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民總醫院半世紀:口述歷史回顧──上篇:歷任院長、副院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半世紀口述歷史回顧──下篇:各部、科、中心主任及教授


口述歷史叢書93


 


上冊編者:游鑑明,黃克武,陳慈玉,楊翠華,沈懷玉,洪德先,陳素真訪問,周維朋,林東璟,張成瑋,柯小菁記錄


下冊編者:游鑑明,黃克武,陳慈玉,潘光哲,雷祥麟,楊翠華,沈懷玉,張淑卿訪問,周維朋,林東璟,張成瑋,柯小菁,蔡說麗記錄


 


出版機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年月:民國10004


 


摘要:這套訪問紀錄試圖從台北榮民總醫院的26位醫師、護士和醫政人員口述中,瞭解他們個人的醫事生涯,並藉由他們的述說,織構榮民總醫院的歷史,讓人們看到五十一載歲月裡,這所大型醫院是如何締造醫療奇蹟。從學術的角度來說,透過這26位受訪人的多元聲音,為中國或台灣醫學史、教育史、戰爭史,帶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對一般讀者來說,這26位受訪人的童年記憶、求學經驗、在專業領域的研發與執著,以及與團隊間的合作等事蹟,值得我們細讀。


 


 


http://www.mh.sinica.edu.tw/Historicalsources.aspx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gpnet_detail.jspx?gpn=101000070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七年前,正逢我碩士班畢業前後,時受學姐之託,在北市陽明高中代課,當時就近帶著我教的高中小朋友去看了那第一次展覽。我碩士論文本來就做與中西醫解剖學有關的歷史,所以對這個展也特別有興趣。我還照了一張肺癌的病理切片給父親,想嚇嚇他,希望他戒菸,當然,他還是沒有戒,但有感受到我的關心吧。身體不只是科學之事,也是歷史之事、日常生活健康之事。看到新展覽的廣告,又覺時光匆匆,唸博士班已經六年多啦,真是歲月不饒青春,加以人事變動之大,無限感慨啊。


 


全新人體奧妙~生命循環展 The Cycle of Life


 


曾經於7年前於台灣展出的人體奧妙巡迴展(BODY WORLDS),當時在台灣造成一股極大的旋風,在民國934~10月開始在台北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之後由於廣受歡迎後,也在同年的9311~民國943月移到高雄工商展覽中心展出。


將近一年的展出期間在台灣總共創造了70萬人次的觀賞人潮,也創造了一個新的養生風潮,讓看完展的民眾開始更加愛惜生命,百分之五十四的民眾變得更關心自己身體健康,有百分之卅的人參觀後減少抽菸、喝酒的次數(因為有健康與不健康肺的對比),百分之卅三的人開始健康的減肥飲食,還有百分之廿五的人開始增加運動量以保持身體健康。


這次將帶來更新以及更有意義的全新人體奧妙~生命循環展(The Cycle of Life),展出更多更新的人體奧妙;將帶您再次重新認識人體,再次了解不同的人體奇幻以及奧妙。


展覽的目的是讓參觀者,特別是一般社會大眾,能有一個很好機會去瞭解他們的身體構造及功能;藉由參觀大體,我們可以發覺我們身體自然的狀態及內部構造之美。標本的真實性有助人們了解身體各部位,每個人體都很獨特,每個人的獨特性不只可從他明顯可見的外表,還有身體內部的構造,因為每個人的內部構造都不同。骨骼、肌肉、神經與器官的位置、尺寸和形狀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的不同。沒有辦法利用人體模特兒展示人體解剖的個人特色,因為模特兒只有一個模樣。所有模特兒人體看起來都是一個樣子,基本上都是簡化過的人體實物。此展覽中標本的真實性非常奧妙,讓訪客能夠經歷真正人體的奧秘。因這個展覽中的標本都是真人實證。


關於此次生命循環展


The Cycle Of Life


「人體奧妙之生命循環展」透過解剖學上對身體的痛苦、疾病以及健康處於最佳狀況時的研究,展現人體的複雜性、靈活性與脆弱性。


該展覽呈現了人類生命循環與老化的過程 從產前時期、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到老年期,此一展覽展現不同時期的人體狀況 從最佳狀況到逐漸發生變化、成長、成熟、抵達顛峰,到開始衰弱。


該展覽呈現生命周期老化的過程,從生命開始的懷孕階段,到充滿活力過一生然後進入老年。


本展覽展示出與年齡相關的各種難以置信的成就、令人警惕的闡述,以及長壽科學的最新研究結果。「人體奧妙之生命循環展」可與各年齡層的訪客產生共鳴,「人體奧妙之生命循環展」的展品與設備包括:


破天荒的傑作 本區展示細胞分裂的多媒體畫面與兩週大到足月的各種塑化胚胎和胎兒,藉以呈現懷孕期的胎兒發育狀況。這些塑化標本來自解剖標本的收藏品。


青春氣息 本區呈現青少年從嬰兒期、兒童期到青春期的腦部發展,並展現青少年冒險犯難的精神以及在藝術、流行和科技方面的原創性,向年輕人的創意致敬。


藝術家的凝視 本區利用電腦模擬深受白內障與視網膜疾病所苦的印象派畫家莫內.克勞德與愛德加‧竇加的視力,展示出生與成長過程中的視覺發展。透過史丹佛大學眼科教授Michael Marmor博士的研究成果,讓訪客體會眼疾對莫內在描繪吉維尼風光與竇加在創作「女子弄乾頭髮」時的影響。


長壽村 本區展示全球最長壽地區的研究結果,包括日本沖繩、薩丁尼亞到巴基斯坦的Hunza。這些地區的居民顛覆我們對長壽的一般認知。從這些研究可以發現這些人的共通性以及值得我們仿傚的生活習慣。


 


 


展覽日期: 民國100423日 起925止。


參觀時間:週一至週五 上午09:00~下午17:00(最後入場時間下午16:00)


週六、日、例假日及暑假上午09:00~下午18:00(最後入場時間下午17:00)


 


票價:全票 NT$280元、優待票 NT$250


 


1.凡年齡65歲以上之觀眾憑證購買門票必須給予全票之半價優惠。


2.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觀眾,及其監護人或必要之陪伴者一人可同時免費入場。


3.身高115公分以下兒童(需大人購票陪同參觀)可免費入場。


 


更多相關資訊請上網 http://www.bodyworlds.com.tw 洽詢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版主:假日分享,轉貼一小文章。


 


東亞病夫的起源


李尚仁


收入〈科學發展〉,20114月,460期,頁82-83


 


「中國人是東亞病夫。」這樣的說法充斥於中文歷史著作和小說、電影等通俗文化作品中,可說每個華人都耳熟能詳。只要看過〈精武門〉(1972年)中日本武師用「東亞病夫」的匾額侮辱中國人,都會印象深刻。最近同樣的題材重拍,飾演陳真的明星在片中更是聲嘶力竭地大喊:「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從霍元甲、陳真到葉問,似乎每一位中國近代武術大師畢生最重要的一戰,都是要證明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東亞病夫的說法有幾個元素:中國積弱不振,被列強欺壓;中國抵擋不住侵略的原因,是大多數的中國人身體不健康,敵不過外國人;外國人因此看不起中國人,而且還刻意公然侮辱(通常電影中最過分的是日本人)。東亞病夫的形象最常用來指涉滿清時代,但正如歷史學者楊瑞松的研究指出,它的影響至今仍深植中國人心,因此今天許多中國人仍把這不平情緒投射在國際體育競賽的場域。不論申辦北京奧運成功,或中國選手奪金的傑出成就,都被賦予洗刷東亞病夫汙名,一吐百年積鬱的民族主義意涵。難怪美國學者韓依薇(Larissa Heinrich)會一針見血地說:「東亞病夫成了現代中國人的原罪。」然而,東亞病夫這個說法從何而來?19世紀的外國人真的認為中國人體弱多病,進而不時加以嘲諷侮辱嗎?理論上,這段期間來華的外國醫師應該是最清楚中國人身體狀況的洋人。如果東亞病夫的說法是外國人創造出來的,最有可能的作者應該是這批醫師。然而,翻閱相關醫療文獻會讓人驚訝地發現,從中不只找不到「東亞病夫」一詞,甚至大多數外國醫師對中國人的身體狀況有著截然相反的看法。例如,在英法聯軍之役時隨軍來到中國的英國陸軍醫官高登(Charles Alexander Gordon,1821-1899),對香港工人的勞動能力大為讚嘆,說中國南方人的勤奮與效率不只優於印度沿海居民,也是英國工人所望塵莫及的。他曾搭乘轎子前往廣州遊覽,對轎夫的體力和肌肉扎實的體格大加稱讚。牛莊的海關醫官瓦生(JamesWatson)則欣賞中國北方人,他說北方漢子身材高大,體格好,城裡的女性皮膚白。瓦生在夏天看到當地漢子脫掉上衣在河中划船,忍不住讚美他們精壯的體魄。長年在北京行醫的傳教士德貞( J o h n Dudgeon)甚至認為,中國人由於飲食節制,生活節奏規律緩慢,因而比歐洲人更健康。他因此宣稱這是當埃及、希臘等世界其他古老文明都已滅亡時,中國文明卻持續至今,甚至人口達到世界第一的原因。由此可見中國人已經找到「健康長壽的祕訣」,具備獨特而旺盛的生命力。當然,歐洲醫師對中國看法並非全然正面。他們認為中國人衛生習慣不好,城市缺乏公共衛生建設,醫療品質更是非常差。中國是全世界痲瘋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更有許多人罹患天花,以致在街上常可看到臉上有瘡疤甚至因此失明的人。然而,儘管這些醫師不吝使用最刻薄的字眼批評中國環境的髒亂與醫學落後,他們卻很少說中國人體質孱弱。相反地,不少外國醫師認為中國人在如此惡劣環境還能生活,表現出強大的免疫力。不只外國醫師認為中國人身體勇健,中國人也不見得認為自己的身體差。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大臣恒祺,曾經對英國使節團的隨團醫師瑞尼(David F. Rennie),以及制定中文羅馬拼音居功甚偉的翻譯官威托瑪(Thomas Wade),暢談他的飲食養生之道。恒祺說他早餐只喝茶和吃些小點心,午餐量少清淡,日落後晚餐才會吃肉。他一天三餐之外什麼都不吃,只有熬夜時才會喝點清米粥,認為這樣的飲食方式才是健康長壽之道。此外,他認為中國人比歐洲人長壽。除了飲食之外,恒祺也認為歐洲人容易激動與焦慮,所以比中國人短命。那麼「東亞病夫」的說法究竟源自何處?楊瑞松對這做了詳盡考究,指出「病夫」一詞確實出自西方的評論,且被中文報刊翻譯引介到中國。然而,這主要形容甲午戰爭彰顯出清廷改革無力,難以振弊起衰,有如重病之人。換言之,「有病的」是滿清政府,和中國人健康狀況沒有關係。當時最常被指為病夫的國家,是同樣面臨列強瓜分威脅的奧圖曼帝國。《時務報》翻譯國外報導,把中國與摩洛哥、土耳其及波斯並列為天下四大病人,還宣稱中國之所以未被瓜分,是因為人口眾多,且「民情凶悍、專事殺戮謀反」,列強因治理太過棘手才放棄殖民企圖。顯然,「病夫」一詞和人民身體健康無關。那麼「東亞病夫」是怎麼和中國人身體連結在一起的?楊瑞松認為關鍵人物之一是梁啟超,


他的《新民說》批評中國人衛生不良、缺乏運動、早婚而沉溺於房事,加上許多人沾染鴉片惡習,以至於許多人「血不華色、面有死容、病體奄奄」。梁啟超形容中國人身體有如弱女,洋人卻是「獰猛梟鷲」,中國要抵擋列強侵略,無異「驅侏儒以鬥巨無霸」。梁啟超等人把「病夫」形象由政府轉移到人民身體的轉化工作十分成功,不只20世紀初的報導與小說經常出現類似說法,連蔣介石推廣體育的訓詞,都強調外國人之所以看不起中國人、侵略中國,就是因為中國人體弱多病。但病夫一說為何能讓中國人信服,以致如此深植民心?楊瑞松提出幾點解釋。首先,當時社會達爾文主義被引介到中國,宣稱適者生存的鬥爭不只存在於個體之間,也存在民族之間。於是個人身體強弱和民族興衰直接關聯上,強國必先強種的呼聲甚囂塵上。此外,傳教士與改革人士倡議禁絕鴉片與廢除纏足,強調這兩種習俗對身體的傷害足以危及國家。於是中國人的身體問題就和「病夫」一詞直接連上。加上民族主義宣傳把「病夫」說成是外國人鄙視中國人的用語,「東亞病夫」就被賦予今天為人所熟悉的意涵。「東亞病夫」其實是中國人為了激發民族主義情緒所做的自我汙名化,今天的中國人如果能了解這段曲折的歷史,或許在看國際體育競賽時,就可多點自在的愉悅,少點臥薪嘗膽的沉重負擔。


 


 


進階閱讀:楊瑞松(2010),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政大出版社,台北。


 


http://ejournal.stpi.narl.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10004/10004-14.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詳細議程與報名資訊,請密切注意師大臺史所網站。


 


公共衛生與現代國家國際學術研討會


師大臺史所將於2011520~21日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大樓二樓202國際會議廳,舉辦「公共衛生與現代國家國際學術研討會」 。詳細報名資訊將另行公告,敬請密切關注。


 


會議論文名單公告:


辛圭煥/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醫學史系/The Health Administration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and Cholera Disinfection Under Japanese Occupation(1937-1945)


范燕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台灣近代漢生病政策變遷-多元醫療創造轉化之考察


脇村孝平/大阪市立大學經濟系/Quarantin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East Asia: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the Inter-war Period


張素玢/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海人草與寄生蟲防治


張淑卿/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從爭議到全面接種:1960年代台灣小兒麻痺疫苗風波


郭文華/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學科/Leprosy and Its Ethical Consequences at Losheng Sanatorium, 1945-1960s


許宏彬/中興大學歷史系/從零散到整合:初探戰後新興學科的專業建構,以免疫學為例


許佩賢/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戰爭時期台灣健民運動的展開


飯島涉/青山學院大學文學部/The Patriotic Hygiene Campaign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ety in China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戰後初期(1945-1955)台灣公衛體系的斷裂與接續


鄭根植/首爾大學社會學系/Colonial Modernity and Sanitary Police in Korea


顧雅文/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日治時期抗瘧藥物之發展


 


 


http://140.122.117.22/main.php


https://sites.google.com/site/phmstaih/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目前,韓依薇(Heinrich)教授好像在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 2011/02/01 - 2011/04/30 )。此中心似以文學分析為取向,而非歷史研究為主(但也收了一些有關歷史專長的學者作博士後與相關研究)。 韓 教授本來就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文學系任教,而非歷史系。其專業學術專長除了現代文學和比較文學之外,更近一步探討文化相關的研究,如文學與文化歷史、醫學之文學與文化、視覺文化等等。這是她的著作目錄:http://rchss.nchu.edu.tw/download/LarissaHeinrichPublication.pdf


以下轉貼一則演講訊息:


 


題目:Preserving Stereotypes Forever: Cross-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Identity in the Body Worlds Exhibits (人體奧妙展覽等類) and Beyond


 


主講人:Prof. Larissa Heinrich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時 間 :10055(星期四) 1400


地 點 :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底下是網站附的大綱:


 


 The incredible worldwide success of the various kinds of plastinated human body exhibits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which often use bodies “sourced” and “processed” in Mainland China, has coincided with rapid growth in media technologies and communications worldwide. Consequently, the plastinated bodies have taken on a disturbingly ambassadorial role in introducing (and reinforcing) stereotypes about Chinese culture to a hungry global mediasphere. This talk will treat the global phenomenon of plastinated body exhibits as an example of contemporary transnational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divergent Chinese- and Western-language media treatments of the exhibits as an occasion for compa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In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Australia, for instance, suspicions about unethically-acquired Chinese “donations” of bodies or bodies “sourced” from Chinese prisons has led to a near-total saturation of Western-language media discourse with highly over-determined (and often sensationalist) human rights critiques. Media from China , Taiwan , and Hong Kong , meanwhile, generally characterize the exhibits more mildly, emphasizing their educational merits or their potential to inspire nationalist sentiment over their shock or entertainment value. This talk will not attempt to address the truth or falsehood of claims about the use of Chinese prisoners as “sources” for the plastinated human body exhibits. Instead, it will suggest that a critical reassessment of Western-language human rights discourse in light of Chinese-language treatments of the same exhibits can expose the constructed nature of “Chineseness” and “Chinese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Western-language media and culture.


