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學術研討會 (7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版主:多線作戰,終於準備完成。這個月行程真的太緊,參加近史所研討會外,還跑去要禮物、要筆記本、東搞西搞,編排後會議手冊將近280頁,真是超出預算,但還是給它印下去。感謝所有助理幫忙,一次會議的準備工作真是不容易,希望真能給與會的後進一些鼓勵。

 

 

「2014生命醫療史與醫籍文獻」學術沙龍暨青年學者研討會議程

201481516(星期五、六)   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時 間

主 持 人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引言與主持人

08:30~09:00

報到(地點: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09:00~09:20

             開幕式(地點: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林賜德院長(中原大學人文教育學院院長)

         皮國立主任(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李信毅牧師(中原大學校牧室牧師)

 

09:20~10:00

主題演講

劉士永

從旁支到嫡系-對於臺灣發展醫學史的一點看法

中原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陳宏銘

10:10~10:30

中場休息、茶敘

10:30

| 12:00

第一場

醫療史研究與教學的多元視角

張哲嘉

日本醫學史教育考察管窺

中央研究院

台灣史研究所

劉士永

張勇安

毒品管制的政治學:關於美國毒品政策史研究路徑的思考

羅婉嫻

從殖民地部檔案資料研究殖民地醫療史——香港醫療史研究經驗談

12:00~13:30

午餐、休息

13:30

| 15:00

第二場

從醫史文獻談中醫學

陳建霖

中醫各家學說與文獻對臨床中醫師的重要性

中原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陳潮宗

楊仕哲

傅美華

朱丹溪陽有餘陰不足學說的闡述與溯源

鄭宛鈞

五輸穴之名義辨析

15:00~15:30

中場休息、茶敘

15:30

| 17:00

第三場

疾病與照護的歷史

吳靜芳

中國傳統醫書所見破傷風的概念與療法的變化

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

張哲嘉

張淑卿

1950年代台灣護士形象的建構

趙中豪

西醫東漸對民初中醫學家的影響─

以惲鐵樵論發熱為例

17:30~

歡迎晚宴

             


2014816(星期六)  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時  間

主 持 人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引言與主持人

08:40~09:00

報到(地點: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09:00

| 10:00

第四場

近代醫療與制度轉型

楊善堯

遷徙與籌組:抗戰時期軍醫教育體系的建立

上海大學

歷史系

張勇安

李欣璇

晚清海關檢疫制度的建立與實施─

以廈門港為例

10:00~10:20

中場休息、交誼時間

 

 

 

10:20

| 11:50

第五場

從醫療史看見台灣

林文源

拓展中醫知識空間

清華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源

吳燕秋

眼見為真:戰後台灣婦女驗孕史(1945-1990s)

陳康芬

醫療與救國想像─論蔣渭水〈臨床講義〉的醫療隱喻與主體再現

11:50~13:30

午餐時間

 

 

13:30

| 15:00

第六場

古典醫療知識的擴展

 

張學謙

陰虛、補陰丸與明代的男性氣質

復旦大學

歷史系

張仲民

鄭宗賢

西漢時代對「毒」的認知、使用與管理

   林育辰

明代相士的望氣經驗與醫療人際網絡

15:00~15:30

中場休息、交誼時間

15:30

| 17:00

第七場

藥物的歷史

張仲民

近代中國的文人諛藥

中原大學

通識中心

皮國立

張嘉芮

道地vs.在地:台灣1960-1970年代當歸藥材的栽培與進口爭議

皮國立

中國流感史研究之二:1919-1920年之疫情分析

17:00~17:30

圓桌論壇

引言人:
張哲嘉、張仲民、邱大昕、林文源、皮國立

 

18:00~

結束晚宴、賦歸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生命醫療史與醫籍文獻」學術沙龍暨青年學者研討會議程

2014年8月15、16 日(星期五、六)   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時 間

主 持 人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引言與主持人

08:30~09:00

報到(地點: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09:00~09:20

開幕式(地點: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林賜德院長(中原大學人文教育學院院長)

      楊坤原主任(中原大學通識教中心主任)

 

09:20~10:00

主題演講

劉士永

從旁支到嫡系-對於臺灣發展醫學史的一點看法

中原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陳宏銘

10:10~10:30

中場休息、茶敘

 

 

 

10:30

| 12:00

第一場

醫療史研究與教學的多元視角

張哲嘉

日本醫科大學的醫學史課程

中央研究院

台灣史研究所

劉士永

張勇安

社團史、政策史與社會文化史:美國醫學史研究的三重維度

羅婉嫻

從殖民地部檔案資料研究殖民地醫療史——香港醫療史研究經驗談

12:00~13:30

午餐、休息

 

 

13:30

| 15:00

 

 

 

第二場

從醫史文獻談中醫學

陳建霖

中醫各家學說與文獻對臨床中醫師的重要性

中原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陳潮宗

楊仕哲

傅美華

朱丹溪陽有餘陰不足學說的闡述與溯源

鄭宛鈞

五輸穴之名義辨析

15:00~15:30

中場休息、茶敘

 

 

 

 

15:30

| 17:00

第三場

疾病的歷史

吳靜芳

中國傳統醫書所見破傷風的概念與療法的變化

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

張哲嘉

皮國立

中國流感史研究之二:1918-1920年之疫情延續與中西醫治療

趙中豪

民國初期中醫學術的重整: 以發熱為例

17:30~

歡迎晚宴

             


2014年8月 16 日(星期六)  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時  間

主 持 人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引言與主持人

08:40~09:00

報到(地點: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09:00

| 10:00

第四場

近代醫療與制度轉型

楊善堯

遷徙與籌組:抗戰時期軍醫教育體系的建立

上海大學

歷史系

張勇安

李欣璇

晚清海關檢疫制度的建立與實施─

以廈門港為例

10:00~10:20

中場休息、交誼時間

 

 

 

10:20

| 12:20

第五場

從醫療史看見台灣

張淑卿

1950年代台灣護士形象的建構

清華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源

林文源

拓展中醫知識空間

吳燕秋

眼見為真:戰後台灣婦女驗孕史(1945-1990s)

陳康芬

醫療與救國想像─論蔣渭水〈台灣臨床講義〉中的改革思維與醫療隱喻

12:20~13:30

午餐時間

 

 

13:30

| 15:00

第六場

 

近世古典醫療知識的擴展

 

蔣竹山

十八世紀東亞的醫書交流:以《和漢人參考》為例的博物學探討

復旦大學

歷史系

張仲民

張學謙

陰虛、補陰丸與明代的男性氣質

   林育辰

明代相士的望氣經驗與醫療人際網絡

15:00~15:30

中場休息、交誼時間

 

 

 

15:30

| 17:00

第七場

藥物的歷史

張仲民

近代中國的文人諛藥

東華大學

歷史系

蔣竹山

鄭宗賢

西漢時代對「毒」的認知、使用與管理

張家芮

道地vs.在地:台灣1960-1970年代當歸藥材的栽培與進口爭議

17:00~17:30

圓桌論壇

引言人:
張哲嘉、張仲民、蔣竹山、張勇安、林文源

 

18:00~

結束晚宴、賦歸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報老皮    

 

2014年「生命醫療史與醫籍文獻」學術沙龍

暨青年學者研討會

報名開始

 

 

報名系統網址:http://goo.gl/6JdyT7

 

