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全本已拜讀完畢,李老師的文筆真的好。以前和老師聊天時,總覺得老師想寫一些不同的、不那麼硬梆梆的作品,又感覺老師的身體裡面,除了史學家外,還住著一個文學家的靈魂,老師不只讀史,也涉獵很多文學作品,這在他的新書中都可以一一看到。


 


 


 


隔岸繁花:一個歷史學家的心靈之旅


作者:李建民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110101


 


作者說,這本書是「寫給『青春』最優雅的五十封情書」。
  從六年代起始,半個世紀的故事;交織著以閱讀為註腳的自傳與史觀。
  文字古典、冷靜,自成一格,恰到好處地將讀者帶進作者的世界。


  讀過一篇文章,便渴望閱讀他讀的書、重新解讀他敘述的年代,於是一篇令人胸熱目溼的文章,又成為一把啟動閱讀、思索的鑰匙。許多個幽暗故事,犀利地剖視真實世界、人生窘境,觸動著我們細微的神經。尋找光的歷程,沒有簡單的答案,卻有深層的共鳴。


  隔岸,是分隔六十年的兩岸,也是永恆的彼岸。


作者簡介:


李建民


  筆名歌珊,生於台灣屏東。已婚,妻陳仰芳,育有二子。現為浸信會會友。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經在長庚醫學院、台北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東京大學客座副教授(2002-2003)、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2010)。


 


目錄:


枝年輕的健筆吳鯤生
閱讀療癒.醫治之旅賴奕倫
自序──從「論荒野之狼」談起


輯一:青春賦格曲
瑞松園──從瑪拉到以琳
我的一九六年代
藍色七
死鄉

夜間的飛行者
永遠的《快樂王子》
費滋傑羅時代
夢幻騎士
兩小無猜
劍橋七傑的故鄉
茨威格《絕命書》
論《中國哲學小史》的三種版本
《黑暗之心》


輯二:在歌珊之地
傅園心事
浮游群落──年代閱讀
郭世英的《日記》
張蔭麟的《中國史綱》
費孝通《鄉土中國》重刊本
《神曲.地獄篇》
楊絳的心情──《從丙午到「流亡」》
金岳霖《論道》讀記
失眠的故事
與命運搏鬥的人
品咂素書樓的時光
齊老師的英文課


輯三:此後
純真年代
拉比的塵埃
哀歌──讀沈曾植詩
昧爽
論說謊政治
這裡沒有王者風範
迷途:兩篇舊文的新領受
強迫
隱疾──名人與人格障礙


輯四:季節感
失敗者魯迅
哀慟的客旅
與幼小者
隔斷的牆
逃城
暗闇──「非典」沉思錄
三四郎池談詩
小城之春


輯五:「皮格馬利翁」(Pygmalion)的初戀
隔岸繁花
光在黑暗中發亮
申初之幽黯
大夜
老芋仔爸爸──一個「家」的故事
在法蘭西梧桐樹下找到我
悲傷寫真館
時間漫遊者──一個「回家」的故事


 


 


另外,轉貼一則與本書相關訊息:


 


歌珊談閱讀、寫作與電影


講座
時間:3 / 26(六)

14
00~1530
地點: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主講人:李建民博士

(中研院史言所研究員)
報名信箱或網址:

joyyang@campus.org.tw


https://shop.campus.org.tw/subscribe/freeEventRegistry.aspx


 


 


書籍訊息: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4356


演講訊息:https://shop.campus.org.tw/ReadingBanquet/11.1-2/a1284.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從竹山老師部落格轉來之新書訊息。


 


竹山師案:這一期有好幾篇醫療史的文章,其中包括有台大歷史所塗豐恩碩論中的一章!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1卷出版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1卷, 20108 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發行,本卷 66萬字,收錄論文 21 篇,研究述評 13篇,書評 5 篇。


目錄
【家族研究新視野】
科舉、人際關係網路與家族興衰:以宋代明州為例…………………………(臺灣)柳立言(1
中晚唐江南氏族興起與道觀、道士…………………………………………………吳? 真(38


【華北社會文化史】
元代華北的書院:蒙漢文化關係………………………………………………[]萬安玲(50
明清陝西城隍考——堡寨與村鎮城隍廟的建置……………………………………張傳勇(62
變革時代·近畿地域·特殊群體——清初三朝直隸旗人群體淺探………………張? 建(84
清代告示與鄉村社會秩序的建構——以順天府寶坻縣為例………………………王洪兵(98
近代北京社會的“鋪保”初探………………………………………………………盧忠民(110


【日常生活史】
晚明北京居民的節日生活與城市空間的發展………………………………………張? 勃(119
盛清江南士人生活的寫照——清人筆記龔煒《巢林筆談》的生活史料價值……常建華(129


【醫療社會史】
擇醫與擇病─明清醫病間的權力、責任與信任…………………………(臺灣)塗豐恩(149
何以成醫:明清時代蘇松太地區的醫生訓練和社會………………………………王濤鍇(170
天津廣仁堂醫療機構初探……………………………………………………………張? 璐(185
中西醫知識衝突下的近代中醫醫院…………………………………………………鄭? 洪(202


【生態環境史】
近世浙西的環境與水利………………………………………………………………馮賢亮(218
清代後期錢塘江海塘大修經費籌集問題研究………………………………………和衛國(248


【國家與社會】
康熙帝和徽商的遭遇——以歙縣岑山渡程氏為中心…………………………[]曹永憲(267
屏盜之跡、拯民之恫:明清蘇州地區的巡檢司……………………………………趙思淵(280
在流放地:論清代流放人犯的管理…………………………………………………王雲紅(294
鹽之魅:秘密會社、革命與國家 ——以山東為考察區域(1920-1940)………劉寶吉(314


【思想與社會】
民間社會之文化重建——以朱子人生志業為案例…………………………………喬福錦(337
近代中國視野中的“民主”釋義……………………………………………………張師偉(360


【研究述評】
從韋伯一直到勃蘭特
——西方學者關於晚清民國經濟狀況的最近辯論簡介……………………[澳洲]荷尼夫(375
關於對話的對話
——評周泓《群團與圈層——楊柳青:紳商與紳神的社會》…………………杜??? 靖(386
中國社會史學會第12屆年會綜述……………………………………………………羅豔春(401


【書評】
水與健康的變奏曲——《水的征服》評介…………………………………………張? 瑞(416
井上裕正著《清代アヘン政策史の研究》…………………………………………常建華(426
長時段的宗族史研究
——讀周揚波《從士族到紳族——唐以後吳興沈氏宗族的變遷》………………胡耀飛(431
海外貿易制度史的創新力作——《明代海外貿易制度》書評……………………王元林(437
系統的學科建構? 濃郁的江南特色——《中國社會史教程》述評………………代? 華(440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6-10卷目錄………………………………………………………(445
編後語…………………………………………………………………………………………(451


http://ccsh.nankai.edu.cn/noscript/ccsh/zxdt/zxdt_220.htm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1455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中正歷史學刊》2010年第13期刊出兩篇有關醫療與身體史類的著作,貼出來供大家參考,PDF檔請點選網址下載參閱。


梁雯晶    從新生活運動看國民改造以兒童為中心


莊蕙綺    貌合神離? 中國古時期望診和相術的操作與應用


http://depthis.ccu.edu.tw/publication_13.htm


 


 


2、大陸出版之桑兵、趙立彬主編的《轉型中的近代中國──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上下卷)》之中,也有幾篇相關著作:


晚清教科之“科學”概念的生成與演化(19011905)…………張 帆/49


晚清時期西方人體生理學在華傳播與本土化…………     ………吳義雄/125


《西學凡》與《童幼教育·西學》:西方學科知識的傳入……………鄒振環/241


1930年代的北平城市汙物管理改革………………………………杜麗紅/971


等等,不及一一細看,有興趣者請參閱。


 


 


3、另外,年前身體與文明電子報四卷第一期( 2011120 )也已發刊,詳情可參考網址:http://cbcs.km.nccu.edu.tw/xms/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養生之道無他,少吃為要


 


聯合報王道還


2011.02.06


 


人,雜食動物。人類是生物界唯一遍布全球的物種,這種食性是關鍵。因為地球各地的氣候、水土都不一樣,所有生物物種的分布,都有或大或小的地理疆界。人不挑食,有什麼吃什麼,隨遇而安,自是無入而不自得。要是人類的食性像無尾熊、貓熊,怎麼都不可能成為萬物之靈。


但是沒有一種生物是生來供其他生物食用的;每一種生物都演化出了防衛機制,避免遭到採食、獵食。植物最常用的招數,就是在體內堆積毒素、以及難以消化的物質;不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每一種植物都煉製了獨門毒物。於是雜食動物隨和的食性,反而造成了負擔:每遇上一種新奇的潛在食物,都得進行哈姆雷特的沉思:吃、還是不吃?真是個難題。上古時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絕非向壁虛構。不斷嘗試的結果,每個人類社群都形成了一套飲食文化,包括食物禁忌,影響我們的偏好,化解了選擇的重擔。


可是全球化創造了全新的局面。移民、農產品跨國流動,加上新的農業科技,各地的飲食文化都受到衝擊。我們走進大型超市,特別是在年節期間,難免不目迷五色,大部分食材我們祖父母輩從未聞、見過。許多食品受到歡迎,既有演化史的背景(如富於糖份、脂肪),也是文化建構的產物(如孩子愛上麥當勞)。於是傳統文化不再是飲食的指南,飲食與健康的關係變成現代生活的重大議題。


而科學似乎沒有扮演建設性的角色,各種術語反而成為引發焦慮的種子,例如「反式脂肪」。二○○六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的新聞學講座教授麥可.波倫出版了一本書(中譯《到底要吃什麼?》),甚至指控現代食品企業利用科學炒作健康話題,謀取利益。


科學界的反應,不可避免的,是創造另一個術語與研究領域:營養基因組學(nutrigenomics——專門研究食物進入身體後與基因的互動。這個新領域的專家,不只是分析食物的營養成分、計算熱量多寡,而是觀察基因組在不同營養情境中的動態。因飲食而體重過重的人,體內基因組的活動模式與體型標準的人有何不同?那些不同與因體重過重而容易罹患的代謝疾病,如第二型糖尿病,有何關係?是他們想解答的問題之一。


其實一般人用不著這樣的科學。現代社會中,養生之道無他,總綱是少吃,細目為少油、少鹽、少糖。這套綱目的科學雖然複雜難解,然而知難行易,不知亦能行。偏偏「少吃」最難行。已開發國家的飲食問題,是供應方創造的,如超市、便利商店結帳處刻意羅列的小包裝甜食,便是勾引欲望的設計。保健品琳瑯滿目,教人心癢難熬,只因我們都知道自己必然犯戒、經常犯戒:養生之戒。飲食創造的健康問題愈嚴重,保健品愈暢銷,然後飲食問題更為嚴重……。知識反而促進了自戕行為。


這樣的惡性循環,百年前鼓吹以科學啟蒙大眾的志士,大概也只能瞠目而視了。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中研院史語所)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136465.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不見了?



 


·          2011-02-06 中國時報 【邱天助】


     以前,在學生時代,時常會聽到某些「教育家」、「文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或「社會學家」的名號,包括葉石濤、鍾肇政、錢穆、羅光、辛志平、衛惠林、董作賓、傅斯年等等。耳聞他們的真知灼見或感人事蹟,心底每每湧起一股熱泉,並且勉勵自己「有為者亦若是」!


