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104年度第四次討論月會

 

主講人:金仕起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講 題:古代中國的金屬鏡鑑與生命維護
時 間:104年6月15日(一) 下午2:00-4:0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主辦單位:中研院史語所「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inehistory/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必有物:近現代中國的物與物質文化

 

工作坊

 

排程

 

 

 

主辦單位: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

 

舉辦時間:2015516-17

 

工作坊地點:復旦大學光華樓西主樓2001會議室

 

 

 

516日,星期六

 

9:00-10:30 主持人:鄒振環(復旦大學)

 

皮國立(臺灣中原大學):《大流感時期(1918-1920)的物質文化:基於身體、防病與藥品的考察》

 

胡悅晗(杭州師範大學):《服飾、身體與現代性:以民國時期上海知識群體為例(1927-1937)》

 

王建偉(北京社科院):《民國北京城市消費的等級與階層(1912-1937)》

 

 

 

10:50-11:50 主持人:馮賢亮(復旦大學)

 

王建革(復旦大學):《從人與環境角度看傳統社會晚期江南人文風格的變化》

 

林秋雲(復旦大學):《交遊、品鑒與重塑——試論清代中後期北京的梨園花譜熱》

 

 

 

14:00-15:30 主持人:高晞(復旦大學)

 

張淑卿(臺灣長庚大學):《1950-70年代臺灣醫藥廣告中的結核病再現》

 

羅婉嫻(香港浸會大學):《從“鳳仙花”到“指甲油”:民國時期中國婦女染指習慣的轉變》

 

張仲民(復旦大學):《“補”的生意經——燕窩糖精的文化史》

 

 

 

15:50-17:50 主持人:周奇(上海社聯)

 

何愛國(復旦大學):《晚清外交官對西方物質文明的觀察與思考》

 

葛濤(上海社科院):《大東放送局與戰時日本的宣傳政策》

 

於賡哲(陝西師範大學):《分層與融合——關於醫療史研究的若干回顧與展望》

 

陳家怡(香港浸會大學):《地標、生活與記憶——鐘樓的香港故事》

 

 

 

517日,星期日

 

9:00-10:30 主持人:王建革(復旦大學)

 

皇甫秋實(復旦大學):《禁忌與誘惑:中國近代未成年人的捲煙消費》

 

婁貴品(雲南大學):《民國時期中央與西南地方族群互動中的禮物和政治(19351948)》

 

潘瑋琳、章可(上海社科院、復旦大學):《中西宗教觀念碰撞下的紙錢消費》

 

 

 

10:50-11:50 主持人:張哲嘉(中央研究院)

 

林日杖(福建師範大學):《近代以來大黃形象的變遷》

 

劉文楠(中國社科院):《晚清上海日常生活中的爆竹》

 

 

 

 

 

14:00-15:30 主持人:張淑卿(臺灣長庚大學)

 

曹南屏(復旦大學):《明清時期中國的玻璃製造與民眾的日常生活》

 

江文君(上海社科院):《交通的現代性:汽車與近代上海的物質進步》

 

徐濤(上海社科院):《自行車王國:自行車與毛時代的中國(1949-1976年)》

 

 

 

15:50-16:50 主持人:皮國立(臺灣中原大學)

 

鄒振環(復旦大學):《〈獸譜〉中的“異國獸”與清代博物畫傳統》

 

張哲嘉(中央研究院):《〈洗冤錄〉中的毒物論述》

 

 

 

16:50-17:40圓桌討論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各家學說討論會--朱丹溪的學術思想

報告人:李昌狄醫師

中醫各家學說討論會--張元素

主持人:陳建霖主任、游智勝教授、皮國立教授

時間:(3月23日)10:30~12:30

地點:新店慈濟醫院二樓大愛會議室

主辦單位:新店慈濟醫院中醫部、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配合中原大學藝術節,通識中心與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也規畫了一系列的「科技、歷史與社會講座」,著眼於生命醫療史與STS的向度,我們將持續給予關注,歡迎大家來參與。

Nonam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104年度第一次討論月會

 

主講人:陳元朋 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講 題:「生不可得見」的「有形之物」—中藥材龍骨的認知變遷與使用歷史
時 間:104317日(二) 下午2:00-4:0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主辦單位:中研院史語所「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inehistory/index.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ll for Participants: Advanced Training Workshop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and Medicine in East Asia: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CALL FOR PARTICIPANTS

Advanced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Workshop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AND MEDICINE IN EAST ASIA: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東亞醫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高級研修班

招收學員

 

Theme for 2015

“Circulation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Past and Present”

Peking University, August 10-17, 2015

 

Graduate students and junior scholars are invited to apply to participate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advanced training workshop on the theme of “Circulation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Past and Present.” This workshop is the first in a two-year program of workshops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medicine in East Asia, jointly organized and sponsored by 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大學), the Institute of Medical Humanities and Centre for History of Medicine at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學), and th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History of China at Nankai University (南開大學). The training workshop will be conducted in English a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on August 10-17, 2015.

 

Med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have emerged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as a fertile field of investigation for scholars seeking to rethink the nature of modernity in East Asia and elsewhere. Looking more closely at medicine offers the promise of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ways of being that have helped define modern society, from changing practices of personal hygiene to the restructuring of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and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disease. This training workshop will encompass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highlighting the relevance of medicine to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analyses of East Asia and facilitating creative conversations among young researche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leading scholars in medical history. The participating senior faculty will include:

 

Angela Leung 梁其姿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Xinzhong Yu 余新忠 (Nankai University)

Daqing Zhang 張大慶 (Peking University)

Shigehisa Kuriyama 栗山茂久 (Harvard University)

Marie-Christine Pouchelle (CNRS, Paris)

Sean Lei 雷祥麟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he workshop will accept 20 participants who are either: 1) graduate students currently enrolled in a doctoral program in a recognized university, or 2) junior scholars who have received their Ph.D. degree after May 1, 2010. Applications will be accepted from graduate students and junior scholars anywhere in the world, but we expect that the majority of selected participants will be current Ph.D. students from Asian universities. The workshop will cover the participants’ room and board, and subsidize their travel to Beijing.

