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醫療史研究訊息 (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版主:「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第121期電子報即將出刊,有興趣的學友請上網瀏覽。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網站電子報120期已經出刊,新增兩本書籍:Seeking the Cure: A History of Medicine in America , and History of Medicine: A Scandalously Short Introduction. 歡迎上網瀏覽。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htm


 


 


另外,最近的醫療史研究資訊,整理如下:


J蔣竹山老師介紹陳元朋老師新作:陳元朋,傳統博物知識裡的「真實」與「想像」,是有關犀牛的博物學的最新研究,刊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3期專刊,於民國995月出版。另外,也介紹了 郭文華 教授的研究:如何看待美援下的衛生?一個歷史書寫的反省與展望,刊載於臺灣史研究,第十七卷‧第一期 , 20103月,頁 175-210。還有,許宏彬兄順利至中興大學歷史系任教。許兄為具有科學背景的醫療史新秀,在流浪博士激增之年代,這真是可喜可賀的消息,恭喜恭喜。以上訊息由新文化史部落格臺灣新史學連線提供。


 


J「日記與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2010819-20(週四至週五)


地  點:國立中興大學綜合教學大樓13樓國際會議廳。大概有二場是與醫療史較為相關的。


主持人 發表人 與談人


沈佳姍(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


從日記看日治時期台灣漢人的孩童照護與死亡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4:00-15:30


第三場


劉翠溶(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賴玉玲(臺灣大學歷 史所 博士候選人)


日治臺灣社會菁英的文明觀與文化認同──從黃旺成的醫療經驗觀(1912-1921)


范燕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http://140.109.185.220/academic_03_look.php?no=102&page=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請有興趣的朋友上網瀏覽囉。


其中有ㄧ則消息:第三屆「身體、技術與歷史空間」主題研究工作坊成果報告及展望之小型會議,怎麼之前沒看到呢?(自我呢喃)以後要多加注意這些學者的成果。這份電子報還將學者報告之PPT連結放上網頁,我覺得很用心,給予瀏覽者最大的方便,讚。


 


http://cbcs.km.nccu.edu.tw/webfolder/Newsletter3_3/index.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轉貼一篇研究回顧,下面是簡介,全文可在網站上看到,請學友自行參閱。


 


「新史學」視野中的近代中國城市公共衛生研究述評


【作者簡介】李忠萍,博士研究生,蘇州大學社會學院。(蘇州 215123)【內容提要】 近代中國公共衛生史研究發端于民國時期的醫史學界和公共衛生學界。20世紀8090年代以來,以城市公共衛生研究為代表的近代中國公共衛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與新形勢下歷史學應對自身革新要求、增強人文現實關懷,積極與社會學、生態學、醫學、公共衛生學等學科交叉滲透密切相關,是傳統史學向「新史學」嬗變進程中拓展研究視野的重要成果之一。然而,「新史學」框架中以城市為代表的近代中國公共衛生史研究還處于成長時期,許多探討尚付闕如。【關鍵 詞】新史學/近代中國/城市/公共衛生


稿源︰ 《史林》()20092


全文:http://big5.xjass.com/ls/content/2009-11/17/content_118020.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潔、衛生與民國時期消費文化(1912-1937


 


版主:這是版主師妹廖珮君最近完成的碩士學位論文,首先恭喜她。這本論文所呈現的不單是民國時期衛生制度、觀念的改變,其特色在於她較集中火力地分析了衛生商品與消費的這個層次,著重切入的角度還有分析衛生產品的製造商,生產清潔用品企業所使用的策略,與他們營運的概況。在浩如煙海的民國史資料中,可以說任何一本書都無法涵蓋民國醫療衛生史的全部面向,因為資料太多、涉及的層面也太廣,重要的是分析的角度要能切中一個主題,行有餘力再將論文層次擴展出去。當愈來愈多人投入這份研究後,整體的面貌自然就漸漸清楚了。這本論文點出了當時衛生商品生產與存在之歷史意義,重點清晰,值得參考。


