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11日在《民生報》上的一篇文章,由醫學史在台灣發展的早期倡議者陳勝崑醫師撰寫:
 

    近年來,國內的現代醫學有長足的進步,由大型醫院不斷設立,以及醫學雜誌紛紛創刊,就可見一斑。面臨醫學技術的飛躍進步和鉅大變遷,我們在醫學人文方面卻落伍很多。若是任令這種情況繼續存在,勢將導致嚴重的危機。近年來,眾所詬病的「醫德問題」,就是這種危機的表現之一。要想提倡醫學人文的涵養,莫如透過研究醫學史來達成。 或許有人會說:醫學史所研究的不外是人類過去對醫學及疾病的知識,這些知識對於做一位現代醫師有什麼幫助呢?實則不然。歷史的回顧,是擴大人類心胸的捷徑,醫學史使我們明白醫師這門職業在歷史上是佔了多麼光榮的地位;在社會上是負了如何崇高的使命。這種歷史的透視能夠擴大我們的胸襟,使我們感到醫師不只是一個靠職業吃飯的人,而是一個要繼承歷史上無數偉大先輩的光榮遺風的人;後代的醫師千萬不可玷辱了這一遺風。 自十七世紀末年以來,西方對醫學史的研究可說名家輩出。他們除了研究醫學通史,更有各代、各人、各科的專史著作,而且有醫史學會、研究所及專業雜誌,更成立各項講座。有好幾位現代醫學大師也身兼醫學史家,如內科大師奧斯陸(Osler)、細菌學大師金賽(Zinsser)、瑞士醫學史家辛格里斯(Sigerist)且被美國學術界尊為近世最偉大思想家之一。 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醫學史界--民國廿五年時,教育部通令全國醫學院把醫學史列為必修課程。那時候在上海有志於醫學史的醫師組織了一個醫史學會,是中華醫學會的一個支會,相當活躍。他們建了一個醫史博物館,出版醫史雜誌。這是中國醫學史的黃金時代。

    政府遷台以來,似乎只有李煥燊教授在國防醫學院開過醫史的課程。李教授過休之後,國內的醫學史便成絕響。教育部通令必修也就成為一紙具文,醫學生、醫師遂不知有醫學史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 現在醫學院低年級大多把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列為必修課程。這些課程都是初中、高中時略有涉獵的,與醫學院的專業課程無關,所以大多數學生學得不起勁。如果我們把這些課程改為中西醫學史、疾病史,就可使低年級醫學生早一點接觸到醫學人文,也可藉這些課程來擴大醫學生的心胸,幫助他們將來成為一個有文化、有見解、有歷史觀的傑出醫師。 一八八五年(日本明治十八年),對醫學史頗有研究的山科元忠從中國藥材麻黃中抽取麻黃鹼;長井長義繼起研究,命名為Ephedrine(麻黃素)。這是日本學者自生藥中提取的第一種生物鹼,轟動一時。經過很久的一段時期,它的利用價值僅止於調製眼藥。直到民國十三年,北平協和醫學院的陳克恢研究麻黃鹼的藥理作用,發現它具有治療氣喘的特殊效能;立即引起世界醫學界的廣泛注意,一躍而為世界的名藥,至今尚為醫界所樂用。山科元忠、長井長義、陳克恢三人都對中國醫學史有精深的造詣,所以能於古文獻中提煉出新藥。這是醫學史有助於今日醫學的一個例子。 無論從教育立場,或是從醫學立場來看,盼望教育部有鑑於此,重申前令:在醫學院開授醫學史課程;更盼醫學院長本此認識,樂為遵行。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航空城土地文史紀錄第一場演講資訊資訊來囉,報名資訊容後公告
講者:陳伯義
講題:紅毛港遷村對桃園航空城的啟示
時間:民國110年7月8日(星期四)下午2-4點
會議方式:Jitsi Meet(請點選以下網址或掃描QR CODE進入線上會議),https://reurl.cc/1YKp3p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喆閎人文工作室

image203052133_1145615719256173_8772861572200133714_n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富士老師離開,已超過一週。一直想寫點什麼紀念他,送給他。遲遲不動筆的原因,一則因我倆並無真正師生之誼、也未曾有同事之誼,私下交往更不算密切,按理說我沒有資格寫點什麼的,但,有些感謝的話已無法當面訴說,當年的疑惑也還未完全解開。

     2012年,我博士畢業,初到中原大學任職,曾先後送給林富士老師《當中藥碰上西藥》、《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等書。他在研究室提點我,要我好好寫科技部計劃,他說那對一位新的研究人員很重要,特別囑咐我年輕人不要貪心,每年經費大約編在35萬上下最好。林富士老師說,他剛進史語所時,和杜公說他很擔心史語所的評鑑太嚴格,害怕不能通過,而且研究者最怕江郎才盡,他擔心自己就是那位可能會被淘汰的人。林老師說,當下杜公罵了他一頓,囑咐他努力讀資料、寫文章,題目只會愈來愈多,不可能會沒有題目可做。林富士老師說,那幾年中,他每讀資料有所靈感或挖掘到新題目時,一定勤做筆記記錄下來,後來筆記本上已有幾百道研究題目可做,當年的擔憂也就煙消雲散了。林富士老師用他曾為「新人」的心境啟發我,一位新進大學老師應該怎麼做研究。我非常感謝他,並把上面的經驗改寫放在我的《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書中,2020年底送他時,他那時已很虛弱,我不敢當面打擾,只放在信箱中呈交,可惜未能聽到他進一步的想法。

    更有意思且讓我至今仍有小困惑的,就是有一年(大約是2013年前後)在一場飯局上,王汎森、林富士幾位老師都在,林老師坐我旁邊,突然跟我說:「你要感謝我!我有幫你。」我一愣,心想到底是甚麼事?但林老師沒有繼續說,我也不敢追問,只是說:「我當然很感謝老師。」當時是有一點怕林老師,實在不敢多問。那時林富士老師申請到一個研究中國檳榔史的科技部大型計劃,要辦一個展覽,那時他已心繫數位人文的發展。我後來去湖北武漢參加荊楚文化研習營,帶回許多當地特殊的檳榔,全部拿去送給林富士老師。他當時非常高興,邀請我去參加展覽,還把這些檳榔食品當成展覽物、寫入導覽手冊,日後也成為數位化的展品(如照片)。我當時這樣想:「我到底要感謝什麼?」在還沒弄清楚的狀況下,我想送個檳榔(研究物品)聊表謝意,如此而已。林富士老師也提醒過我,不要去猜你的論文或計劃審查人,有時表面跟你很好的人,正好是砍你的那個審查人,而常常嚴厲指責你論文缺失的審查人,還不苟言笑,卻可能是把你提起來的那位貴人,他彷彿是在說自己,林富士老師一向對學術有很嚴格的要求。

    最終,人一生的成就是無數貴人所賜與的,林富士老師絕對是我學術生命中的一位貴人,我會把那份未知的感謝永遠放在心中,努力做研究過生活,來報答您在內的無數貴人。謹以此文紀念林富士老師。

130882

130883

130884130881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的電話專訪,整個節目聊得很開心,貼在這裡供大家參考,有講到清冠一號。

#老皮說史 #很多病況也都是久別重逢嗎 #歷史是不是真的不斷重演著

2021.06.24 人來瘋江太來了 專訪【古人是怎麼對付瘟疫的?】皮國立 老師

 

網址:2021.06.24 人來瘋江太來了 專訪【古人是怎麼對付瘟疫的?】皮國立 老師 - YouTub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吧,先跟大家說,這根本就是自爽,但改到這樣的文字時,還是會很開心啦,謝謝同學們。

(A同學)……另外我特別欣賞(喜歡)皮教授的授課風格。皮教授的歷史課在那些老生常談而無聊的歷史事件中,穿插許多歷史人物的奇聞軼事,而電影欣賞更能清晰明確感受歷史事件,讓人會對這堂課有所期待。以往國高中上歷史課必定與周公神遊的例行公事,在皮教授的教室竟然不曾出現過。

(B同學)……一開始要先和老師坦承一件事,在還沒上您第一堂課的時候,我是對歷史一點興趣都沒有的,甚至覺得到大學了還要修一堂必修的歷史,簡直是曠日廢時,但是我還記得第一堂課在文學院的教室裡面上課,老師就已經展現出個人的魅力以及幽默感,讓我慢慢對這堂歷史課改觀,到了後來,老師推薦了一些書單、講述口述歷史,就連期末考原先的設定都讓我們民主的投票決定。每次禮拜五的歷史課結束,也就代表一個禮拜又過了,雖然很期待周末的到來,但也很期待下一次上歷史課的時間,因為老師用著幽默卻又準確的方式,像是講故事的那樣讓我們了解歷史的來龍去脈,有別以往國高中的歷史課,這也讓我歷史課沒有缺課過。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上海中華書局2019年出版的《近代中西醫的博弈:中醫抗菌史》,編輯那天來訊說獲得了一個什麼「2021年絲路書香工程」的資金獎勵,由130家出版機構中選出324種圖書,作為今年度資助項目,我這本書可以翻譯成俄文出版,雖然不知道是怎麼遴選的,但是有資金可以補助翻譯出版,總是好的,樂觀其成,能把中醫藥歷史推展出去,自己也感到很開心,謝謝編輯吳艷紅的努力。後記,她很努力催生我下一本書,沒事就會提醒我,真的很盡責。

imageNonameAAA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閔凡祥教授主編的《中文醫史研究學術成果索引(20世纪初至2019)》,全書共22百多頁,真是鉅著,送來一本,非常感謝,該書可做為醫療史研究學者與研究生的指引,從中找找看有沒有可以進行深化的題目,是一本很好的醫史參考書。

image
imag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川安老師在「台灣歷史評論」談新書《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
講題:
「三星堆如何改變我們對於中國古代歷史的認識?」
與談人:蔣竹山
6/15(週二)晚間7-9

「跨界的東亞史系列演講」
師資培育中心精進教師計畫

#希羅多德沙龍
#台灣歷史評論直播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線上會議

我們邀請到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林孝庭教授,主講「蔣經國的臺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臺灣」,這是全球首度運用《蔣經國日記》做出的研究。另外還邀請到劉維開教授、黃克武教授與談,相信能夠激盪出知識的火花。會議名額有限,歡迎報名參加!

「蔣經國的臺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臺灣」
日期: 2021/06/23
時間: 14:00~17:00
地點: 線上進行

主講人:
林孝庭(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胡佛檔案館東亞館藏部主任)

與談人:
劉維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蘇聖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蔣介石研究群

線上報名:https://reurl.cc/Ak76gZ
將於會議前依「與會名單」,寄送視訊會議連結。
 
演講摘要:
2020年2月,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正式對外界公開蔣經國私人日記,這是繼2006年蔣介石日記開放後,另一件引起全球華人社會與學術界矚目的盛事。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在中華民國總統任內離世後,三十多年來,其歷史地位與評價仁智互見,也引發不少討論。主講人林孝庭將以大量中、英文檔案史料為研究基礎,包括蔣經國日記的新材料與臺、美、日、英新解密檔案,揭示1970年代起,當國際政治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國府失去代表「中國」的正統地位後,臺灣從威權統治逐步走向政治本土化與民主化的曲折進程。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好!

