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史書資訊 (2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明季西洋傳入之醫學




 


 




范行准(作者)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 2012年7月1 )




叢書名:世紀人文系列叢書世紀文庫




 




本書是關於明末清初醫學史研究的典範作品,是研究中西交通史、明清學術史、基督教傳教史等領域學者的必參之書。該書卷一為緒論及傳略,傳略上為西人,收十人,傳略下為國人,收十二人;卷二為前期傳入之解剖生理學;卷三、卷四為後期傳入之解剖生理學上、下;卷五為藥物學;卷六病理與治療;卷七醫事教育;卷八探原;卷九反響。




 




目錄




序言

自序

卷一

卷二 前期傳入之解剖生理學

卷三 後期傳入之解剖生理學上

卷四 後期傳入之解剖生理學下

卷五 藥物學

卷六 病理與治療

卷七 醫事教育

卷八 探原

卷九 反響

後記

附:明季西來的醫學




 




 


 


 




http://www.amazon.cn/%E6%98%8E%E5%AD%A3%E8%A5%BF%E6%B4%8B%E4%BC%A0%E5%85%A5%E4%B9%8B%E5%8C%BB%E5%AD%A6-%E4%B8%96%E7%BA%AA%E6%96%87%E5%BA%93-%E8%8C%83%E8%A1%8C%E5%87%86/dp/B008MV7F5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存在的孩子:19-20世紀墮胎史


























 


 


系列名:歐洲社會文化史譯叢




I S B N7300156452




I S B N 139787300156453




作 者:()-伊夫勒納烏爾




裝訂/頁數: 平裝 / 36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2/05/31





內容:




《不存在的孩子:19-20墮胎史》從社會發展、人口變遷以及女權運動等方面,探討了法國19-20世紀墮胎問題的發展歷程。《不存在的孩子:19 -20墮胎史》作者讓-伊夫·勒納烏爾、卡特琳·瓦朗蒂匯集各方人士的觀點,反映了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性別、不同文化立場者對墮胎問題的迥異看法。通過對這一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倫理問題的特殊事件的全面討論,從一個側面再現了當時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社會狀況。




 




目錄:




引言

父親、孩子和國家

當代的突破

第一章 醫療性墮胎的問題:要母親,還是要胎兒?

一場辯論的由來(1609—1852

醫學會表態

做法被認可,但是不易被人接受(1852—1939

第二章 新馬爾薩斯主義和墮胎權

從馬爾薩斯主義到新馬爾薩斯主義

從文學到公開辯論

從醫療性墮胎到墮胎權

新馬爾薩斯主義的矛盾:是主張墮胎權,還是勸阻?

女權主義和新馬爾薩斯主義:對婦女自由處置自己身體的權利的含糊態度

第三章 墮胎,關乎國家存亡的問題(1870—1920

墮胎:習俗與表現

墮胎罪

第四章 朝著墮胎輕罪化邁進

一種很少受到懲罰的罪行

爭取墮胎輕罪化的斗爭:是重罪還是輕罪?

第五章 懲治墮胎的徹底失敗(1923—1944

成問題的1923年法

家庭法典到維希政府:懲治獲得明顯的勝利

第六章 消除禁忌(1944—1972

1944—1956
:一致譴責墮胎

1956—1962
:避孕,是防止墮胎的措施嗎?

1962—1970
:禁忌的終結

1970—1972
:邁向墮胎自由化

第七章 從法律的自由化到婦女的解放(1973—1979

1973
年草案:雷聲大,雨點小

韋伊法:自由解決方案來之不易的勝利(1974


從有條件的自由到解放(1975—1979

第八章 墮胎權深入人心(1980—2001

寬容,還是自由?

困獸猶斗

結束語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207250&pf_id=99E155q7K100i 72F 105p 68L 110g 128jHXqQLc188SxV#AA




 




 




诗词 文学 医学 疾病 历史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代涉醫文學與醫藥文化




 




作者:樹芹
(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1 (201271)




叢書名: 敦煌西域文明與中國傳統文化叢書




 




《唐代涉醫文學與醫藥文化》的寫作截止唐代,主要論述唐代涉醫文學。主要內容如下:傳世文獻中唐代的詞、文、小說類涉醫作品;傳世文獻中唐代的涉醫詩;敦煌發現的涉醫作品;主要論述唐代涉醫文學反映的醫學思想;唐代涉醫文學創作的文化成因;唐代涉醫文學對後世的影響。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涉醫文學創作的緣起

第一節 中國古代哲學與中國古代醫學

整體觀

天人合一觀

陰陽五行說

氣本論

形神觀

經脈學說

第二節 中國古代哲學與中國古代文學

文道觀

言志說

文氣論

第三節 中國古代醫學與中國古代文學

醫學與文學在發生學上的內在聯繫

醫學與文學相通的哲學理論基礎

醫學與文學會通的歷史文化淵源

小結

第二章 唐以前的涉醫文學概況

第一節 先秦兩漢時期的涉醫文學

先秦時期的涉醫文學概況

秦漢時期的涉醫文學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涉醫文學

第三節 隋朝的涉醫文學

小結

第三章 唐代涉醫文學的主要內容(上)

第一節 唐代涉醫文學總述

第二節 唐文中的涉醫作品

第三節 唐五代詞中的涉醫作品

第四節 唐代筆記小說中的涉醫作品

小結

第四章 唐代涉醫文學的主要內容(中)

第一節 唐代涉醫詩概述

第二節 唐代的藥名詩

第三節 與藥草採制使用有關的涉醫詩

第四節 與飲食療法有關的涉醫詩

透疹下熱之竹筍(笱)

競春圖說桃李杏

滋潤清腸話柿餅

石榴能殺寄生蟲

諸葛行軍稱蕪菁

止血通便數萵苣

薏苡蕨菜有妙用

椰子檳榔堪解暑

第五節 與醫療技法、方劑、保健有關的涉醫詩

小結

第五章 唐代涉醫文學的主要內容(下)

第一節 敦煌變文中的涉醫作品

第二節 其他敦煌文學中的涉醫作品

小結

第六章 唐代涉醫作品所反映的思想與文化

第一節 唐代涉醫作品中的醫學思想

醫相同功——懸壺濟世利蒼生

養生保健——不治已病治未病

精研醫理——醫道精通合天道

形與神俱——服食煉藥益壽康

栽花種藥——回歸自然大自在

第二節 唐代涉醫作品中的文化現象

藥名中的文化資訊

詩歌中的仙道人物

詩歌中的醫藥古跡

詩歌中的醫藥民俗

文士們的杏林情懷

第七章 唐代涉醫文學創作的成因及影響

第一節 唐代涉醫文學創作的成因

第二節 唐代涉醫文學對後世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http://www.amazon.cn/%E5%94%90%E4%BB%A3%E6%B6%89%E5%8C%BB%E6%96%87%E5%AD%A6%E4%B8%8E%E5%8C%BB%E8%8D%AF%E6%96%87%E5%8C%96-%E9%83%AD%E6%A0%91%E8%8A%B9/dp/B008WYHMYI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Volker Scheid編輯的新書,除了有歷史的關懷,也有臨床發展的思考。





 





East Asian
Medicine into Contemporary Healthcare





 





Volker
Scheid and Hugh MacPhersonIntegrating
(Editor)





Paperback: 256 pages





Publisher: Churchill Livingstone; 1 edition
(December 20, 2011)





Language: English





 





Book Description





Traditional
East Asian healthcare systems have moved rapidly from the fringes of healthcare
systems in the West towards the centre over the past 50 years. This change of
status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s presents their practitioners with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s the focus shifts from one of opposition towards
one of integration into biomedically dominated healthcare systems.





Integrating
East Asian Medicine into Contemporary Healthcare examin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integrating East Asian medicine into Western healthcare systems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Volker Scheid and Hugh MacPherson bring
together contributions from acknowledged experts from a number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 including clinical researchers,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historians, medical anthropologists, experts in th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to examine and debate the impact of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movement on the ongoing modernization of East Asian
medicines. The book consider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are
the values, goals and ethics implicit within traditional East Asian medical
practices? . What claims to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are made by East Asian
medical practices?





.What is
at stake in subjecting these medical practices to biomedical models of
evaluation?





. What
constitutes best practice? How is it to be defined and measured? . What are the
ideologies and politics behind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East Asian medical
practices into modern health care systems?





. What
can we learn from a variety of models of integration into contemporary
healthcare?





 





 





Volker
Scheid and Hugh MacPherson‘s Integrating East Asian Medicine into
Contemporary Healthcare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11) is the result of a wonderfully transdisciplinary project that aims to
bring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of East Asian medicine together in a common
dialogue that also informs and is shaped by cutting-edge work in Science
Studies. Not a typical conference volume, the book is instead the result of
years of continuing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editors and authors, and celebrates
the spirit of collaborative work in every aspect of its structure and material.
The chapters collectively explore some key ideas that thread through the work
and are of broad relevance to the histories and practices of health and
healing: the nature of “authenticity” in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health
practices; the problem of standardization; learning through best practices and
best practitioners; and the changing and plural nature of evidence and proof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material covered in the book is extended and
deepened in a series of vignettes that each illustrate exemplary phenomena,
texts, settings, or concepts relevant to the chapters in which they are
embedded.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with both co-editors about the book, the larger
intellectual and practical goals that inform it, and the history and potential
futures of their collaboration. It was a very enjoyable conversation about a
fascinating project, and I hope you’ll enjoy!





* A quick
note: You’ll notice that there’s an echo on this one due to a rare circumstance
with a three-way Skype call during which not all participants had earphones
handy. Because there was a lot of good material, we decided to post it
regardless of the echo. Apologies for that! We’re working on trying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is kind of audio issue for future interviews, to the extent
possible. Thanks for listening!





 





 





 





http://www.amazon.com/dp/070203021X/?tag=newbooinhis-2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2010年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辦的A New Look at Chinese History
through the Lens of Gender: A Research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Sharing Workshop
and An Exhibition of Quotations and Books
研討會論文集已經出版。





 





書訊:性別視野中的中國歷史新貌





A New Look At Chinese
History Through The Lens of Gender





 









201207





社科文獻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是第一部從專題史切入,構建性別視野中中國歷史新貌的論文集,來自海峽兩岸、香港地區、美國及加拿大的作者分別通過發掘個別專題領域之性別內容而共同參與改寫歷史、構建歷史新貌的初步工程。有關討論牽涉30多個不同領域中的性別課題,雖未臻齊備,但已嘗試盡力包羅,希望能啟動以性別思維補充甚至重寫歷史之長遠工作。外篇部分則主要選錄中外名家導航性語錄,內容圍繞性別視野如何有利於提升我們對歷史之理解,包括整體性論述和斷代或分期論述。







作者簡介







  劉詠聰,香港浸會大學歷 史系 教授、美國國務院富布萊特學人暨波士頓東北大學歷史系訪問教授。





 





 







目  錄







 





導 言……………………………………………………………………劉詠聰/1





                  內 篇 上





存在?不存在?