 

After the workshop, participants will be invited to submit a revised research statement to 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incorporating the insights that they have gained. One or two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applicants may be selected as visiting scholars supported for a one-year fellowship at 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pplicants should submit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1. A statement in English of no more than 800 words, explaining the applicant’s research interes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workshop theme.

2. A short video (maximum three-minutes) of the applicant speaking in English about th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his or her research; this may be as simple as a self-recorded video captured with a computer webcam. Please use avi, mp4, or wmv format exported and compressed to a maximum of 100 MB.

3. A one-page CV, with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education, employment (if any), and main publications.

4. One recommendation letter from the student’s principal advisor (not required for junior scholars who have already obtained their Ph.D.).

 

Applications should be submitted online at:

https://harvardfas.slideroom.com/#/permalink/program/24758

by 5 PM, April 3, 2015 (Eastern Time).

 

Applicants will be notified of the results of the application review by the beginning of May, 2015.

 

Contact Us

For any questions or queries about the advanced training program or application procedures, please send an email to ihss@hku.hk.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第十三屆「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

 【會議緣起】

「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源自2000年在清華大學台北月涵堂舉辦的「性別與醫療工作坊」,過去十多年來由各大學、醫學中心及縣市衛生局輪流主辦,已經成為台灣性別與醫療相關領域的年度學術盛會。在2008年第八屆的籌備會議中,將「性別與醫療」更名為「性別與健康」,2012年第十屆將工作坊更名為研討會。本次大會由陽明大學與中央研究院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之建立紮根性的研究合作-主題計畫C「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經費支持,在陽明大學舉辦,為配合醫療史子計畫的內容重點之一「性別與醫療」,也間接呼應「性別與醫療工作坊」的原初觀點,本年度的會議定名為「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

【會議主題】

基於「性別與醫療」的研究與呼籲在台灣近二十年來的發展、還有醫療界本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演進及其與性別的新關係─包括國際大藥廠影響力的興盛、對護理界以及對婦女健康運動本身歷史的反省、還有對醫療化及其後續概念的新時代反省,都是構成本屆會議主題的核心元素。

本屆國際研討會正積極邀請歐美與東亞性別與醫療研究的健將,擔任主題演講,研討會的主題為:性別與醫療、醫藥,暨女性醫療照顧者的歷史,後者包括護理史、女醫史、助產士史、以及婦女健康運動的歷史等,這些研究主題不但有國內學者累積的研究成果,近年來也在國際上蔚為新的反省方向。當然,在過去十二屆中的性別與醫療工作坊,以及性別與健康研討會的各類主題,也都是本屆研討會的重要子題,並與本屆會議的主題充分互動、交流與研議。

本屆研討會亦將延續傳統,舉辦「研究生論文獎」,以鼓勵優秀的新秀投入性別與醫療、性別與健康、性別與醫藥的各種研究。

【會議時間地點】

2015年425日(星期六)至26日(星期日),於國立陽明大學舉行(詳細議程將於審查程序結束後公告)。

【徵稿主題】

1. 凡是性別與醫療或是性別與健康等相關領域之學術論文(包括醫護衛生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都歡迎投稿。

 2. 論文審查分為兩大類:甲類-碩博士研究生;乙類-教師或醫療、護理、公衛、社工與其他實務工作者。

 3. 研究生論文獎資格:國內外碩博士班研究生(含碩士班畢業生、不含博士班畢業生),歡迎研究生依照大會論文格式與字數限制,改寫優秀的學期報告、碩士論文改寫的論文、或是working paper等,參加研討會論文的發表,並且角逐論文獎。

4.歡迎自行籌組論文。

【單篇論文審查程序與時程規劃】

1.論文摘要字數:500字以內

2.投稿論文摘要截止日期:20141130日(星期日)

投稿人請在期限內將發表人基本資料(姓名、單位、e-mail、電話、住址)及500字論文摘要投稿至ymmedhistory@gmail.com,並於主旨處註明「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論文摘要(論文類別:甲類或乙類)」,如未入選口頭論文發表,是否願意參與海報展。

3.論文入選名單公告日期:20141220日(星期六)

4.論文全文繳交截止日期:2015331日(星期二)

5.全文論文格式:經初審通過者,請於期限前,將論文全文(一萬五千字以內)暨中、英文(兩者皆需)摘要,以附檔形式(word檔,內文請用新細明體12號字,標題採標楷體14號字,段落格式單行間距,註腳以隨頁註腳方式)寄至e-mail信箱。

【自行籌組論文審查程序與時程規劃】

 1.每組3-4篇文章,由籌組人撰寫主題及籌組說明,附上各篇論文摘要(請合併為一個檔案),以及建議的主持人與評論人(各一名)。

 2.籌組說明及論文摘要截 止日期:20141130日(星期日)

3.請在期限內將籌組說明,發表人基本資料(姓名、單位、e-mail、電話、住址)及整合摘要投稿至ymmedhistory@gmail.com,並於主旨處註明「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自行籌組論文摘要」。

4.自行籌組論文入選名單公告日期:20141220日(星期六)

5.論文繳交截止日期:2015331日(星期二)

6.論文格式:經初審通過者,請於期限前,將論文全文(一萬五千字以內)暨中、英文(兩者皆需)摘要,或是至少兩千字以上的「詳細摘要」,以附檔形式(word檔,內文 請用新細明體12號字,標題採標楷體14號字,段落格式單行間距,註腳以隨頁註腳方式)寄至e-mail信箱。
*相關訊息公佈於研討會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site/gendermedicine2015/

【主辦單位】

陽明大學與中央研究院「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子計畫、陽明大學性別研究學分學程

【聯絡方式】

信箱: ymmedhistory@gmail.com

電話:(02)2826-7000 # 6305

聯絡人:洪均燊先生

參考連結: https://sites.google.com/site/gendermedicine2015/

 

http://www.rchss.sinica.edu.tw/hygiene/app/news.php?Sn=134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年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第七屆年會

主辦單位:

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中央研究院

舉辦時間:

2015年327()28()

舉辦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

年會主題:

正常與異常:我們從未正常過?