桃園學研究中心將會在七月開始舉行【歷史課綱中的臺灣史】系列講座,有意參加者可以先點選底下google表單報名。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8-fD-8eLFB4hB7gAvj7sVdHs1lfMIiE5ykowmzs8mTPhroA/viewfor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章開沅先生今天與何兆武先生一同仙逝(2021年5月28日),史學界可謂一日痛失兩位英才。2014與2015年,有機會和中原大學的同事連續兩年帶學生去華中師範大學,都見到章開沅先生,他真是一位毫無架子的老者。章先生還贈送《章開沅口述自傳》給每位師生,我後來還把他口述史封底的一段話,寫在我的《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內,原文是這樣的:

……做學問的最佳精神狀態是什麼?簡單地講,就兩個字,一個是「虛」,一個是「靜」。「虛」即是虛空,腦中沒有絲毫雜念,沒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羈絆,沒有計畫項目,沒有考核,甚至於沒有自己以前的一切理論知識,將自己完全放空。「靜」即寧靜,不生活在熱鬧場中,才能寧靜;心不為外界誘惑所動,才能寧靜。能虛能靜,方能神遊萬古,心神專一,思慮清明。「虛」「靜」的學者,在旁人看來,可能是「發瘋了,癡呆了,入迷了」,但這確實是做學問的最佳精神狀態。擁有「虛」、「靜」的學者,是純真的學者;越「虛」越「靜」,純真度越高,他不是為了計畫獎金或評鑑需要而寫作,而是他真的樂在其中。一個學者最終能達到什麼樣境界,開創什麼樣的局面,和他的純真度是大有關係的。

      這張照片內有諸多回憶,那些年和老同事的快樂時光,章開沅的入鏡,成為回憶的一瞬間。後來寫書時,作為一種勉勵,希望自己和未來的史家都能永不忘懷那份最初的「純真」與對學問的單純執著,不被困難打倒、不被俗務纏身,能優游享受讀書與研究的樂趣。

image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帶研究生回顧抗戰史研究,參考了以下文章,並帶他們認識一些抗戰史的資料。包括了劉維開,〈2019年臺灣出版抗戰史籍介紹〉、亞•羅曼諾夫,〈21世紀以來俄羅斯研究中國抗日戰爭史的新趨勢〉;蔣杰,〈2000年以來法國的中國抗戰史研究述略〉;葉銘,〈新世紀以來臺灣地區抗日戰爭史研究述評〉(上文皆2020年刊出)。現在抗戰史研究較過去更為多元,研究者紛紛從國民政府對當時國際局勢的重視與理解,大陸學界也不斷呼籲將抗戰史放到世界大戰史中來尋求琪國際意義,頗符合抗戰史的新趨勢。

         另外,蘇聖雄的二篇回顧也相當詳細,值得參考:〈從軍方到學界:抗戰軍事史研究在臺灣〉,〈世變與史學:臺灣學界抗戰史研究的興起與發展〉,聖雄的研究回顧做得非常紮實,鳥瞰了臺灣自戰後至今的整個抗戰史研究,以及軍事史從軍方轉向民間的歷程。我跟學生說,過去我都研究醫療史居多,原本不應碰抗戰史,但因為我的老師呂芳上一直鼓勵我要從大處著眼,政治、軍事史還是骨幹,不可偏廢,所以我很感謝老師當年的鼓勵,以至於我現在可以、敢於談一些不那麼醫療史、疾病史的東西,畢竟要教研究生,視角還是廣一點比較好。聖雄還把我的幾篇文章訂為「新軍事史」風格,很感謝他。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眾史學(又稱大眾史學)的範疇,其囊括之呈現方式非常多元,包括歷史扮演、電玩遊戲、影視史學、數位人文,但大體總須符合「大眾的歷史」、「歷史是寫給大眾的」、「歷史是由大眾來書寫」三種意涵,[1]而這些歷史之展現,往往就是閱讀寫作之後所呈現之多元成果。在台灣,因為面臨畢業生就業之問題,大學歷史教育也開始注意到大眾市場或與就業相關,故有時也以應用史學、實作史學、應用哲學等課程為名來框定學程,大眾史學的幾個領域則被植入其中,成為一種綜合之發展規劃,大概是現代台灣非常流行的新式課程設計,今後應該會持續拓展。美國自1970年代開始出現傳統歷史學博士的就業危機,逐步發展下,羅伯•凱利(Robert Kelley)和威斯利•強森(Wesley Johnson)1976年開始發展公眾史學課程,要求學生針對機構、公司、企業、社區等領域進行具職業性的「任務導向」,還需要到機構內進行解決問題式的實作課程。這一領域發展到後來,已成為眾多歷史系畢業生的就業訓練,包括設計博物館的展覽、保護與解是過去的物質遺產,包括歷史建物和檔案;或是提供政策與研究成果、運用新媒體與歷史元素行銷和廣泛的歷史教育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大眾史學之範疇,[2]也是本書新歷史研究法倡議歷史閱讀與寫作的實際用途。但還須注意,高等教育不能只是意識到這種改變,還要幫學生規劃未來實作的場域,以及成果和就業之間的關係。這當中的擔憂還是有的,桑兵就指出,要把史學跟旅遊、影視、電視等大眾文化結合,就必須提高影響力和能見度,終將依靠不擇手段與行銷;而史學研究必須嚴格遵守學科戒律,訓練過程中必先耗費大量心力與時間,非長時間訓練難以見到成果,若學生已不能自持自律,一旦墜入流行文化,則想盡辦法與熱門科系掛勾,撰寫的文字不具客觀立場,也無法檢覈是非對錯,則對史學的專業化將產生重大傷害,實已脫離了「史學」的範疇,[3]更重要的事,淺談一點應用,恐怕還是得不到業界的認可,又將落入低薪的惡性循環。所以,在應用與專業化之間,這兩種教學研究取徑如何妥善調和融通,增加史學方法的附加價值,取其利而去其弊,實考驗著未來文史科系師生的智慧與抉擇。

        要將人文素養化成實際的就業力,就需要產出具有市場價值、符合大眾需求的具體成果,這些都需要學界持續來注意。而閱讀寫作方法依舊是在整個藍圖中的學生所必須具備之基本能力,它將使得產出的成果更有理念、層次與內涵,並且與眾不同。過去,學院的改變略顯緩慢,研究所的課程還是以「研究」為主,這樣似乎也沒有大錯,但當失業博士愈多,學用落差擴大,這個文史教育的平台地基就將鬆動,岌岌可危,很多人尚未充分注意到如何將研究方法轉化,成為實際的就業能力,甚至更長遠的人文專才鑑定或執照之可能,也不是不能思考,筆者所論,不過拋磚引玉,提出一些腦力激盪的層面,這本書《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只是開始,限於篇幅和可讀性,並無法再多作長篇大論,若再將影音製作、遊戲構思、新聞報導等非虛構寫作這些應用方法摻入,可能失之駁雜,故僅點到為止。[4]新的歷史研究方法不再只單純強調是為學術而學術,也不會被批評學者「不過是在小圈圈裏面求得自我滿足」,讀書寫作的技巧有大用,希望能讓文史教育與研究有更好的發展,思索如何將史學家的讀書與寫作之實際功能與意義進行擴大,讓喜歡文史的學子們取得更寬闊的實踐與成就。

 


[1] 蔣竹山,〈當歷史成為商品:近來英國大眾接觸歷史的幾種管道--Consuming History談起〉,《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8(2014),頁185-203,以及張隆志的主編序。

[2] 李娜,《公眾史學研究入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頁1-35

[3] 桑兵,《治學的門徑與取法:晚清民國的史料與史學》,24-25

[4] 影音製作和遊戲創作,都需要有專業的軟體應用甚至是開發技術來配合,這一點未來文史科系的課程也可以帶入。至於圖像分析與創作,藝術史、漫畫史更是很好的切入點。新聞、報導等非虛構寫作,則已有不少專論,可參考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著,馬克•克雷默(Mark Kramer)溫蒂•考爾(Wendy Call)主編,王宇光等譯,《哈佛寫作課》,頁8-1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文字,選自 《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
 

    在西方,即使在十九世紀,歷史也大多是男性文人的書寫專利,他們多擁有富人、紳士、公務員、政治家等多重身分,「史家」的概念相當寬泛,而且多與政治事務相關。[1]而在近代中國,專業史家是二十世紀後才出現的概念,它透過制度性研究機構的培養與資金支持,培養一批純粹以做學問為工作的史學工作者,例如中央研究院的歷史研究單位可為代表。[2]這影響相當巨大,因為後來所有的歷史系幾乎都以培養這種專業史家為主,而忽略其他能力的訓練;但實際上,社會並不需要這麼多的專業史家,這些被訓練出來的專業史家有了位置後,也很少去在意超額的問題,或是思考文史教育更多應用之可能,這是很可惜的「學用落差」。在西方也如此,特別是美國,史學發展的高度職業化引發不少批評,例如博士論文鑽牛角尖,擠滿了上千個註腳和冗長的書目,既呆板又無意義。歷史學者只會大量引註,卻不懂得想像與創作等等,這些發展都將歷史學的各種可能給扼殺掉了。[3]所謂歷史學的方法訓練,不應該只有寫學術論文而已,目前已有歷史系注意到應用史學的發展,但其成效仍在觀察中,若讀過本書前面內容就可以知道,本書所談正是閱讀、寫作的「史學方法」應用,此方法並不是只能用於狹隘地研究學問而已。「寫作」就是所有敘事能力的核心技術,敘事以文字寫出,乃最初步、原始的形式,所以才一開始就談寫作。但要活學活用,懂得實用,成為職場競爭力,就需要訓練從文字書寫到影音甚至口語的各種表達形式。閱讀寫作之能力,正是培養對任何專業之敘事、策畫、擬定策略、執行、評估等技術,因為不管什麼「能力」,雖不一定要透過書寫,但總需要呈現,讓別人(讀者、聽眾),聽得懂,進一步感動人心,這一點是從大學一直到研究所都可以訓練的「應用」能力,不管什麼寫作、行銷、企劃、文案、業務、廣告、影劇等事業,不都需要寫作與敘事能力嗎?例如企劃和文案、博物館策展計畫,看起來好像很難,一般歷史系根本沒有開設相關課程,但其實蒐集資料,把過往的好企畫案拿來摘要、閱讀,這不是就是前述「摘要」的功夫嗎?蒐集好的企劃案,問一個好的問題,找資料書寫,其實不都是研究或學術論文寫作方法的變形嗎?你若會像史家依樣閱讀寫作,又怎麼不會產生相關能力呢?歷史書寫來可以賦予物件生命力和意義,其實講得更明確一點,就是幫人物、老物件、老建築、記憶等進行具體且富有感情的書寫,寫活了、寫真了,那些死的東西就會有生命。拿一件毫不起眼的東西進行觀察、書寫,賦予生命,這就是文化創意中的加值應用,受過歷史訓練的學生,才能掌握這些技巧與過往的故事。所以我才說,從史學出發的閱讀寫作能力,是應該被高度開發且研究的學問。

    無論怎麼看,研究歷史與人文,在這個時代都仍有它的市場,話說「現實是現實」,但很多時候,人生不是只有「現實」,新的歷史學要思索自己學科的本位,要能夠守住一些基本的知識論,再談創新。我認為,可以先將歷史系的能力化作實際且具體的能力指標,要重整教學方式,因為目前臺灣歷史系的主流課程還是在訓練學者,但學者並沒有這麼多。廣義文史科系的大學畢業生,驟然投入職場,等於是不教而殺。臺灣太多的檢定、指標、數據,用固定的模式去培養人文素養,必定失敗。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不能用絕對統一的標準,所以教學與課程也要適度創新與鬆綁。我認為,第一步就是要減少過往專業之必修學分,增加彈性選修的幾個「模組」,例如「語言模組」即重視第二外國語之訓練;「電腦程式模組」,則重視人文學科與數位人文、科技之整合應用;「影視與多媒體模組」,則著重訓練歷史與新聞、製作紀錄片、劇本理論等課程;「商業行銷模組」,則可訓練歷史系學生在金融行業中考取相關證照或分析資料、大數據解讀之技能,依此類推,模組可依各系所師資、特色與新趨勢,隨時靈活調整。以目前各大學的「應用史學」課程來看,略為零碎,學生不會修個一、二堂課,就會產生跨領域的「能力」,至少要有一個「模組」,大約18-22學分的課程,才會略有基礎,而且修課不能過於分散。還要注意,學院的老師聘任來源仍是來自學院本科系或國外生產的博士,他們的訓練大部分都是舊的,而非真有應用史學的專業訓練,而且也完全沒有應用的產學實作經驗,這樣的應用史學只有一招半式,闖不了天下。比如GIS或數位人文,會一兩種技術,好像很不錯,但是業界並不需要這樣的人才,那些技術,訓練一、二個月就可以隨便找一個研究助理來頂替,而且資工、資訊科系的人還比較好用,所以「低技術導致低薪」,惡性循環,薪資結構並不會改變;業界需要的「專業」,往往是在業界中產生,而非於學院中被認證,這一因果關係必須弄清楚。你可能會問,是不是加修個「輔系」就好?但問題是,輔系的開課主導權不在文史科系之本身,所以只不過是任他系來規劃,與文史科系本身所應訓練的專業能力和課程規劃又有差距、且有難以整合之困擾。我認為,既要談文史的「應用」,就應該由文史學者和專業的業師、技術人員一同來規劃課程,所以文史類科系若能增聘或合聘幾位業師,包括比較了解AI發展與數位人文趨勢的資工、資管科系,要能真實具有專門技術者,才可收課程整合之實效,也才是真的「跨領域」。設計不同的模組供學生選修,其實就等於是修一個應用實務的技術,讓不走學術的學生可以充實就業能力,這才是真的應用史學。

