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伯欣學長的博士論文修改後終於出版了!




 




痛史古典中醫的生命論述




者:林伯欣




叢書名:養生方技叢書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2012/05/30




 




內容簡介:




「痛」是人類共有的不愉快感覺與經驗,不僅包含肉體及精神上不同層面的感受,其性質、強度、範圍及持續時間也各異其趣。對患者而言,緩解痛的需求經常比治療原發疾病更加迫切,這是臨床上最具特色的難題之一。作者經由各種史料與文本的分析,探索歷史、文化及醫學相互影響之脈絡,並以較寬廣的角度審視古典中醫學裡「痛與生命」之間的各種關係。此外,更挖掘出不同時空背景下,時人身體觀與身體感的多樣性、面對身心病痛的感受與態度,及其對應的醫學理論與方法。本書除了解析「痛」的相關概念,亦同步探討古典中醫在先秦兩漢萌芽期牽涉的各種生命議題,以及逐漸成形的知識群對後世的影響。作者也以醫師的立場呼籲,中醫學的研究與臨床都應先從古典內涵起步,才有機會再創新。全書內容不僅具備專業的深度,也透露出作者對古典中醫學的熱情與信心。




 




作者介紹:




林伯欣

臺灣嘉義人,1970年出生,醫學博士。現任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助理教授,亦為臨床中醫師。目前教學與研究重心著重在探討古典中醫學發展的歷史、經驗、時人思維及理論流變,並深耕落實於當代臨床運用。學術論文曾發表於《臺灣中醫醫學雜誌》、《中華醫史雜誌》、《新史學》及《古今論衡》等期刊。




推薦:




Dr. Lin Po-Hsin’s penetrating and original study is a
major achievement. This meticulous work of scholarship is path breaking: it
opens up rich, diverse, nuanced, and often surprising worlds of medical
thinking on the idea of pain in early China . In elucidating the idea of
pain, it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experience, Dr. Lin draws widely on
Chinese, Japanese, and English sources. The author also draws on his own acute
sensitivity to human suffering, borne of a decade-plus of treating patients in
his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onceptions of Pain is
an enriching work of scholarship that will be read with great profit by
historians of medicine and by readers across disciplines.”




Hugh Shapir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Nevada




    林伯欣博士這本富有洞察力與原創性的學術著作是一個重要的成就。此嚴謹的作品極具開創性,它揭示了早期中國醫學對於「痛」的豐富、多元、微妙和令人驚嘆的思維。林博士廣泛參酌中文、日文和英文相關資料,在書中詳述「痛」的思維、診斷、治療以及「痛」的相關體驗。由於作者已有十餘年的中醫學臨床經驗,其對於人們痛覺的敏銳感知,也成為本著的重要依據。《痛史──古典中醫的生命論述》必然會讓許多醫史研究者與相關領域的讀者受益良多。




── 夏互輝Hugh Shapiro




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中國歷史學系副教授




 




序言:




我的中醫之路




    學習中醫至今已十六年,真正執行診治也已超過十年。踏入中醫殿堂之後,我有緣完整的經歷了從門外漢摸索、嘗試,以至一窺其神奧精妙的過程;同時也慶幸自己一路受到明師薰陶教誨,沒有迷失方向,能對中醫學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未讓現代醫學思維產生過多的箝制,而能獨立走正確的道路。這本書能夠完成,乃是源自於這段歷程。




    與中醫的緣分要從母親罹病後開始談起。1995年母親經西醫診斷罹患子宮頸癌,當時茫然無助的一家人依西醫「權威而專業」的意見作了手術切除與不同階段的化療與放療。然而,兩年後仍然再次復發,並且快速惡化;在接受了西醫「手術化療放療」,這千篇一律的套裝式症狀治療後,情況並未如預期改善,最後癌細胞仍侵入全身骨頭。母親終究選擇在尚存有一口氣時回到家中,在自己的床上往生。從此以後,現代醫學因分科過於精細,一味相信數據,而衍生出不少「見病不見人」的荒謬理論與診療觀念,讓我重新審思,並徹底的覺醒。




  然而這段治療過程的早期,民間術士與有照中醫的表現同樣令人失望。父親曾盡了一切努力探聽高明的中醫師,但不是療效不彰,就是受騙。還曾有某位民間草藥師診脈後,竟做出母親是「攝護腺出問題」的荒謬診斷!現在回想起來,不僅感嘆病家「病急亂投醫」的無助與無奈,也為這些睜眼說瞎話的人士汗顏,更替廣大病患的生命安全捏一把冷汗。的確,醫學的路上學藝不精,猶如合法殺人,不可不慎。




    進入學士後中醫系就讀後,才逐漸瞭解中醫學的真實面目,遺憾的是時機已晚,對母親的幫助已然有限。但或許承蒙庇佑,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不少學長姐與前輩照顧,十五年來更受到王敏弘老師與陳榮洲老師的教誨與鞭策;跟隨恩師的腳步讀書、見識其高明的診療功力,不但讓我瞭解中醫學經典的重要性與其在臨床上的實用性,也成為我成長的關鍵力量。恩師的言教與身教不僅展現出中醫學能達到的高明境界,更讓我對中醫與生命現象如此貼近的事實深信不疑。




    摸索學習的過程中,我也逐漸瞭解知識與經驗的累積實屬不易,中醫的特質並非僅只作為一種理論、思辨模式或應用技術,也是一種與生命體驗相關的大智慧,絕不是讀書幾本、坐堂幾年就可速成得其心法,更非用學位頭銜之光環能夠取代。淬煉過程中師父不厭其煩的反覆教導,只為等待學徒迷失的真心再次浮現;學徒除了最基本的尊師重道、潛心學習之外,更須在生活點滴、言行舉止乃至於精神思維等身心層面上同步落實所學,才能逐漸體會師父言語之外、治病之上的另一層感悟。師徒間「性命相見」的無形連結在中醫學的領域裡不僅是一種傳統精神,更代表了雙方間的信任、敬重、付託與傳承;「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師無名」,德術必須相互感化乃至於合一,學習者才可能脫離僅重視「醫療技術」的階段,開始有獨立自主的生命型態,並在長久深入親炙於師承後,蛻變成真正的醫家,超越前人。這幾年來我實際進入臨床之後,逐漸感受醫病與師徒間的關係實有雷同之處;醫病互動中,病患將身心疾病託付於醫師,醫師除了診治之外,更應不厭其煩的引導、諄諄告誡患者「預防勝於治療」,讓病患從日常生活的錯誤積習中覺醒,進而獨立自我照護,重新恢復健康。身心疾病的療癒絕對不是不斷預約回診的控制性治療,病患更不應該放肆揮霍健康而一味的依附醫師協助。




    進入研究所後,指導教授林昭庚老師引導我接觸學術研究,尤其在博士班時期,更在研究取材上給予最大的自由度,支持我能不屈就於主流壓力,放手嘗試不同的學術取向。而共同指導教授中研院史語所李建民老師在我修業期間,接納了我多次的毛遂自薦,願意給予無私的指導與專業上的協助。多次的促膝長談不但教導我史學的研讀、思考與寫作規範,擴大了我的視野,更多次親自帶領我查詢資料、購買書籍、參與研討會;除了提供我在研究上初試啼聲的機會,更鼓勵督促我要走出自己的路。過去我雖在讀書與臨床上有自己的些許心得,但在嚴謹的學術規範及醫學與史學文化間糾葛曲折的關係探討上實屬青澀;本書從問題意識的提出、直到架構編排與內容的鋪陳,兩位老師無疑提供了最多的指導。此外,中興大學中文系林清源教授的文字學課程讓我獲益良多,林教授與中研院史語所李宗焜副研究員皆曾對書中與文字學相關的內容有所斧正,讓我避免了外行人可能會犯的錯誤。




    2005年初曾赴中國北京遊歷,並就研究主題向朱建平、馬繼興、鄭金生、廖育群等教授請益,諸位學者提供許多學術上的寶貴意見,對我助益甚大。尤其拜訪馬繼興教授後,親身感受他一生對中醫學術研究樸實而求真的堅持,也在心中樹立起嚮往的典範。在寫作過程中,中研院史語所李貞德研究員、臺灣大學蔡璧名副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裘儉女士、香港城市大學范家偉老師、師範大學皮國立先生都曾提供個人作品及相關資料,給予我不少靈感;哈佛大學栗山茂久教授、本校李世滄副教授、張賢哲教授都曾對我的研究大綱提出建議與看法,使我寫作的筆觸不至於狹隘、研究方向不至於迷失。本書提交為博士論文時,更承蒙張嘉鳳、李德茂、王敏弘、陳榮洲、李世滄、張賢哲等口試委員不吝深入評析了內容、並準確指出我在學術暨臨床觀點與寫作上的諸多缺失與錯誤,在此要對所有曾協助我的前輩學者致上最高的謝意。同時我必須聲明,本書的一切陳述分析皆為個人觀點,我對此負所有責任。




    本書探討的重點──「痛」是人類從古至今、不分中外共有的不愉快感覺與經驗,也是無特異性、當身心發生異常變化時所伴隨表現的症狀。先秦兩漢時期被認定是中醫學成形與建構系統化理論的時代,由於時醫對「痛」發生在實質結構與經脈、藏象系統上的大量關注,不但加速醫學的進展,也凸顯「痛」在醫學發展的原創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促使身體內外的認識與聯繫逐漸清晰。本書即是以該區間的史料與醫學典籍為主要爬梳對象,並以「痛」為媒介提出各項問題意識,試圖在解析「痛」的內涵時,同時釐清中醫學在這段萌芽期所涉及的各種重要生命議題。




    中醫學在現代與先秦兩漢時期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在當代鼓吹中醫學必須革新進步的同時,先回溯萌芽階段之內涵以求得原有思維與重審理論原貌乃是當務之急。然而傳統醫經醫史的研究因為需要長時間深耕又艱澀難懂,大多數人已經不太有意願去做了,殊不知這才是中醫學能否在臨床上站得住腳、延續命脈的最主要根基。跟隨時代潮流的研究趨勢,一向是學術界中毀譽參半的現實;因為極力追求站在浪頭上的同時,該學術原有的核心特質也可能因此而被忽視,近年來大多數國內外的中醫藥現代研究正是陷入了這種迷思當中。當醫學發展感染當代崇尚快速效率與商業掛帥的習性時,便容易忽略了人類發展醫學的初衷;醫學水準的優劣及實用與否絕不是完全以期刊論文的排名、抑或是運用最新科技與統計數據背書所能決定的。特別是中醫學,沒有對經典文本與歷史發展深入研究後驗證於臨床,很難看到其真正的能耐。學術單位在追求卓越、強調排名的同時,也應有公平而長遠的眼光,提供資源真正為後代子孫留下中醫學的寶貴內涵。




     人生苦短,世上一遭雖無立德立功立言之實,卻也總要活得自在暢快、對得起自己。回首以往,我試圖努力堅持恩師的教誨,並以身為中醫師為榮,享受挑戰臨床療效的成就感及喜悅。我感恩雙親給我自幼健康的身心與正確的是非觀,讓我不至於成為社會的負擔。也感激同為中醫師的內人奇慧鼓勵相伴,純樸踏實的她人如其名──具有奇妙的智慧,時時與我相互勉勵,堅持不隨波逐流,要獨立走自己的路。至於內心深處渴求生命真相與希冀在醫學領域不斷追求成長與進步的動力,實來自母親生前的教誨及臨終前的遺言,所有成果與榮耀皆歸於她。




    感謝三民書局編輯部的全力協助。這本書獻給雙親、恩師們、內人,及所有仍為身心病痛而持續奮鬥中的病患與醫療人員。在生命面前,我們永遠是渺小的,而我信仰的中醫之路,仍持續堅持著。




林伯欣  壬辰清明




謹誌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目錄: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



代 序



我的中醫之路



第一章 導 論 1



一、由《素問舉痛論》所引出的研究課題
1



二、從百家爭鳴到經典文本──摸索與建構中的醫學知識和技術
9



三、生命現象的探索──身體語言與問題意識
15



第二章 醫學源流與痛的詮釋
23



一、隱晦未現的時代
24



二、痛的身體化與醫學的系統化發展
40



三、勇怯與男女──身體的差異化
78



四、小 結
105



第三章 「痛」的解析──兼論系統化之後的中醫學內涵
107



一、探索「六痛」──形體結構與痛的關係
109



二、神轉不回──論生命元素的運作與痛的關係
134



三、同中求異──與痛相關的身體感
154



四、明示與暗喻──診斷方式的發展與病因病機的建立
176



五、小 結
212



第四章 療癒之道
215



一、祝說病由與導氣引形
218



二、依脈而治──針刺與灸法
243



三、從「治驗」到「經方」──治痛方藥的發展思維
274



四、小 結
305



第五章 結 論──他山之石與反思
309



徵引書目 323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u155T7v 100F 87C 104d72N110O124CERlJDs261NcT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版主:轉貼自宇斌兄的部落格


 


疾病、衛生和近代文明
Disease, Hygiene an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主講教師:胡成 職稱: 教授 研究專長:中國近現代史


教授、博士生導師。自2000年以來,胡成先後在韓國成均館大學東洋史系(韓國SK國際學術交流基金,20009-20019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11-12)、臺灣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灣中華學術發展基金,200610-12),以及美國洛克菲勒檔案中心(Rockefeller Fund, Rockefeller Archive Center,20081-2月)、哈佛大學的哈佛——燕京學社(HYI Research Associate Program (RAP),20082-6月)、耶魯大學神學院檔案館(Divinity School of Yale 20083月),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學術振興會,20095-7月)、李約瑟研究所和劍橋大學(Andrew W. Mellon Fellowship, 200910-20104月)訪問、收集資料和進行合作研究。
所在院系:歷史系 聯繫電郵:cheng.hucheng@gmail.com
授課年級(可多選):二年級 三年級
對於非本院系學生的學科背景要求:

二、課程簡介:
瑞典病理學家Folke Henschen曾說:人類的歷史即其疾病的歷史。的確,從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疾病(尤其是大規模的流行病)可以說不時地衝擊著各個人類社會,直接或間接的促成其政治、經濟、宗教、科技和文化的變遷。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文明的發展與社會的種種變動(如對生態環境的開發或破壞、因自然情境或人為因素所造成的饑荒、大規模的人口移徙、都市文明的發展、戰爭等),有時也會成為人類本身致病的要因。近半個世紀以來,學者根據其自身的歷史經驗所做的研究,可說已經很清楚的揭示了疾病與人類文明之間緊密與互動的關係,也證明了疾病史與醫療史研究是整體歷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三、課程目標:
本課程試圖從疾病、醫療史的角度討論身體、性別、生育、疾病、死亡、宗教、醫療機制與社會演變等課題。授課目的除旨在增長同學們專業的歷史知識,與學術英文的閱讀能力之外,同時也希望開闊和拓展參與者的世界眼光,對於文化史意義上的他者”(Others)有更深刻的理解,進而去思辨近現代文明中自我”(self)自然”(nature)文化”(culture)社會”(society)乃至生老病死之間的複雜關係。
四、教材及參考資源:
1、威廉.H.麥克尼爾:《瘟疫與人》,餘新忠等譯,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年;
2、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謝延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
3,羅福芸:《衛生的現代性:中國通商口岸衛生與疾病的含義》,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4, W. F. Bynum, Science and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5, David Cahan (ed.), From Natural Philosophy to the Sciences: Writing the History of Nineteenth-Century Scienc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003.
6,Laura Otis (ed.), Literature and Scie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 Antholog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五、教學方式:
一、本課程希望盡可能地和同學們的人生經驗發生關聯,而能幫助同學們發展出一個新的視野來審察自己身處的世界。為了避免課堂討論淪為常識性的聊天,本課程將強調嚴謹地閱讀文獻及分析論點。
二、本課程的目標是促成集體的思考與學習,授課的演講部分希望能少於三分之一的時間,因此課程的成敗將在於是否有高品質的口頭報告和課堂討論。授課教師為同學們提供一對一的幫助。(由論點的理解、口頭報告的技巧、乃至如何領導一個討論)。
三、本課程還將努力幫助同學們發掘自己的長處,不論是細密的分析、多聞強記、文筆流暢、口語表達、對社會變化的洞察力、或是領導一個課堂討論,而使之生氣蓬勃。大家也會發現如果有一群同學,以不同的方式貢獻出他們獨特的天分時,那會是一個很美好的經驗。
六、教學大綱:
第一講 導論:疾病的現代性隱喻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沒有人能躲得過疾病的侵襲,但疾病在社會中的存在已經遠遠超越了生理層面的具象意義,總有一些鬼魅般的陰影縈繞在疾病中,被附著上越來越多的社會文化、道德和政治意義。正如蘇珊桑塔格所揭示的疾病一步步隱喻化,從僅僅是身體的一種病轉換成一種道德評判或者政治態度。疾病隱喻曖昧表達我們的道德情感和態度,並做道德的評價,顯示出個體與社會之間一種深刻的失調,它和人性的異化以及苦難的悲愴聯繫在一起,都是指向社會的壓抑與焦慮的偏執,使對某種社會腐敗或不公正的指控顯得活靈活現。疾病被道德化或政治化,使疾病不再是疾病本身,而是成為了一把衡量人的類別屬性的尺子,這尺子因背後的國民性理念而即刻昇華成為一種政治、道德的審判。不同疾病所包含的道德意義不同,並非所有的人類疾病都會出現道德評判現象,一般來說在當時社會被認為難以治癒、神秘莫測即人們缺乏瞭解的疾病,或者是具有強傳染性,導致痛苦死亡的極度恐怖,或者跟性有關的疾病道德隱喻的色彩濃厚。
第二講 疾病與生態
本講將介紹疾病生態史(ecological history of disease)近年重要研究成果及其遭到的批評,討論醫學史學者對生態環境與人群對人類遷徙和人類傳染病之間關係的不同看法,指引學生注意疾病的生態史研究和社會史研究兩者之間的差異與緊張關係,並探討這兩種觀點的優缺點和互補的可能,進而思考人類疾病現象中「自然」與「社會」的關係。最後,本單元將透過歷史例子來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當代社會的傳染病問題。克羅斯比, 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對歐洲殖民美洲的生態史研究,影響深遠的經典著作。Jared Diamond,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從對全球人類大歷史提出強有力的生物地理學解釋。Jaap Goudsmit, Viral Sex: The Nature of AIDS,病毒學者以自然史的角度推測愛滋病的起源,探討生態變化、人與野生動物的關係以及商業交通如何導致此一新興傳染病的全球大流行。Harrison, Mark, Disease and the Modern World: 1500 to the Present Day ( Cambridge : Polity, 2004). 自中世紀到二十世紀的全球傳染病史,綜合了近年醫學史重要研究成果,觀點平衡、敍述流暢、說理清晰,提供全面性視野。
第三講 疾病的觀念
本講討論的問題是疫病恐慌何以在不同歷史和地理條件下能夠引起的相似的回應,階級、性別、族群和職業,這類社會文化關係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扮演了什麼角色。幾乎所有的疫病都被同時代的人所見證。舉例來說,就像是從人到人之間的傳遞和產生於特定的、經常是污穢骯髒的地方環境一樣:對於傳染源瘴氣的概念在一個或多或少尚未被證實明確的性質上被混為一談。一次又一次的臭氣被追溯為疾病的根源。通常的社會反應,是人們從一個被感染的地方逃走是很慣常的做法,並且由於它將人們帶離了仁慈的、臨近的或者是政治的任務而被保護(或者攻擊)。疾病的攜帶者們被確認,然後成為替罪羊們的是那些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夏威夷時期一樣,因為疫病不僅由國外而且由下層人傳染而來,疾病因為地區原因而產生的一些不同種類的污染的攜帶者——舉例來說,就像是那些非洲並未發覺感染了疾病的奴隸們,或者是在黑死病時期的猶太人(即使瘟疫的爆發與之後在歐洲的爆發形式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從他們的角度來講,處於較低社會階層的人們認為疫病的起因是外部敵人或者政府官員和精英人士毒害窮苦百姓的陰謀。
第四講 戰爭與醫學
  本講討論的戰爭與醫學及現代性的關係。在現代社會中,就如韋伯所言,民族國家和官僚體制成為一種絕對的統治形式。現代戰爭更多體現為一種集體的,或者是被認可的暴力。而戰爭是一種人類經驗當中最為人所記憶的活動。戰爭帶來破壞與創傷,然而,戰爭也經常被歌頌。這是因為在本質上,戰爭是定義成國家實力的展現。國家借著有系統的武力使用,來實現其政治意志。戰爭因此經常由國家來發動,而且受到歌頌。同樣的,又是借著軍事力量,戰爭常常變成了各種各樣宗教團體發揮他們的影響力的方法。如此一來,戰爭也成了展限各種各樣價值觀的方法。同樣的,在一個國家之內,戰爭也會在勢均力敵的兩個派閥當中發生。因此人類的行為當中就有所謂的內戰這樣的表現。戰爭的創痛常常發生在個人的層次上。而且常常在個人的層次上來被注意到,被瞭解。然而戰爭的創痛也會發生在社會的層次上。社會與政治政策有可能變得非理性,甚至是激進的。並非所有對戰爭的歌頌在本質上都是邪惡的。集體的、系統化的權力及暴力的濫用/運用,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有時候也會塑造出某些良性的意識形態。有時候,當鬥爭的雙方對爭論僵持無解時,戰爭是最後的訴求之道。戰爭往往創造出一種可能,讓這個世界去反省、檢討眼前種種對人類生活有巨大影響的政策的良窳。
第五講 醫院的興起
本講介紹十八世紀西方醫學多元化與買方市場主導的現況,包括多樣的醫療執業人員、多元化的醫學教育管道與醫學理論以及醫師與病人的權力關係,說明在十九世紀中葉之前,內科醫師(physicians)、外科醫師(surgeons)和藥師(apothecaries)這三種醫療人員的差異,並敍述其資格、訓練與職業公會演變的歷史,以及這三者的分工與衝突。以法國大革命後的醫學改革為例,敍述醫院如何成為教學與研究的中心,簡要說明其所帶來重大的轉變,包括理學檢查與病理解剖的崛起、醫院成為教學與研究的中心,以及外科與內科在醫學教育中的整合,介紹此時醫院國家聘用的醫師與接受慈善救濟的病人之間的醫病關係,討論醫院制度與醫學專業化所造成的醫病關係改變。介紹病理解剖成為醫學研究的最前線之後,理學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取代病人的敍述,成為醫師診斷的主要根據。說明醫學的 焦點如何從病人的生活史轉變到器官與組織的病變。 討論醫學的焦點由「病人」轉移到「疾病」對醫病關係的影響。
第七講 國家與公共衛生
本講討論現代意義的公共衛生發韌於十九世紀的歐洲社會,國家為了管理社會秩序,同時也為了富國強兵、拓展海外政治經濟勢力,積極推動各種人口健康治理政策。在此同時,人權意識的提升以及來自於社會內部的政治社會改革壓力,也迫使國家不得不承擔起保護民眾健康的責任。公共衛生作為一門專業學門,其發展過程除了受到人口健康問題的本質以及科學知識的影響之外,更與國家角色的擴張、人權意識的啟蒙、疾病因果知識論述的轉變,以及政治社會運動息息相關。本單元扼要介紹公衛學的學科內容,接著簡要回顧人口健康問題的轉變,介紹疾病因果知識論述的變化,最後指出公衛社會歷史分析的重要主題。國家的角色(the role of state):國家以公權力介入人口健康問題的動機為何?國家與人民的關係為何?檢視公衛發展歷史,事實上威權國家很少為了保護大眾健康而推動公共衛生,而是為了其他目的;例如,保護統治階層免於受到疾病威脅、確保健康的兵力、確保經濟發展所需的勞動力、減少財政負荷、提升國力、穩定社會秩序、避免社會動亂等。以保障人權為主要目的的公共衛生,源自于平等人權思潮的啟蒙,以及19世紀以來歐美社會內部源源不絕的政治與社會改革運動;國家被賦予了保障全民生存權的責任與義務。
第八講 殖民醫學與帝國醫學
本講關注受到十八-十九世紀醫學發展的影響,熱帶風土與寄生蟲相關之研究成為當時殖民醫學研究的重心;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後風起雲湧的獨立運動,這些醫學知識的核心與實作經驗在褪去了政治上殖民主義的外衣後,蛻化成為今日熱帶醫學的知識源頭。本節將聚焦於殖民醫學與熱帶醫學間不絕如縷的歷史糾葛,從以下幾個主題,介紹當前學界研究的現況,並點出殖民地經驗在現代熱帶醫學的關鍵地位。討論以哥倫布交換為核心,討論新、舊大陸疾病交流與衝擊;及監將以天花和梅毒為個案,分析十八世紀以前殖民經驗對西方醫學所產生的影響。此節將關注西洋瘴氣論與環境醫學如何被運用來理解新環境,以及因殖民運動所導致的藥材與治療概念的交流與散播。以十九世紀中葉發展的細菌學為中心,以1870年代的霍亂弧菌調查與1890年代的鼠疫菌爭議,說明殖民地作為發現病原體觀察站的重要性,以及西方醫學裏白種人負擔概念的展現。細菌學在十九世紀西方醫學中的興起,不僅有助於西方醫學的全球擴散,也在這段時間幾次的疫病大流行中,成為醫學跨越民族與文化差異的共同基礎。殖民與醫學:西方科學的救贖還是生態帝國主義的摧殘?如果沒有的殖民帝國主義,現代醫學會在殖民地上出現嗎?本節是近年來甚為熱門的殖民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議題,將涉及殖民時期醫學傳播的多樣性:如傳道醫學與殖民學教育),以及非殖民地區與時代的類似機制:如洛克斐勒基金會、國際聯盟,以及世衛組織等。 
第九講 性別與醫療
本講以歷史中男女行醫者(healers)的歷史處境(包括醫學教育、資格認定、與護理專業的女性化)及醫學知識中的性別差異,來探討醫學史中的性別關係。醫療史與任何的歷史一樣,都反應特定時空的社會文化,而醫療史的性別面向亦如此。醫療史也與一般歷史一樣,有其性別的面向,於此若我們能有所關注與瞭解,對於醫療史的瞭解才能更加深入。而醫療史的性別面向,大致上可以從三個方向來討論:醫者的性別如何建構醫療的形象與行醫內涵(例如,長期以男性為主的醫師族群)、醫療知識所建構性別差異(如認為女性的生理特性使其難以承受醫學專業訓練)及其與所扮演的角色、及特定疾病或是醫療措施的性別政治(例如,歇斯底里症、男性歇斯底里症、厭食症、醫療體制如何使初經成為一個衛生事件)。此三者往往彼此有密切關係,有時也三者之間也難以輕易區分。限於授課時間,在此將著重於前二者。
第十講 實驗室和細菌福音
本講討論實驗醫學”(experimental medicine)並不是具有清楚定義的概念或學科領域。它泛指生物醫學研究(biomedical research),或任何有助醫學知識發展的實驗研究。為了突顯實驗醫學以精確科學(exact science)方法為導向的特色,本次課程開始將先介紹西方實驗醫學興起的歷史脈絡。引導讀者留意當時西方傳統醫學的主流疾病與健康概念。以及在醫學體液學說與生機論指導下醫療實踐的特色。其次,本文將略述以精確科學為導向的新興醫學研究的特點,並以德國的穆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 1801-1858)學派為例。穆勒學派積極將新發展的物理化學知識與技術引進醫學生理學研究。另外,同時期的歐洲逐漸發展出數值、量化與統計知識,也同樣推促醫學逐漸從主觀診斷的藝術傳統,轉向客觀技術。最後,本文將以一般所稱實驗醫學創立者伯納(Claude Bernard, 1813-1878)《實驗醫學導論》中的觀點為例,說明實驗的多元特質。
第十一講 浪漫主義與疾病
本講關注盧梭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將之視為一種審美,熱衷於強烈的感情。就如法國女作家喬治·桑以及波特賴爾《惡之花》中所呈現的那樣:感傷,憂鬱、孤獨、,對病態美、殘缺美的眷戀,對於死亡的崇拜,而非健康、青春和活力,朝氣蓬勃。就疾病與醫療史的角度來看,健康的人不太會注意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只有病人才格外注意自己的身體,所以在浪漫主義那裏,疾病是最高和唯一真實的生活。就如肺結核,不同於天花、霍亂、鼠疫等急性傳染病,患者往往顧不上關心和思考,就送了命,慢性肺結核病人往往條件允許,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在病榻上,陷入深思暇想。另外,多數疾病無法與美結合在一起,而總是與身體的殘缺和損傷聯繫起來。如胃潰瘍整天雙手緊壓疼痛的胸口,軀體佝僂,黃疸病則肌膚蠟黃,有如死屍,痢疾不停地急急奔走於病床與廁所之間;頭痛、腫瘤、都給人的外貌帶來了極大的損傷。肺結核則是身材瘦削、臉孔白皙,下午臉上泛起淡淡的紅暈,以至於傳統被稱為white plague。還有多數肺結核的患者,因身體虛弱而語言、動作都顯出溫文爾雅,不但形體能夠保持原有的美,蒼白的臉容甚至會更有一種風韻,這是浪漫主義所嚮往的。他們說生不過是愛的預兆,死則是新婚之吻。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拜倫說,希望患肺結核而死,因為夫人們都會說:瞧那個可憐的拜倫,垂死之時也是那麼的好看!在浪漫主義的作品裏,愛情是歡樂的、美麗的、疾病是幽怨的、憂愁的、死亡是悲痛的、哀傷的,死亡必須要在情節發展的重要時刻。
七、考核方法:
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基本的學術英文閱讀能力,乃本課程的兩大要求。期中考、期末考各占學期總成績30%,上課表現、討論問答與出席率共占40%


 


 


http://jw.nju.edu.cn /817/menu1039.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恭喜臺灣生命醫療史新計畫「醫學的物質文化--歷史的考察」已通過中研院院方審查,這次由李尚仁教授領軍。這次人文組申請六件、通過四件,歷史學門應該算有兩件,另一組為黃自進教授領軍的「近代中日關係的多重面向(1850-1949)」。醫史的子計畫詳下,供師友們參考。


 


102年度中央研究院新增主題研究(整合型)計畫核定公告


 


計畫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主持人服務單位


 


AS-102-TP-C01 醫學的物質文化--歷史的考察


李尚仁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C01-1


傳統中國的溫經藥方與老年論述


李貞德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C01-2


英國早期寄生蟲學的物質文化


李尚仁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C01-3


醫療場域的物質空間轉換:一個台灣史的觀察


劉士永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C01-4


明清毒物的文化構圖


張哲嘉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C01-5


帝國日本與殖民地台灣的奎寧生產、流通與消費


顧雅文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C01-6


以人為藥:明代本草書人部試探


陳秀芬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C01-7


鏡鑑生生:先秦至唐的鏡與生命維護


金仕起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C01-8


龍骨的社會生命史


陳元朋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


 


 


http://aao.sinica.edu.tw/chinese/index.php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張永賢教授來文。雖然我不清楚疾病分類的內涵,但我知道中醫近代在西方醫學「標準化」思維下的痛苦掙扎。雖然我們都承認中醫是一種重視個體化思維與診斷的醫學,所以在歷史上一種病名會有很多種論述,如祝平一教授痧之歷史研究,我做的傷寒、溫病史都碰上了疾病定義的問題。從30年代的「統一病名」運動開始,中醫就不斷努力地想要標準化自身疾病論述之分類,這其實是西醫的思維,但現代中醫卻不能不做,而且要快做,不然很難和國際研究接軌,這也是很現實的事情。


 


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首度納入傳統醫學


張永賢


 


  「國際疾病分類」是有系統將各科疾病傷害及處置統一標準,給予系統化的分類,以作為醫療人員統計分析與研究等用途。疾病分類的國際標準化,即統稱「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國際疾病分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其所蒐集到的疾病診斷或相關健康問題資料能有統一標準,以便進行分析比較,使衛生機構作決策時能有正確參考依據。


  依 范碧玉 教授對於「疾病分類」的目的說明,(1)將疾病傷害及死亡原因作統一分類,以作跨院區或跨國際的統計分析和比較研究,進而促進醫療品質的改善(2)疾病分類可提供醫師及醫療相關人員檢索所需資料,使其在臨床治療研究及教學上得到最大幫助(3)疾病分類統計分析資料可作為醫院及相關醫療行政單位施政與決策參考,並作為醫院經營,管理與醫療品質評估之指標(4)疾病分類資料可作為保險給付的依據,進而評估醫院營運效率。


  1900年法國政府於巴黎召開第一次「國際死因分類」修訂會議,共26國家代表參加,會議決議死因分類ICD第一版(ICD-1),由179類構成,分類35種,並確定以後每10年修訂1次,ICD-21909年),ICD-31920年),ICD-41929年),ICD-51938年)。ICD-61948年)即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全權負責修加,擴大為「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之統計分類」(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Causes of Death),以後ICD-71955年),ICD-81965年),ICD-91975年)。ICD-101993年)由WHO公佈使用,更名為「國際疾病分類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10出版的主要目的主要促進全世界各國家死亡統計資料蒐集、分類、處理與呈現上的可比較。ICD-10包括15.5萬種代碼,而與ICD-9版本相比較,增加1.7萬代碼。


  我國衛生署於1980年代要求各醫院的疾病分類,依WHO出版的ICD-91975WHO公布),為分類與命名標準。自19914月起公勞保分別要求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基層醫療院所其「住院病人」費用申報之疾病診斷與處置編碼,逐步改用美國版本的ICD-9-CM,主要是因公勞保的費用給付也計劃採用美國的DRG制度(Diagnosis Related Group,而DRG的疾病分類基礎處置就是ICD-9-CM。至1995年全民健保實施,健保局進一步規範各層級醫院所門診,急診與住院病人費用申報,亦須使用ICD-9-CM編碼,以致ICD-9-CM成為我國疾病分類與命名的標準,甚至包括中醫藥健保申報。


 


 


ICD-9-CM各疾病系統代碼表

































































一、疾病系統



疾病代碼



1.傳染病及寄生蟲病



001-139



2.腫瘤



140-239



3.內分泌、營養、新陳代謝和免疫疾病



240-279



4.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280-289



5.精神障礙



290-319



6.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疾病



320-389



7.循環系統疾病



390-459



8.呼吸系統疾病



460-519



9.消化系統疾病



520-579



10.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580-629



11.懷孕、生產及產後合併症



630-676



12.皮膚及皮下組織疾病



680-709



13.肌肉骨骼系統及結締組織疾病



710-739



14.先天異常



740-759



15.週產期疾病



760-779



16.症狀、徵候及診斷欠明之各種病況



780-799



17.損傷及中毒



800-999



二、V Code:影響健康因素及健康服務之補充分類



V01-V82



三、E Code:損傷及中毒之外因補充分類



E800-E999



 


  ICD-10,於1993年由WHO公布,目前已有超過80會員國採用ICD-10作死因統計(中國大陸也使用ICD-10)。美國1995年開始用ICD-10作死亡統計。ICD-10分類理念最大改變,就是使用英文字母與數字組合編碼。ICD-10共分21章,每一章有特定的英文字母開頭,如第一章傳染病及寄生蟲疾病編碼的英文字首是ABICD-9001-139ICD-10A00-A99,及B00-B99。腫瘤ICD-9140-239,現ICD-10C00-C98D00-D44


  使用ICD-9-CM,如473慢性鼻竇炎(Chronic Sinusitis),473.0慢性上頜竇炎(Chronic Sinusitis of Maxillary),473.1慢性額竇炎(Chronic Sinusitis of Frontal),473.2慢性篩竇炎(Chronic Sinusitis of Ethmoid),473.3慢性蝶竇炎(Chronic Sinusitis of Sphenoid),473.8其他慢性鼻竇炎(Other


Chronic Sinusitis),473.9慢性未明示鼻竇炎(Unspecified Sinusitis)。如346偏頭痛(Migraine346.0典型偏頭痛(Classical Migraine),346.1一般偏頭痛(Common Migraine),346.2別型偏頭痛(Variants of Migraine),346.8其它型態之偏頭痛(Other Forms of Migraine),346.9未明示之偏頭痛(Migraine Unspecified)。往往醫師在給病患診斷未相當確定前,尤其在門診常先寫「未明示」(unspecified.9,或.8其他(other),以致會影響審查醫師給予「診斷未明確」而核刪。


  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決定編寫ICD-11版本,同時決定將「傳統醫學」納入其中,此次納入ICD-11標準的傳統醫學,是指起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以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3個國家為主。世界衛生組織成立分類組、術語組、治療組和資訊組四個工作組。


  世界衛生組織經過多年努力,並召開會議討論,在「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將「傳統醫學」納入國際疾病分類版本初步已完成,目前已進入網路測試階段,作為全球醫學和衛生統計的標準。新版國際疾病分類正式實施後,傳統醫學將有國際標準化的統計口徑,對促進傳統醫學的發展和研究起重要推動作用。


  中國大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託「上海巿中醫藥發展辦公室」負責組織管理,由大陸中醫藥專家,以ICD的編制要求為依據,以體現中醫藥理論體系,相容日韓醫學特點為原則,全力推動工作關展,目前已有140個中醫常見疾病和253個常見證型已提交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包括術語、分類、診斷及干預。


