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史書資訊 (2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姚毅『近代中国の出産と国家・社会──医師・助産士・接生婆』研文出版,387頁,201111月,定価:7000円+税,ISBN:978-4-87636-331-5
伝統的産婆が消え,近代的医師・助産婦が登場する歴史プロセスを通じて,中国の国家・社会関係の深層での変容を考察する。近代中国におけるジェンダー研究の新成果。

目次
序章 出産と近代中国 
 はじめに
 第一節 先行研究とその特徴  
 第二節 本書の課題 
 第三節 資料、地域、構成 
第一章 伝統的産婆の世界と医者
 はじめに 
 第一節 伝統中国の「産婆の世界」 
 第二節 医者の産婆観――矛盾する多重言説 
 第三節 医書の中の出産観と身体観 
 第四節 産婆の仕事と産婆の社会的文化的機能  
 小結  
第二章 西洋産科学の伝播と受容
 はじめに 
 第一節 女性医療宣教師の活動と「土産婆」批判
 第二節 中西医優劣論と産婆術 
 第三節 維新派の医学救国論と母子衛生 
 第四節 「科学的新知」として――女性自身による受容 
 小結  
第三章 医の専門職化と医師・助産士・産婆の分業の形成
 はじめに  
 第一節 医療における教育制度と資格制度の確立  
 第二節 助産業の専門職化とその特徴  
 第三節 産科医の技術開発と病院出産の実態  
 小結  
第四章 国家による介入――助産者に関する制度的変遷
 はじめに  
 第一節 清末及び北京政府期の衛生行政改革 
 第二節 実験期の母子衛生――北京公共衛生事務所と北京協和医学院  
 第三節 南京国民政府の衛生行政と出産の「国家化」志向  
 第四節 南京国民政府の母子衛生・助産教育の基本理念と政策 
 小結  
第五章 助産教育のシステムの形成と実態
 はじめに  
 第一節 産科医による新式助産者の養成 
 第二節 専門職とジェンダー――楊崇瑞の助産教育理念を中心に 
 第三節 助産士・産婆養成の機構と養成の状況 
 第四節 助産者の割合及び妊産婦・乳幼児死亡率の変化 
 第五節 「国家化」の虚実――資金をめぐる「国立」と「私立」の攻防  
 小結  
第六章 出産の現場――各アクター間の権力と交渉
 はじめに  
 第一節 北京市における産婆管理状況  
 第二節 北京市における産婆取り締まり文書 
 第三節 産婆取り締まりの社会的意味に関する考察 
 第四節 助産士・産科医の「技術ミス」  
 小結  
第七章 出産の近代化に対する女性たちの反応
 はじめに  
 第一節 新式出産に対する各階層の女性の反応  )
 第二節 新式出産に抵抗或いは不満を示した女性の体験――192030年代 
 第三節 新式出産を歓迎した女性の体験――1940年代 
 小結  
終章 近代中国のジェンダー・国家・文化
 第一節 産科医・助産士・接生婆の関係及びジェンダー  
 第二節 出産の変容を規定した要因:国家・医師職能団体・個人 
 第三節 文化受容と中国の「近代性」


 


 


來源:http://jdzg.exblog.jp/1709282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陳逸光醫師提供其最新專書之封面與內文的第二章,並同意轉載,供大家先一飽眼福。陳醫師的新書叫做《內經形氣學與傷寒論》,除了探討文獻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釐清五運六氣之理論與在臨床運用上的種種可能。文字中可以細讀出陳醫師熱愛中醫的用心,從文獻出發來探討中醫理論的本質,與醫學史的目的和實際功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陳醫師在給版主的信中指出:「中醫醫學史很重要,我想應可從點線面來突破傳統,中醫文化實在可以帶給人太多想像空間了,雖然歷史這一塊我了解不多.但每讀到中醫文獻就知其真實,讀仲景書時的疫病狂掃中國,漢末曹操詩中『百里無雞嗚』可驗証,中醫史真很有趣,希望多些人了解其趣。」非常高興能介紹這本書給大家,也期待陳醫師能繼續給予本版指正和提供訊息。以下為專書第二章之部份文字。




 




 




第二章




貳、從運氣學說觀探討《傷寒論》原旨




 




前言




        文章內容乃依清.張志聰《傷寒論集注》為據,張氏對宋.成無己之《注解傷寒論集注》甚為推崇,二位醫家之論述皆有五運六氣之內經原旨行於其中,註.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圖解運氣圖》,其與首篇之《辨脈法第一》之陰陽進退、客主加臨觀念,首兩篇為傷寒運氣之精義。張氏志聰對五運六氣在傷寒論之應用亦是二合為一,張氏謂:「三陰三陽,有出有入有合有離,不知陰陽之經常變易,不可與論傷寒矣。」成氏、張氏二位醫家取捨傷寒條文之次序及內容大致相同,書籍能有共同之編次,多得唐太僕叔和之用心,後世學子參照二位大師之著作,讀來容易多了(巿面上十本傷寒論有八本的編次不同)。本文主要目的是整理張氏提出之三陰三陽出、入、離、合之系統結構,希望藉著圖文,使五運六氣之仲景傷寒六經區塊能順利建立。以圖三為例,三陰三陽之循行為人身營衛運行表裡之常序,五運六氣天地有之人亦有之,通體太陽進入肌腠,運轉六經之分部,天人相應環環相扣,大系統中有子系統,子系統中亦各自有其功能。臨床觀察正是如此,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太陽病表陽受病,按常理可推測六經皆會受到感應,因為六經是一個整體,三陰三陽合而為一,太陽表症可以出現發熱、汗出、惡風寒也可以得見身疼體痛、鼻嗚咽干、咽痛、咳嗽、痰喘、煩躁、大汗出、心悸、嘔逆等各經之兼症,從以上仲景太陽病之條文來,是有建立傷寒三陰三陽系統方塊之可行性,註.程式方塊在電腦資訊領域之應用很廣泛,我們可以根據方塊圖建立系統各部份之功能,Programming Language Structure區塊中各條文自有其獨立功能,而各功能組織起來又可以彼此聯絡,圖三的結構是一個氣運整合範例,系統的入口為通體之太陽(I:INPUT),系統之出口(O:OUTPUT)為通體太陽引動三陰三陽氣化之結果,太陽陽氣可加臨於少陰、太陰、厥陰、少陽、陽明之上,形成陰陽進出表裡之特徵描述,而有各種方劑之治法及藥方(V:VARIABLE),註.為方便閱覽,筆者加入(C:CONSTANT)之參數,內含方塊內之立方法則及藥方,但不影響IOV之基本觀念由IOV之結構體來看,日後應可建立一個運氣傷寒大系統,本文先建立系統區域方塊內之資料結構大綱,細部的科學驗證必須用大量的時間去思考方能完成,筆者相信運氣傷寒系統是可以用科學結構建立起來的若不是結合先賢運氣陰陽之理論,系統之建立亦只是空殼子罷了,一點用處都没有,若傷寒論的系統結構是根據內經運氣陰陽而建立,則必然可以回復三陰三陽的傷寒結構。正因為內經之五運六氣就是一個陰陽進退的整體,素.天元紀大論云: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治,各有太過不及也故其始,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筆者認為五運六氣的主要內容就是要說明陰陽之進退,陰陽氣的量化就在三陰三陽,註.如前所引:「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陰陽進退觀念乃筆者寫傷寒三陰三陽六氣依據,傷寒從通體太陽而入犯六氣之傳變明矣。《傷寒論》乃中醫內科學之根源,仲景之傷寒自序云:「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仲景先聖如此一問,相信二千年後的炎黃子孫,都會認同仲景之學問知識為「生而知之」上乘之作是也。仲景乃中國醫學之天才,但人生短促,他在世幾十年《傷寒論》寫完了,還必須經過數個世紀之臨床療效觀察及考驗,才算定案。自東漢末年至唐太僕之年代,相隔四、五百年,仲景之名號不見了,傷寒書簡散落一地,再重新整理,又是一道隔閡,唯隋唐年間,有系統之中醫理論與臨床結合之書籍也實在是太少了,因此當太醫僕王叔和在宮庭藏書閣中見到凌亂不堪之仲景著作,便如獲珍寶,要整理龐大的文獻書籍,是耗時費事的工作,但叔和做到了。




宋朝名醫輩出,當時仲景的書籍已被奉為圭臬,臨床讀仲景、理論讀內經、針灸讀甲乙經,而五運六氣是宋御醫之必考題目,註.宋太醫局諸程文格注釋︰宋代國家醫學考試試題集,八十七道考試題目,五運六氣就佔了十題。在此時期,因宋朝廷重視醫學,設太醫館等醫學專門機構,亦因此而造就了林億、高保衡、孫兆掌禹錫蘇頌等一批宮廷官員,執掌校訂醫書局,編纂大量醫學典籍: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本草圖經、翰林醫官王惟一還用銅人教針灸,當時讀醫之人也多了,醫學教育相當嚴格。註.當時在太醫館讀書實習,亦十分之嚴格,讀醫九年無成,便要除名。同時期,名醫輩出,宋.成無己為傷寒論注解之第一人,學術地位崇高,《傷寒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受到後世醫家之推崇及不斷實踐之結果。筆者總是感覺到《傷寒論》有些美中不足,但又找不到原因,經過多年思考,有些少心得:理法方藥之臨床整合及巿場考驗,是醫學發展的重要過程,而《傷寒論》成書後未曾經過群體之火煉,仲景雖然絕頂聰穎,但要成為臨床主流仍需靠群醫共同創造才行,不然再好的學問及論著始終只會被埋没,內經之理論、臨床療效、及群醫合作三者合而為一,才能在古代被尊崇,傷寒方被後世奉為「經方」,是因為仲景之著作十分有前瞻及創意,內經三陰三陽之結構,被仲景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處方的確有效。基於上述原因,吾人認為從研讀仲景傷寒之內容,可獲取素問運氣七篇三陰三陽之測量陰陽之精髓,正是筆者寫此書之目的,讀傷寒若從陰陽之形氣來研讀,用在內科各種病症,可以解決臨床很多難治之病症,而且可以了解很多外感六氣之病証,千般難不越三條,大概《傷寒論》是內科病無所不包之書籍了,但若果用六日傳經的角度來看,叫人相當失望,因為臨床住院患者,少有六日傳經的,而溫病學家也不用此觀念,仲景有的是思想,但可惜缺乏臨床的共創與驗証。讀書,就是要擇其優而學,盡信書不如無書,道理要通,真實的學問能辨,勤奮加思考再有臨床驗證,便可以談論運氣學在《傷寒論》之應用了,成氏無己正是匯通運氣傷寒之第一人也。