 


[1] 莎拉•瑪札(Sarah Maza)著,陳建元譯,《想想歷史》(臺北:時報出版,2018),頁207-208

[2] 王汎森原著,王曉冰譯,《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臺北:聯經,2013),頁101

[3] 蔡石山,《西洋史學史》,頁320-32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衛」歷史學者蔣竹山

作者:曾夢龍 2021-05-14 23:33

 

如果你對歷史普及和史學趨勢感興趣,多半對蔣竹山這個名字有點印象。

他被看作新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推手,創立的新文化史網站在史學愛好者和研究者當中很有影響;他常常出現在各種歷史書籍的封面和導讀中,為出版社主編新史學叢書,比如「全球視野與物質文化史」系列的《植物與帝國》《設計異國格調》《奢侈與逸樂》等;他也辦了很多推廣新史學的活動,比如動物史、情感史、概念史、醫療史、環境史、閱讀史、食物史、海洋史、全球史、歷史記憶、歷史人類學、博物館歷史學,令人眼花繚亂。

20213月,蔣竹山出版新書《看電影,學歷史》,這是本歷史通識讀物,源自他在大學開了近20年的課程「電影與社會」。蔣竹山覺得,電影像是一扇窗,希望通過電影引導讀者思辨歷史問題,培養分析與理解事物的技巧。「此外,還希望讀者能認識到,看待歷史不應用現代的觀點,而是要回溯當時的脈絡,立足於當時的經驗與看法,採以‘神入’(即同理心,Empathy)方式。」他在這本書的前言中寫道。

於是,你可以從電影《荒野獵人》瞭解北美的毛皮貿易、白人與原住民的關聯;隨著《海洋深處》探尋人類第一個全球性產業——捕鯨業的歷史;從《希特勒回來了》思考戰後德國的歷史記憶光譜;從《伊本·白圖泰》看橫跨亞洲世界的中世紀旅行者;從《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看17世紀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跟著《霸王別姬》從戲曲看近代中國等等。

20214月,我和蔣竹山做了一次視頻訪談,聊了聊他為公眾普及歷史的心得和想法;怎麼看待歷史學研究從社會史到新文化史,再到全球史的轉向;他自身的研究又如何受到新文化史和全球史轉向的影響。

在許多人眼中,蔣竹山在歷史學界是個「前衛」的人,一是他穿著打扮時髦,頭髮挺有特色;二是他不願受傳統束縛,喜歡創新,熱衷介紹學術前沿。但是,他也不贊同學者盲目追逐「前衛」:「我倒不會覺得新的東西就一定好,只是說它會讓你在舊文獻裡找到一些新的關注點。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新史學家,所以不見得大家一定都要轉到新,或者一定都繼續做舊。」

讓普通人對歷史感興趣

2003年秋天,當時還是大學講師的蔣竹山想通過電影教歷史,但擔心學生對歷史不感興趣,所以把課程取名「電影與社會」,「先把學生‘騙’到課堂上來,再夾帶一些東西」。第一年開設時,他只講性別電影,並將每年12月的國際女性影展花蓮巡迴場列入課程活動,一百多位學生參與修課,反響熱烈。

後來,這門課的課程設置調整過多次,除了性別,加入全球化、記憶與鄉愁、戰爭與媒體、國家與社會、族群認同等議題。每部電影的課程內容定型為四部分,先是「電影本事」,講述電影的基本故事;再是「電影裡沒說的歷史」,探討電影裡的歷史片段;然後是「像史家一樣閱讀」,援引和導讀當代史家的作品或歷史文獻;最後是「用曆想想」,啟發學生討論問題。

蔣竹山稱,和十年前不一樣,現在學生都是「手機世代」,影像不見得對他們有太大吸引力,所以老師不能只放電影,讓學生自己看,要學會設計不同橋段。

除了《看電影,學歷史》,蔣竹山還寫過兩本歷史普及讀物。一本是《裸體抗炮:你所不知道的暗黑明清史讀本》,改寫自他20年來所撰的明清文化史論文,探討物、身體與社會文化的關聯,包括裸體抗炮、過癩習俗、士人的身體書寫、五通神、官員的拉薩之旅、清代姦情的社會文化史、纏足的修正史、物的十七世紀流通、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呈現一場明清的感官世界之旅。

另一本是《島嶼浮世繪》。蔣竹山稱,寫這本書是想說服學者寫一些給大眾看的書,所以自己先做一個示範。在書中,他用41個關鍵字,如銅像、地震、服裝、麻雀、咖啡店、寫真館、納涼會、圓山動物園、臺北鐵道旅館,書寫和臺灣地區民眾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史(1895~1945)。

雖然已經有許多人意識到公眾瞭解歷史的必要,甚至誕生了大眾史學(PublicHistory,又譯為「公眾史學」、「公共史學」)這一派別。但是,由於學術評價和觀念偏見等原因,真正踐行大眾史學的學者還是少數。

皮國立稱蔣竹山是老師輩,自己年輕時因新文化史網站知道他,後來和他常有通信和學術交流。受其影響,現在皮國立運營了一個網站「歷史學X醫療史新時代」,也和蔣竹山成為同事,在「中央大學」任教。

他對我說,像蔣竹山這樣願意向公眾推廣歷史的學者在學界比較少見。「我們現在一直講大眾史學,可是傳統歷史系跟那些比較有名望的教授,他們不管歷史學大眾化,覺得歷史是高深研究的學問,有很強的學術脈絡。但是,在這個時代,對於大部分不是歷史系的民眾,你怎麼讓他接觸更多歷史,讓他喜歡歷史,不可能給他看一篇很硬的學術文章,要用其他方式。」

2003年,蔣竹山寫過一篇對南開大學教授余新忠著作《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的評論,「有鼓勵讚揚的話,也有不少批評性意見」,余新忠說,「雖然我不完全同意他的批評意見,但一些批評意見對我有幫助,甚至有觸動,所以我主動寫了一封郵件,向他表示感謝」。兩人因此結識,成為相交十多年的好友。

在余新忠印象中,蔣竹山對資訊傳播的公益工作很熱心。他敬重大眾史學這類工作,對我說:「這樣的工作做得好比我們這些站在象牙塔的人對社會的影響更有直接效應。當然,沒有象牙塔真正的知識生產,推廣也是不可能的。」不過,他也覺得,蔣竹山在大眾史學、前沿追蹤、舉辦活動、外出講學上面花了太多時間,可能多少也會影響他在具體研究中扎實和深入程度。

關於大眾史學,不同國家有不同發展,遠比學者普及歷史的單一維度豐富。

蔣竹山在《看電影,學歷史》中就介紹了英國大眾史學的最新趨勢,包括越來越多著名學者從學院進入影視、出版、媒體等公共領域,接觸社會大眾,典型代表為西蒙·沙瑪的《藝術的力量》、尼爾·弗格森的《帝國》等;地方史受到歡迎,地方檔案需求增加,以及各式各樣的文化遺產方案等;大眾考古活動流行,「尋寶」的金屬探測構成興趣社群;越來越多人熱衷跳蚤市場、古物交易、拍賣。「收藏」成為大眾建立自我認同的關鍵之一,西方有25%30%的成年人認為自己是收藏者,其中三分之一住在英國;歷史角色扮演活動、歷史紀錄片、數字歷史興起,等等。

「在這個人人都是史家的年代,歷史已成為商品,歷史消費者可以通過物質媒介接觸歷史。大眾不僅可以通過學院史家掌握歷史知識,也可以借由大眾文化發展趨勢下的虛擬轉向(virtualturn)與視覺轉向(visualturn)接觸歷史,並以此為起點發展他們自己的敘事、故事及歷史經驗,這種趨勢在英國尤其明顯。」蔣竹山寫道。

在接受採訪時,蔣竹山稱,英國的趨勢是歷史成為商品,這對美國史家來講,憂心忡忡,覺得可能流於通俗。美國的大眾史學比較傾向於歷史學家寫給大眾看,關注博物館怎麼扮演歷史教育的重要平臺,史家如何參與地方社區發展等,這方面內容可以參看浙江大學教授李娜的《公眾史學研究入門》。

「我不見得特別喜歡美國,或者特別喜歡英國,尤其在我們這邊,你同時要去關注。有一塊,現在年輕人的歷史知識是打電玩打出來的,所以遊戲本身變成值得探究。像中國人民大學姜萌教授在編《中國公共史學集刊》,裡面就提到‘遊戲史學’。」蔣竹山說。

他覺得,有些學者對商業這一塊嗤之以鼻,但對另一些學者來講,你越不理它,就越不瞭解它,覺得是旁門左道,但其實社會非常大一塊的人在通過這種方式接觸歷史,需要史學裡的人特別關注和研究。如果史家要保護大眾的歷史意識,他們首先就必須要瞭解民眾是如何被告知且擁有歷史資源的。

從經世濟民到聲色犬馬

除了大眾史學,蔣竹山另一重要工作是介紹國際學術前沿。正如余新忠所言:「他對前沿學術的關注和追蹤,在整個大陸和臺灣史學界,都是很突出的,特別對我們醫療史研究來講,更是如此。」

蔣竹山稱,20世紀的歐美史學發展有兩次重大轉變。一是1960年代以來,社會史挑戰傳統史學,成為史學研究主流。學者遠離精英的歷史,轉向自下而上審視歷史,關注普通人、被邊緣化或被壓迫的人的經歷。

二是1980年代發生語言學轉向,新文化史取代社會史成為學界寵兒。他援引英國歷史學家彼得·伯克的說法:「新文化史的史家們大多認為,個人是歷史的主體,而非客體,他們至少在日常生活或長時段裡影響歷史的發展。新文化史的最新發展方向是在文化裡包含了政治、飲食、服裝、日常語言、身體等主題。」

歐美史學這些變化逐漸擴散,身處其間的蔣竹山,學術關懷重點隨之發生變化。

1987年,蔣竹山考入「政治大學」歷史系。他回憶,那時臺灣高校的歷史教育處於傳統的政治史、制度史、外交史轉到社會史的階段,所以比較強調斷代史、國別史。不過,雖然學院大部分是老教授,但少數從美國回來的老師給他們帶來新的研究趨勢,包括介紹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何炳棣的《明清的社會史論》,衝擊很大。

「我看書有一個習慣,會看一些不是傳統史學的東西。那時候臺灣在流行年鑒學派,我後來的老師梁其姿,在我大學的時候已經編了一些書,把年鑒學派的一些重要論文翻譯進來。臺灣出現一個刊物叫《新史學》,代表從傳統走到比較西方史學訓練。我大概大四時接觸這些東西。」蔣竹山說。

1991年,蔣竹山進入臺灣「清華大學」念思想文化史。當時,許多西方漢學家會到學校講學,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本傑明·艾爾曼(BenjaminA.Elman)。艾爾曼開設的課叫「十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教育與社會」,主題雖是「教育」,但重點強調「社會」。蔣竹山在這門課上閱讀了許多歐美社會史的重要著作。