 


 


http://www.issp.sinica.edu.tw/hygiene/seminar.html


文章大綱http://www.issp.sinica.edu.tw/hygiene/activity/Academia_Sinica_talk.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20113月號收錄兩篇有關醫療與身體史的論文,附記於此,有興趣者可以參考:


 


胡 成 


上海禁娼與在華西人的道德焦慮──以上海進德會為中心的觀察(1918-1924)


1918年至1924年,上海公共租界以西人基督教和道德改良人士為主成立了進德會,發起為遏阻性病蔓延並改良上海道德風化的禁娼宣傳運動,終而迫使工部局不得不宣布以五年為期廢絕娼妓。本文以進德會為中心,探究這些外人道德改良者致力於拯救華人墮落的靈魂,力圖通過傳播基督教教義和西方文明來改造中國,故不同於工部局或一般西人將租界禁娼限於公共衛生和社會治安方面的考量,更為關注改善外人社區的道德風化和解救白人妓女,以便更有效地對華人進行道德示範和宗教拯救。然而,長期以來讓他們感到痛心疾首的,是上海租界存在眾多西人性病患者和白人妓女,致使基督精神和西方文明在華人面前威嚴掃地,並成為其內心深處難以抹去的道德焦慮。在這個意義上,發生在此時上海租界的禁娼,就不只是一個外人市政當局和道德改良人士單方面、或單向度對中國社會進行現代性改造和靈魂拯救的故事,且也事關當地華人社會外人社區就兩性關係意義上爭辯到底誰的文化或文明係屬莊重放縱、純淨淫蕩的相互道德認知和文化想像。這是否也可視為西方人在所謂「外人冒險家樂園」的上海、乃至半殖民地的中國,所承受的另一種的「白人的負擔」?


 


陳樂元 


解剖與刑罰──探究十六至十八世紀法國解剖教學與解剖人體的關係 


人體解剖學的發展是西方醫學史中最具爭議性的問題之一,其所牽涉到的生命科學倫理議題與器官移植極為接近。西方從十六世紀以來,人體解剖教學在醫學教育中逐漸取得重要性,本文以人體解剖的教學原料的來源為中心,首先探討死刑犯作為解剖教學主要原料之意義,分析此供給機制的運作原則,並以1551年至1672年巴黎高等法院的判決為實例,檢視死刑犯供給機制所引發的問題,以及行政權在面對此一人體資本管理問題所採取的應對措施;其次,本文試圖透過被解剖的人體探討解剖與刑罰之關係,解剖不只是對人身體完整性的侵犯,也是對死者尊嚴的侵犯,而對相信人死後身體知覺繼續活存之民間信仰而言,解剖更是令人懼怕的終極刑罰。從解剖教學與解剖人體關係之探討,本文認為解剖學所具有之佔有人體與支解人體的本質,是理解現代西方醫學與人體關係之關鍵。


 


http://saturn.ihp.sinica.edu.tw/~huangkc/nhist/22-1.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是一本通俗性著作的介紹,它已不是新聞,但仍值得做一介紹。作者St ephan Talty 可以算是一位「素人」寫手,寫作的主題非常廣泛,最近一本書是 Escape from the Land of Snows: The Young Dalai Lama’s Harrowing Flight to Freedom and the Making of a Spiritual Hero. 他偶爾也幫專欄寫寫文章,甚至還兼差賣薯條和炸魚條,真是特別。把專業的知識用通俗的、有趣的語言寫出來,扣住讀者胃口,很有意義。特別是素人寫手能將專業的疾病史問題用通俗的形式寫給大眾來閱讀,更見西方知識界的特色。在臺灣出版社工作的一位編輯跟我聊天時說,臺灣極少文史「通俗」知識的生產者,學院的著作大多和一般大眾的口味嚴重脫節,而其針對暢銷書作一統計,可以發現暢銷書多是翻譯外國的通俗著作,也包括大陸的。故臺灣讀者欣賞的,竟然多是非臺灣人寫的東西,這是很奇怪的現象,但願以後能夠改變。這樣的問題不是一、二人能夠解決的,而是整個體制的問題,在臺灣寫通俗著作無助升等,浪費時間,還會被人說:『這又不是「學術」』,導致年輕學者裹足不前,這可能是許多人內心的吶喊吧。


 


The Illustrious Dead: The Terrifying Story of How Typhus Killed Napoleon’s Greatest Army


作者:Talty, Stephan


出版社:Random House Inc


出版日期:20100601


 


拿破崙征俄慘敗新解: 主因是瘟疫而非嚴寒


19世紀時拿破崙東征 俄國以慘敗告終,出征 時的60萬大軍僅剩2 0萬人返回法國,這場 失敗宣告了拿破崙帝國 走向滅亡。人們普遍認 為,拿破崙是敗給了 俄國寒冷的冬天。然 而,一位美國作家卻在 他的新書中將慘敗歸咎 于戰爭瘟疫”——斑 疹傷寒。


亂葬坑屍骸揭開謎底


事實上,拿破崙大軍的 命運早在開戰前便已註 定。1812年春天, 60多萬法國將士在拿 破崙的率領下向俄國進 發,大軍規模超過當時 巴黎人口總和。法軍一 路高歌猛進,將俄國沙 皇亞歷山大一世趕下臺 看似指日可待。然而, 戰爭的號角遠未吹響, 便有一些士兵接連掉隊 ,一頭栽倒在路旁。他 們是喝醉了?還是另有 隱情?


直到200多年後,真 相才大白於天下:拿破 崙大軍中的第一批傷亡 將士並不是對戰事絕望 的醉鬼,相反,東征慘 敗的結局從一開始就已 註定了。這是美國作家 史蒂芬·塔爾蒂(St ephan Talty )在他的新書《光榮覆 沒:斑疹傷寒令拿破崙 大軍慘敗的可怕故事》 中得出的結論。


在書中,塔爾蒂對拿破崙東征大軍的醫學史進行調查,詳細說明了拿破崙慘敗的各種原因。塔爾蒂稱,拿破崙大軍的覆滅不是由驍勇善戰的哥薩克騎兵造成的,也不能歸咎於俄國寒冷的冬天,罪魁禍首 是由蝨子傳播的斑疹傷 寒。這是始於2001 年的一項調查所得出的 結論。那一年,立陶宛 首都維爾紐斯驚現有2 000具屍體的亂葬坑 。


拿破崙毫無憐憫之心


最初,人們猜測這些人 死於克格勃之手,或是 在德國入侵蘇聯期間被 殺的猶太人。不過,考 古學家通過檢查他們身 上帶有所屬部隊編號的 皮帶搭扣和制服扣子, 最終揭開謎底:他們全 部是拿破崙東征大軍的 士兵。研究人員從死者 牙齒中提取了DNA樣 本。隨後,在實驗室對 樣本進行深入分析,發 現其中多具被匆匆掩埋 的屍體上攜帶的病原體 ,與拿破崙時期所謂的 戰爭瘟疫相吻合。


塔爾蒂稱,在東征俄國 的第一周,每天就有6 000人生病。比利時 醫生科克霍夫說:“患 病人數以難以阻擋之勢 增加,他們跌跌撞撞, 沿著道路艱難前行,許 多人死在途中。威斯 特伐利亞步兵營指揮官 弗裏德里希·威爾海姆 ·范羅斯伯格在給妻子 的信中寫道:“拿破崙 絲毫不在意有多少士兵 倒在路邊。


饑不擇食吃動物標本


最初,拿破崙大軍中的 醫生還堅信是瘴氣 在傳播疾病,但不久以 後,快速蔓延的斑疹傷 寒便令他們難有招架之 力。當時沒人提出過細 菌的概念,自然也就不 會想到是士兵身上的蝨 子在傳播疾病。惡劣的 衛生條件也為蝨子叢生 創造了條件。


受疾病傳染的症狀—— 高燒和難以忍受的頭痛 ——最早要在101 4天內才會顯現。不久 以後,打冷顫和疲勞接 踵而至。感染者全身上 下長滿疹子,渾身腫脹 。他們身體越來越虛弱 ,最後連一杯水都舉不 起來。


現在,醫生可以用抗生 素輕鬆治療這種疾病。 然而,除了放血、用草 藥,以及將葡萄酒、水 和少許檸檬汁混合起來 當藥水外,拿破崙時期 的醫生別無他法。事實 上,對士兵集體死亡, 拿破崙的主治醫生多明 尼克-讓·勞瑞也想搞 清楚其中原因。但他最 終的結論無非是連日下 雨、身體疲勞和杜松子 酒變質。等到兵臨莫斯 科城下,法軍早已軍心 渙散。


18121019,拿破崙下令撤退, 在返回法國的路上,挨 餓受凍、發著高燒的士 兵如僵屍般一個個倒在 維爾紐斯的路上。為了 尋找食物,有些人饑不 擇食,連那些從維爾紐 斯大學實驗室找到的一 些浸泡過甲醛的動物標 本也不放過。返回巴黎 後不久,拿破崙發佈公 告,試圖消除帝國民眾 中蔓延的恐慌情緒:“ 陛下的健康從未像現在 這麼好過。


 


 


 


 


書介: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F011879376


評論:http://blog.zol.com.cn/2659/article_2658992.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最近伍連德的消息很熱,再貼一則吧。


 


 



醫學進士伍連德


 







傅維康
    
    “
科學輸入垂五十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 伍星聯 博士一人而已。這是清末維新派領導人之一的梁啟超(18731929),於1924年為伍星聯醫學博士題詞中的一段話。
    
    
伍星聯即伍連德,1879年生於當時是英國屬地的馬來亞檳榔嶼的華僑之家,祖籍廣東新寧(今臺山市)。189617歲時考取英國皇家獎學金進劍橋大學就讀,1903年畢業,獲文學碩士、醫學博士等學位。他還到德國和法國進修傳染病學、熱帶病學、微生物學和公共衛生學,獲得多方面知識與技術。
    
    1907
年,伍連德曾在天津北洋軍醫處任職。翌年又任天津陸軍醫學堂會辦(副校長)。191010月間,俄國西伯利亞發生肺鼠疫流行,不久即蔓延到中國滿洲里,接著波及哈爾濱和東北其他若干地方,並向華北擴展。疫情十分嚴重,短短兩個月裏,鼠疫在東北奪走了六萬多人的生命!當時正值國勢衰弱的清末,沙俄和日本都以保護本國僑民為藉口,企圖獨攬中國防疫領導權,並公然聲稱中國無人能領導防疫工作。此種侮辱性言論,使中國民眾深為憤慨。
    
    
受到中國有識之士的言論影響,清廷於1910年初,徵召畢業于美國丹佛大學醫科、當時擔任清朝海軍總醫官的 謝天寶 博士,以欽差大臣頭銜,前往東北組織、領導防治鼠疫工作。可是,謝天寶畏懼鼠疫侵及自己而失去生命,婉拒上述任命。後來,經外務府右丞施肇基推薦,清廷于同年1218日 ,徵召天津陸軍軍醫學堂會辦伍連德承擔防治鼠疫的工作。
    
    
伍連德在回到中國之前,品嘗過遭受種族歧視的酸楚;他的六位親舅舅投軍清朝北洋水師,其中,三舅林國裕服役於致遠號,於1894917日 的中日甲午海戰中壯烈捐軀。這都成為伍連德抵禦外侮、報效國家的強大動力。他接到徵召後,翌日即從天津趕到北京外務府,義無反顧地接受任命。
    
     12月20,伍連德返回天津,把擔負的陸軍軍醫學堂工作移交了,於 12月21火速乘火車前往哈爾濱,24
日抵達。他不畏懼可能遭到的危險,深入疫區,全身心地投入調查和防治鼠疫的工作。經努力抗禦,三個月裏,便把此次鼠疫基本撲滅。為研究鼠疫之病原與流行因素,總結防治經驗與成果,19114月,萬國鼠疫研究會議International Plague Conference)在中國瀋陽舉行,參加會議者有中、英、美、俄、日、德、法、奧、意、荷、墨西哥等共二十國代表,伍連德因防治鼠疫功績卓著被推舉為會議主席,成為歷史上主持國際醫學會議的第一位中國學者,當時他才32歲。會議之後,清廷為表彰伍連德防治東北鼠疫之功,特賞予醫科進士。此次大會,距今正好一百周年。
    
    
伍連德畢生從事及推動醫療、檢疫、醫學教育、醫學史及醫德修養等方面的工作。他力主中國人民自主組織西醫學術團體,早在1910年他就在上海的報紙上刊登啟事,把上述願望和倡議公之於眾,徵求中國西醫界人士共襄其事。191525日 ,他與留學美國耶魯大學醫科、畢業後回國工作的 顏福慶 博士,聯名邀請當時在上海出席外國教會博醫會年會的華人西醫21位,聚會於上海一家飯店,組織成立了中華醫學會,選舉顏福慶為會長,伍連德為書記。191511月,《中華醫學雜誌》創刊,伍連德任總編輯。
    
     1916年2月7,中華醫學會第一次會員大會在上海舉行,伍連德被選為會長。當他以會長身份第一次在大會致詞時,首先就向全體會員建議:在中華醫學會的會議中,用中文發言!此議當即獲得全體與會者熱烈擁護。
    
    
因為在醫學界和社會上擁有相當影響力,伍連德有時也被政府委派做一些與醫療衛生相關的工作。19191月,伍連德受中國外交部委派,到上海查驗上海海關封存的價值2400萬銀元的煙土1200箱,在他監督下,這些煙土隨即被焚毀。
    