宋朝之後,名醫如: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朱丹溪,今尊稱為金元四大家,已擺脫了仲景之理論,而自立門戶;河間尊內經素問,瀉火清熱開溫病學之先河、戴人(子和)通天文地理,《儒門事親》著作中,每有獨特之想法、東垣以脾胃立論,發明了很多調理脾胃氣機之處方,丹溪善治痰火,一日之中各時段浮火痰火都有詳盡解釋,各人之書卷乃以內經為寫作之基礎。清朝時期由葉天士領導的溫病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群醫創作:王孟英、吳鞠通、吳有可、薜生白、丁甘仁等人為溫病之一代宗師,當時所稱之「時方」便是指溫病辛涼/寒涼治法,溫病派影響力是史無前例的群醫集體創作,可媲美西醫之醫院制度,只可惜自西醫傳入中國以後成為主流,看中醫的民眾少了,學中醫的優秀人材折損了,時至今日,中醫由主流變成次角之傳統醫學,筆者臨症已快三十年了,親身體驗中醫之療效和靈素基礎理論之深厚,對未來中醫之反轉成為主流深具信心。在此必須提醒大家,傷寒、歷代醫家、溫病之成就離不開靈、素之理論,理論及臨床經驗之結合方能成為一代宗師,若缺乏理論根底之名醫,過不多久便會被遺忘了,這正是時代之現實,歷史是長眼睛的。能號召群英成為中醫主流,是當今之醫迫切需要的,多一些派別便多一些群體醫學個體,若從眾多流派中,能出一些主流,主流中又有主流,中醫之時機方能成熟,我可以肯定能讓中醫復興的二件事:一、中醫界要靠自我群策群力,臨床要有處理各種常見之急慢性病的本事,發揚中醫絕不能只為靠近病人而投機取巧;二、一定要回復中醫理、法、方、藥的優良傳統,將各種辨証的精神(八綱、六經、五臟、三焦等)落實,辨証的基礎要建立在病機及內經之理論中,不然辨証論治為何在正規醫學院教育中實行了至少五十年,還是讓中醫教育停留在當初之辨証論治階段,五十年了總有些創意及生機吧!事與願遺,何故?「醫患不明」乃景岳之先見;仲景傷寒論序亦云:「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二千年前的錯誤一再重演,清朝以前的中醫没有競爭對手,今天已經不一樣了,中醫的存亡政府都很少去管,醫界更不用說了,中醫只得自力自強,吶喊口號近乎無用,要悟出一套軒歧救亡方法非易事,能群策群力而實行,就更不容易。筆者只能借書之一角,暢談中醫救亡之己見,字跡行間留有明醫理才能救中醫的見解,今藉仲景傷寒論併合五運六氣及形氣論之交集中,看仲景辨証論治之理法,編輯成書為中醫盡一點微薄心意,跟隨汪教授學習中醫醫藝已久,能為老師盡點心力解釋五運六氣之教導,加上臨床的一點學識,雖是班門弄斧,自知學識淺薄,為了中醫之發展,獻己之力以償心願,希望日後有更多中醫多元化之學者輩出,群英策力合群醫之創而努力,才有機會繼往開來,逆轉中醫之氣勢。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建醫學史略






作者:劉德榮




出版社:福建科技




出版日期:2011/08/01




 




內容大鋼




《福建醫學史略》以時為綱,以簡練的筆觸,將數千年的福建醫學發展歷史濃縮在一個前後連貫且富有趣味的描繪之中,具體內容擬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原始時期福建醫學的起源、夏商至戰國福建先民的醫藥衛生實踐、秦漢至南北朝福建醫藥知識的積累、隋唐五代福建醫學經驗的豐富、宋元時期福建醫學的發展、明代福建醫學的興盛、清代福建醫學發展的延續、中西醫交匯時福建醫學的成就。

《福建醫學史略》由劉德榮擔任主編。




 




作者介紹




劉德榮

劉德榮,福建中醫藥大學教授,福建省惠安縣人。1970年畢業於福建中醫學院6年制醫療本科,長期從事中醫教學和臨床工作。曾擔任醫史文獻學科主任、醫史教研室主任、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館長。碩士生導師。兼任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常委、福建省醫史學會副主委。著名中醫學家、醫史學家俞慎初教授學術繼承人。
多年來從事中國醫學近代史、福建醫史和醫家研究,先後主持福建省教育廳、省衛生廳、省社科聯、國家教育部等科研課題近10項:主編出版醫書7部;參編醫書15部;發表學術論文80篇;獲福建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院級科技成果獎和學會優秀論文獎8項。




 




目錄




第一章 原始時期福建醫學的起源

一、遠古時期的文化遺址

二、早期的衛生保健活動

第二章 夏商至戰國福建先民的醫藥衛生實踐

一、金屬工具在生產中應用

二、閩族的產生

三、閩越時期的醫藥衛生經驗

第三章 秦漢至南北朝福建醫藥知識的積累

一、閩越軍隊北上和中原民眾人閩

二、醫藥衛生經驗的初步積累

三、著名醫藥學家

四、煉丹術傳入福建

五、海上交通與對外醫藥交流

第四章 隋唐五代福建醫學經驗的豐富

一、社會狀況與中原民眾再次入閩

二、臨床用藥經驗與當地名醫

三、海外醫藥交流的初期發展

第五章 宋元時期福建醫學的發展

一、福建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官辦藥局與推廣醫藥知識

三、醫書的刊刻印行

四、古醫籍的整理與研究

五、藥物學著作的編撰

六、方劑學的成就

七、醫學各科的成就

(
)診斷學

(
)內科

(
)婦產科

(
)兒科

(
)外科

(
)針灸

(
)法醫學

(
)養生學

八、宋元時期福建對外醫藥交流

第六章 明代福建醫學的興盛

一、明代福建經濟的再度繁榮

二、明代福建的醫事制度

三、刻書業興盛與醫書大量印行

(
)刊刻出版大量醫籍

(
)熊宗立編撰刊刻醫書的成就

四、明代醫學的發展

(
)古典醫籍整理與醫學理論研究

(
)藥物學著作的編撰

(
)方劑學的成就

(
)臨證醫學的新成就

五、明代福建的對外醫藥交流

(
)海外貿易的醫藥交流

(
)西方傳教士來閩的醫藥交流

第七章 清代(鴉片戰爭前)福建醫學發展的延續

一、清代福建的社會經濟



二、清代福建的醫事制度

三、清代福建醫學的成就

(
)編纂醫學類書和叢書

(
)中醫經典醫籍整理和註釋

(
)藥物學著作的編撰

(
)方劑學的成就

(
)臨證醫學的發展

四、清代福建的對外醫藥交流

第八章 近代中西醫交匯時福建醫學的成就

一、近代福建的社會經濟

二、西方醫學傳人福建

(
)西方醫學初傳福建概況

(
)教會醫院、診所的創建

(
)主要的教會醫院

(
)創辦教會醫學校

(
)早期出國學醫的留學生

(
)民國早期福建醫學的現狀

三、西醫學在福建的初期發展

(
)海外華僑在閡創辦醫療事業

(
)地方政府創辦的醫院

(
)政府創辦的醫學校

(
)醫療慈善機構和私人醫院

(
)蘇區的醫療衛生成就

(
)近代福建的部分西醫學家

四、近代福建的醫療衛生設施和學術團體

五、中醫界的抗爭活動和中醫學術團體建立

六、近代中醫學的成就

(
)經典醫著研究

(
)藥物學的成就

(
)方劑學著作的編撰

(
)臨證醫學的成就

(
)創辦中醫學校

(
)出版中醫期刊

(
)中西醫匯通思潮中的福建醫家

七、民間傳統醫療經驗和少數民族醫藥

(
)福建民間傳統醫療經驗

(
)福建少數民族醫藥

八、結語

參考文獻

福建醫學大事年表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http://tl.zxhsd.com/kgsm/ts/big5/2011/10/10/2087168.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次看到學苑出版社一共還有《陸淵雷醫學論文集》、《沈仲圭醫學論文集》、《曹炳章醫學論文集》、《李健頤醫學論文集》、《時逸人醫學論文集》、《張山雷醫學論文集》等書籍出版,是研究近代中醫學史不錯的一套參考資料,以下僅貼出一本做為代表。




 




范行準醫學論文集




者:王咪咪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日:2011/11/01




 




 




 




簡介:




《范行準醫學論文集》收集的是范行準先生從19331955年二十余年間在各類期刊上發表的四十余篇論文中的十數篇。這些論文大體上可分為七個部分︰中醫基礎理論研究、中醫學與外來醫學的研究、醫學史研究、疾病史研究、歷代醫家研究、文獻目錄研究及醫論。



其中所收論文古代中西醫之關系,從地理、經濟、宗教各個方面展現和分析了中國本土醫學與外來醫學的關系和互相影響,由此可扮演從近代至今的中西醫各自特點,各自對未來醫療和衛生保健的作用;中華醫學史一篇,與現在所看到醫學史書籍相比會有許多不同之處,文章中的許多觀點也耐人尋味,甚或給人以全新的醫學啟示。




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中,他把傳染病的危害提高到關系國家安危存亡的高度,強調預防醫學史研究的重要性。環境醫學在研究預防醫學史上的地位、以及關于職業病史的論述,對今天的研究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和啟迪。




范老的文章非常有特點,每一篇文章都以一個醫學史研究專家的獨特角度向人們展示著這門學科的獨特魅力。




《范行準醫學論文集》收集的是范行準先生從19331955年二十余年間在各類期刊上發表的四十余篇論文中的十數篇。




這些論文大體上可分為七個部分︰中醫基礎理論研究、中醫學與外來醫學的研究、醫學史研究、疾病史研究、歷代醫家研究、文獻目錄研究及醫論。




范老的文章非常有特點,你只要翻看過任何一篇都會讓你終生難忘。




1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是對范老文章最恰如其分的評價。范老的篇篇文章不僅是言之有物,而且體現著作者淵博的知識及對事業敏銳的洞察力。




2
.這次展現的論文內容雖基本都是六十年前的,但所涉及的領域至今在研究水平上尚很少能有人與之相比,仍然是某一領域的最先和唯一。如《古代中西醫之關系》、《中國預防思想史》、《中國古代軍事醫學史的初步研究》等。




3
.文集內容廣泛、深刻,研究思路獨特,除大量的史料收集與研究外,如《與余雲岫先生論醫史學書》、《漢唐以來外藥輸入之歷史與外藥之國藥化》、《中國醫學變遷史》、《名醫傳的探索及其流變》、《中國古代外族醫家考》等文章,都以一個醫學史研究專家的獨特角度向人們展示著中醫學的獨特魅力。




4
.范老的文集在內容上還有一特點就是對書目和藏書的研究。范老是一位中醫古籍的收藏者,可稱之為獨步醫林。從范老在《棲芬室善本醫書敘錄》、《十年來本會圖書館概論》等文章中也可品到難得的對圖書的鑒賞與收藏知識。




下面再簡單介紹《范行準醫學論文集》所收論文的大概內容︰




《古代中西醫之關系》,這是一篇范老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發表的大文章,數萬字,文章從地理、經濟、宗教各個方面展現和分析了中國本土醫學與外來醫學的關系和互相影響,由此可推演從近代至今的中西醫各自特點、各自對未來醫療和衛生保健的作用,許多論點都會給你耳目一新的感覺。




《中華醫學史》,這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范老在期刊上連載的論文,亦有萬余字,以這篇文章與現在所看到醫學史書籍相比會有許多不同之處,文章中的許多觀點也耐人尋味,范老指出所謂醫學,乃一匡助生理以恢復機能正常之技術而已醫學是技術而非科學,故不能無誤而病人康寧多賴自身匡復,不全恃醫家之技術。對醫學的起源,談到病患為人最苦者,醫又無每病必愈之技,窮而呼天,迫而事鬼,乃人之恆情”“由是言之,醫學為起于生物自身之本能,而非造端于人類,以吾國言,更非起自神農、黃帝之倫這些都給人以全新的醫學啟示。




《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這是范老先生于建國初期1951年完成的作品,在這篇文章中,他把傳染病的危害提高到關系國家安危存亡的高度,強調預防醫學史研究的重要性。文章中有歷史告訴我們,傳染病是可以亡國的,羅馬亡于瘧疾,埃及亡于血吸蟲病,中國也有金明兩個朝代亡于鼠疫。在文章中范老還探討了為什麼不能在封建時代建立預防醫學、環境醫學在預防醫學史上的地位、以及關于職業病史的論述,對今天的研究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和啟迪。




    此外《名醫傳的探索及其流變》、《呂晚村在清代醫學的影響》及《棲芬室外善本醫書敘錄》、《十年來本會圖書館概論》、《謾罵與侮辱中醫論》等都從不同側面表現了范老的學術研究成果,很值得一讀。這些文章如今都是很難得一見的了。范老的文章雖在期刊上發表,但大都很長,一般都是連載,考慮到我們這本文集也實在無法將范老的全部論文收齊,只好忍痛割愛選了數篇有代表性的論文讓讀者一睹這難得一見的好文章。其余的可據我們在書後的索引再行查找,致歉。




 




編者:




王咪咪,副研究員。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文獻室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文獻學會委員、中國藥學會藥史分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分會秘書。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醫文獻研究。

參與國家新聞出版署課題《中華大典·藥學分典》的編纂工作,任副主編;參與國家科技部在研課題《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的電子版保存》;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4年中標課題:1949年前中醫期刊及相關文獻的收集研究與數據庫的建立等項目。

主編、副主編或編委編著的學術著作有:《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敦煌古醫籍考釋》、《本草綱目索引》、《唐容川醫學全書》等三十余部。發表的論文四十余篇。




