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醫療史研究訊息 (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版主:我在北京認識的醫療史新秀,是北大榮新江教授的高徒(榮老師如是說),也是去年亞洲醫學史學會谷口獎學金得主。現在畢業後在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服務。研究範疇較偏重中古的醫療與疾病史,對出土文獻有一定的掌握能力,應該還是有榮老師的薰陶在吧。





 








陳昊





 





教育背景





20019月至20057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歷史學學士





20059月至20117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歷史學博士








執教經歷





20118月至今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講師








已刊論著





一、論文





1. 《漢唐之間墓葬文書中的注病書寫》,《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267-304頁。





2. 《曆日還是具注曆日》,《歷史研究》2007年第2期,60-68頁。





3. 《洋海1號墓出土文書年代考釋》,《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20頁。修訂本收入《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研究論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21-132頁。





4. 《吐魯番台藏塔新出唐代曆日文書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7-84頁。修訂本收入《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研究論集》,505-520頁。





5. 《吐魯番洋海出土高昌早期寫本易雜占文書考釋》,《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7-84頁。(與餘欣合著)修訂本收入《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研究論集》,174-211頁。





6. 《墓誌所見南北朝醫術世家身份認同與宗教信仰》,《文史》2008年第2輯,77-104頁。





7. 《晚唐翰林醫官家族的社會生活與知識傳遞》,《中華文史論叢》2008年第3期,345-392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





8. 《儀式、身體、罪謫——漢唐之間天師道的上章儀式與疾病》,《天問》第2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241-270頁。





9. 《德藏吐魯番文書“推三陣圖法”古注本考釋》,《文獻》2009年第4期,17-25頁。





 





二、報紙文章





1. 《隋唐長安的醫療與社會空間》,《光明日報》2009421日 “史學”版。(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





 





三、書評





1. 《書評:Medieval Chinese Medicine: The Dunhuang Medical
Manuscripts,
edited by Vivienne Lo and Christopher
Cullen
》,《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564-569頁。





2. 《書評:陳明著〈殊方異藥〉》,《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570-574頁。





3. 《書評:Medicine for Women in Imperial China, edited by Angela Ki Che Leung, 《唐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627-634頁。





4. 《疾病史與世界歷史的書寫》,《自然科學史研究》2008年第3期,388-390頁。(與榮新江合著,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





5. 《書評:范家偉著〈大醫精誠〉》,《唐研究》第14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617-628頁。





6. 《書評:林富士著〈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唐研究》第14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628-636頁。





7. 《對宋代醫學變化與整合的省思》,《國際漢學研究通訊》(創刊號),2009年,312-321頁。





8. 《書評:李建民〈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中國學術》第29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369-377頁。





 





四、譯文





1. Denis Sinor,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of the Nomad Empires of Central Eurasia”,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 58-1, 2005, pp.3-14.
中譯文刊載在《塞諾內亞研究文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 J.E.M. Houben, “The Soma-Haoma Problem:
Introductory Overview and Observations on the Discussion”, Electronic Journal
of Vedic Studies, 9-1, 2003.
中譯文刊載在《西域文史》第1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會議經歷





一、組織會議





1.
醫書文化與身體經驗之間的身份認同:探索中國醫學史基本問題的新路徑”國際研討會,20101120-22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2. “中古方書:醫學史、書籍史和社會史的解讀”國際研討會,2011918日 ,北京大學。





 





二、會議論文





1. 《墓誌所見南北朝醫術世家身份認同與宗教信仰》,中韓醫學史國際會議,北京大學醫史研究中心,20081月。





2. 《唐代景教與希臘羅馬醫學的傳入》,“古都長安與隋唐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87月。





3. 《刊之岩石,傳以救病》,亞洲醫學史學會第四次年會,亞洲醫學史學會與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200811月。





4. 《若隱若現的城市中被遺忘的屍體?——隋代中期至唐代初期的疾疫、疾病理論的轉化與長安城》,第四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國際研討會,臺灣大學文學院,20108月。





5. 《斷裂與重建之間——19 世紀至20 世紀初德語世界與日本醫學史寫作與醫學教育的互動》,醫學史教育及醫療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08月。





6. 《家國之間——南北朝末期到唐代初期醫術世家的嬗變與身份認同》,“醫書文化與身體經驗之間的身份認同:探索中國醫學史基本問題的新路徑”國際研討會,北京大學歷史學系,201011月。





7. “Tactility Besieged by Literary Form? Liu
Yuanbin and the Debate on Mai jue in Tang and Song”, the panel on “Making
Senses of the Chinese Textual Tradition Problems of Experience, Language and
Knowledge” of AAS-ICAS joint conference March 31th-April 3rd , Honolulu, Hawai’
i.





8. 中古醫方:書籍史和閱讀史的路徑》,“中古方書:醫學史、書籍史和社會史的解讀”國際研討會,2011918日 ,北京大學。





 





三、會議發言





1. “歐美中國學與中國醫學史研究多重語境下中國醫療史研究的挑戰與機遇學術座談會,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2011516日 。





2. “疾病類別與歷史研究路徑:歐美疾病史研究的問題意識與困境疾病史研究的反思與嘗試研討會,中醫科學院,2011923日 。





 





獎項





2010年 教育部博士生學術新人獎





2010年 亞洲醫學史學會谷口獎




 





訪問經歷





20099月至20107月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訪問學生





聯繫方式:peterrc@163.com





北京海澱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郵編:100872





 





http://lsruc.net/a/szll/2011/1111/745.html?132098862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其姿:為中國醫療史研究請命


 


原刊於《 中華讀書報 》( 2011072013 版)



        最令中國醫療史學者羡慕的,是西方醫療史這個領域不處於史學的邊緣,而已融入整體的西方文明史,成為其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換言之,醫療史與歐洲主要的歷史發展階段,如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19世紀革命、女性主義、後啟蒙思潮等緊密相扣。同時,研究的取向亦自然地隨著主流思潮、史學的發展而發展。20世紀初期的醫療史仍具濃厚的啟蒙思想,英雄式的、代表西方科技進步的醫史為研究的主流,西醫史大體看來較似一部頌揚征服疾病、不斷往前邁進的科學史。1980年代後啟蒙思潮興起後,西方醫史研究也起了基本的變化,甚至可說成為這個思潮的主導力量之一。


近年來,中國傳統療法漸再抬頭,而且不限於華人社會。一些傳統的技術如針灸、按摩、推拿等在世界各地成為興盛的另類醫學,在歐美,不少醫療保險公司也已將這些療法包納在保險政策裏,說明西方社會已承認這些療法的正當性與有效性。傳統草藥的研發,更是學院的主流科研專案之一,往往得到商界大力支持,被認為是充滿商機的投資。在美國,目前至少有39所遍佈各州的提供針灸與東方醫學訓練的立案學院。不過,這些近來的發展,似乎仍不能讓傳統醫學獲得英雄的歷史地位,因為它始終不被視為可與西方生物醫學平起平坐的科學。主流的歷史學也始終以懷疑的眼光對待醫療史研究。


道不遠人, 以病者之身為宗師
名不苟請, 以療者之口為依據
章太炎 1929


中國醫療史的研究者,往往很羡慕西方的同行。最主要的原因是醫療史這個領域在西方學術界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不但相關的專書、學術期刊、專業學會已很多,而且不少大學提供醫療史課程,甚至醫學院裏都有醫史必修課程,以深化醫學院學生的人文修養。現階段西方醫療史專書、論文的主題已極多樣化,適合不同程度、興趣的讀者,學者不難從中找到啟發與靈感。因此中國醫療史學者,平常都得閱讀西方醫史相關書籍, 以擴大視野與開拓思路。


最令中國醫療史學者羡慕的,是西方醫療史這個領域不處於史學的邊緣,而已融入整體的西方文明史,成為其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換言之,醫療史與歐洲主要的歷史發展階段,如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19世紀革命、女性主義、後啟蒙思潮等緊密相扣。同時,研究的取向亦自然地隨著主流思潮、史學的發展而發展。20世紀初期的醫療史仍具濃厚的啟蒙思想,英雄式的、代表西方科技進步的醫史為研究的主流,西醫史大體看來較似一部頌揚征服疾病、不斷往前邁進的科學史。1980年代後啟蒙思潮興起後,西方醫史研究也起了基本的變化,甚至可說成為這個思潮的主導力量之一。傅柯(Michel Foucault)以精神病在西方的歷史、醫學臨床的誕生、性史等作為批判西方現代文明的切入點。醫史不再是英雄式的、標榜科學進步的歷史。傅柯描述近代西方文明的醫學知識結合著政治權威織造了一個天羅地網,人在其中無所遁形,無從維護身體自主,是一本充滿悲觀與無力感的歷史。


但與此同時,特別是英國的學者也進一步注意醫史中英雄以外的小人物。在Roy PorterMargaret Pelling等筆下, 醫史的主角從著名的醫生、醫學技術的大發明、大醫院等轉移到病人、邊緣醫生、郎中、產婆、巫師、外科醫生的前身剃頭師等。Porter提醒讀者,如果只有醫生,沒有病人,就成不了醫史,所以病人與醫生一樣重要。Pelling 則以詳實的史料說明晚至18世紀,正式在學院受訓練的醫生只占活躍的醫療者的一小部分。研究醫療史就要把近代及以前的多元醫者面貌、各類的醫療手段與方式還原。所以20多年來西方醫療社會史的研究內容更豐富與活潑, 這些英國學者以另一種方式拋開英雄式的、啟蒙式的醫史,平實地研究一般人如何處理身體、病痛的問題。