  ——女性與中國古代政治史………………………………………鄧小南/3





性別視野中的中國社會史新貌 …………………………………………林麗月/11





最近中國法律史研究中的婦女與性別問題
………………………李貞德/24





性別視野中的中國醫療史新貌………………………葉山(Roin D.S.Yates)著 林 凡 陳永明 譯/31





地方史與婦女/性別議題:一個研究案例的啟示
………………葉漢明/34





性別視野中的中國民族史教學與研究 …………………………………金由美/42





性別視野中的中國軍事史新貌……………………………葉山(Roin D.S.Yates)著 林 凡 譯/48





陰陽之性:中國性文化史研究路徑初探 ……………………………杜芳琴/51





性別視野中的儒學思想史新貌 ………………………………………呂妙芬/68





性別視野中中國文學史的困擾與進展——謹以此文紀念鐘慧玲教授(19502010)………………………………方秀潔 著 李小榮 王志鋒譯/80





性別視野中的中國史學史新貌 ……………………………………劉詠聰/87





佛學院課程性別議題缺席的意涵——以臺灣為例
…………………陳玉女/102





明清女性繪畫——作為男性畫史的附屬存在
………………………李 湜/113





性別視野中的服飾文化史新貌 ……………………………………盧嘉琪/126





                  內 篇 下





考古材料中的性別訊息 ………………………………………………陳昭容/139





性別史與經濟史 ………………………………………………………陳慈玉/145





性別視野中的消費文化史 ……………………………………………巫仁恕/149





社會性別視野中的科技史 …………………………高彥頤
著 陳永明 譯/152





從性別思考禮儀,由禮儀觀察性別 …………………………………衣若蘭/156





中國婦女教育史研究評析 …………………………………………周愚文/161





性別視野中的考試制度史 ………………………………………呂凱鈴/164





當體育遇上性別 ………………………………………………遊鑒明/167





兒童史研究與性別視野 ………………………………………………周愚文/171





性別視野中的新移民史研究 ………………………………………李國彤/174





幫會史中的女性 ……………………………………………………邵 雍/178





道教女性與女性道教 ……………………………………………張 穎/181





性別視野中的中國基督教史研究 ……………………………陶飛亞/185





古文字材料中的性別研究訊息 ………………………………陳昭容/190





經學史的性別內容 ………………………………………………劉詠聰/195





性別與書法史 ……………………………………………………胡 纓/199





中國詩詞史的性別面貌 ……………………………………………張宏生/202





性別視野與中國小說史 ………………………………………………吳存存/206





性別視野中的中國戲曲史 …………………………………………華 瑋/209





性別視野中的中國文評史新貌 ……………………………………楊彬彬/212





性別視野中的尺牘史 ……………………………………………鄭愛敏/216





家訓文獻的性別面貌 …………………………………………何宇軒/219





                  外  篇





語錄 整體論述 ………………………………………………………/225





語錄 分期論述 ………………………………………………………/242





附錄 性別視野中的中國歷史新貌:研究與教學經驗交流會暨語錄及書籍展覽活動紀要
…………………………………鄭愛敏/269





後 記 ………………………………………………………………………/279







英文目錄







 





 





 





http://www.ssap.com.cn/Shop/BookMainContent.aspx?ProductManager_Id=2012073018180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吳一立教授貼出的介紹。內容有涉及到道教養生、內視、冥想修練等內容,結合圖像與藝術史理論,喜歡的朋友可以參考。





 





 





畫說真實:中國傳統的道教視覺文化





Picturing the
True Form: Daoist Visual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Shih-shan Susan
Huang





 





Hardcover: 500 pages





Publisher: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August 13, 2012)





About the Author





Shih-shan Susan Huang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Art History at Rice University
(Ph.D., Yale University )





 





 





Picturing the True Form investigates the long-neglected visual culture of Daoism , China ’s
primary indigenous religion, from the tenth through thirteenth centuries with
references to earlier and later times. In this richly illustrated book, Susan
Huang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mapping of Daoist images in various media,
including Dunhuang manuscripts, funerary artifacts, paintings, and other
charts, illustrations, and talismans preserved in the fifteenth-century Daoist
Canon. True form (zhenxing), the key concept behind Daoist visuality, is
not a static picture but entails an active journey of “seeing” underlying and
secret phenomena through a series of metamorphoses.





The book’s structure mirrors the two-part Daoist journey
from inner to outer. Part I focuses on inner images associated with meditation
and visualization practices for self-cultivation and longevity. Part II
investigates the visual and material dimensions of Daoist ritual. Interwoven
through these discussions is the idea that the inner and outer mirror each
other and the boundary demarcating the two is fluent. Huang also reveals three
central modes of Daoist symbolism—aniconic, immaterial, and ephemeral—and shows
how Daoist image-making goes beyond the traditional dichotomy of text and image
to incorporate writings in image design. These particular features distinguish
Daoist visual culture from its Buddhist counterpart.





 





參考:





http://www.amazon.com/Picturing-True-Form-Traditional-Monographs/dp/0674065735





http://www.hup.harvard.edu/catalog.php?isbn=9780674065734&content=book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姜學豪(Howard Chiang)博士分享他的書訊,學豪兄是普林斯頓大學History
of Science
博士,現正服務於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 Coventry,
UK
)
,擔任助理教授一職。姜博士著作等身,主要關注近代中國的性別與科技史議題。這本預定出版的書是2009年在普林斯頓舉行的一場研討會論文集,是有關中國跨性別歷史的新研究。


 




 




預書訊:Transgender China


 




 




Hardcover: 304 pages




Publisher: Palgrave Macmillan (December 24, 2012)




Language: English




 




Book Description:



In the vibrant field of queer Asian studies,
scholars to date have paid scant attention to transgender topics. Meanwhile,
despite its already sophisticated focus on gender non-conformity, Western queer
studies exhibits an equally pressing problem: the conspicuous absence of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f transgenderism in Northeast Asian
society and culture. This volume responds to the convergence of these
limitations. By bringing together experts with diverse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in the China field, from
cultural studies to history to musicology, Transgender China makes a timely intervention whereby
emergent Sinologists explore previously untapped terrains across mainland China , Hong Kong, and Taiwan to inaugurate the field of
Chinese transgender studies.




 



About the Author




Howard Chiang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




 



 



http://www.amazon.com/Transgender-China-Howard-Chiang/dp/023034062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海探驪︰中國醫學史研究新視野





 





   作者:張效霞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內容大鋼





《醫海探驪--中國醫學史研究新視野》(作者張效霞)以嶄新的視角對中國醫學史有關問題進行了探討。「醫史通論」是關於中國醫學史學科理論、研究方法的思考;「內史研究」是有關醫家醫籍的考證、歷史事實和發展過程的論述;「外史探索」是從社會史、思想史、文化史的角度對歷史上疾病、醫療及相關問題的探討;「醫林雜談」是一組關於中醫學科性質、理論來源、發展道路等的雜文。《醫海探驪--中國醫學史研究新視野》資料翔實,以史帶論,史論結合,說理清晰,視角獨到,行文流暢,圖文並茂,頗具資鑒價值。





 





作者介紹





張效霞

張效霞,博士,男,1970年生,山東萊蕪人。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醫史文獻分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要致力於以發生學方法對中醫基礎理論進行歸真返璞的整理研究,重還中醫之本原。曾出版《回歸中醫——對中醫基礎理論的重新認識》、《無知與偏見——中醫存廢百年之爭》專著2部。





 





目錄





醫史通論

中國醫學史研究應打破以近代科學為標準的框框和格局

為什麼中國醫學史在近代成為顯學?

中國醫學史分期問題之我見


論醫學史與醫史學之分野

關於醫學起源問題的思考

內史研究

周代醫官考析

秦代醫官考析

漢代醫官考析

今本《脈經》的《傷寒雜病論》內容非王叔和原本所固有

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成書年代考訂

《針灸甲乙經》書名卷數考異及「甲乙」本意考

皇甫謐籍貫考辨

有關皇甫謐生平幾個問題的考證

為什麼這個錯誤傳播了50——論「校正醫書局」

當為「校正醫書所」

「邪自口鼻而人」之本義考

《吳醫匯講》是最早的中醫雜誌嗎?

略論經絡起源與形成的歷史過程


從中醫進修到西醫學習中醫

中西醫結合發展歷程鉤沉

中西醫結合與中西醫匯通的比較研究

中西醫結合「指示」出台的背景、經過及其精神實質

新中國中醫古籍整理的歷史、成績與經驗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藥管理體制的變革歷程

中藥注射液的鼻祖——柴胡注射液

外史探索

「醫不三世」考辨

唐代「以肥為美」理念的原因分析

唐代製糖新法的傳人與口齒科的設立

脈枕文化瑣談

「越醫」散論

醫林雜談

論中醫首先是文化

只有中醫具有雙重屬性嗎?

中醫是科學嗎
?

中醫理論主要是從實踐中得來的嗎
?

