷。例如殷海光、張灝、林毓生、杜維明等人,在激盪時代與典範轉移的過程中,投身於思想史研究,試圖尋找中國的靈魂。上述的思想激盪涉及台灣思想史研究與1949年之前學術界的關連。1949年之前中國大陸有二個不同的學術傳統,台師大承襲南高、中央學派,亦及學衡派的思想傳統,代表人物如柳詒徵、錢穆到朱際鎰、郭廷以等;臺大則是傳承了北大傳統,如胡適、傅斯年、殷海光等延續五四精神。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所抱持的觀點是在肯定中國文化的精神價值的前提下追求現代轉型;後者則是為人熟知的追求民主、科學與反傳統。由此可見,五四與反五四的辯論在1949年前後一直存在,且深刻影響流轉於此學術傳統氛圍下的學子們。

1980年代,余英時、林毓生、張灝等人在五四與反五四的典範轉移衝擊之下,歷經思想的激盪與辯證,已經得以站在五四的基礎上,超越五四。林毓生提出的傳統與反傳統的辯證關係、張灝著名的轉型時代與幽暗意識,都可以見得在這些命題背後,存在五四與新儒家兩種典範的分歧與共識(兩者的終極目標都是追求民主與科學)。誠如張灝對於五四的反省,他認為五四思想並非單一旋律,而是具有兩歧性,既在乎個人主義,也強調集體主義;既重視民族,也放眼世界;既講求理性,也具有浪漫情調。此一兩歧性開啟了多元的可能並孕育了新時代的契機。

回到黃克武老師自身的經歷。1980年代初期黃老師在台師大開始從事清中葉經世思想的研究。他一方面受到上述三位思想史家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回應西方的衝擊反應說,亦即西方學者有關中國傳統文化與近代化的關係。經世思想反映傳統之中有面對西方衝擊的思想動力,也呼應新儒家對於儒家傳統的新詮釋。從方法論而言,其師承系統是受到劍橋學派的影響,同時重視內在邏輯與思想脈絡。正如同其所言「思想是一個選擇的過程,也是肯定與否定的結合」。

1990年代之後,黃老師再以上述的方法論研究嚴復。對於嚴復與翻譯史的研究,使得黃克武老師開始關注到思想史的全球轉向。這也涉及到語言學的轉向,即認為語言不再是媒介,語言形塑經驗,並且構成經驗,它打破了過去的對立,如大眾與菁英、創造與詮釋、生產與消費、再現與現實,與典範論、後現代主義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關新舊思想史研究的區別,呼應了黃克武老師在起初導引思想史研究時所提到的靜態內涵與動態過程。若以劍橋學派與德國概念史作為比較,其相近之處在於兩者都注意到語言的特性,然而劍橋學派更為重視文本置於社會脈絡下的語境,包含了語言經驗的形塑、文化內蘊的導引。概念史研究則關注核心概念的政治、社會意涵及其發展。

講座尾聲,黃克武老師綜述了思想史的價值、意義與挑戰,並分享他認為從事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心法。首先,思想史研究重視文本解讀,必須擁有紮實的功夫能夠閱讀、分析不同類型的史料。其次則是培養自覺反省的精神,從跨文化的比較之中去了解自身典範的長處與限制。再者,反省過去思想的經驗,回望過去可以讓我們理解一個支離破碎的現在,並凝聚出批判的能量。思想史研究不僅是肯定思想在歷史中的重要性,同時也帶給歷史學研究從思想的面向切入而有更為豐富且具層次的認識,從而在歷史時空中檢視知性活動,減少目的論與時代錯置的謬誤。如同葛兆光先生所言:要拿捏好專業研究與現實關懷的分與和,肯定純粹的知識追求,並「通過歷史診斷當下的思想價值」。

黃克武老師從一幅圖畫的啟示,接引學子們由文本表層的現象,進一步探索文本底層的思維脈動,在行雲流水的言談之中層次分明地述說思想史發展的跌宕與思想史價值的精深。同時,不忘分享自身學思養成的經歷,提點學子們在無涯學海中靠岸的途徑。黃克武老師的翩翩風采,無疑地展現大師的豐厚內蘊及謙和有度,在細膩地分說中流露出做思想史研究的魅力。他不但善用語言文字、邏輯條理清晰,而論述總是迷人且意味深長。然而如何把盤旋的思想透過閃現的光點串聯成線,轉化為清晰可循的筆墨,確實是一門深厚的學問與功夫。

從民國史大師系列講座首場至本場精彩的演講,兩位大師無不推崇「勤於動筆」之工,或許,唯有在「學寫字」的過程中,才能漸漸在玄妙的空轉中抓住落地的實感。如果將歷史置於時間之流而言,我們往往是逆流回顧、順流成章,歷史書寫的起點,至末,反而是終點,且未完待續。而終究,顧盼反覆或許都是在追尋安放靈魂之處。

AA

 

CC

BB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重寫一段中央大學歷史所的新簡介,以放在官網,已貼在這邊供大家參考
        中央大學歷史所前身最遠可追溯到清光緒28年(西元1902年)成立的三江師範學堂設立之歷史輿地科。自晚清至民初,校名屢有更替,從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到東南大學,直至1928年始更改校名為國立中央大學。1930年(一說為1928年),文學院下史學系成立,由雷海宗先生主持,正式獨立成為完整的歷史教學研究單位。(南京高師時代是文史地學部,1938年則改史學系為歷史學系)。中日戰爭爆發後,高等教育因戰亂而凝聚力更加強烈,1938年,為培養國家高等研究人才,中央大學正式設置研究院制度,1939年先以5個研究所、7個學部公開招生。1941年,新設立了文科研究所和醫科研究所,文科研究所隸屬於文學院之下,已設立研究院歷史學部,主任為柳詒徵先生,即今日歷史研究所之碩士學制。 整體而言,中央歷史系所一系統,人才輩出,如史學方面有柳詒徵、羅家倫、張其昀、郭廷以、沈剛伯、繆鳳林、張貴永、金毓黻等人,多人被定位為「南高派」,與當時「北大派」齊名。民國51年(1962),中央大學在臺復校,民國82年(1993),歷史研究所在臺新創,並正式招生,首任所長為賴澤涵。在解嚴之後的自由化、本土化氛圍下,新創的歷史所一開始以發展臺灣史為主力,後期則採並重無偏之設計,追求平衡與匯整。 本所融合新舊學風、傳承紮實訓練,旨在培訓研究生從事明清以來的中國史以及臺灣史等領域之研究,包括明清史、近現代中國史、當代兩岸關係史、臺灣教育史、臺灣經濟史等課程。近年來,更融入公眾史學與應用史學的精神,研究方向也加以創新,強調理論與實作並重,既注重史學研究的基礎訓練,也培養學生對在地社會的認識與關懷,發展公眾史學特色。因此,本所畢業論文除了以研究論文為主外,也朝向多元的公眾史學方向改革,例如:口述歷史、歷史小說、紀錄片、桌遊、田野調查等應用類別,幫助研究生適性發展,訓練實作,以達到學術力與就業力並重之教育目標。(皮國立,書寫於2022.12.1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與寫作始於「閱讀」 《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一)書籍評論

轉貼自微信,子金  2022-12-17 發表於山西

    下面的筆記來自皮國立的《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皮國立專治近代醫學史,出了好幾本很有意思的書。這本書是他為史學入門研究者寫的一本討論史學如何做的方法書。有一些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於是記錄一下。

圖片

檔案太多讀不完,目錄學瞭解一下

    陳垣(一八八○─一九七一)曾在一九六一年和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生的談話〈談談我的一些讀書經驗〉中指出:讀書可以從目錄學入手,可以知道各書的大概情況。其實,許多學者都提過張之洞的《書目答問》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書,陳垣自言都讀過好幾遍了。經常翻閱目錄書,一來在歷史書籍的領域中,可以擴大視野;二來因為書目熟,用起來得心應手,非常方便,並可以較充分地掌握前人研究成果,對自己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都會有所助益。我自己的研究,包括〈中醫文獻與學術轉型──以熱病醫籍為中心的考察(一九一二─一九四九)〉、〈現代中醫外、傷科的知識轉型──以醫籍和報刊為主的分析(一九一二─一九四九)〉等兩篇文章,都是運用中醫的目錄學專書來完成,大體先理解古人論述大概在哪些書籍中呈現,並儘量搜羅閱讀,自然會有一番體會,能論述其知識發展的趨勢。

資料庫太多看不完,運用方法瞭解一下

    關於資料庫應用的問題,我可以舉自身研究外感熱病和中醫外科的歷史來說明。筆者的博士論文是研究中醫外感熱病(傷寒、溫病、瘟疫)的歷史,使用的就是近代學人的方法,找到目錄書,將相關的典籍先行造冊,再就這些核心醫書的出版和代表醫家,做一綜合論述。

這個方法,在將近十年後,我把它拿來用於近代中醫外科史的研究上,就馬上遇到了問題。一開始,程式和研究方法都類似,但是外科的醫書遠不及外感熱病類的醫書來得普及,許多版本的醫書都已經無法取得,甚至還有許多民間的手抄本,根本無法靠這樣的研究方法來進行。但是,電子資料庫在這十年間有重大的突破,於是我改運用期刊資料庫、報紙資料庫、民國圖書資料庫等等來輔助、強化我的研究,資料庫的優化,讓這過去無法探討的論題,開始變得可能。很多人認為民國中醫外科史已無甚發展可談,但在經過資料庫訊息之篩選、讀取、賦予意義的過程中,探索一個學科在各方面因著歷史事件爆發後的知識轉型,成為可能,這就是前人無法達到的創新,這不是我較前人更有才華,而是資料庫的創新改變了這一代研究的技術。

總結資料庫運用的重點,我認為如下:

不論是搜尋數位學習還是資料庫資料,最後必須回到書本。前者是斷裂的知識,而且容易有雜亂、錯誤之可能,必回到書本,才能論述、生成比較系統化的知識。找幾個權威的研究單位,進入他們的圖書館或電子資料庫看看,瞭解隨時新增的圖書與資料庫。閒暇時多上資料庫,新的資料庫不斷被開發,不但要掌握,還要動手動腳找東西,若是一段時間不用,自己搜索能力和知識連結的敏感度就會退步。找到志同道合的師長或朋友,互相交換資料庫的訊息,工作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有好的路子要能隨時掌握。

保持與學校或機關圖書館的聯繫,因為資料庫內的電子資料使用多需要授權。

一旦習慣上網,就很難回到書本,所以如果覺得書籍或史料很棒,不妨買紙本書。

一手二手文獻看不完怎麼做研究?

