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與性別〉
負責編輯: 成令方


醫療、科技、醫療科技都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其中蘊含的意涵,及其提供與使用都是鑲嵌在當時的性別、階級、族群的社會文化關係脈絡中。在英語學術圈中,這方面的研究斐然有成,但是台灣這方面的成績尚在起步中。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缺失,本期刊編委會特別發出邀請帖,邀請天下各路豪傑參加比武擂臺,大顯身手。我們期待藉由各位武林高手的功力加乘,期待台灣社會與STS學界開拓對這領域的視野,豐富這方面的知識。我們期待研究者能採取的立足點是為了促進性別、階級與族群的平等,這樣才能施展批判的力道,期待累積社會改革的動力。我們也歡迎相關議題的整理與報導,可以研究紀要的形式刊出,為日後可能的研究發展方向注入鮮活的創意想像。
投稿形式與字數:
「研究論文」(一萬~三萬字)、「研究紀要」(一萬字以內),中英文皆可。
專題截稿時間: 20101231
投寄到:副主編林文源 wylin1@mx.nthu.edu.tw


 


http://stsweb.ym.edu.tw/board/read.php?f=8&i=3591&t=3591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專輯徵稿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體、病態與文明化」研習營


 


    期:20101030()31()


補助單位:教育部顧問室
指導單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專題教學研究社群發展計畫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身體與文明研究中心、歷史學系
協辦單位:臺灣大學醫學人文博物館


    點:國立政治大學行政大樓第五會議室


邀請講師:呂紹理 / 國立政治大學歷 史系 教授


                朱靜華/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副教授


                劉祥光/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副教授


                陳秀芬/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副教授


               金仕起/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助理教授


               楊瑞松/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助理教授


               苗延威/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李衣雲/ 國立政治大學臺史所助理教授


               陳元朋/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任秀娥/美國堪薩斯大學博士候選人


              若松大祐/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候選人


 























































 



10/30(六)



10/31(日)



09:00 –09:20



報到



報到



09:20-09:30



開幕儀式



09:30 -10:00



議題:身體與政治


主講人:金仕起 老師



議題:身體與國族


主講人:楊瑞松 老師



10:00- 10:30



議題:身體與宗教


主講人:劉祥光 老師



議題:身體與性別


主講人:苗延威 老師



10:30-10:50



休息時間



休息時間



10:50-11:20



議題:身體與醫療


主講人:陳秀芬 老師



議題:身體與消費


主講人:李衣雲 老師



11:20-11:50



議題:博物館與歷史


主講人:朱靜華 老師



議題:身體與飲食


主講人:陳元朋 老師



11:50- 13:00



中午用餐及休息時間



13:00-13:30



搭車至臺大醫學人文館



議題:化學人


主講人:呂紹理 老師



13:30-14:00



議題:身外之史()


身後之事:遺書與史書


主講人:若松大祐 先生



14:00-14:30



參觀臺大醫學人文館



議題:身外之史()


以跨國視角看待十八世紀的東洋藝術


主講人:任秀娥 女士



14:30-15:00



休息時間



15:00-16:00



圓桌討論,閉幕儀式




※預定招生名額:60名(20101018 日截止報名,額滿為止)。


※參與全部課程達三分之二以上者,可於課程結束後授與研習營研習證書。
※報名對象:相關科系大學生研究生為主


※為響應環保,請學員自備餐具。
※研習營安排參訪行程,會為學員辦理團體保險。
※請點選公告標題,進行報名手續。


※如有未盡事宜,隨時公告於中心網站:http://cbcs.km.nccu.edu.tw/


※聯絡方式:身體與文明研究中心02-29393091分機62322


                       E-mail: cbcs2005@gmail.com  范育菁


 


 


 


訊息來源:http://cbcs.km.nccu.edu.t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最近在韓國即將舉辦的亞洲醫學史學會的醫史研討會:The Fifth Meeting of the Asian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日期是在October 7- 9, 2010


主題是:Climate, Environment and Disease Crossing Geo-Historical Boundaries.臺灣與大陸學者似乎較少與會,臺灣部分有李尚仁與王文基兩位教授參加,分別發表:「British Military Medicine in the Second Opium War」、「‘MorbidMissionaries : J. Lincoln McCartney and Tropical Neurasthenia」。


 


關心詳情請參閱:


第一天議程: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ashm/Program_Invitation1.pdf


第二天議程: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ashm/Program_Invitation2.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最近醫療史的演講訊息整理       


「東亞中的日本與台湾:日本研究新視野的探討」國際研討會中的第二天議程20101017(週日,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大樓第三、四會議室)第七場,主題是「當代日本的西學與西藥」,有 張哲嘉 教授(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發表的「近代中國的日本製藥業廣告」。另外,日本長期關注疾病史的學者飯島涉教授,也至彰師大發表論文,訊息如下:


99學年度上學期第4次專題演講
演講題目:鼠疫與日本的台灣殖民統治
主講人: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文學部 飯島涉教授
時間: 20101020(星期三)下午3-5
地點:彰師大歷史系立命書室(白沙大樓西側3樓)


 


 


http://www.rchss.sinica.edu.tw/capas/news/program-20101016-17.doc


http://ncuehistory.blogspot.co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些新聞不只證實醫學研究確實有其黑暗面,有很多不可告人的歷史,同時也證實了美國這個泱泱大國,「有部分行徑」顯示其為可恥的假文明國家。(不過,至少還會道歉)


 


美就秘密人體實驗道歉 醫學史學家揭開黑暗歷史


60年前,數百名瓜地馬拉監獄囚犯與妓女發生性關係後感染梅毒,隨後接受青黴素治療。這些囚犯不知道,他們已淪為美國醫學工作者的「實驗品」。


    60年後,這篇黑暗歷史由美國醫學史學家揭開,瓜地馬拉總統稱之為「違背人性的犯罪」。


    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101日 就這一事件向瓜地馬拉道歉;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說,美國政府為醫學工作者當年的行徑「感到憤慨」。


    驚世報告


    美國韋爾斯利學院醫學史學家蘇珊·裏維爾比梳理已故醫生約翰·卡特勒的資料時發現,19461948年間,卡特勒在瓜地馬拉的監獄裏展開了一項秘密人體實驗。


    那期間,監獄囚犯在與妓女發生性關係後身患淋病或感染梅毒。當美方醫療人員認為患者不夠多時,會讓實驗對象「接種」性病病毒。共696名男性和女性接觸了梅毒或淋病病毒。實驗對象隨後接受青黴素治療,但不清楚有多少人真正患上性病,也不知道多少人最終得以治愈。


    裏維爾比去年發現這些資料,於今年5月一次業內會議期間提及這件事,隨後將這些發現寫成報告。這份報告將刊登在定於明年1月出版的美國雜誌《政策史》上。裏維爾比定於下月將報告內容提交美國政府。


    「美國公共衛生署醫生卡特勒曾在瓜地馬拉從事梅毒項目研究。這項研究由(當時的)公共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汎美衛生組織的前身和瓜地馬拉政府共同資助,報告說,當時,青黴素問世不久,公共衛生署想搞清楚它能否治愈梅毒早期感染,而不僅僅是預防這種疾病;這家機構還想知道多大劑量的青黴素可治愈梅毒,以及患者治愈後再次感染梅毒的途徑。」


    不過,報告說,瓜地馬拉官員當時雖然給予美方實驗許可,但並不知曉實驗內容。


    美方道歉


    美方醫療工作者曾在瓜地馬拉從事秘密人體實驗的消息經媒體曝光後,白宮隨即作出回應。


    奧巴馬101日 致電瓜地馬拉總統阿爾瓦羅·科洛姆,表達歉意。


    白宮發言人羅伯特·吉布斯說:「顯而易見,這件事令人震驚、應受譴責。它非常不幸,美國向所有受影響的人道歉。」


    國務卿希拉裏和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凱瑟琳·西貝利厄斯1日在一份聲明中說:「儘管這些事發生在64年前,但這種實驗應受譴責,它得以打著公共健康的名號展開令我們感到憤慨。我們對發生的一切深表遺憾,向受這種可惡研究影響的每個人道歉。」


    要求賠償


    瓜地馬拉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說:「總統科洛姆譴責秘密人體實驗是「違背人性的犯罪」,瓜地馬拉保留把事件交由國際法庭處理的權利。」


    瓜地馬拉駐美國大使館官員費爾南多·塞爾達說,直至希拉裏930日 打電話致歉,瓜地馬拉政府才知曉秘密人體實驗一事。


    瓜地馬拉人權組織敦促受害者家屬向美方索賠。


    按美聯社說法,根據現行醫學管理制度,在實驗對象不知情情形下對其展開人體實驗係不道德行為。   


    梅毒實驗可怕回憶


    瓜地馬拉秘密人體實驗事件喚起不少美國人一段可怕記憶,即「塔斯基吉梅毒實驗」。


    1932年起,美國公共衛生部門以免費治療梅毒為名,把亞拉巴馬州400名非洲裔男子當做實驗對象,秘密研究梅毒對人體的危害,而當事人實際上未得到任何治療。


    公共衛生部門對實驗對象隱瞞真相長達40年,使大批受害人及其親屬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價。這一研究項目直到1972年經媒體曝光才終止。


    儘管美國政府在「東窗事發」後下令徹查、予以賠償並最終於1997年作出道歉,卻無法挽回帶給受害人的莫大傷害。


    「塔斯基吉梅毒實驗」的領銜研究人員正是從事瓜地馬拉秘密人體實驗的醫生卡特勒。而韋爾斯利學院醫學史學家裏維爾比也正是在梳理「塔斯基吉梅毒實驗」相關資料時,發現了瓜地馬拉秘密人體實驗事件。


