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我想和努力寫作的大家分享。畢竟,當別人認為歷史沒有趣味的時候,或是有學生跟我說,醫療衛生史不是歷史,絕對不會考等這些話出來時,我就會陷入一種很沉的思考,我們究竟在生產或教導什麼樣的知識?


 


侯文詠:既然暢銷,就不想諾貝爾


作者:陳琡分 / 2011-05-12


    不要被侯文詠騙了。


    他總是一派儒雅親和,溫文地坐在你眼前,你還有點擔心這位老師會不會是個筆比嘴精的悶葫蘆時,他已經開始滔滔不絕地串連你的問題;你以為他只關注在你與他的對話內容當中,殊不知,他已經從你片段的三言兩語發問,敏銳而精準地感知到你在這些問題的背後,究竟想要知道些什麼──那些什麼,可能與你的訪談內容無關,而是與你個人的階段煩惱有關。


    或是像他這次的新作《帶我去月球》,如果你只是看那封面上繽紛歡樂的圖畫、無重力的漂浮狀態,便將這部作品以一種輕鬆無負擔的家庭喜劇等閒視之,那你可能又被騙了。


    「很多讀者跟我說,這本書,他們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侯文詠自己承認。


    看不下去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不好看(怎麼可能)。而是如前所述,一開始翻閱時,以為自己不過是讀起一本輕鬆無負擔的家庭喜劇,以為只是再來看看大潘一家子又搞了什麼笑鬧,沒想到看著看著,裡面的每一句對話、每一段情節,都栩栩如生地仿若真實,甚至就像自己家裡曾經上演過的劇碼、曾經流轉過的情緒、曾經破裂過的導因。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之下(或說是在錯誤的心理準備之下),凡此種種意外的衝擊,讓人在整段閱讀過程中,怎麼也無法保持一貫的愉悅態度,可能讀著讀著就生起氣來,甚至,哭了起來。


    這就是侯文詠的力量。


     二十多歲一手行醫一手寫作,三十六歲決定放下醫師身分,轉而成為專職作家。侯文詠至今累積的作品不至等身,個性上的低調也讓他不甚喜歡在幕前曝光,然而不論是他的作品或他的人,都相當容易在讀者印象裡快速而踏實地攻下一定的地位,難以撼動。這或許是他自出道以來便具備的「市場」與「暢銷」特質,即便他自己最初並不喜歡。


    「其實不管是當醫生也好,當作家也好,這兩個身分最後都必須面臨同一個問題:我到底在幹嘛?」


    侯文詠總是惦著母親對他的疑問:「我媽以前常說:你做醫生救一個算一個,這輩子就算醫術再爛,總也是救一些人。但是你寫作,到底是幫了別人,還是害了別人?」侯文詠不諱言,作家的意義不若醫師那般紮實單純,在寫作過程中,連他自己都不斷地在思考,究竟,作家得是什麼?


    當他終於決定專心寫作,他回頭整理他的條件,發現自己所具備的,連自己都不是那麼喜歡。「在寫作上,我唯一擁有的身分,就是所謂的『暢銷作家』。」銷售數字說明一切,但背後所藏的意義可能不是太令人舒服,「我一開始對暢銷這件事其實是有疙瘩的,因為我以前也是拿文學獎、也是個純文青。」暢銷可能意味著通俗、意味著流行,意味著你寫得並不是那麼好,也可能表示你只有虛名,不是實力派。「就像有些歌手不喜歡人家稱他們是偶像明星一樣,」侯文詠坦承自己最初對這個稱號的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你又不能要自己不暢銷,「那聽起來很虛假。」他說。但是暢銷的意義是什麼?對侯文詠而言,只是暢銷,並無法讓他滿足。


    「如果我要的只是收入和名氣,那我繼續當醫生就好了。」在這樣一邊寫作一邊摸索身分意義時,侯文詠先後交上了《白色巨塔》《危險心靈》《靈魂擁抱》等過去無法寫就的長篇作品,終於有機會完整地說些屬於台灣當代眾人所生活、所經歷、所面對的故事。「我記得《白色巨塔》出版前一天,出版社打電話給我,說這本書有別於過去作品的短小輕薄,怕市場反應不會太好,要我有心理準備。」侯文詠笑說,當下他就像個被宣判罹癌的病人,但這件事對他而言卻是非做不可的。「因為台灣這二、三十年變化很快,我們經歷的是所有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從沒經歷過的事,可是大家在文學裡很少描述這部分,所以我就回來寫。」


    《白色巨塔》的熱賣,接續帶動了幾部作品的反應;改編成電視劇後,又形成另一股風潮。侯文詠回想,電視劇播映的那一段時間,每天時間一到,公視的網站一定當機,一堆人湧上去回應他人的遭遇,分享自己的故事,「你就看到那麼多人在那邊講著他們的人生、他們的痛苦,那是一種很可怕的共鳴。」在那一刻,侯文詠得到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衝擊,仿若觸電。「我在那一瞬間才理解到,我那暢銷作家的身分,帶我碰到了整個社會的集體潛意識底層,它是一個我可以去代言這個區塊的身分。」


    透過侯文詠的文字,世代的情境、遭遇、難以計數的喜怒哀樂,藉著書、藉著電視,全被說了出來,進而獲得一種集體宣洩。侯文詠終於確知,作家不是只有坐在家裡寫東西。「暢銷作家」所擁有的權力,不在政治也不在經濟,「而是可以用一種大家一起去感動、一起去思考的那些看不見的、文化的、隱形的、柔性的力量,去改變一些過去改變不了的事。」如果不是暢銷,就沒有影響力,沒有影響力,就沒有空間去談你想談的事情。暢銷代表著你擁有一個位置、擁有了發言權;而你的聽眾,遠比你以為的,還要多上許多。


    一直到那之後,侯文詠才跟自己「暢銷作家」的身分慢慢和解,「這些過程讓我發現,所謂的通俗流行文化很有趣;它在當下的後現代世界裡,已經變成了最前線,那是連教育都無法觸及的地方,是文化的第一線戰場。」侯文詠認為,當今整個時代的主流,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前線的重要性與它的可怕,任由商業以唯利是圖的手法操作,非常危險,也相當可惜。「如果暢銷可以讓我接觸到這一塊,那我還要把這件事情丟掉嗎?」


    許是醫學訓練的務實使然,侯文詠總是覺得,文學不該只是單純宣洩創作者的想法與意念;即便通俗,暢銷卻是一種可貴。侯文詠自此開始放鬆、開始認同,不再耗力說服自己只有文學才是創作,不再需要告訴自己,唯有寫出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創作才有意義。「現在我問自己的都是,我要在流行元素裡面放入什麼,讓它更豐富?」


    於是,我們讀到的侯文詠,有著一種誘人吞食的可口面貌,或是極易親近的貼身情境。但在這些熟悉的字裡行間,卻掩藏著既犀利又殘忍的現實、難免打得人猝不及防。


    「我已經決定,我這輩子都是要做流行文化。」當侯文詠斬釘截鐵地這樣說,更讓我們千萬提醒自己,這位暢銷作家,同時兼備醫師的身分。他會用讓你最沒有防備的姿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俐落地揭露那些最深層的裂痕,讓你既笑又哭地,走上最痛的治療之路。


 


