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剛好上到李先生著作,順便閱讀他的專訪。

盧正恒(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撰稿

image

李孝悌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委員會博士。曾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與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職,亦曾任教於輔仁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臺灣大學等知名學校,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廣泛,在明清史、社會史、城市史、文化史等領域均有精闢的見解以及貢獻。迄今已著有《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 1901-1911》、《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等專書,另主編有《中國的城市生活》,其以中英文發表之學術論文、書評等近六十篇。近年來持續探究擅長的城市史,焦點也從十七、十八世紀的揚州轉移至明清之際的南京。

求學經驗及從事歷史學緣起

  當問到何以會對歷史產生興趣,是否因為求學時曾受到什麼啟發,李教授不假思索地表示,早在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時期即決定選讀歷史,因當時教授歷史課程的向玉梅老師具批判性的教學方式,不拘泥於教科書內容授課,深深影響著高中時期的李教授,自此便以臺大歷史系作為第一志願,並以乙組最高分順利考取臺大歷史系。李教授笑稱自己讀大學時並非專注於課業上的學生,話雖如此,但於臺大求學期間,仍有許多老師對自己有著深遠影響,令他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歷史系的諸位師長,亦包括許多外國語文學系的老師,特別是齊邦媛教授。大學畢業後,李教授坦言並沒有特別的想法,僅因大學已經念了歷史,於是選擇繼續求學,考入臺大歷史研究所。就讀碩士班時,接觸了史學名家吳湘湘的《晏陽初傳》,深受吸引,遂以此為契機,以鄉村與地方社會為題撰寫碩士論文《「平教會」與河北定縣的鄉村建設運動(民國十五年—民國二十五年)》。雖然碩士論文廣受好評,李教授仍謙虛地表示自己無論在當時或現在,都對碩論不甚滿意,認為還有許多議題可以深入探討。因為過去的社會史訓練,當李教授再次回顧近代的鄉村建設時,發現仍有不少議題可重新思考。專訪時,李教授特別推崇 2013 年在山西晉城舉辦的「第三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中來自北京大學的王奇生教授,其發現國民黨在控制中國後,並無法確實控制「省」以下的各級單位,致使在中國大陸最終的失敗。王教授透過社會史的觀點重新省視近代史,這樣的研究方法值得注意和學習。碩士班畢業後,自 1982 年起,李教授開始服務於近代史研究所,工作期間,李教授同時思考未來的方向,最終決定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繼續進修深造,攻讀博士學位。

  談到在哈佛的時光,李教授興奮地表示在哈佛學習的四年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不僅僅開拓了眼界,也重拾了以往對歷史的熱情,並決定獻身於歷史研究,以此作為終生志業,可說是造就目前的自己的一段重要時光。就讀哈佛期間,受業於史學名家孔復禮 (Philip A. Kuhn) 教授,這也是影響李教授最深的學者。據李教授自述,這段期間不僅僅是培養學術的能力、增加學識,更學會了用各種不同角度來思考。如在哈佛修讀中國近代史時,一開始的講授方式就顛覆了同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李教授的看法。孔教授透過社會史的觀點,探討中國鄉村、社會與叛亂等議題,這樣的看法與當時兩岸所教導的情況完全不同,使李教授領會到未來可用更多元的角度分析問題。

哈佛求學與歐洲思想史的啟發

  在哈佛期間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三:「宋明理學」、「中國近代史」與「歐洲近代思想史」。當時除了「中國近代史」外,受益最多的則是十七至二十世紀的歐洲思想史。因為修課的關係,李教授接觸到許多歐洲思想史的作品,漸漸地培養出濃厚興趣,時常獨自浸淫於哈佛大學豐富的館藏中,細細品味近代歐洲哲學家的思想。早在求學於臺大時,李教授就對中國近代思想史等議題有所涉獵,卻以為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價值主要在學術和史料方面,與人生體悟的相關性較低。這種想法並非否定中國近代思想,中國近代思想史也具有啓迪作用,如魯迅的小說,但是直到廣泛的接觸歐洲近代思想史後,李教授才發現歐洲自從啓蒙運動以來,許多思想不僅僅呈現在書本文字之中,對個人價值觀和人生觀皆有重大的啟發,影響力更勝於中國近代思想。這一層發想令李教授意識到「學術不是死的」,可有更實際明確的表現,帶來不小的震撼。李教授認為歐洲近代思想能夠如此發展,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宣布上帝死亡無疑是重大的轉變,改變了西方思想的發展進程,讓後現代主義等理論得以蓬勃發展,否則以基督教對西方思想的侷限,歐洲思想恐怕會如仍然困在儒家三綱五常的中國一般受到箝制。李教授認為「存在主義」推翻了許多舊有的既定思想和框架,「存在先於本質,或是本質先於存在」的觀念時至今日仍影響著李教授的價值觀及道德觀。總括而言,李教授認為:「歐洲思想的特點在於思考人類實際,現實人生。」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等思想,不僅僅有豐富的人文關懷,更帶有現實上的意義。另外,啓蒙運動和社會主義也對李教授影響深刻。

  涉獵過如此多的名著,李教授對哪一位思想家的作品印象最深刻?李教授毫不猶豫的提及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和馬克思 (Karl Heinrich Marx, 1818-1883) 的經典著作,此二人的思想內涵極為豐富,不僅對人生思想以及處世哲學有所啟蒙,透過閱讀經典所累積的深厚的基礎,使李教授日後能將之熟稔地運用理論於研究工作上,從李教授在文化史、城市史等領域的成果中,均可以看到當初學習的影子。閱讀過的各式作品當中,與未來研究最息息相關者,應屬西蒙.沙瑪 (Simon Schama) 的 Citizens: A Chronicl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書中描述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諸多細節,不僅是因為有華美的文字、豐富的內容,更令李教授感動的是書中佔一半篇幅的圖像,如此圖文並茂的寫作方式,不禁讓李教授開始思考,甚至懷疑:中國是否也存在如此大量的圖像?能否運用相同的方式來寫中國史?最重要的是,這本著作令李教授了解何謂城市史,何謂文化史,直接啓迪了日後關於揚州、南京等地區的城市史、文化史之研究。

  自哈佛歸國後,李教授旋即返回中央研究院工作,一度接下不少非關學術的外務,包括替著名的報章雜誌撰寫書評、影評等。訪談中,李教授隨手指出了放在一旁大量的書評,笑著說數量實在太多,沒有時間可以仔細整理散在書櫃上的書評。因為受到極大的迴響和好評,相關的工作不曾停歇,遂藉此契機閱讀更多的書籍。在浩瀚的書海中,李教授獨鍾英國著名左派史家霍布斯邦 (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1917-2012) 的鉅作《十九世紀三部曲》:《革命的年代:1789-1848》(The Age of Revolution 1789-1848)、《資本的年代:1848-1875》(The Age of Capital 1848-1875)、《帝國的年代:1789-1848》(The Age of Empire, 1875-1914)。書中鮮活地討論婚姻與社會生活的細節,生動活潑地解說歷史。由於霍布斯邦並非傳統學院派的學者,更能跳脫出既有的學術框架,並融合左派思想,讓在哈佛接觸過西方思想史的李教授深受吸引,至今仍感到裨益無窮。或許也因為雜務纏身,李教授笑著說由於太過不務正業,這段時期似乎顯得有些浪費時間,開始反省是否該將心力專注於學術研究上,因而毅然決定暫停龐大的外務。由於接受過西方史學、社會學、思想史等扎實的訓練,以及閱讀過各式各樣的名著,李教授迅速抓住研究的重點與方向,開始著手博士論文的撰寫。當時服務的近史所收藏的史料相當多元、豐富,李教授先查閱一手史料,仔細閱讀微捲、報紙等,本擬從中找出新穎有趣的議題以撰寫博士論文,但隨著收集的材料與日俱增,漸漸發現無論是質與量,均已超乎原先想像的龐大及有趣。徵得指導老師孔教授的允諾後,遂暫停博士論文的寫作,以這批材料為基礎,短短半年就寫出第一本專書《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 1901-1911》,且廣受好評。李教授特別感謝當時劉廣京院士的鼓勵提攜,劉教授甚至將此書與羅爾綱的《太平天國史綱》並列為兩本近代史的重要著作,讓李教授能夠確定自我,持續寫作。時至今日,回憶這段往事時,李教授仍充滿感激。

 

研究轉向和文化史再省思

  雖然完成了鉅作,但反覆的閱讀材料、研究中國近代史,李教授對於中國史在 1840 年後,往往被史學界定位為一段失敗的歷史,幾乎所有事情無一不與失敗、錯誤等字眼劃上等號,產生了某種程度的厭倦感。此時,李教授開始注意清代盛世時期的康熙、乾隆朝的皇室歷史,並為袁枚等中國上層士大夫所創作的華麗詩詞著迷,進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被這些象徵精緻文化的文字和行為深深吸引,於是決定將研究領域從下層社會轉向上層社會,從近代史轉向明清史,希冀能夠研究古典與傳統。李教授由於被這些文化意涵極高的詩詞、歌賦、文章深深吸引,從中體悟到閱讀、解釋文字的重要性,對於考據學派析解文字的功力感到佩服。他進一步闡述對中國文字之體會,以及對文化史的省思,並以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 教授的《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Remembe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為例,該書分析杜甫的詩句,將詩中背後的意涵一一剖析,用一首詩建構出一幅圖像。求學於哈佛時,孔教授曾要求閱讀著名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 (Clifford Geertz, 1926-2006) 的作品《文化的詮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作者透過印第安人眨眼這個細微的動作,指出雖然美國人並不懂箇中含義,但再微小的細節、儀式或行為背後,均富含特殊的文化意涵,研究者理當詮釋其中意義。李教授認為文化史不僅僅包括行為、儀式的詮釋,歷史學家理應將此概念推廣到對文本的詮釋,把隱藏於隻字片語後的每一層意義都挖掘出來,而且不能只著眼於紙本,更需進入文化本身,親身體會。如此一來,不只可以更加了解該文化,且更可完整的拼湊出真實意義所在。文化史和重視律則的社會史不同,文化史偏向後現代主義,不相信任何本質性的東西,認為一切都是被創造出來的,不同於社會史。文化不是要追求社會史所謂的放諸四海皆準的模型,而是相信差異,因此在研究的過程中要精確地把文本隱含的差異一層一層地找出來。李教授提到孔教授的《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一書,剖析民間社會上的細微活動及其後牽扯的巨大涵義,以及與中國官僚制度之間的關係,這即是新文化史的典型,將一個又一個的儀式和細節緊密扣合,建構出其欲傳達的圖像和關懷。善於舉例的李教授將羅伯‧丹屯 (Robert Darnton) 的《貓的大屠殺》(The Great Cat Massacre and Other Episodes in French Cultural History) 與《叫魂》一書相比較,前書以一場發生於下層工人社會、平凡的殺貓事件為起點,漸漸勾勒出十八世紀法國的世界觀與隱藏其後的文化意涵,將每一個意義和細節一層一層挖出,這即是李教授相當重視的「意義的詮釋」。

  發表過數篇與戲曲相關的論文,本以為李教授對於戲曲應當有著濃厚的興趣及多年的觀賞經驗,令人驚訝的是,被譽為戲曲研究專家的李教授透露其實最初並不喜歡戲曲。幼時在因緣際會下,曾多次接觸豫劇,李教授笑著說:「小時候覺得那根本是鬼哭神嚎。」雖然撰寫博士論文時接觸過與戲曲相關的議題,且寫過不少影評、戲評,甚至運用不少理論或社會學方法點評,但對於戲曲依舊意興闌珊。直到前幾年看了中國大陸於 1949 年後新編的《曹操與楊修》等京劇,對於戲曲的興趣才真正被培養出來。後來前往河南開封開會,在主辦單位的安排下看了當地知名的《秦雪梅弔孝》、《穆桂英掛帥》等豫劇戲碼,雖然這些豫劇亦如同現代京劇般,業已經過不少改良,與童年所聽到傳統豫劇相比,失去了舊有的印象與原味,仍喚起些許記憶。多年後造訪西安,參觀了曾經研究過的秦腔易俗社,該劇團創立於 1911 年,當超過百年的易俗社在眼前表演時,李教授發現活生生的歷史近在咫尺,深受感動。2013 年,隨著中研院所舉辦的歷史研習營到山西,晉城市政府特別邀請與會學者和學員欣賞擁有三位中國梅花獎、五位山西杏花獎的演員所演唱的「上黨梆子戲」,精湛的演出令人拍案叫絕。直到受訪當天,李教授仍對在山西所欣賞到的劇目記憶猶新,不斷稱譽該劇團的演出。

 

揚州經驗及田野調查之思考

  李教授專精於明清的城市史以及文化史,其中又以十七、十八世紀的揚州城為主要關注之場景,本以為李教授會對揚州有著特別的憧憬,實際上十多年前李教授初次造訪揚州時,發覺繁華秀麗的揚州只存在想像中,因而深感失望。直到多年後,再次應邀前往揚州開會,主辦單位精心策劃一連串的活動,才讓李教授的第二次揚州之行充滿感動。乘坐畫舫遊河,在甘泉古鎮親身體會揚州風俗,觀賞不同的戲曲演出,身歷其境地感受十七、十八世紀的士人如何生活在這個巨大的城市,彷彿走進清代中國。前文提及李教授對於文化史的想法,第二次的揚州行可謂是親身體驗歷史與文化,再透過研究加以詮釋的具體表現。然而時光荏苒,李教授發現揚州已不能再滿足鑽研歷史的熱忱,加上已有太多學者投入此一領域,故而開始思考揚州是不是值得持續關注。研究過程中得知明清兩代,如冒襄等文人士紳對晚明的追憶,其生活方式都源自於南京。李教授希望新的鑽研主題是一個比揚州更大、更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南京因而成為首選;而細數明清兩朝,最有文化、逸樂色彩的時代則在晚明,因此晚明的南京城遂成為下一個研究課題。

  至於南京的相關研究結束後,未來的研究議題是否已有初步的概念?李教授希望能再回頭重新思考社會史,如果有可能的話,甚至期待現階段就能利用更多社會史的觀點研究南京。經過多年的歷史研究,李教授認為中國學者不該侷限於史料上的文字,也不該一味套用西方的觀點來討論中國歷史。