  日本方面是由東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漢方醫學科主任渡 邊賢治 教授負責,他是內科專科醫師,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受訓4年,他是世界衛生組織召開國際疾病分類傳統醫學的制定,主要成員之一。


  韓國自1970年開展《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業務,正式編列100多頁的韓醫療病名稱提交給世界衛生組織。韓國在1798年發行《韓醫標準驗方集》,2000年制定《標準韓醫學術術語》。


  今年2012327日 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項目術語組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來自世界衛生組織、中國、韓國、日本等7個國家近40名專家學者參加這次會議討論。


  這次會議回顧「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第23章草案所包含的「傳統疾病及相關問題」定義,討論23章和iCAT系統中現有關術語問題,並研究23章和iCAT系統中現有關術語問題的具體原則和舉措。


  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國際疾病分類)的縮寫,由世界衛生組織(WHO)主持編寫和發布,作為權威的國際標準供世界各國醫務人員從事醫療、教育和科研使用,在以往ICD10個版本中,所有的疾病名稱、定義和編碼均為現代醫學所使用,傳統醫學相關內容一直沒有納入其中。2008WHO決定研制和編寫ICD11版本(ICD-11),同時決定在第11版本中,專門開群一個章節,將傳統學納入其中,這對ICD而言,的確是大事變,必將為傳統醫學的發展和其國際空間的拓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為此,WHO專門成立研究協調機構,組織相關國際專家召開會議,討論制定將傳統醫學納入ICD-11的思路,方法和程序,並努力協調各國之間的意見和分歧,在此基礎上成立分類組、術語組和干預組等三個工作組。


  根據兩次日內瓦會議和兩次香港討論會,所謂「傳統醫學」,目前先在中醫藥學(包括日本漢方醫學和韓醫學等)。中國推薦方案草案在20105月基本完成。ICD-11將於2011年完成Beta版並試行,2014年定稿並整合納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家族,2015年貫徹使用。


  《國際疾病分類》ICD開始於1900年,如今2012年,已進入ICD-10,台灣目前仍然使用ICD-9-CM,最近積極推展ICD-10-CM。由於「國際疾病分類」,剛開始ICD-1~ ICD-5,是「死因分類」,ICD-61948年)才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接棒全權負責,擴大為「國際疾病傷害及死亡之統計分類」,到了ICD-10更名為「國際疾病分類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而這些疾病分類,對於病患死亡,至少住院病患經過詳細檢查及治療,較有正確的診斷,如屍體解剖(Autopsy)、病理檢查(Biopsy)(Cytology)、實驗室檢驗、X光,電腦斷層等等檢查工具,得到正確診斷,而且住院期間,得到治療的結果判定,使得在疾病分類,較為正確,甚至有幾個疾病分類同時存在。但對於「門診」,只有短時間的檢查,特別是初診,即是臆診(Impression),尚非是診斷(Diagnosis),即要作「疾病分類」有其高難度,但目前全民健保無論住院及門診,皆使用ICD-9-CM,而ICD-9-CM是美國版本,採用美國DRG制度,以致醫師們要學習「國際疾病分類」。中醫師或中西醫結合醫師,未來更要學習「傳統醫學」章節。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89年公佈《國際標準針灸穴名方案》(Standardization of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在2007年公佈《WHO傳統醫學國際標準術語》(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有3,543個傳統醫學術語,2008年公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針灸經穴定位》(WHO Standardiz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s Locations)。


  


 


 


參考文獻:


1.      Carol. J.Buck:2001,ICD-9-CM,W.B Saunders Company,2001


2.      中華民國醫院協會:ICD-9-CM中英對照,2001


3.      范碧玉:病歷資訊管理學,合記圖書出版社,2008


4.      Carol.J.Buck:2010,ICD-10-CM Draft Saunders Company,201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dy, Society, and
Nation: The Creation of Public Health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
身體、社會與國家:公共衛生的建立與上海城市文化)





 

























日期: 2012/05/30







時間: 15:00~17:00







地點: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主講人: 中島知惠教授(History
Department, Assumption College, USA)







主辦單位:中研院近史所





 





 





 





http://www.mh.sinica.edu.tw/UcEvent00_Detail.aspx?eventID=215&tableName=Event&tmid=21&mid=5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研院 專題演講

題目:

「三十年來的公害問題:從
1979多氯聯苯到2011塑化劑」





講者: 陳昭如 女士

地點:民族所2319會議室

時間:
68()14:30





主辦單位:

中研院民族所醫療人類學研究群

中研院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



聯絡人

盧詩婷 02-27898124 hygiene@gate.sinica.edu.tw

洪啟明 02-26523474 medanth@gate.sinica.edu.tw





 


http://www.rchss.sinica.edu.tw/app/news.php?Sn=61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衛生何為——中國近世的衛生史研究(余新忠)





 





作者:余新忠
文章來源:史學理論研究2011.3 點擊數: 18 更新時間:20120508





衛生是一個古老的辭彙,以養生為基本內涵的“衛生”,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與此同時,現代意義的“衛生”概念則又是一個比較年輕的辭彙,它是光緒以降在西方衛生知識的傳入、日本近代的“衛生”(eiseyi)用語與衛生制度的引介以及中國士人對傳統的重新闡釋和利用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登上歷史舞臺,成為與hygiene對應的現代概念的。1晚清以來,“衛生”的使用日益頻繁,也承載了日益豐富的社會文化意涵。作為與現代西方文明相伴出現的現代衛生觀念和公衛制度,不僅理所當然地被視為現代文明的重要內容和象徵,而且也成了國人為實現國家的現代化而孜孜以求的目標。一旦“衛生”被賦予了太多的政治和文化色彩,其本身的內涵、價值和問題反而成了不被重點關注的對象。一部衛生史關乎的不僅是醫療和健康的演變,而且是社會和文化的變遷。可見,關於中國近世衛生史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對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認識現實深具意義。為此,本文將在對近百年中國衛生史研究做一鳥瞰式回顧的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研究道路做一思考。



一、醫學界的研究



由於在現代人的認識中,衛生與醫學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故而現代意義上的衛生史研究,也是與醫學史研究相伴出現的。早期的醫學史研究多少都會談到衛生的情況,比如中國第一部醫學史專著———初版於1920年由陳邦賢撰著的《中國醫學史》,就在第一篇《上古的醫學》中設有《周秦的生理衛生學》一章,不過談論的主要是《素問》和《靈樞》中的生理知識,對衛生則只是從飲食衛生、性欲衛生和優生學三個方面簡單提及;而在後代各朝的論述中,則未再專門列出“衛生”的名目來加以討論。不過在第四篇《現代的醫學》中,對當時的衛生行政和衛生保健等情況做了不少的敍述。2在這類專著中,衛生顯然只是醫學的附庸,而且在民國之前,還是可有可無的附庸。後來的醫學史著作雖層出不窮,但衛生作為醫學附庸的地位,則基本未有變化。



不過,自清末以來,社會對現實的“衛生”事務一直有較多的關注,刊佈了大量有關衛生的書刊文章。3在這種情況下,專門就衛生而作的史學研究亦應運而生。1934年,從事衛生防疫事業的馬允清,利用數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中國第一部衛生史專著《中國衛生制度變遷史》。4該著雖秉持當時通行的進化論思想,但與一般對中國傳統時期的衛生實踐不屑一顧的做法不同,往往能夠從歷代史料中細心體察中國舊有的衛生制度及其變遷歷程。作者將中國衛生行政的變遷分為“迷信時期”、“經驗時期”、“理學時期”和“科學時期”四個階段,主要依據正史、政書等史料,基本以朝代為順序,對中國歷代中央和地方的醫政管理、醫學教育等制度做了較為全面的梳理。該著的立意在衛生,只是因為認為傳統中國並無近代的公共衛生事業,才將關注點集中于衛生制度。不過其作為第一部具有“衛生史”意識的專著,仍具有不可忽略的開創之功。



民國期間也出現了不少有關衛生史的文章,這類文章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根據現代衛生學的認識,從中國歷代的文獻中去搜羅合乎或接近現代標準的衛生史跡,並以此來彰顯古人或中醫在衛生方面的知識和成績,比如李克蕙的《我國固有之防疫方法》,5束世澂的《中國古代醫藥衛生考》等。6另一類則為從事醫藥衛生事業管理和研究的人員,從現實需要出發,對清末以來衛生行政的制度與實踐所做的史學回顧,比如方石珊的《中國衛生行政沿革》、7金寶善的《三十年來中國公共衛生之回顧與前瞻》、8俞松筠《衛生行政之史的回顧》等。9這些研究的目的顯然不盡相同,不過,在基本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上卻頗為一致。比如,往往從現代的衛生觀念和概念出發,去裁剪史料,而很少能將史跡放在具體歷史情境中來體會和呈現不同時空中不同的衛生觀念和行為;均將源於西方的近代“衛生”當作中國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追求目標,將中國當時衛生狀況的不良和衛生建設方面的不足視為中國社會落後的表現和原因,等等。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確立了“預防為主”的衛生政策,應該與該政策施行有關,著名的醫史學家范行准於20世紀50年代初完成了《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一書。該著雖未用衛生之名,但其所述內容多與衛生相關,比如環境衛生、避疫與檢疫隔離等。其目標乃是意欲呈現中國預防醫學的發展歷程,即由“樸素的、迷信的、經驗的預防醫學,終於發展到像今天這樣的有系統的、合乎科學的預防醫學”,以及中國在預防醫學發展史上做出的“卓越貢獻”。10該著梳理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些衛生觀念和行為,比如對古代諸多民俗活動和迷信行為中的衛生經驗的呈現,對古代用水衛生和環境衛生史跡的梳理等,均甚有貢獻。而對與衛生相關的天花的出現年代、人痘的出現與傳播、牛痘的引入與推廣問題,細加考訂,用力尤多,其引證之廣博,其考訂之詳洽,至今仍令人感歎。



繼範著之後,零星的論著仍時有出現。大多數研究均較為簡單,基本都是按現代的觀念從史料中摘錄若干相關史料加以鋪敍而成,既不夠系統,也較少細緻的分析。其意義主要在於為我們提示了一些資料線索。另外,這一時期的論著對民國期間的衛生建設甚少注目,而較多關注太平天國、解放區和建國後的衛生建設成就。這在陳海峰編著的《中國衛生保健史》中,11有十分明顯的體現。該著詳今略古,全書近500頁,涉及古代、近代和國民政府時期的僅有25頁,而且還包括5頁中外醫學衛生交流、2頁太平天國衛生事業的內容,真正討論從古代至民國的衛生觀念、行為和制度的內容實在是微乎其微。其對當代包括新中國成立前的蘇區、解放區的衛生建設的舉措、制度和成就,論述甚詳,資料也相對豐富。這些論著對中國相關的衛生事務歷史做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梳理。



進入21世紀後,由於SARS等疫病的衝擊,重新激發了人們對衛生防疫事務的關注,在這一背景下,出現了兩部由衛生工作者和醫史研究者撰著的衛生防疫著作。其中《中國衛生行政史略》一書,12梳理了從古至今衛生行政發展變化的大致狀況,內容涉及衛生行政內涵、發展階段、衛生與保健、衛生行政制度的發展變化、著名醫藥學家、少數民族醫學和中外醫學交流等內容。另一部由鄧鐵濤主編的《中國防疫史》,13130余萬言,可謂當今國內衛生防疫史的集大成之作。該著頗為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從古到今不同歷史階段衛生防疫的行為、觀念、知識和制度及其演變的情況,並以較多的篇幅探討了晚清至民國在西方影響下現代衛生防疫體系的引入和逐步建立的過程。該著的編撰者均為中醫出身的醫史研究者,但難能可貴的是編撰者同時也把防疫史視為社會史,對歷史上人們防疫的行為和心態有一定的揭示,而且對近年來國內史學界醫療社會史研究的諸多成果也有相當全面的吸納。



除此之外,近年來還有兩部疾病史著作《嶺南瘟疫史》和《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19121937)》,14對清末民國的衛生防疫做了較為系統的探討。《嶺南瘟疫史》的內容雖然以嶺南地區的瘟疫流行狀況為主,但其第六至八章,在探討鼠疫的應對、防疫觀念、瘟疫對社會的影響等時,也較多地關涉了衛生的內容,借助報刊等資料對清末香港和廣州等地的衛生防疫行為和制度建設做了梳理。《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19121937)》一書對衛生的關注更高,研究也更為深入。該著雖然名為疾病社會史,但並沒有對疾病具體的情況有太多著墨,主要關注的是當時社會的應對機制。該著從建制化、體系化、大眾化和社會衛生等四個方面對此展開了探討。



二、史學界的探索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隨著醫療社會史研究的逐漸興起,疾病和醫療不再是歷史學家的“漏網之魚”,而成為西方歷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衛生作為廣義醫學領域中與社會、文化關聯特別密切的一部分,自然也非常容易受到歷史研究者的青睞,有關衛生的歷史學論著不斷湧現,而且主題上也日漸細化和多樣。15



西方學術界新的研究動向,也在西方的中國史研究中有所體現。自20世紀70年代以後,就不斷有從社會文化角度探究中國疾病醫療的論著出現。史學界最早的衛生史專著當屬程愷禮有關上海租界公共衛生的研究。她主要從城市用水、公共醫療和醫院建設等方面勾勒了上海租界從開埠到19世紀末的50年間,從沼澤荒野之地演化為已基本建成近代衛生機制的近代都市的歷程,認為到1893年上海租界的衛生狀況已經跨入世界至少遠東的先進行列。16葉嘉熾有關民國衛生建設的專著,依靠較為豐富的中英文檔案、報刊以及民國期間的諸多著述,較為細緻地呈現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十年國家建設時期在衛生建設上所取得的成就,認為國民政府的公共衛生和醫療保障制度的建設卓有成就,基本建成了由政府主導、覆蓋全國的縣級醫療衛生體系。17該著基本以呈現成績為主,對存在的問題及衛生現代化過程中的複雜性甚少著墨。



羅芙芸有關近代天津衛生的力作也成為當下西方研究中國衛生史的代表性著作。該著立足天津,探究了“衛生的現代性”是如何被洋人、開放而“先進”的士人精英、國家力量和革命所採用的,進而揭示了現代化背後的文化權力關係和“現代性”值得省思之處。18該著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似乎是“衛生”這一現代化的象徵,在近代天津是如何參與和影響歷史進程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該著的重心乃是對近代天津“衛生”意涵的解讀,而非“衛生”進程的梳理。



在歐美學術思潮的影響下,醫療社會史研究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也逐步開始在日韓學術界興起,並進而影響到他們的中國史研究。日本的飯島涉是東亞地區較早開展中國醫療社會史研究的學者,他于2000年出版的《鼠疫與近代中國:衛生的“制度化”與社會變遷》一書,以晚清民國發生的鼠疫以及霍亂等疫病為契機,探究了中國逐步推進衛生“制度化”的過程。他所謂的衛生制度化,其實也就是衛生的行政化,即衛生行政的推進過程。19該著對近代中國引入和實施衛生行政過程的梳理頗為詳備清晰。韓國的年輕學者辛圭煥有關北平衛生行政的專著,從衛生概念史的梳理入手,從近代出生與死亡管理以及衛生教育、市政府的傳染病管制、空間管制和城市環境與環境衛生改革等方面對20世紀30年代北平市的衛生行政改革及其與國家醫學的關係作了頗為全面細緻的探討。20該著的突出之處,是在一個頗為集中的時空中對衛生行政具體實施情況給予較為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國家衛生行政限度及其實施過程中的複雜性。



就中國醫療社會史和衛生史研究而言,我國臺灣史學界的努力和成就有目共睹。從2002年開始,該領域的領軍學者梁其姿教授召集一批較為年輕的學人,開展衛生史研究計畫。該計畫的主題為“華人社會的衛生史———從傳統到現代”,主要是希望通過從觀念的變化到相關政策的實踐考察,來探討明、清時期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漢人社會的衛生問題。研究的重點主要有二:一為探討傳統至近代之衛生觀念的演變,以瞭解中國“現代性”的問題;二為從漢人社會的衛生觀念與實踐檢視漢人社會的特色,尤其是傳統社會的文化特性。其成員除了主持人外,主要還包括祝平一、劉士永、雷祥麟、張哲嘉、李尚仁和王文基等人。21這一計畫至今仍在延續。2004年在臺北召開了“明清至近代漢人社會的衛生觀念、組織和實踐”學術研討會,以這次會議的論文為基礎,梁其姿還和費俠莉一道主編了《東亞華人社會的健康與衛生》一書,除了序跋,共收錄論文11篇,分為“傳統和變遷”、“殖民地的健康與衛生”和“疫病控制運動”三個主題,內容涉及中國傳染觀念的演變、中國的糞穢處置及其近代演變、清末東北鼠疫中的防疫、19世紀通商口岸的節食與個人衛生、消滅血吸蟲運動以及當代的SARS等。22



該團隊還發表不少相當精彩的研究論文。比如,劉士永在對臺灣公共衛生觀念轉變的探討中,一方面較為細緻地呈現了1895年以前臺灣社會業已出現的各種健康觀和衛生論,另一方面也指出,在殖民地時期,臺灣社會的健康觀和衛生思想開始逐漸趨近於當時重要的世界醫學及衛生學主流思潮,不過,臺灣社會本身的角色基本上是被動的,對於20世紀20年代以後西方各種衛生思想的討論比較缺乏反應。23雷祥麟有關民國衛生的論文,則考察了1930年前後民國社會有關衛生的論述,當時的中國不僅存在著官方標準的衛生概念和規範,同時存在著大量的另類衛生認識,比如對“治心”等個人身心調節的強調等。他並沒有延續那種認為這種另類的衛生認識妨礙了真正的公共衛生在中國開展的一般說法,而是致力於描繪它與西方“hygiene”間的爭議與互相界定的過程,並探索它出現在20世紀上半葉之中國的歷史過程和可能的意義,提出“衛生”不只是保衛生命,同時也是體現自我或自我體驗生命的一種路徑和方式。24而李尚仁則對英國傳教士德貞的衛生論述做了深入的探析。文章首先考察了德貞對中國衛生狀況的認識從批評到讚賞的變化歷程,並進而深入地探討了他那些獨特論述形成的原因及背後的思想淵源。他那種一反常人的論述,既是因為他在體會到了西方公共衛生學說存在著一些難以解釋的現象後,希望藉中國的經驗來反省英國公共衛生運動的局限,同時,也與德貞秉持新古代醫學傳統以及宗教神學中的道德經濟觀念密切相關。25在該文的基礎上,李氏又引入“身體感”這一分析概念,以《腐物與骯髒》為題,探究了19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環境的體驗。該文在比較詳細地呈現了19世紀來華西方人對中國環境描述的基礎上,細膩分析了西方人“不衛生”、“骯髒”等身體感的形成機制和社會文化因素。26李尚仁的研究總體上是在殖民醫學的理論模式中展開的,其關心的中心問題與其說是中國的衛生,不如說是帝國中心與殖民地邊陲在醫學和衛生方面的關係。實際上他的研究也幾乎完全是建立在西文資料基礎之上的,對我們認識和理解19世紀在華的殖民者心態以及現代“衛生”背後的複雜社會文化意涵和權力關係頗有助益。但若希望通過他的研究瞭解晚清以降中國人的心態和中國人的衛生觀念與實踐,恐怕難免會感到失望。