 


 


論文其他細目:


指導教授: 呂芳上


學位類別: 碩士(Master)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畢業學年度: 98


 


摘要:


隨著民國時期清潔用品製造業逐漸發展,配合上多元的清潔空間,使得民眾的選擇更多。這些與清潔相關的產業基於獲利的目的,不約而同地強調清潔的重要性,促成清潔衛生觀念的普遍化。值得注意的是,以推廣清潔衛生觀念為目標的文章或教科書,側重養成民眾的清潔習慣,使用哪些物品並非論述的重點;清潔用品製造商則試圖營造出「捨我其誰」的商品獨特感,清潔衛生觀念反而只是為了推銷商品。在清潔衛生觀念尚未被普遍接受之前,清潔用品廠商運用一波波的行銷活動,打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進而再培養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良好印象。中外廠商基於開拓市場的目的刊登廣告,主要目的就是刺激消費者對於清潔用品的需求。清潔用品廠商對於清潔衛生的闡釋有別於一般的清潔論述,著重的是產品的特殊功效,唯有添加特殊成份的自家商品才能達到清潔的效果。對廠商而言,行銷活動與產品論述皆為行銷策略的一環,清潔用品的產品論述不一定與清潔有關。為了增加商品的功能性,廠商將清潔用品的功能發揮至最大化,舉凡清潔之後帶來的白皙、芬芳,甚至社交往來、兩性關係,皆可成為該項產品的附加功能。於是清潔用品的清潔論述充斥著似是而非、相互矛盾的說法,使用之後的效果成為最主要的產品形象。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混雜著專有名詞或清潔衛生觀念的廣告,似乎更具有說服力,反映出民國時期的清潔衛生觀念的多元性。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5


 第二章  近代中國的清潔衛生觀念    21


 第一節  晚清以前的清潔文化    22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清潔衛生觀念    38


 第三節  民國時期初等教育中的清潔衛生    51


 第三章  民國時期清潔用品的相關產業    74


 第一節  清潔用品工業的發展    75


 第二節  著名的清潔用品企業    106


 第三節  周邊商品與清潔空間的發展    126


 第四章  民國時期清潔用品的行銷與消費    143


 第一節  一九二0年代清潔用品的行銷    144


 第二節  一九三0年代清潔用品的行銷    167


 第三節  結合清潔觀念的行銷手法    195


 第五章  結論    21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刊出幾篇醫療衛生史的作品,有興趣的學友可以參看。如下:


 


 


近代衛生醫療史研究……………………………………………………本欄目特約主持人:朱英


知識、權力與日常生活——近代北京飲水衛生制度與觀念嬗變…………………………………………杜麗紅(58)


公共衛生與1894年香港鼠疫研究………………………………………………………楊祥銀(68)


戰後臺灣醫療與公衛體制的變遷………………………………………………………劉士永(76)


 


 


http://journal.ccnu.edu.cn/Renwendetail.aspx?id=8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第119期電子報 已經出刊,請上網參閱。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newpaper20100721.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長庚校訊》90(2010.07)刊出之前演講的訊息,很感謝有這樣的整理,因為那天有事不能到場。現在也轉貼供大家參閱。


 


 


當中醫遇上STS


中醫系 游智勝 副教授


   因緣際會執行教育部科技與社會跨領域教學計畫「健康、醫療技術與社會」,無意中發現常被烏雲籠罩的中醫,未來發展竟露出了一線曙光。STS 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學、技術與社會)或“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科技研究 ) 的縮寫詞,它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誕生於 20 世紀 60 年代末的美國,代表嶄新的價值觀與思維模式,且適應 21 世紀世界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1950 年英國科學家暨小說家史諾 ( C.P. Snow ) 揭示了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的存在和對立。他認為二者之間的鴻溝具有不可逾越性,按照這種說法推演,大學必將成為兩種文化持續緊張的主要場所。現實是否真的如此呢?相當多的人的看法是:「隔行如隔山」,在科學與人文之間有幅「無知之幕」,二者缺乏必要的對話、交流和相互理解,以致於有人會去邀請科技界的大老與德高望重的宗教家來進行對話,但在無法聚焦的會談之後,更印證了科學與人文的鴻溝,具有不可逾越性。