     如今,在大學校園沉浸多年,有一天,猛然醒覺,曾幾何時,在台灣,這種「家」的稱號逐漸消失,尤其在人文社會學界,大「家」似乎都不見了。


     基本上,要被賦予「家」的尊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他必須見解獨到,形成一「家」之言;其次,他必須能為大「家」付出,對社會有所貢獻,受到社會的認同。這些人往往具備公共知識分子的特質,不但在人品、涵養、眼光、資歷和學識方面有足夠的水平。最重要的,他們敢獨排眾議,不趨炎附貴。例如,薩伊德、阿宏、漢娜.鄂蘭、海耶克、里奧.史特勞斯、沈恩等人皆是。


     以大學的自由學風,應是最能孕育名家的地方。回想昔日,大學校長地位何等尊崇,如今,在當前的教育制度下,多數校長已經淪為教育部派駐校園的CEO,只能執行一些標準化的作業程序和要求,哪敢奢談大學理想,最多只能私下感嘆其志難伸罷了。即使是教育部長,也無法掙脫一些政治團體、專業組織或其他壓力團體的綁架,難有大刀闊斧的作為,足以留下歷史美名。試問社會大眾,幾年來,能有幾人記得那位大學校長或教育部長的事蹟與聲名?顯然的,在台灣,「教育家」的身影似乎越來越模糊了。


     名家的隕落,知識生產的模式有極大的影響。台灣的大學知識場域內,學術生產常常不是自主性知識活動的結果,或是基於深層的社會關懷,而是根據某種特定的知識規畫(例如國際化、SSCI化),或以國家發展的邏輯為原則(例如提升國家競爭力),而由某種特定的「集體性」、「規範性」知識生產機器的生產和再生產。


     在標準化、規格化的高等教育制度下,教授們須服膺於制度性規範,依據SSCI產量、教師評鑑的規則,去扮演政府公務員或工廠作業員的角色。使得原本獨立自由的學術工作者,逐漸被收編在國家生產體制之下,淪為執行國家意志的重要工具,以獲取制度的額外利益,領取彈性薪資,甚至隨時待價而沽。


     他們所在意的是學門內正統性、合法性地位的取得,以爭取場域內發言與審核的權威性。因為,有了這種權威,就能規定什麼是場域內最具有優越性的產品,因而控制知識再製的權力,也控制學術利益的分配。多年來,台灣的大學學術工作逐漸失去與社會的聯結,學術的生產僅剩圈內人自我消費、自我評比或自我參考的價值,外界不知他們所為何事,他們也不須跟外人交代所做何為。慢慢的,台灣沒有「學家」,沒有「學者」,只有知識生產者,甚至按件計酬的學術作業員。


     後現代知識的轉折,強調的是知識的個別性、差異性與多元性。不知我們何時才能摒棄SSCI知識霸權,以寬廣的態度,接受並期待各式各樣知識的產生,甚至透過一些原來被壓制或被忽視知識的甦醒,進行自我反思與批判,讓一些被剝奪資格知識的再次出現,也讓知識的宇宙充滿大大小小的星星閃爍。有朝一日,也讓大「家」的身影在台灣慢慢重現。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tech/171703/112011020600074.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新年好,謝謝大家的支持與愛護,「醫療史新時代」滿一年囉。希望大家繼續提供訊息、研究資訊,或自己的研究心得、感想,版主絕不掠人之美,凡寄來文章,必標明原作者姓名與提供資訊者,用意只希望加強學術交流,使研究訊息更加公開,懇請學界先進、朋友不吝指教囉。另外,我也希望能轉貼一些好的文章,不限醫療或科技史的,但至少與史學相關的吧,就先這樣,最後也祝大家開工大吉囉。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版主:最近大陸翻譯出版了一些STS、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的書系。我看到較有價值的,有下列兩個書系。對於版主這種外語能力不佳,卻又想多讀一點此類書籍的讀者來說,充足的翻譯人力翻譯西方經典作品,是迫切需要的;在臺灣,這類沒有太廣大市場的學術類書籍,出版社並不青睞。


 


 


蘇州大學翻譯出版的:「學術新視野:當代科學技術論譯叢」


當代理論的實踐轉向edited by Theodore R. Schatzki, Karin Knorr Cetina, and Eike von Savigny, The Practice Turn in Contemporary Theory.


涉入科學:如何從哲學上理解科學實踐Joseph Rouse, Engaging Science: How to Understand Its Practices Philosophically.


我們從未現代過:對稱性人類學論集Bruno Latour,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科學實踐與日常活動:常人方法論與對科學的社會研究Michael Lynch, Scientific Practice and Ordinary Action: Ethnomethodology and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科學源流譯叢」


《世界圖景的機械化》


《新物理學的誕生》


《近代科學在中世紀的基礎》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慈善與明清福建社會


王尊旺 (編者), 李穎 (編者), 陳文平 (叢書主編)


圖書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1


內容簡介


《醫療、慈善與明清福建社會》為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叢書。內容敘述鴉片戰爭以後,西方醫學大量進入中國,從而產生多元化的醫藥觀,這對中國醫學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透過近代福建觀察中國,觀察西方文明在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的正面作用是很有意義的。   鄉土歷史、地域社會是當前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明清福建的醫療慈善事業相對發達,由此可見中醫藥文化史和社會經濟史的交融,可見醫療、慈善在體恤民眾、診治疾病、醫療保健和社會穩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編輯推薦


作者簡介


王尊旺,男,1975年生,山東巨野人,福建中醫藥大學公共管理系講師,出版專著一部(合著),在《世界宗教研究》等雜誌發表論文十餘篇。
李穎,女,1974年生,山東巨野人,福建省閩江學院歷 史系副 教授,歷 史學 博士,出版專著一部(合著),在《臺灣研究》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目錄


序/1
第一章 醫學、慈善與明代福建社會/
1
第一節 明代福建醫療機構及其社會活動/
1
第二節 明代福建養濟院的發展/
14
第三節 明代福建瘟疫與社會應對/
27

第二章 清代福建的醫療與慈善/
42
第一節 清代福建養濟院的發展與變遷/
42
第二節 清代福建瘟疫與社會互動/
59
第三節 清代福建育嬰堂的運作與民間社會/
83

第三章 西醫入閨與晚清福建社會/
117
第一節 晚清福建的西醫發展/
117
第二節 晚清來閩西方人的中醫觀/
129
第三節 晚清福建社會西醫觀的歷史變遷/
139
第四節 在教會與社會之間:以福建第一位女西醫許金訇為例/
153

第四章 結語與思考/
168
附錄明清福建醫療慈善大事年表/
174
一、明代福建醫療機構年表/
174
二、明代福建養濟院年表/
178
三、明代福建瘟疫年表/
186
四、明代福建義塚年表/
192
五、清代福建瘟疫年表/
196
六、清代福建養濟院年表/
206
七、清代福建義塚年表/
212
八、清代福建育嬰堂年表/
217
九、晚清福州藥材貿易年表/
227
十、晚清廈門藥材貿易年表/
242
主要參考文獻/
262
後記/267


序言


    中國經濟史學,又稱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是中國歷史科學的基礎領域,它伴隨著中國近現代學術的探索之路,走過了百年歷程。在這百年滄桑的歷程中,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既迎來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史觀的光輝洗禮,也經受了時代政治變遷的無端磨煉。隨著新時期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又不經意地給甘為基石的中國社會經濟史學界蒙上了一層低處不勝寒的失落景象。


    站立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回顧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所走過的艱辛而曲折的道路,不能不對我們的前輩們及同仁們的不懈探索與努力堅持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有了這麼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傳,中國的社會經濟史學才能衝破艱難困境,逐漸步入了一個比較繁榮的時期。時至今日,中國的社會經濟史學已經形成了兩大居於主流地位的學術流派,這就是以嚴中平、李文治、吳承 明 教授等為代表人物的國民經濟史學派新經濟史學派,以及以 傅衣淩 教授為奠基人的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派,也稱為新社會史學派。前者注重於經濟學理論的探索,並且將其運用於中國經濟歷史發展規律的考察,通過宏觀、中觀、微觀多層面及其相互結合轉變的研究,從中尋求中國傳統社會自身蘊藏著眾多的向近代化轉型的能動的積極因素;而後者則特別注重從社會史的角度研究經濟史,在複雜的歷史網路中研究二者的互動關係,注重深化地域性的細部考察和比較研究,從特殊的社會經濟生活現象中尋找經濟發展的共同規律。


後記


本書的寫作純屬偶然。200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有幸與敝校的 林端宜 老師相識。與 林 老師的第一次見面,我至今記憶猶新。近年來,閩台文化研究搞得如火如荼,福建中醫藥大學也踴躍加入到這一行列,準備成立閩台中醫藥文化文獻研究中心。很自然,閩台中醫藥的相關研究能夠彰顯我校的科研實力,當然也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借此春風,我這個歷史學專業出身專門講授政治理論課的教師似乎也能為學校的科研事業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為此,我積極主動地連夜擬就了一個課題申請並遞交上去。一天,時任公共管理系主任的 陳佳 老師突然打電話通知說 林端宜 老師想和我談談。在 林 老師面前,我不知深淺地暢談了自己的研究計畫,沒有想到竟然獲得 林 老師的首肯。從2006年起,我們夫妻二人就加入了 林 老師的研究團隊,在她主持的課題《閩台中醫藥文化文獻研究》中承擔《明清福建中醫藥大事年表》的資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從接到任務的那一天起,我們始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唯恐有負 林 老師之厚愛。在工作中與 林 老師的接觸漸漸增多,對她的瞭解也日漸加深。


 


 


http://www.amazon.cn/%E5% 8C %BB%E7%96%97-%E6%85%88%E5%96%84%E4%B8%8E%E6%98%8E%E6%B8%85%E7%A6% 8F %E5%BB%BA%E7%A4%BE%E4%BC% 9A /dp/product-description/B004J31UV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 建國百年 中華民國發展史論文發表會28日政大登場


這一系列的講題,與醫療、科技史比較相關的有下列場次(粗體字)。對其他主題有興趣者,也可參考網站詳細介紹。


 


時間: 民國100129(星期六)上午0900


地點:政治大學行政大樓第一會議室


 









































































時間



主持人



議題



主講人



評論人



09:00-09:30



報到



第四場


09:30-12:20



錢致榕



物理學



錢致榕(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劉源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陳卓(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化學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楊翠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數學



李國偉(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洪萬生(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



天文學



孫維新(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張祥光(國立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地質地理


大氣海洋



羅清華(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陳泰然(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兼副校長)



12:20-13:00



午餐



第五場


13:00-15:20



朱雲漢



政治學



朱雲漢(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碧炤(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


蕭高彥(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曹俊漢(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院長)



經濟學



于宗先(中央研究院院士)



孫震(臺灣大學教授)



社會學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茂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法律學



王泰升(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廖義男(世新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15:20-15:30



茶敘



第六場


15:30-17:20



陳定信



臨床醫學



陳定信(中央研究院院士)



 



生物學



蘇仲卿(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名譽教授)



郭光雄(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教授)



基礎醫學



黃伯超(臺灣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吳妍華(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



 


時間: 民國100129(星期六)上午0900


地點:政治大學行政大樓第五會議室


 










































