    閱讀與寫作往往連動,千萬不要認為該讀的書要全部讀完再下筆。因為,以現今資料庫之發達、書籍市場之繁盛,想要讀完所有的書或寫作材料是不可能的。故建議讀者不妨古今融合,一方面掌握幾部重要的目錄書,也可以先從資料庫中以關鍵字尋找相關資源,搜尋時必須心有定見,字詞寬泛沒關係,但一定要有範圍,有時甚至必須跳出資料本身,想想這些資料的意義與它到底代表什麼,不要陷在史料中或被史料困住,阻礙了寫作進度。

在一定的範圍內擬定關鍵字搜尋,先對討論的主題有一個粗略的認識;隨著閱讀資料愈來愈多之後,知所取捨,日後讀書的範圍自然就會愈來愈聚焦,分辨哪些資料當用,哪些該捨棄,這就是形成了一種「專家」的眼光,隨後專精的知識就會形成。切記不要以為讀書寫作是在學校才要學的事情,這樣的訓練與方法,可以使你在任何領域都具有專家的眼光,挑選精華、淘汰雜蕪,達成具備獨到眼光的創新。

    閱讀寫作當以解決問題為優先,所以書本不能一直漫無目的地亂念,失去核心的問題意識與關懷,否則即使身懷無數學問,也無法生產創新知識。專門與核心的知識與閱讀是相當重要的。

有了題目怎麼精讀一個領域?列書單

   就像我在讀博士時,若要研究中國醫學的傳染病學歷史,那麼最重要的幾本古代經典如《傷寒論》、《溫疫論》、《溫熱論》、《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等,總需要看熟,而旁及的相關醫療史著作,就可以慢慢閱讀,拓展專業知識周邊的支撐力。若以解決問題和創新作為前提,讀書就要有系統與範圍,如何為之?前面已說過,就是找到與自己領域相關或想探索知識的「目錄」,熟悉學術行情(即要知道哪些題目已經有人寫過了?還可以或有必要再深耕嗎?或是哪些議題比較具有發展性?等等)。例如我的專書是探討有關中醫熱病學的發展,那麼《中醫古籍總目》、《四庫及續修四庫醫書總目》、《宋以前醫籍考》等類的目錄著作,總應該要翻一翻,甚至可以自己列表統計醫書,即可知該學科大概有哪些重要的書籍,隨後按圖索驥,發展接下來的專精閱讀。

    我另一個建議就是「開書單」,每個專精的問題或領域一定能夠匡列出一些經典、權威的二手專書、論文,試著尋找,然後把它們列在書單上。在歐美,高等研究訓練的開始也是自己開書單,然後由指導教授審核。

我所說的列書單是列給自己參考的,不用考試且免評分,所以書目羅列不用求多求廣,而要求精;仔細思考針對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哪些書籍或期刊、史料是必須閱讀的?先把它們搜集在手邊。這份書單可以包括研究論題的原始資料、重要二手研究等資訊。每本列于書單上的資料,閱讀有先後次序與輕重緩急,現代人們時間寶貴,不可能每本書都從頭讀到尾,所以可以先從「略讀」開始,尋找有意義的和有代表性的資料來讀,再慢慢拓展整體的閱讀量,先舉一隅,才能求「以三隅反」。若有教師施行在教學場域,則還要注意普及性、通識性,並兼顧閱讀的趣味,才能成功引領學子閱讀。列書單要考慮代表性、適讀性和時代性,領域不同、時代不同,教導的學子程度不同,都要不斷地調整書單,絕不可用「萬年」、「一種」書單、書目來解決所有問題。

    於自己想要熟知與鑽研的領域,一定要專門讀通一些書,這就是專精,也就是深入細緻,要求甚解。當你讀一本書時,就像形成一個知識體那樣,你必須就這門學問的基礎知識延伸出去,學問的立基點才會加深,才會廣闊,所以閱讀當然是從幾本最重要的書來看。因為我研究醫療史,而且偏重中醫史,所以常會和一些中醫的老師和學生接觸,但這些中醫學生念的系所,已被歸於「現代醫學」,所以他們對古籍、文獻和歷史往往非常陌生,但偏偏中醫就是一門與古代知識連結相當深厚的科學。例如,我們很難想像現代西醫需要知道希臘、羅馬,甚至中古時代的醫師在做什麼;但中醫至今所念的基礎理論和治療技術,很多的根基卻都在秦漢時代成形,所以我的研究還能與現代中醫學對話。

沒有題目怎麼激發創造力?聯想

    在隨意讀書時,不需要太專心做筆記,因為知識浩瀚,實在無法樣樣銘記,若心中抱持著問題來讀書,則相對有所範圍,但一開始就只求先有問題才去翻書,未免太過狹隘,無法培養知識的廣度。……黃永年(一九二五─二○○七)也說,寫文章要善於聯想,運用資料不要只限於一個小的領域,多讀書,才有東西可以聯想。

    我自己在書寫一九一八年中國大流感的歷史時,同樣有不少的體會。當時的史料對於定義「流感」這一現代疾病,並不夠精准。各地爆發的疫情,史料上常呈現時症、時病、瘟疫、秋瘟、肺疫等名稱,令我相當困擾,甚至一度懷疑可否將此主題寫成一本專書。後來是請教一位醫師,他提醒我,同一時期爆發的傳染性疾病,像是流感,因為病毒株一致,引發的症狀也往往相同,所以讀史料時不要只看病名,要看症狀,才能判斷同時且共通的傳染病為何,此即運用科學的流行病分析理論來研究疾病史之一例。而西方學界已有不少研究疾病的跨國、全球影響的歷史論述,若寫就這本流感史,能將跨國研究帶入,又能以自己研究中國疾病史的例子來為全球疾病史進行補充和對話,則學術貢獻將更為擴大。所以寫作前就要提醒自己,眼界要稍微放寬,再以史料為前提來衡量自己的寫作狀況,大膽提出一些宏觀視角的解釋。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信上一位甘肅的朋友張振軍在他經營的「張巨湘與三象年曆」(2022-12-11)中發表了《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皮國立)-目錄、推薦序、自序、結論等評價,我看到很有意思,轉貼過來給大家參考。

    清人郭篯齡在《吉雨山房遺集》中說:“僕固嘗信其所疑而後疑,疑其所信而後信”、“世之疑者未嘗信,信者未嘗疑”。

    對未知、未識的事物和領域,我們也應該“信其所疑而後疑,疑其所信而後信”(相信我所質疑的,經過探賾索隱、鉤深致遠,終於明晰了我的質疑;質疑我所相信的,經過認真的探究,最後排除或證實了疑問,達到了真正的相信或質疑),而不應如世人般“疑者未嘗信,信者未嘗疑”(輕易的懷疑、否定有些事物而不去深究、理解;盲目的相信有些領域而不去求疑、證偽)。

    英國哲學家、數學家、文學家羅素生命晚年告誡後人:認識事物,要避免一廂情願和立場出發,唯一重要的是省察事實。事實本身,是分析、評判、結論事物的基礎。

    讀史使人明智。我們要從歷史的幽微處,準確把握、全面認識豐富的客觀事實,兼聽則明,克服一廂情願;開闊視野,不斷修正立場。

 

本書作者的結論:

一、1918-1920年這場對全球都造成嚴重衝擊的大流感,全球至少五億人受到感染,死亡人數幾千萬,但它在中國所引發的衝擊顯然較世界疫情更為輕微。

 

二、在許多既有的西方研究中,極少對中國的疫情做出全面的介紹與評估,反而多帶有偏見地認為,1918年大流感造成中國難以估計的人口死亡與損害,而且該病的散播源頭正是中國。

 

這些論調多站在近代中國行政效率之低落、毫無處理突發疫病的公共衛生機制等主觀認定而進行論斷,往往忽略了歷史背景與中國社會自有的一套認識疫病、防堵疫病的傳統方式,更忽略傳統醫學對疫病之解讀與認識。

 

三、當時中國的西醫和公共衛生狀況,以及政府的行政效率等,無疑是低於世界先進國家的水準,當時還不存在由國家所主導的大規模防疫舉措,故絕對無法說中國當時“衛生”良好,以至於疫情不嚴重。

 

四、1917年底到1918年初,中國爆發了鼠疫疫情,1918年秋季,流感疫情最嚴重的高峰在中國出現時,因為鼠疫疫情的經驗,中國人對疫情的防範和認知,顯然仍處於高度警戒狀態,尚未放鬆,特別是在中國北方的大城市。

 

五、西方學者認為,19181919年的疫情在西方如此嚴重,是因為當時人們都認為流感是小病,不需要太過緊張,結果反而因疏忽而釀成大災。

 

六、反觀中國,流感在一般人認識內也是小病,但中國的官紳剛經過鼠疫疫情,還處在對疫情緊繃的狀態中,尚未鬆懈,因此,面對1918年秋季的流感疫情,許多地方的防疫舉措是相當快速的。而慈善團體、同鄉會也因為每年夏天的霍亂疫情,而有密切的聯繫與購買藥物之舉措。當流感疫情爆發時,這些因素相加起來,造成了當時社會對流感疫情應對之遊刃有餘。

 

七、慈善團體和同鄉會顯然發揮了很強的作用。在西方,疫病是以防疫、隔離、避免接觸為主;但在中國,基於這些同鄉情誼網路,人們不但外出穿梭,還到處購置藥品運送至各地,醫療隊伍也到處穿梭,並未因疫情而阻礙了必要的幫助,顯然發揮了抗疫的功能。

 

八、若和全球對比,由於流感的傳播,基本上與人群移動的速度及範圍息息相關,中國幅員廣大,各地因為區域間的交通不便,可能讓流感傳播的速度減緩,故以死亡人數之比例來看,實低於鄰近大眾運輸較為發達的日本和遠方的歐美等國。

 

九、就醫療技術而言,當時在中國的西醫,其技術與資源都無法和西方社會的情況相比,中國很多鄉鎮內根本沒有西醫。

 

十、作者認為,過去中醫的體系中,已累積大量應對外感疾病的認識與藥方(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就是在應對戰亂頻仍、瘟疫肆虐的過程中,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因而被稱為醫聖)。

 

有理由相信,當時的中醫發揮了一定的功能。針對流感疫情,當時的名醫皆提出了來自中醫知識內的見解和療法。當疫情爆發時,地方政府和慈善單位還會找中醫一起商議藥方或討論這個疾病。

 

1918年時,中西醫論爭尚未如1929年之後的激化,絕大多數的病症,都是靠中醫來治療,官方雖已採用西方醫學模式,但討論病情和治療方法時,卻都缺不了中醫的角色。有理由推斷,中醫藥體系積極地參與了1918年流感的防疫。

 

十一、1918年,就西藥來說,無論在種類或數量方面,都沒有理由和西方社會相比,鄉間就更談不上買西藥了。而當時中國藥品市場上的各種中藥成藥,已有相當多瓶裝製劑。當時許多藥店,都有自己秘制的藥方,甚至其他省份也都買得到。

 

若我們肯定中藥具備一定的療效,在那個時代中藥也比西藥更為普及,那麼這些蓄積于傳統社會中的醫療能量,或許發揮了一定的效果。這顯示許多中藥極可能都有普遍對抗感染與發炎的潛力。

 

十二、中醫歷代對抗傳染病的藥方,能快速施用且發揮療效,這樣的用藥趨勢與中藥的藥理,值得現今反思。

 

中藥的知識深入鄉間與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1918年流感疫情中,配置或購買中藥材、藥方,應較購買西藥更為容易。這些中藥方往往不需透過醫者診斷,醫隊或慈善團體就能將其送至疫區,所以我們看到慈善單位捐贈或民間有所需求的,往往是中成藥而非西藥。

 

十三、中國的普羅大眾,在中醫式的防疫和調養指導下,過著一種合理且健康的生活。東方式的飲食乃至生活習慣,在對抗流感上可能是有效果的。

 

近代世界很長的一段時間,皆缺乏有效對抗流感之特效藥(21世紀,對新冠病毒,仍然缺乏特效藥),所以,往往支持性的治療或調養,更有助於病況的恢復。

 

中醫在過往的外感熱病學中,積累了大量的身體調養知識,內化至病患的日常思想中,成為當時疾病康復的重要策略,同為中醫在惡疫下得以展現優勢的知識背景。

 

十四、近代以來,中醫始終未能被擺放在適當的位置上。中醫的治療從理所當然變成無聲的存在。那些1918年中醫或中西醫一同對抗大流感的記憶,只成為一種歷史記憶而存在。對於中醫治療疫病的過往,許多人則是聞所未聞,甚至茫然不知,因為整個疾病的解釋和治療模式,已被西方醫學取代了,中醫成為一有能力治疫卻無法“參與”的尷尬存在。

 

十五、本書書寫了一段與近代西方防疫、疾病史過程中完全不一樣的故事,在全球史的脈絡中,中國社會乃至傳統醫學的例子,更能展示中國科學與人文多樣性,在全球視野下的“地方”獨特風貌。

 

同時,人們也能看到,在1918年的流感疫情中,中國的傳統中醫如何受到西醫的影響而做出各種匯通的論述,人們的抗疫舉措,也達到一種中西融合式的存在。

 

這次抗疫,對中國的傳統醫學而言,是一次全新的體驗,中醫身處其中,吸收了細菌學的解釋方法和相關的衛生防疫舉措,開始了漫長的取長補短的學習過程。

 

上面,將《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書第八章結論部分,串聯整理了一下,為了方便閱讀、理解,隨機列了十五條。作者在書中沒有這樣列。

 

更簡潔一點說,皮國立先生的《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書,以近500頁的篇幅、詳實的史料和客觀的敘述,表達了以下觀點;

 

一、1918-1920年的全球大流感,在中國所引發的衝擊顯然較世界疫情更為輕微。

 

二、中國當時的西醫和公共衛生狀況,以及政府的行政效率等,無疑是低於世界先進國家的水準,當時更不存在由國家所主導的大規模防疫舉措。

 

