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選自 《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
 

    在西方,即使在十九世紀,歷史也大多是男性文人的書寫專利,他們多擁有富人、紳士、公務員、政治家等多重身分,「史家」的概念相當寬泛,而且多與政治事務相關。[1]而在近代中國,專業史家是二十世紀後才出現的概念,它透過制度性研究機構的培養與資金支持,培養一批純粹以做學問為工作的史學工作者,例如中央研究院的歷史研究單位可為代表。[2]這影響相當巨大,因為後來所有的歷史系幾乎都以培養這種專業史家為主,而忽略其他能力的訓練;但實際上,社會並不需要這麼多的專業史家,這些被訓練出來的專業史家有了位置後,也很少去在意超額的問題,或是思考文史教育更多應用之可能,這是很可惜的「學用落差」。在西方也如此,特別是美國,史學發展的高度職業化引發不少批評,例如博士論文鑽牛角尖,擠滿了上千個註腳和冗長的書目,既呆板又無意義。歷史學者只會大量引註,卻不懂得想像與創作等等,這些發展都將歷史學的各種可能給扼殺掉了。[3]所謂歷史學的方法訓練,不應該只有寫學術論文而已,目前已有歷史系注意到應用史學的發展,但其成效仍在觀察中,若讀過本書前面內容就可以知道,本書所談正是閱讀、寫作的「史學方法」應用,此方法並不是只能用於狹隘地研究學問而已。「寫作」就是所有敘事能力的核心技術,敘事以文字寫出,乃最初步、原始的形式,所以才一開始就談寫作。但要活學活用,懂得實用,成為職場競爭力,就需要訓練從文字書寫到影音甚至口語的各種表達形式。閱讀寫作之能力,正是培養對任何專業之敘事、策畫、擬定策略、執行、評估等技術,因為不管什麼「能力」,雖不一定要透過書寫,但總需要呈現,讓別人(讀者、聽眾),聽得懂,進一步感動人心,這一點是從大學一直到研究所都可以訓練的「應用」能力,不管什麼寫作、行銷、企劃、文案、業務、廣告、影劇等事業,不都需要寫作與敘事能力嗎?例如企劃和文案、博物館策展計畫,看起來好像很難,一般歷史系根本沒有開設相關課程,但其實蒐集資料,把過往的好企畫案拿來摘要、閱讀,這不是就是前述「摘要」的功夫嗎?蒐集好的企劃案,問一個好的問題,找資料書寫,其實不都是研究或學術論文寫作方法的變形嗎?你若會像史家依樣閱讀寫作,又怎麼不會產生相關能力呢?歷史書寫來可以賦予物件生命力和意義,其實講得更明確一點,就是幫人物、老物件、老建築、記憶等進行具體且富有感情的書寫,寫活了、寫真了,那些死的東西就會有生命。拿一件毫不起眼的東西進行觀察、書寫,賦予生命,這就是文化創意中的加值應用,受過歷史訓練的學生,才能掌握這些技巧與過往的故事。所以我才說,從史學出發的閱讀寫作能力,是應該被高度開發且研究的學問。

    無論怎麼看,研究歷史與人文,在這個時代都仍有它的市場,話說「現實是現實」,但很多時候,人生不是只有「現實」,新的歷史學要思索自己學科的本位,要能夠守住一些基本的知識論,再談創新。我認為,可以先將歷史系的能力化作實際且具體的能力指標,要重整教學方式,因為目前臺灣歷史系的主流課程還是在訓練學者,但學者並沒有這麼多。廣義文史科系的大學畢業生,驟然投入職場,等於是不教而殺。臺灣太多的檢定、指標、數據,用固定的模式去培養人文素養,必定失敗。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不能用絕對統一的標準,所以教學與課程也要適度創新與鬆綁。我認為,第一步就是要減少過往專業之必修學分,增加彈性選修的幾個「模組」,例如「語言模組」即重視第二外國語之訓練;「電腦程式模組」,則重視人文學科與數位人文、科技之整合應用;「影視與多媒體模組」,則著重訓練歷史與新聞、製作紀錄片、劇本理論等課程;「商業行銷模組」,則可訓練歷史系學生在金融行業中考取相關證照或分析資料、大數據解讀之技能,依此類推,模組可依各系所師資、特色與新趨勢,隨時靈活調整。以目前各大學的「應用史學」課程來看,略為零碎,學生不會修個一、二堂課,就會產生跨領域的「能力」,至少要有一個「模組」,大約18-22學分的課程,才會略有基礎,而且修課不能過於分散。還要注意,學院的老師聘任來源仍是來自學院本科系或國外生產的博士,他們的訓練大部分都是舊的,而非真有應用史學的專業訓練,而且也完全沒有應用的產學實作經驗,這樣的應用史學只有一招半式,闖不了天下。比如GIS或數位人文,會一兩種技術,好像很不錯,但是業界並不需要這樣的人才,那些技術,訓練一、二個月就可以隨便找一個研究助理來頂替,而且資工、資訊科系的人還比較好用,所以「低技術導致低薪」,惡性循環,薪資結構並不會改變;業界需要的「專業」,往往是在業界中產生,而非於學院中被認證,這一因果關係必須弄清楚。你可能會問,是不是加修個「輔系」就好?但問題是,輔系的開課主導權不在文史科系之本身,所以只不過是任他系來規劃,與文史科系本身所應訓練的專業能力和課程規劃又有差距、且有難以整合之困擾。我認為,既要談文史的「應用」,就應該由文史學者和專業的業師、技術人員一同來規劃課程,所以文史類科系若能增聘或合聘幾位業師,包括比較了解AI發展與數位人文趨勢的資工、資管科系,要能真實具有專門技術者,才可收課程整合之實效,也才是真的「跨領域」。設計不同的模組供學生選修,其實就等於是修一個應用實務的技術,讓不走學術的學生可以充實就業能力,這才是真的應用史學。

 


[1] 莎拉•瑪札(Sarah Maza)著,陳建元譯,《想想歷史》(臺北:時報出版,2018),頁207-208

[2] 王汎森原著,王曉冰譯,《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臺北:聯經,2013),頁101

[3] 蔡石山,《西洋史學史》,頁320-3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