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會議紀要這麼快就出來了,撰寫者是那位頗為用功的復旦歷史所研究生嗎?


 


 


教科書: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重要媒介


 


·  2013-07-16 06:45: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雷家瓊 通訊員 徐佳貴)767日,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舉辦第5期訪問學者工作坊,以教科書為中心,探討近代中國的知識生產與文化政治。


  


 


教科書與近代中國


  復旦大學教授鄒振環分析了晚清留日學生的英語教育與日本英語教科書在華譯刊情況,指出近代中國對西方語言的學習,亦曾同樣通過“東洋”管道,日本人所編英語教科書對在日中國留學生乃至後來中國國內的英語學習,都有一定影響。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韓子奇探討了晚清地理教科書的全球圖像問題,著重分析了晚清地理教科書的文字與圖像表達。臺灣大學的韓承樺梳理了19021935年社會學作為一類知識與一門學科在中國的引介與傳播過程,尤其是其中所謂“心理傾向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脈絡,認為心理傾向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發展,有一段“由面至點”的過程。臺灣“中原大學”助理教授皮國立考察了民國時期的中國醫學史教科書與醫史教育,提出民國時期中醫史教科書的編纂一方面受當時中醫學界的重視,一方面又普遍存在抄襲、知識內容低水準重複等問題。


  新名詞、新概念的傳播


  學者還以教科書為主體或重要史料,爬梳某些語詞、概念、學說或歷史敍述模式在近代中國的傳播情況。復旦大學教授章清論述了晚清以降“新名詞”的浮現對“中國歷史”的重塑,指出近代中國所謂“新名詞”,並非僅僅包含新的知識內容,它們也深刻影響到教科書的書寫框架,乃至使之越發趨於“政治化”與“意識形態化”。安徽財經大學副教授劉超聚焦於民國歷史教科書中“清朝史”的表述問題,認為民國教科書表述清朝歷史,前後尚有基於“共和”立場與漢族立場之別,對中國民族主義的研究,需關注中國內部因素。南京大學特聘教授孫江主要依託教科書等文本的內容,分析了“人分五種說”在日、中等國流傳與變異的情況,重點回應和修正了馮客(Frank Dikotter)的相關研究。復旦大學的章可博士、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陳建守則分別考察了“現代”、“啟蒙運動”兩詞的引介、傳播與“本土化”的使用情況。


  近代知識轉型的物質化與制度化形態


  其他學者則更關注“觀念的社會史”的思路,探討近代知識轉型的物質化與制度化形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林郁沁(Eugenia Lean),以民國“媒體人”陳蝶仙所編的《家庭常識彙編》為主體材料,揭示出實驗與鑒定“指南”之類的書刊編纂在當時工商業與物質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美國巴德學院(Bard College)副教授高哲一(Robert J. Culp)以王雲五的出版理念與活動為中心,分析民國知識份子與商業出版合作、並由此將新知推介給“一般讀書界”的情況。復旦大學副教授張仲民考慮了清末的“廣告”論述及實踐,認為近代上海報刊上的廣告“論述”與“實踐”之間差距甚為明顯,研究者必須對此有足夠的警覺。復旦大學講師孫青考察了清末科舉改制時期的新學課藝,以兩個地方在1901年科舉改制後的課藝為個案,分析科舉在將廢未廢之際地方教育中新舊雜陳、中西互滲的複雜情形。復旦大學的徐佳貴以晚清浙江里安縣一名普通地方士子的日記為主體材料,發現與廢科興學相伴隨的“四民社會解體”在地方上尚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遠較過去研究者所認為的複雜。


  最後的綜合討論中,學者一致認為,近代中國新知識觀念的產生是一個牽涉面甚廣的問題,不僅要關注辭彙、概念與知識思想結構的次第影響,還要考察經濟、社會、文化資本在其間的作用,並關注相關資訊的流通擴散,以及知識“權威”的形成過程、“權力”的運作機制等問題。


 


責任編輯:劉娟


 


http://www.cssn.cn/11/1103/201307/t20130716_38226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