論中醫文化研究與中醫理論發展的辯證關係


尋找中醫與現代科學的結合點——由「當代畢舁」

逝世所想到的

中醫藥「申遺」的理性反思

「以不變應萬變」是中醫最大的特色和優勢

正確的抉擇,惟一的出路

中醫科普著作的喜與憂






 





http://tl.zxhsd.com/kgsm/ts/big5/ 2012/06/02 /2267725.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套原由聯經出版社出版的生命醫療史系列論文集,現在也由大陸的中華書局出版了。這樣將研究成果推出去,或許更能讓臺灣的醫療史研究成果讓漢語文學界熟知。讓我驚訝的是,還挺便宜的啊。




 




 


































































































《性别、身体与医疗--生命医疗史系列》




丛 书 名:生命医疗史系列




定 价:69




作 者:李贞德 主编




发布日期:2012-7-31




内容简介:




身体史的研究可以限于生老病死的基本经验,也深具潜力发展出对国家、社会乃至宇宙的各种譬喻。本书主要从性别化的身体观和医疗化两个角度,收录探讨性别、身体与医疗交互作用的九篇论文,其中虽涉及对性与美的欲望,但大多则专注于产育的母体。读者阅毕,或不难察觉,妇科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充斥着母体与欲望之体的斗争。




 



 



《帝国与现代医学--生命医疗史系列》




丛 书 名:生命医疗史系列




定 价:82




作 者:李尚仁 主编




发布日期:2012-7-31




内容简介:




医学在近代帝国的扩张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建构殖民现代性与塑造被殖民者身分认同的关键力量。研究东亚的现代医学史,必然会触及到殖民与后殖民研究的课题。要理解现代医学扩张的历史,国家疆界与国族主义的分类范畴无法提供适切的分析架构。本书企图超克国族主义史学的局限,透过跨帝国的研究视野和新的史学想像,来探讨帝国与现代医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




 



 



《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生命医疗史系列》




丛 书 名:生命医疗史系列




定 价:98




作 者:林富士 著




发布日期:2012-7-31




内容简介:




公元二到六世纪,中国社会至少遭遇到三十八次大疫的侵袭,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接二连三的死亡或是在瘟疫的阴影下过活。在这段时间,东汉帝国崩解,中国的政治由大一统的格局走向分裂与多元。而在宗教方面,新兴的本土道教和外来的佛教逐渐茁壮长大,传统的巫觋信仰则大力推动厉鬼崇拜,并广设祠庙与神像。这些历史现象,彼此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从本书所收录的17篇论文可以得到解答。




 



 



《从医疗看中国史--生命医疗史系列》




丛 书 名:生命医疗史系列




定 价:92




作 者:李建民 主编




发布日期:2012-7-31




页 数:636




字 数:63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轴在中国史,期待借由医疗、养生、疾病、卫生等史学新领域,重新反思中国历史发展核心的政治、社会、文化变迁等等。医疗介入历史中的生老病死,涉入不同时代与地域的生活态度与对健康的追求,包含人们对宇宙的想像及其政治的意涵,同时也呈现过去的医生团体与其他团体之间的关系,展现中国历史多层次的独特风貌。







 




http://www.zhbc.com.cn/book_view.asp?bid=1062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致命元素:毒藥的歷史





原作名: The Elements of Murder a History of Poison
作者: [] 約翰·埃姆斯利John Emsley

譯者: 畢小青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12-6



作者:


約翰·埃姆斯利(John Emsley)博士,曾在倫敦大學從事20年化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現為英國劍橋大學化學系駐校科學作家。他於2003年獲德國化學會頒發的作家獎。著有《分子博覽會》、《食物過敏的原因及其預防》、《磷元素令人震驚的歷史》、《構造大自然的基礎材料》、《虛榮心、生命力與生殖力》等多部科普暢銷書。其著作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暢銷世界各國。作品《消費者化學指南》於1995年獲得羅納-普朗克科學圖書獎。



內容:


汞、砷、銻、鉛、鉈,這些元素週期表上的呆板符號,矛盾而奇特的牽系著古往今來的歷史:科學的進步和環境的污染,、奢華的享受和帝國的毀滅、壯體的良藥和謀殺的工具,以及離奇死亡的偉人和狡猾邪惡的投毒者……本書所寫都是真實的事件,因此它才令人警醒和深思。


  其實這些元素離你都不遠,飲食、吸煙、化妝、染發、裝修、尾氣,你幾乎每天都面臨著重金屬超標的風險。


  本書描述了人類發現、開採和利用如上這些元素的歷史,以及他們給人類帶來的利益和污染,解釋了這些元素被人體攝入後的發病機理、症狀,以及解毒方法等,還特別穿插了歷史上一些偉大人物的神秘疾病、離奇死亡和一些至今仍有爭議的謀殺案件,這使本書像小說一樣饒有趣味。[



目錄:


第一章 煉金術中的有毒元素


  汞


  第二章 我們都受到汞的毒害


  第三章 發瘋的貓和發瘋的制帽工:汞中毒事件


  第四章 詩人與毒藥


  砷


  第五章 無所不在的砷


  第六章 潛伏在我們身邊的砷


  第七章 惡毒的砷


  第八章 再次討論謀殺:弗洛倫絲·梅布裏克的罪行


  銻


  第九章 包治百病的銻


  第十章 銻的安魂曲


  第十一章 塞維林·克拉索威斯基(化名喬治·查普曼)


  鉛


  第十二章 鉛的帝國


  第十三章 鉛與死亡


  第十四章 用鉛實施的謀殺


  鉈


  第十五章 鉈讓你禿頂


  第十六章 格雷厄姆·


  第十七章 其他有毒元素




http://baike.baidu.com/view/676666.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臺北大學陳重方學弟提供的訊息,僅貼出有關醫學的。史學類書籍的出版量大,請參考原PDF




 




 2011—2020年中國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




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  2012




 




六、科學技術類




科學技術類分醫學(10項)、農學、農藝、園藝(6項)、天文、水利(2項)、工藝(2項)、資料彙編(3項)五部分,共計23項。




 




(一)醫學




 




序號389




項目名稱 古佚醫學叢書★




整理者馬繼興、萬少菊等10餘人




整理方式輯佚、點校




卷冊數26




字幅數1500萬字




出版單位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




 




序號390




項目名稱 國家珍貴古籍(中醫類)影印叢書




整理者余瀛鼇等




整理方式影印




卷冊數40




字幅數待定




出版單位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




 




序號391




項目名稱 臺北故宮珍藏版中醫手抄孤本叢書




整理者陳仁壽等




整理方式彙編、影印




卷冊數20




字幅數待定




出版單位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




 




序號392




專案名稱 100種珍本古醫籍整理研究集成




整理者曹洪欣




整理方式彙編




卷冊數100




字幅數45000




出版單位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




 




序號393




專案名稱 中醫古籍孤本大全




整理者薛清錄等




整理方式影印




卷冊數50




字幅數1500萬字




出版單位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




 




序號394




項目名稱 聖濟總錄校注




整理者王振國、 郭 君雙、楊金萍、何永、劉耀、金秀梅、張燦玾審定




整理方式校注




卷冊數200卷,2




字幅數250萬字




出版單位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




 




序號395




項目名稱 《道藏》醫籍校注




整理者 金芷 君、閆輝、荊麗娟、丁潔




整理方式編選、校注




卷冊數2




字幅數約260萬字




出版單位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




 




序號396




項目名稱 實用臨床醫部全錄★




整理者王永炎主編




整理方式資料彙編




卷冊數待定




字幅數1500萬字




出版單位待定




出版時間20152020




 




序號397




項目名稱 臨床各科古方選粹★




整理者中國中醫研究院編,余瀛鼇主編




整理方式編選




卷冊數待定




字幅數600萬字




出版單位待定




出版時間20152020




 




序號398




專案名稱 中醫古籍詞語譜




整理者段逸山等




整理方式辭書編纂




卷冊數2




字幅數約300萬字




出版單位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




 




 




另有歷史類120項,請參考:http://www.gapp.gov.cn/cms/cms/upload/info/201207/760712/134268454631026057.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書訊:毒物簡史


 


 


作者:史志誠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1( 2012年4月1 )


外文書名: A Brief History of Poison


精裝: 830(蠻貴的)


 


內容簡介:


史志誠編著的《毒物簡史》是一部關於毒物,毒理科學、毒物管理和毒物文化的歷史專著。自然界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有毒有害物質。人類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在尋找食物、防治疾病的過程中認識了毒物和藥物,積累了鑒別毒物與救治中毒的豐富經驗,在探明中毒機理、處置毒物引發的中毒和毒性災害過程中發展了毒理科學;在創造安全生產和優美生活環境的鬥爭中,譜寫了許多精彩的歷史篇章。因此,毒物的歷史、毒理科學史、毒物管理史和毒物文化史成為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科學史和社會科學史研究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當今突發性、群體性中毒事件屢有發生的情況下,人們迫切需要瞭解毒物的歷史和文化,以史為鑒,嘉惠未來。作者採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台的現代史學研究方法,系統而簡明地總結了3000多年來人類同毒物鬥爭的歷史,使之成為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本書對於如何認識毒物與救治中毒,如何保障生態安全、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如何處置中毒事件、毒性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治理環境污染,創造安全生產和生活條件等方面,具有現實的應用價值。同時本書還介紹了當代解毒、防毒、除毒、脫毒、戒毒的先進技術及成敗經驗,闡述了歷史上禁毒,禁酒的成敗經驗,對進一步完善和制定毒物管理、毒品管理、煙草控制及其相關的法律、法規具有重要意義。《毒物簡史》可供從事毒理研究、食品安全、生態安全、生物安全等專業的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借鑒,並對廣大醫務工作者以及反恐應急處置的工作人員有一定參考價值。


 


目錄


前言
1章 毒與生命
2章 細說毒物
3章 成癮之毒
4章 中毒奇案
5章 毒性災害
6章 毒理科學
7章 解毒防毒
8章 毒物利用
9章 毒物戰爭
10章 毒物文化
11章 毒物管理
12章 人物傳略
研究毒物歷史的當代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後記


 


 


http://www.amazon.cn/%E6%AF%92%E7%89%A9%E7%AE%80%E5% 8F %B2-%E5% 8F %B2%E5%BF%97%E8%AF% 9A /dp/B0087YPLS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醫陶弘景研究


 


    者:劉永霞


出版社:巴蜀書社


出版日:2012/05/01


 


內容簡介:


《道醫陶弘景研究》主要分六章來說明道醫陶弘景在醫藥學方面的貢獻:第一章是高道兼名醫雙重身份解析,從醫與道的同源性繼承家學與道教重醫、行醫的傳統兩個方面分析了陶弘景既是高道又是名醫的原因;第二章是《本草經集注》本草學上的突破,主要從《本草經集注》的藥性論、診病與用藥的關系以及《本草經集注》的特點與影響等幾個方面介紹了陶弘景的本草學成就;第三章是《肘後百一方》救急方藥的撰要,主要分析了《肘後百一方》中常見的內科病、外科病及其特點;第四章是《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五臟病證的詳釋,主要分析了用來作為修道輔助的藥方;第五章是道家其他養生保健法,主要介紹了導引按摩與房中養生等既可保健又可祛病的養生功法;第六章對陶弘景醫術的特點進行了總結,指出陶弘景的醫藥學思想以易學為本的特點,并對陶弘景強調醫德的主張進行了肯定,最後說明了這些特點背後的道教基本價值觀。


 


作者:


劉永霞 1973年生,甘肅秦安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歷史學博士後,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哲學博士。曾任西北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文化史室。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道教文化史、魏晉南北朝道教、道教文物與藝術。已在《道家文化研究》、《宗教學研究》、《求索》、《道學研究》、《中華文化論壇》、《弘道》等學術刊物發表文章30多篇。


 


目次:



引 言
一 陶弘景醫藥學研究回顧
二 本書的主要內容與特點
第一章 高道兼名醫——雙重身份解析
第一節 醫與道的同源性
一 醫與道共同的思想基礎——陰陽五行思想
二 醫與道共同的巫鬼信仰來源
第二節 繼承家學與道教重醫、行醫的傳統
一 繼承家學與撰述醫書
二 道教重醫、行醫的傳統
第二章 《本草經集注》——本草學上的突破
第一節 《本草經集注》的藥性論
一 《本草經集注》的寫作緣由
二 《本草經集注》的藥性論
第二節 《本草經集注》的診病、用藥與影響
一 病源說
二 診病與諸病通用藥
三 《本草經集注》的特點與影響
第三章 《肘後百一方》——救急方藥的撰要
第一節 《肘後百一方》中常見的內科病
一 危急假死病類藥方
二 心腹胸肋病類藥方
三 腎肺脾病類藥方
四 胃膽病類藥方
五 外感傳染病類藥方
六 風邪類藥方
七 雜病類藥方
第二節 《肘後百一方》中的外科病
一 皮膚科類藥方
二 五官科類藥方
三 消化科類藥方
四 解毒類藥方
第三節 《肘後百一方》的特點
一 對中國古代傳統方劑學的繼承
二 驗方多而實用
三 治法簡單且取材方便
四 具有宗教鬼邪致病的神學色彩
第四章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五臟病證的詳釋
第一節 辨五臟病證
一 辨五臟病證的意義
二 五臟病證及醫方
第二節 治瀉及勞損方
一 五臟瀉方
二 救諸勞損病方
第三節 《輔行訣》的特點
一 組方有著固定模式
二 藥物的五味與五行相配伍
三 經方及名稱的道教色彩
四 與《湯液經法》關系密切
第五章 道家其他養生保健法
第一節 導引與按摩
一 導引與保健
二 導引與祛病
第二節 房中養生
一 房中術作為命本的重要性
二 房中術的持守中和之道
三 房中術的方法與禁忌
四 房中術與命理學
五 上清派房中術的特點
第六章 陶弘景醫術的特點
第一節 以易為本的醫藥學思想
一 持守中和——醫道之本
二 辨證治療——醫術微旨
第二節 重視醫德
一 陶弘景之高尚醫德
二 陶弘景的醫德所體現的道教價值觀
附錄:《本草經集注》殘卷
參考文獻
後記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922087&pf_id=99E155q7K100i 79F 105p 72L 113g 128jHXqQLc188SxV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介紹豐恩學弟的新書!




 




 




救命:明清中國的醫生與病人-文明叢書18




 




作 者:涂豐恩




裝訂/頁數: 平裝 / 168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2012/07/04




 




內容簡介:




兩位醫生,和兩個不同的生命。一個他,只能想著科舉及第,獲取功名;另一個他,早已在文人圈中聲譽崇隆,備受敬重。兩個看似悖反的生命故事,卻一同帶我們進入另一個時空裡,複雜而多樣的醫療情境。




這是三百年前的世界,人們同樣遭受著生老病死的折磨。不同的是,在那裡,醫生這個職業缺乏權威,病人對自己的身體與疾病,卻是充滿意見;在那裡,醫生不能好整以暇地坐在診療室中,等待病人上門掛號,反而得巡迴各地,為了看病而四處奔波;也是在那裡,醫生面對著各種挑戰與詰問,他們透過各種手段,贏得病人及其家人的信賴。這是由一群醫生與病人共同交織出的歷史,關於他們之間的信任或不信任,他們彼此的互動、協商與衝突。




涂豐恩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曾任職於臺大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目前就讀於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 文明學系 博士班,主要研究興趣是不同文化對身體、醫療與衛生的認識和想像,及其演變的軌跡;對感官、自然與動物的歷史也充滿好奇。不讀書的時候,喜歡旅行。喜歡五月天、村上春樹和駱以軍。




自序

一本書的寫作有時是段漫長的旅程,哪怕是這樣一本小書。



本書從我的碩士論文脫胎而來,主要論點與架構大致相同,但文字上做了不少修改。學位論文需要遵從嚴謹的格式,維持一定的寫作模式。學院派的歷史研究尤其講求證據,講究每一個論點的來源。這些規範都有其根源與道理,他們構成了現代學術研究的基礎與價值所在。



文明叢書的形式容納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在改寫的過程中,我刪除了註腳,將部分的引文改寫為現代白話文;更重要的是,嘗試加入更多敘事的面向,甚至是想像的層面。我希望能因此讓內容更有趣,更能引人入勝一些,避免像個辯論場上急著打倒對手的隊員——儘管這項努力可能不盡成功。



這種說法或要讓嚴謹的歷史學者感到緊張:歷史如何能想像?虛構的想像難道不是歷史研究的大忌?但我們或也可以反過來問,如果缺乏想像,歷史的寫作如何可能?歷史研究依憑著遺留下的史料,企圖重建過往的世界。可是過往的世界如此複雜,相對於那個無比豐饒的過去,我們所能掌握的斷簡殘篇、隻字片語顯得如此稀少,如此不足。在史料的空白之處,我們只能用想像力填補。



2007
年的夏天,為了進行這項研究,我到了徽州。那是個格外炎熱的夏天,但那一個月中所見到的人事物,都在我心裡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至今仍歷歷在目。每個早上,我從旅社出發,搭著長途巴士,到徽州的各個鄉間。沿途的景色時常引發我無限的想像。我想像,在兩三百年前的人們如何在此地生活,他們與我們的差異有多少?我同時也充滿著疑問:如果只憑藉著文字,我們真能了解他們的生活、想法與感覺嗎?就算有了實地的田野調查,又能有多少幫助呢?對此我沒有肯定的答案,只能說我們努力地尋找歷史的真相。我們也許像是瞎子摸像,但也不完全是憑空想像。在史料與想像之間穿梭,我們盡可能準確地捕捉異時空中發生過那些事。



這並不容易。但我特別喜歡法國歷史學家布洛赫(Marc Bloch)的一段話,他說:「歷史學家這一行業,我認為是在從事找尋、發掘與重構的工作,這是一項美妙的行業,但也是一項困難的行業,要做的好,必須投入相當的工作,
擁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具有一項真實的智識力量:好奇、想像、組織能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




那年夏天我也見到了幾位老中醫師。他們大多出身醫生世家,不僅醫技高明,對於地方上的醫學傳統與文化也是瞭若指掌,並且慷慨分享。我從他們身上得到了許多重要的資訊,也稍能理 解中 醫師在近現代中國的位置和想法。




但這本書不只是關於醫生,也是關於病人。後者才是真正困難的部分。在歷史上,往往是醫生說了很多,而病人說的很少。



二十世紀後半葉的歷史學者傾向為沒有聲音的人們寫作,這不只是出於一種反抗帝王將相的心理,更是相信這樣的歷史寫作,會改變我們對過往的認知、評價,進而影響我們自身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我也是這樣相信。



可是,這些潛藏在角落的幽微的歷史,需要極大的努力才能讓他們重見天日。本書所能做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希望提供一個大致的圖像,描繪明清中國醫生與病人的活動和互動。因此,在許多細節上,本書只能簡單觸及,無法深入。對於許多相關的現象,其實我們仍所知不多。比如本書所論及的傳統專科醫生,似乎還不見研究者認真而仔細地對待。只能期待未來有更深入而完整的論著。



本書的寫作過程,得到了許多人的協助和啟發,無法在此一一致謝。但我想特別感謝幾個人。沒有 梁其姿 老師的指導以及持續的鼓勵,本書大概沒有機會完成; 李建民 老師則對出版過程給予了重要的協助,並且慷慨地分享許多中國醫學的圖象;也謝謝審查人的修改意見。



本書最後定稿的階段,人在國外,學習著適應新生活。距離故鄉以及本書發生的舞臺,都十分遙遠。變動的時候總是讓人思緒多端,有時難以集中精神,對於這本書最後的模樣,還有許多不盡滿意的地方,令人不能不想繼續縫縫補補。不過,完美的作品也許是不存在的,而最好的著作永遠是下一本。所以我停止了無止境的修改,讓它以這般模樣面世。但願它不至於令人失望。




目錄:




文明叢書序

自 序

前 言

不情願的醫生

風雅醫生

全科與專科

形形色色的醫療

病人的醫學知識

當病人遇上醫生

病人的意見

病人之死

結 語

延伸閱讀書目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t155T 7l 100B63k102q 72l 108z121BUSgUWz546MxX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




作者:陳姃湲等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2012/7/3




 




 




內容簡介






鴉片吸食者、娼妓、罪犯、浮浪者、不良少年、窮人、精神病患、漢生病患……這些在日治台灣社會中,被排除在「正常」社會之外的群體,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情勢,透過什麼樣的權力機制,被賦予邊緣人的身分並加以治理?



透過邊緣視角來看,所謂的社會邊緣人,並不全然等於司法定義下的罪犯、醫學認識下的病人、底層社會的窮人,或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下生存競爭的自然結果,而是訴諸各種殖民權力機制進行社會排除的對象。



顯而易見的是,排除邊緣群體對街頭空間的使用,或者被隔離,或者被圍困,或者被隱匿,最終成為看不見的殖民邊緣。作為殖民邊緣史的當代讀者,我們的問題是如何不斷窮究邊緣的歷史畫界及形式。透過他者的歷史,去發現既定歷史刻板印象的盲點,並對今日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成見,進行歷史的反省與再思考。






從邊緣史的角度,探討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底層樣貌。以及在「近代化」的框架下,統治者與社會主流的對應之道。邊緣群體與社會救助的概念具有歷史連續性,本書也是瞭解當下台灣相關問題的基礎。




 




作者介紹






梁秋虹



台南人,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培育人員。研究主題為殖民性治理,探討性別、帝國與殖民地社會治理之可能關係。



許宏彬



屏東里港人,研究興趣為考察台灣近代身體及生活方式之構成,特別著迷於醫療科技發展與感官知覺演變間的互動張力。目前於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服務,教授醫療史、科技史等相關課程。



張曉旻



生於台中,研究關心在於日治台灣史與日台關係史。現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張州禮



花蓮人,畢業於東海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目前任職於台日經濟貿易發展基金會。



陳姃湲



生於首爾,研究聚焦於日治台灣史與日本帝國史。目前服務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蔡宛蓉



嘉義人,過去主要研究日治時期台灣的監獄制度,現在擔任中學教師。



沈德汶



生於府城,主要研究日治時期台灣史。目前擔任中學教師。



王珮瑩



土城人,和有名的看守所比鄰而居。對犯罪精神醫學史的興趣,來自於司法系時期的因緣際會。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科技史組。



石廷宇



生於台北,主要研究東亞殖民地文學、文化的生成、流動及影響,希望能夠透過文學研究關懷社會與人。目前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郭文華



生於台北,主要研究關懷是東亞現代醫療與社會的發展。目前服務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與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醫療與社會相關課程。




 




目錄




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目錄導覽說明




 




