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這本書牽涉清代中英博物學交流史與自然史的研究,請看 祝平一 教授評論(貼文於書介下)


 


清代在華的英國博物學家︰科學、帝國與文化遭遇


 


作者:(美)範發迪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701


 


內容簡介


清朝建立之初,曾和世界各國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接觸。後來中國的大門一度被關閉而後又被強行打開,這期間,外國的傳教士、商人、外交官、軍隊、探險家、科學考察隊蜂擁而來,東方古國的一切都使他們感到驚奇。基于種種不同的目的,他們記錄下在華的所見所聞。這些記錄數量浩瀚,積存在世界各國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或私人手中,成為了解清代近三個世紀歷史的珍貴資料。由于西方人士觀察、思考和寫作習慣與中國人不同,他們的記載比較具體、廣泛,比較注重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方面,因而補充了中國史料記載的不足。編譯叢刊將從中選取若干重要資料譯介給國內的讀者;對早年問世的具有開拓性、奠基性價值,但不為中國學術界所熟知的作品,我們也將同樣給予關注;此外,對反映當代國外清史研究新的學術思潮、前沿問題、熱點問題和重要成果的學術專著,編譯叢刊也將及時地介紹給中國學術界。


 


目錄


中文版序
致謝
導言
第一部分 口岸
第一章 中國商埠中的博物學
第二章 藝術、商貿和博物學
第二部分 地域
第三章 科學與非正式帝國
第四章 漢學與博物學
第五章 內地的旅行與實地考察
結語
附錄︰簡要生平注釋
縮略語
索引
譯後記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784716


 


評介 Fa-ti Fan, British Naturalists in Qing China: Science, Empire and Cultural Encount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新史學》16.3 (2005):181-186。


祝平一


范發迪的近著探討十九世紀英國博物學者(natural history,或譯為自然史) 如何在中國進行研究,創造關於中國的博物學知識。博物學以自然為研究對象,當十九世紀歐洲帝國主義入侵其他地域之際,博物學研究者亦緊跟其後,發掘異域中的動、植、鑛物,提供帝國理解異域的新資訊和視野。因而此書不止是英國博物學的歷史片段,亦是中國人反抗外來支配的故事。


弱勢且被作為研究對象的中國與生長於斯的人、物和知識系統,如何抗衡挾著堅船利砲之威而來的英國博物學的窺視﹖要敘說反抗的故事,先要擺脫「何以中國沒有發展出近代科學﹖」的情結。因為這樣的問題意識已預設西方近代科學便是真理,中國人只有膜拜和迎頭趕上的份。范發迪既不談西方的知識系統單向地從殖民中心往殖民地邊陲傳播;也不是中心負責生產「真理」,而邊陲僅僅提供材料的歷史。他的故事遠為複雜而有趣。他認為殖民科學知識的生產,並非完全由殖民中心操控,更有賴於被殖民者的「合作」。一旦被殖民者(被研究的對象)不受威脅利誘,不被說服,拒絕合作,殖民科學的生產體系便難以為繼。他打破中心與邊陲的二元對立,使支配與反抗的角力有著力點;使被宰制者的知識能成為「真理」的一部分。


本書分為兩大部,共五章。第一部份兩章,討論舊廣東時期(1757-1842),英國人在廣東的博物學研究。第二部份三章,檢視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在中國進行的博物學研究。鴉片戰爭使中國開放通商口岸、內河航行,並且賦予歐、美各國自由傳教的權利。英國的博物學研究者不再侷限於廣州,全面進入中國內地,使得博物學研究益形複雜,處處牽動著知識和權力的網絡。


鴉片戰爭以前,外國人的行動尚侷限於廣東。英國博物學研究者亦不例外,以廣東為其收集標本的基地。英國的科學機構,不論是博物館或是皇家植物園(Kew Garden),希望透過當時在廣東的博物學研究者取得中國的標本、園藝知識和各種商業作物。當時在中國的博物學研究者多為業餘人士,或為增廣知識、或為獲取聲望、或為培養紳士品味,而勤於研究。此一過程使得英國人的領土擴張、商業利益與博物學的知識生產,相互糾結。