三、1918年時,中西醫之間的論爭尚未如1929年之後的激化,而且,由於西醫在中國普及程度有限,絕大多數的病症,都是靠中醫來治療。當疫情爆發時,地方政府和慈善單位在採用西醫的同時,還會找中醫一起商議藥方或討論這個疾病。

 

四、1918年,在中國,就西藥來說,無論在種類或數量方面,都沒有理由和西方社會相比,鄉間就更談不上買西藥了。而當時中國藥品市場上的各種中藥成藥,已有相當多瓶裝製劑。在那個時代,中藥比西藥更為普及。1918年流感疫情中,配置或購買中藥材、藥方,應較購買西藥更為容易。

 

五、由以上史實可知,1918年大流感疫情期間,在中國,疫情是由中西醫一同對抗的。而且,就醫療技術的普及和藥品購買的難易程度而言,1918年的大流感疫情,蓄積于傳統社會中的醫療能量,或許發揮了相當的效果。這顯示許多中藥極可能都有普遍對抗感染與發炎的潛力。

 

六、過去中醫的體系中,已累積大量應對外感疾病的認識與藥方,中醫歷代對抗傳染病的藥方,能快速施用且發揮療效,這樣的用藥趨勢與中藥的藥理,值得現今反思。

 

皮國立先生在《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中說,1918-1920年的全球大流感,在西方,疫病是以防疫、隔離、避免接觸為主;但在中國,基於這些同鄉情誼網路,人們不但外出穿梭,還到處購置藥品運送至各地,醫療隊伍也到處穿梭,並未因疫情而阻礙了必要的幫助。

 

1918-1920年的全球大流感,世界先進國家有國家所主導的大規模防疫舉措,可以採取防疫、隔離、避免接觸為主的辦法,中國因為政府的行政效率不高,難以採取由國家所主導的大規模防疫舉措。

 

對照21世紀的新冠疫情,西方發達國家,因為人們崇尚自由,疫情稍一鬆懈,政府只能讓人們外出穿梭,在中國,由於政府的強力管控,反而採取了防疫、隔離、避免接觸為主的辦法。

 

三年來的抗疫實踐,表明中國似乎在強力管控上,學習西醫有過之而無不及,弊病叢生;在發揮中醫的優點上,反而做的不夠,疫情中大量醫療機構和個體診所全部停業,完全阻斷了中醫的施展管道。

 

由下麵這條最新的回應:“所有醫療機構都要接診核酸陽性患者”,可以說,中醫施展身手的機會來了。

 

當然,任何簡單的類比和輕率的結論都不足取。

 

任何研究,都要在充分的史實和嚴謹的求證之後,得出符合事實的論斷。

 

正如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的那樣:我知道,我在本書中的結論,只要找,人們總能找到反面的證據(大意)。皮國立先生在《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中的結論,只要想找,反對的人也一定會找出各種各樣枝枝節節的反面證據。

 

希望真正嚴謹認真的人們,不要只為了反對而反對,要“避免一廂情願和立場出發”,對歷史,應該有一種理解之同情,而不是一概而論的單一評價。

 

下面,分享余新忠教授推薦序中的主要內容:

 

南開大學余新忠教授在《立足于堅實的歷史研究,以新的思路重新理解中西醫匯通之路》的推薦序中說,1918年的中國,早已不是封閉的國家,而且有大量華工參與一次世界大戰,肯定不可能自外於世界而獨善其身。

 

因此,考察1918年的全球大流感在中國的流行情況,並探究它何以較少受到時人和後來研究者的關注,無疑是一個重要且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皮國立先生不僅以宏闊的視野、豐富的史料和細膩的筆觸,十分系統而細緻地向我們展示了,在全球大流感流行的背景下,1918年前後中國流感流行的前因後果、流行狀況以及國家、社會和醫界的應對,同時還非常有說服力的解釋了這一重要的疫情何以長期未受到足夠的關注。

 

皮國立先生至少在書中談到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死亡人數較少。例如,與同為亞洲國家的印度相比,一般認為,印度死亡人數多達一千萬人以上,皮國立先生在書中以翔實的史料和合理的推理令人信服地表明,這場瘟疫在中國導致的死亡人數,1918年至1919年這兩年加起來,不過在六十萬人左右。

 

二是流感未被列入當時的法定傳染病(應該也與當時影響輕微有關)。

 

三是尚缺乏比較統一規範的疾病命名和疫病應對機制。

 

余新忠教授說,皮國立先生以前沿的學術理念和強烈的現實關懷,推動了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不斷深入開展,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至少有兩點:

 

第一,他將醫療史和日常生活史很好地匯通起來。

 

第二,是關於中西醫匯通和中醫發展歷程的思考。

 

皮國立先生在書中提出了一個頗有衝擊力但多少是假設性的看法:當時那場流感疫情,中國之所以病死人數相對較少,應與中醫作用的發揮有關,我們不應該忘記或抹殺中醫的功勞。

 

皮國立先生還進一步結合現實,認為中國大陸在二十一世紀的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的介入治療對提升新冠病人的療效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本書的200-201頁,作者比較了中、西醫應對流感和新冠疫情時的優缺點:

 

西醫可以在檢查出病原體後,找出特效藥。但是,面對突如其來、傳播迅猛的疫情,一來檢查花時間,二來研發特效藥也要耗費時間,而病人卻無法等待,疫情不會踩刹車。

 

中醫審證著重證型而不論細菌,符合症狀特徵就可以立刻用藥,反而省時且快速,這是用傳統經驗架構起的診治技術,而不拘泥於病原體的檢查。

 

本次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疫情之治療,也是依據此而來,先根據中醫辨證,再大面積的預先發放中藥給疑似患者服用,而不待檢查確診。因為確診需要時間,醫療體系無法承受如此大量的病患,而在等待中,可能病患已由輕症轉為重症,所以抓緊時間及早給藥,在這次疫情中,中醫的傳統經驗反而帶來無法想像的正面效率,後繼的效應與未來之發展,值得觀察。

 

余新忠教授說,這個判斷,要想得到扎實史料和科學資料的證實,似乎也頗為困難,實際上,這可能根本也不是歷史學者可以完成的任務。

 

余新忠教授認為,作者提出這樣的認識,更大的意義在於提示學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實有必要回到歷史的起點,立足于堅實的歷史研究,以新的思路和理念,來重新認識和理解至少已歷經百餘年的中西醫匯通之路。

 

下麵,再分享皮囯立先生所著《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一一中醫抗菌史》第416頁《結論:用中國醫學書寫中國現代史》中的一段:

 

近代中國學術的“西化”已不用多談,這個舊框架將阻擋我們觀看近代中國史的全貌,因為它只是單一視角而已。

 

很多人也許會質疑,這是不是一種“反科學”的立場?站在歷史研究上,本來就不能只有一種單線論述,就像高彥頤(Dorothy Ko)提出的突破“五四史觀”框架一樣,作者的立場同為: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中醫科不科學,或者中醫為什麼不科學的“五四史觀”中,我們永遠不會發現中醫在近代的多元文化史以及中醫在近代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可行性。而即便我們探究了受西醫影響的部分,也無法得知當日中醫對傳統做了什麼樣的保護與妥協。何況對多數中國人來說,生活不是只有科學,而是一種自然的文化土壤,文化與歷史不會只有單線發展。

 

讀到這一段,感歎於大家常常守著單一視角,執著於一種單線論述。

 

由皮國立先生突破“五四史觀”框架一說,發現了高彥頤先生和她的幾本書(《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高彥頤先生已經突破了思想認識上的舊有桎梏,我們為什麼不能學習、借鑒,為什麼還會、還要固守在自己的“五四史觀”框架裡呢?

 

高彥頤先生的高超見識:

 

“為了探求那些被淹沒的聲音,為之撰寫一部另類的歷史,作者不得不抗拒一概而論的衝動、過度簡化的傾向,以及道德主義的口吻──正是這些衝動、傾向和口吻,綁架了我們當前所理解的纏足史。”

 

我們現在看待很多事情,都有這樣的不足:

 

一概而論的衝動、過度簡化的傾向,以及道德主義的口吻……

附:1918-1920年的全球大流感,中國的疫情也是非常嚴重的,雖然最後的死亡人數少於其他國家,但疫情初起時的慘狀,也應該記取。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動紀實】民國史大師系列講座第二場:黃克武──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文:方慧芯

image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無師」。民國史大師系列講座第二場,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黃克武特聘研究員以「如果把文本想像成一幅圖畫」,牽引學子們進入思想史領域,回望與追尋多重視角下不同層次的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

 

起點,由三位前輩師長對於黃克武老師的薰陶,逐步帶入其個人學思經驗分享。如李國祁先生曾告誡要「才大心細、勁氣內斂」,為學應有開闊的胸懷格局,當格局愈大,心思愈是要細緻縝密。這對於當時才華橫溢的他往後的求學之路乃至於人生體悟,從外發到內斂、廣博至深究,著實有著深遠的啟示。在師大求學時期,張朋園先生勉勵治學應「勤於動筆」,是其史學訓練的重要啟發。學歷史不僅是紙上閱讀、腦中思考,更是要將抽象凌亂的思想感受化為具邏輯理路的文字軌跡,而唯有筆耕不輟、精煉琢磨,才能在不斷地書寫中凝鍊出一套自己的思想體系,「寫日記」便是黃克武老師給予學生的入門之方。而在美國史丹佛攻讀期間,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先生手把手帶著他解讀《皇朝經世文編》,對其影響至深,從潛心研讀的過程中,逐步體會「耐煩」的深意。

 

回溯讀歷史系最大的挑戰,首先要能解讀不同的文本,第二則是能夠對於不同的文本加以分析,進而成文且具有水平。至於何謂好的史學方法?黃克武老師明言「史無定法」,但同時也不藏私分享「閱讀一流的史學著作」就是一種相當有效的訓練方式,如余英時、錢穆、梁啟超等人的著作,都是可作為思想史引路的經典作品。

image

進入到思想史研究的領域,黃克武老師以圖畫為喻,分層解析思想史研究的核心是「Man Thinking」的動態過程而非「Thought」的靜態內涵。思想史關注的不僅是事實(Fact),更在意人的主動性、經驗以及所思所想。人們如何看待現象?從何種視角出發?以及其問題意識的核心出發與終極關懷,即「思想是人們對環境意識性的反應」。

 

黃克武老師以孔恩(Thomas Kuhn)提出的「典範(Paradigm)轉移」切入思想史正題,此概念不僅帶給科學社群劇烈衝擊與迴響,對於人文社會學科的震撼乃至於思想史的觀點亦帶來深層的影響。黃克武老師認為孔恩的典範論具有「相對主義(Relativism)」的意涵(雖然孔恩自認非相對主義者),配合「後現代理論(Postmodernism)」的語境,當使用語言進行描寫,事實上是一個受到文化制約的「文字遊戲」。於是若從典範的觀念來看思想史研究,人們所仰賴的思想體系是歷史過程下的產物,一個命題反映的其實是主觀的立場,這個立場可能是從文化而生的思維模式,也可能是時代造就的意識形態。然而,縱使人類的思想具有歷史性,但仍具有思考普遍性問題的能力,於是思想史研究注意的是從典範概念而來的歷史語境(Historical Discourse),人們如何思考、人對於環境意識性的反應,以及這些反應背後的思想脈動。

 

談及思想史與哲學的區辨,黃克武老師也提出了簡要的看法,即「思想史研究前者(描寫與分析),哲學研究後者(評估),而一個更高的理想是結合兩者」。思想史透過仔細地「描寫」人的思維活動,進行徹底地「分析」,從而做出適當地「評估」,且必須注意此間的相對性;而哲學則是一個格義的工作,起始就是「評估」,出發點就是為了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黃克武老師以數篇思想史大家與新秀的文章,回顧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發展方向:

  1. 研究典範的反省:如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與馬若孟(Ramon H. Myers),《漢學的陰影:美國現代中國研究近況》;柯文(Paul A. Cohen),《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沙培德(Peter Zarrow),《西方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最新動向》等。
  2. 思想史研究的回顧:王爾敏、鄭宗義,《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特別是傅揚的《思想史與近代史研究:英語世界的若干新趨勢》,此文梳理了西方思想史研究的三個重要的趨勢──思想史的轉向(一個國家到全球思維)、知識實踐的歷史(在意動態的過程,閱讀史、出版史、讀者反映論),以及數位人文學(完整一套的系統性工具、社會網絡)。
  3. 日本學界的視野:《新編原典中国近代思想史》,承襲日本東洋史學的傳統,注重關鍵文本的解讀,進行全面翻譯並加以解析。
  4. 思想史的國際轉向:《思想史》專輯。