他說:「第一代美國漢學家費正清,最早從沿海城市看中國問題,有衝擊才有回應。但是,到艾爾曼這一代,他們從比較社會史的方式研究中國,所以你會看到很多在研究士紳、宗族、廟宇等。這其實代表《在中國發現歷史》那本書裡一個大的方向。艾爾曼的思想史也開始轉向社會史,看起來還在研究思想,但背後在談思想在某個時代怎麼跟社會結合,變成影響社會發展的重要關鍵。比如談宋明理學,朱熹的思想怎麼變成地方社會運作非常重要的支柱。那時最常被提到大概是孔飛力的《叫魂》。」

受艾爾曼啟發,蔣竹山的碩士論文看起來在做宗教史,但是從社會脈絡去做宗教,談地方社會跟宗教之間的關聯。當時,學界關於上層文化跟通俗文化之間有一場論辯。他恰好讀了論文集《明清時期的通俗文化》(PopularCultureinLateImperialChina),裡面講了很多民間信仰,所以最後做的是「五通神」研究。

1990年代初,蔣竹山參加一個「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讀書會,開啟他日後對醫療史的研究興趣。不過,他關注的醫療史以文化史取向居多,第一篇醫療史研究明清華南地區麻風病,就是從該讀書會的報告發展而來。

博士期間,蔣竹山轉向醫療史,開始從身體史的角度研究醫療,於是有了陰門陣、晚明祁彪佳家族的醫病關係等研究。有一段時間,他甚至想做明清身體史研究,但最終研究的是「物」的歷史,也就是東北人參的歷史,成書為《人參帝國:清代人參的生產、消費與醫療》。

他回憶:「有一本書對我影響蠻大,叫《歷代醫師筆記》。它把所有筆記裡跟醫療有關的資料全部摘錄出來。我慢慢摸索出來,筆記裡怎麼那麼多人參?我就問老師(注:蔣竹山的碩博導師都是梁其姿,現任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兼歷史講座教授),這個題目可不可以做?她說,可以。」

「剛開始覺得這是個醫療的課題,後來發現這跟清朝內務府息息相關,因為它是專賣制度。它怎麼開發東北,怎樣透過內務府專賣,然後賣到江南,所以跳脫醫療史範疇,有政治、經濟、社會蠻多不同層面。整個環節接起來,你會看到在做人參的社會生命史,物的背後有一些制度或者人在影響物的流通、發展。」

蔣竹山稱,曾有學者認為,當代臺灣明清史研究的走向可以概括為「從經世濟民到聲色犬馬」。他覺得這話一點都不誇張,體現了「文化轉向」。

在大陸,社會史和新文化史的轉向同樣影響到研究者,比如「華南學派」的歷史人類學,如劉志偉、科大衛、鄭振滿;南開大學成立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推動社會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研究;王笛提倡微觀史、新文化史,寫出《街頭文化》《茶館》、《袍哥》等作品;趙世瑜、孫江、楊念群、張仲民等學者都採用了新文化史的研究方式;新史學相關的刊物和書籍不斷湧現,羅伯特·達恩頓、彼得·伯克、娜塔莉·澤蒙·大衛斯、林·亨特等新文化史家的作品都有大量中譯,等等。

有關新文化史導致史學破碎化的擔憂,蔣竹山認同王笛的看法,覺得這是個假議題。新文化史的量遠遠不夠,根本沒有衝擊傳統史學。但是,在臺灣,由於史學工作者數量有限,傳統史學非常擔憂新文化史的衝擊。

皮國立稱,像他的老師呂芳上對此就有很深的危機感。「醫療,有意思!情感,好新奇!動物,好快樂!這些歷史都很有趣。但我的老師呂芳上先生認為,歷史的主幹是軍事、政治、經濟、外交,不能偏廢。大陸人數多,學術呈現百花齊放是很好的發展。可在臺灣,研究歷史的人沒那麼多,所以當新文化史很紅時,另外一派的人很緊張,覺得他們的話語權可能會消失。」

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熱

蔣竹山稱,21世紀初,新文化史在美國獲得空前勝利,沒有人再去標榜自己做的東西是新文化史,內化到所有研究。但是,新文化史因為過於關注虛構、表像、符號,熱衷探討什麼被建構、發明,導致傳統史學社會、實體的層面被丟棄。大概在2010年,另外一波變化發生,全球史跑出來。

「你如果去找全球史的源頭,更早會有一些關鍵字跑出來,但它有一些是外在的東西。所謂外在,‘9·11’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9·11’之後,美國史學家開始跳脫西方中心觀看其他世界,瞭解歷史裡西方文化跟其他文化之間接觸的關聯性。比如,2010之前就有一些重要著作跑出來,彭慕蘭的《大分流》是非常重要的作品,看起來是中國史,但是後來變成研究18世紀前後世界史的參考讀物。在他之前,也有一些相關研究,比如貢德·弗蘭克的《白銀資本》。」

彭慕蘭認為,1800年之前,中國與歐洲在經濟發展方向大致相同,此後才有了「大分流」。「大分流」最主要的關鍵不在於過去說的技術創新等,而是一種偶然因素,也就是所謂地理上的好運帶來的能源革命,以及海外人力資源的特權。這一歷史變遷和白銀密不可分。缺少白銀,16世紀後期及17世紀初期中國商品的全球出口就不可能出現。

蔣竹山覺得,這些論點影響了後來的卜正民、歐陽泰、包樂史等漢學家,引發關於大分流的各種爭論,誕生了一系列全球史著作,包括《維米爾的帽子》《塞爾登的中國地圖》《從丹藥到槍炮》《看得見的城市》等。他們認為,工業革命之前,世界中心是在亞洲,尤其在中國。

「他們寫的明清史是把明清放在世界框架裡去看,所以老外會覺得他們不是在寫中國史,而是在寫世界史,只是所有寫的課題都導向中國在那時的重要性。這個時代他們的主流看法就是這樣,轉向看亞洲,看中國。」

受此影響,蔣竹山的研究也轉向全球視野,最近正在做味精的全球史,主要關注它在東亞的流變,講述一個物的社會生命史。

比如,味精是一項化學工業發明,開始被認為是現代性的科學產物,但在1980年代變成具有負面意味,為什麼人們的看法會發生這樣的轉變?味精如何塑造亞洲乃至世界的味覺?

味精剛發明時,打入日本市場是靠改變年輕女性的看法。因為日本在1920年代有所謂新女性的誕生,所有女性都要走入職場時,不太有時間待在廚房。這種科學發明宣稱讓女性可以快速做出現代的健康料理。

到了民國時期,上海興起國貨運動,所以味精的故事變成愛國企業家如何創造出中國自己的味精,然後與日本競爭。

「通過探討味精在東亞的生產、流通與消費,我們可以認識到受日本影響的幾個東亞地區如何接受這項新商品,並且獲得一場感官與味覺的新體驗。這裡頭有化學工業技術史與產業發展史的關聯,有株式會社鈴木商店的企業史和經濟史問題,有海外推廣的廣告與消費文化的文化史重點,也涉及與20世紀飲食文化變遷有關的感覺史課題。此外,在戰時體制下,更涉及了殖民體制的政治史課題。因而,通過味精的全球視野研究,我們更能理解一種商品的全球化特色。」蔣竹山在《看電影,學歷史》中寫道。

除了味精的全球史,蔣竹山還在做《燕行錄》裡的中朝醫藥交流、透過10本日記寫1941年的全球史、東亞生活史四部曲等寫作項目。

因為全球史比較新,對學者的要求也比較高,臺灣和大陸真正做全球史的人很少。像在大陸,蔣竹山注意到李伯重、葛兆光等學者在用比較全球史的方式處理問題,採取跨文化、跨區域視角。

不過,由於全球史在西方的興起,和新文化史的傳播路徑一樣,先是大量作品被引進中文世界。這四五年以來,中文出版市場掀起一股全球史圖書熱潮。「兩岸三地大概都是出這種書,因為它是一個趨勢,西方現在很紅。」蔣竹山說。

他將這些書大致分為四類,一類是物的交流,比如《維米爾的帽子》《茶葉大盜》《青花瓷的故事》;一類是環境與歷史,比如《槍炮、病菌與鋼鐵》《哥倫布大交換》《瘟疫與人》《1493》;一類是大歷史、比較史、全球化,比如《人類簡史》《西方將主宰多久》《世界是平的》《大分流》;最後一類是帝國,比如《文明》《全球帝國史》《世界帝國史》《未終結的帝國》。

蔣竹山認為,全球史出版熱背後,實質討論的是東西方大分流的問題——近代以來,為什麼西方佔優勢?所以人們會用全球比較的眼光看待和解釋。粗略劃分,傳統一派強調制度,如《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的作者德隆·阿西莫格魯和詹姆斯·A.羅賓遜,新的一派則強調環境,如彭慕蘭、蔔正民、戴蒙德、麥克尼爾。

這種出版熱也帶來一些問題。他擔心可能太「一窩蜂」,議題需要平衡。「你看中信做全球史,後浪、社科文獻也做全球史,大家差異、區隔越來越小,但是還有很多書沒被介紹,而且有不同議題。讀者的嗜好有時是被養大的,他會忽略掉史學其他重要作品,像軍事史、教育史、家族史都各自有相當不錯的作品。」

對於全球史熱,皮國立覺得,這股熱潮只停留在出版市場,對中國歷史學界所起的影響有限,有待觀察。他說:「西方人寫那種歷史,大而化之,一下到亞洲,一下到歐洲,跳來跳去。他們允許這麼做,但在傳統中國歷史論述和評價體系,似乎不太支援。」而且,「有些學者笑笑說,你目前看到的全球史著作,沒辦法探討古代史。一是沒辦法掌握古代資料,二是古代也沒有那麼多跨區物質交換,貿易或文化交流比較少」。

即使停留在出版市場的熱,臺灣和大陸也有一些區別,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余新忠對背後思潮的觀察:

「我們原來的敘事,中國是落後國家,西方是先進文明。在這種認知之下,西方很早就很厲害,中國很早就落後,至少明清以來是這樣。這種認知自然值得反省,無疑我們需要破除西方中心主義。不過有必要注意,反省與批評西方中心主義也是從西方興起,西方全球史研究興起也與此密切相關。但中國社會歡迎這樣的思潮,並積極跟進,相當一部分原因跟民族自豪感有關,希望表明我們曾經強大,到近代因為一些偶然因素才導致落後,現在要重新崛起。」

「我們正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機遇期,這樣的心理和認知可以理解,這樣的思潮也具有意義。但是,作為學者,對於這樣一種潮流,我覺得應保持清醒頭腦。我們不能因為要破除西方中心主義,就認為我們的落後是偶然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固然理應讓我們擁有文化自信,但我們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盲目地認為我們一直都很好,如果這樣,中國近代又怎麼會經歷那段屈辱歷史呢?」

「做全球史的意義,不是讓我們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自我滿足,而是要通過引入全球視野,意識到自己的有限性,不再總把自己想像成世界中心,破解西方中心主義的同時,也要避免東方中心主義,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中國還是美國,顯然都只是人類世界中的一份子。」

關於全球史對公眾的當下意義,葛兆光曾說,它可以達成歷史學的一個崇高理想,即培養世界公民。蔣竹山覺得,作為世界公民,我們不僅要跳脫傳統的民族國家史觀,將自身歷史放在世界史的脈絡下來看待,更要多加接觸全球史著作,以瞭解世界歷史的演變。

 

引自:前衛歷史學者蔣竹山-經濟觀察網 (eeo.com.cn)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謝牟立邦副院長邀請,今天來到了明新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拜訪,大場演講完後中午再來個座談。受疫情限制,有兩班同學無法到場,講完後師生反應良好,相約看看是不是等我虛弱史系列出第二集後再約一次,哈哈,虛弱史系列我已有寫三部曲的打算,慢慢努力,希望三年內可以全數問世。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防疫中的5月11日破口

    昨天直播時,兩位叫獸就已有不祥的預感。

    先撇開其他染病者不說,511新北和羅東的6個染疫案例,都未與任何疑似感染者接觸,這不是孤例,所謂見微知著,疫情恐怕已在社區內散佈開來,還有未知的感染者或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四處移動,這是非常危險的,「不明感染」,代表確實有我們不知道的感染者存在。