  為了替我們所身處的科技社會創造出新的想像空間,跨越科學與人文的鴻溝,教育部在 3 年前推動 STS 教學計畫,獲得許多公、私立大學的教授學者響應參與,如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校長還親自領銜執行,並獲得教育部頒發 96-97 學年度科技與社會前瞻性教學模範計畫獎項。本校通識中心 黃寬重 教授即是教學計畫創始人之一。本計畫共同主持人人文及社會醫學科 張淑卿 老師與通識中心社會學科 陳麗如 老師,她們的學術訓練背景比筆者更容易通曉 STS 的內涵與精神,而如何把 STS 理念滲入課堂教學中,都比筆者更具說服力。筆者有幸執行本計畫,除了可開拓個人在不同領域的視野外,更領悟到 STS 可以對中醫未來發展的戰略思想,提供不同層面的理論基礎。STS 與中醫其實有許多相似處,中醫理論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講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疾病間的整體協調平衡;而 STS 則面對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以及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等議題。所以,歷史悠久的中醫發展可為其借鑒,又可為其中介。台大 STS 教學計畫團隊曾有大 S 與小 S,誰大誰小的譬喻,STS 裏面隱含平衡大小 S 的密碼,T 不就是中醫 ( 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之代碼,中醫為中介,平衡大小 S,是最佳架構。筆者在教育部期中報告曾提出這樣的看法,不過有學者不以為然,他可能認為 STS 是新興極有活力的學術領域,如旭日東昇;而中醫學術雖歷二、三千年不亡,但已垂垂老矣,宛如日薄西山,無法相提並論,再加上外界與中醫自身許多施於傳統醫學的作為就如老子所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增加許多知識卻損害了本質;或如《莊子‧應帝王》寓言所說:「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可謂愛之適足以害之,當代的中醫處境正如 李致重 教授所描繪的處於「即將消亡的邊沿,新的突破的前夜」,當中醫遇上 STS,必定塵埃落盡,脫胎換骨。