 




推薦:




《范行準醫學論文集》是二十世紀初中醫名家醫學文集叢編之一。范行準,先生名適,字天磬,原籍浙江省湯溪縣(1958年并入金華縣)厚大鄉。先生少時家境清貧,13歲始,在叔父開的藥店里當學徒。16歲出師,留在藥店里當伙計,後在鄉診病,

他撰寫的《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曾被大量引用,備受學界推崇,醫林學子感嘆范先生學識的精湛淵深。其實,范先生的研究,不僅是在疾病史、疫病史方面,他在中國醫學通史、軍事醫學史、中外醫學交流史、歷代醫事制度,乃至醫學典籍的整理、研究和刊行流布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同時,范先生又以其收藏大量珍稀古醫籍而名播遐邇,被譽為中醫藏書第一家。

限于時代條件,范先生沒有帶過學生,也不是什么博士生導師,作為一位粹然的學者,他的學術生涯是寧靜而寂寞的。但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范先生為海內外的醫史學者所敬仰。




 




內容提要

醫家生平

中醫基礎理論研究

1.
醫家訓蒙書——五臟論的研究

2.
五運六氣說的來源



中醫與外來醫學

3.
古代中西醫藥之關系

4.
古代中西醫藥之關系(續一)

5.
古代中西醫藥之關系(續二、三
)

6.
古代中西醫藥之關系(續四
)

7.
古代中西醫藥之關系(續五
)

8.
古代中西醫藥之關系(續六
)

9.
古代中西醫藥之關系(續七
)

10.
古代中西醫藥之關系(續八
)

11.
古代中西醫藥之關系(續九完
)

12.
中國與亞拉伯醫學的交流史實




醫學史

13.
中華醫學史()

14.
中華醫學史(
)

15.
中華醫學史(
)

16.
與余云岫先生論醫史學書


17.
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

18.
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
)

19.
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
)

20.
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
)

21.
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
)

22.
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
)



醫家


23.
名醫傳的探索及其流變

24.
呂晚村在清代醫學之影響



文獻目錄

25.
棲芬室善本醫書敘錄

26.
十年來本會圖書館的概況



醫論

27.
釋醫

28.
言論謾罵與侮辱中醫論

論文選編索引

出版後記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111196&pf_id=99X155K8y107s 88A 102e73k112h124WMExJIu120Lg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軍事醫學史




A History of
Military Medicine




 




作者:(美)蓋布裏埃爾




出版社:軍事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內容簡介




《軍事醫學史》是由理查·A·蓋布裏埃爾和凱倫·S·梅茲合作撰寫的一部介紹世界軍事醫學歷史的著作。理查·A·蓋布裏埃爾是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歷史與戰爭研究系和防衛研究系的知名教授,曾任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歷史與政治學教授,美國海軍陸戰隊大學軍事倫理學客座教授,著有大量軍事歷史等相關書籍與文章,部分書籍被翻譯成其他語種出版。凱倫·S·梅茲曾任英國曼徹斯特聖安賽姆學院圖書館館長,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館員,著有多本書籍並公開發表多篇文章。《軍事醫學史》由美國格林伍德出版社於1992年出版,是西方世界公開出版的第一部關於世界軍事醫學的史學著作。《軍事醫學史》從軍事醫學的起源、發展、演化的歷史視角,勾劃了軍事醫學與軍事相伴生、與醫學相促進、隨戰爭和武器而發展、隨科學和技術而革新的歷史線條,特別是以西方戰爭史上的若干場戰爭及其社會環境為背景,描繪了軍事醫學技術進步和軍隊衛生勤務組織體制形成的演化軌跡。該書對於我們瞭解軍事醫學的發展歷史,特別是西方世界軍事醫學從古至今、與人類文明進程關聯、與戰爭樣式變革並行的演化脈絡,具有很大幫助。




 




目錄




    上卷 古代至中世紀




   1.古代戰爭與醫學




  2.古蘇美爾,西元前4000-西元前2000




  3.古埃及,西元前3500-西元前350




  4.亞述時期(亞西利亞),西元前911-西元前612




  5.以色列、波斯和印度,西元前1300-西元前100




  6.古希臘,西元前500-西元前147




  7.古羅馬,西元前753-西元478




  8.“野蠻人時期、拜占庭時期、伊斯蘭時期和中世紀




  9.古代軍事醫學小結




  下卷 文藝復興時期至當代




  1.現代戰爭的發展:1453-20世紀




  2.文藝復興時期:經驗主義的復興




  3.17世紀:火藥與殺戮




  4.18世紀:首批有效的軍事衛勤體系




  5.19世紀:截肢時代




  6.20世紀:現代軍事醫學的崛起




  7.軍事醫學的興起




 




 




http://www.amazon.cn/%E5%86%9B%E4%BA%8B%E5% 8C %BB%E5%AD%A6%E5% 8F %B2/dp/B00622D8X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代疾病、醫療史初探


 


 


作  者:于賡哲


出版時間:201110 (11)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系社科基金後期資助專案。該專案的根本目的在於以疾病、醫療為視角觀察唐代歷史。全書共分十二章,分別論述:唐代主要疾病考——以敦煌寫本《新菩薩經》、《勸善經》為探索管道;唐代官方醫療機構的局限性;民間醫人水準評估——福醫時醫現象說起;中古醫籍受眾淺論;唐代藥材產地與市場;醫巫並行的時代——咒禁術的退縮與保留;高原疾病與戰爭;唐宋民間醫療活動中灸療法的浮沉——一項技術抉擇的時代背景分析;蓄蠱之地——一項文化歧視符號的遷轉流移;疾病觀與唐長安城的嬗變;疾病、卑濕與中古族群邊界;割股奉親緣起的社會背景考察,並附錄一篇《被懷疑的華佗——中國古代外科手術的歷史軌跡》。


 


作者簡介:


于賡哲,男,祖籍山東,1971年生於陝西咸陽。武漢大學博士、南開大學博士後,現任陝西師範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隋唐史、醫療社會史。曾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權威、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在學術界產生較好反響,許多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光明日報》、《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或摘編觀點,曾多次獲得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陝西省高等院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http://www.csspw.com.cn/Item/15441.aspx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醫事糾紛研究 1927-1949


作 者:龍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11/09/05


 


 


內容簡介


《民國醫事糾紛研究(1927—1949)》以史學界關注較少的民國醫事糾紛為考察物件,分析探討斯時醫事糾紛的特點及成因,並結合近代衛生行政體制的確立及醫學職業化進程這一宏觀語境,分析國家、社會與醫患之間的互動,雖未必圓滿回答了上述問題,但所作努力,至少有助於人們從歷史的維度展開思考。


作者簡介


龍偉,1980年生,四川綿陽人,歷史學博士,副教授。近年來主要從事醫學社會史、新聞傳播史及基督教在華傳教史研究,曾主持國家社科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專案3項,在Journal
of Modern Chese History
、《中國史研究》(韓)、《新聞與傳播研究》、《社會科學研究》、《宗教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天宏師序


人作為生物學意義上的存在,無不追求生命的長久延續,遠離病痛,但自然規律難以抗拒。瑞典著名病理學家福爾克·漢申(Folke Henschen)說過:人類的歷史即其疾病的歷史。某種意義上,疾病及與疾病的抗爭同人類如影隨形,構成其社會生活中不可祛除的重要內容。於是,醫生及醫藥派上了用場。不過由於醫療技術的局限,醫學與疾病抗爭始終麻煩不斷。醫療活動既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固然可以給病人及家屬帶來一時的喜悅,失敗則可能導致醫患糾紛,嚴重的甚至訴諸法律,成為醫訟


我沒有考證過古代醫界醫事糾紛的狀況,只是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瞭解甚至有時會切身感受到醫事糾紛已成為今日構建和諧社會須認真診治的痼疾。人本來就害怕疾病,然而在今日的醫療環境與醫療行政架構內,人們似乎更害怕治病,這種無奈給諱疾忌醫平添了新的含義。與普通病人稍有不同的是,歷史學者時常向歷史追問,我們為何會落入如此的兩難處境(dilemma)?現代醫學緣何變得這般不近人情?龍偉博士的《民國醫事糾紛研究(1927-1949)》一書,用心所在,即在給出問題的答案。是書以史學界關注較少的民國醫事糾紛為考察物件,分析探討斯時醫事糾紛的特點及成因,並結合近代衛生行政體制的確立及醫學職業化進程這一宏觀語境,分析國家、社會與醫患之間的互動,雖未必圓滿回答了上述問題,但所作努力,至少有助於人們從歷史的維度展開思考。


自從19世紀初經由傳教士將其傳入,西方醫學在中國的生存發展已曆兩個世紀。上個世紀30年代,南京國民政府以西醫為主導在中國建立起近代醫療行政體制。這不僅深刻地影響了後世醫學的發展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今日中國的醫療模式和國人的醫藥觀念。與此同時,醫藥觀念、醫藥環境也受到國家政治、社會習俗的反向制約和影響。現今醫學社會史話語(discourse)中的醫學,顯然已非傳統科技史作者所理解的那樣,只是一種旨在完成對疾病征服的單純技術手段。在更宏大的語境中,技術只是醫學之一途,討論醫學與政治、社會的關係似乎更為適切。本書的一大特點便是將醫事糾紛納入國家社會的廣闊背景中,從社會史的立場出發,勾勒醫學、政治、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譬如在討論醫師業務過失問題時,作者將刑法中業務過失罪放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加以分析,發現民國醫訟案件中存在的醫患互控及反復上訴與業務過失罪的界定不清有著內在聯繫。在刑法規範未變的情況下,民國醫界一方面呼籲變革,另一方面則在醫療實踐中做出調整,以為因應。這樣的分析顯然突破了傳統醫史的書寫範式,明顯帶有社會史的味道。由於突出法制與人事等側面問題,有時讀者會感覺難以判斷作者到底是在作醫學社會史抑或法律社會史的書寫。然而這正是本書之所長。尋求在學科交叉點上推進學術,是現今具有多學科訓練背景的年輕學者應當致力的學術方向。全書以技術性的醫事為經,以法學意義的糾紛為緯,言在醫訟,關照卻在國家、社會對醫學近代性的構建,正應了民國中醫名家張贊臣所言:江河之大,不棄細流;醫雖小道,可見時勢


歷史學是一門人文學科,雖然一些受過科學訓練的歷史學者對敍事的零度風格zero style)津津樂道,標榜客觀中立,但優秀的歷史著述幾乎無不潛藏著研究者的人文寄寓與關懷。在這方面,本書亦屬差強。作者特意將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的醫事糾紛醫訟剝離出來作專題討論,時間限定在1927年至1949年這一段,講述的故事雖為醫訟,從中卻可明顯看到研究者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對生命的尊重。這種人文關懷一旦與學術研究契合,展現的就不只是研究者的科學眼光與學術創見了,廣義的講,還包含了作者深切的現實寄望及其肩負的社會責任。


當然,歷史家僅有人文關懷尚遠遠不夠。培根(Francis Bacon)說歷史使人聰明,反過來說,能夠使人聰明的學問一定是包含智慧的學問。如是,則對於歷史的思考亦構成對歷史著作優劣判斷的重要依據。作者當然不致自我標榜聰明智慧,但運思卻堪稱獨特。書中一些事實描述和分析讀來饒有興趣,給人以啟發。例如作者發現,民國時期,雖現代醫院及醫療制度已廣泛建立,但有時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整個制度運作崩潰。例如作為醫事訴訟審理程式中重要一環的司法鑒定,由於受司法習慣、當事人利益等因素的影響,法醫與法官及檢驗吏之間存在著嚴重衝突,加之醫界各團體對鑒定權爭執不休,醫患雙方纏訟不斷,社會各方對鑒定機構的權威性充滿質疑,司法鑒定的準確性及權威性大打折扣。這些因素常常誘導人們從整體上反思民國現代醫療制度的基礎建構。然而實際上,問題往往只是出現在諸如司法鑒定這樣的單一環節,牽一發動及全身而已。再比如在醫患關係問題上,作者將其置於社會及法律規範的架構中加以考察,認為醫患關係的核心在於彼此權力與義務的邊界劃定。正是因為醫患雙方對彼此的權責邊際存在認識上的分歧,才導致大量醫事糾紛的出現,甚至造成司法訴訟。這一看法雖未必全新,但是將民國時期的醫患關係看作一個雙向互動的演化過程,當事各方經鬥爭和妥協,不斷劃定彼此之間的責權邊界,這一觀察問題的獨特角度,較好地把握了民國時期醫患雙方互動的實質。類此分析,俯拾即是,書中既有高遠宏闊的思想寫意,又有洞幽燭微的心靈感悟,不少論述可謂視有所見,思有所得。