緣起:
    生命醫療史及東亞衛生史之研究,已經在台灣開花結果,從開創研究至今,已有20餘年的研究成果積累,人才輩出。但是,不論在醫學院還是在文史科系,該領域的研究與教學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尚有改進的空間有待突破。為此,承蒙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劃的協助,我們將於201481516日,舉辦為期兩天的「生命醫療史與醫籍文獻」學術沙龍暨青年學者研討會。邀請在醫療史研究、教學領域卓然有成、素有專攻的學者一起組織主題,進行對話,來針對醫療史、中醫經史文獻、中西醫史教學、研究心得等主題,廣泛的交換意見,暢所欲言,打破傳統研討會交流不足的缺憾,提出深化研究與教學的藥方。

另外,學術之生命靠著一輩學者的努力而開創,接下去的工作,尚需要更多青年學者來加以繼承,開創新局,學術傳統才得以維繫長遠。為此,大會也邀請有興趣的青年學者參與,透過正式的發表,營造一個舞臺,希望讓青年學者有機會發表研究心得,俾使一學術領域能有所傳承和延續。歡迎您的報名與參與。

 

 

 

一、提交全文或ppt之截稿日期:8月5日。

 

 

 

二、會議時間:2014年8月15日、16日。

 

 

 

三、會議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四、與會學人:

 

主題演講: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發表學者:(按姓氏筆畫順序)

 

皮國立(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吳燕秋(中研院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吳靜芳(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後研究)

 

李欣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生)

 

 

林文源(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林育辰(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生)

 

張仲民(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張勇安(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張哲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淑卿(長庚大學醫學院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張嘉芮(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

 

張學謙(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陳建霖(慈濟大學後中醫學系助理教授、新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

 

陳康芬(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陳潮宗(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

 

傅美華(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博士候選人)

 

楊仕哲(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助理教授)

 

楊善堯(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趙中豪(長庚大學中醫部實習醫師)

 

蔣竹山(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鄭宗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

 

鄭宛鈞(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博士生)

 

羅婉嫻(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講師)

 

 

 

五、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劃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六、報名系統網址:http://goo.gl/6JdyT7  (開放至8月10日)

 

報名成功者,免費提供茶點、中餐。有問題歡迎您來信,議程將於近日公佈。交稿信箱:1.pipi.jordan@msa.hinet.net; 2.a1644b@hotmail.com

 

 

 

七、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請參考:http://www.cycu.edu.tw/map.html

 

校園地圖請參考:http://www.cycu.edu.tw/campus.html(全人教育村在NO.3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醫家、病家與史家——以醫患關係為中心”工作坊

 

排程

 

 

 

工作坊主辦單位: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

 

工作坊舉辦時間:201475-6

 

會議地點:復旦大學光華樓西主樓1801會議室

 

注意事項:每位發言人發表時間為二十分鐘,剩餘時間討論。

 

 

 

74日,星期五

 

與會外地學者報到,入住上海財富大酒店。

 

6點:晚餐;地點:財富大酒店。

 

 

 

 

 

75日,星期六

 

 

 

9:0010:10第一單元:開幕式暨醫管專家論壇

 

主持人

邱佩芳

發言人

章清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

 

楊震中山醫院主任醫師、醫務處副處長

 

羅力復旦大學教授、學校辦公室副主任

 

趙丹丹黃浦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10:2012:00 第二單元:醫病之間

 

主持人

李海英

 

發言人

李海英

介紹《中醫藥文化》雜誌

 

黃建華

中西醫良性關係的基礎

 

邢斌

名醫之囧

 

皮國立

國族、國醫與私人的近代身體——兼論胡適的擇醫觀

 

 

 

12:0014:00 午餐

 

 

 

 

 

 

 

 

 

14:0015:50 第三單元:中國古代經驗

 

主持人

陳明

 

發言人

胡穎翀

論《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病有六不治”之說

 

肖榮

東晉南朝地域、人群、疾病與本土醫療之形成

 

陳昊

身體與言語之間“病人”的生活世界——唐代疾病主題詩歌的書寫與藥物藥方交換的語境

 

於賡哲

彌漫天地之間——古代瘟疫致病觀及其應對思維

 

 

 

16:1017:30 第四單元:在地實踐

 

主持人

皮國立

 

發言人

羅婉嫻

“期待”與“失望”:香港政府與在港華人關於1894年香港鼠疫防治的爭論

 

楊齊福

疾病史的區域研究:以近代福建鼠疫為例

 

孫煜

背痛乃腎弱之兆也”——兜安氏秘制保腎丸研究(1909-1941

 

 

 

18:00 晚餐

 

 

 

76日,星期日

 

 

 

 

 

9:0010:20 第五單元:民國借鏡

 

主持人

董少新

 

發言人

葉宗寶

醫家與病家:王錫彤日記所見民國時期的醫患關係

 

李傳斌

選擇與接受:民國鄉村衛生建設中的醫患關係(1927—1937

 

趙婧

性別、醫事糾紛與醫患關係——以民國時期的產科為例

 

 

 

 

 

10:4012:00 第六單元:它山之石

 

主持人

周啟榮

 

發言人

陳明

印度古代的醫生與病人——以佛經的記載為中心

 

張勇安

美國醫學會與毒品管制的政治學

 

李磊、溫紅娟

偽滿時期中央漢醫會研究

 

 

 

12:0013:30 午餐

 

 

 

13:4015:00 第七單元:明清參照

 

主持人

蔣竹山

 

發言人

周啟榮

Healing the Publics: Auto-organizations and Medical Services in Qing China

 

Yunyoung Hur

Professional Medicine and Evangelism: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in Qing China, 1838-1886

 

謝柏暉

明清時期診脈知識的標準化

 

 

 

15:1016:30 第八單元:文本聚焦

 

主持人

張勇安

 

發言人

蔣竹山

醫生、病人與媒體:民國上海《金剛鑽報》中的“醫藥問答”專欄初探

 

張仲民

近代上海虛假醫藥廣告的社會反應

 

龍偉

民國的醫療訴訟與醫療社會:基於《醫訟案件匯抄》的觀察

 

 

 

16:3517:45 第九單元:綜合討論,每位引言人發言六分鐘

 

主持人

張仲民

引言人

于賡哲、李傳斌、李磊、楊齊福、陳昊

圓桌討論

所有在場學者

 

 

 

18:00晚宴

 

 

 

77日,星期一

 

離會。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報_-_0530縮小  

 

 

2014年「生命醫療史與醫籍文獻」

學術沙龍暨青年學者研討會

 

 

一、  題目與摘要繳交日期:6月15日

(若您願意參加第一天「學術沙龍」,可以選擇不交論文,但請您先寄來題目。而500字內的與談摘要,8月5日前寄來即可)。

 

二、有提交全文之截稿日期:8月5日

 

三、會議時間:2014年8月15日、16日。

 

四、會議地點: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南棟618會議室。

 

五、徵稿主題:

1.臺灣新社會史中的生命與醫療史(含教學)。

2.歷代醫書與文獻史料中的疾病、醫療、知識傳衍之現象。

3.以歷史觀點探索中醫典籍與各家、各科學說的生成與派別。

4.歷史上藥品、食品與消費的健康觀及衛生史。

5.中西醫學史或中醫經史文獻學的教學與課程發展研討。

6.新資料(出土文獻、器物)、新視角的其他醫療衛生史研究。

 

