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1138DSCN1137DSCN1139DSCN1136DSCN1141DSCN1142WP_003424

 

    今日(8.09-10)李健祥老師在慈濟醫院的新店院區講中醫文獻學,第一次看到演講者帶這麼多的書來講,竟用了好幾個箱子運過來。在場有相當多的年輕中醫師,他們大多帶著既有興趣卻又有些陌生的心情來聽課。我自己倒是很放鬆,把自己放空,把自己當成一個學生,來看看我自己的醫史基礎功,和李老師所言的差距在哪裡。李老師在中國醫藥大學講中醫文獻學已有36年的歷史,學養當然是相當豐富的,但有時他卻感到很沮喪與孤單,因為在台灣的中醫,很多都對醫史文獻沒有興趣,文獻學的研究需要經年累月的耕耘,一般醫師還是被臨床工作綁死,沒有時間去涵養這些中醫學人文的素養。

    不過,正如李老師開頭所說,在他講義上所列那麼一大堆的醫書,其實大部分的中醫連書名都不清楚,何者該讀、何者必須細讀?那就更談不上了。這些書籍就是中醫的資料庫、寶藏,隱藏了相當多過往的治療經驗,很多現在醫學沒有辦法的疾病,也許治法就在古醫書中,但現在的醫師卻完全不知道、沒研究,豈不可惜?我們後來聊天,發現不是這些年輕的中醫沒興趣,他們其實都很驚訝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醫書,該怎麼瞭解、怎麼蒐集、怎麼運用?其實在現代中醫教育中,都沒有好好思考這個問題,反而是被西醫的課程壓得死死的,一方面學生不知如何找資源、一方面對中醫也沒有具歷史縱深的認同感。對我而言,我是歷史學者,中國古籍中,醫學類書籍數量之巨大,是很特別的現象,這些桌上的書,我也大部分都有,恐怕是我一輩子都無法研究完的事業。李老師給我的啟發,是要存文獻學出發,找到各個時代的史料,解析其學說之變化,要去培養寬廣的視野,而不是在小問題上鑽研太過(不是小問題不重要,而不能一直鑽在裡面,這樣對一整個學問就沒有通盤的瞭解了)。我也希望中原的醫療史與人社中心可以做更多這樣的工作、推廣更多醫史文獻的知識與研究,這才有實質的意義。李老師目前仍持續作研究,一者是民國醫藥期刊內的分類整理、一是民間草藥的研究,希望能建立更好的學術性。(照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