時間



主持人



議題



撰寫人



評論人



09:00-09:30



報到



第六場


09:30-10:40



古允文



地方社會與社會發展



王振寰(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勞動與勞資關係(勞資關係、勞工權益與勞工運動)



王惠玲(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李允傑(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綜合討論



10:40-10:50



茶敘



第七場


10:50-12:00



黃金麟



社會運動



邱榮舉(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洪泉湖(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都市與區域發展



章英華(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



王佳煌(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



綜合討論



12:00-13:25



午餐



第八場


13:25-15:00



王振寰



醫療體制



張淑卿(長庚大學醫學院)



郭文華(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公共衛生與健康



劉士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社會福利與社會救濟



古允文(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詹火生(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綜合討論



15:00-15:10



茶敘



第九場


15:10-16:20



王惠玲



身體與社會



黃金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沈松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消費與日常生活



李玉瑛(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學系)



許嘉猷(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綜合討論



 


 


http://roc.nccu.edu.tw/news.php?id=1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古今論衡》第21期出刊,有幾篇醫療史的文章,貼過來供學友參考。


 


第二十一期 目錄


新學術之路:


從往來書信看傅斯年與夏鼐的關係:兩代學術領袖的相知與傳承       李東華


 


研究與討論:


忽必烈乳母的不揭之謎                                                                          洪金富


漢字與「言靈」:日本傳統漢字論中的「執拗低音」                         王小林


魏晉南北朝隋唐醫者與醫學                                                                   范家偉


 


田野調查:


重疊的邊界:彝族食俗與族群關係                                                       徐新建


 


書評&評介:


醫療社會文化史外一章──金仕起《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序   杜正勝


 


《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評介                                               顏世鉉


 


研究動態:


「新政治史研究的展望研討會」紀要                                                   童永昌  


 


編後語


 


 


http://www.ihp.sinica.edu.t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外文化交流探繹(星學醫學其他)


作者:陳萬成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0/11/01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本論文集,涉及星學、醫學、翻譯、文學等


 


作者介紹:


陳萬成
    
香港大學文學士,澳洲國立大學文學博士。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副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與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語言學系合辦《東方文化》編輯,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翻譯學報》編委,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委任專家(語文,翻譯)。曾獲香港大學最佳教學獎(1991),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最佳研究獎(醫學翻譯,1998)。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外文化交流史與翻譯史。


 


目錄:



星學
  
杜牧與星命
  
景德二年板刻《大隨求陀羅尼經》與黃道十二宮圖像
  
關於《事林廣記》的〈十二宮分野所屬圖〉
  
唐元五星圖像的來歷──從永樂宮壁畫說起
醫學·翻譯·其他
  
湯若望的《主制群征》與翻譯
  
西醫東傳史的一個側面:「腦筋」一詞的來歷
  Pancreas
的漢譯與近代中醫學
  
明清時期對Element一詞的翻譯
  
從「革命」到「詩界革命」──關於近代幾個新詞語的來歷
  
亞瑟·韋利(Arthur Waley)(1889-1966
  
沃森(Burton Watson)編譯《中國詩選》讀後
  
關於《泛龍舟》
后話
再記
圖版目錄
圖版


 


http://tl.bookuu.com/kgsm/ts/big5/ 2010/12/31 /1893490.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訊息:


 


 


各位朋友: Happy New year!

在學期即將結束時


也許大家正忙著學期最後作業的批改
也許有人已經計畫著遠行
所以在各位還沒離開前
我來跟大家做個廣告
繼去年Steve Yearley來訪後
今年四月我會邀請Steve Sturdy, Deputy Director,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Genomics Forum來台灣
http://edinburgh.academia.edu/SteveSturdy

Dr. Steve Sturdy
是個醫學史家,David Bloor 宣稱他其實是少數Strong program真正傳人呢!
Steve 來台之前我們也要舉辦一個讀書會

下面是讀書會暫定議程,請大家先將時間留下來歐!
開學後第一個週末請大家來陽明聚聚讀書聊聊
!
有一些文章他會陸續寄過來


我們也會陸續放入網站供大家下載
4/6-4/13
來訪行程

也正在成型中,等更確定後立刻會放入STS網站

孳艷

Steve Sturdy
訪前讀書會

活動日期:2011226() 13.30-17.30
活動地點:陽明大學活動中心(B5)一樓第一會議室

指導單位:教育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計畫、教育部顧問室科技與社會計畫辦公室
主辦單位:陽明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科技與社會領域推動計畫、
陽明大學護理學院STS跨領域教學計畫【護理、醫療科技與社會】
協辦單位:陽明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活動議程:
13.30-13.50
報到
13.50-14.50
導讀:黃之棟 回應:王秀雲 主持:林宜平
“Knowing cases: biomedicine in Edinburgh, 1887 -1920” ,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37 (2007), 659-689.
14:50-15:20
茶點時間
15:20-16:20
導讀:陳嘉新 回應:巫毓荃 主持:蔣欣欣
Jennifer Smith-Merry and Richard Freeman, “Consultation as social mobilization: framing Scottish mental health policy”,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16:30-17:30
導讀:李尚仁 回應:吳嘉苓 主持:盧孳艷
“Looking for Trouble: medical science and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 medicine”, (this paper will be published shortly, and a pre-publication copy of the paper can be found on Steve Sturdy’s academia.edu page http://edinburgh.academia.edu/SteveSturdy.)

活動網頁:科技與社會跨領域教學計畫【護理、醫療科技與社會】 http://www.ym.edu.tw/nts/ 論文索取:http://www.ym.edu.tw/nts/


 


 


http://stsweb.ym.edu.tw/board/read.php?f=8&i=3681&t=368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渴望文化—民國一百年科學史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科學發展 20111月,457)


 


文化發展中的科學


科學是人們解釋自然現象所發展出來的價值理念、分類架構、論述場域、制度安排、系統知識、行為模式等的文化運作。科學促進了社會文明良性發展,但也需有良好的社會文化來支持科學發展。在文化方面,人們一生都須面對四大面向議題,包括:人與天關係的價值理念議題(表現為哲學、宗教、信仰、道德、祭典等)、人與人關係的社會運作議題(表現為政府、制度、法令、組織、宗族、倫理等)、人與物關係的環境掌握議題(表現為科學、技術、工程、產業等)、人與自我關係的生命成長議題(表現為美感、品味、救贖、自我實現等)。就社會發展來看,科學是文明發展及文化形構過程中處理環境掌握議題非常重要的一環,同時與社會的價值理念、社會運作及生命成長等議題深刻地相互影響。就科學自身的發展來看,也要能均衡地處理科學典範的價值理念、科學社群的社會運作、科學知識的環境掌握、科學家的生命成長等議題。因此,回顧中華民國百年科學發展,宜由構成文化的人與天、人、物、我這些關係的議題切入;在時空間軸線上,則沿著1949年前的中國大陸與1945年前日治時期台灣的科學發展,匯合到戰後台灣的科學發展。


 


人與天關係的價值理念議題


民國成立後,科學研究受到清末自強運動及富國強兵思想的影響,糾葛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科學與玄學」、「全盤西化」、「德先生與賽先生」等論辯。但當時代趨向現代性(modernity)社會發展時,就開始注重國家對社會基礎工程(如法治、戶政、地政、稅賦、金融、公共衛生、度量衡、國民教育等)方面的建設。科學在民國初年及台灣日治初期始建立的現代性社會時都擔任要角,如進行地質調查、控制傳染病、降低嬰兒死亡率、進行農業改良等。二次大戰後由於到處殘破、內戰頻仍,以及政權轉換,戰時的軍需工業研究並未在移轉民間時開啟新頁。例如,日治後期臺北帝國大學的原子核撞擊研究並未延續到戰後,戰後原子能研究則在美國強力介入下偃息,使得科學在台灣無法發展出軍


工複合體。而內銷為主的國營事業及代工為主的外銷產業大都沒有堅強的研發部門,也就難以產學複合體來推動科學研究。戰後由於台灣被納入冷戰格局下的美國勢力範圍,透過美援及留美風潮,台灣學術界大量受到美國影響,致使科學研究議題脫離本土脈絡而多以歐美議題為主。直到1980年代逐漸興起環保運動與生態主義,才使台灣的科學研究回到本土脈絡議題。台灣科學大都以國際科學典範為依歸,甚少從本土文化汲取養分,是值得省思的。此外,「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齊頭主義及文憑主義深深影響了科學研究的資源配置。雖然胡適鼓吹「集中火力」和「重視研究所」的理念,但時至今日,過多的大學數量、超高的入學率,使得學生素質低落、研究經費稀釋,以及研究素質下降。


 


人與人關係的社會運作議題


科學發展需要科學機構、科學社群、國家社會支持等社會運作。民國初年政局紛擾,難有全面性的科學研究支持。當時的科學研究在3種機構開展,其一是政府設立的,如北平地質調查所、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其二是民間設立的,如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靜生生物調查所、黃海化學工業研究所等;其三是大專院校如清末以來的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留美預備學堂(清華大學)、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大陸易色後,這些機構有些在台重建,有些人員則匯入日治以來的臺北帝國大學(現為臺灣大學)、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現為成功大學)等。科學社群是近代科學發展的關鍵。1915年一批


留美學生成立中國科學社,旨在「提倡科學,鼓吹實業,審定名詞,傳播知識」,除了發行《科學》雜誌外,並成立生物研究所與靜生生物調查所。至1930年代,各科學領域專門學會才逐漸成立。


在台灣,戰前最重要的科學社群是成立於1902年的臺灣醫學會,出版《臺灣醫誌》迄今。1908年成立臺灣博物學會,出版《臺灣博物學會會報》。戰後初期的科學社群可分為以台人為主的臺灣省科學振興會(發行《臺灣科學》),以及以大陸籍為主的中國科學振興協會、中國自然科學促進會等。這些綜合性科學社群一方面在威權統治下難以發聲,另一方面隨著專門學會陸續成立而消失意味著科學界的民間力量尚未成為足以和國家科技政策對話的公共領域(註)。


民國初年對於科學研究的資助中,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等退還的庚子賠款是個重要的力量。這幾國的庚款大多用來選派中國學生至該國留學。美國以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承接該國庚款,甚有助於戰後初期科學經費短缺的台灣。在政府科學部門及科技政策方面,於冷戰格局及兩岸競爭下,1959年成立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開始對科學研究予以經費補助,並於1967年擴充改組為國家科學委員會至今。此外,行政院也設有如科技顧問組的幕僚單位。歷年來政府陸續制定各種科技政策,如「國家長期發展科學計劃綱領」、「科學技術發展方案」、「中華民國科技白皮書」、「科學技術基本法」、「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等並每隔數年召開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只是,每個科技政策尚須省視檢驗當年的豪語願景是否兌現。(例如2006年「全國研發總經費占GDP的比率是3%」,2010年「我國科技發展達到已開發國家水準」、「建立世界級的研究環境」、「基礎研究經費占全國研發經費的比率是15%」等。)而「加強科技人才培育」、「充實科技經費」、「加強學術研究」、「增進民生福祉」等目標年年提出,如何才算達到目標?