  第二次參訪揚州的經驗以及對於文化史的新體悟,也讓李教授對於「親身經歷」這一概念有了全然不同的感受,對於近年來蔚為顯學的「田野調查」也有了另一番見解。這幾年,李教授時常隨著廈門大學的鄭振滿教授在中國大陸各地從事田野調查,獲得極大的啟發。專訪中,李教授不只一次推崇鄭教授在田野調查方面的功力,由於每次都有熟悉田野的鄭教授在旁逐一講解,更可以快速的進入地方社會,在考察後得到極大的收獲。累積幾年的田野經驗後,發現了各式各樣的寺廟,而廟宇的祭祀對象更是五花八門,儀式和內容看似全無章法。透過鄭教授鞭辟入裡的解釋,方知廟宇的位置、周圍環境,以及各種符號皆有深意,寺廟的儀式、祭祀對象均有跡可循,背後都富含意義。李教授認為田野調查對於歷史學者的重要性有二:第一個是能夠在田野中讀文獻,這也是「華南學派」最推崇的方法和主要的學問。第二個則是研究中國歷史必須與田野調查結合,最好能夠由熟悉地方的專家學者引領,才能更順遂地體會各地所蘊藏的文化背景。專訪時,李教授用了強烈的字眼形容:「不要以為我們很容易可以理解中國歷史。沒有田野研究,我們很難對中國歷史有真正深刻的體認。中國是廣大且文化廣泛的地區,很複雜,並不是輕易能夠踏入的。一如詩詞般難以進入和理解。」這些年的田野調查令李教授一點一滴地找回對社會史的關懷,認為社會史和文化史同等重要。幾年前到上海,李教授決心把田野調查的精神體現在都市,把上海戲園放在社會史的觀點下研究,將位於貧民窟的戲園與崑曲中象徵精緻文化的士大夫相比較,有更多的體會。近年來與諸多學者們一同大力推廣許多田野研習營及歷史研習營,其中相當大的一部份即是著重在田野調查。

 

學界觀察與臺灣學術環境

  擁有多年在國內外各校教學、訪問的經驗,目前已在香港城市大學任職的李教授與我們分享對於各地學生的看法。李教授認為香港仍俱有地理上的先天優勢,而且香港對於學生而言,仍屬於有期待、有嚮往的地方,因此可吸收世界各地的人才和素質較好的中國學生,也可以重金聘請較好的學者。但李教授也與許多長期在香港的學者看法一致,因為種種限制,香港還是否能成為重要的人文學術重心還有待觀察,整體而言,雖然香港在藏書、學術資源等方面確實不錯,但仍有很多問題。相較於此,李教授以「天翻地覆」來形容中國大陸目前的積極改變。經濟成長使大陸有足夠的條件送出許多有潛力的博士生前往世界最著名的學校交換學習、進修,並且請來諸多一流的學者前往教學。因擁有龐大、豐富的資料和優秀的學者,所以有極大的潛力,且大陸學生往往有比較積極進取的態度,勇於向外探索,在幾次舉辦的營隊活動中,李教授觀察表現較佳的往往是大陸學生。

  臺灣在歷史學術訓練方面一向較為細膩,相較於其他地方,依舊有競爭優勢,也尚有足夠資源可請到世界知名的學者來臺,很多碩、博士論文都不錯,且屬於臺灣學術的傳統業已建立。然而,臺灣的研究環境、人才上的優勢均面臨考驗,相較於大陸學生有積極拓殖的精神,臺灣學生仍裹足不前,或許因環境優渥安逸,因此許多學生選擇留在臺灣攻讀學位,對於外面的世界沒有開拓的野心。李教授認為若是要繼續在研究這條路上前進,向外接觸、建立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是與研究者交流,前往其他地區學習同樣重要。李教授也點出了現實層面的問題,臺灣無法留住已經學成的人材及學者,導致優勢逐漸流失,在學術這條道路上,資源是相當重要的事情,這點我們已無法和其他地區相比,需要正視此問題。李教授勉勵臺灣學子不該畫地自限,臺灣的學生有「精耕的精神」,雖然研究非常細緻,但對於大陸或是其它地區的研究成果需要加以熟悉,田野調查同樣也需多下苦功,拓廣視野,向世界前進。李教授認為這是目前臺灣學生所面臨的挑戰,要跟他國競爭,不能只靠著舊的制度和條件,尤其中國大陸各地的資料、資源一定較吸引研究中國歷史的學者。

  李教授雖點出了臺灣的不足之處,但依舊相當肯定臺灣的學術成果,我們也不該妄自菲薄,尤其像明清推動委員會等單位就扮演了帶領、推動的角色,提供豐富資訊,聯繫研究明清史的各國學者。李教授也非常推崇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所長在這段期間的功勞與貢獻。學術活動是極有必要存在的,可扮演很好的聯絡交換管道,例如舉辦各式會議,主動積極聯絡,建構學術橋樑,推廣學術活動。李教授也說:「學術本身很重要,沒有學術,什麼都是假的;然而,學術不能只有學術,需要有活動,需要交流。才能把研究與人分享,也分享他人的研究。」對於大陸或許多國家而言,臺灣仍然是一個充滿學術吸引力的地方。

 

文章引自: 中央研究院 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學人訪談錄 (sinica.edu.tw)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叫獸來了,叫獸來荼毒你們了(喂喂!?)
        不要胡說,教授的社會責任可是非常巨大的。教授不但在大學出沒,偶爾也會在高中出沒。
        這段時間是高中生申請大學校系的旺季,身為教授,老皮和同業有時也需要協助高中生訓練面試技巧、完善各種備審資料的寫作,希望讓高中生都能錄取心目中理想的大學和學系。未來叫獸應該會更頻繁地出現在高中校園,因為108課綱的挑戰實在太大了,高中學生和老師普遍反應快要累死,需要大學教授持續給予課程、資料和各種教育訓練的支持,而高中生也必須更積極的參與未來鎖定要進入的大學內所舉辦之各種活動、研習營隊甚至競賽、科展等等,以豐富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才能在未來的升學制度中,搶得先機、立於不敗之地。
        我們會持續關注這個問題,畢竟,教育制度的改革已牽動各級學校,對高中生備戰和大學端選才,都是很大的挑戰。這些培養未來人才的重要機制,尚未完全定型,當中利弊得失,需要叫獸們持續關注,給予建議與批評。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主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中原大學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喆閎人文工作室
►會議地點: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講堂二樓,文二館C2-224
►活動日期與時間:
5月07日(週六)09:00 ~ 17:00
5月08日(週日)09:00 ~ 12:00
►活動前一周以電郵寄出行前通知


        許多人文學科的學生擔心畢業之後,都擔心求職管道有限,皆因為現代史學訓練不強調應用所致。從事教學研究工作以來,不乏遇到學生,無論是在課堂或私底下問:「讀歷史將來能做甚麼?」他們充滿對未來求職的困擾。綜觀整個大環境,由於科技通訊發達,許多歷史事件能從網路資源查到,包括學生最愛使用的維基百科或谷歌「大神」搜尋引擎的廣泛使用,資料蒐集更加便利,使得過往以背誦、記憶的學習方式迅速過時落伍。傳統歷史系的訓練,還是以知識、文獻傳授為主體,是以嚴謹之史學方法訓練學者之精神來設計課程,立意良善,但一個歷史系能夠成為真正學者的,往往不及百分之五,剩下的學生,我們是否要考慮一下不要讓他們自生自滅?只是,歷史學的方法難道不能在這個時代再談應用嗎?學生學習的史學方法,能否轉變成訓練整合判斷史事及解讀資料、發揮創意、產出實用可被消費的「成品」呢?例如挖掘各種歷史學就業與應用之可能,包括各種形式的出版業、公關媒體、文化行銷企劃、文創產業、博物館、地方創生等相關職務,乃至高中108課綱探究與實作教學等等。因此,我們辦理此次論壇,探討歷史學的各種可能性,為學生的學習探路,作為日後參考求職的基礎。由於應用史學、大眾史學,在台灣已有不少先進加以闡述,相關課程也有先行者開始施行,我們不敢掠美,僅提供一些想法,尋找更多可能,與學界與學子共同分享,故不曰研討會,而談「玩」應用是也。

報名填表:https://docs.google.com/forms/u/1/d/e/1FAIpQLSd55VjSVv2qjGimKKn3ouR0VM0U3nSrXFbYv0xBS3tMYS_yJg/viewform?usp=send_form

image
image
image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謝信二老師邀請至通識講座課上,分享歷史學的訓練及其價值。這題目是被指定的,看似通俗,卻很難講,但講完後發現,對非歷史系的學生來說,講專業的、一己的專題研究,反而對學生的啟發不大,因為學生並未對相關資料有所理解,更遑論閱讀,所以只能是鴨子聽雷。反觀這樣的通俗演講,卻更能吸引一般學生注意,促進他們對歷史學的認識與興趣,當場有一位學生說她爸媽阻止她念歷史系,但她研究所想要繼續去念歷史研究所,圓人生的一個夢。聽到這個,就覺得這場演講沒有白說,很有價值。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週要到中原大學通識講座講「 歷史學的訓練、生活與其價值 」,這題目是黃信二老師指定的,哈哈哈,其實我也很喜歡講這樣的題目,因為更加具有通識精神,而專精的演講,給學生的助益有時反而不多,因為沒有過一個基礎知識的門檻,只談學者一己之理解,對聽眾的啟發實有限,聽眾並沒有閱讀過相關資料或經過同類的研究歷程,所以往往無法參透,坐在那邊聽二小時,真實收穫有限。反倒是通俗的演講,更能啟迪一般非歷史系學生之智慧與視野,正因為不是從純研究、純學術出發,才能對一般人有貢獻,特別是對那些可能不是歷史專業的大學生而言。

 我除了談一下《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外,也歸納了一些好玩的觀察,大家可以來補充一下。例如:歷史男、歷史女是什麼樣子?低調、淡薄、寡言、默默、認真、執著或太過甚且小有偏執、不修邊幅、記憶力強、不喜過度社交或高談闊論,也討厭這樣的人。不知上面這樣歸納正不正確,抑或是偏見,哈哈。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版主:敲碗敲碗,恩師和前輩跑到附近來,當然要去聽了,整班帶過去。


第一場:

● 時間:110年5月19日(三)15:10-17:00(約14:45開放入場)

● 地點: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一樓秀德廳

● 講題:大學校長與大學理念:以蔡元培、羅家倫、傅斯年為例

● 講員:呂芳上

● 講員介紹: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曾任中研院近史所所長、國史館館長,臺師大、台大、政大兼任教授。著有《革命之再起》、《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1919-1929》、《民國史論》等專書。研究範圍以民國政治史、近代中國學運史、近代中國婦女史為主。

 

第二場:

● 時間:110年6月9日(三)15:10-17:00(約14:45開放入場)

● 地點: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一樓秀德廳

● 講題:棋子與棄子──從歷史看國際現實與中美關係

● 講員:王成勉

● 講員介紹:國內知名研究中美關係史學者。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博士。曾任中央大學特聘教授兼歷史研究所所長,現為中華軍史學會副理事長。曾擔任荷蘭萊頓大學「歐洲漢學講座教授」,及國外著名學府客座研究員。出版《馬歇爾使華調處日誌》,及相關著述二十餘冊。

 

報名:

(教師教學研習)(通識認證)(通識自主學習)(高教深耕)5/19全人博雅講壇呂芳上 - 活動報名系統 (cycu.edu.tw)

(教師教學研習)(通識認證)(通識自主學習)(高教深耕)6/9全人博雅講壇王成勉 - 活動報名系統 (cycu.edu.tw)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自民國學社臉書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四月份的【民國TALK系列講座】,我們敦請社長,不是鯊魚先生,是正牌社長☆㊣↙煞氣a呂芳上↗㊣☆,來跟大家聊一聊蔣經國時代。
大家可能還記得,我們去年11月邀請了從美國回來的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郭岱君研究員,也是談蔣經國時代。郭老師曾經在總統府擔任重要職務,後來升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第一局掌理法令、文告之宣達,文書之撰擬、保管,印信之典守,會議紀錄等事項),從親身觀察蔣經國總統的角度,跟大家解密蔣經國日記。
這次,社長會從歷史研究者的角度,也會從生活在蔣經國時代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那個時代的種種。
可以這麼說,蔣經國的政治生涯,是從台灣開始的。
他在蘇聯學習,在贛南歷練,在上海打老虎。到台灣,才開始接手政工、國安、軍隊體系,再進入行政院掌握行政大權,1972年擔任行政院院長,1978年被選舉為總統。
從行政院院長到總統到逝世,這最後十六年的光陰,他奉獻給了台澎金馬。
面對兩次石油危機,中日斷交,中美斷交,他該怎麼做?
一面穩定民心,推動十大建設、國家六年經建計畫;一面進行政治改革,包括繼續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任用台籍菁英,開放黨禁、報禁,解除戒嚴。
這些做法,對台灣後來的影響是什麼?
每個歷史人物都有不同的評價,選擇這個主題,並不是單純要頌揚,而是要讓大家更全面地、平實地看待這個我們一起生活過的時代。
【民國TALK系列講座第八場】
主題➡關鍵年代.關鍵人物:台灣的「蔣經國時代」
時間➡4月23日(五)19:00-20:30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
主講➡呂芳上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前國史館館長
那麼,在「蔣經國日記」能夠出版以前,或是大家能夠買機票到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去看日記以前,有沒有其他可以參考的第一手史料呢?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2)》,定價350元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3)》,定價350元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4)》,定價380元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5-1976)》,定價380元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7)》,定價380元
《蔣經國大事日記(1978)》,定價380元
即將上市。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提供相片說明。

各位夥伴平安:
以下是新北市高中歷史科課發中心110年4-6月研習資訊,請參考,歡迎報名。
1.110年4月7日周三08:10~09:40,加深加廣選修單元增能研習(一),主題:乘著歷史想像的翅膀看藝術史,主講人:日本山口大學東亞研究博士張雅晴。研習代碼:3012375,地點:板橋高中會議室
2.110年4月7日周三10:10~12:10,加深加廣選修單元增能研習(二), 主題:在臺灣講授科技與醫療史的困境與策略,主講人: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皮國立副教授。研習代碼:3012378,地點:板橋高中會議室
3.110年5月5日周三10-12時,歷史科數位探究增能研習(一),主題:在數位時代閱讀歷史,主講人:故事網創辦人、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研習代碼:3044876,地點:板橋高中會議室
4.110年6月2日周三10-12時,高中大考學測歷史科試題命題工作坊,主題:歷史科素養導向之命題方向及示例─以學測、指考及111參考試卷試題為例,主講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周惠民教授,研習代碼:3037488,地點:板橋高中會議室
謝謝大家