 

過去的思想史研究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學術傳統:

  1. 中國大陸:從馬克思主義的史學傳統到近年政治控制力衰退下的眾聲喧嘩,在後期面臨典範崩解的過程,只能追尋破碎單一的歷史事實而難以有宏觀的大敘事。在新典範尚未出現前,或許要在捱過碎片化衝擊後才能慢慢理出新方向。如侯外庐、熊月之,到葛兆光、罗志田、孙江、方维规等。
  2. 臺灣學界:最早自胡適開始(哲學史轉向思想史)、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到余英時《歷史與思想》、林毓生的反智論與《中國意識的危機》、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後者三人帶給臺灣思想史學界重要的發展方向。另一個路向則是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及《晚清政治思想史論》、陸寶千。
  3. 日本學界:延續東洋史的傳統,重視紮實的文獻解讀與翻譯,如島田虔次、溝口雄三、並木賴壽、村田雄二郎等著名學者,集大成是《新編原典中国近代思想史》
  4. 歐美研究典範:柯文(Paul A. Cohen)的典範變遷。從西方中心論(衝擊與反應)、帝國主義、現代化理論到中國中心論,即回到中國文化脈絡去理解中國人的想法。

 

這些學術傳統到後期受到建構論、詮釋學、後現代主義等深刻影響下逐漸轉向,對於歷史的變遷,需要綜合多元觀點來梳理。知識生產不再是靜態的學問內涵,而是置於社會脈絡下動態的實踐過程。

 

 
  image

 

「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如此可盡物之性」。思想史重視描寫、分析與評估,透過重構文本的歷史脈絡,從各種表現方式中,挖掘出深藏在表層文字底下的思想。在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近況以及前述四個傳統學派的衝擊下,黃克武老師以四個重要刊物分述臺灣學界在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最新趨向:《思想史》、《東亞觀念史集刊》、《亞洲概念史研究》、《翻譯史研究》。此外,數位人文學亦是其認為重要的發展路線,它不再將資料庫視為找尋史料的工具,而是重新用統計的方法來觀察核心概念出現的頻率與人際網絡的分佈,透過新的史學方法套入技術面重新運用舊有資料,是一套值得關注的研究取徑。

 

承前所論及的思想史內涵,經常與政治哲學有交會之處,黃克武老師以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政治哲學史》的概念加以闡述。Leo Strauss特別強調的是思想能夠干預歷史,他不單是描寫思想,也嘗試為思想的發展進行評估,企圖為現代西方思想尋得一條解決的道路。而思想史研究試圖掌握的是表層底下的核心理念,無論是人、社會、國家,它關心的是脈絡化與流動性,以及觀念所造成的結果。思想史的用途在於不斷地剖析與反省當代意識形態的同時,挖掘出別樣的思考路徑,從而找出解決當代問題的另一種可能,前提是這樣的評估必須是立基於充分地描寫與分析。簡言之,思想史與政治哲學縱然有著相重的概念,但顯然後者更重視應然的部分。

 

 
   

 

「在這一時代和環境裡,我像一隻想乘風破萬里浪的船,可是現在卻成為一隻兩不靠岸的孤舟」。黃克武老師從殷海光寫給張灝的一封信談起,一一細數當代思想史大家的往來交遊、思想交鋒,從而窺見在浪潮中的思想史研究變遷,如殷海光、張灝、林毓生、杜維明等人,在激盪時代與典範轉移的過程中,投身於思想史研究試圖尋找靈魂。若是探討在臺灣的思想史研究新發展,則就要追溯到師大與臺大承繼了不同的學術傳統,師大承襲自南高中央學派,如柳詒徵、錢穆、朱際鎰、郭廷以、李國祁、張朋園;臺大則是傳承了北大系統,如胡適、傅斯年等延續五四精神。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所抱持的觀點是立足於肯定中國精神文化價值的基礎;後者則是為人熟知的追求民主科學與反傳統。由此,五四與反五四的辯論一直存在且深刻影響流轉於此學術傳統氛圍下的學子們。直到1980年代的思想史研究,余英時、林毓生、張灝等人在1960年代典範轉移衝擊之下,歷經思想的激盪與辯證,已經得以站在五四的基礎上,超越五四。林毓生提出的反傳統與傳統的辯證關係、張灝著名的轉型時代與幽暗意識,都可以見得在這些命題背後,存在五四與新儒家兩種典範的分歧與共識(假設終極目標都是民主與科學)。誠如張灝對於五四的反省,他認為五四思想其實具有兩極性,既在乎個人,也有集體主義;重視民族,也放眼世界;講求理性,同時也具有浪漫。

 

扣回黃克武老師自身的經世思想研究,當時在1980年代出現的學術脈絡其實是為了挑戰西方的衝擊反應說,回應西方學者有關中國文化與近代化的看法。從方法論而言,其師承系統是受到劍橋學派的影響,同時重視內在邏輯與思想脈絡。關於中國思想的激辯,黃克武老師也提供了許多經典著作得以參考與反芻,正如同其所言「思想是一個選擇的過程,也是肯定與否定的結合」。此外,對於嚴復與翻譯史的研究,使得黃克武老師開始關注到思想史的全球轉向,這也牽涉到語言學的轉向,即語言不再是媒介,語言形塑經驗,並且構成經驗,它打破了過去的對立,如大眾與菁英、創造與詮釋、生產與消費、再現與現實,與典範論、後現代主義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關新舊思想史研究的區別,呼應了黃克武老師在起初導引思想史研究時所提到的靜態內涵與動態過程,若以劍橋學派與德國概念史作為比較,其相近之處在於注意到語言的特性,然而劍橋學派更為重視文本置於社會脈絡下的語境,包含了語言經驗的形塑、文化內蘊的導引。

image

講座尾聲,黃克武老師綜述了思想史的價值、意義與挑戰,並分享他認為做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心法。首先,思想史研究重視文本解讀,必須擁有紮實的功夫能夠閱讀不同類型的史料;其次則是培養自覺反省的精神,從文本比較之中去了解自身典範的長處與限制;再者,反省過去思想的經驗,並且凝聚批判的能量,回望過去如何讓我們去理解支離破碎的現在。思想史研究不僅是肯定思想在歷史中的重要性,同時也帶給歷史學研究從思想的面向切入而有更為豐富且具層次的認識,從而在歷史時空中檢視知性活動,減少目的論與時代錯置的謬誤。如同葛兆光先生所言:「專業研究與現實關懷的分與和,肯定純粹的知識追求,並通過歷史診斷當下的思想價值」。

 

 
   

 

黃克武老師從一幅圖畫的啟示,接引學子們由文本表層的現象,進一步探索文本底層的思維脈動,在行雲流水的言談之中層次分明地述說思想史發展的跌宕與思想史價值的精深。同時,不忘分享自身學思養成的經歷,提點學子們在無涯學海中靠岸的途徑。

 

黃克武老師的翩翩風采,無疑地展現大師的豐厚內蘊及謙和有度,在細膩地分說中流露出做思想史研究的魅力與其善用的語言文字總是迷人且意味深長。然而如何把盤旋的思想透過閃現的光點串聯成線,轉化為清晰可循的筆墨,確實是一門深厚的學問與功夫。從民國史大師系列講座首場至本場精彩的演講,兩位大師無不推崇「勤於動筆」之工,或許,唯有在「學寫字」的過程中,才能漸漸在玄妙的空轉中抓住落地的實感。如果將歷史置於時間之流而言,我們往往是逆流回顧、順流成章,歷史書寫的起點,至末,反而是終點,且未完待續。而終究,顧盼反覆或許都是在追尋安放靈魂之處。

文字引自: 大師系列:民國史系列講座――黃克武「把文本想像成一幅圖畫: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史學玩應用 (zhehong.tw)

 
  imag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中醫醫史文獻學會會員大會演講,是今年最後一場大流感演講,謝謝各方賢達、好朋友邀請,也謝謝大家購買《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 》。沒算過今年講了幾場,但大小應該有到15場。現在正式宣告大流感時代的結束,也希望我們新冠肺炎疫情步入歷史,不要再起波瀾。

S__572622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動名稱:史學玩應用:大衆歷史知識與文化記憶產學論壇


  

活動時間:112114日(六)、115日(日)

活動地點:輔仁大學野聲樓谷欣廳(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會議議程:請參閱報名網址

報名方式:即日起至11216日(五)止,網路報名

活動名額:100人,額滿為止(依報名順序)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AyDZNd

活動費用:免費

現場將設置史學玩應用微型展覽+吳宇凡老師的拓印手作體驗,凡報名成功並於現場報到與會者,將可獲贈本次論壇限量客製「史學玩應用」帆布提袋以及相關會議紀念小物,數量有限~敬請把握報名參加。】

 

活動簡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科技帶動人類社會的劇烈變革已然滲透到實際產業與生活。傳統知識體系在變化快速的潮流中必然受到巨大挑戰,特別是相對習於舊有教學模式的人文學科,如未能適應變革中的新常態,將面臨與現實社會的鴻溝。為打造一條得以順應時代脈動發展自身專業的新道路,「史學玩應用:應用史學論壇」應運而生。

第一屆「史學玩應用:歷史產學實務與文化創生實踐論壇」於1105月舉辦,本次為第二屆「史學玩應用:大眾歷史知識與文化記憶產學論壇」,期盼藉由成功將人文學科底蘊轉化至實務工作應用之各方領域專家學者、業界人士共8個主題歷史研究與地方人文田野實務與地方實踐歷史應用與探究實作人文應用與創新教學博物館學與知識技藝歷史記憶與人文影像大眾史學與文創遊戲歷史文化與地方創生23個議題的分享,討論如何將專業與產業接軌,交流開創之道,共創應用史學的嶄新可能。

 

主辦單位:

1. 喆閎人文工作室
2. 中原大學教育部「團結經濟、文化夥伴-桃園大海社區文化創生計畫
3.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4.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5.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6. 臺灣大眾史學協會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報考歷史研究所或歷史學碩士班嗎?

 

為什麼外出工作了,甚至有了家庭、穩定的生活,還要唸碩士班呢?是不是可以加薪?也許吧。不過,喜歡歷史不需要有理由,歷史提供一個你心靈休憩的空間,千百年的逃避空間,讓你思考人生未來、價值。想讀歷史所,就趁現在。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為桃園市唯一一所專業的歷史學研究單位。
除傳統學術論文外,還有多元大眾史學畢業方案

包括進行拍片、策展、口述訪談、製作遊戲、設計商品、歷史小說、歷史漫畫喔。

※※可參考:

A.方案,考試簡單方便,不考明代以前的歷史,不考世界史,也無英文。

112學年碩士班考試入學招生簡章

https://admission.ncu.edu.tw/zh-TW/content/78/13

網路登錄報名資料及繳交報名費時間:1111122日上午9:00111121日下午3:30

B.方案,專班推甄,不用考試,適合有工作又愛歷史的各科老師、上班族、退休族和想要進修的社會賢達。

112學年度碩士日夜在職專班招生簡章

https://admission.ncu.edu.tw/zh-TW/content/81/13

網路登錄報名資料及繳交報名費時間:1111128日上午9:001111212日下午3:30

 

imag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瑞騰七秩著作展暨新書發表會 跨世代師生齊聚場面溫馨

記者陳毅

2022-12-06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李瑞騰今(6)日於校內舉辦「像我這樣的教授,李瑞騰七秩著作展暨新書發表會」,包含中大校長周景揚、學務長林沛練、教務長王文俊、文學院長林文淇、中國文學系主任卓清芬、歷史所所長皮國立、崑曲博物館長洪惟助、遠景出版發行人葉麗晴、聯合文學總編輯周昭翡及校內外眾多師生齊聚,亦不乏眾多已成名的作家前來參與,向共同的恩師送上祝福,場面溫馨。