  本計畫團隊在過去一年來已執行七場專題演講、一次讀書會及二場工作坊,本學期尚有二場專題演講待辦。專題演講首場由中研院社會所蔡友月助研究員以社會建構論的觀點透視疾病,希望培養醫學專業走出教室的視野,主講「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第二場由成大公衛所許甘霖助理教授將醫療行銷置於醫學人文教育的核心而重新反省醫學專業倫理,主講「從體徵的意義化到社會交往的醫療化:醫學美容行銷的社會邏輯初探」。第三場由成大醫學院 STM 中心許宏彬專案助教授則以實驗室對於物質技術與社會手段的運用,反思今日藥廠、醫院及醫師在新藥研發與推廣中的角色,主講「阿片的滋味:日治台灣阿片專賣的開展及其科技實作」。第四場由師大地理系吳 鄭重副 教授透過解開婦女與廚房的死結,重新啟動空間改造,並協商性別與家務的分工,主講「公寓廚房的空間生產與母職家務的身體再生產:一個『身體-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第五場由清大通識中心林文源助理教授試圖以病患的角度,探討病患的集體行動在透析醫療的變遷中扮演的角色與貢獻,並進一步討論透析的品質,主講「台灣透析社會力與醫療品質變遷」。第六場由台大社會系吳嘉苓副教授從醫學知識被生產的元素切入,直搗現代產科的研究將「臨床因素」邊緣化與黑盒的原因,主講「臨床醫師為何不再研究臨床因素:台灣剖腹產研究的歷史轉折」。第七場由成大醫學院 STM 中心翁裕峰專案助教授透過深度訪談與文獻分析法,解說職業傷病認定標準的相競取向,主講「過勞死認定標準政策制定過程分析」。至於讀書會則邀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林宜 平助理 教授,帶領導讀 STS 的重要文獻〈民主、專業知識、和愛滋療法運動〉( Epstein,  2000/2004) 以及〈社會世界、行動者網絡與爭議:以膽固醇、飲食中脂肪與心臟病為例〉( Garrety, 1997/2004 )。而每個月專題演講的安排、舉行,有賴醫學系方基存主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柯毓賢主任總是排除萬難,在忙碌的醫療工作中,準時出席本計畫各項活動,是連結醫學與人文的最佳示範。為了落實計畫團隊的課程與教學目標,擴大本校對於 STS 觀點的認識,並連結校內對 STS 感興趣的成員,以尋求校方對新課程及課程改革的支持,而舉辦「醫護教育為什麼需要 STS 觀點?」工作坊,邀請多位 STS 專家學者從醫護教育探討課程改革的各個面向, 陳 君侃副校長與黃寬重講座教授全程參與,加入討論,顯示校方對 STS 課程改革的重視。而「當中醫遇上STS」工作坊則邀請臺灣 STS 學會理事長 林崇熙 教授介紹 STS,主講「當 STS 遇上中醫-STS 在面對什麼重大議題?」另外,中研院台研所劉士永副研究員從日本科學化研究漢方之脈絡到台灣對「科學」藥品的想像與需求,主講「中藥科學化與科學中藥--以台灣為中心之個案觀察」。 中研院近史所雷祥麟副研究員則由「作為台灣醫學現代性代表人物的 杜聰明 博士,為何竟持續一生地推動被視為『落後、不科學』的漢醫醫院計畫呢?」的問題意識逐步解謎,主講「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三位講者精闢的演講,引人入勝,吸引諸多年輕的醫師、研究學者、本校人文教師,甚至北醫的教授一起參與。