轉貼自Facebook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皮說史-追求衛生的故事|《旅讀》2021年04月號No110

 

全文網頁在此:老皮說史-追求衛生的故事|《旅讀》2021年04月號No110 (taiwanmobile.com)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引自民國學社FACEBOOK粉絲頁:

可能是 1 人和顯示的文字是「蔣介石の 戦時外交と 戦後構想 1941-1971年 段瑞聡 D”Ru Ruicong 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的圖像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商學部的段瑞聰教授,將他過去十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書名是《蒋介石の戦時外交と戦後構想――1941-1971年》,我們初步翻譯為「蔣介石的戰時外交與戰後構想(1941-1971)」。
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連結:
段老師長期研究蔣介石的外交,每次來台灣參加研討會,會後如果要找他,就得到國史館,或是中研院近代史檔案館,因為他都把寶貴的時間用在看檔案、做研究上面。我們也很早就知道這本書要出版的消息,這個月終於等到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的通知。只是定價一本含稅要7,480元日幣,以小編的財力……
這本書的主軸,放在中國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參與,與反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在主張收復失土,廢除不平等條約,以及亞洲殖民地獨立的同時,蔣介石不可避免的,需要美國、英國、蘇聯的協助,加上聯合國開始運作,還有戰後與日本複雜的問題(和解?求償?美國占領?)這本書也充分利用了包括「蔣介石日記」在內的重要人物日記,試圖追溯蔣介石最後沒有成功的「革命」軌跡。
這本書的目錄我們初步翻譯如下:
前 言 革命與戰爭世紀中的蔣介石
第一部 戰時外交與戰後構想
第一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外交戰略
第二章 1942年蔣介石訪印:
    中華思想、帝國主義、亞洲意識
第三章 太平洋戰爭初期的戰後構想(1941-1943)
第四章 聯合國的成立與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
    從頓巴敦橡園到舊金山
第二部 戰後處理與中日、中美關係
第五章 戰後初期的對日和談構想(一):
    對日和約審議委員會
第六章 戰後初期的對日和談構想(二):
    對日和約的三個草案
第七章 戰後初期對日關係的摸索:
    1948年張羣訪日
第八章 「中美關係白皮書」的影響與中美關係的動搖
第三部 繼續革命論與正統性之爭
第九章 第三期國民革命和新理論的建立
第十章 「兩個中國」問題與聯合國代表權:
    非洲躍上舞台
結 論 從革命理想到戰後構想:
    摸索及其侷限
從清末西力東漸以來,中國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參加西方脈絡下的國際遊戲。西方用他們熟悉的方式,要求東方國家配合,日本如此,朝鮮如此,安南如此,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這跟傳統的朝貢貿易體制不同,像我們曾經提過的新疆邊境坎巨提部落王國,就一方面跟英印政府走西方制度,一方面又跟清朝維持傳統朝貢貿易行為。
當蔣介石當上領導人之後,他也不可避免地要加入西方的國際遊戲。可是不要忘了,早期北伐的時候,國民黨是採行革命外交。蔣介石要如何在革命與西方外交中找到平衡點,完成他的革命事業呢?
就看段老師有沒有為我們解答了。
附圖封面分享自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推特。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手執大園區地圖,新計畫展開囉。以出版《航空城人文變遷影像故事》專書為最重要目標

image

       桃園國際機場座落於桃園市大園區,鄰近大園海軍基地軍用機場舊營區,為 1970 年代之十大建設成果之一,於民國 68 年(1979)2 月 26 日正式落成啟用, 現今是東亞乃至國際上極具運輸規模的國際機場之一。桃園國際機場的規劃興建, 除了使臺灣的航空運輸業得以高度與快速發展外,同時亦帶動周圍地區各類商業、 倉儲業、運輸業、加工製造業及住宅等相關產業之發展。 隨著世界政經局勢的轉變、經濟自由化政策的調整,臺灣不斷朝向東亞轉運 樞紐的目標前進。因此,在發展目標與政府政策的規劃下,桃園國際機場為提高 旅客吞吐量以因應運量增加之需求,因此於民國 80 年(1991)3 月起開始動工, 興建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於 89 年(2000)7 月 29 日落成啟用,並於 104 年 (2015)擴建,107 年(2018)全面完工。在桃園國際機場規模不斷拓建的同時, 為了更有效利用機場周圍的土地,行政院於 98 年(2009)公布〈國際機場園區 發展條例〉。隔年,桃園縣政府為因應桃園國際機場的未來發展,亦根據〈國際 機場園區發展條例〉,公告「桃園航空城區域計劃」,包含機場專用區、自由貿易 港區、航空服務生活地區、機場相容產業區、經貿展覽園區、農產加值展銷地區、 濱海遊憩地區、生活機能地區等。100 年(2011),行政院正式核定「臺灣桃園國 際機場園區綱要計劃」,101 年(2012)正式宣布啟動「桃園航空城計畫」。希望 透過都市計畫的方式來調整機場周圍整體範圍達 4,564.32 公頃的土地利用。

       為提前保存即將拆遷之當地居民的歷史記憶及深化瞭解在地社區文化 意識認同等目標,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 110 年(2020)規劃「航空城人文變 遷故事影像紀錄計畫」(以下簡稱本委託研究案),預計以桃園航空城都市計劃變 遷區域(涵蓋桃園市大園區、蘆竹區)為蒐集範圍,希望透過進行田野調查與影 像紀錄的方式,緊扣「航空城」、「遷徙」與「大園在地故事」三大主軸,將航空 城遷徙範圍內在地居民的生活記憶、在地故事、宗教信仰、在地景觀、人文教育 等要素,以「史料採集與人文紀實」的角度切入,透過蒐集整理與紀實攝影來記 錄下有關當地社區聚落近百年來的發展變遷歷程。最後再將所蒐集之影像成果, 編輯排版成冊後發行出版,為將來即將消逝的航空城人文景觀留下永恆的記錄。 本工作團隊於民國 109 年時,曾經與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進行合作,執行「109 年桃園市國家文化記憶庫航空城遷徙故事蒐集案」,此案為有關保存航空城遷徙 範圍文史資料蒐集所規劃的第一個相關計畫。經過約七個多月的工作期程,本工 作團隊順利完成此案,提交 400 筆影像與聲音的文化資材,而工作團隊在過程中 亦密集的走訪此區域進行田野調查,蒐羅了超過上千筆的影像與聲音資材。田野 調查期間,儘管注意到當地居民最關心的是當下的迫遷與安置議題,但也是有相 當多的居民認同桃園市政府所積極進行的歷史與文化記憶保存工作,因此,工作 團隊也期盼藉由本次委託研究案再度前往當地進行工作的機會,能更有系統、更 貼近在地居民的生活,蒐集出更多有故事的影像。

       因此,本次的「航空城人文變遷故事影像紀錄計畫」,工作團隊預計將延續 去年之研究成果,除進一步再前往當地進行田野調查蒐集資材外,另也將委託專 業攝影從業人員以新聞紀實的角度,以「今日的新聞即明日的歷史」態度,前往 當地紀錄下未來即將拆遷消失的各式地景建物,最後再透過工作團隊中的史學專 業成員角度,以歷史研究方式,著重在長時間與近距離重新看待事物的發生、過程、結果與後續發展來撰寫詮釋內容,以期將來呈現出屬於航空城的人文影像故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桃園學、地方史學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徵求論文啟事】「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講人: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主持人: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臺灣史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 2021 年 05 月 01 日(六)上午 6:00 至 下午 11:59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館3F
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時間: 2021. 12. 15-17
          會議地點: 中央研究院
            語言:中文、英文
        報名截止日期:2021. 5. 1
入選論文組/個別論文公告時間 :2021. 6. 20
       論文繳交截止日: 2021. 11. 15
徵求論文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擬於2021年12月15-17日舉辦「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供學界同仁知識交流的平台。本次會議將公開徵求論文,我們歡迎明清時段各領域具原創性研究的論文前來投稿。與會學者交通費請自理,大會將提供與會學者(台灣新竹以北的學者除外)4天住宿及早餐,會議期間供應午餐,大會並於2021年12月15日設有晚宴。
投稿需知
 我們接受有主題之一組論文 (panel) 的投稿,亦接受個別論文投稿。所有投稿的論文必須尚未出版,且具原創性的研究。投稿時間,從即日起至2021年5月1日止。繳交內容包括:會議主題及摘要(500字內),每篇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每組 (panel) 參與學者以不超過五位(包括主持人、論文發表人、評論人)為原則,所發表論文最多四篇。個別論文報名者請提供姓名、職銜與聯絡方式及其論文題目和摘要(250字內)。可接受英文、日文或韓文投稿,但繳交時請附中文摘要,同時需以中文或英文發表。本會將針對論文與主題進行評審,並於2021年6月20日公佈評審結果。入選的論文請於2021年11月15日之前上傳至大會指定的加密網頁。
報名方法:
請於線上填寫報名表:
報名截止日: 2021. 5. 1.
入選論文組/個別論文公告日: 2021. 6. 20.
論文繳交截止日:2021. 11. 15.
※備註:
委員會將於2021年公告論文入選名單時,視Covid-19疫情因素及CDC防疫規定,決定是否開放視訊會議。
*********************************************************
Call for Papers for 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g-Qing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ONLINE ONLY)
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g-Qing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When        2021. 12. 15-17
Where       Academia Sinica, Taiwan
Languages     Chinese and English
Submission deadline 2021. 5. 1
Notification     2021. 6. 20
Final manuscripts due 2021. 11. 15
Call for Papers
 The Committee for Promotion of Ming-Qing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is pleased to announce a call for paper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g-Qing Studies, to be held at Academia Sinica on December 15-17, 2021. The Conference seek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all major fields of Ming-Qing Studies, so as to provide a forum for sharing cutting-edge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All participants will be expected to cover their own travel costs (including airfare), but free accommodation and breakfast at the conference hotel will be provided for four nigh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participants from northern Taiwan. In addition, lunch will be provided during the conference, as well as a welcome banquet on December 15, 2021.
Panel Submissions
 Authors are invited to submit panel proposals or individual paper proposals to the Conference Submission System by May 1, 2021. All submissions should be original works of scholarship that not have been published previously. Panel conveners should submit a panel description of up to 500 words defining the panel topic and connections among the papers, along with abstracts of individual papers not exceeding 250 words each. Panels should include a maximum of five participants (including the chair, paper presenters and discussants) with a maximum of four papers presented. Individual paper proposals should include author information and an abstract of the paper not exceeding 250 words. Papers in English, Japanese or Korean are acceptable, but please also submit a Chinese abstract and present the paper in Chinese or English during the conference. The Conference organizers will review all panel and individual paper proposals, with notifications to be sent out by June 20, 2021. Accepted papers must be submitted by November 15, and will be posted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the access of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only.
Important dates
Submission deadline: 2021. 5. 1
Notification: 2021. 6. 20
Final manuscripts due: 2021. 11. 15
※Note:
As to whether webinar sessions will be provided or not, the organizer will decide based on the cours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CDC regulations when the acceptances are announced.

轉貼自: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FB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 Facebook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想要進修的學子,都會思考在台灣唸博碩士學位,還是出國唸書,其實各有利弊。若以找工作或在大學取得教職,大概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目的,特別是對文科博士來說。這集有兩位洋博士、一位土博士,學界的生態為何?怎麼看待這兩種博士?來聽聽我們的聊天吧。

 

敲碗敲到爆~~
這次邀請到一個特別的教授,峰哥。跟大家分享他是如何從英文完全不行,誤打誤撞的念完博士班並且到了語言學教授?
面對土生土長的老皮博士的提問,海龜派的風哥能否勝出呢?
精彩內容歡迎收聽叫獸來了🎉
📌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urVRIC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部「歷史學人才培育計畫」近世史領域中部宋遼金元史讀書會專題演講
講題:筆記與醫書的交匯—— 九至十二世紀中國知識文化的變遷
主講人:陳韻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主持人:許凱翔(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時間:2021年4月14日 (週三) 19:00-21:00
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大個案教室
主辦單位:科技部「歷史學人才培育計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3月26-27日第十二屆科學史研討會:跨文化歷史中的科學、技術與醫療

檢傳本所與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國委員會合辦第十二屆科學史研討會:跨文化歷史中的科學、技術與醫療活動訊息,
歡迎師生踴躍報名參加。謝謝。

時間:2021年3月26-27日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A202會議室


image

學術構想與宗旨:
作為文明史的重要的面向之一,科學史(涵蓋科學、技術與醫療)的研究吸引越來 越多學者的關注。科技史的研究與探討從考察科學、技術與醫療知識、技術的累積 與發展的所謂「內史」的研究,逐漸擴展為關注科學、技術發展與國家、社會間的 互動與連結的,所謂「外史」的探討。 十九世紀末以降,中亞地區的諸多考古發現揭示,數千年前歐亞大陸的不同族 群即已藉由遷徙、移民、物物交換,甚至戰爭的人口與財物掠奪等途徑,促成不同 文化族群間的科學、技術與醫療知識、技術的交流;有些學者將之定名為「偽科學」 (protoscience),以與現代科技區分。跨文化的科學技術交流,最引起學者們注意的當 數大航海時代以降,特別是由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開啟的中西交流:明末 士人對歐洲輿圖、科學與技術的好奇與興趣,成為利氏帶領的耶穌會士接近士大夫 的途徑,西學引進中國的同時,中國的知識與技術亦傳入歐洲。十七世紀末,中西 間的跨文化科學與技術交流,在路易十四派遣來華的「國王的數學家」的積極耕耘 下達到高峰,可謂是中西交流的「黃金時期」。十九世紀中葉,清廷和英、美、法 各國陸續簽訂的通商條約,再度為中西交流打開通道,然而多以西方現代科技、醫 學的引進為核心,以至十九世紀下半葉對歐美,以及後來的俄、日戰爭的連連失利, 更加速了中國對西方科技的推崇與依賴。 然而,在長達數千年不同文化間的科學、技術與醫學知識、技術的交流中,如 何界定學者們筆下的「中國的」、「歐洲的」、「東亞的」,或「伊斯蘭的」科學 與技術呢?也就是近年來學界關注的「身分認同」(identity)問題,外來的科學又如何 被接受與融入亦即「在地化」或「本土化」(localization)呢?除了傳教士、僧侶在 科技交流中扮演「中介者」的角色,學者們亦注意到商人、擔任翻譯的通事、軍人、 外交官,甚至商品在科技傳播中的重要性其中,作為知識載體的書籍更成為研究 的焦點:書籍如何被書寫、被閱讀、被理解而達到科學、技術傳播的目的?然而在 科學、技術與醫療知識、學科的形成與傳播過程中,教育體系與機構的角色和作用 值得學者們投入更多的關注與探討。 本研討會為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國委員會三年一度的 國際研討會,主要關注科學、技術與醫療在不同文化(不同區域間、異族、異國, 乃至不同的科技領域)的接觸與碰撞下的發展與演變,及其與國家、社會、宗族間 的互動,以及與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面向的相互影響。藉由新史料(文獻、 文物、圖像、口述歷史等)的發掘,以及新視野、新角度的觀察,形成更完善、更多 元的研究方法,以豐富科學、技術與醫療史的研究內容與成果。藉由會議的舉辦, 提供學者們交流、切磋的平台。