在醫學、科學、乃至於日用生活的範疇中,人們經常需要做正常和異常之區別,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兩者有著實質性的差異,不能不加以區分。但是,在現實人類的歷史發展與社會變遷中,卻很難找到一個固定不變、放諸四海皆準的絕對標準,正常和異常的界限經常隨時代的變遷與社會文化的差異而變動。據此,本次大會主題旨在從STS的角度,透過對於當代社會議題之解析、歷史現象的陳述,乃至於現代科技的反省等方向,徵求相關研究論文的發表,以闡釋或澄清「正常與異常」此一二元對立概念的相對不穩定性,乃至於其間區隔界線在不同時空條件下的演變與被詮釋特徵為何。
議程:http://www.tw-sts.org/node/26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部「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建立紮根性的研究合作-主題計畫C: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
「從殖民醫學到國際衛生」工作坊

「東亞國際衛生機制的演進試探:從顯性到隱性的殖民醫學」

主講人:劉士永 (中研院人社中心/台史所合聘研究員)
主持人:李尚仁 (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與談人:待邀

日期:1043914:00
地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計畫助理陳奕橋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
臺灣史研究所(704)助理室B
Tel: (02)2652-5350
6868
Email:
asymmh@gate.sinica.edu.tw

http://www.rchss.sinica.edu.tw/hygiene/app/news.php?Sn=142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P_004221WP_004220  

版主:本次讀書會讀張元素的著作,真的不好懂,有來自墨爾本的中醫,她說讀來真得是很深奧。這樣,把我的讀書筆記,隨便PO給大家看一下吧,沒什麼系統,就是想到什麼嘗試寫下來。

 

1. 金史方技:……第古之為術,以吉凶導人而為善,後世術者,或以休咎導人為不善,古之為醫,以活人為功,後世醫者,或因以為利而誤殺人。故為政於天下,雖方伎之事,亦必慎其所職掌,而務旌別其賢否焉。金世,如武禎、武亢之信而不誣,劉完素、張元素之治療通變,學其術者皆師尊之,不可不記云。

2.…….八歲試童子舉。二十七試經義進士,犯廟諱下第。乃去學醫,無所知名,夜夢有人用大斧長鑿鑿心開竅,納書數卷於其中,自是洞徹其術。…….完素大服,如其言遂愈,元素自此顯名。平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說曰:「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自為家法云。《傷寒論》呢?

3.《內經》、《中藏經》、錢乙等影響較大,那個時代懂字的人不多,不可能像現代拿到什麼讀什麼,須要老師的啟發與指導,《醫學啟源》就是這樣的教科書。

4.p.25,傷風、傷寒用藥不以桂枝、麻黃為主。歸結於《傷寒論》在北宋末才成為考試科目,但當時研究風氣仍不太盛,也還沒有到達[醫經]的等級,治療傷寒的方子仍以局方為主,這裡面就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5.p.29,論五運、六氣為病,有理論沒有出藥。P.36開始「六氣(風、暑熱、濕土、火、燥、寒水)方治」,如p.46,為何不提《傷寒論》,卻有用「四逆湯」、「附子理中丸」?(推測:一家之言,方書時代,個人經驗、刊刻不廣),還是有用古方,只是呼籲要「體指下脈氣、觸類而長之等等,則知其本,不致差誤矣」(p.49)。

6.p.51後論藥,多引《主治秘要》?(《內經主治備要》是夢中塞在他胸口的)

7.《病機氣宜保命集》4卷,一名《活法機要》,後人誤作河間劉完素所著。原出李時珍《本草綱目》序例上載:「《潔古珍珠囊》時珍曰︰書凡一卷,金易州明醫張元素所著。元素,字潔古,舉進士不第,去學醫,深闡軒、岐秘奧,參悟天人幽微。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藥性之氣味、陰、陽、濃、薄、升、降、浮、沉、補、瀉、六氣、十二經,及隨証用藥之法,立為主治、秘訣、心法、要旨,謂之《珍珠囊》,大揚醫理,《靈》《素》之下,一人而已。後人翻為韻語,以便記誦,謂之東垣《珍珠囊》,謬矣。惜乎止論百品,未及遍評。又著《病機氣宜保命集》四卷,一名《活法機要》。後人誤作河間劉完素所著,偽撰序文詞,調於卷首,以附會之。」又,《四庫全書提要》曰: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金張元素撰,元素字潔古,易州人,八歲應童子舉,二十七試進士,以犯廟諱,下第乃去,而學醫,精通其術,因抒所心得,述為此書。凡分三十二門,首原道原脈,攝生陰陽諸論,次及處方用藥,次第加減,君臣佐使之法,於醫理精蘊,闡發極為深至,其書初罕傳播,金末楊威始得其本刊行,而題為河間劉完素所著,明初寧王權重刊,亦沿其誤,並偽撰完素序文詞,調於卷首,以附會之,至李時珍作本草綱目,始糾其謬,而定為出於元素之手,於序例中,辨之甚明,考李濂醫史,稱完素嘗病傷寒八日,頭痛脈緊,嘔逆不食,元素往候,令服某藥,完素大服其言遂愈,元素自此顯名,是其造詣深邃,足以自成一家,原不必托完素以為重,今特為改正,其偽托之序,亦並從刪削焉。」不過,在《中國醫籍考卷五十中記載:按線溪野老劉守真三消論跋云,麻徵君寓汴梁日,訪先生後裔,就其家,得三消論氣宜病機之書,又杜思敬濟生拔萃,稱東垣活法機要,與潔古家珍,及劉守真保命,大同小異,考徵君則麻九疇,為張子和友,乃在當時,其言若此,與楊序所謂先生卒,書不世傳,屏翳於茆茨荊棘中者符,杜思敬編書,在於元延二年(編按:1315,張元素為(1151年-1234年)劉完素(約1100年-1180年)),時八十一歲,其生距守真之時,未為遼闊,則是書之出自守真,斷可知矣!(編按:如此推測,又不甚合理)且其所述方論,與宣明論原病式相出入,李時珍有何所証,以為張元素之書?夫元素所著,雖佚不可見,東垣李明之嘗從受其法,則讀明之諸書,以溯源委,其理趣判然,與是書不同,元素子璧,著有保命集論類要,時珍豈非以此相混者耶,提要未察此義,隨襲其謬,並以序文詞,稱寧王偽撰,郢書燕說,莫甚此焉。活法機要,為李明之所著,時珍又只是書一名,實為歧誤。

8.《珍珠囊》的藥性,比《醫學啟源》的簡略,多以一、兩個主要治療病症為主,兼述性味、歸經等等。

9.很怪,《珍珠囊》後面就列了一些瘡瘍、骨蒸,可能缺文太多?