目前歐美醫史研究更細緻化。它與科學史類似而不盡相同。最具創意的研究範圍之一為醫學知識在空間兩端的建構:一種是醫學知識在具體地方的累積過程,另一取向是全球跨文化的知識建構。前者從地方社區居民的業餘研究活動、他們與主流科學專家的互動來看科學知識從下而上的建構的一個活潑而具體的過程。後者則著重1718世紀以來長程航運、商業活動所促成的新的客觀知識追求與建立方式,及全球性跨文化知識的流動與轉移。這類從具體歷史個案出發的醫史或科技史研究,強調社會與文化史成分,把西方醫學知識複雜的內容與建構過程仔細地再呈現,是目前最具動力的領域,當中不但有醫學、科技史知識的討論,還牽涉都市史、物質文明史、性別史、宗教文化史、社群史、商業史、國族發展史等史學範圍。


相對於發展成熟而多元化的西方醫史,中國醫史或醫療社會史在中國史學範圍裏的妥當性似乎仍受到質疑。近年來我經常被問到我為何仍在做醫療史,為何不回去做傳統的社會史。言下之意,醫療史在中國史裏是有點偏門、有點不入流,甚至乏味,所以淺嘗其中滋味即可,不宜久留。這些質疑,不是沒有道理。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中國傳統醫學在清末巨變後的歷史書寫中,從未能蛻變為英雄。在20世紀初期新文化運動中,傳統醫學成為中國舊文化中落後迷信部分的主要符號。就算民國時力挺中醫的章太炎,也不留情地質疑傳統醫學的一些核心觀念:然謂中醫為哲學醫,又以五行為可信。前者則近於辭遁,後者直令人笑耳。這與19世紀末以來的西方醫學,佔有科學發展的龍頭歷史地位,正好相反。而近代東亞學術主流,無不以追求科學或科學精神為己任。無論是明治日本揚棄漢醫、魯迅痛斥庸醫,或1929年國民黨精英廢除中醫之議,都說明了當時在西方強勢的文化與政治威脅下,傳統醫學存在的空間不斷被壓縮。雖然1960年代以來,傳統醫學在國內被尊為國粹,但是其知識內容與學制已大幅度西化,或曰科學化。既然傳統醫學不被認為是中國文化裏值得全面保留的東西,醫療史研究的妥當性受到質疑,是可以理解的。

近年來,中國傳統療法漸再抬頭,而且不限於華人社會。一些傳統的技術如針灸、按摩、推拿等在世界各地成為興盛的另類醫學,在歐美,不少醫療保險公司也已將這些療法包納在保險政策裏,說明西方社會已承認這些療法的正當性與有效性。傳統草藥的研發,更是學院的主流科研專案之一,往往得到商界大力支持,被認為是充滿商機的投資。在美國,目前至少有39所遍佈各州的提供針灸與東方醫學訓練的立案學院。不過,這些近來的發展,似乎仍不能讓傳統醫學獲得英雄的歷史地位,因為它始終不被視為可與西方生物醫學平起平坐的科學。主流的歷史學也始終以懷疑的眼光對待醫療史研究。


學界的懷疑也有其他的原因,如印象中的醫書深澀難懂,無論病名、藥名、診斷過程都與我們日常用語相差太遠;又如不能確定研究者有充分的資料作研究,因為傳統醫書內容多與政治、社會等研究者熟悉的現象脫節;或者認為沒有讀過醫學的,也難以研究醫史。總而言之,醫療史是否適當地為中國歷史的構成部分仍是一個問號。這些質疑,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成為忽視醫療史的充分理由。今天我們如果看傳統醫書比看西醫書難懂,無法瞭解各種症狀疾名的話,其實正說明這是一個亟待探討的歷史問題:當我們的思維模式經近代西方生物醫學徹底洗禮後,如何重拾古人對身體、疾病的想像?重新瞭解古人思考身體、環境、宇宙的方式,並以現代的文字說明清楚,正是學者責任所在,也是研究樂趣之所在,當然也是困難所在。西方學者研究醫療史,包括古希臘、亞述文明的醫療的主要目的,也正是要瞭解古人如何想像身體、疾病,因為那是古文明重要的構成成分。如果我們難以理解、或無法以現代語言說明古人的身體疾病觀,那意味著我們對古文化仍沒有充分的、全面的認識。在上古的身體觀方面,過去近20年來臺灣的學者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不過上古以下的變化,則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間。這個困難的課題對學者而言是個較大的挑戰,然而正確的反應,應該是努力去面對它,而不是逃避它。


至於資料不足夠的疑慮,則只是一種想當然的困難。對醫史研究有經驗的人而言,並不存在資料不足的問題。困難在於資料太分散。研究者不單要看各類型、版本的醫書,還要注意文集、詩詞、官箴、宗教文獻、檔案材料、文學創作、外國人在中國的遊記、考古的文物、各種的圖像、器物等,如有需要,還要做田野訪談。至於研究者沒有醫學訓練所產生的困難,主要在於研讀醫學文獻時會較吃力,要克服困難,得靠多閱讀、思考、多向人請教。如果選題不直接牽涉醫術實踐本身,這個弱點並不特別嚴重。就如環境史學者不一定要有環境工程的背景、經濟史學者不一定受過完整經濟學的訓練、藝術史學者不必是畫家、也不要求學術史學者精通哲學一樣。


我認為最需要受到檢討的,是在克服了研究方面的各種技術性困難後,寫出來的醫療史是否會被認為是中國歷史的構成部分,如能做到上述西方醫療史那樣清楚而自然地顯示西方文明發展的階段、甚至主導著史學取向的變化,那這種醫療史是成功的歷史書寫。如果中國醫療史要在中國史學穩占一席之地,這方面的功夫是關鍵的。傳統醫學裏有許多高度技術性的內容,牽涉療效或哲學上的討論,對醫者可能有極大的意義,但對史學者而言,這些面向可能因無法有效地反映歷史的變化而不被研究。史學研究者的關注點,必然在歷史的變化:社會的、文化的、即與人群有關的。在史學研究者筆下的醫療史裏,應能看到了人的角色:醫生、病人、家屬、醫書作者與出版者、產婆、巫師等等;或者能看到相關社會組織的轉變,如病坊、醫院、藥局等;或影響社會行為的身體與疾病觀的變化等等。這些變化是否與其他社會制度或知識系統的變化相關聯,如地方家族制度、理學、法律等?雖然這類老生常談適用于所有專史研究,但對新興的醫療史而言,似乎仍要不斷強調,因為學界對這個專史的疑慮似乎仍深。


這個疑慮可能來自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即認為醫學作為具較高專業性的知識系統,如數學、天文學一樣,自有其發展的內在理路,與國家、社會發展並無顯著的關係。然而,西方成功的醫史足以說明這個偏見的謬誤。其實醫學是身體、疾病的問題,是個人、社群、政府經常面對的切身與管理問題。醫療、保健、藥物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分量本來就極重。在最高的層次,社群與政府處理疾病的策略與方式,均能反映社會或國家治理的主流理念。在中間的層次,專業醫生、艱澀的醫典其實並沒有壟斷對身體、疫疾的想像與解釋。處在醫療關係最底層的病人、或其家屬其實都各有一套身體觀、疾病觀、療疾習慣、死亡觀等;宗教人員也可能另有一套。對史學研究者而言,這些林林總總的觀念同等重要,無論是來自專業的醫學知識,或滲進了各種地域、時代、階層、族群、性別、年齡、信仰、哲學等因素的對身體的知識,都是史學或人類學者特別感興趣的課題。療治疾病非單向行為,而是互動的過程,純粹醫學技術的施展只是過程中的一部分。因此,醫學知識系統的發展,與整個文化的發展,應該有密切的相關性。而史學研究者的主要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相關性。


臺灣中研院史語所的醫療史研究群在幾年前曾召開研討會,共同思考如何從醫療史看中國史的問題。後論文出集成書,主編 李建民 教授在序文中指出,在既有的中國醫學史成果裏, 我們尚未清楚辨識中國醫學真正的內在活力性質為何。同時也應追溯中國醫學代際傳遞漫長週期中衰敗與斷裂的成因; 探求古典中國醫學的內在活力的特質及其變遷, 無疑是下一個階段重寫中國醫學史責無旁貸的任務吧。而這個內在活力,應正來自醫學知識系統與整個中國文化發展間的密切與微妙的關係。


要如何找到這個內在活力, 可能目前尚需同行的努力與合作以找出明晰的方向。不過,我們可能要及早警覺遙遙探索路途中的種種絆腳石,以免走冤枉路。我認為其中最大一塊的絆腳石,就是按西方科學史或醫學史的發展路線瞭解中國醫史。近一個世紀以來循著這個思路書寫的中國醫史已證明了此路不通。它之所以不通,不但是因為西方科學史的架構與中國相關史料往往相扞格,而且這種取向下的歷史研究明顯無法開拓更大的思考空間,不能激發更多的研究想像力,反而局限了思路。在西方科學語言的擠壓下,中國醫學不是被指迷信不科學,其價值僅在於(不能用科學解釋的)經驗,就是反動式地被吹捧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無所不能的中國式科學。在兩個極端之間幾無討論的餘地。學者在抽象科學概念的束縛下,無法啟動歷史研究想像力,想不通古人對待身體的方式,看不見醫史裏林林總總的人群與人的行動,也因此無從追溯醫學知識建構的歷史。所以說,思考中國醫史問題時,把西方近代科學發展的模式暫放一邊,是必須的思想準備工作。這樣做並非基於民族主義,更不是矯枉過正地貶低科學的重要性。西方科學在近代世界產生的重大影響無遠弗屆,已是公認的歷史常識。只是瞭解傳統醫學發展的軌跡就必須回到歷史情境本身,而現代人要置身歷史情境,是件艱難的任務,因為我們的思維已深受科學思想左右,要脫下科學的有色眼鏡、擺脫生物醫學的語境來思考歷史中的醫療問題,比想像中要艱難許多。研究者不但需要誠實地解讀大量史料的耐心與智慧,還要其他學科,尤其是人類學、社會學等在分析概念上的支持。如李建民所說,研究中國醫學史的進路必須是一種再中國化(=去西方化)的歷程。去西化是一個說來輕鬆,但行之不易的高難度任務。