與上述研究團隊的旨趣有所不同,臺灣學界還有些有關衛生史的研究是在城市史特別是城市生活史的研究脈絡中展開的。其中較早出現的代表性成果是梁庚堯有關南宋城市衛生的研究。作者對南宋以臨安為中心的城市中出現的衛生問題以及政府所採取的措施作了論述,認為各類公共衛生與社會福利設施在城市中普遍設立,是宋代以後城市的一項特色,而城市衛生環境惡化之後疫病容易流行,應是這項特色所以會出現並延續的部分原因。27稍後,邱仲麟發表的明清北京城市生活的系列論文中,有兩篇與城市衛生密切相關。其中《風塵、街壤與氣味》一文,考察了明清士人對於北京生活環境的印象與記憶,以翔實的資料呈現了當時士人特別是南方士人印象中的北京風塵彌漫、臭穢難聞的城市生活環境。28另一篇有關明清到民國北京城市用水的論文,同樣以翔實的資料考察了城市供水群體、民生用水以及用水管理及其近代變遷等問題,為我們提供了一幅鮮活的城市生活圖景。29這些研究雖然對相關衛生問題意涵的解讀用力較少,但研究者均對傳統文獻研究的功力深厚,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故而對我們瞭解中國傳統時期的衛生狀貌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另外,周春燕最新出版的《女體與國族》似乎是目前臺灣僅有的衛生史方面的專著。該著從性別史和身體史的視角探討近代中國婦女衛生,著重從月經應對和分娩處理兩個方面,梳理了在“亡國滅種”、“強國保種”這一近代危機意識的促動下、由國家主導的婦女衛生近代化過程。對這一過程中晚清特別是民國政府在婦女衛生近代化方面的努力均持較為正面的認識和評價。30該著比較重視過程的梳理和呈現,所論亦具一定深度,給人明快清晰之感,但對婦女衛生的全面性和複雜性似乎認識有所不足。



進入新世紀後,衛生史的研究也開始受到中國內地史學界的關注,大體而言,目前內地史學界有關衛生史的探討主要是從醫療社會文化史、城市史和中外關係史特別是來華傳教士史研究等三個角度切入的。筆者2003年出版的《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書,就對清代的衛生概念、防疫和檢疫等衛生問題做過初步的探討。31這一研究無疑還十分粗淺,不過其提出或隱含的諸多問題卻為筆者此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方向和探究的動力。又如,曹樹基對鼠疫的探討中也關注到公共衛生的問題,如在探討內地對1894年香港鼠疫的反應時,梳理了《申報》中有關防疫及衛生行政的相關討論。32而有關1918年山西鼠疫的探討,則完全是在公共衛生的主題下展開的,對防疫舉措及其現代衛生機制的理解均持相當正面的態度。33除此之外,隨著國內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影響的擴大,亦出現了不少年輕的研究者從衛生這一主題切入來從事該領域的研究。比如,近些年南開大學就有兩篇專門探究清末和民國公共衛生的博士論文。這兩篇論文主要借助報刊、檔案、方志等資料,對清末以降到民國時期天津和北京由官方主導和推行的公共衛生舉措及其制度建設做了梳理,對我們瞭解近代衛生行政的發展脈絡和施行中的複雜性多有助益。34又如,筆者主編的《清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一書的第四個主題“近代境遇中的‘衛生’”中,收錄的四篇青年研究者的有關清代沐浴、北京衛生行政、上海的醫療衛生廣告和民國天津衛生運動的論文,可以說亦反映了同樣的趨向。35



城市衛生乃是現代城市管理無可回避的問題,故而衛生問題也往往容易受到城市史研究者的關注,特別是隨著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的興起,更促發了研究者對城市衛生問題的關注。如果說早期的一些通論性研究只是對城市衛生問題有所涉及的話,近年則出現了專門從衛生的角度來探究中國近代城市發展的作品。36其中彭善民的專著《公共衛生與上海都市文明(18981949)》可謂是代表性的成果,該著將源於西方的近代公共衛生視為現代都市文明的象徵和重要內容,主要從近代城市變革的視角梳理了自清末到民國上海公共衛生的緣起及其演變歷程,探究了上海的近代公衛是如何在華洋及官紳民等多重力量的多方作用下漸趨展開的,而公衛的演進又是如何推動上海都市文明發展的。37他的這一研究在時段上差不多是程愷禮早期開拓性研究的接續,而且在學術理念上亦頗為類同,不過就搜集資料、關涉衛生的相關問題以及涉及區域的廣度上,則較程的研究有一定的推進。



再者,在近代中外關係或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中,西方來華傳教士顯然是其中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而在這些傳教士中,有相當一部分為醫學傳教士,在傳教士的相關活動中,醫療衛生活動也佔有相當的份量。不僅如此,醫療和衛生也是他們較為關注且記錄較多的內容,醫藥衛生問題也自然相對容易受到這方面研究者的關注。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田濤就曾利用《中國叢刊》等中英文資料,對清末民國初的在華基督教會的醫療衛生事業做了探討。38而近年來更是湧現出了一批專門探究西方來華傳教士對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影響的論著。39其中也往往會涉及到衛生問題。比如何小蓮在其專著中列專章探討傳教士與中國公共衛生事業,認為正是傳教士的積極活動與影響促進了中國近代公共衛生事業的艱難起步。40高晞的新著也有一章論述德貞的公共衛生學研究與流行病調查,較多地介紹了德貞對中國衛生習慣的讚賞和對某些中醫學內容的認同。41



近些年來,國內還出現了一些具有國際學術視野、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來探究中國近世衛生的論著。其中較具代表性的當屬胡成的數篇論文。其中《“不衛生”的華人形象:中外間的不同講述》一文,主要利用晚清上海的諸多中英文報刊資料,從華人“不衛生”被定義為瘟疫之源、近代細菌學理論的傳入、租界衛生景觀的改善和華人社會的變革維新以及西方文化優越感、民族主義訴求和主權之爭等方面比較細緻地呈現了中外間不同的講述共同塑造了所謂華人的“不衛生”形象。42而其有關衛生檢疫的兩篇論文,則從租界政治和近代民族國家形成的視角出發,考察了1910年上海租界檢疫風潮和清末東北鼠疫中的檢疫行為,藉此來表明華人的爭取自主檢疫和國家對檢疫的積極推行對加強中國國家主權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其研究在關注外交、主權的同時,特別注意到了普通民眾的感受和回應。43而其最新的一篇評述性論文,則主要立足東北鼠疫中檢疫問題的探討,對國內以往存在的相關研究資料單一、缺乏國際視野等問題提出了批評,並進而通過檢疫中複雜性的呈現,探討了研究中應如何更多地珍視、尊重底層民眾和貧苦階級的生命的問題。44胡成的研究往往能夠借助其頗為前沿的學術理念和廣泛的資料搜集,讓我們看到以往研究中未曾注意到的諸多歷史面相和問題,對目前國內衛生史的研究頗具啟發和促進作用。不過就衛生史研究而言,其涉獵的只是個別的點,不具系統性,而且對“衛生”複雜性及其豐富內涵也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楊念群具有強烈“新史學”色彩的專著《再造“病人”》,也有兩章(第三、八章)較多地涉及到衛生問題。該著的重心並不在探究近代中國具體的醫療衛生問題,而是借其所感興趣的某些特定專題的探析來揭示疾病、醫療和衛生背後的政治和文化意涵。45在第三章中,他探討了民國以降由國家來全面操控醫療衛生事務的醫療“國家化”的改革進程,以及西方醫學人士通過引入“社會服務”理念力圖將西方的醫療空間滲透至城市的各個角落和民眾日常生活之中的情形。第八章則以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的“細菌戰”為切入點,論述了中國政府通過社會動員即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現代衛生機制在中國社會進一步確立的過程。46



與上述幾種研究路徑不同,張仲民有關衛生的專著則是從書籍史和閱讀史的角度來展開的,通過對晚清“衛生”書籍的鉤沉,探討了出版與文化政治間關係以及晚清政治文化的形成。就衛生史研究而言,該著最大的貢獻是系統而全面地梳理了晚清諸多有關衛生書籍的出版情況,為人們更好地研究晚清的衛生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不僅如此,他從衛生及衛生書籍的出版和閱讀出發,探究與此密切相關的種族和消費文化問題。47另外,筆者也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就清代的衛生概念、環境和用水衛生、糞穢處置、防疫觀念與行為、清潔觀念與行為、衛生檢疫、衛生行政與身體控制等問題做了探討。48



三、問題與可能的路徑



經過近百年特別是最近十數年的中外相關學者的努力,中國近世衛生史研究至今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成就,在資料積累、呈現歷史經驗以及引入和實踐相關學術理念等方面為後來者提供了一定的基礎。不過總體而言,衛生史研究在中國史學界還是一個正趨興起的研究領域,研究之薄弱毋庸諱言,而內容上的有待進展之處也顯而易見。筆者以為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現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20世紀以降特別是民國時期衛生的探討,對晚清社會在衛生行政等方面的努力和成績似乎重視不夠,而對傳統時期的衛生觀念和行為,則除了邱仲麟等人的個別研究外,還幾付闕如。



第二,由於近代的公共衛生觀念一般均被視為西方的舶來品,也因為現有研究對傳統時期的衛生觀念和行為缺乏關注和探究,使得現有的一些探究中國近代公共衛生的研究,往往存在著割裂傳統和近代之嫌,不能從內外兩個方面多視角地來認識中國近代公共衛生的演變。



第三,目前大多數國內的相關研究者,無論是學術視野還是學術理念,都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而海外的一些研究(也包括國內個別研究)雖然對揭示和探析“衛生”的現代性及其社會文化意涵用力甚多,亦對人啟益良多,但其或許過於注重對意義的探析,反而影響了對具體歷史經驗的呈現,也就是說,對近世中國的衛生觀念、組織和行為及其近代演變脈絡的梳理和呈現還存在著不盡如人意之處。



“衛生”和衛生的歷史並不單純,只要我們能從不同的視角和立場去多方位、多層次地觀察和思考,便不難發現眾多習以為常的認識局限和為人所忽視的歷史面相。誠然,無論用何種方法、以什麼路徑展開對近世衛生史的探究,只要深入而專業,都自有其意義和價值。不過,在當前的學術情境中,作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若研究者能有選擇地汲取國際前沿的研究方法,使其無論在內容還是方法與理念上都體現出一種新意來,那自然就會更具意義。隨著研究者對國際前沿的研究方法和學術理念的深入探討,從中國史學的傳統和現實出發為我所用,必然會對這一研究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1参阅余新忠:『清末における「衛生」概念の展開』、『東洋史研究』第64卷第3(200512),第104140页。



2陳邦賢:《中國醫學史》,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上海書店1984年影印,第1420269292頁。



3
關於晚清衛生書籍的出版,可參閱張仲民:《出版于文化政治:晚清的“衛生”書籍研究》,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年版。只要稍稍翻檢一下民國期間的出版書目和報刊,就很容易發現這類書籍和相關刊物、論文的數量大為增加。
关于民国时期国家和社会对卫生事务的关注和实践,可参阅飯島渉:『ペストと近代中国:衞生の「制度化」と社会変容』、東京:研文出版、2000,第209314;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202页。



4馬允清:《中國衛生制度變遷史》,天津益世報館1934年版。



5
《中醫新生命》19364月第19期。



6
《中國文化研究匯刊》1944年第5期。這類論文詳細目錄可以參閱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編:《醫學史論文資料索引(19031978)》第1輯,中國書店1989年版,第3236頁。



7
《中華醫學雜誌》1929年第14卷第5期。



8
《中華醫學雜誌》1946年第32卷第1期。



9
《社會衛生》1946年第2卷第4期。這類的研究目錄亦可參閱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編:《醫學史論文資料索引(19031978)》第1輯,第122133134頁。



10
範行准:《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自序”,上海華東醫務生活社1953年版,第12頁。



11
陳海峰編著:《中國衛生保健史》,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版。



12
劉榮倫、顧玉潛編著:《中國衛生行政史略》,廣東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



13
鄧鐵濤主編:《中國防疫史》,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版。



14
賴文、李永宸:《嶺南瘟疫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張大慶:《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19121937)》,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Elizabeth Fee
,“Public HealthPast
and Present
A Shared Social Vision”,in Gerge RosenA Histroy of Public Health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93pp.ixlxvii.



16Kerrie MacPherson
A Wilderness of MarshesThe Origins of Public Health in Shanghai18431893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17Ka-che Yip
Health and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ealth
Services
19281937Ann Arbor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1995.



18Ruth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



19飯島渉:『ペストと近代中国:衞生の「制度化」と社会変容』、東京:研文出版、2000



20辛圭煥:《國家·城市·衛生———20世紀30年代北平市政府的衛生行政和國家醫療》,ACANETSeoulKorea2008



21
參閱相關的“衛生史研究計畫”網站,網址為:http//www.issp.sinica.edu.tw/hygiene/index.html



22Angela Ki Che Leung
Charlotte Furtheds.Health and Hygiene in Chinese East AsiaPolicies and Publics in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Duke University Press2010.



23
劉士永:《“清潔”、“衛生”和“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20016月第8卷第1期,第4188頁。



24
雷祥麟:《衛生為何不是保衛生命———民國時期另類的衛生、自我與疾病》,《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046月第54期,第1759頁。



25
李尚仁:《健康的道德經濟———德貞論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衛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59月第76本第3分,第467509頁。



26
李尚仁:《腐物與骯髒:十九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環境的體驗》,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臺北2008年版,第4582頁。



27
梁庚堯:《南宋城市的公共衛生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93月第70本第1分,第119163頁。



28
邱仲麟:《風塵、街壤與氣味:明清北京的生活環境與士人的帝都印象》,《清華學報》20046月新34卷第1期,第181225頁。



29
邱仲麟:《水窩子:北京的民生用水與供水業者(14001937)》,李孝悌主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年版,第229284頁。



30
周春燕:《女體與國族———強國強種與近代中國的婦女衛生(18951949)》,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10年版。



31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探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249頁。



32
曹樹基、李玉尚:《鼠疫:戰爭與和平———中國的環境與社會變遷(12301960)》,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349頁。



33
曹樹基:《國家與地方的公共衛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第178190頁。胡成:《東三省鼠疫蔓延時的底層民眾與地方社會(19101911)———兼論當前疾病、醫療史研究的一個方法論和認識論問題》,“東亞醫療歷史工作坊”論文,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及近代史研究中心,2010625日 ,第14頁。



34
路彩霞:《清末京津公共衛生機制演進研究(19001911)》,南開大學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朱慧穎:《近代天津公共衛生建設研究(19001937)》,南開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這方面的碩士論文數量較多,於此不再列舉,可在“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index.html)上檢索到。



35
余新忠主編:《清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以社會文化史為視角的探索》,三聯書店2009年版,第281370頁。



36
具體學術史梳理可以參閱李忠萍:《“新史學”視野下的近代中國城市公共衛生研究述評》,《史林》2009年第2期,第173186頁。



37
彭善民:《公共衛生與上海都市文明(1898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8
田濤:《清末民初在華基督教醫療衛生事業及其專業化》,《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第169185頁。



39
董少新:《形神之間———早期西洋醫學入華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高晞:《德貞傳:一個英國傳教士與晚清醫學近代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何小蓮:《西醫東漸與文化調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李傳斌:《基督教在華醫療事業與近代中國社會(18351937)》,蘇州大學2001年博士學位論文,等等。



40
何小蓮:《西醫東漸與文化調適》,第157191頁。



41
高晞:《德貞傳:一個英國傳教士與晚清醫學近代化》,第380406頁。



42
胡成:《“不衛生”的華人形象:中外間的不同講述———以上海公共衛生為中心的觀察(18601911)》,《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76月第56期,第143頁。



43
胡成:《檢疫、種族與租界政治———1910年上海鼠疫病例發現後的華洋衝突》,《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4期,第7490;《東北地區肺鼠疫蔓延期間的主權之爭(1910.111911.4)》,《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9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232頁。



44
胡成:《東三省鼠疫蔓延時的底層民眾與地方社會(19101911)———兼論當前疾病、醫療史研究的一個方法論和認識論問題》,第14頁。



45
余新忠:《另類的醫療史書寫———評楊念群著〈再造“病人”〉》,《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92104頁。



46
楊念群:《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第95126311360頁。



47
張仲民:《出版與文化政治:晚清的“衛生”書籍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版。



48
余新忠:『清末における「衛生」概念の展開』、『東洋史研究』第64卷第3(200512);《清代江南的衛生觀念與行為及其近代變遷初探———以環境和用水衛生為中心》,《清史研究》2006年第2;《從避疫到防疫:晚清因應疫病觀念的演變》,《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2;《防疫·衛生·身體控制———晚清清潔觀念和行為的演變》,黃興濤主編:《新史學》第3卷,中華書局2009年版;Treatment of Nightsoil and Waste in Modern China”,in Angela Ki CheLeungCharlotte Furtheds.Health and Hygiene in Chinese East AsiaPolicies and Publics in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http://jds.cass.cn/Item/22263.aspx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


 




        52,在張哲嘉老師和蘇奕彰教授、袁國華教授、好友林政憲醫師等人的支持下,「新醫史讀書會」在近史所開始舉行了。首先要說明,新、舊不是一種區別好壞的標準,有時舊的東西反而是經典,隨便舉個例子,朋友們都笑說,現在上中國通史課,為什麼還是用錢穆的《國史大綱》呢?其實,問題應該這樣問:都快一百年了,有幾個人寫的中通超越錢穆呢?所以新舊不是問題,新只是代表一種嘗試和可能。我的部落格已經兩歲了,其實我一開始就希望組織一個讀書會,一直有這樣的想法,可惜在撰寫博論的歲月裏,自顧不暇,每日為生計所迫,所以一直沒有辦成。




        這幾年來,吾輩研究歷史,愈來愈被邊緣化,自己有很深的感觸。除了就業問題不談外,我發現大家對探索歷史的趣味降低了。在以實用為目的思維下,商業人(廣義的會技師、證劵從業人員)不會去理經濟史;律師會看法律史嗎?很少;外交人員會看外交史嗎?考完試就把課本丟了;醫生呢?上醫學史類的課請勿吃雞腿!