    卡特勒1985年以教授身份從匹茲堡大學退休,2003年去世。


「醫學史黑暗一章」不理貧苦死活


20101003 (08:25 am)


美國把瓜地馬拉人當白老鼠,只是冰山一角。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院長科林斯( Francis Collins)形容,二戰前後是「醫學史黑暗一章」,當時故意讓活人染病的研究,單是美國就有 40個。專家指種族歧視和不理窮人死活心態,惡果仍困擾醫療界。


1981年美管制活人實驗


芝加哥大學臨床醫學道德中心主任西格勒( Mark Siegler)說,瓜地馬拉性病實驗令人震驚,比塔斯基吉實驗更不道德,因為「至少塔斯基吉那些人是經由自然途徑感染」。他說美國起訴納粹醫生用集中營囚犯做活人實驗是侵犯人道罪,美國政府自己卻暗地裏對受試者在不知情下進行冒險研究,「不只是諷刺,而是更差,令人髮指」。
紐倫堡審訊起訴納粹醫生,令醫學界開始制訂活人實驗道德守則,禁止故意讓活人感染嚴重病症, 1964年《赫爾辛基宣言》後多數國家醫學會都採納。
賓夕凡尼亞大學生物倫理中心主任卡普蘭( Arthur Caplan)指出,美國黑人透過上一代和朋友的經歷,對塔斯基吉實驗醜聞記憶猶新,很多黑人相信當時政府容許醫生給他們染梅毒,雖然事實並非如此,瓜地馬拉醜聞加深少數族裔和窮國民眾對醫學研究的不信任感。


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101004/16173641.html


http://bipro.co.cc/news1/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1003&art_id=1451358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個協作網頁的STS課程,似乎是由 傅大為 教授所規劃的,課程內容很豐富,還有筆記、影音等內容呈現,上課方式活潑,值得參考,轉貼給大家,網址在最下面。


 


20100928關渡講座


從圖像看現代醫學分工與醫病關係


授課講師:李尚仁


感 謝王 老師的介紹,我以前是台大牙醫系的,當我在唸書的時候,那是台灣小劇場蓬勃發展的時候。那時我在台大參加了視聽社、開始接觸了聽古典樂,看電影、聽爵士樂,我那時有一個學長就是後來拍「父後七日」那部電影;可是後來發生了一個撿骨頭事件,就是以前有人上山喝酒去偷了骨頭,沒想到被發現,那時有一些人被退學了,也有一些人後來組個樂團叫做「濁水溪公社」。我畢業之後,就不太想念牙醫了,在那個叛逆的氛圍下,我到了英國唸醫學史,但是我一直跟藝文圈的人有所往來,甚至後來也有用定用筆名在發表影評。


 


今天來談這個醫病關係,就先從大家的看病經驗出發,大家覺得你們去看病的經驗怎麼樣?(同學:看診很草率、很客套但是感覺不是很真誠、講話很短、不太想聽病人說話)實際上,很多醫生在看診不是在看病人是在看電腦,或是草草聽診一下,就叫病患去作檢查。但這其實是晚近發展的狀況,我們來問一下,看病會去大一院的舉手?去診所的請舉舉受?很訝異大家都先去診所。實際上我們一般大部分的人事會選擇去醫院。


 


在我提供的閱讀資料裡,提供了十八世紀裡看診醫生的圖像,是會鉅細靡遺的詢問並診,包含家庭背景、飲食習慣等等,交待自己的生活行程等等。醫生會分析生活習慣在生活行程的交叉影響下,如何致病;西醫主要的處方之外,是排除體液積蓄,例如放血、或是給瀉藥,然後為了改善體質而給予的處方,並且給予生活習慣的經驗,並且會持續追蹤和調整。他們找藥師調藥、找技術人員來放血,醫生就是專門在問診的,從生病史,或是從尿液觀察、中醫有比較複雜的望聞問切,但是那時的西醫會有類似,例如看脈搏或是聞病人身上散發的味道。


 


我們現在的醫生是怎麼來的?考試出來後,受醫學院的訓練,在進行實習和分科。但是在十八世紀中,醫療人員主要分為內科醫師、外科醫生和藥師;內科醫生必須擁有大學學位,他們需要讀古希臘羅馬的典籍,中國也是會讀古籍,像是皇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並非現在是要讀最新的醫學期刊;他們看病的病人是紳士階級,醫師也是紳士,紳士則是不動手勞動的有教養者──動手者是身份低下者。是故,外科醫生必須動手,反而士紳份比較低的,這我們後面再談;那時的醫生看診視很需要聆聽病人說話的,由於大家都是士紳階級,所以引經據典的說話來使病人對醫生信服,是很重要的。現在說名流名媛跑趴,最怕就是撞衫,因為大家都認為自己是獨特的,特別是中產階級,所以那時對於病人的生命史特別關注,也是基於這種自我意識獨特的想法,所以即便是同一種病徵,如果開同一種藥,就是庸醫,因為無法便是獨特的遺傳、體質等問題。由於醫生和病人都是少數的精英階級,所以特別針對病人的狀況,作客製化的診斷,也是籠絡醫病關係,因為那時幾乎每個人都是開業醫。


 


其實那時也有醫院,但是是給軍隊的,或是宗教給朝勝的人作義診。那時的有錢人是不進醫院的,因為那是救濟性質的,而且死亡率也高,所以hospital(醫院)與hospitality(好客的)他們是同屬一個字首。


 


那時的醫生不但是開業醫,而且還要有自己的馬車,以便到病人家裡看診。下次我們上課會說道醫生的形象與吸血鬼的形象,不過今天在這邊,我們先談醫生的形象,就是溫文儒雅的讀書人、善於推理、能言善道。不同於今天醫學院標準化的教學,十八世紀個個醫學院是獨立招生,也沒有同樣的診療方式,分成很多派別,就像中醫也會強調不同流派、有各自強調的重點。那時受到社會氛圍影響很多,例如牛頓力學之後,就會把身體與機器作一種連結比喻,然後再強調靈魂、思維等等,還牽涉到神學的爭論,那時對於動物會不會感到痛有不少爭論,因為有種說法是,牠們只是低等的機器,對於器官收縮性、有人講生命力,有各式各樣的醫學學說,每個醫學院都有不一樣的說法;因為病人所擁有的主動性,讓醫生不得不產生這種競爭,所以病人會挑醫生,會主導市場。


 


一般大眾只會找外科醫生,醫院比較便宜、或直接找藥師拿藥、不然就是找 牧師的 太太,或是走方醫,像是江湖郎中一樣。大家不要笑喔!那時的民間知識並不會比較差,巷那時水腫是一種常見的症狀,而那實在在坊間通用的草藥是後來近代醫學主要的治療藥物喔!那是一個分化的市場,不同階級的醫療者有不同的市場。以英國為例,至1540年的醫師公會是與理髮師是在一起的,那時的工會是用「公司」這個字,叫做「理髮師-外科醫師公司」,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是動刀的;1745年改為皇 家外科 醫師公司、1800年幼改名為皇 家外科 醫師院。那時還沒有細菌的概念、也沒有麻醉劑,但是因為有戰爭的關係,已經有「斷尾求生」的概念,就是截肢手術。因為沒有麻醉劑,所以需要動作快、手藝需要很敏捷,每個醫生都很魁梧,像殺豬的一樣。看到投影片,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主題是放血,因為那時覺得催吐放血是種改善體質、加速排除毒物的方法,這種醫療概念與中醫強調「補」是很不一樣的。這從現代醫學來說,有加速代謝的說法,但其實對主要病徵是沒什麼用的;那時的外科醫生就是強調動手,舉凡刀傷箭傷狼牙棒打到都要找他們。


 


再來談最後一種醫療人員,藥師,Apothecary,來自Apotheca,指的是收藏酒、香料、與草要得地方。這個字後來演變成雜貨商,從1180成立胡椒商行會開始,也是師徒制的方式,要到很後來才會脫離、並且進入大學的專業訓練。那時的藥師也會學解剖,那時的解剖教室是用Theater這個字,圓形的空間,中間是展示台,周圍有座位,學生就像在看戲一樣。在看下一張投影片,這是解剖的圖畫,那時的大體都是從死刑犯來的,是一種很大的汙辱,先吊死在切開,這不同於現在還有人捐獻、稱作「大體老師」的社會氛圍。後來外科崛起的時候,英國一度醫學院缺屍體,很多中下階級的人都會怕屍體被偷,甚至出現偷屍幫派會開旅館,謀殺旅客送去醫學院來解剖,所以大家未來有機會去愛丁保別忘了去看一下,他們皇家醫學院的展覽,他們甚至有人皮皮包的產品。


 


那時的解剖是與美術結合在一起,這裡有點衝突,因為解剖一方面要彰顯上帝造人的神奇奧妙、一方面卻又是很社會污名的作為。到了十八世紀開始發展出分類法,那時的因為有林奈(Linnaeus,Carl 1707-1778)針對生物分類提出「二名法」,而醫生也開始針對病徵做分類。在法國,有很多大醫院,醫生有些不滿,認為醫院管理不良、收了太多人,但是對於開醫院的教會卻又莫可奈何;法國大革命之後,這些教會財產都被沒收了!他們開始廢除皇家特權,醫學知識開始對平民開放,大家都可以學醫、行醫,一如當時革命口號「自由、平等、博愛」,然後接下來就出現密醫橫行,而且因為戰爭需要許多軍醫,是故終於恢復醫學院的體制,只是改良了教學,讓內外科合一、並且把從教會末收來的醫院作為練習教學的地方,並且開始拿國家薪水,這都不同於以往開業醫的競爭。近代醫學院的雛型肇始於法國;於是開始有能力作疾病分類、並且受到洛克的學思想,強調經驗主義,從人感官刺激、經驗累積成知識,反對人有天生的知識,這很迎合大革命的思潮;所以分類學從感官刺激,外觀等等開始,開始拆解複雜的感受,剛好先前的醫院是基於救濟、有很多孤苦無依的人,所以屍體的觀禮也有讓渡到醫院,他們開始拆解各種疾病對身體的影響,也開始了現代並理解剖學。在當時,雖然各國之間都有戰爭,但是仍有不少人到巴黎學醫,因為巴黎已經成為當時的醫學中心──聽診器也是在這邊發明出來的,雷奈克(René Laennec)是一個對音樂、聽覺相當敏銳的人,他也界定了許多聲音診斷的方式。