 


人與物關係的環境掌握議題


雖然清末西學傳入翻譯了許多數學、物理、化學書籍,但僅止於知識介紹而少有研究。民國肇始後,科學研究以掌握基本環境的地質研究及生物研究最為突出。同時期日治的台灣也以基本調查、自然史、體質人類學、蛇毒、中草藥、鴉片等為著名。海峽兩岸政權剛成立後的科學研究,都是以環境掌握為度;而在戰時,也都以軍需工業為要。戰後科學研究在兩岸競爭情勢下,從1960年代原子能研究、1970年代大型計畫、1980年代八大重點科技、1990年代國家型科技計畫、到2000年代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等,以配合當時政治、經濟、外交、軍事上的需求。然而在《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專利數、世界排名等量化管理下,台灣科學研究雖然在量產上卓有所成,卻一直難以解決社會日益增多的環境風險、科技爭議、微利代工、國土保育、憂鬱苦悶等問題。人與自我關係的生命成長議題科學發展的目的,在於增進人們對於生存環境的掌握度,降低生存風險,促進幸福生活。因此,一方面科學研究要能解決當前重大問題,讓人們安居樂業,另一方面國家社會也要讓科學研究能在台灣適性發展。長久以來,由於學科分化後造成的典範專精化與制度僵化,致使大學教育培養許多專家,卻對這塊土地與社會陌生,更難有跨領域的系統統合人才。反映在政府政策上,則經常出現用來解決問題的科技相關計畫,卻製造出更多的風險、問題與民怨。


台灣是否為科學發展的沃土,不是只在於政府與產業研發經費寬列或儀器精良,更需有豐厚的文化支持。相對於形式主義、指標管理、齊頭平等、專業堡壘等桎梏,好文化鼓勵適性、跨域、創意、實驗、多元、包容、參與等。如果學子仍須以參考書與補習班來面對學測與統測,則台灣還是用30年前的教育方式讓學生面對未來30年。如果大學教師還要在SCI 等指標中掙扎,就難以期待他們指引未來的社會良心。如果科技教育依然漠視人文素養,則難以帶給社會幸福。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曾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師不是來自重金挖角,而是在豐厚的文化中養成,這是台灣科學發展的未來所繫。


註: 以科普為志的科學月刊社在1980年代末人造衛星爭議中集結


發聲,並舉辦數次民間科技會議,可謂異數。


 


 


 


原文轉貼:http://ejournal.stpi.org.tw/NSC_INDEX/Journal/EJ0001/10001/10001-02.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0 Mon 2011 20:23
  • 轉貼


版主:大家如有空,多給新人鼓勵囉。


 


臺灣公衛百年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201117(週五)


地點:衛生署樂生療養院(臺北縣新莊市中正路794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議程
201117(週五)
10:40-11:50
第一場:醫師與醫療活動
講評人:范燕秋
臺灣醫生與日本在廈門的醫療活動
(1895-1945)(陳力航)
臺灣公醫的來源與職責(陳雅苓)
近代臺灣漢生病醫療機構與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以樂山園為例(張達欣)

13:00-14:10
第二場:防疫與公衛
講評人:劉士永
鼠疫肆虐下的金門:
19451952年金門的公共衛生建置(劉燕琪)
日治時期臺北汚物處理之初探(李佳卉)
日治時期臺灣之小兒保健--以預防注射為中心(沈佳姍)

14:30-15:55
第三場:疾病與保健的書寫
講評人:許佩賢
清末臺灣的醫藥衛生與空間論述--以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為主(郭侑欣)
近代臺海兩岸報紙廣告之比較
(1912-1945)--以醫藥欄為中心(劉彥甫)
1930
年代葡萄酒在臺灣的健康形象(郭婷玉)
臺灣百年烏腳病之鹽村心靈、醫療人文層面(黃豑民)


 



http://shanefish.enpurist.0lx.net/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屆「科技與社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徵稿啟事


 


 


「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簡稱 STS)為近年新興之研究領域,關注科技、醫療與社會文化和歷史之相互影響,以及科技、醫療研發中的文化、歷史與社會議題,對於發展高科技的台灣產業與社會至為重要。目前STS相關領域的發展已引發學界之高度興趣,各類互動與交流也日漸蓬勃。然而,現階段較缺乏專門為台灣STS研究生所設計之跨校、跨領域之交流平台與機制。


 


有鑑於此,20116月初,將在「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科技與社會」計畫下,由清華大學 STS 小組來負責規劃「第二屆科技與社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藉此次活動,希望能達到促進研究生互動,凝聚社群向心力,及提升論文寫作與獨立研究之能力。希望國內對STS研究感興趣的學子,踴躍投稿、共襄盛舉!﹗


 


 


一、徵稿領域


 


任何與STS相關領域,如科學、技術、醫療、健康等相關之人文社會研究(歷史、社會學、人類學、哲學、政策以及性別研究等)。


二、徵稿對象


國內外碩、博士班學生(含碩士畢業生、不含博士畢業生)


 


三、徵稿期限、字數與語言 :


摘要2011228日 (星期一)前繳交,字數限 5001,000 字。


全文2011515日 (星期日)前繳交,字數限 10,000 字至 20,000 字。


中文、英文稿皆可,會議發表時亦可選擇採用中文或英文。


 


四、徵稿方式:


投稿人請在期限內將發表人基本資料(姓名、單位、E-mail、電話、住址)及論文摘要E-mailstsnthu@gmail.com,並於主旨處註明「科技與社會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摘要」。經審查入選者,將會另行通知。入選者請於期限前將論文全文的word檔,以附檔形式寄至上述E-mail信箱。


撰稿體例,請參見《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網頁 http://stm.ym.edu.tw )


請勿使用免費信箱投稿,以免信件遺失。


 


五、主辦單位: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科技與社會」領域推動計畫、國立清華大學STS小組


 


六、研討會時間與地點:


  2011 年 6 4 日(星期六)於清華大學教育館。詳細議程、時間與地
點,將於審查程序結束後另行公告。


 


七、連絡方式:


有任何疑問請mailstsnthu@gmail.com


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生 楊偉婷  0928-615-049


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生 陳家銘  0917-191-145


 


訊息來源:http://www.hist.nthu.edu.tw/app/news.php?Sn=48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宗教與醫療」原來也是台灣生命醫療史的一支,當然,宗教史可以呈現的面向很廣,也不僅限於醫療層面,至少這本書看起來是相當多元的。


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


作者:林富士主編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0112


 


內容簡介:


中國宗教史究竟應該研究些什麼?1920年代,梁啟超曾針對中國宗教史研究提出一些極富爭議性卻影響深遠的看法。近幾十年來,學者大多不以梁任公所揭櫫的「教會」作為判準,他們不僅探討有教團、教會組織的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也研究那些沒有特定組織的巫覡、民間信仰、官方祀典等。連備受爭議的「儒教」,也有人深入探究。也就是說,舉凡鬼神、死後世界、禁忌、陰陽五行、巫祝活動、祠祀等,都可以納入宗教研究的對象。


  但是,想要以一本書或十幾篇論文來清楚呈現中國宗教的風貌,或完整的交代中國宗教發展的歷史軌跡,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也不是本書的目的。不過,透過這裡所收的12篇論文,我們試圖對中國宗教作出比較明確的界定。


  本書對於中國宗教的範圍、內容和特質有了比較扼要的描述,對於中國的政教關係有了比較細密而多元的論述,對於宗教在中國基層社會及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比較豐富的詮釋,對於外來宗教與中國本土文化之間的互動也有了比較均衡的看法。這12篇論文,至少可以提醒中國史的研究者,無論是要探討中國的政治、經濟,還是社會、文化,都不應忽略其宗教向度。


 


作者簡介:


林富士,1960年出生於台灣雲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中興大學歷 史學系 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史、疾病史與文化史,著有《紅色印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0)、《孤魂與鬼雄的世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漢代的巫者》(1988;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書局,2000)、《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臺北:三民書局,2001)、《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等書。


 


目錄:


《中國史新論》總序 王汎森
導言──中國史研究的宗教向度 林富士


 


蒲慕州
中國古代的信仰與日常生活
一、古代宗教與歷史研究
二、史前時代之宗教
三、商周時代之宗教
四、春秋戰國的鬼神信仰
五、秦漢時代對死後世界的想像
六、漢代的信仰與社會生活
七、結語


 


林富士
中國古代巫覡的社會形象與社會地位
一、引言
二、神話與傳說中的古代巫覡
三、先秦時期的巫官、官巫及其職事
四、先秦時期的民巫與營業之巫
五、先秦諸子對巫覡的態度
六、禁巫與抑巫
七、秦漢時期的巫覡
八、結語


 


康樂
天子與轉輪王──中國中古「王權觀」演變的一些個案
一、前言──皇帝制度與國家祭典的建立
二、從西郊到南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轉輪王即佛
四、結論


 


劉淑芬
中國畫中圖像與文字互動的表現模式
一、前言
二、禁碑令與南朝的造像
三、南北朝的佛教信仰組織
四、南北朝對疑偽經典的態度
五、結語


 


陳熙遠
孔教會──近代中國儒家傳統的宗教化與社團化
一、以孔為教── 晚清政權的最後支柱
二、教育與宗教的衝突──民國廢經罷祀的爭議
三、人道與神道之間── 孔教會宗教論述的建構
四、立「孔」為「會」──民初儒教社團化的嘗試
五、孔教會的解體
六、結語──「孔教」、「宗教」與「教會」的離合


 


卓鴻澤
正德的番、回傾向──大明皇帝對異族宗教的追求
一、前言
二、正德皇帝的番教傾向
三、正德皇帝的回教傾向


四、結語


 


莊宏誼
道教養生文化
一、前言
二、道教養生的基本觀念
三、道教養生的實踐方法
四、道教養生的禁忌──以飲食和房中為例
五、結語


 


黎志添
道教地方科儀研究──香港道堂科儀及其歷史傳承
一、前言
二、概述道教科儀傳統的歷史發展
三、宋代羅天大醮與黃籙齋
四、香港道堂法事科儀的現況和科目類別
五、香港道堂法事科儀的地方特色──朝懺二科並重
六、玄門朝科
七、禮懺誦經
八、香港道堂科儀與古代靈寶齋儀的關係
九、香港道堂科儀經本之來歷考
十、香港道堂科儀傳統之師承考
十一、結語


 


張先清
清代乾嘉道時期天主教徒的社會網絡
一、前言
二、家族
三、鄰里
四、職場
五、結論


 


康豹
中國帝制晚期以降寺廟儀式在地方社會的功能
一、前言
二、寺廟儀式──三角結構的功能
三、廟會活動中的三角結構
四、從寺廟透視新莊的歷史
五、結論


 


柯嘉豪
關於佛教漢化的省思
一、前言
二、印度佛教的特質
三、漢文化的特質
四、寫中國佛教的通史時,應不應該視中印之交流為核心問題?
五、結論


 


李尚仁
驅魔傳教──倪維思論中國人被鬼附身的現象
一、前言
二、倪維思的生平
三、倪維思論中國的宗教
四、被鬼附身的中國人
五、惡魔附身還是精神疾病?──著魔現象辯論的歐美脈絡
六、傳教論述中的魔鬼和中國基督教徒對魔與鬼的認識
七、性別與著魔現象
八、民間信仰與著魔現象
九、傳教論述中的魔鬼和中國基督教徒對魔與鬼的認識


英文目次


 


序言()可參考網站: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426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馬伯英新版的中國醫學文化史,和他原本的兩本大書應有不少重覆之處,但看起來也有新增補的部分,真是困擾,該不該買呢?還是等看到書再說吧,現在大陸書很流行「改版重出」,內容多會新增一些東西,想看嗎?但這書一旦重印,價格往往就翻了好幾成,窮研究生還真買不下手。還是多比較再決定是否購買。