當時的博物學研究者主要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商館(Canton Factory)的成員,還有來自英國的園丁。前者的正職雖然是貿易,但其中如Staunton, Morrison, Reeves等人,卻因本身的興趣,或是受英國科學機構之委託,在中國研究博物學。至於英國園丁,大多是短期的派遣人員,社會地位較低,若無本國駐中的贊助者支持,很難完成任務。這些業餘從事博物學研究的貿易商與專業園丁,角色不同,任務不一,卻同時穿梭於廣東的市場與花園,進行田野工作。博物學研究仰賴田野採集,而身處異域,人生地不熟,英國的博物學研究者必須仰賴在地行商的社會網絡。行商的花園,乃成為收集與交換園藝知識的重要場域。


雖然運送採集標本回國不易,標本存活至目的地者不多,但是長時期的積累之後,殖民母國優越的中心位置還是成形。殖民科學的特色之一便是以母國為中心,由世界各地源源不絕地向中心輸送物資和情報,不斷擴張中心的知識系統。英國博物學的發展亦不例外。1830年時,廣東市場上所見的標本、種子,已經無法滿足博物學研究者的需求。而鴉片戰爭的爆發開啟新契機,促使英國博物學研究者深入中國內陸。


除了採集實物,英國的博物學研究者亦收集圖像資料,以補不足。像魚類這類難以運送的標本,繪圖更是保存標本的唯一手段;此外,英國人還常以圖像與當地僱工溝通,找尋標本。圖像因此在博物學中扮演重要腳色,本書第二章便探討此一主題。


由於長期對外貿易,廣東培養了一批畫師,專門畫外銷品。他們成了Reeves收集圖像資料時最好的幫手。Reeves必須先讓這些畫師理解他的要求,盡量配合科學寫實主義的繪圖準則,才能讓這些畫師獨立工作。雖然如此製成的影像多是常態化的樣本;但在無法取得實際標本的情況下,他們的作品仍然得到英國方面的高度評價。


第三章討論「非正式帝國」(informal empire) 和科學網絡、知識政治經濟學之間的關係。「非正式帝國」意謂以貿易等經濟手段遂行帝國主義統治之實,正符合中國並非殖民地卻又受制於他國的情況。英國人在中國設置的種種機構──從海關、領事館、傳教團體和香港植物園等,形成一個「非正式帝國」的網絡,傳遞科學訊息。雖然上述機構,並非專業的科學組織,其成員各有日常事務待理,因此其研究乃基於個人興趣、或科學以外的目的,未必能配合母國科學機構的要求。但是這些機構仍是當時收集與流傳中國資訊最主要的網絡。不過,中國人不見得願意提供完整的資訊,特別是具有商業價值的訊息。因此有時英國的博物學研究者不得不以協商的方式,取得所需的科學資料。他們甚至竊取機密,卻反控中國人不尊重事實,無法精煉其既有的知識,來合理化自己的竊盜行為。


第四章接著討論漢學與博物學的關係。十九世紀的博物學研究仍然相當依賴文本知識,不論確定或分類新的品種,都必須查考書籍。在華的英國博物學研究者利用了中、西文著作,以進行研究。他們盡力理解中國動、植物的生長環境,亦致力發掘中國藥物和商業作物的資料、植物地理分佈與栽培作物的歷史。《植物名實圖考》和《本草綱目》就是當時最受重視的中文參考資料。但因中文材料的分類系統與西方不同,加上中國亦無統一的分類詞彙,因此英國的博物學研究者只得披沙瀝金,只挑那些合於「經驗事實」,足以辨認個別動、植物的材料。雖然他們通常認為中國材料瑣碎與落後的博物學描述,但對於是一些不須仔細觀察的較大動物或植物,中文材料仍能提供相當的助益,英國人從中國文獻中「發現」中國鱷 (Alligator sinensis)便是一例。


第五章分析英國博物學研究者在中國內地的旅行和田野經驗。不論是受皇家植物園派遣、狩獵運動、或是自行調查,這些英國博物學研究者一旦進入中國內地,便須仰賴在地人的協助。他們通常無法定點長期停留,亦很少長距離遠征,因此僱用當地農民或獵戶,在某些地區進行系統性採集,通常是最有效的方式。雖然他們對中國採集人的評價不一,但這些在地人構成了英國博物學知識網絡的一環。不過,他們和在地人的關係也未必一帆風順,尤其在反洋較烈的地區,摩擦更大。因此他們也會藉助各種文化展演,來表現自身的優越。