 

六、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劃、中研陽明「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子計畫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中原大學醫療史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會議報名系統開放時,會有第二次公告。

有問題歡迎您來信:pipi.jordan@msa.hinet.net

交稿信箱:1. pipi.jordan@msa.hinet.net

          2. a1644b@hotmail.co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最近忙翻了,很抱歉較少更新訊息,PO這則訊息時,都還在趕這場會的稿子,實在不容易啊。

 

 

 

「身體、文化與社會﹕中國藥物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日期﹕2014612-13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浸會大學道校園

教學及行政大樓AAB 1312室及AAB 706

 

 

()

 

 

612

浸會大學道校園教學及行政大樓 AAB 1312

 

8:30-9:00         註冊

 

9:00-9:30         開幕典禮 (詳情待定)

主持﹕陳家怡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9:30-11:30       主題演講

主持﹕麥勁生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主講學者﹕

9:30-10:00       劉士永 (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土茯苓、山歸來,與墨西哥菝葜:近代前期東西梅毒治療藥物之交流與反思

10:00-10:30     胡成 (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西洋醫生與華人醫藥——以在華基督教醫療傳教士為中心 (1825-1916)

10:30-11:00     余新忠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醫聖的層累造成(1065-1949年)——“仲景與現代中醫知識建構系列研究之一

11:00-11:30      

 

11:30-11:45      


11:45-13:00     第一組       中西醫藥的流傳

主持﹕劉士永教授  (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講者﹕

  1. 李玉尚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

    中國歷史時期對於海洋藥物的利用

  2. 陳明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亞學系)

    阿勃參拔爾撒摩:全球史視野下近代中國的藥物交流之例證

  3. 劉世珣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一種萬能靈藥的再現與式微:康熙年間宮廷西藥德里鴉噶探析

 

13:00-14:15      

 

14:15-15:30     第二組       方藥的應用

主持﹕于賡哲教授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1. 胡穎翀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

    秦漢時期方藥問題初探 ——以馬王堆漢墓方技書為中心的分析

  2. 肖榮 (深圳大學文學院歷史系)

    精審亦輕脫——東晋南朝服餌風習考述

  3. 吳靜芳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一子萬事足:明代男性的醫藥求子

 

15:30-15:45      

 

15:45-17:00     第三組       醫藥與香港醫療

主持﹕張勇安教授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

  1. 周佳榮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中醫藥在香港早期醫院的應用——東華三院及其發展

  2. 侯勵英 (香港教育學院文學及文化學系)

    打倒 夫﹕從《國醫砥柱月刊》看健康之道

  3. 姜鍾赫 (香港教育學院文學及文化學系)

    服西藥:大瘟疫對香港女性病患的影響(1887-1900

 

 

17:00-18:00    第四組  防治與公共衛

主持﹕李尚仁教授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1. 于賡哲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散落的衛生——以中國中古時期城市為中心

  2. 張淑卿 (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

    台灣威權文化下的小兒預防接種知識傳遞,1945~1980s

 

18:00-20:00      

 

 

 

613

浸會大學道校園教學及行政大樓AAB 706

 

9:30-10:45    第五組   藥物與身體觀

主持﹕李玉尚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

  1. 陳秀芬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本草綱目》中的人藥、物性與身體宇宙論

  2. 張學謙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建構甘麥大棗湯的神經病療效——對中國醫學現代性的初步探討

  3. 趙婧 (上海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所)

    催生針與分娩行為在近代的轉變

     

10:45-11:00      

 

11:00-12:45    第六組藥物與消費文化

主持﹕胡成教授  (南京大學歷史學系)

  1. 蔣竹山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

    藥、商業與消費文化﹕近來藥物的全球史研究的再思考

  2. 張仲民 (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

    清末上海藥商的廣告造假現象探析

  3. 沈宇斌、范瑞 (美國喬治城大學歷史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民國時期醫學知識、身體與補血成藥的消費文化:以五洲大藥房人造自來血為中心的考察

  4. 羅婉嫻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民國時期「南洋」藥物在中國的流通﹕以「虎標萬金油」為研究個案

 

12:45-14:00   

 

14:00-15:15    第七組醫藥文本與藥物

主持﹕余新忠教授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1. 譚家齊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從《洗冤集錄》到《洗冤錄》:宋明以來的法醫傳統及其對死亡的相關認知

  2. 趙中振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3. Eric Brand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The history and traditional applications of aconite, asarum, and ephedra in Western herbal medicine

 

15:15-15:30      

 

15:30-17:15     第八組       中西醫藥的匯通

主持﹕黃文江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1. 李尚仁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十九世紀來華傳教醫療中的藥物

  2. 皮國立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從鎮靜到補養的救贖-民國時期新醫藥對縱慾致病的治療策略

  3. 張勇安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

    「戒煙者的福地」﹕滬北戒煙醫院中的中藥與西醫 (1935-1937)

  4. 涂丰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西醫藥殊途同歸

     

17:15-17:45     (詳情待定)

 

18:00-20:0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東亞醫人文研討會活動VOD315上午),已過期,存目參考:網址:http://2014medicalhumanitiesconference.blogspot.tw/2014/03/2014315_14.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年第八十四屆國醫節慶祝大會

第六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
6th TAIP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TIONAL FORUM 2014


大會時間:2014年3月15日(星期六)、16日(星期日)

大會地點:台北市徐州路2號/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大會主題:傳承創新全球化

為慶祝第八十四屆國醫節,特結合海峽兩岸及國際的中醫專家學者,共同

探討中醫的科學性,確立實證醫學地位,裨益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中醫

藥的臨床療效,推動中醫全球化,促進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

主辦單位:衛生福利部.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承辦單位:台北市中醫師公會

 

詳細內容請參考網頁:http://www.tpcma.org.tw/?id=594215#pgo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屆科學史研討會議程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3 29 日(星期六)

09:00-09:20 報到

09:20-09:30 開幕

 

專題演講

09:30-10:00 顏鴻森(國立成功大學講座教授):「古代機構復原設計法」研發歷程

10:00-10:20 茶敘

 

1-1 場】主題:天文史     議程主持人:洪萬生

10:20-12:00

徐光台:利瑪竇《乾坤體義》萬曆本的成書與刊印

Micah Ross/徐光台:On Matteo Riccis Mention of 38 端’in His Qingkun Ti Yi

郭世榮:解析李善蘭對《談天》的“刪述”

城地茂:朝鮮復刻《楊輝算法》(1275)與關孝和(1645?-1708)的修改

 

12:00-13:30 大合影及午餐

 

1-2 場】主題:技術史與科技考古   議程主持人:李國偉

13:30-14:30

沈建東:從玉器製作構圖法談良渚文化的古度

陳東和:轉心瓶工藝技術及其發展

郭福祥:平七與鏇玉技術在宮廷的傳播

林聰益:奇美博物館館藏黃銅製燈籠式座鐘的構造分析

 

14:30-14:50 茶敘

 

1-3 場】主題:醫學史(一)   議程主持人:徐光台

14:50-15:50

皮國立:性慾與養生──民國時期中西醫「節慾」的身體觀

沈佳姍:臺灣血清疫苗研製機構之發展與變異(1929-1939

賴伯琦:《本草綱目》中之物種觀點

 

15:50-16:10 休息

 