議程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3 月 26 日(星期五)

08:00-09:00

報到

09:00-09:10

開幕與大合影

【1-1 場】  數學史與數學應用        主持人:張澔

09:10-10:40

Alexei Volkov(琅元):Mathematical treatises from Dunhuang

英家銘:大眾數學知識的意外載體—日本寺社中的算額

鄧崇林:中華古科技之指南車的跨領域研究

【1-2 場】中西交流下的現代科學          主持人:雷祥麟

10:40-12:10

 

邱韻如:幾何光學的學習與理論創建—以鄭復光《鏡鏡詅癡》

              為例

孫飛龍:「師夷長技」與「科技啟蒙」—《醒獅》月刊中的科

               技傳播研究

張林:民國時期「科學中國化」思潮及其影響

12:10-13:00

午餐

【大會演講】

13:00-14:00

洪萬生:從圭竇形談起:《測量全義》初探

【1-3 場】博物學史          主持人:傅大為

14:00-15:30

張澔:金石識別與其底本—從化學開始

賴伯琦:中西文化思想中自然觀之辨析─以生物的物種概念為例

陳德勤:中文古籍鰭腳類動物圖像探究

15:30-16:00

茶敘

【1-4 場】天文史         主持人:王憲群

16:30-18:00

歐陽亮:鄭和航海圖之傘型導航星官「華蓋」

Jiang Zhaozhong:Gold Stake Impaling the Heaven—Turkic North

Pole Star Terminology Influencing Chinese Astronomy

D. P. Morgan(墨子涵):Cultural Drift and Cultural Contact in

Astronomy within a Divided China, 317–618 CE

18:00-19:30

晚宴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3

月 27 日(星期六)

09:00-09:30

報到

 

【2-1 場】科學文獻分析

主持人:張哲嘉

09:30-11:00

韓學宏:由動物學角度探索《山海經》的動物

劉韋廷:道教醫療知識探究—以元明《仙傳外科秘方》為例

郭幼為:出土醫藥文獻所見植物藥的歷史文化因素蠡測

11:00-11:15

茶敘

 

【2-2 場】疫病與保健

主持人:李尚仁

11:15-12:45

 

林秀玉:細菌與益生菌概念「行腳」到臺灣在地

劉昭民:自古以來的冷期氣候和瘟疫大流行之關係

王微、郭幼為:屢值疫癘 當得藥物—中古時期戰「疫」的良藥

佳方

12:45-14:30

午餐(一般參加者)

科技史委員會議

 

【2-3 場】近代醫學體系

主持人:郭文華

14:30-16:00

何邦立:論林可勝的研究精神態度與影響

丁澤麗:近代中國紅十字會婦幼衛生事業的變遷特點

龐境怡:近代中國的新藥傳播與治療市場——以「606」上市前

後的性藥廣告為視角

 

【2-4 場】農業與手工業

主持人:林聰益

16:00-17:30

毛傳慧:世界進化中的蠶桑絲織─發明、傳播與在地化

張凱清:美濃客家與記憶所繫之處——烤菸技術史的媒介研究

李招瑩:以《御制耕織圖》為主題的中國風茶盤-貝爾丹的珍奇

室對當時陶瓷風格的影響所提供模型

17:30-18:00

閉幕及綜合座談

18:00-19:30

晚宴

 

 

主辦單位: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國委員會 中央研究院、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承辦單位: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一期旅讀雜誌上的文章,從骯髒、不衛生的中國人,到找尋、過好禮義廉恥新生活的中國人,百年來中國人背負不衛生的罵名,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更使歐美人士矛頭指向中國,甚至發生許多攻擊亞裔的事件。從歷史上來檢討與反思,唯獨自強不息重衛生、講規矩、有禮貌,方能擺脫不衛生,或只重視表面衛生的形象。(那表面都不衛生,就不用多談了)又話說,這專欄每個月寫一篇,多少還是有點壓力的,我很努力地積稿,目前也只算超前二篇,每交一篇,編輯就會溫馨提醒:下一期再麻煩囉。心中難免有趕稿之壓力。不過,既然選擇以文字工作為生,史學家也同文學家一樣,就要耐得住挑戰、樂在其中,趕緊寫下一篇吧。

image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功人文講座|歷史是一種擴充心量之學
#歷史之用 #歷史書寫 #歷史哲學
 
...他注意到,近百年史學思潮中有一條若隱若現的主線,便是否定「人」在歷史中的地位。而且近代歷史學太過傾向於從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抽離出來,太受過度抽象的、哲學化的思潮左右。沒有了「人」的歷史,也使得歷史這一門學問日漸遠離了它原初的任務。
 
講座的系列講題,圍繞著「歷史」與「人」之間千絲萬纏不可分割的關係,不論是歷史中的人還是觀看歷史的人,人的回歸,以及對人與其所處歷史情境的同情的瞭解,是本講座關懷所在。如前輩史家陳寅恪所說,能夠「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 」超越自我時空的限制,與歷史人物在六合之間同遊古今,歷史因此是一種擴充心量之學。
 
自從梁啟超提倡「新史學」以來,史學界關心的是歷史研究的問題:史料、方法、問題、工具,如何重建歷史,歷史書寫的對象是帝王將相,還是一般平民等問題。但是史學界較少人關注外部的問題,譬如歷史與現實社會人生究竟有何關係?當許多人不再認為,道德鑒戒或尋找歷史發展的規律是歷史的主要功用時,如何重新認識這個問題。主講人提出,「歷史是一種擴充心量之學」,並以這個思想基礎出發去論證讀史對於人生與社會的作用。此外,主講人也將在最後一講中,討論歷史的閱讀與歷史寫作方面的問題。
 
//講座資訊//
。講座場次:
【4/16】歷史與人生
過去指引未來?還是未來改變了過去? 
【4/22】性格與歷史
「性格即是命運」,還是「性格不一定是命運」? 
【4/23】閱讀、書寫歷史
用千經萬史去敲門,敲到門打開後,走出來的是你自己?
 
。演講者:王汎森 院士
。講座地點:國立成功大學 成功校區 格致堂
。講座時間:下午3點至5點30分
。詳細資訊及報名連結:https://sites.google.com/gs.ncku.edu.tw/chengkunghs2021
 
#即日起至4月12日截止
#名額有限,請把握時間報名
 
-----
👉本次講座將同時進行線上直播,詳細資訊將於報名成功後透過電子信件通知。
👉本講座開放通識認證,請於通識教育中心網站報名。
☝️通識認證與成大歷史系「史學專題講座」無法同時認證,請擇一報名。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本桃園學的重要研究成果,一本是學者探究的成果,另一本是桃園閩南人文藝術的書籍。兩本皆印刷精美,兼顧專業硏究和通俗介紹,對推動地方學的硏究和教育有正面的貢獻。

 
感謝桃園市文化局大力支持@中央大學歷史所and桃園學研究中心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上討論度頗高的歷史類非虛構寫作專著《光緒之死》,我自己也有蒐集一些資料,皇帝后妃的疾病史還是很有趣的主題。想到恩師張哲嘉清代宮廷醫案的英文博士論文,寫過同治、慈禧、光緒的疾病史,希望他最終能出中文版啊!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中研院臺史所謝國興大學長贈書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台灣地方民間信仰的研究,學長用了大量的時間跑田野調查,配合文獻,探討與驅逐瘟疫有關的信仰,做出豐富可信之研究。這本書背後還附有光碟, 以記錄片記載西港慶安公宮的王府行儀,兼顧可讀性和學術價值。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提供相片說明。
 

【第一場】
講題:以疫之名:記疫的技藝與啟示
講者:林文源 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蔡甫昌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
時間:110年3月12日(五)中午12:30~15:00
地點:知行樓二樓201教室
【第二場】
講題:人造社會性:AI時代下的社會學挑戰
講者:劉育成 副教授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時間:110年3月26日(五)中午12:00~14:00
地點:知行樓二樓201教室
【第三場】
講題:理想的科技人才何在?:戰後初期政策摸索及其影響
講者:張國暉 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時間:110年4月9日(五)下午1:00~3:00
地點:圖書館三樓多元文化區
【第四場】
講題:台灣物理治療臨床評估與技術的標準化與在地化:以腦性麻痺兒童為例,1974-1985
講者:秦先玉 助理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兼任教師)
時間:110年5月7日(五)下午1:00~3:00
地點:知行樓二樓201教室
【第五場】
講題:科傳學門發展、問題意識與研究策略
講者:杜文苓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時間:110年5月14日(五)下午1:00~3:00
地點:知行樓二樓201教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題演講公告】

講 題:以疫之名:記疫的技藝與啟示
講 者:林文源 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蔡甫昌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
主持人:王文基 特聘教授兼人社院院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時 間:110年3月12日(五)中午12:30~15:00
地 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知行樓二樓201教室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2種晚清及民國報紙免費使用:Late Qing and Republican-Era Chinese Newspapers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Era Chinese Newspapers」是一免費開放的資料庫,來源為Center for Research Library及其會員館,現收錄292種1911-1949年間的中文報紙。可全文檢索、可下載,為您的研究再添一份助力!

自2019年起,「Late Qing and Republican-Era Chinese Newspapers」陸陸續續免費公開1911-1949年間的中文報紙供大眾使用,目前(2021年2月)已累積了292種。其收錄的報紙包括《時事新報》(1911.05.18-1948.12.04)、《實報》(1914.3.8;1928.10.23-1944.4.30)、《民國日報上海版》(1916.1.22-1932.1.25;1945.10.6-1947.1.31)等,可補充「小報」、「新聞報」、「申報」、「大公報」等報紙資料庫的不足。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Era Chinese Newspapers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移轉與質化—桃園閩南文化論集新書發表會」海報出爐了!!
歡迎各位在3月19日當天一同參與!!
報名連結如下,有意參加者可先進入連結報名。
報名連結:
image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學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活動日期:110年3月19日(週五)

►主辦地點: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二館國際會議廳A-302

►活動議程:

09:00~09:30—報到
09:30~10:00—主席致詞、長官致詞、大合照
10:00~10:20—茶敘時間
10:20~12:00—桃園閩南移墾、禮俗、信仰與文物
12:00~13:30—午餐時間
13:30~15:10—桃園書房、郊商、水利與交通
15:10~15:30—茶敘時間
15:30~17:10—桃園文藝、歌星與閩南飲食
17:10~17:30—閉幕式(鄭政誠、吳學明、羅炤月)

►活動講者:

桃園閩南移墾、禮俗、信仰與文物
主持人—黃秀政(續修臺北市志總纂)
專家學者—吳學明(國立中央大學榮譽教授)
李建緯(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陳世榮(國立臺灣圖書館參考特藏組編輯)

桃園書房、郊商、水利與交通
主持人—吳文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榮譽教授)
專家學者—張素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林玉茹(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鴻圖(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陳家豪(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副研究員)

桃園文藝、歌星與閩南飲食
主持人—張弘毅(臺北市立大學圖書館館長)
專家學者—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賴明珠(臺灣藝術史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劉國煒(華風文化事業公司總經理)
謝仕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題演講:1930年代日本本草調查的殖民經驗

※演講者:劉士永 Global Professor/Asian Studies Center,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主持人:謝國興理事長

※會議時間:1100314日(日)上午10:30-11:30

※會議地點: 三軍總醫院(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二段325號)醫師大樓7  702會議室

主辦:臺灣中醫醫史文獻學會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幫三民書局推薦這兩套叢書,有 《古代人的一天》宮廷系列套書《古代人的一天》民間系列套書等兩大套,用圖像漫畫說歷史,通俗易懂喔。

《古代人的一天》宮廷系列套書,用一天帶你認識古代中國皇帝、公主、文臣、武將,以十二時辰為敘事主軸,精選六到八個代表性情景,按時代順序編排,透過不同的情境還原古代人的生活場景,用不同的視角瞭解古人的生活日常。

【皇帝的一天】
皇帝貴為一國之主,地位高高在上,想要一窺皇帝聖顏可是難如登天呢!但也正因如此,才更讓人對「皇帝」充滿無限想像。你是否也曾經好奇,皇帝除了上朝聽官員報告、退朝批閱奏摺,還要做哪些工作?皇帝有哪些休閒娛樂或興趣?在「皇帝」的光環之下,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辛酸、危機呢?好多好多的問題,想趕快得到答案!快打開這本穿越指南,讓古人為你帶路,快跟緊他們腳步,一日遊Let's go!

【公主的一天】
你印象中的公主,是含著金湯匙出生、養尊處優又難伺候的皇室成員?還是溫柔婉約、氣質出眾的高貴女子?這次請到六位公主現身說法,訴說她們的故事。這些公主,有的身負重任,肩負外交使命遠嫁異鄉,有人權傾一時,揚起政治的滔天巨浪,也有人是歷經滄桑,大嘆身為公主真倒楣,更有人以勇氣與謀略,為自己的人生與開創出新的一頁。打開這本穿越指南,你會發現,公主的樣貌超乎你的想像。就讓眾公主為你帶路,用一天好好認識她們,打破你對公主的既定印象,Let's go!

【文臣的一天】
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後,中國逐步形成一套規範嚴密的文官管理制度,在這樣的制度下,官員們各司其職、分工合作,他們的位階高低雖不同,但都以自己的才能,帶動社會運作,是國家能穩定運作的重要關鍵。這次請來六位文臣,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負責記錄歷史的史官,為國家選拔官員的尚書,公正地監督朝政的言官,到主管地方事務的知縣等,來告訴你要任官職有哪些管道?官員的職責有哪些?提出的建言,皇帝不聽怎麼辦?現在就打開這本穿越指南,讓六位文官帶你體驗他們一天,看各級官員如何努力地工作,為國家和社會服務,一日遊Let's go!