    
伍連德在學術上興趣廣泛,對醫學史尤為關注。他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閱讀美國醫史學家嘉立森(F.H.Garrison)的《醫學史導論》(An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edicine)時,發現其中談及中國醫學的內容,不足一頁,而且論述膚淺,結論錯誤。因此,他致函該書作者質詢。該作者在復函中認為,中國人應將本國醫學成就向人們廣為介紹。此事促使伍連德與研究醫學史的好友 王吉民 醫師合作,兩人用了十多年時間,收集有關文獻進行研究,用英文撰成《中國醫史》(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專書,1932年在天津出版。
    
    
王吉民和伍連德在研究、撰寫《中國醫史》過程中,強烈地認識到籌建醫史博物館的重要性。在中華醫學會的大力支持和伍連德鼎力贊助下,由王吉民主要負責籌畫與實施,中華醫學會醫史博物館於1938年在上海創建。這是中國第一家醫學史專業博物館,迄今已七十多年了。
    
    
伍連德在1926年出版了《肺鼠疫之論述》(ATreatise on Pneumonic Plague)一書,獲得國際上高度評價。同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授予伍連德榮譽醫學博士。1927年,國際聯盟衛生組織授予伍連德鼠疫專家稱號。1935年,又被國際科學史研究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History of Science)聘為通訊院士,他是受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學者。同年,他被諾貝爾獎委員會提名為該年度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之一,是第一位獲得該獎候選人提名的中國醫學家。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日軍侵入上海,伍連德舉家取道香港回到馬來西亞,後來在怡保開業行醫。1950年,71歲的伍連德開始用英文寫自傳,至1959年撰成《鼠疫鬥士——一個中國現代醫生的自傳》,同年在倫敦出版。1960121日 ,他因心臟病突發而逝世。


 



 


http://wenhui.news365.com.cn/bh/201104/t20110410_3005758.htm







日期:2011-04-10 作者:傅維康 來源:文匯報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前日剛好是東三省鼠疫100年的紀念日,這個事件對中國醫學史的影響發常重大,它第一次證實現代西方公共衛生舉措對防堵疫病的重要性。針對這個事件,探討之專書和論文相當多,臺灣也有碩士論文[清代宣統年間東三省鼠疫防治研究]可供參考。最近的一篇是 雷祥麟 老師的:"Microscope and Sovereignty: Constituting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 and Containing the Manchurian Plague". 收錄於 梁其姿 老師編的書內:Health and Hygiene in Modern Chinese East Asia : Policies and Publics in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pp. 73-108.可供參考。




紀念萬國鼠疫研究會百週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新網43日 電為紀念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即國際鼠疫大會(International Plague Conference)召開100週年,國內外學者及在京各界人士近百人43日 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伍連德講堂舉行了紀念活動與學術研討會。


在紀念會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劉玉蘭、抗疫鬥士伍連德後裔代表人王麗鳳、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唐英章、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楊民、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趙國屏院士等先後致辭。中國科學院 程光勝 教授和與會者共同緬懷了萬國鼠疫研究會會長伍連德的歷史功績。


1910年秋冬之際,中國東北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烈性傳染病:肺鼠疫。19114 月,在當時的東三省總督府奉天(今瀋陽)由中國政府發起舉辦了萬國鼠疫研究會,伍連德博士主持會議並任大會主席。會議聚集了當時世界著名的傳染病專家。這是國際上第一次以鼠疫防治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舉辦國際性學術會議。會議不僅及時總結研討了蕩平東北肺鼠疫大流行的防治經驗與發現的各種問題,更使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有機會向世界展示其追求現代科學與國際合作的新形象。大會形成的500頁英文報告書,如今已成為人類流行病學的經典。


伍連德為南洋華僑,是于英國康橋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的第一位華人。1907 年回祖國服務,1910 年受命赴東北疫區任總醫官。他率眾以科學治疫,終將那場致6 萬餘人喪命的大瘟疫消弭平息。此後,他在中國三十年不遺餘力地推行現代醫學,先後主持興辦檢疫所、醫院、研究所近20 所。在他的倡導推動下,中國收回了海港檢疫主權,並首創國境檢疫機構。他與顏福慶等發起建立中華醫學會,還是國際微生物學會聯盟和中國最早的中華微生物學會的發起人之一。


新加坡知名電視導演王麗鳳代表伍連德長女 伍玉玲 博士向大會表示祝賀。她說: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在2008 年製作了電視紀錄片《 伍連德 博士傳》,向全世界、特別是向全球華人介紹中國一位偉大的醫學科學家和那段歷史。該片播出時正值全球抗擊SARS 五週年,而該片世界首映禮就在43 日舉行,與1911萬國鼠疫研究會開幕禮是同一個日子。


此次紀念活動由中國微生物學會首倡發起,聯合中華醫學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和醫學科學界的有關學術團體共同舉辦,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籌辦。


會議還進行了以傳染病防疫為主題的學術研討和交流。(唐實)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4/03/5545604_0.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本期收錄多篇醫療、婦女史的論文,歡迎大家參閱。


 


近代史研究所編印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8 期業已出版。本期共收錄學術論文6 篇:周春燕,〈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吳燕秋,〈西法東罰,罪及婦女――墮胎入罪及其對戰後臺灣婦女的影響〉、張淑卿,〈美式護理在臺灣――國際援助與大學護理教育的開端〉、郭美芬,〈20 世紀初澳洲華裔報刊中的女性論述和社會認同〉、楊佳嫻,〈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與女性寫作――從《天地》說起,1943-1945〉、秦方,〈晚清才女的成長歷程―― 以安徽旌德呂氏姊妹為中心〉;研究動態1 篇:吳雅琪,〈近十年臺灣婦女史研究評述――以臺灣地區歷史研究所學位論文為中心(2000-2009)〉。另收書評1 篇。共324 頁,定價平裝300 元。同仁如欲瞭解詳細資訊,請洽近史所發行室吳小姐,電話(02)2789-8208



 


http://www.sinica.edu.tw/as/weekly/100/1313/1313.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很有意思的統計,這些官員都不太會得溫病嗎?只有時症和傷寒屬於傳染病或熱病,這把我搞亂了。


 


雍正朝官員患病類型及其死亡率


《廈門大學學報》 20102 作者︰ 佳宏偉 責編︰ 王旭送


 


摘要︰依據吏科題本檔案,以雍正時期的官員群體為考察對象,分析官員群體的患病類型及死亡率狀況可以發現,雍正時期的官員群體所染患的病癥涉及到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髒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等諸種類型。基于地域環境的關系,不同地區的官員群體所面臨的病癥危害有所不同。從死亡率的統計分析,死亡率與某一疾病的病患數量未必成正比,一些疾病的死亡率在各地都表現得相當高,對于當時社會的醫療水平也不能評估過高。這些量化數字從一個側面提示我們︰學術界尤其是醫史學界以疾病本身作為考察重點,集中于病理認識或者醫療技術革新方面的分析思路值得反思,病人及其醫療效果的考察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關鍵詞︰雍正時期;官員群體;疾病;死亡率

  中圖分類號︰K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80460(2010)020094
08
  

  隨著歷史思維和治史方式的轉變,之前鮮有人涉及的研究領域日漸受到學術界重視,疾病醫療史研究即是這一趨向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正如學者所言,目前學界對疾病醫療史的探討有待深入和發掘的論題多多,資料的搜集和利用、新研究方法的運用等等方面,也問題多多。具體地講,研究成果仍較多拘泥于醫學史範疇,考察重點多為疾病本身,集中于病理認識和醫療技術革新方面,病患主體的分析卻較少人涉及;在論證歷史上某一疾病危害時,多以疾病出現的頻率來衡量,疾病醫療效果的考察較為缺乏;方法上則以描述性的定性分析為主,精確的量化研究較少。雖然這些主要是囿于資料限制,而且疾病本身及其發生頻率的研究並非不是不能反映病人的受害情況,一些描述性的分析也相當嚴謹。但是,這些思路相對于患病主體及其死亡率的量化研究仍有反思的空間。幸運的是,筆者所依據的雍正朝吏科題本檔案,詳細記錄了病人的身份背景、所患疾病的癥狀表現及醫療效果,這些記錄無疑對彌補以上缺憾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基于此。本文以雍正時期的官員群體為研究對象,依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吏科題本,通過具體的量化分析,從患病類型與治愈效果兩個方面重點考察其健康狀況,進而對當時的社會醫療水平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資料與方法

  

  吏科史書,是清代內閣六科史書之一。它集中反映了中央政府對文職官員的管理,包括官制與職官兩部分,其中職官部分涉及到各省官員因身體染患疾病而奏請請假、終養、起復、休致、病故、撫恤等題本。這些題本當事人在陳述患病緣由時,對于所患疾病及癥狀均有較具體描述。例如,四川巡撫蔡埏題報資縣知縣袁庶病故本載稱︰成都府屬資縣令袁庶,系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到任之員。茲據布政使戴鐸詳稱,該員因公前往洪雅縣,于雍正元年 正月十一日 晚至雅州歇息飯鋪,忽染中風之癥,至十二日病故等情前來理合。”“湖廣巡撫張連登題為湖北通山縣知縣夏燦因病請休本亦載︰通山縣令夏燦,據布政使張聖弼詳稱,該員染患手指麻木、語言蹇、四體痿癱之癥,舉動維艱,不能供職,經興國州知州黃澄驗明情真,並無虛捏,取具印甘各結。從這兩例題本看,這些題本奏折除了可使我們獲悉一系列職官制度之外,對了解這一群體的健康狀況和當時社會的醫療水平無疑也提供了寶貴資料。

  目前,筆者共收集到1098件與本項研究有關的題本,包括1310人次的病患記錄,這些題本內容涉及到全國各地區,年代為雍正元年至雍正十三年(17231735)。從樣本量上看,本項研究所掌握的資料似乎不大。然而,作為一項以官員群體為中心的個案研究,它的樣本量已具有相當規模。不過,這些題本內容都是一些描述性文字,因此,在進行量化統計時對這些題本記載做了以下處理︰

  1、基于一些疾病經常會伴隨一些並發癥狀,而資料本身提供給我們的信息卻很難界定何種病癥是誘發癥狀,如半身不遂常常伴隨有手足麻木。因此,在進行疾病類型相關統計時,給予分別記錄。另外,根據現代醫學的標準,一些病癥實屬某一病癥的不同臨床表現,但是按照傳統醫學的劃分標準,卻分別記錄。例如,痰癥,基于痰濁的停留部位、病因及癥狀不同,有風痰、寒痰、濕痰、燥痰、熱痰、氣痍、實痰等病癥。顯然,痰癥應該包括風痰,不過奏折題本卻分別記載,所以,在資料統計時為避免歧義也分別計算。

  2、傳統(中醫)疾病的診斷或表述一般分為病、證和癥三種,對于疾病的命名則包括多個層次,或以病因、或以病位、或以癥狀確定,與現代(西方)醫學的命名機理有很大差異。現代醫學基本上不以某一癥狀作為疾病的名稱,如咳嗽作為一種癥狀,中醫以其作為病名,現代醫學雖然有許多以咳嗽為主的癥狀,但是卻不會用咳嗽來命名病名。因而,傳統的疾病表述與現代醫學有時相差甚多,即是病癥相似也未必是同類型疾病。雖然已經有專業學者進行過中西醫病名的對照考證,但是這些分析顯然仍有諸多待商榷之處。因此,筆者在進行疾病統計分析時,並沒有套用現代意義的病癥界定進行中西病名轉換,仍然沿用原始記錄。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雖然可能會出現某些劃分或者分類不科學的情況,但是筆者認為這更能切合時人對于這些問題的認識。

  3、為便于統計分析,對于一些病癥進行劃一歸類,當然這種歸類完全是基于分析之便,未必嚴格遵循現代醫學科學的分類標準。例如,涉及到腹瀉、脾瀉、泄瀉等癥狀統一歸類為瀉癥;虛癥則包括氣虛和氣血兩虛;耳疾包括耳重、耳鳴及耳聾;腹疾包含腹脹和腹痛;胃疾則包括了胃脹、胃痛和翻胃;寒癥、寒熱病癥統一劃歸為寒疾;瘡癥包括瘡癥、背瘡、惡瘡等;暑癥包括中暑、暑熱、風暑病癥;癱癥則涉及到癱瘓、瘋癱、痿癱病癥;腿疾則包括腿疾、兩腿麻木等癥狀。

  4、考慮到個別省份數據資料偏少,本文在分析空間分布特征時,根據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要素,將全國各個省份劃分為幾個大的區域單位,具體講包括華北區,主要指山西、直隸、河南和山東;江淮區,包括安徽、江蘇、浙江;華中區,包括江西、湖北和湖南三地;西南區,包括雲南、貴州和四川三省;南部區,包括廣東、廣西和福建三省;西北區,包括青海、陝西和甘肅三省;京師地區,特指都城所轄地區。

  

  二、疾病類型

  

  疾病類型即本文所考察的官員群體所患疾病的種類。弄清這一問題,對認識所探究對象的健康狀況及當時疾病的流行情況十分有益。為便于分析,依據以上原則和相關資料首先整理出表1

  




  由表1可知,除去131人次不能確定的疾病外,其余的1179人次的病患記錄中,涉及到51種各類病癥,包括怔忡癥114人次,痰癥101人次,頭暈目昏81人次,手足麻木73人次,年老和風寒病癥各61人次,傷寒59次,虛癥44人次,耳疾29人次,吐血癥狀28人次,痢疾36人次,腿疾34人次,瀉癥30人次,中風28人次,痰火和風痰各26人次,痰喘22人次,寒疾和胃疾各21人次,瘧疾、氣喘、瘡癥、噎膈各18人次,半身不遂16人次,咳嗽17人次,暑癥和時癥各15人次,失血和腹疾癥狀各有14人次,癱癥13人次,瘋疾和足疾各11人次,腰疼臂疾lO人次,瘴病9人次,風濕8人次,嘔吐、中痰、浮腫各6人次,癆病、弱癥各5人次,脾虛4人次,血癥和跌傷各3人次,腫脹、肺疾、心疼病癥各2人次,肉瘤、虛勞、殘疾、瘰癘、項側結核各有1人次。根據表1所計算的各自所佔比例,則更能展現雍正時期官員群體所受各類疾病的危害程度,見表2


