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業師的著作出版了!


 


 


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


    者:李建民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2011/03/01


 


內容簡介:


 一般人對傳統中國醫學與西醫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看法:例如中醫精於內科,西醫長於外科手術等。李建民教授這本著作以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讓我們重新檢討這種簡單的二分法。這本書如同李教授過去的著作一樣,結合著紥實的文獻功夫與豐富的歷史想像力,讓人在他優美的文字之間,嘗試捕捉傳統中國醫學思維與實踐的微妙,及其有趣的變化。雖然這不是一本小說,但它給讀者帶來的閱讀樂趣不下一本精采的小說。


                                                  梁其姿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


   


     趙惟熙論西醫「其治病一切參以化學,故推求甚密,內科雖精,尚少有試驗者,至外科則神乎其技,幾于跗、佗之能矣。」(《西學書目答問》,1901)


    這是一本選題獨特、敘述生動的中國醫學史。


    中醫長於內科嗎?傳統的中國醫生不會動手術?這本書推翻了上述的成見。本書提出了原創性的論點。中醫外科的身體觀是「肌肉的」身體觀;「局部的熱」是中醫外科的生理及病理核心的概念。而中醫與西醫的分歧,最主要的區別是中醫外科­「內科化」的歷史過程。我們完成一次中醫外科史的旅程,最主要即圍繞這個清晰的地標而進行的。


    本書著重對圖像的分析,許多圖像第一次刊布;作者採用「文圖互證」的方法,圖像在此不是插圖的作用,希望能夠與書中的敘述融合為一體。


    這是一本中醫外科史的通史。外科在這本書是一個重要的參照,書中深入不同的領域,討論中國醫學的特質與演變。本書採用宏觀的視野,同時列舉具體的事例,是一本中國醫學史的最佳入門書。


 


序言:


     記得年輕的時候,讀了許多奧地利作家Stefan Zweig(1881-1942)的作品。 Zweig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屬於歷史。他寫的歷史既有想像力,文筆又流暢;我常想現在的歷史作品,能夠跟Zweig的創作一樣那就好了。他的作品之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其中一章寫18156月拿破崙的滑鐵盧之役,因為種種的原因,包括格魯希(Emmanuel de Grouchy, 1766-1847)的判斷錯誤,整個戰役一時逆轉。 Zweig寫得又緊湊,又發人深省:「格魯希考慮的這一秒鐘卻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拿破崙的命運和世界的命運。在瓦爾海姆的一家農舍裡逝去的這一秒鐘決定了整個十九世紀。而這一秒鐘全取決於這個迂腐庸人的一張嘴巴。」


  漫長的歷史,其變化往往取決於某些關鍵時刻甚至一瞬間。Zweig說:「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別想超越它。」 


《華佗隱藏的手術》是一部醫學通史。醫學史的研究,如史學大家劉咸炘(1896-1932)所形容的「異學」,不在史學正統與主流;但這也與臺灣學風變遷有關的,劉咸炘在《學略》說:「蓋學問不得其本,風會盛衰,迭相勝負,變無可變,棄而之他,斯固事理之必然。」


  這本小書,雖然處理中醫外科從戰國一直到明清的漫長歷史,但也請各位讀者特別注意到,某些歷史時期的關鍵性。我基本上把中醫外科歷史分為兩大段,一是「手術的年代」,大概在唐代以前;另一是中醫外科的「內科化」時期,時間在宋代以降,自此中醫外科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兩段時期其實是重疊的,不過期間的分水嶺還是非常清楚。


  清末民初的醫家彭子益(1871-1949),教導他人如何學習中醫外科,他說:「外科以徐靈胎《外科正宗》為最好,按其所用之藥之性,以系統學中氣、榮衛、臟腑、陰陽之理求之,便學著矣。」這完全是中醫外科「內科化」以後的結果,如果回顧歷史,就會發覺中醫外科有各式各樣的發展。


  有人認為:「中醫也偏重『內治』。」(《醫學簡史》,王道還「譯按」)這個對中醫外科史的判斷是沒有史料上的根據、不做任何研究的臆論。


這本小書寫作的時間大約一年上下,一氣直說,未能細注出處史源。我在寫書的過程當中,也同時不斷地反省什麼是學院的生活。我所喜歡的一位奧地利作者Thomas Bernhard(1931-1989),在他創作的人物裡,這些主角常常罹患疾病,或背負著出生的包袱,或者正飽受著生存上的壓力,但他們極力擺脫這一切!這些人盡可能完全地獨立自主,去追求某一種完美的結果。而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往往內化成一種強迫,甚至成為致命的習慣。我常想,學院中的人物有時候也是如此罷。


  Thomas Bernhard說:「盡可能做到不依賴任何人和事,這是第一前提,只有這樣才能自作主張,我行我素。」他又說:「只有真正獨立的人,才能從根本上做到真正把書寫好。」作為學者,往往是大學制度的一員,或是公務人員,受制於制度及人際關係,如何做一個真正獨立的人?許多學者如果一天沒做個什麼「長」之類的,他就不舒服;這些人行政工作一個接一個,做學問似乎只是兼差。也有些學者,一天到晚只想得到什麼「獎」之類的,看到別人得到什麼獎就渾身不舒服。


  這本小書只為愛書、愛思考的人而寫,而習史者亦可於擿埴索塗之下,有所參照。在寫作風格上,我也盡量地自由發揮、不拘一格。有沒有可能變換一種寫作的表達,而爭取某一程度的「獨立」?


   寫作是個人隱私。每一部作品多多少少含有自傳性。一個作者一生當中寫過許許多多的作品,但所有的作品都是「同一部」。就像所有的創作者一樣,一個學者只有在寫作的時候才感覺到快樂。女性導演Liliana Cavani (1933- )說:「我拍的電影是我自己希望在銀幕上看到的電影,如此而已。」著述者為己之學。作品本身是自給自足的。


    我不想界定這本書是醫療史、身體史或其他;也許是屬於某一種「隱秘史」(Peter Burke,《什麼是文化史》)罷。


   寫作《華佗隱藏的手術》的一開始,曾經跟家父談過這件事情,我沒有把握他到底知不知道我要做的工作。因為那時候他老年失智的情況已經慢慢地惡化。


   最近我跟我三歲多的兒子看以前的照片,我告訴他有些照片中的人物是爺爺。他好奇地問,他怎麼從來沒看過爺爺?爺爺去哪裡?那些照片都是他剛出生不久照的,之後我的父親退化的情況極速惡化。接著他就癱臥在床,又不久他必須靠著插管維生。今年的父親節,我到加護病房看他,他的身上有呼吸管、食管、尿管,長滿了帶狀疱疹。看著父親在病床的樣子,我第一次體會「任人擺佈」這句話的意思。我俯身就父,告訴他他的孫子問候他好不好?我的這本小書的初稿,於父親節完成了。付剞劂之日,將本書獻給我深愛的父親, 李鎮富 先生。


 


  李建民序於


2009.8.8


二稿於香港中文大學「比梭溪書室」2010.5.9


 


目錄: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
自 序
中國朝代年表
第一章 楔子
第二章 手術的年代
第三章 中醫外科的「內科化」
第四章 從外科看中醫
附錄:中醫外科醫生233人小傳
延伸讀物
謝 辭
索引(人名)
英文摘要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684304&pf_id=99E155q9K106i 52F 106p 65L 104g 127jHXqQLc188Sx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