歷史研究需要超越常人的觀察認知能力,同時也需要豐富的史料支撐所論,畢竟史學是一個實證性極強的學科。傅斯年說史學就是史料學,雖為講求詮釋的一派學人詬病,要其維護史學生存基礎的良苦用心,未可抹殺。就民國醫事糾紛研究而言,據我對近代史研究現狀的瞭解,相關史料少而分散,初事這一領域研究,跡近辟荒。為避免為炊無米,作者在材料方面下足了工夫,不僅查閱了大量行政、衛生檔案,而且對民國時期散佚各處的期刊、報紙、筆記、小說作了廣泛梳理。全書旁徵博引,除了將過去歷史學者囿于傳統方法不甚重視的醫藥類書刊(報刊30餘種,專書200餘種),予以直接利用,對一些常見報刊,也下了近乎竭澤而漁的功夫。以《申報》為例,因論域偏重滬上,書中使用《申報》材料甚夥,且時間跨度極大,上自晚清同治年間,下自民國30年代,均有采獲。作者曾自言在《申報》五花八門的文字欄目及廣告中,爬梳一年,可見用功之勤。正是有了豐富的史料支撐,書中所論皆有充分根據,避免了浮泛空論之弊。如果有人稱該書為目前學界研究民國醫事糾紛及醫患關係相對具有系統性及實證特徵的著作,應該不是溢美之辭。


作者龍偉,蜀中綿州人,與我相識已逾10年。大學本科在成都獅山四川師大從我學習歷史,研究生畢業時,恰逢我轉到錦江河畔的四川大學治學從教,又門前門後三年,相與切磋學問,直到獲得博士學位。回想起來,時間過得真快。10年前的龍君還是一介少年,如今已入而立之年,成了小,致思立。本書是龍君承擔的第一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的終端成果,是他過去10年辛勤耕耘的見證,也是他在學術上為自己立下的最初基業。作為師長,我為他能有如此的成就而感到高興,但願他能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將學業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礎上,獲取更大的成就。


謹序


楊天宏


2011年春于成都江安寒舍


 


 


目錄


導論
    問題的提出
    學術史回顧
    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清代的醫患關係與醫事糾紛
  第一節  清代傳統醫界的醫患關係
  第二節  清代的醫事糾紛及其調解
  第三節  清代的醫療訴訟及其處理
  第四節  西醫的傳入與文化的衝突
第二章  民國時期的醫事糾紛概況
  第一節  民國醫生群體的素描
  第二節  民國醫事訴訟的形態與分類
  第三節  引發醫事糾紛的原因考論
第三章  民國醫事訴訟的類型分析
  第一節  業務過失:醫患觀念的差異與衝突
  第二節  非法墮胎:民國法律與社會的錯位
第四章  民國時期醫事糾紛的處理及問題
  第一節  醫患的私下和解
  第二節  行政力量的介入
  第三節  訴諸於法:醫事訴訟案件的處理
  第四節  影響訟案處理的要素分析
第五章  防訟于未然:民國醫療行政體制的確立
  第一節  取締非法行醫
  第二節  考醫的興起與實踐
  第三節  醫師執業制度的確立
第六章  民國社會團體對醫事糾紛的參與
  第一節  近代醫事團體對醫事糾紛的參與:以醫師公會為中心
  第二節  民國醫界的職業憂慮與業務保障
  第三節  醫事鑒定機構的科學化與制度化
  第四節  其他社會群體對醫事糾紛的介入
第七章  民國職業倫理的確立與醫患關係的重塑
  第一節  近代職業倫理的構建
  第二節  醫療模式與醫療習慣
結論
附錄
  附錄一:陶熾孫《中國新醫受難史序論》中所載醫事訴訟史料
  附錄二:本書所採用的169件醫事訴訟案件樣本表
  附錄三:混亂的上海醫界(龐京周繪)
參考文獻
後記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04754


http://longweihistory.jimdo.com/%E4%BD% 9C %E5%93%81/%E6%B0%91%E5%9B%BD%E5% 8C %BB%E4%BA%8B%E7%BA%A0%E7%BA%B7%E7%A0%94%E7%A9%B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界春秋》1926—1937——民國中醫變局中的人和事


 





作者:沈偉東 著(1970年生,浙江嵊縣人,現定居桂林。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博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編審)




出版日期: 2011-8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內容簡介


 


《〈醫界春秋〉1926-1937——民國中醫變局中的人和事》全面整理研究了民國時期影響最大的中醫期刊《醫界春秋》的辦刊情況,涉及民國中醫重大歷史事件,披露了民國中醫鮮為人知的行業內幕。以《醫界春秋》作為個案研究,展示民國時期民辦中醫期刊的特點,探討中醫期刊在讀者與作者、編輯模式與經營手段等內容。本書從微觀上分析期刊出版與社會政治關係,研究行業出版史,並從而探討出版與學術文化、社會發展的關係,反映了民國時期尤其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間中醫期刊出版的特點,同時也反映出行業內期刊出版對中醫行業發展的影響和推動作用,本書對民國中醫史研究及民國出版史研究具有重要史料價值。







目錄:





1.《醫界春秋》的辦刊者





1.1 《醫界春秋》的創刊人





1.2《醫界春秋》主編的社會形象





1.3 《醫界春秋》的辦刊團隊





2. 《醫界春秋》的辦刊目的與期刊定位





2.1 《醫界春秋》辦刊背景和辦刊目的





2.2《醫界春秋》的期刊定位





2.3 辦刊思路和編輯方針的動態調整





3. 《醫界春秋》的期刊形態設計





3.1《醫界春秋》的基本形態





3.2《醫界春秋》的封面設計





3.3 《醫界春秋》的插圖





3.4《醫界春秋》的版式





4.《醫界春秋》的作者工作





4.1作者成為《醫界春秋》的核心競爭力





4.2《醫界春秋》的作者群體





4.3《醫界春秋》的作者工作





5.《醫界春秋》的讀者工作





5.1《醫界春秋》讀者定位





5.2 “醫界春秋社的社員制度與《醫界春秋》的辦刊





5.3《醫界春秋》的讀者工作





6.《醫界春秋》的編輯立場和特色





6.1《醫界春秋》的期刊編輯立場





6.2《醫界春秋》的編輯特色





7.《醫界春秋》的社會關係和社會活動





7.1《醫界春秋》與官方的關係





7.2《醫界春秋》與中醫界的關係





8.《醫界春秋》的欄目設計





8.1“編輯者言裏的編輯觀點和編輯思路





8.2“專著欄目反映的民國中醫藥研究成果





8.3針對西醫的調查欄目





8.4“評壇”“論壇欄目貫穿起來的十一年中醫行業焦點問題





8.5“學說欄目--佔據中醫學術研究的前沿





8.6“討論欄目與學術爭鳴





8.7“醫案欄目裏的民國名中醫家的醫案





8.8“藥物欄目--對中藥作了較為系統的研究





8.9“通訊來件)欄目--瞭解中醫界思想和動態的視窗





8.10“醫訊”--《醫界春秋》的新聞性欄目





8.11“筆記欄目的醫療隨筆





8.12“問答”--小欄目裏的大文章





8.13犀利的短刀欄目





8.14“常識欄目的醫療衛生普及知識





8.15“餘興欄目中的醫藥文藝作品





8.16補白的知識性與可讀性





8.17《醫界春秋》的周年回顧





8.18專欄的策劃





9.《醫界春秋》專刊、專號的策劃與出版





9.1 28期的雙十節特刊





9.2 31期的咽喉病症研究特刊





9.3 34期的中醫藥界奮鬥號





9.4 42期對全國醫藥團體第二次臨時代表大會的重點報導





9.5 55期的慶祝中央國醫館成立紀念特刊





9.6 59期的藥物學特刊





9.7 66期的虛癆病專號





9.8 69期的麻疹專號





9.9 81期的統一病名討論專號





9.10 100期的胃病專號





9.11 109期的血症專號





9.12 110期的中醫條例專號





10.《醫界春秋》刊載的中醫學術研究成果





10.1對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





10.2 對中醫經典及臨床應用的研究





10.3對中醫各科的研究





10.4對中醫診斷學的研究





10.5對時疫及地方性流行病的研究





10.6對中藥的研究





10.7對方劑的研究





10.8對針灸按摩的研究





10.9對醫史文獻研究





10.10對國外醫學成果和醫療情況的介紹





11.《醫界春秋》反映的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醫學術和臨床家成果





12.《醫界春秋》對中醫前途的討論





12.1《醫界春秋》反映的中西醫之爭





12.2《醫界春秋》反映出的中醫界的危機意識與對中醫前途的探索





12.3《醫界春秋》報導的民國名人對中醫的態度





13.《醫界春秋》對中醫教育的關注和反思





13.1《醫界春秋》對漏列中醫教育進入學系事件的報導





13.2《醫界春秋》對當時中醫學校的報導與評論





13.3《醫界春秋》反映的中醫教材與資格考試的情況





13.4《醫界春秋》辦刊者對當時中醫教育的建議和評論





14. 《醫界春秋》反映的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醫界情況





14.1《醫界春秋》對重大醫政管理制度的報導





14.2《醫界春秋》對中醫界抗爭運動的報導





14.3 《醫界春秋》反映的中醫界的抗日愛國運動





14.4《醫界春秋》對民國名人的疾病診治的報導





14.5 《醫界春秋》對中醫藥界不良現象的抨擊





14.6《醫界春秋》刊登的中醫界筆戰





14.7《醫界春秋》關於醫德的討論





14.8《醫界春秋》對海外中醫藥的報導





14.9《醫界春秋》對臺灣、香港中西醫藥的報導





14.10《醫界春秋》對農村醫療問題的關注





14.11《醫界春秋》反映的中醫出版情況





14.12《醫界春秋》記載的醫界糾紛





14.13 《醫界春秋》記載的民國中醫家的詩詞唱和





15.《醫界春秋》的出版資源的深度開發





15.1以期刊出版為中心的書報刊出版經營





15.2以期刊經營為依託的中醫教育科研及生產活動





15.3《醫界春秋》的廣告經營





16.《醫界春秋》的發行





16.1《醫界春秋》的社員制發行體系





16.2《醫界春秋》的發行情況





 





 





http://www.bbtpress.gxnu.edu.cn/asp/bookinfo.asp?bh=581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蘇美嬌編輯提供書訊


 


疾病與權力:診斷百年來各國領袖的疾病、抑鬱與狂妄


作者:大衛.歐文


原文作者:David Owen


譯者:區立遠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11014


 


內容:


希臘人都相信,神明吝於讓人類獲得成功,而且會在人處於權力頂峰之時給他來個「狂妄」的詛咒,讓他失去健全的心智,最終導致他走向毀滅。今天我們不覺得神明有那麼大的功勞,我們比較喜歡說這叫自我毀滅 ─詹姆斯.雷斯頓(James Reston


狂妄症候群(Hubris Syndrome)是什麼? 2008年,國際精神科專業期刊《腦》登出一篇震撼醫界與政界的文章。前英國外相大衛.歐文以他精神醫學的專業,加上從政三十年的觀察,發現位居要津的政府首長可能有種「職業病」。只要掌握權力,就可能出現自戀、好動、過度自信的跡象,自詡為救世主,最後與現實脫節。歐文以該篇論文的核心論點,進而完成本部鉅作。


