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史書資訊 (2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國古醫籍書目提要(上下)(簡體書)














作    者:王瑞祥
精平裝: 平裝本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 98/08/01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有:醫經、基礎理論、傷寒金匱、診法、針灸推拿、本草、方書、臨證各科、養生、醫案醫話醫論、醫史、綜合性著作、亡佚書等。
其一,內容豐富。本書除收錄從《漢書 藝文志》至《傳世藏書子庫醫部(提要)》書目210種外,還有醫學著作、地方志、史書、類書、文集、小說筆記各類出版物關于醫學著作及醫家事跡的記載,以彰明出典,考鏡原委之需。
  其二,囊括古今。該書共收存書7028種,佚書3033種,而佚書的選擇,均為流傳、收藏有據可查的。可為輯佚、校讎提供線索。
  其三,用途廣泛。本書不僅能滿足目錄學家“綱紀群籍,簿屬甲乙”、史學家“辨章學術,剖析源流”、藏書家“鑒別舊槧,讎校異同”、讀書家“提要鉤玄,治學涉徑”之需,也可用于輯佚、訪書、出版、醫學史研究,是一部用途廣泛的醫籍總目。
  其四,正本清源。作者通過按語形式對疑點加以考證,如:明代鄭端友《保嬰全方》,經其考證鄭端友為宋代人,《保嬰全方》即《全嬰方》,二者為同書異名;《續易簡方論后集》作者為宋代盧祖常,而非盧昶等,考證詳盡,言必有中。

    目次





上卷
 1 醫經
 1.1 內經
  1.2 素問
  1.3 靈樞
  1.4 難經
  1.5 內經難經合類
 2 基礎理論
  2.1 理論綜合
  2.2 陰陽五行、五運六氣
  2.3 藏象骨度
  2.4 中醫生理
  2.5 病源病機病理
 3 傷寒金匱
  3.1 傷寒金匱合編
  3.2 傷寒論
  3.3 金匱要略
 4 診法
  4.1 診法通論
  4.2 脈診
  4.3 望診
  4.4 舌診
  4.5 其他診法
 5 針灸推拿
  5.1 針灸通論
  5.2 經絡孔穴
  5.3 針灸方法
  5.4 針灸臨床
  5.5 推拿按摩
  5.6 外治法
 6 本草
  6.1 本草經
  6.2 綜合本草、
  6.3 歌括便讀
  6.4 食療本草
  6.5 單味藥、專類藥研究
  6.6 炮制
  6.7 本草譜錄
  6.8 雜著
 7 方書
  7.1 晉唐方書
  7.2 宋元方書
  7.3 明代方書
  7.4 清代方書
 8 臨證各科
  8.1 臨證綜合
  8.2 溫病
  8.3 內科
  8.4 婦產科
  8.5 兒科
  8.6 外科
  8.7 傷科
  8.8 眼科
  8.9 咽喉口齒
下卷
 9 養生
 9.1 養生通論
  9.2 導引氣功
  9.3 煉丹
 10 醫案醫話醫論
  10.1 醫案
  10.2 醫話醫論
  10.3 筆記雜錄
 11 醫史
  11.1 通史
  11.2 專史
  11.3 傳記
  11.4 史料
  11.5 雜著
 12 綜合性著作
  12.1 醫學通論
  12.2 叢書合刻
  12.3 文史叢書中的醫學著作
  12.4 工具書
 13 亡佚書
  13.1 醫經
  13.2 基礎理論
  13.3 傷寒金匱
  13.4 診法
  13.5 針灸推拿
  13.6 本草
  13.7 方書
  13.8 臨證各科
  13.9 養生
  13.10 醫案醫話醫論
  13.11 醫史
  13.12 綜合性著作
 補遺
 引用書目
 書名音序索引
 亡佚書書名音序索引
 著者音序索引
 亡佚書著者音序索引
 書名筆畫索引

引自: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627116&pf_id=99E155q10K109i7F104p74L105g130jHXqQLc1126SxV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本草綱目」的研究,從評論看來,還是英語世界的第一本。從介紹看來,內容頗值得期待。附帶一題,在本書作者Carla Nappi教授的學校網頁上,她還說自己正在學習阿拉伯語文,以便將來投入研究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科學文化交流。





The Monkey and the Inkpot: Natural History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Early Modern China



Carla Nappi



Publish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 edition (October 15, 2009)




Reviews

Carla Nappi takes us into one of the greatest Chinese encyclopedias of the natural world and its medicinal properties, the Bencao gangmu, which inspired the vision of the Chinese encyclopedia that haunts the pages of Borges and Foucault. Nappi draws us into the Bencao's complexities, and into the fertile and restless mind of its creator, Li Shizhen. Nappi opens the door on Li's cabinet of wonders.

--Paula Findlen, Stanford University



This first book-length treatment of the [Bencao Gangmu] in English contains a great deal of interest and is undoubtedly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its field.

--Steve Moore (Fortean Times )



Product Description

This is the story of a Chinese doctor, his book, and the creatures that danced within its pages. The Monkey and the Inkpot introduces natural history in sixteenth-century China through the iconic Bencao gangmu (Systematic materia medica) of Li Shizhen (1518–1593).



The encyclopedic Bencao gangmu is widely lauded as a classic embodiment of pre-modern Chinese medical thought. In the first book-length study in English of Li’s text, Carla Nappi reveals a “cabinet of curiosities” of gems, beasts, and oddities whose author was devoted to using natural history to guide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objects as medical drugs. Nappi examines the making of facts and weighing of evidence in a massive collection where tales of wildmen and dragons were recorded alongside recipes for ginseng and peonies.