10.《中國醫學源流論》載「李東垣學派」:說道:「(潔古)始創引經報使之說,而用藥之法一 」「……實居張景岳《類經》之先。蓋舉一切治病用藥之法,而悉歸本於《內經》,實至東垣而集其大成也。」(p63-6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通與通識:第一屆高等歷史與人文研究暨教學研討會

 

 

一、會議主旨:

   「歷史」做為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新的時代,不斷延續著古典的知識,扮演著陶塑人文素養的重要學科。「高等歷史教育係指在大學,針對非歷史本科學生應該教什麼、學什麼等問題之思考,現今一般大學多放在通識教育中來實行,或是由歷史的相關科系來負責共同學分的講授。邁向新的時代,不斷地有新的挑戰與問題產生,諸如數位人文時代的來臨,資料庫的開發,電子產品、媒體之運用,都讓歷史研究與教學更加方便但不可諱言的是,閱讀歷史與對學歷史的興趣,並沒有相應的成長,加上課程、學分的變動,少子化即將帶來之學分分配問題,因應評鑑的需要、配合各種宗旨、理念等等質、量化指標等等,各大學也面臨歷史課之課程目標不統一、學生沒興趣等種種問題。故我們希望經由這次小型的研討會,擬訂的相關主題,邀請在教學與研究上有獨到見解與特別心得的大學老師與研究人員,來共同思考這個問題:新的時代我們的文史類課程應該有什麼樣的思考?要培養何種人文素養?研究與教學如何整合而不致脫節等問題,希望能為大學的文史教育開闢新的教學與研究之道路。

 

 

二、主題參考:

1.史學史或史學方法,對教學有助益或相關之省思。

2.史學研究之新趨勢,在教學與研究上的可能性。

3.通識教育與人文素養(文史哲領域)之建立問題。

4.影像、圖像之歷史研究與教學之檢討。

5.高等歷史教學課程設計之創新與研發。

6.大學教科書與教材的歷史。

7.數位如何人文?研究或教學的省思

8.其他相關的教學與研究議題。

 

 

三、會議時間與地點

2015411日,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四、其他注意事項:

1.會議報名系統,將於3月中旬開放,請留意網站(http://cge.cycu.edu.tw/)公告。

2.論文撰寫格式,請參考《新史學》,論文暫訂集結出版,辦法另訂之。

3.論文摘要(500字以內)請於1月30日前繳交,本中心將擇優通知發表;論文全文繳交期限:330(總字數請勿超過2萬字)會議聯絡信箱:pipi.jordan@msa.hinet.net

 

五、主辦單位:

桃竹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WTS成長社群),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中原大學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各家學說討論會--張元素

 

時間:1/23()12:00~14:00

地點:新店慈濟醫院5F互愛會議室

報告者:陳靜美醫師

 

主辦單位:新店慈濟醫院中醫部、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史教案寫作工作坊

 

近年來醫學史已經成為醫學院醫學人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育部的支持下,「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編撰計畫」自99年開始發展彈性較高的基本課程綱要(core curriculum),彙整各個醫學史重要主題建置教學單元,供各科醫學教師採用。完成後放置於計畫所建置的網站上(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index.htm

近年來PBL 教學法在醫學人文課程中的運用極受重視,相較而言,醫學史領域則較少採用這方面做法,是個有待嘗試拓展的領域。基於以上考量,教育部支持的「醫學史PBL教案發展與線上課綱教學實作計畫」,擬於1213日舉辦教案寫作工作坊,邀請國內外醫學人文及醫學史專家學者分享其教案寫作與實際教學經驗。歡迎與會,相關訊息如下。

 

主題:醫學史教案寫作工作坊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教育部資訊科技司醫學專業教育改進延續計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

 

日期:1031213日(星期六)

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6

報名網址 :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cNX-BEtVuHRngL8kcxHduZglT19rT4n3FseMD63sNZI/viewform

報名截止日期:128日(星期一)

 


 

議程

時間

主題

發表人

主持人

9:40-10:00

報到

10:00-10:10

開幕式

蔡甫昌教授

台大醫學院

李尚仁副研究員

中研院史語所

10:10-12:10

醫學人文教案的推動與脈絡化:以新加坡為例

吳易叡助理教授

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

蔡甫昌教授

台大醫學院

12:10-13:00

午餐

13:00-14:30

穿越時空的希波克拉底斯

PBL運用於歷史教學之Q&A

郭莉娟助理教授

慈大醫學院

李尚仁副研究員

中研院史語所

14:30-15:00

給誰看的歷史?為誰學的歷史?醫學史融入PBL的一些想法

郭文華副教授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張淑卿副教授

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

15:00-15:20

茶敘

15:20-15:50

病例討論書寫~以醫學倫理為例

蔡甫昌教授

台大醫學院

蔡景仁教授

成大醫學院

15:50-16:50

圓桌座談

與談人:李尚仁副研究員、張淑卿副教授、林益仁副教授、邱大昕副教授、王秀雲副教授、陳恒安副教授

蔡甫昌教授

台大醫學院

16:50~17:00

閉幕式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dm-網址  

 

版主:這次延續博論,再開發一個相關的題目,以演講當作試驗,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也請大家提供寶貴之意見。

 

 

國家圖書館數位閱讀教育推廣計畫成果發表與專題研習

 

