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資訊不錯,可以期待。我圖片省略了,原文可看這裡:

拥抱文字&碰撞思想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2021年重点新书预告 (qq.com)

 

01
 
 

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

信息、领土与人际网络

 

[比利时]魏希德 著 刘云军 译

 

作者魏希德认为,帝国的延续,主要取决于在危机时刻如何维系并复苏。于是,她将研究视角放于统治精英丧失了对北方领土控制权之后的宋帝国。作者通过借鉴宋朝的历史社会学、宋朝和信息的历史、书籍的文化史和阅读史,以及考察和分析由官员和位于官场边缘的学者组成的士人网络,解释了士人对随之而来的地缘政治危机的反应,如何改变了朝廷与州府精英在政治沟通领域中的关系。作者认为,根植于12—13世纪的士人文化与身份以及信息沟通网络的结构和地理,在帝国传统的持续维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02

 
 

明代海禁—朝贡体系与华夷秩序

 

[日]檀上宽 著 王霜媚 等译

 

本书批评了对明代朝贡体制的一元化认识,而是提出了“海禁—朝贡体系”的新概念。因为明初开始实施的海禁是以海防为目的,不久后就兼具了管理国际贸易的功能,同时也发挥了作为维持国际秩序补完措施的功能。与海外诸国的交流在朝贡制度下一元化了,那些钻制度间隙的走私贸易,成为了海禁取缔的对象。所以,海禁制度与朝贡体制是联结在一起的。本书试图把海禁、朝贡、互市这三者在华夷秩序的范畴中重新把握,提示出有别于朝贡体系与互市体制论的新视野。本书首先从海禁—朝贡体系的分析开始,并将这个视点扩大到朝贡一元体制,追究其与华夷秩序的关联,最后检讨互市的定位。

 

 

03

 
 

北京的六分仪:

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美]卫周安 著 王敬雅、张歌 译

 

六分仪树立在紫禁城的东面,除了作为天文仪器的实用功能,它还是一个文化象征,象征了长期以来中国与西方的互动关系,也象征了中国自身对外部世界一直抱有的好奇心。本书致力于打破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文明单一、静止、与世隔绝的片面认识。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中国历史,时间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跨越到近代。在作者看来,中国文明远比我们所以为的更加开放,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不管是贸易、文化还是技术,中国一直在与其他文化进行着卓有成效的交流。

 

 

04

 
 

来自仙那都的旅行者:

拉班·扫马与中国人的首次西方之旅

 

[美]罗茂锐 著 徐子明 译

 

十三世纪末,大约在忽必烈汗接见马可·波罗的同时,来自中国的拉班·扫马正处在相反方向的旅程中——从大都(今北京)到耶路撒冷,并进而一路向西到达西欧。他肩负了忽必烈的秘密使命,收集欧洲各国的情报。扫马的欧洲之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人对蒙古人的看法。在本书中,罗茂锐追溯了拉班·扫马在蒙古帝国和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动荡时期跨越欧亚大陆的旅程。他这本无可替代的著作提供给我们有关亚欧相互认识的第一手资料,并展现了在全球外交和贸易网络的早期历史中的一段关键时期。

 

 

05

 
 

铁路与中国转型

 

[美]柯丽莎 著 金毅 译

 

作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以及至今仍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成功的力量,铁路是无与伦比的。《铁路与中国转型》是论述清末以来铁路百余年发展的第一部通史。基于详细的档案和访谈,柯丽莎用案例研究展现了铁路管理的力量。务实的管理,加上中央权威和地方自主性,使铁路一直是政治和经济的优先事项。柯丽莎告诉我们,铁路为中国过去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蓝图,并且仍会是中国未来经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06

 
 

越南及其中国范本:

十九世纪前半期越南阮朝与中国清朝制度之比较

 

[美]伍思德 著 杨丽叶 译

 

本书是清代中越关系史和古代越南政治制度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力作。伍思德从古代越南为何吸收了某些中国文化又排斥了另一些中国文化、越南如何通过中国文化来调整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关系、越南又如何更改了源自中国的制度和文化等问题出发,比较了朝贡体系下古代越南与清代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先从文字和诗歌等讨论越南的中国和东南亚传统,之后四章分析了阮朝嘉隆及明命时期如何从官僚系统、地方行政、考试制度和对外观着手,参考中国模式以实现中央集权和“外夷宾服”。

 

 

07

 
 

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

 

[日]福原启郎 著 陆帅 刘萃峰 张紫毫 译

 

本书从政治史与社会史两个维度对曹魏、西晋时期的历史展开研究,涉及论题包括复肉刑争议、魏明帝曹叡、西晋国子学、《晋辟雍碑》、八王之乱、贾谧“二十四友”、魏晋奢侈风气、西晋墓志等。作者试图通过考察这些具体问题,揭示曹魏、西晋时期的政治、社会特征,探寻魏晋国家体制崩溃的深层次原因,由此深入理解魏晋时代具有的历史意义,进一步认识六朝贵族制社会的本质。

 

 

08

 
 

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

 

[美]班大为 著 宋神秘 译

 

古代的中国人深受太阳、月亮和星辰的影响,他们坚持不懈地奋力模拟星象,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文明。在这一开拓性的著作中,班大为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严肃的研究领域,即自开端起天文学是如何塑造中国文化,并影响艺术、建筑、历法、神话、技术、政治和军事决策等各自不同的领域。在利用包括考古发现、经典文献、铭文和古文字在内的广泛资料基础上,这一启发性的著作梳理了天文现象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汉代末期在“天朝大帝国”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09

 
 

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

20世纪初的浙江

 

[美]萧邦奇 著 徐立望 译

 

本书研究了从清末新政到北伐战争时期浙江的精英组织和政治变迁。本书采用核心—边缘的框架,依据人口密度、邮政系统层级、经济发展指数等要素,将浙江分成了核心区内部、核心区外部、边缘区内部和边缘区外部四个不同的社会生态区,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数据、图表,分析了不同区域内的精英参政模式、精英与政府关系、政治变迁过程。萧邦奇从浙江经验中发现,20世纪的中国政治史是政治变迁从核心区内部向外部区域、从精英阶层到非精英阶层不断扩展的过程。本书是“在中国发现历史”学术思潮的代表作品,提示我们应当注意地方的特质和差异,这对于理解中国其他地区的历史以及更大的国家社会关系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0

 
 

北京的人力车夫:

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美]史谦德 著 周书垚 袁剑 译 周育民 校

 

1920年代,革命、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混乱。与这场巨变相关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城市中。史谦德检视了1920年代的北京居民如何应对由流动的士兵和政客,以及思想、资本、技术的剧烈运动所造成的变化,剖析了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通过考察人力车夫、警察、工人、僧人等群体的政治经历,史谦德揭示出时代的力量是如何被普通人深刻感受的。这幅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城市社会的群像,强调了经过群众运动、集体政治以及混合了戏剧、示威活动、报纸和茶馆社交的城市文化训练后的普通市民日益成长的政治成熟度。令人惊讶的是,在吸收新的生活、工作和政治参与方式的过程中,旧社会中的很多东西都被保留了。一切似乎都变了,但一切似乎又都没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皮 的頭像
    老皮

    歷史學X醫療史新時代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