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趙粵老師的新書,運用大眾史學的筆法和自身專業的經驗與經歷,來書寫日常的用藥史與藥品成商品的生活,及其近代歷程。

街角的藥妝龍頭: 超級零售勢力屈臣氏的崛起與挑戰

街角的藥妝龍頭:超級零售勢力屈臣氏的崛起與挑戰電子書,分類依據趙粵- 9789570857702 | Rakuten Kobo 台灣

從簡陋棚屋到跨國企業,揭密百年企業屈臣氏的經營DNA
超過16,000家門市遍布全球27個國家的大街小巷、每年服務超過30億名顧客
屈臣氏如何成為生活中最可靠、令人感到安心的藥妝店?


★第一本屈臣氏專書,從頭開始,揭開零售藥妝界巨人的祕密
★藥妝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康是美、日藥本舖、松本清的夾擊下,屈臣氏如何保持其領先地位?

█ 認識屈臣氏
1841年,彼得.楊(Peter Young)與亞歷山大.安德信(Alexander Anderson)兩位醫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隨英軍登陸香港島上環水坑口,並臨時搭建棚屋做為診所,提供商船、水手與士兵診療服務與民生用品,此即為屈臣氏藥妝的開端。180年後,屈臣氏的服務範圍已經擴展至全球超過27個國家,顧客遍及世界各個街角。

本書特色
★ 詳細檢視屈臣氏180年的歷史,一探屈臣氏如何挺過辛亥革命、二戰、金融危機、新冠疫情等事件,化危機為轉機。
★ 結合商業管理分析與歷史脈絡,隨著文字一同體驗風雲變幻的商場拚搏,也跟著經歷大時代的驚心動魄。
★ 從屈臣氏的策略中掌握零售購物趨勢,了解屈臣氏如何保持領先地位於不敗,讓自己的企業管理知識更上層樓。

 

作者:趙粵
廣州出生、香港成長。英國德蒙福特大學藥劑學理學士、赫爾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並於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接受高階管理培訓。早年曾任職香港屈臣氏集團入口與西藥部,後在歐美跨國企業包括BD、Mölnlycke、Monsanto、Roche等亞洲太平洋及大中華地區任職董事總經理與高階管理職位。
現從事商業、醫藥史研究,並為《灼見名家》商業歷史專欄作家。曾著有《香港西藥業的故事》、《香港西藥業史》,及在國際藥史學會季刊Pharmaceutical Historian發表多篇論文。


各界推薦
韋以安│前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
何默真│量販女王
陳志輝│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市場學系教授

◆ 前屈臣氏董事總經理的讚賞
在香港居住了近40年,在屈臣氏也擔任了25年集團董事總經理,我從來沒有夢想過,有一天我會坐下來確認趙粵的不懈、勤奮而專業地整理屈臣氏的整個歷程,他結合了將近200年的詳細資訊、歷史,以及該時期無論是在商業上還是在政治上的所有高潮和低谷。在我眼中,這是一項重大成就。
★★★★★ 韋以安(前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

◆ 台灣量販女王也想一睹為快
這本書精彩釐清了屈臣氏如何與VIP 會員建立密切關係,並時時掌握消費者對藥品美妝與大宗消費品的購物需求,創造與專賣店等競爭對手的差異化,結合AI技術提供個人化專業服務等跨世代策略。快買一本回家研讀,看看屈臣氏如何站穩零售市場的領先地位於不敗,繼續叱侘風雲180年。
★★★★★ 何默真(量販女王)

◆ 來自於市場研究專家的肯定
趙粵先生基於對亞洲和零售業的深入瞭解,在非政府組織領域的第一手經驗,以及對中國五口通商的研究,以平衡的方式闡述了屈臣氏的商業歷史、公司管理實踐和華人企業家的經營理念。
★★★★★ 陳志輝(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市場學系教授)

目錄

推薦序(韋以安)
推薦序(陳志輝)
推薦序(何默真)

致謝
前言

第一部分 全球化的歷程
第1章 屈臣氏的誕生
第2章 清末民初的艱難歲月
第3章 二戰後的復甦與轉型
第4章 扭轉乾坤,重回神州、寶島、獅城
第5章 扎根南海諸國
第6章 進入歐洲的雙跳板
第7章 晉身歐亞前三大藥妝業的機遇
第8章 充滿挑戰的香水、美妝合併和新興市場
第9章 動盪中的有機成長