    考慮到一些疾病的樣本量較少,因此,將這些疾病進行了合並計算,統稱為其他,包括足疾、風濕、嘔吐、癆病、中痰、腫脹、弱癥、肺疾、脾虛、肉瘤、浮腫、血癥、跌傷、心疼、虛勞、殘疾、瘰癘、項側結核等病癥,佔到整個1310人次疾病記錄的5.24%。另除去不能確定的131人次病患記錄之外,根據表2可知,雍正時期官員這一群體染患疾病最多的是怔忡癥,佔到8.70%,然後依次是痰癥、頭暈目昏、手足麻木、風寒、年老、傷寒、虛癥、耳疾、痢癥、腿疾、瀉癥、中風、吐血、風痰、痰火、痰喘、寒疾、胃疾、瘧疾、噎膈、瘡癥、氣喘、咳嗽、半身不遂、時癥、中暑、失血、腹疾、癱癥、瘋疾、腰疼臂疾、瘴病等病癥,分別佔到7.71%、6.18%、5.57%、4.66%、4.66%、4.50%、3.36%、2.98%、2.75%、2.59%、2.29%、2.14%、2.14%、1.98%、1.98%、1.68%、1.60%、1.60%、1.37%、1.37%、1.37%、1.37%、1.28%、1.22%、1.15%、1.14%、1.07%、1.07%、0.99%、0.84%、0.76%、0.69%。由于頭暈目昏、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耳疾、腿疾、年老等病癥經常表現為一些並發癥狀,因此,除去這幾種病癥之外,由表2可知,當時的官員群體患病頻率比較高的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僅風痰、痰火、痰癥、寒疾、咳嗽、痰喘、氣喘等病癥就佔到這一群體所患病癥的17.6%;一些流行性較強疾病的發病率則僅次于後,如風寒、傷寒、痢癥、瘧疾、瘴病等病癥,佔到所患病癥的13.97%;心髒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也較高,僅怔忡癥一種疾病就佔到所患病癥的8.70%。不過,從這些疾病的空間分布分析,一些疾病的發病率則表現出顯著的地域特點,詳見表3
  




  表3是根據相關資料統計的各大區發病率前5位的疾病分布情況,由表3可知,雖然有些疾病如怔忡癥、痰癥、傷寒涉及到各地區,且發病率都較高,但是,有些疾病的空間分布則表現出顯著的地域特質。例如,瘧疾,江淮和南部地區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這兩個地區的發病率都進入前五位。這與現代學者對我國瘧疾發病區的劃分也相當吻合。瘴病是感受山林間濕熱瘴毒或山嵐癘毒之氣所致的一種溫病,因此,這種疾病一般被認為分布于南方和西南地區,表3的統計證明這一點,西南地區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
  

  三、死亡率統計

  

  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某一地區因某種疾病死亡的人數與染患該疾病的全部人數的比例,它不僅是衡量某一地區人口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了解這一地區醫療發展水平的重要參數。尤其是本文所考察的官員群體,他們憑借政治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享有所在地區、甚至全國的最高醫療水平。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囿于資料限制,一些病例記載未能精確到最終是否治愈。因此,以下關于死亡率的統計僅依據資料上的記載,明確提到病故才被確定為死亡,因病乞休或者患病漸愈暫被認為是非死亡病例。雖然,此劃分存有不合理的一面,但是,在資料較缺乏的情況下,此量化統計對于我們認識當時病患的醫治效果及醫療水平仍提供了難得的數字指標。具體統計見表4

  表4是根據相關資料計算的雍正朝官員群體所患各類疾病的死亡率。除去足疾、風濕、嘔吐、癆病、中痰、腫脹、弱癥、肺疾、脾虛、肉瘤、浮腫、血癥、跌傷、心疼、虛勞、殘疾、瘰癘、項側結核等病癥,因為所得到的案例較少,其死亡率較難反映真實的情況外,其他病癥的死亡率應該說還是頗能說明問題。由表4可知,死亡率高的都是一些流行性或者傳染性較強的疾病。例如,傷寒病為79.66%,59例傷寒病癥中,其明確記載病故達到47例;痢癥為77.78%,36例病例中,28例記載病故;瘧疾為77.78%,18例瘧疾病中,有14例記載因染患瘧疾而病故;寒疾的死亡率為71.43%,21例病例中,有15例病例記載為病故;瘴病的死亡率更高,達到88.89%,在9例病例中,其中8例記載因為染患瘴疾病故;時令性很強的一些流行性時癥,其死亡率也非常高,達到80.00%。其他疾病死亡率分別是痰癥47.52%、中風64.29%、風寒47.54%、痰喘50.00%、痰火26.92%、風痰19.23%、氣喘27.78%、噎膈55.56%、泄癥33.33%、咳嗽41.18%、暑病66.67%、吐血28.57%、失血14.29%、虛癥20.45%、瘡癥50.00%、胃疾42.86%、瘋癥36.36%、癱癥23.08%。需要指出的是,患病最多的怔忡癥,其死亡率僅為3.51%,114例案例中,只有4例記載因染患怔忡癥而病故。從這些統計數字中至少可以認識到以下兩點︰

  1、一些病癥並沒有找到很好的治療方法,死亡率很高。因此,對于當時的社會醫療水平也不能評估過高,尤其是基于所考察對象的特殊性,從某種意義上本研究可以反映當時社會醫療發展的最高水平。

  2、死亡率與某一病癥的病患數量未必成正比。從官員患病的病癥數量分析,怔忡癥是患病最多的疾病,對于官員群體的危害最大,但是以死亡率分析,卻並不是危害最大的病癥,雖然患病人數最多,但是死亡率僅為3.51%。這也提醒我們在考察傳統社會的疾病危害時,不能簡單地等同于疾病本身所出現的頻率,不能想當然地認為發生頻率越高,其危害程度就越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以雍正朝的官員群體而言,所染患病癥包括怔忡、痰癥、風寒、傷寒、虛癥、痢癥、瀉癥、中風、風痰、痰火、痰喘、寒疾、胃疾、瘧疾、氣喘、咳嗽、半身不遂等,涉及到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髒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等諸種類型。不過,基于地域環境的關系,不同地區的官員所面臨的病癥危害有所差異。如江淮和南部地區,瘧疾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瘴病則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區。從死亡率的統計分析,若干傳統認知需要認真反思。如死亡率與某一病癥的病患數量未必成正比,一些疾病雖然發病頻率很高,但是死亡率未必一定很高,某些疾病雖並不是患病數量最多的病癥,但是危害卻非常嚴重,死亡率高達70%以上。對于當時的社會醫療水平也不能評估過高,相當一部分病癥並沒有找到很好的治療方法,如傷寒、痢癥、瘧疾、寒癥、瘴病等疾病的死亡率都在70%以上。即便是當時某些疾病在臨床醫學技術和病理認知方面已取得較大進步,也不能據此斷定醫療實踐也有很大進步。例如,中風,當時已有醫家認為中風的病理應從內在病變來考慮,其論治則需從中風的幾種臨床表現分別辨治,但是,從死亡率的統計看,這一認知在多大層面上付諸于臨床實踐,則值得考量。畢竟,在所統計的28例中風病例中,有18例記載為病故,死亡率達到64.29%。更何況,本文所考察的對象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從某種意義上講,死亡率的高低可以表明當時各地甚至全國醫療發展的最高水平。因此,對于更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下層民眾而言,其所享有的醫療水平究竟怎樣,更值得思考。當然,本文由于受到資料的限制也僅限于雍正朝的官員群體,所反映的問題亦未必代表整個清代的醫療發展狀況,尤其是大眾醫療水平。但是這些量化數字至少從一個側面提醒學術界(尤其是醫史學界),以疾病本身作為考察重點,集中于病理認識或醫療技術革新方面的分析思路值得反思,病人及其醫療效果的考察應該引起更多的關注。


 


轉貼自http://www.xjass.com  20110328 15:53:33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最近幾場Steve Sturdy教授來台之演講之訊息及史語所宣傳海報。


 


20114月份學術活動】邀請英國愛丁堡大學Steve Sturdy教授來台演講
 
專題演講
  題: What Do Medics Know and How Do They Know It?
     間: 2011.4.8 ()  10:00 ~ 12:00


     點:高雄醫學大學 第一教學大樓N111
  主持人: 王秀雲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回應人: Joel F. Stocker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交通資訊:請參考http://www2.kmu.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38
 


工作坊
  題: Knowing Cases in Medicine, 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 Lessons from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間: 2011.4.12 ()  14:00 ~ 17:00


   點: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主持人: 李尚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回應人:雷祥麟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吳嘉苓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交通資訊:請參考http://www.sinica.edu.tw/as/map/asmap_c.html
 
 
專題演講


  題:   Mental Health Policy in Scotland : Community and Social Mobilisation


   間:  2011.4.13 ()  12:30 ~ 14:30 
   點:  國立陽明大學 活動中心第二會議室 
           活動中心位置 


請參考http://www.ym.edu.tw/nts/map.pdf
主持人:  王文基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回應人:  巫毓荃     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  


       吳建昌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


活動詳情:詳見【NTS護理、醫療科技與社會】網頁http://www.ym.edu.tw/nts/
    
     或聯絡 曾雅蓮 小姐  02-28267000#5324  sts.at.ym@gmail.com 這個 E-mail 地址已經被防止灌水惡意程式保護,您需要啟用 Java Script 才能觀看


交通資訊:本校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


一、搭乘公車石牌站 紅12、紅19216223601645 (步行至本校約12) 陽明大學站 216()223288550 (步行至校門約5 分鐘)
二、自行開車由台北車站「承德路」往「北投方向」前進,至與「石牌路」左轉直行至「東華街」左轉直行約500 公尺 後右轉即為「立農街二段」陽明大學門口。三、由捷運淡水線「石牌站」步行至「陽明大學」石牌站出口,沿著捷運線下方之公園往「唭哩站」方向步行,約58 分鐘後見右手邊有「立農街二段」及「陽明大學告示牌」,右轉進入即可見校門。注意事項:會場敬備茶水,請自備「環保杯」,會場內不得飲食。


 


主辦單位: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科技與社會領域推動計畫


                     教育部STS跨領域教學計畫【護理、醫療科技與社會】計畫      


                     中研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                   


                     教育部100年度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高雄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http://www.yaw.com.tw/tw-st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3:20114-steve-sturdy&catid=1:latest-news&Itemid=61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active_2.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明清研究通訊」第17期貼心地將 梁其姿 老師的演講內容很完整的貼上來了。這場演講不才也有去,還看到豐恩學弟。會上「院士」雲集,大家提問也很踴躍。我很認真地做筆記,原本這幾天想整理一下,貼給大家,沒想到已經有人整理好了。稍微瀏覽一下,發現整理的非常好,給個讚,不知是誰的手筆?因為當天 梁 老師並沒有發文稿,只有大綱。現在有人整理好了,就感覺更齊全了啊。


 


2011 年「王世杰院長講座」梁其姿院士主講「疾病為甚麼有歷史?」活動側記


  


講演開始前,主持人王汎森副院長首先介紹王世杰院長的背景。王世杰院長是湖北崇陽人,先後留學英、法,獲法國巴黎大學法學博士,1928 年擔任中央研究院籌備委員,1948 年當選第一屆院士,1962 年接任中研院第四任院長。在任期間,全力推動中美學術合作,成立美國研究中心(現歐美研究所);舉辦暑期科學研討會,延攬海外優秀學者回臺短期講學,提升數理科教師素質;籌建經濟所,為國家經濟發展培養人才;並在院內實行所長任期制。本講座是為紀念王故院長世杰先生 121 歲冥誕特別設立;今年邀請現任香港大學講座教授暨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的梁其姿院士蒞院講演,梁院士關注與窮人及疾病相關的歷史,研究成果相當具有獨特性與創意。


梁其姿院士認為,疾病不是單純客觀的醫學現象。疾病有各種不同的文化與宗教意涵:不同語言,也建構出不同的身體與疾病概念。因此,研究歷史裡的疾病是瞭解歷史,尤其是社會史與文化史的有效途徑。現今人們對疾病的觀念深受十九世紀西方解剖學、生理醫學概念影響,認定疾病必然是生理病癥的反應,每個疾病均有其獨一無二的臨床特性,不同的細菌、病毒、生理變化皆產生不同的疾病,而每一疾病皆有獨特癥狀、過程與痊癒的定義。就西方醫學的觀點而言,每個疾病都應能在實驗室或解剖桌上被「證明」為某種疾病,若身體狀況沒有上述情況便不能算是疾病,不少學者也以今日生醫學的解釋套用在古人對病癥描述之上。但在這種觀點下的疾病歷史,似乎只是細菌、病毒在生理上變化的歷史,卻忽略了疾病也與社會、文化、歷史密切相關。就歷史學者的角度,生理醫學對疾病的解釋限制了人們對身體、疾病本身的瞭解,疾病不是一個絕對客觀的存在,對疾病的定義往往兼具理性與道德內容,需要回到其特定時空脈絡進一步理解。

  美國著名作家與評論家 Susan Sontag (1933-2004) 於專著 “Illness as Metaphor”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78) 中鼓吹社會要把疾病視為單純的疾病,不應賦予任何道德意義。許多當代疾病的生理屬性並不明顯,如酗酒、憂鬱症、頭疼、肥胖症、厭食症、更年期、過動症等等,而且許多「新病」主要與社會文化壓力有關,其中也包括了性別關係的影響。梁院士說道,許多疾病成為「疾病」是經過一個獨特的語言建構過程,每個發生在獨特時空過程都具有獨特的社會、文化特色。疾病的文化特色經常呈現於疾病的名字,意即語言作為「界定」、「定義」疾病的工具。疾病在被認定、命名以後才成為社會現象。一個有了病因解釋、診斷方式、所屬類別,被定名的疾病,社會才能循例控制、監管病患,健保制度也按例給付。一些疾病只在某些文化裡被命名、被治療,難以用別的語言充分翻譯,如漢語古典醫籍裡的「痧」、「小兒驚風」,近代的「神經衰弱」,以及英文 hysteria(譯做「歇斯底里」)等病症,都難以用今天的生物醫學語言翻譯,但在特定時空,這些「疾病」被認為是客觀存在的。


歷史中有關疾病的討論通常發生在人的情境裡,與今日以實驗室語言來討論疾病有所不同,透過病人本身、醫生、家屬、看護者、鄰里的表述詮釋的「疾病」彼此皆有差異,但每一個角色都多少參與了疾病的「定義」,而家人的照顧方式、醫生的醫療行為、社會的衛生政策、病患本身的反應等均影響了人的「疾病」認知。然而,大部分過去的疾病史都忽略了疾病被「定義」的歷史過程,與疾病的定義如何影響個人行為與公共政策。美國哈佛大學科學 史 教授 Charles Rosenberg (1936- ) 即認為,疾病不是「建構」(construct) 出來的,而是被「界定」、「劃定」(frame) 出來的,因為不能否認疾病有其客觀的生物性,不是純粹主觀的、憑空的文化建構。梁院士強調,疾病的定義過程牽涉文化層面,但也離不開客觀生理層面。

  疾病可從「概念與語言」及「醫病關係」兩種層面進行理解。傳統中國以陰陽五行的語言定義所謂的「疾病」,如陰陽不協調,或風濕寒暑燥火等六淫(外邪)。而西方則用體內體液平衡的概念理解「疾病」,如古希臘的四種體液論。或是以汙穢、瘴氣來形容、推導「疾病」的形成,傳統中國認為山嵐瘴氣有害人體,西方也有瘴氣論 (miasma)。此外,不同的身體也產生不同的疾病認知。西方人在細菌論之前以體液平衡的觀念想像身體的疾病,中國人則想像氣血在體內的經絡運行無礙才會「無疾」。中醫則認為身體內在有氣血流動,視為一動態系統。十五世紀的波斯醫學也有對體液流動於身體的想像。十七世紀以來,歐洲醫生以解剖學瞭解靜態的身體器官結構,十九世紀末在實驗室發展出來的細菌論則為疾病觀帶來革命性變化。其後,細菌論被人廣泛接受,成為思考疾病的主要語言工具。

