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感謝陳逸光醫師提供其最新專書之封面與內文的第二章,並同意轉載,供大家先一飽眼福。陳醫師的新書叫做《內經形氣學與傷寒論》,除了探討文獻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釐清五運六氣之理論與在臨床運用上的種種可能。文字中可以細讀出陳醫師熱愛中醫的用心,從文獻出發來探討中醫理論的本質,與醫學史的目的和實際功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陳醫師在給版主的信中指出:「中醫醫學史很重要,我想應可從點線面來突破傳統,中醫文化實在可以帶給人太多想像空間了,雖然歷史這一塊我了解不多.但每讀到中醫文獻就知其真實,讀仲景書時的疫病狂掃中國,漢末曹操詩中『百里無雞嗚』可驗証,中醫史真很有趣,希望多些人了解其趣。」非常高興能介紹這本書給大家,也期待陳醫師能繼續給予本版指正和提供訊息。以下為專書第二章之部份文字。




 




 




第二章




貳、從運氣學說觀探討《傷寒論》原旨




 




前言




        文章內容乃依清.張志聰《傷寒論集注》為據,張氏對宋.成無己之《注解傷寒論集注》甚為推崇,二位醫家之論述皆有五運六氣之內經原旨行於其中,註.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圖解運氣圖》,其與首篇之《辨脈法第一》之陰陽進退、客主加臨觀念,首兩篇為傷寒運氣之精義。張氏志聰對五運六氣在傷寒論之應用亦是二合為一,張氏謂:「三陰三陽,有出有入有合有離,不知陰陽之經常變易,不可與論傷寒矣。」成氏、張氏二位醫家取捨傷寒條文之次序及內容大致相同,書籍能有共同之編次,多得唐太僕叔和之用心,後世學子參照二位大師之著作,讀來容易多了(巿面上十本傷寒論有八本的編次不同)。本文主要目的是整理張氏提出之三陰三陽出、入、離、合之系統結構,希望藉著圖文,使五運六氣之仲景傷寒六經區塊能順利建立。以圖三為例,三陰三陽之循行為人身營衛運行表裡之常序,五運六氣天地有之人亦有之,通體太陽進入肌腠,運轉六經之分部,天人相應環環相扣,大系統中有子系統,子系統中亦各自有其功能。臨床觀察正是如此,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太陽病表陽受病,按常理可推測六經皆會受到感應,因為六經是一個整體,三陰三陽合而為一,太陽表症可以出現發熱、汗出、惡風寒也可以得見身疼體痛、鼻嗚咽干、咽痛、咳嗽、痰喘、煩躁、大汗出、心悸、嘔逆等各經之兼症,從以上仲景太陽病之條文來,是有建立傷寒三陰三陽系統方塊之可行性,註.程式方塊在電腦資訊領域之應用很廣泛,我們可以根據方塊圖建立系統各部份之功能,Programming Language Structure區塊中各條文自有其獨立功能,而各功能組織起來又可以彼此聯絡,圖三的結構是一個氣運整合範例,系統的入口為通體之太陽(I:INPUT),系統之出口(O:OUTPUT)為通體太陽引動三陰三陽氣化之結果,太陽陽氣可加臨於少陰、太陰、厥陰、少陽、陽明之上,形成陰陽進出表裡之特徵描述,而有各種方劑之治法及藥方(V:VARIABLE),註.為方便閱覽,筆者加入(C:CONSTANT)之參數,內含方塊內之立方法則及藥方,但不影響IOV之基本觀念由IOV之結構體來看,日後應可建立一個運氣傷寒大系統,本文先建立系統區域方塊內之資料結構大綱,細部的科學驗證必須用大量的時間去思考方能完成,筆者相信運氣傷寒系統是可以用科學結構建立起來的若不是結合先賢運氣陰陽之理論,系統之建立亦只是空殼子罷了,一點用處都没有,若傷寒論的系統結構是根據內經運氣陰陽而建立,則必然可以回復三陰三陽的傷寒結構。正因為內經之五運六氣就是一個陰陽進退的整體,素.天元紀大論云: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治,各有太過不及也故其始,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筆者認為五運六氣的主要內容就是要說明陰陽之進退,陰陽氣的量化就在三陰三陽,註.如前所引:「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陰陽進退觀念乃筆者寫傷寒三陰三陽六氣依據,傷寒從通體太陽而入犯六氣之傳變明矣。《傷寒論》乃中醫內科學之根源,仲景之傷寒自序云:「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仲景先聖如此一問,相信二千年後的炎黃子孫,都會認同仲景之學問知識為「生而知之」上乘之作是也。仲景乃中國醫學之天才,但人生短促,他在世幾十年《傷寒論》寫完了,還必須經過數個世紀之臨床療效觀察及考驗,才算定案。自東漢末年至唐太僕之年代,相隔四、五百年,仲景之名號不見了,傷寒書簡散落一地,再重新整理,又是一道隔閡,唯隋唐年間,有系統之中醫理論與臨床結合之書籍也實在是太少了,因此當太醫僕王叔和在宮庭藏書閣中見到凌亂不堪之仲景著作,便如獲珍寶,要整理龐大的文獻書籍,是耗時費事的工作,但叔和做到了。