  STS 計畫的重點即是進行課程改革並產生教案,希望以計畫成員自己的研究為基礎,配合問題意識,以  STS關於特定議題切入方法的介紹,提問重點等等,來進行 STS 教案的撰寫。 張淑卿 老師負責 STS 核心課程「科技與社會研究導論」,希望從科學知識的建構、醫療科技的不確定性、標準化、使用者的角度、性別、常民的參與等不同的研究取向,提供醫學生接觸人文社會思考方式,並藉此反省科技、醫療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並撰寫「科學知識與社會實踐:胸部 X 光檢查與結核防治」教案。另外, 張 老 師還 教授 STS 延伸課程「公衛歷史調查」探討戰後台灣的公共衛生議題,例如:烏腳病研究、有害廢棄物、米糠油多氯聯苯中毒、RCA 等工殤議題、塵肺病、肺結核等環境、職業與健康相關議題的討論。希望藉由案例討論的安排,讓學生了解醫療衛生的發展歷程,關懷弱勢,同時增進學生的反省力。 陳麗如 老師負責 STS 延伸課程「健康、醫療技術與社會」,除了以傳統的醫療社會學關照所關切的議題外,亦檢視科技與社會交互形塑的過程。課程主要分成四個部份,包括「理論與重要概念」、「醫療專業的建制與產業化」、「醫學知識與權力」、「醫療技術與常民知識」與「健康不平等」。並由此撰寫「醫療化(1.醫療化概念的介紹,2.醫療化現象:女性身體與醫療化)」教案。另外 陳 老 師還 教授 STS 延伸課程「性別、科技與社會」,以性別研究觀點對科學與科技進行三個主要面向的探討,檢視看似客觀中立的科學知識、科技的生成與應用,與社會相互形塑的過程。第一個面向檢視的是科學與科技領域中,不同性別參與程度的差異情況與原因。第二個面向是「科學知識的性別政治」,檢視科學知識生產與建構等過程的性別意涵。第三個面向則檢視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如何受到性別權力關係的影響,而性別權力關係又如何透過科技的發展而複製、強化或改變,希望藉由社會科學的觀點和概念,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科學與科技的發展,關切性別、科技與社會之間的交互影響,進而有能力反思其日常生活中的科技運用、科技教育學習過程,以及未來職業生涯所面對的科技生產與運用之性別意涵。計畫網頁架設維護由助理錢克綱執行,將演講、討論摘要、課程大綱與研發之教案公佈在執行成果網頁。個人負責的「醫師、病人、社會」課程雖非 98 學年度核心課程,但我們已為未來準備,採問題導向學習 (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 的小組教學。PBL 教學與 STS 教學共同特點是它們都強調討論及合作學習,讓學生們能同心協力的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建立假設並經由適當的資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透過本計畫的專題演講與工作坊的運作,使個人深刻的認識到,醫學本是技術與人文的綜合體,醫學工作者應體現科學與人文文化的統一,而現代醫學在技術高度發展的同時,人文精神卻相對出現了嚴重失落,不少醫學工作者,只關心技術上成就,而對於技術運用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對人的長遠身心健康則採取相對冷漠的態度;只滿足用現有醫學知識解釋民眾的疾病和健康,對於這種解釋的合理性、真理性卻缺乏深刻的思考;迷信醫學在現有模式中的發展,忽視大眾自我保健經驗;堅持現有醫學模式的“權威性”,拒絕來自其他方面的批評,如果這一切繼續下去,會使醫學成為僵化之學。醫學本質上是富於人性和批判理性的,是科學和人文文化內在統一的學問,要使醫學真正造福人類,作為醫學領域中的一份子不應當僅僅關注醫學技術、醫學知識增長,更應當關注這種增長的合理性,醫護教育為什麼需要 STS?值得我們反思。


  總之,通過 STS 教育向醫學生提供關於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整體化理解,並且使醫學生把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背景聯繫起來,瞭解科學技術的價值功能和自己的社會責任,成為既有知識又有社會責任感,還能處理高科技社會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的人才。


 


http://memo.cgu.edu.tw/Secretariat/news/90/research/research_1.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由竹山老師的部落格轉貼過來的兩則訊息,真感謝。第一篇文章特想看,網上有PDF,很方便。


 


近二十年中國醫療史研究作者: Vivienne Lo
But is it [History of] Medicine? Twenty Yea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Healing Arts of China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May 28, 2009
Soc Hist Med 2009 22: 283-303


 


李尚仁的最新醫療史論文:德貞論中國的衛生Discovering ‘The Secrets of Long and Healthy Life’: John Dudgeon on Chinese Hygien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November 3, 2009
Soc Hist Med 2010 23: 21-37


詳情參考: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08577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0845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第118 期電子報已經出刊,歡迎上網瀏覽。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newpaper20100709.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新一期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8期(2010.6)將刊出 祝平一 老師的〈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明清醫療市場、醫學知識與醫病關係〉;以及小濱正子教授的〈計畫生育的開端——19501960年代的上海〉等兩篇有關醫療與社會史的論文,有興趣的學友們可以多加留意。


另外, 蔣竹山 老師部落格貼出兩本書訊,分別是:


Asaf Goldschmidt,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ng Dynasty, 960-1200Yuan-ling Chao, Medicin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 Study of Physicians in Suzhou,1600 -1850 研究專著,版主就不重複貼文了,學友們可至部落格參看囉。附網址:(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08113)和(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0809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本期《國史館館刊》24期(20106月)內有刊出 張淑卿 博士的文章〈1950-60年代臺灣國民學校的衛生教育〉,有興趣者可以參閱。


 