書中檢視百年來各國領袖的身心狀態。老羅斯福與邱吉爾有憂鬱症,但他們各自找到方式克服並繼續領導人民。甘迺迪患有愛迪生氏症,終身與藥物為伍,但他在古巴危機時展現的鎮定令人感佩。艾森豪是第一位公開自己疾病的總統,他中風後人民仍然對他保有信心。相較於此,也有許多領導人對疾病遮遮掩掩,例如尼克森有酒癮,密特朗下台前三年才告知人民他有前列腺癌。


這本書結合醫學、歷史與政治。歐文帶我們回首近百年歷史上的關鍵時刻,一方面觀察各國領袖在面對重大決策與個人疾病交會時的危機處理,另一方面則審視領導人物的精神與心理狀態,了解政治權力會對他們造成毒害,進而明白民主制度是唯一的解藥。


醫師導論


  我當職業醫生有六年的時間,從這令人著迷的工作經驗中我有很多的收獲。所有這些都體現在本書裡,但是有個面向特別重要。我在聖托馬斯醫院時為一些 顧問 醫師、神經科醫師與精神科醫師工作,他們常常為為數不少的知名政治人物看診,在這種相互信賴的醫病關係裡,我看到了政治生涯的摧折與壓力。我協助治療過一位年長的政治人物,他的問題是酒精成癮;另外一位則有嚴重的沮喪症。我看到他們在何等的壓力下生活,開始好奇壓力在他們的疾病裡到底扮演了多大的角色。我在那個時期就變得十分專業,常常開玩笑說我是一位只管轄「頭部以上」的醫生,也就是完全只專注在腦部的問題。


  疾病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影響政府施政的過程以及政府首腦的決策,導致他們犯下愚行,使他們變得愚昧、低能或魯莽?成為外交大臣之後,我在好幾個場合上直接地觀察到這些情況;從那以後,我就非常關心這個問題。還有一類領導人讓我感到著迷:他們並未生病,認知能力也運作完好,但是他們發展出一種我漸漸稱之為狂妄症候群的毛病來。狂妄症的行為在政府首腦身上出現的情況,不管是民主政府還是其他,遠比一般所了解的要常見的多。


  美國最近有三位精神科醫生寫了一篇論文,稱羅斯福與詹森在當總統的期間患有躁鬱症。他們兩人都有憂鬱症,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有人質疑上述的診斷,認為需要更多特定躁症發作的證據。當有人對政治領袖回顧性地做出躁鬱症的診斷時,有趣的地方在於,一般大眾似乎很可以接受他們的英雄們忍受著憂鬱症的襲擊,但是卻不太能接受他們有作為精神疾病的典型症狀的躁症的行為。比如說,有人指出過邱吉爾罹患躁鬱症。沒有人否認他確實常常跌入抑鬱的深深泥沼裡,邱吉爾自己稱這種狀態為他的「黑狗」心情。但是若說邱吉爾有躁症階段,就會遇到可觀的反對。也許一方面是因為大家覺得他從來不曾有過明顯的臨床發作,又或者是因為,即便有過這樣的事,那也還不到病態的程度,大家比較希望把邱吉爾看成一個獨一無二的形象。羅斯福總統的情況也在部分美國人之間引起了多少與此類似的反應。


  當我觀察政治領袖時,狂妄之所以引起我的興趣,是在於它描述了一種能力的喪失。這種狂妄模式在一些政治領袖的生涯裡非常常見。成功使得他們對自己產生過度的信賴,輕視那些與自己信念不合的建議,有時候甚至任何建議都不放在眼裡,所採取的行動像是要挑戰現實本身。通常隨之而來的就是天罰,雖然有時也有例外。


  在典型的情況下,一個政府領袖在位越久,那些可能導致他被診斷為狂妄症候群的諸般行為症狀也會越來越顯著。依我的建議,領導者出現下列這個嘗試性症狀表的三到四種症狀,再考慮進行這類的診斷:


  一、自戀的傾向,把世界當作他們可以在其中施展權力與尋求榮耀的場域,而不是當作有許多問題的地方,需要用務實的、非自我中心的方式來處理。


  二、天性喜歡採取行動,如果這行動貌似能讓他們正面地曝光,也就是能提升他們的形象。


  三、對於自己的形象與呈現有超乎比例的關心。


  四、習慣以救世主的口吻談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很容易就意氣昂揚。


  五、把自己跟國家等同起來,認為這兩者的形貌與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六、傾向用第三人稱來稱呼他們自己,或者使用舊日國王的口氣說話。


  七、對自己的判斷有過度的信心,對他人的建議或批評有過度的鄙視。


  八、對自己所能達成的事情具有誇張的自信心,接近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


  九、相信他們要面對與負責的不是由同僚與公眾輿論,而認為自己真正要面對的是更偉大的:即歷史或上帝。


  十、不可搖撼地相信在那個真正的法庭上他們將會得到勝利。


  十一、不知休息,輕率魯莽以及容易衝動。


  十二、失去與現實的連繫,常常伴隨著日漸惡化的孤立狀態。


  十三、傾向於因為他們的「宏觀視野」,特別是他們對自己預計採取的行動路線的道德正確性的堅定信念,而排除對其他面向作考量的必要。


  十四、結果成為執行政策的無能,我們可以稱之為狂妄的無能。


  本書回顧二十世紀政府首腦罹患的疾病,準確來說是介於一九一與二○○七年之間。第一章與第二章考察了上述期間許多政府首腦患病的案例。接下來的五章則涵蓋了特定的個案紀錄:第三章檢視了英國首相艾登爵士在一九五六年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的疾病;第四章比較了美國總統甘迺迪在一九六一年的豬灣挫敗事件、赫魯雪夫會面、以及次年的古巴飛彈危機等三項事件期間的行為,以便連結他在這段時間的健康狀態與接受治療的情形。第五章關注的是伊朗國王巴勒維在他在位最後五年的病情;第六章考察法國總密特朗的案例,他在位十四年,這期間幾乎都受攝護腺癌所苦,當中有十一年大眾全不知情。第七章討論的狂妄行為則與美國小布希總統與英國首相布萊爾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的表現有關。最後,在第八章我考慮了社會需要因應的一些防護措施,以面對政府首腦患病。


 


目錄


謝詞


導論


第一部  百年來政府首長患病實例
第一章  1901-1953
第二章  1950-2007


第二部  個案探討
第三章  艾登首相的疾病與蘇伊士運河
第四章  總統甘迺迪的健康
第五章  沙阿的祕密疾病
第六章  密特朗總統的前列腺癌


第三部  權力中毒
第七章  布希、布萊爾與伊拉克戰爭


第四部  未來能做什麼?
第八章  預防政府領導人生病
第九章  結論


注釋


 


更多內文請參閱http://www.books.com.tw/exep/activity/activity.php?id=0000034914&sid=0000034914&page=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華歷史講堂三編


 


清華大學歷史系  三聯書店編輯部合編


2011.07出版   定價:40.00


清華歷史講堂三編,一如以前初編、續編之選題旨趣,重視當前的學術前沿以及熱點問題,並用學術講座的形式,介紹給青年學子。本編著重選取了如下五個欄目的文章:文本與詮釋欄收有李學勤等學者對備受矚目的新出文獻(清華簡)的初步研究;李零等從思想史角度對經典文本的新解讀。基於醫療史與環境史漸成國際史學界的熱點領域,本編特設醫療與環境欄,收入新銳學者梁其姿、李貞德、王 利華等 教授的演講,以及留美博士侯深探討美國城市生態環境觀念的演講。士人與文化收入閻步克、張國剛、陳懷宇(亞利桑那大學)、葛曉音的一組文章,皆為作者多年沈潛研究的精心之作。 經濟與社會專欄收入楊際平《研究社會經濟史應註重的幾個問題》、李伯重《中國的早期近代經濟——1820年代華亭-婁縣地區GDP研究》、夏曉虹《晚清女權思想溯源》等一組文章。最後一組以思想與學術為題,收入張緒山、王路、貝尼泰茲等討論政治哲學、政治與學術的論文。總之,不僅作者皆為一時之選,而且大都直接切入了當前學術界最關切的思想和學術前沿問題,充滿活力,值得向學術界,特別是在讀的青年學生推介。


 


 


http://slst2008.blog.hexun.com.tw/67442010_d.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醫籍續考()


作者:劉時覺


出版社:人民衛生


ISBN9787117142755


出版日期:2011/07/01


 


內容大鋼


    《中國醫籍續考》為日本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的續作。收載自清道光元年至宣統末年90余年間的中醫古籍,分醫經、本草、食治、養生、藏象、病機、診法、明堂經脈、傷寒、溫病、金匱、臨床綜合、方書、內科、外科、傷骨科、婦產科、兒科、喉科、眼科、醫論醫話、醫案、法醫、叢書全書、史傳書目、運氣、其他共27個門類,凡3068種。
    
各門類下以書為單位,考證了每一種醫籍的書名,卷帙,現存、亡佚、未見、闕失等情況.,撰作、出版或校勘的年份;作者的籍貫、姓名字型大小和編著責任:叢書的子目,摘錄了醫籍的序、跋、題辭、凡例,原作者的傳記、墓誌銘,目錄學著作關於該醫籍的提要、按語,兼及史傳、地方志、家族宗譜中有關該醫籍的記載:大多數書末有作者按語。
    
由丹波元簡編著的《中國醫籍續考》附有書名索引和作者索引。
    
《中國醫籍續考》資料豐富,內容精專,考證周密,立論嚴謹,學術挖掘深透,為中醫學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資料,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是研究清末中醫醫術發展脈絡的重要學術專著,也可為從事研究中醫學、中國醫學史、中國文化史及中國歷史的人員提供重要參考。


目錄


醫經門
本草門
食治門
養生門
藏象門
病機門
診法門
明堂經脈門
傷寒門
溫病門
金匱門
臨床綜合門
方書門
內科門
外科門
傷骨科門
婦產科門
兒科門
喉科門
眼科門
醫論醫話門
醫案門
法醫門
叢書全書門
史傳書目門
運氣門
其他門
附錄
書名索引
作者索引
主要參考書目


 


http://tl.zxhsd.com/kgsm/ts/big5/ 2011/07/26 /2041554.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作者路彩霞女士是南開大學博士,2006年在南開的會議上認識她。她於2007年畢業後至武漢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目前任職於湖北省社科院文史所。本書是她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改寫的,她的指導教授是常建華先生,更加上路彩霞本身也很用功,論文水準應該頗高,很期待看到該書。承蒙她致贈一本,並且寄上許多書影和書的序文,特此致謝,並公告好友周知,也請臺灣的朋友與師長給她指教。






 


 


清末京津公共衛生機制演進研究(1900-1911)




 


 


作者:路彩霞

出版社:湖北人民




出版時間:2010-12-1




 




 




摘要:公共衛生是城市文明的表徵,清末十餘年,各城市的公共衛生機制紛紛創建,本文從醫藥行政、衛生行政和防疫行政三個方面,制度、人、觀念等多個層次,對京津公共衛生機制的演進情況做了考察。醫生廣告塑造的理想醫生形象反映出清末醫界存在的問題及出現的趨勢。作為認識現象的庸醫問題呈現了中醫式微的過程。天津中醫與《大公報》筆戰事件折射出社會文化潮流的偏轉。官方醫藥行政的創建及社會的改良努力共同推動著中醫藥走向近代。清末十年是中國公共衛生行政的創建期,天津衛生局裁撤事件展現了多種衛生管理模式的衝突,折射出清末公共衛生機制近代轉型的複雜性。外城衛生局是在天津影響下,北京創建專門局所的一次嘗試,但最終在民政軍事化潮流中為巡警行政取代。從衛生員警、衛生自治、衛生衝突三方面,筆者對京津衛生行政專業化、制度化和合理化問題也做了檢討。清末防疫行政在各種矛盾的衝突與調適中走向近代。疫氣說與疫蟲說經由穢氣聯接,民俗避疫與清潔防




 




關鍵字:清末 京津地區 公共衛生機制 城市文明 醫藥行政 衛生管理模式 京津 公共衛生 梳理
社會變遷 歷史 視野 界限 文化史 制度史 互動 先覺者 啟蒙 邊緣化 食品衛生管理 防疫機構 分化 行政原則 倫理 行為衝突 狀態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上編醫藥

