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史書資訊 (2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getImage6L1A129M  

 

血之祕史:科學革命時代的醫學與謀殺故事

  • 作者: 荷莉.塔克
  • 原文作者:Holly Tucker
  • 譯者:陳榮彬
  •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 出版日期:2014/04/01

內容簡介

入圍《洛杉磯時報》圖書獎決賽
2011年《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最佳圖書
2011年《西雅圖時報》最佳圖書
《科學人雜誌》圖書俱樂部每月選書
「歷史圖書俱樂部」每月選書
「每月好書俱樂部」選書

  英、法兩國為了爭奪科學主導權而進行決鬥!
  透過各種實驗,經歷各種的失敗與不公,人命的犧牲,竭力找出血液的奧祕。

  讓-巴蒂斯特.德尼被視為一個最危險的悖德者。一六六七年的某個冷冽冬日裡,他完成了史上第一次把動物的血輸到人體的實驗,此舉震驚了整個科學界。安端.莫華,他曾經是侯爵夫人的僕從,總是舉止得體。而如今精神失常,被抓到手術台上,成為德尼這場輸血手術的實驗品。

  過沒多久,莫華將會去世,德尼則必須面對謀殺的指控。然而,最後卻是可憐的遺孀擔起毒死莫華的罪名。她為什麼要對丈夫下毒?那些被德尼稱為「輸血實驗的死敵」的真實身分又是什麼?為什麼他們把施行輸血的醫生比擬為煉金術士?

  一場鋪天蓋地的風暴即將席捲全歐洲,對立的雙方包括法國與英國,天主教與新教,還有科學與迷信,而輸血實驗剛好居於風暴的核心。

本書重點

  .到底血液的本質是什麼?靈魂正確的位置在人體的哪裡?人和動物最大的差異是什麼?所謂「作為人類」的意思是什麼

  .從微觀歷史的角度看來,我們可以藉案子來了解德尼這位醫生的崛起與失敗,那是個不為人知但卻引人入勝的故事。

  .從宏觀歷史的角度看來,透過這歷史上第一則輸血的故事,看見了十七世紀時英、法兩國的科學與社會正以過去無法想像的速度改變著,進而引發了世界的劇烈變遷。

  .這個歷史故事所涉及的科學與道德倫理的角力,其實至今我們仍然面對同樣的思辯,如在動物身上注入人體細胞等各種具爭議性的轉基因技術。

 

作者簡介

霍利•塔克(Holly Tucker)

  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副教授,她同時受聘於醫學、健康與社會中心,還有法文與義大利文系,專研醫學史。她為《華爾街日報》、《舊金山紀事報》等報刊撰文。目前居住於田那西州納許維爾市。

譯者簡介

陳榮彬

  一九七三年生,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目前為台灣大學台文所、輔仁大學外語學院與健行科大語言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業為英、法、美、台等國現代主義都市小說以及小說理論研究。譯作總計二十餘本,包括《喬伊斯:永遠的都柏林人》(左岸)、小說大師費滋傑羅第一本作品《塵世樂園》(南方家園)、間諜小說大師勒卡雷刻畫冷戰時代的力作《諜影行動》(推守),以及美國恐怖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末日小說經典《末日逼近》等等。

 

目錄

譯文說明
主要人物
序曲

第1章:醫生與精神病患
第2章:血液循環
第3章:活體解剖的年代
第4章:鼠疫與大火
第5章:《哲學彙刊》
第6章:高貴的企圖心
第7章:「他會爬多高才停下來?」
第8章:國王的圖書館
第9章:點金石
第10章:獸血
第11章:倫敦塔
第12章:伯利恆醫院
第13章:怪獸與奇觀
第14章:遺孀
第15章:下毒事件
第16章:怪獸喀邁拉

卷尾語
輸血技術演進史
謝辭
參考書目

 

序曲

  一七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這天,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醒來時感覺一陣喉嚨痛,隨即開始發燒。那天早上六點,總統的醫生認為,該是幫他放血的時候了。放了十八盎司的血之後,病人的情況並未改善,醫生又幫他放了兩次血。不久後,華盛頓無法呼吸──醫學史家們相信他是因為會厭軟骨感染才會這樣。接著醫生又幫他放了第四次血,但沒有用。華盛頓像個溺死的人一樣倒抽一口氣,稍後於那天晚上十點左右死去。

  儘管我們將永遠無法得知華盛頓的死因到底是他所患的病,抑或接受「治療」時放了太多血,許多史家認為可能性較高的應是後者。他的屍體被放在家裡的交誼廳裡面,好讓貴客們可以前來瞻仰遺容。就在全國因為失去其第一任總統而進入國殤時期之際,有些人正思考著是否有辦法讓他起死回生。

  華盛頓有位外孫女是湯瑪斯.洛(Thomas Law)的夫人,她於隔天早上來訪時還帶著一個人,他提出了不可思議的主張。威廉.松頓醫生(Dr. William Thornton)是為美國規劃國都的建築師,這是眾所皆知的,據其揣測,如果可以把血液與空氣輸進屍體裡,總統就可以復活。松頓醫生認為,如果可以讓華盛頓的「體溫一度度提升,漸漸變暖」,也許就能慢慢地讓他的血液重新循環起來。接著松頓建議在「肺部氣管開一個切口,把空氣灌進去,為他施行人工呼吸,然後把羔羊的血輸進他的體內」。

  很快地,家人拒絕了松頓幫華盛頓總統輸血的建議。他們沒有跟松頓醫生爭論輸血究竟是否能使總統復活。他們拒絕的理由是,如果想讓喬治.華盛頓在後世的記憶裡完美無缺,「最好就這樣讓他帶著十足的榮耀與令譽辭世;不再因為年老的身體缺陷受苦,恢復心神的完整官能,為永生做好準備。」用動物的血讓總統復活這種手法實在太離奇,與其如此,不如讓他死去。第一個主張輸血具有神奇療效,還有第一個認為可以用動物血液的人,都不是松頓。早在一百三十年以前,也就是在一六六五到一六六八年之間,全歐洲都因為進行輸血的可能性而感到興奮不已。英法兩國的科學家們陷入一場激烈的爭鬥中,雙方都想徹底掌握血液的祕密,成為第一個輸血成功的人。英國皇家學會(British Royal Society)的成員們著手進行的方式是把任何液體輸進動物的靜脈裡,包括:紅酒、啤酒、鴉片、牛奶與水銀。然後他們轉而注意如何把狗的血輸進另一隻狗的身上:把大狗的血輸給小狗,老狗輸給年輕的狗,某個品種的狗輸給另一個品種。法國科學院(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跟進,也進行了狗的輸血實驗,但令其感到氣餒的是,他們沒辦法複製英國的成功經驗。

  然後出現了一個叫做讓-巴堤.德尼(Jean-Baptiste Denis)的年輕內科醫生,似乎沒有人知道他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他完成了史上第一次把動物的血輸到人體的實驗,此舉震驚了整個科學界,贏得許多喝采,但也引發了更多的爭議。一六六七年的某個冷冽冬日裡,德尼把羔羊的血輸進一個十五歲男孩的身上。結果令人震驚:那個男孩活了下來。但是德尼的好運並未持續太久。成功令德尼志得意滿,他又試了第二次輸血,也是最後一次:這次的對象是個名為安端.莫華(Antoine Mauroy)的三十四歲精神病患。醫生切開一隻小牛的靜脈,然後用線把鵝毛管綁在一起,做成一個很粗略的儀器。然後他把小牛的血輸進莫華的手臂裡,輸血量只比十盎司多一點。到了隔天早上,從一切跡象看來,這次實驗很可能會成功──或者說,至少不會出人命。然而,幾天後,又被輸了幾次血的莫華死了。德尼旋即被控謀殺。

  一六六八年四月十七日,此事出現戲劇性轉折:一位巴黎的法官撤銷了所有對於德尼的指控。然而,那個精神病患的死不只象徵德尼再也無法幫人輸血,同時所有的輸血實驗也都必須告終。在判決中法國法院規定,未來如果要幫人類輸血的話,必須先經過巴黎大學醫學院(Paris Faculty of Medicine)的授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過去該院未曾掩飾過對於輸血實驗的敵意。兩年後,也就是在一六七○年,法國議會全面禁止輸血,英國、義大利與全歐各地也都停止了輸血實驗,一直到一百五十年後才會繼續。

  這本書將會從兩個角度來檢視德尼受審的案子。首先,從微觀歷史的角度看來,我們可以藉案子來了解德尼這位醫生的崛起與失敗,那是個不為人知但卻引人入勝的故事,同時我們也可以更普遍地了解十七世紀的那五年裡面發生了那些與輸血有關的事。但也許更重要的是,從宏觀歷史的角度看來,我們要檢視的是各種理念與發現之間的交互影響,還有促使大家想出輸血這種治療方式的各種文化、政治與宗教力量──當年不但還沒麻醉、消毒的技術,也沒人知道血型的存在。因此,這個故事的重點不只在於科學革命時代的那些偉大科學家與精於算計的君王,也在於輸血實驗本身。

  長期以來,史家們對於「科學革命」一詞始終多所爭議,因為它出現在本書的副標題以及書中許多地方,所以我該在此暫停一下,花點時間來解釋我對它的用法。此一詞彙源自於一九四○年代晚期,最先使用的人包括亞歷山大.夸黑(Alexandre Koyr.)與赫伯特.巴特菲爾德(Herbert Butterfield)等傳奇史家,他們認為科學革命可以等同於現代科學的誕生──從這一刻起,科學以英雄的姿態取代了宗教,從此大步邁進,一去不回。但我對它的用法並非如此。我加入了近來一些史家的行列,他們孜孜不倦地試著深化科學革命的複雜性,如同史蒂文.謝平(Steven Shapin)所解釋的,應該把它理解為「各種各樣的文化實踐活動,其共同目標在於了解、解釋與控制自然世界,但每種活動的特色不同,也歷經了不同的變遷模」。如果說科學革命這件事有什麼是可以確切掌握的,那就是至今我們對它尚無定論,也無清楚共識。當時被稱為「自然哲學家」的科學家們為了揭露自然的真相而相互爭辯,通常都無法認同彼此,有時候吵得不可開交。

  這本書前幾章的事件發生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頭:德尼的輸血之舉雖然開創了歷史新局,但幫他奠立基礎的卻是一些英國人。當時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提出了血液循環的科學發現,不久後便有克里斯多佛.雷恩(Christopher Wren)、勞勃.波義耳(Robert Boyle)與勞勃.虎克(Robert Hooke)以實驗來辨明其發現之真偽。早期科學於此所反映出來的國際脈絡不但較為廣闊,且其本身就極為迷人而充滿戲劇性,有了這個基礎之後,才會在最後發生英法兩國為了爭奪科學主導權而進行的決鬥。

  這一場爭鬥的關鍵,在於雙方都想要率先解開一些有關塵世與聖界的謎團,它們既複雜又具高度爭議性。十七世紀初的幾十年間,因為哈維宣布了對於血液循環的發現,顛覆了過去對於人體的種種理解。笛卡兒(Descartes)也發表了他的激進宣言:「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他宣稱心智與靈魂是獨立於身體的,並且主張,身體基本上是一具巧妙的機器。時值歐洲歷經許多宗教戰爭後仍在休養生息之際,上述兩種主張與其他理論都動搖了科學以及人體的傳統觀念,許多自然哲學家紛紛試著去探討其背後更深的涵義。

  一場鋪天蓋地的風暴即將席捲全歐洲,對立的雙方包括法國與英國,天主教與新教,還有科學與迷信。而輸血實驗剛好居於風暴的核心。德尼的故事之所以不容忽視,就是因為它與這種牽連更廣的文化與政治論述密切相關。透過這歷史上第一則輸血的故事,我們不只看見他空有雄心壯志,但卻以慘敗收場,也看見了科學與社會正以過去無法想像的速度改變著,進而引發了世界的劇烈變遷。

  (未完)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0643?loc=004_00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380090365b  

版主:有意思,看了希望可以鑑往知來,減點肥。

 

 

 

 

 

新書:卡路里與束身衣:節食、瘦身、飲食,及人類兩千年來與肥胖奮鬥的歷史

 

 

作者:露易絲.福克斯考夫特

 

譯者:王以勤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14/2/27

 

 

 

內容簡介 top

 

《卡路里與束身衣:節食、瘦身、飲食,及人類兩千年來與肥胖奮鬥的歷史》

 

 

 

在人類所有的病痛裡,
我不知道,也想像不出比肥胖更讓人煩惱的了。
——威廉‧班廷(William Banting )

 

 

 

這不是一本瘦身書、也不是腰瘦減重指南。當減肥執念已成為一種全民精神官能症時,社會上對肥胖產生集體反感,龐大的瘦身產業也隨之附和。我們必須挺身而出,探索漫長穢暗的體型與飲食史,並將其公諸於世,挑戰西方當今空泛的美麗標準,藉此徹底擺脫身材的桎梏,進而追求身心健康的飲食方式。

英國詩人拜倫擁有「病態的易胖體質」,最愛的瘦身餐是餅乾配氣泡水。奧匈帝國的西西公主,每天花一小時穿束身衣,甚至將自己縫死在衣服中。「家樂氏玉米片」發明人建議以水療法治療肥胖……

別再以高熱量的安「胃」菜來「寵溺壞心情」!
令人著迷的節食在幾乎沒有文獻記載的史前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直到兩千年前,了解肥胖有害健康的希臘人才發展出一套本質健全的節食方式——這套方式直至今日仍與我們息息相關。而人們為了擁有完美的體型,有各種極端且荒唐的減肥法,吃皂、催吐、穿束身衣等稀奇古怪的偏方都有人冒險嘗試。

肥胖不是福,飲食控制成為王道。但近年來,很少人能夠與食物發展出所謂的「正常」關係:減肥資訊頻繁轟炸,速食充斥,飲食環境在短短一個世代裡就已經產生劇變。假使把時間拉長——再往前推幾個世紀,就會發現瘦身產業多半是騙局一場。話雖如此,社會風氣依舊緊跟著最新的減肥熱潮,期待簡單快速的減重奇蹟早日問世,因為瘦身過程實在是太難又太枯燥。的確,我們對身體的態度,以及對脂肪、食物的態度,該是有所改變的時候了。 

 

名人推薦top

 

英國醫學會暢銷圖書獎、《History Today》讀書俱樂部 好薦

這是一本非常易讀且令人愉快,作者出色的研究讓歷史事件迷人又精彩。——美國演員、作家 亞拉貝拉‧薇爾(Arabella Weir)

 

放下你手上的減肥書,改看露易絲•福克斯克羅夫特的節食史吧。——《每日郵報》(Daily Mail)

任何喜歡看不健康(飲食)書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關於人類減肥的歷史書。——《每日電報》(Daily Telegraph) 

 

作者top

 

  • 作者介紹

 


露易絲.福克斯克羅夫特(Louise Foxcroft)

劍橋大學醫藥史(history of medicine)博士,對醫藥學和成癮不良嗜好的歷史研究頗深;其著作《更年期潮紅與科學研究》(Hot Flushes, Cold Science)獲得2009年英國朗門歷史獎(Longman-History Today Prize)最佳圖書。現為《衛報》(Guardian)與《倫敦書評》撰寫文章。

 

  • 譯者介紹

 

 

 

王以勤

台大外文系畢業,熱愛德國與德國文化,現專事翻譯。譯有《17天就逆齡!幫你的身體恢復年輕》、《卡路里與束身衣:節食、瘦身、飲食,及人類兩千年來與肥胖奮鬥的歷史》。

 

目錄 top

 

卡路里與束身衣:節食、瘦身、飲食,及人類兩千年來與肥胖奮鬥的歷史-目錄導覽說明

 

 

 

  • 1 引言:成為紙片人的代價
    2 節食的起源
    3 奢華與慵懶
    4 危言聳聽萬萬不可
    5 給胖子的忠告
    6 減肥熱與餵食
    7 用眼不用嘴
    8 半顆葡萄柚與兩顆橄欖
    9 骨感美人與緊身毛衣
    10 當今的減重產業
    參考書目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38009036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柏勳醫師提供之訊息:

 

 

新書[身體、主體性與文化療癒:跨域的搓揉與交纏]
BODY,SUBJECTIVITY,AND CULTURAL HEALING: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出版時間:2013-11
作者:余安邦 主編
An-Bang Yu
內容:
繼「人觀」與「身體觀」的論述之後,「身體經驗」及「身體感」之研究已引起國內外人文及社會科學界廣泛的重視與關注。而從「意識主體」推移到「身體主體」,乃至「氣化主體」的流變,皆環繞在「主體化」與「主體性」的生成與形構(及其不確定性)問題。

在這些問題意識之引導下,本會議專題九篇文章,內容涵蓋臨床哲學對於「養生」的自我技藝操作、人文臨床脈絡下有關人文身體空間的營造、身體與話語如何做為個人技藝與素樸的文化療癒、聆聽感知與身體記憶如何表述集體的離散認同與再現歷史、宗教傳統對於殘障的思考如何回應當代將殘障「異類化」與「問題化」的思維、徒步進香⋯⋯旅程之身體經驗對於過渡或轉化個人生命經驗的影響、「身體靈動」如何成為理解漢人宗教經驗與文化療癒的關鍵觀念、阿美族人的病因觀與儀式治病機制所牽涉的信仰象徵,以及如何回到臺灣「文化處境」來思考精神病主體的建制過程等等。凡此均涉及人的受苦處境與倫理置身所在,以及身體、主體性與文化(宗教)療癒間的錯綜複雜關係。

誠如L.Wittgenstein所說:「我們錯誤地期待某種解釋,而實際上卻只有描述才是解決這一困難的辦法,只要我們給描述一個它應有的位置,停住其上,而不去企圖超越它。這就是難點之所在—停住」。本論文集所呈現的成果,不敢肯定都能說出「真相」,而只能說出目前我們所瞭解的。停住,迂迴,再前行。
http://www.ioe.sinica.edu.tw/Content/Periodicals/content.aspx?SiteID=530164240637641451&MSID=564507640423046567&MenuID=53040424722131051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中央大學王成勉教授轉知的訊息,有關近世歐洲醫學殖民、帝國主義與現代醫療全球化的歷史故事。

 

 

Medicine and Empire;1600-1960

 

Pratik Chakrabarti
Medicine and Empire; 1600-1960_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280 pp.

