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郭文華老師「棄文從醫」了?還好,好像是醫文雙修吧。



我的大學之道



【採訪‧撰文/林佳禾】





創造更多可能性



高等教育擴張是台灣社會近20年來最大的變遷之一。90年代初期,大學聯考錄取率還在40%以下;如今,人人都有大學念,對這個世代的台灣青年,是再自然不過的現實。然而,不確定要在大學裡學到什麼,卻也是許多青年正在面臨的茫然。



大學課程越開越多,越調整越複雜,卻沒有投入相對足夠的教育資源。教課的人無法用適合的方式教學;聽課的人也難以從中得到啟發。教育品質參差,卻難以有效改善。



走出巨塔的人生實驗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郭文華,20年前從人人稱羨的醫學系畢業,沒有成為執業醫師,反而一頭栽進醫學史與科技與社會研究的學術修煉,當起大學教授;現在,為人師數年之後,他卻回到醫院重新穿上白袍,成為住院醫師。一手執教,一手問診,20年的跨領域實驗人生,未完待續。對於「大學之道」,郭文華頗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90年代初,台灣醫界正開始思考醫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如何提升「人文素養」是關鍵課題之一。郭文華當時是陽明醫學系的公費生,按規定畢業後必須分發服務。不過「一般認為醫師是個賺錢的行業,所以從培養人才的角度,留在學校發展也被視為一種『服務』。」他回憶道:「各種研究都有人做,但幾乎沒有人把人文社會研究,也當成一個方向。因為當時長官的寬容與視野,才讓我變成『第一個』這樣做的陽明人。」



「我在這方面從來沒有特殊的才華或表現,當時對醫學人文的理解也很淺薄,只是覺得醫療需要人文專業,所以就想試試看。」於是,背負著公費服務的使命,郭文華先進入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爾後又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科技與社會研究的博士學位。「醫學教育正在摸索怎麼在醫學院裡教人文,也缺乏人才……」他說:「所以學校把我當成一個實驗品,我也把自己的人生當成一個實驗去做。」



培育多樣化人才



近年來,在教育改革主事者的鼓吹下,從通識教育、品格教育到全人教育,大學青年得接受越來越多的「套裝」教育,有越來越多的抽象「素養」和「能力」要培養。「棄醫從文」轉眼十多年,郭文華又回到母校執教,教的正是這些被看做「專業之外」的課程。由此位置出發,他開始有更多的反省。



「台灣的醫學院,實質上就是職業教育。」細想,對一個修業七年有近半時間都在醫院度過的科系,這麼說並不為過;只是擺在台灣社會輕忽技職教育體系的脈絡下,郭文華把滿是績優「秀才」的醫學院比為職業教育,還是不免讓人感到訝異。一般總是批判大學不該成為職業訓練所,他卻不以為意,反而強調:「問題不在於是職業教育有什麼不好?而是就算是職業教育,大學能不能培育出多樣化的人才?」



郭文華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台北榮總家醫科住院醫師。(高中時埋頭猛衝拚醫科,上大學後懵懵懂懂,只知道醫學不該只有生理與病理,還有社會與人情。機緣之下,得以進入不同領域淬煉琢磨。對他來說,「大學之道」沒有終點,因為它是專業與人生的永恆追尋,而風光自在其中。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22月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3553&f_ART_ID=3692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