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


 




 




作者:王秀雲、林文源、林宜平、邱大昕、陳信行、陳政宏、陳曉齡、郭文華、曾凡慈、楊弘任、鄭斐文、戴東源、羅士翔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21205




 




內容簡介




 




專家閃開、柯南讓位

STS
分析法告訴你真相永遠不只一個




 




  STS不是CSI,但同樣能在事件現場,發掘隱藏的線索,帶領你踏上尋求真相的旅程。




  空難事故、BMI指數、拼裝車上路、有機溶劑中毒、子宮頸癌疫苗、發展遲緩,這些名詞,聽起來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不懂飛安,就不能判斷空難的原因嗎?BMI數值,是唯一可以正確測量健康的依據?拼裝車被指正為不安全的交通工具,真的有比一般汽車危險?工廠員工有機溶劑中毒,到底誰該擔負責任?不注射子宮頸癌疫苗,罹病機率就會增加?發展遲緩的原因,真的是父母太寵?




  當這些問題浮出抬面的時候,我們總在第一瞬間選擇相信「專家的話」,相信這些涉及科學與醫療的專業領域,專家能夠為我們分析利弊得失,告知我們一條應該選擇的道路。可是,誰來保證專家是否每個面向都能瞭解?誰又能證明專家的解決之道就一定是最好的?




  當空難的原因被證實從民航局到航空公司,都有漏失;BMI的健康評斷標準背後牽涉藥廠利益;拼裝車的車禍機率遠低於一般汽車;工廠的溶劑污染,從企業到政府皆有責任;子宮頸癌疫苗的效用,走出實驗室之外還有待驗證;發展遲緩,與新生時的體重息息相關。這些研究結果,證明了所謂身處科學與醫療之中的專家,依然有其疏忽的部分。而我們對於問題的判斷,已經不能單純藉由專家來輔助。




  STS要彌補的正是這個部分,當科技與醫療忽略社會網絡對它們造成的改變、一般民眾也希望能擁有更多站上專業談判桌的知識,STS分析法則點出問題的環節,讓意外盡可能在事先做出預防,並且也讓我們擁有更多與專家對話的力量。




  本書即是由一群抱持熱誠的STS學者合著,希望藉由這本書告訴大家,STS分析法不僅不難,學會之後還非常好用。當我們讀完這本書,可以丟開「專家才是權威」的印象,拋棄行家、推走柯南,自己化身偵探,分析每一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件!




本書特色




   拋開落落長的說教,直接從意外現象入手分析,讓你不必為了讀學術理論而頭昏眼花。




   全書皆為台灣本土案例,在地化+生活化,讓你與STS溝通零距離。




   看膩了一般論調?覺得大家想得都差不多?STS不僅告訴你一般人怎麼想,還用STS方法破解一般人的想法,顛覆傳統、超越思考,這才是STS精神。




作者簡介




王秀雲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副教授




林文源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林宜平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陳信行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陳政宏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陳曉齡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歷 史系 博士生




郭文華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曾凡慈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楊弘任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鄭斐文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戴東源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羅士翔




  律師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理事




編者簡介




王文基




  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目前任職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學術興趣為醫學史,科學史與科技研究。閒暇時喜好觀看犯罪偵察影集,閱讀偵探小說,同時極其努力地向自己及家人證明歷史研究與偵察兩者實際上在知識論與方法論上具有高度的相關性。




王秀雲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 史 博士,副修婦女研究。目前任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及STM(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學術興趣為醫學史、性別與科技及性別與婦女史。與愛好和平的人類學家共居,家中有兩子。若有難得的閒暇時間則喜歡看書、煮食及與小孩一起講故事。




郭文華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博士,服務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自小不是大偵探,卻好奇好問,從東亞追到台灣,從家庭計畫尋到生技製藥,從大學跟到醫院,在醫療與社會領域裡挖掘科技與社會的線索。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 瞿海源

「科技與社會」這個新興的領域不只是在探究科技和社會的關係,更是具有批判力的學術的社會運動,以多學科開創性的深廣的研究,卸除專家迷思及政治經濟社會加諸科技的約制。在國內,近年來快速興起有關科技與社會的研究,成果斐然。本書就解析了台灣幾個重要的與人們切身有關的問題,如空難、海難、肥胖、癌症等等。研究者全面深入探究相關問題,提出銳利而嚴謹的論述,釐清了問題癥結所在,讓讀者對有關問題有完整而不落窠臼的新的理解。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STS打開科技的黑箱,揭露了科技就是一種政治。