1-4 場】主題:醫學史(二)   議程主持人:劉士永

16:10-17:10

高小筑:孫思邈的服石觀初探

游翠卉:元代食治觀初探──以《飲膳正要》為例

佳:明清醫家對「楊梅瘡」的認識初探

 

17:30-19:30 晚宴(中研院福華哲思軒)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3 30 日(星期日)

 

專題演講

09:00-09:40 張柏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長)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學術拓展與轉變

 

09:40-09:50 休息

 

2-1 場】主題:軍事史(一)   議程主持人:劉廣定

09:50-10:50

鄭巍巍:明中期鍛造大將軍炮的金相學研究之案例

李其霖:清代澎湖水師戰船及其戰術

儀德剛、馮書靜:中國古代“力"的概念與相關力學知識的表述

 

10:50-11:10 茶敘

 

2-2 場】主題:軍事史(二)   議程主持人:郭世榮

11:10-12:10

周維強:晚清格林砲輸入及應用考

黃宇暘:清末渤海水雷防禦考

吳彥儒:航空氣球在中國的印象與運用(1843-1913)

──以清代檔案與報刊為中心

 

12:10-13:30 午宴(學術活動中心中餐廳)

 

2-3 場】主題:生物與農業   議程主持人:毛傳慧

13:30-14:10

陳德勤:《中西聞見錄》中海洋哺乳動物探究

劉昭民:臺灣製糖業發展史

 

14:10-14:30 茶敘

 

2-4 場】主題:翻譯史   議程主持人:英家銘

14:30-15:30

張澔:中文烷烯炔名詞之探究

黃麟凱/聶馥玲:晚清科學譯著《化學鑒原》翻譯特點研究

梅:《博物新編(二編)》初探

 

15:30-16:00 綜合討論及閉幕

                               賦歸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youth forum of East Asia Environmental history, 2014

Full Program

(中文版日程如下)

 

Time: March 8-10 (Saturday-Monday), 2014

Venue: Building of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NO.800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Friday, March 7

Registration Desk:

The registration desk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floor of the Academic Exchange Centre.

Please register with the receptionist of Academic Exchange Centre during 8:00-18:00.

16:30-17:30 Keynote speech Building of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Room 412)

Chair: Professor Yushang Li

Speaker: Professor Gengzhe Yu

N.B.: The speech is Chinese speaking, participants can attend willingly.

18:00-20:00 Reception, in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Academic Exchange Centre

Saturday, March 8

8:00-8:30 Opening Ceremony

Chair: Professor Shuji Cao

Address: Professor Zhiyun Zhang; Professor InSuk Yeo; Assistant Professor Tomo

ICHIKAWA

Session 1 Chair: SeungMann Park

N.B.: There are 20, 5, 5minutes for Presenter, critic and open comments, respectively.

8:30-9:00

Presenter: Eitaro MORITA Critic: Weifang Gu

Title: Malaria and its control in French Indochine 1937-19439:00-9:30

Presenter: Jiashan Shen Critic: Yu Sun

Title: The Vaccination and Fluctuation of the Epidemic Preventive Infrastructure in

Japan-ruled Taiwan

9:30-10:00

Presenter: Mandy Wu Critic: Qiong Liu

Title: The Vaccination and Fluctuation of the Epidemic Preventive Infrastructure in

Japan-ruled Taiwan

10:00-10:30

Presenter: Weifang Gu Critic: Mandy Wu

Titl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histosomiasis in Hilly Regions of Jiangxi Province

10:30-10:45 Tea Break

10:45-11:15

Presenter: Qiong Liu Critic: Jiashan Shen

Title: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prevalence of human plague in

Qing Dynasty

11:15-11:45

Presenter: Yu Sun Critic: Yumeng Wang

Title: Rethinking 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With the

business of J.Dudgeon as a clue

11:45-12:15

Presenter: Yumeng Wang Critic: Young-Hyeong Seol

Title: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Knives and Needles in Waike(the

External Medicine) in Qing Dynasty12:15-13:45 Lunch Break

Session 2 Chair: Weifang Gu

13:45-14:15

Presenter: Xiaomeng Liu Critic: SeungMann Park

Title: Old Materia Medica, Modern Pharmacognosy

14:15-14:45

Presenter: SeungMann Park Critic: Eitaro MORITA

Title: A Conceptual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uberculosis in Colonial Korea

14:45-15:15

Presenter: Bin Huo Critic: Xiaomeng Liu

Title: Virtual, Actual and Memory——New Study on Questions of “Gu”between Han

and Tang Dynasty

15:15-15:45

Presenter: Young-Hyeong Seol Critic: Bin Huo

Title: Imaginary Chinese material world shown in the Bowuzhi(博物志, Vast records

about different topics)

15:45-16:00 Tea Break

Session 3 Chair: Jiashan Shen

16:00-16:30

Presenter: Jun Mu Critic: Jinyi Li

Title: Flooding problem of lower reaches of Daheih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6:30-17:00

Presenter: Jin Geng Critic: Rongkun Liu

Title: Reexamination of Puyang River since the Han and wei Dynasty17:00-17:30

Presenter: Rongkun Liu Critic: Jun Mu

Title: Parsing ecological culture of the Lancang River Basin’s forestry inscriptions

17:30-18:00

Presenter: Yujun Bai Critic: Jin Geng

Title: A case study of mountainous areas immigrant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Yunnan province: with 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in Yanhe village as a centre

18:00-20:00 Dinner

Sunday, March 9

Session 3 Chair: Eitaro MORITA

8:00-8:30

Presenter: Jinyi Li Critic: Yujun Bai

Title: Formation and Challenge of Water Conservancy Order : A Case Study of Hòu

Cun Zùn (1763-1945)

8:30-9:00

Presenter: Sachiko MURAKAMI Critic: Piaopiao Zhu

Title: Early stage of 19th century wild bird protection in Britain

9:00-9:30

Presenter: Poappiao Zhu Critic: Nan wang

Title: Preliminary Study of Traditional Fish Ecology——The Investigation in the

Center of Coastal Local Chronicles

9:30-9:45 Tea Break

9:45-10:15

Presenter: Qingxia Gai Critic: Sachiko MURAKAMITitl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asons of mackerel Disappearance in Laizhou Bay

of Bohai

10:15-10:45

Presenter: Nan wang Critic: Qingxia Gai

Title: Resource Endowment and Policy-oriented ——The Plan of Fishing Shark in

1950s

10:45-11:15 Round Table

Chair: Professor Shiyung Liu

11:15-11:45 General Meeting of The youth forum of East Asia

Environmental history

Presenter: Professor Wataru Iijima

11:45-14:00 Lunch Break

16:00-20:00

Tentatively scheduled a dinner and Pujiang Tour

Monday, March 10

9:00-16:00

Tentatively scheduled a excursions in Wuzhen

18:00-20:00 Farewell Dinner

Tuesday, March 11

DepartureHow to get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inhang Campus

Destination: The Academic Activity Centre in Minhang Campus

a. If you are in Shanghai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ere are two ways for

your reference.

1. You can take a cab, costs as follows: About 40 minutes and 65—85 RMB.

2. You can take Hongqiao 4 (Available time 6:00——23:00) and alight in

Dongchuan Road Station. Costs: About 80 minutes and 8 RMB.

b. I f you are in 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ere are three ways for

your reference.