 


http://book.drnh.gov.tw/page/02_news/news02.aspx?bookid=336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那天就收到了,太忙一時忘記,趕快告知大家。電子報117期發行了,裡面有PO些新的演講與活動,本站就不再PO文囉,敬請上網瀏覽: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newpaper20100621.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主辦


2010/4/24-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eases and Public Health in Asian Ports (1850s-1950s)

 

Date: 24-25 June 2010

Venue: Room 501, Shaw Tower,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Ý 24 June, 2010 Ý

 

08:30 - 9:00    Registration

 

9:00 – 9:30      Opening Ceremony

Welcoming Address:      MAK King Sang Ricardo (Head, Department of History, HKBU)

Opening Addresses:     CHOW Kai Wing (Director, Modern History Research Center, HKBU)

                                          WONG Man Kong (Chairman, Organizing Committee)

 

Group Photograph

 

 

9:30 – 11:00          

第一組﹕醫療史研究新視野

Panel 1: Historiography and New Perspectives of Studies in Medical History

 

主席﹕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

Chair: LEUNG Yuen-s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

周佳榮 (香港浸會大學)

 

CHOW Kai-wi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             從常州到滬港 — 孟河醫派與中西醫匯通

From Changzhou to Shanghai and Hong Kong: The Menghe School and the Fu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2.

余新忠 (南開大學)

 

YU Xinzhong (Nankai University)

 

¡             晚清的衛生防疫與近代身體的形成

The control of diseas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Body Concept in Modern Times

3.

蔣竹山 (國立東華大學)

 

CHIANG Chu-shan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             新文化史視野下的亞洲醫療史研究:回顧與展望

A New Cultural History of Asian Medicines: Historiography and Issue

 

11:00 - 11:30   Tea Break

 

11:30 - 13:00

Panel 2: The American Factor in the Making of Modern Public Health System: South China Perspectives

 

Chair: CHU Yik-yi Cind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1.

XU Guangqiu (Friends University)

 

¡             American doctors and the modern health and hygien movement in Canton, 1835-1935

2.

David J. K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Women’s Healing Spaces: Female Patients and their Foreign Doctor in Canton Hospital, 1835-1855

3.

Carol TSA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Normalising Women’s Diseases: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Chinese Elites

and American Philanthropists in Hong Kong, 1880s to 1930s

 

13:00 – 14:30         Lunch

 

14:30 – 16:00

第三組﹕管理與預防

Panel 3: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主席﹕李金強 (香港浸會大學)

Chair: LEE Kam-keu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1.

胡成 (南京大學)

 

HU Cheng (Nanjing University)

 

¡             性病預防、道德規訓和文明形象—以進德會為中心的上海禁娼(1919-1925)

The Prevention of Venereal Diseases, Moral Admonishment, and the Civilizing Images: The Abolishing of Prostitution Advocated by Shanghai Moral Welfare League i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1918-1925)

 

 

2.

羅婉嫻 (香港浸會大學)

 

LAW Yuen-han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             戰前新加坡的瘧疾預防政策

The Anti-Malaria Policies in Pre-WWII Singapore

 

 

3.

黎漢基 (中山大學)

 

LAI Han-kei (Sun Yat-Sen University)

 

¡             廣州藥物規管的政策變遷(1921–1957)

The Changes in Controls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 Guangzhou (1921-1957)

 

16:00 - 16:30pm     Tea Break

 

16:30 - 18:00

Panel 4: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Colonialism in Public Health Systems

 

Chair: Wataru IIJIMA (Aoyama Gakuin University)

 





















1.

Robert PECKHA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Infective Economies: Plague and Trade in Hong Kong

2.

WONG Man Ko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             Poverty and Disease: Beriberi in Southeast Asia and Hong Kong

3.

KIM Young Soo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             Making medical and sanitary systems in treaty port Incheon

 

 

 

Ý  25 June, 2010 Ý

 

09:00 - 10:30

Panel 5: The Politics of Quarantine in Asian Ports

 

Chair: MAK King-sang Ricardo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1.