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59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即將由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之《臺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由 朱真一 教授撰寫。


 


序: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 張天鈞


    記得很久以前,臺大外科廖廣義教授曾對我說:「如果你喜歡歷史,表示你年紀老了。」然而,其實我很早就喜歡讀歷史,特別是研究歷代名畫家的生平、作畫的過程、居住地,以及疾病對他們產生的影響,進行這樣的背景剖析,對欣賞畫家的作品有很大的助益。


    後來我把這樣的心得,如法炮製應用在醫學院的教學上,講解內分泌疾病時,會提到與東西方醫學相關的歷史故事,果然引起學生相當濃厚的興趣。


    在朱真一教授的這本書《臺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裡,朱教授將當年研究熱帶醫學者,特別是和瘧疾相關的臺灣醫界前輩,作了很精采的介紹,令我想起當年公共衛生學界舉辦的二十世紀臺灣公共衛生醫學最大貢獻的會議,我負責回顧甲狀腺腫方面。因為前人的研究,以致1967年臺灣全面實施食鹽加碘的預防性做法,使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問題得以解決,遠比醫生一個一個地治療病人來得有效多了。


    而在瘧疾方面,日本人於1895年到臺灣時,僅戰死了數百人,但感染瘧疾、霍亂致死者卻有數千人,由此可知撲滅瘧疾的重要性,瘧疾的成功撲滅是二十世紀臺灣公共衛生醫學的重大貢獻之一。經由朱教授的這本書,我們就能瞭解當年前輩的努力。


    不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些前輩當年進入公共衛生領域的原因,以及熱心研究的態度,許多都與老師治學的精神有關,也因為老師的啟發,而留下深遠的影響。例如連日清博士提到自己崇尚日本式做事態度,腳踏實地,具有日本學者的研究精神,凡事一定追根究柢,研究到水落石出為止。這是從日籍前輩學者的身教上得到啟發的例子,也讓我聯想到畫家席德進的一席話:「學藝術並不是在課堂上聽老師講什麼藝術史、美學、色彩學,而是學習他們的談吐、風範。」


    最後,文中談到的謝獻臣教授,在他晚年時我曾照顧過他一段時間,然而當時只知道他是臺北醫學院的董事長,並不曉得他的偉大和其在公共衛生學的重要貢獻,只覺得他來看病時都很客氣。若當時拜讀過他的傳記,一定會向他請益,現在從朱教授的書中得知後,回想起來,相當遺憾。


    每當給予醫學院新生入學勉勵時,許多老師都會建議學生選定一位老師作為自己的榜樣(role model)。所謂role model是指Any person who serves as an example, whose behavior is emulated by others,最早出現於Robert K. Merton對醫學院學生的社會化研究中。我想,在醫療環境愈來愈功利化的現代社會,如何成為醫學生的正面榜樣,督促他們未來對社會有所貢獻,益形重要。 朱 教授的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


 


自序 ~ 朱真一


 


    筆者一向對歷史及人物傳記有興趣,約二十年前偶然被人問了一些問題,譬如誰是最早到美國留學的臺灣人?誰又是最早到歐美的醫師?筆者曾請教過一些前輩,幾乎沒人知道,所以下定決心挖掘、探討早期醫學史上的人物。出乎意料之外,就在鑽研之際,不少珍貴的資料,像寶藏般一件件地出土;此外,筆者也在醫學雜誌、報刊上刊登文章及訊息,請求各界幫忙提供資料。尤其,早期留學歐美者與臺大的淵源較深,因此也曾在《臺大校友雙月刊》、《景福醫訊》等刊物撰寫文章,並廣求大家提供資料。


    除了收集臺灣的資料,也尋找國外的資料。後來筆者將介紹早期留學歐美之臺灣醫界人士的文章,集結成《台灣早期留學歐美的醫界人士》一書,出版了單行本後,獲得不少的迴響,好不興奮。後來又因為讀馬偕的傳記,書中提到馬偕牧師發現肺吸蟲症,以及螃蟹如何使人類感染肺吸蟲症等內容,令筆者甚感懷疑,進而探討肺吸蟲症的歷史,愈挖掘,就愈發現許多有趣的話題、典故及人物。順帶一提,馬偕傳記的作者們對馬偕牧師如何發現肺吸蟲症,以及感染肺吸蟲症的途徑之說,都是一場誤會。


    至此,筆者便開始寫了一系列以「從醫界看早期臺灣與歐美的交流」為主題的文章,對筆者而言,這些有趣又富意義的醫學史可說是美不勝收,再集結最早期的二十篇文章,出版了《從醫界看早期台灣與歐美的交流》(第一集),書中有一半的篇幅探討與熱帶醫學有關的人物及典故,讓筆者對臺灣的熱帶醫學發展漸趨瞭解,更注意到臺灣對世界的貢獻。


    臺灣的現代醫學史,是從歐美醫界人士來到臺灣後開始算起,並在日本占據臺灣後漸漸蔚成醫學主流,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是深受美國及WHO等影響。其中,臺灣的熱帶醫學更是進一步蓬勃發展,成功地撲滅瘧疾,成為全世界的模範。每當尋找資料時,看到臺灣的成就與貢獻,一股「與有榮焉」之感油然而生。這些令人自豪的醫學榮耀,臺灣一般民眾多所不知,連醫界人士也不甚清楚,總覺得有必要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關於臺灣根除瘧疾的歷史記述,之前已有不少資料,幸虧當時臺灣有這群獻身的研究學者及工作團隊,不但根除臺灣的瘧疾,提高臺灣人的健康,日後更把所學貢獻給世界。然而,很少人專門書寫這群臺灣的醫界英雄們,他們如何讓臺灣變成世界的模範,還遠赴世界各國提供人才及技術服務。


    其中,令筆者最有興趣的主題「臺灣與國際的交流」,更是精采。這些醫界前輩先到國外留學進修,在臺灣推廣熱帶醫學有成後,進一步到世界各地擔任顧問,或以各種方式傳授經驗、技術與知識。同時,積極與世界各地專家及衛生組織展開合作,熱絡地參與國際交流,促使熱帶醫學成為臺灣與國際交流最頻繁的領域,且是雙向交流,既深入又富意義。一方面,他們到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貢獻所長,另一方面,對於先進國家如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也廣納臺灣人參與知識與技術的發展,最終能對美國及世界做出貢獻,令臺灣人倍感光榮。


    最近的報導,更可說明筆者的這份光榮感。像是肺吸蟲症最早是在臺灣發現,臺灣對肺吸蟲的臨床研究也最有貢獻,而且肺吸蟲的生活史也是在臺灣最早完成研究,而最後的傳染途徑大都是經由螃蟹。不過,世界上有些地方則是經由小龍蝦,而非螃蟹,因之前看到中國進口小龍蝦的報導,筆者還特別寫了一文發表於20093月的《科學月刊》,呼籲大家不要生吃小龍蝦,以免得到肺吸蟲症。想不到,20106月初,美國聖路易(St. Louis, MO)當地的新聞報導,密蘇里(Missouri)州發現生吃小龍蝦引起六例的肺吸蟲症,衛生當局還發出警告,希望醫師及大眾特別注意這類情況,這時臺灣的研究成果馬上得以應用。