推薦序 精彩易懂的日治台灣邊緣史……許雪姬

推薦序 從邊緣發聲、走出邊緣……王泰升

導讀多 重的底層、複寫的邊緣史……梁秋虹

第一章 在記憶的邊緣遇見阿片吸食者……許宏彬

第二章 欲望的邊緣地景:娼妓們的非日常生活……張曉旻、梁秋虹、張州禮、陳姃湲

第三章 在司法的邊緣遇見監獄受刑者……蔡宛蓉

第四章 台灣人浮浪者的島嶼邊緣悲歌……沈德汶

第五章 遊走於犯罪邊緣的不良少年……王珮瑩

第六章 那些跌落社會邊緣的殖民地窮人們……石廷宇

第七章 在照護治療與隔離收容之間:殖民地台灣的精神病院……陳姃湲

第八章 邊緣之外的「天棄之民」:漢生病與樂生療養院……郭文華

後記……陳姃湲

台灣邊緣社會大事記(日治時期以後至今)……張曉旻

索引事項

作者簡介




 




推薦序1



精彩易懂的日治台灣邊緣史許雪姬(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帝國的外地台灣,向來被重視的是台灣人的民族運動(嚴格說來是民主運動)、殖民治理性與現代性、殖產興業、台灣菁英、總督府的南進政策等林林總總的問題,對於生活在台灣社會底層的民眾,一直不在學術研究的主流中。不要說是學界,就是台灣熱鬧滾滾的全民口述歷史,除了為平反政治案件而對政治受害者家屬、受難者本身訪談外,很少為弱勢者發聲,更不用說為社會邊緣人留下歷史。然而菁英的歷史、主流的歷史,並非歷史的全部,實存的底層社會的面貌也是重要的歷史,具有存在的價值。任何殖民地的歷史,都脫不了由民族、階級、性別這三個角度來加以觀察,台灣邊緣人的面貌也非得考量上述問題不可。




本書除導讀外,分由十位作者針對阿片吸食者、娼妓、受刑人、浮浪者、不良少年、窮人、漢生病患及精神病患,用淺顯的文字來加以描述,使讀者很快地被議題所牽引,而想一口氣看完。上述八種邊緣人,並不只發生在日治,綿延至戰後,事實上清代早已發生。讓我們由《馬偕日記》來舉兩個漢生病的例子。18881015日 馬偕「醫師」記載了漢生病患:「我們全去醫館。看診全部三十或四十名舊病患,還有大約二十名新病患。幾位痳瘋病患在其中。當我們與這種疾病面對面的時候,我們人類的知識多麼貧乏呀。一位年輕人二十歲,當我告知我們對他所能做的事很小時,看起來很悲傷。大腳姆指底下已經有一個大洞,一邊已經失去關節,他的臉有淡紅斑點,耳朵浮踵與變形。」189278日 :「和禮德醫生去洲裡(今蘆洲),看到幾位痲瘋病患,其中有個十歲的男孩,情況很糟,他的祖父也是痲瘋病患。他們說,當其中一個死時,三天都沒有點火,以免煙會散布疾病。」本書每一位作者也都企圖與清代、戰後做聯結,但限於資料,有時並不能如願,但我知道作者群已竭盡所能。




本書的另一特色,是考訂清代就已存在的社會問題,在日治後因引進日本內地的法令,而使某一邊緣人有了清楚的定義及新的名辭。如浮浪者是不是等同於羅漢腳、鱸鰻?在狹義來說應該是,但就法律定義對象而言,則不只是無業遊民,也包括有犯罪之虞的危險人物,產生一個「浮浪者」的新名詞,訂有〈台灣浮浪者取締規則〉,可施以強制移住與勞動。又如以「不良少年」取代了「惡少」,並給予十四歲以下、有可能成為鱸鰻者之定義。




本書第三個特點是,不只敘述外地台灣,也敘述日本內地的情況。如討論精神病患的相關法規,作者即引了19001919 年日本發布《精神病者監護法》、《精神病院法》,而19362 月起台灣也施行《精神病者監護法》、《精神病院法》,為包括朝鮮在內的其他外地所沒有的現象。作者在此基礎上再探討台灣精神病院的角色,就不至於失焦。又如上面所論及的不良少年,作者也描述了日本的不良少年,和台灣的不良少年兩相比對之下,就顯出台灣人不良少年的行為特徵是「好賭喜食」,相對於日本不良少年的「嗜酒逐色」,可見兩地的民風不同。




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使用了不少日記史料,如阿片吸食者引用《灌園先生日記》,談到林獻堂不顧妻子反對繳出阿片鑑札(執照);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談到去捕魚時,一面吸食阿片一邊享受溪畔之明月。又如受刑人的獄中生活引了蔣渭水和簡吉的獄中日記。本書有學術論文的深度,卻沒有其詰屈聱牙,清新易讀,除在寫作的手法上有一番考究外,也使用了許許多多平常不容易看得見的照片,更增加了可讀性。




這十位作者,有的是剛拿到博士學位的新秀,有的是取得碩士學位後任教中學或服務業界,有的在研究機構任職,有的在大學教書,還有的仍在學中。他們因興趣接近而能合作寫出一本面對一般讀者的書,作為階段性的業績,同時也向學界宣示日治台灣邊緣史的研究業已展開。




作為一個閱讀者,我有先睹為快的感覺;作為一個研究者,我驚艷於年輕作者觸角的寬廣;作為一個「前輩」,我佩服這些「小輩」的行動力。先是姃湲請我作序時,我未讀內容有點遲疑,看過之後我不再猶豫,謹作序以為推薦之意。



推薦序2




從邊緣發聲、走出邊緣王泰升(台大法律學院特聘教授、中研院台史所法律所合聘研究員)




這本書想要描述的是,在殖民現代性底下社會邊緣人的歷史。「邊緣」乃是相對於「中心」,出於一定的基準而被歸類為此。在日治台灣,現代型國家掌握了定義這個「基準」的權力。這個現代型國家,透過刑罰法規定義了誰是不為法內在正義所容許的「犯罪人」,再以各種行政法規定義出國家所欲管制的浮浪者、不良少年、性交易工作者、吸食鴉片者,乃至罹患精神病、漢生病等特定疾病的強制防治對象,並以維護社會安全為由,進行程度不一的隔離,施以不同內涵的教誨、感化、治療等,以及對行政法規所定義的「窮人」予以救助。換言之,上述各類群體,在以來自近代西方的現代性的評斷下,是屬於被主流社會所排斥、貶抑的邊緣人。這個國家同時也是,身為殖民統治者的日本人的國家,故自居為中心、作為評斷基準的,往往是出於日本人,而非在台漢人或原住民的特定文化觀念。




處於前揭具雙重外來性,亦即現代性與日本性的國家統治下,當時的台灣人社會對於在此所討論的邊緣人,存在著多元複雜的觀感。被隔離於監獄中的犯罪人不必然是出身社會底層或窮苦人家,也有濫施暴力、侵奪他人財產的中上層社會人士。國家法律所嚴厲制裁之觸犯「匪徒」罪者,除了有鄉里所尊敬的抗日志士外,倒也不乏真正的強盜。而通常依國家的犯罪即決程序被定罪、被關在警署留置場的賭博犯,一般人卻可能投以相當多同情的眼光。浮浪者取締制度之被國家濫用,應無疑問,但又如何看待家屬之主動要求以收容為浮浪者的方式,挽救兒子的「失敗人生」呢?日治後期之以「更生院」強制矯治鴉片吸食者,向為今之人們所稱頌,然對於有38.02%受過傳統書房教育的原吸食者而言,因遭隔離治療而改變的不僅是鴉片癮,還有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對於同樣是性交易從業者,只因沒向國家申請發給牌照,就變成警察追捕的對象,恐怕也有不少人不以為然吧。在一般民眾未能從社會階層、經濟結構,以及教育或醫療的本質進行思辨的情形下,可能有很多人是支持國家對各類邊緣人為監控的。




就像符合現代性者並不全然是好或壞,稱社會邊緣人也不意謂著給予善或惡的評價。但無論如何,社會邊緣人的歷史應該被看到。歷史的論述向來是由當權者、既得利益者所壟斷,但於今之民主時代,不問強勢、弱勢,都應該在歷史書寫以及歷史記憶上,佔有一席之地。本書作者群之提出「邊緣史」的概念,寓有為弱勢人民發聲之意,余亦深表贊同。其實,作為本書主要論述對象的日治時期,在戰後台灣數十年來獨尊中國國族主義的教育文化宰制下,早已成為徒有歷史經驗、卻欠缺歷史記憶的「邊緣史」。這一群年輕的研究者,選擇了這些原屬「邊緣中的邊緣」的議題,做了深入淺出的論述,已明白地宣示其不再是邊緣了。為此而提筆為序,亦深盼讀者們一起來支持這樣的論史態度。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7330056759&lid=book-class-reserve&actid=vertica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謹介紹劉士永老師的新書。





 





武士刀與柳葉刀日本西洋醫學的形成與擴散





 































//譯者:




劉士永著




語文別:




中文




出版機關:




國立臺灣大學




頁數/張數/片數:




231




出版年月:




民國10103




裝訂:




精裝




主題分類:




醫療保健




施政分類:




學、歷史與哲學






 





 


 


 


 


 


內容簡介:


西洋醫學傳入東亞社會的歷史過程向為學界所注目,有鑑於日本為東亞地區醫學西化的先聲,故本書勾勒了西洋醫學在日本之遞嬗,及其爾後之形變與擴張。全書的結構依時敘事且援事為綱,共計六章,分別為:第一章「溯源與流變」;第二章「交鋒與轉化」;第三章「名門與正宗」;第四章「瑜亮之爭」;第五章「流轉與離鄉」;第六章「弦盡音未竟」。全書略論日本西洋醫學之文化特質與醫學爭議,點明日本西洋醫界之文化及社會傳承,側寫與殖民地西洋醫學發展之關係。作者盼望以此書呈現幕末侍醫門風在明治醫學現代化中的演化,並展現日本現代醫學發展中的文化與傳統特質。





作者簡介:





劉士永,1964年生,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2000)。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暨同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聘副研究員。曾兼任臺北醫學大學、東吳大學、國防醫學院及陽明大學等教職,並任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客座研究員/教授(2003-2004)、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Harvard-Yenching
Visiting Scholar
20069-20086月)、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研究中心(Center for Historical ResearchOhio State
University
)資深研究員(Senior Research Fellow20119-20126月)。著有專書Prescribing Colonization: The Role
of Medical Practice and Policy in Japan-Ruled Taiwan
與《榮藥濟世》(以上2009),及論文“From Japanese Colonial Medicine to
American-Standard Medicine in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in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nd Practices in East Asia”
2011)、〈醫學、商業與社會想像:日治臺灣的漢藥科學化與科學中藥〉,《科技、醫療與社會》(2010)“The ripples of rivalry: The spread
of modern medicine from Japan to its colonies”
、〈日治時期臺灣醫藥關係管窺〉(以上2008)等。





