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散文、隨筆、新聞 (1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老皮說史-追求衛生的故事|《旅讀》2021年04月號No110

 

全文網頁在此:老皮說史-追求衛生的故事|《旅讀》2021年04月號No110 (taiwanmobile.com)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一期旅讀雜誌上的文章,從骯髒、不衛生的中國人,到找尋、過好禮義廉恥新生活的中國人,百年來中國人背負不衛生的罵名,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更使歐美人士矛頭指向中國,甚至發生許多攻擊亞裔的事件。從歷史上來檢討與反思,唯獨自強不息重衛生、講規矩、有禮貌,方能擺脫不衛生,或只重視表面衛生的形象。(那表面都不衛生,就不用多談了)又話說,這專欄每個月寫一篇,多少還是有點壓力的,我很努力地積稿,目前也只算超前二篇,每交一篇,編輯就會溫馨提醒:下一期再麻煩囉。心中難免有趕稿之壓力。不過,既然選擇以文字工作為生,史學家也同文學家一樣,就要耐得住挑戰、樂在其中,趕緊寫下一篇吧。

image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自讀書共和國.遠足文化fb粉絲頁:
 
110年學測於上月24日時放榜,今年一名學測74級分的學霸竟放棄醫學系,首選自己最愛的歷史系,引起許多人討論。對此,便有網友不客氣的提問表示,「歷史系到底能幹嘛」,讓此話題再度引起熱議。......
    
看看《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
念歷史能做什麼?歷史系在讀什麼?二林高中學霸的選擇真的是一時胡塗嗎?一起來讀這本書吧!!
 
新聞看這裡↓
 https://reurl.cc/o9yXDD
    

歷史系「畢業能幹嘛?」 網點出重點笑翻:可以當副總統!

110年學測於上月24日時放榜,一名學測74級分的學霸竟放棄醫學系,首選自己最愛的歷史系,引起許多人討論。對此,便有網友不客氣的提問表示,「歷史系到底能幹嘛」,讓此話題再度引起熱議。

 

原PO於PTT的八卦板上以「歷史系他X到底能幹嘛?」為題發問,並說明一間學校頂多幾個歷史老師, 除了說說古人編的故事給人家聽之外,到底能幹嘛?更開玩笑的指出「現在還有天橋給你說書嗎?」

 

對此,許多網友便表示「當導遊」、「當記者、出書當作家、上通告節目、主持政論節目」、「走政治當議員跟立委啊」、「讀歷史讓人反思,但一定要遇上對的老師,否則白念」。也有網友在推文笑稱可當「副總統」,因為前副總統吳敦義即是台大歷史系畢業。

 

但也有網友分析,歷史系除了歷史老師和考古學者,其實真沒什麼可以叫本科工作,但在美國就業調查裡,以畢業十年後為基準,歷史系依舊能排在中間的位置,其原因主要是歷史系對於翻文檔、寫論文做訓練。

 

清楚自己要什麼!74級分學霸決定大學讀這個科系

(新聞: 清楚自己要什麼!74級分學霸決定大學讀這個科系 - 彰化縣 - 自由時報電子報 (ltn.com.tw) )
2021/03/05 15:47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高中學測成績日前公布,二林高中昨天進行繁星撕榜,該校考出74級分的謝秉宏,如願撕下「台大歷史系」的榜單,他說,內心很平靜,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感謝家人和學校給他選擇的空間。

「學霸想讀歷史系」的消息被披露後,秉宏及其家人承受莫大的壓力,就連學校也有校友質疑「二林高中好不容易盼來醫學院孩子,現在沒了」更有人打電話來學校,要學校轉達「請孩子三思而後行」。

謝秉宏的媽媽今天的臉書PO文,她感謝各界的關心,她說,一個人不要想控制另外一個人,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每個生命自然會找到他的出路,孩子本屬於各自獨立的個體,如果不相信孩子擁有無限潛能,才會試圖幫孩子做盡各種決定,如此只會令孩子懷疑自己的選擇,也不懂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她說,在孩子升往大學這個關卡,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控制」他未來的人生,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與決定,人生劇本絕非單一,不是所有聰明的孩子都該往醫學系邁進,不用急著用自己的視野描摩孩子未來,也許在孩子還來不及展翅,他已因你的介入而折翼。

她說,能堅持自己的夢想,往前奔跑的孩子都是該被祝福的,秉宏不會因為上了大學,就忽略了自身該有的學習。

她語重心長地說,為何一個資優生在二林高中可以找到他未來想要的,如果在都會或私立的菁英高中,「是否選擇反而變少了」,究竟這一所高中有什麼魅力?整個教師、行政團隊,尤其他的導師付出多少心力?給予養分、給予支持、給予陪伴,耗費多少心思澆灌他的心田、穩定他的心緒?