    因為人在海外,無法系統地找到臺灣熱帶醫學發展的資料。這系列以「熱帶醫學故事」為主題,因文獻難找,尤其沒有第一手資料,這系列以漫談為主,以自己找得到早期對熱帶醫學有貢獻但快被人遺忘的機構及人士為主,更強調自己一向最喜歡討論的「國際交流」。這是第一集,希望以後繼續有更多集出版。


    前面談過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的醫學,包括熱帶醫學在內,受到美國的影響遠比其他因素更為重要。從本書所討論的醫學人物及各種典故中尤看得出來,除了來自美國的影響加重外,臺灣的醫學更趨多元化。本書討論的人物有美國人、日本人,以及回到中國大陸後,再轉往臺灣的馬來西亞華僑,當然,探討最多的還是臺灣的前輩,尤其是臺大畢業的校友或臺大的師長。


    寫下這些與醫學有關的歷史,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臺灣人應掌握臺灣醫學史的詮釋權。筆者從醫學院畢業後就離開故鄉,遠渡美國,甚感慚愧,自己來到美國後,才對臺灣歷史開始有些許瞭解,才知道臺灣醫學史的寶貴。我們仍需努力,找出正確的臺灣歷史。中國大陸近年來全力推動臺灣史的研究,而臺灣政府及美國人也正在扭曲及切割臺灣的史實,我們更需要努力書寫正確的歷史。


 


http://www.facebook.com/notes/%E8%87%BA%E7%81%A3%E5%A4%A7%E5%AD%B8%E5%87%BA%E7%89%88%E4%B8%AD%E5%BF%83/%E8%87%BA%E7%81%A3%E7%86%B1%E5%B8%B6%E9%86%AB%E5%AD%B8%E4%BA%BA%E7%89%A9%E8%87%AA%E5%BA% 8F -%E6% 9C %B1%E7% 9C % 9F %E4%B8%80/131192220291846#!/notes.php?id=12785149062591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版主:這是一個小型座談會,醫生和歷史學家坐下來談醫史的發展,聽說可能先成立一個讀書會,找一些人一起讀書,看看能不能促進內外史的交流。不知我們臺灣的醫史讀書會有沒有可能?什麼時候才能組起來。


 


多重語境下中國醫療史研究的挑戰與機遇學術座談會召開


 


     2011年5月16下午,由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多重語境下中國醫療(學)史研究的挑戰與機遇 學術座談會在中心會議室召開。共有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的7位元醫學(療)史的研究者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近20位研究生和本科生參加了會議。余新忠教授主持了座談會。
  余新忠教授首先介紹本次座談會的緣起和初衷,作為一個年輕人聚會,希望座談會能為歷史學和醫學出身的研究者搭建平臺,更好的全方面開展未來中國醫療(學)史研究。
  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胡穎翀先生作為研究內史的醫學背景出身學者,談了自己關於醫學史研究的範疇、研究傳統、研究方法、取向方面的思考。在他看來由於新生研究力量的湧現,以及其他學科對醫學史研究的影響,使得中國醫學史研究呈現多元格局的面貌,他認為新背景下醫學史研究的開展應該完善醫學史研究的基礎建設,加強不同背景學者間的交流與合作和強調歷史的複雜性,在研究方法和觀念上要有突破,自覺地形成新的研究風格和理論思考。
  《中華醫史雜誌》編輯張海鵬老師從三個階段介紹了20世紀醫史學家對於疾病史的研究。他認為3個階段的研究既有相承沿襲,又有一定的突破。共同點在於都注重歷史研究的現實意義、病名的考證,並延續了撰寫結構,突破則表現在突破了以西醫病名為綱的模式,對於歷史脈絡的梳理逐漸翔實。他最後對疾病史研究的學科屬性、特殊性、研究物件和視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北京大學歷史系即將畢業的博士生陳昊同學向大家介紹了海外醫療史的研究情況。他談到海外醫療史研究並不有國內學界一樣具有內外史的嚴格分野,其區別在於研究理念和路徑方面的分歧,並從語言學、歷史敍述學等角度分析了有關中西醫關係的研究。他還以費俠莉《繁盛之陰》的學術源流為例,認為我們在吸收海外醫療史成果的同時,也要回顧老一輩醫史學家的成果。
  中心的研究生張田生、許三春、郝長焱則分別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並對如何在新情勢下展開醫療史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認識。北京的另外幾位研究者甄豔(醫史文獻研究所)、張衛(中藥研究所)、紀征翰(北京中醫藥大學)、董橋聲(北京大學哲學系),也結合自身的情況就如何更好開展醫學史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認識,並表達了對進一步開展這類學術的期待。在發言中,與會人員對相關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余新忠教授對發言進行了點評,並在跨學科交流、人才培養和如何打破界限,融合內外史研究以推進醫療史研究方面作了論述。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C0%D7%CF%E9%F7%EB&format=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裡有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講座」的上課影音、PPT可供參考(http://ivideo.tnua.edu.tw/all_video2.php?class_sn=1&series_sn=1),很方便,可以看到很多講者精彩的課程,特別是2010年開設之「科技、視覺與社會」課程,有許多醫療史、科學史的專家都有受邀演講,可以透過這個網址來看到精彩的內容。


 


 


例如(僅任意舉幾例,其他內容請參閱原網址,只能說這樣的規劃和設計太好了)


 


 


傅大為老師的〈科技、視覺與社會 課程簡介〉


http://ivideo.tnua.edu.tw/video.php?sn=122


 


 


李尚仁老師的〈吸血鬼的形象與十九世紀精神醫學與犯罪學


http://ivideo.tnua.edu.tw/video.php?sn=157


 


 


雷祥麟老師的〈習慣成個人:由中式衛生餐台的發明談起


http://ear.tnua.edu.tw/mod/ge/technology/991130/index.htm


 


 


王秀雲老師的〈醫療影像與性別〉


http://ivideo.tnua.edu.tw/video.php?sn=16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轉貼一則 林富士老師至香港演講之摘要報導


 


歷史與空間:台灣「童乩」的面貌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孫詠珊


   相信內地跟香港同胞對「童乩」這詞有點陌生,「童乩」又稱乩童,跟我們常聽到的「問米婆」有點類同,但當童乩有鬼或神附身後,他們的肉身似乎是無堅不摧,用刀劍砍都不覺得痛。本講座講者為 林富士 博士,他透過田野照片介紹「童乩」這台灣獨特的文化習俗,並一一描述「童乩」的性別、年齡、儀式裝扮、法器與主祀神靈等等。


   林 博士於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為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曾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史、疾病史與文化史。


引言:「童乩」是甚麼人?