第一章   清末京津中醫形象變化


第一節   理想的醫生形象




第二節   作為認識現象的庸醫問題

第三節   庸醫現象的政治寓意




第二章   京津醫生專業化起步

第一節   解決庸醫問題的官方舉措第二節改良中醫學的社會努力

第三章   制藥售藥的規範化




第一節   清末京津成藥暢銷情況

第二節   制藥售藥專業化


第三節   社會改良藥學的努力


本編結語






中編衛生行政

第四章   專業衛生機構的存廢:天津衛生局探析


第一節   天津城的衛生管理


第二節   天津衛生局裁撤事件探析


第三節   餘論

第五章   巡警體制下衛生專業化的嘗試:北京外城衛生局考


第一節   制度與實踐:清末北京衛生機構演變

第二節   北京外城衛生局考


第六章   京津衛生行政之檢討

第一節   衛生員警專業化的努力


第二節   從協作到隔閡:衛生自治與巡警行政


第三節   衛生行政之檢討

本編結語






下編防疫

第七章   致疫防疫理念的碰撞與調合


第一節   不乾淨的空氣


第二節   想像中的蟲子


第三節   消弭疫原方式的碰撞


第四節   餘論

第八章   防疫行為、觀念的衝突與調適——以宣統防疫為主的考察

第一節   防疫行政中的衝突與社會倫理轉型


第二節   防疫舉措的多樣化


第九章   在衛生與防疫之間:肉食衛生與晚清防疫


第一節   食用不良肉類的習俗


第二節   醫理解釋的混亂


第三節   衛生啟蒙中的互動


第四節   食品行政的雛形


本編     結語

結語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常建華序





 





讀者看到的這部書,是路彩霞博士經過修改後的學位論文。該書出版之前,彩霞索序于我,作為瞭解她治學的導師,也想向讀者談些對本書的看法,以此作為推薦。





十年前,路彩霞考入南開大學讀社會史方向的研究生,當時疾病醫療社會史屬於受到重視的新學術領域,鑒於學者關注江南較多,她將視野投向華北。她的碩士學位論文《瘟疫與清代直隸社會》,廣泛搜集了清代直隸地區地方誌中記載災疫、風俗以及人物部分中的有關資料,特別是使用了記載晚清瘟疫的資料丁國瑞《竹園叢話》,從社會透視瘟疫,分析瘟疫與官府應對、瘟疫與社會整合以及瘟疫俗信等問題,論述是比較新穎的。





繼續讀博,路彩霞將研究空間縮小到京津地區,時間放到了晚清。這一選擇與她閱讀《竹園叢話》有關,丁國瑞(字子良,號竹園)清代醫家,報人,其文集《竹園叢話》收錄有關京津醫藥衛生方面的大量資料。根據該書的提示,清末京津的公共衛生問題很值得研究。毗鄰的北京、天津兩大城市,前者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後者為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商埠之一,在晚清大變動時代中,京津地區的變化也是中國近代歷史變遷的縮影。公共衛生,這一現代文明強調的事物,出現於京津地區的歷史舞臺。路彩霞研究末十年京津公共衛生機制演進,我以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選題。她以“公共衛生機制”為問題意識,從地域入手,關注社會的近代轉型,把握制度與生活的互動,勤奮治學,終於完成學位論文。





該書三編九章,分別探討醫藥、衛生行政、防疫諸問題,我認為具有以下三個特色:





一、擅於捕捉社會新聞,發現重要問題。晚清報紙大量出現,成為社會史研究的極好資料,作者閱讀晚清十年的報刊等資料,注意到有關疾病醫療與公共衛生的報導較多,從社會新聞中捕捉重要資訊。她考察了清末京津中醫形象變化,發現在西醫衝擊、媒體宣揚、中醫自責之下,庸醫問題的被嚴重誇大。指出時人對庸醫現象的認識過程,經歷了由批判庸醫個體到抨擊中醫全體,並由對中醫的不信任逐漸演化為質疑中醫學本身。為緩解庸醫問題,京津地方政府及社會採取了考試醫生、組織醫學研究團體、興辦醫學堂等一系列舉措,京津醫生專業化起步,制藥售藥也在規範化,折射出近代社會文化變遷的軌跡。





作者注意到清末天津中醫與《大公報》筆戰事件,就中醫存廢問題第一次大論爭加以考察。指出以西路醫藥研究會為組織的天津中醫界和以新學派自居的《大公報》雙方的衝突事件,發生在宣統三年(1911) 正月十七日 ,導火線是《大公報》在本埠新聞欄內刊載中醫路某誤治事件並以評論形式涉及中醫界。雙方多次往來的函件,刊登於《大公報》、《正宗愛國報》與《醒華日報》上。筆戰過程為京津中西醫界公同關注,其核心是中醫通過辯誣,試圖爭取在社會、學界以及人們心目中維持原有地位。《大公報》一方希望用事實說話,以激將法讓中醫赴重疫區東三省,來驗證其能治鼠疫是否空談,於是演變出《大公報》主筆英斂之與天津中醫藥研究會會長丁國瑞的打賭事件,後來被和事人居間調停而偃旗息鼓。天津中醫與《大公報》的筆戰實際是民國時期中西醫大論爭的序曲,即使在今天這樣的討論仍在繼續。





二、重視考察制度建設,弄清演進機制。作者將公共衛生行政作為研究的出發點,關心制度建設,探討了清末中國管理衛生防疫事務的第一個專門機構,也是中國第一個區域性防疫機構的天津衛生局。宣統二年,隨著民政部在全國範圍將衛生管理納入巡警行政,作者從天津臨時政府衛生局、天津衛生總局、巡警局與衛生局的協作探討了庚子至宣統間天津城的衛生管理,又從事權問題、經費問題、宣統防疫、民國初年的防疫處分析了天津衛生局裁撤事件。認為該事件折射出中國近代化進程的複雜性,對我們今天的衛生事業具有一定的啟迪意義。作者考證謹嚴、分析細緻,揭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論述清晰,很有邏輯性。並能夠小中見大,再現了中國近代化的蹣跚步履。她還考證北京外城衛生局,並就京津衛生行政模式檢討,相信讀者也可以從中獲得有價值的啟示。





三、深入挖掘衛生民俗,呈現民眾心態。反映民眾對於事物看法的心態研究,是社會史研究的重要部分,其研究路數往往從民俗入手,透過表像,深入本質,屬於歷史人類學的範疇,是以人為中心的社會史。作者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十分注意公共衛生與民俗的關聯。防疫是公共衛生的重要方面,也是民間根深蒂固的觀念與習俗,該書考察了致疫防疫理念的碰撞與調和,防疫行為、觀念的衝突與調適、衛生與防疫的關係。年中度歲是夏秋間瘟疫流行時,通過舉行過年儀式以禳除瘟疫的一種民俗行為。光緒二十八年(1902)霍亂大流行期間,南北各地普遍採取年中度歲避疫,作者從民俗現象和防疫事件雙重角度對此考察,闡釋清末民間俗信的存在狀態以及作為防疫措施的民俗儀式在衛生方面的意義。作者對於宣統年間京津對於鼠疫的防疫實踐,也值得注意。





病從口入,飲食防疫必不可少。本書對於肉食衛生與晚清防疫的論述,也有獨到之處。已往研究多著眼于古代飲食文化和近代公共衛生管理體制,作者則以肉類飲食習俗為切入點,具體考察時人的飲食衛生觀念及與之相關的防疫觀念。這種對時人的心態與觀念的考察,體現出一種新的治學理念。作者認為防疫體現出中國社會生活方式、行政理念一定程度上的近代轉型。





        綜上所述,路彩霞的研究從制度、人、觀念等多個層次,將制度、社會與文化分析有機結合,呈現出清末京津公共衛生機制的演進情況,多有新意。本書的創造性體現出打破制度史、社會史、文化史的界限對事物的整體性把握上,使我們從一個地域公共衛生機制的變化,看到晚清中國社會的變遷,尋找到現代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的起點。





路彩霞的博士論文,得到了清代醫療社會史與天津近代史專家的認可與好評,令我感到欣慰。她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到武漢從事博士後研究,探討清末民國漢口衛生管理問題,努力挖掘報紙與檔案資料,再現那時漢口衛生管理的基本面貌,揭示公共衛生政治意義的演變與多重屬性。





期待著彩霞的新著別開生面。





                                                                                           常建華





                                       2010819寫就,29日訂正於津門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本書不是只有醫書的內容而已,主要針對王清任的族譜來對醫者的傳記做增補,另外也對該書做了版本學的考察,在文獻學上有所價值。




 




王清任與醫林改錯




 




作者:李作仁 編著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作者簡介:




李作仁,曾用筆名崇實。19391116日 出生於北京(當時稱北平)。祖籍河北省玉田縣湘子莊,在本縣魏莊子長大。1960年畢業于玉田縣師範學校。後通過自學取得大專學歷。先後在鴉鴻橋中學,玉田一中,縣教師進修學校等校任教語文。曾任玉田縣政協第四,五屆常委,唐山市政協第六,七屆委員。1999年退休後更全身心投入地域文化研究。先後參與編寫《玉田縣公安志》,點校清康熙,乾隆,光緒版《玉田縣誌》,編撰《玉田縣醫院發展史》等。多年堅持業餘創作,有數十篇文章作品在各級報刊發表。2005年出版個人文集《桑梓集》,2007年主編《玉田古今名人錄》問世。




現任王清任學術思想研究會常委。自2000年以來,在尋找王氏族譜,走訪王氏後裔,籌建王清任紀念館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2001年被聘為王清任紀念館首任館長。先後參加了迄今舉行的四屆王清任學術思想研討會,並多次在大會上宣讀論文,其中兩篇被收入《王清任研究集成》。




內容簡介:




王清任,字勳臣,河北省玉田縣人,清乾隆33年至道光11年,世居玉田縣鴨鴻橋。是嘉慶至道光年間的名醫。王清任作為一位傑出的醫學革新家,在所著《醫林改錯》中,一是比較準確地描述了胸腹腔內臟器官、血管等解剖位置,較過去有改正,有發現;二十創活血化瘀新理論擬出許多新方,於臨床頗有奇效;三則否定胎養、胎毒等陳說及綜成靈機記性在腦不在心新說,其貢獻巨大,值得肯定;四則《醫林改錯》中且詳論瘀血證,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療各種病證,效果甚佳,至今仍有不少內容為醫家所遵從。其醫著於人體構造雖未必盡善盡美,惟其革新精神則于後人頗有啟迪。






目錄:




《王清任與醫林改錯》內容包括:一、錢序;二、王清任家族世系及其生平;三、有關王清任的三部世系族譜;四、玉田王氏譜系簡表;五、《醫林改錯》道光十年三槐堂版;六、《醫林改錯》宣統元年玉田縣宋家鋪萬順堂宋家甫本;七、飭紀敦儉;八、後記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77556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現在陸版書愈來愈貴了,荷包真是有些吃不消,但這本具有文獻學意義的醫籍還是用力給他敗下去了。 段逸山 先生對中醫文獻學很有研究,針對這本書,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一起附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段逸山鄒西禮,〈明抄北宋小字本《金匱要略方》研究〉,《中醫文獻雜誌》第2(2010)(這裏可以看:http://www.docin.com/p-210553774.html)


 


摘要:《金匱要略》系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長期流傳的是北宋治平年間刊印的大字本系統,以元代至元六年(1340年)鄧珍《新編金匱方論》為現存最早刊本。近年發現明代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吳遷抄本,所據底本為北宋紹聖年間刊印的小字本系統。該本與鄧珍刊本在內容、體例上多有不同。本文介紹吳遷抄本的版本特點及其發現過程,通過稽考相關文獻記載,論述吳遷抄本的由來,進而與鄧珍刊本比勘,從中發現並糾正長期流傳的大字本傳本的諸多訛誤,凸現吳遷抄本的學術價值與版本意義。


 


 


 


明洪武鈔本《金匱要略方》


作  者:段逸山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2011/4/1


 


內容簡介:


《明洪武鈔本《金匱要略方》》,本書包括:校正《金匱要略方》敘、《金匱要略方》敘等內容。


 