  在古代,疾病的定義與治療可從醫病之間互動的協商 (negotiation) 過程而構成,即為 negotiating disease 的概念。傳統中國儒醫與病人及其家屬互相討論病況的景象可見於元代《飲膳正要》醫生問診圖,明代名醫孫一奎也於醫案記錄病婦張氏的丈夫與醫生相互討論病情並給予評斷的過程。梁院士認為,醫病關係與疾病史息息相關,近代以前的病患也是主體角色,醫生對病人的不適作出診斷,並為其病命名;不同歷史與文化背景的醫生所擁有的判斷工具不同,而這些框架 (frameworks) 的變化就是社會史的主題。醫生與病人要有相同的身體與疾病概念、同樣的語言,醫療才可以進行。兩者協商的結果不但落實在醫療方式之上,也在政策制度之上。然而,近代西方權威性的生物醫學觀點使得病患只能被動接受專家的意見。另一方面,疾病觀不但受限於特定文化歷史背景,也反過來制定醫療的語境 (context-determining),病因說、病的分類、診斷程序、治療原則等,構成了一套規範性的醫療語境,而其中人文的語境是有歷史變化的。


梁其姿院士以麻風病 (leprosy) 進一步舉例說明。中國歷代曾以「癘病」解釋麻風,如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林富士 教授即曾分析秦律記載「癘者有罪,定殺」之說法:根據律文意義,「癘」在當時解釋為麻風病,「癘」不但被認為是「病」,還是一種由鬼神作祟所引起的疾病,而「癘」被視為是鬼神對人的「降罰」,是為「惡疾」,因此需採用「定殺」這種將人活活投入止水中淹殺的罕見刑罰方式處理,才能根絕鬼神對人的擾亂。隋代巢氏《諸病源候論》則主張外界的風若與體內的蟲互動,將有害於人身,諸癩症實均因「用力過度,飲食相違,行房太過」以致「毛孔既開,冷熱風入五臟」。再者,麻風病也曾以「癩疾」一詞定名解釋,十三世紀南宋醫書提出「癩疾」會傳染之論,甚至在周密 (1232-1298) 筆記小說《癸辛雜識》後集亦提到「過癩」,即女子透過性交將「癩疾」傳染給男子而使己身得以痊癒的做法。[1]明初醫學亦承襲「癩疾」會傳染的觀念,更與道教之宗教觀念結合,認為「大麻風」乃是家庭報應,或「在外不謹」而染病的報應,須由道士作法將病源切斷。到了近代,麻風病與當時的熱帶醫學、種族觀念結合,被認為是落後民族的疾病,具高傳染性。由於被認為有強烈傳染性,清代至民國時期有許多麻風病人被隔離於孤島,如成立於 1919 年的廣東台山大衾島麻風院。

  麻風病的歷史透露了疾病觀念和社會的變化,與各時代醫學知識、宗教、法律、政治息息相關,亦與現代疾病的想像與處理有深刻的連續性,如愛滋病。疾病是個人與群體無可避免的經驗與必須處理的處境,也就是社會歷史重要的一部分,透過疾病史,我們更能深刻地瞭解社會及其歷史。

  討論時,許多與會學者熱烈發言提問。廖運範院士詢問,現代醫學除了麻風之外,尚有無其他疾病可溯源?如肝病。梁院士回覆,古代醫學對疾病的分類與現代極為不同,因此溯源不易,但若從近現代生物醫學言論對肝病的討論演變進行深入研究,應該相當有趣,而她自己對於「病名」很感興趣,近期研究的對象則是「腳氣」。賴明詔院士則從微生物學的角度提問中醫是何時接受了西醫細菌學及相關醫學概念?梁院士答道,約莫進入二十世紀以後,中醫不得不慢慢地接受西醫的知識與理論,但仍為選擇性地接受西醫對某些病症的說法,並非全面接受。她以自己最近身體不適就醫的親身經驗為例,相詢的西醫說她的症狀屬於中風,需服十二天藥錠以治療控制;熟識的中醫則認為是風寒侵入經絡,對於她擅服西藥的行為頗感不滿,但見到西藥甚有療效,也就不再加以制止。梁院士表示,今日即使已採用西醫儀器檢查人體,但一般中醫仍用經絡氣血的概念理解人體,而香港社會普遍上均接受中、西醫治療,並無太過截然二分的情況,自己則沒有深入研究中醫如何接受西醫說法的過程。此外,直至十八、十九世紀的醫學革命和知識發展史影響,對於疾病的理解受到解剖學、細菌論及語言定名影響,醫學具科學特質的權威性方才逐漸建立,但現代各種疾病仍是透過生理醫學解釋和社會文化所共同決定,因此梁院士也呼籲臺灣多推廣醫學教育活動,以利提升醫學與人文教育的素養。


講者簡介:
  梁其姿院士,現任香港大學講座教授暨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1980 年自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獲得歷 史學 博士後,梁院士開始大量蒐集明清時期方志資料,深入研究中國歷史如何看待疾病與死亡。1987 年發表明清時期對天花的預防措施與長江下游地區民間醫療組織等二篇論文,成為中國社會醫療史的先行者,受到學界重視。她已經出版許多論文與專書,包括三本英文專著:《中國帝制時期之女性醫療》(2006)ヽ《麻風病在中國的歷史》(2009),並與美 國費俠莉 教授 (Charlotte Furth) 主編匯聚台灣中生代史學者、社會學者之研究成果的論文集《東亞華人的健康與衛生:20 世紀的政策與社會反應》(2010)。梁院士歷任本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副所長、所長,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副執行長 (2004–2008)ヽ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 (2008–2010)、香港大學人文學院名譽教授 (2009–2010),以及香港理工大學名譽教授 (2010- )。梁其姿院士並曾數度榮獲國科會優等研究獎 (199019921993)、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199520002004)、教育部第 53 屆人文學科學術獎 (2009),以及擔任法國發展研究院 (Institut de Recherch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2000-2001)、法國遠東學院 (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 Orient, 2006- ) 等兩所機構的諮詢委員,她同時是歐盟所轄歐洲研究委員會人文與社會科學組委員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2006- )

[1]
宋代周密 (1232-1298)《癸辛雜識》〈過癩〉記載福建地區有所謂過癩者。據稱「癩疾」大多是女子感染,「凡覺面如桃花,即此症之發見也」。有些外來男子不知實情,常會與過癩女子發生關係,而癩病就可轉給男子,當地人皆熟知此習俗,並常用此法誘騙外來者。梁其姿:〈麻風病概念演變的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 (1999),頁 399-438


 


 


http://mingching.sinica.edu.tw/newsletter/017/20110312.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版主:日治時期臺灣中醫史的研究,確實在醫療史研究中屬於相對薄弱的區塊。網上瀏覽到這本論文之寫作,應該有助於我們瞭解當時中醫發展的情形。目前網路上看到的訊息指出:該文「同意授權/列印瀏覽電子全文服務,於 11/29/2011 起公開」,所以應該還不能下載,是不是應該跟作者討一本來閱讀啊。之前有中醫的朋友也對日治時期臺灣中醫發展史很有興趣,希望他有看到這則訊息!另外,我師大的學長魏嘉弘也在吳文星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日治時期中醫的相關博論研究,臺灣中醫史的研究可算是朝氣蓬勃起來了。另外,葉永文教授也曾有一篇論文:〈台灣日治時期的中醫發展與困境,《臺灣中醫醫學雜誌Vol.5 No.22007/03),頁69-81。文中闡述「日治臺灣醫政上的論述、謀略、和權力等三面向,來分別就當時具支配性的醫療觀念、一些政策佈局、以及中西醫療間的競逐關係進行檢視與分析。其結果發現,此時期的醫療觀念係以科學醫學為主體,以致相關的政策法規便存有對中醫發展相當不利的佈局,從而在中西醫療的競逐關係上便呈現出對中醫發展的諸多壓迫景象。」(取自該文中文摘要)至於整個日治時期臺灣醫療衛生歷史的情況,不消說,劉士永、范燕秋、陳君愷等學者都有專文專書,大家都已經相當熟悉了,就不消版主在此多言啦。



 


 


日治時期臺灣中醫研究


On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作者:周珮琪


名稱: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博士班學位論文2010


指導教授:林昭庚


 


中文摘要:


臺灣四面環海位處於亞洲重要航海路徑上,因而蘊育出獨特而豐富的歷史人文文化背景。在如此多變的地理、歷史、社會變遷的作用下是否使臺灣傳統中醫學的發展過程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臺灣人民在20世紀以前深深仰賴並藉以維護生命健康的傳統中醫學在西方醫學進入臺灣之後,在臨床上逐漸退居二線的角色,這又是如何漸漸的蔚為風潮?雖然這情境是研究中醫學,深知中醫學內涵廣博深奧對人體健康深有助益的中醫人所不樂意見到的,但是唯有真實地去面對這曾發生的過程,梳理出所有相關因子,並將這一切作為日後借鏡方能不再重蹈覆轍。因此本論文希望藉著探尋前人所走過的足跡,從記載於官方歷史文獻的內容、民間生活的片段以及關於中醫學臨床、教育等紀錄來挖掘出臺灣中醫曾經面對的發展過程進而釐清當時的歷史事件對目前中醫發展的影響,冀望對於台灣中醫未來的發展能有些微裨益。研究方法本研究除了搜尋整理現有的中醫學書籍文獻之外,亦將未歸類在醫書類籍之外的資料作全面搜尋與探索。透過收集明清時期臺灣地方志、日據時期及光復後有關教育、醫療、宗教、日常生活與中醫有關研究的相關官方公報、檔案、文獻、報紙、期刊、論文等資料,加以彙整,用以建構全文論述。針對近年新史料的整理與研究,大量使用原始史料(含已翻印的史料),及官方文書報告,以資料來源及性質分篇章整理,架構呈現此研究成果,也利用當時人的日記以做為本論文的輔佐資料,綜括研究探討臺灣中醫教育制度、醫事制度建立的過程,作為臺灣中醫(漢醫)學及建立管理與中醫教育制度永續發展之參考。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曾經在臺灣生活的人群有原住民、中國大陸的移民、西方傳教士、商人以及日本人等,這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群各帶著其原有的文化背景加入臺灣這塊土地。因此隨著其加入臺灣社會的時間長短以及在這社會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分別對臺灣中醫學的發展起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包含了有形的法律限制以及無形中所形成的社會氛圍,這一切都左右了臺灣人民對待及使用中醫學的態度,當然也影響了臺灣中醫學的研究與發展。臺灣中醫也在1902年正式由民間一般行業轉變為專門職業,人民若欲執行中醫醫療業務者必須通過國家專業考試取得證照後方可為之,執行各項醫療業務時也必須依循各項醫療法規之規範。臺灣中醫的臨床自此開始走上專業道路,也因此臺灣中醫師有了法律的保障,在社會文化的地位上也有所提升。從臺灣民間生活記錄中可以發現中醫使用歷史久遠而應用廣泛,然而其教育與傳承方式多半依靠師徒相傳或是父業子傳的方式流傳,除了以中醫學傳世典籍作為教育基礎外,多半的中醫醫療者是以臨床使用技巧為出發點。因此,在這時期所創作的中醫醫書多是以紀錄臨症治療方法為主,對於醫理之論述與研究則幾無所見。長期以來經過這樣的教育方式,雖然不乏有少數鳳毛麟角之醫術高明的中醫師,但是的確也出現為數不少不知醫理但僅知醫術使用的行醫者,更深的傷害是許多珍貴的經驗並未保留下來。又因著缺乏中醫學理論作為基礎,故此時期學習中醫者能在前人的基礎作更進一步發揮的不多。這樣的結果呈現更令人深刻體會所謂教育乃百年大計,不可不慎!長期以來臺灣民間生活早已將中醫學的內涵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回顧臺灣歷史中官方、民間,專業、非專業的各項紀錄後,發現這些都是對中醫發展有影響的面向,由此即可知今日中醫的樣貌是如何成形。同樣地,今日中醫的教育、研究及臨床方式都將會默默卻深長久遠地影響著臺灣中醫未來的去向!


 


英文摘要:


On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Pei-Chi Chou Advisor: Jaung-Geng Lin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Taiwan has been known for her unique yet abund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s being located on the important navigating route of Asia. Was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Taiwan before 1945 somehow influenced by the great diversity of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TCM, which had been the mainstream of the provider of health care system in Taiwan before the 20th century,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new coming Western medicine system. How did this evolve? As researchers and clinical practitioners of TCM who hold definite belief in its values, it is still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for us to face the facts and processes during that period thus hindcasting could be obtained by organizing all the associated factors. As a resul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CM and the influences from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by searching all official documents, fragments of civil lives and any records regarding TCM educa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ing. Hopefull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benefi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CM in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s, there were many populations living in Taiwan including aborigine, immigrants from mainland china,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merchants and Japanese. With various time length and social roles, their original cultures and life styles deep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CM in Taiwan with different grades. For example, the solid law restrictions and the intangible social atmosphere. Folk attitude to utilize and judge TCM was also directed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 Consequently, it had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TCM in Taiwan. Clinical practitioners of TCM in Taiwan had changed their roles from folk technicians to professionals since 1902. TCM practicing had bee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national examination and license system and regulated by medical laws as well. This professionalized the clinical TCM practicing and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TCM clinicians was lifted. TCM practicing began to have lawful protection. From the civil documentations, we learned that the employment of TCM has been wide and can be traced far back in Taiwan. Yet the knowledge passed on merely through master to apprentice or father to son mode. In addition to TCM classics, most of the TCM practitioners focused on the clinical skills rather than basic theories and researches. Hence, the writings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mainly description of clinical experience of various symptoms or diseases. Although few TCM clinicians with great skills as well as knowledge of profound medical theories emerged from that situation but there were more ones with only ordinary level of clinical skills without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CM theories. What was further harmful was that so much valuable clinical experience got lost. Furthermore, writings regarding the elaboration of basic TCM theories were even fewer due to the lack of basic TCM theory understanding. We profound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term education system of TCM from historical retrospects. The essence of TCM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daily lives in Taiwan. We found how various aspects described in this dissertation had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CM by reviewing considerable quantities of official/civil, professional/non-professional documentations during that period and we have a clear picture of how modern TCM has been shaped. Similarly, the way we practice TCM; the manner we conduct TCM researches and the mode we educate medical students nowadays would have a quiet yet long-term effe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CM in Taiwan.