   到底甚麼是童乩?他們是精神病人嗎?學界對這種人有三種稱謂:「靈媒」、「巫覡」和「薩滿」。「靈媒」泛指人跟神之間的媒介,他們可以讓鬼或神附身在他們身上,能開口跟人說話。「巫覡」則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人物,相傳古代的王都是「巫覡」,他們可以看到鬼、可以讓鬼附身、靈魂出竅,甚至是神遊太虛。而「薩滿」是通古斯語,指於中國東北與西伯利亞一帶,有某種人的靈魂可以上天下地,並且可以跟另外一個世界溝通。西方學者統稱這種文化傳統為Shamanism。基本上,童乩跟以上三種人的功能和進行的儀式大同小異。


1、 從其儀式及裝扮入手


   如何尋找童乩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除非童乩正進行儀式,不然,他們的日常裝扮是跟平常人無異的。即算是地道的台灣人,也不能隨隨便便就找到童乩。所以只能透過文獻、田野調查(field work)及影像去認知童乩的造型或形象。


   「童乩」是宗教人物,故 林 博士在進行田野調查時,主要是以其裝扮、他們進行的儀式及其宗教標誌去辨別誰是童乩,並嘗試從中歸納他們的共同特色。在台灣社會,童乩一般不會自稱為「童乩」;他們的朋友、信徒、鄰居等等也不會;不同的學者對童乩也有不同的專有名詞去稱呼他們,如「文乩」、「武乩」、「靈乩」、「靈媒」、「尪姨」等等,視乎他們在儀式中扮演甚麼角色。這如同我們要分出誰是僧侶,會先去看他是否光頭,再看他頭上是否有香疤,而辨別童乩也是用同樣的方法。


2、傳統文獻中「童乩」的形象


   根據文獻,童乩這一類的人物在歷史上已存在很久。十九和二十世紀初,各地都有學者將他們對童乩的觀察和認識作詳盡的記載。他們對童乩的形象描述大致相同——連橫(1876-1936):「裸體散髮,距躍曲踴,狀若中風,割舌刺背,鮮血淋漓,神所憑依,創而不痛」(《台灣通史》)。台灣曾被日本人統治,當時日本人也被童乩這台灣獨有的文化傳統所震撼——永井甃石(fl. 1896):「有乩童袒裼立輿上,右持劍、左執斧,自傷其額,鮮血淋漓,慘不畏死。或把銅針貫頰咬之,備極慘刻之狀」(《台陽詩話》)。


3、二十一世紀童乩的造型


   至於二十一世紀,「童乩」的造型跟傳統的有甚麼不同呢?於20012004年, 林 博士跟他的助理主要到台灣的中南部進行田野調查,所到的寺廟主要為台南縣北門鄉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五府王爺)、雲林縣四湖鄉「參天宮」(主祀: 關聖帝 君)及雲林縣台西鄉五港村「安西府」(主祀:張李莫千歲)。而拍攝時所進行的儀式為神明聖誕、進香團「進香」、童乩「安五營」及「入廟」。


   傳統童乩的髮式是披散頭髮,在古代社會中,散髮是瘋子或罪犯的特徵。但這對今天的社會來說是普遍的,因為大家都散髮,童乩髮型上另一特徵是縛頭巾或者是戴冠。若那人所扮演的神明是濟公,戴冠更是必需。童乩的上半身大多裸露(不包括女性)、腰間圍上紅巾或是在身上纏上紅布,最顯眼的是不少童乩上半身有刺青。現代的童乩沒有特定的服飾,有的穿制服、有的穿常服,但可以從他們的儀式動作跟臉上表情去判斷他/她是否童乩;也有穿圍兜的童乩(特別是扮演兒童神哪吒(即台灣說的三太子)。而下半身大多是赤腳,充滿隨意性。


4、童乩的兵器及法器


   童乩與其他地區的「靈媒」、「巫覡」、「薩滿」最大的分別就是童乩手持兵器,特別是在中國華南地區,尤其是福建、廣東這一帶的童乩,他們被神明附身後,是會用兵器砍傷自己。童乩主要的兵器五寶有七星劍、鯊魚劍(骨刀)、月斧、刺球(紅柑)和狼牙棒(釘棍)。除五寶外,亦有其他兵器如銅針、鋸刀、關刀等,視乎童乩所扮演是甚麼神明。


   童乩最主要的法器是香(香把或香爐,他們把香點著後,會用香掃自己的身體)、紙錢(童乩受傷後會用紙錢來止血)、符、五方旗或黑旗、神像(塑像、畫像)、酒(某些童乩扮演的角色需要用到酒,主要是濟公活佛。此外,童乩的助手會念咒和噴米酒來幫他/她止血。)


5、童乩的主祀神靈


   之前常說「神明附身」,那到底是甚麼神明會附在童乩身上呢? 林 博士在田野調查中,以童乩扮演角色的次數或其廟宇數量最多的標準來排列:王爺(王爺生前都是有權力的人如將軍等等,但都是慘死,所以死後變成厲鬼。因此,大家都相信王爺死後有非常大的力量)、「母娘」(王母娘娘、瑤池金母、無極老母、黎山老母、九天玄女)、佛菩薩(民間信仰)、關公(自清代後,關公是大多數人敬奉的對象)、太子爺、媽祖、玄天上帝、濟公等。除了這些比較聞名的神明外,還有台灣本土和大陸原鄉帶來的神明,如:「夫人」(一品夫人、三奶夫人等,主要是婦女或小孩敬奉的對象)、法主公、大眾爺、恩主公(主要是關公或呂洞賓)、三山國王(客家人的神明)、三清道祖(道教)、五顯大帝、土地公等。


6、童乩的群體分析:596個案例


   經過以上的描述,開始有人會好奇童乩的社會背景。但因為大多的童乩都選擇低調行事,要跟他們訪談實是件難事。往往要透過相熟的人介紹或引領才能找到願意接受訪談的童乩。於性別方面,二次大戰前,在台灣的童乩中只有20%是女性;二次大戰後,比率增至25%;到2000年時,女性童乩佔30%。接著是年齡,有很多人誤會童乩是孩童,但在該田野調查過程中,找不到十歲以下的童乩。當中大約有60%的童乩是四十歲到六十歲不等。童乩的職業和教育程的百分比是意料之內:失業率高、少有固定職業;大多都是國小畢業或是沒受過教育。在眾調查結果中,婚姻狀態是最令人感到意外的一環,現今離婚率高企,竟然有91.9%的童乩是已婚,可見他們的婚姻是穩定。


7、結語:童乩的再現(Representation)


   由古至今,童乩這類人物常被人唾棄,歷代的政府都打擊這種人,並且認為他們是野蠻、迷信之人,妨礙社會文明的發展。當然,也有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對童乩充滿好奇,因為在他們眼裡,童乩是精神病人,是需要援助的人。可是現實卻是相反,很多民眾在患病或遭遇困難時,反倒是向童乩尋求醫治、解困。這些年來,童乩遭受巨大的社會壓力、輿論壓力,漸漸變得退縮。 林 博士希望透過演講,將童乩這種台灣特有的文化傳統再現於各地,好讓各地認識童乩這傳統人物。同時,也希望童乩本身能重新再現自己的社會角色跟形象。


(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http://paper.wenweipo.com/2011/05/21/OT1105210010.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醫療技術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跨領域之專題演講-「無中生有」的中醫近代史:當中醫外感熱病遇上西醫細菌學.,歡迎全校師生踴躍參與!




講者: 皮國立 老師

題目:「無中生有」的中醫近代史:當中醫外感熱病遇上西醫細菌學

講者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候選人

學術專長:醫療史、疾病史、中醫史

時間:100530() 15:10~17:00

地點:長庚大學第二醫學大樓四樓針傷教室

報名網址:http://cm.cgu.edu.tw/files/87-1034-46.php (5/29截止)


http://cgu-sts.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5/18(三)】清大歷史所邀請演講 張哲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講:[解讀《清宮醫案》與中國傳統法醫學的知識建構]


講題:解讀《清宮醫案》與中國傳統法醫學的知識建構

講者:張哲嘉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9:00~12:00 a.m.