謝秉宏說,他感謝家人和學校給他選擇的空間,其實剛上高中時,他曾經考慮將來當醫生,為了這個選擇,他高一幾次參加科學營,雖能駕輕就熟,拿下不錯的成績,「但這裡沒有我想要的」,也許自然、科學領域跟他無緣,多方知識的探索,他發現歷史的興趣,也了解國人對歷史系認識的偏誤,他很堅定要走上歷史研究這條路,將來輔修多媒體或資訊工程。

 
想看書在這裡↓
 ═══。。══════。。═══
◎博客來 https://reurl.cc/VXLKxZ
◎金石堂 https://reurl.cc/D6Aarj
◎誠品 https://reurl.cc/Q3X0KM
◎讀冊 https://reurl.cc/7okOxD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一篇老文章,今日讀來,卻更加發人深省。昨天開了一個會,深感社會變化太快,而教育部、大學行政又動得太慢。

 

人文學科拿什麼來自我拯救

葛兆光

 

    陸陸續續傳來的消息,對於人文學科來說,似乎都讓人沮喪。 人文學科越來越邊緣化,似乎已經沒有人特別在意人文學科的生死存亡。2006年,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佈轉專業名單,人文學科有82名學生提出申請轉換專業,獲得批准的59名學生中,除了9人仍然留在人文學科,其餘大多投向了經濟、法學和管理這些可以“立竿見影”的社會科學專業。2009年,據說,中國清華大學錄取了四五十個文理科的“高考狀元”,文科有18個狀元的志願是經濟管理學院,很少有人願意學習人文學科。2010年,英國密德薩斯大學(MiddlesexUniversity)取消了哲學專業,理由是本科生太少,這讓很多人對它那裡很著名的“現代歐洲哲學研究中心”是否能夠存在產生憂慮。

               這讓人文學科的學者們憂心忡忡。當年,魯迅和郭沫若從“醫”轉“文”的事情,現在聽起來仿佛是天方夜譚,現在還有誰會這麼傻,願意丟掉金飯碗去端泥飯碗?所以,中國也好,外國也好,人文學科都似乎岌岌可危。

              這種全球性的人文學科危機,原因很複雜。在中國,說得簡單一些,一方面要歸咎于現代商業化社會帶來的實用風氣,一方面要追究過往特別的政治意識形態對自由人文研究和探索精神的限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在中國就已經有人討論“人文精神”的失落,不過,那還不是在討論“人文學科”的衰落,畢竟那個時代,人文學者聲音還是洪亮和有力的,他們在洪亮而有力地追問“人文精神”為什麼失落。那麼現在,為什麼不僅是“精神”,連“學科”也越來越充滿了無力感?我總在想,除了這些客觀環境和外在風氣,人文學者是否也需要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方法進行反省?

              現在要追問的關鍵是:什麼是人文學科能,而其他學科不能?什麼是必須經由人文學科訓練才能達成,而經由其他學科的訓練卻不能達成?什麼是必須在大學的人文學科中通過專業地學習,而不能僅僅憑著業餘愛好通過自學便能成就的?請注意,這才是人文學科有必要存在的基礎。我常常痛感的是,如今大學裡的人文學科,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常常忽略這些看上去形而下的艱苦訓練,卻把那些浮光掠影、吟風弄月的本事,當作自己的看家本領;或者把大學嚴格的專業訓練,仍然看成業餘愛好和興趣的延伸,看上去花團錦簇,實際上花拳繡腿。

            人文學科不僅要有充滿現實關懷的人文課題,要有重建批判精神和思考的能力,也要有高明的學者去佔領文化傳播的領地。可是,如今的中國人文學者能夠有這樣的話題嗎?能有這樣的影響力嗎?本來大學應當是一個純淨的知識世界,可是,現在不僅各種負面新聞把大學弄得聲名狼藉,而且充滿商業和政治氣味的媒體,也已經把大學的人文學科像扭麻花或擰毛巾似的弄得變形,而且他們的發言背後充滿了種種動機。

                不要怨天尤人,首先自我反省。有句老話說,“打鐵還需身板兒硬”。所以,首先需要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學科的狀況。如今,不僅我們的學科內容變得如此空洞無力,而且我們在大學的教學也漸次有如浮雲。嘩眾取寵的插科打諢成為當紅的課程,坐在雲端不著地的空談高論成為時尚的風氣,以一知充百知的批評撐起橫掃千軍的高調,鑽頭覓縫在雞蛋裡面挑骨頭成為表現自己高明的捷徑。一些人若干年一貫制地念誦早就落伍的教材,一些人則乾脆滿嘴跑火車,根本沒有教學計畫,把傳授知識變成清口或相聲。本科、碩士、博士的知識和課程根本沒有必要的進階,好像可以坐電梯,“上上下下地享受”,而一些本來不需要在大學訓練的文人風雅,卻成了大學最受歡迎的學習內容。如果大學人文學科開設的就是這樣的課程,那麼何必專門花4年、7年甚至10年的時間,焚膏繼晷地苦苦學習?如果大學人文知識就是這些業餘可以模仿習得的東西,那麼何必還要這些擁有博士、教授頭銜的人在這裡坐館?

 

原載于《上海采風》2012年第9期,第96頁,作者葛兆光。

引自葛兆光:人文學科拿什麼來自我拯救@上海采風 | 自省_大學 (sohu.com)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將歷史學融入漫畫題材,台灣漫畫很早就做到了。這部畫工細膩,由陳弘耀創作的《一刀傳》,真是經典作品。他的畫風、題材和構圖,除了有歷史背景的鋪陳外,也反映了1980年代-1990年代初期台灣的社會文化概況,以及不健康的本土漫畫市場。好可惜,這樣的天才與佳作,在台灣當時的創作環境中,竟無法完成,有頭沒尾,真是可惜。加上陳弘耀因意外而因年早逝,更讓這個故事充滿了遺憾與無窮之回味,謝謝陳弘耀帶給我童年這段精彩的回憶,未來若有能力撰寫台灣漫畫史,《一刀傳》是不會缺席的作品。沒有結局,卻有不朽之價值。

 
*圖像版權為原出版社所有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大年初二,從過年前,老婆就開始為了她的高中歷史108課綱即將登場的歷史科「探究與實作」開始緊張,過年後一些事情慢慢處理完後,開始備課。不備還好,一備課就更加緊張啦。原因在於,過去高中老師都是按照課綱與教科書來教學,有既定的進度和課本,也有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考試成績高分。上述這些,在新的高級中學「探究與實作」課程中都不存在。