ISBN 9780230276369 (hardback)
ISBN 9780230276352 (paperback),


The history of modern medicin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history of imperialism. Medicine and Empire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this shared history - spanning three centuries and covering British, French and Spanish imperial histories in Africa, Asia and America. Exploring the major developments in European medicine from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o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the book shows that the major developments in European medicine had a colonial counterpart and were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European activities overseas; the incr easing influence of natural history on medicine, the growth of European drug markets, the rise of surgeons in status, ideas of race and racism, advancements in sanitation and public health, the expansion of the modern quarantine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Germ theory and global vaccination campaigns. Drawing on recent scholarship and primary texts, this book narrates a mutually constitutive history in which medicine was both a 'tool' and a product of imperialism, and provides an original, accessibl e insight into the deep historical roots of the problems that plague global health today.


Table of contents


Preface
Introduction
1. Medicine in the Age of Commerce: 1600-1800
2. Plants, Medicine and Empire
3. Medicine and the Colonial Armed Forces
4. Colonialism, Climate and Race
5. Imperialism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Disease
6. Western Medicine in Colonial India
7. Medicine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Africa
8. Imperialism and Tropical Medicine
9. Bacteriology and the Civilizing Mission
10. Colonialism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s
Conclusion: The Colonial Legacies of Global Health


4.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http://www.palgrave.com/products/title.aspx?pid=41118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剛完成的博士論文,昨天偶然看到,供大家參考。

 

研究生:

賴郁君

研究生(外文):

Yu-chun Lai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的臺灣漢醫藥

論文名稱(外文):

The Han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指導教授:

許雪姬

口試委員:

朱德蘭范燕秋孟祥瀚

口試日期:

2013-07-25

學位類別:

博士

校院名稱:

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所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0

中文關鍵詞:

日治時期醫生漢醫漢藥藥種商廢醫存藥

外文關鍵詞:

Han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panese colonial periodDoctor of Han medicinepharmaceutical drug providersProhibited Han   doctors and allowed Han pharmacy.

 

 

引用: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fQJstd/record?r1=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中醫發展史:醫政關係




 




者:葉永文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3/09/01




 


 




內容簡介:




    本書將臺灣中醫發展置放於「衝突抵抗」的權力角度,來討論中西醫學之間的「醫政關係」。百年來臺灣中醫發展可說是一部抵抗西醫的奮鬥史,亦即在與西醫醫政的權力關係下,尋求一條自我保存的科學化道路。

《臺灣醫療發展史:醫政關係》作者以流暢的文筆述說臺灣中醫發展,並作以系統性討論,將中醫與西醫之間的權衡與歷史展現讀者眼前。




 


 




葉永文

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專長為醫療社會學、醫療與文化、醫療史,近年來專注於台灣醫學發展研究,出版過《台灣醫療史》、《醫療與文化》等書。




 


 




目錄:






序言…………………………………………………………002

第一章、中醫與西醫相遇
…………………………………003

第二章、近代中醫科學化的問題
…………………………009

第三章、中醫發展的方法建構
……………………………022

第四章、國府大陸時期的中醫醫政發展
…………………036

第五章、台灣日治時期的中醫醫政發展
…………………044

第六章、台灣戰後初期的中醫醫政發展
…………………052

第七章、國府威權時期的中醫醫政發展
…………………060

第八章、台灣民主化時期的中醫醫政發展
………………070

第九章、百年來台灣的中醫醫政發展
……………………080

第十章、新世紀的台灣中醫發展
…………………………089

參考書目
……………………………………………………096

附錄…………………………………………………………100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138187&pf_id=99W155t6i 100c 79K 103c 66q109d125FZDaIOx1080KwV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病榻上的龍:現代醫學破解千年歷史疑案,從晉景公到清嘉慶25位帝王病歷首度揭密









作者:譚健鍬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30520





 





內容簡介





趙匡胤因何暴斃於暗夜?

  皇太極死因竟是營養失調?

  鐵木真命喪小小肺栓塞……

  專業醫學法眼探案,駕崩之謎真相大白





  雖然臣民們對著皇上總是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但人不可能長生不老,天子貴為九五之尊,還是難逃一死。中國人一向視生死為大事,帝王駕崩更是撼動朝野之事,史書往往記載得諱莫若深;而從今人眼光來看,有些君王真是死得冤枉、死得糊塗,現代醫學能簡單防治的疾病,在衛生醫療條件欠佳的古代,卻成了一朝之君的索命利刃。





  本書以專業醫學的眼光,根據史料記載,仔細推敲歷代帝王的病因、重新審視其病史,讓讀者重新理解他們的生存環境、生活習慣與性格基因,並以全新角度辨證歷史傳聞及觀點的謬誤,同時針對帝王罹患病例提供保健之法,突顯與眾不同的讀史切入點。





作者簡介





譚健鍬





  廣州中山大學醫療系畢業

  廣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碩士

  現任澳門鏡湖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

  專擅心血管疾病診療,為澳門介入心血管病學會(MACI)會員

  經常在醫學雜誌發表醫學研究論文,愛好歷史與文學,醫療工作之餘投身寫作,多次獲得文學創作獎項。





名人推薦





柳俊(廣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重症監護病區副主任)

陳恆安(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張耀懋(臺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聯合報》醫藥新聞組長)

蘇上豪(《開膛史》作者,博仁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驚奇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以史為鑑,用現代知識通俗解講帝王們的病因;以人為鏡,現代人的健康應從自身點滴做起。--柳俊(廣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重症監護病區副主任)





  原來「萬歲!萬歲!萬萬歲!」最終和社會新聞上形形色色的各種死法沒什麼兩樣。溺水、刀劍傷,也有糖尿病、心血管宿疾,居然還有上個廁所就死在糞坑裡的。作者不僅熟悉史料,還有相當高超的醫學推理能力,層層剝開「龍在病榻」最後一程的神祕,讀來趣味盎然。至少,讓升斗小民心裡平衡些:駕崩,也就是那個死樣子。--張耀懋(臺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聯合報》醫藥新聞組長)





 





目錄





第一章 天子之家富貴致病

「膿」情一刻--養癰貽患的漢文帝

力不從心--頭昏目眩的唐高宗

苦不堪言--劇痛足疾的忽必烈

胖不是福--大腹便便的明仁宗

多疾而終--厚脂薄命的皇太極





第二章 血管殺手狙擊帝王

病入膏肓--如廁猝死的晉景公

口不能言--突發殘障的唐順宗

雪夜血案--酒後猝死的宋太祖

天驕隕落--折「骨」沉沙的元太祖

塞外孤魂--溘然長逝的嘉慶帝





第三章 九五之尊脾胃不和

寡人有疾--諱疾忌醫的蔡桓公

一代饕餮--飽腹撐死的宋明帝

過猶不及--苦澀沉疴的梁武帝

史上最狂--嗜酒噬人的文宣帝

大起大落--積憂成疾的明英宗





第四章 龍體不敵菌蟲作祟

折鞭孤城--箭傷殞命的元憲宗

大漠斷腸--一瀉嗚呼的元順帝

漁樂至死--溺水遺禍的明武宗

避無可避--在劫難逃的順治帝

冰炭兩重--冷熱煎熬的康熙帝





第五章 國君難逃心疾異症

身心俱廢--步履蹣跚的漢廢帝

病驥千里--頭痛夢魘的魏武帝

偉人異相--手長耳大的劉皇叔

正宗白癡--愚不可及的晉安帝

走火入魔--性如烈火的唐憲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641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個書名簡潔、有力、夠吸引人。


 


開膛史




作者:蘇上豪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30415




 


 




內容簡介




重返發現與探索的現場,

揭露醫學的光明與黑暗;

最會說故事的醫生--蘇上豪,

要告訴你「借刀醫人」的歷史。




  羊血、牛血、雞血……

  從前的人們曾經輸過這些血!?




  行刑、放血、割痔瘡……

  竟然是中世紀歐洲理髮師的兼職工作!?




  鐵氟龍、威而鋼、盤尼西林……

  都是無心插柳柳成陰的奇妙產物!?




  外科手術之父是誰?解剖學之父又是誰?是誰首先在手術中使用麻醉藥品?又是誰制定了手術前消毒與清潔的程序?這些關於外科手術的種種史料,作者藉由輕鬆的故事,將始末娓娓道來,讓讀者重回醫學啟蒙的年代。




 


作者簡介




蘇上豪




  高雄人。1985年進入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就讀,在繁忙的課業之餘從事文藝創作,曾連續獲得國防醫學院「源遠文學獎」19881989年小說獎第一名。




  2010年起,受邀於網路「散文專欄作家交流平臺」,以「島國良民」為筆名,透過簡短的故事,發表有關醫學的科普散文迄今。現為臺北市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處女作《國姓爺的寶藏》(2012時報出版)獲選《中時》開卷一週好書、臺中市文化局「臺中之書」、《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小說等殊榮。




 




目錄




Part
1
 故事 Old Tales

外科醫師的祖師爺

人體的構造

上古開顱術

華佗之外的中醫外科

誰是麻醉第一人

人道的外科治療

整形外科之父

第一堂解剖課

不輸血的開心手術

記得先洗手




Part
2
 發現 Discovery

盤尼西林的勵志故事

香豆素軼事

生髮水與威而鋼

誤打誤撞鐵氟龍

煞車線與下肢靜脈曲張

達文西的機器人

女明星與消毒

亂槍打樹

縫線是葷的還是素的




Part
3
 心跳 Heartbeats

換心的旅程

德國的麻煩

靠運氣的主動脈氣球幫浦

過氣的醫龍

最新療法其實不新




Part
4
 眾生 Beings

初體驗

故事的真相

高醫師的椅子

加護病房的鬼話連篇

廣告效應

帶有歧視的病名

捨與得

外科醫師的反省

手術同意書

最後一哩路

論健保

醫師的預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270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陳明教授提供書訊,真是跨文化的鉅著,非常專業的專史,沒有一點點中亞、南亞語言的基礎,沒辦法做的,陳老師的功力又更上一層了。





 





《中古醫療與外來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3月第1版,





全書共626頁,870千字





IBSN:978-7-301-22081-8





 




 





 





 





  / 王邦維(I





  / 1





 





第一章 中古外來醫學理論與中醫的混融 /6





第一節 一大不調一脈不調 ——出土文獻所見外來醫學理論的痕跡探尋/6





第二節 轉女爲男——中國與印度妊娠學說的可能關聯 /33





第三節 三界醫王——中古醫王概念的來源與擴散 /43





 





第二章 華夷愚智,普同一等”——中古入華胡人的疾病及其醫療
/57





第一節 病患的身份差異與華夷普同”/57





第二節 病胡苦疾——中古入華胡人的疾患與治療事例 /65





第三節 寫方傳佈——呂西華故事中的胡僧醫療與胡方傳播母題 /88





第四節 在華胡醫的醫事活動與社會角色 /102





 





第三章 中古外來藥物的認識及其商業圖景 /114





第一節 唐代本草著作及其對外來藥物的認識 /114





第二節 李珣《海藥本草》的外來藥物及其中外文化背景 /121





第三節 商胡輒自誇——中古胡商的藥材貿易與作僞 /152





第四節 質汗土質汗——中古外來藥物的本土化例釋 /179





第五節 生西海波斯國”——“婆羅得八剌都而的來源及使用 /187





 





第四章 中古中醫經典與胡方及外來療法源流 /224





第一節 《千金翼方》中的阿伽陀圓及其源流 /224





第二節 《外臺秘要方》所引《近效方》與外來醫學 /252





第三節 《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國按摩法與禪定瑜伽 /261





 





 





 





第五章 中古宗教、醫學與外來文化 /278





第一節 方家、煉丹與西土藥——中古道教醫學與外來文化 /278





第二節 納藥授方 ——中古胡僧的醫療活動 /297





第三節 佛醫東漸——以耆婆及其醫方、醫著爲中心 /344





第四節 蘇毘羅漿” ——漢譯佛經中的藥物例釋 /364





第五節 施者得福” ——中古世俗社會對佛教僧團的醫藥供養 /390





 





第六章 從希臘到長安——絲綢之路與外來醫學的流傳 /405





第一節 善除萬病——唐代拂菻所獻底野迦及其源流 /405





第二節 絲綢之路與中古外來解毒學知識的傳播 /420





第三節 漢唐時期于闐的對外醫藥交流 /441





第四節 法出波斯”——“三勒漿源流考 /466





第五節 沙摩路多” ——作爲眼藥的烏賊魚骨與東西方藥物知識的流動 /490





第六節 蘓伏霊善 ——絲路出土殘片的藥名溯源 / 509





第七節 西域出土醫學文書的文本分析——以杏雨書屋新刊羽042R和羽043號寫卷爲例 /524





第八節 書寫與屬性——再論大谷文書中的醫學殘片 /553





 





結語:文化相遇與醫藥傳播 /566





參考文獻 /568





索引 /614





致谢 /62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今日收到 陳逸光 醫師寄來的新書,精裝本很有份量,非常感謝。




 


 




 




內經形氣論傷寒、溫病




作者:汪叔游、陳逸光/編著




出版社:知音




出版日期:20121201




 




內容簡介









  本書以「形氣」為名,內容以《內經》運氣七篇來解釋《傷寒論》、《溫病》,書末附有筆者對脈診及臨床治病經驗。「形」、「氣」是《素問.天元紀大論》之重要內容,若「運氣」言天地陰陽之大道,則「形氣」言運氣之臨床應用,此乃「形氣學」最簡單的述釋了。



  歷代深研運氣學的名醫,如劉完素著《素問玄機原病式》、張志聰著《傷寒論集注》、張介賓著《類經圖翼》、林之翰著《四診抉微》等,其論著皆本於運氣陰陽,連這些名醫都借重運氣要旨來演繹其學,後人研習之不失為歧黃正統。



  本書第一、二、三章言運氣之基礎架構,以《醫宗金鑑.運氣歌訣》及汪機《運氣易覽》為底本,共用了八十餘幅圖來輔助閱覽,運氣模型其道統緣起宋朝劉溫舒之《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本書可作為醫學院「中醫環境醫學」之參考教材,而第三章詳論干支推算六十甲子,可作實習之用。



  第四章,取張志聰之《傷寒論集注》,提綱挈領分析三陰三陽出、入、合、離;第五章,續言《溫病學》之形氣觀;第六章,引導學習《內經》脈法,最後以成無己《圖解運氣圖》介紹形氣陰陽之治病經驗,及四時外感之治病範式,對治病及天人相應之養生觀皆有所助益。



  本書以「形」論五行盛衰,以「氣」論三陰三陽,陰陽有其標本中、升降離合、開闔樞之臨床應用,「形氣學」是《內經》明確指出可用以推斷陰陽的一門學問,沿用的是傳統思維,探究《內經》運氣陰陽,展望追求中西結合(見本書汪序),明撰著之目的矣!