    這兩天在校園中,除非是不在意,全國的叫獸們應該都忙翻了,因為大家都都努力盤點各種遠距資源,老皮已在兩門超過100人的課中超前部屬,採用預錄和請講者到場直播的方式授課,讓學生不必到教室群聚。我們在節目中討論了,那100人以下怎麼辦?需要實體到班授課嗎?50人或30人呢?兩位叫獸在節目中不約而同地呼籲,若是班級學生多數同意、叫獸也有錄製、開立遠距課程的要件與意願,就應該立即採取遠距授課。沒想到,言猶在耳,今天感染者又創新高,疫情瞬息萬變,不預做準備、快速反映,根本就來不及。非常時期,減少群聚之可能,絕對是必要的舉措。目前已知,有數個大學已全數課程採取遠距授課,但有些仍維持70人以下繼續到教室上課。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大家或許還忽略了,即使很少人上課的班級,也可能因通風不良而增加傳染之風險。還有一個與去年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一般認為,冠狀病毒在夏天時威力似乎會減弱,但是從最近印度、日本到台灣病例數大增的狀況來看,病毒並沒有因為天氣轉熱而喪失較多的感染能力,反而變得更加猖狂。並且,天氣炎熱,今日於各校園中行走,發現很多師生都把口罩拉下,甚至不戴,那不是因為大家鬆懈了,而是真的太熱,汗水和臉部的油脂和口罩一起黏在臉上,根本戴不久。而老師戴上口罩講2、3個小時的課,更是痛苦,一般都會把口罩拿下來,學生感到緊張,叫獸也感到不安,所以,還是應該儘量採用遠距授課,避免群聚,先等到指揮中心公布的解封日期後,再行打算。

    此外,叫獸還要引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話來激勵大家:「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根本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黑格爾其實不是在罵人,而是要大家更細緻地去體驗過去的教訓。當大家還沉浸在台灣防疫「難波萬」的快樂中,在「家玲」屢次來造訪後,大家開始瘋狂出遊、聚餐,你看母親節的車票,一位難求;再看看五一連假的擁塞,從早到晚,夜夜笙歌啊。我們放鬆了,疫病就回頭了。在疫苗還未施打到一定比率時、在引頸期盼特效藥還未誕生時,減少出遊、避免群聚、戴好口罩、勤洗手,或許才是汲取防疫歷史中最有效的一些辦法吧,大家加油,叫獸會一直陪在大家身邊的,再期待明天病例數下降。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曾感到疲勞不堪嗎?你曾因虛弱而生病嗎?每天新聞都不斷再報,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每天都感到疲憊、身體虛弱,你知道疲勞和虛弱的身體感也是有歷史的嗎?讓《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的作者皮國立帶您來瞭解這段歷史。(謝謝牟立邦教授的邀請)

2021年5月14日(五)(一)人文史哲講座 10:00-12:00 (二)教師成長工作坊 12:10-14:00

地點:【明新科技大學鴻超樓國際會議中心、三樓通識薈萃空間】

講題:虛弱與疲勞的歷史學觀察

講者:皮國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image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台中好好園館餐加敘事力計劃研習,會上認識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的鄭富春教授,她說我的每本著作她都有買來看,包括《跟史家一起創作》和《虛弱史》,還有很久以前的《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等書,真是感動,趕緊合照留念。另外,成大的楊佳翰教授會後也來相認,說看了我的書很有啟發,《跟史家一起創作》內提到的「祖孫的方法」,其實就是設計思考的原理,真讓我非常開心,書有知己讀,有產生幫助,是作者最大的欣慰。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辦理的歷史教科書座談。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共史學與博物館——人人都是自己的史學家的實踐之道(一)

 

撰稿:廖俐瑜
審稿:林志泉、李橋河
攝影:盧悅

 

  熬過期中考週最後一天,終於迎來如花一般美麗的周五夜晚[1],同時也預告著暑期不遠了。為準備110-1的「林場學校」暑期課程,大學PLUS計畫邀請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的黃貞燕副教授前來演講,期待能為計畫核心「生活博物館」提供博物館學的專業切路,並搭建進入田野及摸索行動位置的上位思考。

  演講題目很有意思,是「公共史學與博物館——人人都是自己的史學家的實踐之道」。坦白說,完全看不出和「生活博物館」的關聯何在。懷抱著這樣的困惑,只聽到貞燕老師開場時說,「我今天不是要很直觀的回應『生活博物館』,而是想借用公共史學的觀點,找到做這件事的定位。」霎時,有些明白貞燕老師之意。若說生活博物館強調的是——從尋常中汲取養分,進一步整合地方知識網絡,並逐步形成移動式學習網絡——那麼,該如何在茫茫的日常汪洋中下準錨點?即:生活如何博物館?博物館學作為方法,對生活博物館概念的價值為何?

什麼是公共史學?從WritingDoing的核心關懷

  若欲以公共史學作為後續討論脈絡,則理所當然需要先釐清什麼是公共史學。公共史學(Public History)旨在於以歷史學科訓練走進社區、社會,產生對話、解決問題、探析現象、發展複雜多元的當代詮釋。不過,貞燕老師特別提到:「公共史學是沒有共通定義的。」回望其發展緣起,公共史學在英國最早於1960年代的歷史工作坊運動出現,目標是揭諸民眾史的意義;在美國時,則是1970年代時為發展歷史學多元就業而出現。由此可見,公共史學的概念有著鮮明的區域性、脈絡性,難以用統合的定義總括之。

https://ntuplus.ntu.edu.tw/wp-content/uploads/2021/04/%E5%85%AC%E5%85%B1%E5%8F%B2%E5%AD%B8%E8%88%87%E5%8D%9A%E7%89%A9%E9%A4%A8-1-701x1024.jpg   

  雖然沒有共通定義,但公共史學有兩個共通的邏輯。一是表現在其特徵上,強調書寫場域的開放、書寫者的開放、史料範疇的擴大以及歷史與當代生活的連結。以往的史學傳統是菁英本位的文字紀錄系統,而今人人都是自己的史家,媒介無所不包,從口述歷史、報紙雜誌、電影、文化資產、街道、文化景觀等,「關於我自己的故事,我就是我自己的專家」。這也為歷史學帶來新的理解方式,不再僅以學術議題的發展和累積為基準,更關心歷史與當代間的關係。二是,援此所衍生之行動原則:傳達、參與、協力、協作,也就是異質行動者間透過相互合作同心完成一件事。貞燕老師簡單總結,「傳統史學講究的是怎麼writing,而公共史學講的是怎麼doing。」

 

公共史學在台灣:歷史與當代前所未見的緊密關係

  先前提及公共史學概念在英美發展的背景,回歸到臺灣的在地基礎,貞燕老師認為是在解嚴後新國族論述的主張出現後,重探土地歷史成為政府與民間的共同目標。在這種社會普遍共識下,公共史學便漸漸萌芽。一路走來,許多耳熟能詳的政策其實都可見公共史學的影子,如修訂《文化資產保存法》、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大家來寫村史[2]、地方文化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3]、村落美學[4]、國家文化記憶庫[5]、再造歷史現場[6]、地方創生等計畫。

  當民眾對於自己過去發生的事更加重視,政府亦開始鼓勵民間參與歷史書寫,大眾史學的書寫與出版,亦蔚為熱潮。貞燕老師表示,出自周樑楷教授的這句話「為大家寫歷史,寫大家的歷史,大家來寫歷史」是極具代表性的論述,精準呈現公共史學在臺灣的特色,同時點明待發展之處。

 

公共史學與博物館:協作治理的場域

    貞燕老師在此埋下了一個伏筆:周教授的那句話,究竟點出了公共史學在臺灣的什麼課題呢?

    細探公共史學在臺灣的來時路,貞燕老師認為在以短期、文化行政理性主導的計畫型推動模式下,通常過於重視量化產出勝於過程與內涵,難以孕育新世代生涯想像。再者,現階段有許多以社造作為方法的計畫,也容易有著懷舊的、情感的、消費導向的侷限,使得新議題難以開展。回到周教授的那句話:「(專家)為大家(民眾)寫歷史,寫大家(民眾)的歷史,大家(民眾)來寫歷史」,似乎真的不見雙向的協作概念。

    不過,這同時也是後繼者可以著力之處,因為「公共史學就像公共社會一樣,往前不斷滾動,沒有終點。」作為持續進行中的未竟盡之業,公共史學納入協作,將會是很重要的走向,這意味著對於行動的方法、倫理與意義進行反思與深化。但是協作的成立是有條件的:

1)目的必須清楚,這也反映出行動者對於社區關係的掌握程度;

2)必須是奠基於互相協作的工作模式;

3)所產生的協作經驗對於公眾必須是有意義的、有趣的,甚至豐富其對於土地的感受;

4)因此專家必須調整自身立場,拋開過去解開學術謎題、提供答案的角色,此時要轉換工作亦是,離開以自己為焦點的舞台;

5)專業方法的應用性,專家是帶著過去訓練經驗進入社區,若失去專業則只能稱得上是位熱心公民。

此時,博物館作為公共史學行動媒介的優勢也浮現了。博物館得以整合詮釋、展演、參與、對話、行動等多元渠道,在型態與運作上能彈性因應不同條件的課題,同時回應公共史學之協作治理、公共治理的機制,進而創造新的公共領域、歷史與當代關係的場域。

博物館(媒介)、協作(行動)與公共治理(創造出的可能性)

   承上所述,以博物館作為方法,得以讓不同立場、身分的行動者協作,民眾能夠藉由專家過往的學科訓練,重新釐清並訴說存放於身體裡的歷史。此外,作為對當代課題的回應,亦有助於重思歷史與當代關係並培植歷史敏感度。這樣的方法,並非像學術寫作一般產生論述,而是聚焦於探問、學習、對話、網絡。貞燕老師舉例,在日本有個計劃執行初期,是透過清理社區的水溝和稻田中的垃圾開始,慢慢發現社區環境的獨特文化;於是,計畫團隊舉辦了相關體驗工作坊,並且藉由新進居民採訪原有居民的方式,在了解社區歷史之餘,雙方生活有了交集。

  回到本文最剛開始的叩問:生活如何博物館?博物館學作為方法,對生活博物館概念的價值為何?在演講的上半場,貞燕老師引介公共史學作為一種公共溝通的形式,能夠使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也促發對話的碰撞。此外,以博物館作為公共史學的媒介,以協作作為行動原則,則能夠為公共治理帶來新的可能性。下半場,貞燕老師準備了許多有趣的案例與聽眾分享,期待可以更細緻地回應兩個核心問題,並激起大學PLUS計畫「生活博物館」的新點子。

 

 

[1] 貞燕老師分享,日語中的星期五為「花の金曜日」,簡稱為「花金」(hanakin),形容一周辛勤工作結束後,終於迎來寶貴的周末,在這樣美麗的夜晚,要盡情玩耍、輕鬆享受。

[2]從彰化縣文化局提供的作業要點可見,此計畫旨在於保存社區居民的集體記憶與史料,並推動縣民認識家鄉、凝聚共識,撰寫對象為彰化縣自然村聚落或村里、文化生活圈,範圍涵蓋自然景觀、地理環境、建築、人文、歷史、文化變遷、風俗、傳說、常民生活等。

[3]計畫官網內寫道:「文化部為了落實泥土化政策,鼓勵具有創新能量的青年,透過藝文實踐的過程,提升自我價值,並投入社區、村落、部落及資源弱勢地區之藝文環境發展,特別突破舊制,推出『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

[4]相關報導可參考:〈專訪村落美學計畫推手:前宜蘭縣文化局局長林秋芳〉。

[5]計畫官網內寫道:「國家文化記憶庫是一個走入日常生活,尋找臺灣故事及原生文化的行動,讓我們一起挖掘地方,收集充滿溫度的故事,展示多采多姿的臺灣印象。」

[6]文化部提出的「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結合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空間治理,重新「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深化社區營造,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以提升文化內涵來提振文化經濟」,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文化保存整體政策,落實文化保存於民眾生活。

 

引自:公共史學與博物館——“人人都是自己的史學家的實踐之道(一)大學PLUS (ntu.edu.tw)

