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這是一個小型座談會,醫生和歷史學家坐下來談醫史的發展,聽說可能先成立一個讀書會,找一些人一起讀書,看看能不能促進內外史的交流。不知我們臺灣的醫史讀書會有沒有可能?什麼時候才能組起來。


 


多重語境下中國醫療史研究的挑戰與機遇學術座談會召開


 


     2011年5月16下午,由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多重語境下中國醫療(學)史研究的挑戰與機遇學術座談會在中心會議室召開。共有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的7位元醫學(療)史的研究者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近20位研究生和本科生參加了會議。余新忠教授主持了座談會。
  余新忠教授首先介紹本次座談會的緣起和初衷,作為一個年輕人聚會,希望座談會能為歷史學和醫學出身的研究者搭建平臺,更好的全方面開展未來中國醫療(學)史研究。
  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胡穎翀先生作為研究內史的醫學背景出身學者,談了自己關於醫學史研究的範疇、研究傳統、研究方法、取向方面的思考。在他看來由於新生研究力量的湧現,以及其他學科對醫學史研究的影響,使得中國醫學史研究呈現多元格局的面貌,他認為新背景下醫學史研究的開展應該完善醫學史研究的基礎建設,加強不同背景學者間的交流與合作和強調歷史的複雜性,在研究方法和觀念上要有突破,自覺地形成新的研究風格和理論思考。
  《中華醫史雜誌》編輯張海鵬老師從三個階段介紹了20世紀醫史學家對於疾病史的研究。他認為3個階段的研究既有相承沿襲,又有一定的突破。共同點在於都注重歷史研究的現實意義、病名的考證,並延續了撰寫結構,突破則表現在突破了以西醫病名為綱的模式,對於歷史脈絡的梳理逐漸翔實。他最後對疾病史研究的學科屬性、特殊性、研究物件和視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北京大學歷史系即將畢業的博士生陳昊同學向大家介紹了海外醫療史的研究情況。他談到海外醫療史研究並不有國內學界一樣具有內外史的嚴格分野,其區別在於研究理念和路徑方面的分歧,並從語言學、歷史敍述學等角度分析了有關中西醫關係的研究。他還以費俠莉《繁盛之陰》的學術源流為例,認為我們在吸收海外醫療史成果的同時,也要回顧老一輩醫史學家的成果。
  中心的研究生張田生、許三春、郝長焱則分別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並對如何在新情勢下展開醫療史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認識。北京的另外幾位研究者甄豔(醫史文獻研究所)、張衛(中藥研究所)、紀征翰(北京中醫藥大學)、董橋聲(北京大學哲學系),也結合自身的情況就如何更好開展醫學史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認識,並表達了對進一步開展這類學術的期待。在發言中,與會人員對相關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余新忠教授對發言進行了點評,並在跨學科交流、人才培養和如何打破界限,融合內外史研究以推進醫療史研究方面作了論述。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C0%D7%CF%E9%F7%EB&format=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