 


現代醫學的權力關係就開始改變了,醫生成為政府的雇員,現在在台灣是財團或企業的雇員,升遷變成同儕評價,所以越來越不願意聽病人說話,因為病人身上的徵狀才是他們分類的依據。當然也有一些,像是精神科,是變得和以前醫生很像,但並非都是這樣。


 


接下來讓大家看一些醫師的形象,這裡有牙醫、精神科的醫師,外科醫師總是出現英雄的形象,病人則常以女人被搶救的形象出現,不同於讀書士紳的形象。另外這是傳教醫學,白內障手術很具有戲劇性、有重建光明的宗教啟蒙意謂,有一種解舊的隱喻,所以傳教醫學對於外科手術出現了這種形象,但是也有反對的狀況,接下來這幾張中國圖像「豬叫剜眼圖」、「豬叫取胎圖」等,就是反對這種殖民醫學、傳教醫學等等;針對白內障手術,說法是說,眼睛挖掉就會盲從追隨傳教士。


 


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從圖像看現代醫學分工與醫病關係」,謝謝大家!有問題的話可以隨時與我聯絡,我們接下來還會有一堂課會談吸血鬼的形象與醫病關係,我們還會有機會見面喔!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nuasts/ke-cheng-bi-ji-note/ 9-28-c ong-tu-xiang-kan-xian-dai-yi-xue-fen-gong-yu-yi-bing-guan-xi-yan-bian-li-shang-ren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版主: 金仕起 老師的新書,敬請參閱。


 


 


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 以醫史本文為中心的一個分析


    者:金仕起


出版社:政大出版社


出版日: 2010/09/01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國古代醫學論述、醫制政典和醫史事語等資料的形成脈絡出發,分析其體裁、編次、敘事、論斷、寓意,及論述動向,藉以探討晚周秦漢醫學論述、醫史建構與政治變遷間的可能關係,說明促成中國古代醫學變遷的可能動力。


 


目次:


杜正勝先生代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一、醫療、數術與方技
 二、醫經、政典和事語
 三、資料、課題與取徑
 四、本書概要


第二章 「道在於一」的追求:古代醫經的論述動向
 一、問題的源起
 二、問對體裁、「依託」與醫學文本編寫者的主體性
 三、覽觀雜學:古代醫學的傳習型態
 四、師資、文本與「禁方」重探
 五、古代醫學論述的基本趨向
 六、結論


第三章 「生生之具」的表與裡:《漢志》方技目錄的現實涵義
 一、研究問題與取徑:從《漢志》的體例與性質出發
 二、折中六藝:《漢志》的學術立場
 三、由道及器:《漢志》的部次觀點
 四、《漢志》的古方技史圖象與歷史意義
 五、結論


第四章 「聖人預知微」的期待:《扁鵲倉公列傳》的撰述意旨析論
 一、問題的提出:〈扁倉傳〉的敘事結構與書寫脈絡
 二、〈扁倉傳〉命題的意義
 三、〈扁倉傳〉編次的意義
 四、〈扁倉傳〉論斷的意義
 五、結論


第五章 「王官之一守」的虛與實:古代醫政的界限與醫療者的角色
 一、問題的提出:《周禮》醫療官守的職任與知識特色
 二、晚周醫政與醫療者角色的蠡測
 三、周秦之閒至漢初醫政與醫療者的角色變遷
 四、兩漢時期醫政的界限與醫療者的角色
 五、結論


第六章 「醫及國家乎?」:醫和論述的歷史背景與義涵
 一、問題的源起
 二、晚周晉的內外形勢:以晉平公的身世為中心
 三、子產赴晉的時代背景與現實義涵
 四、醫和赴秦的背景及其與晉 國 君臣問對的義涵
 五、結論


第七章 餘論


徵引文獻


作者介紹:


金仕起
【經歷】2004.02-迄今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專 任助理 教授
2003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兼 任助理 教授
2003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兼 任助理 教授
1995-1997
私立實踐設計管理學院兼任講師
1994-1996
國立臺灣大學兼任講師
【學歷】2003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

1994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
1990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
【講授科目】中國古代社會史

中國古代醫療史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824767&pf_id=99E155q9K103i 63F 108p 69L 110g 125jHXqQLc1126SxV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824767&pf_id=99E155q9K103i 63F 108p 69L 110g 125jHXqQLc1126SxV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最近刊出一则新聞,很感人也很震撼,但如果從解剖學史來看,這件事終於發生,但實經歷了百年滄桑,從排拒到接受,從接受到樂於將自己的身體提供、奉獻給科學實驗,是怎麼樣的一段醫療史啊,有沒有學者願意寫成一本專書呢?以下先提供這則新聞與一段他人的小研究,供有興趣者鑑賞解剖之。


 


……1913年,出現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人體解剖,即江蘇醫學專門學校的解剖。但以後實行起來,困難重重,阻力很大,「雖有政府明令准許醫校及醫院解剖屍體,而地方官及當事者,每以避世俗攻擊,迄未能實力奉行。首先醫學校得到的屍體很少。


江蘇省立醫學專校民二(1913)實行,開辦十餘年,僅三四具。浙江省立醫藥專校,民二(1913)實行,開辦以來亦僅三四具。北京國立醫學專校,民二(1913)實行,年不過一具。協和亦寥寥。同濟昔年平均每學期不能得一具,現稍進步,時見解剖,震旦與同濟等,蓋震旦時有法租界獄囚病斃,而同濟則得自華獄病囚也。聖約翰醫科,尚恃圖書為教授資料。同德開辦六年後,在民十三(1926)年冬始得屍體解剖成人一次。南通大學醫科民二(1913)即已實行,開辦近廿年,前後不過三四具。


這段材料反映了本世紀30年代以前九所著名西醫學校很少得到屍體的情況,著名醫校尚且如此,那些普通的醫校即可想而知。可見屍體解剖作為教學活動,根本不能經常開展,處於時斷時續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可歎中國醫校學生,學習解剖時,當狂走郊野墳中,覓取暴露之骨髏,為實習材料。」


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少得可憐的屍體解剖,往往也不能順利實施,受到非法干涉。湯爾和「掌北平醫校,以解剖說當道,垂有成議,乃事聞于步軍統領之夫人,堅持不許。」「北平協和醫學院解剖一報販,涉訟數月;上海寶隆醫院因解剖一軍官,鬧得滿城風雨;同德醫學院赴槽河徑第二監獄領取刑死體二具,未能解剖,反落一場無所謂的麻煩。」到了本世紀30年代,「醫校之屍體難求依然如故。」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西醫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在19321月召開的 全國 醫師第二次代表大會上, 余雲岫 先生提出「勸告 全國 醫師組織解剖有志會」一案,此提案作為國字第31號提案被通過。並「即日成立病理解剖志願會」。「其辦法,集合有志犧牲者幾人,組織團體,共立願書,死後,則以屍身,供病理局部解剖之研究……嗣有署名加入者多人」。由於「一二八」抗戰爆發等原因,此提案未及實施。1934年 全國 醫師第三次代表大會上,此提案重新被提出。這是西醫為了提倡屍體解剖作出的不懈努力。這種勇於反對社會舊俗,自願死後捐獻遺體的行為是值得歌頌的,它比屍體解剖規則在人們心中引起的震動更大。後來幾位勇士立下遺囑,自願死後遺體被解剖,無疑會受到它的影響。


1933年以前解剖的屍體,以刑屍、監獄病死無人認領之屍、醫院病死無人認領之屍為物件,從現有史料看,沒有立下遺囑自願捐獻的屍體。1933年,是近代解剖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年。此年130日,醫界先輩余子維立下遺囑,自願獻出遺體以供解剖,「此吾醫學界破天荒第一人也」,遺體於224日 在溫州大南醫院解剖。


余子維遺囑裏有這樣幾句話,「余由中醫而習西醫,嘗謂解剖乃研究醫學之要務,茲餘病胃癌,深知無生理,死後應將餘屍體即行剖視,求其癥結之所在……。」從文中可以看出, 余子維 先生生前亦提倡屍體解剖,但沒有僅停留在「口舌之爭,文字之辯」上,而是身體力行,把它當做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今日已是)解剖學教授父母捐大體 死 後續當 老師


試想一位 解剖學 老師,如果為了指導學生,手持解剖刀,朝父親遺體「千刀萬剮」,糾葛心情何等複雜?慈濟大學解剖學助理教授王曰然曾因無法面對如此煎熬情境,堅持不讓父親捐大體至慈濟醫學院,致父親無法完成捐大體遺願,成了她最大遺憾。


早年醫學院上解剖課較不尊重大體老師,被解剖卸下的人體器官隨意置放內臟桶。王曰然說,「那時真的不懂事,對我而言,一具具冰冷屍體只是『解剖學得分的工具』,沒有任何意義,也從不認識捐大體者是誰。」


