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醫籍書目提要(上下)(簡體書) | ||||||||||||
|
中國古醫籍書目提要(上下)(簡體書) | ||||||||||||
|
關於「本草綱目」的研究,從評論看來,還是英語世界的第一本。從介紹看來,內容頗值得期待。附帶一題,在本書作者Carla Nappi教授的學校網頁上,她還說自己正在學習阿拉伯語文,以便將來投入研究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科學文化交流。
敦煌古醫籍校證
買了一本大部頭的工具書,花了我不少銀彈,但是這種書總覺得手邊有一本還蠻好用的,它比《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更詳細,想查資料時不必跑一趟圖書館,有時這些投資還是感覺有必要啊。
中國中醫古籍總目
【作者】:薛清錄主編
【ISBN】:978-7-5326-2422-5/R.31
【版次】:第一版、第一印
【開本】:16
【裝幀】:精裝
【頁數】:1347
【字數】:2710千字
【出版日期】:2008-06-02
【定價】:¥ 480.00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專家在20世紀80年代編纂的《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的基礎上修訂編纂而成,收錄了全國150家圖書館的中醫書目13000余種,反映了近20年中醫古籍整理研究的成果,是中醫藥研究、中醫古籍研究和古籍整理的必備工具書。
紹興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並獨樹一幟,自成一派,世稱越醫,在中華醫藥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一代宗師張景岳及俞根初、趙晴初、何廉臣等堪稱為越醫代表人物。縱觀越醫千年,充分說明越醫是古越文化的燦爛結晶,越醫文化亦是古越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承和弘揚越醫文化,我們開展了“申遺”工作。目前,「越醫文化」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正在申報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越醫在漫長的求索過程中,形成了幾大不同凡響的流派,其中紹興傷寒學派是越醫文化不朽的代表。紹興傷寒學派以紹興命名,緣於其因地制宜的地方性,獨樹一幟的創新性,以及前赴後繼的可持續性。它發端于明代,成熟于清末民初,以俞根初首創《通俗傷寒論》而得名,以胡寶書等人的靈活推廣運用而崛起,以何廉臣等人的發展完善而勃興,以其獨特的學術體系發展至今。
更多內容: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b155b9l100Z84Q104N66S112z128JIJgPSg191O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