 

公共史學與博物館——人人都是自己的史學家的實踐之道(二)

 

撰稿:廖俐瑜
審稿:李橋河

 

  我記憶中的博物館是井然有序的,循著地面上的箭頭指引,觀者或靜靜欣賞展品,或細細閱讀展品敘述;同時也是充滿歷史感的,巨大的恐龍腳印、華麗的木乃伊,在日常中不易觸及又難以具象的「過去」被妥善存放於此地。回想起小時候,每次看完展覽都會覺得好充實、好興奮,像是在「人生願望清單」旁的框框內打了勾,但近年來的觀展經驗,大多都是遲遲勾不下去的狀態,有種未完待續的感覺在身體裡延燒,讓我在踏出博物館後(有時在館內)便忍不住拿出手機立刻查找資訊:策展團隊是誰?過去還做過哪些主題?想傳遞什麼樣的訊息?這些幽微抽象的改變,搭建在貞燕老師所提之公共史學脈絡上則變得有意義:當代的博物館在建立知識的「秩序感」之外,似乎更添增了生活的「節奏感」,除了回望來時路之餘,亦著眼於紀錄「現在」、創造「未來」。

回顧演講上半場,貞燕老師先說明公共史學的概念,昭示著從WritingDoing的核心關懷,象徵著歷史與當代前所未見的緊密關係,而當博物館作為協作治理的場域,對公共治理而言也正意味著新的可能性。據此,亦帶出下半場的討論重點:博物館怎麼成為協作的一種模式?知識生產怎麼成為創造公共領域的媒介?老師繼而透過幾個地方實例,具體回覆前面兩點探問。

「大溪學」:大溪木博街角館、大溪全昌堂與大溪社頭文化現地展

   貞燕老師首先談的,是大溪:「通常,以文化體驗包裝的文化經濟並不深入,但這裡不一樣。」在大溪,博物館的尺度從單一據點擴展為整個轄區。

其中一個重要行動者是——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後簡稱木博館)。作為一個與居民共學行動的永續基地,木博館以在生活脈絡中展演大溪、建立「大溪學」為核心目標,並嘗試透過不同的關注主題來訴說大溪人、大溪事。本次演講,貞燕老師便以「街角館」、「全昌堂」與「社頭文化現地展」為例,回應在公共史學脈絡下,博物館如何透過協作原則生產知識、創造公共對話的空間。

|街角館|

 

   在大溪,共有30幾座街角館,它們原本可能單純是個人生活場域,或是商家的作業空間,透過木博館發起的計畫,串接起地方知識網絡。在街角館中,貫徹著「習以不為常,理所不當然」的精神,將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常經驗,轉化為有意義的在地文化展示,只要訪客願意駐足,主人就願意分享。然而,故事是有了,但如何好好說出來?這個提問的重要性在於:一,故事需要是「意味深長的」,說者透過公共敘事的學習,將(個人或地方)故事從私領域推展至公領域的層次,以更佳展演在地知識。二,木博館作為媒介,意味著它不是帶著補助進入地方的金主,更不是前來下指導棋的軍師,而是與民眾協作/共學的夥伴——所以,木博館開設了一系列工作坊,讓專家與民眾從彼此身上學習,建立起「我們即將一起創造大溪故事」的意識。

   至於欲訴說的故事該如何揀選,貞燕老師提到另一參照案例:某計畫邀請每位眷村居民展示自己心中視為珍寶之物,團隊成員當初設想的是會很有「歷史感」、「眷村味」的物件,到了會議當天才發現居民帶來的卻是迪士尼紀念品、蔣公誕辰紀念幣等等。由此可見,私領域所在意的事情,不一定與公領域相同,個人經驗中生動的小故事,又怎麼置放於當代脈絡下,這便是專家可以著力之處。

  當然,聽人說故事是很有趣,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可能會碰到侷限:不是每個人都愛講,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講,更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講。是故,貞燕老師提出另一種方法——讓「物」來說故事。比如說,「全昌堂」[1]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昭示小歷史(家族史)與大歷史(大溪學)間的相互映照,以「現地保存」作為方法,也讓「大溪就是一座博物館」推展至「我家就是一座博物館」。那時,計畫團隊集結了整個家族來討論物件背後的故事,讓民眾成為「有意識的收藏家」,學習如何分類並運用物件。該計畫曾舉辦「讀.物件」工作坊,以4-8歲的孩童為目標對象,學習閱讀老物件、引導他們聽家族故事。貞燕老師接著自問道:「是不是很好奇這個年齡怎麼訂的?其實很簡單,因為全昌堂第五代當時7歲,這還是回歸到家族的期待!」這個經驗也反映出博物館角色的轉向,從過去處理物件的後台,成為當今提供公共教育資源的媒介。

 

  所謂「現地」[2]的意義何在,貞燕老師以「大溪社頭文化現地展」為例,進一步將現地延展為一種非常態、非特定時間、甚至不需要囿限於場域的現地,並且轉而著眼於其概念精神。不過,事情卻沒有如此簡單——當草根性的地方社頭,遇上帶著計劃補助的木博會,雙方都有很大的衝擊。老師分享,曾經有位提案者到了現場後表明:「我準備好了,給我錢吧!」當對方發現事情並不如過去的操作方式,甚至憤怒的在場外吵鬧。不過,過程中的你來我往,逐漸變得有意思了:當提案者意識到木博館是「來真的」,雙方有了基本的相互理解,才能夠聽懂對方說的語言。

 

  舉例來說,在社頭文化中,「神將」是為關聖帝君出巡護駕、助陣的重要存在,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成為扛起神將的「神將腳」,除了體能上的訓練外,這本身即是一個由信仰觀念而生的儀式行為。在木博館團隊介入下,以「神將」作為提案主軸的團隊,打造出一尊體驗用的神將架構,讓訪客體驗做神將腳的不容易。這引起後續極大迴響,除了反映出文物與身體記憶如何作為大溪學的引路人,也回應貞燕老師先前提到的「協作」原則——清楚的目的、合作的工作模式、對公眾而言有意義的經驗、調整專家視角、以及強調專業方法的應用性——當木博館與地方團隊都確立了「讓更多不知道社頭文化的年輕人到大溪」的共同目標,那些原有不同的做事方法與敘事表達,反而在衝擊與協作之下產生更顯明的發酵作用。

臺史博臺江計畫:口述歷史與竹籠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後簡稱臺史博)研究組助理研究員陳怡菁,曾寫過一篇〈與人民共構的博物館地方學〉,談博物館如何處理非文字史料,又如何以自身史觀促進地方共同參與。貞燕老師先簡單介紹臺史博的關懷,其常設展區名為「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志在成為一座「大家的博物館」;而為了累積地方參與的能量,臺史博開始了針對周邊歷史空間的調查研究,並規劃特展「扛茨走溪流:臺江風土與自然」。

  計畫邀請到一名老匠師打造傳統物件「竹籠茨」,他一邊做,一邊說了許多往事,那些難以言說的身體記憶在過程中就像是被喚醒了:技術的再現,除了是身體知識的再現,亦是被遺忘的區域史再建構。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行動體驗對觀者而言是「有感的」——儘管活動參與者或許不會記得那些地質地貌,甚至忘記了「竹籠茨」所象徵的文化意涵,但往後他們至少仍會記得:「原來歷史是有重量的啊!」

生活即博物:持續進行中的識讀、學習與協作

  在最後問答時間,有位同學好奇:公共史學的「Doing History」哲學如何具體實踐於博物館收藏?貞燕老師快速的以「引路文物工作坊」與OBMOne Box Museum)兩個例子來示意可行的方案:前者的例子中,由文史工作者蒐集的「戰地政務時期的物件」多半由在地鄉親及軍人捐贈,然而在發掘這些物件時「發現」的功力高度仰賴於「識讀」的專業能力,就像是一張漁民證也許對擁有者而言根本「不足掛齒」,但置放於馬祖戰地歷史脈絡下,卻是關鍵觸發的要點;後者的例子則表現策展人如何透過「用一個箱子說故事」的方法來重新思考收藏與展示,這同樣回歸到「識讀」的能力——當生活即博物,除了發現物件,更要學習如何萃取、組織和呈現物件的意義。

  談到這,兩個小時居然就過了,貞燕老師在下半場以許多精彩案例回應:博物館怎麼成為協作的一種模式?知識生產怎麼成為創造公共領域的媒介?奠基於此,又怎麼對於博物館在調查、蒐藏、展示等文化技術的可能性生成出新的想像?從公共史學與博物館學的專業切路,不僅宣示「生活即博物」,正也點明大學PLUS計畫與110-1「林場學校」的協作共學模式,如何成為一種社會實踐的進路。


[1]108年度現地保存推廣工作執行案」協同主持人吳淳畇,對於全昌堂做為一個「家族微型博物館」實驗的來龍去脈,已有細緻爬梳,在此不多做贅述。

 [2]「現地」(in-situ)一詞通常指稱將「物件留在現場原地」,例如車站遺址、鐵道倉庫等,然而也可將其內涵擴充至此處談的「非常態、非特定時間、固定非場域的現地精神」,側重於人與物件相互纏繞下重新記憶與反思。

 

引自:公共史學與博物館——“人人都是自己的史學家的實踐之道(二)大學PLUS (ntu.edu.t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場演講在中央大學歷史所,邀請到鄭巧君博士談臺灣電影史,蔡令儀醫師談日治初期臺灣的鼠疫防治。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平常都做些什麼娛樂和調劑呢?
    叫獸們平時壓力不小,教學、研究、服務等樣樣都要兼顧,還要應付各種計畫案、指導學生、實驗室管理等等瑣事,回家也還有家事要做啊啊啊啊啊!!有時也會感到身心俱疲。最近叫獸為了趕寫會議論文,壓力著實不小,要出去玩耍一整天根本不可能,所以就下載一些手機小遊戲來玩。這些都是叫獸童年的回憶,橫跨80年代到90年代的復古遊戲,現在透過手機的APP、模擬器,都可以下載在手機上玩,讀書寫論文,累了,就來玩一下,感覺真不賴。
    叫獸上課的時候,看到學生一直玩手機,就會想要罵人。但轉念一想,叫獸跟同學說:遊戲是一種適當的調劑,要做自己的主人,休閒夠了,就要能拉回到正事上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對嗎。希望每位叫獸和學生都能擁有適當且不耽誤人生奮鬥和實現夢想的「適度娛樂」喔。

你平常壓力大時都從事什麼娛樂以下開放作答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5月4日(二)10:10~13:00
地點:國立清大人社院B413研討室
講者:呂芳上教授
講題:民國史研究的過去與現在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隨筆:
老婆大人最近苦惱於高中歷史科108課綱「探究與實作」的地獄中,常常苦思解決之道。某日睡前,老婆正靠在床邊看《跟史家一起創作》,吸收一些教導學生閱讀寫作的靈感。
我說:已經很晚了,差不多要睡覺囉!
老婆:啊,怎麼作者就睡在旁邊?很奇妙,現在要來跟史家一起睡覺了。
嗯嗯嗯,好耶,《跟史家一起睡覺》列為下一本要寫的書......史家不但會講故事,還可以陪你睡覺喔。(歪樓了)


imag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趙粵老師的新書,運用大眾史學的筆法和自身專業的經驗與經歷,來書寫日常的用藥史與藥品成商品的生活,及其近代歷程。

街角的藥妝龍頭: 超級零售勢力屈臣氏的崛起與挑戰

街角的藥妝龍頭:超級零售勢力屈臣氏的崛起與挑戰電子書,分類依據趙粵- 9789570857702 | Rakuten Kobo 台灣

從簡陋棚屋到跨國企業,揭密百年企業屈臣氏的經營DNA
超過16,000家門市遍布全球27個國家的大街小巷、每年服務超過30億名顧客
屈臣氏如何成為生活中最可靠、令人感到安心的藥妝店?


★第一本屈臣氏專書,從頭開始,揭開零售藥妝界巨人的祕密
★藥妝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康是美、日藥本舖、松本清的夾擊下,屈臣氏如何保持其領先地位?

