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蔣竹山老師的心得,我覺得很有意思,可以讓初學的研究生參考,轉貼給大家。









蔣竹山2012/4/12



(1) 題目不要太大,大到什麼都可放進來談。


(2)
題目的時代要明確,不要只出現某人的某個文本研究的字樣,日後讀者在查碩博士論文時,就很難用朝代來搜尋。

(3)
題目寧繁勿簡,六個字的題目太過精簡,某個朝代的某某現象,不太像是論文題目。

(4)
計畫封面的標題無須用「」符號。

(5)
研究計畫的動機不用將你所做的題目無限上綱地連到現今的社會現象或其他學科對此課題的研究,例如研究「某種動物」,不用談生物系、獸醫系、環境系是如何談這個動物的,僅需就歷史學對此主題有何關注即可。

(6)
盡量回到研究的朝代及課題本身的脈絡來談,切中主題比較重要。

(7)
研究計畫也要有一些史料的基礎,切勿只是讀了前人研究,就開始批評、論述、推論,最後通篇看來好像都是在評述論文而已。

(8)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切勿以單篇摘要式的體例逐篇撰寫,應將這些文章的主題再細分,綜合在一起討論。建議多看Paul
Cohen
的《在中國發現歷史》,或者是看重要期刊的學人研究討論是怎麼寫的。


(9)
研究回顧的寫法也盡量不要在正文只是條列某個主題有過哪些文章而已,若自己未曾閱讀,或一時無法消化可談出重點的文章,建議就放在註腳中即可。

(10)
研究回顧不要太吹捧指導教授,說他是某某權威,其論點目前無可取代的話,儘量以委婉的方式陳述,日後比較不會招來爭議。

(11)
初學者也盡量不要直接就挑戰前輩學者,說他的看法就是錯的。歷史研究不是在證明誰對誰錯,同一問題有不同看法並存是常態,新的論點的出現也只是其中一種觀點而已,不要把話說死,一定要說某個論點是錯的。

(12)
同一主題可能中文系、教育系都會感興趣,研究回顧重點應該是凸顯出自己如何從歷史學中性別的觀點或什麼的觀點來看問題,而不是只在說其他學科作了什麼。

(13)
研究計畫切勿空談,而無史料依據,有必要介紹你所用的史料的性質及特色,或者是可能的缺陷是什麼。

(14)
借用不同學科的理論要恰到好處,不要隨便套用。可以的話,盡量講一些已有的史學作品引用這些理論的例子,而不是直接談這些理論的內容。

(15)
章節的標題要明確,前後要有承接關係,切勿空汎毫無重點的標題。

(16)
研究方法是在談你用哪種視角在看問題,不要再說你是在耙梳史料來論證,史家不靠史料,難道是靠推論嗎?

(17)
如果你的論文已經有太多人做,就提早放棄吧?切勿空想你短短時間內能在觀念上能有所重大突破。

(18)
除了中文研究外,英、日文的當代研究也要留意,你做的題目沒有中文的研究,不代表沒有其他外文的研究。

(19)
日文的《史學雜誌》很重要,每年都有一本回顧與展望,裡面有很多日文的研究成果。

(20)
報告時稱呼前輩學者或老師要合乎時宜,不用太畢恭畢敬,也不要直呼其名。

(21) Google
不是萬能,它上面找不到的,不代表就沒有。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296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