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感謝林富士老師提供5月13日演講之大綱,內容很精彩,資訊也相當充實,特此致謝,這是林富士老師這幾年研究的成就。今日之史學科技,即明日之科技史。現今因各種資料庫、運用軟體的出現,已經根本的改變了史學研究的本質與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從小我就崇拜歷史老師,因為歷史老師總是知道最多有趣的故事。但是,數位科技的出現,一般人若能掌握資料庫會查找資料的方法,他所知的史事,不見得會少於史學家,這是史學研究的新挑戰,無法迴避。是以這個主題,不僅是一門技術而已,它也將成為一種觀察史學研究與社會關係、技術開發之間互動的一種新視角吧。轉貼供各先進、學友參考,如下:
數位科技與歷史研究
林富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應用史學系列講座」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視聽教室,2011/5/13(星期五)14:00-16:00
壹、引言:微縮震撼
一、1980年10月:一份生日禮物;一套二十五史。
二、1985-1987年,擔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籍自動化計畫」(1984年起)兼任助理,1995-2000年,擔任史語所「漢籍全文資料庫」小組委員(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任小組的召集人)。
三、2001年起,擔任「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工作小組委員。2002年起,擔任「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工作小組委員。2005年起,擔任「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主持人。2006年起,擔任「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總計畫暨子計畫二:數位內容公開徵選子計畫」主持人。2009年起,擔任「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總計畫主持人。
貳、數位科技的特色:以數位檔案的建立、傳輸和運用為例
一、儲存:佔據空間小、不易毀損、多媒體的整合。
二、複製:快速、大量、精確、原始檔與備份檔沒有差別。
三、傳輸:快速、遠距、重複、傳輸者無損。
四、創作:資料取用與資料提供者合一(Web 2.0)、多人共創、多元並存。
五、價值:使用者為尊、量大勝出、標準化至上、免費優先、搜尋簡易。
參、數位科技對於學習者的衝擊:以數位檔案的使用為例
一、必須掌握多種數位學習與創作工具:PC與作業系統、文書軟體、繪圖軟體、圖像軟體、影音軟體、通訊軟體、GIS、資料庫、搜索引擎、網頁與網站、網際網路、雲端運算與手持裝置等。
二、軟硬體必須不斷更新。
三、檔案格式必須不斷轉換(encode和decode永遠必須相互吻合)。
四、原創者與抄襲者不易區分。
五、過多的資訊不易揀選。【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六、知識範圍大幅擴大:時間延伸與空間膨脹、交通與比較之必要。
七、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難以改善:知識、資源、習慣、心態。
肆、數位科技對於社會的衝擊:文化大革命
一、記錄媒材與記錄方式的改變:口語與記憶(大腦)、文字與書籍(金石、布帛)、數位與電腦。
二、傳播方式的改變:口耳相傳、閱讀與印刷(傳抄)、多媒體與網際網路。
三、知識的獨享與開放:巫師與祭司、文人與教師、資訊人與大眾。
四、權力的壟斷與均等:專家與文盲。
五、專利與分享:共創共有、作者、智慧財產權。
伍、歷史研究者應如何回應數位革命
一、全球視野。
二、多語能力。
三、科技素養。
四、閱讀經典。
五、關懷現世。
六、問題導向。
七、研究團隊。
陸、結語:樹立數位人文學(Digital Humanities)的新典範
一、以自我為中心:建立獨一無二的數位世界。
二、以溝通為職責:提供自我與他者展示、交換、互動、成長的平台。
三、以天下為家鄉:不自我設限。
電郵:fslin@asihp.net;
fslin@gate.sinica.edu.tw
部落格:http://newtaiwanshaman.blogspot.com/
網址:http://www.ihp.sinica.edu.tw/~linfs/1.html
附錄:相關計畫與網址
一、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http://teldap.tw/。
二、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http://content.teldap.tw/。
三、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數位島嶼平台」http://cyberisland.teldap.tw/。
四、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台灣多樣性知識網」http://knowledge.teldap.tw/。
五、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數位典藏資料庫推廣網站」:http://content.teldap.tw/index/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