作者簡介



汪叔游



  早年先後畢業於台灣國防醫學院

  美國空軍航空醫學院及美國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生化研究所碩士

  歷任台灣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空軍總醫院小兒科主任及航太組組長

  國科會專題研究主持人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副所長兼診斷科主 任 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中醫診斷科主治醫師等職

  前為加拿大卑詩省 高級中 醫師(Dr. TCM),現已退休

   汪 教授對中醫脈診脈象圖以及脈波診斷有專門研究

  出版著作及論文數十餘篇,為中醫診斷走向科學化卓有貢獻



陳逸光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醫學士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醫學碩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Health Informatics, MS

  慈濟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慈濟大學醫學資訊系講師(生理學)

  慈濟大學 學士後中醫系講師(中醫生理學)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講師

  佛教慈濟醫學中心(花蓮總院)中醫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診斷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總住院醫師





【陳序】




動機與使命




  中醫理論源自《內經.靈、素》,臨床證治始於漢代仲景,二千年來中醫道統明矣!筆者二十多年前在台中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研究所就讀時,有幸修習 汪叔游 教授的課,課堂中教授以《素問》運氣七篇詳解中醫脈波圖形原理,然礙於當時未曾涉獵過運氣學說之經義,故無法領略其用途巧妙,中研所畢業後便將汪師所授,束之高閣不再深究。直至臨床醫病十餘年後,自行研讀《傷寒論》古籍,如宋.成無己、明.張志聰、清.黃元御以及清.戈頌平等人書籍,才恍然大悟,《內經》運氣學之形氣論,實乃傷寒六經三陰三陽之要義,基於 汪 教授之啟蒙而形氣知識已備,習之如遇故知。




  古人將仲景《傷寒論》之表裡陰陽醫旨,如影之隨形活用在臟腑辨證久矣!正如張介賓《類經附翼.醫易》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乾坤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象、形、位、易行」與《內經》之「氣(六)、形(五)、甲乙(位)、甲己(變)」相對,一以貫之已矣。人體五臟六腑各有其位,而氣血榮衛之脈象則運行在其中,正常無病之人其形體氣象順行,按主氣之行序為木火土金水(厥陰少陰少陽太陰陽明太陽),客氣則為陰陽一二三(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此乃六氣之常序;傷寒得病則隨客氣逆而行之,故《經》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傷寒客氣逆病之序(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此乃《內經》有關氣之順、逆、常、變概念。張志聰謂:「《傷寒論》中,太陽者言正,傷寒者言邪」,可知《傷寒論》以三陰三陽為常,太陽病六經傳變為逆,此乃仲景傷寒之重要觀念。因此,若要理解仲景心法,必須熟識三陰三陽,而三陰三陽六經病變之基礎,詳載於《素問》運氣七篇內容中,在運氣學地支主客形氣觀中,其客主之氣形加臨模式,稍加變通便可直接運用在臨床。




  中醫之養成往往歷經數十年,師徒關係密切,自古名醫業務繁重,臨證辨思多由弟子執筆紀錄編纂;如葉天士之名著,皆於出診途中或閒時休遊,由師口述徒筆記編集成書。筆者受教於 汪叔游 教授,編寫本書時,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修正及討論文章內容,與當年指導撰寫論文無異,師徒討論再由弟子繕寫之模式自古有之,老師不嫌弟子才疏學淺,應允聯名出書,與有榮焉之至矣。




  本書第一章,簡要介紹五運六氣與形氣學之概念,並引言形氣學在《傷寒論》、《溫病》及筆者之臨床應用原理。第二章,借用清.《御纂醫宗金鑑.運氣要訣》之圖文為藍本,導讀五運六氣/天干地支、生克逆順/亢害承制等基本觀念;第三章,以明.汪機《運氣易覽》為範本,說明天干地支之氣運在六十甲子的實際應用,並引用《運氣諸說總例》之內容,介紹古人以司天、在泉、間氣之位,探討四時飲食養生觀念;第四章,簡述《傷寒論》之五運六氣模型,本章主要根據張志聰《傷寒論集注》作形氣學之整理,文中加入筆者初擬之系統模組化(IOVC)觀念,而《傷寒論》所言氣機升降出入表裡的觀念,是很適合建立系統模組化的。第五章,以王孟英《溫熱經緯》溫病外感與伏邪之內容,探討《內經》形氣在臨床之應用,伏邪之觀念早已詳記在《傷寒論》之少陰證中;而外感溫熱之本源,始於河間之雙解。葉氏在溫病學之最大貢獻,在於熱入營血之處方與治法,實乃二千年醫學經驗之寶貴結晶,由於本書篇幅所限,僅就溫病之理法擇而論之。第六章,介紹六氣為病之經驗及醫案,傷寒六經為病先傷「氣」後傷「形」(寒傷形),內科疾病或溫病伏邪則多先由「形」傷然後及「氣」(暑傷氣),從形氣來思考臨床常有意想不及之功效。本著作謹守《素問》運氣七篇原意,力求以形氣學明辨傷寒及三陰三陽開、闔、樞的觀念。本書已將《傷寒論》384條文,以形氣觀點逐條解釋,又葉天士云:「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論溫病而不懂傷寒,或論傷寒而捨棄《內經》,皆喻無根之草木,難以深言其要矣。




  回想五年前,初擬本書之動機,始於加拿大 汪 老師家中,有 幸閱覽 老師正要發表之五運六氣演講手稿,腦海中浮現著運氣學之舊話題,借重老師之學問研擬出書計畫,2009年老師到花蓮慈濟醫院辦了一場運氣醫學研討會,此時運氣學腹稿已備妥,且大方向已確立,時機成熟不能再有所延誤,歷三年之白天看門診,經常挑燈夜戰寫書,丟棄稿件文字何其多。一年前知音出版社何社長答應出書後,自我要求更高,今已書寫了三十餘萬字,整理出圖表近百幅,輕舟已渡萬重山,到了快完稿的階段,中醫之不確定因素仍多,心中不免充滿了萬般的期待。




  學海無涯,中醫五運六氣之形氣原理合併傷寒、溫病一起論述,誠非易事。筆者有幸受教於恩 師汪叔游 教授門下,並有感於前人之真知卓見,今輔以圖表配合文章加以說明,方能將千頭萬緒的艱深醫旨,整理出五形溫、六氣寒之脈絡編著成書。有感於中醫之浩瀚精深,「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實乃常情,掛一漏萬在所難免,前輩們請多包涵。筆者以中醫傳人為傲,也對自我有深切的期許,盼鼓勵對中醫傳承有志者,除於各人專精領域各展所長外,還該留下一鱗半爪給後學參考,讓中醫得以傳承發揚。




  當前多元化的世界中,理應有多元化的學問並行,以協助解決人類醫病問題。中醫臨床價值連城,筆者臨床工作已三十年,親歷中醫療效之真實,古人並無留下一點隱私,畢竟學海無涯,分工合作群體創造才是上策。在此科學世代,千錘百鍊的中國醫學,若能透過嚴謹的論證,必能乘長風破萬里浪。後學戴著先人智慧的光環久矣,發揚中國醫學乃是理所當然了。




前慈濟醫學中心(花蓮總院)中醫科主任

謹識

民國一一年 歲次壬辰年仲夏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7299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最近出了許多醫療史和衛生史的讀本喔。




 




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




 




出版日期:2013/01/29




編者:祝平一




出版社:聯經




 




介紹:




《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祝平一主編,乃華人社會衛生史研究之進階讀物,適於對醫療史或衛生史有興趣的研究生和學者。《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以個案研究提出華人衛生史研究的可能徑路,以西方公共衛生體制進入華人社會為主軸,探討這一歷史過程中,台灣、香港與中國衛生觀念與實作之變遷。論題含括西方公衛體制輸入後,華人衛生體制的建立與變遷、衛生的實作和概念、操作衛生體制的物質文化、傳染病的防治、衛生體制如何形塑身體與主體、健康不平等與性別等議題。

本書精采內容含括了討論華人社會衛生史上的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近代中國醫院的誕生、19世紀中國通商港埠的衛生狀況、清代的痧症、民國時期的肺結核與衛生餐檯、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DDT與二次戰後台灣的瘧疾根除、美援下的衛生、民國時期的心理衛生、蘭嶼達悟族的精神醫療變遷與展望、當代中國農村衛生保健典範變遷、中國計畫生育等,皆為一時之重要研究成果。



※ 本書作者群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暨人文社會科技研究中心)

梁其姿(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


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祝平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雷祥麟(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暨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暨人文社會科技研究中心)

林宜平(臺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郭文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王文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

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小濱正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姓名排列按本書目次順序)




 




目錄:

第一章 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一個華人社會裡的新興西方觀念(劉士永)

第二章 近代中國醫院的誕生(梁其姿)

第三章 十九世紀中國通商港埠的衛生狀況:海關醫官的觀點(李尚仁)

第四章 瘟疫與社會:以清代的痧症為例(祝平一)

第五章 衛生、身體史、與身分認同:以民國時期的肺結核與衛生餐檯為例(雷祥麟)

第六章 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的發展與特徵(劉士永)

第七章 對蚊子宣戰:DDT與二次戰後臺灣的瘧疾根除(林宜平)

第八章 如何看待美援下的衛生?一個歷史書寫的反省與展望(郭文華)

第九章 預防、適應與改造:民國時期的心理衛生(王文基)

第十章 巫醫、 牧師與 醫師:蘭嶼達悟族的精神醫療變遷與展望(蔡友月)

第十一章 當代中國農村衛生保健典範變遷:以合作醫療為例(劉紹華)

第十二章 中國計畫生育的開端──1950-1960年代的上海(小濱正子)




 




導讀




  本書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成員以個案研究為教材,提出華人衛生史研究的可能性與相關議題。為便閱讀,本書刪去繁瑣的學術性註腳,但在書末開列引用或參考書目,以便讀者查考或更深入探索相關課題。




  本書共收文十二篇,以西方醫療與公共衛生體制進入華人社會為主軸,探討這一歷史過程中,各地華人社會的衛生體制、觀念與實作之變遷。時序上涵蓋清末至當代;地域上則包含了臺灣、香港與中國;論題方面則有:一、西方殖民主義與華人衛生體制的建立。二、華人社會如何轉換來自不同西方社會的公衛體制。三、西方公衛體制傳入後,如何引起華人社會衛生實作和概念的轉變。四、不同時期、不同性質的華人社會如何操作其衛生體系。五、傳染病的防治與華人社會的公衛體制的實作。六、操作華人社會衛生體制的物質文化。七、衛生體制如何形塑華人社會中身體與主體的概念。八、華人公衛體系中的健康不平等問題。九、公衛體制中個人的能動性與性別議題。十、研究者如何建構華人社會的衛生史。




  劉士永在〈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
):近代華人社會裡的新興西方觀念〉一文中,簡單扼要地描繪了西方公共衛生傳入華人社會的歷史。雖然,華人社會公衛體制的建立和西方殖民主義的擴張相繫,但劉士永指出,這段歷史相當複雜。即使當時歐美諸國已分享類似的醫學典範,但各國間的公共衛生理念和執行方式卻相當不同。東亞國家和華人社會利用西方傳入的體制和知識建立自己的公衛體系是個相當曲折的過程,非僅是一成不變的橫向移植。梁其姿以廣州和香港為例,探討近代中國醫院的誕生,為此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例證。當時,無論是中式或西式醫院,均是慈善組織與醫療機構的混合體。然而,在西方傳教士的引介下,西式醫療與醫院體制進到了中國,且穗、港地區的華人以開放的態度接受了新的醫療知識與體制。他們相信西醫的外科手術,而且很快地將西醫外科知識與中國傳統醫學結合,解決自身的問題,發展新的知識;他們信任中醫內科的醫療效果勝過西醫,並借用西方的醫院制度,成立以中國傳統醫學為主,或中、西醫結合的醫院。梁其姿並指出,當時穗、港地區的醫院彼此競爭,也積極發展與地方政治、社會、商業精英的密切關係,以取得更多資源與更大發展的空間,而將衛生體制的成立、醫學知識的混合置於更複雜的社會政治網絡中。




  19世紀下半葉,在華的傳教士、外國醫生、中國的西醫生等歷史行動者在與殖民帝國相關的海關機構、租界、通商港埠等處,漸次傳入西方醫學與公共衛生的概念與作法。李尚仁以海關醫官為例,呈現西方醫學眼下所見的中國衛生狀態。李文指出,海關醫官「對中國環境衛生的批評,也是對於中國社會文化秩序未能符合西方標準的一種反應」。他們所見之港埠華人衛生狀態,亦反映西醫所處的時代性與醫學思考的特徵。李文提醒讀者,不當只以科學進步的角度解讀華人社會的衛生問題。對於衛生的觀點,本身便蘊含了觀察者自身的訓練,甚至於對他者的文化預設;但除了解構歷史行動者外,反身性(reflexivity)的思考亦適用於研究者上。郭文華檢討當前美援醫療的歷史書寫,他贊同美國科學史學者范發迪批評以國家為界線、單線發展的「甬道式國家科學史」(“tunnel history” of national science),提出結合醫療與社會的跨國際書寫取徑(international approach),以開拓美援醫療書寫的新方向。「美援醫療」的跨國際性質,導致衛生史書寫高度的複雜性。然而,這恐非特例,而是華人衛生史的常態,本集中之其他論文也彰顯了相似的書寫問題。




  不論西方或東方,近代公衛體制的建立和傳染病的防治息息相關。祝平一以「痧」為例,討論西方公衛體制未入清帝國前,帝國處理瘟疫的方式,以襯映其後基於細菌病原學之現代衛生體制的差異。「痧」在清代的某些醫家中成為疫病的代稱,此亦引發在不同的時空中如何辨識疫病的問題。有趣的是,這個問題並沒有因現代細菌病原學的出現而解決。雷祥麟討論民國時期的肺結核,便是一例。在二十世紀初期的西方及日本,結核病被視為是工業化與都市化引起的疾病,但在中國,卻被認為與中國家庭及在其中所養成的惡習有關。因此,對疾病性質的界定,往往影響了國家和社會應對該疾病的方式。本集中劉士永、郭文華和林宜平所提及臺灣瘧疾也是如此。關於國家、社會與疾病的互動,祝平一、雷祥麟和郭文華不約而同地引用了查爾士.盧森堡(Charles Rosenberg)「框架疾病」(framing disease)的概念,以處理國家、社會和疾病之間複雜的關係。




  公共衛生之推行,有賴體制之建立及施行時所用之物質器具。劉士永〈日治時期臺灣公共衛生的發展與研究特徵〉一文,探討了日本殖民帝國在臺灣建立公衛體制的幾個關鍵問題:如疫病的防治與公醫的建立,並解構殖民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在解釋日治時期衛生與醫學研究上的角色;將日本殖民政治的現代國家特質及其相關之衛生與醫療作為,置於20世紀上半葉現代國家所可能具備之操控特質中,並反思國家的宏觀權力與各種體制交織而成的傅柯(Michel Foucault)式的微權力配置。傅柯式的監控(surveillance)與規訓(discipline)的議題,常出現在有關公共衛生的研究中,如美援時期臺灣衛生所的建立,或是人口控制等。這類反實證主義進步觀的理論觀點,如何在資料上實證,以及其與現代性間的糾葛,乃衛生史中常見且值得關注的理論問題。