【武將的一天】
人類歷史的發展瀰漫著濃濃的煙硝味,尤其在古代,戰爭可是攸關國家存亡的重大事件!開戰十分耗費資源與人力,終極目標當然是要贏得勝利,為國家爭取最大利益。要達到這個目的,除了強大的武器、精良的兵力,更要有智勇雙全、善用謀略的將領來指揮,現在就打開這本穿越指南,跟隨戰場上的眾武將們衝鋒陷陣,體驗他們的一日行程,Lets’ Go!

《古代人的一天》民間系列套書,用一天帶你認識古代中國俠客、醫生、畫家、詩人,以十二時辰為敘事主軸,精選六到八個代表性情景,按時代順序編排,透過不同的情境還原古代人的生活場景,用不同的視角瞭解古人的生活日常。

【俠客的一天】
噓!隱藏於市井的祕密客出動了……
俠客現身,不是報仇就是報恩!
「俠客」是一群身分特殊的人,大多隱身在民間,來自各行各業,不但有敏捷的身手、具膽識謀略,還有強大的心臟與冷靜的頭腦,專門執行被交付的祕密任務,一出現,就要轟動全場!究竟這群神祕的人具備哪些特質,才能在分秒必爭、萬般驚險的情況下,迅速執行任務?他們又是出於哪些理由,抱者必死的決心也要出動?好多好多的問題,想趕快得到答案!快打開這本穿越指南,跟緊古人的腳步,讓他們為你揭開俠客的神祕面孔,Let's go!

【醫生的一天】
古代醫生跟你想的不一樣!
每個人都有生病的時候,現代人看診,是親自到醫院或診所掛號,排隊等待治療,醫生也因為行醫救人的專業形象與能力而備受推崇,那麼古代的情況又如何呢?醫生的地位高嗎?他們是怎麼為患者治病?遇到沒看過的病症怎麼辦?救人的藥材要怎麼取得?好多好多的問題想知道!這次,我們找來八位創造特殊貢獻的醫生,帶你走入各個時期,體驗醫生們一天的行程,學習他們懸壺濟世的仁愛精神,提起百寶醫藥箱,對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出發!

【畫家的一天】
在沒有相機、手機的年代,他們就是古代的行動照相機!
如果要記錄一片美麗的風景,你會怎麼做?在人手一機的現代,多數人是拿起手機或相機,對準焦距、按下快門,讓景緻成為影像。那麼,在沒有相機的古代要怎麼辦呢?還好,當時還有一群具有天賦的畫家,用畫筆留存下了寶貴的資料,彷彿為我們打開一扇歷史的窗,讓我們得以一窺古代人的生活世界。畫家的靈感從哪裡來?古代畫家們的生活又是如何呢?這次我們請來七位畫家,帶你用他們的「藝術之眼」過一天,現在就翻開這本穿越指南,拿起畫筆跟顏料,體驗畫家們如畫的一天,一日遊Lets’Go!

【詩人的一天】
文學是許多人抒發心情或記錄重要事件的方式,其中,「詩」以簡短的文字表達出意味深遠的內涵,是受許多人喜愛的書寫形式,而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知名詩人,有的人憂國憂民,有的藉酒抒情,有的感嘆命運,有的表達志向,不同的境遇產生不同的創作心境,使得詩人們能創作出各種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這些詩人寫作的風格有什麼不同?詩人們創作時在想些什麼?靈感又是從哪來?好多的問題,想知道答案!現在就打開這本穿越指南,跟著詩人們的腳步,用筆墨刻劃風景、境遇和心情,體驗他們的一天,一日遊Let's go!

 

 

image

 

image

imag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讀書共和國.遠足文化fb粉絲頁:
 
110年學測於上月24日時放榜,今年一名學測74級分的學霸竟放棄醫學系,首選自己最愛的歷史系,引起許多人討論。對此,便有網友不客氣的提問表示,「歷史系到底能幹嘛」,讓此話題再度引起熱議。......
    
看看《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
念歷史能做什麼?歷史系在讀什麼?二林高中學霸的選擇真的是一時胡塗嗎?一起來讀這本書吧!!
 
新聞看這裡↓
 https://reurl.cc/o9yXDD
    

歷史系「畢業能幹嘛?」 網點出重點笑翻:可以當副總統!

110年學測於上月24日時放榜,一名學測74級分的學霸竟放棄醫學系,首選自己最愛的歷史系,引起許多人討論。對此,便有網友不客氣的提問表示,「歷史系到底能幹嘛」,讓此話題再度引起熱議。

 

原PO於PTT的八卦板上以「歷史系他X到底能幹嘛?」為題發問,並說明一間學校頂多幾個歷史老師, 除了說說古人編的故事給人家聽之外,到底能幹嘛?更開玩笑的指出「現在還有天橋給你說書嗎?」

 

對此,許多網友便表示「當導遊」、「當記者、出書當作家、上通告節目、主持政論節目」、「走政治當議員跟立委啊」、「讀歷史讓人反思,但一定要遇上對的老師,否則白念」。也有網友在推文笑稱可當「副總統」,因為前副總統吳敦義即是台大歷史系畢業。

 

但也有網友分析,歷史系除了歷史老師和考古學者,其實真沒什麼可以叫本科工作,但在美國就業調查裡,以畢業十年後為基準,歷史系依舊能排在中間的位置,其原因主要是歷史系對於翻文檔、寫論文做訓練。

 

清楚自己要什麼!74級分學霸決定大學讀這個科系

(新聞: 清楚自己要什麼!74級分學霸決定大學讀這個科系 - 彰化縣 - 自由時報電子報 (ltn.com.tw) )
2021/03/05 15:47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高中學測成績日前公布,二林高中昨天進行繁星撕榜,該校考出74級分的謝秉宏,如願撕下「台大歷史系」的榜單,他說,內心很平靜,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感謝家人和學校給他選擇的空間。

「學霸想讀歷史系」的消息被披露後,秉宏及其家人承受莫大的壓力,就連學校也有校友質疑「二林高中好不容易盼來醫學院孩子,現在沒了」更有人打電話來學校,要學校轉達「請孩子三思而後行」。

謝秉宏的媽媽今天的臉書PO文,她感謝各界的關心,她說,一個人不要想控制另外一個人,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每個生命自然會找到他的出路,孩子本屬於各自獨立的個體,如果不相信孩子擁有無限潛能,才會試圖幫孩子做盡各種決定,如此只會令孩子懷疑自己的選擇,也不懂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她說,在孩子升往大學這個關卡,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控制」他未來的人生,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與決定,人生劇本絕非單一,不是所有聰明的孩子都該往醫學系邁進,不用急著用自己的視野描摩孩子未來,也許在孩子還來不及展翅,他已因你的介入而折翼。

她說,能堅持自己的夢想,往前奔跑的孩子都是該被祝福的,秉宏不會因為上了大學,就忽略了自身該有的學習。

她語重心長地說,為何一個資優生在二林高中可以找到他未來想要的,如果在都會或私立的菁英高中,「是否選擇反而變少了」,究竟這一所高中有什麼魅力?整個教師、行政團隊,尤其他的導師付出多少心力?給予養分、給予支持、給予陪伴,耗費多少心思澆灌他的心田、穩定他的心緒?

謝秉宏說,他感謝家人和學校給他選擇的空間,其實剛上高中時,他曾經考慮將來當醫生,為了這個選擇,他高一幾次參加科學營,雖能駕輕就熟,拿下不錯的成績,「但這裡沒有我想要的」,也許自然、科學領域跟他無緣,多方知識的探索,他發現歷史的興趣,也了解國人對歷史系認識的偏誤,他很堅定要走上歷史研究這條路,將來輔修多媒體或資訊工程。

 
想看書在這裡↓
 ═══。。══════。。═══
◎博客來 https://reurl.cc/VXLKxZ
◎金石堂 https://reurl.cc/D6Aarj
◎誠品 https://reurl.cc/Q3X0KM
◎讀冊 https://reurl.cc/7okOxD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本書實在太有趣,作者柯文(Paul A. Cohen)是著名的中國現代史專家,其著作美能發人深省、具有獨到的解釋力和敘事方法,這本譯作應該非常值得一讀。

 

與歷史對話:二十世紀中國對越王勾踐的敘述(英文書名:Speaking to History: 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內容簡介

從晚清時期開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廣為傳頌,著名歷史學家柯文(Paul A. Cohen)提出,這一文化現象的原因實與中國人一百多年來飽受國難、蒙受國恥有關。在本書中,他探賾鈎深,剖析了不同敘事方式中勾踐形像與內蘊之異變,由此而呈現了中國二十世紀政治文化的風雲變幻,其獨到的視角,使人能從多角度理解二十世紀政治文化的變化。

目錄

iii

前言 ix

致謝 xv

第一章 古時之勾踐傳說 001

  上古時期的勾踐傳說 005

  勾踐故事的主要主題 031

第二章 國恥之重:晚清與民國時期 039

  晚清:問題的出現 041

  民國時期:牢記國恥 048

  文化共識:民國時期勾踐故事的傳播 057

  勾踐故事在媒體和其他地方的迴響 067

  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蔣介石和作為榜樣的勾踐 080

  抗日戰爭和中國的雪恥 090

第三章 蔣介石在台灣的困境 103

  1950 年後台灣的環境 105

  改編和流行:話劇和戲劇 109

  作為教材的勾踐故事:黃大受的努力普及 127

  給兒童的勾踐故事:連環漫畫和其他繪本 140

  相關性的減弱:1980 年後台灣的勾踐故事 149

第四章 危機與回應:1960 年代初的「臥薪嚐膽」熱 159

  關於勾踐故事的戲劇的井噴(1960 年-1961 年) 163

  與歷史對話:二十世紀中國對越王勾踐的敘述

  茅盾對「臥薪嚐膽」戲劇的評價 172

  曹禺的《膽劍篇》 183

第五章 1980 年代的政治寓言:蕭軍和白樺 207

  蕭軍(1907 — 1988 年) 210

  白樺(1930 — 2019 年) 221

第六章 勾踐故事在「私有化」的中國 237

  愛國主義教育 240

  教導共產黨員的行為 244

  個人和集體動力:成功的關鍵 248

  為「小皇帝」和「小女皇」們的現實生活做準備 254

  在二十一世紀之交推廣勾踐故事 257

結語 跨文化的視野 269

參考書目 289

譯者後記

作者簡介

柯文(Paul A. Cohen),美國學者,19346月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衛斯理學院亞洲研究中心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1953年入芝加哥大學接受本科教育,1955年畢業後進入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John K. Fairbank)教授和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教授,開始致力於中國思想史和中西關係史研究,先後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62年至1965年,先後在密歇根大學和安默斯特學院任教。1965年到麻州衛斯利學院任亞洲研究和歷史學教授,兼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衛斯利女子學院歷史系主任,並將其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教學之中。著作包括《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等。

譯者簡介

董鐵柱,2009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中國文化專業,獲哲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中國語言文化中心副教授。

 

網址:https://www.chunghwabook.com.hk/Index/book_detail?id=3128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桑兵:一些所謂研究,說是匠氣十足,還算抬舉,實則俗氣逼人 

2021-01-22

 

作者: 桑兵,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來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6期

來源:高校人文界、近代史研究、歷史學研究通訊

學問之事,理應先因而後創。總結七十年學術發展的進程,需要各種視角的參照,否則很難得其實。一時代的學問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地位,除了面向國際前沿之類的橫向比較,更為重要的參照,應該是與古往今來的前賢進行學術對話的能力。如果說歷史人物須蓋棺才能論定,學術最好也留待後人評說。同時代人評價同時代學問,一則缺少時間檢驗,二則有些問題未必看得出,或是看出了未必可以講,三則見仁見智,不易定論。

當然,同時代並非不可以評價同時代的學問,如顧頡剛的《當代中國史學》(與童書業、方詩銘合作),就將同時期史學各方面的學人分門別類排了座次,只不過當否另當別論。若是安放貼切,固然成為後人稱引仿效的模本,或是反復檢討的依據,若是不在道上,則很可能貽笑大方,變成眾矢之的。就此而論,學問本來就是危險的事業,評價同時代的學問,更是險之又險的險中求之事,應該慎之又慎。不妨以今人與前賢對話的能力為視角,測試一下學術水準的高低。

一、代際興替與學問高下

七十年風雨變幻,雖然幾番大起大落,學術的變化發展還是顯而易見的。例如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從前在海峽兩岸不少學人看來不成其為學問。1949年以後,大陸方面特別重視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延續或批判以往國共雙方的革命史觀念(國民黨的“黨化教育”中,就有革命史一項),建構起一套以三次革命高潮為樞紐的被稱為革命史的敘述架構,並輔以體系化的資料,一方面與之前的以現代化為主要視角的近代史相對立(後來在臺灣被進一步系統化,在大陸也有不少呼應者),一方面大幅度擴展充實了近現代史的資料來源。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的許多參與者,其實已經是古代史各方面的成名學人,功力較深,取材的寬廣精當,在當時的條件下顯得難能可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長足猛進,儘管普遍而言,還處於以新材料發現新歷史的墾荒階段,刀耕火種,顯得有些粗放,不過在問題的選擇、研究的取法、材料的處理等方面,前鋒已經逐漸接近古代史的水準,甚至因緣史料的極大豐富,在深入複雜的材料史事方面,還有駕古代史而上之的潛在可能。應該承認,達到學術根基很深的歷史學應有的水準,而不再被列於另冊,是七十年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顯著變化。

儘管就既定學科的發展前後比較立論,七十年的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已經在很多方面突過前人,但是跳出分科的範圍,則變化的有限性就清晰地顯露出來。雖然人們對於社會發展仍然相信進化論觀念,學術變遷史上的新陳代謝,未必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學術當然是層累疊加,可是學問卻不一定後來居上。能夠代表一代學術標高的,往往是不世出的高人。一時代有無這樣的天縱奇才,決定著這一時代學術的峰值。因此,每一時代的學術高度,並非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逐漸攀升,也不一定(甚至很可能不)與成果的數量成正比。先秦、兩漢、兩宋、明清,可以說是中國學術的高峰期,而兩宋尤其奇峰突起,具有一覽眾山小的氣勢。