地點:人社院A302

~歡迎蒞臨~


http://www.hist.nthu.edu.tw/app/news.php?Sn=51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 杜 先生曾說:醫療史是臺灣新史學研究中最有特色的一環。幸好,醫療史的研究取徑雖有很多地方受外國影響,但好在發展至今,已頗有本土特色,至少外國學者會「參考」、「引用」臺灣學者的著作吧。其他的人文歷史研究領域,可能或多或少面臨這些問題吧。


 


學術代工 何來原創


中國時報


2011-05-16


【施正鋒、吳珮瑛】


     日前貴報報導了教育部第一期五年五百億只多了兩篇「自然」與「科學」的文章,而其他整體文章發表的數量雖有增加,但文章的原創性大減,此一話題至今未歇。諸多評論集中於獨尊SCI及SSCI指標的不恰當,我們則想探索缺乏原創性之根源?


     戰後,台灣在全球性的製造業扮演代工角色,學術界也不免充當知識生產過程的買辦,毫不靦腆地進行移植。既然知識是昂貴的舶來品,為了獲得國際級大師的核可、背書或是加持,台灣學者必須百般討好、極力巴結,甚至不惜委身擔任助理,終究目標是搭上國際學術網絡的線、或是取得理論模型的獨家代理人。學術殖民於焉產生。


     所謂的學術殖民主義,是指在全球的學術分工下,由於知識生產、傳遞以及排序的不平等地位,處於中心的國家,如何透過學科的標準化、制度化以及社會化,強制邊陲國家的學者,集體接受在思想上的支配關係。過去,帝國是靠殖民的力量來進行直接控制;現在,即使殖民地紛紛獨立,前者依然可以藉著後者知識分子的學術倚賴,來遂行間接控制。此時,殖民者/前殖民者不必再仰賴鞭子或是繩子來操控,因為,這些學者已經習於彼此的羈糜關係、甚至於樂此不疲。


     在學術殖民主義的關係下,位於知識中心國家的學者,譬如美、英、法等,往往生產大量的研究成果;進而透過這些媒介,將想法以及資訊傳遞全球。相對之下,在知識上倚賴他人的國家,不論是在研究議程的設定、問題的界定、方法的援引、還是科學指標的訂定,本土學者都必須祈求外來和尚的背書。在心理層面上,這些學者除了被動、消極以外,更深層的因素是在學術上的自卑感,讓他們不敢有自主的想法。對於比較積極的人來說,最佳的策略,就是如何在這知識的軸幅當中挪身,盡量往同心圓般的網路貼近。


     因而,我們投在國內研究期刊上的成果,如果方法未曾見於文獻上,最常被問的審查意見就是「國外有人這樣做嗎?」彷彿只要引國外的阿貓阿狗文章就沒事,意思是我們不能有創見,且還投在國內期刊上,此也隱含,如果這是原創,怎不投到國外期刊?因此,最近大家討論熱烈的SCI與SSCI,量多質不精此為其問題之一。因大家只是不斷以不同的資料複製殖民者所研發出來的模型、方法,因此每篇看起來都千遍一律,差別只在於你做台灣、他做美國,而英、美是這些方法、模型的宗祖國,所以沒有人會(敢)去懷疑。


     此種現象就是一種垂直分工的學術倚賴,也就是中心國家透過想法的框架、出版的掌控、學位的授與、研究的挹注、教育的投資以及技術的轉移,進行研究地盤的圈地式行為,以確立「理論VS.實證」、「他國VS.本國」、以及「跨國比較VS.個案研究」的知識生產模式,來達到知識壟斷、以及邊陲國家倚賴的目標。


     所謂想法的控制是不可少的馴化機制,也就是說,必須確保原始的想法來自中心國家。首先,在思想上畫了一個實質的大圈圈之後,為了要使鴃舌南蠻之地的學者只會東施效顰,接下來,還要透過制度的建構,以滴水不漏的方式來從事結構性的節制,也就是挖了一圈又一圈的壕溝,恩威並重、習慣成自然,只要有學術上的酒池肉林,就能讓這些身陷知識銅牆鐵壁學者不加思索、照單全收,註定一輩子唯唯諾諾、癱瘓而不自知。


     我們真的毫無自信到國外什麼都是好的嗎?社會科學者的一些努力不過純然只是想造福國內的學子與解決國內的政經問題,卻經常被視如敝屣。國內學界的迷思是:大家永遠都認為,你如果這麼行,讓國外的人先認識你,沒有國際觀的人才會美其名說是在做本土的紮根工作。


    


(施正鋒為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吳珮瑛為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51600294.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蔣竹山老師同意轉載,有關對岸醫療史研究的部份。看這份評論,好像去年大陸醫療史研究大多乏善可陳啊?這還需要瞭解一下。其他研究詳見全文。


 


 


原刊於:楚永全、張仲民(復旦大學歷史系)


2010年國內中國近代史研究述評


《學術月刊》2011年第4


…………


 


二、醫療衛生史


醫療衛生史的研究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殖民醫學、醫患關係、性別與醫療、疾病與社會、衛生和消費、醫療衛生文化之建構,乃至近代發生的鼠疫、麻風病,是過去研究中日益重視的方面。但除了少數幾位學者外,諸多成果依舊從近代化角度著眼,不注意醫療衛生的殖民現代性特質,這樣的研究仍然大行其道,依然體現在2010年的醫療衛生史研究中。周東華以近代杭州的麻風救治為例,旨在探討福音醫學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的關聯性。文章顯示出作者對有關殖民醫學理論和當今醫學史研究成果的熟悉,然而,該文依然存在渲染傳教士作用之處,也缺少對於醫患互動特別是麻風病人及其家屬的討論,這固然在於相關材料的缺乏,但決不能就此斷定中華麻風救濟會就代表麻風病人的心聲。[1]胡成的《何以心系中國——基督教醫療傳教士與地方社會》[2],討論基督教醫學傳教士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原因,並非僅僅由於西方近代醫學在治療方面的優越及其個人的奉獻精神,還在於中國作為一個高度世俗化的社會,中國地方民眾對於傳教士的接納與善待,也促使傳教士重新認識中國社會和反躬自省。楊祥銀從殖民醫學角度,關注了香港1894年大鼠疫。[3]楊的研究屬於香港醫療史研究中涉及比較多的問題,從主題到材料,對於大陸史學界來講,屬於比較新的內容,但放在香港醫療史的研究領域內,有些缺乏開拓性。同樣情形亦見之于崔豔紅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香港鼠疫與港英政府的應對措施》一文[4]。楊祥銀還寫有綜述文章《近代香港醫療衛生史研究的新視角》[5],以香港醫學史立論,來探討目前醫學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研究的新視角,如中西醫關係、醫療慈善、醫療傳教及殖民醫學等問題,文章雖然是就香港立論,而且列舉的所謂新視角其實早已不新,早見於國外海外學者的醫學史、衛生史研究中,以及個別國內學者如胡成、楊念群、餘新忠、張仲民等的研究中,但仍對研究近代中國醫學史,特別是上海等口岸醫學衛生史有不少參考意義。葉宗寶的《擇醫而治:抑齋自述〉所反映的醫患關係[6],則是以近代河南士人王錫彤為例,考察了民國時期的醫患關係。由於該文缺乏對既有類似研究的充分對話(文章只引用了臺灣學者雷祥麟的那個著名研究),這麼一個案例能否就反映出民國時期“複雜”的醫患關係,這則是我們閱讀該文的一個疑問。岳少華《的中醫興衰與現代民族國家觀念的形成:從“廢止中醫”案到赤腳醫生制度》[7],則試圖從中醫興衰的角度來說明近代中國民族國家形成的大問題。由於作者的研究視野和考察時段明顯太過局限與短暫,使用材料也不充分,解讀也過分簡單化,這樣的研究只能大而無當。相反的問題見於郝先中、朱德佩的《清末民初中國民眾西醫觀念的演變與發展》[8],該文認為在近代中國,低層民眾先於上流社會接受西醫,他們還依據別人研究,從《申報》廣告分析西醫在上海的流行,西醫在中國的傳播路徑也呈現出由中心城市向邊緣地區逐漸擴散的特徵。如此將不同地區、不同時段、不同群體民眾的西醫觀念線性化、類型化和片面化,又僅此片面的材料來論證某些先入的成見,這樣的研究恐怕說服力不大。


