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群專訪:

劉維開教授談社群運作及青年學者培育

採訪/李宛芝  撰文/李宛芝

 

學術研究群業務為本中心期許學者能以具原創性或前瞻性的議題,促成團隊研究交流、挖掘多元視野,特別鼓勵跨領域的學術研究主題,希望能進一步深化研究能量。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劉維開教授於2017年起,已擔任過三次學術研究群召集人,執行表現出色,本次特別邀請劉教授分享研究群的執行過程與心得。

緣起

在研究群成立之前,劉教授與當時多為各大學歷史所博、碩士研究生的研究群多數成員,於2006年開始一起參與《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讀書會。此讀書會一路從2006年到2016年,整整進行10年,閱讀完整套84本的《事略稿本》。藉由讀書會,有些成員的研究因此有所改變,有些則於讀書會中找到發展方向,並進入學術界工作。10年讀書會的運作,讓劉教授深感定期的交流討論,對與會學者及學生來 說,具有莫大助益。在事略稿本讀書會結束前,以政大歷史系博、碩士班學生為主, 並在其他幾位他校歷史所研究生的共同參與之下,於2015年自發性地成立了「中國近現代史讀書會」。當時這個讀書會的成立,主要是希望結合政大及國內各系所研究民國史的青年學者,以共同研討史料及交流為目的,並且在幾位資深學者的帶領之 下,藉此形成一個以青年世代為主的研究群體。除了每月定期的讀書會外,當時每年也固定舉辦民國史相關的工作坊,提供民國史研究學者對話交流的平臺。在工作坊之後,考量到碩士生需要的是研究方向及方法的引領,而博士生以上的成員,則是需要更多外界的學術刺激與交流資源。當時的成員中,有博士班學生、有博士後研究人 員、也有已經在大學或研究機關任職,因為《事略稿本》讀書會所展現的效益,大家都很贊同固定聚會交流討論,也希望另外成立一個研究群體。恰好此時劉教授看到人社中心的學術研究群業務,在與讀書會的成員討論後,決定以「近代中國與東亞」作為這個研究群的研究主軸,並在劉教授的帶領下,開始研究群的運作。

之所以選擇近代中國及東亞地區,主要是研究群成員的研究領域多為中國近現代史,但若僅侷限在中國近現代史,範圍又過於狹窄。因此劉教授思考除了近代中國 外,可以將範圍擴及到東亞地區。東亞地區在此時期,不論東南亞或東北亞,多為殖民地。而近代中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與這些地方的關係具有複雜且多元的樣貌。如此,不僅可以處理近代以來非常重要的中、日關係,同時也可以看到中國與朝鮮、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等地區之間的互動關聯,形成一個近代以來大區域史範圍的研究探討。

執行

研究群運作過程中,劉教授與主要協助研究群事務的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楊善堯博士候選人,一致認為如何讓研究團體維持常態化運作是一大挑戰,因為過去看過很多學術單位組成研究群體或讀書會之類的研讀組織,最後都因為無法維持常態化運作導致無疾而終。劉教授及楊博士也提出研究群目前的兩點作法:

一、設立明確的研究方向。劉教授認為,如果研究議題過於發散,就還是每位成員各自處理各自的研究,無法凝聚成員的向心力。因此研究群最初就設定以近代中國及東亞作為主軸,並從1920年代開始,每年循序漸進的往前推進至1930年代、1940 年代、1950年代等,並加入相關檔案共同研討等方式。如此設定研究方向不僅讓研究群成員每年有既定目標,同時也拓展研究群成員的研究視野與縱深。例如有成員本來的研究主題並不在研究群預計討論的時間跨度中,在參與研究群後接觸到不同年代相關議題,因而將研究年代橫跨到更長的時間脈絡中。亦有成員本來的研究僅聚焦在某一領域,如思想史,在參與聚會接觸到其他成員的研究領域,如政治、軍事、經濟等面向後,因而將自身的研究主題拓展或跨越到其他的領域之中。

二、研究群每年都會固定舉辦研討會。此一發想來自於在研究群開始前所舉辦的民國史相關議題工作坊,當時除了國內學者外,也開始邀請許多當時在臺灣的日本及中國大陸青年學者前來交流。不論是日常的每月例會或是年度的工作坊由於討論熱烈成效很好,因此國內、外的與會學者,都很期望往後能定期舉辦這樣相關議題的研討性活動。緣此,劉教授就想到可以將研究群的討論與研討會結合,讓研究群成員每個月固定交流聚會的研究成果,可以在研討會上發表。此一運作模式,劉教授都與成員們戲稱這是「以戰養戰」。因為每個月參與討論例會,對撰寫完博士論文的博士來 說,提供了能夠持續鑽研相關研究的動力與撰寫論文的機會。雖然與原本的研究主題可能不盡相同,但透過研究群及研討會的一系列產出,讓青年學者可以將一整年的研究成果投稿到學術期刊,或提交研討會發表,增加了他們的學術產能。

透過上述兩種做法,研究群於每年年底討論後,定下隔年的研究主題與方針,就會讓每位成員申報下一年度欲研究的題目,而此題目通常就會成為下一年度舉辦年度研討會時的發表成果。藉此方式,不僅可以凝聚向心力,也能讓成員自由選擇自己專長或有興趣的研究議題,也不會過度造成每位成員在研究上的負擔。持續運作至今已將近5年,這些運作方法著實讓研究群施行的成效良好。雖然中間有一年未獲人社中心補助,但因為研究群有明確的目標跟方向,因此每位成員仍願意繼續參與與耕耘這塊大家堅持至今的成果。目前研究群除寒、暑假期間暫停聚會外,每年固定會有九至十次的定期例會,每次出席也都維持一定人數參與討論,無法出席的成員,因為研究群已建立一個機制,會請每次報告成員事先將報告資料在開會前提出並寄給大家,因此無法出席的成員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知悉每次例會的討論進度。