目次:





自序……………………………………… i



第一章 溯源與流變
………………………1

一、 武士刀:從武器到身分表徵
………17

二、 西洋柳葉刀:從器械到精神
…………24

小結
…………………………31



第二章 交鋒與轉化
……………………33

一、 戰國風雲下的武士與金創外科的出現
………34

二、 從「蘭醫學」到國家醫學
……………………42

三、 從技藝到學問
…………………50

小結
………………………………55



第三章 名門與正宗
……………………59

一、 「二天一流」之一:醫界的轉型
…………63

二、 「二天一流」之二:藥界的演變
………………69

三、 寒門仍無立錐地:野口英世的悲願
……………74

小結
……………………………………77



第四章 瑜亮之爭
……………………………83

一、 腳氣(かっけ;kakke)的論戰
……………… 84

二、 從同窗競爭到醫學派閥
…………………………93

三、 鼠疫:明治醫界的「嚴流島之戰」
……………102

小結
………………………………………120



第五章 流轉與離鄉
……125

一、 日本明治醫界內的師承系譜與新派閥
…………129

二、 漣漪效應
…………………………133

小結
………………………………………151



終 章 弦盡音未竟
………………………157

一、 機械論下的西洋醫學:在東亞的本相與皮相
……157

二、 尺八與望遠鏡:洋醫菁英的期待
……………161

三、 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醫的社會角色與分類
…167

四、 師生倫常:從醫家到醫閥的基調
………173



參考書目
……………………………………183

【附錄一】 明治初年醫界人物與系譜簡覽
………215

【附錄二】 名詞索引
………………………………219

【附錄三】 人名索引………………………………225




 





序言:





自序/劉士永

不論從源流抑或形制上來看,武士刀與柳葉刀都應該毫無關涉,自然在社會意涵與文化象徵上也無交集。然而,西洋醫學傳入東亞社會的歷史過程,向來是學界注目的議題。有鑒於國內學者精研中國、臺灣之事例,而日本亦為東亞地區醫學西化的先聲,且下啟臺灣醫學發展之濫觴,筆者酌以本書勾勒西洋醫學在日本之遞嬗,並及於爾後之形變與擴張。本書寫作之起心動念,深受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James Bartholomew教授的著作影響,擬從社會結構(social formation)演化的角度,連結幕府時代封建身分制度、百年傳承的武士家風及嚴格倫理規範,與明治初年日本對西洋醫學受容及快速形變之因緣。儘管日本從明治維新以後,醫學主流逐漸向西方標準靠攏,但沿襲自幕府時代留下的武士社會特徵,仍舊在維新後的日本現代醫學上刻下許多歷史的烙痕。落筆初衷則希望在近世中、日現代化比較之外,另闢觀察之蹊徑。易言之,如果只從事後成敗論的觀點來說,由民族或社會價值差異性論斷中日現代化之成敗,或許是一個便捷且能滿足輿論心態的角度;然而這般說法卻不盡然能指出醫學在中日社會中的價值有何根本之不同,以及同屬東亞儒家社會的晚清與幕府社會,又為何會對西洋醫學的反應有所差異。是故,寫作本書之目的,不在於論斷東亞儒學與日本現代醫學源流,謹望為科技中心論或實用主義所影響之東亞現代醫學史觀,提出一點帶些文化趣味的看法與分析。

筆者自2009年出版專書Prescribing
Colonization: The Role of Medical Practices and Policies in Japan-Ruled Taiwan,
1895-1945
以來,陸續接獲各種書評、建議與私下討論。2011年發表於Japanese Studies 33期上的一篇書評,評者認為書中涉及西洋醫學在日本形變的部份,值得另以專書深究之(worthy of an entire book on its own)。此語事實上也應和了筆者撰寫該英文專書時,為切合題旨忍痛刪減部分論述與材料時的心情。然而,若非2008年有幸參與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的活動,原本的專書計畫或將充滿了醫學技術與相關術語,全然忽略了「人」在其中的角色,更遑論文化與傳統在日本西洋醫學裡印刻的足跡。在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擔任訪問學者期間,筆者才開始有機會在張崑將教授亦師亦友的引導下,將研究的觸角伸往更深層的江戶社會、儒學、與武士道的演化,略為參透過去僅能意會卻難以明說及解釋的現象。易言之,本書大部分論述主體,均為作者於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期間的部分工作成果。筆者於2009年臺大主辦「東亞視野中的日本武士道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及爾後數度公開演說、報告該論文,所博採到各方的建議,約莫可視為這些成果之初步展示。其中,書稿涉及1894年香港鼠疫與1896-7年臺灣鼠疫爭論者,曾於20103月假美國亞洲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夏威夷年會時發表,幸蒙慶義大學鈴木晃仁教授、大阪市立大學脇村孝平教授、與舊友青山學院大學飯島涉教授提攜,解決日本洋醫界的人際網絡與知識流通特質的疑惑,書稿雛型終於在2011年底方得以浮現。2012年全書定稿後共計六章,結構安排依時敘事且援事為綱,分別起自背景介紹之首章:溯源與流變,其次依序為第二章:交鋒與轉化、第三章:名門與正宗、第四章:瑜亮之爭、第五章:流轉與離鄉、與終章:弦盡音未竟。全書略論日本西洋醫學之文化特質與醫學爭議,點明日本洋醫界之文化及社會傳承,側寫與殖民地西洋醫學發展之關係。筆者盼以此書呈現幕末侍醫門風在明治醫學現代化中的演化,並展現部份日本現代醫學發展裡的文化與傳統特質。


儘管筆者資質駑鈍,以致於本書篇幅有限且部分論述不過泛泛而已;但書稿歷經師友之提點與匿名審查人精闢建議的調整,終能稍稍補償先天不足,得在東亞文明叢書系列裡濫竽充數。就是因為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受益多方,因此當筆者最後校閱書稿時,不由得笑擬拙著是「丹麥三明治(Smorrebrod)」──一種食餘提升而來的丹麥特色食品,雖不盡然能登大雅之堂,但仍自有其風味。一如筆者訪問哈佛大學燕京學社時,得以從容悠閒地完成英文專書初稿;此次能完成拙著,筆者須感謝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研究中心(Center for Historical Research)的支持。20119月獲選為該中心資深研究員以後,主任John Brooke教授寬容地允許筆者專注於書稿之修改,甚且代為接下許多中心的瑣事。如果沒有他、Christopher Otter,以及 Philip Brown等人的相助,這書稿或許迄今仍在修改中。至於語文上的協助,國立東華大學郭俊麟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市川智生教授都不吝於伸出援手,筆者在此一併致謝。若說本書還有一些值得翻閱的地方,真的要衷心感謝上述所有單位的支持與學界同仁的無私,讓筆者英文專書未能詳論的「前傳」得以面世。筆者職務所屬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也在研究空間與材料上提供莫大的助益。書中部分內容亦曾於臺史所講論會上發表,同事的批評與指教都是增艷本書之處。家人的支持,從來就是研究寫作上最無形,卻也最關鍵的支柱;他們的名字雖不在本書中出現,身影卻滿佈在字裡行間。







劉士永

2012
2月序於南港





 





http://www.press.ntu.edu.tw/ntu_nube/news/b_view.asp?book_id=637&foo=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衛生檢疫發展史





 





者: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12/03/15





 





內容:





    在歷史的長河中,饑荒、洪水、地震和戰爭等都曾奪去了成千上萬條生命,但危害最大的還是瘟疫。140年前,防止疫病傳人傳出的一項重要措施——;衛生檢疫在上海得以實施,上海成為中國衛生檢疫的發祥地。從晚清、民國到新中國三個歷史階段,經過幾代衛生檢疫人的奮斗和傳承,衛生檢疫事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衛生檢疫措施成為保障口岸安全衛生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海衛生檢疫發展史》,就是立足上海口岸,從衛生檢疫在歷史上對疫病控制發揮的作用和衛生檢疫自身發展著手,依史寫史,將衛生檢疫從1873年到1999年進行了全景描述,凝聚了衛生檢疫在防控口岸疾病傳人傳出和傳播流行中所積淀的經驗。

  《上海衛生檢疫發展史》的出版,在檢驗檢疫界是第一部完整的地方口岸檢疫發展史書。書中引用歷史檔案豐富翔實,從今日通行的價值觀視角出發詳細、全面記述了上海口岸衛生檢疫發展的歷程及其大事要事,并力求真實地還以歷史的本來面貌。

  《上海衛生檢疫發展史》的出版,為年青的檢驗檢疫工作者';讀史知興衰、觀史能明智';提供了參考,從而對所從事工作的歷史有更多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以堅定的信念,學習檢驗檢疫先輩們的科學態度、敬業精神和執著追求,為檢驗檢疫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目錄:





序(徐金記)

前言(盧鐘山)

第一篇 上海海港檢疫的創建及海關兼辦時期(18731930

第一章 中國國境衛生檢疫的發祥地——;上海海港檢疫之創建

第一節 西方檢疫的傳入

第二節 上海首創海港檢疫,開中國國境衛生檢疫之先河

第三節 上海海港檢疫首創模式是中國東南沿海海港檢疫興起的樣板

第二章 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特征的上海海港檢疫——;上海江海關稅務司兼辦洋人主檢的57年(1873
1930


第一節 海港檢疫章 程的數度修改及內容變化

第二節 上海海港檢疫組織機構建制

第三節 上海海港檢疫業務工作——;疫區來船進口檢疫

第四節 上海海港檢疫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特征

第五節 上海海港檢疫對中國醫學衛生事業的貢獻

第二篇 國民政府時期上海海港檢疫(19301949

第一章 國人自主管理的上海海港檢疫——;海港檢疫管理處、上海海港檢疫所、上海(中央)霍亂防疫事務所一體化的7年(1930年~l937年)

第一節 ';國人自主檢疫';主張的提出——;民族精神之提升

第二節 中國南方第一個公共衛生防疫組織機構——;衛生署海港檢疫管理處、上海海港檢疫所、上海(中央)霍亂防疫事務所三位一體化機構的組建

第三節 統一的海港檢疫法律法規——;制度文化建設的重大成果

第四節 全體動員戰霍亂——;又一個奇跡的出現

第五節 海港檢疫業務之發展——;通向';亞洲第一';之路

第六節 檢疫設施設備之完善一一物質文化建設的永恒追思

第七節 碩果累累的檢疫科研和學術交流——;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朽瑰寶

第二章 日本侵略軍竊據上海海港檢疫權的8年(19371945

第一節 體制、機構、編制、地址

第二節 為日侵華服務的檢疫

第三章 國民政府衛生署(後改衛生部)接收管理上海海港檢疫所的4年(19454 1949年)