吳嘉苓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這些迷人而驚奇的STS案例,翻轉我們對於科技的了解,指引科技社會的新境地。




 




專業推薦:(按筆畫順序排列)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吳嘉苓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陳瑞麟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傅大為 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楊倍昌 成功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

盧孳艷 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所教授

瞿海源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




 




目錄




關於STS的幾個Q&A,又或者是使用手冊……




第一部分 案例研究──作為一面反映社會的鏡子,STS告訴我們,你的安全與健康正遭受威脅……

案例一 空難 空難的真相,與我們想像中不一樣?

案例二 肥胖 BMI 指數高,就一定不健康?

案例三 中毒 有機溶劑毒害我們的健康,為什麼無法防範?

案例四 船難 新式交通工具,就一定比拼裝交通工具安全?

案例五 眼盲 視障者的輔具,真的讓視障朋友感覺好用?

案例六 愛滋 驅逐AIDS感染者,就能夠維護公共健康?

案例七 癌症 沒有打HPV疫苗,會容易罹患子宮頸癌嗎?

案例八 遲緩 發展遲緩的真正原因,是否一直被我們忽略?




第二部分 關鍵字報告──理論追蹤

關鍵字:適當科技

關鍵字:技術物的政治性

關鍵字:ANT

關鍵字:醫療化及生物醫療化


關鍵字:新興疾病與治理




編後記




 







關於STS的幾個Q&A,又或者是使用手冊……




  王文基 VS . 行人




  拿到書的時候,我們看見書名有STS這個詞,但其實我們跟STS並不熟,請問什麼是STS




  與其說要定義STS是什麼,還不如說,STS學者共享某種態度或立場。嚴格說起STS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個領域。不同的學者對STS有興趣,源自不同的理由。我個人以為,這群人之所以被STS吸引,主要是我們身處在一個高度科學化的社會,生活周遭的許多事情都與科技、醫療有關。然而這類事情長久以來都是由所謂的「專家」處理,但也因此引發了不少問題。既然科技與日常生活關係非常緊密,STS學者希望從有別於主流「專家」的角度看事情(不過許多STS學者也有理工、醫學的背景),籠統地說這包括科技在現代社會具有的意義,社會與科技兩者間的相互影響。這大概是STS學者最主要的關切點。




  令人好奇的是,似乎很少聽過人提及STS如何產生,究竟STS出現於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之下?




  整個脈絡有點長。不過相當簡單的版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核能用於戰爭,戰後將化學藥劑大量使用在農業之上等現象,使得19501960年代許多學者對現代科技的發展有所保留。同一時期,國際間也爆發許多政治與社會運動(如反戰、民權、學運、女權、消費者運動)等。當時社會瀰漫著一股反體制的風潮,許多主流價值被挑戰。原本大家覺得科學、技術與醫學是現代文明帶給人類最好的東西,然而後來很多發展證明其實不盡然如此。一些學者們便從不同的角度(如哲學、歷史、社會學、人類學、政治科學等)探討科技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其具有的意義,以及如何實際面對這個新興的狀態。




  剛才提到STS是從哲學、歷史、社會學、人類學等角度來看社會,那麼,STS與傳統社會學的差異在哪?




  面對越來越高度發展的科技社會,STS的學者反思,傳統學問的解釋力道是否還足夠?比如說十九世紀便誕生的社會學,基本上處理的是人類社會的構成、發展與性質,長久以來關切的比較是階級、種族、性別等社會結構的議題。就自身的發展,社會學比較難直接觸碰科技的部分。社會學家更關心的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互動。相較之下,STS更強調科技與社會的緊密關連,更願意瞭解科學、技術、醫療的內容。




  當然,這也不代表STS與社會學兩者涇渭分明。國內外有許多優秀的STS學者,同時也是很好的社會學家。與其說我們想要在STS與社會學(或其他相關領域,如歷史,哲學,政治科學等)間清楚地畫界,還不如說我們可透過領域間的交流,相互認識與激盪,從對方吸取更多的養分。




  承接前面的問題,剛才有說STS的產生源於二戰後,那麼在台灣呢?又是什麼社會背景促成發展的?