    我認為,沒有一位課綱委員是一開始就想把課程施行搞爛、搞砸的,大家都希望有正向的發展。有些問題值得提出討論,或許未來在修訂課程綱要時可以參考。目前各家出版社雖然都編有「探究與實作」課本,但論述差異頗大,老實說,甚至有不少難以理解之內容,老師在教學上根本無所適從。也有部分老師選擇自編教材者,但水準、難易度都無法控管,這使得各種教材教法都將一併出爐,而不存在一個完善的審核、評比機制。學生硬就課程去探究,到底要探究什麼?現在以各高中學校所能掌握的圖書和資料庫狀況,根本不足以探究廣泛的題目,資料庫都被大型研究機構、大學獨佔。講白一點,自己家附近的史事、口述歷史蒐集整理一下就已經很不錯了,根本難以探究深入或廣泛的主題。美其名叫鄉土歷史、地方學,其實只是一堆在網路上重覆的故事或都市傳說而已。而且高中生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用平日去大型圖書館、檔案館蒐集資料,一般不在大都市內學習的孩子,則必然更加手足無措,那麼,說好的縮短城鄉差距呢?是在說哈囉。

    再談實作成果,大家各唱各的調,沒有統一標準,怎麼評分?評量差異化是如何訂出來的?校方總希望要有一個統一個成績評量標準,但探究的東西不同,實作成果展現也不同,小論文和藝術作品、紀錄片可以互相比較評分嗎?當然不行,那是亂比。我想課綱制定者並沒有很好的規劃與說明,只是把大學的課程硬搬至高中來推行。再加上每位高中老師一個禮拜少則18堂、多則22堂,甚至私中還有28堂者,給高中老師兩個班,就有60多人要指導,若有3、4個班呢?一一評論實作成果,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大學教授指導研究生,都還可以減課,而且大學教授一週的課程只有不到10堂,可見高中「探究與實作」課程的施行,根本就是累死高中老師吧。

    好吧,我除了說老婆可以參考我的《跟史家一起創作》,學一些史學方法的應用,來指導探究與實作的方法外,只能安慰老婆說高中生是一張白紙,不要把課程想得太難,從基礎慢慢教起,實作成果可以將自由度放寬一點,標準不要放太高。你想,研究生一個課堂交一篇期末論文都相當困難了,你不可能期待每一位高中生都能有令人驚豔的小論文作品吧。只要把基本的原理原則交給學生,學生能有初步的成果即可,不要有過多的期待和壓力,這兩者往往是被綁在一起的。以上,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一些東西吧。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無事,只是要祝福大家新年快樂,祝福所有參觀部落格的大家,平安健康幸福一整年。

      今年八月,離開了服務8年的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來到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服務。由私立大學轉至國立大學,其實在心情上並沒有太大的起伏,這兩所學校都在我家附近,我本身就是中壢人,所以對兩所大學都不算陌生。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悠久,從民國時期南高到南京中央大學,遷台後一直是頂尖大學,中原大學則是台灣著名的老牌私立大學,校務行政相當勤奮認真,同樣在各種排名上名列前茅。我能先後在這兩所大學服務,實在感到相當幸福且感恩,謝謝曾經幫助、提攜我的人。

       國立大學與私立大學當然在整個文化、行政氛圍上都有所差異,特別是我還當過中原大學的二級主管,對於兩校之校務行政,更有很多感觸,這邊就不多寫了。這半年離開老同事、老單位,當然心情上難免有不捨,幸好新單位的同事們也很幫忙,大家相處也非常融洽。我想,人生不用太驚喜,每天平安富足,做自己想做的事,培養一些歷史讀書種子,就感到人生相當有意義。這年頭有學生願意讀歷史、愛歷史,我們怎麼可以不為他們奮鬥呢?人家說文史哲冷門,我才覺得文史哲的師生才能體現一種理想上、精神上的高層次。人們只要抱著利慾之心,很多事一開始就會變調,唯有體驗孤獨、沉靜、平實、簡單,方能悟得學問之美、學問之深。錢夠用就好、身體健康就好,有飽飯吃就好,有安穩地方睡覺、睡得香就好,人生不過如此。也希望這份單純的平安、富足的心可以與瀏覽部落格的朋友分享,希望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的新年。             

                                                                                                                                                                            版主老皮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豬、萊豬議題正夯,本期(200)旅讀 Or旅讀中國將要刊出我的新文章,談談古人對豬肉的看法,豬肉的藥性、禁忌為何?有沒有毒啊,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上一期紙本也出版了,很高興跟謝金魚、焦桐等知名之作家在同一期發表文章,一切感恩。

image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讀歷史所博士班時,固定一、二個禮拜都會到處搜書,東看西看,往往可發現新的硏究課題。現在都靠網路購書,缺乏搜書的樂趣,只能偶爾趁有上來台北的空檔看看。現在簡體書變好貴以前1000塊可以買一大袋書現在2到3本吧,代表大陸書市還是有熱度,成長也反映在書價上漲上,而且大陸硏究機構、圖書館和科硏經費,皆用於大量買書上,所以書市發展還有正向力量,這對文史科系的學生就業,還是有助益的。(圖為羅斯福路,台大附近的山外,不知它還能撐多久?附近的問津堂、秋水堂等都倒光了山外)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在公館二樓餐廳,由蔣竹山教授宴請李孝悌老師,在座還有中央中文卓清芬老師、明清研究中心王學玲主任、歷史硏究所皮國立和臺師大東亞系的鄭怡庭,我點了個低卡胡麻雞沙拉,真不錯吃。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文章轉刊至網路上了,轉貼以資紀念。若大家有機會,歡迎購買《Or旅讀中國》紙本來閱讀。