數位教育是建構網路學習的重要政策,國家圖書館擁有豐富數位資源服務經驗,在協助學術研究與提供公眾數位學習方面,已有成熟經驗。因此,基於「整合數位教學資源、提供公平學習機會」的理念,為活用數位典藏成果,本館精選特色數位內容,推展數位學習課程與提供數位文創素材,在教育部「社教機構數位文創與數位教育計畫」支持下,推出國家圖書館「數位閱讀教育推廣計畫」,內容包括「數位典藏成果推廣計畫」、「古籍數位資源創意教育推廣計畫」以及「國家雲端書城電子書ATM計畫」。為使讀者與社會大眾瞭解計畫已完成之內容,特於高雄與臺北兩地舉辦活動,以分享數位閱讀與學習新知。各場次除計畫成果與內容介紹,並邀請參與製作之學者,以專題講座方式細數閱讀樂趣。

高雄場
時間:12/10 () 14:00~17:00 地點:大東文化藝術中心2F演講廳

專題演講
主題1:知識的旅程-書的歷史 
主講人:周彥文教授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題2:國家圖書館藏精鈔彩繪本《太古遺音》的價值意義 
主講人:李美燕教授(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臺北場
時間:12/12 () 14:00~17:00 地點:國家圖書館1F文教區簡報室

專題演講

主題1:海島臺灣探索出航
主講人:戴寶村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主題2:「知中國醫學之所由成立!」:《內經》與《傷寒論》的出版與閱讀文化(1912-1937)
主講人:皮國立教授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1.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
2.
參與者可於報到處領取摸彩券一張,活動結束前將抽出一位幸運兒,可獲得萬元手機。每場活動皆舉辦有獎徵答,答對者可獲得一份誠品圖書禮券(價值1千元),每場10位。
3.
各場次全程參與者將提供3小時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或教師研習時數。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
協辦單位:勝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洽詢電話:07-9557700分機314 陳小姐;02-2361-9132分機429 黃先生

 

http://www.ncl.edu.tw/fp.asp?xItem=22656&ctNode=1620&mp=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name祝平一海報  

 

講題:明清之際的天主教與「迷信」之建構

講員:祝平一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人:皮國立 (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日期:2014/11/28(五)

時間:上午1000-1200

地點:全人教育村南棟618

 

 

主辦:中原大學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中原大學宗研所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好不容易,就在最終再也無法拖延下去的截稿日前,把論文交出去了,終於可以喘口氣。

 

 

“看圖說史:近代中國的身體、政治與視覺再現”

工作坊議程

主辦單位: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

時間:20141025-26

工作坊地點:復旦大學光華樓西主樓2001會議室

注意事項:每位發言人發表時間為二十分鐘,剩餘時間討論,請主持人把握好時間。

 

20141025

9:0010:20 主持人:鄒振環(復旦大學)

皮國立(臺灣中原大學):《日常政治的圖像化——新生活運動新論》

羅婉嫻(香港浸會大學):《“美麗有罪?”:從民國時期的化妝品廣告看上海女性化妝與國家政策的衝突》

 

10:4011:50 主持人:張哲嘉(中研院近代史所)

鄒振環(復旦大學):《殊方異獸與中西對話:坤輿萬國全圖中的動物圖文》

張曉川(四川師範大學):《畫冊上的忠武人生——〈楊忠武侯宣勤積慶圖〉研究》

 

14:0015:40 主持人:皮國立(臺灣中原大學)

李公明(廣州美術學院):《1949年以後中國大陸宣傳畫中的身體與政治敘事》

王海洲(南京大學):《新中國女性的國家認同構建——基於女民兵宣傳畫(1949-1984)的圖像政治學分析》

姚霏(上海師範大學):《“文革”時期的標語口號及其視覺呈現》

 

16:0017:10 主持人:李公明(廣州美術學院)

蔣竹山(臺灣東華大學):《感官、身體與圖像:近代東亞味素的物質文化史初探》

張仲民(復旦大學):《近代中國“東亞病夫”形象的視覺再現和敘述政治》

 

20141026

9:0010:10 主持人:蔣竹山(臺灣東華大學)

張哲嘉(中研院近代史所):《清代檢驗典範的轉型:人身骨節論辨所反映的清代知識地圖》

張淑卿(臺灣長庚大學):《圖像與臺灣醫學生的解剖知識學習經驗,1950-80年代》

 

10:3011:40 主持人:周奇(上海社聯)

侯豔興(華東師範大學):《哈哈鏡中的社會相:民國時期的自殺漫畫研究》

周飛強(中國美術學院):《潘天壽與中國人物畫的現代轉型——對一組人物畫的圖像解析》

 

14:0015:40 主持人:曹南屏(復旦大學)

劉亦師(清華大學):《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中圖像資料之類型與運用概述》

劉文楠(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圖像史料的可能性——介紹MIT Visualizing Cultures網站及相關研究和教學》

黃健(華中科技大學):《政治宣傳畫的觀看之道——1949-1978年間大陸宣傳畫的視覺呈現形式與政治社會效應》

 

16:0017:00

圓桌討論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P_003637  

 

雷祥麟老師親贈一本新書,《非驢非馬:醫學與中國現代性的論爭》(Neither Donkey nor Horse: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順便簡單聊了他美國訪學一年的見聞,感恩兼開心。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研究院學術專題演講

主講人:Professor David Arnold(Professor Emeritus University of Warwick)
◎場次一
講 題:Bad Medicine? Poisons and Toxicology in 19th- and Early 20th-Century India'
時 間:103年12月10日(三) 下午3:00-5:0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場次二
講 題:Making Technology Everyday: Bicycles and Typewriters in India, 1890-1960'
時 間:103年12月12日(五) 12:30-14:00

地 點: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社工系館401會議室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與「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
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專題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
科技部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之建立扎根性的研究合作─主題計畫C: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聯絡方式:
02-2782-9555#353  clioblue@mail.ihp.sinica.edu.tw
02-2789-8124          hygiene@gate.sinica.edu.t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學術專題演講