        但我很高興,新醫史讀書會第一次的舉辦就有史家和醫師的加入,在共同讀史料後進行對話,激盪新的想像和趣味。去年在北京,我參加了它們那邊由年輕醫師組成的「後浪醫史論壇」,現在他們正準備開第五場小型的講論會,而且該論壇力邀歷史學者進行對話,我也樂見其良性之發展。現在我藉由在臺灣的新醫史讀書會,也實現了醫者和史家對話的可能。在當天會議中,討論的是同治皇帝的病案,這是張老師博論中的部分內容,我以前也做過類似的報告,其實我對能夠做出甚麼新東西感到懷疑,後來證實自己是無知且渺小的,因為史料經過反覆的閱讀,會有新的想法出現,而且由不同領域背景的人讀,他們的視角,也會和原來的解讀不一樣,這就是讀書會的好處,等於是雙重加值。經過張老師報告後,讓醫師們更瞭解來龍去脈與背景後,蘇老師與眾醫師們開始加入討論,他針對醫案本身的出方和醫者的應對進行檢討,果然發現了幾個重要的大問題,我也感到有一種興奮的驚奇呢。由於這是張老師未來要寫專書的內容,所以我就不多談,只把自己閱讀的心得貼在下面,供大家參考。總之,醫者與史家雙方都覺得獲益良多,我覺得這就是最有價值的事情了。我個人除了居中協調和處理雜事外,其實沒甚麼能力。我只是單純的希望醫療史在臺灣能有更好的發展,做一點有理想性的事情。雖然我知道讀書會無助於蒐集升等點數(同學戲稱集集樂),但吾輩若一開始就朝著功利目標走,只問實用,那歷史研究真的一點趣味都沒有了,您說是吧。




 




1、CC師指出:醫案帶有這樣的性質:「官僚文牘」、「用這公文的內容來評估其療效。」(張哲嘉,頁18)。「這本脈案是敬事房太監根據當時御醫李德立、莊守和每天請脈記錄和所開的方子,謄抄彙輯成冊的。」脈案中李德立、莊守和只有名字,沒有臣等稱謂,可能非自己所寫?到底宮廷醫案這樣的知識是如何生產的?(已解答)




2、御醫李德立的反證,他沒有必要對後代說皇帝得梅毒這樣的謊話,WHY。第二、翁同龢的日記雖為佐證,但其實日記史料「隱晦」的地方也很多。當然,以脈案來看,同治帝確實不可能死於梅毒,因為發得太快了,除非,同治帝得梅毒很久了,那則另當別論。溥儀的回憶證詞:同治乃天花內陷而死。




3、如果滿族這麼怕天花,那麼,皇帝有種痘嗎?




4、病程特殊之處:風瘟→發出疹→疹形透出,夾雜瘟痘→天花二朝之喜。(用方偏溫病派)一開始 十一月初二 日,「大便四日未行」,用的多是辛涼輕劑,沒有採用「下法」來急救陰液。 十一月初六 ,外科介入:「擦傷之痘,用胭脂膏調賽金化毒散調敷調理。」(1351)十一月初七「原係腎虛陰虧,毒盛氣滯之重險痘症……用藥調治,可喜毒化漿行,陰液尚敷,由險漸化為平之象。……若腎精不動,咽喉漸寬可保化順之喜。」初八日,「似有停漿不之勢「靨」﹙ㄧㄝˋ﹚之勢」其實太醫對外症的描述相當詳細(開始用溫補藥),這三、四天甚至只記載望診、沒有脈診的詳細資料,至初九日,「漸有收靨之勢」。十一日「惟痂結乾白,身肢將未回收,漸有抓破,睡則虛空夢語。此由心腎不交,元陽氣血俱虧所致。」至十二日,「惟身肢痂薄回乾皮抓破傷……用紫草膏合賽金化毒散外敷調理。」對外症觀察還是很詳細的。(1354)但十三日至十六日,其實看不出有外科的調理。十六日開始,「腎虛」和「濕熱」突然變成兩個很重要的病機,十七日「疤痕深紅、間有濕潤,痂不易落。」開始外用牡蠣粉、固本膏。(P.1357)特別的是十九日,一開始開了大量外用藥,下面(奇怪?似重覆?)又載到:「惟濕毒乘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浸流膿水」、「膝上發出痘廱腫痛,此經絡餘毒,腎虛濕熱所致。」,二十日迭有描述。這幾乎是突然出現的,照前述醫者對外症的觀察如此細緻來看,為什麼沒有記載?如果醫案是求自保的工具,為什麼不先書寫以求無過,還是另有甚麼考量?(p.1358)二十、二十一日,似無重視脾胃功能?(p.1359)二十六日換李德祥、韓同九後,似加強外科調理,如採用「化腐靈應散」、「外用熨洗藥方」以布袋熨洗瘡處,「溫熱易回陽,提毒換膿,氣血通暢」云云。(p.1362-63)二十八日後,才見李德立回來後積極使用外科用藥(p.1363最後一行至1364),而且改託裏溫補為益陰化毒(p.1363)至二十九日出現「牙脹面腫」,乃走馬牙疳之兆?(外科祁仲介入,十全大補,和李相反,CCP.12)但腎俞潰膿反漸漸好了(p.1364)後來反覆,卻似不致命。十一月三十至 十二月初一 ,從「牙浮口粘」轉成「牙齦黑糜口臭」,轉折甚急。




5、醫學用語之描述「毒熱氣滯,肌肉尚欠鬆綻,中焦蓄飲所致,今議用鬆肌透毒飲。」好像所有的症狀都有一定合理之解釋。(1350)




6CC師文章頁13提到十 二月二日 「他提出了這個病名」,註釋標頁1368,好像沒有,日期也有問題。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本書應該是作者在其碩士論文的基礎上改寫的,昨天買了一本,發現圖案非常有趣,印刷也很精美,這些寄藥包的圖像相當有意思,可以更深入研究分析。





 


臺灣古早藥包





作者 吳秋儒


出版社 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2/05/15





內容簡介





「寄藥包」源自於日本的「家庭配置」,在昭和時期引進臺灣,臺灣總督府極力推行西式醫療進而改變臺民用藥習慣,戰後「寄藥包」盛行一時。新式藥品進入臺灣之後,藥品販賣的通路甚多,其中「寄藥包」這項行業在早期醫藥不甚發達的臺灣,曾經擔負臺灣偏鄉地區民眾的醫療服務,然而這種近似宅急便的賣藥方式,終究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成為過往的歷史。戰後藥品的製造與販賣隨著政府法令的更迭,既成就「寄藥包」行業的輝煌,同時也引領其日漸式微。「寄藥包」的興衰過程不但精彩,且極具特色,藥廠與「寄藥包仔」的關係更是值得探究。







作者簡介





吳秋儒

吳秋儒,臺灣省彰化縣人,畢業於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淡江大學歷史所碩士,現任教於新北市成州國小,對於台灣史有著濃厚的興趣,閒暇之餘喜歡鄉土踏查,發表過〈藥品宅急便「寄藥包」之研究〉等文章。









目錄





彩色圖集




自序




第一章 臺灣的醫藥發展




第一節 日治時期近代醫療體系的移植




第二節 西藥的發展




第三節 本土製藥產業的發展




第二章 直銷式販售「寄藥包」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節 藥品寄售方式興起的背景




第二節 藥包行銷方式的發展




第三章 寄藥包對臺灣人用藥習慣的影響




第一節 藥包的內容分析




第二節 民間的賣藥文化




第三節 寄藥包的影響




第四章 「寄藥包」的沒落




第一節 藥政管理正軌化




第二節 戰後製藥產業的管理




第三節 醫療設施日漸普及




附錄 一 甲 類成藥基準表




附錄二 乙類成藥基準表




附錄三 臺灣歷年重大醫藥紀事




參考文獻




彩色圖集








 









日治時期總督府透過國家力量扶植西醫,自此臺灣成為以西醫藥為主體的醫療張本,總督府透過種種手段刻意限縮傳統漢醫的發展,造成西醫醫權高度擴張,漢醫人數日漸萎縮。傳統漢醫藥受限於漢醫人數的驟減,似乎失去臺灣的醫療市場,但臺灣漢藥店數於日治時期仍明顯高居不下,原因乃日本傳統生藥材在1891年《日本藥局方》改版中,以摻雜科學製程及經驗效果的混和標準成為合法藥品,即「科學漢方」,從此漢藥穿上科學製劑的外衣生存下來且更受歡迎。根據日本1907年「藥品營業並藥品取締則」修正案,臺灣傳統漢藥舖、藥房與藥局取得與成藥製造商一樣合法成立藥廠的依據,日後以規模不大的家庭製藥工廠模式經營,但實際上藥品製造僅侷限於成藥或分裝從日本運來的藥品原料。





昭和年間,日本藥商杉澤榮貫堂將富山縣的『先用後利』賣藥制度引進臺灣,1940年代彰化地區有一批人受僱於杉澤榮貫堂,在全臺各地配置藥品,此為臺灣人將日本「家庭配置」改稱為「寄藥包」的肇始。戰後彰化伸港柯氏家族承繼日人留下來的家庭配置事業,陸續成立長安堂、永生堂、正長生等製藥廠,並藉由聘請外務員(又稱寄藥包仔)以寄售藥包的方式推銷藥品。藥廠與外務員兩者間的僱傭關係造就「寄藥包」的興起,寄藥包仔經由藥廠的訓練後取得「外務員證」,並憑此證至全臺寄售藥包,戰後儼然成為藥廠販售藥品的重要通路。

日治時期「寄藥包」在臺灣似乎是遊走於法律邊緣的藥品銷售管道,總督府曾透過衛生警察試圖管控民間的成藥銷售,但效果顯然有限,官方雖然訂有相關規定,寄藥包仍因為價格較低廉、具便利性、效用不比西醫用藥差,反而更受大眾歡迎。戰後「寄藥包」主要提供合格藥廠製造的家庭藥,影響所及使臺灣民眾養成生病時先以自療為主,求診為輔的醫療習性。





目前留存下來的藥包袋封面大部分是臺灣省衛生處許可,證明寄藥包約在臺灣省衛生處總管全臺衛生事業的時期最為興盛。1970年代以降,由於藥政管理漸入正軌、製藥產業政策緊縮及藥局與私人診所大量增加,民眾對於醫療的需求日漸脫離「寄藥包」的服務,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後,更使「寄藥包」失去競爭優勢成為夕陽產業。「寄藥包」適時填補戰後政府推展公共衛生的空窗期,並深深影響臺灣民眾的藥品消費文化與用藥習慣。

當「寄藥包」已成為大多數臺灣民眾的回憶時,本文除了釐清「寄藥包」在臺灣的興起與沒落的歷程,也為「寄藥包」在特定時空下的歷史意義留下註記。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8192137851&cate=156&sub=18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那天承 蒙幾位 老師的帶領,才辦了一場有關宮廷醫學、醫案的讀書會。晚上就接到胡兄來信告知這本書,真是巧合,感謝他提供書訊。 廖 先生已轉向博通之學,其間轉折的意義讓我思索良多。有空,我會將讀書會的心得和大家分享的。




 




繁露下的岐黃春秋(宮廷醫學與生生之政)/醫學史通識叢書




 


作者:廖育群




出版社:上海交大




出版日期:2012/02/01




 




內容大鋼




《繁露下的岐黃春秋(宮廷醫學與生生之政)》就中國醫學的發生、發展與變化結合豐富的史料作了全面而又深入淺出的介紹。主要內容包括:緒說、中原帝國初建、以「太醫」為核心的衛生行政機構、醫學分科、醫學教育、文獻整理、宮廷醫學故事、漢代王侯墓葬中的宮廷醫學。本書立意新穎,內容充實,涵蓋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醫學史發展軌跡,史料及文獻翔實可信,分析鞭辟入裡,文字敘述生動有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醫學史著作。適於中醫史研究者以及對中醫史、對中國歷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介紹




廖育群

廖育群,祖籍湖北省興山縣,1953年生於北京。「文革」期問作工務農,1982年畢業於北京第二醫學院后,就職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1996年晉陞為研究員,2000年始兼任副所長。主要著作有《岐黃醫道》、《中國科學技術史·醫學卷》(合著)等,論文多發表于《自然科學史研究》、《中華醫史雜誌》、《中國科技史料》等刊物。




 




目錄




第一章 緒說

一 智慧與權力、仁術與仁政

二 最初的知識創造與佔有者

三 巫、醫關係

四 巫術在醫學中的地位

小結

第二章 中原帝國初建

一 人體器官、疾病的最早記載

二 治療方法

三 湯液、湯劑、醪醴

四 官醫出使——和、緩之事

五 扁鵲、秦越人,官醫與游醫

六 儺:迎送陰陽之氣與驅疫

七 醫事制度初建

小結

第三章以「太醫」為核心的衛生行政機構

一 「太醫」之名的出典

二 西漢「太醫」分屬內外

三 東漢始見「葯丞」

四 兩晉「太醫」與宗正、門下

五 南北朝三教並駕齊驅

六 隋唐:尚藥局、葯藏局、太醫署

七 宋代:「文治盛世」下的國家醫學

八 遼、金:對漢官的模仿與認同

九 元代:多元文化的融合

十 明代紫禁城中的太醫、御葯

十一 清代:中西兼具、實物尚存

小結

第四章 醫學分科

一 歷代醫學分科

二 各科要義概說

小結

第五章 醫學教育

一 家學、師徒、官學

二 學校式教育

小結

第六章 文獻整理

一 官醫整理醫籍的濫觴

二 理論性著作的深遠影響

三 基礎建設性工作的典型代表

四 征天下之葯、官修本草

五 官辦的醫書校刊機構

六 宮廷醫家集體編修的全書類著作

小結

第七章宮廷醫學故事

一 「太醫」之難

二 儒志醫業

三 德行楷模

四 求寵之徒

五 被嘲笑的對象



小結

第八章 漢代王侯墓葬中的宮廷醫學

一 徐州「楚王墓」群

二 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

三 馬王堆漢墓

四 南越王墓

五 環保、衛生的「鈕燈」

小結

結語

引用文獻




 




http://tl.zxhsd.com/kgsm/ts/big5/ 2012/04/14 /2221260.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許宏彬教授邀請,也感謝湘雲把海報做得這麼漂亮啊。


 


STM(社會、科技與醫療)系列演講】


講題:「近代中國的虧虛、手淫和神經病-從補腎到荷爾蒙療法的救贖」
講者:皮國立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
時間:101511()
15:00-17:00
地點:中興大學綜合大樓605視聽教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黃文儀小姐提供的訊息。


 


Conference Announcement: Medicine,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e Japanese
Empire (corrected version)


 


On May 11th-12th, the Japan Committe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ill
sponsor the Tenth Japan at Chicago Conference on the theme of "Medicine,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e Japanese Empire." The three panels will
explore the circulation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personnel within the
empire, responses to infectious disease at the state and local levels,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consumer culture and medicine in the metropole
and empire.

For the conference schedule and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see the conference website:
http://lucian.uchicago.edu/blogs/medicineandempire/

This event is free and open to the public. However, we do ask that you
preregister through the conference websit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Susan Burn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apanese History) at
slburns@uchicago.edu.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M(社會、科技與醫療)系列演講】
講題:「廣島之戀」還是「我可能不會愛你」? ――臺灣與戰後初期的國際心理衛生計畫
講者:吳易叡 先生(牛津大學醫學史博士候選人)
時間:10154日,15:00-17:00
地點:中興大學綜合大樓605視聽教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蘇聖雄學弟邀請,426至臺大歷史系做與談人,談一下老蔣的過動症(摘要和評論我日後會放上來)。席間受贈《史原》復刊2期一本,隨意瀏覽了一下,發現甘懷真教授寫的刊頭語〈作好一分研究生刊物〉非常有趣,據說甘懷真老師非常支持研究生刊物,即使它只是一份學生刊物,但甘教授在刊頭語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內中陳述了一些他的想法和今後學術期刊可能發展之趨勢,不為現今僵化的審查稿件制度所限制,個人覺得非常具有理想性。會後,聖雄、仁晏等學弟即帶我拜訪甘主任,他後來也同意本部落格轉載他的文章,特此致謝並轉載全文供同道參考。




 




作好一分研究生刊物




原載於《史原》復刊2期(總23

﹣﹣﹣﹣﹣﹣﹣﹣﹣﹣﹣﹣﹣﹣﹣﹣﹣

    
   承《史原》編輯之託,為第二期的出刊說幾句,榮幸之至。我因職務之故,已為前一期《史原》寫了復刊詞,所以本來推辭再三。但承蒙編輯的善意,並念及創業維艱,持續更難,想來第二期的出刊實應得到更多祝福,也就再為這個刊物說幾句話。我常覺得刊物中的「主管的話」多卑之無甚高論,我自己當然也不例外;只是歷史學家能為一段歷史留個見證,也是樂事一件。

    
從復刊開始,我就強調《史原》這是一份「研究生的刊物」。所謂研究生刊物,是指由研究生(碩士生、博士生)編輯,限研究生投稿、刊載研究生作品的學術期刊。我們期許《史原》之復刊,可以具備以下三個意涵。




       一,成為年輕學者的發表園地。由於沒有作過實證的分析,研究生刊物的整體水準是否比一般學術期刊差,我不敢說。但即使研究本身不夠成熟,學術界仍應提供一個年輕學者可以發表的園地,畢竟發表本身是一件好事,且研究生需要的是「訓練」,而不是業績。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不須鼓勵研究生競相去投稿所謂一級、二級期刊。研究生刊物當然也要遵守學術界關於期刊的常規與標準,學術之為一個discipline,某些共同標準是要嚴守的。然而,為了教育與訓練的目的,不妨讓學者年輕時的青澀作品有機會發表,這種研究生刊物期刊所應承載的功能,亦不容忽視。《史原》的論文的確有習作的意義,而學界應該對此有若干包容,並提供更多這樣的機會。話說回來,研究生刊物的水準真的比一般期刊差嗎?其實我不這麼認為。