以下兩個例子或可較具體說這個絆腳石的問題。首先是病名。傳統病名或來自病症,如身體表面症狀:癩、瘰鬁等,又如指突然昏倒的、或有吐瀉症狀的。病名又可能來自病因,如由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引起的中風傷寒火瀉濕腳氣;或五臟六腑之證,如心痹肺壅;或因虛勞而得的傳屍體蒸等。這些病名今天已少為人所用,或用意已與古時不一樣。我們該如何處理這些病名?如果用西方科學來思考的方式就是用生醫學病名套進或直接翻譯老病名,如即今天之漢生(或麻風病);或中風即腦溢血、吊腳痧即霍亂、傳屍即肺結核等等。對中國醫史貢獻甚偉的 范行准 先生于此也不能免俗,用這個方式寫了中國病史新義一書。范老雖然以其博學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但是中西病名對號入座的處理法,把傳統疾病的界定過程(framing)完全一筆勾銷了,殊為可惜。這個以科學角度出發的研究方法結果是最不科學的,因為它把兩個互不相干的知識系統硬作對比。我們如能回歸古病名及其歷史語境,分析其內容與變化,可有助深入瞭解傳統病因論與疾病界定過程,這是切入古代醫史、病史的最好角度之一。


另一個例子就是有關儀式療法的問題。從生物醫學的角度,這些均是無科學根據的迷信行為,不值得研究。我們也確實無法以科學方法去研究儀式療法的確實治療作用。大概只能泛泛地以心理療法去解釋它的存在。然而這些由來已久的儀式卻處處反映病人的身體觀、疾病觀、宇宙觀,那正是醫療文化的基本構成因素。研究者必須依賴醫療人類學、或宗教研究所提供的分析架構去瞭解宗教、儀式與醫療之間的微妙關係。而這些問題是傳統醫史裏的重要的、必須處理的課題。科學-迷信這個簡單的二元思維無疑會將這方面的研究空間嚴重地壓縮。撇開迷信與科學的對比,我們才可以自由地觀察儀式過程中各參與者,包括或神祗、巫師、家屬、鄰居等與病人的關係與互動方式,分析治療場所、時間安排的意義,所用器具、符號、語言所指涉等等。這些分析所透露的訊息,正是用來瞭解身體疾病觀的重要資料。在這方面,我們的確得依賴醫療人類學的研究方法。


中國醫療史的寫作在上世紀初已開始, 陳邦賢、伍連德、謝觀等大家已為這個領域奠下基礎。此後,如范行准等學者均在不同時期對中國醫史的研究與寫作作出重要的貢獻。他們的成就多在於對醫生、醫籍、醫學思想源流等方面的歷史研究。在西方,李約瑟與魯桂珍在推動中國醫史研究方面功不可沒。在日本,山田慶兒的著作影響甚巨。前輩學者成長在科學掛帥的時代,他們的問題意識免不了受西方科學發展經驗的影響,往往要把中西醫學的高下作有意無意的比較,或者努力地把傳統醫學裏的科學性找出來,或者把目標放在中西醫合璧上面,以推動傳統醫學的現代化。章太炎雖常鼓吹中醫務求自立,不在齗齗持論與西醫抗辯也,但卻顯然仍無法擺脫科學西醫的陰影。早期這些大家之說處處顯示出西醫、科學對傳統醫學史研究的啟發與限制。21世紀的中國醫史研究者,應該可以擺脫20世紀早期的思想上的包袱,在更大、更自由的學術空間裏作更多發揮。


臺灣中研院史語所早在1992年在杜正勝的領導下成立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積極推動醫療的文化與社會史,到今已17年。今天中國醫療史在臺灣漸成氣候,小組之功不可沒。


這些論文為我過去20多年間的習作。它們包括我在醫史研究領域內遊走的兩個時期的工作。即早期有關明清醫療制度與天花問題的研究。最早的論文發表在1987年,當時並非刻意要進入醫療史的領域,只是在研究地方慈善機構時,被看到的資料所吸引。我留法的經驗讓我對醫療機構、身體觀念相關的資料特別敏感。我那時發現這些資料所顯示的社會現象尚未被廣泛注意,因此整理資料後寫了兩篇小文。1990年代後期以後,我才比較系統地對醫療史相關的社會史課題做研究。這段時間內,我在早年的基礎上,繼續對醫學教育、制度與醫療者身份等問題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因為我並沒有醫學的訓練,論文的性質明顯地偏向社會史、文化史。同時在歷史時代方面,仍偏重我較熟悉的宋代以下的前近代。


1990年代後期以來我的研究重點在癩病史,包括在古今中國醫籍裏對癩病的病因與病症討論、癩病所引起的社會反應,以及後來被稱為麻風病的疾病在近現代中國社會與政治文化中的意義。在癩病研究告一段落以後,我開始注意19世紀以來廣東地區的醫療文化發展。這個興趣其實也來自癩病史的研究。我在這個地方看見傳統醫學發展的一些地方特色,也看見西洋醫學在19世紀早期的引入。此時西醫的引入與明末耶穌會教士的引入西洋科技不一樣,因為受影響的是不再限於上層士人,而廣及一般居民。另一方面,傳統儀式療法依然為社會各階層所固守。這些各式各樣的醫學知識、療法,並沒有明顯的消長關係。就算已成為歐洲的殖民地的香港、澳門也同樣包容著不同類型的醫學與療法。三地之間的醫學、病人交流也相當通暢。在這商業文化蓬勃發展的地域,療法、藥物、醫書、各種技術、工具、醫者、病人如貨物一樣流通,但也牽涉著複雜的翻譯與轉移問題。這些現象構成一個什麼面貌與內容的醫療文化?究竟當時的廣州人或香港人、澳門人,他們的身體觀與疾病觀是否在慢慢改變?有沒有新的醫學知識在形成,或舊的做法被淘汰或修改?地方醫學知識建構的過程到底是如何進行的?民眾解決病痛的資源有沒有更豐富、或反而更貧乏?政治與社會精英所建立的醫療機構,包括各類型的醫院、診所,是否符合社會的期待與要求,或催生了新的醫療行為,或鞏固了新的技術與知識?這個醫療文化與以往大家所想像的現代化過程是不是類似的?其中商業、或政治的角色有多重要?直覺上,近代廣州地區廣義的醫療文化的探討可較具體地呈現中國現代性的複雜面向。


本書所涉及的主題只是個人能力所達的極少部分,其中在20多年前出版的論文現在看起來也似乎有點過時了。不過,我希望它至少能透露一點:可切入中國醫療史的研究角度很多,方法也因主題不同而改變。記得史學前輩 何炳棣 先生私下閒談時曾說過一句話, 是關於研究方法的,大意是:我在大海拼命往岸邊遊,不要問我姿式正規不正規、漂亮不漂亮,總之我能遊上岸,就是成功。進入醫療史這個新領域,就是要抱持著冒險精神,與不輕言放棄的堅持。


中國醫療史裏有太多有趣的課題仍在等待學者發掘。除了上文提及的一些問題外,我認為特別有發展潛力的範圍還包括醫療中的性別問題,這個問題在西醫史裏是一個極有啟發性的課題,曾產生不少精彩而重要的著作。在中國醫療史裏,雖然有關女性醫療者、健康照顧者的研究已有不錯的成果,但是有關醫學知識如何圍繞著性別的身體建構而成這個課題,仍待深耕。尤其在近代史的部分,這方面的研究特別缺乏。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當西方解剖學進入中國之後,醫學裏性別的定義如何受到衝擊?這不但是個醫學上的問題,也同時與近代國家意識形態與體制的建立息息相關,但這方面的研究者並不多。有關性別與醫療這個課題,研究成果之少與可掌握的資料之多不成比例。此外醫療與宗教的關係,也非常引人入勝。至於在文化上與中國關係更深的日本、朝鮮、越南之間的醫學知識流傳歷史,我們至今仍弄不清楚。


尚待開發與深究的課題實在很多,而其中不少都是中國歷史、文化裏的重要問題。如果年輕的學者能掌握更多有利的分析工具、史料,堅持地走下去,未來的醫療史研究就可建立在更深厚的描寫與分析上,逐步向更高的層次、更廣的範圍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天找到醫療史的真正活力所在,也才能更全面地瞭解古近代的中國文明。那時,研究其他文明醫療史的學者,也不得不參考中國醫療史的著作。相信有一天,中國醫療史會真正從過去的另類成為未來的主流

(《面對疾病——傳統中國社會的醫療觀念與組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8月出版)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1-07/20/nw.D110000zhdsb_20110720_1-13.htm?div=-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上海交大李玉尚教授惠賜大文,並同意轉貼。這是他在亞洲學會2011年年會上發表的論文,很有意思,它證明醫療衛生的「現代性」視角,並不總是合於近代中國的歷史。最近他的大作《海有豐歉:黃渤海的魚類與環境變遷(13681958)》也已出版,是正宗的歷史地理與環境史的取徑,如有興趣者,也可以參閱。







 




都天與木蓮:清代雲南鼠疫流行與社會秩序重建




 




 




下載位置:http://www.megaupload.com/?d=EFTRNXI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訊息僅供參考


 


「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100年度第 四次討論會


 ()主講人:劉士永 教授(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講    題:哪來的DDT噴撒器?