 


 


中國醫學文化史(上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1)


 


內容:


這次《中國醫學文化史》改版重梓,將筆者所著《中國醫學文化史》和《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史——中外醫學跨文化傳通》收入其中,全書以《中國醫學文化史》總其名。此次合版,就將原文化史中之佛教與中醫景教、伊斯蘭教等對中醫文化的影響醫學的跨文化傳通三章移並本版第二卷。本版第一卷中則增加了中國歷史上的天花治療和人痘預防接種術中醫文化的主流發展中醫生命之根和未來前途三章。第二卷中則增寫了中國人痘術傳到歐美的歷史、近些年西方針灸熱、中醫熱的掀起、中西醫文化比較、醫學跨文化傳通的某些規律等等內容。這些增寫章節包含了我近年在英國做中醫文化人類學研究的相關成果。


 


作者簡介:
馬伯英,著名醫學史研究者,李約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英國皇家醫學會終身院士;巴黎大學波比尼醫學院特聘名譽教授。現任英國杏林中醫研究生院院長,全英中醫藥聯合會主席, 全歐中醫藥專家聯合會執行主席。


 


本書目錄:
上卷
總序
英文摘要
自序
凡例
第一編 中國醫學起源的文化背景
第二編 本土哲學思想、宗教及政治對醫學的浸融
第三編 生態環境、科技及一般文化習俗中的醫學
第四編 中醫文而化之的過程和結晶
大事年表
主要詞索引
參考文獻

下卷
下卷原序
英文摘要
第一編 中醫文化在亞洲地區的交流
第二編 中外醫學文化在阿拉伯和歐洲地區的早期交流
第三編 近現代西方醫學傳入中國
第四編 中西醫匯通、論爭和中醫西傳
第五編 文化差異與醫學跨文化傳通的規律
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大事記
主題詞索引
附錄——關於著者
引用書目
1993
年版後記
二卷本跋語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D6%D0%87%F8%D6%AE%CE%E4%CA%BF%B5%C0&from=file&format=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豐恩學弟提供相當有價值的訊息與連結。



2011-01-07


富士川文庫


昨天才說到史料的開放性,就看到京都大學圖書館所藏的「富士川文庫」,介面雖然陽春,也無法對書籍內容做檢索,不過瀏覽起來十分便利,而且沒有什麼奇怪的限制或障礙。
富士川游是日本十九、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醫學史家,1904年出版的《日本醫學史》獲得了日本學術的最高榮譽,學士院恩賜賞。(後來也得過這個獎的,包括德富蘇峰、仁井田陞、小川尚義等人,比較近期的則有田仲一成與夫馬進等人,均是學術「大腕」)
根據京都大學網頁上的說明,富士川游的藏書有九千多冊,這裡所公佈的應該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不過均集中在醫學書籍,有許多有趣的資料,已經很讓人興奮了。這批資料,當然是當年為了撰寫醫學史時而收集的參考書目。
後來又看到東京大學也藏有另一套的富士川文庫,有172本書,不過大多與醫學無關。
附帶一題,Princeton的東亞圖書館也開始館內的醫學書籍數位化,而且還做成PDF檔,可以直接下載:http://eastasianlib.princeton.edu/diglib.php


 




 


 


http://histopolitan.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07.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Edward Grant,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science in the Middle Ages : their religious, institutional, and intellectual contexts.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的中譯本



 


 


 


近代科學在中世紀的基礎


作者:(美)格蘭特


出版單位:湖南科學技術


出版日期:2010.10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經典的科學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紀科學的成就,並從哲學、宗教、體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與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學並非源於1617世紀的科學革命,而是植根於古代和中世紀。有四種關鍵因素使中世紀歐洲為新科學做了準備:(1)希臘-阿拉伯的自然哲學著作於1213世紀被澤成拉丁文;(2)中世紀大學的發展;(3)基督教面對世俗學問所作出的調整。(4)亞裏斯多德自然哲學的轉變。《近代科學在中世紀的基礎》語言流暢,內容平易,適合對科學史和西方文化史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羅馬帝國與基督教的最初六個世紀
 第一節 基督教與異教學術
 第二節 創世記述文獻:基督徒對《創世記》中創世內容的評注
 第三節 基督教與希臘羅馬文化
 第四節 科學和自然哲學在基督教最初六個世紀的狀況
 第五節 七種自由技藝
第二章 新的開端:1213世紀的大翻譯時代
 第一節 12世紀的教育與學術
 第二節 阿拉伯文獻和希臘文獻的拉丁文翻譯
 第三節 亞裏斯多德著作的翻譯
 第四節 亞裏斯多德自然哲學的傳播和吸收
  1.希臘評注家的貢獻
  2.伊斯蘭評注家的貢獻
  3.偽亞裏斯多德著作
 第五節 對翻譯的接受
第三章 中世紀的大學
 第一節 學生與教師
 第二節 藝學院的教學
 第三節 藝學院的課程
  1.邏輯
  2.四藝
  3.三種哲學
 第四節 更高級別的神學院和醫學院
 第五節 大學的社會角色與思想角色
 第六節 中世紀的抄本文化
第四章 中世紀對亞裏斯多德的繼承
 第一節 不斷變化的地界
  1.月下物體的自然運動
  2.受迫運動或非自然運動
 第二節 不變不朽的天界
第五章 亞裏斯多德學術的接受和影響以及教會和神學家的回應
 第一節 1277年大譴責
  1.世界的永恆性
  2.雙重真理說
  3.對上帝絕對權能的限制
 第二節 中世紀自然哲學中假說性論證的兩種意義
 第三節 神學家一自然哲學家
第六章 中世紀對亞裏斯多德遺產的利用世界之外是否存在空間或虛空
第七章 中世紀的自然哲學、亞裏斯多德主義者和亞裏斯多德主義
第八章 近代早期科學在中世紀的奠基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http://waterlike.tw/bookdata.asp?NO=N 40C 10C 00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威漢代醫簡 時代最早內容最多的原始醫學文獻


武威柏樹鄉下五畦村旱灘坡發現的東漢墓葬中,清理出醫藥簡牘92枚,其中記載各科方劑30多個,涉及內科、外科、骨傷科、五官科、針灸科等。醫簡的出土,引起了國內外考古學家、歷史學家、文字學家、中醫學文獻研究和臨床工作者的極大關注。尤其是近日以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又發文著力打造甘肅中醫藥文化品牌,將武威漢簡醫學城(雷台園)作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進行建設。由此,社會各界人士一時紛至遝來,紛紛尋訪。


旱灘坡     葬著一位漢代老中醫


 10月下旬的一天,記者一行踏上了尋訪的道路。


 根據嚮導介紹,武威醫簡,最早發現於1972年11月,當時是武威柏樹鄉下五畦村村民在旱灘坡興修水利工程時,發現了一處漢墓,經由當時的武威縣文化館、甘肅省博物館的發掘、清理,最後發現了醫藥簡牘92枚。車子在柏油路上疾馳,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黃土地。旱灘坡墓群地處武威市西南沿祁連山北麓的一片灘地上。墓葬分佈面積較廣,東起金塔河,西至西營河,地跨柏樹、松樹、紅星、西營4鄉,寬約1公里,長約20公里。這片灘地,地勢較高,終年乾旱,草木難生,因此人們稱它為旱灘坡。千百年來,人們把這裏看成了安葬陵墓的理想聖地,從西漢到明清,在這裏形成了綿延十多公里的旱灘坡墓群。


車行至現場,記者一行看到的是一掊掊黃土。再尋再找,見到的卻是一片片殘瓦。隨行的嚮導用遺憾的口氣說,當年發現的漢簡土墓可能由於時間太久遠了,所以墓地已經被黃土掩埋了大半。時至今日,只能依稀推測出墓室大小和結構。在此漢墓周圍,分佈著大大小小數十個墓葬。據此分析,這裏可能是古人的公共墓地,很可能與武威漢代醫簡墓主人相關的墓葬分佈其中。


隨行的專家介紹,武威漢代醫藥簡牘的成書年代在西元一世紀左右,根據隨葬物品推斷,該墓的主人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醫生。這位老醫生,是一位懸壺濟世、具有豐富行醫經驗的醫學人士,他把行醫多年的經驗記錄簡中,並讓它們埋於地下,相伴長眠。


 一陣風吹過,卷起塵土無數。拂塵歎息間,眾人揣度著兩千多年前那個物產豐富,人流如織,商旅往來頻繁,文化興盛的武威古城,端坐著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中醫,他正在把診號脈,坐館診治。……


漢代已有較完備的 中醫藥體系


武威漢代醫簡目前被鑒定為國寶級文物。該醫藥簡是我國年代較早,保存形式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臨床驗方著錄。它反映了我國早期醫學水準和中醫臨床治療的真實情況。同時,它反映了漢代的醫學水準,說明漢代的臨床理療,已經具備了較完備的科學體系。


武威市博物館館長黎大祥介紹,這批醫藥簡牘共92枚,其中78枚被定為國寶級文物。簡牘為松、楊兩種材質,長23-23.4釐米,寬0.5-1釐米;簡身明顯留有上、中、下三道繩痕跡。簡寬1釐米的共41枚,呈黑褐色,右側刻有三角形鍥口,以固定編繩。簡寬0.5釐米的共37枚,呈淺黃色,保存較好,字跡清晰,除2枚外,皆無鍥口,一簡書右治百病方尾題。簡文內容相當豐富,它包括了臨床醫學、藥物學、針灸學及其他內容。在臨床學方面,不僅有對疾病症狀的描述和病名、病因、病理的記載,還保存有許多治病的方劑即治風寒逐風方治久咳逆上氣湯方治金創止痛方治婦人膏藥方治目痛方等共30多個,計有內、外、婦、五官、針灸及其他各科內容,保存非常完整。


黎大祥講,簡文還對藥物的炮製、劑型以及用藥方法、服藥時間都有詳細的記載。從簡文內容整體來看,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該醫藥簡包含了辯證施治的法則。與武威簡牘時代相近的張仲景提出的觀其脈症,知犯何逆,隨症治之的觀點不謀而合。其二,簡文中所載的藥物共100多種,充分說明簡牘在某些方面反映的藥物學內容,較《神農本草經》有所發展。其三,簡文中針灸內容雖然比較少,但關於針灸穴位及刺療禁忌的幾枚木簡,尤為中醫學界所珍視。


醫簡反映中國目前   最早的藥品零售記錄


兩千多年前,武威城是一個交流頻繁,人員往來如織的地方。城中店鋪林立,城外有諸多士兵駐守,軍隊中當時已經有軍醫官的設置,這些醫官來自全國各地,也有武威城本地的醫官。他們隨身攜帶國家太醫院頒發的驗方集,以便為士兵診治疾病。當時在城中,還有坐診的醫館,這些醫館還經營大宗藥材的採購與經銷。城中的富戶,養有多名奴僕,經常需要購買很多藥材;城外,商人們來來往往,為武威城送來大量的商品,其中就包括很多藥材。而來往奔波于全國各地的商人們,很多人患上了久治不愈的疾病,他們就在武威城醫治。當時的絲綢之路上,各種動物猛獸傷人,也是常見的事,醫官們也多拿藥物醫治咬噬傷。因此,當時的醫生,不僅擅長使用藥物,還使用針灸和推拿,各種膏藥也成為臨床上常用的製劑。另外,河西由於糧食富足,酒也是入藥的輔劑之一。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所張延昌所長說。


