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最近忙翻了,很抱歉較少更新訊息,PO這則訊息時,都還在趕這場會的稿子,實在不容易啊。

 

 

 

「身體、文化與社會﹕中國藥物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日期﹕2014612-13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浸會大學道校園

教學及行政大樓AAB 1312室及AAB 706

 

 

()

 

 

612

浸會大學道校園教學及行政大樓 AAB 1312

 

8:30-9:00         註冊

 

9:00-9:30         開幕典禮 (詳情待定)

主持﹕陳家怡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9:30-11:30       主題演講

主持﹕麥勁生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主講學者﹕

9:30-10:00       劉士永 (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土茯苓、山歸來,與墨西哥菝葜:近代前期東西梅毒治療藥物之交流與反思

10:00-10:30     胡成 (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西洋醫生與華人醫藥——以在華基督教醫療傳教士為中心 (1825-1916)

10:30-11:00     余新忠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醫聖的層累造成(1065-1949年)——“仲景與現代中醫知識建構系列研究之一

11:00-11:30      

 

11:30-11:45      


11:45-13:00     第一組       中西醫藥的流傳

主持﹕劉士永教授  (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講者﹕

  1. 李玉尚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

    中國歷史時期對於海洋藥物的利用

  2. 陳明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亞學系)

    阿勃參拔爾撒摩:全球史視野下近代中國的藥物交流之例證

  3. 劉世珣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一種萬能靈藥的再現與式微:康熙年間宮廷西藥德里鴉噶探析

 

13:00-14:15      

 

14:15-15:30     第二組       方藥的應用

主持﹕于賡哲教授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1. 胡穎翀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

    秦漢時期方藥問題初探 ——以馬王堆漢墓方技書為中心的分析

  2. 肖榮 (深圳大學文學院歷史系)

    精審亦輕脫——東晋南朝服餌風習考述

  3. 吳靜芳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一子萬事足:明代男性的醫藥求子

 

15:30-15:45      

 

15:45-17:00     第三組       醫藥與香港醫療

主持﹕張勇安教授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

  1. 周佳榮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中醫藥在香港早期醫院的應用——東華三院及其發展

  2. 侯勵英 (香港教育學院文學及文化學系)

    打倒夫﹕從《國醫砥柱月刊》看健康之道

  3. 姜鍾赫 (香港教育學院文學及文化學系)

    服西藥:大瘟疫對香港女性病患的影響(1887-1900

 

 

17:00-18:00    第四組  防治與公共衛

主持﹕李尚仁教授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1. 于賡哲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散落的衛生——以中國中古時期城市為中心

  2. 張淑卿 (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

    台灣威權文化下的小兒預防接種知識傳遞,1945~1980s

 

18:00-20:00      

 

 

 

613

浸會大學道校園教學及行政大樓AAB 706

 

9:30-10:45    第五組   藥物與身體觀

主持﹕李玉尚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

  1. 陳秀芬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本草綱目》中的人藥、物性與身體宇宙論

  2. 張學謙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建構甘麥大棗湯的神經病療效——對中國醫學現代性的初步探討

  3. 趙婧 (上海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所)

    催生針與分娩行為在近代的轉變

     

10:45-11:00      

 

11:00-12:45    第六組藥物與消費文化

主持﹕胡成教授  (南京大學歷史學系)

  1. 蔣竹山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

    藥、商業與消費文化﹕近來藥物的全球史研究的再思考

  2. 張仲民 (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

    清末上海藥商的廣告造假現象探析

  3. 沈宇斌、范瑞 (美國喬治城大學歷史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民國時期醫學知識、身體與補血成藥的消費文化:以五洲大藥房人造自來血為中心的考察

  4. 羅婉嫻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民國時期「南洋」藥物在中國的流通﹕以「虎標萬金油」為研究個案

 

12:45-14:00   

 

14:00-15:15    第七組醫藥文本與藥物

主持﹕余新忠教授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1. 譚家齊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從《洗冤集錄》到《洗冤錄》:宋明以來的法醫傳統及其對死亡的相關認知

  2. 趙中振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3. Eric Brand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The history and traditional applications of aconite, asarum, and ephedra in Western herbal medicine

 

15:15-15:30      

 

15:30-17:15     第八組       中西醫藥的匯通

主持﹕黃文江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1. 李尚仁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十九世紀來華傳教醫療中的藥物

  2. 皮國立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從鎮靜到補養的救贖-民國時期新醫藥對縱慾致病的治療策略

  3. 張勇安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

    「戒煙者的福地」﹕滬北戒煙醫院中的中藥與西醫 (1935-1937)

  4. 涂丰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西醫藥殊途同歸

     

17:15-17:45     (詳情待定)

 

18:00-20: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