  微權力的配置最常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所使用的器具,透過物質文化,形塑人們的主體性。雷祥麟分析了民國時期新設計的衛生餐檯與個人衛生杯在肺結核防治中,重塑了衛生習慣、身體與「個人」這一概念。國民政府在執行衛生政策的過程中,透過物件為中介,改變習慣,樹立「個人」之存在,並攻擊傳統作為限制「個人」的「集體」──中國家庭──以訓練出合於民國政治想像的新公民。因此,衛生不僅關乎醫療和健康,而和政治、社會與文化纏成一密不可分的整體。林宜平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瘧疾根除的歷史經驗,討論DDT如何成為聯繫WHO、臺灣和美國的科技物,並在冷戰的歷史脈絡、臺灣因戒嚴封鎖以及人員承繼日治時期的知識傳統,而得以克盡全功。然而,臺灣除瘧之成功經驗,不在於DDT的效能,而在於臺灣特殊的歷史與環境,因而難以在其他地方複製。但DDT所帶來的危害及其後的禁用,也說明了在公衛的現代性論述中,往往被忽略的正是所謂進步所付出的代價。




  除了物質環境的配置,衛生制度從身體形塑主體的手段尚有心理重建。不論是西方的心理衛生或精神醫學,傳到華人社會後,必須面對在地文化對心靈問題既有的解釋與解決方案;不過,以西方知識處理在地人的心靈問題時,卻也改變了當地社會對精神與心理的觀念。王文基討論19201940年間中國心理衛生的推動者如何改變個體與周遭環境,以培育健全的人格。這一自我技術也建立了「青少年」、「青年」等心理知識關照的新範疇。在當時動亂的時代背景下,不論由雜誌或醫療機構所推行的心理衛生運動,也許影響有限,卻呼應著雷祥麟文中家庭作為必須被改變的中國社會核心體制的現象。與此相似,蔡友月探討臺灣蘭嶼的達悟人如何以其傳統文化、基督宗教與現代精神醫學詮釋和對待精神病人。她的論點與一些視現代醫學只是異化和監控「瘋狂」的論點不同,認為雖然「精神病人」的標籤可能帶來污名化的後果,但病人從現代醫學而來的自我理解,與由此所生的「病識感」(insight),自願將自己納入醫療體系的自我鍛鍊,卻也可能是精神失序者解脫之一途。然而,現代精神醫療並不足以處理達悟人社會性的受苦經驗(social suffering)。因此,她提議適合達悟人的公共衛生照顧與心理治療和精神醫療復健模式,應該納入達悟人的特殊技能、部落獨特的文化與宗教信仰的力量。這兩篇有關心理衛生的論文,在在顯示了公共衛生的問題不能僅以醫療技術的方式解決,而必須顧及文化、社會與經濟因素。




  蔡友月的論文也描述了臺灣原住民健康不平等的問題,因為達悟人的精神失序,多源於其邊緣身分、遷移、歧視與經濟上的弱勢。即使在理論上平等的共產社會,健康不平等也是個重要議題。劉紹華透過1949年後中國農村衛生保健制度半世紀以來的變遷,說明公共衛生與政治體系及意識型態間的密切關連。1978年改革開放、醫療市場化後,農村與都市衛生保健服務品質的差距拉大,農村所獲得的資源遠較都市為低,因而乃有200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改革,以改善衛生資源的分配。中國農村合作醫療重新回到「平衡發展」與「和諧社會」的基點,試圖縮短農村與都市間的衛生差距。中國處理農村醫療問題的方式與歐美國家視健康為普世人權,皆是特定意識型態下的產物。在自由經濟體系下,國民的健康問題是經濟勞力成本的一環;而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共則試圖平衡發展與平等,以維護市場經濟下共產政權之正當性。她的論文也指出,衛生保健政策不只限於法規與制度面,還與政治、經濟和每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相關;反之,要理解衛生保健政策、法規與制度,也必須從其社會文化脈絡著手。




  一般公衛史的研究多採總體性的分析,多探究公衛體制對人的監控,而較少觸及體制下,個人能動性的問題。小濱正子討論19501960年代在中國計畫生育的濫觴期,上海女性便為了各種理由,主動選用避孕措施。不過,上海市的各種機構仍必須作為動員與宣傳的中介,以將相關知識傳遞給婦女。小濱的論文因而又回到了個人能動性與結構間難以切割的現象:女性雖有選擇權,卻也在動員體系下,使國家藉著女性的能動性,而介入控管女性的身體。到了「一胎化政策」實施時,國家介入中國女性的生育,變得更為明顯。




  由於時間綿延,空間各異,本書無法賦予華人社會衛生史統一的面貌。但可以確定的是,衛生從來就不只是知識、體制、技術和物質條件的進步問題:它們是操作衛生體制不可或缺的條件,並且和各地的歷史脈絡共同演化,也因而無法孤立分析。再者,西洋的衛生制度,不論在中國或殖民地時期與戰後的臺灣,都曾被視為現代化的指標,成為政府大力推動的政務。但仔細分析之下,華人社會在接受西方衛生制度、建立自己體制的過程中,卻又雜糅了各式各樣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考量,使衛生史的研究益形複雜;且國家與個人、監控與反抗、平等與效益等現代性的問題,不斷以衛生體制為舞台,演出不同的戲碼。




  在現今已接受西方公衛體制的華人社會,也和西方社會一樣,成為一個風險社會。衛生問題以許多新的面貌出現,如食品安全、婦幼衛生、以污染呈現的環境衛生、以職災與勞動環境形式出現的勞動衛生等。這些新而跨越學科邊界的議題,正挑戰有志於衛生史的研究者。




祝平一、劉士永




 






 




http://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61186#order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74109#prefac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好不容易,終於問世了,感謝大家,這是我最後一本大書,以後再也不寫這麼大的書了,1015萬字應該是最好的,以後要往這樣的目標邁進。




 




書介:「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of Qi (pathogenic qi) and Bacteria-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of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and daily life




 




著者:皮國立




出版社: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出版日期:2012/12/01




 




 




內容簡介:




    一般人得了SARS、流行性感冒或法定傳染病,您敢去看中醫嗎?那些兇狠、來無影去無蹤的細菌、病毒,中醫們有辦法處理嗎?這不免讓人感到懷疑:也許中醫可以處理頭疼腦熱,但中藥可以殺死細菌嗎?也許,讀過這本書後,對上面這些問題,您會有全新的思考與不同於過往的見解。




    從醫學史出發,本書帶領您穿梭時空,進入距今將近百年前的中國社會,重現一段中醫抗菌的奮鬥史。在中西醫衝突、論戰的民國時期,中醫是如何回應西方細菌學的衝擊?他們在西醫的科學實驗和一步步佔據國家衛生主權的過程中,怎麼運用自身的外感熱病知識體系,來構築一套中醫式的傳染病學,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醫藥可以發揮的空間。




    作者不盲從西方理論,從傳統文化中構思,創造從「重層醫史」的視角出發的新研究。先鋪陳出中西醫論爭的時代氛圍,並細心地關照了近代中醫在古典文獻、日常生活養生抗病、醫者志業和中西疾病觀的對話等各方面的史實,展現了全面的視角。受現代醫學影響,傳統中醫雖仍為民眾信任,但其實有很多論述與臨床技術其實是處在一種「準失傳」的狀態,多數中醫不去重視,民眾也不知道傳統中醫有何更強的能耐,更別奢望國家科研資源的大量挹注,這一切遂使傳統醫學的理論、生生之技的運用範圍,愈形窄化、順時流失,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歷史學研究不能與現實生活脫節,作者透過醫史的研究,希望能喚醒中醫們對自身體系的認識與自信,並期待更多民眾與知識分子(包括現代西醫與科學家)瞭解中醫文化之價值,走出百年來「廢中醫」的陰影,揚棄刻板的印象,也為自己的實際治療與日常養生,提供另外一種思考的可能性。






英文書介:

The Modern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of Qi (pathogenic qi) and Bacteria-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of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and daily life

Does anyone infected with SARS, influenza or statu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dare
to attend the clin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an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deal with those vicious and invisible bacteria and
viruses? It is doubtful whether TCM can kill bacteria or viruses. Perhaps this
book can provide you with a brand new direction of thinkin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perspectives for the aforementioned question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this book guides readers to explore and
review the history of TCM’s fight against bacteria in Chinese society approximately
a hundred years ago. In the era of Republic of China when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western medicine and TCM was intense, how could TCM respond to the
impact of western bacteriology and use its own knowledge system of heat
diseases to develop a TCM-based concept of infectious disease? The author
intends to awaken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knowledge and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systems by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Moreover, the author
also hopes that more people and intellectuals (including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practitioners and scientists) can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TCM, free
themselves from the shadow of “useless TCM” for centuries, get rid of
stereotypes and seek for a method to integrate various concept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mselves with another feasible technique and thinking in the aspects
of disease treatment and daily health care.




 




作者簡介:

皮國立,1976年生於臺灣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 史學 博士,現任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歷史組專 任助理 教授。出版過《醫通中西唐宗海與近代中醫危機》、《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等學術專書,另與其他學者合編有高中歷史、大學歷史經典閱讀等教科書。在研究論文、會議論文、書評的部分,主要著重於中國醫學史、疾病史和身體史的研究範疇,也喜歡寫一些特定的近代軍事和政治史,特別是和科技、醫學、衛生有關的主題,目前成果約30餘篇。作者並致力促成「史家」與「醫者」兩方,進行對話並尋求方法論上的匯通,期待未來能將內、外史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共創研究醫療史的新時代。




 




推薦序之一:也談「重層醫史」下的國史

一、

    
本書的作者皮國立,是我在師大任教時所指導的研究生,很高興他的專書能在臺灣中醫研究的重量級單位--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出版,這對他個人和對中醫藥發展有興趣的讀者,都是一項好消息。

    
我和國立相處前後將近10年時間。他很用功,自不待言,在讀博士班的時候,他經歷了不少挑戰,但都能通過考驗並且持續成長,這是我感到非常欣慰之處。身為他的指導教授,我對醫療史是外行的,國立能有今日的成績,實因有幸得到張哲嘉、李建民等教授啟迪和嚴格指導的結果,相信兩位教授對國立學問的成長、期盼,甚至一生的事業,都會有極大的幫助和影響。值此新著出版之際,我希望能以一個門外漢用較寬闊的近代史研究眼光,來為本書作序,希望讀者能更全面的來看待醫學史的價值,及其對歷史研究的啟發。



二、

    
中國近現代史資料龐大,要將各種類型的史料統整起來,殊為不易,很容易發生顧此失彼的情形。本書所選取的章節,或許在連貫性上有所不足,但以問題意識為導向,圍繞著近代中醫發展背景的關鍵問題,來做為各章節的架構,不失為好辦法。本書討論的兩條主線,一則「氣」乃中國醫學哲學的重要思想,而另一方面「細菌學」則為19世紀末以來對西醫發展最有影響力的學科之一。國立敏銳的察覺到中西醫在近代「知識轉型」上的特點,幾年前已將中西醫身體觀的匯通,用一位歷史上著名醫者唐宗海的志業來加以說明,而且也出版了專書。現在,他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一本書是要處理一個更為廣泛的問題,即探討中醫內科學中最大的知識體系外感熱病學的知識轉型。近代以來,一向處於天朝上國的政治文化體系,在各方面開始受到西方文化之衝擊,百年來匯通有之、抵抗有之,然均在各個層面,鮮活地形塑了現代中國的模樣。俯瞰整個中國近代史的研究,在眾多學者的努力耕耘上,已經開拓不少新興領域,但關於傳統中醫學門內知識的轉型,可以說至今仍缺乏一本能貫穿傳統醫學,又能兼顧西方影響的專著,可見國立這本書極具開創性的一面。該書提出「重層醫史」的概念,來貫穿這個學門在各方面的變化,包括從傳統文獻、醫者觀點、中西疾病觀的遞嬗,和日常生活等面向著手,深刻地刻劃了過去鮮為人知卻又產生重大影響的近代中醫史圖景,十分難能可貴。



三、

    
一部好的中國醫學史應該如何書寫?這方面我的能力不足以回答這個問題。不過,如果將醫史寫成過於專門的「專史」(本書稱為「內史」),總是脫離歷史的時代背景來敘事,讓讀者都看不懂,則必然是失敗之作;反之,只有談社會文化層面,卻搔不到醫學技術理論發展的深層脈絡,則仍難入學者方家的法眼,影響力必然有限。國立曾自學中醫,他原來的夢想是當一位醫者,但因緣際會走上了辛苦的史學研究,但那段自學之路,相信已訓練了他醫學知識的一些基本功,所以他的書中既有中醫文獻與技術發展之脈絡,也可以看到部份新社會史影響的痕跡。

    
近代醫史的有趣之處,就在於當時中國許多傳統的學問在第一波與西方科學技術交鋒的晚清,已受巨大之衝擊,復於五四運動後受到自家人的質疑與攻訐,許多傳統的知識學門受到衝擊而轉型,甚至消失了。中醫,大約是這一時代國史研究中的一個特例,本書在結論的寫作,或許點出了這個趨勢,但更重要的是,歷史研究著重推陳出新,本書向讀者所展現的,正是中國傳統學問的生命力,多因傳統中醫在民初試圖努力且盡量維持住學科界線的完整,保持了知識體系的「核心」(中醫經典文獻)不被侵犯,反思用研究古典醫學的套路來抗衡西醫。同時,中醫界也不是關起門來默不作聲,而是持續與細菌學對話,找出自我的優勢、甚至援引鄰國日本漢醫的學問來因應西力東漸的挑戰,其中勝敗得失,或可由史家挖掘而彰顯其義。更有價值的是,這段歷史作為現代中醫存續的借鑑,或許比它本身的歷史更為重要。當我們呼喊中國失去傳統文化價值的危機時,其實中醫所保存的技術傳統,恐怕較其他許多學門都來得更完整。醫學史對現代中醫發展有沒有用的問題,或許讀者可以再三思索。



四、

    國立曾修過我的「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我一直鼓勵學生要用更寬廣的眼光來看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發展。過去學者所書寫的中國近代史是比較大架構的,多談重大問題而忽略底層「自下而上的歷史」;反之,現今學者則多重研究小歷史,成為西方史學理論的追風者,但零碎化的危機也逐漸浮上檯面。國立思索的「重層醫史」,不盲從西方史學理論,而是從實際、重要的問題著手,做出貢獻,稱其為本土二代醫史學人,應是當之無愧。而此書讀起來或有還有許多意猶未盡之語,畢竟近代史資料浩瀚,似乎很多主題都可以持續關注與研究,不能以此為滿足。因此衷心期待未來國立在這個領域要有更大的野心,繼續深入耕耘,為學界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作品。

茲值此書即將出版之際,僅陳數語,語短意長,謹鄭重向讀者推薦這本具創意,值得一讀,讀後又可再三思考的專著。






                                                  國史館館長  呂芳上




 




總目錄




推薦序:(依姓名筆劃順序)

呂芳上序、黃怡超序、張恒鴻序、張哲嘉序、劉士永序、蘇奕彰序


自 序:一位史學工作者生活與研究的自剖

總目錄


緒論:臺灣的中國醫療史之過往與傳承從熱病史談新進路


第一節 書寫「無中生有」的中醫疾病

第二節 回顧的核心臺灣的中國醫史之原始脈絡

第三節 史家的第一代新醫史之路

第四節 內、外史的距離


第五節 從熱病的近代轉型談起


第六節 新醫史的嘗試「重層醫史」
(The diversity
of medical

history research)
視角的史學研究法


第二章 論爭前的和諧近代中西醫知識中的「熱病」論述初探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西醫初遇時的熱病容貌


第三節 中醫熱感之外

第四節 身體的內與外感受與致病

第五節 中西醫治療與預防之文化初遇

第六節 小結似曾相識到貌合神離之前

第三章 民國中醫的外感熱病文獻以傷寒、溫病書籍為中心的考察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古典醫學之緒餘

第三節 西方醫學的影響與「中醫傳染病學」漸趨成型


第四節 日本醫書的影響


第五節 古典醫學在民國復興的三條線索:寒溫融和、西醫與日本的影響


第六節 小結「再正典化」(renewed
canonization)
的熱病書籍
97

及其衍生之課題




第四章 中西醫詮釋疾病的界線與脈絡: 以近代中國「傷寒」(Typhoid fever) 史為例的討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傷寒「西名漢譯」之源流