去年好幾個學者都對醫學傳教士進行了研究,注意到其扮演的複雜角色。李傳斌的《醫學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禁煙》[9],關注醫學傳教士在近代中國禁煙運動中扮演的角色,認為他們聯絡中外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從事禁煙的宣傳活動,在收治吸食者的同時,他們積極探索戒煙的方法。這些活動在當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對於近代中國的禁煙事業產生了積極影響。馮秋季則關注了加拿大醫學傳教士在河南衛輝的醫學傳教工作,這些傳教士根據不同時期政局、民情狀況及自身特點,先後經歷了用藥品“裹挾”其福音的謹慎發展階段,邊行醫邊傳教、“療靈”與“療身”互為手段、互為目的、交叉滲透的“黃金”發展階段,以及行醫與傳教貌離神合的深入推進階段,在此過程中,“療靈”與“療身”的信仰和醫療目的,始終既存衝突又相互滲透。[10]胡衛清的《基督教與中國地方社會——以近代潮汕教會醫院為個案的考察》[11],試圖從區域社會史的角度審視教會醫療事業設立之進程及其與中國地方社會的關聯性,希望為人們認識教會醫療事業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楊天宏的《中華基督教會在川、康邊地的宗教活動》[12],關注中華基督教總會在1930年代末期發起的“邊疆服務”運動,認為該運動社會福利明顯,“上山下鄉”取向濃厚,這一努力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限於當時各地複雜的情況,傳教士未能達到預期的傳教目標。相形見拙,鄧傑的《抗日戰爭與邊疆服務運動——中華基督教會邊疆服務的緣起》,[13]則是在以近代化和開發的觀念來討論類似問題,簡單化了抗戰時期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發起的這場到“邊疆”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服務工作。總起來看,可能陷於資料關係,楊、鄧兩文都還比較缺乏對傳教士服務物件自身——邊疆老百姓的勾勒與討論。陳兆肆的《借醫佈道:走在醫療與傳教之間:從奉天三十年〉一書看晚清東北地區傳教[14],介紹了蘇格蘭傳教士杜格爾德·克利斯蒂所著《奉天三十年》一書的史料價值,認為該書在近代中國傳教史研究中,尤其是東北近代傳教史研究中,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或許能給近代傳教史的研究帶來一些新的啟發和生機。顯然,陳介紹太過簡單,也缺乏殖民醫學的研究視角,而且他在介紹中使用材料太過單一,沒有結合相關資料及研究進行旁證與闡發。


就衛生史的研究來說,像杜麗紅的《知識、權力與日常生活——近代北京飲水衛生制度與觀念嬗變》[15]、許新民的《近代雲南瘟疫流行考述》[16],兩文都是在以一種近代化的視角來討論問題,不但缺乏與既有研究對話,思路也有些簡單和線性化。路彩霞的《天津衛生局裁撤事件探析》[17],則描述了作為管理衛生防疫事務的專門機構——天津衛生局在清末民初的遭遇,唯討論沒有展開。周正慶對清末民初廣州城市環衛制度及環境治理的研究,只集中於制度、規章層面,相關討論非常簡略,材料使用也不夠嚴謹。[18]


 



…………


 



…………




 

http://www.dhist.ndhu.edu.tw/~nchw/app/news.php?Sn=805








[1] 参看周东华:《公共领域中的慈善、福音与民族主义:以近代杭州麻风病救治为例》,《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2] 《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




[3] 杨祥银:《公共卫生与1894年香港鼠疫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 《历史教学》2010年第12




[5] 《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




[6]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7] 《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8] 《史学月刊》2010年第8期。




[9]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2期。




[10] 冯秋季:《“疗灵”与“疗身”:近代加拿大传教士在卫辉的借医传教》,《史学月刊》2010年第4期。




[11] 《文史哲》2010年第5期。




[12] 《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




[13] 《史学月刊》2010年第10期。




[14]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7期。




[1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7月号。




[16]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7] 《史林》2010年第3期。




[18] 周正庆:《清末民初广州城市的环卫制度与环境整治》,《史学月刊》2010年第3期。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 海峽兩岸科學與工藝遺產研討會」徵求論文
本會為加強海峽兩岸科學與技術史研究之學術交流與合作,謹訂於2011 年
11 月10 日(週四)、11 日(週五),在義守大學國際會議廳中心舉辦「2011 海
峽兩岸科學與工藝遺產研討會」,會中除邀請大陸科學史學者發表論文,更歡迎
學界先進和舊雨新知,惠賜大作,共襄盛舉。


一、擬邀論文之領域:
(一)數學史
(二)天文史
(三)醫療史
(四)技術史
(五)印刷史
(六)科技交流史
(七)其他科學史領域


二、徵稿方式:
(一)論文摘要:中英文各300-500 字,請於2011 年7 月31 日前擲交。本會
將於8 月31 日前,經會議學術委員會審定後,通知是否邀請發表論文。
(二)論文撰寫體例:請依照《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體例撰寫,
體例詳:http://www.ihp.sinica.edu.tw/book_page/download/write.pdf
(三)研討會結束後,將出版《2011 海峽兩岸科學與工藝遺產研討會》論文
集,辦法將另訂之。


三、聯絡人:
張 澔CHSAST71@gmail.com
84041 高雄市大樹鄉學城路一段一號 電話:886-7-657-7711 ext. 5204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周維強 fence.chou@gmail.co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本期 (19期,2011515) 「明清研究通訊電子報」,刊載了兩位醫療史學者規畫、執行研究計畫與研究之心得,敬請參閱。





 