王曰然父親王可財是高中退休歷 史 老師,十年前病重時,她獲聘在慈濟大學教解剖學,有次她與父親聊及大體文化,父親竟表示「往生後,要捐大體給慈濟醫學院。」她一聽傻眼,父親如果捐大體給慈濟醫學院,她指導學生解剖學必然得解剖自己的父親,想起以前上解剖課器官亂扔畫面,腦海立即浮現「不」字。父女倆為此爭執不已,直到父親病逝還沒取得共識,王可財捐大體的遺願沒實現。


她回想父親病重時,一位實 習 醫師插導管,插了三次都搞不定,父親明明很痛,還面帶笑容的安慰「你做得很好」。


她當時對實 習 醫師十分不滿,父親卻說,「實 習 醫師還那麼年輕,只要多練習,以後一定是位好醫師。」


父親對實 習 醫師的寬容,讓她體會無語大體老師的重要性。王曰然母親黃美梅是高中退休英 文 老師,與另一半同樣終身奉獻教學,也表明「往生後要捐大體給慈濟醫學院」。王曰然如今心境已完全改變,她說,「我不會讓父親遺願未完成的憾事再發生,不只尊重母親的決定,自己也已簽了大體捐贈卡,死後還可以繼續『指導』學生!」


花蓮縣林瑛琚與簡美月夫妻鶼鰈情深,簡美月是退休會計師,去年心臟病重時就表明要捐大體,當時子女相當為難。


兒子林永森說,「外公外婆都還健在,白髮人處理後事已夠悲傷,我實在很難啟齒說明母親的決定。」簡美月知道為人子女苦衷,當親人探病時,她主動告知捐大體的決定。林永森說,幾次溝通想法後,外公外婆終於了解媽媽想做的事相當有意義。


去年三月,簡美月病歿前,最不捨捐出大體的是林瑛琚,他不忍另一半被送上解剖檯。但林永森說,因母親「如願」捐出大體供模擬手術教學,深愛母親的爸爸也決定效法母親捐出大體。


上個月,罹患肺腺癌的林瑛琚病逝,享年七十二歲,林永森以及家屬遵照他的遺願捐出大體,而且比照去年處理母親後事的做法,把慈濟醫學院提供的喪葬補助費全部回贈給慈濟大學。


林瑛琚夫妻捐大體的決定,家族親屬從遲疑、接受、到滿心祝福,歷經一番心路轉折。這幾天,子孫陸續夢見林瑛琚夫妻滿臉幸福的攜手同遊。林永森說,「父母親化身人間菩薩,都已獲福報。」


 


 


 


文章出自:http://www.med8th.com/humed/5/050515rtjpzjdzgdss_2.htm


曹麗娟.人體解剖在近代中國的實施.摘自《中華醫史雜誌》19947月第24卷第3


新聞出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 0927/4/2 dt1p.html


中國時報【郭石城/台北報導】2010092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應可歸類至影像與醫療史的範疇吧~?古代的圖像似乎更有價值,但解讀上也相對更困難。


 


 


漢畫像石與中醫文化


作  者:楊金萍 著


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7-1


 


內容簡介:


本書以闡釋畫像內容為主線,在全面解析畫像內容的前提下,透視畫像背後所映射的早期思想文化內涵,如關於生命起源、生殖崇拜、神仙養生、針砭起源、人們對疾病及神鬼的認識等內容,進而在漢畫像石所展現的思想文化大背景下,闡釋中醫文化內涵。這種闡釋與聯繫是有機的自然的聯繫,而不是牽強的生搬硬套。


 


目錄:
一、漢畫像石簡介
二、漢畫像石的內容
三、不同地區漢畫像石與地域文化的特點
四、漢畫像石研究的意義
五、漢畫像石中的中醫文化內涵

上篇
第一章 漢畫像石中的聖賢與神祗圖
伏羲與女媧
一、伏羲、女媧在史乘中的地位
二、畫像石中伏羲、女媧交尾圖的意蘊
高裸
一、高裸身份的變遷
二、高裸之祭與奔者不禁
三、高裸崇拜與房中術及房事養生學

西王母
一、《山海經》中的西王母
二、西王母與《穆天子傳》及漢武帝仙桃傳說
三、西王母與崑崙仙境及不死仙藥
四、西王母祠與民間信仰
東王公

一、太一的內涵與身份
二、太一式佔與《靈樞·九宮八風》
神農
一、神農名號
二、神農與原始農耕
三、神農嘗百草
四、先農三皇之祠
黃帝
一、修德振兵——五帝之首
二、鳳凰祥集及鑄鼎升天
三、黃老之學與《黃帝四經》
四、《黃帝內經》與黃老之學
風神·風伯與風邪
一、烏與風神
二、飛廉與風伯
三、箕星與風師
四、祭風、風佔、風禍與止風
五、 禍風風為百病之長
六、《神農本草經》中的祛風藥

第二章 漢畫像石中的神怪與祥瑞圖

一、龍的圖騰崇拜及神性崇拜
二、龍與雷、雨、雲、虹
三、龍與性及生殖意義
四、龍蹺與昇仙
五、辟邪與祥瑞
六、中藥龍骨
鳳凰
一、鳳凰為火精、太陽鳥
二、鳳凰圖騰與信仰
三、鳳凰與祥瑞思想
四、鳳凰與辟邪、昇仙
五、鳳凰與丹藥
四神
一、四神的含義及由來
二、四神湯
鹿
一、鹿與祥瑞及嘉禮
二、鹿與昇仙
三、鹿與食俗
四、鹿與中藥

一、魚圖騰及魚崇拜
二、羽化思乘鯉
三、魚水之歡
四、祥瑞之兆
五、魚與飲食
六、魚與中藥
螺與螺女
一、螺圖騰與螺神崇拜
二、螺女
三、螺蝸與中藥
蟾蜍
一、蟾蜍、蛙崇拜
二、女媧、蛙與生殖崇拜
三、蟾蜍、月亮與嫦娥
四、蟾蜍與仙藥
五、蟾蜍與中藥
六、《黃帝蝦蟆經》與《明堂蝦蟆圖》
靈芝
一、不死仙藥
二、吉祥瑞應
三、性愛女神與媚藥
莫莢

一、玉——通靈神物
二、符瑞象徵
三、食玉求仙
四、玉石藥用
甘露

下篇
第一章 漢畫像石中的鳥圖騰與鳥醫圖
一、鳥圖騰與鳥夷
二、烏圖騰與生命象徵意義
三、烏圖騰與鳥醫——扁鵲
四、鳥圖騰與針砭的起源
第二章 漢畫像石中的行針圖
一、扁鵲針刺圖與九針的形制
二、砭石文獻研究
三、扁鵲針刺圖中的進針方式
第三章 漢畫像石中的羽化神仙圖
一、羽化昇仙思想追溯
二、醫道通仙道
第四章 漢畫像石中的燕飲圖與庖廚圖
一、燕飲圖
二、庖廚圖
三、燕飲圖與庖廚圖
第五章 漢畫像石中的巫儺圖
一、儺祭儺舞
二、漢代巫儺產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三、巫儺與疫病
四、醫學中早期的巫術色彩及醫與巫的鬥爭
五、《神農本草經》避疫殺鬼藥
第六章 漢畫像石中的養老圖
一、聖賢孝子與養老
二、食禮與養老
三、高年賜鳩杖制度


 


 


http://www.waterlike.com.tw/bookdata.asp?NO=K 87C 10900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上中國的人:李約瑟傳


The Man Who Loved China


 


作者:西蒙.溫契斯特Simon Winchester


譯者:潘震澤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00923


 


 


內容簡介:


一位與眾不同的科學家,企圖解開古老中國神祕謎團的生動故事


  六十多年前,來自中國的同事,點燃了年輕有為的劍橋學者李約瑟對古老「天朝」文化的熱情,此後,這位精通多國語言、觀察力敏銳的生化科學家,憑著異於常人的研究精神與持之以恆的毅力,以獨創的方式自學中文,並在戰爭期間前往中國,一邊遍訪因戰事而散居各地的大學或研究機構,為科學工作者帶來補給品,一邊蒐集閱讀眾多古籍,一頭鑽入中國科學史的世界裡。
    
科學在中國--為什麼沒有發展?