()主講人:陳秀芬 教授(政大歷史系副教授)


     講    題:以人為藥:明代本草書人部試探


()主講人:劉紹華 教授(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


     講    題:中國的麻風病防治


     時間:100525() 下午1:30-4:30


     地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 內部討論,不對外開放。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cim/news.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蔣竹山老師同意轉載,有關對岸醫療史研究的部份。看這份評論,好像去年大陸醫療史研究大多乏善可陳啊?這還需要瞭解一下。其他研究詳見全文。


 


 


原刊於:楚永全、張仲民(復旦大學歷史系)


2010年國內中國近代史研究述評


《學術月刊》2011年第4


…………


 


二、醫療衛生史


醫療衛生史的研究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殖民醫學、醫患關係、性別與醫療、疾病與社會、衛生和消費、醫療衛生文化之建構,乃至近代發生的鼠疫、麻風病,是過去研究中日益重視的方面。但除了少數幾位學者外,諸多成果依舊從近代化角度著眼,不注意醫療衛生的殖民現代性特質,這樣的研究仍然大行其道,依然體現在2010年的醫療衛生史研究中。周東華以近代杭州的麻風救治為例,旨在探討福音醫學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的關聯性。文章顯示出作者對有關殖民醫學理論和當今醫學史研究成果的熟悉,然而,該文依然存在渲染傳教士作用之處,也缺少對於醫患互動特別是麻風病人及其家屬的討論,這固然在於相關材料的缺乏,但決不能就此斷定中華麻風救濟會就代表麻風病人的心聲。[1]胡成的《何以心系中國——基督教醫療傳教士與地方社會》[2],討論基督教醫學傳教士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原因,並非僅僅由於西方近代醫學在治療方面的優越及其個人的奉獻精神,還在於中國作為一個高度世俗化的社會,中國地方民眾對於傳教士的接納與善待,也促使傳教士重新認識中國社會和反躬自省。楊祥銀從殖民醫學角度,關注了香港1894年大鼠疫。[3]楊的研究屬於香港醫療史研究中涉及比較多的問題,從主題到材料,對於大陸史學界來講,屬於比較新的內容,但放在香港醫療史的研究領域內,有些缺乏開拓性。同樣情形亦見之于崔豔紅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香港鼠疫與港英政府的應對措施》一文[4]。楊祥銀還寫有綜述文章《近代香港醫療衛生史研究的新視角》[5],以香港醫學史立論,來探討目前醫學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研究的新視角,如中西醫關係、醫療慈善、醫療傳教及殖民醫學等問題,文章雖然是就香港立論,而且列舉的所謂新視角其實早已不新,早見於國外海外學者的醫學史、衛生史研究中,以及個別國內學者如胡成、楊念群、餘新忠、張仲民等的研究中,但仍對研究近代中國醫學史,特別是上海等口岸醫學衛生史有不少參考意義。葉宗寶的《擇醫而治:抑齋自述〉所反映的醫患關係[6],則是以近代河南士人王錫彤為例,考察了民國時期的醫患關係。由於該文缺乏對既有類似研究的充分對話(文章只引用了臺灣學者雷祥麟的那個著名研究),這麼一個案例能否就反映出民國時期“複雜”的醫患關係,這則是我們閱讀該文的一個疑問。岳少華《的中醫興衰與現代民族國家觀念的形成:從“廢止中醫”案到赤腳醫生制度》[7],則試圖從中醫興衰的角度來說明近代中國民族國家形成的大問題。由於作者的研究視野和考察時段明顯太過局限與短暫,使用材料也不充分,解讀也過分簡單化,這樣的研究只能大而無當。相反的問題見於郝先中、朱德佩的《清末民初中國民眾西醫觀念的演變與發展》[8],該文認為在近代中國,低層民眾先於上流社會接受西醫,他們還依據別人研究,從《申報》廣告分析西醫在上海的流行,西醫在中國的傳播路徑也呈現出由中心城市向邊緣地區逐漸擴散的特徵。如此將不同地區、不同時段、不同群體民眾的西醫觀念線性化、類型化和片面化,又僅此片面的材料來論證某些先入的成見,這樣的研究恐怕說服力不大。


去年好幾個學者都對醫學傳教士進行了研究,注意到其扮演的複雜角色。李傳斌的《醫學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禁煙》[9],關注醫學傳教士在近代中國禁煙運動中扮演的角色,認為他們聯絡中外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從事禁煙的宣傳活動,在收治吸食者的同時,他們積極探索戒煙的方法。這些活動在當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對於近代中國的禁煙事業產生了積極影響。馮秋季則關注了加拿大醫學傳教士在河南衛輝的醫學傳教工作,這些傳教士根據不同時期政局、民情狀況及自身特點,先後經歷了用藥品“裹挾”其福音的謹慎發展階段,邊行醫邊傳教、“療靈”與“療身”互為手段、互為目的、交叉滲透的“黃金”發展階段,以及行醫與傳教貌離神合的深入推進階段,在此過程中,“療靈”與“療身”的信仰和醫療目的,始終既存衝突又相互滲透。[10]胡衛清的《基督教與中國地方社會——以近代潮汕教會醫院為個案的考察》[11],試圖從區域社會史的角度審視教會醫療事業設立之進程及其與中國地方社會的關聯性,希望為人們認識教會醫療事業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楊天宏的《中華基督教會在川、康邊地的宗教活動》[12],關注中華基督教總會在1930年代末期發起的“邊疆服務”運動,認為該運動社會福利明顯,“上山下鄉”取向濃厚,這一努力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限於當時各地複雜的情況,傳教士未能達到預期的傳教目標。相形見拙,鄧傑的《抗日戰爭與邊疆服務運動——中華基督教會邊疆服務的緣起》,[13]則是在以近代化和開發的觀念來討論類似問題,簡單化了抗戰時期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發起的這場到“邊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服務工作。總起來看,可能陷於資料關係,楊、鄧兩文都還比較缺乏對傳教士服務物件自身——邊疆老百姓的勾勒與討論。陳兆肆的《借醫佈道:走在醫療與傳教之間:從奉天三十年〉一書看晚清東北地區傳教[14],介紹了蘇格蘭傳教士杜格爾德·克利斯蒂所著《奉天三十年》一書的史料價值,認為該書在近代中國傳教史研究中,尤其是東北近代傳教史研究中,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或許能給近代傳教史的研究帶來一些新的啟發和生機。顯然,陳介紹太過簡單,也缺乏殖民醫學的研究視角,而且他在介紹中使用材料太過單一,沒有結合相關資料及研究進行旁證與闡發。


就衛生史的研究來說,像杜麗紅的《知識、權力與日常生活——近代北京飲水衛生制度與觀念嬗變》[15]、許新民的《近代雲南瘟疫流行考述》[16],兩文都是在以一種近代化的視角來討論問題,不但缺乏與既有研究對話,思路也有些簡單和線性化。路彩霞的《天津衛生局裁撤事件探析》[17],則描述了作為管理衛生防疫事務的專門機構——天津衛生局在清末民初的遭遇,唯討論沒有展開。周正慶對清末民初廣州城市環衛制度及環境治理的研究,只集中於制度、規章層面,相關討論非常簡略,材料使用也不夠嚴謹。[18]


 



…………


 



…………




 

http://www.dhist.ndhu.edu.tw/~nchw/app/news.php?Sn=805








[1] 参看周东华:《公共领域中的慈善、福音与民族主义:以近代杭州麻风病救治为例》,《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2] 《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




[3] 杨祥银:《公共卫生与1894年香港鼠疫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 《历史教学》2010年第12




[5] 《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




[6]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7] 《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8] 《史学月刊》2010年第8期。




[9]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2期。




[10] 冯秋季:《“疗灵”与“疗身”:近代加拿大传教士在卫辉的借医传教》,《史学月刊》2010年第4期。




[11] 《文史哲》2010年第5期。




[12] 《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




[13] 《史学月刊》2010年第10期。




[14]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7期。




[1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7月号。




[16]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7] 《史林》2010年第3期。




[18] 周正庆:《清末民初广州城市的环卫制度与环境整治》,《史学月刊》2010年第3期。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昨日至長庚演講,得張恆鴻所長與陳柏勳同學致贈期刊一本,特此致謝。也感謝李岳峰兄「一路陪伴」以及大家的聆聽,並惠賜不少寶貴意見。下面是陳柏勳同學提供的目錄。





 





《杏仁—醫學‧人文‧歷史》第2





 





中醫始信社





999





桃園縣龜山鄉文化一路 259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





 





目錄





研究論文  熱證用灸淺探———————————————宋





圓運動的中醫失眠診治  ———————————————黃伯瑜





中西醫結合小考  ——————————————————李岳峰





論學中醫當學史  ——————————————————連建閔





飲食的趣味與調生  —————————————————楊淑齡





《心與腦說》讀後  —————————————————曾怡嘉





四季│月亮撞出來的  ————————————————藍仕豪





看不見的楓葉  ————————————————林嘉發





白袍之歌  —————————————————————覺宗宏





中醫經典袖珍版 —————————————————杜穎純





活動剪影 山東中醫藥大學參訪記行 ——————————張恒鴻





山東風光見聞  ———————————————————陳禹瑾





  —————————————————————陳柏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周春燕博士提供文章一篇,文章中有幾張有趣的圖像,太有意思了,附加於此,欲徵引請參考作者原文。


 


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


周春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18 期(2010 12 月),頁1-52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中,兒童所占的篇幅相當有限。時至近代,由於國勢衰頹與西風東漸,兒童因其身繫國族未來命運而被重新發掘,而身為「國民之母」的婦女也被要求在家守護民族幼苗。為了固本培元,中國人更加留意以最佳的方式來餵哺尚無生存能力的嬰兒。配合當代醫學與科技的發達,以母乳哺育的「胸哺」,與以乳製品餵養的「瓶哺」,成為20 世紀上半葉兩種廣受討論的哺乳之道。本文考察的重點有四:一、兒童如何在時代的潮流中重新被發現;二、近代醫者與知識分子對於哺餵母乳及雇用奶媽的看法;三、鮮奶及代乳粉存在於嬰兒市場中的因素及產品訴求;最後,則藉由近代婦女的育嬰經驗與哺育抉擇,討論「胸哺」與「瓶哺」的市場競爭情形。


 


關鍵詞:母乳、奶媽、牛奶、代乳品、兒童


 


Abstract


 


Children did no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history. Recently, however,children’s importance in human culture was rediscovered, stemming from theweakened Chinese nation and the Western influence. Women, being a “Nation’sMother,” were asked to stay home and protect the nation’s offspring. To benefit bothmother and infant, the Chinese start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best infant feeding methods. In line with developments in medicine and technology, “breastmilk” from breast-feeding and “cow milk” from bottle-feeding became extensively discussed nursing topic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is research delves into four key elements: first, how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 was rediscovered; second, breast-feeding and wet-nursing from modern medicine and the academic’s point of view; third, deciding factors of cow milk and such dairy products in the infant’s market; finally, the competitive situation between breast-feeding and bottle- feeding.