中央研究院「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

——
專訪李貞德、祝平一教授





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助理 吳佩瑾 劉威志 採訪整理





  中央研究院「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共執行三年 (2008-2010)(參見網站),由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貞德教授、祝平一教授共同主持,參與研究人員有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建民教授、李尚仁教授、戴麗娟教授,臺灣史研究所劉士永教授、近代史研究所張哲嘉教授、政治大學歷史學系陳秀芬教授。本計劃參與學者試圖突破以文字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研究媒介之現狀,改從圖像、影片等視覺材料入手,進行醫療史研究。三年的研究成果於去年底「醫療與視覺文化」國際研討會 (2010.11.24-26) 中,與其他國內外學者共同發表,迴響熱烈。本期《明清研究通訊》非常難得邀請到李貞德、祝平 一兩 位計畫主持人,為我們分享本主題計畫的研究取徑與一路過來的種種經驗、心得。





研究背景與計畫源起





  李貞德教授研究漢唐之間的性別與醫療,廣泛使用石刻、圖表、繪畫人體經脈等圖像,察覺圖像不僅可以是文字的輔助說明,本身也可構成值得分析的史料,故投入圖像、視覺相關研究。此次醫療與視覺的研究構想則受到兩個經驗影響,第一個經驗是李教授 1992 年加入史語所的「疾病、醫療與文化」讀書小組,在蒐集資料時,看到四川大足寶頂山摩崖石刻「父母恩重經變相」圖錄,其中一組「臨產受苦恩」造像,產婦一手下垂、一手捧腹,似欲臨盆,並承受臨產陣痛之苦,而身旁有兩位助產女性與一位流露焦慮神情的男性,一般人若不瞭解造像的佛經背景,很難看出這位婦人正面臨生產。這組造像使李教授深受震撼,便開始搜尋古今中外婦女臨盆的圖像,想進一步瞭解產婦如何被描繪,尤其是垂直式生產的臨盆情狀,她也在文獻裡搜查關於垂直式生產的記載,並在 2004 年親自造訪大足,驗證書中所記。這便是李教授從事影像與醫療研究的重要契機。



  過去李教授從事漢唐性別醫療研究時,發現醫書中收錄圖表指示婦女生產方位、姿勢的宜忌,圖表劃分為十二個月,說明產婦須朝子、丑、寅、卯哪一方位生產才能順利安產。中國現存最早的產圖,可能是漢代馬王堆《胎產書》殘存的「南方禹臧」圖,用來「埋胞」(埋小孩的胞衣),但過去生產手冊與助產策略皆以文字記載,且繁複難以理解,隋代德貞常採用易懂好用的向坐方位手冊重構出「十二月圖」;到了唐宋,產圖統合了設帳、埋胞等宜忌,製成一大表,提供產家使用。分析這些中國古代產圖的演變,就能理解歷代人們對於產婦、產家與生產的態度與觀念。[1]另外,日本現存最早的醫學全書《醫心方》(982) 也曾收錄隋代《產經》的資料,裡面也附了月禁脈圖,說明懷胎幾月時哪些穴位不能針灸,很可能是中國最早經脈圖的留存。



  另一個契機則是 2002 年至 2003 年間,李教授至美國哈佛大學訪問之時,她旁聽了科學史學系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science)
的「攝錄科學」(Filming Science) 課程。這門課訓練學生進入科學操作現場拍片,企圖利用視覺呈現的方式,一探醫學或科學在實驗和操作過程中默會的知識 (tacit knowledge)。李教授也去校區附近婦幼醫院的卵巢癌實驗室現場跟拍,這次攝影經驗讓她體悟到,作者觀點的融入不只傳達了某一事實、真相或說法,更能啟發觀影者的思考。因此,不僅是傳統文獻裡附載的圖,任何當代的攝影照片、紀錄片、電影等視覺媒材皆是能進一步分析的史料。




  自哈佛返臺後,李貞德教授提出先導研究計畫,號召幾位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2]的同仁共同發想研究主題,邀請國外學者訪臺演講,並籌辦了約二十次圖像史料和醫療影像的讀書討論會。計畫進行初期也曾遭遇困難,首先,參與成員對圖片、影像等各種視覺史料之間,及其與文字資料在功能與意義上的異同,討論熱烈,並試圖提出更清晰的分類概念。其次,各成員的研究斷代亦差異甚遠,從魏晉南北朝、隋唐直到明清、近現代,時間上難以統合。幾經討論協調,最後有八位成員參與主題計畫。不過,三年計畫正式啟動前,李教授因借調清華大學負責行政,參與研究討論的時間相對減少,故謙稱共同主持人祝平一教授才是主導計畫開展的領導人。





以性別觀點反思法律與醫療的歷史:李貞德教授





  1986 年,美國歷史學家 Joan Wallach Scott (1941-
)
提出性別 (gender) 一詞,作為歷史分析的類別,
[3]而臺灣學界則至 1990 年代後期才較普遍使用性別一詞,並視為研究取徑。以前臺灣高等院校沒有性別與歷史的相關課程,至 1979 年鮑家麟教授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返台客座時才首次開設中國婦女史,開啟先聲。之後,婦女與性別課程、論文逐漸增加,學者和學生也開始意識到可以從日常生活的性別權力關係瞭解女性地位、角色,許多課題都能由性別觀點切入,突破才女名媛、婚姻家庭,或女權運動等課題,發展性別分析的研究框架。十多年來,李教授的研究以性別為關懷重點,著重討論法律與醫療領域中女性身體與社會角色所受到之規訓 (discipline)。她認為,法律是國家治理的一種方式,具有強制性,可影響個人的角色位置;從律令規定做為切入點,理解女性處境、男女關係,以及家庭在社會國家中的角色。



  醫療對於生命、生死的處理準則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醫書對於女性生育的措施,包括求孕、墮胎、分娩、產後調理與養育子女,設法給予保護,卻在同時形成了管束的力量。從醫書中對女性產育照顧的規範,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描述與評價,可以瞭解傳統中國性別化的身體觀。〈笑疾考〉(laughing disorders) 一文是李貞德教授醫療史研究的里程碑。她閱讀唐代孫思邈 (581-682)《備急千金要方》時,發覺古人對於情緒存有性別差異的觀點,認為女性常會忌妒、憂憒,導致疾病難治癒,便著手研究漢唐之間性別、醫術與笑的關係。中古中國認為多話與多笑會讓人體內的氣洩出,而排氣過多會讓人體虛弱,為了避免亡精費氣,傳統醫書發展出「諸情不宜,多笑無益」的養生文化,崇尚人要少言少笑、減少情緒起伏以維持健康。 然而研究結果並未發現女性與笑疾之間的絕對關聯,也讓李教授體認到,研究出發點與結論不見得必然相關,有時預設的性別論述並不存於研究的斷代,而是在之後的時代才出現,但對性別議題的關懷,常能帶動研究思考。





 





  視覺史料則是一種對新材料的探索——從醫療紀錄片、照片中發掘影像記錄與女性生育之間的關係,能觸發更多研究想像。李教授指出,靜止圖像 (still image) 與影像 (motion picture) 的性質截然不同,兩者表達的時間性也有所差異,如醫書圖譜可以供人反覆閱讀、細察,但醫療紀錄片所釋放出的訊息也許就在那一瞬間。李教授憶及中學時期曾看過健康教育宣導影片,當時放映紀錄片十分困難,播映設備昂貴且架設不易,必須要全體聚集在某一定點集體播映,再搭配現場講解與衛生教育解說,然而影片釋放的訊息仍有限,觀影者接受的資訊未必與影片所傳遞的內容相符。又如美國學者研究醫療影片 (medicine’s moving
pictures)
時,就發現早期的乳癌自我檢查與宣導短片因牽涉到女性乳房裸露畫面,不僅拍攝時困難重重,播映時也引起極大騷動,原欲傳達的乳癌衛教知識參雜了許多社會文化的面向。