 


關鍵字:臺灣中醫漢醫中醫發展中醫歷史中醫師證照考試Taiwa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development of TCMhistorylicense system of TCM


 


 


http://www.airitilibrary.com/searchdetail.aspx?DocIDs=U0013-231120101033290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Mark Harrison教授在328要在史語所進行一次演講,這是最近的一篇報導,貼給學友們做參考。


 


從流行疫情看危機與轉機--牛津大學馬克哈裡森訪台座談


江浪/報導
 
 全球大流行的疫病為何隨時可能發生?除了採取事後治療、隔離等防範措施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面對疫情?全球流行疫病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常為聯合國及各國微調醫學發展的方向的全球防疫專家牛津大學馬克哈里森 (Mark Harrison) 教授,此次受到中台文化顧問公司特別邀請來台,於328赴中研院指導後,329下午1:30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演講座談,主題是:“文明的崩解或重生:從流行疫情看危機與轉機”。

 2011221台灣媒體曾報導:“流感疫情最近肆虐,各大醫院急診病患劇增,一位醫師憂心說,「今年流感全台慘兮兮,是行醫卅多年來疫情最嚴峻的一年,幾乎每十個家庭,就有四個家庭感染。以感染流感死亡人數來看,從去年迄今已八十多人死亡,比SARS流行期間五十多人死亡更嚴重,衛生署應正視問題嚴重性!」”此次 馬克 教授將為大家帶來全面的觀點,共同探討人類疫病流傳的深層原因。

 配合此次演講並將發表新書“人類文明的崩解與重生 全球防疫專家牛津大學 馬克 教授訪談錄”,在本書訪談中,哈裡森教授再度大幅拓展他關懷的領域,直接面對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也最急迫的課題:在環境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我們社會要如何永續發展? 對環境與健康的關係進行深層探討。 在哈裡森教授的訪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如何透過醫學史研究所得到的洞見,思考與反省當代的環境與社會問題。他告訴我們,唯有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科技生態人文社區,讓人與人、人與大自然都和諧發展,才是我們的重生之道。
 
 而什麽是“可持續發展的科技生態人文社區”?中台文化顧問公司秉持多年專業探討國際永續發展經驗,專程赴英國拍攝,製作了三片DVD影音“英倫生態巡禮”、“自然與人文”、“環保與科技”,借鑒英國生態文明發展的經驗,讓我們在因氣候暖化而急劇變遷的大環境下,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馬克教授觀點摘錄:

“人類的滅亡”:城市、農業和下一個流行病
 英國知名醫學雜誌《Lancet(柳葉刀)的編輯早在1998年時就寫道:“城市有可能成為人類的葬身之地”。此言也許有些爭議,但也不無道理。人類歷史上大型流行病變異都和人類的遷徙有關,從史前畜牧時期到農業耕種時期,再到後來以古代帝國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城市,每一次轉變,都使得傳染性疾病大量增加,不斷突變。當人們聚集在一起,與家禽親密接觸時,疾病便會從一個物種“傳給”另一個物種,流感、瘟疫和很多其他潛在的流行病就是這樣產生的。隨著城市發展成為貿易中心,這些城市也成為疾病滋生的地方,因為商務往來會讓很多外來疾病在城市間快速流傳。

全球城市興起  疾病容易爆發
 近幾年,我們見證了一種新城市模式,即是“全球城市”的興起,城市總會向外發展,對那些從事遠距貿易的城市尤其如此。但現在的全球城市有不同的秩序,它們往往是巨型城市,不僅規模龐大(發展速度驚人),而且與其他類似城市有著密切的往來。全球城市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世界性城市,它們的特點是:商務人士和經濟移民在這些城市之間快速穿梭;全球政府和商業機構雲集;容易受到全球經濟風雲變化的影響;容易爆發疾病。

 中國在2002年底爆發了非典型肺炎,隨後該疫病通過北京和多倫多這樣的全球城市網路傳播開來,在當地和國際社會引發一片恐慌,全球經濟的穩定性也隨之飽受質疑。非典型肺炎揭開了新經濟系統的面紗,使很多國家的政府如夢初醒,他們因此都睜大雙眼,擔心起以後會爆發更致命的全球性傳染病。從那時起,大多數國家對疫病的監督和控制力度大為增強,世界衛生組織也因此起到了大作用,那些面對疫病措施不力、報告不及時的國家則羞愧難當。

 但是,非典型肺炎爆發後所採用的疾病控制模式是有自身局限的。當時的方法是對被感染的個人進行監視和控制,大量儲存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以達到預防疫病的目的。這種方法其實是一種應急計畫形式,本身倒也沒什麼錯,只是人們忽視了導致流行病的根源所在。很多流行病從某種形式上來說都是人和自然的關係出問題而導致的,我們都知道,很多所謂的疫病“爆發”和“復發”,其實都起因於生態系統的不平衡,這都是由於人類對動物的家園-森林變本加厲地侵佔(漢塔病毒因此產生),對野生動物的食用(導致非典型肺炎、埃博拉病毒和愛滋病),和城市快速而漫無頭緒的發展(登革熱、瘧疾和黃熱病應運而生)。但最近爆發的瘋牛病和流感所反映出的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對農業的監管不力。

需要深層關注疾病成因
 疾病史也表明流行病都是特定社會、經濟和環境狀況的產物,沒有任何疾病是偶然發生的。在過去,我們透過嚴加控制、監督和改善衛生狀況曾有效地遏制了像瘟疫、霍亂和黃熱病這樣的疫病,現在面對像流感這樣極易傳播的疾病,控制的難度更大。但是如果我們更深層次地思考導致該病的成因,那麼傳播的風險就能大大降低。
監督和應急規劃都是很重要的,但僅靠這些措施還不夠,我們需要更密切關注農業衛生問題、人口和動物的過度擁擠問題和城市化快速發展這樣重要的問題。我們需要提出新的經濟和社會倡議,鼓勵人們回到農村,防止農村地區陷入貧困,與大地和動物和諧相處,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生命之本。

*聯繫窗口:(02)2711-7038 小姐 / 0912290907 小姐
或報名回傳 Email : Chungtai100@hotmail.com
    Zhong Tai Culture & Consultant----------
 西安辦公室:+86 29 8835-4247 +86 29 8836-1980
 臺北辦公室:+886 2 2711-7038
中台官方網站:www.ztconsult.org.cn

附錄:
馬克 哈里森 教授     
全球疫病史專家,曾擔任許多國家訪問學者、國際醫學史考試委員,參與聯合國會議、接受BBC等媒體專訪
牛津大學醫學 史系所 教授 威爾康醫學史中心主任 格林太普敦學院教授
並參與牛津大學行政委員、主考官、學刊編輯,及專業研究學會委員
 
學歷資格
1987 布萊德福大學 社會科學院歷史系 頂尖榮譽 學士畢業 
1991 牛津大學 歷史系碩士
2001 牛津大學 歷 史系 博士
 
任職
1990-1991 牛津格林學院 副研究員
1992-1994 倫敦薄白克大學 兼職教員
1991-1994 倫敦大學大學學院 威爾康醫學史中心 研究員
1994-2000 雪菲爾哈林大學 威爾康獎得主 資深教員
2000-2001 牛津大學威爾康醫學史中心 
2001-2006 牛津大學醫學史講師、格 林學院 教授、牛津威爾康醫學史中心主任
2006-   牛津大學歷 史系 教授、牛津威爾康醫學史中心主任
 
得獎
1987    ESRC 博士獎
1989    貝特旅遊獎學金
1990    威爾 康 博士最後一年獎學金
      英國科學史學會 辛格獎
      牛津大學 柯宗印度史紀念獎
2005    軍隊歷史研究學會 聖殿騎士著作獎 (得獎著作 醫學與勝利 ) 
2011    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醫學之著作 得獎 (尚未公開公佈)


 


 


 2011-03-22 15:18:14


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433&docid=101477373


 


順便再貼一次臺灣的演講訊息:


主講人:Professor Mark Harrison (Director, Wellcome Unit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Professor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講 題:
Trading Germs: The Third Plague Pandemic and the New Liberal Consensus in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時 間:2011328(週一)下午
2:00~4:00
地 點:本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介紹一篇文章。


 


  成,〈中日對抗與公共衛生事業領導權的較量——對「南滿洲」鐵路、港口中心城市的觀察19011911〉,《近代史研究》第1 (2011),頁31-46


 


內容提要:1905年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在「南滿控制區域內的鐵路、港口中心城市大力推進公共衛生事業,與此同時,中國官府也積極創辦當地公共衛生事業,雙方就公共衛生事業領導權展開激烈的競爭和較量,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某些特定區域的衛生環境。然而,由於這是一種擴張/反抗的展開模式,在疾病治療和預防疾病之外被賦予和承擔了更多的政治考量,致使城市貧民區與鄉村的醫療衛生條件並未得到重點關注和大量投入,很長一段時同內垓地區仍然疾病叢生,惡性傳染病蔓延。在這個意義上,日本推進的公共衛生事務自然有其殖民主義擴張、帝國主義統治處心積慮、老謀深算的一面,中國官府和社會的「自強衛生救國醫學則或可被視為一種不得已的推進方式。


 


 


關鍵詞:中日對抗、公共衛生、南滿洲鐵路和港口中心城市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100年年會入選文章


 


原公告:


各位先進大家好^^


 


      首先感謝各位對於STS學會的支持及耐心的等待^^


100年年會入選文章名單出爐囉(詳細名單如下表)


恭喜各位入選的老師、先進^^,並請各位於430()前,


將您的全文寄至(wuyh0705@gmail.com這個 E-mail 地址已經被防止灌水惡意程式保護,您需要啟用 Java Script 才能觀看)信箱,若有收到


您的全文一定會回覆收取信件喔,請各位老師、先進配合^^


 


       然而此次沒能參與發表的老師、先進們也請別氣餒喔^^


實在是因為時間、場域的限制,不免有遺珠之憾,


請各位老師、先進多多體諒包含^^希望屆時各位還是能一同出席


STS學會的盛會【521()522() IN 陽明大學】,


相信有您的參與,一定能為這場學術交流增添更豐富的色彩^^


謝謝您


 


       敬祝  順心平安、兔年行大運


 


 





































































































































姓名



題目



呂理德



高科技產業風險社會建立:
專家會議在友達華映污染霄裡溪事件所扮演角色初探



王服清



從歐盟觀點論預防原則意涵與應用



范玫芳



環境正義之在地論述



許全義



過度電子化?-以LED產業的規範是否適用預防原則的探討為例



楊倍昌



杜聰明對漢醫學的科學想像



安勤之



從布希亞的消費理論探索保健食品與自我認同的關係──以聯合知識庫當中對「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的討論為例



林宛萱



探討台灣婦女使用嬰兒背巾的身體政治



盧孳豔



張國暉



台灣科技官僚的興起與消逝:從威權政治到公民政治



杜文苓



公民參與、專家代理?--檢視環評制度內的專家會議運作



謝宛真



風險社會的科技素養Hans Jonas的《責任原則》出發



曾上嘉



網民救災:部落客串連與災情彙整平台之探討



許惠美



校園自由軟體推廣從行動者網絡理論來看



洪均燊



從「醫事衛生顧問」看共和中國民眾眼中的肺結核



陳宗文



疫苗技術的在地想像



曾凡慈



倡導聯盟與當代台灣早期療育政策的形構與變遷



陳嘉新



Assembling Technologies of Government for a Late Developed Country:The Case of Harm Reduction Policy Making in Taiwan



郭文華



Ethics in Action: landscaping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health controversies in Taiwan



吳嘉苓



Standardization for a Late Comer:
The Making of World’s Most Lenient Guideline in Multiple Embryo Transfer



李明穎



網路公眾建構颱風的風險知識



鄭安佑



低碳經濟體作為臺灣發展路徑之探討:
從後進觀點檢視氣候變遷議題中的紀登斯悖論



陶宏姿



ADHD診斷的歷史



盧孳艷



潘美玲



理工大學校園看見性別的「不平等」



韓采燕



楊谷洋



張育銘



風險社會中的公民參與做為法律建構之必要性和可能性為何試從哈伯瑪斯的民主法治國之對話理論闡釋之



張傳佳



環境線記者眼中的專家與常民



洪文玲



科學、公眾、與政治-以環境監測科技及數據在產業廢水汙染事件中之角色為例



吳亞臻



王治平



林啟燦



葉至齡



對抗風險還是販賣風險-初探孕媽咪「抗電磁波防護衣」的製造及使用



方念萱



當我們(we/wii)同在一起?



黃令名



通往什麼樣的「現代」?



秦先玉



家庭廚房機械化的開端:間熱式電鍋炊煮技術史(1950-1991)



何怡真



徘徊在醫療化與美容化的齒顎矯正-STS的觀點為例



林郁婷



從保護隱私到看見隱私台灣汽車旅館的歷史與隱密技術發展



蔡沛廷



以牙還牙──論風險社會中的鑲牙生之消失與牙科技工專業化



鄭斐文



乳癌預防政策、風險與環境健康運動



陳政亮



論流行病學因果關係建立的模式



林崇熙



不負責任的知識對環境評估的知識論考察



林文源



如何帶回使用者?



邱花妹



無法忍受的污染還是可接受風險?——解讀高科技污染定義之社會爭議過程



 


http://www.tw-sts.org/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議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第一會議室


會議時間:中華民國10049-10


主辦單位: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國委員會


 


主題演講


劉廣定(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題目:百年來的中華民國化學研究


論文發表者與題目





















































































發表者



題 目



朱瑪瓏



「同行相嫉」:梅威令醫生與其他洋醫關於中國人西醫教育的爭議



吳明德/陳怡靜



記錄資訊的輪子



吳燕秋



戰後台灣墮胎技術發展史(1945-1984)



巫潔濡



公醫制度日治臺灣醫學教育的濫觴



李其霖



略論清代船舶之頭巾及插花



李學勇



七十年(1940-2010)學習接受達爾文學說的回憶:物不競人競,天不擇人擇



沈建東



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時代晚期玉器工藝製作前的構圖及其意義



周維強



師夷長技:清代子母砲之制度及其應用



林加豐



都江堰水利工程再探



林明聖



臺灣詩中的明清小冰期(1624-1895



林政佑



殖民地的指紋日治時期指紋技術的形成與應用



林聰益/呂金塗/林育昇



臥軸式風力翻車的構造分析



林聰益/曾聖超



運儀象臺之水運儀的復原製造



林聰益/楊政峰/李宜倫



龍骨水車的分類與其構造



城地茂/劉伯雯



西漢以前算書群與《周髀算經》的直角三角形:《周髀算經》的夏至之日晷與《數》第03040457



英家銘



從《算學正義》與《九章數解》看韓國史上的數學正典



張澔



江南製造局訂購之化學書籍(1868-1870):清末引進西方化學之探討



張耀祖



秦九韶大衍求一術的近代應用



陳正凡



由臺灣科學教育史的角度來認識趙金祁哲學的意義與影響



陳怡靜/吳明德



空氣動力車史



陳東和



從技術與審美趣味看論南宋官窯演進的內外因素



陳韻如



常山、青蒿與砒霜:從藥方比較觀察瘧對宋代醫學的影響



劉昭民



臺灣日據時代(1895-1945)植物學之研究



鄭永昌



略論清代的河工器械



賴伯琦



後達爾文時期物種概念發展史



魏嘉弘



帕西尼與霍亂弧菌



 


 大會秘書處:

總幹事:周維強(本會委員、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
秘書:劉惠青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職員:吳欣怡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大會聯絡電話:0928 7663710928 650 810


研討會網址:http://www4.isu.edu.tw/sites/chsas_taipei/presentation2.html
聯絡人: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劉惠青 小姐電話:(07) 65777115204
傳真:6577056E-mailhcliou@isu.edu.tw


 


 該會網址:http://www4.isu.edu.tw/sites/chsas_taipei/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業師的著作出版了!