田野經驗與民俗知識有助於英國博物學研究者理解生物分類、遷移與地理分佈。不過為了維持科學知識的一致性,他們仍對民俗知識存疑,以當時的科學知識不斷測試其可信度。一旦民俗知識與既有的科學知識不符,即常被視為錯誤。但是英國博物學研究者與中國採集者的合作關係,模糊了博物學與民俗知識之間的界線,使博物學成為混雜的(hybrid)知識體系。


讀范發迪的書,令人敬佩他淵博的知識。本書運用了大量有關殖民科學、科技與社會(STS)、旅行研究、圖像研究、乃至底層人民研究(subaltern studies)的成果,撐起本書的架構與視野,將無數零碎的資料,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其中蘊含許多精彩的細節,以及發人省思的課題。例如漢學和博物學之間的關係(文本和自然間的關係)、以收集圖像代替採集自然標本、非正式帝國的網路如何為科學知識服務、旅行者的凝視和在地協商,都寫得非常精采而有創意。


以下本文討論范書中「支配與抵抗」和「知識的混雜性」兩個議題。范發迪此書前半認為應重視行動者賦予文化接觸的意義,以此理解英國博物學在中國的景況。當時的中國人不見得將英國視為殖民者,因此以後殖民主義「賭爛」式的反抗(weapons of the weak),如拒絕提供正確的資訊或開小差等,來理解這段文化遭遇史太過死板,亦不適用於中國這個非(半)殖民地。(p. 86) 但隨著英國人逐漸進入內陸,書中支配與反抗的聲調卻越來越強。范發迪寫道:「中國不是一片空白、不是博物館、不是一片待刻的石板。」(p. 153)這雖與英國入侵略中國日亟有關,但即使在十九世紀末,書中所描述的種種反抗,大體是「賭爛」式的,更何況反抗還是由西人的書寫再現。因此,筆者認也許不當一下子將被支配者的動能提得過高,反而應當注意被支配者看待文化接觸和支配者的態度;以及支配者如何透過種種方式遂行其目的。以范發迪的謹慎和修為,他當然注意到了這些問題。只是書末最後一節的力道,仍讓我覺得過重。


范發迪已清楚論證博物學知識的「混雜性」,不過其程度似乎有待商榷。且讓我從一個小論點進入這個問題。Thomas T. Meadows認為中國的資料不適合統計分析。(p. 88) 范發迪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公允的批評,只是顯示了帝國主義者對於在地知識的輕蔑,以一種東方主義的(Orientalism)視野看待中國的材料。范發迪以方志為例,說明了中國有著長久記錄各種博物學的在地材料。但我覺得方志的例子正印證Meadows的看法。雖然Meadows的說法乃是立於西方特定的知識立場而發,現代研究者大概也會承認方志中的數字資料並不好用,更別說是用來做統計分析。


Meadows的例子還有另一層次的問題,亦即英國的博物學研究者如何使用在地材料。其實不論是圖像、數字、文本或是民俗知識,都必須先被過慮後才能使用,這在范發迪的書中已舉證歷歷。因此,重點不在於英國的博物學研究者是不是利用了在地知識,而在於在地知識如何被馴化才能納入西方的知識系統。既然在地知識已先被過濾,中心知識系統被玷污的程度是否像范發迪在書末所言那樣,不無疑義。雖然為歷史上的弱勢者發聲,歷史學者責無旁貸,但是要如何將弱勢者的發聲擺在合適的位置與估量其力道,仍得值得細細思量。筆者以為范發迪的書無疑豐富了LatourCenter of calculation的說法(p. 230, n. 160),呈現了中心與和邊陲遭遇時的細節和網路中各節點(node)不同的知識生產方式。但在各節點的在地知識送往中心的過程中,對於在地知識的監控和過濾,在相當程度上防禦了當時科學知識的界線。


只運用理論觀點,不見得能寫好歷史;而沒有了好故事,則肯定難以寫出令人動容的歷史。范發迪能將理論和無數的細節融為一爐,令人讀之,興味無窮。每當我想起雄糾糾、氣昻昻,扛著獵槍的英國紳士Swinhoe被在地人邀去扮演武松,害得他差點命喪異域;英雄氣概,萎靡難振,便不覺莞爾。(p. 142) 文化接觸中的支配與反抗、展演與觀視、了解與誤解除了在知識與權力的網絡中,還常在這種不可逆料而反諷兼具的情境下,脫軌演出。


 


轉貼自: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7507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