放眼歷史長河蜿蜒曲折的流逝,當下的學術發展究竟達到什麼高度,是一個值得每一位懷有學術抱負者認真思考的大問題。如果分門別類地考察各個學科的現況,幾乎毫無疑問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而讓各路專家自信滿滿,以為已經前無古人。可是這樣的看法從評價的主體與客體兩方面講都顯得有匠氣而無匠心,若是放在整個歷史發展的脈絡之中,不要說已經是宋以後的又一高峰,甚至很難說超越了前輩學人。那些以為民國大師多如鯽的說法當然是坊間流行的外行話,可是質疑現在的大學不出大師,卻是社會普遍的觀感。大師與否,實為笑談,所要傳達的意思,正是對缺少學術權威大家的失望與不滿。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照遠不照近的高明,顯然不會代代輩出。那些超凡的智者賢人,代表或是體現了所處時代的學術標高,成為無數來者敬仰的對象。真正懂得他們的思想學術,已經談何容易,遑論超越。要具有與前賢對話的能力,首先應該能夠承接已有的學術。學術對話的前提是平等。所謂平等,並非一般而言的人格及社會地位的平等,首要就是學識的平等,一味高山仰止固然平庸,隨意抹殺更加愚妄。學識不能處於同一層級,對話就難以正常進行。高明的好用其短,也不乏不屑與談之意。後來者雖然不斷試圖與前賢對話,但是能否對話,關鍵要看有無相應的對話能力。那些一廂情願的努力,無論如何花樣翻新,熱鬧一時,其實大都是入不了前賢法眼的旁門左道。

能否超越前賢的問題,從來為學術界熱議。早在1988年廣州中山大學舉行的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上,汪榮祖教授就有針對性地談到:“陳先生可以超越,又不可能超越,可以超越,因陳先生之後必定還會有偉大的中國史家出現。但陳先生不可能超越,因陳先生的特殊成就不可能超越,就像沒有人可能再寫一部超越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季羨林教授致閉幕詞時,對此回應道:“超越陳先生並不簡單。整個社會是在發展,是在前進,這是一般的狀況。但是中間應該有一些例外,一般來講,後人要超越前人,但有那些高峰、巨人在某些方面是超越不了的。主要原因是環境不允許再出那樣的人。馬克思講希臘神話有永久的魅力,理由在此。陳先生是學術巨人,在他的範圍之內,無法超越,原因就是我們今後不可能再有他那樣的條件。總的傾向是可以超越的,但又不可以超越。我同意汪先生的觀點,又可以超越,又不可以超越。”

這些絕非諛詞的推崇,可以說是各位講者心嚮往之實不能至的夫子自道。須知季羨林已經是陳寅恪之後唯一可以在西人之東方學領域繼續跟進前沿之人,考慮到陳寅恪後來苦於無法及時掌握新資料,又不甘為牛後,迫于生計,將相關書籍出售,已經放棄了在東方學方面進一步努力的嘗試,也就是說,在這一領域,季羨林其實已經跟著歐洲東方學的進展走到陳寅恪的前面。儘管如此,連季羨林也覺得很難超越陳寅恪,可見學術上要想超越前輩大家,的確有些可望而不可即。以此為衡鑒,中國近現代史乃至歷史學整體都有反省的必要。

在學術日益細分化的趨勢下,學人勢必越來越專門化,由此造成人稱的侏儒化現象。小圈子學問的自娛自樂,形同坐井觀天。一些所謂研究,說是匠氣十足,還算抬舉,實則俗氣逼人。受分門別類的分科日益細化的制約,同一學科之內,學術的評判也會失去權威性,流於所謂見仁見智的無所適從,不得不交由民主表決來決定。可是學問之事,越是高深,懂的人越少,多數取決的結果,往往導致逆向篩選。諸如此類的情形,時下已經屢見不鮮,名校亦不能例外。而身在其中的學人,包括擔任各級評委的成名學人,對此渾然不覺,或是雖然不斷抱怨,卻回天無力,無可奈何。依據各種指標計算分數權重,還想當然地以為追求公平公正,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只能以枷鎖為規則。連學術的鑒別評判力也不具備,守成尚且力有不逮,侈談超越豈非天方夜譚。

學術評價的失當,無疑會導致學術失範的亂象。一些貼著各種頭銜標籤的所謂傑出人才,尚未達到前人已經走過的半程,卻無知無畏,以不知為無有,敢於自稱領先,而且有一眾國內外並非專門的同行名家為之背書。判斷力與鑒賞力如此嚴重缺失,可謂學界莫大的悲哀。踮著腳也夠不著卻妄言超越,前人起於九泉,不知作何感想。

不同學科之間當然存在差異,用一視同仁的貌似公平裁量一切,勢必造成偏頗。如時下好將橫向比較具體化,確定適合自己定位及發展目標的若干國內外學術機構作為參照座標,制定各種指標性量化標準。毋庸諱言,在自然科學甚至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由於中外學術的基礎程度差距顯著,一定時期內目光向外理所應當,但是也不可無差別地一概而論,因為還有因地制宜、為我所用等因素的考量。至於人文學科,外國的部分與此類似,中字頭的部分,恐怕就要另當別論,起碼應該有所分別,有所講究,至少應該直接主流,不必通過掮客轉手負販。技不如人,當然只能知恥而後勇,卻沒有必要非得陪綁其他方面一同灰頭土臉,自慚形穢,弄得毫無自信,更不能邯鄲學步,東施效顰,反失其本。明治時期以來,日本力圖建構自己在東亞思想文化上的主導地位,在吸取西學與中學的同時,強化其主體性。戰後日本的日本研究一度出現追隨模仿歐美的偏向,日本研究大家丸山真男出而提倡日本人應當用日本的辦法研究日本,結果成效顯著,如今歐美已有學人覺得可以不必自行研究,只要將日本人的日本研究翻譯過來即可。這樣的取徑做法,很值得中國研究者借鑒。

以中國史為例,中國的中國史如果對標外國的中國史研究,能否取法乎上,顯然未經論證。須知中國史研究在不同國家學術系統中的地位並不一致。日本的歷史學原來大體是三分天下,即日本、東洋、西洋,東洋以中國為中心,甚至主要就是中國史,但也有偏重所謂四裔的取向,尤其是滿蒙回藏鮮,意在分解中國的一體。如今日本的中國史地位顯然較以前下降,但還不至於成為日本史或外國史的附庸。歐洲的漢學研究,主要是從東方學衍生出來,因而民國時被一些中國學者戲稱為虜學,可是畢竟曾經引領時趨,成為國際漢學的中心,伯希和、高本漢等少數大家,也得到中國學人的首肯。二戰結束後,美國取代歐洲成為世界中心,美國的中國研究,儘管在本國處於邊緣位置,卻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連歐洲也只能將漢學研究的中心位置拱手相讓。而承接的各國往往不知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出現挾洋自重、格義附會的偏向。如果一味對標美國的中國史,則中國的中國史研究非但永遠無法擺脫依附地位,很可能還會亂象橫生,以至不可收拾。

清季以來,歷經夷夏大防到中體西用最後不得不基本外化的國人,目光向外可謂大勢所趨,中國歷來吸收內化的文化傳統全然改觀,章太炎雖然不能免俗,卻是較早幡然醒悟的先知先覺。早在1910年,他就主張“教育的根本要從自國自心發出來”,這時的他已經清醒地自覺到:

現在北京開經科大學,許歐洲人來遊學,使中國的學說,外國人也知道一點兒,固然是好;但因此就覺得增許多聲價,卻是錯了見解了。大凡講學問施教育的,不可像賣古玩一樣。一時許多客人來看,就貴到非常的貴;一時沒有客人來看,就賤到半文不值。自國的人,該講自國的學問,施自國的教育。像水火柴米一個樣兒,貴也是要用,賤也就要用,只問要用,不問外人貴賤的品評。後來水越治越清,火越治越明,柴越治越燥,米越治越熟,這樣就是教育的成效了。至於別國所有中國所無的學說,在教育一邊,本來應該取來補助,斷不可學格致古微的口吻,說別國的好學說,中國古來都現成有的。要知道凡事不可棄己所長,也不可攘人之善,棄己所長,攘人之善,都是島國人的陋見,我們泱泱大國,不該學他們小家模樣!

不看外國人的臉色隨風而轉,才有可能堅守中國學問固有的價值。即使西化已成時趨,近代中國學人對外國的漢學家或中國研究者的看法,心中自有一本明賬,章太炎以稱讚小兒路邊放牛比況推許漢學家的貢獻,欲將漢學中心爭回中國的陳垣以及要東方學之正統在中國的傅斯年,入其法眼的各國治中國學者不過寥寥數人而已。他們固然不能改變整體外化的趨勢(僅僅從20世紀中國革命的視角看,將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歷經周折才被認定,顯示片面絕對外化一定程度上形成阻力而非動力),卻不能接受以外國的中國研究為標準尺度。傅斯年說必須留學生才能治中國史,所指顯然不是生搬硬套的食洋不化之流。

二、讀懂前賢談何易

近年來有兩位有名于時的教授的說法,可以提供參考視角。一位是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他坦承沒有超過自己的老師。此說可以多角度解讀,如其故作謙辭,老師的學問曲高和寡,弟子水準的確有限等等。如果著名如彼,尚且不能超越老師,況且現代文學不算太過艱澀高深的領域,可見大國手的確不世出。清華國學院出身的薑亮夫,後來的學術見識和地位已經很高,可是直到晚年還坦言,始終沒有弄懂陳寅恪當年在清華國學院所講授課程的內容。當然,這不能解釋為薑亮夫的學問到老還不如陳寅恪早年講課的水準,其專門領域,未必為陳寅恪所長。可是完全摸不著頭腦,則至少說明在東方學方面沒有足夠的根基,承接不了,這樣做起學問來自然少些參考比較的材料和取徑。

另一位是清華大學教授李伯重,他嚴厲批評時下的學術界大量製造學術垃圾,雖然從趨勢上看已經有所改善,但是總量和基本態勢並未根本改觀。學術垃圾的氾濫,一方面說明學術的評價機制未能起到有效的防弊作用,另一方面顯示整體的學術環境在促進學術的良性發展方面亟待改進。除了風氣不正等背景因素,掌握學術評判權者缺乏應有的判斷力,恐怕至關重要。目前各方面對於整治學風所側重的主要是他律,如行政司法媒體介入等,輕視或根本不相信自律,結果非但成效不彰,甚至適得其反。要想根本改變,必須回到學術的軌道之上。既然愈是高明的學問愈難懂,學術就只能主要依靠自律。如果說他律旨在防小人,則唯有自律才能保君子。戒律定出來是為守法者遵守,存心找空子違法,則再嚴密的律法也是漏洞百出。若是假定學術界充滿小人,自然是防不勝防,而且無論如何也防不住的。

其實諸如此類的問題民國時期同樣存在,1942年12月20日,金毓黻撰寫了《大學教育本位論》的初稿,對於抗戰時期各個大學裡教授濫竽充數的情形深惡痛絕。由於大後方大學林立,“可膺經師、人師之選者,今世寧複有幾;甲校已約,乙校爭聘,捷者先得,拙者落後;往往停驂於待發,迴車於中途,以忽東忽西為故常,視應聘為兒戲。若乃降格以求,濫竽充數,文義未通儼為教授,版業初畢謬號專家,寫講義數十翻已侈稱為著述,有門生十余輩便自命為大師”。諸如此類掛羊頭賣馬脯的大學教授,不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專務,“而專以政治權謀,利用學生厚植勢力,所教成之學生,亦必為權謀功利之徒,將為社會造成多數之遊士,亦為國家釀成無量之亂源”。如此,則大學教育非破產不可,“亦何貴有此教授與此大學也哉!”這樣活靈活現的學界掌故,只要改文言為白話,仿佛《儒林外史》一直在不間斷地續寫之中。

近代中國學界的亂象與知識系統的混淆不無關聯。晚清以來,國人始終糾結于中學西學兩套知識的關係,直到戊戌時期,開始融合成西體中用的新學。不過,新學未能如韓愈、朱熹等人找到取珠還櫝以免用夷變夏的憑藉,實際上導致全盤外化。不中不西的新學在中西兩面都是半桶水,實際上中學不信,西學不懂,所謂學貫中西,大概是中西學更加等而下之的來者的盲信。近代學人,少壯時往往趨新,如王國維的文學哲學美學,劉師培的週末學術,後來都一笑置之,章太炎的佛學未必升堂入室,他與梁啟超相約,欲以社會學觀念重寫中國史,也沒有下文。可是今日不少學人還將這些當事人自悔的少作當成頂禮膜拜的經典,認認真真地研究總結,作為超越前人的可觀成就。反之,章太炎較早覺悟到教育學問當從自國自心發出來,不再一味以西為新,卻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被視為復舊的起始,拉車向後的開端。

與越是高明懂的人越少相反,學問越是橫逸斜出,越容易引起廣泛(尤其在少年新進當中)共鳴。清季康有為的讀書法,民初胡適的學問範式,就是兩大顯例。康有為敢於在西學東學大舉入侵之際提倡讀書速成,與其基本襲用1893年編輯出版的《東京書籍出版營業者組合員書籍總目錄》而成《日本書目志》一炮打響關係匪淺。儘管康有為有所加工,所據畢竟只是島國書商的出版目錄,但在混淆視聽的包裝之下,居然能夠掩人耳目,構成中國趨新人士心目中時髦的東學系統。康有為的東學知識其實相當有限,不動聲色地照搬拿來,搶佔了先機高地,所做的一些加工改造,望文生義的成分居多,卻並不妨礙其儼然成為借由東學引入西學的先知先覺者。而梁啟超的宣傳推介進一步放大坐實了康有為新學祭酒的地位,他說,中國要想自強,以譯書為第一要義。為此康有為“早睊睊憂之,大收日本之書,作書目志以待天下之譯者”。雖然這份書目主要是為譯書準備的,而譯書的目的,還是為了便於閱讀。