  隨著對中國的逐漸瞭解,這句「李約瑟的大哉問」,不但成為他展開鉅著《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的寫作之鑰,同時也改變了他人生的方向。儘管李約瑟不是正統漢學家,也沒有受過任何正式的史學訓練,但他的這部作品,卻改變了許多人對中國科學發展的想法,為中國及世界的科學史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


  本書作者是以暢銷作品《瘋子.教授.大字典》聞名的賽門.溫契斯特,他從李約瑟和親友的日記、書信,以及各式著作與史料中,爬梳李約瑟對中國產生熱情的背景,重新建構李約瑟企圖解開「李約瑟大哉問」的過程。透過溫契斯特豐富的想像力與活潑的說故事方式,讀者除了得以認識李約瑟其人其事外,也能從另一種角度一窺當時中國與世界所面對的變遷或衝擊。


 


作者簡介:


賽門.溫契斯特(Simon Winchester


  作家、探險家。牛津大學地質系畢業後,擔任《衛報》(Guardian)及《星期泰晤士報》(Sunday Times)的海外特派員,待過貝爾發斯特、新德里、紐約、倫敦及香港。為《紐約時報》、《史密森月刊》(Smithsonian)、《觀察者》(Spectator)、《國家地理雜誌》、BBC等媒體撰稿。一九九八年全球暢銷書《瘋子.教授.大字典》(The Surgeon of Crowthorne),描述英格蘭精神療養院的殺人犯──美國軍醫麥諾,為OED查索引句,與主編莫雷結下一段不解之緣,共同為這本龐大的辭典寫下一段少為人知的傳奇,這段插曲在《OED的故事》中也有所著墨。其他著作有《一九六年加州大地震》(A Crack in the Edge of the World)、《克拉卡托亞火山爆發記》(Krakatoa)、《改變世界的地圖》(The Map That Changed the World),以及《世界中央的河流》(The River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大英帝國邊境》(Outposts)等多本遊記。


 


譯者簡介:


潘震澤


  台灣大學動物系所畢業、美國密西根韋恩州立大學生理學博士,洛克斐勒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密西根大學等校研究,專長為神經內分泌學;曾任陽明大學生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並曾獲慶齡基礎醫學獎、國科會傑出獎、特約獎等榮譽。現任教於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及奧克蘭大學。近年關心科普讀物譯介,譯有《人體生理學》、《天才的學徒》、《誰先來?》、《幹嘛要抽菸?》、《基因煉獄》、《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睡眠的迷人世界》、《基因組圖譜解密:當代科學最偉大的發現》、《器官神話》、《生命的線索》、《DNA圖解小百科》、《小生命》等書,著有《科學讀書人》、《生活無處不科學》,並擔任《科學人》雜誌編譯委員。


 


目錄:


推薦序 臺灣大學教授、中國科學史研究學者 劉廣定 老師
序幕
第一章 蠻夷人與天朝
第二章 雪中送炭
第三章 發現中國
第四章 辛勤的收穫
第五章 傑作誕生
第六章 不受歡迎人物:名譽掃地
第七章 邁向榮譽之門
跋:不急不忙、不憂不懼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200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學期開始,高醫大將舉辦 [STM系列講座],

9/17(五)中午由STS學會理事長林崇熙揭開序幕,
由教務長主持。
10/8 (五)中午由成功大學STM中心主任楊倍昌接棒,
持續提升高雄醫學大學全體師生對STM的認識。

高醫大 STM講座的範圍將集中在:

醫療與社會,醫療科技,醫學與人文,醫學倫理,醫療、科技與性別;環境、職業與健康 等領域。

請大家看看,這講座的標題就相當吸引人。上星期消息才一登出,網路報名就有35人,
今天上去看,已經報到70人額滿。通識中心決定再開放名額最多到80人。因為教室就只有這麼大。
很高興本校沒有便當的誘惑,而師生對於學習STM的興趣還蠻高的。


【STM 系列講座】

為何專家專門害人家?
談醫療專業者的文化缺陷、系統風險、與公民素養

活動時間:99年9月17日 (五) 12:15-1:45
活動地點:第一教學大樓 N109教室
講員:林 崇熙理事長 (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STS學會理事長)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人文與科學學院代理院長暨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本系列講座恕不供餐)


指導單位:教育部(98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主辦單位:通識教育中心


成令方教授轉貼:http://stsweb.ym.edu.tw/board/read.php?f=8&i=3586&t=358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許宏彬學兄的新課程教學大綱,敬請參閱。


請參考:http://web.nchu.edu.tw/pweb/users/hbhsu/lesson/8162.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代中國與東南亞中醫藥交流研究


作者:馮立軍


出版社:雲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導語


        《古代中國與東南亞中醫藥交流研究》一書,從中外關係的視野,對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中醫藥,與東南亞各國家或地區的交流,做了生動細緻的描述和分析。它以海外貿易中的貿易商品——中藥材為關注點,突出華僑華人在雙方中醫藥交流中的載體作用。同時,以族群認同理論來解析中醫藥在東南亞的傳播和發展。另外,還通過對古代中國與東南亞中醫藥交流的研究,再現了彼此之間長期存在的朝貢貿易關係、民間海外貿易關係以及貿易與移民等各種較為複雜的關係,這對思考和創新東亞海洋經濟秩序具有一定的歷史借鑒作用和現實意義。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古代中國醫藥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從遠古到西元前21世紀的醫療活動
  
第二節  中國古代藥物學的發展
  
第三節  中國古代醫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第四節  中國古代醫事制度的發展
  
第五節  中國古代的醫學教育
第二章  古代東南亞各民族醫藥衛生習俗
  
第一節  治病的習俗和傳統
  
第二節  藥物的發現、使用及衛生習俗的積累
第三章  中越中醫藥交流
  
第一節  早期的中醫藥交流
  
第二節  宋元時期中越中醫藥交流進一步發展
  
第三節  明清時期中醫藥在越南的推廣
第四章  中泰中醫藥交流
  
第一節  明代以前中泰中醫藥交流
  
第二節  明代中國與泰國的中醫藥交流
  
第三節  清代中泰中醫藥交流
  
第四節  中泰醫藥交流的影響
第五章  中國與印尼的中醫藥交流
  
第一節  唐代以前中國與印尼的中醫藥交流
  
第二節  宋元時期中國與印尼的中醫藥交流
  
第三節  明代中國與印尼的中醫藥交流
  
第四節  清代中國與印尼的中醫藥交流
第六章  中國與馬來蘭島的中醫藥交流
  
第一節  明代以前中國與馬來半島的中醫藥交流
  
第二節  明代中國與馬來半島的中醫藥交流
  
第三節  清代中國與馬來半島的香藥貿易
  
第四節  華僑華人與中醫藥在馬來蘭島的傳播
第七章  中國與菲律的中醫藥交流
  
第一節  元代以前中國與菲律賓的中醫藥交流
  
第二節  明代中國與菲律賓的中醫藥交流
  
第三節  清代中國與菲律賓的中交流
第八章  中國與東南亞中醫藥交流的影響
後記


 


 


http://www.bookuu.com/kgsm/ts/ 2010/05/28 /1748667.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職位:專 任助理 教授() 以上
錄取名額:1
資格:具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博士學位,且具博士後研究經驗。
專長:醫學人文、STS研究、ELSI研究、科技溝通、醫學教育、醫學史、醫學人類學等。

意者請檢附:履歷、自傳、學經歷證明影本、最近五年內著作目錄、主要出版論文之抽印本、未來教學研究計畫及推薦函兩封等資料。

請將上述有利審查之相關資料轉為pdf檔寄至stm.ncku@gmail.com
,並另寄紙本至70101台南市大學路1號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3樓 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收,請加註應徵專任教師。


申請截止日期:20101130(郵戳為憑)


發佈日期:2010/09/16

聯絡人:李筱嬋
聯絡電話:06-23535356662
E-Mail
stm.ncku@gmail.com
地址:70101台南市大學路1號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3樓 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http://web1.nsc.gov.tw/newwp.aspx?act=Detail&id=0990916006&ctunit=24&ctnode=38&mp=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今日教科書課綱公聽會,聽一位好朋友說「很熱鬧」。政治上的紛紛擾擾就不管了,來看看醫療史吧。目前看來,「高三專題」已死,在場有人反對,認為高三又回到舊課綱的文化史思維,而且與前幾冊內容多有重複,沒有新意。我自己看了一下課綱,有關醫療史的部分大概有這些綱目:


 


1.高三上東亞文化圈→二、秦漢至隋唐的文明開展 →()學術思想與宗教→2.佛教與道教→2-4討論道教的生死、問卜、畫符、念咒、神仙、醫療、養生等觀念對大眾生活的影響。


2.高三上東亞文化圈→二、秦漢至隋唐的文明開展→()文化發展與中外交流→1.科技的發展→ 1-1簡介秦漢至隋唐科技發展的時代背景與主要項目,如醫學、天文、數學、造紙、農耕技術、礦冶等。


3. 高三上東亞文化圈→三、唐末至宋代的文明新貌 →()科技與物質文明的發展 →2.科技發明與醫學發展→2-2簡述唐宋醫學的發展及其影響,與醫


療制度的概要。


 


這樣看來,元明清的中國醫療史是一片空白,斷裂得厲害。在課綱中有「2-1敘述明末清初耶穌會教士的東來、傳教活動及歐洲科技之輸入與影響」,難道只有耶穌會士的著作,號稱中外科技交流的東西值得重視嗎。這些教士的著作會比《瘟疫論》、《溫病條辨》影響當時中國人大嗎?後者又怎麼會一片空白呢。照這樣看來,也不用奢言醫療史的現代性會被關注,在此綱要指導下,我想近代西醫的篇幅應該也不會太多,整個破碎掉了。


過去的專題雖難,但是有 高中 老師認為稍微修簡單一點即可,不用全刪。版主自己的淺見是:不是伊斯蘭、南美、印度文化圈不重要,對高中生來說,訓練讀歷史,專題還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些外國文化圈,請問國內有幾個人研究,有沒有原始文獻可供高中生解讀?換句話說,「解讀資料」這個最重要的史學訓練,在這些外國史的範疇中,沒有原始資料,是難以施行的。最後,就是只能回到「背起來,準備考試」的模式中啊。


 


 


請參閱:http://203.68.236.92/news/990913.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屆醫學人文教育研討會
主辦單位:「醫學人文教育核心團隊」計畫辦公室
指導單位:教育部顧問室
會議日期:99年10月17日(週日)
會議時間:上午8:30至下午5:30
會議地點:台大兒童醫院地下室視聽講堂
會場地址:台北市中山南路8號
參加對象:醫學院教師、教學醫院之教師/醫師、關心醫學教育之人士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
截止日期:九月二十日
報名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mehintw/