張延昌指出,武威漢代醫簡中有大宗藥物的交易記錄,這也是中國目前最早的藥品零售記錄。武威漢代醫簡早於《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方劑學,可謂方書之祖。《黃帝內經》已提出辨證施治法則,但缺少具體的臨床應用,醫簡則是以辨證立方來體現辨證施治的,並舉例說明了醫簡方是用之有效的。


武威醫簡是獨一無二   的原始醫學文獻


專家認為,武威漢代醫簡是武威對中國醫藥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從歷史角度來講,中國秦漢時期的出土文獻中,只有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和武威漢代醫簡。目前,武威漢代醫簡是最原始的醫學文獻,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


張延昌講,92枚漢代醫簡中,僅論及痹症者占到了13枚,載有痹症方劑6個,方證相應,組方嚴謹巧妙,且治法多樣,除湯劑外,亦有薰蒸、散劑、丸劑和膏摩之法,方後還有確切的療效觀察。這說明早在東漢之初治療痹症就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比較成熟的治療方案。針對此,從1995年開始,張延昌便在深入研究醫簡組方用藥的基礎上,將武威漢代醫簡所記載的痹症方劑應用到了臨床治療中,並成功配製出祛寒逐風合劑清熱逐風合劑,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疑難雜症。


隨著人們對武威漢代醫簡研究的日益深入,目前國內多位專家發現了這一具有珍貴意義的出土文獻,並將其中的方劑應用於臨床。如陳可冀院士認為醫簡中的瘀方”“很有科學性。現用其治療支氣管炎、乳腺炎、宮頸糜爛、腦膿腫後遺症、菌痢、風濕性關節炎等,效果不錯;甘肅省中醫院風濕科將治東海白水侯所奏方”“治魯氏青行解解腹方等古方靈活地加減後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醫藥奇方仍能古為今用,惠澤後人。看來,當年長眠於旱灘坡的那位老中醫,可以笑慰九泉了!(記者 雒煥素 通訊員 呂有強)


 


 


 


新華網(2010-12-27 17:40   編輯:李小榮


 


http://www.gs.xinhua.org/history/2010-12/27/content_21730286.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9/12/30(四)】歷史所邀請演講


主講人:中興大學歷史系  許宏彬教授


講    題:「從STS、STM到ST?:兩三個歷史與跨領域研究的觀察」


日    期:99/12/30(四)


時    間:16:10-18:10


地    點:人社院B413




開放聽講,歡迎參加!!


 


http://www.hist.nthu.edu.tw/app/news.php?Sn=48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題:『從私房秘藥到專家手術- 戰後台灣婦女墮胎技術選擇之轉變 (1945-1960s)


講:吳燕秋(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

間:991229()下午12:30-14:30

點:陽明大學 人社中心 階梯教室

主辦單位:陽明大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院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STS領域推動計畫

參考網址: http://sts.ym.edu.tw/ 01a nnouncement/01new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蔣竹山老師的講綱,從他的部落格轉貼過來囉。(讚)


 


新文化史視野下的亞洲醫療史研究:回顧與展望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演講綱要                           2010/12/22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講綱


 


一、新文化史的研究取向


新文化史標舉了一些口號,從一些關鍵字中,我們可以進而判斷某種研究是否符合新文化史的研究視野。例如:實踐、表象、物質文化、身體、發明、建構、敘事、記憶、感官。


在研究領域上,新文化史也開拓了歷史學家的視界,不斷在找尋新的研究對象,例如聲音與氣味、閱讀與收藏、空間與身體。史料的運用也愈來愈豐富,例如圖像等等。


就醫療史而言,已有愈來愈多的學者的研究取向有著新文化史的風格,例如Larissa N. Heinrich、楊念群、高彥頤、張仲民、Ruth Rogaski、雷祥麟、李尚仁、Hugh ShapiroBridie J. Andrews、余新忠等等。


 


二、圖像、視覺文化與醫療史


圖像與歷史學的關係近來愈來愈受到學界的重視,Peter Burke就曾寫過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一書,介紹當前史學界的「圖像轉向」。Peter Burke在導論中解釋了這本書的用途:「本書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如何將圖像當作歷史證據來使用。目的有二,一是鼓勵此種證據的使用,二是向此種證據的潛在使用者告知某種可能存在的陷阱。 一兩 代人以來,歷史學家積極的擴展它們的興趣,所涉及的範圍不僅包括政治事件、經濟趨勢和社會結構,而且包括心態史、日常生活史、物質文化史、身體史等等。如果他們還是把自己侷限於官方檔案這類傳統史料的話,則無法在這些比較新的領域中從事研究。」關於這方面研究的介紹,曹南屏的〈圖像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視域中的圖像研究〉是一篇很好的入門文章。


 


三、疾病、現代性與後殖民


傳染病與人類的歷史息息相關,彼此有著緊密的互動關係,傳染病可能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可能扭轉戰爭局勢,或帶來政治、社會的變遷;此外,它亦會影響人類文化活動的傳布。有關這方面的研究,Alfred CrosbyThe Columbian Exchange(1972)William H. McneillPlagues and Peoples(1972)可說是相關著作中的經典,日後西方許多有關傳染病與人類歷史的研究,基本上是循著這兩人的觀點及模式。近來環境與歷史的課題分別受到中西方學界的重視,例如由Mark ElvinLiu Ts’ui-jung (劉翠溶) 合編的Sediments of Tim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and Society in Chinese History以及Jared DiamondGuns, Germs, And Steel。在亞洲的諸多傳染疾病中,鼠疫是最受到學者青睞的課題,這方面的學者有Carol Benedict、曹樹基、李玉尚、余新忠、飯島涉。由於鼠疫問題的特殊性,從二十世紀初期以來即不乏調查中國鼠疫的著作,但這些著作大多是醫政主事者的政策執行報告,少有從醫學與社會的關係去探討疾病的流行史。


除了鼠疫之外,另外一個受到醫療史學界重視的疾病是我們今日俗稱為痲瘋病的漢生病(Hansen’s disease)。有關近代亞洲的痲瘋病研究,目前已有梁其姿、李尚仁、王文基、范燕秋、鈴木則子、M. WorboysJane. Buckingham, S. Burns、蔣竹山等學者就不同地區的痲瘋病進行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梁其姿的新著Leprosy in China: A History,本書的重點有三,其一提供了中國史中數個世紀以來的痲瘋病的歷史圖像;其二是將中國的痲瘋病史放在19世紀的殖民主義、種族政治及帝國的險境(imperial danger)的全球化脈絡下;最後,透過近代與現代、地方與全球的聯繫,這本書顯現了中國對於疾病史、公共衛生及全世界的生物學的權力政體的傳播經驗的中心地位。


 


四、出版文化、衛生與國族


除了上述從現代性的角度探討衛生史的課題外,有的學者則從書籍史、閱讀史的角度討論。例如大陸學者張仲民即關注晚清文化市場上出版的「衛生」書籍。他之所以研究衛生書籍,理由是晚近學術界對近代衛生史、疾病史、醫療史、身體史、性文化史、種族觀念的論述的研究愈來愈多,但這些著作都沒有充分利用晚清出版的衛生書籍,即便是關注近代衛生觀念傳播與影響的Ruth Rogaski(羅芙芸),在《衛生的現代性:中國通商口岸衛生與疾病的含義》一書中也只是稍微提到而已。有關「衛生」的意義,南開大學的余新忠在〈晚清「衛生」概念演變探略〉一文裡,整理了Rogaski的研究成果,對「衛生」在近代的含義進行了梳理,他認為近代「衛生」概念已經確立。張仲民則認為,「衛生」在當時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直線演變的情況,換句話說,「衛生」概念尚未出現一個「近代化」,由「保衛生命」的傳統意義演變到現代性的「衛生」。張仲民應該是目前所見大陸學者中,首位標榜其研究是採新文化史研究取向的學者,他說:「在研究方法上,筆者主要吸收中國書籍史研究及西方閱讀史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借鑑西方新文化史的研究典範,特別是從文化的意義上著眼」。


 


五、性別與身體


Peter Burke認為:「如果說新文化史中有這麼一個領域,今天正經歷著盛況空前,但在一代人之前,也就是1970年代,這幾乎是不能想像的,那麼這個領域非『身體史(history of body)』莫屬」。這個領域的重要推手之一的已故英國醫療史家Roy Porter亦指出:「人們對於這個主題的興趣之所以迅速升溫,無疑是受到愛滋病傳播的影響,因為這個疾病讓人注意到『現代身體的脆弱性』」。此外,身體史的興起與法國哲學家及歷史學家的Michel Foucault的一系列有關癲狂、診療、監控與性的研究有相當大的關連。身體史是一種由醫療史延伸出來的次領域,是西方史學界的新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項目。美國中國醫療史學者Charlotte Furth曾寫過當前身體史研究的兩種取向是「再現(representation)」與「感知(perception)」。近來,劉宗靈則針對國內外的身體史研究概況作了詳細的回顧。這方面著名學者有:Charlotte Furth(醫案)Frank Dikotter(醫學科學與性認同)、苗延威(纏足圖像與科技)Larissa Heinrich(病體觀)、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游鑑明(健美)、楊瑞松(東亞病夫)、黃金麟(身體與國家)、高彥頤(纏足)、楊念群(再造病人)、海青(自殺)、周春燕(女體與國族)。以下我們則以高彥頤的纏足研究為例,探討帶有新文化史視野的身體史研究特色。


 


六、物質文化與醫療史


藥的物質文化也是新文化史視野的醫療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有關亞洲醫療史中的藥或醫療的物質文化史研究,目前研究的學者還不多。目前所見僅有張哲嘉(大黃)、劉士永(仁丹)、雷祥麟(常山)、呂紹理(肥皂)、蔣竹山(人參)等人寫過類似文章。有關這方面醫學知識、商業文化與藥物之間的關聯性的研究,西方學界已有一些很好的著作可供參考,例如著名性別史研究者Londa Schiebinger編的Colonial Botany: Science, Commerce, and Politics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以及英國醫學史家Harold J. CookMatters of Exchange: Commer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二者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到物的流通與商業及醫學知識之間的相互影響。


 