李瑞騰教授1952年出生在南投草屯,是文化大學中文博士,先後任職於德明商專、淡江大學、中央大學,並在文化大學、政治大學兼課,教學生涯數十年。其中,在中央大學31年內,擔任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兩次)、人文及藝術中心主任等。 除校內教學、行政事務外,也曾任商工日報副刊主編、文訊雜誌總編、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九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全球華文文學獎主任委員等,十分活躍。在創作上,李瑞騰也出版詩集、散文集、文學論述二十幾種、主編圖書七十餘種,著作等身。

 

image

 

 

 

 

 

 

此次適逢李瑞騰教授將在明年(2023)年元月退休,籌辦七秩著作展暨新書發表會,著作展設在中央大學總圖書館,展期自今日起至1225日,展出李瑞騰教授所著專著二十七種、所編圖書七十餘種,新書發表會則發表其著作三本及報導、側寫的專書二本,共五本:《像我這樣的教授》、《府城四年》、《阿疼說》、《從愛出發李瑞騰教授七秩榮退紀念文集》、《深情回望李瑞騰受訪錄》。

周景揚表示,瑞騰主任是中文系的教授,行政能力很強、會寫文章、還會編書,這需要組織很多人來幫忙,也要運用邏輯思考,且他處理事情舉重若輕,一個一個完成,是非傳統文化人,很入世也很會做人。周景揚說,瑞騰主任很愛中央大學,在中大任教31年,希望讓學生在充滿人文素養的環境成長,做的各種付出令人感佩,擔任中大出版社總編編了許多書,讓校友、外賓對學校有完整的回憶。周景揚提及,這次著作展很豐富,他也祝福瑞騰教授攀爬人生第二座山,能夠海闊天空,做自己想做的事。

卓清芬表示,今年是瑞騰老師的七十大壽,選在今年辦新書發表會,非常有意義。卓清芬回憶自己是2000年到中央大學,當時在很多的資料上,都能看到李老師辦了許多活動,包含琦君研討會等等,後來李老師擔任文學院長舉辦余紀忠講座,邀請葉嘉瑩老師,也指定她負責接待,讓她能親炙葉老師的學養。卓清芬提到,李老師擔任人文中心主任,結合中央大學地景、人物素養,發展出一系列書籍,累積了數百萬字,是凡走過都留下文字的痕跡,也是後人很難超越的里程碑。卓清芬說,她要代表中文系向老師致敬,也祝福他七十歲之後更能隨心所欲、海闊天空。

李瑞騰表示,謝謝大家來參加展覽的開幕及新書發表會,一直沒想到說有今天的場面,因為他覺得自己退休也非是大事情。李瑞騰說,看到台灣的大學教授天天上報紙、風波不斷,人文學科在這個時代逐漸衰微、高等教育劇烈的震盪,讓他內心很有感觸,他要用一種具體的方式,把自己作為人文學者的樣子,呈現給別人看,從事人文工作、教學、研究、服務的人,可以是這個樣子。李瑞騰提到,感覺自己生來就要拿筆來工作,做過很多事情,近期希望讓人文跟科學之間產生交集,即使是科研的成果,也要能成為有人文面貌的東西,這是他一直想推動的。李瑞騰也分享,他短時間還會幫學校繼續完成一些事情,退休之後也必須整理長期未完稿的書籍,他也感性地再次感謝到場的學生與家人。

 

引用自: 李瑞騰七秩著作展暨新書發表會 跨世代師生齊聚場面溫馨 - 桃園電子報 (tyenews.co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自大溪高中王冠銘校長的臉書

~交會  是無數期待的漫延~

「溪醫-捕捉大溪傳統醫藥從業人員的身影」

#新書發表會1129在溪高

持續地從耳熟能詳的大溪視野中跨域突破,是「大溪學」既能扎實深耕又能無所侷限開展的關鍵要件。這是溪高走在課程與教學的長途行旅中,根植的信念與步伐的堅持,於是我們迎接著這般美好的人文交會。

從計畫主持人皮國立教授與三位合著作者所完成的「溪醫-捕捉大溪傳統醫藥從業人員的身影」的新書發表在溪高的辦理,讓我們得以理解歷經資料蒐集,探查訪談,將從業人員受訪的口述歷史化為文字,撰寫而成的新書,所傳遞的深層意義。這是一場見證也引發著面對後的深度省思。

大溪的產業發展,從過往至今,不只是只有遊客熟悉的豆干和木藝,還存有更多值得深究與錄寫的產業足跡。書中錄寫的大溪傳統醫藥產業身影,確實是溪高大溪學課程發展過程中,在產業發展單元中較沒有觸及的領域。當天,大溪學的社群夥伴與高一的學生,在新書發表中共同交會。也再次不斷地在驗證,溪高一直走在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溪遊記」路途上。

它,為我們開啟了「意想不到的溪遊記」後續更多的期待與無限可能,期待著後續更多精彩的顯影,在我們的課程創發與教學實踐中。

溪望高飛,沒有停歇的前行......

#中時:桃市圖《溪醫》收錄大溪傳統醫藥故事 傳承寶貴文化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1202003353-260405?from=fb_share_mobil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動紀實:應用史學工作坊:走入即將消逝的田野

引用自:https://reurl.cc/MX6474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文:方慧芯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第九屆應用史學工作坊,由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並與喆閎人文工作室、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共同合作,帶領學員「走入即將消逝的田野」,將所學理論在實踐中化為實用的知識,探索學用合一的真義。

「憶載大園:航空城歷史現況」

起早,是走入田野的第一步。

從輔大一路南進中央,迎接的是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皮國立所長,在工作坊首場講座中,以「憶載大園:航空城歷史現況」導引學員們在踏入田野現場前,初步瞭解大園航空城變遷情形。

皮所長以風趣幽默的口吻,繪聲繪影地刻劃口訪經驗談,同時道出在轉變之中無可奈何的困境。有趣之處,譬如:「年紀大的男人女人有各自習慣的聚集地、以餐點吸引地方耆老踴躍分享自身故事」等;然而,實際執行的難處亦如多數受訪者未有足夠的經驗能在一時之間瞭解口訪的目的及意義,需要研究者長期投入培養關係,方能一點一滴挖掘具有價值的資料,進而拼湊出完整的面貌;加之地方經營、人際網絡關係等複雜因素,亦容易使口訪內容產生偏誤或無法深入核心問題,仍須謹慎考究、對照辯證,避免產生出的口述訪談內容失去本質。

口述歷史作為歷史研究的一種方法,透過人們講述生命故事,瞭解其人所見所聞,小至個人、大至家國,即是一種實踐歷史、見證歷史的過程,而記錄歷史正是一場不斷與時間競逐的賽事,更證明了我們無時無刻不是經歷在歷史的此刻當下。

「走入田野:航空城史蹟踏查」

走入田野,由喆閎人文工作室楊善堯老師領路踏查位於鄉野間無法以導航尋之的「廢棄土地公廟、即將拆除重建的前空軍桃園基地、已為廢墟的航空城拆遷工程區域(竹圍里、海口里、大海里)、安放生者與逝者心靈的萬善祠,以及鎮守地方的石敢當」,透過一步一腳印的「踏實」,感受這些即將消逝的史蹟,並現地教學如何透過就地取材與攝影拍攝,在荒煙蔓草、斷垣殘壁中尋得具有歷史價值的重要線索後,再轉譯成一篇篇具有歷史考證價值的研究,保存足以紀錄人們生命軌跡的珍貴史料。

另外,也田野調查的過程中,跟學員分享如果是在具有宗教生命意涵的場域進行調查時,還是要有一些對於調查場域的基本尊重,例如進入這類場域開始進行調查前,先向該場域供奉的神祇「打聲招呼」,行個禮、拜一下,說明來的目的後再開始進行調查工作,也是一種天人共處的相處倫理。

「刻印痕跡:航空城石碑拓印」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福興宮的拓碑實作課程,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吳宇凡助理教授手把手教學傳拓技術,為即將消逝的光景,留下深刻的拓印。宇凡教授首先概述拓碑計畫背景及工具介紹,並簡明扼要地說明傳拓步驟(清碑→刷膠→上紙→擊碑→鋪墨→下碑),便開始進行實作演練。

由學員們挑選自己屬意的碑文畫作,在「一手一拓印」的過程中,以身體記憶緊連所學知識,從選材的大小簡繁、線條的深淺粗細、墨印的細緻粗糙,更得以表露操作者的心跡,在各有獨特的成品中顯見學員們認真投入的用心。拓印成果不僅是一種歷史物件的保存與典藏,更是大家共同回憶最好的蒐藏。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應用史學工作坊透過第一場講座的背景初探,引領學員們動身前往現場踏查、動手進行實作拓印,為今時今日即將消逝、已成歷史的種種光景,留下實踐的軌跡,讓往事不再成追憶,而是所有人共有的記憶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6817023_10231384391141552_8309982580679501287_n

新書發表會完後,一起吃吃喝喝,謝謝大家來捧場,也感謝到場支持的桃園市圖姚敦明館長、大溪陳聖義區長、陳治文議員、大溪高中王冠銘校長等人蒞臨。桃園學研究中心主任鄭政誠老師帶領全體中心成員前來捧場,歷史所的學生也來幫忙和支持,非常謝謝。
這本書很有意義,雖然不厚,但卻有中央歷史所師生共同參與寫作的足跡,這點個人非常看重,當老師,有機會也要幫學生完成自我實踐對吧。當然也要非常感謝喆閎人文工作室的楊公,他是做中國近代後勤史的,非常理解後勤工作的重要,非常謝謝他大力支持。
 

317274660_10231384392621589_2603506398327363218_n


317461307_10231384391901571_2261749380978002154_n

315611005_10231384391781568_7745430565927459919_n


316819713_10231384392421584_1200550455441063814_n


316681656_10231384392221579_6449922044159644045_n



新書簡介:
 

大溪地區是桃園市內開發較早的區域,相較於其他市內的新區域,大溪的歷史文化顯然更為豐富。除了讀者已非常熟悉的豆干、木藝達人、古宅、茶廠等等特色,顯然還有許多值得挖掘且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等待地方史學者來梳理,提供給更多讀者了解大溪的故事。

《溪醫:捕捉大溪傳統醫藥從業人員的身影》,顧名思義,就是針對大溪這個古城的傳統醫藥產業,進行廣泛的探訪,蒐集資料、進行口述歷史訪談,最後形成一篇篇完整的故事。這些接受口述訪談的大溪在地民眾,無一不見證了大溪產業的發展。從他們口述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傳統醫藥產業之過往、發展與沒落景象,有不少史事也牽涉到大溪的地景變化和其他產業變遷,不但可以讓讀者瞭解、補充過往大溪的歷史風貌,並促使讀者去思考,這些傳統醫藥產業將如何在現代社會尋得一種適應之可能,尋求其綿延不絕之生機。

本書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幾大類,第一類是傳統的中藥房,包括再生堂(簡聞達)、弘記(徐金川、徐陳香妹)、宏濟(游澤群)、新福源堂(陳源琳、陳育濬)、永泰(葉日昌)等中藥房,是本書的主體。而具有傳統醫藥產業歷史面向的,本書還補充了全昌堂齒科(林興和)、大溪婦幼助產中心(邱秋香)、中山國術館(盧富)和普濟堂藥籤文化(邱益興)。另外,我們還訪談了大溪前鎮長林熺達,除了講述傳統醫藥的故事外,也補充大溪整體的發展史,透過其生命經驗,讓讀者對本地產業和歷史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出版單位:桃園市立圖書館
規劃執行:喆閎人文工作室
主  編:皮國立
訪談編寫:皮國立、楊善堯、吳淳畇、李萬年
影像拍攝:楊善堯、吳淳畇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師之風,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民國史大師系列講座首場,邀請到民國史研究巨擘,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林桶法名譽教授,為有志踏上學術之路的莘莘學子們
分享其豐富閱歷與深厚學養。

本場講座開宗明義即提點研究者在使用日記與書信的重點與觀點權衡,在閱讀研究材料時,雖不免融入其境,仍須謹記無論是
史料的選取、日記的抄寫、書信的再現,皆有人為選擇的因子存在,其中有諸多複雜因素交織而成,需要通盤了解撰主本身的
性格習慣、探究脈絡背景的變化、通曉其範圍與侷限,以及洞察細節所透露的重要引線。

林桶法教授深入淺出地將日記與書信的運用及研究方法,以恰如其分的歷史人物事例一一向同學們說明分析,同時不忘靈活
應用現代語言與實例相互印證,於談笑風生中不時嶄露一代大師風采。