1. You can take a cab, costs as follows: About 80 minutes and 185—205 RMB.

2.You can take Metro line 2(Available time 53022:45) to people's square

Statio, and transfer Metro line 1 to Xinzhuang Station, and transfer Metro line 5

in Xinzhaung Station, and alight in Jianchuan Road station. Then walk about

800m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inhang Campus. Costs: About 140

minutes and 15 RMB.

3. You can take the Number 7 airport bus to Shanghai South Railway Station, and

transfer Metro line 1 to Xinzhaung Station, and transfer Metro line 5 in

Xinzhaung Station, and alight in Jianchuan Road Station. Then walk about 800m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inhang Campus. Costs: About 130 minutes

and 23 RMB.

c. If you are in Shanghai South Railway Station, there are two ways for your

reference.

1. You can take a cab, costs as follows: About 40 minutes and 60 RMB.

2. You can take Metro line 1 to Xinzhaung Station and transfer Metro line 5 in it,

and alight in Jianchuan Road station. Then walk about 800m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inhang Campus. Costs: About 40 minutes and 6 RMB.

d. If you are in ShangHai Railway Station, there are two ways for your reference.

1. You can take a cab, costs as follows: About 60 minutes and 120 RMB.2. You can take Metro line 1 to Xinzhaung Station and transfer Metro line 5 in it,

and alight in Jianchuan Road Station. Then walk about 800m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inhang Campus. Costs: About 100 minutes and 6 RMB.

e. If you are in ShangHai HongQiao Railway Station, there are two ways for your

reference.

1. You can take a cab, costs as follows: About 50 minutes and 80 RMB.

2. You can take Hongqiao 4 (Available time 6:00——23:00) and alight in

Dongchuan Road Station. Costs: About 80 minutes and 8 RMB.

 

2014 年東亞環境史青年論壇

會議日程

時間:2014 3 8 日—10

地點: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 800 號)人文樓 412 會議室

3 7 日(星期五)

全天入住(請直接到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學術活動中心前廳登記入住)

16:30-17:30 演講(中文;自由參加)

演講人:于庚哲教授

主持人:李玉尚教授

地點:人文樓 412

18:00 晚餐(上海交通大學學術活動中心二樓餐廳)

3 8 日(星期六)

8:00-8:30 開幕式主持人:曹樹基教授

致辭人:張志雲研究員;InSuk Yeo 教授;市川智生助理研究員

分組報告一主持: SeungMann Park

(注:分組報告時間為報告人 15 分鐘,評論人評論 5 分鐘,自由評論與提問

10 分鐘)

8:30-9:00

報告人:Eitaro MORITA 評論人:顧維方

題目:Malaria and its control in French Indochine 1937-1943

9:00-9:30

報告人:沈佳姍評論人:孫煜

題目:The Vaccination and Fluctuation of the Epidemic Preventive Infrastructure in

Japan-ruled Taiwan

9:30-10:00

報告人:吳燕秋評論人:劉瓊

題目:A History of Pregnancy testing in Taiwan (1945-1990s)

10:00-10:30

報告人:顧維方評論人:吳燕秋

題目: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histosomiasis in Hilly Regions of Jiangxi

Province

10:30-10:45 茶歇

10:45-11:15

報告人:劉瓊評論人:沈佳姍

題目: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prevalence of human plague

in Qing Dynasty11:15-11:45

報告人:孫煜評論人:王雨濛

題目:Rethinking 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With the

business of J.Dudgeon as a clue

11:45-12:15

報告人:王雨濛評論人:Young-Hyeong Seol

題目: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Knives and Needles in Waike(the

External Medicine) in Qing Dynasty

12:15-13:45 午餐

分組報告二主持: 顧維方

13:45-14:15

報告人:劉小朦評論人: SeungMann Park

題目:Old Materia Medica, Modern Pharmacognosy

14:15-14:45

報告人:SeungMann Park 評論人:Eitaro MORITA

題目:A Conceptual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uberculosis in Colonial Korea

14:45-15:15

報告人:霍斌評論人:劉小朦

題目:Virtual, Actual and Memory——New Study on Questions of “Gu”between

Han and Tang Dynasty

15:15-15:45

報告人:Young-Hyeong Seol 評論人:霍斌

題目:Imaginary Chinese material world shown in the Bowuzhi(博物志, Vast

records about different topics)

15:45-16:00 茶歇分組報告三主持:沈佳姍

16:00-16:30

報告人:穆俊評論人:李進億

題目:民國時期大黑河下游水患問題研究

16:30-17:00

報告人:耿金評論人:劉榮昆

題目:Reexamination of Puyang River since the Han and wei Dynasty

17:00-17:30

報告人:劉榮昆評論人:穆俊

題目:Parsing ecological culture of the Lancang River Basin’s forestry inscriptions

17:30-18:00

報告人:白玉軍評論人:耿金

題目:A case study of mountainous areas immigrant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Yunnan province: with 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in Yanhe village as a centre

18:00-20:00 晚餐

3 9 日(星期天)上午

分組報告四主持: Eitaro MORITA

8:00-8:30

報告人:李進億評論人:白玉軍

題目:Formation and Challenge of Water Conservancy Order : A Case Study of Hòu

Cun Zùn (1763-1945)

8:30-9:00報告人:Sachiko MURAKAMI 評論人:朱漂漂

題目:Early stage of 19th century wild bird protection in Britain

9:00-9:30

報告人:朱漂漂評論人:王楠

題目:Preliminary Study of Traditional Fish Ecology——The Investigation in the

Center of Coastal Local Chronicles

9:30-9:45 茶歇

9:45-10:15

報告人:蓋清霞評論人:Sachiko MURAKAMI

題目: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asons of mackerel Disappearance in Laizhou Bay

of Bohai

10:15-10:45

報告人:王楠評論人:蓋清霞

題目:Resource Endowment and Policy-oriented ——The Plan of Fishing Shark in

1950s

10:45-11:15 圓桌會議

主持人:劉士永研究員

11:15-11:45 最後總結

總結人:飯島涉教授

11:45-14:00 午餐

16:00-20:00(暫定)市內晚餐與浦江遊覽

3 10 日(星期一)9:00-16:00(暫定):烏鎮考察

18:00-20:00 晚宴,留園

3 11 日(星期二)

離會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第十二屆「性別與健康研討會」徵稿啟事

2014 the 12thConference on Gender and Health

「性別與健康研討會」是探討台灣性別與健康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是關心台灣性別與醫療相關領域學術界的年度盛會,由各大學、醫學中心及縣市衛生局輪流主辦,今年已經是第十二屆。本次大會將由慈濟大學醫學院及大林慈濟醫院共同舉辦,除了論文發表與圓桌論壇外,還特別邀請該領域資深學者(正在邀請中)來與醫學界、護理學界、公衛學界、臨床醫療工作者、社會及人文學界各領域的學者與研究生報告其研究成果及經驗分享。

一、徵稿主題

1. 包括醫護衛生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凡是與性別與健康相關之學術論文,都歡迎投稿。

2. 論文分為兩大類:甲類-碩博士研究生;乙類-教師、醫療、護理、公衛、社工等實務工作者。

3. 本研討會設有研究生論文獎,參加資格:國內外碩博士班研究生(含碩士班畢業生、不含博士班畢業生),歡迎研究生依照大會論文格式與字數限制,改寫優秀的學期報告、碩士論文改寫的論文、或是working paper等,參加研討會論文的發表,並且角逐論文獎。