      《史原》的第二個意義,是完全由研究生組織、辦理編審業務。學術期刊之為學術期刊,自有其共同的編審標準,如編輯委員會的決議制度,以及同行審查等。《史原》是一份公開徵稿的期刊,不是所謂的同人誌,須有明確的編審規範,並且確實執行;但我們仍可以在學界的共識下,決定自己的編審原則。有編委問我,《史原》是否要參加國科會的優良期刊評比,我的態度是:隨緣吧,我們不需要過度改變自己的傳統以應付目前的優良期刊的標準。近年來,臺灣的學術期刊在國科會等單位的規劃與規範下,雖有長足的進步,但或許受限於華人文化中的「科舉精神」,對於「外部」與「客觀」的原則卻有過度強調之虞。如我們相信「外部」的專家審查才是正義的,故稿子一定要送「外審」,要匿名甚或雙匿名,我們也以外審意見作為可刊與否的判準。我知道一些期刊甚至要求二位審查人都在審查意見上勾選「同意」的文稿才可以刊登,這樣的審查制度,忽略了peer review的精神,讓審查變成一場遊戲,或者賭局。最嚴重的是:它抹殺了「創意」。人文研究應重視創意,但有創意的論文,其命運通常是「修改後再議」,投稿人也只好主動撤稿。這樣的審查制度,其實就是鼓勵作者以論文形式為重,如繁瑣的注解、鋪天蓋地的參考書目。我在學院工作,當然支持審查制,但審查的原理是學術社群內的討論機制,而不是作可否刊登的決定而已。歷史學家最清楚何為大勢所趨,期刊分級、審稿制度,都有它的時代脈絡,有時也勢不可擋。但《史原》作為一份研究生刊物,不用顧慮其所刊登論文是要用來當作新聘、升等的法定著作,故可以跳脫這股大勢,為未來的編審制度作出一點新的嘗試。




       第三,《史原》可以提供一個契機,讓我們思考如何做一分「邁向未來」的歷史學專業期刊。相對於一些體制化的期刊,背負著許多使命,要盡它們應盡的功能,但《史原》則有更大的自由與彈性。我經常異想天開地跟研究生談一些願景,如我自己會在平板電腦上看電子書,因此我想像《史原》將來以電子書的形式在網路上販售。我也開玩笑,若讓大家下載,一本期刊賣0.99美元,搞不好「賺翻了」。其實這也不是玩笑話,新時代真的來了,歷史學勢必要有所因應。《史原》做成APP形式或許還是遙遠的路,但電子期刊化則是當務之急。我不諱言,省錢是期刊電子化的目的之一,以系的力量去支撐一份期刊的印刷、寄贈費用,在財務上是很吃緊的,但這只是消極面。在積極面上,《史原》要爭的是「影響力」。在網路時代,所謂影響力,就是在網路上可以被檢索到,進而在線上閱讀或被下載。目前期刊電子化的工作的確在做,多數的期刊也有電子版,但目前所謂的電子化只是將紙面論文轉成pdf檔等形式,只是閱讀載具的不同。我們應進一步思考如何跳脫紙本思維,真正將歷史學期刊電子化。因為印刷的進步,歷史學論文已可以圖文並茂(雖然成本很高,多數期刊仍做不到),但在電子期刊裡,我們還能進一步地在論文中置入影音檔案。又好比現在的註解形式是像「《史記》卷110,〈匈奴傳〉,頁2879」,然而在電子版中,我們應該可以直接按引文或註解而連結到中研院的漢籍全文檢索資料庫,這樣的註解也有更好的參考價值證據性。更進一步想,期刊之「期」也是不必要的,一旦完全電子期刊化,定期出刊也是紙本時代的舊思維。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尖端前瞻的發展,要靠年輕人眾志成城,研究生期刊正可以嘗試領風氣之先。




       總之,我對《史原》期待甚深。我深信年輕人有更多的創意,可以引領臺灣史學界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最後,我也恭喜《史原》第二期的出刊,大家真的辛苦了!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甘懷真

2011
9




 




 




http://kan.blog.ntu.edu.tw/ 2011/11/09 /7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化與蒸氣機:中西醫匯通的興起、演變、及其身體圖像,1880-1930




 
























日期: 2012/05/10




時間: 14:30~16:30




地點:中研院近史所檔案舘中型會議室





主講人: 雷祥麟教授(本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 呂妙芬教授(本所研究員);張哲嘉教授(本所副研究員)





主辦單位: 學術行政室


 




 


 




http://www.mh.sinica.edu.tw/UcEvent00_Detail.aspx?eventID=206&tableName=Event&tmid=21&mid=5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0-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講座(7)】





講者:林富士先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兼副所長)(個人經歷與研究介紹



講題:宋代的巫覡信仰



主持人:陳登武
先生(本系專任教師兼系主任)




時間:2012531(四)1400-1600



地點:本系視聽教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
位置圖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聽講~




 




 




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37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0-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講座(5)】





講者:馮客先生(香港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個人經歷與研究介紹



講題:毛澤東的大飢荒



主持人:陳登武
先生(本系專任教師兼系主任)




時間:201253(四)1400-1600



地點:本系視聽教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
位置圖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聽講~




 


 




 




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37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北京大學出版社近年翻譯了一系列科學史、科學哲學的好書,真是不及介紹,但這本尤其重要。


 


 


結構之後的路



作者: 湯瑪斯·庫恩
譯者: 邱慧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2-2


 


內容簡介


  《結構之後的路》內容簡介:過去五十年裏,科技哲學界最有影響力的著作當屬湯瑪斯庫恩1962年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而這部《結構之後的路》是庫恩去世前重要文章的結集,《結構之後的路》體現了庫恩晚年思想的發展,是對《科學革命的結構》觀點的拓展與反思,並對於對他理論的一些批評和誤讀,作出了回應。書末還收錄庫恩去世前一年所進行的深度訪談,是庫恩學術生平的極好自傳式材料。


 


作者簡介


湯瑪斯·庫恩,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哲學家,科學史學家


 


目錄


前言 編者導言
第一部分 重審科學革命
第一章 什麼是科學革命
第二章 可通約性,可比較性,可交流性
第三章 科學史中的可能世界
第四章 《結構》之後的路
第五章 歷史的科學哲學之困擾
第二部分:評論與答復
第六章 回應我的批評者
第七章 作為結構變化的理論變化:對斯尼德形式主義的評論
第八章 科學中的隱喻
第九章 合理性與理論選擇
第十章 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
第十一章 後記
第三部分: 與湯瑪斯庫恩的討論 湯瑪斯庫恩作品列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2997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個網站很有意思,喜歡或關心科技史、科技與社會的朋友可以多參考。


 


 


SHS環境科學專題瘦肉精來由去脈


 


撰文作者|柯昭儀(淡江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
特約編輯|李銘杰(臺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所博研生/政大法律科際整合所碩研生)


 


認識瘦肉精


 


瘦肉精(lean meat powder)是乙型受體促效劑(beta-adrenergic agonists)的一般通稱 [1]。化學結構類似腎上腺素(epinephrine)及正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之苯乙醇胺類衍生物 [2],可舒張肌肉細胞,使更多氧氣進入氣管,主要用於治療人或動物的支氣管疾病。由於將瘦肉精添加於動物飼料中,可增加瘦肉率及換肉率,對畜牧業者而言,是一項可以降低飼養成本,增加生產收益的飼料添加物。瘦肉精的種類高達數十種 [3];包括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沙丁胺醇(Salbutamol)、克倫特羅(Clenbuter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特必林(Terbutaline)、西馬特羅(Cimaterol)、奇帕特羅(Zipaterol)及妥洛特羅(Tulobuterol),其中沙丁胺醇、特必林、克倫特羅均為核我國核准的人用藥品,但萊克多巴胺在國內外皆未直接使用在人體上,而部分國家允許其做為飼料添加物。


健康風險


乙型受體促效劑雖然有醫療效果,但是它的副作用也不少;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危害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及肺臟,動物實驗研究顯示,攝食某些種類的乙型受體促效劑可能會虛弱、沮喪,甚至引發裂顎或頭顱畸形。以下就四種常見的乙型受體促效劑介紹其毒理資料。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


萊克多巴胺俗稱培林,當初研發目的在於治療人的氣喘病,卻因療效不佳而停止臨床用藥的開發,所以並未用於人體治療。萊克多巴胺的中毒症狀包括噁心、肌肉顫抖、血壓上升、心悸、乏力及頭暈等 [4]。有限的人體試驗指出萊克多巴胺在服用後6小時內能以尿液方式將72%排出體外。根據動物實驗,單次以口服方式給予動物(狗/猴/豬)餵食萊克多巴胺,在24小時內會將85%以上排出體外。大鼠的實驗顯示,餵食高劑量的萊克多巴胺具有致畸胎性及胚胎毒性,並可引起母體系統毒性 [5]


沙丁胺醇(salbutamol


沙丁胺醇主要使用在舒緩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困難的症狀,產科常用它作為安胎劑,抵抗子宮收縮,人體副作用包括手部的骨骼肌輕微震顫、周邊血管可能擴大而引起心跳調整性增加、升高血糖、頭痛、精神緊張等 [4],不過以靜脈注射、口服或吸入等方式服用,大部份會在72小時之內會排出體外。由於沙丁胺醇可能存在於母乳中,所以不適合授乳的母親使用。此外,沙丁胺醇若服用劑量過高,則可能出現低血鉀的症狀。小白鼠的實驗顯示,餵食2.5 mg/kg的沙丁胺醇,9.3%的小白鼠胎兒有裂顎現象,但在大白鼠的實驗卻未顯示胎兒有明顯的異常;兔子的生殖研究則顯示,在50 mg/kg/日的劑量下,有37%的胎兒發生頭顱畸形。


克倫特羅(clenbuterol


克倫特羅常被用來舒緩平滑肌,是一種解充血藥和支氣管擴張藥,能增加有氧呼吸的能力、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增加血壓和氧氣的運送。人體過量使用克倫特羅,會有肌肉顫抖、頭痛、頭暈和腸胃不適等症狀 [4]。若為了減肥或加強運動表現而自行服用,常發生暈眩、嘔吐、盜汗、心悸、心跳過速和心肌梗塞等症狀,目前已被國際奧運委員會列為運動員禁藥。根據動物實驗推論,克倫特羅容易透過尿液與糞便等代謝方式排出體外。此外,克倫特羅也被獸醫當做支氣管舒張劑,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用於治療馬與牛的過敏性呼吸疾病。根據動物實驗及中毒案例,得知食入過量會有頭痛、顫抖、腹部絞痛、煩躁、焦慮、失眠等副作用,長期食用可能會造成心臟的疾病。在小鼠試驗中,餵食高劑量會造成心臟的腫大,但非增加心臟的肌肉,而是增加了許多的膠原纖維,可能會造成心肌的硬化,導致心臟負擔與心律失調。


特布他林(Terbutaline


特布他林為人類和動物用藥,有支氣管擴張的效果,用於治療和預防哮喘、支氣管炎以及肺氣腫引起的支氣管痙攣,產科常用作安胎劑 [4]。人體副作用包括了心跳過速、緊張、顫抖、頭痛、血糖過高及低血鉀 [6]。人體急性中毒症狀有胃腸道疼痛、潰瘍、出血、穿孔、噁心、消化不良等症狀。特布他林在人體中會快速吸收,並分泌至尿液及糞便中,很少殘留於其他器官及組織。


農委會防檢局於95年公佈4類瘦肉精為禁止使用的動物用藥,包括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克倫特羅及特布他林。衛生署在現行的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中,並未訂定殘留標準,亦即只要是在台灣販售的肉品,無論是國產或進口均不得檢出。不過基於穩定我國與美國雙邊關係及缺乏食用萊克多巴胺之肉品對人體有害的科學證據,即將以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及排除內臟等方式有條件解禁萊克多巴胺。


 


 


推薦閱讀


1. 楊振昌。2012。簡介瘦肉精。醫學臨床,69 : 47-52
2.
李瑋埕、謝綺文、周珮如、古遠丰、蘇淑珠、施養志。2007。市售畜禽產品中動物用藥乙型受體素類(β-Agonists)殘留量調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27 : 188-196
3.
賴秀穗。認識瘦肉精
4.
食品安全之健康風險評估資料庫。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5. Ractopamine-inchem http://www.inchem.org/documents/jecfa/jecmono/v53je08.htm#rep
6.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風險評估報告(專業版)2011-01-25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7.
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USFDA) 關於特布他林(terbutaline)安全性的最新資訊http://www.fda.gov/Drugs/DrugSafety/ucm243539.htm


 


 


在這裡http://case.ntu.edu.tw/shs/?p=1118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100學年度第2學期「醫療、文化與社會」工作坊演講系列(二)

觀察、推理與說服:萬巴德(Patrick Manson)瘧疾研究的圖像


演講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尚仁副研究員

日期: 2012-05-09 (週三)
1200-1400

地點:第二醫學大樓3樓 醫學系會議室



報名方式: xiaoandy25@hotmail.com,分機5690 蕭仁傑助理
備有中餐,敬請事先報名,方便準備資料與餐點。


 


 


http://hsm.cgu.edu.tw/files/14-1076-17415,r559-1.php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  名:科技、醫療與社會 14  
出版日期:2012.04

本期作者:王秀雲、鄭斐文、劉紹華、鍾月岑、韓采燕、邱文聰、林郁婷、曾凡慈
規  格:14.8 x 21cm)
頁  數:320
定  價:250
I S S N
1680-5585


 


本期目錄


編輯室報告/王秀雲


 


「性別、身體與健康」專輯


肥胖科學、醫療化與性別身體政治  /鄭斐文
流動的成年禮:中國西南的毒品與愛滋病  /劉紹華
Better Sex and Better Conception? Eugenics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in China, 1950-2000 
/鍾月岑
工程實驗室的陽剛化及穩定機制  /韓采燕


 


一般論文


如何克服公衛訴訟中因果推論的難題:法律系統面對風險社會的一個挑戰  /邱文聰


 


STS動態:STS教學訪談錄


STS教學心得分享:林文源副教授  /林郁婷
STS
教學心得分享:王秀雲副教授  /林郁婷
STS
教學心得分享:成令方副教授  /曾凡慈
STS
教學心得分享:吳嘉苓副教授  /曾凡慈


稿約
文稿刊登格式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購買與訂閱


 


作者簡介


王秀雲  ╱國立成功大學STM研究中心專 任副 教授
鄭斐文  ╱東海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劉紹華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鍾月岑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韓采燕  ╱美國羅格斯大學(新伯朗士威分校)社會學系博士生
邱文聰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郁婷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科技與社會組)碩士,現任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管理師
曾凡慈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http://socio123.pixnet.net/blog/post/3734261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雷祥麟老師本學期在陽明的課程資訊,貼出供大家參考。


 


 

















































課程代號



0021011109247



開課班級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課程名稱()



現代東亞醫療文化的興起



課程名稱()



The Rise of Modern Medical Cultures in East Asia



教師姓名



雷祥麟 



合班課號



00A03  



合班班級



醫一A、醫一B、醫二A、醫二B、博雅選修通識、科社所碩



上課地點



二教241



上課時間



週二 567



    



3學分



授課方式



授課  3小時,實習 0小時



課程類別



一般課程



教學目標



本課程希望能達成四個目的。

第一、我們企圖了解源自西方的現代醫學是在什麼歷史脈絡下進入東亞社會?因此課程會涉及醫療與傳教、帝國擴張、科學的文化權威、殖民統治、國家建構、女性解放、資本主義、乃至現代性的各種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是以醫學為核心來探索東亞社會現代化的歷程。
第二、強調東亞各國間不同歷史經驗間的交流、影響、互動、與比較,(由江戶日本到共產中國),從而探索醫療史如何參與了現代東亞的形成與分化。
第三、我們關心的主軸(包含但)不限於醫學知識與醫療體制,我們將醫療當成一種廣義的文化現象來理解,企圖揭示出現代醫療如何一方面受到文化環境的影響, 另一方面又如何深遠地型塑了現代生活的核心:自我、心靈、身體、性別、社會關係與性。
第四、在和傳統醫學相關之知識傳統紛紛死滅的過程中,東亞傳統醫學何以竟然延續至今,甚至反向傳至世界各地?它們曾經歷了什麼樣的轉化(提昇或解體)? 我們當如何來理解這個現象?

特別說明:針對研究所選本課程(三學分)的同學,授課老師將加開六次兩小時的討論課,在週二下午七、八節進行,詳細的內容與上課時間, 將與選修同學商討後確定公布。



課程綱要



在文章前方有數字標示者,表示同學於上課前需讀完該文,並事先準備討論問題與心得。有#標示者,表示是參考材料。


[1] Introduction (2/21)

[2] 228 Peace Memorial Day (2/28): No Class

[3] What is Modern Medicine? (3/6)
1. Edward Golub, The Limits of Medicine: How Science Shapes Our Hope for the Cu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Introduction and “The Rectangular Curves” (vii-xi)
2. Roy Porter
,《醫學簡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5) ,第一章〈疾病〉,頁20-43

# N.D. Jewson,
〈論醫學宇宙觀中病人的消失,1770-1870”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ick-Man from Medical Cosmology, 1770-1870,” 曾凡慈譯、李尚仁校訂,《科技渴望社會》,頁151-182.

[4] Anatomy and the Rise of Dutch Learning in Tokugawa Japan (3/13)
1. Shigehisa Kuriyama, “Between Mind and Eye: Japanese Anatom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Charles Leslie and Allan Young ed., Paths to Asian Medical Knowled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pp. 21-43. (*)
2.
菊池寬,〈蘭學事始〉,收入《山國峽恩仇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

[5] Western Medicine in Late Qing China and Taiwan (3/20)
1.
傅大為,〈馬偕的早期近代化〉《亞細亞的新身體》,頁38-80. (*)
2.
李尚仁,2009,〈展示、說服與謠言:十九世紀傳教醫療在中國〉,《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八期,頁9-75(*)

[6] The Rise of Hygienic Modernity in Meiji Japan (3/27)
1. Ruth Rogaski, “Transforming Eisei in Meiji Japan” in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36-164.

[7] Spring Break (4/3) No Class

[8] Japanese Colonial Medicine in Taiwan (4/10)
1.
范燕秋,〈新醫學在台灣的實踐 (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帝國與現代醫學》,頁19-54 . (*)
2.
許宏彬,〈剖吸鴉片:在地滋味、科技實作與日治初期台灣阿片專賣〉,《科技、醫療與社會》8 (2005) 77-120(*)

#
許宏彬,〈從阿片君子到矯正樣本:阿片吸食者、更生院與杜聰明〉,《科技、醫療與社會》(2005) 113-174
# David Arnold,
〈醫學與殖民主義〉”Medicine and Colonialism” 蔣竹山譯、劉士永、傅大為校訂,《科技渴望社會》,頁183-217.

