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日,我和向鴻全老師來到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在清明節的前一天,車票異常的難訂,最後選擇了高鐵。這次來中醫大,很高興見到了幾位做醫經醫史的老師和研究生,周珮琪、楊仕哲兩位醫師是老朋友了,顏宏融醫師是向老師的好朋友,他學經歷優異,對中醫歷史與發展也有熱誠,還有孫茂峰主任,對中醫醫經醫史教育有所期待,也有憂慮,我們可以一起來思索解決的辦法。
我除了進行一場老演講「共和國早期(1950-1965)上海中醫藥的發展——以《人民日報》為中心的考察」,此論題還是源於自己的強烈關懷:即醫史能否帶給現代中醫之發展一些經驗與啟示?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拓展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的合作項目,即便這是一個非常小、非常年輕的中心,也希望能透過它做為一個平臺,讓醫者和史家可以對話,拓展歷史學的視野,讓更多人發現人文歷史的價值。當天孫茂峰主任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中國大陸這麼強勢的主導中醫政策的發展,好像對中醫是好的,那為什麼現在的中醫發展仍問題重重,這其中出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比較大,我一時想不出解答。第二個問題比較實際的是,現在的大學都衝SCI、SSCI,以一所要衝排名的大學而言,醫經醫史的Paper不具吸引力,因為根本不被看重,有沒有什麼方法展現成果?我的回答不一定合適,但是我認為,不是說期刊論文不重要,而是這樣的評比對歷史學很不利,很多有影響力的歷史學文章,它可能要經過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才會有影響力,但科學的東西,包括部分社會科學的文章,它被收入資料庫時是被重視,但沒過多久就成了「歷史」,因為新的研究出來汰換了舊的研究,但歷史學、傳統中醫這些東西,都須靠時間淬鍊,再被挖掘出來而得到其價值的,投入追求新穎的資料庫,就很不利,我不是操作資料庫的高手(很多人都心知肚明資料庫可以「操作」,所有的指標都可以「技術性迎合」,可是大家還是相信它),也不知道這部分怎麼辦,但我覺得可以透過辦研討會、持續出版有主題性的研究,需注意「持續」和「主題性」這兩個元素,辦研討會或出論文集如果只是隨意為之,放放煙火、大家吃吃喝喝,短暫時間好像很熱鬧,但熱鬧完了就沒有了,所以要注意持續性,持續的有專書出版,就是人文學科的價值。至於「主題性」,是希望研究同儕團體能夠有聚焦的可能,一批學生做一批有意義、解決實際問題之同類研究,影響力就會增強。還有更重要的是,大家現在都似乎忘了教育的初衷,拼論文、拼升等、拼進入大學排行,但是我們有沒有營造一個適合研究生安心做研究的環境,我們是不是應該營造一個舞臺讓研究生好好發揮,而不只是自己衝自己的研究,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可能,每一種學術都一樣,只有傳承,才是活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