 


Key Words: breast-feeding, wet nurse, bottle-feeding, dairy products, children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日治時期臺灣中醫史的研究,確實在醫療史研究中屬於相對薄弱的區塊。網上瀏覽到這本論文之寫作,應該有助於我們瞭解當時中醫發展的情形。目前網路上看到的訊息指出:該文「同意授權/列印瀏覽電子全文服務,於 11/29/2011 起公開」,所以應該還不能下載,是不是應該跟作者討一本來閱讀啊。之前有中醫的朋友也對日治時期臺灣中醫發展史很有興趣,希望他有看到這則訊息!另外,我師大的學長魏嘉弘也在吳文星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日治時期中醫的相關博論研究,臺灣中醫史的研究可算是朝氣蓬勃起來了。另外,葉永文教授也曾有一篇論文:〈台灣日治時期的中醫發展與困境,《臺灣中醫醫學雜誌Vol.5 No.22007/03),頁69-81。文中闡述「日治臺灣醫政上的論述、謀略、和權力等三面向,來分別就當時具支配性的醫療觀念、一些政策佈局、以及中西醫療間的競逐關係進行檢視與分析。其結果發現,此時期的醫療觀念係以科學醫學為主體,以致相關的政策法規便存有對中醫發展相當不利的佈局,從而在中西醫療的競逐關係上便呈現出對中醫發展的諸多壓迫景象。」(取自該文中文摘要)至於整個日治時期臺灣醫療衛生歷史的情況,不消說,劉士永、范燕秋、陳君愷等學者都有專文專書,大家都已經相當熟悉了,就不消版主在此多言啦。



 


 


日治時期臺灣中醫研究


On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作者:周珮琪


名稱: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博士班學位論文2010


指導教授:林昭庚


 


中文摘要:


臺灣四面環海位處於亞洲重要航海路徑上,因而蘊育出獨特而豐富的歷史人文文化背景。在如此多變的地理、歷史、社會變遷的作用下是否使臺灣傳統中醫學的發展過程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臺灣人民在20世紀以前深深仰賴並藉以維護生命健康的傳統中醫學在西方醫學進入臺灣之後,在臨床上逐漸退居二線的角色,這又是如何漸漸的蔚為風潮?雖然這情境是研究中醫學,深知中醫學內涵廣博深奧對人體健康深有助益的中醫人所不樂意見到的,但是唯有真實地去面對這曾發生的過程,梳理出所有相關因子,並將這一切作為日後借鏡方能不再重蹈覆轍。因此本論文希望藉著探尋前人所走過的足跡,從記載於官方歷史文獻的內容、民間生活的片段以及關於中醫學臨床、教育等紀錄來挖掘出臺灣中醫曾經面對的發展過程進而釐清當時的歷史事件對目前中醫發展的影響,冀望對於台灣中醫未來的發展能有些微裨益。研究方法本研究除了搜尋整理現有的中醫學書籍文獻之外,亦將未歸類在醫書類籍之外的資料作全面搜尋與探索。透過收集明清時期臺灣地方志、日據時期及光復後有關教育、醫療、宗教、日常生活與中醫有關研究的相關官方公報、檔案、文獻、報紙、期刊、論文等資料,加以彙整,用以建構全文論述。針對近年新史料的整理與研究,大量使用原始史料(含已翻印的史料),及官方文書報告,以資料來源及性質分篇章整理,架構呈現此研究成果,也利用當時人的日記以做為本論文的輔佐資料,綜括研究探討臺灣中醫教育制度、醫事制度建立的過程,作為臺灣中醫(漢醫)學及建立管理與中醫教育制度永續發展之參考。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曾經在臺灣生活的人群有原住民、中國大陸的移民、西方傳教士、商人以及日本人等,這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群各帶著其原有的文化背景加入臺灣這塊土地。因此隨著其加入臺灣社會的時間長短以及在這社會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分別對臺灣中醫學的發展起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包含了有形的法律限制以及無形中所形成的社會氛圍,這一切都左右了臺灣人民對待及使用中醫學的態度,當然也影響了臺灣中醫學的研究與發展。臺灣中醫也在1902年正式由民間一般行業轉變為專門職業,人民若欲執行中醫醫療業務者必須通過國家專業考試取得證照後方可為之,執行各項醫療業務時也必須依循各項醫療法規之規範。臺灣中醫的臨床自此開始走上專業道路,也因此臺灣中醫師有了法律的保障,在社會文化的地位上也有所提升。從臺灣民間生活記錄中可以發現中醫使用歷史久遠而應用廣泛,然而其教育與傳承方式多半依靠師徒相傳或是父業子傳的方式流傳,除了以中醫學傳世典籍作為教育基礎外,多半的中醫醫療者是以臨床使用技巧為出發點。因此,在這時期所創作的中醫醫書多是以紀錄臨症治療方法為主,對於醫理之論述與研究則幾無所見。長期以來經過這樣的教育方式,雖然不乏有少數鳳毛麟角之醫術高明的中醫師,但是的確也出現為數不少不知醫理但僅知醫術使用的行醫者,更深的傷害是許多珍貴的經驗並未保留下來。又因著缺乏中醫學理論作為基礎,故此時期學習中醫者能在前人的基礎作更進一步發揮的不多。這樣的結果呈現更令人深刻體會所謂教育乃百年大計,不可不慎!長期以來臺灣民間生活早已將中醫學的內涵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回顧臺灣歷史中官方、民間,專業、非專業的各項紀錄後,發現這些都是對中醫發展有影響的面向,由此即可知今日中醫的樣貌是如何成形。同樣地,今日中醫的教育、研究及臨床方式都將會默默卻深長久遠地影響著臺灣中醫未來的去向!


 


英文摘要:


On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Pei-Chi Chou Advisor: Jaung-Geng Lin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Taiwan has been known for her unique yet abund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s being located on the important navigating route of Asia. Was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Taiwan before 1945 somehow influenced by the great diversity of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TCM, which had been the mainstream of the provider of health care system in Taiwan before the 20th century,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new coming Western medicine system. How did this evolve? As researchers and clinical practitioners of TCM who hold definite belief in its values, it is still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for us to face the facts and processes during that period thus hindcasting could be obtained by organizing all the associated factors. As a resul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CM and the influences from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by searching all official documents, fragments of civil lives and any records regarding TCM educa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ing. Hopefull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benefi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CM in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s, there were many populations living in Taiwan including aborigine, immigrants from mainland china,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merchants and Japanese. With various time length and social roles, their original cultures and life styles deep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CM in Taiwan with different grades. For example, the solid law restrictions and the intangible social atmosphere. Folk attitude to utilize and judge TCM was also directed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 Consequently, it had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TCM in Taiwan. Clinical practitioners of TCM in Taiwan had changed their roles from folk technicians to professionals since 1902. TCM practicing had bee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national examination and license system and regulated by medical laws as well. This professionalized the clinical TCM practicing and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of TCM clinicians was lifted. TCM practicing began to have lawful protection. From the civil documentations, we learned that the employment of TCM has been wide and can be traced far back in Taiwan. Yet the knowledge passed on merely through master to apprentice or father to son mode. In addition to TCM classics, most of the TCM practitioners focused on the clinical skills rather than basic theories and researches. Hence, the writings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mainly description of clinical experience of various symptoms or diseases. Although few TCM clinicians with great skills as well as knowledge of profound medical theories emerged from that situation but there were more ones with only ordinary level of clinical skills without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CM theories. What was further harmful was that so much valuable clinical experience got lost. Furthermore, writings regarding the elaboration of basic TCM theories were even fewer due to the lack of basic TCM theory understanding. We profound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term education system of TCM from historical retrospects. The essence of TCM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daily lives in Taiwan. We found how various aspects described in this dissertation had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CM by reviewing considerable quantities of official/civil, professional/non-professional documentations during that period and we have a clear picture of how modern TCM has been shaped. Similarly, the way we practice TCM; the manner we conduct TCM researches and the mode we educate medical students nowadays would have a quiet yet long-term effe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CM in Taiwan.


 


關鍵字:臺灣中醫漢醫中醫發展中醫歷史中醫師證照考試Taiwa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development of TCMhistorylicense system of TCM


 


 


http://www.airitilibrary.com/searchdetail.aspx?DocIDs=U0013-231120101033290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哇,這禮拜的最後,消息真豐富,彙整一下,有兩場研討會和一本新書,貼給大家參考。


 


「生命醫療研究室」:3/28() Professor Mark Harrison 專題演講
















目:



Trading Germs:
The Third Plague Pandemic and the New Liberal Consensus in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主講人:



Prof. Mark Harrison ( University of Oxford , Wellcome Unit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


 





100328(星期一) 1400





中研院史語所701會議室



 


 


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 第二次討論會


中研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演講

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
100
年度第二次討論會

2011/3/16 (
星期三)下午兩點至四點
地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

第一場
主講人:李尚仁教授(史語所副研究員)
講題: 早期瘧疾研究的物質文化

第二場
主講人: 祝平一教授(史語所研究員)
講題: 檢驗與證據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


 


以下貼文轉引自 蔣竹山 老師之部落格:


廣東的美國醫生: 現代化在中國,1835-1935


剛收到去年在香港浸會大學開近代港口與公共衛生歷史會議認識的Xu Guangqiu教授寄來的醫療史新作書訊!