█ 認識屈臣氏
1841年,彼得.楊(Peter Young)與亞歷山大.安德信(Alexander Anderson)兩位醫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隨英軍登陸香港島上環水坑口,並臨時搭建棚屋做為診所,提供商船、水手與士兵診療服務與民生用品,此即為屈臣氏藥妝的開端。180年後,屈臣氏的服務範圍已經擴展至全球超過27個國家,顧客遍及世界各個街角。

本書特色
★ 詳細檢視屈臣氏180年的歷史,一探屈臣氏如何挺過辛亥革命、二戰、金融危機、新冠疫情等事件,化危機為轉機。
★ 結合商業管理分析與歷史脈絡,隨著文字一同體驗風雲變幻的商場拚搏,也跟著經歷大時代的驚心動魄。
★ 從屈臣氏的策略中掌握零售購物趨勢,了解屈臣氏如何保持領先地位於不敗,讓自己的企業管理知識更上層樓。

 

作者:趙粵
廣州出生、香港成長。英國德蒙福特大學藥劑學理學士、赫爾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並於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接受高階管理培訓。早年曾任職香港屈臣氏集團入口與西藥部,後在歐美跨國企業包括BD、Mölnlycke、Monsanto、Roche等亞洲太平洋及大中華地區任職董事總經理與高階管理職位。
現從事商業、醫藥史研究,並為《灼見名家》商業歷史專欄作家。曾著有《香港西藥業的故事》、《香港西藥業史》,及在國際藥史學會季刊Pharmaceutical Historian發表多篇論文。


各界推薦
韋以安│前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
何默真│量販女王
陳志輝│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市場學系教授

◆ 前屈臣氏董事總經理的讚賞
在香港居住了近40年,在屈臣氏也擔任了25年集團董事總經理,我從來沒有夢想過,有一天我會坐下來確認趙粵的不懈、勤奮而專業地整理屈臣氏的整個歷程,他結合了將近200年的詳細資訊、歷史,以及該時期無論是在商業上還是在政治上的所有高潮和低谷。在我眼中,這是一項重大成就。
★★★★★ 韋以安(前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

◆ 台灣量販女王也想一睹為快
這本書精彩釐清了屈臣氏如何與VIP 會員建立密切關係,並時時掌握消費者對藥品美妝與大宗消費品的購物需求,創造與專賣店等競爭對手的差異化,結合AI技術提供個人化專業服務等跨世代策略。快買一本回家研讀,看看屈臣氏如何站穩零售市場的領先地位於不敗,繼續叱侘風雲180年。
★★★★★ 何默真(量販女王)

◆ 來自於市場研究專家的肯定
趙粵先生基於對亞洲和零售業的深入瞭解,在非政府組織領域的第一手經驗,以及對中國五口通商的研究,以平衡的方式闡述了屈臣氏的商業歷史、公司管理實踐和華人企業家的經營理念。
★★★★★ 陳志輝(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市場學系教授)

目錄

推薦序(韋以安)
推薦序(陳志輝)
推薦序(何默真)

致謝
前言

第一部分 全球化的歷程
第1章 屈臣氏的誕生
第2章 清末民初的艱難歲月
第3章 二戰後的復甦與轉型
第4章 扭轉乾坤,重回神州、寶島、獅城
第5章 扎根南海諸國
第6章 進入歐洲的雙跳板
第7章 晉身歐亞前三大藥妝業的機遇
第8章 充滿挑戰的香水、美妝合併和新興市場
第9章 動盪中的有機成長

第二部分 最佳管理實踐
第10章 改變屈臣氏命運的三位英國人
第11章 李嘉誠的「王道」商業哲學,與優秀到卓越的轉型
第12章 跨世紀的市場、品牌策略與「4+2」公式
第13章 零售市場前景:消費者趨勢、電子商務、跨世代策略
第14章 淡馬錫主權基金與屈臣氏的未來

附錄 1839至2020年,影響中國大陸、香港的大事表
附註

 

自序

  「屈臣氏」在歐亞多國包括大中華地區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字,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當許多人得知屈臣氏已有180年的悠久歷史時,可能會感到驚訝。這段漫長的商業發展史,既豐富多彩也曾起落千秋,同時描述了中英企業家們在大時代下的營商理念、中國大陸的發展、社會責任、領導力等。「全球化」一詞在20世紀下半葉開始使用,筆者在1992年參加位於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學院(IMD)的全球化管理課程中,對「思維國際化、行為本土化」這個詞彙有所認知,並在日後工作中有機會實踐。

  《街角的藥妝龍頭》一書的構思,始於作者對屈臣氏在2000至2005年間在歐洲的收購合併成就有所著迷,緣因筆者在1980年代初曾任職屈臣氏入口與西藥部市場部經理。筆者在研究亞洲最具標誌性的公司之一的屈臣氏發展史過程中,訪問了在過去曾擔任關鍵職位但已離職的前雇員。他們按已公開的資料,提供了個人對屈臣氏的見解,以及它如何應對世界、歐亞及中國風雲變幻下的市場動態與消費者趨勢。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屈臣氏的商業歷史與過程,而第二部分則闡述締造屈臣氏全球化管理新思維。屈臣氏在其前75年具有壟斷地位的熱銷明星產品包括「荷蘭水」、疳積「花塔餅」和鴉片「戒煙藥」。然後經歷了25年的風風雨雨,接著在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3年8個月的日本佔領時期被逼歇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屈臣氏迅速恢復了其在香港領先的製造業和零售藥房地位。但在1953年韓戰結束後,東亞經濟再次萎縮,屈臣氏的業務發展緩慢。1963年,「和記」國際成為它的最大股東,業務開始穩步成長。1973年全球石油危機發生後,由於業務過度擴張,屈臣氏開始掙扎求存。

  1981年,李嘉誠先生作為大股東的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成為屈臣氏的全資控股公司(2014年1月改稱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長和」)。本書的大部分內容描述和分析過去36年,自1984年12月中英兩國政府簽署《聯合聲明》後,屈臣氏的管理階層如何制定與靈活執行全球化與風險分散的戰略。1982年,當屈臣氏仍然是一家本地零售商時,英籍零售業資深管理者韋以安先生接任集團董事總經理。在他服務的25年間,成功領導了屈臣氏的飛躍,尤其是在2000到2006年的7年期間,屈臣氏在歐洲接二連三的購併,定調了它成為全球第三大藥妝連鎖王國。2014年,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成為屈臣氏的主要股東之一。翌年,屈臣氏開始面對電商,尤其是中國大陸阿里系的網購競爭快速取代傳統零售的趨勢。屈臣氏在投資5年後建立的「DARE」策略,無縫的在線上與線下與1.3億付費會員連結,終於在2018年底成功地扭轉形勢。

  2020年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宣佈COVID-19成為全球大流行病,其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在7月31日向突發事件委員會致辭時指出:「這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其影響將持續幾十年。」

  2020年,屈臣氏全年營業及EBIT比起2019年分別下跌6%與20%,主因是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於下半年才開始復甦。

 

  面對變化的疫情,以及Y世代與Z世代消費者行為的新常態,許多全球化企業已經開展「戰略遠見制度化」來補充過往定期制定的3年策略性計畫。2021年是屈臣氏成立180周年,亦是屈臣氏可以把握機遇轉型的一年,筆者祝願屈臣氏的管理者秉承其歷代先驅的企業家精神,勇攀高峰,邁向全球化藥妝業的頭號寶座。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申請歷史系的學生,面試都被問什麼問題啊?

            這週是期中考週,大學校園內冷冷清清,但有時會突然出現一大群學生,他們是準大學生,這是大學學測申請入學面視活動的旺季,高中生紛紛來到各大學各學系,為未來成為大學生而努力。第一週面試已經結束,當然很多學校陸陸續續會展開,再一、二週應該就會全部告一段落,目前許多學子已面試完畢,有不少心得已在各大社群軟體上分享喔。

    例如有一位學生分享他申請某校系,好有意思,他說:「本來信心滿滿 結果一進去直接被教授的操作嚇壞,教授們連備審都沒有拿出來看... ...??都是直接問一堆很哲學性的問題,我快發瘋!因為我序號是第一個所以好幾次都是第一個回答,沒有多少時間思考,所以被問到一題是看兩個美術作品的圖片並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 我第一個有瞎掰出來,但是第二個直接完蛋,ㄜㄜ了兩聲後直接跟教授坦白沒有涉略到這方面,但之後如果有機會進入貴系會深入研究之類的屁話。但是其他人都回答的很好,我真的很想掐死自己!而且教授從頭到尾都很和善,也一直點頭,但是莫名讓我感覺更不妙... ...。」這位小朋友真的GG了嗎?我覺得不一定,講實在的,要在短短幾分鐘看出一個人適不適合某系,根本不可能,甚至還有校系只看分數和備審資料,不用面試的,也是一絕,備審資料也可信嗎?那其實是高度修改,甚至有時大部分不是申請學生寫的,那是具有高度「代筆」的結果。所以,究竟要怎麼篩選出合適的學生?其實也讓叫獸感到相當困擾,有時也會看到一個學系的學生在社群媒體上抱怨,經過篩選,篩近來一推翹課、打混、怪咖、難相處的人。這些問題,其實都是明年111新考招制度即將面臨的困境。當然,以下情況就比較誇張,例如聽到有學子寄錯面試資料,錯把清大寄到交大,或是背錯個人簡介,面試會計系說成是企管系、我愛企管系等等糗事,這才可能真的是GG了吧。總之,面試問題百百種,往往有不少令學子措手不及之處。

    不管您是考生、家長、高中老師,或是同為叫獸的朋友們,你有故事、疑問、苦水、提醒等話語,想要在這邊分享的嗎?歡迎大家到叫獸來了FB粉專叫獸來了 | Facebook )按讚留言喔。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P7 已上線!讀書真的沒壓力嗎?
(因為課業生活感情等問題登出人生,就是爛草莓!?)
其實自殺的原因是情緒,影響情緒的根本是「飲食」還有「放寬心」。
一個人遭受時麼痛苦,生活充滿磨練,掉到漩渦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找到光、找到拉自己一把人。但是最終能拯救自己的人就是自己。
願大家勇敢珍愛生命,輕生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
生命線請撥1995;衛福部諮詢安心專線:珍愛生命,請撥打 1925(24小時);張老師專線:1980
#EP8 威廉曾經有恐慌症!?
威廉自爆在美國,原以為突然對實驗感到害怕焦慮,在美國產生短暫性恐慌症,爾後查了文獻,結果卻是......手搖杯惹的禍!?
含糖飲料到底好不好?糖其實是種毒,成癮性會讓人感到愉悅,戒糖也會讓人暴怒
今天節目最後會告訴大家,如何考飲食排解壓力喲!精彩的內容千萬別錯過~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期《旅讀or》雜誌到手了,封面很美。本期貢獻小文一篇,談近代中國追求衛生的故事,特別在亞洲人普遍被認為骯髒、身上帶病菌,具備不衛生形象時,特別要來好好談談這個問題。另外,下一期的文章也排版好了,主要談論近代中醫治療癌症的歷史,中醫抗癌、治癌是真實還是神話?有必要好好思考,特別是先從疾病史中找尋線索。我現在覺得,寫這些小文有些訣竅,每篇大概要寫得長一點,因為一般講求給廣大讀者群閱讀的讀物,大概都不希望太長,但是若要完整交代一個問題,或是未來考慮出版一本大眾歷史的讀物,則每一篇文章花點小功夫,稍微增加一點篇幅,把史料註釋、來源等都處理好,有助於日後集結成書,有點像是傳統學人做個扎記,一方面累積史料,也能訓練自己的史識,如此一來,寫這樣的短篇文章才會有積極的意義。
 

image

image

image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富士教授演講「神乎其技:近代中國「新媒體」中的「祝由科」形象之一」紀要