[9] Healthca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aiwan (4/17)
邀請演講:張隆志 (中研院台史所)
1.
張隆志,〈後藤新平:生物學政治與台灣殖民現代性的構築 (1898-1906)〉收於國史館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臺北:國史館。頁1235-1259


[10] The Manchurian Plague: Modern Medicine and the State in Late Qing (4/24)
1. Sean Hsiang-lin Lei, “Sovereignty and the Microscope: Constituting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 and Containing the Manchurian Plague,” in Health and Hygiene in Chinese East Asia, Edited by Angela ki Che Leung and Charlotte Furth, ( Durham and London :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73-108.
2.
影片《抗疫泰斗:伍連德傳》。

[11]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East Asian Modernity (5/1)
1.
雷祥麟,〈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科技、醫療與社會》, 11 (2010) 199-264(*)
2.
杜聰明著,雷祥麟譯,小宮有紀子、王珮瑩校定,〈關於漢醫學研究方法的考察〉(摘譯),《科技、醫療與社會》, 11 (2010) 265-83(*)

#
慎蒼健,王珮瑩譯,〈京城大學漢藥研究之成立〉,《科技、醫療與社會》, 11 (2010)285-320

[12] Mid-term Exam (5/8)

[13] Yangming Day (5/15) No Class

[14] Neurasthenia and Mental Hygiene in East Asia (5/22)
邀請演講: 王文基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1.
王文基,〈心理的「下層工作」:《西風》與1930-1940年代大眾心理衛生論述〉,《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十三期 (2011)

[15] Science of Sex (5/29)
1. Sabine Frühstück, “Debating Sex Education,” Colonizing Sex: Sexology and Social Control in Modern Japan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55-82. (*)

[16] Rural Health and Barefoot Doctors in China (6/5)
1. Chan, Margaret. "Keynote Speech at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Primary Health Care in Rural China ." In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Primary Health Care in Rural China . Beijing, Chin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7. (*)
2.
陳志潛 (C. C. Chen), “Pioneering Rural Health Development,” Medicine in Rural China : A Personal Accou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889), pp. 57-98. (*)

#
楊念群,《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 (1832-198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 pp. 361-408.
#
《赤腳醫生手冊》

[17] Birth Control in Post-war Taiwan and Communist China (6/12)
1.
郭文華,〈美援下的衛生政策─1960年代台灣家庭計畫的探討〉,《帝國與現代醫學》,325-68(*)
2.
小濱正子,〈計畫生育的開端─1950-60年代的上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8 (2010)97-142. (*)

[18] Final Exam (6/19)



考評方式



為了鼓勵修課同學發現自己的特長,本課程的評分方式分為兩個部份:

指定部分:70 %

[1]
期中考 40
[2]
心得與問題20%:任選六次閱讀內容,寫成六篇500字以上的「心得與問題」,在週一午夜1200之前貼到教學網頁。並為全班每位同學印一份帶到課堂。
[3]
三分鐘小考 10%:我將不定期地在下課前問大家一個簡單到可在三分鐘內回答的問題,例如「今天這堂課的核心論點是什麼?」「這堂課你最不同意的地方是什麼?為什麼?」。上課聽講與討論是本課程的核心,因而我們利用「三分鐘小考」來加以評量,另一方面,同學們的簡短回答也可以幫助授課者了解大家學習的狀況。

自選部分:30 %

[1]
期末考
[2]
課堂口頭報告:每次兩位同學,每人報告十五分鐘,需提供一頁的報告摘要,在報告前一周與助教討論。
[3]
期末報告寫作:將全學期的課當作一本書,寫一篇四千字以上的書評,必需大量且深入地運用課程中學到及讀到的概念與歷史,想寫報告的同學必需在期中考前與老師商量並取得老師的同意。



課程用書/參考資料



1. Roy Porter 著、王道還譯,《醫學簡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5)
2.
李尚仁編,《帝國與現代醫學》(台北:聯經出版社出版,2008)
3. Ruth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4. Liu, Michael Shiyung. Prescribing Colonization: The Role of Medical Practices and Policies in Japan-Ruled Taiwan , 1895-1945 ( Ann Arbor :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2009)
5. Angela Leung and Charlotte Furth eds., Health and Hygiene in Modern East Asi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將印製讀本供同學購買。



 


http://ymadm1.ym.edu.tw/CourseSchedule/ViewSchedule.aspx?open_no=002331107722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本期有余新忠和曹樹基兩位教授的醫史論著,轉貼訊息如下: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目錄




·專題論文·




五四前後外國名哲來華講學與中國思想界的變動 鄭師渠(4




“權力外移”與晚清權力結構的演變(18551875
王瑞成(28




複雜性與現代性:晚清檢疫機制引建中的社會反應 余新忠(47




戰後之疫:1944-1947年滇西鼠疫研究 曹樹基(65




晚清海關洋稅的分成制度探析 陳 勇(76




美國軍方對華態度溯源




——第15步兵團之研究 王成勉(88




·問題討論·




論康有為從經古文學向經今文學的轉變




——兼答黃開國、唐赤蓉先生 房德鄰(100




政治風向與基層制度:“老區”村幹部貪污問題




徐進 楊雄威(115




·讀史劄記·




清代存留養親與農村家庭養老 周祖文(129




·書評與文評·




孫中山形象建構與政治文化史研究




——評陳蘊茜《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李恭忠《中山陵:




一個現代政治符號的誕生》 李裏峰(137




·學術綜述·




“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會議學術組(145




“近代中國的社會保障與區域社會”




——第四屆中國近代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黃鴻山、朱從兵(156




關於舉辦首屆中國歷史學博士後論壇(2012)的通知 (159




 




 




 




複雜性與現代性:晚清檢疫機制引建中的社會反應




余新忠




內容提要 對檢疫這一源自西方並具有一定橫暴性的“現代”防疫制度,晚清大多數官員和士紳精英,儘管對具體做法不無微詞,但基本上還是將其視為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促進國家現代化的愛國和進步之舉;而民眾往往由於自身的利益受損而心懷不滿,甚至進行反抗。社會各界的不同反應,並不能簡單地歸因於觀念的保守與進步,其實還存在著複雜的利益和權力關係。雖然檢疫制度不無防疫的效用,但亦非以追求健康為唯一指針,同時也是種族、財產和文化等方面的優勢者,基於自身的利益,以科學和文明的名義,將相關的舉措強行推之於社會全體的行為,具有強烈的利益和權力色彩。衛生檢疫帶給中國社會的,不只是主權、健康、文明和進步,同時也存在民眾權利和自由在衛生和文明的名義下被侵蝕和剝奪的事實。




關鍵字 晚清 衛生檢疫 社會反應 權力關係 現代性




 




 




戰後之疫:19441947年滇西鼠疫研究




曹樹基




內容提要 19441947年滇西鼠疫之流行,在當時被認為源於緬甸境內,或源於日軍的細菌戰。但1940年代公共衛生調查的證據並不能支撐這一結論,而1950年代的疫情調查,也沒有認同這一說法。在1950年代中期鼠疫自然疫源地理論形成之前,人們對於一個地區鼠疫疫情的寂滅與復活,相當不解,遂將鼠疫疫情歸咎為境外緬甸或日軍散佈的細菌。當時的調查員,為了使其調查符合這一預設的主題,不惜強解調查資料。這一研究中的缺失,為近年來鼠疫史研究中民族主義思潮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關鍵字 鼠疫 滇西 抗日戰爭




 




 




http://jds.cass.cn/Item/22141.aspx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蔣竹山老師的心得,我覺得很有意思,可以讓初學的研究生參考,轉貼給大家。









蔣竹山2012/4/12



(1) 題目不要太大,大到什麼都可放進來談。


(2)
題目的時代要明確,不要只出現某人的某個文本研究的字樣,日後讀者在查碩博士論文時,就很難用朝代來搜尋。

(3)
題目寧繁勿簡,六個字的題目太過精簡,某個朝代的某某現象,不太像是論文題目。

(4)
計畫封面的標題無須用「」符號。

(5)
研究計畫的動機不用將你所做的題目無限上綱地連到現今的社會現象或其他學科對此課題的研究,例如研究「某種動物」,不用談生物系、獸醫系、環境系是如何談這個動物的,僅需就歷史學對此主題有何關注即可。

(6)
盡量回到研究的朝代及課題本身的脈絡來談,切中主題比較重要。

(7)
研究計畫也要有一些史料的基礎,切勿只是讀了前人研究,就開始批評、論述、推論,最後通篇看來好像都是在評述論文而已。

(8)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切勿以單篇摘要式的體例逐篇撰寫,應將這些文章的主題再細分,綜合在一起討論。建議多看Paul
Cohen
的《在中國發現歷史》,或者是看重要期刊的學人研究討論是怎麼寫的。


(9)
研究回顧的寫法也盡量不要在正文只是條列某個主題有過哪些文章而已,若自己未曾閱讀,或一時無法消化可談出重點的文章,建議就放在註腳中即可。

(10)
研究回顧不要太吹捧指導教授,說他是某某權威,其論點目前無可取代的話,儘量以委婉的方式陳述,日後比較不會招來爭議。

(11)
初學者也盡量不要直接就挑戰前輩學者,說他的看法就是錯的。歷史研究不是在證明誰對誰錯,同一問題有不同看法並存是常態,新的論點的出現也只是其中一種觀點而已,不要把話說死,一定要說某個論點是錯的。

(12)
同一主題可能中文系、教育系都會感興趣,研究回顧重點應該是凸顯出自己如何從歷史學中性別的觀點或什麼的觀點來看問題,而不是只在說其他學科作了什麼。

(13)
研究計畫切勿空談,而無史料依據,有必要介紹你所用的史料的性質及特色,或者是可能的缺陷是什麼。

(14)
借用不同學科的理論要恰到好處,不要隨便套用。可以的話,盡量講一些已有的史學作品引用這些理論的例子,而不是直接談這些理論的內容。

(15)
章節的標題要明確,前後要有承接關係,切勿空汎毫無重點的標題。

(16)
研究方法是在談你用哪種視角在看問題,不要再說你是在耙梳史料來論證,史家不靠史料,難道是靠推論嗎?

(17)
如果你的論文已經有太多人做,就提早放棄吧?切勿空想你短短時間內能在觀念上能有所重大突破。

(18)
除了中文研究外,英、日文的當代研究也要留意,你做的題目沒有中文的研究,不代表沒有其他外文的研究。

(19)
日文的《史學雜誌》很重要,每年都有一本回顧與展望,裡面有很多日文的研究成果。

(20)
報告時稱呼前輩學者或老師要合乎時宜,不用太畢恭畢敬,也不要直呼其名。

(21) Google
不是萬能,它上面找不到的,不代表就沒有。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2960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13日受楊仕哲醫師邀請至長庚大學中醫系幫忙上一堂博士班「生命醫療史專題」的課。課後承蒙楊醫師贈送《結核病中醫藥典籍探討》光碟片,特此致謝。也看到張清貿、黃伯瑜等老朋友醫師來旁聽,非常高興看到他們。課後,張副院長恒鴻教授還殺至課堂上致意,他隔天就要出國,百忙之中還來看我,並且在課後一起吃個晚飯,對我多所正面、貼心的勉勵,真是非常感謝他。張副曾在我博論外審意見交出後寫信給我,說在他心中的衡量,我的博論已超越博論的水準,我想,即使那不是真的,聽到這樣的評價時也會覺得飄飄欲仙吧。張副還贈送《杏仁》第3期,之後也感謝陳柏勳兄幫我張羅該刊物的電子檔,謹於此推薦這本中醫文史哲小刊物,並附上徵稿啟示,請師友們指教。


 





二O一一年十月  3





學術研究  





寄生蟲之中西醫論述對照             陳柏勳 





臺灣中西醫結合醫家──惲子愉       李岳峰





中西醫外科發展之異同與決戰時刻     陳光偉





挪威會議報告見聞──癌症患者使用  





中西合併療法之質性研究             劉峻豪





動物中醫治療──臺大動物醫院病例
  
連建閔









青青河畔草──懷念哈鴻潛教授        張恒鴻





關於笈成檢索系統                    林品詮





河南行──中原文化之旅              劉彥伯





活動剪影  淡水馬偕尋舊              郭宇倢





  杏仁之歌                          陳仲勳





 





 





 





歡迎各界人士投稿,稿件限中醫文史哲相關領域,字數一萬以內,以電子郵件方式投稿,寄到xingrengdao@gmail.com,稿件請註明姓名、所屬單位、聯絡電話、email。可註明是否在﹁杏仁﹂期刊上留聯絡資料,方便各界學者交流。稿件經審查刊出,錄取後贈送當期﹁杏仁﹂期刊,感謝投稿支持。





 





編後語





連建閔





    





    經過了一年的統籌,又到了「杏仁」要出刊的日子。「杏仁」已邁入第三期,每一期都是集合許許多多,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傳統醫學具備無比關懷的同好奉獻統籌而成的,也非常仰賴廣大讀者的支持。非常榮幸的能擔任本次編輯統籌以及執行的工作,也非常慶幸自己不負所託,能夠延續前面兩期杜穎純、陳柏勳編輯用心與意志。終於可以在中華民國一百年的雙十國慶日這個特別的日子出刊。





本次編輯可以順利,真的有太多人需要感謝了!首先是上期編輯柏勳先行收集部分的稿件,以及陳禹瑾同學熱心提供中醫始信社活動照片。再來要感謝所有本期投稿的先進同好,在百忙之中能撥空寫下自己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以及最後協助校對、編印工作的曾詩婷、張瓊心、張秉穎的幫忙;最後要感謝中醫始信社的大家長張恒鴻老師對進度的時時關心以及督促,讓本期杏仁可以如期出刊,誠摯的感謝。





    本期的杏仁在第一期與第二期的基礎上,本持著清爽、簡潔以及生動的原則。內容多半是ㄧ些頗饒興味的學術心得以及參訪見聞的分享。





最後期望中醫始信社以及我們的杏仁期刊可以長久延續,也希望讀者可以繼續支持這份得來不易的刊物,讓他繼續扮演大家交流的平臺,讓大家挖掘更多中華傳統醫學文史哲或其他方面的寶藏,來豐富我們的醫學生涯。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2第十屆性別與健康國際研討會


2012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der and Health



































時間

101年5月18日(星期五)第一天 【議程表】

08:30-09:00

報到

09:00-09:20

開幕:貴賓致詞

09:20-10:50


【專題演講】


33教室



主持人:賴其萬教授(醫學院評鑑委員會執行長)


題目:Gender Specific Medicine after the Age of Darwin


演講者:Dr. Marianne J. Legato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臨床醫學教授)




10:50-11:10

早茶休息

11:10-12:40


【圓桌論壇】


33教室



回應Dr. Legato:從臨床醫學看性別差異醫學的發展


主持人:于大雄教授(國防醫學院院長)


與談人:Dr. Marianne J. Legato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臨床醫學教授)


王宗曦(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 王惠珀(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


樓迎統(長庚科技大學校長) 楊仁宏(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


葉宏一(馬偕醫學院醫學系主任) 朱柏齡(國防醫學院醫學系主任)



12:40-13:40

午餐

13:40-15:10

【圓桌論壇】 【論文報告】









(34教室)會議廳一:【圓桌論壇】醫學教育與在職教育的性別觀點


主持人:陳震宇教授(國防醫學院教育長)


與談人:黃淑英(前立委,台灣女人連線顧問) 盧孳艷(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教授)


江 盛(馬偕醫學院助理教授) 王志嘉(三總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


許睿琪(臺灣醫學生聯合會會長)



(31教室)會議廳二:性別與醫學研究


主持人:黃旭山教授(國防醫學院藥學系暨藥學研究所主任)



題目:Finding Sex in Nature: Biomedical Science and Visions of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Abstract


報告人:Howard Chiang(History of Sci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題目:探討性別對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患自主管理之影響 Abstract


報告人:連如玉(北榮總醫院護理師) 童恒新(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副教授)


師俊折(北榮心臟血管外主治醫師)



題目:尿失禁在醫療與保健中的游離 Abstract


報告人:陳進典(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張玨(臺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林靜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部主治醫師)



(32教室)會議廳三:HIV、AIDS、同志與健康議題


主持人:張玨教授(臺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題目:男同志轟趴參與的風險認知與因應策略 Abstract


報告人:鍾道詮(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題目:疾病的國際政治社會學:從HIV/AIDS與NTDS疾病的資源配置談起 Abstract


報告人:王偉鴻(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題目:從醫用關係視野探究女同志就醫經驗 Abstract


報告人:王紫菡(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題目:代罪羔羊?以捐血致愛滋感染遭起訴案論血液政策的不確定性 Abstract


報告人:陳奕峰(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15:10-15:30

下午茶休息

15:30-17:00

【圓桌論壇】【 論文報告】





























(33教室)會議廳一:【圓桌論壇】新書、影片座談


主持人:陳月枝教授(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台大醫學院護理系暨研究所)


與談人:盧孳艷(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教授) 楊幸真(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謝小芩(清華大學通識育中心教授) 張盈?(政大幼兒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柯乃熒(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及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



(31教室)會議廳二:性別與健康政策


主持人:柯毓賢教授(長庚大學醫學院人文及社會醫學科)



題目:更年期政策台美比較 Abstract


報告人:張玨(臺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張菊惠(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題目:更年期女性的身體經驗 Abstract


報告人:成令方(高醫大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題目:糖尿病防治政策之性別分析 Abstract


報告人:蕭偉宗(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 張菊惠(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32教室)會議廳三:護理教育、工作與性別


主持人:郭素珍院長(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院)



題目:護理人員醫療場域上的倫理困境 Abstract


報告人:廖珍娟(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副教授) 蔣欣欣(陽明大學護理學系教授)



題目:跨越性別職業牢籠:男丁格爾初次實習的拒絕、誤認與認同經驗 Abstract


報告人:劉杏元(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徐瑩媺、吳曉明(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講師)



題目:出走的白衣天使:新進護理人員離職經驗探討 Abstract


報告人:成令方(高醫大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賴芸芸(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34教室)會議廳四:敘事醫學


主持人:王珍華教授(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題目:新移民男性的病痛敘事 Abstract


報告人:顏芳姿(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題目:母親、阿姨與我:罕見遺傳疾病的敘事探究 Abstract


報告人:林昱辰(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研究所)



題目:肺結核與母職論述--考掘女作家蘇青的肺病真相 Abstract


報告人:林秀青(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








17:30-19:30

貴賓晚宴
















時間

101年5月19日(星期六)第二天 【議程表】

08:30-09:00

報到

09:00-10:30

【圓桌論壇】 【論文報告】









(34教室)會議廳一:【圓桌論壇】性別與醫療史研究


主持人:王秀雲教授(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與談人:傅大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張淑卿(長庚醫學院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林宜平(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姜學豪(History of Sci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31教室)會議廳二:健康、健康行為與性別差異


主持人:高森永教授(國防醫學院教務處處長)



題目:Income Inequality and Gender Disparities in Physical/Functional Welln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multilevel Analysis Abstract


報告人:翁志遠(輔仁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胡克威(輔仁大學社會系)

