 

【老皮說史】從畫符到香氛,從石膏到綠豆:古人抗疫大作戰

【作者】 
文 _ 皮國立 圖 _ 視覺中國
 

2021年1月號 第107期

2021.01.15
 

新的一年,《旅讀》很榮幸邀請到因研究專業與興趣,書寫過多本中西醫療史研究書籍的皮國立教授,以平易近人、實事求是的筆觸,引領大家走入歷史,分享古代醫者的智慧與趣聞。

 

 

二〇二〇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著實讓全球各國傷透腦筋。現在天氣逐漸轉涼,而各國之疫情又有風起雲湧、捲土重來之勢。本期就來談談古人預防傳染病的食物和調養方法,看看哪些在今日仍能操作引用。

 

對傳染病的威脅,飲食總宜以清淡為主,甚至中醫還建議,若發燒比較厲害的時候,稍微斷食,多補充流質的飲品即可,例如炒米湯、白粥湯、藕粉,白開水、佛手露、麥芽茶,或綠豆湯。

 

 

 

綠豆湯,清涼不寒苦,食材取得容易,解毒退熱又消暑。© 圖蟲創意

 

除了服藥之外,古人還相當重視以食物調養來抗傳染病。大體來說,綜合各家說法,面等飲品。 

 

此外,古人認為,猛吃大魚大肉會造成反覆的發燒,病況容易不穩定,故需忌口;韭菜和燒酒都不要食用,因為會加重傳染病症狀,其實就是這些食物會引發體內火氣的意思。 

 

現代中醫則舉出其他一些有效的食療,例如王秀蓮統整了現代傳染病的預防法,例如防範日本腦炎,有用大青葉、牛筋草等煎湯,或以板藍根、金銀花煎湯;或以鮮荷葉、冬瓜皮、菊花、滑石、甘草等煎服,多為代茶飲服用三至七天。 

 

金銀花,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效,可加水蒸餾或是煎煮成茶喝。© 圖蟲創意

 

對於腸病毒,藥方也差不多,但會加入去濕健脾之品,例如蒼朮、藿香、茵陳、薏苡仁等藥方。而菊花、金銀花和大青葉等,則可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再加薄荷、板藍根、貫眾等,則可預防流感。

 

其中可以預防、治療多種傳染病的板藍根,該藥於臺灣嚴重急性呼吸道症侯群(SARS)爆發時期(二〇〇三年)、H1N1 疫情(二〇〇九年)、新冠肺炎(二〇二〇年)等疫情史中,都曾獲民眾大量採購。 

 

提升免疫力,全方位防疫 

 

此外,生活中不可惱怒、不可過於疲勞、更忌勞心勞力,傳統中醫認為,過於勞累或耽於色慾,稱為「損」,會讓人體正氣衰竭,而無法對抗瘟疫或使人更容易罹患瘟疫,不可不慎。

 

清代醫家陳修園(一七六六至一八二三年)也指出,避疫之法,「唯在節慾、節勞,仍勿忍飢以受其氣。膽為中正之官,膽氣壯,則十一經之氣賴以俱壯,邪不能入。」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總以體內之正氣充足,才能對抗傳染病之侵襲。此論述頗合於科學,故而老人與慢性病患者,若罹患傳染病,其死亡率總較一般人為高。

 

發燒生病時需忌口,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大魚大肉引發體內火氣。© 圖蟲創意

 

西醫防疫重視隔離、消毒、戴口罩,這些都已為現代中醫所學習。而中醫累積歷代之經驗,重視人的體質,從個體出發,並觀察歷次瘟疫的「氣」的特性,除了依時代、季節之差異性,如過寒、過燥、過熱等外界氣的偏勝,也注意到它們對人體的影響,從而界定各種瘟疫的特質與適宜的食物。

 

這些歷史,或許值得未來大眾重視,將這些經驗加以進一步實驗,取得更多對抗傳染病的方法,才能幫助人類抵抗下一次可能爆發之疫情。 

 

轉引自: 【老皮說史】從畫符到香氛,從石膏到綠豆:古人抗疫大作戰 - or旅讀中國 (orchina.net)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前陣子的新聞,因為是發生在我的故鄉中壢。我記得我最後一部在這電影院看的是「九品芝麻官」,那時應該是1995年吧。這則新聞除了勾起我的回憶外,還讓我思考地方學和地方歷史記憶的問題,對於我來說,大東戲院是有故事的,但是對外地人來說,他們真的能透過故事而產生感情嗎?而事實是,故事有很多,但連建築都保存不了,能談什麼歷史記憶呢?最終,會不會所謂的地方知識,就只能在「地方」上有意義呢?這是研究地方史必須注意的事情。

 

回憶沒了… 中壢大東戲院拆除

回憶沒了… 中壢大東戲院拆除 - 桃園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ltn.com.tw)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看電影是許多人最愛的休閒活動,繼中壢區日新路、中原商圈的39年老戲院中源大戲院於今年6月熄燈,中壢區中山路已歇業多年的大東戲院,近日正進行建物拆除作業,勾起許多中壢人對中山路的回憶。當年這條街曾聚集了5家戲院、被稱為電影街,對於老戲院建物被拆,許多人不捨感嘆「以前常常去殺時間的」、「我爸還帶我去大東看過」、「回憶沒了」。