 


 


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


    者:李建民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2011/03/01


 


內容簡介:


 一般人對傳統中國醫學與西醫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看法:例如中醫精於內科,西醫長於外科手術等。李建民教授這本著作以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讓我們重新檢討這種簡單的二分法。這本書如同李教授過去的著作一樣,結合著紥實的文獻功夫與豐富的歷史想像力,讓人在他優美的文字之間,嘗試捕捉傳統中國醫學思維與實踐的微妙,及其有趣的變化。雖然這不是一本小說,但它給讀者帶來的閱讀樂趣不下一本精采的小說。


                                                  梁其姿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


   


     趙惟熙論西醫「其治病一切參以化學,故推求甚密,內科雖精,尚少有試驗者,至外科則神乎其技,幾于跗、佗之能矣。」(《西學書目答問》,1901)


    這是一本選題獨特、敘述生動的中國醫學史。


    中醫長於內科嗎?傳統的中國醫生不會動手術?這本書推翻了上述的成見。本書提出了原創性的論點。中醫外科的身體觀是「肌肉的」身體觀;「局部的熱」是中醫外科的生理及病理核心的概念。而中醫與西醫的分歧,最主要的區別是中醫外科­「內科化」的歷史過程。我們完成一次中醫外科史的旅程,最主要即圍繞這個清晰的地標而進行的。


    本書著重對圖像的分析,許多圖像第一次刊布;作者採用「文圖互證」的方法,圖像在此不是插圖的作用,希望能夠與書中的敘述融合為一體。


    這是一本中醫外科史的通史。外科在這本書是一個重要的參照,書中深入不同的領域,討論中國醫學的特質與演變。本書採用宏觀的視野,同時列舉具體的事例,是一本中國醫學史的最佳入門書。


 


序言:


     記得年輕的時候,讀了許多奧地利作家Stefan Zweig(1881-1942)的作品。 Zweig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屬於歷史。他寫的歷史既有想像力,文筆又流暢;我常想現在的歷史作品,能夠跟Zweig的創作一樣那就好了。他的作品之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其中一章寫18156月拿破崙的滑鐵盧之役,因為種種的原因,包括格魯希(Emmanuel de Grouchy, 1766-1847)的判斷錯誤,整個戰役一時逆轉。 Zweig寫得又緊湊,又發人深省:「格魯希考慮的這一秒鐘卻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拿破崙的命運和世界的命運。在瓦爾海姆的一家農舍裡逝去的這一秒鐘決定了整個十九世紀。而這一秒鐘全取決於這個迂腐庸人的一張嘴巴。」


  漫長的歷史,其變化往往取決於某些關鍵時刻甚至一瞬間。Zweig說:「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別想超越它。」 


《華佗隱藏的手術》是一部醫學通史。醫學史的研究,如史學大家劉咸炘(1896-1932)所形容的「異學」,不在史學正統與主流;但這也與臺灣學風變遷有關的,劉咸炘在《學略》說:「蓋學問不得其本,風會盛衰,迭相勝負,變無可變,棄而之他,斯固事理之必然。」


  這本小書,雖然處理中醫外科從戰國一直到明清的漫長歷史,但也請各位讀者特別注意到,某些歷史時期的關鍵性。我基本上把中醫外科歷史分為兩大段,一是「手術的年代」,大概在唐代以前;另一是中醫外科的「內科化」時期,時間在宋代以降,自此中醫外科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兩段時期其實是重疊的,不過期間的分水嶺還是非常清楚。


  清末民初的醫家彭子益(1871-1949),教導他人如何學習中醫外科,他說:「外科以徐靈胎《外科正宗》為最好,按其所用之藥之性,以系統學中氣、榮衛、臟腑、陰陽之理求之,便學著矣。」這完全是中醫外科「內科化」以後的結果,如果回顧歷史,就會發覺中醫外科有各式各樣的發展。


  有人認為:「中醫也偏重『內治』。」(《醫學簡史》,王道還「譯按」)這個對中醫外科史的判斷是沒有史料上的根據、不做任何研究的臆論。


這本小書寫作的時間大約一年上下,一氣直說,未能細注出處史源。我在寫書的過程當中,也同時不斷地反省什麼是學院的生活。我所喜歡的一位奧地利作者Thomas Bernhard(1931-1989),在他創作的人物裡,這些主角常常罹患疾病,或背負著出生的包袱,或者正飽受著生存上的壓力,但他們極力擺脫這一切!這些人盡可能完全地獨立自主,去追求某一種完美的結果。而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往往內化成一種強迫,甚至成為致命的習慣。我常想,學院中的人物有時候也是如此罷。


  Thomas Bernhard說:「盡可能做到不依賴任何人和事,這是第一前提,只有這樣才能自作主張,我行我素。」他又說:「只有真正獨立的人,才能從根本上做到真正把書寫好。」作為學者,往往是大學制度的一員,或是公務人員,受制於制度及人際關係,如何做一個真正獨立的人?許多學者如果一天沒做個什麼「長」之類的,他就不舒服;這些人行政工作一個接一個,做學問似乎只是兼差。也有些學者,一天到晚只想得到什麼「獎」之類的,看到別人得到什麼獎就渾身不舒服。


  這本小書只為愛書、愛思考的人而寫,而習史者亦可於擿埴索塗之下,有所參照。在寫作風格上,我也盡量地自由發揮、不拘一格。有沒有可能變換一種寫作的表達,而爭取某一程度的「獨立」?


   寫作是個人隱私。每一部作品多多少少含有自傳性。一個作者一生當中寫過許許多多的作品,但所有的作品都是「同一部」。就像所有的創作者一樣,一個學者只有在寫作的時候才感覺到快樂。女性導演Liliana Cavani (1933- )說:「我拍的電影是我自己希望在銀幕上看到的電影,如此而已。」著述者為己之學。作品本身是自給自足的。


    我不想界定這本書是醫療史、身體史或其他;也許是屬於某一種「隱秘史」(Peter Burke,《什麼是文化史》)罷。


   寫作《華佗隱藏的手術》的一開始,曾經跟家父談過這件事情,我沒有把握他到底知不知道我要做的工作。因為那時候他老年失智的情況已經慢慢地惡化。


   最近我跟我三歲多的兒子看以前的照片,我告訴他有些照片中的人物是爺爺。他好奇地問,他怎麼從來沒看過爺爺?爺爺去哪裡?那些照片都是他剛出生不久照的,之後我的父親退化的情況極速惡化。接著他就癱臥在床,又不久他必須靠著插管維生。今年的父親節,我到加護病房看他,他的身上有呼吸管、食管、尿管,長滿了帶狀疱疹。看著父親在病床的樣子,我第一次體會「任人擺佈」這句話的意思。我俯身就父,告訴他他的孫子問候他好不好?我的這本小書的初稿,於父親節完成了。付剞劂之日,將本書獻給我深愛的父親, 李鎮富 先生。


 


  李建民序於


2009.8.8


二稿於香港中文大學「比梭溪書室」2010.5.9


 


目錄: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
自 序
中國朝代年表
第一章 楔子
第二章 手術的年代
第三章 中醫外科的「內科化」
第四章 從外科看中醫
附錄:中醫外科醫生233人小傳
延伸讀物
謝 辭
索引(人名)
英文摘要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684304&pf_id=99E155q9K106i 52F 106p 65L 104g 127jHXqQLc188SxV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穎翀兄,1978年生,任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本身是骨傷科醫師,後來對研究醫史有興趣,就考進了該院,師承廖育群等教授。他的專長是中醫方劑學史與民族醫學史(主要是維吾爾與回教醫學)。那天因談編書之事,從北京打了個電話給我,長聊了近一個小時左右。胡兄人很好,也很客氣,對醫史研究很有熱誠與想法。他跟我談了許多中國醫史研究現階段的問題,他希望能夠多促進一些內、外史的交流,醫生與史家如何可能進行進一步的對話,是他最為關心的,而不僅是坐下來聊聊天,開開研討會,應該要做出比較實質的貢獻,理出一套方法。


他和我談了大陸在點校古醫籍方面的問題,其實仍存在許多錯誤,我回應他說,臺灣完全沒有這方面專業的出版社,要點校一本古醫書,除需要國學底子外,還要懂中醫,不然斷句一定亂七八糟。臺灣連出版學術著作都很難;其實又不是難,大部分的出版社只看銷售量,太學術的書不喜歡出,何況古籍呢?胡兄自謙說,民族醫學這塊領域很少人做,他這一代學者也只能做些基礎工作,留待後人吧,必需要懂回文與阿拉伯語,那是再好不過的,他也正在找機會學習,祝他成功。


他也談到臺灣的醫史研究概況,他認為給他們這一輩很多啟發,特別是他口中娓娓道來「新史學」這輩學者,研究方法新穎,視角也很多元。不過,他也聽老一輩治醫史者言,臺灣的醫史研究存在「沒有醫療的醫療史,沒有疾病的疾病史」這樣的問題,其實只能說是社會史,而非醫史。胡兄覺得話有些重,我想,意思大概是沒有「內史」吧?這樣評論客觀否,我不清楚,至少吾師就已談到不少醫經與原典的問題,不能說沒有「內史」。我想,這背後還是凸顯一個問題,醫史作品有沒有可能讓史家與醫生都覺得有意義,願意閱讀呢?這也是最困擾我的地方呢。


最後談到胡兄的另一志願,他希望能夠成立一個平台,讓兩岸甚至世界治醫史的學者都能來參觀,提供研究資訊和資料下載。他說這必需先申請經費,找專門的人來進行這些數位資訊、資料庫的建置工作。當然很可惜,我的部落格因為大陸網管之問題,無法被胡兄看到,倒是他架了一個「颖周堂」,我已放在連結中,當中有一些初步的訊息和醫書連結。我鼓勵他繼續加油,早日完成這一願望。也很高興認識這樣對醫史有熱忱的朋友。


 


                                                                                                     


2011/3/1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37,我抽了時間回到臺北。長庚傳醫所的 李岳峰 醫師送了一本碩論給我。我和他應該算是同學,因為我們一起修過 李 老師的醫經醫史的課程。我們隨意選了離台電大樓捷運站5號出口附近的飲料店坐下來,天南地北的聊起來。我很驚訝,也很感動,因為 李 醫師對醫學人文的熱情,讓我覺得醫學史不是只有史家在關注而已,他和我提到的「中醫始信社」和《杏仁》,是一群喜好醫學人 文的 醫 師和 老師所組成,我衷心期待它能繼續發展、延續下去醫者對醫史研究的熱情與生命。又特別的是,他做的是台灣中醫史,與當今醫界的的發展可說是息息相關;並且透過其言,讓我瞭解到,台灣民間有相當多的民俗研究學者或醫生對台灣中醫各方面的發展都很有興趣,他們手上有許多未公開的老資料,真可謂臥虎藏龍呢;史料、更多的史料以及口述歷史,將之系統整理,可能是治台灣中醫史所必須注意的首要步驟。其論文可以幫助解答我這個外行人的疑惑:為什麼我們在台灣看的中醫,是發展成現在這個模樣?我們都知道,經過民國時期的中西醫論爭後,現代中醫已經和「傳統」中醫大不相同了,從現代中醫的經驗出發,反溯去探索促使其改變的因素,並進一步去理解已逝去、或仍存在的傳統,如此既有歷史的意義,也可以說是有實用的目的(學歷史有什麼用?我希望這可以是解答之一)。最後,期待 李 醫師能繼續的追索下去,並保持與史家持續的對話,更進一步地去探索他跟我說的幾個線索。


 


 


論文名稱:      


台灣近五十年中西醫結合之發展:1958-2008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aiwan over the last fifty years : 1958-2008


 

中文摘要


    中西醫的交流由來已久,比較有史料可稽的,第一次是明末清初,第二次是鴉片戰爭之後。清朝末年,中西匯通派在醫界逐漸形成。民國肇始,中醫被排除於政府體制之外,在西化的潮流中,中醫並未受到重視,台灣的中西醫結合,直到私立中國醫藥學院成立以後,才有了實際的進展。


    本文探討中國醫藥學院成立 (1958) 之後,台灣近五十年來中西醫結合的發展。以學校-醫院-醫家為論述的軸心,旁及大陸、日本和台灣的中西醫交流史,來增加對於此軸心的理解。


    中國醫藥學院的創設,被視為中西醫結合發展的里程碑。在中西醫雙軌並行的教育模式中,學生們對於這兩種醫學有了實際的認知,但「結合」上仍有許多不足。初期的醫學系實際上是中西醫雙主修,此時期培養出中西醫結合的代表性醫家為惲子愉。他認為中西醫結合的中心在傷寒論,並透過不斷進步的西醫,來理解傷寒論。在臨床場域,能夠真正開始執行中西醫結合的,就要等到1980年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的成立。該院成立三十年來,從「中西合作醫院」到「中西合作醫療中心」,到「中西醫結合科」,中西醫結合的架構層級不斷下降。但台灣各公私立教學醫院設立中醫部門越來越普遍,中西醫的交流互動,主要是透過會診及研究工作來進行。


 


關鍵字:中西醫結合、台灣、中醫


 


 


Abstract


    There has been long time since the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tarted .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and protracted data, the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egan at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The second event of the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s  the Opium Wa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converg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med gradually in medical associa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inese medicine was excluded from the government.  In the trend of Westernization, Chinese medicine are not taken seriously. Until private China Medical College established,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aiwan started for the actual progress .


    Our thesis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aiwan over the last fifty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a Medical College (1958). The axis of this article was School - Hospital -  physician, and we also discuss the history of the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mainland China , Japan and Taiwan ,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for this ax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a Medical College is considered a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dual tracks of education mod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students have practical knowledge for both medicine, but there is still much has not done in the aspedt of “integration ”.


     In the beginning, the school of medicine in China Medical College was actually a double major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is period, there was a representative physician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Zi-Yu Yun. He believed that the center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s “On Cold Damage”. He tried to interpret “On Cold Damage”  through the continuously progressive western medicine .


In the clinical field, doctors could not really begin to the integrat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until 1980, China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was founded.


     For the three decades from the hospital was established, from the "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operation  Hospital " to "Center for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to the "depart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the lev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ntinues to lower down. However, it is more and more common that the public and private teaching hospitals in Taiwan set up their departm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se hospitals, the interaction and mutual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ppen mainly through the consultation and research projects.