YIP Ka-c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             Segregation, Isolation, and Quarantine: Protecting Hong Kong from Diseases in the Prewar Period

2.

Tomo ICHIKAWA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             Negotiating the Maritime Order: History of Quarantine in 19th century Japan

3.

Yuki FUKUSHI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             Shipping and Maritime Quarantine in Modern East Asia: focus on Chinese-Japanese Relation

 

 

 

10:30 – 11:00         Tea Break

第六組﹕醫療傳教士與近代西醫在中國港口的發展

Panel 6: Medical Missiona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ese Ports

 

主席﹕蘇精 (國立清華大學)

Chair: SU Ching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1.

孫琢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SUN Zhuo (Th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在醫學與宗教之間:合信在華醫學活動新探

Between Medicine and Religion: A new perspective on Benjamin Hobson’s Medical Activities in China

2.

蘇芳玉 (國立中央大學)

 

SU Fang-yu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             清季西式醫療在臺灣的拓展—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

The Expansion of Western Medicine in late Qing Taiwan: The Presbyterian Missionaries and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as Cases Studies

3.

胡衛清 (山東大學)

 

HU Weiqing (Shandong University)

 

¡             近代汕頭的疾疫與防治:以長老會福音醫院為中心的考察 1867-1927

The Control of Diseases in Modern Shantou: The Presbyterian Hospital as the Case Study (1867-1927)

 

11:00 -12:30

12:30 - 14:30 Lunch

 


東亞醫療歷史工作坊

East Asian Medical History Workshop

 

June 25, 2010

14:30 – 17:30pm

Room 501, Shaw Tower,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主持 Chairman & Discussion Facilitator

葉嘉熾 (教授,馬里蘭大學)

YIP Ka-ch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講者Contributors

周佳榮 (教授,香港浸會大學)

CHOW Kai Wing (Professor,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             二十世紀以來的中國醫學史研究

        (A Review of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胡成 (教授,南京大學)

HU Cheng (Professor, Nanjing University)

¡             走向“關注底層民眾”的醫療史研究 — 以東三省鼠疫蔓延時的檢疫、防疫為中心(1910—1911)

        Turn to “History from Below”: The Anti-Plagues in the Three Eastern Provinces        (1910-1911)

 

蘇精 (教授,國立清華大學)

SU Ching (Professor,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基督教傳教會檔案中的醫學史料

        Sources for Medical History from Protestant Missionary Records

 

飯島涉 (教授,青山學院大學)

Wataru IIJIMA (Professor, Aoyama Gakuin University)

¡             日本人醫療史研究述評

 

余新忠 (教授,南開大學)

YU Xinzhong (Professor, Nankai University)

¡             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的現狀與趨向

        The Socio-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State of the Field Revie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是從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的「清史讀書會」電子報上擷取下來相關訊息,供大家參考囉。


2010/04/12 陳秀芬教授講演活動記實


 


四月十二日,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陳秀芬教授應邀至近史所演講「養生與修身:晚明文人的身體書寫與攝生技術」。陳教授係英國倫敦亞非學院博士,研究精神醫學與身體史。有感於醫療史、身體史和社會文化史之對話較少,《養生與修身》(臺北:稻鄉,2009)一書試圖整合身體醫療史及社會文化史,主題上則嘗試藉由養生(醫家、養生家、道教)與修身(儒家)結合,對儒家之養生與修「身」之法進行再思考。


養生一直是中國傳統醫學、仙道與部分政治權貴關注的課題,儒家對於養生的態度向來隱微不張。宋代後,帶有濃厚宗教、方技色彩的養生思維與作為跨越原有軫域,開始在不同的社會場域中現身。《養生與修身》一書中,作者注意到明嘉靖 (1522-1566) 後出現的許多養生文本,藉由分析當時科舉考試與一般教育、印刷術及出版業、商業經濟的發展,其與文人文化與物質文化的關係,說明養生文本的作者、出版機制、內容,並指出晚明養生的「文人化」傾向與趨勢,勾勒出晚明養生文化的幾種面向。為了釐清養生的「文人化」、「世俗化」甚至「商品化」在明代社會及其在整個中國史上的意義,此書的研究著重於考察晚明養生書寫與文人修身的關係,提供一個關於傳統日常生活史的側面瞭解。