  這個其實有點複雜,每個人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根據我個人粗略的觀察,STS大概是十多年前由幾位朋友引進國內,各有自己的歷史,以及承繼的學術理路。但這恐怕同時也跟台灣當時的政治氛圍,特別是社會轉型的過程相關。相當簡化地說,有點像是解嚴後,有很多東西都被挑戰,其中也包括西方理性的價值,以及台灣專家政治的文化。




  另外也蠻有趣的是,一開始台灣學界對STS感興趣的多是歷史學家、哲學家,比較關心的是與「科技研究」(Science Stud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相關的一些議題。可是STS本身打破權威、批判主流觀點的立場十分鮮明,因此後來已經不只是傳統研究科技史、醫學史、科學哲學的朋友感興趣,越來越多從事當代研究的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公衛學界的朋友也陸續加入STS的行列。後者更強調的是理解科技與社會的互動,以及積極地構思他們的研究如何能夠改變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STS聽起來似乎跟整個社會研究很有關係,那麼,知道STS,對於我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嗎?




  就像我剛剛講的,現在社會上科學、技術、醫學議題與問題層出不窮。不管國內外,面對此類問題目前都還比較是理工生醫等訓練背景的人在討論與處理;碰到科技災難與科技爭議時,一般人比較聽到的也常是所謂「專家」的聲音。如此一來,一般人也就只能請教專家,為我們分析利弊得失,提出最好的解決之道。可是STS學者就覺得,這樣的情況好像有點問題:「專家」是不是瞭解跟科技、醫療相關的所有事情?他們提出的解釋與解決之道,一定就是最好的?是不是只有一種看待與處理科技議題的方式?甚至說,究竟由誰來界定我們面對的是「單純」的科技、醫療問題?所以從某個角度而言,STS其實也有一點像是在訓練反身性或批判思考的一種取徑,而這前提是科技議題應該是「公共事務」而非我們常在報章媒體上聽到的「專業問題」。




  相對而言STS也會有一個建設性存在嗎?




  對!如果說要去批判,要去解構,就必須先對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我們所面對的現象進行分析。所以我覺得STS的一個貢獻便是,我們現在所身處的高度科技化與醫療化的社會是可以而且應該被分析的。這不僅與分析能力相關,也涉及話語權:一般人也可以參與瞭解與分析,而非將問題留給所謂的專家。透過STS式的分析,我們可以瞭解事件的方方面面,找出主流觀點之外的其他可能性,而在這樣的基礎上,甚至可以去重構整個社會。




  STS不希望強調自己是權威?




  對,其實是希望透過作者們的分析,讓讀者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面向。至於讀者之後要採取什麼態度,可以自己去想。所以這是一個開放的狀態。講得更實際點,現在課堂上,同學們的看法、觀點其實都很多;如果老師的立場特別強,他們反而會覺得被限制。在大學部或是在高中討論與STS相關的議題時,我們希望帶給同學新的視野,而他們如果有這樣的視野,可以去看到很多很多事情。他們得到的結論,也可能跟我們的不一樣。這樣也很好。




  所以在這本書裡,STS希望帶給我們「自由想像」這樣的觀念嗎?




  對,自由想像十分重要,或者說想像變成自由很重要。然而,STS也不是強調anything goes,或徹底的相對主義。很多STS的案例讀起來雖然十分有趣,文字也淺顯易懂,但其成果還是立基在對事件的細緻觀察,以及與既有研究的持續對話之上。




  此外,我想再強調一點:台灣STS發展的早期,很多重要經典都是翻譯的,不管是《科技渴望社會》、《科技渴望性別》,行人出版的《利維坦與空氣泵浦》,乃至於更早且在不同脈絡下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這些書中基本上都是國外的案例。我們編輯這本書就是希望台灣或是華文世界的讀者,在閱讀這些比較在地的案例時更有感觸,更能掌握STS的精神。




  本書的作者其實也來自相當不同的領域,包括社會學、性別研究、文化研究、哲學、歷史、造船工程、法律等。




  既然作者們的背景與專長差異頗大,那麼STS有什麼共通處吸引了這群人?




  STS最近幾年吸引許多人關注,當然他們不見得會稱自己做的都是STS。據我的觀察,最近幾年台灣出現很多的社會運動、社區運動或者是環保運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