目錄:


前言
凡例
校正《金匱要略方》敘
《金匱要略方》敘
卷上
 總論
 藏府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第三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肺痿肺癬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第七
奔豚氣病脈證並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第九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治第十
卷中
 五藏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並治第十三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驚悸衄吐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第十六
 嘔吐喊下利病脈證並治第十七
 瘡癬腸癬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脛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並治第十九
 雜療方第二十
卷下
北宋國子監版文
吳遷跋


 


 


 


http://www.shanghaibooks.com.tw/basic/basic_cart_default.asp?ProductID=978754394786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天啊,真是殺荷包,而且不一次出完,吊足讀者胃口。


 


 


永樂大典醫書輯本(一)


作者:王瑞祥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內容介紹:


《永樂大典醫書輯本(1)》由王瑞祥編撰。 《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朱棣指定姚廣孝、解縉組織2000餘人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成書於1408年。全書正文22877卷,目錄60卷,公認為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清中葉後,屢遭盜竊和劫掠,散失殆盡。新中國成立後,經多方搜集,共得795卷。其中31卷列有醫學內容(不含中藥)。《永樂大典》中,輯錄了我國宋元以前諸家醫籍,內容廣泛,包括醫經、醫籍、臨床各科、中藥、養生、醫學職官、名醫傳記、醫療掌故、醫師考卷、回回藥方等,保存了從《黃帝內經》至《危亦林得效方》達133種醫學著作,以及正史、筆記小說、類書、政書中有關醫學內容。作者經多方搜集,得醫學著作109種,仍按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的方法編排,約2000 萬字,分20冊出版。 《永樂大典醫書輯本(1)》為平聲東韻,包括諸風證治36卷,諸蟲證治2卷,素問示從容論及諸胸證治各1卷。內容均錄原書,不加刪改,具有很高的文獻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王瑞祥,研究館員。從事人體解剖學教學12年,醫學文獻檢索教學24年,曾就讀於張家口林業專科學校(1960)、張家口醫學專科學校(1970)、武漢大學(1985),對醫學、林業、圖書館學均有研究,發表論文14篇,出版著作11種。歷時19年,編成《中國古醫籍書目提要》430萬字,已由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退休後,潛心《永樂大典》醫書輯佚工作,將以20冊出版。目前已完成第1冊(風證)、第23冊(兒科)和第6冊(傷寒)的書稿。


 


目錄


重輯永樂大典醫書序∕1
明成祖文皇禦制永樂大典序
∕2
永樂大典凡例
∕3
進永樂大典表
∕5
永樂大典卷之二百九十八  一東
∕1
風諸風證治一
∕1
永樂大典卷之二百九十九  一東
∕1
風諸風證治二
∕10
    
中風
∕10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  一東
∕19
風諸風證治三
∕19
    
中風
∕19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一  一東
∕32
風諸風證治四
∕32
    
中風十二穴灸法
∕41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  一東
∕43
風諸風證治五
∕43
    
肝中風
∕43
    
心中風
∕49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三  一東
∕54
風諸風證治六
∕54
  
脾中風
∕54
  
肺中風
∕58
  
腎中風
∕61
  
胃中風
∕65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四  一東
∕68
  
風諸風證治七
∕68
    
卒中風
∕68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五  一東
∕83
  
風諸風證治八
∕83
    
中風失音不語
∕83
    
中風舌強不得語
∕88
    
中風口噤不開
∕92
    
風口眼喁斜
∕96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六  一東
∕107
風諸風證治九
∕107
    
?∕107
    
風癱瘓
∕109
    
風身體手足不遂
∕127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七  一東
∕134
風諸風證治十
∕134
    
中風半身不遂
∕134
    
風腰腳不遂
∕143
    
風腳軟
∕146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八  一東
∕151
風諸風證治十一
∕151
    
風不仁
∕151
    
風服腿
∕154
    
柔風
∕157
    
風彈曳
∕161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九  一東
∕166
風諸風證治十二
∕166
    
風痙
∕166
    
風角弓反張
∕168
    
急風
∕171
    
偏風
∕180
    
風偏枯
∕188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十  一東
∕195
  
風諸風證治十三
∕195
    
中風四肢拘攣不得屈伸
∕195
    
風身體疼痛
∕203
    
中風百節疼痛
∕208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十一  一東
∕211
  
風諸風證治十四
∕211
    
風腰腳疼痛
∕211
    
風走注疼痛
∕219
    
風入腹拘急切痛
∕225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十二  一東
∕228
  
風諸風證治十五
∕228
    
癲癇
∕228
    
∕232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十三  一東
∕239
  
風諸風證治十六
∕239
    
∕239
    
∕254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十四
∕260
  
風諸風證治十七
∕260
    
風驚
∕260
    
風驚邪
∕264
    
風驚悸
∕266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十五
∕274
  
風諸風證治十八
∕274
    
風驚恐
∕274
    
風恍惚
∕277
    
西凡邪
∕280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十六  一東
∕288
風諸風證治十九
∕288
    
風熱
∕288
    
中風發熱
∕298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十七  一東
∕300
風諸風證治二十
∕300
    
熱毒風
∕300
  
風成寒熱
∕305
    
風成寒中
∕307
    
風成熱中
∕309
    
風冷
∕310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十八  一東
∕315
風諸風證治二十一
∕315
    
風冷失聲
∕315
    
風痰
∕316

永樂大典之三百十九  一東
∕333
風諸風證治二十二
∕333
    
風氣
∕333
    
風消
∕339
    
風厥
∕340
    
風眩
∕341
    
頭面風
∕343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十  一東
∕349
風諸風證治二十三
∕349
    
風頭痛
∕349
    
首風
∕358
    
腦風
∕361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十一  一東
∕366
  
風諸風證治二十四
∕366
    
風頭旋
∕366
    
風頭眩
∕372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十二
∕382
  
風諸風證治二十五
∕382
  
風痱
∕382
  
風毒
∕387
  
風秘
∕391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十三
∕396
  
風諸風證治二十六
∕396
    
賊風
∕396
    
蠱風
∕401
    
刺風
∕402
    
漏風
∕405
    
勞風
∕407
    
內風
∕409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十四
∕410
  
風諸風證治二十七
∕410
    
肌肉啁動
∕410
    
肉苛
∕412
    ?
瘍風
∕414
    
風痦瘰
∕417
    
風瘙癢
∕421
    
風身體如蟲行
∕424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十五
∕427
風諸風證治二十八
∕427
    
風瘙癮疹
∕427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十六  一東
∕441
風諸風證治二十九
∕441
    
惡風
∕441
    
大風癩病
∕444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十七  一東
∕455
風諸風證治三十
∕455
    
大風癩病
∕471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十八  一東
∕475
風諸風證治三十一
∕475
    
白癩
∕475

    
烏癩
∕477
    
大風眉發脫落
∕479
    
大風出蟲
∕484
    
白癜風
∕487
    
紫癜風
∕492
    
白駁
∕494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二十九  一東
∕497
  
風諸風證治三十二
∕497
    
歷節風
∕497
    
白虎風
∕507
    
鶴膝風
∕512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三十  一東
∕515
  
風諸風證治三十三
∕515
    
破傷風
∕515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三十一  一東
∕528
  
風諸風證治三十四
∕528
    
一切風∕528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三十二  一東∕549
風諸風證治三十五
∕549
  
一切風
∕549
永樂大典卷之三百三十三  一東
∕566
風諸風證治三十六
∕566
    
一切風
∕566
永樂大典卷之四百八十九  一東
∕578
  
∕578
  
素問診要經終論篇
∕578
  
靈樞終始篇
∕580
永樂大典卷之五百十五  一東
∕583
蟲諸蟲證治一
∕583
    
九蟲
∕583
  
三蟲
∕588
  
就蟲
∕591
永樂大典卷之五百十六  一東
∕596
蟲諸蟲證治二
∕596
    
寸白蟲
∕596
    
蟯蟲
∕603
    ?
∕606
    
五藏蟲
∕608
    
應聲蟲
∕610
永樂大典卷之五百三十九  一東
∕612
  
∕612
  
素問  示從容論篇
∕612
永樂大典卷之六百四十二  一東
∕614
胸諸胸證治
∕614
  
胸痹
∕614
  
胸痹噎塞
∕617
  
胸痹短氣
∕620
  
胸痹心下堅痞緩急
∕622
  
胸痹心背痛
∕624
  
胸痛∕626


 


http://tl.zxhsd.com/kgsm/ts/big5/ 2011/07/13 /2030602.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關于瘋癲、創造和抗爭的人生故事


作者:(美)科特勒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內容簡介


為什麼一些非凡的人物能夠戰勝精神痛苦並在瘋癲的促使下創作出傑出的創造性藝術呢?《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著名心理學家杰弗裡·科特勒在《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關於瘋癲創造和抗爭的人生故事)》中探討了這些問題。《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關於瘋癲創造和抗爭的人生故事)》中描述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家的故事,他們在為成功和生存奮鬥過程中經歷了情感混亂。
杰弗裡·科特勒在書中描述了西爾維婭·普拉思、朱迪·嘉蘭、馬克·羅思科、歐內斯特·海明威、弗吉尼婭·吳爾夫、查爾斯·明格斯、瓦斯拉夫·尼金斯基、瑪麗蓮,夢露、倫尼·布魯斯、布賴恩·威爾遜等文化巨匠們戲劇性而悲慘的人生。在這本由不同人生連接而成的書中,杰弗裡·科特勒著重講述了這些非凡人物的人生故事,並重點分析了他們是如何突破自己的情感困境的。


本書清楚地區分了那些屈服於疾病並因此失去生命的人們和那些奮力搏鬥並最終康復的人們。書中,科特勒詳述了深層次的心理問題是如何影響這些人的生活、工作、偉大的創作和成功,以及他們又是如何奮力達到某種個人穩定的。本書講述的這些有趣而又引人入勝的故事幫助我們在這些藝術家不可思議的人生中找到意義。這些故事也為那些奮力突破困境和限制,並試圖卓有成效地、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人提供靈感。


 


目錄:


前言
1章 神話與現實:瘋癲與創造力的本質

2章 西爾維婭·普拉思:于死亡中完美

3章 朱迪·嘉蘭:彩虹之下

4章 馬克·羅思科:以血作畫

5章 歐內斯特·海明威:終身傳奇

6章 弗吉尼婭·吳爾夫:憂鬱之湖

7章 查爾斯·明格斯:音樂幻覺

8章 瓦斯拉夫·尼金斯基:通往瘋癲之路

9章 瑪麗蓮·夢露:死于善良

10章 倫尼·布魯斯:病態、肮髒的喜劇演員

11章 布賴恩·威爾遜:對水的恐懼

12章 解讀創造天才的生命意義

注釋

參考文獻和拓展閱讀


 


 


http://www.waterlike.com.tw/bookdata.asp?NO=B 84C 11701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婦女史論集 九集


主編:游鑑明
出版社: 稻鄉出版社


 


內容:
       
本書廣泛收入國內、外學者已經發表的九篇重要論文,國內學者6位,其他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有各一位。本書中鄧小南、張斐怡和野村鯰子對於婦女史的研究材料的性質和重要性,提供不同於過去的研究觀察。衣若蘭、孫惠敏、王鴻泰、胡曉真則重新改寫婦女的歷史形象,以及婦女形象如何被建立。俞蓮實、吳燕秋討論婦女被賦予的家庭責任與關係中,如何受到壓抑與轉變。


 


目錄:


游鑑明:導言


鄧小南:出土材料與唐宋女性研究


張斐怡:元代非漢族婦女形象的漢化


                 ─蒙古、色目女子碑傳史料的分析


野村鯰子:歸有光《先妣事略》之系譜


                ─論弔母之古文體的生成與發展


衣若蘭:「天下之治自婦女始」:


                試析明清時代的母訓子政


孫慧敏:天下興亡,「匹夫」之責?