講題: 神乎其技:近代中國「新媒體」中的「祝由科」形象之一
主講人: 林富士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主持人: 陳雯怡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時間: 2021 年 2 月 1 日(一)上午 10:00 至下午 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撰寫人: 侯家榆(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祝由科」是林富士教授關注超過十年之課題,已發表成果有〈「祝由」釋義:以《黃帝內經.素問》為核心文本的討論〉、〈「祝由」醫學與道教的關係:以《聖濟總錄•符禁門》為主的討論〉、〈中國傳統醫學社群對於「祝由」療法的評價與態度:從隋唐到清代〉等,除此之外尚有許多以近現代中國為時空背景的研究未公諸於世。林教授立基於古代祝由醫療的研究,進一步追問明清的祝由實踐,能否對應於古代留存下來的醫學文本?另一方面,透過考察明代以降乃至新媒體誕生之後的祝由文本,能否反映祝由醫者之活動、技術、觀念與語言等細微變化。由於涉及長時段研究,早期有關祝由科活動的紀錄少之又少,晚近則是出現大量新媒體史料,如何面對史料性質不同、數量高度差異等侷限,對本研究構成不小挑戰。

  上述研究成果預計收錄於林教授的新書《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暫定)。林教授首先為大家介紹新書的架構,前五章即整合林教授早期研究成果,闡釋祝由科之醫論、制度與技術,並破除長期以來祝由科所背負的「異端」形象。六至九章則以「人」為重心,一路從隋唐談到 1949 年,藉傳統文獻和新媒體史料探討祝由醫療活動情形,以及祝由科醫者之社會形象。第十章則以「文本」為核心,透過明清至民國時期留存下來的祝由書抄本、刊本或散見於醫者、士人著作中的祝由方,分析當時祝由術的內涵及在民間流傳的情形。第十一章為結論。

  本次講論會聚焦之「新媒體」,運用在專書第七至九章。第七章主要探討祝由科醫者的醫療活動及人群學特色;第八章藉由報紙的新聞與輿論,一方面檢視祝由科之負面形象,另一方面探討祝由科在中、西醫論戰中的位置;第九章則分析新媒體中的祝由科廣告,討論近現代中國民間祝由科之生存策略,以及醫者在醫療方面的訴求。

  「祝由」自元代 1305 年定名為官方醫學科目,至明代 1571 年廢除祝由科為止,歷經不到三百年,故當代對祝由術常存兩種誤解,其一為明隆慶年間廢科後,祝由科從此不傳。其二,官方廢祝由科,正表明了其長期以來不容於正統醫學。林教授駁斥上述觀念,指出祝由科自唐「咒禁」、宋「書禁」一脈相傳,皆屬正統醫學的一支,雖明末祝由科衰微,然而到了清代,民間祝由科醫者反有增多之跡象。問題在於,要如何證明民間祝由科的傳承與活動規模?

  林教授從清代官方文獻、實錄、方志、詩文等史料多方查找,發現從明末至民國時期,有具體醫案、姓名或事蹟可考者僅有三十四例,總量相當稀少。但是這未必代表祝由術衰微,因為醫者在彼時仍屬賤業,除了少數儒醫、世醫以外,醫者幾乎不會成為傳統文獻的書寫對象。即便是祝由尚列在官方醫學科目中的元明時期,也很難找到具體醫療活動的文獻。這種情形直到晚清引入新式報刊與雜誌才有所轉變。林教授列舉了晚清至民國報刊及雜誌上計有四十三則祝由科相關的「正面」報導,時段從 1872 年至 1948 年,其中清代十八則,民國則有二十五則,但須留意晚清的報刊數量遠不如民國時期。由此可見,祝由科在帝國晚期受到媒體關注與報導程度,絕不遜於民國時期,也絕未出現「不傳」或「無傳」的情況。反而在民國時期,祝由科被人以「科學」、「西醫」的名目打壓為迷信,負面形象日益增加,輿論也開始對祝由科不利,祝由科終於面臨邊緣化的趨勢。但是藉由新媒體的史料證據,呈現出祝由科在晚近中國社會仍有蓬勃一時的景象。

  相對於傳統中國的文書,近代中國的「新媒體」至少有四個特點,首先是新媒體的「作者」與「讀者」(即訊息的提供者與接受者)數量大幅增加,且不再限於「士人」階層,創造更多元的書寫與閱讀品味、習慣與價值觀。其次,新媒體的訊息具有即時性、連續性、互動性與公共性,且能容納更多元的聲音。其三,新媒體出現大量「廣告」,意味著「廣告主」不僅積極提供資訊,其資訊內容亦包含明確商業訴求,同時新媒體成為同業競爭的平台,如何吸引讀者目光、獲得市場,又如何能經得起消費者檢驗,乃廣告是否成功的關鍵。最後,新媒體有大量報導與文稿需求,「記者」、「作者」形成一門專業,新聞與社論的品質隨之提升,而閱眾的認同與反應也可能會轉變為「輿論」,發揮其社會影響力。彼時新媒體的「新聞」常與「評論」混雜,寫作風格亦常帶有傳統文人筆記風格,故訊息正確性仍須謹慎考慮。不過,林教授所羅列之四十三則報導,大多有較精確的人、事、時、地、物等資訊提供檢驗,且當時報刊不乏有「讀者」針對內容訛誤投書抗議、指正。因此,即便報導有誇大或虛構之處,完全捏造的可能性仍然很低。

  在概要介紹四十三則報導之後,林教授引借英國學者 Lawrence Stone (1919-1999) 的概念,將清代以降的祝由醫者視為一個特殊的、具共同性的「社會群體」,進行「人群學」分析,以釐清幾個醫療史所關注的問題:一、醫者性別以男性為主,此與女性月經、懷孕等生理性別特質被視為「汙穢」的中國傳統觀念有關。二、地域分布上,祝由醫者分布相當廣,其中又以中國南方省分居多,尤其是江蘇、浙江及上海,這可能是因以上地區為新媒體主要發行地所致。明代以前醫學重鎮大多位於中國北方,祝由科「南方化」的趨勢在清代才出現。有趣的是,若以醫者「出身」來看,四十三則中有十六則皆稱醫者為湖南人或「操湘音」者。更特別之處則位於漢、苗交界處的辰州,自清代起已有諸多記載指出祝由醫者多出身湖南辰州,《點石齋畫報》甚至稱辰州為「祝由科」的原鄉,晚清報刊許多廣告以「辰州符」為招牌,內容不外乎是在推銷祝由科,可見「辰州」幾已成為祝由之代名詞,然此觀念形成的脈絡還須加以考究。三、就執業身分而言,專業醫者共有二十五位,兼差或業餘行醫者近半。此外,無論專業醫者或業餘人士,以祝由術為人治病者,屢有「不計酬勞」或僅收取微薄費用之記載,此特殊現象有時與祝由術傳授時師徒間的「盟誓」或師訓有關,也可能與報導撰寫人試圖強調的道德形象有關。四、接受祝由術治療的病人涵蓋各性別、年齡及階層,儘管晚清到民國時期祝由術常被視為「迷信」,甚至被地方官員當作「邪教」懲禁,但庶民卻不忌諱以祝由術來治療疾病。五、在治療方法上,多數醫者兼用「符」與「咒」,少數僅使用「咒」,偶爾兼施藥方,幾乎不做侵入式治療,甚至無須接觸病患。近代中國社會祝由術醫治的疾病五花八門,有不少案例皆為患者病重、命危,眾醫束手無策之際轉由祝由醫者診治,被認為「神乎其技」正在於祝由術具有超乎一般醫療的能力,在清代甚至已經發展出祝由醫者以郵寄符咒的方式遠距治病。林教授認為,這代表祝由術在臨床醫療上絕無消亡之實,更不應簡化為一種心理或精神治療。

  最後討論祝由術的傳習與系譜,祝由這套技術究竟如何傳授與學習?是師傳、自修抑或是神授呢?從史料可知,除湖南和四川之外,江西地區也存在地域性的祝由派別,有醫者自稱奇人傳授,也有一些是家傳的世醫。此外,祝由醫者在行醫之前,有祭拜「祖師」之儀式,所奉祖師多為「軒轅黃帝」,少數也祭拜祝融或大禹,此乃祝由科與道教符咒醫療區別之處。祝由醫者學成後,尚須與祖師或師父發誓,立下一些限制與禁忌,如財富、飲食方面,部分祝由醫者甚至必須為他的醫術而絕嗣。無論以上是傳言或經刻意塑造,可以確定的是,祝由科與一般醫者之執業規範不同,增添了許多道德上的條件與束縛。林教授推測明代廢祝由科,或許正是因為門檻過高,習學者不敢恭維而導致傳承困難。

  最後,在具體個案之外,晚清報刊、雜誌亦提及祝由科盛行之況。有些記者或讀者投書分享其親歷祝由療效之經驗,這類報導一方面強調祝由科的確神秘、非科學所能解,一方面則又強調其靈驗、神效,絕非迷信、騙術。投書中當然也不乏關於祝由的各式傳聞、評論或渲染。對於祝由科治病之原理有各方說法,有些撰稿人認為「祝由」為「巫醫」所演變,有些批評祝由術治病與當時醫療的「科學化」背道而馳,卻又不得不承認其受到民眾信賴。另有一類說法認為祝由術乃科學、玄學、藥物相輔相成之醫學,即現代所謂「精神醫療」法,足以和西方精神分析學說相抗衡。

  總結來說,近代中國新媒體的訊息提供者,不見得透露真名、身分與訊息來源,他們的說法有時來自親眼目睹,有時出於轉述,或者單純只是議論或廣告。因此,若單憑這些報導來推知祝由科在近代中國社會之面貌,仍有失真之嫌。然而新媒體的「公共性」與「互動性」,使得其仍有檢視的價值,且其重要意義在於保存了祝由術在晚清到民國時期活躍的證據。作為結語,林教授表示歷史材料的「數位化」持續進行中,期許後輩能夠使祝由科的歷史研究更臻完備。同時,秉持自身對於數位人文學的提倡,將會在出版後公開電子全文及原始材料,使得材料、知識可以成為「活」的、可不斷修改、增長、演化之物。此亦為林教授對於新的數位人文出版的願景。

  討論時間,主持人陳雯怡教授首先提出晚清新媒體書寫祝由科的方式與宋代筆記有許多相似之處,林教授則補充指出隨著文本的形式改變,新媒體文章的作者群及閱眾不僅人數上擴增,其身分背景、價值觀皆更加多元;新聞報導的「正確性」也會受到更多目光查核。

  李貞德教授關注湖南辰州的特殊性,好奇祝由與辰州的連結是否與報導人對於苗族的想像有關,苗族內部又是否存在類似祝由術之發展。李仁淵教授亦指出湖南一帶素有以武術、符咒治病的巫道團體「梅山派」。祝由與道教、巫皆有所區隔,但在傳承、學習上,是否有類似「巫」或「道」的傳統?林教授解釋祝由科與苗族的關係為後世所附會。此外,祝由科不會進行巫者的「附身」儀式,祝由醫者亦無「神選」之傳統,與道教、巫的共通處主要在於使用符咒。至於「祝由」與「湖南」的連結,林教授初步提出戰亂和「湘軍」的潛在影響,由於戰場上的傷兵有外科醫療需求,祝由醫者大有活動空間。戰後湘軍卸甲後,部分祝由醫者也隨之在長江一帶擴散。亦有清代人認為此與白蓮教有關,儘管尚無定論,但可想見應該與晚清社會動亂及湖南人口的向外移動有關。

  另外一組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是新媒體的祝由「報導」本身,如李仁淵教授好奇辰州以祝由聞名之印象,會不會因此塑造成一種「品牌形象」,使得各地祝由醫者皆以此自我宣稱。巫毓荃教授對於報導中將「祝由」與「催眠術」、「精神療法」相提並論之說感到興趣。林教授補充說明傳統醫學原為西醫傳入後被打壓的對象,祝由科反藉由與西方醫學連結,轉變為可與西方醫療或精神醫學競爭獲相提並論的傳統技術。最後,陳韻如教授提出報導者無法像學者一樣做出精確的判斷,很可能僅以畫符籙治病就指認為祝由醫者,故有必要區分哪些報導為醫者自稱,哪些則是報導人自行判斷。林教授也同意這樣的建議。

引自:

中央研究院 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演講活動 (sinica.edu.tw)

文章標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