第一節 接收經過、經費來源、機構建制、崗位設置及人員編制等

第二節 修訂報批并執行批準的檢疫行政法規

第三節 檢疫業務工作的恢復和開展

第三篇 保護人民健康的上海衛生檢疫——;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領導管理時期(1 9491999

第一章 交通檢疫暫行辦法階段(19491957

第一節 軍事接管、領導體制和機構建制及其名稱、編制和崗位

第二節 法律定位、檢疫范圍及檢疫對象

第三節 吳淞檢疫站的變遷

第四節 反對美國細菌戰,實施全面進口檢疫

第五節 嚴防霍亂傳入和傳播流行

第六節 實施嚴格出口檢疫,積極參與種痘運動,為消滅上海天花流行作貢獻

第七節 加強鼠蚤控制,謹防鼠疫傳入或死灰復燃

第二章 國境衛生檢疫條例階段(19581986

第一節 機構名稱變化、部門設置、領導班子

第二節 上海檢疫所的職責任務

第三節 貫徹《檢疫條例》和《實施規則》形成四大板塊業務

第四節 以霍亂為中心全面防止6種檢疫傳染病自國外傳入或由國內傳出

第五節 嚴重挫折和屢遭破壞的10

第六節 止步不前、重又創建和穩步發展的上海空港檢疫

第七節 第一次接辦食檢工作

第八節 簡化查驗手續 開展電訊檢疫

第九節 改革把關守口的傳統檢疫,積極開展口岸傳染病監測

第十節 打破傳統創新模式,擴大和加強衛生監督

第三章 國境衛生檢疫法階段(1987年~1999年)

人物傳

編後記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115520&pf_id=99E155q8K109i 39F 104p 65L 104g 129jHXqQLc1126SxV#AA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221頁定價1100元,也沒有彩色圖版,不知道貴在哪裡?而且頁碼有排錯。

幸好《中華醫史雜誌》的編輯海鵬兄來信,才知道這本是舊的,而且網路上還可以下載。嗚嗚,我已經買了。就當支持學術書籍吧。




 








 





醫簡論集








 


作者:張壽仁/





出版社:蘭臺出版社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張壽仁生據地下出土簡牘帛書有關醫藥方面資料,做一系統的研究。本書就簡牘出土地點分類,依序為馬王堆醫書、居延漢簡中之醫簡、武威漢醫簡最後的通論。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作者 張壽仁 先生即博且精的學養。其對醫簡中之藥方、藥名研究,參證歷代醫方記錄、典籍,同時亦對簡牘上藥名、文字做一考釋之工作,許多以往無法辨釋或誤釋之處,皆得釐清糾正之。其學識之深且博不證自明。





  事實上,自民國六十七年 張壽仁 先生發表(居延漢簡、敦漢簡中所見之例與藥方價值)一文(見《簡牘學報》第六期),即引起各方學者之重視。迄今其沉浸醫簡研究逾二十年,不僅為台灣研究醫簡之翹楚,在大陸亦備受研究醫學者所推崇,誠為簡牘學醫簡研究之泰斗。今《醫簡論集》一書出版,不僅為簡牘學研究之一盛事,亦是中醫學界之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4585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伯欣學長的博士論文修改後終於出版了!




 




痛史古典中醫的生命論述




者:林伯欣




叢書名:養生方技叢書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2012/05/30




 




內容簡介:




「痛」是人類共有的不愉快感覺與經驗,不僅包含肉體及精神上不同層面的感受,其性質、強度、範圍及持續時間也各異其趣。對患者而言,緩解痛的需求經常比治療原發疾病更加迫切,這是臨床上最具特色的難題之一。作者經由各種史料與文本的分析,探索歷史、文化及醫學相互影響之脈絡,並以較寬廣的角度審視古典中醫學裡「痛與生命」之間的各種關係。此外,更挖掘出不同時空背景下,時人身體觀與身體感的多樣性、面對身心病痛的感受與態度,及其對應的醫學理論與方法。本書除了解析「痛」的相關概念,亦同步探討古典中醫在先秦兩漢萌芽期牽涉的各種生命議題,以及逐漸成形的知識群對後世的影響。作者也以醫師的立場呼籲,中醫學的研究與臨床都應先從古典內涵起步,才有機會再創新。全書內容不僅具備專業的深度,也透露出作者對古典中醫學的熱情與信心。




 




作者介紹:




林伯欣

臺灣嘉義人,1970年出生,醫學博士。現任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助理教授,亦為臨床中醫師。目前教學與研究重心著重在探討古典中醫學發展的歷史、經驗、時人思維及理論流變,並深耕落實於當代臨床運用。學術論文曾發表於《臺灣中醫醫學雜誌》、《中華醫史雜誌》、《新史學》及《古今論衡》等期刊。




推薦:




Dr. Lin Po-Hsin’s penetrating and original study is a
major achievement. This meticulous work of scholarship is path breaking: it
opens up rich, diverse, nuanced, and often surprising worlds of medical
thinking on the idea of pain in early China . In elucidating the idea of
pain, it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experience, Dr. Lin draws widely on
Chinese, Japanese, and English sources. The author also draws on his own acute
sensitivity to human suffering, borne of a decade-plus of treating patients in
his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onceptions of Pain is
an enriching work of scholarship that will be read with great profit by
historians of medicine and by readers across disciplines.”




Hugh Shapir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Nevada




    林伯欣博士這本富有洞察力與原創性的學術著作是一個重要的成就。此嚴謹的作品極具開創性,它揭示了早期中國醫學對於「痛」的豐富、多元、微妙和令人驚嘆的思維。林博士廣泛參酌中文、日文和英文相關資料,在書中詳述「痛」的思維、診斷、治療以及「痛」的相關體驗。由於作者已有十餘年的中醫學臨床經驗,其對於人們痛覺的敏銳感知,也成為本著的重要依據。《痛史──古典中醫的生命論述》必然會讓許多醫史研究者與相關領域的讀者受益良多。




── 夏互輝Hugh Shapiro




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中國歷史學系副教授




 




序言:




我的中醫之路




    學習中醫至今已十六年,真正執行診治也已超過十年。踏入中醫殿堂之後,我有緣完整的經歷了從門外漢摸索、嘗試,以至一窺其神奧精妙的過程;同時也慶幸自己一路受到明師薰陶教誨,沒有迷失方向,能對中醫學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未讓現代醫學思維產生過多的箝制,而能獨立走正確的道路。這本書能夠完成,乃是源自於這段歷程。




    與中醫的緣分要從母親罹病後開始談起。1995年母親經西醫診斷罹患子宮頸癌,當時茫然無助的一家人依西醫「權威而專業」的意見作了手術切除與不同階段的化療與放療。然而,兩年後仍然再次復發,並且快速惡化;在接受了西醫「手術化療放療」,這千篇一律的套裝式症狀治療後,情況並未如預期改善,最後癌細胞仍侵入全身骨頭。母親終究選擇在尚存有一口氣時回到家中,在自己的床上往生。從此以後,現代醫學因分科過於精細,一味相信數據,而衍生出不少「見病不見人」的荒謬理論與診療觀念,讓我重新審思,並徹底的覺醒。




  然而這段治療過程的早期,民間術士與有照中醫的表現同樣令人失望。父親曾盡了一切努力探聽高明的中醫師,但不是療效不彰,就是受騙。還曾有某位民間草藥師診脈後,竟做出母親是「攝護腺出問題」的荒謬診斷!現在回想起來,不僅感嘆病家「病急亂投醫」的無助與無奈,也為這些睜眼說瞎話的人士汗顏,更替廣大病患的生命安全捏一把冷汗。的確,醫學的路上學藝不精,猶如合法殺人,不可不慎。




    進入學士後中醫系就讀後,才逐漸瞭解中醫學的真實面目,遺憾的是時機已晚,對母親的幫助已然有限。但或許承蒙庇佑,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不少學長姐與前輩照顧,十五年來更受到王敏弘老師與陳榮洲老師的教誨與鞭策;跟隨恩師的腳步讀書、見識其高明的診療功力,不但讓我瞭解中醫學經典的重要性與其在臨床上的實用性,也成為我成長的關鍵力量。恩師的言教與身教不僅展現出中醫學能達到的高明境界,更讓我對中醫與生命現象如此貼近的事實深信不疑。




    摸索學習的過程中,我也逐漸瞭解知識與經驗的累積實屬不易,中醫的特質並非僅只作為一種理論、思辨模式或應用技術,也是一種與生命體驗相關的大智慧,絕不是讀書幾本、坐堂幾年就可速成得其心法,更非用學位頭銜之光環能夠取代。淬煉過程中師父不厭其煩的反覆教導,只為等待學徒迷失的真心再次浮現;學徒除了最基本的尊師重道、潛心學習之外,更須在生活點滴、言行舉止乃至於精神思維等身心層面上同步落實所學,才能逐漸體會師父言語之外、治病之上的另一層感悟。師徒間「性命相見」的無形連結在中醫學的領域裡不僅是一種傳統精神,更代表了雙方間的信任、敬重、付託與傳承;「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師無名」,德術必須相互感化乃至於合一,學習者才可能脫離僅重視「醫療技術」的階段,開始有獨立自主的生命型態,並在長久深入親炙於師承後,蛻變成真正的醫家,超越前人。這幾年來我實際進入臨床之後,逐漸感受醫病與師徒間的關係實有雷同之處;醫病互動中,病患將身心疾病託付於醫師,醫師除了診治之外,更應不厭其煩的引導、諄諄告誡患者「預防勝於治療」,讓病患從日常生活的錯誤積習中覺醒,進而獨立自我照護,重新恢復健康。身心疾病的療癒絕對不是不斷預約回診的控制性治療,病患更不應該放肆揮霍健康而一味的依附醫師協助。




    進入研究所後,指導教授林昭庚老師引導我接觸學術研究,尤其在博士班時期,更在研究取材上給予最大的自由度,支持我能不屈就於主流壓力,放手嘗試不同的學術取向。而共同指導教授中研院史語所李建民老師在我修業期間,接納了我多次的毛遂自薦,願意給予無私的指導與專業上的協助。多次的促膝長談不但教導我史學的研讀、思考與寫作規範,擴大了我的視野,更多次親自帶領我查詢資料、購買書籍、參與研討會;除了提供我在研究上初試啼聲的機會,更鼓勵督促我要走出自己的路。過去我雖在讀書與臨床上有自己的些許心得,但在嚴謹的學術規範及醫學與史學文化間糾葛曲折的關係探討上實屬青澀;本書從問題意識的提出、直到架構編排與內容的鋪陳,兩位老師無疑提供了最多的指導。此外,中興大學中文系林清源教授的文字學課程讓我獲益良多,林教授與中研院史語所李宗焜副研究員皆曾對書中與文字學相關的內容有所斧正,讓我避免了外行人可能會犯的錯誤。