所有關心台灣醫學教育的夥伴們,您好:
「醫學人文教育核心團隊計畫」(Medical Educators for Humanities簡稱MEH)於97年由教育部顧問室補助成立,三年來不斷地思考如何將醫學人文落實於行醫者的場域中,除了課程統整之外,期待也能為老師們創造一個更具醫學人文的教學環境!
本團隊每一年底均透過研討會,將該年的發現和成果與各界分享和討論。今年我們很榮幸邀請到熱心公益及關懷文化教育的嚴長壽先生,具有細密觀察和深度反思能力又甫歷經一場生死震撼的他將暢談「你可以不一樣」;再者,參與教學行動研究的老師也將論述他們如何挑戰極限──在繁忙的生活中,以反思的洞察力,對自我及教學進行行動研究,改善其教學;另外,本團隊教師將分享他們對一些醫學人文領域和內容的研究成果,總計有七小組:文學組、歷史組、哲學組、社會學組、人類學組、臨床組與課程組。最後,我們希望大家一同反思醫學人文教育在台灣醫學院校的未來。
十月十七日是一個收穫、歡喜、與分享的日子,我們誠摯地邀請所有關心台灣醫學教育的夥伴們共襄盛舉,因為您的參與,將使台灣醫學界的星空更加璀璨!佇候風采。順請
教安
「醫學人文教育核心團隊」計畫辦公室 謹啟


「第三屆醫學人文教育研討會」
日期: 99年10月17日(週日)
地點:台大兒童醫院地下室視聽講堂
議程:
時間
內容
08:30~08:45
報到
08:45~09:00
開幕 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教授致詞
暑期服務學習成果
09:00~10:40
․從服務中看見自己──服務學習中的反思
講者:參與暑期服務學習之醫學系學生
․你可以不一樣
主講人暨回應者:嚴長壽先生
主持人
宋晏仁教授
(陽明大學醫學系)
10:40~11:00
茶敘
「醫學教育之教學行動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11:00~12:30
․醫學教育工作者的自我發現與改變之旅──以教學行動研究促進醫學人文教育革新的第一步
講者:楊令瑀副教授(陽明大學醫學系)
․台語為醫學院課堂語言的使用反思──與英語經驗的比較
講者:蔡美慧副教授(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一個臨床教學工作者的自我反思
講者:張寓智副教授(長庚大學醫學系)
․什麼是教學行動研究?
講者:林文琪副教授(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主持人
蔡甫昌副教授
(醫學專業教育改進計畫辦公室主持人)
12:30~13:30
餐敘
「醫學人文教育之各工作小組」成果報告
13:30~14:40
․「醫學與文學」課程在臺灣醫學人文教育中的實踐
講者:陳重仁助理教授(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拓展醫學院學生的歷史視野──醫學史線上課綱的編寫理念與做法
講者:李尚仁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醫學與哲學」課程設計與理念
講者:王心運助理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主持人
王英偉副教授
(慈濟大學醫學系)
14:40~16:00
․「醫療社會學」教學客製化手冊
講者:許甘霖助理教授(成功大學公衛所)
․人類學與醫學人文教育札記──教與學的反思
講者:顏芳姿助理教授(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建立跨校際的臨床醫學人文教育平台
講者:黃志賢副教授(陽明大學醫學系)
․醫學人文教育的課程規劃
講者:王英偉副教授(慈濟大學醫學系)
主持人
黃志賢副教授
(陽明大學醫學系)
16:00~16:20
茶敘
16:20~17:20
綜合討論
17:20~17:30
總結
主持人
賴其萬教授
(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第122期電子報即將出刊,歡迎上網瀏覽。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公共衛生百年史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徵求相關論文,徵稿時間至20101031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育部「建國一百年讓學術詮釋歷史」專案計畫
(
)、會議時間:201117(五)-8日(六)
(
)、會議地點:樂生療養院(台北縣新莊市中正路794號)
(
)、投稿資格:全國各大學博、碩士研究生(碩士畢業可)
(
)、徵稿內容:徵求台灣公共衛生史相關論文。主題如下:近代國家與衛生制度的建立;傳染病防治與公共衛生;醫療系統的發展動態;衛生教育:從學校到日常生活;醫療衛生系統的匯流與轉化;美援下的公共衛生發展;衛生署的成立與現代國家發展;全球化、新興傳染病與公共衛生體系;公衛醫療科技的變遷。
(
)、徵稿時間:即日起至20101031日 止
(
)、投稿方式:請填寫報名表,並備妥中文或英文論文摘要(1500-2000字),於截止日前e-mailpinwang@ntnu.edu.tw
報名表請於http://taiwan100-publichealth.blogspot.com/下載


()、錄取與否:主辦單位將在2010115日 個別通知錄取者。入選者需於20101220日 前將中文或英文論文(1,5000-20,000字)email至上述信箱。


()、注意事項:1、請勿一稿兩投
2
、參與徵稿者,論文不論入選與否,均不退稿,煩請自行保留原作


http://shanefish.enpurist.0lx.net/modules/tadnews/index.php?op=dlfile&fsn=55&nsn=17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孟河醫派三百年︰孟河醫派研究薈萃


作者:李夏亭 主編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內容簡介: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在繁衍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科學體系,也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積澱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而從常州孟河這片文化土壤中生發的孟河醫派,從其高深的學術造詣,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功績,影響深遠,享譽海內外。


考孟河醫派,明末清初就有馬榮成、費尚有、法證麟、沙晚峰等以啟其先。至清朝道光、咸豐、同治年間,孟河醫派崛起于吳中,以費、馬、巢、丁四大家為代表的孟河醫派名揚大江南北,成為江蘇醫家一大流派,一個歷史影響深遠的地域性流派,是祖國醫學繼溫病派後的一支新軍,文化底蘊深厚,流派色彩明顯,學術成就突出,業績彪炳,薪火相傳,至今不哀。正如近代名醫丁甘仁在《診余集序》中所說吾吳醫學之盛,四于天下;而吾孟河名醫之眾,又冠于吳中。  


本書內容十分豐富,既有對歷史上孟河醫派學術思想的回顧梳理,又有對當今孟河醫派臨床實踐的歸納總結;既有對孟河醫派名師大家的考證溯源,又有對孟河醫派傳承弟子的全面搜集;既有從中醫藥科學內涵角度進行的精闢分析,又有從吳文化特性角度展開的泛思考;既有簡廉驗便的臨證方藥,又有引人入勝的軼事趣聞,本書代表了多年來孟河醫派的研究成果和水平。


編寫本書的目的就是能為大家提供線索,了解孟河醫派的歷史由來和發展,對孟河醫派的產生和發展、流派特色、學術思想、臨床應用價值進行系統性的研究,作為課題研究的成果,為同道提供參考。


 


目錄`:


常州孟河和孟河醫派的歷史源流
孟河醫派紀事年譜

一、清代以前時期

二、清代時期

三、民國時期

四、現代時期

五、結語

孟河派醫人考

一、費氏系列

二、馬氏系列

三、丁氏系列

四、巢氏系列

五、其他系列

孟河醫派傳承譜

一、費氏傳承系列

二、馬氏傳承系列

三、丁甘仁傳承繁列

四、巢氏傳承系列

五、其他傳承系更

孟河派名醫傳略

法征麟

馬省三

費伯雄

沙石安

馬培之

巢崇山

余听鴻

費繩甫

陳虯

鄧星伯

沈奉江

馬伯藩

丁甘仁

賀季衡

巢渭芳

惲樹玨

謝觀

張簡齋

丁元彥

費保彥

陸淵雷

馬澤人

張澤生

鄒雲翔

巢少芳

顏亦魯

嚴蒼山

蔣文芳

王一仁

許半龍

章巨膺

岳美中

……
孟河派名醫學術思想研究選編

孟河派名家臨床經驗選編

孟河醫派軼事

對孟河醫派(醫家)的評價

一、清代

二、近代

三、現代

孟河醫家著作分類表

孟河醫派研究相關著作目錄索引

孟河醫派研究相關論文目錄索引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40515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余新忠:《瘟疫下的社會拯救 中國近世重大疫情與社會反應研究》,中國書店,2004年。 


石濤,〈我國古代政府的疫病控制措施〉《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004) 


喻嶸黃愛群,〈我國歷代疫病流行及防範述略〉《湖南中醫學院學報》3(2004) 


白茅,〈《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出版〉,《中華醫史雜誌》4(2003) 


陳雁,〈20世紀初中國對疾疫的應對——略論19101911年的東北鼠疫〉《檔案與史學》,2003年,04期。 


尹鈞科於德源,〈北京歷史上的瘟疫及其經驗教訓〉《天津科技》3(2003) 


楊念群,〈防疫行為與空間政治〉《讀書》7(2003) 


李玉尚,〈和平時期的鼠疫流行與人口死亡——以近代廣東、福建為例〉,《史學月刊》,2003年,09期。 


李永宸,賴文:《嶺南瘟疫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閔宗殿,〈明清時期東南地區疫情研究〉《學術研究》,2003年,10期。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 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包慶德,〈清代內蒙古地區災荒研究狀況之述評〉,《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李玉尚曹樹基,〈清代雲南昆明的鼠疫流行〉《中華醫史雜誌》,2003年,02期。 


胡勇,〈清末瘟疫與民眾心態〉《史學月刊》,2003年,10期。 


余瀛鼇,〈清以前溫病溫疫十大名著選介〉《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9(2003) 


王玉德,〈試論中國古代的疫情與對策〉《江漢論壇》,2003年,09期。 


符友豐,〈晚清首部鼠疫專著作者書名考略〉《醫古文知識》,2003年,02期。 


淺川,〈萬曆年間華北地區鼠疫流行存疑〉《學海》,2003年,04期。 


梁峻,〈中國古代防疫資鑒—遼至明清防疫概覽〉《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端教育》8(2003) 