第三節 「傷寒」的中國醫學脈絡


第四節 另一種聲音溫病學的脈絡


第五節 病名重釋或在中西論爭中消亡


第六節 中醫的新傷寒論述


第七節 小結翻譯、詮釋與再生的中國醫史


第五章 菌在氣中民國中醫對西方細菌論的吸收、排拒與匯通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西方細菌學的軌跡


第三節 中醫細菌新說之發韌


第四節 中國醫學的的回應章太炎「據古釋菌」的例子


第五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一對氣論的堅持


第六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二觀察、實驗方法與治療學


第七節 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思維

第八節 小結具選擇性的細菌論述


第六章 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 (1878-1935) 談《傷寒論》與細菌學


第一節 棄文從醫的經過

第二節 惲鐵樵之歷史地位與本章問題意識


第三節 從古醫籍中尋求靈感讀書與臨症的再定義


第四節 攘外必先安內「葉派」流毒與學術反思


第五節 惲鐵樵對細菌學的認識與回應


第六節 對中西醫病名定義之討論


第七節 小結民初中醫的困境


七章 氣與個人中醫熱病學的身體、疾病與日常空間論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微生物的現代性與「個人」衛生之社會背景


第三節 細菌學之外:中醫視角下的外感熱病與「氣」的位置


第四節 側寫反細菌視角:中西醫匯通下的疾病觀


第五節 中醫的防病論述及日常生活的轉型


第六節 熱病的醫療空間、居處與日常生活


第七節 小結


第八章 調養、飲食與禁忌:古典理論在病患世界的轉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古典食物禁忌學說和熱病之關係


第三節 近代身體觀轉型之一例氣與抵抗力


第四節 餓不死的傷寒


第五節 西方的營養、中國的禁忌


第六節 熱病後之「虛」與「復」


第七節 個人的衛生現代性誕生氣、血、精身體觀的延續與轉化


第八節 小結


第九章 總結論


第一節 檢討:貢獻與侷限

第二節 西風又東風傳統醫學視角的文化史


第三節 「重層醫史」視角下的醫療史與國史


附表 「民國時期中醫熱病學文獻編年類纂表」

附圖


徵引書目


中英文摘要




 




 




http://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978986034631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版主:感謝沈宇斌博士提供的消息。




 




醫療、社會與文化讀本






作者: 余新/ 杜麗紅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






內容簡介 · · · · · ·

本書的編選,旨在跳出單純醫學史的範疇,凸顯當前醫療史研究的兩個重要面相——社會史和文化史。強調將社會史的分析和文化史的詮釋結合起來,不僅還原和描繪醫療史實演變的具體過程,更要挖掘這些現象背後的社會關係、權力關係,及其特定的文化含義。




第一部分觀念與方法,重點關注西方醫學史研究在從社會史向文化史轉型時面臨的理論問題,旨在為研究者梳理基本的學術脈絡,並探討了西方中國醫學史學界目前關注的焦點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二部分醫療史與現代性’”,集中呈現了近代中國醫學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中西問題。在回顧與總結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學術歷程之外,分別從理論檢討和研究範例兩個方面,展示學界在省思如何從醫療史的角度來思考中國的現代性問題上所做的嘗試和努力。




第三部分問題與視野,則收入從社會文化史的視角提出新問題,並嘗試用新方法加以解決的一些範例之作,諸文均將醫療史的課題置於社會歷史的背景下,體現了醫療史研究的新趨向。






作者簡介
· · · · · ·


余新忠,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從事醫療社會文化史和明清社會史研究。代表作為《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2003)和《中國家庭史·明清卷》(2007),曾主編《清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以社會文化史為視角的探索》(2009)和《新近海外社會史論文選譯》(合編,2010)等書,並譯有《瘟疫與人》(2010)。



杜麗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城市史、經濟史和公共衛生史。代表作為《1930年代北平汙物處理改革》(2005)和《清末北京衛生行政的創立》(2007)等。



目錄 ·
· · · · ·


導言——新世紀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芻議/余新忠

觀念與方法

從邊際製造意義——新文化醫學史/瑪麗·E.費塞爾

情境中的醫學——醫學史研究述評/裘蒂斯·W.萊維特

醫學知識的社會建構/盧德米拉·喬丹諾娃

診斷的暴政——特殊疾病與個體體驗/查理斯·羅森伯格

增強醫師的時間感、地方感與實踐感——面向醫師的中國醫學史工作坊/韓嵩、安迪·帕姆

醫療史與現代性

醫療史與中國現代性問題/梁其姿

從社會到生命——中國疾病、醫療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余新忠

中國海關與國際化之脈絡——以檢疫制度為中心/飯島涉

19世紀初牛痘的在地化——以《英咭唎國新出種痘奇書》、《西洋種痘論》與《引痘略》為討論中心/張嘉鳳

肺結核與細菌學說在中國的在地化(1895—1937)/吳章

1949年前中國的醫學、性病與賣淫/安克強

問題與視野

大黃迷思”——清代制裁西洋禁運大黃的策略思維與文化意涵/張哲嘉

醫生與病人——明代的醫病關係與醫療風習/邱仲麟

女體與戰爭——明清厭炮之術陰門陣再探/蔣竹山

習慣成四維——新生活運動與肺結核防治中的倫理、家庭與身體/雷祥麟

清潔衛生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劉士永

蘭安生模式與民國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間的轉換/楊念群

近代北京飲水衛生制度與觀念嬗變/杜麗紅

延伸閱讀書目

編後記/杜麗紅

· · · · · · (收起)

豆瓣成員常用的標籤(7) · · · · · ·

醫療史(6) 新文化史(4) 醫療史(3) 文化史(3) 疾病(2) 史料(2) 歷史(1)

叢書資訊

  博雅人文讀本 (5), 這套叢書還有
《中國婦女史讀本》,《口述史讀本》,《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全球史讀本》,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568046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黃文儀博士提供的書訊,有關赤腳醫生的研究。




 


 




Xiaoping
Fang. Barefoot Doctors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12.


13 Digit IBSN:
9781580464338. Pages: 310.




Further
information:


http://www.urpress.com/store/viewItem.asp?idProduct=14039



Summary:



In 1968, at
the hei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endorsed
a radical new system of health-care delivery for the rural


masses. Soon
every village had at least one barefoot doctor to provide


basic medical
care, creating a national network of health-care services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The barefoot doctors were portrayed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s revolutionary heroes, wading undaunted through rice


paddies to
bring effective, low-cost care to poor peasants.




This book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to look beyond the nostalgia


dominating
present scholarship on public health in China and offer a


powerful and
carefully contextualized critique of the prevailing views on


the role of
barefoot doctors, their legacy, and their impact. Drawing on


primary
document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ersonal interviews with


patients and
doctors, I examine the evidence within the broader history of


medicine in
revolutionary and postreform China. I find that rather than


consolid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purported by government


propaganda,
the barefoot doctor program introduced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to rural
China, effectively modernizing established methods and forms of


care. As a
result, this volume retrieves from potential oblivion a critical


part of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Village
Healers, Medical Pluralism, and State Medicine


3
Revolutionizing Knowledge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4
Pharmaceuticals Reach the Villages


5 Healing
Styles and Medical Beliefs: The Consump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6 Relocating
Illness: The Shift from Home Bedside to Hospital Ward


7 Group
Identity, Power Relationships, and Medical Legitimacy


8 Conclusion

9 Appendixes

10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ree-Tiered Medical System in Rural China,


1968-83

11 Common
Medicines in Chinese Villages during the 1960s-70s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除了這一本外,趙洪鈞的《近代中西醫論爭史》和《《內經》時代》兩本舊著也由北京學苑出版社重新出版( 2012/10/01 ),只是有沒有新增,就不得而知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參看。





 





 





中醫往事:1910-1949民國中醫期刊研究





者:沈偉東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12/09/01





 





內容:





本書是一本民國中醫文獻研究著作。全書以民國時期上海中醫藥期刊為原始文獻資料進行中醫學術史和行業史研究,在考察各地圖書館散存民國上海中醫藥期刊的基礎上,對民國中醫期刊作了整理、著錄、考證;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學術史研究,對期刊促進了民國時期全國性中醫學術研討、推動了跨地域臨床經驗總結、促進了海派中醫形成和發展等方面作了深入的考察,並對民國上海中醫藥期刊中內經、傷寒、時疫、中醫各科的內容進行了深入探究,由此較為全面和深入地論述了民國中醫藥期刊對中醫行業發展的貢獻。本書是中醫醫史研究的新成果。





《中醫往事:1910-1949,民國中醫期刊研究》以民國時期的上海為座標,通過細緻嚴謹的史料梳理工作,為我們完整呈現了民國上海中醫期刊的出版情狀,深入探討了時代大變局中中醫期刊對中醫學術和行業發展的推動與促進,以及基於中醫而引起的整個民族文化生存的論戰。全書行文簡潔流暢,讀來仿若與作者一道回到了藏身於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翻看故紙堆的那些寒暑,方藥單脆黃的紙片頃刻飄出。附錄的中醫藥列表和提要是極其珍貴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沈偉東,浙江嵊縣人,醫學博士。著有《醫界春秋》《中醫往事:1910-1949,民國中醫期刊研究》等。





 





目錄:





引言





序論





民國時期上海中醫藥期刊的類型





綜合期刊





學術期刊





普及期刊





民國時期上海中醫藥期刊對中醫學術發展的促進





促成全國性中醫學術研討





推動跨地域臨床經驗交流





一促進海派中醫形成發展





民國時期上海中醫藥期刊對中醫行業發展的貢獻





構建資訊平臺





探索中醫前途





參與重大事件





拓展多種經營





結論





附錄





附錄1 民國時期上海中醫藥期刊列表





附錄2 民國時期上海主要中醫藥期刊提要





中醫行讀瑣記





後記





 





序言

段逸山





書案上攤放著陳舊而脆黃的近代中醫藥雜誌,我懷揣著敬畏之心,在茫茫刊海中搜尋,一行行細小而沒有標點的繁體字在眼前閃過,將我帶入到似醉似癡、如夢如醒的狀態。

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中醫存廢之爭的畫面,一篇篇聲討入木的檄文;好像聽到了一聲聲提倡中醫,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藥,以防經濟侵略的呐喊,要求中醫之發達,必先陶鑄中醫之人才,要陶鑄中醫之人才,必多設中醫學校的呼籲;似乎聞到了一絲絲沒有炮火的戰爭硝煙,一首首防治疫病的單方驗方的藥香。我感受到系于苞桑的憂患意識,揭竿而起的神勇氣概。

我向心儀的前輩們詢問,曾創辦近代第一本中醫藥期刊《利濟學堂報》的陳蟄廬,高足接踵的中醫專門學校校長丁甘仁,影響深遠的《醫界春秋》主編張贊臣,發稿量名列前茅的秦伯未,時過境遷,這些陳年古董已成為明日黃花,究竟還有什麼價值。

陳蟄廬理理氊帽,丁甘仁微微頷首,張贊臣捋捋鬍鬚,秦伯未緩緩啟唇:此言差矣。儕輩充實資料于此寶庫,施灑肥料於此沃土,既映當世,又裨來茲,惜乎人多未識,視同弁髦。君若有志於此,不妨倡言開掘利用,吾等自可含笑於九泉。

黃粱枕失,南柯夢醒,四老之語,啟我心扉。遂一一流覽,細細玩索。既映當世,又裨來茲之訓,猶在耳畔,若有所得。

近代中醫藥期刊的出現,乃是一種必然的文化現象。謂其必然,約有基礎與需求二因。就其基礎而言,既有洋人創辦醫學雜誌的先例可以效仿,又有彼時醫界成立的各種醫會從人力、智力乃至部分物力、財力上提供必要的支撐。從其需求來說,伴隨著西方科學文化的進入,中西文化的摩擦衝突日漸激烈,中醫作為舊文化產物的典型代表,被推到風口浪尖,生死存亡的嚴峻現實擺在面前。為了謀求行業的生存發展,中醫界志士仁人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創辦期刊便是重要的方式之一。1897年初創辦的《利濟學堂報》為其濫觴,其後影響較大者有周雪樵主編的《醫學報》,杜同甲、何廉臣任正副總編輯的《紹興醫藥學報》,丁福保主編的《中西醫學報》。這幾種期刊都出現於清末。進入民國多事之秋,尤其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中醫藥期刊便如雨後春筍般地勃勃生髮。

近代中醫藥期刊的歷史價值約有三端:

一者,展示中醫存廢的交鋒場面。

它忠實地記錄了中醫界志士仁人為延續傳統文化命脈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與抗爭。

1929223,南京政府通過了《廢止中醫案》中醫界聞風而動,揮戈上陣,群起而攻之,將問題提高到文化與政治的層面。《醫界春秋》立即刊登駁斥
廢止中醫案的兩則通電,連續出版《中醫藥界奮鬥號》與《廢止中醫案抗爭之經過》特刊,詳細記述中醫界反對廢止中醫案運動的全過程,以及相關的檔、照片。迫於社會各界的壓力,南京政府不得不擱置了《廢止中醫案》。

1935
年,正當允許中醫合法存在的國醫條例頒佈在即,行政院院長汪精衛致函立法院院長孫科,陰謀加以阻撓。《醫界春秋》主編張贊臣獲得此信,刊登於該刊,用大字標示:阻礙國醫條例之鐵證,請全國醫學界注意。同時撰文《鳴鼓而攻》,置於封面,在中醫界引起震動。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國醫條例終於得以頒佈。

在中西醫論爭過程中,西學派攻擊中醫不科學,中醫則以中西醫療效的對比為依據,給予還擊。《醫界春秋》記錄了中醫陸仲安治癒胡適的腎炎、施今墨治癒汪精衛岳母的痢疾、梁啟超被西醫誤診而一命嗚呼的實例。由於梁啟超、胡適、汪精衛等都是對中醫不屑一顧的知名人士,因而事實一經公佈,頓令西學派顏面掃盡,無言以對。由於中醫在中華文明中的特殊地位,中醫存廢之爭波及了社會各個階層,超越了學術的層面,而演變成社會、民族和文化的複雜問題,這是中醫始終存而不廢的根本原因。

二者,開創中醫學校的規模教育。

近代是中醫學校規模教育的初創階段,既沒有辦學經驗,也缺乏辦學資金,更受到當時政府名目繁多的限制。但是,中醫教育人士認為教育是中醫發達的必由之路。正是由於這一堅定的信念,一些著名醫家以期刊為媒介,堅持興辦學校,推廣中醫教育,為中醫的延續與發展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可以說,謀求中醫教育的合法權利,是近代中醫為生存而抗爭的主題之一,貫穿于近代中醫教育的始終。

繼創辦於1885年的利濟醫學堂後,一批著名的醫家陸續開辦中醫學校。其中辦學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首推丁甘仁、謝利恒于1917年創立的上海中醫專門學校。該校以丁甘仁親筆書寫的精誠勤篤為校訓,直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二十多年中培養學生達數千名之多,許多名醫出其門下。建國後首批中醫大學——上海中醫學院的首任、二任院長程門雪、黃文東就畢業於該校。

中醫學校與中醫刊物是一對連體兒,存在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表現為:

刊學相輔。這是近代中醫學校辦學的一大特色。其先決條件是,許多中醫教育家往往也是中醫藥期刊的創辦者。他們兼二任於一身,把辦學與辦刊視同一體,充分利用期刊推廣中醫教育,創建了刊授這一遠端教育模式。

刊載教材。中醫學傳承,歷來沒有自行編寫的教材。在西學的影響下,中醫界人士認識到編寫教材是中醫教育走向正規的必要保證。中醫教育家們所編寫的教材,自然要在他們主編或參與編輯的中醫期刊上刊登,因而教材連載也是中醫期刊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的佼佼者如秦伯未在他主編的《中醫世界》裏,曾先後連載過內、兒、婦等各科講義。

交流教育資訊。作為資訊交流的平臺,許多期刊專設醫藥教育欄目,出版教育特刊,登載了有關中醫教育的大量資料。如對湖北國醫學院、中國醫學院、上海中醫學院、浙江蘭溪中醫學院等院校的辦學模式、課程設置、學術活動等進行了詳細報導,真實而較全面地反映了這些院校的教學概況。

