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上個月,陝師大歷史文化學院的于賡哲教授邀請我加入他在新浪微博上開闢的「每日醫療社會史」上一起寫些東西,不用每天發文,哪怕是發一些短短的感想也可以。我當時太忙了,站在功利主義的想法,摻和這事完全無助升等、評鑑,也就沒有立刻答應。當然,于教授再三邀請,我也頗不好意思,現在靜下來仔細想想,當初構建部落格,還不是就是一份學術的熱誠和對中國醫學的熱愛,也沒人付我錢、也無助評鑑,不是嗎?自己還不是就這麼做下去了。更何況,這種每日談些醫療史、醫療史每日談的短文,淺見以為可有三得:一者訓練短暫思考與組織能力、二者發現新觀點、新問題,哪個好題目不是從小問題擴大出去的呢?最後第三得,可以讓醫療史更好讀、更有趣,不會佔用可能喜愛的讀者的寶貴時間,就試試看吧,希望也能為本部落格帶來一點新氣象,並感謝于教授的PUSH。
香港轉機隨想
這是什麼醫療史題目啊?勸君莫急,姑且看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很多想法都是在旅行遷徙的過程中累積的。前些日子,7月9日出發至武漢時,在香港轉機,有些人愛逛名產、精品店,我則老喜歡逛藥店。赤鱲角機場有很多名為「萬寧」的藥品連鎖店,我在裡面看到兩個很有趣的中藥成藥,名為「救心」與「日本の心丹」。讀者可以看我照出來的圖,這兩種藥都不便宜,前者要500多港幣,後者要250元港幣(大約數字,因為店員不讓我照價格),後者還有圖片,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買下它了,前者太貴,為學術犧牲也不是這種花錢法,所以只好作罷。我之前寫過一本有關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的醫藥史小書,裡面也有「心臟丸」(可見圖),可見治療心臟的中(醫)成藥很早就存在了。心臟這個器官在傳統文化與實際醫療上有兩個特色,第一,心臟佔有君主的位階,必須加以護衛,它與整個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其次,心臟疾病大多急迫,稍不注意,就會死亡。有這兩個特質,所以這種運用高貴藥物的藥品就應運而且歷久不衰。觀其組成,頗多高貴藥,如人參、鹿茸、牛黃、羚羊角等,常人不易取得,所以這種藥除了高貴外,還具有急救與生活常備的特質,這是藥品文化中可以探究的。最後,這些藥都是中藥,但日本人仍會在後面附註「日本藥典」,以作為「科學化」與合法的證據,此則受1891年修正的《日本藥局方》的影響,即原本被認為草根樹皮的中藥,一但入國家藥典,則具備合法與科學之特質,此即研究醫療史者,不可不追源頭之道理,明瞭歷史因素,即可知現狀為何如此,此乃歷史之一大功用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