    2005年初曾赴中國北京遊歷,並就研究主題向朱建平、馬繼興、鄭金生、廖育群等教授請益,諸位學者提供許多學術上的寶貴意見,對我助益甚大。尤其拜訪馬繼興教授後,親身感受他一生對中醫學術研究樸實而求真的堅持,也在心中樹立起嚮往的典範。在寫作過程中,中研院史語所李貞德研究員、臺灣大學蔡璧名副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裘儉女士、香港城市大學范家偉老師、師範大學皮國立先生都曾提供個人作品及相關資料,給予我不少靈感;哈佛大學栗山茂久教授、本校李世滄副教授、張賢哲教授都曾對我的研究大綱提出建議與看法,使我寫作的筆觸不至於狹隘、研究方向不至於迷失。本書提交為博士論文時,更承蒙張嘉鳳、李德茂、王敏弘、陳榮洲、李世滄、張賢哲等口試委員不吝深入評析了內容、並準確指出我在學術暨臨床觀點與寫作上的諸多缺失與錯誤,在此要對所有曾協助我的前輩學者致上最高的謝意。同時我必須聲明,本書的一切陳述分析皆為個人觀點,我對此負所有責任。




    本書探討的重點──「痛」是人類從古至今、不分中外共有的不愉快感覺與經驗,也是無特異性、當身心發生異常變化時所伴隨表現的症狀。先秦兩漢時期被認定是中醫學成形與建構系統化理論的時代,由於時醫對「痛」發生在實質結構與經脈、藏象系統上的大量關注,不但加速醫學的進展,也凸顯「痛」在醫學發展的原創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促使身體內外的認識與聯繫逐漸清晰。本書即是以該區間的史料與醫學典籍為主要爬梳對象,並以「痛」為媒介提出各項問題意識,試圖在解析「痛」的內涵時,同時釐清中醫學在這段萌芽期所涉及的各種重要生命議題。




    中醫學在現代與先秦兩漢時期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在當代鼓吹中醫學必須革新進步的同時,先回溯萌芽階段之內涵以求得原有思維與重審理論原貌乃是當務之急。然而傳統醫經醫史的研究因為需要長時間深耕又艱澀難懂,大多數人已經不太有意願去做了,殊不知這才是中醫學能否在臨床上站得住腳、延續命脈的最主要根基。跟隨時代潮流的研究趨勢,一向是學術界中毀譽參半的現實;因為極力追求站在浪頭上的同時,該學術原有的核心特質也可能因此而被忽視,近年來大多數國內外的中醫藥現代研究正是陷入了這種迷思當中。當醫學發展感染當代崇尚快速效率與商業掛帥的習性時,便容易忽略了人類發展醫學的初衷;醫學水準的優劣及實用與否絕不是完全以期刊論文的排名、抑或是運用最新科技與統計數據背書所能決定的。特別是中醫學,沒有對經典文本與歷史發展深入研究後驗證於臨床,很難看到其真正的能耐。學術單位在追求卓越、強調排名的同時,也應有公平而長遠的眼光,提供資源真正為後代子孫留下中醫學的寶貴內涵。




     人生苦短,世上一遭雖無立德立功立言之實,卻也總要活得自在暢快、對得起自己。回首以往,我試圖努力堅持恩師的教誨,並以身為中醫師為榮,享受挑戰臨床療效的成就感及喜悅。我感恩雙親給我自幼健康的身心與正確的是非觀,讓我不至於成為社會的負擔。也感激同為中醫師的內人奇慧鼓勵相伴,純樸踏實的她人如其名──具有奇妙的智慧,時時與我相互勉勵,堅持不隨波逐流,要獨立走自己的路。至於內心深處渴求生命真相與希冀在醫學領域不斷追求成長與進步的動力,實來自母親生前的教誨及臨終前的遺言,所有成果與榮耀皆歸於她。




    感謝三民書局編輯部的全力協助。這本書獻給雙親、恩師們、內人,及所有仍為身心病痛而持續奮鬥中的病患與醫療人員。在生命面前,我們永遠是渺小的,而我信仰的中醫之路,仍持續堅持著。




林伯欣  壬辰清明




謹誌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目錄: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



代 序



我的中醫之路



第一章 導 論 1



一、由《素問舉痛論》所引出的研究課題
1



二、從百家爭鳴到經典文本──摸索與建構中的醫學知識和技術
9



三、生命現象的探索──身體語言與問題意識
15



第二章 醫學源流與痛的詮釋
23



一、隱晦未現的時代
24



二、痛的身體化與醫學的系統化發展
40



三、勇怯與男女──身體的差異化
78



四、小 結
105



第三章 「痛」的解析──兼論系統化之後的中醫學內涵
107



一、探索「六痛」──形體結構與痛的關係
109



二、神轉不回──論生命元素的運作與痛的關係
134



三、同中求異──與痛相關的身體感
154



四、明示與暗喻──診斷方式的發展與病因病機的建立
176



五、小 結
212



第四章 療癒之道
215



一、祝說病由與導氣引形
218



二、依脈而治──針刺與灸法
243



三、從「治驗」到「經方」──治痛方藥的發展思維
274



四、小 結
305



第五章 結 論──他山之石與反思
309



徵引書目 323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99u155T7v 100F 87C 104d72N110O124CERlJDs261NcT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版主:這本書應該是作者在其碩士論文的基礎上改寫的,昨天買了一本,發現圖案非常有趣,印刷也很精美,這些寄藥包的圖像相當有意思,可以更深入研究分析。





 


臺灣古早藥包





作者 吳秋儒


出版社 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2/05/15





內容簡介





「寄藥包」源自於日本的「家庭配置」,在昭和時期引進臺灣,臺灣總督府極力推行西式醫療進而改變臺民用藥習慣,戰後「寄藥包」盛行一時。新式藥品進入臺灣之後,藥品販賣的通路甚多,其中「寄藥包」這項行業在早期醫藥不甚發達的臺灣,曾經擔負臺灣偏鄉地區民眾的醫療服務,然而這種近似宅急便的賣藥方式,終究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成為過往的歷史。戰後藥品的製造與販賣隨著政府法令的更迭,既成就「寄藥包」行業的輝煌,同時也引領其日漸式微。「寄藥包」的興衰過程不但精彩,且極具特色,藥廠與「寄藥包仔」的關係更是值得探究。







作者簡介





吳秋儒

吳秋儒,臺灣省彰化縣人,畢業於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淡江大學歷史所碩士,現任教於新北市成州國小,對於台灣史有著濃厚的興趣,閒暇之餘喜歡鄉土踏查,發表過〈藥品宅急便「寄藥包」之研究〉等文章。









目錄





彩色圖集




自序




第一章 臺灣的醫藥發展




第一節 日治時期近代醫療體系的移植




第二節 西藥的發展




第三節 本土製藥產業的發展




第二章 直銷式販售「寄藥包」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節 藥品寄售方式興起的背景




第二節 藥包行銷方式的發展




第三章 寄藥包對臺灣人用藥習慣的影響




第一節 藥包的內容分析




第二節 民間的賣藥文化




第三節 寄藥包的影響




第四章 「寄藥包」的沒落




第一節 藥政管理正軌化




第二節 戰後製藥產業的管理




第三節 醫療設施日漸普及




附錄 一 甲 類成藥基準表




附錄二 乙類成藥基準表




附錄三 臺灣歷年重大醫藥紀事




參考文獻




彩色圖集








 









日治時期總督府透過國家力量扶植西醫,自此臺灣成為以西醫藥為主體的醫療張本,總督府透過種種手段刻意限縮傳統漢醫的發展,造成西醫醫權高度擴張,漢醫人數日漸萎縮。傳統漢醫藥受限於漢醫人數的驟減,似乎失去臺灣的醫療市場,但臺灣漢藥店數於日治時期仍明顯高居不下,原因乃日本傳統生藥材在1891年《日本藥局方》改版中,以摻雜科學製程及經驗效果的混和標準成為合法藥品,即「科學漢方」,從此漢藥穿上科學製劑的外衣生存下來且更受歡迎。根據日本1907年「藥品營業並藥品取締則」修正案,臺灣傳統漢藥舖、藥房與藥局取得與成藥製造商一樣合法成立藥廠的依據,日後以規模不大的家庭製藥工廠模式經營,但實際上藥品製造僅侷限於成藥或分裝從日本運來的藥品原料。





昭和年間,日本藥商杉澤榮貫堂將富山縣的『先用後利』賣藥制度引進臺灣,1940年代彰化地區有一批人受僱於杉澤榮貫堂,在全臺各地配置藥品,此為臺灣人將日本「家庭配置」改稱為「寄藥包」的肇始。戰後彰化伸港柯氏家族承繼日人留下來的家庭配置事業,陸續成立長安堂、永生堂、正長生等製藥廠,並藉由聘請外務員(又稱寄藥包仔)以寄售藥包的方式推銷藥品。藥廠與外務員兩者間的僱傭關係造就「寄藥包」的興起,寄藥包仔經由藥廠的訓練後取得「外務員證」,並憑此證至全臺寄售藥包,戰後儼然成為藥廠販售藥品的重要通路。

日治時期「寄藥包」在臺灣似乎是遊走於法律邊緣的藥品銷售管道,總督府曾透過衛生警察試圖管控民間的成藥銷售,但效果顯然有限,官方雖然訂有相關規定,寄藥包仍因為價格較低廉、具便利性、效用不比西醫用藥差,反而更受大眾歡迎。戰後「寄藥包」主要提供合格藥廠製造的家庭藥,影響所及使臺灣民眾養成生病時先以自療為主,求診為輔的醫療習性。





目前留存下來的藥包袋封面大部分是臺灣省衛生處許可,證明寄藥包約在臺灣省衛生處總管全臺衛生事業的時期最為興盛。1970年代以降,由於藥政管理漸入正軌、製藥產業政策緊縮及藥局與私人診所大量增加,民眾對於醫療的需求日漸脫離「寄藥包」的服務,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後,更使「寄藥包」失去競爭優勢成為夕陽產業。「寄藥包」適時填補戰後政府推展公共衛生的空窗期,並深深影響臺灣民眾的藥品消費文化與用藥習慣。

當「寄藥包」已成為大多數臺灣民眾的回憶時,本文除了釐清「寄藥包」在臺灣的興起與沒落的歷程,也為「寄藥包」在特定時空下的歷史意義留下註記。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8192137851&cate=156&sub=18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