龔勝生,〈中國疫災的時空分佈變遷規律〉《地理學報》,2003年,06期。 


孔潮麗,〈15881589年瘟疫流行與徽州社會〉《安徽史學》,2002年,04期。 


余新忠,〈20世紀以來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年,10期。 


范曉豔,〈簡析清代《鼠疫彙編》的理法方藥〉《河南中醫》,2002年,01期。 


李玉尚,〈近代中國的鼠疫應對機制——以雲南、廣東和福建為例〉《歷史研究》,2002年,01期。 


余新忠,〈咸同之際江南瘟疫探略——兼論戰爭與瘟疫之關係〉《近代史研究》5(2002) 


余新忠,〈嘉道之際江南大疫的前前後後──基於近世社會變遷的考察〉《清史研究》,2001年,02期。 


余新忠,〈爛喉痧出現年代初探〉《中華醫史雜誌》,2001年,02期。 


王振忠,〈清代徽州民間的災害、信仰及相關習俗─以婺源縣浙源鄉孝悌裏凰騰村文書《應酬便覽》為中心〉《清史研究》,2001年,02期。 


余新忠,〈清代江南瘟疫對人口之影響初探〉《中國人口科學》,2001年,02期。 


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療事業探析—論清代國家與社會對瘟疫的反應〉《歷史研究》,2001年,06期。 


曹樹基,〈鼠疫流行與華北社會的變遷(15801644)〉《歷史研究》1(1997) 


梅莉晏昌貴,〈關於明代傳染病的初步考察〉《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5(1996) 


楊素芹,〈清同治初年蘇浙皖的瘟疫〉,《中學歷史教學參考》,1996年,09期。 


蔣文明,〈論明清時期溫疫病的治療特色〉,《遼寧中醫雜誌》,1995年,05期。 


王日根,〈論明清時期的商業發展與文化發展〉《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科學版)1(1993) 


夏明方,〈清季〈丁戊奇荒〉的賑濟及善後問題初探〉《近代史研究》,1993年,02期。 


趙延坤,〈明代醫家萬全對溫病學的貢獻〉《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1992年,02期。 


王興亞,〈明代官吏的回避制度〉《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1期。 


龐春生,龐景三,趙春玲,〈明清中醫急症學發展概要〉《中醫研究》,1991年,04期。 


柴瑞靄,〈讀案析案  可法可師——《清代名醫醫案精華》痢案賞析與運用〉《上海中醫藥雜誌》,1989年,07期。 


范天福,〈吳有性的學術成就及其對清代溫熱病學的影響〉《新中醫》,1981年,07期。


 


http://wupeilin.fyfz.cn/art/565971.htm整理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大陸明清疫病史研究的梗概,來轉貼文一下。(應該是1980年至至2010年初之間的統計)


明清疫病研究論文、論著索引之一


 


王日根王亞民,〈從《令梅治狀》看清初知縣對鄉村社會的治理〉《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余新忠,〈從避疫到防疫:晚清因應疫病觀念的演變〉《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張崇旺,〈明清時期江淮地區的疫災及救治〉《中國地方誌》,2008年,02期。 


鞠煜潔:《內經溫疫理論及清代防治溫疫方藥規律研究》2008碩士論文。 


路彩霞,〈年中度歲與晚清避疫——以光緒二十八年為主的考察〉《史林》5(2008) 


袁豔麗, 和中浚,〈淺論清代喉科興盛的原因及特點〉《中醫藥文化》5(2008) 


張曉紀,〈清代安徽水災的時空分佈特點及其原因〉《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江太新,〈清代救災與經濟變化關係試探——以清代救災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2008年,03期。 


郭劍鳴,〈試析晚清災疫防治中以紳士為仲介的政治整合模式〉《政治學研究》,2008年,03期。 


李華麗,〈晚清華北地區天災人禍與老人非常態生活〉《蘭州學刊》,2008年,09期。 


曹晶晶,〈1910年東北鼠疫的發生及蔓延〉《東北史地》,2007年,01期。 


楊齊福楊明新,〈近代福建鼠疫述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吳文清,〈近代中醫防治鼠疫著作及特點分析〉《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鄭春素,〈明清瘟疫學派治疫特色〉《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李麗華肖林榕翁曉紅,〈明清醫家治疫特色研究〉《江西中醫學院學報》1(2007) 


張祥穩:《清代乾隆時期自然災害與荒政研究》2007博士論文。 


馮磊張金鐘,〈清代鄉村疫病救助中道德資源的積極作用〉《中國醫學倫理學》2(2007) 


周瓊,〈清代雲南瘴氣環境初論〉《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李禾,李建梅,〈清末醫家羅芝園《鼠疫彙編》版本源流考〉,《中醫藥文化》1(2007) 


于文善,吳海濤,〈晚清淮河流域災荒成因及其影響——以皖北、豫東為中心的考察〉《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董傳嶺,〈晚清山東的疫災及其防治〉《前沿》,2007年,04期。 


彭榕華,〈瘟疫對福建古代社會風俗的影響〉《南平師專學報》,2007年,02期。 


周榮,〈中國傳統荒政程式:理論與實踐——基於明清救荒書和兩湖地區賑濟實例的考察〉《江漢論壇》,2007年,06期。 


費振鐘,〈1641年的瘟疫〉《蘇州雜誌》,2006年,03期。 


黎霞,〈1892年襄陽府瘟疫透視〉《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03期。 


馮志陽,〈媒體、瘟疫與清末的健康衛生觀念——以《大公報》對1902年瘟疫的報導為中心〉《史林》,2006年,06期。 


吳媛媛,〈明清徽州災害初探〉《蘭州學刊》,2006年,07期。 


翁曉紅李麗華,〈明清時期疫病的預防思想與方法〉《福建中醫學院學報》4(2006) 


賴文李永宸,〈清代嶺南地區烈性傳染病防治專著〉《中醫文獻雜誌》1(2006) 


賴文張濤,〈清代四川兩次霍亂嚴重流行〉《中華醫史雜誌》,2006年,01期。 


魏珂劉正剛,〈清代臺灣疫災及社會對策  〉《中國地方誌》,2006年,05期。 


楊鵬程,〈清季湖南疫災與防治〉《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李永宸賴文,〈清末嶺南醫家治療鼠疫的單方驗方和外治法介紹〉《中醫文獻雜誌》,2006年,04期。 


黃傑誠蔡燕蓉,〈香港清末鼠疫流行中醫辨治分析〉《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郭玉剛,〈中醫預防瘟疫的特點和方法〉,《陝西中醫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周同,〈被瘟疫滅亡的明朝〉,《健康大視野》,2005年,01期。 


余新忠,〈大疫探論:以乾隆丙子江南大疫為例〉,《江海學刊》,2005年,04期。 


朱滸,〈江南人在華北——從晚清義賑的興起看地方史路徑的空間局限〉《近代史研究》,2005年,05期。 


劉甯,李文剛,〈論溫疫學說的歷史沿革與發展〉《北京中醫》,2005年,06期。 


嶽精柱,〈明代官辦醫學研究〉《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張麗芬,〈明代華北瘟疫成因探析〉《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張麗芬,〈明代山西疫災特點及救療措施述略〉《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2005) 


許新民康春華,〈清末滇南地區瘟疫述評〉《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王道瑞,〈清末東北地區爆發鼠疫史料()()〉《歷史檔案》,2005年,12期。 


李銀濤,〈清末東三省鼠疫流行和防治的思考〉《南陽師範學院學報》11(2005) 


李禾李建梅,〈晚清鼠疫專著書名人名及版本相關問題辨疑〉《中醫文獻雜誌》4(2005) 


張照青,〈19171918年鼠疫流行與民國政府的反應〉《歷史教學》,2004年,01期。 


趙獻海,〈簡評《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中華醫史雜誌》,2004年,03期。 


劉波、劉正剛:《嶺南舊志瘟疫史料與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景源,〈明清時期中醫疫病學與溫病學的形成與發展()()〉,《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端教育》,2004年,12期。 


杜家驥,〈清初天花對行政的影響及清王朝的相應措施〉《求是學刊》6(2004) 


雷妮王日根,〈清代寶慶府社會救濟機構建設中的官民合作——以育嬰堂和養濟院為中心〉《清史研究》,2004年,03期。 


唐振柱董柏青,〈清代廣西疫病流行病學初步考證分析〉《實用預防醫學》4(2004) 


徐心希,〈清代閩臺地區自然災害及其救治辦法研究〉《自然災害學報》6(2004) 


李群偉,〈瘟疫—流行史及影響流行的因素〉《泰山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本書是政大歷史所2008年碩士論文改寫出版的,作者為劉鴻德,指導教授則為呂紹理先生。


 


 


在醫療行政與醫學專業之間:邱仕榮及其同時代的臺大醫院與臺灣醫學















    者:劉鴻德



精平裝/頁數: 平裝本 / 320



出版社:國立編譯館



出版日: 2010/07/01



 


內容簡介:


    本文以邱仕榮先生為核心,並探討其所處於同時代的臺大醫院與臺灣醫學之間彼此的關聯性。筆者大致分為三個方向,論述這段經歷:首先是「醫學專業」,專業的形塑是需要接受嚴格的審定標準,邱仕榮是早期少數接觸醫學教育的菁英,且其專長為婦產科醫學的「妊娠中毒症」,以醫學專業的角度觀察邱仕榮在戰後臺灣醫學史中的位置,則有助於釐清臺灣醫學發展的特質。其次是「醫療機構」,自1940年大學畢業後,邱仕榮就一直待在臺大醫院服務將近半個世紀,其中有近20年的時間擔任臺大醫院的領導要職,在醫院行政的發展脈絡中,邱仕榮確實影響戰後臺灣醫療行政的發展,而醫院的制度化、透明化、專業化都有助於醫病關係的提昇,以及改善醫療環境的品質,建立良好互動的醫療社會。第三是「醫學社群」,邱仕榮所處的年代仍屬於草創時期,許多醫學社群團體都尚未健全,因此邱仕榮才有機會參與創辦臺灣省醫學會、國際外科學院、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中華民國醫院行政協會、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臺大景福基金會等重要的醫學社群團體。社群的出現不僅提供專業知識的互動橋樑,且透過社群領導者的行政能力提出建言,改善臺灣醫療社會的現狀,增進國際交流合作的契機。