American Doctors in Canton : Modernization in China , 1835-1935 
Guangqiu Xu


  Hardcover: 336 pages


  Publisher: Transaction Publishers (March 2011) 


詳見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1564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是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最新的研究計畫,目前處在先期計畫時期,全計畫預計為期二年。以下是計畫簡介以及網站資訊,提供給有興趣的好朋友。第一次月會的PDF檔也已放在網路上,可以參考下載。


 


計畫簡介:


由物質文化的角度來探討醫學史研究,也是研究領域的拓展和研究方向的重要轉向。首先,實在論(realism)和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之間的對立是近年來科學史、科學哲學與科學知識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最主要的理論爭論。簡而言之,前者認為「自然」是個有待認識的實體,雖然人類知識目前無法完全正確而完整地認識自然,甚至也難以窮盡對自然的了解,但我們仍有可能客觀地日益趨近對自然的正確認識。社會建構論則強調科學對自然的認識總是受到社會利益、研究社群興趣、文化觀念的形塑,知識總是社會建構的產物,並沒有獨立超然於社會之外的「客觀」知識。實在論者批評社會建構論者否定「現實」的存在,其所描述的科學知識像是可以任意跳脫於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質之外;社會建構論者則批評實在論者低估了理論、概念與研究出發點在科學知識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更無視社會與文化因素對於科學家之研究預設與探討進路的深刻影響。此一計畫的出發點之一,是透過分析「物」的性質和人與物的互動之間的關係,同時探討物質所涉及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面向,來擺脫實在論/建構論、自然/社會等常見但現在已經難以提供新的研究洞見的二元對立觀念,以新的概念與視野來探醫療活動與醫學知識生產。


  物質文化研究涉及到經濟活動、文化象徵、科學實作等面向,可由歷史學、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組織與經濟社會學等不同學科與角度切入研究,非常適合進行跨學科的合作研究計畫。在此試舉一例:如果以物質文化的角度來研究「威而鋼」(Viagra),那麼我們可以探討研發此一藥物的實驗實作(化學分子的選擇、動物實驗、臨床試驗等),可從技術史的角度分析此一藥物生產的儀器、設備與技術特點,可從政治經濟學與組織社會學的面向來探討威而鋼的生產與行銷,也可從使用者的角度討論此一藥物的消費與當代社會性文化的關係,乃至我們也可以討論此一藥物所具有的象徵意涵及其與通俗文化的關聯。由物質文化的進路探討某一特定之物,可以將多樣的研究關切與分析角度整合在一個研究架構當中。


  因此,此一先期計畫將結合不同學科與不同領域的同道學者,從不同的方法進路、理論架構與研究關切出發,進行實質的知識交流與研究準備。本計劃參與學者在各自的領域內都已具備研究經驗。倘若本先導計劃能獲得支持,相信在兩年先期計畫結束後,將可提出可行且具有發展潛力的主題計畫。



資訊來源與網站位置: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cim/news.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一天沒上網,就有兩則醫療史研究的訊息,代表開學了,學界又動了起來,真是期待。


 


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100年度第一次討論會】


第一場


主講人:林文源 教授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題:腎病醫療體制對病患行動能力的養成
時 間:2011222(週二)下午2:00~ 4:00


第二場


主講人:金仕起 教授 (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題:中國古代符咒文化研究
時 間:2011222(週二)下午2:00~ 4:00
地 點:中研院所研究大樓701


主辦單位:史語所「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相關事項請洽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電話:(02) 2782-9555#353


訊息來源:http://www.ihp.sinica.edu.tw/


 


 


王世杰院長講座「疾病為甚麼有歷史?


 員:梁其姿院士(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主持人:本院王汎森副院長


 間:100312(星期六)下午2時至4


 點: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會議室


請於100310日前,以下列方式報名:


1. 1次參加者,請至網址: http://www.sinica.edu.tw/sc.html 報名。


2. 曾以網路報名本活動者,於接獲本院邀請函後,請按步驟進入網頁更新個人資料後,再點選「報名」即可。


凡參加本活動可獲得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2 小時。


★會後備有茶點,歡迎院內外人士及高中生以上同學報名參加


 


http://www.sinica.edu.tw/manage/gatenews/showsingle.php?_op=?rid:386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從竹山老師部落格轉來之新書訊息。


 


竹山師案:這一期有好幾篇醫療史的文章,其中包括有台大歷史所塗豐恩碩論中的一章!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1卷出版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1卷, 20108 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發行,本卷 66萬字,收錄論文 21 篇,研究述評 13篇,書評 5 篇。


目錄
【家族研究新視野】
科舉、人際關係網路與家族興衰:以宋代明州為例…………………………(臺灣)柳立言(1
中晚唐江南氏族興起與道觀、道士…………………………………………………吳? 真(38


【華北社會文化史】
元代華北的書院:蒙漢文化關係………………………………………………[]萬安玲(50
明清陝西城隍考——堡寨與村鎮城隍廟的建置……………………………………張傳勇(62
變革時代·近畿地域·特殊群體——清初三朝直隸旗人群體淺探………………張? 建(84
清代告示與鄉村社會秩序的建構——以順天府寶坻縣為例………………………王洪兵(98
近代北京社會的“鋪保”初探………………………………………………………盧忠民(110


【日常生活史】
晚明北京居民的節日生活與城市空間的發展………………………………………張? 勃(119
盛清江南士人生活的寫照——清人筆記龔煒《巢林筆談》的生活史料價值……常建華(129


【醫療社會史】
擇醫與擇病─明清醫病間的權力、責任與信任…………………………(臺灣)塗豐恩(149
何以成醫:明清時代蘇松太地區的醫生訓練和社會………………………………王濤鍇(170
天津廣仁堂醫療機構初探……………………………………………………………張? 璐(185
中西醫知識衝突下的近代中醫醫院…………………………………………………鄭? 洪(202


【生態環境史】
近世浙西的環境與水利………………………………………………………………馮賢亮(218
清代後期錢塘江海塘大修經費籌集問題研究………………………………………和衛國(248


【國家與社會】
康熙帝和徽商的遭遇——以歙縣岑山渡程氏為中心…………………………[]曹永憲(267
屏盜之跡、拯民之恫:明清蘇州地區的巡檢司……………………………………趙思淵(280
在流放地:論清代流放人犯的管理…………………………………………………王雲紅(294
鹽之魅:秘密會社、革命與國家 ——以山東為考察區域(1920-1940)………劉寶吉(314


【思想與社會】
民間社會之文化重建——以朱子人生志業為案例…………………………………喬福錦(337
近代中國視野中的“民主”釋義……………………………………………………張師偉(360


【研究述評】
從韋伯一直到勃蘭特
——西方學者關於晚清民國經濟狀況的最近辯論簡介……………………[澳洲]荷尼夫(375
關於對話的對話
——評周泓《群團與圈層——楊柳青:紳商與紳神的社會》…………………杜??? 靖(386
中國社會史學會第12屆年會綜述……………………………………………………羅豔春(401


【書評】
水與健康的變奏曲——《水的征服》評介…………………………………………張? 瑞(416
井上裕正著《清代アヘン政策史の研究》…………………………………………常建華(426
長時段的宗族史研究
——讀周揚波《從士族到紳族——唐以後吳興沈氏宗族的變遷》………………胡耀飛(431
海外貿易制度史的創新力作——《明代海外貿易制度》書評……………………王元林(437
系統的學科建構? 濃郁的江南特色——《中國社會史教程》述評………………代? 華(440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6-10卷目錄………………………………………………………(445
編後語…………………………………………………………………………………………(451


http://ccsh.nankai.edu.cn/noscript/ccsh/zxdt/zxdt_220.htm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1455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中正歷史學刊》2010年第13期刊出兩篇有關醫療與身體史類的著作,貼出來供大家參考,PDF檔請點選網址下載參閱。


梁雯晶    從新生活運動看國民改造以兒童為中心


莊蕙綺    貌合神離? 中國古時期望診和相術的操作與應用


http://depthis.ccu.edu.tw/publication_13.htm


 


 


2、大陸出版之桑兵、趙立彬主編的《轉型中的近代中國──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上下卷)》之中,也有幾篇相關著作:


晚清教科之“科學”概念的生成與演化(19011905)…………張 帆/49


晚清時期西方人體生理學在華傳播與本土化…………     ………吳義雄/125


《西學凡》與《童幼教育·西學》:西方學科知識的傳入……………鄒振環/241


1930年代的北平城市汙物管理改革………………………………杜麗紅/971


等等,不及一一細看,有興趣者請參閱。


 


 


3、另外,年前身體與文明電子報四卷第一期( 2011120 )也已發刊,詳情可參考網址:http://cbcs.km.nccu.edu.tw/xms/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豐恩學弟提供相當有價值的訊息與連結。



2011-01-07


富士川文庫


昨天才說到史料的開放性,就看到京都大學圖書館所藏的「富士川文庫」,介面雖然陽春,也無法對書籍內容做檢索,不過瀏覽起來十分便利,而且沒有什麼奇怪的限制或障礙。
富士川游是日本十九、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醫學史家,1904年出版的《日本醫學史》獲得了日本學術的最高榮譽,學士院恩賜賞。(後來也得過這個獎的,包括德富蘇峰、仁井田陞、小川尚義等人,比較近期的則有田仲一成與夫馬進等人,均是學術「大腕」)
根據京都大學網頁上的說明,富士川游的藏書有九千多冊,這裡所公佈的應該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不過均集中在醫學書籍,有許多有趣的資料,已經很讓人興奮了。這批資料,當然是當年為了撰寫醫學史時而收集的參考書目。
後來又看到東京大學也藏有另一套的富士川文庫,有172本書,不過大多與醫學無關。
附帶一題,Princeton的東亞圖書館也開始館內的醫學書籍數位化,而且還做成PDF檔,可以直接下載:http://eastasianlib.princeton.edu/diglib.php


 




 


 


http://histopolitan.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07.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蔣竹山老師的講綱,從他的部落格轉貼過來囉。(讚)