Nappi challenges the idea of a monolithic tradi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y showing the importance of debate and disagreement in early modern scholarly and medical culture. The Monkey and the Inkpot also illuminates the modern fate of a book that continues to shape alternative healing practices, global pharmaceutical markets, and Chinese culture.



About the Author

Carla Nappi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敦煌古醫籍校證


簡體書內容簡介

敦煌文獻被發現之後,學者們從各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其中包括醫藥方面的內容。雖然從總量而言,醫藥內容在卷子中所佔比例甚少,而且大多夾雜在佛經的卷子中,查閱尋檢很不方便,但還是引起了前輩學者的注意,並為醫藥卷子作了初始的整理、編目或序跋,如羅振玉、王國維、王重民、向達、範行准、姜亮夫等。其後醫藥卷子逐漸受到重視,向著集中處理的方向發展,從單篇論文的研究發展到全部內容的研究,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不斷加強。

簡體書目錄

前言
張仲景《五藏論》一卷(P·2115)
張仲景《五藏論》一卷(P·2755)
《明堂五藏論》一卷(P·3655)
《傷寒論·傷寒例》(P·3287)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
《灸法圖》(S·6168)
《灸法圖》(S·6262)
《新集備急灸經》(P·2675)
《灸經明堂》(S·5737)
《人神日忌》(P·3247)
《素問·三部九候論》(P·3287)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P·3481)」
《傷寒論·辨脈法》(S·202)
《平脈略例》一卷(S·5614)
《五藏脈候陰陽相乘法》(S·5614)
《佔五藏聲色源候》(S-5614)
《玄感脈經》(P·3477)
《青烏子脈訣》(P·3655)
《七表八里三部脈》(P·3655)
《不知名氏辨脈法》之一(P·3287)
《不知名氏辨脈法》之二(P·3287)
《新修本草·序例》(無編號)
《新修本草·草部·卷十》(P·3714)
《新修本草》(P·3822)
《新修本草》(S·4534)
《食療本草》(S·76)
《本草經集注第一·序錄》(龍·530)
方書(S·3347)
方書(S·5435)
方書(P·2565)
方書(P·2662)
方書(P·2662)
方書(P·2882)
方書(P·3144)
方書(P·3596)
方書(P·3731)
方書(P·3885)
《王宗無忌單方》(P·2635)
《單藥方》(P·2666)
《腳氣、瘧病方書》(P·3201)
《雜療病藥方》(P·3378)
《頭目產病方書》(P·3930)
《黑帝要略方》(P·3960)
《療胸痺心痛醫方殘片》(S·碎079)
《治病藥名文書》(S·1467和S·1467 2)
《簡便醫方方書》(S·3395)
《面脂薰香方書》(S·4329)
《求子方書》(S·4433)
《婦科單驗方書》(S·61772)
《療服石方》(羅振玉藏)
《服食養生方》(S·6052)
《服氣休糧及妙香丸子方》(P·3043)
《道家養生方》(P·4038)
《絕谷仙方》(S·243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了一本大部頭的工具書,花了我不少銀彈,但是這種書總覺得手邊有一本還蠻好用的,它比《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更詳細,想查資料時不必跑一趟圖書館,有時這些投資還是感覺有必要啊。


 


中國中醫古籍總目


【作者】:薛清錄主編


ISBN】:978-7-5326-2422-5/R.31


【版次】:第一版、第一印


【開本】:16


【裝幀】:精裝


【頁數】:1347


【字數】:2710千字


【出版日期】:2008-06-02


【定價】:¥ 480.00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專家在20世紀80年代編纂的《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的基礎上修訂編纂而成,收錄了全國150家圖書館的中醫書目13000余種,反映了近20年中醫古籍整理研究的成果,是中醫藥研究、中醫古籍研究和古籍整理的必備工具書。


 


 


 


 


資料來源:http://images.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www.cishu.com.cn/upload/book/12123704114.jpg&imgrefurl=http://www.cishu.com.cn/book.php%3Fid%3D2672&usg=__egs27i8Cjg7gl_uzoOJVX_e212Y=&h=400&w=300&sz=96&hl=zh-TW&start=3&um=1&itbs=1&tbnid=VmxHkCggzEr0lM:&tbnh=124&tbnw=93&prev=/images%3Fq%3D%25E4%25B8%25AD%25E5%259C%258B%25E4%25B8%25AD%25E9%2586%25AB%25E5%258F%25A4%25E7%25B1%258D%25E7%25B8%25BD%25E7%259B%25AE%26um%3D1%26hl%3Dzh-TW%26sa%3DN%26rls%3Dig%26rlz%3D1R2ADRA_zh-TWTW354%26ndsp%3D20%26tbs%3Disch: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紹興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並獨樹一幟,自成一派,世稱越醫,在中華醫藥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一代宗師張景岳及俞根初、趙晴初、何廉臣等堪稱為越醫代表人物。縱觀越醫千年,充分說明越醫是古越文化的燦爛結晶,越醫文化亦是古越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承和弘揚越醫文化,我們開展了“申遺”工作。目前,「越醫文化」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正在申報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越醫在漫長的求索過程中,形成了幾大不同凡響的流派,其中紹興傷寒學派是越醫文化不朽的代表。紹興傷寒學派以紹興命名,緣於其因地制宜的地方性,獨樹一幟的創新性,以及前赴後繼的可持續性。它發端于明代,成熟于清末民初,以俞根初首創《通俗傷寒論》而得名,以胡寶書等人的靈活推廣運用而崛起,以何廉臣等人的發展完善而勃興,以其獨特的學術體系發展至今。


更多內容: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b155b9l100Z84Q104N66S112z128JIJgPSg191OzY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