第二部分 最佳管理實踐
第10章 改變屈臣氏命運的三位英國人
第11章 李嘉誠的「王道」商業哲學,與優秀到卓越的轉型
第12章 跨世紀的市場、品牌策略與「4+2」公式
第13章 零售市場前景:消費者趨勢、電子商務、跨世代策略
第14章 淡馬錫主權基金與屈臣氏的未來

附錄 1839至2020年,影響中國大陸、香港的大事表
附註

 

自序

  「屈臣氏」在歐亞多國包括大中華地區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字,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當許多人得知屈臣氏已有180年的悠久歷史時,可能會感到驚訝。這段漫長的商業發展史,既豐富多彩也曾起落千秋,同時描述了中英企業家們在大時代下的營商理念、中國大陸的發展、社會責任、領導力等。「全球化」一詞在20世紀下半葉開始使用,筆者在1992年參加位於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學院(IMD)的全球化管理課程中,對「思維國際化、行為本土化」這個詞彙有所認知,並在日後工作中有機會實踐。

  《街角的藥妝龍頭》一書的構思,始於作者對屈臣氏在2000至2005年間在歐洲的收購合併成就有所著迷,緣因筆者在1980年代初曾任職屈臣氏入口與西藥部市場部經理。筆者在研究亞洲最具標誌性的公司之一的屈臣氏發展史過程中,訪問了在過去曾擔任關鍵職位但已離職的前雇員。他們按已公開的資料,提供了個人對屈臣氏的見解,以及它如何應對世界、歐亞及中國風雲變幻下的市場動態與消費者趨勢。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屈臣氏的商業歷史與過程,而第二部分則闡述締造屈臣氏全球化管理新思維。屈臣氏在其前75年具有壟斷地位的熱銷明星產品包括「荷蘭水」、疳積「花塔餅」和鴉片「戒煙藥」。然後經歷了25年的風風雨雨,接著在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3年8個月的日本佔領時期被逼歇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屈臣氏迅速恢復了其在香港領先的製造業和零售藥房地位。但在1953年韓戰結束後,東亞經濟再次萎縮,屈臣氏的業務發展緩慢。1963年,「和記」國際成為它的最大股東,業務開始穩步成長。1973年全球石油危機發生後,由於業務過度擴張,屈臣氏開始掙扎求存。

  1981年,李嘉誠先生作為大股東的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成為屈臣氏的全資控股公司(2014年1月改稱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長和」)。本書的大部分內容描述和分析過去36年,自1984年12月中英兩國政府簽署《聯合聲明》後,屈臣氏的管理階層如何制定與靈活執行全球化與風險分散的戰略。1982年,當屈臣氏仍然是一家本地零售商時,英籍零售業資深管理者韋以安先生接任集團董事總經理。在他服務的25年間,成功領導了屈臣氏的飛躍,尤其是在2000到2006年的7年期間,屈臣氏在歐洲接二連三的購併,定調了它成為全球第三大藥妝連鎖王國。2014年,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成為屈臣氏的主要股東之一。翌年,屈臣氏開始面對電商,尤其是中國大陸阿里系的網購競爭快速取代傳統零售的趨勢。屈臣氏在投資5年後建立的「DARE」策略,無縫的在線上與線下與1.3億付費會員連結,終於在2018年底成功地扭轉形勢。

  2020年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宣佈COVID-19成為全球大流行病,其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在7月31日向突發事件委員會致辭時指出:「這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其影響將持續幾十年。」

  2020年,屈臣氏全年營業及EBIT比起2019年分別下跌6%與20%,主因是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於下半年才開始復甦。

 

  面對變化的疫情,以及Y世代與Z世代消費者行為的新常態,許多全球化企業已經開展「戰略遠見制度化」來補充過往定期制定的3年策略性計畫。2021年是屈臣氏成立180周年,亦是屈臣氏可以把握機遇轉型的一年,筆者祝願屈臣氏的管理者秉承其歷代先驅的企業家精神,勇攀高峰,邁向全球化藥妝業的頭號寶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皮 的頭像
    老皮

    歷史學X醫療史新時代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