 


新文化史視野下的亞洲醫療史研究:回顧與展望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演講綱要                           2010/12/22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講綱


 


一、新文化史的研究取向


新文化史標舉了一些口號,從一些關鍵字中,我們可以進而判斷某種研究是否符合新文化史的研究視野。例如:實踐、表象、物質文化、身體、發明、建構、敘事、記憶、感官。


在研究領域上,新文化史也開拓了歷史學家的視界,不斷在找尋新的研究對象,例如聲音與氣味、閱讀與收藏、空間與身體。史料的運用也愈來愈豐富,例如圖像等等。


就醫療史而言,已有愈來愈多的學者的研究取向有著新文化史的風格,例如Larissa N. Heinrich、楊念群、高彥頤、張仲民、Ruth Rogaski、雷祥麟、李尚仁、Hugh ShapiroBridie J. Andrews、余新忠等等。


 


二、圖像、視覺文化與醫療史


圖像與歷史學的關係近來愈來愈受到學界的重視,Peter Burke就曾寫過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一書,介紹當前史學界的「圖像轉向」。Peter Burke在導論中解釋了這本書的用途:「本書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如何將圖像當作歷史證據來使用。目的有二,一是鼓勵此種證據的使用,二是向此種證據的潛在使用者告知某種可能存在的陷阱。 一兩 代人以來,歷史學家積極的擴展它們的興趣,所涉及的範圍不僅包括政治事件、經濟趨勢和社會結構,而且包括心態史、日常生活史、物質文化史、身體史等等。如果他們還是把自己侷限於官方檔案這類傳統史料的話,則無法在這些比較新的領域中從事研究。」關於這方面研究的介紹,曹南屏的〈圖像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視域中的圖像研究〉是一篇很好的入門文章。


 


三、疾病、現代性與後殖民


傳染病與人類的歷史息息相關,彼此有著緊密的互動關係,傳染病可能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可能扭轉戰爭局勢,或帶來政治、社會的變遷;此外,它亦會影響人類文化活動的傳布。有關這方面的研究,Alfred CrosbyThe Columbian Exchange(1972)William H. McneillPlagues and Peoples(1972)可說是相關著作中的經典,日後西方許多有關傳染病與人類歷史的研究,基本上是循著這兩人的觀點及模式。近來環境與歷史的課題分別受到中西方學界的重視,例如由Mark ElvinLiu Ts’ui-jung (劉翠溶) 合編的Sediments of Tim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and Society in Chinese History以及Jared DiamondGuns, Germs, And Steel。在亞洲的諸多傳染疾病中,鼠疫是最受到學者青睞的課題,這方面的學者有Carol Benedict、曹樹基、李玉尚、余新忠、飯島涉。由於鼠疫問題的特殊性,從二十世紀初期以來即不乏調查中國鼠疫的著作,但這些著作大多是醫政主事者的政策執行報告,少有從醫學與社會的關係去探討疾病的流行史。


除了鼠疫之外,另外一個受到醫療史學界重視的疾病是我們今日俗稱為痲瘋病的漢生病(Hansen’s disease)。有關近代亞洲的痲瘋病研究,目前已有梁其姿、李尚仁、王文基、范燕秋、鈴木則子、M. WorboysJane. Buckingham, S. Burns、蔣竹山等學者就不同地區的痲瘋病進行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梁其姿的新著Leprosy in China: A History,本書的重點有三,其一提供了中國史中數個世紀以來的痲瘋病的歷史圖像;其二是將中國的痲瘋病史放在19世紀的殖民主義、種族政治及帝國的險境(imperial danger)的全球化脈絡下;最後,透過近代與現代、地方與全球的聯繫,這本書顯現了中國對於疾病史、公共衛生及全世界的生物學的權力政體的傳播經驗的中心地位。


 


四、出版文化、衛生與國族


除了上述從現代性的角度探討衛生史的課題外,有的學者則從書籍史、閱讀史的角度討論。例如大陸學者張仲民即關注晚清文化市場上出版的「衛生」書籍。他之所以研究衛生書籍,理由是晚近學術界對近代衛生史、疾病史、醫療史、身體史、性文化史、種族觀念的論述的研究愈來愈多,但這些著作都沒有充分利用晚清出版的衛生書籍,即便是關注近代衛生觀念傳播與影響的Ruth Rogaski(羅芙芸),在《衛生的現代性:中國通商口岸衛生與疾病的含義》一書中也只是稍微提到而已。有關「衛生」的意義,南開大學的余新忠在〈晚清「衛生」概念演變探略〉一文裡,整理了Rogaski的研究成果,對「衛生」在近代的含義進行了梳理,他認為近代「衛生」概念已經確立。張仲民則認為,「衛生」在當時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直線演變的情況,換句話說,「衛生」概念尚未出現一個「近代化」,由「保衛生命」的傳統意義演變到現代性的「衛生」。張仲民應該是目前所見大陸學者中,首位標榜其研究是採新文化史研究取向的學者,他說:「在研究方法上,筆者主要吸收中國書籍史研究及西方閱讀史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借鑑西方新文化史的研究典範,特別是從文化的意義上著眼」。


 


五、性別與身體


Peter Burke認為:「如果說新文化史中有這麼一個領域,今天正經歷著盛況空前,但在一代人之前,也就是1970年代,這幾乎是不能想像的,那麼這個領域非『身體史(history of body)』莫屬」。這個領域的重要推手之一的已故英國醫療史家Roy Porter亦指出:「人們對於這個主題的興趣之所以迅速升溫,無疑是受到愛滋病傳播的影響,因為這個疾病讓人注意到『現代身體的脆弱性』」。此外,身體史的興起與法國哲學家及歷史學家的Michel Foucault的一系列有關癲狂、診療、監控與性的研究有相當大的關連。身體史是一種由醫療史延伸出來的次領域,是西方史學界的新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項目。美國中國醫療史學者Charlotte Furth曾寫過當前身體史研究的兩種取向是「再現(representation)」與「感知(perception)」。近來,劉宗靈則針對國內外的身體史研究概況作了詳細的回顧。這方面著名學者有:Charlotte Furth(醫案)Frank Dikotter(醫學科學與性認同)、苗延威(纏足圖像與科技)Larissa Heinrich(病體觀)、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游鑑明(健美)、楊瑞松(東亞病夫)、黃金麟(身體與國家)、高彥頤(纏足)、楊念群(再造病人)、海青(自殺)、周春燕(女體與國族)。以下我們則以高彥頤的纏足研究為例,探討帶有新文化史視野的身體史研究特色。


 


六、物質文化與醫療史


藥的物質文化也是新文化史視野的醫療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有關亞洲醫療史中的藥或醫療的物質文化史研究,目前研究的學者還不多。目前所見僅有張哲嘉(大黃)、劉士永(仁丹)、雷祥麟(常山)、呂紹理(肥皂)、蔣竹山(人參)等人寫過類似文章。有關這方面醫學知識、商業文化與藥物之間的關聯性的研究,西方學界已有一些很好的著作可供參考,例如著名性別史研究者Londa Schiebinger編的Colonial Botany: Science, Commerce, and Politics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以及英國醫學史家Harold J. CookMatters of Exchange: Commer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二者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到物的流通與商業及醫學知識之間的相互影響。


 


七、全球史、文化碰撞與醫療史


新文化史研究中有關「文化邊界」(cultural frontiers)與「文化相遇」(cultural encounters)的概念是近來研究文化交流常被討論的觀點。有關這個課題,近來台大陳慧宏教授有深入的討論。在〈「文化相遇的方法論」:評析中歐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視野〉(2007)一文中,她主要是回應比利時鍾鳴旦教授(Nicolas Standaert)2002年發表的論文“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 The China Cas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針對鍾氏運用的理論及其解釋,陳慧宏提出問題,並做了深入的討論。陳氏提出兩個分析方向,一是關於「他者」(the other)的問題。她認為鍾氏在批判第三種創新類框架時,「強調歐洲對他者的建構,也有可能受到他者以及他者針對歐洲人的自我建構所行塑。因此,我們會發現,中歐文化接觸的研究中,並非單純地由歐洲中心轉向地區文化而已。需要思考的是,在獲致平衡觀點的結果,強勢的地區文化該如何處理?」。第二是文化史研究的理論。陳慧宏提出了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中歐文化相遇的研究,在過去與未來如何讓跨文化的研究豐富歷史學的方法論,不可避免的要從要從西方歷史學方法論的轉向文化史之取徑來作理解。例如2007Peter Burke與夏伯嘉合編的近代早期歐洲文化史著作Cultural Transla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便是將焦點集中在「轉譯」(translation)的課題上。在交往互動與溝通妥協的概念下,「交流」“exchange”一詞退居到較不顯著的位置。此外,陳慧宏提醒我們,在某種意義上,文化結構的定義是以文本為指標。她不認同鍾氏所說的:「資訊的傳遞除了文本的形式,還包括地圖、各種物品和文化習慣等,但分析中心仍是文本,因為文本是留存下來的最重要資料。陳慧宏認為我們應當要參考Roger Chartier的研究,要特別留意「文化產品」(cultural product)如書籍、圖畫和觀念等物質文化的材料。此外,陳慧宏所說的「世界史概念中的文化接觸」對我們的計畫亦有很大的啟發。她認為「『相遇』(encounter)一詞的深遠含意,應該是指向一種世界史概念的文化之間的接觸,以及意識性與隨機性的跨文化互動,而這也應是我們對整體跨文化交流歷史研究開發的期許。」(2007,272)上述觀點可以用來討論近代以來中醫碰到西醫的課題。全球史的觀點如何影響史學研究,我們可以參考近來的另外一本重要著作Vermeer’s Hat


 