研究近代中醫藥期刊所載豐富教學資料,包括學科建設、教材編寫、附屬醫院設置、辦學特點等,對探求現代中醫教育規律與模式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三者,提供防治疫病的理論與經驗。

近代中國戰亂頻仍,衛生條件惡劣,疫病流行。在防治疫病的過程中,中醫中藥發揮了突出作用。諸多期刊及時報導疫情,開設專欄,發表專論,刊載專著,提供防治疫病的單方、驗方,以及各種輔助措施,成為中醫界與疫病鬥爭的主要陣地。隨著近些年來非典、禽流感、甲型N1H1流感等不斷出現,中醫防治優勢逐步展現,近代中醫藥期刊所載相關論方,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中醫存廢、中醫教育、疫病防治均與時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刻上了歷史的深重印記,也是近代中醫藥期刊討論最多、最具特色的內容。此三者又是密切相關、互為因果的。如在防治疫病的鬥爭中,中醫界憑藉療效創造了許多奇跡,這也成為中醫不廢的重要原因之一。又如堅持創辦並發展中醫藥高等學校,既是維護中醫的重要舉措,也是對廢止中醫論的實際還擊。

綜觀中醫學術發展史的研究現狀,對近代學術發展的研究實在是一個薄弱的環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基本原因是近代中醫藥期刊文本難得。因此,要想瞭解中醫行業的生存發展,進而全面研究近代中醫學術,以及它對當代的影響與啟迪,唯有望洋興嘆而已。因此,收集整理出版近代中醫藥期刊無疑有著重大的學術價值。這裏僅舉一個小例,以示隅反。對《金匱要略》多次出現的“█(上殸下禾)飪、“█氣之“█”,明清兩代、中日兩國的學者均曾加考證。唐吉父主編的《中國醫學》雜誌第二期所載宋鞠舫《賦梅花館筆隨》,認為此字當為的訛字,宜為定論,而數十年之後的醫界卻又重炒冷飯,你來我往,筆戰難休,最後還是的訛字說占得上風。

為使近代中醫藥學術研究進一步拓展與深化,使近代中醫藥期刊充分發揮為人民健康造福的應有作用,我在多年前就帶領博士生開展這方面研究。偉東於20062009年在讀博士期間,飽受篳路藍縷之辛,備嘗爬羅剔抉之勞,搜集文字素材之豐富、圖像資料之多彩,乃至書案伏首之契闊、論文撰寫之勤奮,是尤為突出者之一。所撰博士論文,致力於民國時期的上海中醫藥期刊,自有其深意寓焉。其一,民國前雖然已有多種中醫藥期刊面世,但大多延續於民國。此其立意於民國者之由。其二,1949年前,中醫藥期刊計有二百多種,其中十有七八分佈在經濟較發達、文化較繁榮、中醫較密集的江浙、北京、廣州等區域,僅上海一地就多達六十餘種,如《神州醫藥學報》、《醫界春秋》、《中醫世界》、《光華醫藥雜誌》等品質上乘而影響深廣的一批中醫藥期刊,都集中於滬瀆,且其來稿與發行遍達全國各地乃至於境外。此其立意於上海者之由。據此而論,此著雖然集中論述上海地區民國時期中醫藥刊物,實則可以藉此反映近代中醫藥期刊之總貌。

全書從期刊分類、學術促進、行業貢獻三途展開論述。前者依據辦刊目的、辦刊人物、辦刊內容,判為綜合期刊、學術期刊、普及期刊三種類型,枝不旁引,井然有序;繼者從全國研討、地域交流、海派形成三個方面,闡發對學術的促進,中規中矩,有理有據;末者由構建資訊平臺、探索中醫前途、參與重大事件、拓展多種經營四端揚榷對行業的貢獻,歸納允當,議論得體。

近代中醫藥期刊是一座資源豐富的礦藏,是一片尚待開墾的荒蕪地域。今當偉東論著交與商務印書館付梓之時,我與偉東等同人通力合作的《中國近代中醫藥期刊彙編》及其《提要目錄卷》也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面世,或可改變近代中醫藥期刊一向束之高閣人未識的困境,而出現一個研究近代中醫學術的熱點,以告慰民國醫界諸老。

我祝賀此書在民國中醫藥期刊研究上的貢獻!

段逸山

2012
5





 





 





http://www.bookdao.com/book/168537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


 




 




作者:王秀雲、林文源、林宜平、邱大昕、陳信行、陳政宏、陳曉齡、郭文華、曾凡慈、楊弘任、鄭斐文、戴東源、羅士翔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21205




 




內容簡介




 




專家閃開、柯南讓位

STS
分析法告訴你真相永遠不只一個




 




  STS不是CSI,但同樣能在事件現場,發掘隱藏的線索,帶領你踏上尋求真相的旅程。




  空難事故、BMI指數、拼裝車上路、有機溶劑中毒、子宮頸癌疫苗、發展遲緩,這些名詞,聽起來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不懂飛安,就不能判斷空難的原因嗎?BMI數值,是唯一可以正確測量健康的依據?拼裝車被指正為不安全的交通工具,真的有比一般汽車危險?工廠員工有機溶劑中毒,到底誰該擔負責任?不注射子宮頸癌疫苗,罹病機率就會增加?發展遲緩的原因,真的是父母太寵?




  當這些問題浮出抬面的時候,我們總在第一瞬間選擇相信「專家的話」,相信這些涉及科學與醫療的專業領域,專家能夠為我們分析利弊得失,告知我們一條應該選擇的道路。可是,誰來保證專家是否每個面向都能瞭解?誰又能證明專家的解決之道就一定是最好的?




  當空難的原因被證實從民航局到航空公司,都有漏失;BMI的健康評斷標準背後牽涉藥廠利益;拼裝車的車禍機率遠低於一般汽車;工廠的溶劑污染,從企業到政府皆有責任;子宮頸癌疫苗的效用,走出實驗室之外還有待驗證;發展遲緩,與新生時的體重息息相關。這些研究結果,證明了所謂身處科學與醫療之中的專家,依然有其疏忽的部分。而我們對於問題的判斷,已經不能單純藉由專家來輔助。




  STS要彌補的正是這個部分,當科技與醫療忽略社會網絡對它們造成的改變、一般民眾也希望能擁有更多站上專業談判桌的知識,STS分析法則點出問題的環節,讓意外盡可能在事先做出預防,並且也讓我們擁有更多與專家對話的力量。




  本書即是由一群抱持熱誠的STS學者合著,希望藉由這本書告訴大家,STS分析法不僅不難,學會之後還非常好用。當我們讀完這本書,可以丟開「專家才是權威」的印象,拋棄行家、推走柯南,自己化身偵探,分析每一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件!




本書特色




   拋開落落長的說教,直接從意外現象入手分析,讓你不必為了讀學術理論而頭昏眼花。




   全書皆為台灣本土案例,在地化+生活化,讓你與STS溝通零距離。




   看膩了一般論調?覺得大家想得都差不多?STS不僅告訴你一般人怎麼想,還用STS方法破解一般人的想法,顛覆傳統、超越思考,這才是STS精神。




作者簡介




王秀雲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副教授




林文源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林宜平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陳信行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陳政宏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陳曉齡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歷 史系 博士生




郭文華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曾凡慈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楊弘任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鄭斐文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戴東源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羅士翔




  律師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理事




編者簡介




王文基




  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目前任職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學術興趣為醫學史,科學史與科技研究。閒暇時喜好觀看犯罪偵察影集,閱讀偵探小說,同時極其努力地向自己及家人證明歷史研究與偵察兩者實際上在知識論與方法論上具有高度的相關性。




王秀雲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 史 博士,副修婦女研究。目前任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及STM(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學術興趣為醫學史、性別與科技及性別與婦女史。與愛好和平的人類學家共居,家中有兩子。若有難得的閒暇時間則喜歡看書、煮食及與小孩一起講故事。




郭文華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博士,服務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自小不是大偵探,卻好奇好問,從東亞追到台灣,從家庭計畫尋到生技製藥,從大學跟到醫院,在醫療與社會領域裡挖掘科技與社會的線索。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 瞿海源

「科技與社會」這個新興的領域不只是在探究科技和社會的關係,更是具有批判力的學術的社會運動,以多學科開創性的深廣的研究,卸除專家迷思及政治經濟社會加諸科技的約制。在國內,近年來快速興起有關科技與社會的研究,成果斐然。本書就解析了台灣幾個重要的與人們切身有關的問題,如空難、海難、肥胖、癌症等等。研究者全面深入探究相關問題,提出銳利而嚴謹的論述,釐清了問題癥結所在,讓讀者對有關問題有完整而不落窠臼的新的理解。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STS打開科技的黑箱,揭露了科技就是一種政治。




吳嘉苓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這些迷人而驚奇的STS案例,翻轉我們對於科技的了解,指引科技社會的新境地。




 




專業推薦:(按筆畫順序排列)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吳嘉苓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陳瑞麟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傅大為 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楊倍昌 成功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

盧孳艷 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所教授

瞿海源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




 




目錄




關於STS的幾個Q&A,又或者是使用手冊……




第一部分 案例研究──作為一面反映社會的鏡子,STS告訴我們,你的安全與健康正遭受威脅……

案例一 空難 空難的真相,與我們想像中不一樣?

案例二 肥胖 BMI 指數高,就一定不健康?

案例三 中毒 有機溶劑毒害我們的健康,為什麼無法防範?

案例四 船難 新式交通工具,就一定比拼裝交通工具安全?

案例五 眼盲 視障者的輔具,真的讓視障朋友感覺好用?

案例六 愛滋 驅逐AIDS感染者,就能夠維護公共健康?

案例七 癌症 沒有打HPV疫苗,會容易罹患子宮頸癌嗎?

案例八 遲緩 發展遲緩的真正原因,是否一直被我們忽略?




第二部分 關鍵字報告──理論追蹤

關鍵字:適當科技

關鍵字:技術物的政治性

關鍵字:ANT

關鍵字:醫療化及生物醫療化


關鍵字:新興疾病與治理




編後記




 







關於STS的幾個Q&A,又或者是使用手冊……




  王文基 VS . 行人




  拿到書的時候,我們看見書名有STS這個詞,但其實我們跟STS並不熟,請問什麼是STS




  與其說要定義STS是什麼,還不如說,STS學者共享某種態度或立場。嚴格說起STS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個領域。不同的學者對STS有興趣,源自不同的理由。我個人以為,這群人之所以被STS吸引,主要是我們身處在一個高度科學化的社會,生活周遭的許多事情都與科技、醫療有關。然而這類事情長久以來都是由所謂的「專家」處理,但也因此引發了不少問題。既然科技與日常生活關係非常緊密,STS學者希望從有別於主流「專家」的角度看事情(不過許多STS學者也有理工、醫學的背景),籠統地說這包括科技在現代社會具有的意義,社會與科技兩者間的相互影響。這大概是STS學者最主要的關切點。




  令人好奇的是,似乎很少聽過人提及STS如何產生,究竟STS出現於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之下?




  整個脈絡有點長。不過相當簡單的版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核能用於戰爭,戰後將化學藥劑大量使用在農業之上等現象,使得19501960年代許多學者對現代科技的發展有所保留。同一時期,國際間也爆發許多政治與社會運動(如反戰、民權、學運、女權、消費者運動)等。當時社會瀰漫著一股反體制的風潮,許多主流價值被挑戰。原本大家覺得科學、技術與醫學是現代文明帶給人類最好的東西,然而後來很多發展證明其實不盡然如此。一些學者們便從不同的角度(如哲學、歷史、社會學、人類學、政治科學等)探討科技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其具有的意義,以及如何實際面對這個新興的狀態。




  剛才提到STS是從哲學、歷史、社會學、人類學等角度來看社會,那麼,STS與傳統社會學的差異在哪?




  面對越來越高度發展的科技社會,STS的學者反思,傳統學問的解釋力道是否還足夠?比如說十九世紀便誕生的社會學,基本上處理的是人類社會的構成、發展與性質,長久以來關切的比較是階級、種族、性別等社會結構的議題。就自身的發展,社會學比較難直接觸碰科技的部分。社會學家更關心的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互動。相較之下,STS更強調科技與社會的緊密關連,更願意瞭解科學、技術、醫療的內容。




  當然,這也不代表STS與社會學兩者涇渭分明。國內外有許多優秀的STS學者,同時也是很好的社會學家。與其說我們想要在STS與社會學(或其他相關領域,如歷史,哲學,政治科學等)間清楚地畫界,還不如說我們可透過領域間的交流,相互認識與激盪,從對方吸取更多的養分。




  承接前面的問題,剛才有說STS的產生源於二戰後,那麼在台灣呢?又是什麼社會背景促成發展的?




  這個其實有點複雜,每個人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根據我個人粗略的觀察,STS大概是十多年前由幾位朋友引進國內,各有自己的歷史,以及承繼的學術理路。但這恐怕同時也跟台灣當時的政治氛圍,特別是社會轉型的過程相關。相當簡化地說,有點像是解嚴後,有很多東西都被挑戰,其中也包括西方理性的價值,以及台灣專家政治的文化。




  另外也蠻有趣的是,一開始台灣學界對STS感興趣的多是歷史學家、哲學家,比較關心的是與「科技研究」(Science Stud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相關的一些議題。可是STS本身打破權威、批判主流觀點的立場十分鮮明,因此後來已經不只是傳統研究科技史、醫學史、科學哲學的朋友感興趣,越來越多從事當代研究的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公衛學界的朋友也陸續加入STS的行列。後者更強調的是理解科技與社會的互動,以及積極地構思他們的研究如何能夠改變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STS聽起來似乎跟整個社會研究很有關係,那麼,知道STS,對於我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嗎?




  就像我剛剛講的,現在社會上科學、技術、醫學議題與問題層出不窮。不管國內外,面對此類問題目前都還比較是理工生醫等訓練背景的人在討論與處理;碰到科技災難與科技爭議時,一般人比較聽到的也常是所謂「專家」的聲音。如此一來,一般人也就只能請教專家,為我們分析利弊得失,提出最好的解決之道。可是STS學者就覺得,這樣的情況好像有點問題:「專家」是不是瞭解跟科技、醫療相關的所有事情?他們提出的解釋與解決之道,一定就是最好的?是不是只有一種看待與處理科技議題的方式?甚至說,究竟由誰來界定我們面對的是「單純」的科技、醫療問題?所以從某個角度而言,STS其實也有一點像是在訓練反身性或批判思考的一種取徑,而這前提是科技議題應該是「公共事務」而非我們常在報章媒體上聽到的「專業問題」。




  相對而言STS也會有一個建設性存在嗎?




  對!如果說要去批判,要去解構,就必須先對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我們所面對的現象進行分析。所以我覺得STS的一個貢獻便是,我們現在所身處的高度科技化與醫療化的社會是可以而且應該被分析的。這不僅與分析能力相關,也涉及話語權:一般人也可以參與瞭解與分析,而非將問題留給所謂的專家。透過STS式的分析,我們可以瞭解事件的方方面面,找出主流觀點之外的其他可能性,而在這樣的基礎上,甚至可以去重構整個社會。




  STS不希望強調自己是權威?




  對,其實是希望透過作者們的分析,讓讀者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面向。至於讀者之後要採取什麼態度,可以自己去想。所以這是一個開放的狀態。講得更實際點,現在課堂上,同學們的看法、觀點其實都很多;如果老師的立場特別強,他們反而會覺得被限制。在大學部或是在高中討論與STS相關的議題時,我們希望帶給同學新的視野,而他們如果有這樣的視野,可以去看到很多很多事情。他們得到的結論,也可能跟我們的不一樣。這樣也很好。




  所以在這本書裡,STS希望帶給我們「自由想像」這樣的觀念嗎?




  對,自由想像十分重要,或者說想像變成自由很重要。然而,STS也不是強調anything goes,或徹底的相對主義。很多STS的案例讀起來雖然十分有趣,文字也淺顯易懂,但其成果還是立基在對事件的細緻觀察,以及與既有研究的持續對話之上。




  此外,我想再強調一點:台灣STS發展的早期,很多重要經典都是翻譯的,不管是《科技渴望社會》、《科技渴望性別》,行人出版的《利維坦與空氣泵浦》,乃至於更早且在不同脈絡下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這些書中基本上都是國外的案例。我們編輯這本書就是希望台灣或是華文世界的讀者,在閱讀這些比較在地的案例時更有感觸,更能掌握STS的精神。




  本書的作者其實也來自相當不同的領域,包括社會學、性別研究、文化研究、哲學、歷史、造船工程、法律等。




  既然作者們的背景與專長差異頗大,那麼STS有什麼共通處吸引了這群人?