               ─明清鼎革中的夏家婦女


王鴻泰:青樓名妓與情藝生活


               ─明清間的妓女與文人


胡曉真:酗酒、瘋癲與獨身


               ─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極端女性人物


俞蓮實:民國時期關於「生育節制」的四大論戰


吳燕秋:戰後台灣墮胎婦女性汙名之研究﹝1945-1984


 


 


http://www.mh.sinica.edu.tw/PGStudyGroup_News_Detail.aspx?studyGroupID=1&eventID=10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的社會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理解科學譯叢




 




出版年月:20116




作者:(日)古川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內容提要




《科學的社會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由古川安所著,是一部極富啟發的科學社會史通史著作,全書側重於科學技術同社會進步之間的互動關係,分別從英國皇家學會到法國科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到德國研究型大學,18世紀的科學啟蒙、產業革命到19世紀科學體制化和職業化的展開過程,進行了詳略有當的論述,描繪了自文藝復興以來科學技術在西方社會發展的歷史畫卷。《科學的社會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由古川安所著,描述了文藝復興以來,科學在歐洲社會中的成長、變革和發展。圍繞著近代科學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作者在深入闡釋其社會歷史動因的同時,對於科學本身的組織化,體制化和職業化的進程,也進行了較為詳盡的介紹。在總體上把握科學社會史發展脈絡的同時,作者還考察了科學在歐美不同國家中的發展。這種比較研究的視角,無疑有益於幫助人們去更好地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經濟、思想和制度之間的相互關係。

全書通俗易懂,適合科學技術史、STS及科技政策研究者和學生參閱,也適合對科學社會史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




 




目錄




叢書序

中文版序

增訂版序言

序言

凡例

引言 社會中的科學

西方文明的衝擊與日本的應對

科學的社會視角——本書的著眼點

第一章 從兩次文藝復興走向近代科學

科學革命與古希臘科學的遺產

12
世紀的文藝復興

義大利文藝復興

第二章 基督教文化中的近代科學

培根的科學觀

清教徒革命與近代科學

科學中的信仰動機——自然探究者之辯

製作機械的上帝

第三章 大學與學會

科學革命與大學

大學的起源與發展

學會的興盛

倫敦皇家學會

法國皇家科學院

第四章 自然探究與技術

科學與技術的傳統

為了科學的技術

為了技術的科學

第五章 啟蒙主義與科學

光之世紀與無神科學

進步主義的興盛

科學的大眾化

梅斯梅爾催眠術

第六章 法國大革命與科學的體制化

法國大革命與科學

巴黎綜合理工學院

拿破崙的改革

拿破崙帝制下法國科學的興衰

第七章 德國科學的勃興及其制度基礎

法國科學的衰退與德國科學的勃興

變革之路


研究型大學的出現

吉森的教育模式

高等工業學校的崛起

第八章 科學的專業化與職業化

科學的專業化

職業化的含義

工匠世界的變化——工科學者的誕生

科學的職業化進程

第九章 產業革命與英國科學

英國產業革命時期的技術與科學

從化學工業看科學與技術的融合

維多利亞前期的英國科學

第十章 美國產業社會中的科學

美國的大學和產業

產業的科學化——GE與杜邦的基礎研究

科學的產業化

第十一章 科學與國家主義

科學中的國家意識

萬國博覽會的反響

大學附屬研究所的出現

面對國家間的生存競爭”——帝國技術物理研究所的創建

愷撒·威廉學會的創立

第十二章 戰爭與科學

軍事技術與科學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科學共同體的重組

化學戰的出現

兩次大戰間的科學家們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原子彈開發

科學家的社會責任與戰後世界

結束語 科學和技術反思的時代

環境·生命·生態問題

另一種科學和技術

站在十字路口上的科技文明

全書插圖出處

注釋

譯後記




 




http://www.bookuu.com/kgsm/ts/ 2011/06/28 /2016810.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在思考新的問題與論點時,這類醫籍的整理實在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中國醫藥、方書與養生類書籍資料庫之龐大,確實是一個很特別的現象。甚至很多醫書的抄本,現在都還未整理出來。目前,醫書整理的趨勢已漸漸轉向地方性醫籍之關切與整理,例如這本新書和前年出版之《浙江醫籍考》。又,台灣早期漢醫的學習方式,恐怕也是靠著背誦方書,在1949年以前,台灣似乎沒有著名的漢醫書之刊刻書局,所以早期臺灣對醫藥有興趣者,恐怕都是靠抄本來習醫,可惜的是,這類抄本保存不易,一則某些醫者不願公開,以為是「秘傳」,再則臺灣一般圖書館「不識貨」,不會特別去整理這些抄本,以其未公開出版,不是放到長蟲,就是當做舊報紙賣了吧。其實個人推測,臺灣早期之醫書,大多絕非所謂「秘傳」,應該多是古典醫書或明清醫書的手抄本。所以文獻整理的工作,非常重要。當要著手一個醫史或疾病史課題研究時,類似這種「做苦工」的工具書編纂,包括《醫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國醫籍提要》等這類工具書,就能給研究者很大的方便,幫助思考。寥寥數語,和大家分享。


 


嶺南醫籍考


 


作者:高日陽


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出版:2011-2-1


 


內容簡介


《嶺南醫籍考》是一部地區性的中醫專科目錄書籍。本書對1949年以前的嶺南中醫藥著作進行了深入系統地收集、考訂、整理,凡見諸於文獻者,包括醫籍、雜誌、地方誌、目錄書、人名辭典、傳記論文等,皆竭力蒐羅,共收書577種,其中現存284種,亡佚或未見282種,存疑11種。

  《嶺南醫籍考》採用輯錄體形式,按類及成書時間編排,並附索引。全書分醫經(包括運氣)、藏象、診法、傷寒(包括金匱、溫病、瘟疫)、本草、針灸、方論(17)、醫史醫案(包括醫話、醫論)、養生、雜錄、叢書、講義(包括民國時期其他醫籍)、考證醫籍及備考醫籍共14大類。每書大體按書名、作者、出處、卷數、序跋、地方誌、作者簡介、內容提要、學術特點、現存主要版本館藏等項著錄,部分書還附有編者按語。

  本書資料豐富,內容詳盡,考證周密,立論嚴謹查閱方便,不僅具備目錄書綱紀群籍,簿屬甲乙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鑒別舊槧,雔校異同提要鉤玄治學涉徑之基本用途,對地方古籍保護工作與嶺南醫學研究也有重要參考意義,是一部用途廣泛的地區性中醫專科書目。本書集新中國成立前出版的嶺南古醫籍之大成,使人們得以觸摸到嶺南?學發展的脈絡,窺見歷代嶺南醫學的成就,領悟其真諦,是從事學習、研究、整理、提高地方醫學及祖國醫學工作者的必備書,也是中國歷史研究和地方文獻研究人員的重要參考工具書。


 


目錄


一、醫經運氣
 運元真氣圖
 運氣圖旨
 氣運篇
二、藏象
 歷藏篇
 華洋臟象約纂
 醫意內景圖說
 醫意
三、診法
 太素脈理
 脈如
 望聞問三診
 辨脈指南
 四診韻語
 內外方脈
 脈訣簡要
 辨舌認症圖
 四診韻言
 四診辨證輯要
 脈訣
 四診纂要
 臨症外辨
 舌鑒辨證
 醫脈秘要
四、傷寒金匱溫病疽疫
 傷寒近編前集
 傷寒近編後集
 傷寒論
 傷寒論近言
 訂正金匱玉函經全書集注
 傷寒論本旨
 傷寒纂要
 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氣辨論
 傷寒證治揭要
 傷寒相舌淺說
 傷寒述
 傷寒辨症
 傷寒法眼
 傷寒論歸真
 傷寒備要
 傷寒要論
 傷寒論真解
 傷寒分證
 傷寒擷?
 傷寒論崇正篇
 傷寒類編
 傷寒論商榷
 讀過傷寒論
 讀過金匱
 溫病證治
 溫病心法要訣
 寒溫條辨治疫彙編
 霍亂經驗良方
 霍亂良方
 揀煉五瘟丹方略
 瘟毒霍亂約辨
 悍燥症辨
 鼠疫彙編
 鼠疫良方
 時疫辨
 辨疫真機
 時症良方釋疑
 時症彙編
 ……
五、本草類

六、針灸
七、方論(一)
八、方論(二)
九、方論(三)
十、方論(四)
十一、方論(五)
十二、方論(六)
十三、醫史 醫案 醫話 醫論
十四、養生
十五、雜錄
十六、叢書、全書
十七、講義及其他
十八、考證醫籍
十九、備考
索引
參考書目


http://www.exvv.us/mall/detail.jsp?proID=134090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有涉及宗教與醫療的歷史。




 




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研究




作 者:呂亞虎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1/04/01




 




內容:




巫術研究是古代歷史文化和政治體制研究的重要課題。限於傳世文獻史料的不足,過去學術界對戰國秦漢時期巫術發展情況的研究不夠深入。《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研究》以出土戰國秦漢簡帛文獻資料為主,輔之以歷史學、民俗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及其他考古遺物等資料,通過對戰國秦漢簡帛文獻資料所見巫術內容、儀式、方法、靈物以及巫術活動中對時日方位的選擇等問題的縱向歷史考察和橫向剖面分析,揭示了這一時期巫術發展的時代背景、主要特點及其對後世民生習俗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研究》可供歷史學、民俗學、語言文字學的研究者,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及文史愛好者閱讀、參考。




作者:




呂亞虎,男,197211月生。陜西洋縣人。畢業于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先後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陜西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後。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出土簡帛文獻與秦漢思想文化史、社會史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在《人文雜志》、《江漢論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歷史教學》等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近年來參加的科研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商周至秦代民族文化的區域互動研究(批號:08XZS004)、思想史視野下的民間術數信仰研究(批號:10CZS004),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早期文字與文化研究(批號:05JZD00029)。主持的科研項目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出土《日書》與秦漢社會民生信仰研究(批號:10YJC770064)、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秦簡《日書》中的信仰世界(批號:10C024)、陜西師範大學211三期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子課題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研究等。




目錄:






凡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意義

第二節 研究現狀

一、有關巫術的研究概況

二、出土文獻所見巫術資料之研究

(
)殷商甲骨蔔辭所見巫術資料之研究

(
)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內容之研究

第三節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四節 相關概念淺析

一、巫術概說

二、禁忌概說

三、巫術與禁忌的關系



第二章 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內容研究

第一節 物種繁衍——有關婚嫁生葬的巫術

一、簡帛文獻所見嫁娶宜忌

(
)嫁娶時日宜忌

(
)時空方位與嫁娶宜忌

(
)星宿與嫁娶宜忌

二、簡帛文獻所見婚姻存續中的巫術

(
)兩性交合禁忌

(
)祈生孕育巫術

三、簡帛文獻所見死喪葬埋中的時日宜忌

(
)死、葬忌同陰或同陽日

(
)葬忌丁醜日

(
)葬忌辰日

第二節 行道不易——簡帛資料所見行歸巫術

一、簡帛文獻所見行歸宜忌

(
)出行歸往與時日宜忌

(
)出行歸往與時空宜忌

(
)出行歸往與星宿宜忌

二、簡帛文獻所見出行巫術

(
)行前除道

(
)急行厭勝

(
)行途驅邪

(
)行宿衛身

(
)健足疾行

第三節 生存發展——簡帛文獻所見社會生活中的巫術

一、疾病災異與巫術禳治

(
)疾病災異的原因

(
)鬼怪致疾與巫術禳治

二、疾病災異與巫術醫療

(
)巫、醫關系

(
)簡帛文獻所見醫療巫術

三、夢幻休咎與巫術禳治

(
)致夢原因

(
)巫術禳夢

四、人事交往中的禳治巫術

(
)禳治家內不和

(
)禳治與人爭訟

五、農事生產中的巫術

(
)農事宜忌及其信仰背景

(
)農事生產中的巫術



第三章 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儀式研究

第一節 巫術活動中的形體儀式

一、畫地

(
)五畫地(或午畫地)

(
)直五橫


(
)周畫中

二、被發(即披發、解發、釋發)

三、毋()


四、禹步

第二節 巫術活動中的口頭儀式

……

第四章 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方法研究

第五章 戰國秦漢簡帛所見巫術靈物研究

第六章 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其他巫術事象研究

結語

參考書目

後記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