4. 主題類別參考:從性別主流化觀點探討台灣的健康政策、醫學教育中的性別觀點、性別與職業病、歷史/性別與醫療、性別/多元文化與醫病關係、護理的性別政治、性別與健康照護、性別友善的醫護教育等。

5. 歡迎自行籌組圓桌座談。座談主題構想,請以500字說明。

二、審查程序與時程規劃

1. 投稿論文摘要截止日期:20140310(星期一)中午12:00,投稿人請在期限內將發表人基本資料(姓名、單位、e-mail、電話、住址)及500字論文摘要e-mail至hsfang@mail.tcu.edu.tw,並請註明「性別與健康研討會論文摘要」。另請說明參加甲類或乙類論文,如未入選口頭論文發表,是否願意參與海報展。

2. 論文入選名單公告日期:20140320(星期四)

3. 論文全文繳交截止日期:20140430(星期三)中午12:00

4. 論文格式:經初審通過者,請於期限前,將論文全文(一萬五千字以內)暨中、英文(兩者皆需)摘要,以附檔形式(word檔,內文請用新細明體12號字,標題採標楷體14號字,段落格式單行間距,註腳以隨頁註腳方式)寄至e-mail信箱。

三、主辦單位

慈濟大學醫學院、大林慈濟醫院

四、會議時間地點

2014年5月17日(星期六)至5月18日(星期日),於大林慈濟醫院(嘉義縣大林鎮民生路2號)舉行。

五、詳細議程將於審查程序結束後公告

六、聯絡方式

單位:慈濟大學醫學院

地址:97004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 醫學院

信箱:hsfang@mail.tcu.edu.tw

電話:03-8565301 #2002

聯絡人:簡秀芳助理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年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第六屆年會

主辦單位: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與社會中心、國立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中心

舉辦時間:2014年3月22日(六)至23日(日)

舉辦地點: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新竹縣竹北市六家五路一段一號)

年會主題:創造適當科技,啟動社會轉型

詳細資訊:詳情請參見年會資訊請見臺灣STS學會網站:http://www.tw-sts.org/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料館巡禮研討會A3  

 

版主:長榮大學周傳姜教授轉知的訊息。

台灣醫學機構醫學相關文物史料巡禮研討會

(一)時    間:102年11月23日(星期六)上午8:20至12:30

(二)地    點:臺大醫學院基礎醫學大樓103講堂

(三)截止報名:102年11月16日下午5時止(額滿為止)

(四)詳請參閱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kkppaction/

(五)主辦單位:台灣醫學史學會、臺大醫學人文博物館、高雄長庚紀念醫院CZRPG計畫

(六)協辦單位:台杏文教基金會

聯絡人:周佩毅 (07)7314-7123 #326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nameWP_002097  

2013年「醫學史與醫學人文研究與教學」學術研討會新議程

830—900

報到

900—910

中原大學人文教育學院潘正德院長致開幕詞、祝禱

910—920

中原大學國際暨兩岸教育處胡威志副國際長致詞

920—940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陳宏銘主任致詞,介紹通識中心與教育理念

940—1020主題演講

演講者

講題

劉士永

中研院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之現況與展望

1020—1040

茶敘時間

1040—1140醫療史的研究回顧與展望

主持人

發表者與講題

陳宏銘

陳秀芬:歐美中國醫療史研究之近況

蔣竹山:醫療的全球史初探

1150—1300

午餐與校園自由參觀

1310—1430當醫生遇見醫學史

主持人

發表者與講題

金仕起

橙:大陸地區醫學史研究及北大醫學部醫學人文簡介

史慶璞:醫學與人權

林伯欣:築夢與踏實-淺談古典中醫的經史觀

1430—1450

茶敘時間

1450—1610

醫史研究與醫學教育

主持人

發表者與講題

蔣竹山

金仕起:閱讀古典醫學文本的兩個問題

許宏彬:醫學的時間:戰後初期台灣醫學教育與醫學史的初步觀察

皮國立:民國時期西方醫學史的引介與內涵

1610—1620

休息時間

1620—1650閉幕式       暨綜合討論

引言人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劉士永

1730—1900

晚宴

 

 

發表人與主持人一覽(依姓名筆劃次序)

史慶璞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兼人事室主任

皮國立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林伯欣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助理教授

金仕起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胡威志     中原大學國際暨兩岸教育處副國際長、醫學工程系副教授

許宏彬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陳宏銘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陳秀芬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甄橙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人文系教授兼主任

劉士永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潘正德     中原大學人文教育學院教授兼院長

蔣竹山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與會貴賓(依姓名筆劃次序)

尹秀雲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人文系副教授

方舟     臺灣大學歷史系

向鴻全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江慧珠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講師

吳淑美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科講師

吳燕秋   交大科技與社會中心

李宜涯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李岳峰   承曄中醫診所院長

李柏勳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沈佳姍   政治大學台史所博士生

車慧蓮   長庚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管理系講師

周湘雲   中興大學歷史系

周傳姜   長榮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林政憲   中國醫藥大學博士候選人、臨床中醫師

柯惠鈴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胡展榕   中國醫藥大學博士候選人、臨床中醫師

郎咏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唐文佩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人文系副教授

秦先玉   振興醫院教學研究部助理研究員

翁瑞文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醫會訊》總編輯

高愷謙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張立德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研究生

張淑卿   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莊佳蓉   成大公衛

許峰源   輔大全人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陳昭宏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學生

陳韋宏   中央大學歷史所學生

陳琮淵   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博士

陳潮宗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楊善堯   政大歷史系博士生

葉永文   國防醫學院教授

劉世珣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劉有台   台北科技大學工程所博士生

劉杏元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劉芳瑜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顏俊秉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部實習醫師

顏筱瑩    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學生

蘇奕彰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教授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22精神醫學在東亞世界的差異性」工作坊

時間:1021122
地點:中研院台史所802會議室

邀請學者:
Akihito Suziki(
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
Izumi Nakayama(
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所)
John P. DoMoia(
新加坡大學)
王文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吳易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巫毓荃(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劉士永(中研院人社中心/台史所)

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社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報名網址:http://goo.gl/u8XHhf,即日起至11/15日,額滿為止
聯絡人:盧詩婷 886-2-27898124  hygiene@gate.sinica.edu.tw 

 

 

網址:http://www.rchss.sinica.edu.tw/hygiene/app/news.php?Sn=106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衛生組織和醫療衛生史

國際學術研討會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Health Organisations and the History of Health and Medicine’

 

 

會議議程手冊

 

主辦單位: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月刊》社

上海大學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

英國格拉斯哥衛生和醫療保健社會史中心

 

20131018日-20

中國·上海

 

20131018日(週五)

 

10:00-17:00

報到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2號樓]

 


18:00-20:00

歡迎晚宴

[上海大學爾美餐廳]

 


20131019日(週六)

 

9:00-9:15

開幕式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思源廳]


9:15-9:30

茶歇及合影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大廳]


9:30-10:30

主旨演講

 

William H. Schneider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

輸血和二十世紀的國際衛生組織

[思源廳]


10:30-12:00

學術研討會1: 國際衛生組織歷史上的重要議題

主持人: Slawomir Lotysz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思源廳]

 

衛生體系構建:國際衛生組織和衛生體系比較研究緣起,1891-1969

Martin Gorsky, 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病學院

 