大東戲院為香港電懋公司投資興建,1959年落成開幕時,包括陳燕燕、葉楓等當紅港星都來中壢剪綵,引起地方轟動。

市府文化局文創影視科科長陳瑋鴻表示,市內首輪電影院有7間,包括美麗新台茂影城、星橋國際影城、威尼斯影城、國賓桃園八德、桃園統領威秀影城 、in89統領影城、桃園新光影城,播放二輪電影原有2間,中源戲院停業、民和戲院也歇業中。另外,文化局管理的桃園光影文化館(桃園區埔新路)、桃園光影電影館(中壢區龍清街)均定期播放特色電影,民眾可至文化局官網查詢播放時間及影片。


圖片取材自: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和戶外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篇《 旅讀中國OR 》「老皮說史」小文章,談古代養老問題,原篇名是〈古代老人怎麼過好生活?清代《老老恆言》的養生智慧〉。養老不靠子女,這觀念在明清時期已有,並非談老人就一定和「孝道」掛勾。(雖然現代人想要子女照顧也愈來愈困難了,未來應該多是外勞或機器人來陪伴吧)
另一篇談北宋代老人健康、補養問題與文本的小文,將在另一期刊刊出。
 
image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蠻有感的文章,轉貼給大家參考

面對大學的全面崩壞,教授將何去何從?

 

作者:V. 瓦西里耶夫/萬國總部的理想與現實

近日拜讀了赫伯・柴爾德瑞斯(Herb Childress)所撰寫的美國大學輓歌《兼任下流:流浪博士何處去?》一書,談及大學教授的專業與學術自由是如何被被扼殺的,內容適合凡是有心參與學術的、遍及中學生到資深學術高層的讀者。本文希望在讀書感嘆之餘,也能綜合自身在台灣、美國和瑞士的研究經驗,梳理出每個人都可能會經歷的內部思想鬥爭,與可選擇的外部應對辦法。

書中開頭所描述的學術供需失衡現象,在領域內已經是人盡皆知的悲慘故事──美國大學裡的終身聘教授逐年減少,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卻指數暴增,最終能夠取得大學專任教師職位的可能性不到十分之一,而近 70 % 以上的職缺都是低薪且沒續聘保障的兼任教師;在台灣,大學兼任教師人數同樣達到跟專任教師相近比例的 50%,情況持續惡化卻不見政府有所作為。

如今,成為終身聘教授基本上就如同成為頂尖運動員,除了需要從小投注大量資源栽培,大多數人都必須經過各種大大小小的聯盟,最後卻只有極具天賦或者坐擁資源者能夠達到目標,剩餘的都只是炮灰⋯⋯更甚者,當這些人如願上位掌權之後,時常又受到「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影響,以為自己的成功是因為努力與天賦,而非機會與運氣,而認定其他人就是不夠格,甚至對後進提出更加不合理的要求;事實上,學校對職缺應徵者的標準從未透明,許多因素更是操之在求職者多年準備的控制之外。

而這並不只是單純就業市場機制中的供需失衡,背後還反映出許多高教問題:在即便不考慮博士暴增的情況下,資源有限的教育系統,導致學校不斷推出新政策、為了門面而設立的新學程、大行官僚作風,行政與教學方面的互不理解甚至有利益衝突,同時研究水平低落卻無人聞問,更變相造成了大量的非穩定員工。

當我們看到幾乎每個生物醫學領域的實驗室都竭盡所能地徵求博士後研究員,就該知道這不單純只是供需失衡;學術界對於教育和研究人才仍有需求,卻只想把僱員當作便宜的「免洗勞工」;學費高漲的同時,教師的工資卻更加低落,但不斷被貶低的價值,卻也是被普遍接納的事實⋯⋯作者於是在《兼任下流》一書中,針對今日高等教育系統中的結構性缺陷,探討苦難的源頭並提出可能的對應之道。

從博士生到博士後,親身體會的現實衝擊

大多投身學術研究的人們,最初都是抱持著對於知識突破與分享的熱忱,寧可犧牲物質上的高級追求,從事每天都富有挑戰性、能夠自我成長的工作。

即便媒體與網路上充斥著對於學術環境的失望、批判與反思,但從事學術工作並非毫無好處:博士班時期,自己平均一年內會到世界各地參與為期數天至一週的研討會三次、兩三週的暑期進修一次,除了能結交到不少新朋友,也能藉機好好探索不同地區的文化。而在目前的博士後階段,也有許多諸如彈性工時與課題探索的自由,且專業受到老闆的尊重;下班仍有餘裕自我充實與培養興趣,工作上的自主權是業界無法比擬的,在瑞士的工作簽證也相對於一般行業更容易取得。總結來說,學術工作對於一心想探索知識異國環境的自己,是一個很棒的機會。

只有在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到了現實層面,才會突然發覺自己正被體制剝削著。還記得曾聽過一句話:「科學家的不幸其實幾乎都來自研究之外的東西,研究本身是不會令人不快的。」完全形容了我們的處境:

老闆曾多次對我說「你已經不是學生了」,提醒我負起實驗室中「額外的責任」,不能像學生一樣以學習為重。只不過,博士後的稅後薪水也才比博士生的基本薪資多出幾百瑞郎,卻無法享受學生的保險、餐食與宿舍等優惠,每個月的可支配所得其實和學生時期相距無幾,換句話說,博士後一職往往空有「額外責任」,卻沒有相對應的報償。

除此之外,科學研究是十分考驗個人心理素質的過程,付諸的努力不見得會有成果,許多時候要單獨熬過無數的困境,短暫的成功之後仍將面對無數的失敗。如同前段談到,目前學術環境有如叢林中的極端天擇,僅有少數個體能夠適應,然而這樣「消弭多樣性」的結果真的是我們所要嗎?