主講人:Dr. Lena Springer(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講 題:Struggling to Find a Common Language: Prescribers of Self-Produced Tibetan or Chinese Medicaments in Sichuan
時 間:1031021() AM10:00
地 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專題中心

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劃

科技部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之建立扎根性的研究合作─主題計畫C: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聯絡人:盧詩婷 02-2789-8124
 hygiene@gate.sinica.edu.t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研究院學術專題演講

主講人:Professor Keir Waddington(Professor of History, Cardiff University)
◎場次一
講 題:'When meat becomes dangerous': Risk, Science and Policy in debates about Bovine Tuberculosis and BSE
時 間:103年10月31日(五) 下午3:00-5:00
地 點:國立陽明大學第二教學大樓242室(音樂教室)
◎場次二
講 題:The Problem of Progress in Writing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時 間:103年11月3日(一) 下午3:00-5:00
地 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主辦單位:
科技部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之建立扎根性的研究合作─主題計畫C: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
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專題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
中研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與「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聯絡方式:
02-2782-9555#353 clioblue@mail.ihp.sinica.edu.tw
02-2789-8124 hygiene@gate.sinica.edu.t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思想史講堂_(POSTER)

 

 文化思想史講堂

 

 

演講題目:讀史的效用、智慧與技藝

 

講者:瞿駿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問學者)

 

與談人:皮國立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演講日期:2014923

 

演講時間:1510—1700

 

地點:中原大學演藝廳(全人教育村B1F)

 

 

歡迎自由參加

 

 

主辦單位: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報12    
 
科技部「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建立紮跟性的研究合作-主題計畫C: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

 
醫療史與醫學人文教學研討會


時間:
20141018()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第一會議室

 

主辦單位:
科技部「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中心 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

報名資訊:103年9月15日起至103年10月3日,額滿為止
報名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medhiseducation2014/bao-ming

聯絡人:
陳奕橋 asymmh@gate.sinica.edu.tw TEL:02-27898124
洪均燊 fongjiunshen@gamil.com TEL:02-28267000#6305

 

網頁:http://www.rchss.sinica.edu.tw/hygiene/page2/news.php?Sn=1302#.VAliCOLO5Dg.facebook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
「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子計畫
9月份工作坊

日本帝國的金雞納樹移植與金雞納學發展 (1912-1945)

⋯⋯

主講人:顧雅文 (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
主持人:陳嘉新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評論人:郭文華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
與談人:雷祥麟 (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合聘)

日期:2014年9月22日
時間:2:00p.m.- 4:00p.m.
地點:陽明大學第二教學大樓242室

聯絡人:洪均燊 02-28267000轉6305 ymmedhistory@gmail.com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大學-中央研究院「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
「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子計畫
合辦單位: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中研院人社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驢非馬:醫學與中國現代性的論爭

*日期: 2014/09/11

*時間: 14:30~16:30

*地點:近史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主持人:

*主講人: 雷祥麟教授(本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 李尚仁教授(史語所副研究員)

*主辦單位: 中研院近史所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蝝___朣瘚瑕_0811  

 

從「芳草」到「蕭艾」:檳榔是個「問題」

 

林富士

 

從政府的政策到主流的科學論述來看,檳榔在當前的臺灣已經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既是健康問題,也是經濟、環境和社會問題。有人高喊「吃檳榔會讓我們亡國滅種」;有人提醒「檳榔的產值已經超過稻米」;有人指責「種植檳榔破壞國土」;有人痛心「檳榔西施傷風敗俗」。

檳榔的確是個問題!而且是歷史問題,也是文化問題。

曾經,檳榔是男女定情、親友交際的禮物;是醫家治病與辟瘟的良藥;是子孫祀拜祖先的祭品;是信眾供養佛菩薩和僧尼的珍品。

曾經,檳榔是上流的王公大臣、豪門貴族、文人雅士的最愛;是產地的平民百姓、士農工商、男女老幼的常食之物。

曾經,有人將檳榔視為土地和財富的象徵;有人歌詠檳榔的奇妙功效和亭亭獨立的姿影;有人製作精美華麗的檳榔盒、檳榔袋;有人認為嚼食檳榔後的「紅頰」、「朱唇」與「黑齒」才是美人樣。

而今,在多數人眼中,檳榔竟成可厭、可棄的「東西」!

由萬靈丹到致癌物,由可愛到可恨,由尊貴到鄙夷,檳榔確實已經從「昔日之芳草」變成「今日之蕭艾」!這樣的「古今之變」,不只是時光機器輾壓的結果,也涉及西方霸權的崛起、價值與知識體系的「典範轉移」、以及族群與社會的文化差異。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的「看見」這樣的變化與差異,我們特別舉辦了這一次的「紅唇與黑齒:檳榔文化特展」,希望透過不同時期、不同族群的文物,揭示檳榔的多元面貌,讓我們在詛咒或喟嘆之餘,能再次省思「物我」、「人己」、「古今」之間的關係。

最後,必須感謝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謝國興召集人及其同仁的鼎力支持,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劉錚雲主任及其同仁的的協助,林彥宏先生、蔡淑玲小姐的精心擘畫,蘇婉婷小姐、簡玉鳳小姐的辛勤投入,以及諸多單位、朋友惠賜相關資料,才讓這次展覽能順利開展。

 

 

http://newtaiwanshaman.blogspot.tw/2014/08/blog-post.html?spref=fb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第十三屆「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

2015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der and Medicine

徵稿啟事

【會議緣起】

「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源自2000年在清華大學台北月涵堂舉辦的「性別與醫療工作坊」,過去十多年來由各大學、醫學中心及縣市衛生局輪流主辦,已經成為台灣性別與醫療相關領域的年度學術盛會。2008年第八屆的籌備會議中,將「性別與醫療」更名為「性別與健康」,2012年第十屆將工作坊更名為研討會。本次大會由陽明大學與中央研究院自由型計畫之「醫療史子計畫」經費支持,在陽明大學舉辦,為配合醫療史子計畫的內容重點之一「性別與醫療」,也間接呼應「性別與醫療工作坊」的原初觀點,本年度的會議定名為「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

