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今日教科書課綱公聽會,聽一位好朋友說「很熱鬧」。政治上的紛紛擾擾就不管了,來看看醫療史吧。目前看來,「高三專題」已死,在場有人反對,認為高三又回到舊課綱的文化史思維,而且與前幾冊內容多有重複,沒有新意。我自己看了一下課綱,有關醫療史的部分大概有這些綱目:


 


1.高三上東亞文化圈→二、秦漢至隋唐的文明開展 →()學術思想與宗教→2.佛教與道教→2-4討論道教的生死、問卜、畫符、念咒、神仙、醫療、養生等觀念對大眾生活的影響。


2.高三上東亞文化圈→二、秦漢至隋唐的文明開展→()文化發展與中外交流→1.科技的發展→ 1-1簡介秦漢至隋唐科技發展的時代背景與主要項目,如醫學、天文、數學、造紙、農耕技術、礦冶等。


3. 高三上東亞文化圈→三、唐末至宋代的文明新貌 →()科技與物質文明的發展 →2.科技發明與醫學發展→2-2簡述唐宋醫學的發展及其影響,與醫


療制度的概要。


 


這樣看來,元明清的中國醫療史是一片空白,斷裂得厲害。在課綱中有「2-1敘述明末清初耶穌會教士的東來、傳教活動及歐洲科技之輸入與影響」,難道只有耶穌會士的著作,號稱中外科技交流的東西值得重視嗎。這些教士的著作會比《瘟疫論》、《溫病條辨》影響當時中國人大嗎?後者又怎麼會一片空白呢。照這樣看來,也不用奢言醫療史的現代性會被關注,在此綱要指導下,我想近代西醫的篇幅應該也不會太多,整個破碎掉了。


過去的專題雖難,但是有 高中 老師認為稍微修簡單一點即可,不用全刪。版主自己的淺見是:不是伊斯蘭、南美、印度文化圈不重要,對高中生來說,訓練讀歷史,專題還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些外國文化圈,請問國內有幾個人研究,有沒有原始文獻可供高中生解讀?換句話說,「解讀資料」這個最重要的史學訓練,在這些外國史的範疇中,沒有原始資料,是難以施行的。最後,就是只能回到「背起來,準備考試」的模式中啊。


 


 


請參閱:http://203.68.236.92/news/990913.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