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的學生來討論論文,一位做電影史桌遊,一位做一江山戰役新論,我們不約在研究室,來中央的小熊鬆餅屋吧!輕鬆討論學問。哎呀,我真的要減肥阿,哈哈!

指導的學生來討論論文,一位做電影史桌遊,一位做一江山戰役新論,我們不約在研究室,來中央的小熊鬆餅屋吧!輕鬆討論學問。哎呀,我真的要減肥阿,哈哈!
感謝黃克武老師大學長贈書,這本書不厚,註釋和引文也不多,但卻是克武大學長用兩本中文專書和一本英文專書來深入研究人物之後,方能寫出較為平易近人的通俗著作,嚴復研究之不易,已如書內所言。所以通俗史學、大眾史學,也絕非亂寫,必須奠基於紮實的基礎研究,其後續內容方能合理且可信,這本書可為代表。
初三師友小聚,我從來未於初三獨自一人走在臺北街頭閒晃,這傍晚五點多彷彿像是凌晨一點,沒啥好逛的,提早一小時先到餐廳,還好店員客氣先請我入座喝茶,我拿出杜維運先生的回憶錄來看,然後......店內的顧客會不會覺得我是怪叔叔啊!?
戰到最後一天,為衞褔發展史來和綜合規劃司司長溝通。充份體會到,寫歷史給史學家看,不難,寫歷史給事件發生的當事人看,而且要獲得肯定,才是最難的。
師大臺史所碩論計畫發表合宿,開拔到東華大學,開審查會到晚上,太認真了。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學術工作坊】
時 間:2021年12月8日(三)14:00~17:3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七樓704會議室
14:00-15:00
講者:黃馨頤醫師(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
講題:COVID-19與實驗室檢驗
15:00-16:00
講者:曾凡慈博士(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
講題:居家檢疫與傳染風險治理
16:20-17:30 與談與綜合討論
主持人:李尚仁博士(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與談人:陳嘉新博士(陽明交通大學科社所所長)
主辦單位:中研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因應防疫政策須控制現場人數,本場工作坊需事先報名,恕不接受現場報名。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fbnLxSUUWTqA71zK8
❈配合防疫敬請:1.全程配戴口罩,2.量測體溫,3.消毒手部,4.院外人士填寫健康紀錄表,5.梅花座。
林富士老師離開,已超過一週。一直想寫點什麼紀念他,送給他。遲遲不動筆的原因,一則因我倆並無真正師生之誼、也未曾有同事之誼,私下交往更不算密切,按理說我沒有資格寫點什麼的,但,有些感謝的話已無法當面訴說,當年的疑惑也還未完全解開。
2012年,我博士畢業,初到中原大學任職,曾先後送給林富士老師《當中藥碰上西藥》、《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等書。他在研究室提點我,要我好好寫科技部計劃,他說那對一位新的研究人員很重要,特別囑咐我年輕人不要貪心,每年經費大約編在35萬上下最好。林富士老師說,他剛進史語所時,和杜公說他很擔心史語所的評鑑太嚴格,害怕不能通過,而且研究者最怕江郎才盡,他擔心自己就是那位可能會被淘汰的人。林老師說,當下杜公罵了他一頓,囑咐他努力讀資料、寫文章,題目只會愈來愈多,不可能會沒有題目可做。林富士老師說,那幾年中,他每讀資料有所靈感或挖掘到新題目時,一定勤做筆記記錄下來,後來筆記本上已有幾百道研究題目可做,當年的擔憂也就煙消雲散了。林富士老師用他曾為「新人」的心境啟發我,一位新進大學老師應該怎麼做研究。我非常感謝他,並把上面的經驗改寫放在我的《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書中,2020年底送他時,他那時已很虛弱,我不敢當面打擾,只放在信箱中呈交,可惜未能聽到他進一步的想法。
更有意思且讓我至今仍有小困惑的,就是有一年(大約是2013年前後)在一場飯局上,王汎森、林富士幾位老師都在,林老師坐我旁邊,突然跟我說:「你要感謝我!我有幫你。」我一愣,心想到底是甚麼事?但林老師沒有繼續說,我也不敢追問,只是說:「我當然很感謝老師。」當時是有一點怕林老師,實在不敢多問。那時林富士老師申請到一個研究中國檳榔史的科技部大型計劃,要辦一個展覽,那時他已心繫數位人文的發展。我後來去湖北武漢參加荊楚文化研習營,帶回許多當地特殊的檳榔,全部拿去送給林富士老師。他當時非常高興,邀請我去參加展覽,還把這些檳榔食品當成展覽物、寫入導覽手冊,日後也成為數位化的展品(如照片)。我當時這樣想:「我到底要感謝什麼?」在還沒弄清楚的狀況下,我想送個檳榔(研究物品)聊表謝意,如此而已。林富士老師也提醒過我,不要去猜你的論文或計劃審查人,有時表面跟你很好的人,正好是砍你的那個審查人,而常常嚴厲指責你論文缺失的審查人,還不苟言笑,卻可能是把你提起來的那位貴人,他彷彿是在說自己,林富士老師一向對學術有很嚴格的要求。
最終,人一生的成就是無數貴人所賜與的,林富士老師絕對是我學術生命中的一位貴人,我會把那份未知的感謝永遠放在心中,努力做研究過生活,來報答您在內的無數貴人。謹以此文紀念林富士老師。
謝謝牟立邦副院長邀請,今天來到了明新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拜訪,大場演講完後中午再來個座談。受疫情限制,有兩班同學無法到場,講完後師生反應良好,相約看看是不是等我虛弱史系列出第二集後再約一次,哈哈,虛弱史系列我已有寫三部曲的打算,慢慢努力,希望三年內可以全數問世。
你曾感到疲勞不堪嗎?你曾因虛弱而生病嗎?每天新聞都不斷再報,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每天都感到疲憊、身體虛弱,你知道疲勞和虛弱的身體感也是有歷史的嗎?讓《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的作者皮國立帶您來瞭解這段歷史。(謝謝牟立邦教授的邀請)
2021年5月14日(五)(一)人文史哲講座 10:00-12:00 (二)教師成長工作坊 12:10-14:00
地點:【明新科技大學鴻超樓國際會議中心、三樓通識薈萃空間】
講題:虛弱與疲勞的歷史學觀察
講者:皮國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