不可否認地,博士訓練同樣將人的思考定型,讓人更難接受無需獨立思考與無限辯證的工作,意識到以此維生的機會渺茫後又該何時停損?如果有天有幸獲得專任教職,整天寫研究計劃不再參與實驗,自己是否又能享受身為科學家的樂趣?⋯⋯這一切都讓我開始懷疑起了博士後訓練的最初用意與真實效果。

接軌教職的博士後,卻被當「高級人力」壓榨

學術中階職位如「博士後研究」,無非就是為了尋找大學教職之前的階段性準備。有鑒於今日大學受到如同公司般經營的現狀,學校招聘教授的立場就是希望候選人能為自己爭取到校外經費,因此博士後訓練的關鍵,其實在於該研究員是否可以獨立門戶,在白熱化的競爭之中取得提供實驗室與校方的經費;說得再精確一點,就是寫研究計畫並將自己主導的研究成果發表至高影響力期刊的能力。

以我的領域為例,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名新科博士有足夠的能力,在企劃申請和文章發表與的競爭難度與日俱增的現今,取得研究經費並獨當一面地建立起自己的實驗室。再加上,神經科學領域的訓練內容涵蓋之廣,包含從生物醫學到工程計算的層面,因此畢業後先從博士後研究做起,一方面拓展知識廣度,另一方面鍛鍊自己未來在教職中獨當一面的能力,乍聽之下確實有其必要性。

然而,以上都是理想情況的紙上談兵;現實裡,目前博士後一職大多沒有提供成為教授的必要訓練,反倒更像是一種供科學界上層合理壓榨下層的完人訓練。博士後訓練不像博士訓練一樣有明確的宗旨與系統,沒有受世人肯定的證書,即便理想的訓練可以大幅提升受訓者申請經費、領導與管理團隊的能力卻無從輕易被外人覺知。

更多時候,上層只希望他們能大量產出自己所預期的研究成果,完全流於「博士班後期訓練」的無限延伸;更不用說即便一個人投注生活裡的所有可用時間,完成研究與達成所有可以被量化的目標,發表高影響力的論文、取得自己的研究經費、組織研討會或國際會議、參加著名期刊的編輯委員會,在學校中找到穩定工作的機會仍然非常渺小。

因此,我認為博士後訓練的在學術產業的定位需要更加合理清楚:如果是要培訓獨立教授之材,就該有相應的完整訓練及時程,甚至訓練證明;如果學界需要更多「專業高級實驗人員」來完成關鍵的研究項目,就應給予其恰當名份的正職與保障。各國政府必須認清浪費資源與人才的代價,否則學術界只會邁向墮落的深淵。

「不滿學界就去業界」:問題真有如此簡單?

過去 10 年,自己說不上資深的學術研究生涯之中,就有兩度離開研究環境各約近一年的時間,而這些流浪的日子,都讓我深深思考這條路是否值得?我確實想念獨自專注地做實驗的時光、遇見來自世界各地卻共享科學語言的同伴們。這次,在離開學術圈、9 個月的環球之旅結束後,我選擇回到實驗室重拾過往的熱忱,並偶然間意識到——博士後訓練也許是我最後能將「進行實驗」作為日常的階段了,這樣能在眼底下見證人類第一手觀察之新發現的日子,也許所剩不多了。

在大學到紐約作交換學生的時期,自己就曾受到數名留在美國的國際博士後研究員深刻地啟發,從而決定走向學術之路;自在地生活做研究、獨立的工作管理、帶著工作在世界各地旅行、擁有資深研究員的名分與近乎永久的職位⋯⋯這些都是當時我夢寐以求的。

今天,自己在日內瓦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同樣享有不少的學術自由、彈性工時,做研究也沒有什麼壓力,薪水尚且能支持我個人的短期生涯規劃,未來也充滿各種可能。然而,歐洲整體提供的中階學術永久職位實在是少之又少,像在瑞士對博士後訓練,有著最長 5 年的限制,想要永久維持現狀於是難上加難;台灣更是由於經費缺乏,機會有如鳳毛麟角。

許多人都認為研究人員若是對於自身環境不滿意就應該離開學界、轉戰業界,然而這兩者本來就是互不相干的獨立系統,都有自己的誘人之處也有自己的困境,並非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當部分研究員因為遭受不平對待難以養家餬口,最好的情況應該是針對問題改進,而非一味地告知其轉換至業界,彷彿一切問題就將不復存在。

「我告訴你最好的狀況,就是你站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那邊那個地方;你想那邊一定比這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決好這的問題。」讓我想到電影《大象席地而坐》裡的一段台詞。我想起了博士班老闆在我畢業時告訴我「做你所愛」(Do what you love),無論我是否繼續學術之路他都會打從心底支持,然而,現實條件卻無法長久支持我所鍾愛的獨立實驗日常。

我想起博士後老闆說他只接受「極富熱忱」的學生或博士後,應該也是深知只有非理性的偏執才能對抗種種壓迫、不合理與不公平⋯⋯看似,大多數寄望平凡家庭生活的人們根本沒有本錢像我一樣「做你所愛」地追求理想;相反地,如果所有人都被迫選擇金錢,這樣的世界又如何維持或進步呢?

面對大學體系的崩潰,我們能做什麼?