 

【會議主題】

基於「性別與醫療」的研究與呼籲在台灣近二十年來的發展、還有醫療界本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演進及其與性別的新關係─包括國際大藥廠影響力的興盛、對護理界以及對婦女健康運動本身歷史的反省、還有對醫療化及其後續概念的新時代反省,都是構成本屆會議主題的核心元素。

本屆國際研討會正積極邀請歐美與東亞性別與醫療研究的健將,擔任主題演講,研討會的主題為:性別與醫療、醫藥,暨女性醫療照顧者的歷史,後者包括護理史、女醫史、助產士史、以及婦女健康運動的歷史等,這些研究主題不但有國內學者累積的研究成果,近年來也在國際上蔚為新的反省方向。當然,在過去十二屆中的性別與醫療工作坊,以及性別與健康研討會的各類主題,也都是本屆研討會的重要子題,並與本屆會議的主題充分互動交流研議。

本屆研討會亦將延續傳統,舉辦「研究生論文獎」,以鼓勵優秀的新秀投入性別與醫療、性別與健康、性別與醫藥的各種研究。

 

【會議時間地點】

2015425日(星期六)至26日(星期日),於國立陽明大學舉行(詳細議程將於審查程序結束後公告)。 

 

【徵稿主題】

1.     凡是性別與醫療或是性別與健康等相關領域之學術論文(包括醫護衛生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都歡迎投稿。

2.     論文審查分為兩大類:甲類-碩博士研究生;乙類-教師或醫療、護理、公衛、社工與其他實務工作者。

3.     研究生論文獎資格:國內外碩博士班研究生(含碩士班畢業生、不含博士班畢業生),歡迎研究生依照大會論文格式與字數限制,改寫優秀的學期報告、碩士論文改寫的論文、或是working paper等,參加研討會論文的發表,並且角逐論文獎。

 

【審查程序與時程規劃】

1.     論文摘要字數:500字以內

2.     投稿論文摘要截止日期:20141130日(星期日)

投稿人請在期限內將發表人基本資料(姓名、單位、e-mail、電話、住址)及500字論文摘要投稿至ymmedhistory@gmail.com並於主旨處註明「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論文摘要(論文類別:甲類或乙類),如未入選口頭論文發表,是否願意參與海報展。

3.     論文入選名單公告日期:20141215日(星期一)

4.     論文全文繳交截止日期:2015331日(星期二)

5.     全文論文格式:經初審通過者,請於期限前,將論文全文(一萬五千字以內)暨中、英文(兩者皆需)摘要,以附檔形式(word檔,內文請用新細明體12號字,標題採標楷體14號字,段落格式單行間距,註腳以隨頁註腳方式)寄至e-mail信箱。

6.     相關訊息公佈於研討會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site/gendermedicine2015/

 

【主辦單位】

陽明大學與中央研究院「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子計畫、陽明大學性別研究學分學程

 

【聯絡方式】

信箱: ymmedhistory@gmail.com

電話:022826-7000 # 6305

聯絡人:洪均燊先生

 
 
https://sites.google.com/site/gendermedicine201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最近幾場與醫療史有關之演講

【中研院史語所專題演講】

主講人:胡 成 教授(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講 題:近代在華教會醫院的宗教慈善與收費

時  間:2014年9月12日(週五)下午3:00-5:00

地  點:本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主辦單位: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

 

【中研院近史所專題演講】

解剖「子宮」和診斷「子宮癇」:德川日本醫學對性別身體的再闡釋(1750-1868)

                        日期: 2014/08/21

時間: 14:30~16:30

地點: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主講人: 張學謙博士(本所博士後研究)

評論人: 巫毓荃教授(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主辦單位: 近史所

 

【中研院史語所專題演講】

【專題演講】

主講人:劉淑芬 女士(本所研究員)

講 題:中古的佛教與醫療──從龍門藥方洞談起

時 間:2014年10月25日(週六)下午2:00~4:00

地 點:本所文物館B1演講廳

備 註:2014年歷史文物陳列館第六次通俗演講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多線作戰,終於準備完成。這個月行程真的太緊,參加近史所研討會外,還跑去要禮物、要筆記本、東搞西搞,編排後會議手冊將近280頁,真是超出預算,但還是給它印下去。感謝所有助理幫忙,一次會議的準備工作真是不容易,希望真能給與會的後進一些鼓勵。

 

 

「2014生命醫療史與醫籍文獻」學術沙龍暨青年學者研討會議程

201481516(星期五、六)   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時 間

主 持 人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引言與主持人

08:30~09:00

報到(地點: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09:00~09:20

             開幕式(地點: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林賜德院長(中原大學人文教育學院院長)

         皮國立主任(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李信毅牧師(中原大學校牧室牧師)

 

09:20~10:00

主題演講

劉士永

從旁支到嫡系-對於臺灣發展醫學史的一點看法

中原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陳宏銘

10:10~10:30

中場休息、茶敘

10:30

| 12:00

第一場

醫療史研究與教學的多元視角

張哲嘉

日本醫學史教育考察管窺

中央研究院

台灣史研究所

劉士永

張勇安

毒品管制的政治學:關於美國毒品政策史研究路徑的思考

羅婉嫻

從殖民地部檔案資料研究殖民地醫療史——香港醫療史研究經驗談

12:00~13:30

午餐、休息

13:30

| 15:00

第二場

從醫史文獻談中醫學

陳建霖

中醫各家學說與文獻對臨床中醫師的重要性

中原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陳潮宗

楊仕哲

傅美華

朱丹溪陽有餘陰不足學說的闡述與溯源

鄭宛鈞

五輸穴之名義辨析

15:00~15:30

中場休息、茶敘

15:30

| 17:00

第三場

疾病與照護的歷史

吳靜芳

中國傳統醫書所見破傷風的概念與療法的變化

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

張哲嘉

張淑卿

1950年代台灣護士形象的建構

趙中豪

西醫東漸對民初中醫學家的影響─

以惲鐵樵論發熱為例

17:30~

歡迎晚宴

             


