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轉貼自宇斌兄的部落格


 


疾病、衛生和近代文明
Disease, Hygiene an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主講教師:胡成 職稱: 教授 研究專長:中國近現代史


教授、博士生導師。自2000年以來,胡成先後在韓國成均館大學東洋史系(韓國SK國際學術交流基金,20009-20019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11-12)、臺灣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灣中華學術發展基金,200610-12),以及美國洛克菲勒檔案中心(Rockefeller Fund, Rockefeller Archive Center,20081-2月)、哈佛大學的哈佛——燕京學社(HYI Research Associate Program (RAP),20082-6月)、耶魯大學神學院檔案館(Divinity School of Yale 20083月),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學術振興會,20095-7月)、李約瑟研究所和劍橋大學(Andrew W. Mellon Fellowship, 200910-20104月)訪問、收集資料和進行合作研究。
所在院系:歷史系 聯繫電郵:cheng.hucheng@gmail.com
授課年級(可多選):二年級 三年級
對於非本院系學生的學科背景要求:

二、課程簡介:
瑞典病理學家Folke Henschen曾說:人類的歷史即其疾病的歷史。的確,從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疾病(尤其是大規模的流行病)可以說不時地衝擊著各個人類社會,直接或間接的促成其政治、經濟、宗教、科技和文化的變遷。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文明的發展與社會的種種變動(如對生態環境的開發或破壞、因自然情境或人為因素所造成的饑荒、大規模的人口移徙、都市文明的發展、戰爭等),有時也會成為人類本身致病的要因。近半個世紀以來,學者根據其自身的歷史經驗所做的研究,可說已經很清楚的揭示了疾病與人類文明之間緊密與互動的關係,也證明了疾病史與醫療史研究是整體歷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三、課程目標:
本課程試圖從疾病、醫療史的角度討論身體、性別、生育、疾病、死亡、宗教、醫療機制與社會演變等課題。授課目的除旨在增長同學們專業的歷史知識,與學術英文的閱讀能力之外,同時也希望開闊和拓展參與者的世界眼光,對於文化史意義上的他者”(Others)有更深刻的理解,進而去思辨近現代文明中自我”(self)自然”(nature)文化”(culture)社會”(society)乃至生老病死之間的複雜關係。
四、教材及參考資源:
1、威廉.H.麥克尼爾:《瘟疫與人》,餘新忠等譯,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年;
2、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謝延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
3,羅福芸:《衛生的現代性:中國通商口岸衛生與疾病的含義》,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4, W. F. Bynum, Science and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5, David Cahan (ed.), From Natural Philosophy to the Sciences: Writing the History of Nineteenth-Century Scienc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003.
6,Laura Otis (ed.), Literature and Scie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 Antholog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五、教學方式:
一、本課程希望盡可能地和同學們的人生經驗發生關聯,而能幫助同學們發展出一個新的視野來審察自己身處的世界。為了避免課堂討論淪為常識性的聊天,本課程將強調嚴謹地閱讀文獻及分析論點。
二、本課程的目標是促成集體的思考與學習,授課的演講部分希望能少於三分之一的時間,因此課程的成敗將在於是否有高品質的口頭報告和課堂討論。授課教師為同學們提供一對一的幫助。(由論點的理解、口頭報告的技巧、乃至如何領導一個討論)。
三、本課程還將努力幫助同學們發掘自己的長處,不論是細密的分析、多聞強記、文筆流暢、口語表達、對社會變化的洞察力、或是領導一個課堂討論,而使之生氣蓬勃。大家也會發現如果有一群同學,以不同的方式貢獻出他們獨特的天分時,那會是一個很美好的經驗。
六、教學大綱:
第一講 導論:疾病的現代性隱喻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沒有人能躲得過疾病的侵襲,但疾病在社會中的存在已經遠遠超越了生理層面的具象意義,總有一些鬼魅般的陰影縈繞在疾病中,被附著上越來越多的社會文化、道德和政治意義。正如蘇珊桑塔格所揭示的疾病一步步隱喻化,從僅僅是身體的一種病轉換成一種道德評判或者政治態度。疾病隱喻曖昧表達我們的道德情感和態度,並做道德的評價,顯示出個體與社會之間一種深刻的失調,它和人性的異化以及苦難的悲愴聯繫在一起,都是指向社會的壓抑與焦慮的偏執,使對某種社會腐敗或不公正的指控顯得活靈活現。疾病被道德化或政治化,使疾病不再是疾病本身,而是成為了一把衡量人的類別屬性的尺子,這尺子因背後的國民性理念而即刻昇華成為一種政治、道德的審判。不同疾病所包含的道德意義不同,並非所有的人類疾病都會出現道德評判現象,一般來說在當時社會被認為難以治癒、神秘莫測即人們缺乏瞭解的疾病,或者是具有強傳染性,導致痛苦死亡的極度恐怖,或者跟性有關的疾病道德隱喻的色彩濃厚。
第二講 疾病與生態
本講將介紹疾病生態史(ecological history of disease)近年重要研究成果及其遭到的批評,討論醫學史學者對生態環境與人群對人類遷徙和人類傳染病之間關係的不同看法,指引學生注意疾病的生態史研究和社會史研究兩者之間的差異與緊張關係,並探討這兩種觀點的優缺點和互補的可能,進而思考人類疾病現象中「自然」與「社會」的關係。最後,本單元將透過歷史例子來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當代社會的傳染病問題。克羅斯比,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對歐洲殖民美洲的生態史研究,影響深遠的經典著作。Jared Diamond,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從對全球人類大歷史提出強有力的生物地理學解釋。Jaap Goudsmit, Viral Sex: The Nature of AIDS,病毒學者以自然史的角度推測愛滋病的起源,探討生態變化、人與野生動物的關係以及商業交通如何導致此一新興傳染病的全球大流行。Harrison, Mark, Disease and the Modern World: 1500 to the Present Day ( Cambridge : Polity, 2004). 自中世紀到二十世紀的全球傳染病史,綜合了近年醫學史重要研究成果,觀點平衡、敍述流暢、說理清晰,提供全面性視野。
第三講 疾病的觀念
本講討論的問題是疫病恐慌何以在不同歷史和地理條件下能夠引起的相似的回應,階級、性別、族群和職業,這類社會文化關係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扮演了什麼角色。幾乎所有的疫病都被同時代的人所見證。舉例來說,就像是從人到人之間的傳遞和產生於特定的、經常是污穢骯髒的地方環境一樣:對於傳染源瘴氣的概念在一個或多或少尚未被證實明確的性質上被混為一談。一次又一次的臭氣被追溯為疾病的根源。通常的社會反應,是人們從一個被感染的地方逃走是很慣常的做法,並且由於它將人們帶離了仁慈的、臨近的或者是政治的任務而被保護(或者攻擊)。疾病的攜帶者們被確認,然後成為替罪羊們的是那些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夏威夷時期一樣,因為疫病不僅由國外而且由下層人傳染而來,疾病因為地區原因而產生的一些不同種類的污染的攜帶者——舉例來說,就像是那些非洲並未發覺感染了疾病的奴隸們,或者是在黑死病時期的猶太人(即使瘟疫的爆發與之後在歐洲的爆發形式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從他們的角度來講,處於較低社會階層的人們認為疫病的起因是外部敵人或者政府官員和精英人士毒害窮苦百姓的陰謀。