面對結構性問題,許多深陷其中的個體都會心死地抱持消極態度,甚至認為人到了一個職位就會換了顆腦袋思考,這樣的問題永遠也不會得到解答;然而,就如同作者柴爾德瑞斯)所言:如今的現狀是由無數個或多或少帶有美好意圖的決議或行動而逐步形成。世上沒有千古罪人,有時上層根本沒有機會意識到政策對於後人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我認為通過閱讀《兼任下流》,能讓正待起步的學子們認知到當前學術圈的困境,思考現實中未來的樣貌;中階學者能在逐步獲得能力與權力的同時不忘卻自己的初衷與責任;通過書中的數據與分析,讓高層理解到他們的每一個觀點與作為將如何影響後世,並認知到自己及組織的成功是建築在多少其他人的付出之上,而給予他們應得的報償、機會與保障。既然問題源自多方,解決辦法大多時候也必須從多管齊下,姑且舉例如下:

  • 學生可以在年終評鑑上提到兼任教師的付出與應得的報償,寫信給系主任;作者也強烈建議他們避開非頂尖的博士學位,畢竟學校資源和所隱藏的問題,將更有可能抹煞他們的努力與機會。

  • 研究人員必須慎選老闆,重視其是否能夠設身處地理解、溝通並容忍批評,協助淘汰掉學術圈裡唯己利是圖的害群之馬。

  • 實驗室主持人和校方不該把博士生和博士後當成免洗廉價勞工,行政與終身職教員也該誠實以告對於兼任教師的待遇與未來,而非用美好的幻想欺瞞他們。

在制度層面,大學的展望是給予每個學生改變人生的機會,不是成人安親班、也不是讓學生能夠使用熱力學定理,而是能接觸過去不曾看過的世界與想見不曾出現的事物。作者於是在《兼任下流》一書中,提出以下四大準則,呼籲學術圈與教育界高層正視問題並即刻修正錯誤:

準則一、正視學界裡每個成員與整體的關係,而非菁英主義的階級制度。

準則二、回歸教學價值,增加專任教師職位與其行政參與度。

準則三、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學習,上位者仍需要安排時間自習與聆聽下級所面對的新挑戰。

準則四、定期公開展示與檢討成果,並依照人口與時代價值變化修改政策。

「我進入高等教育,自私地想專注於研究、教學和寫作,但多年後我開始懷疑這些犧牲是否合理⋯⋯」書中最後一章《逃亡人生》的沈痛自白確實令人動容──當高等教育裡的成功大多時候依賴個人運氣與渺茫的機會,而非真實能力與客觀標準,學術浮萍如同世界難民,無非是對學術圈最大的諷刺,而對於所愛的執著,讓許多人彷彿陷入了一廂情願地與「恐怖情人」戀愛的關係。

至於實務上如何影響制度層面的改革?既然權力主要掌握於學校與政府等行政部門,對其施壓喊話就是一種辦法,此刻階級的團結就顯得格外重要,例如實驗室老闆和成員們都支持我去罷工遊行,畢竟我們的訴求都在多數人能理解的範圍之內;有人害怕對抗上層會失業或減薪,但他們仍舊享有前人自我犧牲下所爭取的成果。

當然,抗爭並非唯一途徑,例如由瑞士多個包含日內瓦大學博士後組織的研究員社團所串連而生的請願聯盟,近日也發起向瑞士聯邦議會遞出有關「消弭高等教育的結構性不穩定」請願書的連署活動,如果能通過請願闡明合理的架構達到雙贏的效果,何樂不為?

該是回到往日時光,還是憧憬未來?

事實上,我們同樣沒有所謂「美好的舊日時光」(good old days)去想像或回憶──現今的制度與機會跟過去比起來已經公平許多,如今學術界的組成包含了各色人種、性別、性傾向與不同國籍的人們,競爭自然也會順而激增;此時融入社會主義的考量,也許會比失控的新自由主義來得更為接近雙贏,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短視近利的剝削帶來的只有難以逆轉的枯竭未來。既然回不去了,那麽學術界的未來,在端視你我的作為之後,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可能一、年輕學子各個都意識到學術研究環境之惡劣,各項學科專家素質不斷降低,教學水平也日漸退步、知識文明進展緩慢、人類社會革新遲滯,國際地位繼而重新洗牌;社會問題與日俱增,甚至產生階級定型、差距擴大進而引爆革命⋯⋯

可能二、經由你我努力、扭轉局勢邁向理性雙贏,整體學術人員獲得合理的基本薪資、尊重及穩定,學術自由依然存在、研究和教學質量與日俱進、社會持續穩定繁榮、階級逐日消弭,科學、數據、人權與邏輯思辯當道。

可能三、傳統的高等教育式微,帶有商業目的的菁英式私人教育興起;另一方面,彷彿回到中古世紀只有皇室或商業鉅子才有能力進行學術研究的公民科學家年代,學術自由與廣泛性將受限於少數人的眼界。

即使不拿疫情意外爆發而引起大眾對科學的關注作例子,學術研究的重要性不證自明;畢竟,在未來世界,諸如人類基因修改、資源枯竭、環境與氣候變遷、拓展新邊境、腦力開發、人工智慧應用⋯⋯甚至是高齡化、社群媒體演進、地緣政治等等的議題, 哪個不需要各界專家的參與?因此撰寫本文,目的並不在勸退後進,而是提醒大家:在一腳踏入學術之前,請先對既有條件深思熟慮,意識到想要收穫也必定會有犧牲,並保有適應不同職涯的彈性與能力。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求知是人性本能。」(All men by nature desire to know)──無論外物、世事如何變遷,有機會為著人類未來做出直接貢獻的學術工作,永遠會對部分莘莘學子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原文網址: 《兼任下流》:面對高等教育的全面崩壞,學術工作者將何去何從?|V. 瓦西里耶夫/萬國總部的理想與現實|換日線 (cw.com.tw)
執行編輯:吳玲臻
核稿編輯:林欣蘋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觸「火病」

我住在韓國的時候,前後有過很多名女性室友。這些室友來自不同的背景,其中有廿歲上下的大學生、從鄉下到首爾追逐星夢的高中畢業生、言行舉止中規中矩說話溫柔婉約的國小老師、三十多歲的單身職場人、碩博士班老學生、苦學英語想出國留學圓夢的女孩、還有年近四十苦苦準備公職考試多年的資深「考試生」(韓國人這樣稱呼全時間準備各項公職、升學考試的人)等等......