2014816(星期六)  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時  間

主 持 人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引言與主持人

08:40~09:00

報到(地點: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09:00

| 10:00

第四場

近代醫療與制度轉型

楊善堯

遷徙與籌組:抗戰時期軍醫教育體系的建立

上海大學

歷史系

張勇安

李欣璇

晚清海關檢疫制度的建立與實施─

以廈門港為例

10:00~10:20

中場休息、交誼時間

 

 

 

10:20

| 11:50

第五場

從醫療史看見台灣

林文源

拓展中醫知識空間

清華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源

吳燕秋

眼見為真:戰後台灣婦女驗孕史(1945-1990s)

陳康芬

醫療與救國想像─論蔣渭水〈臨床講義〉的醫療隱喻與主體再現

11:50~13:30

午餐時間

 

 

13:30

| 15:00

第六場

古典醫療知識的擴展

 

張學謙

陰虛、補陰丸與明代的男性氣質

復旦大學

歷史系

張仲民

鄭宗賢

西漢時代對「毒」的認知、使用與管理

   林育辰

明代相士的望氣經驗與醫療人際網絡

15:00~15:30

中場休息、交誼時間

15:30

| 17:00

第七場

藥物的歷史

張仲民

近代中國的文人諛藥

中原大學

通識中心

皮國立

張嘉芮

道地vs.在地:台灣1960-1970年代當歸藥材的栽培與進口爭議

皮國立

中國流感史研究之二:1919-1920年之疫情分析

17:00~17:30

圓桌論壇

引言人:
張哲嘉、張仲民、邱大昕、林文源、皮國立

 

18:00~

結束晚宴、賦歸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1138DSCN1137DSCN1139DSCN1136DSCN1141DSCN1142WP_003424

 

    今日(8.09-10)李健祥老師在慈濟醫院的新店院區講中醫文獻學,第一次看到演講者帶這麼多的書來講,竟用了好幾個箱子運過來。在場有相當多的年輕中醫師,他們大多帶著既有興趣卻又有些陌生的心情來聽課。我自己倒是很放鬆,把自己放空,把自己當成一個學生,來看看我自己的醫史基礎功,和李老師所言的差距在哪裡。李老師在中國醫藥大學講中醫文獻學已有36年的歷史,學養當然是相當豐富的,但有時他卻感到很沮喪與孤單,因為在台灣的中醫,很多都對醫史文獻沒有興趣,文獻學的研究需要經年累月的耕耘,一般醫師還是被臨床工作綁死,沒有時間去涵養這些中醫學人文的素養。

    不過,正如李老師開頭所說,在他講義上所列那麼一大堆的醫書,其實大部分的中醫連書名都不清楚,何者該讀、何者必須細讀?那就更談不上了。這些書籍就是中醫的資料庫、寶藏,隱藏了相當多過往的治療經驗,很多現在醫學沒有辦法的疾病,也許治法就在古醫書中,但現在的醫師卻完全不知道、沒研究,豈不可惜?我們後來聊天,發現不是這些年輕的中醫沒興趣,他們其實都很驚訝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醫書,該怎麼瞭解、怎麼蒐集、怎麼運用?其實在現代中醫教育中,都沒有好好思考這個問題,反而是被西醫的課程壓得死死的,一方面學生不知如何找資源、一方面對中醫也沒有具歷史縱深的認同感。對我而言,我是歷史學者,中國古籍中,醫學類書籍數量之巨大,是很特別的現象,這些桌上的書,我也大部分都有,恐怕是我一輩子都無法研究完的事業。李老師給我的啟發,是要存文獻學出發,找到各個時代的史料,解析其學說之變化,要去培養寬廣的視野,而不是在小問題上鑽研太過(不是小問題不重要,而不能一直鑽在裡面,這樣對一整個學問就沒有通盤的瞭解了)。我也希望中原的醫療史與人社中心可以做更多這樣的工作、推廣更多醫史文獻的知識與研究,這才有實質的意義。李老師目前仍持續作研究,一者是民國醫藥期刊內的分類整理、一是民間草藥的研究,希望能建立更好的學術性。(照片)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辦單位: 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中央研究院
舉辦時間: 2015年3月26日(四)至28日(六)
舉辦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
年會主題: 正常與異常:我們從未正常過?

在醫學、科學、乃至於日用生活的範疇中,人們經常需要做正常和異常之區別,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兩者有著實質性的差異,不能不加以區分。但是,在現實人類的歷史發展與社會變遷中,卻很難找到一個固定不變、放諸四海皆準的絕對標準,正常和異常的界限經常隨時代的變遷與社會文化的差異而變動。據此,本次大會主題旨在從STS的角度,透過對於當代社會議題之解析、歷史現象的陳述,乃至於現代科技的反省等方向,徵求相關研究論文的發表,以闡釋或澄清「正常與異常」此一二元對立概念的相對不穩定性,乃至於其間區隔界線在不同時空條件下的演變與被詮釋特徵為何。

徵稿形式

 

  1. 一般論文。自行籌組論文:每組3-4篇文章,由籌組人撰寫主題及籌組說明,附上各篇論文摘要(請合併為一個檔案)。可選擇以正式論文(full papers)、工作論文(working papers)、及口頭發表討論之論壇等形式組成。
    1. 與2014年會主題—『正常與異常:我們從未正常過?』相關者。
    2. 不限主題,凡與STS研究相關論文均歡迎投稿。
論文形式

 

  1. 不超過兩萬字的學術論文,中文為主,但也接受英文稿件。
  2. 歡迎研究生將優秀的期末報告、碩士論文改寫發表。
摘要截稿日期

 

  1. 請投稿者及論文籌組人填寫附件 「摘要投稿申請表」 並10月20日前,上傳至摘要投稿線上申請頁面。 如遇投稿問題,請來信至 2015ststw@gmail.com
  2. 摘要審查結果暫定於2014年11月20日(四)公佈入選名單。
全文繳稿日期 接受發表者請於2015年03月14日(六)17:00前繳交論文全文。 繳交方式請待日後通知。

 

請參考:http://www.tw-sts.org/node/21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