宋朝名醫輩出,當時仲景的書籍已被奉為圭臬,臨床讀仲景、理論讀內經、針灸讀甲乙經,而五運六氣是宋御醫之必考題目,註.宋太醫局諸程文格注釋︰宋代國家醫學考試試題集,八十七道考試題目,五運六氣就佔了十題。在此時期,因宋朝廷重視醫學,設太醫館等醫學專門機構,亦因此而造就了林億、高保衡、孫兆掌禹錫蘇頌等一批宮廷官員,執掌校訂醫書局,編纂大量醫學典籍: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本草圖經、翰林醫官王惟一還用銅人教針灸,當時讀醫之人也多了,醫學教育相當嚴格。註.當時在太醫館讀書實習,亦十分之嚴格,讀醫九年無成,便要除名。同時期,名醫輩出,宋.成無己為傷寒論注解之第一人,學術地位崇高,《傷寒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受到後世醫家之推崇及不斷實踐之結果。筆者總是感覺到《傷寒論》有些美中不足,但又找不到原因,經過多年思考,有些少心得:理法方藥之臨床整合及巿場考驗,是醫學發展的重要過程,而《傷寒論》成書後未曾經過群體之火煉,仲景雖然絕頂聰穎,但要成為臨床主流仍需靠群醫共同創造才行,不然再好的學問及論著始終只會被埋没,內經之理論、臨床療效、及群醫合作三者合而為一,才能在古代被尊崇,傷寒方被後世奉為「經方」,是因為仲景之著作十分有前瞻及創意,內經三陰三陽之結構,被仲景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處方的確有效。基於上述原因,吾人認為從研讀仲景傷寒之內容,可獲取素問運氣七篇三陰三陽之測量陰陽之精髓,正是筆者寫此書之目的,讀傷寒若從陰陽之形氣來研讀,用在內科各種病症,可以解決臨床很多難治之病症,而且可以了解很多外感六氣之病証,千般難不越三條,大概《傷寒論》是內科病無所不包之書籍了,但若果用六日傳經的角度來看,叫人相當失望,因為臨床住院患者,少有六日傳經的,而溫病學家也不用此觀念,仲景有的是思想,但可惜缺乏臨床的共創與驗証。讀書,就是要擇其優而學,盡信書不如無書,道理要通,真實的學問能辨,勤奮加思考再有臨床驗證,便可以談論運氣學在《傷寒論》之應用了,成氏無己正是匯通運氣傷寒之第一人也。




宋朝之後,名醫如: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朱丹溪,今尊稱為金元四大家,已擺脫了仲景之理論,而自立門戶;河間尊內經素問,瀉火清熱開溫病學之先河、戴人(子和)通天文地理,《儒門事親》著作中,每有獨特之想法、東垣以脾胃立論,發明了很多調理脾胃氣機之處方,丹溪善治痰火,一日之中各時段浮火痰火都有詳盡解釋,各人之書卷乃以內經為寫作之基礎。清朝時期由葉天士領導的溫病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群醫創作:王孟英、吳鞠通、吳有可、薜生白、丁甘仁等人為溫病之一代宗師,當時所稱之「時方」便是指溫病辛涼/寒涼治法,溫病派影響力是史無前例的群醫集體創作,可媲美西醫之醫院制度,只可惜自西醫傳入中國以後成為主流,看中醫的民眾少了,學中醫的優秀人材折損了,時至今日,中醫由主流變成次角之傳統醫學,筆者臨症已快三十年了,親身體驗中醫之療效和靈素基礎理論之深厚,對未來中醫之反轉成為主流深具信心。在此必須提醒大家,傷寒、歷代醫家、溫病之成就離不開靈、素之理論,理論及臨床經驗之結合方能成為一代宗師,若缺乏理論根底之名醫,過不多久便會被遺忘了,這正是時代之現實,歷史是長眼睛的。能號召群英成為中醫主流,是當今之醫迫切需要的,多一些派別便多一些群體醫學個體,若從眾多流派中,能出一些主流,主流中又有主流,中醫之時機方能成熟,我可以肯定能讓中醫復興的二件事:一、中醫界要靠自我群策群力,臨床要有處理各種常見之急慢性病的本事,發揚中醫絕不能只為靠近病人而投機取巧;二、一定要回復中醫理、法、方、藥的優良傳統,將各種辨証的精神(八綱、六經、五臟、三焦等)落實,辨証的基礎要建立在病機及內經之理論中,不然辨証論治為何在正規醫學院教育中實行了至少五十年,還是讓中醫教育停留在當初之辨証論治階段,五十年了總有些創意及生機吧!事與願遺,何故?「醫患不明」乃景岳之先見;仲景傷寒論序亦云:「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二千年前的錯誤一再重演,清朝以前的中醫没有競爭對手,今天已經不一樣了,中醫的存亡政府都很少去管,醫界更不用說了,中醫只得自力自強,吶喊口號近乎無用,要悟出一套軒歧救亡方法非易事,能群策群力而實行,就更不容易。筆者只能借書之一角,暢談中醫救亡之己見,字跡行間留有明醫理才能救中醫的見解,今藉仲景傷寒論併合五運六氣及形氣論之交集中,看仲景辨証論治之理法,編輯成書為中醫盡一點微薄心意,跟隨汪教授學習中醫醫藝已久,能為老師盡點心力解釋五運六氣之教導,加上臨床的一點學識,雖是班門弄斧,自知學識淺薄,為了中醫之發展,獻己之力以償心願,希望日後有更多中醫多元化之學者輩出,群英策力合群醫之創而努力,才有機會繼往開來,逆轉中醫之氣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