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感謝 張永賢 教授副院長寄來的信息。
『針灸熱潮傳奇與回顧特展』
Exhibition of Acupuncture
Journey
一、展覽名稱:針灸熱潮傳奇與回顧特展
二、主辦單位:中國醫藥大學
二、協辦單位: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華民 國中 醫師公
會全聯會、中華針灸醫學會、中華針灸科學研究基金會
四、展覽資訊:展期:2012.09.12(三)至2012.11.22(四)
09:00-17:00
開幕:2012.09.19(三)上午10:00
開幕演講:2012.09.19(三)上午10:30-11:30
地點:中國醫藥大學藝術中心展示區
安康教學大樓2樓
地址:台中市北區學士路91號
五、講座資訊:
時間 | 地點 | 講者 | 講題 |
2012.09.19(三) 10:30-11:30 | 藝術中心展示區(安康教學大樓2F) | 張永賢教授/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針灸研究所 | 針灸熱潮傳奇與回顧 |
2012.09.20(四) 07:30-08:30 | 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大樓(I棟)階梯會議室 | 林昭庚教授/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研究所 | 針灸實證醫學 |
2012.09.27(四) 07:30-08:30 | 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大樓(I棟)階梯會議室 | 李永明博士/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前會長 | |
2012.11.01(四) 07:30-08:30 | 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大樓(I棟)階梯會議室 | 崔玖教授/陽明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夏威夷大學醫學院教授 | 臺灣針灸現代研究開創之路 |
六、展覽說明:
「針灸」為中國醫學之一門,屬物理療法,乃一種迅速確實且簡便安全之專門醫術。針灸醫學,溯自遠古,有文字記載,首見於《黃帝內經》,其中《靈樞經》為「針經」。春秋戰國時代,有「一針二灸三藥」,以針灸療法為主,有醫緩、扁鵲,晉朝有皇甫謐著《針灸甲乙經》,隋唐有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書.職官誌》太醫署設有「針博士」、「針師」等掌教針生以經脈孔穴教育,分科設有獨立「針科」。宋王惟一編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鑄造銅人二座。明楊繼洲著《針灸大成》,清乾隆撰《醫宗金鑑》。民國46年(1957),教育部設立「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宣布「發揚針灸」為三大工作之一。民國47年(1958)中國醫藥學院成立,「針灸科學」列為必修課程之一,正式納入高等教育系統。
「針灸醫學」,在6世紀東傳韓國、日本,南傳越南。17世紀傳至荷蘭、德國、歐洲。19世紀傳到美國,但是當時只引起小漣漪,未造成熱潮,1971年美國《紐約時報》記者賴斯頓罹患急性闌尾炎,經手術後,因腹脹痛,接受針灸,引起熱潮。1972年美國尼克森總統率團訪問中國,特率醫療訪問團參觀針刺麻醉肺葉切除手術,引起轟動,短短至今40年,40年來有不少傳奇故事,特為揭示,以顯歷史的真相。
世界衛生組織(WHO)大力支持與推動「針灸醫學」,1979年推薦針灸有43個適應症,1989年公佈《國際標準針灸穴名》,2007年公佈《WHO傳統醫學國際標準術語》,有3,543個傳統醫學術語,2008年公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針灸經穴定位》。
對於針灸熱潮,傳遍世界140個國家,盛逢其會,感恩的心,謝謝不少專家學者的努力與貢獻,見證針灸歷史的傳奇,並作歷史的回顧,寄望針灸醫學的發揚光大,熱潮加溫,造福人類健康與福祉。
七、展覽內容:
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前會長 李永明 博士提供有關美國針灸熱和針灸發展圖片,中國醫藥大學提供臺灣針灸發展圖片,同時展出針灸相關書籍與器具,其中展示圖片附有相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