題目:兩性在性行為議題的差異 Abstract


報告人:呂詩潔(University of Oklahoma)



題目:利用傷害型態辨識親密伴侶暴力受虐者 Abstract


報告人:鄭倩樺(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



(32教室)會議廳三:性別、文化與健康議題


主持人:曾雯琦教授(三總理部主任、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



題目:國家文化與性別的互動:以當代中國痲瘋病防治為例 Abstract


報告人:劉紹華(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目:剖腹產文化在台灣的生成 Abstract


報告人:官晨怡(中央院民族所博士後研究員)



題目:預料之外的放鬆功效Rush(Popper)、男同志與社會的相互形塑史 Abstract


報告人:謝新誼(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











10:30-10:40

早茶休息

10:40-12:10

【論文報告】































(31教室)會議廳一:生育的性別政治


主持人:武國璋主任(三總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



題目:規範未婚女性:人工協助生殖科技與社會排除 Abstract


主持人:吳嘉苓(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題目:從節育論述與技術看民國時期的生育政治(1920s-1940s) Abstract


報告人:吳燕秋(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題目:人口控制之子宮內避孕器的誕生:社會技術網絡的分析觀點 Abstract


報告人:黃于玲(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選人培育計畫學員)



題目:從「性別篩檢」談台灣的生殖科技與政策 Abstract


報告人:蕭利澄(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32教室)會議廳二:性別與健康照護


主持人:蕭妃秀教授(台大醫學院護理系暨研究所)



題目:長期機構中男女照顧服務員對於老人性議題之態度的探討 Abstract


報告人:陳翠芳(仁德醫專老人照顧科主任) 張玨(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王慧蘭(仁德醫專護理科講師)



題目:虛構的感動是如此不真實一論台灣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工作之現代性困境 Abstract


報告人:黃志中(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



題目:社區失智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照顧困擾與憂鬱情緒之性別分析研究 Abstract


報告人:謝佳容(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張玨(臺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劉引玉(國軍松山醫院副護理長) 巫秀鳳(兆如安養護中心養護部主任)



(34教室)會議廳三:性別、知識與技術


主持人:傅大為教授(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



題目:入骨的性別與種族:環境與職業鎘暴露該做而未做的研究 Abstract


報告人:林宜平(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題目:打造「廚房電化、幸福家庭」的技術,1960-1970s Abstract


報告人:秦先玉(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



題目:篩檢知識論述下的女人身體:以台灣乳房攝影為例 Abstract


報告人:陳姿琪(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題目:安置其所與不得其所--女性腦瘤病患的時間地理學研究 Abstract


報告人:廖哲強(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所) 羅雲灝(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蔡明瀚(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











12:10-12:30


31教室



【研究生論文獎頒獎】


主持人:吳嘉苓教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林宜平教授(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頒獎人:黃淑玲主任(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12:30-

閉幕:賦歸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幫學會打個廣告,希望有興趣的研究生踴躍報名。




 




 




「民國史事與檔案-兩岸研究生史學研習營」




活動簡章




 




一、  活動目的




以民國史與檔案為主題,舉辦「民國史事與檔案-兩岸研究生史學研習營」,希冀藉由營隊,讓從事民國史研究之青年研究生能夠廣泛且深入了解當前及未來民國史研究如何藉由運用檔案,來開拓與深化更多新的研究議題。








二、  主辦單位




中國近代史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








三、  研習對象與人數




歷史學或相關系所之碩、博士研究生,共計六十名。






四、  活動日期




2012826(星期日)至91日 (星期六),共計7日。








五、  活動地點




國立政治大學、國史館、黨史館、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等地。








六、  活動內容與形式




本史學研習營之活動內容主要以史學相關之交流為主,活動方式如下:




1. 專題課程




擬邀請多位國內專長於中國近現代史之學者,針對此次研習營之主題,開設關於民國史事與檔案之專題討論課程,以及臺灣重要檔案典藏機構之典藏檔案介紹。




2. 座談會




擬邀請學者及參與活動之研究生,擬定主題,以座談會方式共同討論,藉以創造史學研究對話傳承契機。




3. 相關討論課程




擬邀請參與本次研習營課程講授之學者專家,先給予學員閱讀教材或相關資料,在活動中規劃討論時間,並在活動後期舉辦小組發表,營隊結束前,參與之研究生針對主題,發表研習報告。




4. 實地教學




實地走訪相關之檔案典藏機構及歷史性建物,規劃檔案及史蹟之教學課程,以達到了解檔案文物如何徵集、整理、典藏之流程,以及臺灣各檔案典藏機構之特色與所藏歷史文物。








七、  報名日期




即日起至2012430日 止,按報名收件時間依序錄取,截止報名後一星期內,將於中國近代史學會網站公告錄取名單,並個別寄發電子郵件通知。








八、  報名方式




本活動一律採電子信件方式報名,填妥報名表後,請寄至modernchistory@gmail.com,本會收到報名表後,將於一天之內以電子信件方式回覆,報名者若於一天之內未收到覆信,請務必再次來信或來電確認,以確保自身權益。








 




九、  繳費方式




報名者收到錄取通知信後,請於一星期內至郵局劃撥繳費,帳號:50194005,戶名:中國近代史學會。劃撥後,再連同報名表及匯款單據影本郵寄至「11605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 中國近代史學會收」或傳真到(022938-7803,即完成報名手續。








十、  師資陣容(依姓氏筆畫排列)




呂芳上(國史館館長)




呂紹理(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桶法(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周惠民(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文學院院長)




唐啟華(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莊樹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主任)




陳立文(國史館主任秘書、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陳進金(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張 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馮明珠(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劉維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十一、 保險說明




營隊活動期間,全程投保團體公共意外責任險。








十二、 活動網站




中國近代史學會:http://blog.yam.com/user/modernchistory.html








十三、 活動聯繫




楊善堯先生




e-mailmodernchistory@gmail.com




電話:0955-171428




 




報名表下載處:http://blog.yam.com/modernchistory/article/4867733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郭中翰兄介紹與張淑伶主編指正,謹將此短文分享給大家。





 





 





*引自《全球中央》NO.40 (20124月號),頁88-90





 





不能示弱!領導人為權為命拼健康





 





 [引言]歐美領導人無不重視運動與健康的重要,除了為自身健康外,也為贏得良好的公共形象。俄國總統蒲亭就曾在鏡頭前大秀自己的肌肉,美國總統歐巴馬的上籃英姿也不斷被重播。








編按:國家元首在處理繁忙的國政之外,和你我一樣都得面對生老病死。但因為高權重,他們的健康隱私特別引人關注,近年委內瑞拉、巴西、巴拉圭總統罹癌的消息就引起國際重視。領導人如何在公眾面前展現自己的健康形象、又如何面對身患重病的事實?且看本篇報導。





 





 





  皮國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在古代或現今極權國家,國家領導人健康情況,是不希望、或是沒有必要讓一般人知道太多的;甚至民間和官方在解讀領導人死因時,往往充滿矛盾與衝突,所謂領導人的健康,一般人無從置喙。





備受愛戴的美國已故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被傳記史家認為年輕時即罹患梅毒,還導致了晚年的憂鬱症。後來,更有人推測林肯其實是得了一種叫「馬凡氏症」的遺傳疾病,即使當年不被人刺殺,也已離死亡不遠。1990年代,有人竟提出以林肯的遺物做科學檢驗,看看到底生了什麼病,這顯示現今人們對國家領導人健康的好奇與疑問,有時比政治上的功績更耐人尋味。








當代領袖  個人健康成公共事務








西方國家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民主制度漸漸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國家領導人的健康情況,不但一般民眾關切,新聞媒體也大量捕捉,領導人的健康開始更廣泛地與政治事務和民眾日常生活的關心連結在一起。








領導人為了建立公共的健康形象,便希望透過媒體來塑造其清新健康的個人形象,以獲得選民的親睞;於是,領導人的養生法每每成為醫藥新聞的話題,甚至引領全民追求以某種方法達到健康之風潮。


 





曾連任美國四屆總統的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
),其健康在生前和死後都很受人關注。罹患小兒麻痺症的,靠著堅毅不拔的毅力,當選美國總統,並帶領美國人在二戰中取得優勢。但他長期坐在輪椅上,缺乏基本運動,在1936年就已有高血壓,卻一直拖延至療,甚至導致輕微中風、心臟病等問題。





 


羅斯福隱瞞病情  就職三月後猝逝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大戰一觸即發,新聞界對羅斯福的身體狀況一直很擔憂,羅斯福也只能硬撐,傳達自己很健康、一切沒問題的訊息。在1944年大戰打得難分難解之時,他連任第四屆總統,當時他的私人醫生出來背書:總統的健康情況一切正常。沒想到,羅斯福在就職典禮後三個月不到就因為腦溢血而猝逝。








大家於是對羅斯福最後幾年的健康狀況提出諸多質疑,甚至有傳言他應該是得了癌症,秘而不宣,就怕影響美國戰情。曾有一位醫生出來爆料,說他曾勸羅斯福放棄競選連任,好好休養,但遭到羅斯福拒絕。美國部分民眾甚至認為,羅斯福在雅爾達會議中的讓步,使得蘇聯涉入中國外蒙與東北地區的錯誤決策,是因為其身體出狀況,才導致做出如此不夠理智的判斷。





 


其實,就算羅斯福健康有狀況,他的腦筋依舊很清楚,因為該會贏得了蘇俄全力支持美軍對日作戰的籌碼,豈能言其不智?








至於當年和羅斯福一同出席開羅會議國際的已故總統蔣中正,非常重視養生,除了靜坐、洗冷水澡外,日常多喝溫開水且幾乎禁絕茶、酒、香煙、咖啡等刺激性飲品。又因其早年曾就讀軍校,所以特別重視紀律、整齊、清潔、衛生等身體觀。








蔣中正常常抱怨國人愛吐痰、衣服穿不整齊、彎腰駝背,吃飯時飯菜亂掉、沒有公共道德和基本禮節等惡習。他認為這是國人不懂得怎麼生活的象徵,易被外國人歧視,所以他在1934年發起「新生活運動」,就是要教民眾怎麼有尊嚴、有紀律的活著,進而凝聚全國的向心力。可惜,當時大多數中國人認為,如何每天吃飽飽、讓生活過得下去,恐怕比「整齊清潔」要來得更重要。








打造好形象  總統競相展現運動能耐





 


戰後,歐美的領導人無不重視運動與健康的重要,除了為自身健康外,贏得良好的公共形象絕對是考量的重點之一。最近很紅的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
),就曾在鏡頭前大秀自己的肌肉,展現其健康有力的身體;至於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本來就很喜歡打籃球,最近更搶搭林來瘋的熱潮,歐巴馬過去在球場和人拼鬥的影像,被不斷重播,也塑造了其健康的領導人形象。








回顧歷史,美國總統曾被稱為「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當然,工作壓力可能也是全球之冠,自羅斯福以來,不少美國總統都曾罹患心血管疾病與中風,例如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
)自1955年開始三年的時間,即歷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後來的美國總統,開始漸漸強調「運動」和「減肥」的重要性,也引領了新一代的健康觀。畢竟自抗生素發明後,心血管疾病很快地就取代傳染病而成為先進國家的大敵,美國幾個總統的呼籲可謂洞見。





 


例如尼克森(Richard Nixon)就非常注意運動,以保持充沛的體力;他曾表示,除了游泳外,每日步行5公里 已成了習慣。詹森(Lyndon
Johnson
)也聽從私人醫生的建議,致力於減肥。其他像是雷根(Ronald
Reagan
)、老布希(George H. W. Bush)、柯林頓(Bill Clinton)等也都熱愛游泳、慢跑、打高爾夫球。而亞洲的領導人,如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經是個胖子,後來體驗到健康的重要性,開始在晴天慢跑,雨天則踩室內腳踏車,偶爾也游泳。雖然尼克森後來還是中風了,且不管政治人物是作秀還是健身,透過媒體不斷宣傳,上行下效,其實一般人民還是受惠的。







倒是東西方的養生觀還是有若干不同之處,據說外交家顧維鈞的夫人曾把中國的養生術介紹給艾森豪,她說年紀大的人,不宜做高爾夫、騎馬、網球等劇烈運動。另外,美國人一人所吃的肉,等於中國人一家所吃的量,喝牛奶、吃垃圾零食過多。她認為,中國人之所以少得心臟病,是因為年老不做劇烈運動,多吃蔬菜少吃肉的結果。她的話或許有道理,因為現在台灣的生活水準比起六、七十年代確實高得多,餐餐有肉,飲食也逐漸西化,結果心腦血管疾病也隨之增加,這也是另一種飲食文化與新疾病的「西風東漸」吧。








長壽之外  還要活得健康且清醒








即使熱愛運動,似乎仍抵擋不住新的健康危機。雷根是美國最長壽的總統(93歲)。他熱愛運動、痛恨吸煙,每日固定服用多種綜合維他命和保健食品,避免吃油膩的食品,假日還會抽空登山,呼吸新鮮空氣,但晚年卻還是罹患阿滋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稱老年癡呆症)。這是難以置信的,因為沒有人會想到如此重視養生之術的雷根會罹患此病。








雷根在1994年被診斷出得了阿滋海默症,至2004年才過逝,但據其子回憶,雷根早在第一任期間(1981年)即出現身體異狀,例如與對手辯論時不知所措、平日忘東忘西等。他認為父親或身邊的人從未察覺總統可能罹患此病,如果確診,雷根應該會辭職。阿滋海默症至今仍無有效的治療方式,而在先進國家中,人口逐漸老化似乎是一個難以避免的困境,罹患此病的人數只會愈來愈多。








據雷根的女兒說:後來雷根整天臥病在床,很少醒來,不能走路也不能說話。貴為總統,晚景尚如此,一般平民百姓,家中若有長輩罹病,其生活將陷入困境與經濟負擔之重將可以預見。








台灣的人口平均壽命延長,但生育率卻屢創新低,導致人口老化迅速,領導人除自身健康要照顧外,也已不得不思考老人照護的新問題。看來,長壽已非各國領導人與民眾追求的為唯一目標,如何「健康且清醒」的活著,恐怕是今後最大的挑戰吧。End





 








 





圖說:(因有版權,就不放上來了,但歐巴馬打籃球那張真的很陽光)





歐巴馬上籃:各國元首無不樂意透過媒體傳達健康形象,圖為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的復活節活動中,與職籃球員一同打球。[歐新社] 








過世號外:羅斯福曾連任四屆美國總統,卻在就職典禮後不到三個月就猝逝,震驚國際。圖為1944913日 中央社貼出的相關新聞號外。[中央社]








雷根:雷根的兒子說,雷根擔任美國總統時就已經身體有異狀,如果當時發現是阿茲海默症,他應該會辭職。圖為1981年雷根與妻子在總統就職慶典中向民眾致意。[歐新社]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文化交流中的疾病觀」工作坊








題:二至十三世紀中國醫學中的痰症及其印度淵源


主講人:柯麗娜(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史語所訪問學員)




 




講 題:神奇抗菌劑 ? - 建構北里所鼠疫疫苗及血清的背後跨國知識脈絡及其運作,一個計畫初期的構思及成果報告




主講人:陳秀真(中研院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




 




主持人:李貞德(史語所/人社中心合聘研究員)




間:10142514:00




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主辦單位:中研院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




聯絡人:盧詩婷




聯絡方式:02-27898124




衛生史研究計畫網站 http://www.issp.sinica.edu.tw/hygien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TE: Friday-Saturday,
April 6-7, 2012





PLACE: 370
Dwinelle Hall, UC Berkeley





Description





The prevention, alleviation and cur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ills have been
central concerns of Buddhist traditions across Asia ,
as well as a major drive in the creation and promotion of healing rituals and
therapies. At the same time, monks 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spread and
circulation of medical knowledge beyond national borders, and Buddhist
institutions have provided fertile groun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of medical treatises and curative techniques.





The workshop Healing Texts, Healing Practices, Healing Bodies aims to be a
platform for scholars working in different fields of Buddhist studies to
explore the intersections of Buddhism and medical knowled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papers will analyze different therapeutic strategies emerging
from textual sources and ritual practices; discuss how discourses on physical
and mental illness have been constructed, represented and embodied; and examine
how conceptions of pollution and filth have informed notions of disease as well
as their treatment.





Schedule





Friday, April 6,
2012





2:30: Welcome by CBS and CJS Chair





2:45–5:00 — Section 1: Buddhism and Medicine in Dialogue





2:45–3:15: Janet Gyatso (Harvard)

Values and Ways of Knowing: Conflicts (and Confluences) Between Buddhism and
Medicine in Tibet





3:15–3:45: Andrew Goble ( Oregon )

Faith in Medicine: The Emergence of a New Medicinal Culture in Medieval Japan





3:45–4:15: Laura Allen (Independent Researcher)

Pox-gods, Sacred Buckets, and Big Red Babies: Late Edo
Print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4:15–4:45: Discussion chaired by Robert Sharf ( Berkeley )





5:00–5:30: Refreshments





 





Saturday,
April 7, 2012





10:00–12:15 — Section 2: Monks, Healers and their Texts





10:00–10:30: Amy Langenberg ( Auburn )

Female Herbalists, Midwives, and their Clientele in Early Buddhist India : A View
from the Vinaya Tradition





10:30–11:00: C. Pierce Salguero ( Penn State )

Buddhist Medicine in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Disease and Healing in the
Chinese Tripitaka





11:00–11:30: Paul Copp ( Chicago )

Buddhist Healers and their Handbooks: Scribal and Ritual Practice in
Manuscript Culture





11:30–12:00: Discussion chaired by Jake Dalton ( Berkeley )





12:00–1:30: Lunch Break





1:30–2:30 — Keynote Lecture





Shigehisa Kuriyama (Harvard)

The Buddhism of Western Medicine





2:30–2:45: Coffee Break





2:45–4:15 — Section 3: Illness, Pollution and Madness





2:45–3:15: Edward Drott ( Missouri )

The Meanings and Uses of Pollution in Late Heian Legends and Didactic Tales





3:15–3:45: Benedetta Lomi (Berkeley)

Healing Through the Six Syllables: Body and Medicine in the Rokujikyō-hō





3:45–4:15: James Robson (Harvard)

Monks, Monasteries and Mad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t
Monasteries and Mental Institutions in East Asia





4:15–4:45: Discussion, chaired by Regan Murphy ( Berkeley )





4:45–5:15: Plenary Discussion and Concluding Remarks
chaired by Benedetta Lomi





5:15: Reception





Please contact the 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cjs@berkeley.edu, 510‑642‑3156) or Benedetta
Lomi (b.lomi@berkeley.edu)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ieas.berkeley.edu/cjs/events/2012.04.06w.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