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難以企及,然而不停歇地追尋是我們可以做得努力,這點在林桶法教授的身上表露無遺。
林桶法教授分享了閱歷無數日記與書信後所見之普遍問題,一是文本本身的困境,因其為個人記述,
具有強烈的主觀性、片面性及隱諱性,也不免時而出現偽造或被有意無意缺漏之情事;其次,大部分
學者會因個人興趣所好而強化某些題材內容;再者則是史料的選取往往具有人為因子,取材單一容易
囿於一家之言,必須內外考證、多加比對,以求貼近真實;承前取材問題,尚須留意整體書寫脈絡,
避免斷章取義而錯估各種因素在大的背景底下的輕重。
林桶法教授更提醒書信經常受限於單向而無法全面性地了解,且內容多為私人對話默契不容易為外
人所知。書信往往會基於特定原因被公開,甚至商品化,但是人際網絡的變化需要深入地爬梳,
逕自推測未必符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