詳全文: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7/02/21/sanaho/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方醫學在中國資源門戶 https://goo.gl/gFgzQR

好資源就要貼:轉引自近代中國的疾病、醫療與社會變遷

另外,《中華醫學雜誌》非常慷慨把過往雜誌都放到網上,可以在線檢索、閱讀、下載。
可以和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 1800-1950: A project的資源相互補缺。
參考:https://goo.gl/Z8993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學前一周末,預定先參加「百變民國:1920年代之中國」研討會,談20年代營養學從知識變成商品的故事。再到台北國際書展參加《華人情境下的基督宗教與社會關懷》新書講座,書中收錄一章拙著〈民國時期農村的醫療與衛生─以基督教人士之相關言論為主的分析〉,可一起幫忙回應。
嗯,沒有緩衝,直接開學。

 

《華人情境下的基督宗教與社會關懷》新書講座
時間|211日(六)19:00-21:00
活動地點 2017台北國際書展「大學出版社聯展」展位B402
http://ncupress.ncu.edu.tw/2017/1127

http://www.accupass.com/go/ncupress20170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國醫節,我中醫朋友不少,包括沒見過面但默默關注我研究的中醫們,再加上自己也研究中醫史這層機緣,所以更要送上滿滿祝福給中醫的朋友,祝大家平安快樂。

    前一陣子有出版社要再版86年前的《三一七紀念特刊》,一方面紀念這一天的誕生,一方面也做為史料文獻,使中醫後進能知曉自己過去的歷史。我寫了一篇近萬字的導讀,名曰〈見證現代中醫史的開端〉,待書正式出版的時候,再請大家指正。
(皮國立)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期三天的【醫學的物質文化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結束了。這次研討會是基於史語所的一個三年的主題計畫,所以成果相當豐碩,論文集相當厚實。因為時間不是在假日,所以我無法場場參與,幸好有論文集,大可按圖索驥自己有興趣的篇章。隨筆談一下主題演講吧,梁其姿老師回臺的機會不多,所以第一天主題演講我跛著腳(受傷)也要來聽一下。梁老師講的題目是〈光緒十三年《腳氣芻言》建構腳氣症候的「方」與「法」〉,梁老師談《腳氣芻言》這本書成書的背景,裡面的辨證和治療的「活法」醫案等等,其實我一開始很驚訝,以梁老師研究的高度,怎麼會談一個這麼小的題目?後來聽完才認識到,梁老師找到的是一個非常特別且有意思的文本。這本書的背後,隱藏很多有意思的問題,例如腳氣做為地方病的特色,地方(廣東本土性)藥物如何影響醫生的用藥,醫生的活法,與江南傳統的差異在哪裡等等。我想,大凡歷史研究功力到了一定的火侯,都喜談一些大問題,前如錢穆、余英時,近如王汎森、葛兆光等等(不能涵蓋所有學者,僅舉例),但這是一種研究的取徑。而梁老師則從小問題、小文本出發,背後尋找各種跟大問題對話、比較的研究取徑,我想各有千秋,這或許是另一種醫療史研究帶給歷史學的「方」與「法」吧。


413369275.jpg 

1987947418.jpg 

892801562.jpg 

269150698.jpg 

1807982299.jpg 

357436464.jpg 

1869202809.jpg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年第4次中醫各家學說討論會--吳鞠通的學術思想


報告人:周逸峰醫師

主持人:陳建霖主任、游智勝教授、皮國立教授

時間:(2015/11/13 )13:00--15:00

地點:新店慈濟醫院五樓互愛會議室

主辦單位:新店慈濟醫院中醫部、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今天新店慈濟中醫部的中醫各家學說讀書會讀吳瑭的著作。這位清代溫病學派的大家,寫書出版的時間很晚,甚至到他晚年,才有另外的《醫醫病書》和《吳鞠通醫案》出版,相關的研究很多,就不一一敘述。我要說的是,為什麼吳的著作普遍為大家所熟知,原因就在溫病派的著作,在民國時期被刊刻最多的其實就是王孟英的《溫熱經緯》、吳瑭的《溫病條辨》和雷豐的《時病論》,而當現代化中醫院校學科體制在成形時,缺乏教科書,所以閱讀的也不外是這些著作,故儘管溫病派的著作甚多,但臺灣研讀中醫溫病的著作,卻多從吳瑭之《溫病條辨》開始,這大概是學科體制、界線畫立的時候,該書已較其他溫病派著作知名、佔優勢的原因。此外,現代中醫讀《溫病條辨》時,其時面對的是一個古人論述疾病的世界,很難讀懂,即使懂字面上的意義,也必須用現代觀念作一轉化,才能讀懂。但要讀通,我想會比古人難很多;不過,這也是中醫學迷人之處,因為可塑性很高,中醫累積了千餘年的文化與技術,現代中醫所懂得、所能運用的,往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讀懂、讀通中醫文獻,是開創、是挑戰,也是中醫發展的活路,應該持續關注。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