第四講 戰爭與醫學
  本講討論的戰爭與醫學及現代性的關係。在現代社會中,就如韋伯所言,民族國家和官僚體制成為一種絕對的統治形式。現代戰爭更多體現為一種集體的,或者是被認可的暴力。而戰爭是一種人類經驗當中最為人所記憶的活動。戰爭帶來破壞與創傷,然而,戰爭也經常被歌頌。這是因為在本質上,戰爭是定義成國家實力的展現。國家借著有系統的武力使用,來實現其政治意志。戰爭因此經常由國家來發動,而且受到歌頌。同樣的,又是借著軍事力量,戰爭常常變成了各種各樣宗教團體發揮他們的影響力的方法。如此一來,戰爭也成了展限各種各樣價值觀的方法。同樣的,在一個國家之內,戰爭也會在勢均力敵的兩個派閥當中發生。因此人類的行為當中就有所謂的內戰這樣的表現。戰爭的創痛常常發生在個人的層次上。而且常常在個人的層次上來被注意到,被瞭解。然而戰爭的創痛也會發生在社會的層次上。社會與政治政策有可能變得非理性,甚至是激進的。並非所有對戰爭的歌頌在本質上都是邪惡的。集體的、系統化的權力及暴力的濫用/運用,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有時候也會塑造出某些良性的意識形態。有時候,當鬥爭的雙方對爭論僵持無解時,戰爭是最後的訴求之道。戰爭往往創造出一種可能,讓這個世界去反省、檢討眼前種種對人類生活有巨大影響的政策的良窳。
第五講 醫院的興起
本講介紹十八世紀西方醫學多元化與買方市場主導的現況,包括多樣的醫療執業人員、多元化的醫學教育管道與醫學理論以及醫師與病人的權力關係,說明在十九世紀中葉之前,內科醫師(physicians)、外科醫師(surgeons)和藥師(apothecaries)這三種醫療人員的差異,並敍述其資格、訓練與職業公會演變的歷史,以及這三者的分工與衝突。以法國大革命後的醫學改革為例,敍述醫院如何成為教學與研究的中心,簡要說明其所帶來重大的轉變,包括理學檢查與病理解剖的崛起、醫院成為教學與研究的中心,以及外科與內科在醫學教育中的整合,介紹此時醫院國家聘用的醫師與接受慈善救濟的病人之間的醫病關係,討論醫院制度與醫學專業化所造成的醫病關係改變。介紹病理解剖成為醫學研究的最前線之後,理學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取代病人的敍述,成為醫師診斷的主要根據。說明醫學的 焦點如何從病人的生活史轉變到器官與組織的病變。 討論醫學的焦點由「病人」轉移到「疾病」對醫病關係的影響。
第七講 國家與公共衛生
本講討論現代意義的公共衛生發韌於十九世紀的歐洲社會,國家為了管理社會秩序,同時也為了富國強兵、拓展海外政治經濟勢力,積極推動各種人口健康治理政策。在此同時,人權意識的提升以及來自於社會內部的政治社會改革壓力,也迫使國家不得不承擔起保護民眾健康的責任。公共衛生作為一門專業學門,其發展過程除了受到人口健康問題的本質以及科學知識的影響之外,更與國家角色的擴張、人權意識的啟蒙、疾病因果知識論述的轉變,以及政治社會運動息息相關。本單元扼要介紹公衛學的學科內容,接著簡要回顧人口健康問題的轉變,介紹疾病因果知識論述的變化,最後指出公衛社會歷史分析的重要主題。國家的角色(the role of state):國家以公權力介入人口健康問題的動機為何?國家與人民的關係為何?檢視公衛發展歷史,事實上威權國家很少為了保護大眾健康而推動公共衛生,而是為了其他目的;例如,保護統治階層免於受到疾病威脅、確保健康的兵力、確保經濟發展所需的勞動力、減少財政負荷、提升國力、穩定社會秩序、避免社會動亂等。以保障人權為主要目的的公共衛生,源自于平等人權思潮的啟蒙,以及19世紀以來歐美社會內部源源不絕的政治與社會改革運動;國家被賦予了保障全民生存權的責任與義務。
第八講 殖民醫學與帝國醫學
本講關注受到十八-十九世紀醫學發展的影響,熱帶風土與寄生蟲相關之研究成為當時殖民醫學研究的重心;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後風起雲湧的獨立運動,這些醫學知識的核心與實作經驗在褪去了政治上殖民主義的外衣後,蛻化成為今日熱帶醫學的知識源頭。本節將聚焦於殖民醫學與熱帶醫學間不絕如縷的歷史糾葛,從以下幾個主題,介紹當前學界研究的現況,並點出殖民地經驗在現代熱帶醫學的關鍵地位。討論以哥倫布交換為核心,討論新、舊大陸疾病交流與衝擊;及監將以天花和梅毒為個案,分析十八世紀以前殖民經驗對西方醫學所產生的影響。此節將關注西洋瘴氣論與環境醫學如何被運用來理解新環境,以及因殖民運動所導致的藥材與治療概念的交流與散播。以十九世紀中葉發展的細菌學為中心,以1870年代的霍亂弧菌調查與1890年代的鼠疫菌爭議,說明殖民地作為發現病原體觀察站的重要性,以及西方醫學裏白種人負擔概念的展現。細菌學在十九世紀西方醫學中的興起,不僅有助於西方醫學的全球擴散,也在這段時間幾次的疫病大流行中,成為醫學跨越民族與文化差異的共同基礎。殖民與醫學:西方科學的救贖還是生態帝國主義的摧殘?如果沒有的殖民帝國主義,現代醫學會在殖民地上出現嗎?本節是近年來甚為熱門的殖民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議題,將涉及殖民時期醫學傳播的多樣性:如傳道醫學與殖民學教育),以及非殖民地區與時代的類似機制:如洛克斐勒基金會、國際聯盟,以及世衛組織等。 