七、全球史、文化碰撞與醫療史


新文化史研究中有關「文化邊界」(cultural frontiers)與「文化相遇」(cultural encounters)的概念是近來研究文化交流常被討論的觀點。有關這個課題,近來台大陳慧宏教授有深入的討論。在〈「文化相遇的方法論」:評析中歐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視野〉(2007)一文中,她主要是回應比利時鍾鳴旦教授(Nicolas Standaert)2002年發表的論文“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 The China Cas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針對鍾氏運用的理論及其解釋,陳慧宏提出問題,並做了深入的討論。陳氏提出兩個分析方向,一是關於「他者」(the other)的問題。她認為鍾氏在批判第三種創新類框架時,「強調歐洲對他者的建構,也有可能受到他者以及他者針對歐洲人的自我建構所行塑。因此,我們會發現,中歐文化接觸的研究中,並非單純地由歐洲中心轉向地區文化而已。需要思考的是,在獲致平衡觀點的結果,強勢的地區文化該如何處理?」。第二是文化史研究的理論。陳慧宏提出了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中歐文化相遇的研究,在過去與未來如何讓跨文化的研究豐富歷史學的方法論,不可避免的要從要從西方歷史學方法論的轉向文化史之取徑來作理解。例如2007Peter Burke與夏伯嘉合編的近代早期歐洲文化史著作Cultural Transla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便是將焦點集中在「轉譯」(translation)的課題上。在交往互動與溝通妥協的概念下,「交流」“exchange”一詞退居到較不顯著的位置。此外,陳慧宏提醒我們,在某種意義上,文化結構的定義是以文本為指標。她不認同鍾氏所說的:「資訊的傳遞除了文本的形式,還包括地圖、各種物品和文化習慣等,但分析中心仍是文本,因為文本是留存下來的最重要資料。陳慧宏認為我們應當要參考Roger Chartier的研究,要特別留意「文化產品」(cultural product)如書籍、圖畫和觀念等物質文化的材料。此外,陳慧宏所說的「世界史概念中的文化接觸」對我們的計畫亦有很大的啟發。她認為「『相遇』(encounter)一詞的深遠含意,應該是指向一種世界史概念的文化之間的接觸,以及意識性與隨機性的跨文化互動,而這也應是我們對整體跨文化交流歷史研究開發的期許。」(2007,272)上述觀點可以用來討論近代以來中醫碰到西醫的課題。全球史的觀點如何影響史學研究,我們可以參考近來的另外一本重要著作Vermeer’s Hat


 


八、結論:我目前的研究


日本江戶時代的天保六年(1835),伊賀侍從藤原高猷為一本琉球的本草書籍《質問本草》寫了一篇序,兩年後,本書由薩摩藩正式出版,1837年的刻本距離1789年的彩色寫本已隔五十年之久,序中清楚描繪了此書的成書概況,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這本書與清中國的關係。表面上,這是一本由日本薩摩藩對琉球的產物所進行的產物調查成果;然而,本書的內容實際牽涉到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日本、琉球與中國三地的本草知識交流的主題,可視為當時東亞博物學知識交流的一個縮影。目前中國醫學史學界對《質問本草》的了解有限,至今仍停留在1984 年中醫古籍出版社的初步介紹。近二十年來,本書並未受到中國學者的注意,究其原因,一來中國醫療史中本草的社會史研究原本就較少人著墨,再來現有的本草史研究又太偏於本草的經典,例如《本草綱目》對日本江戶時期本草學的影響;反而忽略了一些較邊緣地區的本草知識的交流。反觀日本學界,其博物學史已有一些成果。本文關注的焦點有三,一是地方性的本草知識如何建構?二是圖像的辨識如何影響本草知識的書寫?其三是透過《質問本草》瞭解十八至十九世紀的東亞的博物學知識。我們的初步作法是先行探討這本書贊助者、寫序跋者、鑑定者,以及赭鞭會、藥園署,進而觀察十八至十九世紀東亞之間的博物學知識的文化碰撞(cultural encounters)


雖然《質問本草》在中國本草學史的研究光譜上未有一席之地,但若將此書置於更大的東亞本草學史的脈絡下來看,其地位應該需要好好的重新定位一番。第一,本書應視為江戶時代薩摩藩的博物學調查成果的一環;其次,本書可以再現當時十八至十九世紀東亞的中日之間博物學知識的交流縮影;第三,本書中豐富的圖像資料,可提供我們對於當時本草學知識如何建構的了解一個重要的管道,亦即一本本草書籍如何製作,從調查、採集、寫真、觀看、鑑定、對話進而質疑,而後編輯出版,本書都是一個很好的微觀對象。除了上述的研究視野之外,如何從物質文化的角度切入,亦即探討醫學知識、商業文化與藥物之間的關聯性,這是我們下一步可以關注的焦點。有關這方面的課題,西方學界已有一些很好的參考著作,例如著名性別史研究者Londa Schiebinger編的Colonial Botany: Science, Commerce, and Politics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以及英國醫學史家Harold J. CookMatters of Exchange: Commer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二者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到物的流通與商業及醫學知識之間的相互影響。《質問本草》在十八世紀末的出版,除了可視為當時東亞博物學知識交流的重要體現,更可以放在藥物知識與消費文化的脈絡下來看。例如十八世紀中葉以來的東亞,出版了許多人參專書,當時的朝鮮、日本及中國約有四十幾部這方面的書籍,可見這些東亞國家的醫藥知識與博物學的交流相當密切。唯有透過這些書籍的出版文化與醫學知識互動的研究,才可以讓我們了解當時東亞間的博物學知識交流的實際面貌。

延伸閱讀書目(見內文)


 


 


延伸閱讀書目


 


一、中文專書


 []麥克尼爾著、楊玉齡譯:《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沖擊》(台北:天下,1998)


李尚仁編,《帝國與現代醫學》(台北:聯經,2008)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台北:三民,2005)


李建民編,《從醫療看中國史》(台北:聯經,2008)


李貞德編,《性別、身體與醫療》(台北:聯經,2008)


周春燕,《女體與國族:強國強種與近代中國的婦女衛生(1895-1949)(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0)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台北:聯經,2008)


栗山茂久,《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2001)


張仲民,《出版與文化政治:晚清的「衛生」書籍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


傅大為,《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亞細亞的新身體》(台北:群學,2005)


 


 


二、中文論文


[]F.布萊特埃斯塔波勒,〈19-20世紀的來華法國醫生:南方開放港口、租界和租借地的拒絕或依從〉,孫立新、呂一旭編,《殖民主義與中國近代社會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Charlotte Furth著,蔣竹山譯,〈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方向〉,《新史學》104(1999)


[]韓依薇(Larissa Heinrich),〈病態的身體:林華的醫學繪畫〉,收入楊念群編,《新史學》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7)


[]Harold J. Cook著,周遜譯,〈全球醫學史會是什麼樣子?〉,收入王淑民、羅維前(Vivienne Lo)《形象中醫:中醫歷史圖像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皮國立,〈探索過往,發現新法:兩岸近代中國疾病史的研究回顧〉,《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5(2006)


余新忠,〈中國疾病、醫療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歷史研究》第4(2003)


余新忠,〈防疫、衛生行政、身體控制:晚清清潔觀念與行為的演變〉,黃興濤編,《新史學》第三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


余新忠,〈從社會到生命——中國疾病、醫療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余新忠,〈晚清「衛生」概念演變探略〉,《西學與清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2006)


余新忠,《海峽兩岸中國醫療社會史研究述論》,收於孫江編《事件記憶敘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李忠萍,〈「新史學」視野中的近代中國城市公共衛生研究評述〉,《中國近代史》(2009.8)


杜正勝,〈「疾病、醫療和文化研討小組」的緣起與立意〉, 見氏著《古典與現實之間》,台北:三民,1996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 開介紹「疾病、醫療和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第6卷第1(1995.3)


杜正勝,《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新史學》第8卷第4(1997.12)


胡成,〈不衛生」的華人形象:中外間的不同講述──以上海公共衛生為中心的觀察(1860-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6(2007.6)


張哲嘉,《「大黃迷思」――清代制裁西洋禁運大黃的策略思維與文化內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7(2005.3)


曹南屏,〈圖像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視域中的圖像研究〉


梁其姿,〈中國麻風病概念演變的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二分(1999.6)


陳秀芬,〈醫療史研究在台灣(1989-2009):新史學、新社會史與新文化史〉(會議論文)


雷祥麟,〈負責任的的醫生與與有信仰的病人〉,《新史學》141期。


劉宗靈,〈身體之史:歷史的再認識:近年來國內外身體史研究綜述〉,見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編,《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蔣竹山,〈「非參不治、服必萬全」:清代人參與江南溫補文化〉(《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八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蔣竹山,〈生態環境、人參採集與國家權力:以清嘉慶朝的秧參案為例的探討〉,王利華編,《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7)


蔣竹山,〈明清華南地區有關麻風病的民間療法〉,《大陸雜誌》第904(1995)


蔣竹山,〈清代的人參書寫與分類方式的轉向:從博物學到商品指南〉,《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72(2008.3)


 


三、外文專書


A. Bashford, Imperial Hygiene: A Critical History of Colonialism, Nationalism and Public Health (New York: Palgrave, 2004).


Ann Bermingham and John Brewer, The Consumption of Culture1600-1800 (London and New York, 1995).


Carla Nappi, The Monkey and the Inkpot: Natural History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Early Modern China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2009).


David Arnold, Colonizing the Body: State Medicine and Epidemic Disease in Nineteenth-Century Ind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David Arnol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Colonial India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0).


Harold J. Cook, Matters of Exchange: Commer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YaleUniversity Press, 2007).


Jane. Buckingham, Leprosy in Colonial South India: Medicine and Confinement (New York: Palgrave, 2002).


Londa Schiebinger, Claudia Swan, Colonial Botany: Science, Commerce, and Politics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iladelphia, 2005).


R. Edmond, Leprosy and Empire: A Med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6).


R.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W. Anderson, Colonial Pathologies: American Tropical Medicine, Race, and Hygiene in the Philippine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6).


上野益三,《博物學の愉しみ》(八坂書房,1989);上野益三,《博物學の時代》(八坂書房,1990)


山田慶兒,《本草と夢と鍊金術と物質的想像力の現象学》(東京都 : 朝日新聞社,1997)


山田慶兒編,《東アジアの本草と博物学の世界》(京都 : 思文閣出版,1995)


田代和生,《江戶時代における朝鮮藥材調查の研究》(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1999)


高津孝的《博物學と書物の東アジア:薩摩琉球海域交流——(沖繩:榕樹書林,2010)


国立国会図書館編,《描かれた動物。植物 : 江戶時代の博物誌》(東京都 : 国立国会図書館,2005)


 


四、外文論文


Beverly Lemire & Giorgio Riello, “East & West: Textiles and Fash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summer 2008), pp.887-916.