激素干擾:作為國際組織日漸關注主題的衛生和現代性

Iris Borowy, 德國羅斯托克大學

 

作為行動者的國際衛生組織:以大麻和《1961年麻醉品單一公約》為例

James Mills, 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

 

美國醫藥援華局(ABMAC):現代中國軍醫美式教育的推手

劉士永, 臺灣中央研究院

 


12:15-13:15

Lunch 午餐

[上海大學爾美餐廳]


13:30-14:45

平行學術研討會 2.1: 作為國際衛生組織的殖民地衛生服務機構

主持人: James Mills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思源廳]

國際還是法國?:早期國際衛生大會(1851-1866)和法國對地中海衛生霸權的爭奪  

Francisco Javier Martinez Antonio, 法國巴黎-狄德羅大學

 

麻風病治療:殖民地比哈爾邦對麻風病的認知和挑戰

Krishna Manmohan, 印度德里大學

 

18801945年間肯雅的殖民地醫療事業:政府衛生機構的種族政治

Anna Greenwood, 寧波諾丁漢大學


13:30-14:45

平行學術研討會 2.2: 全球視野下的醫學傳教事業

主持人: 郭 紅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上善廳]

 

基督教與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鄉村衛生建設(1927-1937

李傳斌, 湖南師範大學

 

印度殖民地時代的醫學:倫敦傳道會與南特拉凡哥爾的醫學傳教(1838-1947

Sam Raj Nesamony, 印度尼赫魯大學

 

從慈善到發展:基督教與20世紀5070年代的國際衛生保健

Walter Bruchhausen,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波恩大學

 


15:00-16:15

平行學術研討會 3.1: 國際聯盟

主持人: Iris Borowy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思源廳]

 

日本和國聯衛生組織,1925-1938:國際衛生與國際政治

Kayo Yasuda, 日本大阪關西外國語大學

 

國際衛生的邊緣:澳大利亞及國際聯盟衛生組織在太平洋島國的角色分析

Alexander Cameron Smith,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

 

國聯衛生組織和上海公共衛生, 1922-1937

張勇安, 上海大學


15:00-16:15

平行學術研討會 3.2: 紅十字協會和公共衛生

主持人: Martin Gorsky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上善廳]

 

以人道主義之名:東方紅十字大會與20世紀20年代亞洲公共衛生的殖民化  

Yoshiya Makita, 日本東京一橋大學

 

探尋世界衛生和印度紅十字會(1920-1939

Adrian P. Ruprecht, 英國劍橋大學

 

作為國際衛生組織和地方醫療機構的紅十字會在菲律賓的艱難歲月:

Arnel E.Joven, 菲律賓亞洲和太平洋大學


16:15-16:30

茶歇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大廳]


16:30-17:30

主旨演講

 

Sanjoy Bhattacharya 英國約克大學

從“國際”衛生到“全球”衛生抑或“跨國、國際和全球”衛生?:

審視醫學史編撰的分類與轉型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思源廳]


18:00-20:00

晚宴


20131020日(周日)

 

9:00-10:00

主旨演講

 

Nitsan Chorev 美國布朗大學

南北之間的世界衛生組織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思源廳]


10:00-10:15   茶歇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大廳]


10:15-11:45

平行學術研討會4.1. 洛克菲勒基金會

主持人: Mandisa Mbali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思源廳]

 

殖民地發展西方醫學教育的困境:洛克莫勒基金會與香港大學醫學院  

羅婉嫻, 香港浸會大學

 

洛克菲勒基金會支持下的滅蚊行動:豪爾赫烏維科將軍在瓜地馬拉南部1918年爆發黃熱病期間的事業

Talia Rebeca Haro Barón, 瑞典林雪平大學

 

20世紀204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會與中國公共衛生的發展

馬秋莎, 美國奧柏林學院


10:15-11:45

平行學術研討會 4.2: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

主持人: Nitsan Chorev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上善廳]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關係及梅爾維爾·麥肯齊(1889-1972)和盧德維克·拉西曼(1881-1965)的事業互動

David Macfadyen,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

 

衛生、治安、經濟抑或是社會福利問題?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的創建(1944-1946

John Collins,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在殖民地改革和全球公共衛生之間: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地區辦公室的建立

Jessica Pearson-Patel, 美國紐約大學

 

世界衛生組織與臺灣結核病藥物治療與病患管理發展歷程, 1950-1971

張淑卿, 臺灣長庚大學


12:00-13:00

午餐

[上海大學爾美餐廳]


 

13:30-15:00

平行學術研討會 5.1:國際衛生組織和國家衛生事業

主持人: Kayo Yasuda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思源廳]

 

國際勞工組織與鉛白問題:一個古老的職業健康與安全問題如何升級成為跨國問題(1920-1926

Judith Rainhorn, 法國瓦朗謝訥里爾諾德大學

 

國際衛生組織(IHOs),小兒麻痹疫情和以色列的殘障兒童康復服務的發展(1950-1956

Nava Blum, 以色列胡士泰穀學院

 

兩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與萊茵河水手的健康問題

Slawomir Lotysz,波蘭綠山大學


13:30-14:45

平行研討會 5.2: 國際衛生組織和知識傳播

主持人: 馬秋莎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上善廳]

 

“突破壓迫”:國內激進派對南非重新加入世界醫學協會的反對(19811985

Mandisa Mbali, 南非斯坦陵布希大學

 

疾病分類學的全球化、人道主義與跨文化問題:以精神病理學為例    

Guilherme Sanches de Oliveira, 巴西聖保羅大學

 

我們為什麼需要國際衛生組織?:基於歷史學與瘟疫學的分析

閔凡祥, 南京大學歷史學


15:00-16:30

平行學術研討會 6: 國際衛生組織和亞洲

主持人: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思源廳]

 

講道理——民國時期西方衛生觀的傳播與醫療傳教

皮國立, 臺灣中原大學

 

國際組織和廣東牛瘟的防治(1946-1948

劉芳瑜, 臺灣師範大學

 

獨守千秋紙上塵——陸淵雷之中西醫學匯通學說淵源探微

林政憲,蘇奕彰, 臺灣台中中國醫藥大學

 

“衛生”的商業建構——以晚清的“衛生”商品廣告為中心

張仲民, 復旦大學


16:30-16:45

茶歇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大廳]


17:00-18:00

閉幕式

主持:陶飛亞

 

[上海大學樂乎新樓二號樓思源廳]


18:30-20:30

晚宴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中研院衛生與東亞社會計畫的網頁訊息也更新了,助理詩婷也把海報改好了,幫我把漏掉的學者加上去,謝謝她。所以再重貼一次網址和海報給大家參考了。



http://www.rchss.sinica.edu.tw/hygiene/app/news.php?Sn=1057

 

 

圖片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海報終於設計好了。 

報名系統網址:http://www.beclass.com/showregist.php?regist_id=MTYzMmM3MTUyNDgyMzhjNTFlZDQ6U2hvd0Zvcm0

 

醫療史海報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歡迎有興趣的好朋友前來報名與會!