講座中,林桶法教授對於日記與書信的種類及性質做了系統性地歸納及梳理,包含日記的六大作用:

  • 撰主的人際網絡

  • 情感網絡及家庭關係

  • 當時社會民生及物價

  • 綜合議題

  • 個人身體史及習慣

  • 閱讀史

書信的五大特點:

  • 私密性

  • 情感性

  • 真實性

  • 時間性

  • 個別性

八大作用:

  • 人際網絡

  • 思想交流

  • 客套

  • 保薦

  • 生活及社會史

  • 書法價值

  • 信件傳達思想

  • 郵政的信息

而謂具有參考價值之日記,正如林桶法教授引鄭天挺所言:「傳記善者應盡記時、記人、記事、記言四者」
即便是瑣碎的生活片段,如有詳實的記載,無論是作為撰主個人的回顧反省,抑或是作為後人探尋過去的
歷史素材,皆可從中推敲一二。至於書信則經常揭露了人與人的情感關係、階層及角色定位,其中的用途及
情境更是多元且複雜,需要層層剖析與對照,避免片面地望文生義,方得較為合理之詮釋。

全知難以企及,然而不停歇地追尋是我們可以做得努力,這點在林桶法教授的身上表露無遺。

林桶法教授分享了閱歷無數日記與書信後所見之普遍問題,一是文本本身的困境,因其為個人記述,
具有強烈的主觀性、片面性及隱諱性,也不免時而出現偽造或被有意無意缺漏之情事;其次,大部分
學者會因個人興趣所好而強化某些題材內容;再者則是史料的選取往往具有人為因子,取材單一容易
囿於一家之言,必須內外考證、多加比對,以求貼近真實;承前取材問題,尚須留意整體書寫脈絡,
避免斷章取義而錯估各種因素在大的背景底下的輕重。

林桶法教授更提醒書信經常受限於單向而無法全面性地了解,且內容多為私人對話默契不容易為外
人所知。書信往往會基於特定原因被公開,甚至商品化,但是人際網絡的變化需要深入地爬梳,
逕自推測未必符合真實。

講座的最後,林桶法教授綜整其日記與書信的使用要點,「現象與真相往往是不斷辯證的過程」
史料的完整,可遇不可求,而唯有長時間的閱讀、多方面的考證、拋開預設立場的偏見,或可從
中撥雲見日。

作育無數英才的林桶法教授更大方提供許多研究方向及素材給在場同學,對於未來有志投入民國史或
歷史研究者而言實為一大福音。

講座的尾聲,林桶法教授提及自己師承蔣永敬教授,蔣教授為學首重
「嚴(嚴謹考證)、明(清楚明瞭問題意識)、勤(勤快書寫閱讀)」
這使他至今仍孜孜矻矻於學術研究,不敢懈怠。而如此的大師風範,正是今日民國史大師系列講座首場
的精神典範,勉勵後生晚輩勤學努力,日後方得一番天地。


活動預告

民國史大師系列講座第二場
主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喆閎人文工作室

📌講座主題:黃克武「把文本想像成一幅圖畫: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活動時間:111年12月20日(星期二)18:30-20-30

📌活動地點:國立中央大學文學一館三樓國際會議廳

📌活動詳情:「南高中央‧喆閎人文:民國史大師系列講座」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航空城文史調查站 互動展覽「回憶當園」編織共同記憶     

       桃園航空城開發中,大園許多人文風貌將走入歷史,航空城文史調查駐地工作站辦理「回憶當園,大園區歷史變遷互動式展覽」,以在地照片為主軸,彙整歷史變遷。觀展者可使用現場照片、展架與書寫留言等,組成不同意義的新敘事資料,開展至今已有許多人到場寫下回饋,不同視角聲音也讓觀展者以多面向認識大園,展期至11月底,欲觀展者要把握機會前往。

       航空城文史調查駐地工作站6月開幕,以社區互動與文史蒐集等方式記錄在地記憶。駐站團隊表示,這次採互動式展覽,除團隊自攝照片外,也展出許多居民提供的老照片,其中有民眾曾在華航服務超過20年,保存不少當年機場、飛機實景照,也在現場寫下這些年來的回憶與期許。

      駐站團隊提到,7至8月辦理8場文化小旅行,帶民眾深度走讀航空城範圍內聚落、地標與改變中的地貌,聆聽講師講述歷史記憶,每場約20多人參與,這次展覽也將小旅行過程展出。參與民眾中,有人參與首場後意猶未盡,陸續帶親友報名參加,也帶上從小居住在此的父親共同走訪,雖觸景傷情,但也對故鄉有進一步認識。民眾回饋中,更有人寫下「每個走讀的點,匯聚成難忘的線,團結為人文歷史及值得回味的面」,顯見家鄉在居民心中有重要份量。

      現場展板上也掛有許多大園人共同的回憶,包括已封上木板的房屋街景,曾遇火燒的地景藝術節月兔、曾是沿海地區唯一且最高級的坤成大旅社、眷村建國八村、竹圍福海宮等,無論是黑白老照片或彩色現景照,都將配合航空城開發,在近年內消失不見。

     駐站團隊說,透過與民眾進一步交流,更便於保存歷史文化,10月也在中原大學辦理2場青年社會參與論壇,請來中央大學歷史所教授皮國立,分享田野調查後的在地奇聞軼事;另邀請航空城紀錄片《記憶家園》導演李立劭,講述在大園拍攝記錄多年的心得。2場講座約60人次參與,將國門周遭故事傳遞進校園,關懷桃園轉瞬即逝的故事。

     駐站團隊也提到,「回憶當園,大園區歷史變遷互動式展覽」將展至11月底,另11月14日至26日則在航空城聯合服務中心A、B棟穿堂舉辦「園生地」2022航空城文史調查駐地工作站成果展,統整近半年來的成果,邀請民眾來觀展,認識大園居民的生活記憶。

 

 

 



引自: 航空城文史調查站 互動展覽「回憶當園」編織共同記憶 - 工商時報 (ctee.com.t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屆應用史學工作坊:走入即將消逝的田野

 

一、活動日期:2022 11 19日(週六,08201700

二、參加對象:歷史學系(含進修部、雙主修)學生

三、活動說明:

        桃園國際機場座落於桃園市大園區,鄰近大園海軍基地軍用機場舊營區,為1970 年代之十大建設成果之一,於民國 68 年(19792 26 日正式落成啟用,擔負台灣門戶的重要責任

        隨著桃園國際機場規模不斷拓建的同時,為了更有效利用機場周遭土地,行政院於 2009 年公布〈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2011 年,行政院正式核定「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園區綱要計劃」,2012 年正式宣布啟動「桃園航空城計畫」。希望透過都市計畫的方式來調整機場周圍整體範圍達 4,564.32 公頃的土地利用。

        目前航空城計劃所規劃之搬遷區域,大致以桃園國際機場之北、南兩側地面為主,分為優先搬遷區及其他地區。優先搬遷區預計於 2022 3 月開始進行搬遷作業,其他地區也在 2024 年底完成全區拆遷作業。

        有鑑於航空城計畫為戰後臺灣史上最大的單一土地面積徵收開發案,在研究上相當具有觀察性,也是一個非常適合歷史領域學生進行田野觀察的場域,亦可將歷史學的教學從教室內走向現地教學,故規劃此次的「走入即將消逝的田野: 應用史學工作坊」,期待參與學員能藉此了解到,史學專業如何在實際的工作場域中進行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並且培養同學如何養成社會人文的觀察與實作。

四、主題內容與講者

(一)文史介紹:憶載大園航空城歷史現況介紹大園航空城 的歷史與發展沿革,讓

             參加學員先大致了解航空城場域的社會環境。

            主講人:皮國立先生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二)田野考察:走入田野航空城史蹟踏查,帶領學員實際走入當地即將拆遷以及

            具有歷史史蹟的景點進行講解及考察,並透過學習單的設計,讓學員經過現場

            實際觀察後,進行田調記錄的拍攝與書寫。

            主講人:楊善堯先生喆閎人文工作室創辦人

(三)拓碑體驗:大園航空城地區有為數不少具有歷史意義的石碑,而拓印是檔案文

            物學中一種保留文物記憶的方式,故透過帶領學員前往現地拓碑的課程,一方

            面介紹石碑與景點的故事與在地特殊的歷史記憶,另一方面藉由拓碑可體驗實

            際動手拓印的過程。

            主講人:吳宇凡先生(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

五、報名事項:

(一)名額:預定40

(二)報名費:參加者每人繳交新台幣200元整(含車資、保險、午餐與材料費用)。

(三)報名方式及截止日期:請於11/15日前上網報名: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內容

主持/主講人

活動地點

08:20~08:40

報到

 

輔大真善美聖廣場

08:50~09:30

交通時間

 

輔大-央大

09:30~09:40

開幕式

蕭道中主任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二館101教室

09:40~11:20

【文史介紹】

憶載大園:航空城歷史現況

皮國立所長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二館101教室

11:20~12:00

午餐時間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二館101教室

12:00-13:00

交通時間

 

央大-大園

13:00~15:00

【走入田野:航空城史蹟踏查】

  1. 宗教場域史蹟
  2. 拆遷社區場域
  3. 軍事與眷村遺址

楊善堯先生

  1. 桃園國際機場福德

   宮(舊址/新址)

2.竹圍大園圳頭萬善祠

3.福海宮及竹圍社區

4.前空軍桃園基地及

   周邊眷村

15:00~17:00

【刻印痕跡:航空城石碑拓印】

航空城石碑拓印

吳宇凡教授

海口福興宮

17:00~17:10

閉幕式

蕭道中主任

海口福興宮

17:10~

賦    歸

 

返回輔仁大學

 

 

七、主辦單位: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協辦單位: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喆閎人文工作室

 

messageImage_166748527717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屆「青春玩素養:學習成果大募集」,報名到明年1月6日喔。今年特別加入主題「後疫情時代的機會與挑戰」,鼓勵在疫情環伺中度過高中生活的學生們,以自身的觀察、思索,結合課堂所學與疫情中特殊的經歷,探究史學與社會問題,嘗試提出解答,豐富學習歷程,歡迎高中生投件。
宣傳影片: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問到你的書和其他同名的書,有什麼不同,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試著整理一下吧。

 

香港人區結成所著之《當中醫遇上西醫:歷史與省思》,是一本通俗討論的科普著作,評述中醫在現代化過程中的種種主張與反思,分析中西醫兩者的異同,例如「中醫學是整體觀、西醫學是還原論」、「中醫辨證,西醫辨病」等說法,是否合理?全書探討中醫學的核心概念,如「經絡臟腑」、「五行學說」等,但比較偏向理論的分析,較缺乏歷史脈絡之分析。王振瑞的《中國中西醫結合史論》,是一本將中西醫結合歷史中的基本史實加以論述的書,篇幅較為單薄,所以比較是通論式的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的《中國中西醫結合學科史》,則像是上書的加強版,篇幅較大,論述的中西醫結合的各方面,包括學科、理念和實踐的歷史。而《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 》與這幾本書都有顯著的差異,首先,本書是以中醫為主體來論述,並非一開始就談「結合」的問題,而更強調中西學說之差異。其次,上面三本書都偏向通論,但《近代中西醫的博弈》則是從細菌學的爭議切入,用史學專題的方式,來分析一個時代中西醫的爭論,論述到不少傳染病治療與預防之面向,內容皆為上述三書所未及。最後,本書以1912年至1949年的歷史為主,就時代上來說,更加聚焦,而非採通史論述,更具備專題論述和學術專書之型態。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好朋友,由中央歷史所與國內知名學術單位和基金會主辦之「世變中的醫療史與疾病史」2022國際學術研討會正式議程,已經出爐,本次邀請到中研院黃進興副院長和貞德所長來幫我們開場,並有林昭庚院士等四場專家專題演講,精彩可期,不要錯過喔。

 

「世變中的醫療史與疾病史:近世傳統醫藥的知識、文獻與制度暨
臺灣中醫藥通史編纂」2022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 議 議 程

研討會日期:民國111年10月14〜15日

地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主辦單位:

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

 