陳教授提出幾點思考與未來研究方向:修身是否等於「道德化」的養生?養生是否只是身體教養以及補養(特別是富人)虛損的身體,窮人有無養生?養生是否旨在轉化柔弱的身體以為武器?性別與年齡上,養生的寫作者主要是以中老年男性為主,女人、兒童有無養生?養生之季節和時間觀是否適用所有階級的人?養生風氣與補養文化是否特別盛行於江南地區?是否可視作普遍現象?古代的養生(個人)是否等於現代衛生(個人污染、環境污穢、國家控管)?


會場的討論熱烈,主要集中在晚明養生文本的讀者與相關實踐。是誰在實踐與使用高濂《遵生八牋》等醫書?李漁等文人的養生書寫又如何與醫書知識系譜扣聯?醫療史寫作的確切語言(如儒醫混入後)如何掌握?不同宗教,如佛、道教又是否可以按此引伸,作進一步的討論?這些都是可供思考的進路。


 



http://mingching.sinica.edu.tw/newsletter/parts/qing_history.htm# 2010/05/26 +Jennifer+Eichman+博士講演活動記實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第115期電子報已經發行,敬請上網瀏覽。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htm


有三本書值得關注,特別是:范燕秋,《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臺灣醫學史》(台北: 稻鄉 ,2010)。我在網路上看不到其目錄,是否跟之前出版的有所重疊,還是第二版,不甚清楚。另兩本是:匡思聖等著,《人權影像:從電影文本認識醫療社會(台北: 巨流 ,2010)。以及Ben Goldacre 著;蔡承志  譯,《小心壞科學:醫藥廣告沒有告訴你的事!(台北:繆思,201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版主:「影像與醫療的歷史」電子報114期已經出刊,請上網參閱。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題,較重要的消息有: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2010「後殖民衛生史」工作坊等,詳細參閱: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newpaper20100422.htm#網路資源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怎麼會呢??這就好比史語所解散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一樣,不可能的,但它發生了。這對醫史研究的風氣一定會有影響的,有沒有人可以回答WHY?聽說是被併到倫敦大學的學院內,雖然網站消息指出它們還是會支持醫療史研究,但這個動作顯然是令人驚訝的。


Wellcome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s closing down

Today’s sad news for historians of medicine (of all periods and specialities) is that the Wellcome Trust and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 have decided to close the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t will be winded down over a two-year period.

The decision probably doesn’t come as a surprise to those of us who have followed the Centre policy of the Wellcome Trust closely during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Nevertheless it is sad news. The Centre —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999 when the Academic Unit of the 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was taken over by UCL — is probably best known among the general educated public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as the institution where the late Roy Porter worked.

For specialists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t has been a site for scholarly pilgrimage. Not just because of Roy Porter, Bill Bynum, Vivian Nutton, Janet Browne and other excellent scholars who worked full-time there, but also because of hundreds of phd students, postdocs and senior guest research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ho spent longer and shorter times at the Academic Unit/Centre. And not least because of the proximity to the library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 the best of its kind in the world.

The decision seems to have come as a surprise to the Centre. As late as a month ago the website was revamped, and last week they launched a blog for the Friends of the Centre.

The Centre is starting the wind-down period with a three da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uture of Medical History’ to be held 15-17 July 2010.


轉貼自:更多訊息,參考http://stsweb.ym.edu.tw/board/read.php?f=8&i=3424&t=342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版主:影像與醫療研究計畫電子報112期(2010/04/12)已經出刊,歡迎上網瀏覽: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newpaper20100412.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