  STS最近幾年吸引許多人關注,當然他們不見得會稱自己做的都是STS。據我的觀察,最近幾年台灣出現很多的社會運動、社區運動或者是環保運動�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本書終於出了,我上次聽到要出版,應該是5年前吧, 祖教授的立場,應該還是比較站在抨擊中醫的立場吧。




 




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




 




作者:祖述憲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20120901




 




內容簡介:




    當細菌之父巴斯德發現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疾病的成因和面貌也慢慢浮現在世人眼前。而人類社會既有的「醫療行為」因此受到刺激和改變,你我所熟知的「現代醫學」也因而誕生。「現代醫學」在清末民初之際到了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此時西方的新知識紛紛在華萌芽,當時中國的有識之士也不斷自省中華固有的文化。於是醫療的領域出現「舊醫」、「新醫」的新舊論戰或是「廢醫存藥」的折衷概念……本書將帶領您重溫那個學科爭鳴時代精闢的醫療評述,感受他們妙語如珠的文字魅力。




作者:




祖述憲




  安徽桐城人,1935年生,安徽醫科大學流行病學與社會醫學 榮退 教授。專業研究領域為傳染病流行病學、醫療預防措施的評價以及公共衛生問題,業餘興趣為醫學史研究。




序:




    編選本書的目的,一是可以作為研究中國醫學史和文化史的文本;二是可供醫界同道和愛好者的欣賞。這些學者的文字犀利,妙語連珠,突顯出他們的睿智和遠見卓識,以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對人的關懷。讀者可以從中得到啟迪,提升對醫學的辨別力和科學的鑒賞力。




   本書所選的論醫文字基本上都是自晚清至民國時期所造就的學者,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的著作。限於篇幅,所選錄的文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者次序的編排則按照作者的出生年月。




目錄:




前 言

第一篇 晚清學者

曾國藩

俞 樾

李鴻章

薛福成

吳汝綸

鄭觀應

嚴 復

第二篇 民國以後學者

蔡元培

章太炎

梁啟超

陳獨秀

魯 迅

呂思勉

周作人

蔣夢麟

丁文江

胡 適

陶行知

林語堂

傅斯年

毛子水

梁漱溟

馮友蘭

錢鍾書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00310129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構秦漢醫學圖像





系列名:醫學史通識叢書





作 者:廖育群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2/07/01





 





編輯推薦:





廖育群所著的《重構秦漢醫學圖像》一方麵包括深入醫學知識史內部的專題研究;另一方面則是在此基礎上,重構了一個整體圖像。各個專題研究說了些什麼,需要讀者耐下心來閱讀本書的下半部分專題篇。本書適於醫學史研究者以及對中醫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內容簡介:





秦漢醫學在中國傳統醫學發展過程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自1973年湖南馬王堆出土大量漢代醫學著作以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發現,使得重構秦漢醫學史成為可能。但由於學者不自覺的遵古心態以及戴著科學的有色眼鏡,有關這一時期的醫學史的研究並未出現重構跡象。廖育群所著的《重構秦漢醫學圖像》通過對今本《黃帝內經》等中國傳統醫學經典以及馬王堆出土醫學著作的研究,重新刻畫了秦漢醫學史的概貌,指出東漢時期醫學在理論方面的很多發展變化——更接近於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中醫。同時也指出:要想真正全面地重構秦漢醫學史,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重構秦漢醫學圖像》適於醫學史研究者以及對中醫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廖育群1953年生,B型血、處女座,祖籍湖北興山。從小喜歡養魚種花,最討厭的課就是歷史!文革時期做工務農,恢復高考時就讀於北京第二醫學院中醫系,畢業後入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純屬意外步入科學史研究。從未受過任何史學訓練,也不尊奉權威之言、書本之訓,隨心所欲寫文章,同道謂之另類1996年晉升研究員,主要從事醫學史研究,著有《岐黃醫道》、《醫者意也》、《阿輸吠陀一一印度傳統醫學》、《遠眺皇漢醫學》​​等。所論多出炒菜做飯時,或躺在地板上想想某事的來龍去脈應該如何——沒有最基本科學知識的古人會怎樣思考問題、認識自然、構建理論?有所頓悟後再去查閱文獻、理解文字的本意。後因兼任行政職務,視角始從知識內史轉向關注社會。













目錄:





上篇——總論

第一章近乎空白:難於想像的漢代醫學荒蕪之像


一秦漢醫學的一般圖像


二人為營造的超前發展


第二章秦多良醫、漢承秦制:漢代醫學的繼承問題


一秦國簡史


二秦國文化


三秦國醫學


第三章東西有別:對於六國醫學知識的繼承問題


一東方文化


二東方之醫


三南方文化


四南方之醫


第四章創新發展:兩漢不同時期的各種表現形式


一西漢之初的空白時期


二王國之盛,家學分散成長


三知識匯集,統一異說


四東漢之驕,不待雙子


第五章先秦、兩漢醫學發展的動力分析


一先秦時期的動力缺如


二漢代的情況


第六章外來文化的影響


一雙馬神的足跡


二西王母的形象之變


三婆羅門教、佛教人秦


四蛛絲馬跡,欲說還休


第七章從專題研究到整體圖像的構建


一重構的核心:今本《黃帝內經》的成書時代


二超越故事”——扁鵲學術鉤沉


三至關重要的新史料——馬王堆醫書


四貫穿兩漢,始知東漢之重


五理論研究


六運氣學說


七養生之道


第八章討論


一走下神壇的《黃帝內經》


二心理需求的學術偶像


三秦漢醫學史的主流與傳統


四醫學理論中的無解之謎


下篇——專題


第九章今本《黃帝內經》研究


一《黃帝內經》與今本《黃帝內經》


二問答關係與內容的分析


三《素問》、《靈樞》內容的古近之分


四今本《黃帝內經》的成書時代


第十章扁鵲脈學研究


扁鵲脈法之考證


二扁鵲脈學的內容分析


三五色診病與決死生


四經脈學說的形成


第十一章《難經》醫學理論的時代特徵


一作者與時代考證


二醫學理論的變化


三後世羼入文字的時代特徵


第十二章本草之學成立的前與後


一本草之名的出現


二早期的本草著作


三《吳普本草》與八家之說


四《神農本草經》


五陶弘景的本草著作


第十三章傷寒舊論與溫病新學


一傷寒與溫病之名義源流


二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


三溫病學派


四傷寒與溫病之歷史條件的異同


第十四章基礎理論的建立與形態認知(解剖)的關係


一關於膽的功能與奇恆之腑


三焦與解剖學的關係


三代謝理論


的概念



第十五章關於循環與呼吸的生理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國古代醫學不知心臟跳動


三以胃為中心的循環體系


四動脈一脈動


五對於呼吸的認識


六討論


第十六章陰陽學說


一陰陽家及其學說旨要


二醫學中陰陽循環、對立的不同表現


三醫學中的特例:三陰三陽


四醫學與易學


第十七章脈診方法的發展與演變


一脈症法


二古脈法


三脈像法


第十八章秦漢之際針灸療法理論的建立


一針灸療法的早期狀況


二理論化進程及其評價


三腧穴的發展


第十九章運氣學說


一運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二運氣學說的形成與演變


三科學與玄學——兩種錯誤的解釋


第二十章《陰陽十一脈灸經》研究


一命名與治則


是動所產病的意義


三經脈數目與數術觀念


四經絡學說體系的特殊性


第二十一章新出土文獻研究之二:咒禁療法


一禁療法在醫學中的地位


二咒禁療法的作用力與轉移方式


三咒禁療法與宗教


第二十二章《五十二病方》與早期的內服藥劑型


一何謂湯液


湯液的藥用原理


湯液的製作方法


四內服藥劑型的演變


第二十三章道家思想與養生學的關係


一道家生命觀


二道家本旨與養生


養形之術



四道家學術思想的演變


五道家社會地位演變的影響


六養生與醫學


房中之術



結語回報良師機遇


引用文獻





 





 





http://www.waterlike.com.tw/bookdata.asp?NO=R 22C 12A 00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吳一立教授提供書訊





 





新書預告Chinese Medicine and Healing: An Illustrated History [Hardcover]





 





Hardcover: 480 pages





Publisher: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7, 2013)





 





編輯與作者群





TJ Hinrichs
(Editor),
Linda L. Barnes
(Editor)





Constance A. Cook
(Contributor),
Wen Xing
(Contributor),
Vivienne Lo
(Contributor),
Lisa Raphals
(Contributor),
Ge Hong
(Contributor),
Fan Ka-wai
(Contributor),
Fu-shih Lin
(Contributor),
Jessey J.C. Choo
(Contributor),
Sabine Wilms
(Contributor),
Jen-der Lee
(Contributor),
Gil Raz
(Contributor),
Donald Harper
(Contributor),
Victor Xiong
(Contributor),
Paul R. Katz
(Contributor),
Catherine Despeux
(Contributor),
Andrew Edmund
Goble
(Contributor), Angela Ki-che
Leung
(Contributor), Paul D. Buell
(Contributor),
Michele Thompson
(Contributor),
Soyoung Suh
(Contributor)





 





Book Description





January 7, 2013





Chinese Medicine and Healing is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a
rich array of Chinese healing practices as they have developed through time and
across cultures. Contributions from fifty-eight leading international scholars
in such fields as Chinese archaeology, history, anthropology, religion, and
medicine make this a collaborative work of uncommon intellectual synergy, and a
vital new resource for anyone working in East Asian or world history, in
medical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and in biomedicine and complementary healing
arts.





This illustrated history explore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 wide range of health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propitiation of
disease-inflicting spirits, divination, vitality-cultivating meditative
disciplines, herbal remedies, pulse diagnosis, and acupuncture.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processes that contribute to historical change, such as competi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ractitioner—shamans, Daoist priests, Buddhist
monks, scholar physicians, and even government officials. Accompanying
vignettes and illustrations bring to life such diverse arenas of health care as
childbirth in the Tang period, Yuan state-established medical schools,
fertility control in the Qing, and the search for sexual poten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The two final chapters illustrate Chinese healing modalities
across the globe and address the challenges they have posed as alternatives to
biomedical standards of training and licensure. The discussion includes such
far-reaching examples as Chinese treatments for diphtheria in colonial Australia and malaria in Africa, the invention
of ear acupuncture by the French and its worldwide dissemination, and the
varying applications of acupuncture from Germany
to Argentina and Iraq .





Editorial Reviews





Review





Hinrichs and Barnes have produced a large, ambitious, blockbusting
volume that provides both encyclopedic range and contextual historical detail.
The book is a great reference for a wide range of readers, including students,
scholars, clinicians, and anyone seek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a medicine that
is uniquely embedded in a civilization's specific cultural history.

--Charlotte Furth, Professor Emerita of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Very impressive! An extraordinarily broad and rich compendium, Hinrichs and
Barnes have orchestrated a vast collection of history and anthropological
observations of professional and popular practice which will be useful for the
expert and the general reader.

--Arthur Kleinman, Harvard
University





About the Author





TJ Hinrichs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Cornell University .



Linda L. Barnes is Director of the Masters Program in Medical Anthropology and
Cross-Cultural Practice, Division of Graduate Medical Sciences at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e holds a joint appointment as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Family Medicine at BUSM, and in the Division of Religious and
Theological Studies at Boston
University .



Andrew Edmund Goble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





 





 





http://www.amazon.com/dp/0674047370/ref=cm_sw_r_fa_dp_t.VDqb02T6RVH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 李尚仁 老師的著作,終於出版了!





 





 





書訊:帝 國的 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





 





作者:李尚仁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2012/10/1





 





內容簡介





    人稱「熱帶醫學之父」的英國醫師萬巴德,是現代醫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對象皮病與瘧疾的研究,為昆蟲病媒(insect-vector)概念的建立做出重大貢獻。





  萬巴德早年曾擔任大清帝國的海關醫官,在打狗任職時與第一位來臺醫療傳教士馬雅各共事,並於廈門完成最重要的研究工作。他隨後與康德黎創辦香港華人西醫書院,是今日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孫中山則是該校第一屆畢業生。





  萬巴德長期擔任英國殖民部的醫學顧問,協助擬訂大英帝國的殖民醫學政策。他創立的倫敦熱帶醫學校是歐美頂尖的醫學研究機構。





  本書使用大量的原始資料,包括未出版的書信、日記與手稿,詳述萬巴德一生事業,勾勒其時代背景,剖析他的科學成就,是迄今對萬巴德最詳盡、深入的傳記研究。





 





作者簡介





李尚仁





  臺大醫學院牙醫學系學士、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醫學 史 博士。曾任大學學院衛康基金會醫學史研究中心(The Wellcome Trust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的博士後研究員,現擔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目前研究主題為英國熱帶醫學史及十九世紀中國的西方醫學。





 





目錄





前言與致謝......3

目次......7

導論......8

第一章 蘇格蘭醫學背景......23

第二章 大清帝國的海關醫官......55

第三章 熱帶醫學的突破......109

第四章 性別與分工......159

第五章 蚊子瘧疾理論的興起︰從香港到倫敦......207

第六章 遠距通訊研究︰倫敦與印度......243

第七章 殖民醫學權威......277

結論......309

徵引書目......325

索引





 









導論





  為什麼要寫一本關於萬巴德(Patrick
Manson, 1844-1922 )
的專書?乍看之下,問題的答案應該很簡單:在西方醫學史上,萬巴德是個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被尊稱為「熱帶醫學之父」( The Father of Tropical Medicine ),顧名思義,自是建立這門專科的關鍵性人物,單憑這點就值得為他作傳。更何況,這位 蘇格蘭 醫師的生平多采多姿,在家鄉亞伯丁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後,遠赴重洋到臺灣打狗展開其海外醫學事業。萬巴德是英國人,卻任職於中國海關,成為清政府的僱員。他以熱帶疾病研究的成就在歷史留名,卻未曾在非洲、印度等西方人眼中典型的熱帶地區從事醫學工作,而在廈門取得其最重要的科學發現。萬巴德之後不只成為香港的名醫,其卓越的醫術和聲望更使他和許多重要歷史人物交會:李鴻章是他的病人,孫中山則是他的學生。回到倫敦之後,萬巴德除了繼續投入熱帶疾病的研究與醫學教育工作之外,更協助英國政府擬定熱帶殖民地的醫療政策,並因其成就受封為爵士。如此豐富而精采的醫學生涯,更值得大書特書。不過,就嚴謹的史學觀點而言,所謂某學科「創建者」的說法,經常是對歷史的扭曲。一門學科的建立和一種新知識的發展,必然涉及許多人的作為與努力;其成功也有賴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的輻輳。此外,撇開類似「國父」這類帶有神話色彩的簡化稱呼,從嚴謹的科學史與醫學史角度考察萬巴德的醫學生涯,也會發現其醫療事業與科學研究成果,不只和當代醫學與科學相關領域的知識內容與研究方向有著複雜而密切的關係,其對熱帶醫學這門專科日後深遠的影響也需要嚴謹的檢視與評價。