康有為聲稱,後發者可以趕超先進,泰西變法五百年而成治藝,日本只要三十年就能成就。中國取法日本,三年可成。況且日本文字與中國大同小異,泰西諸學的好書,日本大概已經翻譯完備,“是吾以泰西為牛,日本為農夫,而吾坐而食之,費不千萬金,而要書畢集矣。使明敏士人,習其文字,數月而通矣。於是盡譯其書,譯其精者而刻之,布之海內。以數年之期,數萬之金,而泰西數百年數萬萬人士新得之學舉在是,吾數百萬之吏士識字之人,皆可以講求之,然後致之學校以教之,或崇之科舉以勵之,天下響風,文學輻湊,而才不可勝用矣。於是言礦學而礦無不開,言農工商而業無不新,言化光電重天文地理而無不入微也。以我溫帶之地,千數百萬之士,四萬萬之農工商,更新而智之,其方駕于英美而逾越於俄日,可立待也。日本變法,二十年而大成,吾民與地十倍之,可不及十年而成之矣。”國家如此,何況個人?這樣的時代大潮,不願落伍者當然會趨之若鶩。

康有為偷樑換柱得以迅速登頂新學教主之位,而且能夠欺瞞天下百餘年,以至於民國時期以來不少學問大家尊奉康有為為新學開山,當真是得逞不止于一時。多年來,儘管中外學者始終心存疑惑,並且多方求證,認為如此系統的東學書籍分類及學問分科知識,即使在同時期的日本也幾乎無人能及,可惜苦於不得確證。如此這般的速成經驗,令康有為敢於據以登高疾呼,號召士林。天下士子苦中西學兩套知識難以相容並獲久矣,猛然間聽說有此讀書捷徑,自然趨之若鶩,連嚴複的質疑也擋不住人們的滿腔熱忱。雖然在中學、西學、東學的夾擊之下,一般學子不堪重負情有可原,可是循此途徑追求中外學問的正途大道,無異於南轅北轍。開此惡例,居心叵測之徒難免有樣學樣。

胡適的學術典範同樣被認為開啟了廣大青年通往學術之道,不過所用方法貌似清人治學與科學方法相類似的部分,其實主要是以西學系統作為比附。稍有西學知識者,對其質疑頗多,連什麼是科學方法也很成問題。而近代學術大家,經由胡適的示範獲得成功的例證並不多見。同樣由清華國學院出身的陳守實,因為受過幾位高明的親炙,於“無聊中閱胡適《讀書》一篇”,輕易就看出“此君小有才,然綻論甚多,可以教小夫下士,而不可間執通方之士也”。後來者以從者如潮為據,論其影響大小,實則但凡專門面向青年後進的所謂方法,頂多就是偏門窺視的孔隙,而非升堂入室的臺階,不能領略前賢不必經由卻輕易跨越的高明所在。學術史研究中,諸如此類的評議所在多有,對於前賢的學問及其座次,不能增減分毫。

不過,近代學人在中國文史領域,仍有少數真正的高明或真正高明的方面,令後人無論怎樣努力用功,也難以超越。只是中國文人好用其短,不會輕易以看家本領治學法門示人,如章太炎好談岐黃之術,其實並不擅長,只是紙上談兵,其醫術非但不能治人,還可能治死人。可是蒙文通來談,知其有備且懂行,立即正襟危坐,所論極深。人品方面口碑有虧的黃侃,論學也令來訪的倉石五四郎大為佩服。只是各位學術大家隨便說的很多人附和或爭議,認真做的卻很少人能夠領悟,更無從接續。高手之間的爭議,如孔老先後的儒家以及中古一大要事因緣的新儒家,後來者大都不得要領,避而不談。七十年聚訟紛紜的議題,除了政治導向的作用以外,多是一般人可以置喙的問題。諸如此類的爭鳴,看似參與者眾,相當熱鬧,能夠起到吸睛作用,整體而言,對於學術的推進意義有限。而其中一些有意義的題目,反而爭議不大,難以持久。如五朵金花中的漢民族形成問題,就因為與基本架構存在內在衝突,剛有漸入佳境之意,就不得不戛然而止。

不僅中國固有的學問如此,關於外國學問的部分更是如此,越是主流,回應附和者越少。如果按照原來必須以拉丁文為治學基礎為判(懂拉丁文還未必會治學),近代以來能治所謂“西學”(西學其實是東亞人的觀念,所以只存在于東亞人的心中)者尚有幾人?

時下對於近代學術大家,作為掌故的坊間傳聞不少,真正能夠瞭解同情其人其學的卻少之又少。那些自以為是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總是令人不由得想起李杜文章在的詩句。究其原因,學問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無法平等對話,恐怕是根本。盲目推崇與隨意抹殺,所反映的都是來者的局限,既不能增減前賢的學行,也無助于解讀前賢的學行。

學術史上,後來者總想突過前人,按照學術應該先因而後創的原則,必須守成有餘力,才有可能超越,這對於一般人而言多少有些力所不及,於是只好橫逸斜出,想方設法繞過前人,而自詡能言前人所未能言。通常的取徑,或是鑿空蹈隙,而美其名曰填補空白,或是婢作夫人,而號稱附庸蔚為大國,或是借資域外,以天寶舊妝為元和新樣。今日治學,分門別類,未經放眼讀書,或僅僅讀過教科書,就直接進入專題研究,習慣與時限使之最多唯讀相關書,甚至只是從書中搜撿相關材料,研究自己關心的問題,無從做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整體之下研究具體。

治中國近現代史的學人大都少看或不看古代史的書,治中國史的學人不大看世界史的書,反之更甚。世界史研究者懂中國史的人數和能力,較前人明顯降低,而對世界史研究的自律,則不如原來嚴謹,以譯述為創作者甚至還有增長的趨勢。治史學的人雖然看其他各科的書,多數是在其中尋找架構系統,以便敷衍成文時照搬套用。如此,充其量只能發些橫通之論。有時人已進到習相遠,自己還在人之初盤旋,甚至無知無畏,以不知為知,不能藏拙,適以露醜。

民國時期,因為高抬考據,輕視義理,提倡窄而深的研究,重視專門,與提倡通學者形成通才與專家之爭。抗戰結束後,有學人針對學界的時弊指出,“晚近治史者,喜稱專家。凡治某朝者,即只知某朝之一二事物,而不識某朝一代制度所以損益及其演變之故,其著述論證,多所附會穿鑿”。後來錢穆進一步批評道:“民國以來,中國學術界分門別類,務為專家,與中國傳統通人通儒之學大相違異。循至返讀古籍,格不相入。此其影響將來學術之發展實大。”主張以既有的分科門類,參融舊籍,求其會通。

時至今日,專家在學界也已經由譏諷變為尊號,進而畸變為坊間調侃的物件,影響學者的形象何止是大而已。專家之學通行,不僅形成一定之規,而且有一定之人,一定之法。專家之學起於分科,本來是為了深入,後來因為無力駕馭眾多,只能縮小範圍。一方面,要將所有學問包括所謂國學,都變成分科之學,以符合近代國人以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科學,另一方面,又不甘居人後,細分化之餘,再竭力使附庸蔚為大國,使得創建分支無形中似成學術創新的時趨捷徑。

小圈子的專家之學,大都不免斷章取義,支離破碎,破綻百出,甚至開口便錯,可是當局者迷,不嫌固陋,披著破漁網,卻以為華服加身,竊喜于婢作夫人,可以自成一統。一些分支奉為開山宗師者,在同輩學人當中未必算得上是出類拔萃,因而當時大都不能入高明者的法眼,後來也的確有顯而易見的局限。如書院學的盛朗西,抗戰期間曾經申請中英庚款的資助,擔任評審的傅斯年致函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暫系年於1940年7月),給出的結論是:“盛朗西。送來著作中,其《小學課程沿革》一書,屬於教育,有關史學者甚微。其《中國書院制度》一書,於抄撮常見書外,亦無所表見也。”其餘如報刊史、方志學、俗文學、民俗學等,亦有類似情形。

所謂附庸蔚為大國者,大都是在細分化的時趨下將原來的技上升為學,以分科的眼光看,開創者固然不無篳路藍縷之功,用通人的尺度衡量,過度細分化的專科專家之學,未免有唾餘之嫌,充其量只能等而下之。尊奉追仿的後學者,或天分不足不過印版而已,或輕鬆突過而不免躊躇自得,都會貽笑方家。在努力超越之前,不妨先瞭解一下所屬分支之外的標杆準繩,不要先驗地以學科界域畫地為牢。有些學人對所屬學科發自內心的維護,或許是捍衛生存的權利,多少已經逸出學術的考量範圍。

更有甚者,專家之學局限顯然,往往不能滿足抱有學術野心者的學問欲,因而總想超越專門,發表通論,以炫其博通。可惜訓練不足,在專門領域內已經破綻百出,依據專門的知識做通貫的推論,更加望文生義,將看似彼此關聯實則截然不同並無內在聯繫的物事生拉硬拽地扯在一起,好發橫通之論,外行看來以為廣博,內行眼中卻句句綻論,貌似縱橫捭闔,其實不通之至。以專家之眼解通人之意,無非盲人摸象,以專家之學求通儒之道,形同緣木求魚。

即便在成熟領域,後來者的學識也備受質疑。中國古史方面,地上地下的新發現層出不窮,可是綜合訓練不足,行世的文獻不熟,以至於解讀能力不夠,對此龐樸早已提出尖銳批評,認為忽視基本典籍已經嚴重影響了出土文獻的判別與利用。一帶一路重現中西交通,但語言訓練滯後,不能分段深入,也不能從兩端向中間,展現並解釋如貨幣形象所體現的東西雙方文化影響的強弱走向,只好一廂情願地一路向西。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進展顯著,總體上努力與古代史並駕齊驅,不過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陸近現代史研究的傳統與海峽對岸有所不同,中國科學院創院第一所以近代史為中心,開始雖然不免政治需求高於學術取向,卻使得近代史的地位在整個史學界至關重要,而彼岸晚到的近代史則一度遭到質疑和排拒。

然而,近代史另有其尷尬,一般人誤以為門檻低,容易做,甚至覺得古文不好不能治古代史,外語不好無法治世界史,卻能夠勝任既要古文好也要外語好的近現代史。待到入得門來,受不良示範的負作用,缺乏必要的門檻,也無法遵守基本的規則,又誤解以新材料研究新問題而預流的本意(實則此說在中國近現代史領域基本是無的放矢,不能套用),覺得材料易得,問題好找,訓練欠缺而著述隨意,忽略常見史料,不注意新舊材料的比勘互證,更談不上用常見材料說別人不常說的話。

另一方面,受一些別有用心的翻譯西書的誤導,整個中國史研究崇洋太甚,後學新進尤其喜歡盲目附會外國框架,全然無視這些架構生成于不同的文化社會,相關學人在本國不過處於邊緣位置,為了迎合主流,刻意套用移植,以顯示其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適用,又挾其文化話語權而淩駕於物件地,以時趨為先進。這樣的情形近代以來日益顯著,只是如此這般的貌似國際化,不過歐洲中心籠罩的變形。久而久之,勢必邯鄲學步,反失其本。

中國學問歷來以經史為大道,用史學的方法研究經學,與懂經學者研究歷史相輔相成。分科治學之下,經學失位,學人大都不懂經學,一方面,不知治學以經史為本,治宋史也很少談宋學,另一方面,治一書也號稱治經學,分不清經、經學與經學史究竟有什麼聯繫及分別。專家之學,不知學問之事本來具有無限聯繫,人為割裂,不能把握問題的邊際,不知相關研究的進展,老子與“格老子”的情況自然所在多有。

在各種量化指標的評估壓力且與實際利益掛鉤的時趨下,不要說像章太炎、陳寅恪那樣自覺為文化托命之身,神州正朔所在的立意高遠之士,就連以學問為志業而非手段、對學術真正懷有敬畏之心者,也如鳳毛麟角,有心向學者不得不隨波逐流,以免滅頂之災。為稻粱謀式的學問想方設法落實為各項指標,目的在於即時變現各種利益。至於這些指標與所做學問有何關聯,完全不在考慮之列,更不要說學問背後關乎社會發展與人類命運的大節。所做學問不要說高深,能夠不說外行話已經難能可貴。而這些指標看似嚴格,對於挖空心思投機取巧之人,卻如同漏勺篩子,有無數的縫隙可以鑽營。各式各樣的執法評判者既無判別力,亦無經驗談,幾乎束手無策。由於專家式的評價大都只能根據紙面內容做出心證,越是自洽的論著越容易好評如潮,使得投機鑽營的取巧之徒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一路暢通,如入無人之境。長此以往,不要說超越前賢,矗立高峰,連維繫起碼的學術準則和道德良知也難上加難。學風不正的現象屢禁不止,與其說是“犯罪成本”太低,毋寧說是因為獲利太高,所以不惜犯險。

中國歷史悠久,且一直延續,又特重人倫關係,因而史學發展甚早,程度較高。晚清以來,中外文化乾坤顛倒,取珠還櫝變為全盤外化,用西式有色眼鏡重新審視中國文化,百不如人,唯有史學,多少還留有一份敬意(梁啟超的“中國無史論”附和者少而異議者多),甚至還懷抱與人爭勝之心。正因為此,駕前人而上之,談何容易。當務之急,是獲取與前賢平等對話的能力。就此而論,七十年風雨過去,要想再創輝煌,依然任重而道遠。

三、叫得響與傳得久

文學藝術,叫好與叫座往往難以兼得。學術研究,也有叫得響與傳得久的差異。好評如潮,未必經得起大浪淘沙,無人問津,不一定就毫無價值。儘管總有一些學人煞費苦心,想要魚和熊掌兼而有之,效果似乎不如預期,普遍而言,還是可遇而不可求。從積極的方面看,專家時代,常有人說治學應當專精,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由此可以佔領制高點。從消極的角度講,針對學術界垃圾太多的情形,或以為解決辦法是取消量化,品質第一,應該提倡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此說一般而言,大體不錯,但也不宜一概而論。

首先,學問之事,應當整體之下研究具體,精深與博大相輔相成,即使專題研究,也要經過放眼讀書的階段,一味窄而深,很可能跑偏,未必一定能夠專精。其次,縱觀前賢,很少有一本書主義的大家,缺少整體關懷,視野眼界拘泥,具體研究好也有限。有數的高人,著述都是既多且好。近代學人中,嚴謹如二陳一王,著述的量都相當驚人,更不要說梁啟超、章太炎、胡適、顧頡剛、錢穆以及才情更盛的郭沫若,連事功大於學問的傅斯年和投身革命、惜字如金的範文瀾,論著也較時下多數專家為多。總之,成名學人大都當得起著作等身。考慮到時局動盪戰亂頻仍,如果換到承平之世,創獲更加難以估量。當然,也有太炎門下終身不著一書的嫡傳弟子,以及著述眾多名聲反而不佳的所謂“大師”。真正十年一劍磨成精品的成例其實並不多見。民國學界被戲稱“大師”的衛聚賢和鄭師許,都是方面廣博,著述頗豐,可是卻駁雜粗淺,因而頗受詬病。多固然不能濫,少也未必就是精,可見多少並不能作為學術高下的權衡。