 

「2013年醫學史與醫學人文研究與教學」學術研討會

 

一、緣起:

       杜聰明在《中西醫學史略》的序言中曾說:「余讀醫學史時,感覺醫學之發達,均由傳統連綿而生,又由於有偉大醫學者,以其發明與發見,促進一時代之劃期的進展,而且其高潔之人格,常能感化門生後學之治學精神不鮮。」可見醫學史的教研對醫療從業人員的重要性,除了專業知識的啟發外,更為了陶冶高尚之精神與人格。專業技術一旦脫離人文,剩下的僅是知識的堆砌。醫師、醫療從業人員乃至廣大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員,其生產知識的背後,要服務的對象其實最終還是具有生命與意識的芸芸眾生,而非冷冰冰的數字與器械,是以醫學人文教育是整體醫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塊,需要更多的醫者與史家來共同關心。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衛生史計畫」,長期致力於東亞醫療史、公共衛生史的研究,在整合不同時期與地域的歷史學者、社會學者、公衛學者的研究成果上,已有重大的收獲。我們需要更多醫者、史學研究者與從事醫學人文教育人士的關注與投入,才能培養出更多具備醫學人文素養的醫療從業人員、研究者與教師。中原大學素重全人教育,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培養出具備人文素養的專技人才,適逢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系教師來訪,藉著這次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的合作,希望能透過討論,尋求在專史與醫學通識教育內,有關醫學史各個面向的研究與教學,同時開放各界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士前來報名與會,以激盪出更多教研之新方向。

 

 

二、主題與目的:

1、回顧醫學史的研究與教育。

2、醫學史課程放在專史或通識教育中的屬性與功能。

3、廣泛醫學史(衛生史、疾病史、身體史、醫學科技與社會、各家學說等)研究新視角之討論。

4、醫學人文與醫學倫理、社會學、法律面面觀。

5、其他有關醫學史與醫學人文之回顧與展望。

 

三、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四、地點:中原大學 全人村南棟 人育學院618大會議室

 

五、報名系統開放與截止時間:10月2日∕10月25日

 

 

六、預定議程

──────────────────────────────────

830—900   報到

900—940   校長、院長、通識中心主任致辭、演講

──────────────────────────────────

940—1020 主題演講

               劉士永:中研院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之現況與展望

──────────────────────────────────

1020—1040 上午茶敘時間

──────────────────────────────────

1040—1140 醫療史的研究回顧與展望

               陳秀芬:歐美中國醫療史研究之近況

               蔣竹山:醫療的全球史初探

──────────────────────────────────

1150—1300 午餐與校園自由參觀

1310—1430 當醫生遇見醫學史

             甄橙:大陸地區醫學史研究及北大醫學部醫學人文簡介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部教師分享教學與研究經驗)

            史慶璞:醫學與人權問題。

                  林伯欣:築夢與踏實-淺談醫經醫史的教研與實踐

──────────────────────────────────

14:30—14:50 小休息(點心時間)

──────────────────────────────────

1450—15:50近代醫史研究與醫學教育

               許宏彬:醫學的時間:戰後初期台灣醫學教育與醫學史的初步

                       觀察

               皮國立:民國時期西方醫學史的引介與內涵

──────────────────────────────────

1550—16:50文本、身體與療癒

               向鴻全:文學中的醫療史:儒家的身體觀和意義治療

               金仕起:閱讀古典醫學文本的兩個問題

──────────────────────────────────

16:50—17:00 閉幕

1700—1900 晚宴

 

七、與談人與發表者(依姓名筆劃次序)

尹秀雲(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人文系副教授)

史慶璞(中原大學通識中心、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兼人事室主任)

皮國立(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向鴻全(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金仕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林伯欣(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助理教授)

唐文佩(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人文系副教授)

許宏彬(國立中興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陳宏銘(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陳秀芬(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楊海燕(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人文系副教授)

甄橙(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人文系教授兼主任)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劉瑞爽(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醫學人文系副教授)

潘正德(中原大學人文教育學院教授兼院長)

蔣竹山(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八、主辦單位:

1.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

2. 中原大學人文教育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聯絡人:皮國立 pipi.jordan@msa.hinet.net

 

 

報名請點   報名系統

 

或這裡:http://www.beclass.com/showregist.php?regist_id=MTYzMmM3MTUyNDgyMzhjNTFlZDQ6U2hvd0Zvcm0=

 

欲參加的朋友與先進,煩請於102年10月25日前完成報名,謝謝!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次和三位優秀的學弟一起至復旦大學發表論文心中感到很開心。唯一難過的是母系東吳大學歷史系40周年系慶去不了,只能默默祝福母系生日快樂,希望系友能多多回去捧場。正逢多事之秋,8日飛回來臺灣後,隔天又飛至華中師範大學進行兩校學生交流,展開「2013荊楚研習營」的課程,直到21日才回臺。本次發表論文,是自己有感而發,覺得研究醫史這麼久了,這個醫史是怎麼進入現代學術知識體系的?為什麼中醫要讀醫史、又是甚麼因素決定了它的知識表現型式?希望能在這次工作坊中提出一點自己的淺見,也吸收別人對這個相關論題的看法。末祝福自己也祝福大家有平安、快樂的暑假。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工作坊第5期:








近代中國的知識生產與文化政治





——以教科書為中心





工作坊時間:201376-7





工作坊地點:復旦大學光華樓西主樓2001會議室





主辦單位: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





 





工作坊議程





 





提示:每位發表人的報告時間為20分鐘,剩餘時間討論





  





 





76





9-1020   主持人:高哲一





鄒振環(復旦大學歷史系):晚清留日學生的英語教育與日本英語教科書在華之譯刊





韓子奇(美國紐約大學):開眼看世紀:論晚清地理教科書的全球圖像





 





茶歇





 





1030——1150    主持人:韓子奇





王東傑(四川大學歷史系):反退為進:民國學者對西方語言學的利用和漢語進步論的提出





韓承樺(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從翻譯到編寫教科書:近代中國心理傾向社會學知識的引介與生產(1902-1935





 





午餐





 





14點—16    主持人:鄒振環





章清:“文明”與“社會”奠定的歷史基調——略論晚清以降“新名詞”的浮現對“中國歷史”的重塑





劉超(安徽財經大學)民族認同與政治認同:民國歷史教科書中“清朝史”表述





皮國立(臺灣中原大學通識中心):民國時期的中國醫學史教科書與醫史教育





茶歇





 





16201740    主持人:章清





林郁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假的事物,真的聲稱:1930年代中國家庭與工業科學叢書中的實驗和鑒定





孫江(南京大學高等研究院):布魯門巴哈在東亞—— “人分五種說”在東亞的傳佈及文本之比較





 





77





9-1020    主持人:林鬱沁





高哲一(Robert J. Culp)(美國巴德學院Bard College):全球的知識給一般的讀書界:商務印書館與中國學術界的合作關係





張仲民(復旦大學歷史系):清末的“廣告”論述





 





茶歇





 





1030——1150    主持人:孫江





章可(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歷史分期與時間政治:以漢語“現代”概念為例





陳建守(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翻譯、書寫及挪用





 





午餐





 





14點—16    主持人:王東傑





孫青(復旦大學歷史系):清末科舉改制時期的新學課藝





徐佳貴(復旦大學歷史系):廢科舉、興學堂與晚清地方士子——以林駿《頗宜茨室日記》為例的考察





莊勝全(臺灣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紅塵中有閑日月—1920年代黃旺成的政治參與及思想資源





 





茶歇





 





16201740





綜合討論——近代中國的知識生產與教科書政治學





主持人:章清





引言人:高哲一、孫江、王有朋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