報名系統:https://www.tccma.tw/events/%e4%b8%96%e8%ae%8a%e4%b8%ad%e7%9a%84%e9%86%ab%e7%99%82%e5%8f%b2%e8%88%87%e7%96%be%e7%97%85%e5%8f%b2%e5%9c%8b%e9%9a%9b%e7%a0%94%e8%a8%8e%e6%9c%83%e8%ad%b0%e7%a8%8b%e5%85%ac%e5%91%8a/

海報

a5y7c-ojmkr-001

awylo-3sghj-002aq33n-tb0eg-00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碩士班新生座談會圓滿成功!!我當時正在回想,我當碩士班的時候參加新生座談會的景況,我不太記得,似乎我沒出席,當時懵懵懂懂,可能也不知要問什麼、分享什麼,很多事情本來就不急,後來我們終究會慢慢理解,研究生的生涯是怎麼一回事。謝謝學長姐們踴躍出席,與新生互動。新生們自我介紹後,接著由老師們輪番勉勵大家,並分享各種研究經驗,希望同學們最終都能順利完成論文,並且享受中央大學校園之寧靜、優雅的校園生活。

 

7D68B322-0DBD-4375-B04F-D0B8506FF45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最近寫書,引用黃永年先生的話,這篇文章寫的很到位,可以給剛入研究之門的學生參考。

黃永年的〈治學淺談〉

《文史知識》要我給「治學之道」寫文章。我想既稱「治學之道」,就得講大道理,講大道理至少要把我大半輩子的事情好好總結,目前實在擠不出時間。何況即使擠了時間,可談不出大道理來也夠丟臉。不如老老實實叫「淺談」。談得對的地方來句套話「可供參考」,不對則盡可付之一笑。無非浪費點紙張油墨和印刷工人同志的精力,尚不致構成大過失。

    過去有所謂「家學淵源」和「學有師承」的說法。「家學淵源」對我來說並不存在,先父早年去世,先母終生執教小學,並未從事學術研究。「學有師承」倒誠有其事,我的幾位老師,呂誠之(思勉)先生,顧頡剛先生,還有先是老師、後來成為岳父的童丕繩(書業)先生,都是海內外公認的第一流學者或曰學術權威。不過他們都不是我上大學才認識的老師,成為我的老師都在上大學之前。所以要講這個「學有師承」,不能不從我當小朋友時說起。

    一九二五年十月十四日我出生在江蘇常州城裡,從幼稚園、小學、初中一直接受新式的教育。開始接觸古代的東西,是在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當時避難到江陰農村讀了半部《孟子》。一九三九年春天回到常州城裡重上初中一年級,很偶然地從地攤上買到一本呂誠之先生的《經子解題》,這本在今天看來仍是研究先秦古籍的好讀物,那時候就成了我涉足學術園地的啟蒙書。一九四一年冬天太平洋戰爭爆發,原先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歷史系主任的呂誠之先生回到故鄉常州,第二年應聘到設在郊區不受敵偽管轄的蘇州中學常州分校任教,我得到消息就轉學該校,在高中二年級時聽到呂先生講的四門課——國文、本國史、中國文化史、國學概論,真可謂「三生有幸」!回憶起來,這一學年的收穫遠超過我以後上大學,開了眼界,掌握了讀書做學問的基本方法,也可以說為我今後的治學奠定了基礎。也在這個時候知道了童丕繩先生和顧頡剛先生。童丕繩先生的大名是從呂先生那裡知道的。知道呂先生和這位童先生合編了《古史辨》的第七冊。本來我已知道顧頡剛先生的《古史辨》,但總認為顧先生要推翻三皇五帝是旁門左道之言。這時出於對呂先生的敬佩心情,托人從上海代購《古史辨》第七冊寄來,邊讀邊思想鬥爭,大約鬥了一星期光景,終於承認顧先生是正確的,我迷戀三皇五帝是封建傳統在作怪。以後我和童先生見了面,抗戰勝利後又經童先生介紹認識了顧先生,我都稱他們為老師,他們也都認我為學生(其實童先生本是顧先生的學生,但我也並未稱顧先生為太老師,當時好像並不計較這類輩分)。儘管以後我並未跟著他們以先秦史為專業,但從他們那裡學來的對中國古史的基本看法,尤其是他們精密不苟的考證方法,使我終身得益,受用無窮。

    一九四四年下半年我就讀于中央大學的南京部分,和龍榆生(沐勳)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感情,但未能傳他的詩詞之學。一九四六年重讀上海復旦大學,蔣秉南(天樞)先生和我的師生感情也很深,中文系主任陳子展先生在我的國文入學試卷上打了一百分,也使我有知遇之感,但我仍沒有繼承他們的學問。這時期對我真有影響的是始終不曾見過面的陳寅恪先生。我在復旦一年級時購讀了他的《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使我跳出《資治通鑒》的老框框,看到了一片大可開墾的新土地,近十多年來我研究唐代政治史,實是受了陳先生的啟發。 從以上的事實,可看到我之所以走上研究古代文史的道路,是受了這幾位先生的啟發和誘導,並不是像某些人怕學不好理科才學文科。不怕讀者笑我吹牛,我上中學時數學還是拔尖的,曾經發現並糾正過當時流行的教材《三S平面幾何》中某個例題的錯誤。後來之所以沒有學理工,實在是這幾位先生吸引力太大的緣故。

二、

    但我現在研究的、講授的東西又絕大多數和這幾位先生不一樣。顧先生、童先生重點在先秦,我的重點在隋唐;童先生同時研究繪畫、瓷器,我則研究版本、碑刻和書法;龍榆生先生研究詩詞,我研究古小說和話本章回小說;只有唐代政治史的研究和陳寅恪先生相重,但看法不完全相同。所以如此,一則怕閒人說我的成果是偷老師的,偷岳父的,另找一個領域便無此嫌疑;再則學生學老師主要是學治學態度、治學方法,最多學一點基本原理,而不是亦步亦趨地在老師的領域內打轉轉,否則學術怎樣能向前發展?

    研究古代文史必須讀古書,在這方面古人比我們佔優勢。像清代乾嘉學派的學人,他們從小讀的就是《四書》、《五經》,以後在此基礎上研究經學、文字訓詁、先秦諸子之類自是駕輕就熟。就連我的岳父童丕繩先生也從小專門請了老師教古書,《十三經》多半能背誦。到我這一代就不行了,新式學校不教古書,只好在課餘自己找來看。從初中到大學這十年中,我先後看了《書目答問》和《四庫提要》,《五經》加上《論語》和《孟子》,《說文解字》和《系傳》、段注,先秦諸子中的《老子》、《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還加上《列子》,《通鑒紀事本末》、《資治通鑒》和《史記》、兩《漢書》、《三國志》,《太平廣記》和《夷堅志》,《古文辭類纂》和《文選》,李商隱、吳偉業、王士禛、姚鼐、黃景仁等人的詩集,《花間集》和龍榆生先生的《唐宋名家詞選》,還有清代學者的《日知錄》、《十駕齋養新錄》、《廿二史劄記》、《陔余叢考》、《癸巳類稿》、《癸巳存稿》、《述學》、《東塾讀書記》等基本書、常見書。工作後仍舊見線裝書即翻即看,半個多世紀以來重要一點的古書差不多都看過或翻過,還看了大量雖不重要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當時的線裝書價錢還便宜,於是擇價廉物美者買之,從而也兼通了版本目錄之學,又連帶通了碑刻學。

    有人要問,這麼多古書看得了嗎?我回答確已看了。其所以看得快、看得多,是因為我給自己摸索到了一套快速看書的方法:

(一)除必須精讀或特別喜歡的仔細地看上幾遍以至十幾遍外,絕大多數只是粗粗流覽,一遍已足。有些次要的書或大部頭的類書、政書連流覽一遍也無時間精力,只略略翻一下知其內容體例,需要時再查閱有關卷帙。

(二)看時不要緊張,不要正襟危坐地自己對自己說現在要用功了,這樣反而看不進去。不如放鬆點,看所謂正經書也得像看小說一樣,要不擇時地,不講姿態,以保持看書的興趣。有人說,這樣記不住怎麼辦?我說誰叫你去記!看小說時誰都不去死記硬背,反而把內容記住了。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小說的內容形象化,再則看時放鬆不緊張。後一點在看古書時同樣起作用。我看了那麼多古書從沒有死記硬背,但遇到什麼問題一般會記起什麼古書裡有,雖然只是個模糊的印象,一查原書便可核實引用。

(三)不抄卡片。不是說絕對不要抄,而是說在看書時一般不要抄。因為看書時你並沒有想好要寫什麼文章,研究什麼課題,從書裡抄什麼資料好呢?我上高中二年級時就吃過一次苦頭,當時下決心要通讀《資治通鑒》,而且還準備做一套《資治通鑒》的資料卡,可抄起來這條也好像有用要抄,那條又好像有用得抄,這麼邊看邊抄一部《資治通鑒》不知得看到哪一年,結果是廢書而歎,連《資治通鑒》也看不下去了。到暑假裡換看《通鑒紀事本末》才重新提起了興趣,《資治通鑒》遲至大學裡才讀,當然沒有再做死抄卡片的蠢事。卡片要到確定了課題去收集資料時抄,如嫌卡片貴,用普通白紙或小本本替代也可以。

(四)不查字典。讀古書遇到生僻字,往往從上下文就可猜出它是什麼意思,或多遇到幾次也就會知道它是什麼意思,除掉極關鍵的字外,一般不必查字典。查字典會打斷看書的興致,而且太費時間。我們看小說時誰查字典啊,可小說還是看懂了,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不知道讀音怎麼辦?讓它去,反正這不會是常用字,以後教學生時萬一遇到再查讀音也不遲。當然,如果你的專業是文字、訓詁、音韻,那就非查字典不可,而且今天的還不夠,還得利用《說文》、《玉篇》、《廣韻》之類的古字書韻書。我不弄文字、訓詁、音韻,所以用上述方法很成功。

    自然,以上四條的(一)(三)(四)都有明顯的缺點,有其不足之處。天真的想法是部部都從頭到尾精讀,每個字都得其正音正解,而且邊讀邊做出十全十美的卡片。但這樣必然讀得極慢,除非修仙活他幾百上千歲,一輩子的歲月實在讀不了幾部書。天下的事情總要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寧可用粗的辦法來實現博覽群書,切勿只圖精而變成了孤陋寡聞之士。 這裡還得附帶講一點,即古書都是文言文,有的還是講對偶音律的駢體文、詩詞,要讀要看,必須文言文過關。這不必學語法,語法是一門學問,可讓專家去研究,但求通讀文言文大可不必去學它。我的經驗是,先讀上二三十篇文言文,要會背,以掌握其語氣之抑揚頓挫,再多看古書,最好看無標點、未斷句的,看上一兩年,便可無師自通。如果再學作文言文,作過幾十篇,作得可以冒充清朝人的文章,在今天就算高水準了。至於平仄音律,找本簡明的如啟功先生的《詩文聲律論稿》看看,再讀點詩詞,也就不難掌握。

三、

    過去有的老先生讀了很多書,也很有學問,就是太謹慎,一輩子沒有寫出多少東西來,這種人今天大概不會有了。但今天有的年輕人寫起東西來又太隨便,還搶著要寫書出書,以一年出上幾本自誇,至於品質如何,真是自己的成果還是當了二道販子,就一概不管了。這種東西有什麼用呢?除了拿稿費和評職稱升等級時充數外,能在學術大廈的建築上添磚加瓦嗎?我的看法是,東西應該寫,否則豈不等於蠶光吃桑葉不吐絲,但寫的必須是自己的心得收穫,這等於蠶一定吐自己的絲而不會把別條蠶吐的絲偷來算自己的絲,否則豈不連蠶都不如?由此出發,我還認為一開始寫學術性東西應該寫論文,甚至寫短一點的讀書劄記,這樣有能力把它寫好。同類的論文積多了,到了一定年齡再寫這方面的專書,這樣此專書才真正是你的研究成果,真正代表你的學術水準。如果不想寫專書,匯印成一本論文集也很精彩。老一輩的學者多數是這麼做的,我也是這麼做的。上復旦大學時開始寫短的論文和劄記,發表了三十多篇。工作後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發表了比較有分量的大約六七十篇。其中有關唐代的四十多萬字經寓居美國的汪榮祖教授介紹,將由臺灣聯經出版公司印一本題為《唐代史事考釋》的論文集,其他唐代以外的還有研究古典文學和其他領域的留等以後再結集。