第九講 性別與醫療
本講以歷史中男女行醫者(healers)的歷史處境(包括醫學教育、資格認定、與護理專業的女性化)及醫學知識中的性別差異,來探討醫學史中的性別關係。醫療史與任何的歷史一樣,都反應特定時空的社會文化,而醫療史的性別面向亦如此。醫療史也與一般歷史一樣,有其性別的面向,於此若我們能有所關注與瞭解,對於醫療史的瞭解才能更加深入。而醫療史的性別面向,大致上可以從三個方向來討論:醫者的性別如何建構醫療的形象與行醫內涵(例如,長期以男性為主的醫師族群)、醫療知識所建構性別差異(如認為女性的生理特性使其難以承受醫學專業訓練)及其與所扮演的角色、及特定疾病或是醫療措施的性別政治(例如,歇斯底里症、男性歇斯底里症、厭食症、醫療體制如何使初經成為一個衛生事件)。此三者往往彼此有密切關係,有時也三者之間也難以輕易區分。限於授課時間,在此將著重於前二者。
第十講 實驗室和細菌福音
本講討論實驗醫學”(experimental medicine)並不是具有清楚定義的概念或學科領域。它泛指生物醫學研究(biomedical research),或任何有助醫學知識發展的實驗研究。為了突顯實驗醫學以精確科學(exact science)方法為導向的特色,本次課程開始將先介紹西方實驗醫學興起的歷史脈絡。引導讀者留意當時西方傳統醫學的主流疾病與健康概念。以及在醫學體液學說與生機論指導下醫療實踐的特色。其次,本文將略述以精確科學為導向的新興醫學研究的特點,並以德國的穆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 1801-1858)學派為例。穆勒學派積極將新發展的物理化學知識與技術引進醫學生理學研究。另外,同時期的歐洲逐漸發展出數值、量化與統計知識,也同樣推促醫學逐漸從主觀診斷的藝術傳統,轉向客觀技術。最後,本文將以一般所稱實驗醫學創立者伯納(Claude Bernard, 1813-1878)《實驗醫學導論》中的觀點為例,說明實驗的多元特質。
第十一講 浪漫主義與疾病
本講關注盧梭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將之視為一種審美,熱衷於強烈的感情。就如法國女作家喬治·桑以及波特賴爾《惡之花》中所呈現的那樣:感傷,憂鬱、孤獨、,對病態美、殘缺美的眷戀,對於死亡的崇拜,而非健康、青春和活力,朝氣蓬勃。就疾病與醫療史的角度來看,健康的人不太會注意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只有病人才格外注意自己的身體,所以在浪漫主義那裏,疾病是最高和唯一真實的生活。就如肺結核,不同於天花、霍亂、鼠疫等急性傳染病,患者往往顧不上關心和思考,就送了命,慢性肺結核病人往往條件允許,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在病榻上,陷入深思暇想。另外,多數疾病無法與美結合在一起,而總是與身體的殘缺和損傷聯繫起來。如胃潰瘍整天雙手緊壓疼痛的胸口,軀體佝僂,黃疸病則肌膚蠟黃,有如死屍,痢疾不停地急急奔走於病床與廁所之間;頭痛、腫瘤、都給人的外貌帶來了極大的損傷。肺結核則是身材瘦削、臉孔白皙,下午臉上泛起淡淡的紅暈,以至於傳統被稱為white plague。還有多數肺結核的患者,因身體虛弱而語言、動作都顯出溫文爾雅,不但形體能夠保持原有的美,蒼白的臉容甚至會更有一種風韻,這是浪漫主義所嚮往的。他們說生不過是愛的預兆,死則是新婚之吻。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拜倫說,希望患肺結核而死,因為夫人們都會說:瞧那個可憐的拜倫,垂死之時也是那麼的好看!在浪漫主義的作品裏,愛情是歡樂的、美麗的、疾病是幽怨的、憂愁的、死亡是悲痛的、哀傷的,死亡必須要在情節發展的重要時刻。
七、考核方法:
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基本的學術英文閱讀能力,乃本課程的兩大要求。期中考、期末考各占學期總成績30%,上課表現、討論問答與出席率共占40%


 


 


http://jw.nju.edu.cn /817/menu103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