  萬巴德的絲蟲病研究和瘧疾研究改變了寄生蟲學的發展方向,為日後昏睡病、瘧疾以及黃熱病等其他重要熱帶疾病的研究奠下重要基礎。早前西方醫學界大多認為象皮病是瘴氣引起的疾病,到十九世紀中才有人猜測此一疾病可能和寄生蟲感染有關。萬巴德的研究不只支持象皮病是絲蟲(filarial)感染所引起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他還發現蚊子是班氏絲蟲的中間宿主(
intermediate host )
,在象皮病傳染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這是醫學界首度發現昆蟲可以是人類寄生蟲疾病傳播過程的一環,為昆蟲病媒( insect-vector )概念的提出跨出重大一步。2之後, 萬巴德又提出蚊子可能是瘧原蟲宿主的假說,
並於一八九四年到一八九八年間和在印度服役的英國軍醫官羅斯( Ronald Ross, 1857-1932 )合作研究,證明蚊子是瘧原蟲的宿主且瘧疾是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此一發現解開瘧疾傳播方式之謎,也提出完整的病媒觀念,羅斯更因而榮獲諾貝爾醫學獎。長久以來,瘧疾一直是造成熱帶地區白人生病與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被視為是歐洲殖民、開發熱帶地區的最大阻力。西方醫學向來認為瘧疾是熱帶瘴氣所引起的疾病,瘧原蟲和蚊子病媒的發現帶來一場病理學和流行病學的大變革。然而這場革命不是萬巴德和羅斯所獨力推動,法國與義大利瘧疾學者至少也有同等重大的研究貢獻。但不可否認的是,萬巴德的絲蟲研究所提供的模型以及他提出的蚊子瘧疾理論(Mosquito-Malaria Theory),對此一研究潮流的最後關鍵階段產生重要引領作用。





  除了醫學研究的卓越表現外,萬巴德在醫學政策和醫學教育的領域也展現出高明手腕,其創設的體制與推動的殖民醫學走向,在日後留下深遠影響。他與學弟康德黎( James Cantlie, 1851-1926)在香港創立的香港華人西醫書院(Hong
Kong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是今日香港大學的前身,也是西方醫學教育在華人世界紮根的重要先驅。萬巴德自一八九七年到一九一二年擔任英國殖民部醫學顧問(Medical Adviser to the Colonial Office),為熱帶殖民地醫療問題提供專家意見,協助打造大英帝國在殖民地的醫學政策和防疫措施。透過和英國政府的關係,
萬巴德在殖民部長錢伯倫( Joseph Chamberlain)鼎力支持下於一八九九年創立倫敦熱帶醫學校( London School of Tropical Medicine)。該校為前往熱帶殖民地服務的醫療官員和醫療傳教士提供專業課程訓練,替熱帶醫學的專科建制奠定重要基礎,也成為歐美頂尖的熱帶醫學研究機構。萬巴德在一八九八年出版的《熱帶疾病》( Tropical Diseases )則成為此一新興醫學專科的重要著作,可說在熱帶地區工作的醫師必備的參考書。此書日後多次修訂再版,為紀念萬巴德的成就至今仍以其名出版。





  由於萬巴德在現代醫學史上佔有如此重要地位,關於他的研究自然不少。有關他的生平至少已有兩本內容豐富、經常為人引用的傳記。其中,菲利普.萬巴爾(Philip H. Manson-Bahr)與阿爾考克(Alfred Alcock)合著的《萬巴德爵士的生平與事業》,對其一生經歷敘述最為詳盡,且納入許多寶貴的一手資料,是所有研究萬巴德及英國熱帶醫學史的學者至今仍必須參考的重要著作。然而,這本由親人與同事所寫的傳記,在史觀與分析上不免有所偏頗。該書把重點放在突顯與表揚偉大科學家的功業,卻未能探討其研究的學術脈絡、社會與政治環境,甚至偶爾忽略或貶低其他研究者的貢獻。這些以個別科學家為中心的英雄史觀所遺漏之面向,是一九七年代開始崛起的醫學社會史的研究焦點。沃博伊斯(Michael Worboys)在一系列開創性的論文中,探討贊助熱帶醫學研究的不同團體和英國殖民政策,如何形塑英國熱帶醫學在研究發現與預防措施等方面的獨特取向。法利( John Farley)的重要論文則詳述寄生蟲學與細菌學分道揚鑣的歷史,並以相當篇幅分析萬巴德在此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道格拉斯.漢斯(Douglas M. Haynes)的《帝國醫學》是近年醫學社會史的典型著作,著重從醫學專業化(professionalization)角度分析萬巴德生平事業。漢斯特別強調英國醫學院畢業生過剩所帶來的專業出路與利益問題,以及帝國競爭和民族主義刺激下英國與其他歐洲強權的科學競爭,如何形塑萬巴德的醫學事業發展。





  上述醫學社會史著作的研究視野廣度與分析深度都遠超一般對「偉大醫師」的歷史敘述,讓我們看到熱帶醫學知識的建構與殖民政策、不同贊助者團體的利益考量、醫學社群內部利益競逐乃至個別醫學人物事業策略的複雜關聯。然而,這些研究也尚未窮盡萬巴德醫學生涯所涉及的重要議題和豐富的歷史意涵。首先,這些研究焦點多放在大英帝國的中心,不過萬巴德大半的醫學生涯是在中國度過,在廈門的絲蟲病研究帶來他畢生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上述著作對萬巴德在中國的醫療與研究活動著墨有限,未能詳細考察他的工作方式與環境,也未能深入探討相關的社會、文化脈絡。就目前殖民醫學史強調對殖民地醫療活動進行細膩探討的研究取向而言,這些研究的焦點幾乎完全集中在萬巴德和歐洲中心的關係,雖有其重要洞見,但不可諱言其視野仍有所侷限。相較於此,萬巴德在中國的醫學活動會是本書的重要主軸。萬巴德所服務中國海關醫療勤務的特色、他對中國衛生環境與疾病問題的觀察與認識、其醫療活動的特色、和中國病人的互動、與醫療勤務同僚以及中國助手的關係等,是本書討論的重點。





  本書另一個探討的焦點,則是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的概念、研究方法與技術對萬巴德寄生蟲研究的重要性。研究熱帶醫學與自然史的關係有充分的歷史理由:自然史研究在西方淵源久遠,可回溯至古希臘時代。廣義的自然史包含所有對自然事物的描述、分類與歷史探究,其研究涵括今日生物學的研究範圍,也包含地質學、礦物學乃至人類學等學科的主要範疇。在寄生蟲學成為一門專科之前,對寄生蟲的研究原本就是自然史的一部分。再則,自然史研究生物的生長、繁殖、分布,以及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寄生蟲學研究在十九世紀興起,上述議題也是寄生蟲研究的主要關切,因此研究方法與概念也就主要來自當代自然史學說。在目前相關文獻中,關於自然史與寄生蟲學的關係,只有法國學者德拉波特( Francois Del aporte ) 的黃熱病史研究曾提到地理分布(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和適應(adaptation)的概念對萬巴德絲蟲研究的重要性。然而,德拉波特對這點的討論相當簡略,基本上他的焦點是在古巴進行的黃熱病研究,對萬巴德的討論只是要指出 古巴 醫師芬萊(Carlos
Finlay, 1833-1915)
對黃熱病傳播方式的理解,受益於萬巴德絲蟲研究以及羅斯的瘧疾研究,萬巴德的研究本身並不是德拉波特關注的焦點。本書則探究寄生蟲學這門學科的歷史淵源,詳細分析當代自然史的重要概念,尤其英國自然史研究對於「完美適應」( perfect adaptation)這個概念的重視與討論、十九世紀興起的超驗自然史(transcendental
natural history)
對於物種分布與解剖結構之法則的探討,以及生命史研究所提出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理論與對生物個體性(organic individuality)的討論,對萬巴德寄生蟲疾病研究的重要性。





  在章節安排上,本書第一章介紹萬巴德的早年生活與醫學教育背景。討論蘇格蘭的醫學教育狀況以及亞伯丁大學醫學校的教育改革,兼論十九世紀中英國醫學狀況以及哲學自然史( philosophical natural history)。本章把萬巴德的醫學學術發展,放在十九世紀英國醫學與生命科學劇烈變革的脈絡中考察。第二章介紹 蘇格蘭 醫師在本國的出路問題,以及他們在大英帝國海外醫療事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會討論大清帝國海關醫療勤務的起源和組織。此外,此章詳細分析萬巴德在打狗與廈門所從事的醫療活動,包括他對當地疾病的看法,對當地氣候、環境與公共衛生的觀察與討論,同時也探討他對瘧疾、痲瘋、熱帶口瘡(sprue)等「熱帶疾病」的研究。第三章敘述萬巴德在一八七五年前的象皮病研究治療工作,包括他這時期對象皮病病因的理解,以及在外科治療技術上的創新。此章也會回顧當時西方醫學界對此一疾病的瞭解,介紹早期寄生蟲學的發展狀況,並分析萬巴德所閱讀的印度英國殖民醫學文獻對其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則在兩個層次上分析萬巴德在廈門的象皮病研究:一、性別分工概念如何形塑他對中間宿主的理解;二、他研究實作中與中國助手的分工。第五章先介紹萬巴德在廈門對其他寄生蟲疾病的研究,接著討論他在香港從事的醫療與教育工作,最後敘述他返英後在海員醫院任職所從事的醫療工作。第六章探討萬巴德與羅斯合作進行的瘧疾研究工作。此一研究闡明了瘧疾的傳播方式,以及蚊子在瘧原蟲生活史中扮演的角色。萬巴德與羅斯的瘧疾研究是熱帶醫學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此章介紹他們研究工作遭遇的國際競爭,以及國內外醫學界對其理論與研究成果的質疑,並釐清他們兩人在研究過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第七章敘述萬巴德如何讓熱帶醫學成為一門專科,包括他與英國醫學界及英國政府的關係如何促成倫敦熱帶醫學校的建立,並克服部分醫界對設立此校的反對聲浪。本章兼論萬巴德所寫經典教科書的內容,並述及他和羅斯的決裂。另外,在這一章也會描述萬巴德的晚年生活和對熱帶醫學未來發展的關切。





  在順時性的傳記架構下,本書從科學實作(
scientific practice)
的觀點考察萬巴德的醫學研究。科學史學者謝平(Steven
Shapin)
和謝佛(Simon Schaffer)在分析波以耳(Robert Boyle)與霍布斯(Thomas Hobbes)之自然哲學論戰的重要著作《利維坦與空氣泵浦》,將波以耳的科學實作所運用之技術區分為「物質技術」(material technolog y)、「書面技術」(literary
technology)
和「社會技術」(social technology)。其中物質技術指的是「氣泵的建造和操作」;書面技術指的是透過文字敘述和圖像,「將氣泵所產生的現象傳達給未直接見證者知道」;社會技術則「整合實驗哲學家在彼此討論及思考知識主張時應該使用的成規」,像紳士言談舉止的禮儀和互信尊重的傳統,以規約實驗研究者的互動方式。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新成員的入會、會員的論述方式及對爭論的處理都必須符合這套規範,從而建立並維持此一科學社群的運作。這三種技術的區分並非絕對,彼此可能重疊,但無損其在分析上帶來的便利。鑒於此一分析性區分對釐清科學實作的內涵非常有用,本書便借助上述「技術」概念與分類,在第二章、第四章、第六章與第七章分析萬巴德在不同場域的科學實作。近來,有學者呼籲醫學史研究方向應如同科學史和科學與技術研究(S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般走上「實作的轉向」(the practice turn),本書可說是對此一呼聲的具體回應。





  最後,本書也可說是對早期熱帶醫學的物質文化研究(material
culture)
。近年來,關於科學的物質文化研究指出,科學家其實生活在一個特殊的物質世界,他們直接鑽研的對象常常不是一般所謂的「自然」,而是在特殊條件下,由人工處理過的材料和各式各樣儀器所構成的物質世界。早期許多重要科學史研究重視的是科學的理論與概念,著名科學史學者夸黑(Alexandre Koyre)就認為,「科學儀器只不過用來闡明邏輯推理所預先達到的結論」;法國哲學家巴舍拉(GastonBachelard) 則宣稱,「儀器其實是物化的定理( r e i f i
e d theorems)
」。此外,一九七年代之前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的主流往往認為科學知識是自然真貌的反映、再現(representation)。從這樣的觀點出發,科學儀器就只是「自然訊息的傳遞者」,本身是個透明的媒介。近年來,科學的物質文化研究則闡明儀器本身用途的範圍與多樣性,探討讓科學儀器能夠發揮作用的相關操作,進而指出儀器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遠超過上述傳統看法。這些研究顯示,「由於儀器決定了什麼是能做的」,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科學家能夠想到什麼。此外,儀器所提供的可能性常會開啟新的研究,這是因為儀器的用途和發展往往超出原先構想。在這樣的研究旨趣下,近年關於科學的物質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實驗科學(experimental science)。此種研究偏好也很容易瞭解:實驗室是個特殊規劃下專門配置的空間,充滿包括科學儀器設備在內的各種人造物(artifacts)。因此,實驗室是個有別於日常生活與外界「自然」的特殊環境,這也使得實驗室成為研究科學物質文化的絕佳對象。實驗科學的物質文化研究不只拓廣科學史的研究領域,也是重要的研究轉向,標示著歷史學家對科學活動的性質有了截然不同的認識。





  然而,科學研究的物質文化並不僅限於實驗科學以及「實驗室」這個場所。從研究材料入手探討科學研究的物質文化,若運用在實驗科學以外的學科,同樣可帶來深刻洞見。地質學和生態學等田野科學(field sciences),乃至理論物理和數學等學科也都有其獨特的物質文化;即使是不需要實驗儀器、被認為最抽象、最抽離物質世界的數學,其物質文化也對其研究成果有深遠影響。歷史學者渥瑞克(Andrew Warwick)的研究指出,十八世紀中期劍橋大學數學考試方式從口試改為筆試,導致該校的數學教學與研究產生巨大轉變。從口試改為筆試使學生的學習重點從背誦公式轉為鍛鍊演算技藝,紙張的普遍使用讓複雜的計算得以進行;黑板則在十九世紀開始 成為 老師傳授數學解題技巧的重要工具。紙、筆和黑板這些看似簡單的物品,實則構成了數學物理學在十九世紀後半於劍橋大學崛起的物質文化條件。本書除了借助近年科學史的物質文化研究所帶來的新洞見,也將此一研究方向拓展到實驗科學之外的殖民醫學和田野科學,從物質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萬巴德製作玻片、蒐集病人與寄生蟲、和其他研究者交換資訊與標本等科學實作。





  過去人類學的「物質文化研究」常狹義地專指研究博物館內收藏的民族學文物。近年來,人類學界對物質文化研究的定義和研究範圍有擴大的趨勢。同樣地,科學史的物質文化研究對此一概念也採取較為寬廣的界定。科學史學者嘉利森(Peter Galison)指出:「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對『物質文化』一詞有各式各樣的使用方式,從研究所謂物的本身(objects taken by themselves),到把物與它們的用途與象徵意義放在一與廣義的兩種物質文化定義下進行。從狹義的物質文化角度,萬巴德的寄生蟲學研究具有醫學史學者皮克史東( John V. Pickstone)所提出的「博物館式科學」(Museological
Science)
特徵。本書第三章、七章與結論將對這點作進一步闡述,指出蒐集、分類與比較、分析等博物館式研究活動在萬巴德熱帶醫學研究中所佔的重要位置。就廣義的物質文化定義層次而言,第六章與第七章則探討研究材料取得與操作的技術,以及病人、標本與資訊的交換與象徵性,在萬巴德醫學事業乃至當時醫學界的運作與政治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就形式而言,本書採取的傳記書寫形式似乎保守而不合時宜;就探討焦點來說,本書側重於萬巴德的科學研究內容,似乎又回到老式的科學內史傳統。然而,筆者希望也相信讀者在讀完此書之後,上述初步印象會隨之消散。相較過去的醫學社會史研究,筆者在這本書中以更大的篇幅和心力探究萬巴德科學研究的概念內涵與實地操作,然這並不意味本書忽略過去三十年來醫學社會史與殖民醫學史對權力、政治與利益等因素在知識生產過程之重要性的探討與強調。相反地,這本書起分析。」本書對萬巴德醫學研究之分析,可說同時在狹義要進一步推展這個研究取向。從現代初期(early modern period)以來,歐洲強權的自然學者在海外的研究活動,往往是帝國資訊蒐集活動的重要一部分;探索熱帶醫學的自然史淵源與研究取向,可說是深入探討歐洲帝國擴張與現代科學知識生產之間關係的絕佳入手處。萬巴德的醫學功業固然值得大書特書,但他的事業生涯更是理解英國殖民醫學史的絕佳入手處。寫這本書不只要補足過去學者忽略之處,更大的企圖在於,透過細膩考察萬巴德的醫學工作,對十九世紀英國醫學與生命科學的關係、對大英帝國擴張與醫學知識建構、對現代西方醫學進入中國的過程,提出新的分析與看法。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6056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