    這裡再談我撰寫學術論文的經驗和體會,大致可說這麼幾點:

    (一)我是在復旦後期才接觸馬克思主義的,後來試把它用於學術研究,覺得很靈,很解決問題。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來指導研究,例如毛澤東同志《實踐論》裡所說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就對研究古代文史同樣有指導意義。再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如存在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我研究唐代政治史時不主張把古人現代化,抵制了庸俗地玩什麼古為今用,就是這些基本原理在我頭腦中起了作用。

   (二)要在讀書時發現了問題再寫文章,寫文章時把問題徹底弄清楚或曰徹底解決。所謂問題,無非是兩種:一是前人或今人都沒有注意到的,但確屬重要應該研究解決,這通常叫作「填補空白」;再是前人或今人弄錯了講錯了的,需要加以糾正。發現了以上任何一種情況,就可以試做研究寫學術文章,文章確實寫得好,也就是自己提出的見解確實站得住而毫無勉強之處,就可以發表,就算在這個領域做了點貢獻。檢查一下我的論文,還沒有一篇不是這麼寫成的。例如唐史方面對河北藩鎮的研究就是填空白,對兩稅法的研究就是糾正人家的錯誤。千萬不能隨便想了個題目,然後隨便找幾條資料甚至偷點人家的論點來湊文章。想當年鬧評法批儒、評《水滸》、講《紅樓夢》時冒出過數以千百計的應景文章,哪一篇不是這麼湊出來的?撇開政治問題不說,在學術上也是不值半文錢的。

    (三)要讀常見書,用常見書,不要光依賴孤本秘笈。譬如研究古代史,紀傳體的二十四史是常見書,《資治通鑒》也是常見書;研究先秦,十三經、諸子是常見書;講詩文,若干大家的集子還有《文選》之類是常見書。這些其實都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文獻,碑刻、敦煌卷子以及近年出土的臨沂、銀雀山漢墓簡牘,雖然也很有用,畢竟太零碎,只起輔助作用。呂誠之先生、顧頡剛先生、陳寅恪先生還有我岳父都是能從常見書裡看出人家看不到的問題,寫出第一流的論著,這就是他們的真實本領。我多年來也一直從這方面努力,比較有創見的唐史研究文章,還有像講《長恨歌》《秦婦吟》之類人們感興趣的小玩意兒,引用的資料都沒有超越常見書範圍。

    (四)寫文章要善於聯想,運用資料不要局限於那麼一點小領域。這講起來好像有點抽象,只好舉些我經歷的實例來說明。早在我剛上復旦時,童先生在上海博物館研究瓷器,對「卵色」一詞不得其解,我就聯想到《太平廣記》裡有「春風卵色天」的詩句,告訴他卵色即天青之色,這如果死查講陶瓷的書是查不到的。又如研究唐人所說的「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器識」究竟指什麼?我忽然想起劉劭的《人物志》,一查果然查到了這個詞的正確解釋。要做到這樣的,靠電腦恐怕不行,還得靠多看書,看多了才有東西可供聯想。        

    (五)要注意尋找事物的規律。有些論文單純屬於考證性質,譬如我曾考證過唐太宗的出生年份,維護了《舊唐書》的舊說而否定了某友人的新說,這就談不上有無規律。但有很多事物確有其規律性,在考證事物弄清其真面目後,最好進而探求其中的規律性的東西。呂誠之先生、顧頡剛先生、陳寅恪先生和我岳父都很注意這點,儘管他們探求到的不一定都正確,但對我有很大啟發,我也力求在這方面努力。例如我認為唐代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幾乎都是權力之爭,包括近年來為人們豔稱的二王八司馬也只是權力之爭的失敗者,未見得比他們的對立面憲宗更為「革新」,就是我在探求規律中的一點收穫。

    (六)不要迷信權威。權威總有其成為權威的道理,對其學問應該學,但不應該迷信。當年羅振玉在明器研究上也算是個權威了,可他把明器中的有角怪獸定為「魌頭」就錯了,我上復旦時根據《唐會要》和《太平廣記》把這個錯誤糾正過來,迄今為考古界所承用。陳寅恪先生更是大權威,我在復旦時寫文章對他的《狐臭與胡臭》一文商榷,他讓夫人代筆覆信同意我的看法,老一輩學者在這些地方確有雅量。以後我在唐史研究上還有許多地方和陳先生的說法不一樣,這當然不是指故意標新立異,故意作翻案文章,而是講要堅持真理,不要迷信權威。

    除掉寫論文外,我在五十年代前期還寫過十幾本歷史通俗小冊子,近十年來又為「祖國叢書」寫過《〈舊唐書〉與〈新唐書〉》和《唐太宗李世民》,為指導研究生需要撰寫了《唐史史料學》、《古籍整理概論》、《碑刻學》、《古籍版本學》幾種教材,給這幾門學問建立了體系,還校點了《類編長安志》、《雍錄》和《西遊證道書》,選譯了《舊唐書》、韓愈詩文、吳偉業詩、《顏氏家訓》、《北齊書》、《周書》。限於篇幅,其中的甘苦留待他日有機會再談罷。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而立了吧,就在今朝。昔日的歲月!堅強的師資!培育出優秀的中大所友,乘載歷史榮光。在中央歷史所創所三十年週年紀念的前夕,一次呈現。讓你聽取中央大學名師、所友的學思經驗,分享過往從師習史的研究歲月。每一場饗宴都讓你打通任督二脈、研究功力倍增喔。謝謝湯欽安同學製作海報,竟然說為了所上不用收費,讓所長感動到無法言語XD。話說,新一波報考中央歷史所碩士班,正是時候,明年進來,就是30週年第一屆,太感動了。

 

5B1FDDE2-3BFF-408F-801D-0FA4BB0B573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這則貼文的時候,其實我在看學生的畢業論文,看到學生有所成長、有成果,即將畢業,就為其感到高興,當老師的誠心就在於此,即使知道那是花費時間之事,也要用光明照亮學生前面的道路。請人們走入歷史所,唯誠字而已。朋友們,中央歷史所新年度的招生海報來了!!歡迎對歷史學有興趣的大家來報考,也歡迎各界人士轉貼,並鼓勵有興趣的親朋好友、學弟學妹一起來唸喔。
我們分享海報,也要向「未來」的學生報告:
一、本所已全面廢除阻擋學生畢業的第二外國語,我們認為,第二外國語很重要,但不應該成為學生讀書寫作的絆腳石,學生應該有權力去考取各種所需的語言或其他證照,而非用僵化的條文、修課,去限制學生的發展。
二、本所畢業要件,除了撰寫專業學術論文外,已可採用紀錄片、口述歷史專書、歷史遊戲腳本設計、歷史桌遊、歷史漫畫、歷史小說等多元的作品來呈現,大幅放寬畢業論文撰寫的形式限制,可拓展學生對歷史學的各種想像,解放學生的創造力。
三、本所師資乃專攻明清以降至現今之中國史、臺灣史、地方史、大眾史學,課程更具時代之集中性與專業性,免去學生分散修課,所學駁雜不專的問題。
  歡迎大家來讀書喔。除了碩士甄試、碩士考試兩種管道外,還有碩士在職專班,對歷史有興趣的你,不須唸過歷史系,沒有年齡限制,我們有一碩士專班三位同學加起來超過200歲的,可見年齡、出身、學歷,都無法阻擋那顆熱愛歷史學的心啊,歡迎大家來報名。

 

305801087_1153327135252164_1055736582368260677_n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也是碩士專班的新生座談會。出席的有賴澤涵老師、王立堅老師、鄭政誠老師、蔣竹山老師和皮國立所長。首先由歷史所專員吳喬恩報告所務相關事項,再由所上老師們一一發言、勉勵新生。新生們在簡短的自我介紹後,最後則進入QA時間。

    非常歡迎大家加入中央歷史所這個大家庭,看起來碩士專班的同學們都對研讀歷史充滿興趣,最重要的是學生來自四面八方,有中小學教師、教官、編輯、警官、文史工作者和對歷史有興趣的社會人士們。說實在話,大家都是為了想圓一個讀歷史的夢,過去沒有時間、經濟條件不允許、甚至家人反對,現在有能力了,能擠出那麼一點時間,就是要來唸歷史學,單純的追尋夢想,跟著興趣走,這真是令人感動,不能說任性一次吧,至少是追夢的好好認真一次吧。最近因政治上的風風雨雨,不少人汙名化所謂的碩士專班,好在我們不搞政治、不混學歷,我們要來寫一本擲地有聲的論文。所上老師們也都能體會大家的苦心,必定好好上課、認真指導大家的論文,讓大家都能寫出一本夠水準的學位論文,你們說好不好、好不好。
(新一輪碩士專班推甄落在202317日,歡迎社會人士,對歷史有興趣的你()來報考喔)

 

碩士專班管道: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網站上的招生資訊

S__3784714
 

S__378471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航空城文化與軍事記憶:2022桃園學研討會」

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協辦,喆閎人文工作室承辦的「航空城文化與軍事記憶:2022桃園學研討會」,9/2-9/3在桃園市綜合會議廳舉行,一開始即由桃園市政府副市長李憲明以及國立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開場致詞。本次會議以「桃園航空城與軍事文化資產探討」為主軸,透過當前桃園至為重要的航空城建設,來深入討論在國家與地方建設之下,大園地方文化歷史的緣由與關聯性。除了五場主題共十五篇專題論文的深入探討外,本校校長周景揚、歷史所所長皮國立、桃園學研究中心主任鄭政誠、客家學院榮譽教授吳學明、文學院學士班單維彰、中文系鄭芳祥等人都出席了這場盛會,發表論文或擔任主持人與評論人,其中還有三位歷史所的學生發表論文,展現本校對於地方文化和國家重大建設發展之關懷。

會議兩天也邀請到前國立歷史博物館張譽騰館長及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李君山教授,分別以「城市與博物館的對話」、「1950年代桃園的層峰行動辦公室」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在會議第二天,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一場「航空城的永續發展與文化記憶」的圓桌論壇,邀請目前幾個深耕於大園航空城的研究團體,共同來分享自身在大園進行各項文史調查的經歷,藉此展現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和本校對於航空城文化研究的成果。兩天以來,共有數十位跨縣市、跨校的專家學者參與,以「桃園航空城與軍事文化資產探討」為會議主軸,分別以五場主題:「桃園基地的軍事與歷史記憶」、「航空城的開發與文物檔案」、「航空城的產業與交通經濟」、「航空城的信仰與文化生活」、「航空城的教育與文化資產」,希望在匯集中央大學的學術單位、地方文史研究工作室與相關團體,能將地方學研究與時下桃園最為重要的航空城發展議題進行結合,以帶動更多本校對於桃園地方學的重視與關懷。

302189435_1148157815769096_7607675428086245912_n
DSC5353-1024x683 (1)DSC5301-1024x683DSC538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舉辦之演講,資訊如下:

時間:1110917日(六)15:30-17:30

地點:清大人社院A302研討室

講題:《格體全錄》與康熙宮廷的西洋醫學翻譯

滿文《西洋藥書》與其中的知識引介策略

講者:張哲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名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報名網址:http://reurl.cc/YXqrVo

活動網址:https://his.site.nthu.edu.tw/p/406-1397-234653,r7046.php?Lang=zh-tw
 

166261672027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謝齡儀教授邀請,來大稻埕談醫藥史,順便從歷史的案例來宣導正確用藥觀念(這節目好有意義,很多阿公阿媽會聽,更要講點有啟發性的,就從《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和《虛弱史》來談吃藥吧)。更重要的是,錄完音吃個飯聊聊天,學期中大家都忙,只有這時可以放鬆一下。我們中午先到「稻舍」,我點了瓜仔雞飯,精緻是很精緻,但沒啥瓜仔味,味道可以再重一點。結束後,防空警報響起,我們又到李亭香喝茶、喝咖啡,這個餅店好像是1895年創立的,小點心都很有創意,當然價位也稍高。我就整個納悶,防空警報響起,大家雖然都不出來,好像有很認真在演習,但其實都是多在室內喝茶喝咖啡,其實這樣演習效果與不大,也沒有避難設施,現代化的防空洞更是付之闕如,這樣的演習,只有形式主義而已,政治宣傳大於實質。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