八、結論:我目前的研究


日本江戶時代的天保六年(1835),伊賀侍從藤原高猷為一本琉球的本草書籍《質問本草》寫了一篇序,兩年後,本書由薩摩藩正式出版,1837年的刻本距離1789年的彩色寫本已隔五十年之久,序中清楚描繪了此書的成書概況,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這本書與清中國的關係。表面上,這是一本由日本薩摩藩對琉球的產物所進行的產物調查成果;然而,本書的內容實際牽涉到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日本、琉球與中國三地的本草知識交流的主題,可視為當時東亞博物學知識交流的一個縮影。目前中國醫學史學界對《質問本草》的了解有限,至今仍停留在1984 年中醫古籍出版社的初步介紹。近二十年來,本書並未受到中國學者的注意,究其原因,一來中國醫療史中本草的社會史研究原本就較少人著墨,再來現有的本草史研究又太偏於本草的經典,例如《本草綱目》對日本江戶時期本草學的影響;反而忽略了一些較邊緣地區的本草知識的交流。反觀日本學界,其博物學史已有一些成果。本文關注的焦點有三,一是地方性的本草知識如何建構?二是圖像的辨識如何影響本草知識的書寫?其三是透過《質問本草》瞭解十八至十九世紀的東亞的博物學知識。我們的初步作法是先行探討這本書贊助者、寫序跋者、鑑定者,以及赭鞭會、藥園署,進而觀察十八至十九世紀東亞之間的博物學知識的文化碰撞(cultural encounters)


雖然《質問本草》在中國本草學史的研究光譜上未有一席之地,但若將此書置於更大的東亞本草學史的脈絡下來看,其地位應該需要好好的重新定位一番。第一,本書應視為江戶時代薩摩藩的博物學調查成果的一環;其次,本書可以再現當時十八至十九世紀東亞的中日之間博物學知識的交流縮影;第三,本書中豐富的圖像資料,可提供我們對於當時本草學知識如何建構的了解一個重要的管道,亦即一本本草書籍如何製作,從調查、採集、寫真、觀看、鑑定、對話進而質疑,而後編輯出版,本書都是一個很好的微觀對象。除了上述的研究視野之外,如何從物質文化的角度切入,亦即探討醫學知識、商業文化與藥物之間的關聯性,這是我們下一步可以關注的焦點。有關這方面的課題,西方學界已有一些很好的參考著作,例如著名性別史研究者Londa Schiebinger編的Colonial Botany: Science, Commerce, and Politics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以及英國醫學史家Harold J. CookMatters of Exchange: Commer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二者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到物的流通與商業及醫學知識之間的相互影響。《質問本草》在十八世紀末的出版,除了可視為當時東亞博物學知識交流的重要體現,更可以放在藥物知識與消費文化的脈絡下來看。例如十八世紀中葉以來的東亞,出版了許多人參專書,當時的朝鮮、日本及中國約有四十幾部這方面的書籍,可見這些東亞國家的醫藥知識與博物學的交流相當密切。唯有透過這些書籍的出版文化與醫學知識互動的研究,才可以讓我們了解當時東亞間的博物學知識交流的實際面貌。

延伸閱讀書目(見內文)


 


 


延伸閱讀書目


 


一、中文專書


 []麥克尼爾著、楊玉齡譯:《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沖擊》(台北:天下,1998)


李尚仁編,《帝國與現代醫學》(台北:聯經,2008)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台北:三民,2005)


李建民編,《從醫療看中國史》(台北:聯經,2008)


李貞德編,《性別、身體與醫療》(台北:聯經,2008)


周春燕,《女體與國族:強國強種與近代中國的婦女衛生(1895-1949)(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0)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台北:聯經,2008)


栗山茂久,《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2001)


張仲民,《出版與文化政治:晚清的「衛生」書籍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


傅大為,《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亞細亞的新身體》(台北:群學,2005)


 


 


二、中文論文


[]F.布萊特埃斯塔波勒,〈19-20世紀的來華法國醫生:南方開放港口、租界和租借地的拒絕或依從〉,孫立新、呂一旭編,《殖民主義與中國近代社會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Charlotte Furth著,蔣竹山譯,〈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方向〉,《新史學》104(1999)


[]韓依薇(Larissa Heinrich),〈病態的身體:林華的醫學繪畫〉,收入楊念群編,《新史學》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7)


[]Harold J. Cook著,周遜譯,〈全球醫學史會是什麼樣子?〉,收入王淑民、羅維前(Vivienne Lo)《形象中醫:中醫歷史圖像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皮國立,〈探索過往,發現新法:兩岸近代中國疾病史的研究回顧〉,《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5(2006)


余新忠,〈中國疾病、醫療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歷史研究》第4(2003)


余新忠,〈防疫、衛生行政、身體控制:晚清清潔觀念與行為的演變〉,黃興濤編,《新史學》第三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


余新忠,〈從社會到生命——中國疾病、醫療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余新忠,〈晚清「衛生」概念演變探略〉,《西學與清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2006)


余新忠,《海峽兩岸中國醫療社會史研究述論》,收於孫江編《事件記憶敘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李忠萍,〈「新史學」視野中的近代中國城市公共衛生研究評述〉,《中國近代史》(2009.8)


杜正勝,〈「疾病、醫療和文化研討小組」的緣起與立意〉, 見氏著《古典與現實之間》,台北:三民,1996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 開介紹「疾病、醫療和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第6卷第1(1995.3)


杜正勝,《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新史學》第8卷第4(1997.12)


胡成,〈不衛生」的華人形象:中外間的不同講述──以上海公共衛生為中心的觀察(1860-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6(2007.6)


張哲嘉,《「大黃迷思」――清代制裁西洋禁運大黃的策略思維與文化內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7(2005.3)


曹南屏,〈圖像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視域中的圖像研究〉


梁其姿,〈中國麻風病概念演變的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二分(1999.6)


陳秀芬,〈醫療史研究在台灣(1989-2009):新史學、新社會史與新文化史〉(會議論文)


雷祥麟,〈負責任的的醫生與與有信仰的病人〉,《新史學》141期。


劉宗靈,〈身體之史:歷史的再認識:近年來國內外身體史研究綜述〉,見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編,《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蔣竹山,〈「非參不治、服必萬全」:清代人參與江南溫補文化〉(《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八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蔣竹山,〈生態環境、人參採集與國家權力:以清嘉慶朝的秧參案為例的探討〉,王利華編,《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7)


蔣竹山,〈明清華南地區有關麻風病的民間療法〉,《大陸雜誌》第904(1995)


蔣竹山,〈清代的人參書寫與分類方式的轉向:從博物學到商品指南〉,《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72(2008.3)


 


三、外文專書


A. Bashford, Imperial Hygiene: A Critical History of Colonialism, Nationalism and Public Health (New York: Palgrave, 2004).


Ann Bermingham and John Brewer, The Consumption of Culture1600-1800 (London and New York, 1995).


Carla Nappi, The Monkey and the Inkpot: Natural History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Early Modern China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2009).


David Arnold, Colonizing the Body: State Medicine and Epidemic Disease in Nineteenth-Century Ind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David Arnol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Colonial India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0).


Harold J. Cook, Matters of Exchange: Commer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YaleUniversity Press, 2007).


Jane. Buckingham, Leprosy in Colonial South India: Medicine and Confinement (New York: Palgrave, 2002).


Londa Schiebinger, Claudia Swan, Colonial Botany: Science, Commerce, and Politics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iladelphia, 2005).


R. Edmond, Leprosy and Empire: A Med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6).


R.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W. Anderson, Colonial Pathologies: American Tropical Medicine, Race, and Hygiene in the Philippine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上野益三,《博物學の愉しみ》(八坂書房,1989);上野益三,《博物學の時代》(八坂書房,1990)


山田慶兒,《本草と夢と鍊金術と物質的想像力の現象学》(東京都 : 朝日新聞社,1997)


山田慶兒編,《東アジアの本草と博物学の世界》(京都 : 思文閣出版,1995)


田代和生,《江戶時代における朝鮮藥材調查の研究》(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1999)


高津孝的《博物學と書物の東アジア:薩摩琉球海域交流——(沖繩:榕樹書林,2010)


国立国会図書館編,《描かれた動物。植物 : 江戶時代の博物誌》(東京都 : 国立国会図書館,2005)


 


四、外文論文


Beverly Lemire & Giorgio Riello, “East & West: Textiles and Fash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summer 2008), pp.887-916.


Maxine Berg, “In Pursuit of Luxury: Global History and British Consumer Good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ast and Present (2004), pp.85-142


Peter Burke, “Afterword: Cultural History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in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polity, 2008, second edition), pp.130-143.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1289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瀏覽網路時看到,轉貼供學友參考


 


1.陳秀芬, 2010.12, "在夢寐之間:中國古典醫學對於「夢與鬼交」與女性情欲的構想,"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Vol.81, No.4,即將刊出。


 


2.陳秀芬, 2010.08, "醫療史研究在台灣(1990-2010)──兼論其與「新史學」的關係," 漢學研究通訊, Vol.29, No.3, pp.19-2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介紹中研院近史所一位新的訪問學員


 


施彥(Shi Yan)


訪問時間:2010/11/29~ 2011/01/27


電話:139


研究室:1612


julysiy@gmail.com


 


學歷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


研究主題


林可勝與現代中國:從社會醫療史的研究


現任職務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中國研究)系博士候選人


研究領域


中國近代現代史,中國社會醫療史


 


http://www.mh.sinica.edu.tw/UserDetail.aspx?userID=160&mid=30&tmid=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電子報內容充實,還有各老師演講的PPT喔。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身體與文明研究中心


身體與文明電子報第三卷第四期(20101110)發刊


 


本期要目:


1. Clifford Geertz著作讀書會: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1


2. Clifford Geertz著作讀書會: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2


3. 身體、病態與文明化研習營


4. 新書介紹


 


 


電子報網址:http://cbcs.km.nccu.edu.tw/webfolder/Newsletter3_4/index.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電子報123期即將出刊,敬請上網參閱。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第122期電子報即將出刊,歡迎上網瀏覽。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