劉教授認為近十多年來,事略稿本讀書會的成功,為民國史領域樹立了一個良好的研習典範,研究群在前人的基礎之上繼續耕耘,有了非常好的參考基礎。而到了研究群階段就更為開放,讓每位成員可以依研究興趣進行不同的嘗試。透過訂立議題、固定成果發表等方式,讓成員都理解到固定聚會之後就是成果產出,同時,匯集成為專書。目前幾次會議的研究成果,如1920年代會議的研究成果已經在2018年出版,1930年代會議的成果正在編輯當中,1940年代會議的研究成果則正在進行收稿審查作業中。

匯集

此外,劉教授也談到,當初希望成立研究群還有另一個想法,就是希望匯集更廣泛的學術網絡能量。目前民國史的研究學者,大多為政大歷史系系友,在全國多所各大專院校的歷史相關系所任教,因此劉教授首先希望能透過此人際網絡,建立校際之間的學術交流,將有意一起研討的青年學者匯集在一起,織就更密集的學術網絡。

除此之外,在與各國學者交流後,劉教授觀察到來自日本及中國大陸的與會人員中,與研究群成員差不多世代的青年學者亦為數不少,且都有相關的學術團隊。因 此,透過不同國家地區的群體交流如日本方面東京大學川島真教授的研究室,每年的研討會都會請川島真教授推薦優秀的青年學者前來臺灣參與會議;又或是與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合作,每年都有來自中國大陸的青年學者來臺參與研究群的研討會。而讓臺灣的青年學者與其他各國同樣領域的優秀人才一起同臺發表交流,更是一種良性的學術刺激。

在2015年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因為中國大陸積極推動有關抗戰史的研究,而相關的學術單位,如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大學歷史學院等,就以舉辦青年論壇邀集中國大陸各大學研究抗戰史的青年學者參加,形成抗戰史的研究風潮,幾年下來,成果斐然。當時中國大陸舉辦青年論壇的幾個主辦單位,亦希望能廣邀各國相關的研究學者參與。但當時在與臺灣方面進行聯繫時,發現並沒有較適合的對口聯繫單位。後來研究群成員中有幾位當時以個人身份前去與會,在與會過程中,也發現到中國大陸舉辦這類史學青年論壇的參與者,除了研究領域外,世代都很接 近,因此營造出能量相對強的學術網絡,但臺灣對於這部分的經營則較少,殊為可 惜。因此研究群的形成,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於此的刺激,希望可以在臺灣的學術界中也串起一個強而有力的青年團隊,成為與其他國家地區相關學術界交流的對口平臺。

因此,每年固定一次的研討會中,除了研究群成員外,劉教授也會邀請國外的青年學者參與,希望可以讓臺灣的青年學者,將學術網絡及人脈視野拓展到國外。目前研究群與中國社科院近史所的許多青年學者,已經建立起固定的聯繫網絡,日本、香港也都有合作往來的學者。近一兩年亦開始聯繫東南亞國家的學者,希望可以串起更綿密的學術網絡。劉教授也希望現在積極培養的這批青年學者,在未來幾年成為中生代學者後,也可以如此往復,持續培育下一代的研究人才。

展望

劉教授亦提到另一個在執行過程中較難解決的問題,就是後進的新血逐漸減少。研究群運作至今,參與成員雖然隨著畢業或是工作調動的關係,有些人無法定期參與,但基本上每年還是維持著穩定成長的態勢,成員人數約在15至20位左右。但近幾年新進的史學博士研究生,人數上已逐年減少,以民國史為研究領域的人則更是不多,劉教授亦對此現象感到擔憂。研究群體新血人數來源的萎縮,部分也反映出目前少子化帶來的高教環境危機。劉教授以政大歷史系為例,目前每年博士班的招收名額僅有4位,其中來就讀的人中,也不一定會從事民國史的研究。而且高等教育的就業員額,也因為學生人數縮減而減少,就業環境的問題,成為影響了碩士攻讀博士學位的意願。在此情況下,研究人才的接續問題,確實是相關單位或主事者迫切需要認真思考且提出因應方針。

雖有此隱憂,但劉教授對於學術研究群的運作,仍是有相當信心。劉教授也分享,研究群因為運作成果頗佳,加上每年的研討會交流者眾,有很多來自日本、美國、中國等國家的學者,因此慕名而來參與聚會。這些學者都會趁著來臺訪問的時間,積極參與研究群聚會。若是遇到來訪學者的研究主題跟研究群相關,研究群也會主動邀請對方擔任研究群講員,前來舉辦相關專題演講進行學術分享,形成良好的循環。

研究群對內,有目標導向、具向心力,每年也有固定的研究成果產出。持續運作。對參與的成員而言,可以擴大研究領域及延展思考角度,而成果累積的時間越長,學術能量也越強。研究群對外,也積極與國內、外學者聯繫,建立學術網絡。畢竟研究民國史,與日本與中國大陸兩地的學者往來亦是必然,了解各國的研究進展並適當交流,才能知己知彼,掌握主動的話語權。劉教授最後也總結,研究群的個人成就了這個團體,有亮眼的成果,而研究群也提供個人發表交流的舞臺跟機會。雖然劉教授已於2020年8月退休,未來研究群將交棒給成員中的青年學者,但劉教授也表示還是會固定參與聚會,持續努力培育新一代的史學研究者。

 

引自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ntu.edu.tw)

 

「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申請受理時間:每年3月、8月

‧詳細資訊可參考:http://www.hss.ntu.edu.tw/model.aspx?no=333

 

  

 

arrow
arro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