Maxine Berg, “In Pursuit of Luxury: Global History and British Consumer Good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ast and Present (2004), pp.85-142


Peter Burke, “Afterword: Cultural History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in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polity, 2008, second edition), pp.130-143.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1289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9 秋季「週末 Let's go! 分享大師視野」科普講座第八場,24 日(週五)午間由張峰義 局長講〈氣候變遷與傳染病〉歡迎聆聽


★★★★★★ 99 秋季「週末 Let's go! 分享大師視野」科普講座 ★★★★★★
                                     
  氣候變遷所引發的問題不單單僅是全球氣候暖化及異常變化而已,亦影響生態平衡,使生物族群產生遷移的現象,致使人類會接觸到原本不會存在人類族群生活空間的致病菌,導致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的發生,使得人類在沒有團體免疫力的保護下,受到疫病嚴重的侵襲。近年來世界各國已經逐漸體認到環境變遷對於傳染病的影響,還有明瞭環境因子和疾病之間關係,對於預測傳染病爆發和防治傳染病的重要性。許多研究與文獻證據發現,全球暖化現象已足以引起許多地區氣候系統的混亂、生態系統衝擊並危及人類生存環境,其中,氣候變遷所引起之微環境氣象條件變化影響微生物繁衍及傳染途徑,影響各類傳染性疾病流行規模與流行分布在全世界均陸續被報導,然而類似的研究在亞洲地區仍然相當缺乏。

國科會歡迎您!大家一起來,於 12 24 日(週五)下午 14:00 ~ 16:0013:30 入座)親至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交通路線圖、設施平面圖)國際會議(藍)廳聆聽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張峰義 局長講〈氣候變遷與傳染病〉,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不克親至會場聽講者,亦可利用國網中心「知識大講堂 」網站提供的演講網路直播(http://knowledge.colife.org.tw/future.aspx)功能 ,線上觀看正在進行中的演講,您還可以與講者互動,進行Q&A呢!欲知本季各演講場次之內容綱要,請至官網(http://nano-k12sm.colife.org.tw/weekend/index.asp)參觀,您也可在「知識大講堂」網站(http://knowledge.colife.org.tw/partner_one.aspx?partner_id=2),收看(聽)本講座歷年所辦的演講。

發佈日期:2010/12/21
聯絡人:李振鐸
聯絡電話:02-2737-7595
相關網址:http://www.nsc.gov.tw/scicircus/ct.asp?xItem=16640&ctNode=1409


 


 


http://web1.nsc.gov.tw/newwp.aspx?act=Detail&id=402881d024585ca7012498ec93840189&ctunit=31&CtNode=42&mp=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網頁已經上傳了,之前承蒙 李尚仁 老師贈送一本課綱。但網站的部分今天才瀏覽到,相關課程設計內文,歡迎大家上網參閱。


 



課綱網站簡介






 







  一、宗旨



 


隨著醫學人文教育的推展,做為其中核心一環的醫學史也日益受到重視,在國內各醫學院大多有相關課程開設。然而,由於醫學史在國內是較為新進發展的學術領域,相關的課程教材仍相當缺乏。雖然近年此一領域有不少的著作、論文與翻譯名著出版,可以作為醫學史教學的資源,但由於這些讀物的主題多樣而專門,需要透過仔細的選擇、有系統的整合和深入淺出的導讀介紹,才能成為適合醫學院醫學史教學使用的教材。基於上述考量,在教育部顧問室醫學專業教育改進計畫辦公室支持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研究室邀集國內醫學史學者,依據國內醫學院醫學史教學的需要撰寫課程教學綱領與教材,提供國內醫學史教師教學資源與學生學習材料。


 


 







  二、課綱設計與網站使用說明



醫學院醫學史教育的目標和一般歷史系不盡相同,必須和其專業教育以及目前重要的醫療課題有所關聯。因此醫學院的醫學史課程適合以主題單元作為編撰架構,一般歷史教學慣常採用的編年史架構則較不適用。再則,目前國內各醫學院校的醫學史課程的教學時間與形式不盡相同,有些學校是以一學期的專門課 程來 教授,也有些學校是將醫學史放在一般性的醫療人文課程當中。最後,台灣醫學史教學必須兼顧現代西方醫學的主要發展以及東亞社會與台灣本地的特殊歷史脈絡,其內容重點必然與國外一般醫學史課程有所差異。因此本課程綱領採用專題單元的架構,各院校教師可根據該校課程結構與教學需求,選擇合適的單元,做最有效的彈性利用。


 


本課綱主要是為醫學院大學部醫學人文教育中的醫學史課程所設計,我們的基本目標是為一學期的課程(十八週、上課約十五週、每週上課兩到三小時)提供參考課程單元,內容則涵蓋西方醫學史與台灣醫學史的重要主題;目前初步建置四大主題共計十六個單元:


 


一、醫學史縱觀:西方古典醫學、實驗醫學的興起、醫病關係、性別與醫療、東亞傳統醫療的現代轉化。


二、制度與專科:醫院、健保制度、精神醫學、護理。


三、環境與公共衛生:生態與疾病、公共衛生的興起。


四、台灣醫學史特殊脈絡:傳教醫療、殖民醫學、醫師的社會角色和政治參與、美援與台灣醫學、家庭計畫。


 


每個單元共分五大部份:


一、「宗旨與目標」:精要地介紹此一單元的主題與教學目標。


二、「教學大綱」:以分節方式介紹本課程的結構與重點內容,可作為教師的授課指引,或是課程學習指南的參考。


三、「問題討論」:列出與本課程內容相關的重要議題,可做為學生在教師或助教引導下於課堂進行分組討論的主題,或是做為學生課後撰寫心得報告的題目。


四、「單元讀物」:內容或由單元負責人親自撰寫,或選取和單元主題最相關且沒有版權問題的史料與讀物並撰寫導讀。單元讀物或直接將PDF檔放置在課程網站上,或是將相關讀物的網站與課程網站做超連結,使用者可點入閱覽或下載,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與研習資源。


 


五、「參考讀物」:其中又分為「基本閱讀」和「進階閱讀」兩部份。「基本閱讀」是本課程內容最直接相關的著作,建議課程教師備課時閱讀這些著作,並可選擇其中內容最為相關且分量適中者,作為學生課前預習與課後準備考試的教材。也可從中指定適合的著作讓學生撰寫讀書心得報告。「進階閱讀」則列舉和本單元內容所涉及之特定課題的進一步研究與討論,或是較為艱深相關專門著作。此一部分主要提供授課教師和對相關主題有興趣並作進一步閱讀研究的學生參考之用。課程綱領對這些讀物有簡單扼要的定位與介紹。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index.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代發訊息一則:


臺灣公共衛生百年史研究生研討會報名開始,由於場地的限制,名額有限,敬請把握。




請轉發通知,謝謝!




 





報名表網址https://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formkey=dDVfcTJHTFBEV1hOdko4LWFfTnFiTmc6MQ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王品涵
Tel: 02-7734-1476
106
 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
E-mail: pinhanw@gmail.com


附錄:

















































姓名

單位

題目

沈佳姍

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

日治時期台灣之小兒保健-以預防注射為中心

劉彥甫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四

近代臺海兩岸報紙廣告之比較(1912-1945)-以醫藥欄為中心

陳力航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三

臺灣醫生與日本在廈門的醫療活動 (1895-1945)

張達欣

臺北縣八里鄉八里國小教師

近代臺灣漢生病醫療機構與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以樂山園為例

郭侑欣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清末台灣的醫藥衛生與空間論述─以胡傳《台灣日記與稟啟》為主

郭婷玉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三

1930年代葡萄酒在臺灣的健康形象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言組碩四

台灣百年烏腳病之鹽村心靈、醫療人文層面

劉燕琪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

鼠疫肆虐下的金門:19451952年金門的公共衛生建置

陳雅苓

暨南大學歷史所碩士

臺灣公醫的來源與職責

李佳卉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班

日治時期台北汚物處理之初探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記得上次是在天津遇到福士由 紀 先生,是一位非常文質彬彬、客氣的日本學者。 從竹山 老師部落格得知他出書的消息,轉貼過來。一方面為他感到高興,一方面也對該書的內容感到好奇:若談上海的衛生史,前前後後的專書和論文實在是太多了,不知他要用什麼樣新角度、新資料來切入,尋求突破,這是我比較感興趣的。


 


 


近代上海と公衆衛生防疫の都市社会史


福士 由紀【著】
御茶の水書房
2010/12/03 出版) 


摘要:
上海における近代的公衆衛生行政の導入と定着過程の検討から、多様な担い手による防疫措置の実態と社会の反応を明らかにし、衛生事業を介した国家社会個人関係の変容の歴史的展開を解明する。


 


目錄:


序章 課題設定と先行研究
第1章 伝統中国社会における伝染病と防疫措置
第2章 上海共同租界における公衆衛生行政機関の設立とその活動
第3章 20世紀初頭上海華界における公衆衛生事業の展開
第4章 1920年代前半東アジアの衛生をめぐる国際環境と上海の公衆衛生事業の制度化
第5章 上海特別市衛生局の設立とその活動
第6章 1930年代のコレラ撲滅運動国際連盟による対華協力と華租両界の公衆衛生行政
第7章 日中戦争期上海の公衆衛生行政コレラ予防運動を例として
第8章 戦後内戦期から中華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上海における公衆衛生行政
終章 近代上海と公衆衛生


作者:
福士由紀[フクシユキ]
1973年北海道生まれ。一橋大学大学院社会学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博士(社会学)。日本学術振興会特別研究員を経て、総合地球環境学研究所研究員(本データはこの書籍が刊行された当時に掲載されていたものです)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1249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疾病考古學


作者:[]夏洛特羅伯茨等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內容簡介


《疾病考古學》給我們呈獻了如何運用古病理學最先進的科學方法鑒定古代人類曾經經受的常見疾病和損傷。夏洛特·羅伯茨和基斯·曼徹斯特兩位學者從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獻資料、藝術作品和古代人骨遺存中尋找證據。他們將各種流行疾病的臨床意義和解釋與疾病本身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因果關係形象地結合在一起。
這本完全修訂過的第三版《疾病考古學》在研究方法上已經更新,涵蓋了這一令人激動的研究領域中發展最迅速的技術手段,比如用於疾病診斷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新進展,還使用了從目前仍然按照原始生存模式生活的人群中獲得的相關資料。書中的案例研究遍及整個世界,從史前時期到歷史時期的例證都包括了,向我們展示了現代的考古學調查方法是如何戲劇性地增進了我們對遠古疾病的瞭解。各章節分別詳細地討論了創傷、腫瘤、關節炎、先天疾病、傳染性疾病、齒科疾病和新陳代謝類疾病。作者們使用特定疾病和創傷的臨床醫學基礎知識給我們勾勒了一幅關於我們祖先康樂和安寧的畫面。


在古病理學研究領域,《疾病考古學》是一本集理論性、實踐性和先進性於一身的著作,其論述思路清晰、邏輯嚴謹。對於一般讀者來講,它是一本具有啟發性的導論;而對考古學和人類學的學生,以及專業的考古人或業餘的考古學愛好者、醫生、歷史學家來講,它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精華讀本。


 


目錄:
前言
致謝
人體骨骼圖
第一章 古病理學研究
第二章 研究基礎
第三章 先天疾病
第四章 齒科疾病
第五章 創傷
第六章 關於疾病
第七章 傳染性疾病
第八章 新陳代謝和內分泌疾病
第九章 腫瘤性疾病
第十章 結語:未來十年
參考書目
索引


 


作者/譯者/編者.簡介:


夏洛特‧羅伯茨教授,英國杜倫大學古病理學理科碩士的教學和研究主管,《結核病的生物考古學:一種複燃性疾病的環球視角》 2003)一書的作者;並與瑪格麗特‧考克斯合著《英國的健康與疾病:從史前時期至今》(2003),這本書已由薩頓出版社出版。 同時,她還是《麻風病的過去與現在》(2002)的資深編輯。基斯‧曼徹斯特,原布拉德大學考古學系客座講師,布拉德福德的一位醫學工作者。他發表過大量的古病理學研究論文,其中包括本書的第一版。


 


http://www.shanghaibooks.com.tw/basic/basic_cart_default.asp?ProductID=9787807138846&companyname=山東畫報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大歷史所邀請演講


主講者:張哲嘉 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講題:清末民初商業廣告對新技術的運用


日期:99/12/23()


時間:1000-1200


地點:人社院A302


開放聽講,敬邀參加!!


 


http://www.hist.nthu.edu.tw/app/news.php?Sn=47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瀏覽網路時看到,轉貼供學友參考


 


1.陳秀芬, 2010.12, "在夢寐之間:中國古典醫學對於「夢與鬼交」與女性情欲的構想,"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Vol.81, No.4,即將刊出。


 


2.陳秀芬, 2010.08, "醫療史研究在台灣(1990-2010)──兼論其與「新史學」的關係," 漢學研究通訊, Vol.29, No.3, pp.19-2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