清季以來,受明治日本的影響,國人喜歡用統計學辦法將中國的各項資料置於世界各國的序列之中排出名位,在爭取自由獨立的時代,只有追趕先進才能避免國墟人奴的悲慘境遇,鼓起奮力爭先的勇氣和精神。民國時期,學術界大都目光向外,中西比較。時過境遷,名目繁多、花樣翻新的各式排名,或許已經成為各方揮之不去的夢魘。這樣的橫向比較,大概是歷史不長的民族文化生成的習慣,未必就是真的具有世界眼光。

時下學術評估,往往推重獎項和刊物等級,實則這些看似硬指標的東西,與學術的內容水準未必直接關聯。若是以傳世與否為準則,更加風馬牛不相及。今人稱引民國時期學人的著述,極少有人關注發表在何種刊物上,更沒有刊物分級之說。國民政府時期教育部也曾評過學術獎,分為三等,這些著作,至今看來雖然水準不俗,可是衡量的標準,卻不是獲得獎項與否及其等級可以判定。其實評獎本身當時即引起不小的爭議,誰能獲獎,評為幾等,聚訟紛紜,不以為然和不服氣的情況所在多有。即使從程式正義的角度看,也的確存在諸多可議。例如湯用彤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胡適讀過第一冊稿本,就大為激賞:“錫予與陳寅恪兩君為今日治此學最勤的,又最有成績的。錫予的訓練極精,工具也好,方法又細密,故此書為最有權威之作。”賀麟也推許說湯用彤“得到了西洋人治哲學史的方法,再參以乾嘉諸老的考證方法。所以他採取蔡勒爾(Ze11er)治希臘哲學史一書的方法,所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一書,材料的豐富,方法的謹嚴,考證方面的新發現,義理方面的新解釋,均勝過別人”。抗戰期間,此書獲得教育部學術研究評獎哲學類一等獎。

然而,關於宗教研究,歷來僧俗兩界評價各異,一般認為能夠同時被雙方首肯的學人屈指可數,湯用彤便是其中之一。可是近年根據新發現資料的進一步研究顯示,該書通訊評審時兩位元評審人的評價都不高,一位認為作者不通佛教義理,根本不能得獎,另一位同樣不大認可,覺得即使獲獎,只能勉強給三等。可是通訊評審的意見與最終獲獎的結果大相徑庭。由此看來,一本學術著作是否傳得久,與其獲得的獎項並沒有直接關聯,《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的學術價值並不會因為評獎的等級變化而發生任何增減,反而是評審人的學術眼光要在所評審的著述面前受到檢驗。

宗教研究的傳教史,算是特例,一般而言,學術上能否傳得久,主要還不在僧俗兩界的意見是否一致。近代以來,古今中外的影響最為凸顯。今日中國治學所用的概念、架構,幾乎都來自域外,包括西學以及以西學為範式的東學。迄今為止,以美國的中國研究為准的,幾乎成為中國的中國研究之一大怪像。實則與歐洲東方學、漢學,日本的東洋學、“支那學”相比,美國的中國研究雖然看似後來居上,對於本國的學術主流卻是相當邊緣性的學問。所用理論概念方法,大都照搬移植主流,並非生成於所研究的物件。主流自然樂見其發明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邊緣也借此得到與主流對話的機會。國人機械教條式的生搬硬套導致食洋不化,甚至在中文著作中還不得不時時夾雜西文詞彙,顯示所用概念尚未在漢語言文字中找到恰當對應來確切表達新意。如此這般的新穎,恰是囫圇吞棗的表現,難免遺患無窮。有日本學人笑稱,中國研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門世界性學問。此說固然可以從瞄準國際前沿以及與世界接軌的角度正面解讀,可是一味通過仲介的轉手負販,非但不能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心,還會偏離學問的根本之道。熟悉域外中國研究狀況的余英時教授斷言:

我可以負責地說一句:20世紀以來,中國學人有關中國學術的著作,其最有價值的都是最少以西方觀念作比附的。如果治中國史者先有外國框框,則勢必不能細心體會中國史籍的“本意”,而是把它當報紙一樣的翻檢,從字面上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你們千萬不要誤信有些淺人的話,以為“本意”是找不到的,理由在此無法詳說)。

這番話,與前引章太炎教育的根本當從自國自心發出來相互印證,作者當是對中國有心讀書潛心向學之人講的肺腑之言,與面向外人的說話多少有些異趣。海外華人華裔學者中的高明,處於不同文化群體的夾心狀態,必須左右逢源,才能適者生存,言論行事,不能一概而論,但心中自有一把量學的尺度,知道不能從他國學術的邊緣得道中國學問的正統。清季以來,中國的知識系統、概念分科、著述體例,幾乎全盤西化,不以西方觀念作比附,或是還能取珠還櫝,可謂鳳毛麟角。以上述論斷為准,則最有價值的當屬少之又少。不僅如此,普遍而言仍然在繼續以西方觀念作比附的路上高歌猛進,則將來的學術能有多少價值,不免令人擔憂。因為按照80多年前陳寅恪所說:

竊疑中國自今日以後,即使能忠實輸入北美或東歐之思想,其結局當亦等於玄奘唯識之學,在吾國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終歸於歇絕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此二種相反而適相成之態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而二千年吾民族與他民族思想接觸史之所昭示者也。

既不能居最高地位,又終歸於歇絕,當然就不可能傳之久遠。其中的道理1931年清華大學20周年紀念時陳寅恪所寫《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的文章即有所論及:“近年中國古代及近代史料發見雖多,而具有統系與不涉傅會之整理,猶待今後之努力。”也就是說,研究中國問題,參照域外新知,既不能完全照搬,更不能穿鑿附會,同時又要把握內在聯繫,找出本來系統。此說可以從陳寅恪對熱極一時的文化史研究的批評中得到進一步的闡釋,他說:

以往研究文化史有二失:(一)舊派失之滯。舊派作中國文化史……不過鈔鈔而已,其缺點是只有死材料而沒有解釋。讀後不能使為瞭解人民精神生活與社會制度的關係。(二)新派失之誣。新派留學生,所謂“以科學方法整理國故”者。新派書有解釋,看上去似很條理,然甚危險。他們以外國的社會科學理論解釋中國的材料。此種理論,不過是假設的理論。而其所以成立的原因,是由研究西洋歷史、政治、社會的材料,歸納而得的結論。結論如果正確,對於我們的材料,也有適用之處。因為人類活動本有其共同之處,所以“以科學方法整理國故”是很有可能性的。不過也有時不適用,因中國的材料有時在其範圍之外。所以講大概似乎對,講到精細處則不夠準確,而講歷史重在準確,功夫所至,不嫌瑣細。

前賢的金玉良言,值得認真反省。陳寅恪留學歐美、日本各名校,以時間之長,範圍之廣而論,極少有人能出其右,所用方法取徑,也合乎歐洲正統的比較語言學、比較文獻學、比較宗教學、比較歷史學,可是其著述卻很少稱引西書,即使有所應用,也要從中國歷史文化中找尋淵源,以免數典忘祖,如合本子注及格義。治學不能只是為稻粱謀,那些今是昨非的量化指標,包括名目繁多的獎項榮銜,無論如何叫得響,與是否傳得久都沒有必然的聯繫。反之,轉變視角,貼標籤與扣帽子其實並無二致。

涉世較深,生前身後的名利早已化為鏡花水月,流覽那些花樣翻新的排名榜單,不免對坐困愁城的有司和惶惶不可終日的才俊滋生幾分同情,同時也對學術發展的前景產生一些隱憂。治學的樂趣,來源於沐浴前賢的光輝,不要老是盯著他們身形之下的暗影,以苦行僧自怨自艾。如果覺得為了學問要做出重大犧牲,了無生趣,則性情不宜,應該及時改弦易轍,以免耽誤大好前程。將眼光從禹內海外轉向古往今來,坐地日行八萬里,何如上下五千年,努力提升當代學術的標高,當為有生之年的孜孜以求,以免讓無盡的來者俯視乃至無視。追步前賢,冥想神遊,若有幸能夠附驥尾而致千里,豈非人生一大快事。

 

引自:桑兵:一些所谓研究,说是匠气十足,还算抬举,实则俗气逼人_学术 (sohu.com)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本書真的很棒,推薦給大家。有精美的圖片,開拓我們對過往人類感知人體的各種面向,對中古時代的人類生命和形體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顛覆了我們對中世紀一片「黑暗」之想像。本書圖片豐富,對喜歡身體史的讀者而言,是一大福音。作者具備藝術史的訓練與眼光,在兼顧社會文化的背景下,又能旁及身體圖像之描述與色彩、構圖之解析,是一部上乘之作。

 

 

《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

Medieval Bodies: Life, Death and Art in the Middle Ages

 

image

image

 

image

作者: 杰克.哈特涅(Jack Hartnell)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2/23

 

內容簡介

    從黑暗到光明 從蒙昧到啟蒙 從迷信到科學 從神話傳說到宗教文明
近百張珍貴彩圖,從拜占庭與巴格達,到紐倫堡和諾里治;從頭到腳,剖析身體,扭轉人類的先入之見。


  ‧回到一千年前,有想過那時候的人類生活、發跡、受苦、死亡,會是什麼情景?
  ‧傑克‧哈特涅憑藉智慧以及銳利的手術刀,剖析中世紀的身體,扭轉我們的先入之見。
  ‧《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年度最佳歷史書
  ‧湯姆‧霍蘭(Tom Holland,《盧比孔河》作者):讀到一本書,內容廣博,令人愉悅,並且愛上它的主題,真是一大樂事!

  中世紀的男男女女和我們一樣,會煩惱年華老去、長水泡、消化不良、戀愛,以及生產。然而,他們的生活充滿帶有豐富隱喻的奇妙經驗,和我們截然不同,這些經驗呈現出一種世界,在那裡,致命傷口藉由神聖干預,可能在一夜之間癒合,或者從國王遺體摘下的心臟,可以躍升為政權統治的強力象徵。

  人的身體或鮮血淋漓,或穿金戴銀。飽受折磨,卻備受崇敬。是通往神聖的大門,也是實踐複雜解剖學想法的場所。人體是中世紀世界最具爭議的領域。藉由這段豐富且不尋常的歷史,藝術史學家哈特涅在《中世紀的身體》一書中,揭露了從拜占庭與巴格達,到紐倫堡和諾里治,中世紀民眾思考、探索、感受身體自我的迷人方式。讚頌聖人殉道的繪畫和聖髑盒,把神聖的精神與熟悉的物質連結起來。在文學和政治中,心臟和頭成為強大的隱喻,形塑統治權和社會,這種影響時至今日依然可見。醫師和學者處於一場衝擊的中心,那是幾個世紀以來關於人體的複雜醫學知識與誤解之間的相互拉扯,造成深遠的苦果。這段不尋常的驚人歷史,包含聖人、軍人、國王、王后、哈里發、騎士、修士、奇獸一一登場,如同一齣華麗的中世紀舞台戲劇展開。

  哈特涅指出,在歷史過程中,人類身體有兩大顯著作用:
  ‧身體被認為是人存在的核心;
  ‧身體是由不同部分進行整體運而形成一個完整有機組織。

  根據這兩個作用,中世紀的人們認為,人類的身體組織可以透過不同組成部分的理解而獲得全貌研究。從這方面思考,人類開始醫學上的進步,開始研究疾病和疼痛,以及在今日看來有點謬誤和誤診的奇異治療方式。除了現實層面,他們同時認為,人類身體還有一層超脫於實體之外的複雜奇妙的象徵含義,讓當時的作家、醫生、畫家、工匠可以借「身體」暗喻任何東西,微小如書中字母,龐大到月亮或行星。透過現實和非現實的解讀,使身體的演進在視覺、社會、政治、宗教、文化、藝術等眾多方面,衝擊人類文明和歷史的發展。

  《中世紀的身體》每個章節只闡述身體的一個部分,從頭、眼、心,到肌、骨、血。透過對身體脈絡梳理般的探索,研究中世紀醫學與藝術世界,同時針對中世紀社會演變和科學發展進行剖析。讀者將從中發現:身體不僅是一個有機體,更是了解中世紀歷史和觀念的一條連續不斷又緊密連接的重要脈絡。

  《中世紀的身體》全書共含95幅彩圖,結合了醫學、藝術、音樂、政治、哲學、宗教及社會史,堪稱是絕佳導覽,帶領我們從頭到腳對於中世紀身體有更多理解,一窺在中世紀生存與死去的男女的真實生活樣貌,並展現出當時令人大開眼界的高超醫學知識。這些中世紀的身體無論是散發芳香或者以黃金裝飾,不管是備受崇敬或遭遇折磨,

  甚至死後依舊強大,它們並未沉寂或消逝,仍然可以讓我們了解身為人類的意義。

 

作者簡介

杰克哈特涅(Jack Hartnell

  英國諾里奇東盎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藝術史講師。曾先後任教和任職於哥倫比亞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柏林的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以及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

譯者簡介

徐仕美

  國立台灣大學植病所碩士,曾任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編輯、天下文化科學書系編輯,目前是自由譯者。

  譯作有《恐龍的啟示》、《大腦解密手冊》、《記憶的盡頭》等書。

 

目錄:

中世紀的人體
起點?
你,回到一千年前
荒謬與噁心
歷史與治療者
人與風俗
文字以外
 

健腦藥方
瘋狂與禿頭
斬首
神聖的頭顱
 
感覺
看見景象
聞到過去
全神聆聽
嘴巴、舌頭、牙齒
 
皮膚
人體之內
表面特質
互相衝突的顏色
寫在皮上
第二層皮
 
骨頭
埋骨之處
骨頭之上的石頭
拚了這把骨頭
 
心臟
心病難醫
真心真意
尋找愛
因為神的愛
 
血液
惡血
善血
生命之血
止血和縫合
 

接觸病人的工具
巧妙的裝置
手勢與緊握
 
腸胃
盛宴與齋戒
內臟
肛門的藝術
 
生殖器
女性的祕密
第二性
性傾向和陰莖樹
解讀尿液
 

魔爪和赤足
走路、騎馬、搭船
相對的腳
 
未來的人體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