 


Key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aiwan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ttp://thesis.lib.cg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也可參考其部落格,有最新的研究與教學、演講訊息。


http://cgu-sts.blogspot.com/



 

長庚大學STS教案研發工作坊


 


 


日期:100318


地點:長庚大學第一醫學大樓二樓簡報室


附註:本活動全程參予者可獲得出席時數之證明。
 


教案工作坊 議程:


13:00-13:00   報到


13:10-13:20   長庚大學副校長 致詞


13:20-14:20   教案分享 主講者: 王秀雲老師 與談人: 許宏彬老師


                        題目:子宮切除史


14:20-15:20   教案分享 主講者: 盧孳豔老師 與談人: 王文基老師


                        題目:更年期與賀爾蒙補充療法


15:20-15:30   休息時間


15:30-16:30   教案分享 主講者: 林文源老師 與談人: 翁註重老師


                        題目:STS inside: 朝向實作觀點的課程與教案設計


16:30-16:45   綜合討論 主持人: 王文基老師


 


活動報名至3/15截止


線上報名


 


主辦單位:教育部顧問室科技與社會計劃辦公室


執行單位:長庚大學「健康、醫療技術與社會」跨領域教學計畫


協辦單位:長庚大學醫學院教師能力發展中心


 


 


http://cm.cgu.edu.tw/bin/home.php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學期建民老師應是另有學術公務,故委由張恒鴻教授代開這門課程。承蒙張教授邀請至課堂上講述一次,非常感謝,與這麼多醫史、史界前輩與專業的中醫師共同討論,應該能激發更多火花吧。面對底下都是準博士醫師,希望到時不要出醜才好,也希望有更多臨床醫師喜歡醫學人文、歷史這塊領域。








 


課程資訊



 



 















































學年



99



學期



2



年級



1



班別





開課單位



臨醫所博士班



科目代號(學分)



CMD304 (2)



開課序號



89829



(中文)課程名稱



生命醫療史專題討論



(英文)課程名稱



Healing Arts in Ancient China



修課學生數



6



人數上限



60



人數下限



5



上課時間地點

















星期



開始



結束



教室 (說明)



 



星期五



08:10



12:00



系上



單週上課





備註



單週上課,桃園長庚



 








教學大綱



 



 





























教科書
Textbook



教科書:《旅行者的史學》(台北:允晨文化,2009)。



參考書
Reference book



參考書:《生命史學》(台北:三民書局,2005)。



整體教學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閱讀中醫原典,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把握,並結合臨床經驗,對醫經醫史的研究,有整體系統性的理解。



教學方法
Teaching methods



閱讀中醫原典為主,並介紹最新的二手研究。



中文課程簡介
Course description



第一講生命醫療史導論。


第二講:由皮國立老師演講「民初疫病與社會應對 - 1918大流感在京、津與滬、紹之區域對比研究」與「當中醫遇上細菌專題」。


第三講:由雷祥麟老師演講「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


第四講:由張淑卿老師演講「臺灣結核病史:醫療技術與文化觀點」。


第五講:由楊仕哲老師演講「內經運氣學說與天文曆法的關聯。


第六講:由陳光偉老師以中醫各式圖像專題演講「圖解中醫」。


第七講:由陳光偉老師演講「中西醫分流」。


第八講:由黃寬重老師從宋代不同古籍版本演講「宋代古籍版本討論」。


第九講:期末綜合討論。



英文課程簡介
Course description



Medical history was one important offshoot of the New Historiography movement emerging in  Taiwan  during the 1990s. In contrast to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commonly analyzed by medical doctors which focuses mostly on the clinical perspectiv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aiwan  places greater emphasis on tracing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rigins and guiding spirit.



成績考核
Grading



出席:60%
學期報告:40%



師生互動時間
Office hour



未提供資料



 


http://www.is.cgu.edu.tw/portal/DesktopModules/Course/CourseInfo.aspx?SID=89829&CID=CMD30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哇,這禮拜的最後,消息真豐富,彙整一下,有兩場研討會和一本新書,貼給大家參考。


 


「生命醫療研究室」:3/28() Professor Mark Harrison 專題演講
















目:



Trading Germs:
The Third Plague Pandemic and the New Liberal Consensus in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主講人:



Prof. Mark Harrison ( University of Oxford , Wellcome Unit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


 





100328(星期一) 1400





中研院史語所701會議室



 


 


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 第二次討論會


中研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演講

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
100
年度第二次討論會

2011/3/16 (
星期三)下午兩點至四點
地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

第一場
主講人:李尚仁教授(史語所副研究員)
講題: 早期瘧疾研究的物質文化

第二場
主講人: 祝平一教授(史語所研究員)
講題: 檢驗與證據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


 


以下貼文轉引自 蔣竹山 老師之部落格:


廣東的美國醫生: 現代化在中國,1835-1935


剛收到去年在香港浸會大學開近代港口與公共衛生歷史會議認識的Xu Guangqiu教授寄來的醫療史新作書訊!

American Doctors in Canton : Modernization in China , 1835-1935 
Guangqiu Xu


  Hardcover: 336 pages


  Publisher: Transaction Publishers (March 2011) 


詳見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1564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網頁上看到,這幾乎全是「內史」不打緊,完全以西方臨床醫學史為授課綱要,缺少人文思想與中國醫學的思維,甚為可惜。這不像「後中醫」的課程,比較像是西醫(類)學系的醫學史。


 


以下為原資訊:


後中醫學系本學期(99 學年度第 2)開設 乙門 「醫學史」選修課程,


本課程採模組教學方式授課。


本次後中醫系重金禮聘多位資深教授、醫師協助教授醫學史,上課內容精彩豐富,歡迎醫學院各系老師及同學踴躍參加旁聽或選修!!  課程表詳如附檔。


上課時間:每週五 第34


上課地點:分部教學大樓CC0146教室


 


詳細授課大綱PDFhttp://www.isu.edu.tw/upload/83201/18/news/postfile_40375.pdf


 


網頁出處:


http://www.isu.edu.tw/interface/shownews.php?id=40375&dept_id=18&dept_mno=8320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是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最新的研究計畫,目前處在先期計畫時期,全計畫預計為期二年。以下是計畫簡介以及網站資訊,提供給有興趣的好朋友。第一次月會的PDF檔也已放在網路上,可以參考下載。


 


計畫簡介:


由物質文化的角度來探討醫學史研究,也是研究領域的拓展和研究方向的重要轉向。首先,實在論(realism)和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之間的對立是近年來科學史、科學哲學與科學知識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最主要的理論爭論。簡而言之,前者認為「自然」是個有待認識的實體,雖然人類知識目前無法完全正確而完整地認識自然,甚至也難以窮盡對自然的了解,但我們仍有可能客觀地日益趨近對自然的正確認識。社會建構論則強調科學對自然的認識總是受到社會利益、研究社群興趣、文化觀念的形塑,知識總是社會建構的產物,並沒有獨立超然於社會之外的「客觀」知識。實在論者批評社會建構論者否定「現實」的存在,其所描述的科學知識像是可以任意跳脫於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質之外;社會建構論者則批評實在論者低估了理論、概念與研究出發點在科學知識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更無視社會與文化因素對於科學家之研究預設與探討進路的深刻影響。此一計畫的出發點之一,是透過分析「物」的性質和人與物的互動之間的關係,同時探討物質所涉及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面向,來擺脫實在論/建構論、自然/社會等常見但現在已經難以提供新的研究洞見的二元對立觀念,以新的概念與視野來探醫療活動與醫學知識生產。


  物質文化研究涉及到經濟活動、文化象徵、科學實作等面向,可由歷史學、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組織與經濟社會學等不同學科與角度切入研究,非常適合進行跨學科的合作研究計畫。在此試舉一例:如果以物質文化的角度來研究「威而鋼」(Viagra),那麼我們可以探討研發此一藥物的實驗實作(化學分子的選擇、動物實驗、臨床試驗等),可從技術史的角度分析此一藥物生產的儀器、設備與技術特點,可從政治經濟學與組織社會學的面向來探討威而鋼的生產與行銷,也可從使用者的角度討論此一藥物的消費與當代社會性文化的關係,乃至我們也可以討論此一藥物所具有的象徵意涵及其與通俗文化的關聯。由物質文化的進路探討某一特定之物,可以將多樣的研究關切與分析角度整合在一個研究架構當中。


  因此,此一先期計畫將結合不同學科與不同領域的同道學者,從不同的方法進路、理論架構與研究關切出發,進行實質的知識交流與研究準備。本計劃參與學者在各自的領域內都已具備研究經驗。倘若本先導計劃能獲得支持,相信在兩年先期計畫結束後,將可提出可行且具有發展潛力的主題計畫。



資訊來源與網站位置: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cim/news.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題目: 癩病醫療:知識與實踐


主講人:洪意凌


時間:100222(星期二) 1000


地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摘要:


癩病目前被認定為可以居家治療的一種傳染病。然而從十九世紀現代醫學介入以來,癩病經過幾番重新定義,每一次都對癩病的診斷及治療帶來重大影響。


本研究追溯癩病的幾次重新定義,尤其著重在鏡檢、動物模型、核酸技術這三種醫療技術用在癩病時,癩病以及醫療技術怎樣相互形塑。


從技術的觀點切入可以讓我們了解疾病對醫療人員以及病人來說實際上的意義是什麼,也幫助我們了解關於這個疾病的知識的累積如何從實作裡面發生。


 


http://www.issp.sinica.edu.tw/hygiene/seminar.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明清研究通訊第16期出刊,再次轉介紹這本書


Health and Hygiene in Chinese East Asia : Policies and Publics in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編者



Angela Ki Che Leung, Charlotte Furth



出版單位



Duk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份



2010



ISBN



9780822348299



頁數



337



 


作者簡介


  Angela Ki Che Leung is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and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with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t the Academia Sinica in Taipei . She is the author of Leprosy in China : A History. Charlotte Furth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Emerita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She is the author of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Charlotte Furth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Emerita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She is the author of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 ’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內容簡介

   This collection expands the history of colonial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by exploring efforts to overcome disease and improve human health in Chinese regions of East Asia from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The contributors consider the science and politics of public health policy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 Taiwan , Manchuria, Hong Kong, and the Yangzi River delta, focusing mostly on towns and villages rather than cities. Whether discussing the resistance of lay midwives in colonial Taiwan to the Japanese campaign to replace them with experts in “scientific motherhood” or the reaction of British colonists in Shanghai to Chinese diet and health regimes, they illuminate the effects of foreign interventions and influences on particular situations and localities. They discuss responses to epidemics from the plague in early-twentieth-century Manchuria to SARS in southern China , Singapore , and Taiwan , but they also emphasize that public health is not just about epidemic crises. As essays on marsh drainage in Taiwan , the enforcement of sanitary ordinances in Shanghai , and vaccination drives in Manchuria show, throughout the twentieth century public health bureaucracies have primarily been engaged in the mundane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prevention, and monitoring.

Contributors. Warwick Anderson, Charlotte Furth, Marta E. Hanson, Sean Hsiang-lin Lei, Angela Ki Che Leung, Shang-Jen Li, Yushang Li, Yi-Ping Lin, Shiyung Liu, Ruth Rogaski, Yen-Fen Tseng, Chia-ling Wu, Xinzhong Yu


http://mingching.sinica.edu.tw/newsletter/parts/books5.htm#Health_and_Hygien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一天沒上網,就有兩則醫療史研究的訊息,代表開學了,學界又動了起來,真是期待。


 


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100年度第一次討論會】


第一場


主講人:林文源 教授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題:腎病醫療體制對病患行動能力的養成
時 間:2011222(週二)下午2:00~ 4:00


第二場


主講人:金仕起 教授 (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題:中國古代符咒文化研究
時 間:2011222(週二)下午2:00~ 4:00
地 點:中研院所研究大樓701


主辦單位:史語所「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相關事項請洽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電話:(02) 2782-9555#353


訊息來源:http://www.ihp.sinica.edu.tw/


 


 


王世杰院長講座「疾病為甚麼有歷史?


 員:梁其姿院士(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主持人:本院王汎森副院長


 間:100312(星期六)下午2時至4


 點: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會議室


請於100310日前,以下列方式報名:


1. 1次參加者,請至網址: http://www.sinica.edu.tw/sc.html 報名。


2. 曾以網路報名本活動者,於接獲本院邀請函後,請按步驟進入網頁更新個人資料後,再點選「報名」即可。


凡參加本活動可獲得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2 小時。


★會後備有茶點,歡迎院內外人士及高中生以上同學報名參加


 


http://www.sinica.edu.tw/manage/gatenews/showsingle.php?_op=?rid:386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全本已拜讀完畢,李老師的文筆真的好。以前和老師聊天時,總覺得老師想寫一些不同的、不那麼硬梆梆的作品,又感覺老師的身體裡面,除了史學家外,還住著一個文學家的靈魂,老師不只讀史,也涉獵很多文學作品,這在他的新書中都可以一一看到。


 


 


 


隔岸繁花:一個歷史學家的心靈之旅


作者:李建民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110101


 


作者說,這本書是「寫給『青春』最優雅的五十封情書」。
  從六年代起始,半個世紀的故事;交織著以閱讀為註腳的自傳與史觀。
  文字古典、冷靜,自成一格,恰到好處地將讀者帶進作者的世界。


  讀過一篇文章,便渴望閱讀他讀的書、重新解讀他敘述的年代,於是一篇令人胸熱目溼的文章,又成為一把啟動閱讀、思索的鑰匙。許多個幽暗故事,犀利地剖視真實世界、人生窘境,觸動著我們細微的神經。尋找光的歷程,沒有簡單的答案,卻有深層的共鳴。


  隔岸,是分隔六十年的兩岸,也是永恆的彼岸。


作者簡介:


李建民


  筆名歌珊,生於台灣屏東。已婚,妻陳仰芳,育有二子。現為浸信會會友。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經在長庚醫學院、台北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東京大學客座副教授(2002-2003)、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2010)。


 


目錄:


枝年輕的健筆吳鯤生
閱讀療癒.醫治之旅賴奕倫
自序──從「論荒野之狼」談起


輯一:青春賦格曲
瑞松園──從瑪拉到以琳
我的一九六年代
藍色七
死鄉

夜間的飛行者
永遠的《快樂王子》
費滋傑羅時代
夢幻騎士
兩小無猜
劍橋七傑的故鄉
茨威格《絕命書》
論《中國哲學小史》的三種版本
《黑暗之心》


輯二:在歌珊之地
傅園心事
浮游群落──年代閱讀
郭世英的《日記》
張蔭麟的《中國史綱》
費孝通《鄉土中國》重刊本
《神曲.地獄篇》
楊絳的心情──《從丙午到「流亡」》
金岳霖《論道》讀記
失眠的故事
與命運搏鬥的人
品咂素書樓的時光
齊老師的英文課


輯三:此後
純真年代
拉比的塵埃
哀歌──讀沈曾植詩
昧爽
論說謊政治
這裡沒有王者風範
迷途:兩篇舊文的新領受
強迫
隱疾──名人與人格障礙


輯四:季節感
失敗者魯迅
哀慟的客旅
與幼小者
隔斷的牆
逃城
暗闇──「非典」沉思錄
三四郎池談詩
小城之春


輯五:「皮格馬利翁」(Pygmalion)的初戀
隔岸繁花
光在黑暗中發亮
申初之幽黯
大夜
老芋仔爸爸──一個「家」的故事
在法蘭西梧桐樹下找到我
悲傷寫真館
時間漫遊者──一個「回家」的故事


 


 


另外,轉貼一則與本書相關訊息:


 


歌珊談閱讀、寫作與電影


講座
時間:3 / 26(六)

14
00~1530
地點: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主講人:李建民博士

(中研院史言所研究員)
報名信箱或網址:

joyyang@campus.org.tw


https://shop.campus.org.tw/subscribe/freeEventRegistry.aspx


 


 


書籍訊息: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4356


演講訊息:https://shop.campus.org.tw/ReadingBanquet/11.1-2/a1284.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