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名稱:第二屆「百變民國:1920年代之中國」青年學者論壇
會議時間:2017年2月11、12日(星期六、日)
會議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一樓數位展演廳
會議說明: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以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及培養相關研究人才聞名於海內外學界,2015年初由本系研究部博碩士生自發成立之「中國近現代史讀書會」,在劉維開教授指導下,結合本系及國內各系所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生與青年學者,共同研討史料及交流,形成一個青年世代的研究群體。
2016年3月,本讀書會成功舉辦第一次「百變民國:民國史百年來的演進與變革」工作坊後,在含括本會個成員之多元研究主題的前提下,決議以「1920至1940年代的中國」為題,分三年的時間,以青年世代研究者的多元議題與觀點續辦。2017年初於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數位展演廳,舉辦第二屆「百變民國:1920年代之中國」青年學者論壇,邀請國內、外青年學者參與本次發表與研討,期能共同推動近現代史之研究熱潮。
會議議程:
2017年2月11日(星期六)08:30-17:00
主題:政治解體與變化
周海建 革命的殊圖:北京政變後內閣政制的調適與北方政局的演變
郭玫珂 1920年代北京政府與上海租界之關係——以會審公廨為中心
阿部由美子 1920年代的北京旗人社會解體和北京城市變化
主題:政治制度與變革
許惠文 訓政時期之省行政制度
張智瑋 從「四局」到「改科」:民國縣制改革的一個側面
佐藤淳平 1920年代後期國家整合中的財政背景
主題:軍事科技與制度
陳禎祥 海軍海岸巡防處的成立及其初期發展(1924-1937)
黃宇暘 1920-1930年代國府海軍水雷的試製與改進
楊善堯 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後勤醫療體系之建立
主題:軍事行動與派系
李在全 北伐前後的微觀體驗:從地域視角釋讀《黃尊三日記》
羅國儲 清黨後的剿共軍事
郭俞申 廣州政府與新舊桂系(1917-1925)
主題:社會群體與觀察
菊地俊介 1920年代中國的青年論
馬思宇 無形與有形:中共早期「黨團」研究
施純純 國民黨員對中國社會的觀察(1919-1923)
主題:地域發展與互動
陳皓昕 20年代上海消費文化——以服裝為中心
黃家廉 移民新世界?試探1920年代俄僑與東北漢人政權的互動關係
盛差偲 政治變動中的地方鄉紳與人事——以羅田方國香「劣紳」案為中心的考察
2017年2月12日(星期日)09:00-17:00
主題:政治思想的演變
李志毓 製造一個「左派」——1920年代共產國際與中共發展國民黨左派的策略
張燚明 從共產主義到國民革命——1920年代陳公博政治思想的轉型歷程
趙席夐 夫唱婦隨的政治參與:以陳璧君為例
主題:對外關係
許峰源 許繼祥維護南海主權的努力(1920-1928)
羅皓星 蔣介石與日本實業界的往來:以白岩龍平為例
朱紹聖 日本外交官重光葵眼中的1920年代中國
主題:性別與身體
黃健傑 1922-1928年代的婦女旬刊
方慧雯 五四時期男性話語權下的「新性道德」
莊翔聿 廣州精武體育會的興與衰(1919-1938)
主題:科技與新知
皮國立 當「營養」成商品—維他命在近代中國(1920-1931)
侯嘉星 1920年代中國農業化學知識的建構與應用初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