    此外,本書也探討「專業」與「行政」的雙重權威特質,尤其是醫師最具有代表性,如何看待兩者間比重所延伸出的涵意,是值得加以探討的議題。過去討論醫學史總著眼於醫學學術專業強的價值觀,因此就忽略醫院行政中的領導能力與資源分配,醫院行政也應是醫學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主角。


 



原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緣起………………………………………………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第三節 研究課題與方法架構…………………………………


第二章 早年經歷與步入杏林……………………………………


第一節 家世淵源與求學經歷…………………………………


第二節 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時期(1936-1945)……………


第三節 戰後初期臺大醫院的承繼與醫院制度化……………


第三章 景福門旁的醫療世界……………………………………


第一節 戰後臺大婦產科醫學教育及其學術系譜……………


第二節 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時期(1964-1972)………


第三節 塑造「醫院」:戰後臺灣醫院行政的確立……………


第四章 醫學專業與社群團體……………………………………


第一節 醫學殿堂:臺灣省醫學會的延續與變遷……………


第二節 婦產科專業化: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之開展……


第三節 回家團圓:臺大景福會的整合與精神………………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131279&pf_id=99b155E9L103p79h108W65w104f124MZAzWHf890RhZ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42337&ctNode=2157&mp=2013


論文全文: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42337&ctNode=2157&mp=201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剛看到第十一屆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的議程,內中有三篇有關醫療衛生史的文章,謹附記於此。


 


 


1.范之凡 臺灣佛光大學歷史所碩士生


強健的小國民──《兒童科學畫報》中的衛生觀念


2.何燕 女(heyanhello@sina.com)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現代 史專業 博士生


1949 年以來的鄉村醫療衛生之路——來自冀東侯家營的個案考察


3.化貫軍 男 (historychina@163.com)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生


人才下注與身體規訓:新縣制實施中國民黨基層幹部訓練的身體史考察


 


 


 


參考網站: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1044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講人:朱真一(美國St. Louis大學小兒科及Glennon 樞機主教兒童醫院名譽教授)


講題:殖民地、半殖民地、造假、意識型態──請教醫學史的問題


時間:2010921日  上午10:10~12:00.


地點:成功大學歷史系館振芝講堂


請參閱附件:


http://tw.myblog.yahoo.com/chinese_society_modern_history/article?mid=255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年9月9日至10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宗教學術研究室
相關網址 http://lrs.litphil.sinica.edu.tw/activity/20100910/index.html
聯絡人 請逕至相關網址報名
內容簡介

2010年9月9日(週四)
9:30-10:40
主持人兼評論人:呂妙芬(中研院近史所)
興起「善人」以平治天下──「雲起社」與十七世紀福建鄉紳的勸善活動(吳震,復旦大學哲學系)
瘳心之藥,靈病之神劑──陽瑪諾譯《輕世金書》初探(李奭學,中研院文哲所)

11:00-12:10
主持人:劉苑如(中研院文哲所)
評論人:張哲嘉(中研院近史所)
明清小說中的民間教門療疾書寫(萬晴川,浙江工業大學)
修省者的畫像──善書筆下的黃正元(游子安,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14:20-15:30
主持人兼評論人:胡其德(清雲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古代道教「首過」與佛教「懺悔」之比較研究(土屋昌明,專修大學經濟學部)

16:00-17:10
主持人:胡其德(清雲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凶死與懺悔──臺灣王母神話中的悔罪敘述(李豐楙,政治大學文學院)

2010年9月10日(週五)
9:30-10:40
主持人:王璦玲(中研院文哲所)
評論人:劉瓊云(中研院文哲所)
離魂與譫妄──金聖歎評點的多重主體(楊玉成,暨南大學中文系)
脫軌.錯位.歸返──《醒世姻緣傳》中的懺罪書寫與河川文化的相互投影(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

11:00-12:10
主持人:胡曉真(中研院文哲所)
評論人: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
張大復劇作中的懺悔思想(王璦玲,中研院文哲所)
余象斗公案小說中的罪與罰(林桂如,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研究)


 


http://ccs.ncl.edu.tw/ccsenews/a/epaper_content_show.asp?EpaperID=57&ContentTypeID=1#Detail1_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雖是兼任,但在這麼壞的時代,機會還是難得。有STS背景的朋友可以一試


 


求才專長:自然科學領域
職務:兼任講師
名額:1名
授課科目:科學、技術與社會(通識選修課程)
上課地點:中國科技大學台北校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3段56號)
上課時間:每星期五上午10:20~12:10(99學年第1學期)
準備資料:
1.履歷、自傳:含出生年月日、學、經歷背景、專長領域、專業成就,並請註明聯絡電話、住址及電子郵件信箱
2.講師證與學經歷證件影本
3.「科學、技術與社會」授課大綱

發佈日期:2010/08/30(一)
截止日期:2010/09/05(日)
面談時間:2010/09/07(二) (如有變更,以email通知為準)
聯絡人:許文玲
聯絡電話:02-29313416#2502
通識中心網址:http://www.cute.edu.tw/~gec/
聯絡方式:
1.郵寄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3段56號通識教育中心(請註明應徵兼任教師)
2.email:gec@cute.edu.tw
寄送主旨如下:應徵科學、技術與社會兼任教師—姓名○○○
準備資料請以附件夾帶一起寄出。以上資料恕不退件。


發佈日期:2010/08/30
聯絡人:許文玲
聯絡電話:02-29313416#2502
相關網址:通識中心網址:http://www.cute.edu.tw/~gec/
E-Mail:gec@cute.edu.tw
地址:台北市116文山區興隆路3段56號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http://web1.nsc.gov.tw/newwp.aspx?act=Detail&id=0990830014&ctunit=24&ctnode=38&mp=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與文學」




























































日期

主題

演講者

 

9/17

傳統文學中的醫事寫作

黃清順老師/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系

9/24

疾病的隱喻

李欣倫老師/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病誌文學作家

10/01

台灣醫師作家及其作品介紹

黃清順老師/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系

10/08

病誌寫作的文學價值

李欣倫老師/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病誌文學作家

10/15

開放式問診言談技巧

蔡美慧老師/成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

10/22

醫療文化中的權力語言與展演(1)

王玫玉老師/清華大學人類所

10/29

醫療文化中的權力語言與展演(2)

王玫玉老師/清華大學人類所

11/12

醫生與文學

潘南宏醫師/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心臟內科

11/19

從醫學史探討醫學倫理的演變

黃駿豐醫師/羅東聖母醫院家醫科主任

12/03

科學怪人

戴步雲醫師/台南署立嘉南療養院中醫部主任

12/10

加爾各答日記

任益民醫師/三軍總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12/17

醫學與美術

余慕賢醫師/三軍總醫院婦產科主任

12/24

醫學與文學

陳克華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時間:每週五下午13:30-15:30

 

地點:28教室

 

※可認證教師培訓時數2小時,歡迎參加※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一個藥物征服醫藥市場的世界史


 


阿司匹林傳奇


作者:()迪爾米德·傑弗里斯|譯者:暴永寧//王惠


出版社:北京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0/07/01


 


內容大鋼


        全球每年要消耗阿司匹林兩千億片以上。它的適用範圍,從最初的治療頭疼腦熱、風濕痛,逐步擴大到預防心肌梗死、中風和一部分癌症,以及防治老年性痴呆和牙周疾病。


本書對阿司匹林起伏跌宕的歷史,從古代埃及這一起始點談起,一直到醫學進入21世紀,其中又以19世紀末的工業開發、1918年的流感大爆發,以及以拜耳公司為代表的大醫藥公司的強力發展為主線。


讀者在書中會接觸到印地安納·瓊斯式的美國冒險人物、英國小鎮的基督教牧師、被驅趕出歷史的猶太裔科學家、澳大利亞藥劑師和紐西蘭的廣告聖手等諸多人物;更能聽到幾樁深刻揭示出醫藥與市場緊密關聯的故事——拜耳公司及其專利,為推介阿司匹林而在德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南美多個國家進行的商業大戰,這一藥品在「第三帝國」時期的法本公司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醫藥界重組支離破碎的阿司匹林市場的努力。


 


目錄


致謝
序言
第一部
1
古埃及醫學紙草書卷的秘方
2
從英國的一種樹木上剝下的樹皮
3
拼圖漸現端倪
4
靈藥問世
第二部
5
專利重要,病人重要,但銷售最重要!
6
化學家的戰爭
7
文明險些滅絕……
8
阿司匹林時代

9
道德淪喪的時期
第三部
10
溶解帶來新升級;競爭付出高代價
11
原來如此!
12
心臟面面觀
13 21
世紀的靈藥
與拜耳公司和阿司匹林有直接關聯的專有名稱


 


http://tl.bookuu.com/kgsm/ts/big5/ 2010/08/05 /1807075.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第121期電子報即將出刊,有興趣的學友請上網瀏覽。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ih/newspaper.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本次演講由政治大學 金仕起 教授主講,講題為「乳癰試探」,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與。


 


 


圖版權為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所有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