  李教授表示,影像資料除了內容,其製作與再現脈絡皆值得探究。去年的研討會,李教授延續先前研究成果,進一步探討美籍女性傳教士孫理蓮 (Lillian R. Dickson,
1901-1983)
女士在臺灣佈道與協助醫療設施的歷史,其中將近32分鐘的紀錄片《趁著白日:孫理蓮的台灣》(While It Is Day: Lillian
Dickson’s Taiwan, 1972)
成為她的論文焦點。這部宣教紀錄片,由美國教會領袖包伯皮爾斯 (Bob Pierce, 1914-1978) 籌劃與拍攝,向美國教友介紹這位在臺灣奮力傳播基督福音的女性宣教士;在報告宣教成果的同時,也透過影像傳達台灣的醫療困境與需求,以期激發母國與母會的同情,獲得更多支持,並且呈現台灣在公共衛生史上的特殊性。




  李貞德教授在分析《趁著白日》時,將其中烏腳病防治的片段,和電影《一隻鳥仔哮啾啾》(1997),以及公共電視臺製播的臺灣公衛發展史紀錄片《戰疫——臺灣流行疾病》(2004) 的影片相比較,發現即使是同一課題,不同的視覺史料敘事方式不同,呈現患者、醫生與政府的方式也因影片類型與主題有所差別。[5]





從事視覺與醫療研究的契機與心得:祝平一教授





  祝平一教授關注天主教教士與信徒面對西方醫學傳入中國的議題,偶然間看到醫書中「翻圖」的記載,覺得十分有趣,便加入了本項主題計畫,著手研究「圖」在中國醫學傳統中扮演的角色。





 





  祝教授坦言,自己一開始便困在「圖」這個字裡,因為就中文詞意而言,「表」也是圖的一種,但西方已有許多表達 image(圖)與 diagram(表)概念的同義字。西方學界一直探討圖像與再現之間的現實關係,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之後,科學家對於透過顯微鏡等新技術,以儀器、圖像再現現實更為關注,製圖能力也越發精良。醫學的圖理論上較為功能取向,與為了美學而製作的圖不同。然而不論是那種圖像,其符號與指涉間的關係不見得就能輕易解讀,有許多複雜因素交互影響,這正是「再現」過程的複雜性。中國版刻、手繪圖畫使用的技術在十七世紀後與西方已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版圖不論是抄本或刻本往往都沿襲過去式樣,雖然可描摹精細,但同一類圖的精細與粗糙差異甚大。因此,中國醫書裡的圖在畫工、刻工、出版商的技術網絡中,與文本和圖原作者所想傳達的訊息之間的關係為何,尚待探討。



  祝平一教授討論的是十九世紀的「翻圖」。根據醫書記載「翻」是「痧」的別稱,「痧」在清代已成為疫病的代名詞。「翻圖」似是描繪「痧症」病狀與治法的圖譜,乃疾病圖的一種。祝教授寓目的「翻圖」有三種版本:一為刊於咸豐元年 (1851) 的《繡像翻症》,二為附刊於《繪圖針灸易學》的〈七十二翻全圖〉,三為柏林國家圖書館的手抄本《繪圖針灸易學》。〈七十二翻全圖〉附於《繪圖針灸易學》,其原版為河南長葛李守先所著,原名《針灸易學》,分上、下二卷,為嘉慶三年 (1798) 出版的自刊本。此醫書版本甚多,但原刊本與道光二十七年本 (1847) 最早的兩個版本,書名皆無「繪圖」二字,亦無〈七十二翻全圖〉,可見「翻圖」乃後來附加。從〈七十二翻全圖〉內容也可看出,其來源當為刊於咸豐元年 (1851) 的《繡像翻症》。李守先於《針灸易學》中強調針灸「手法」之重要,當時治痧使用括挑技術亦強調手法,以實用為取向,少討論醫理問題;而《針灸易學》以灸法治療小兒之豬癇、羊癇、牛癇、馬癇、犬癇諸疾,在命名上與「翻症」頗為相似,具有親近性 (affinity);另外,李守先的墓誌透漏了當時修德被認為是一種具有療效的醫療手段,故刊刻醫書能修德行善去邪,療治天行時疫。因此祝教授認為,清末將《繡像翻症》的「翻圖」附於李氏的針灸書上,或與《針灸易學》文本性質近於治痧手冊、強調「手法」以及崇尚修德去邪有關。而李守先逝世兩年後的道光元年 (1821),河南宜陽大行瘟疫「翻症」,是年江南亦大疫,但由於記載不同,也難以斷定這些疫病是否為同一疾病分類,即使為同一疫病,南北稱謂各殊。[6]





  疾病的出現與消失,是西方醫療史長期以來探討的議題,但不見得都能清楚地將每一疾病的起因與症狀和現在的疾病分類相互連結。疾病的定義與命名也有一段發展過程,疾病的命名可能只存於某一時期,疾病概念更有其歷史性的變化。



  「翻圖」出現年代很晚,醫書中亦罕見,同一時代的「痧症」概念也已有轉變,且越來越難被指認;而記載「翻症」作為一種疾病的文獻出現於山東泰山與山西太行山地區,被認為是北方病症,但「痧症」的論述大多來自於南方醫家。「痧」並非正統醫學裡的疾病分類與知識,而是將民間流傳的疾病知識寫回文本中。「翻症」亦然,且翻圖的文字比較類似宗教治療。從「翻症」的例子可以再討論一般民間醫療知識和醫家的同異處。



  醫療記述與文本、圖像之間的關連,疾病本身的歷史變遷等等都是值得進一步關注的議題。從多種醫書與文獻資料中發現細微的問題也十分重要,可拓展中國醫療史的研究範疇。中國醫書中有許多圖,但特別集中在婦科、兒科、外科,內科則多為經脈圖,而且圖大多重複,且圖不見得與文字配合。祝教授提醒道,人的疾患有時間性變化,一般醫生若只照著圖的指示,不見得能妥善處理,過去時代醫學知識運作的方式與現今相差甚遠,因此醫書圖像是否能增進醫術也屬未知,是知識論上很大的難題。



  祝教授認為以視覺文化談醫療十分有趣,但牽涉的範圍太龐雜,分析困難,必須事前做好心理準備。





影像醫療史的研究心得與未來方向





  隨著「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的推展,祝平一教授接觸到各類史料,發現不同醫書作者記述的「痧症」大同小異,相互傳抄,讓人不禁思考中國醫療體系中知識生產的意義。祝教授也提到,中國醫書中經脈圖的原型相同,雖然各時代的繪製可能有粗細、造型的不同,但所擺出的姿勢均雷同。雖然很多圖像的研究者都想探討圖的意涵,但也許醫書裡的圖像只具有點綴性、裝飾性的意涵。最後,圖像反映出的科學觀察也隱含了許多個人訓練與表達的差異,有時候科學觀察像是靈光一現,一眼而見現象的全體結構。現代科學研究的圖像往往是探索未知,無法於第一眼就掌握圖像所給予的全部線索。祝教授笑說,進行研究就是從中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將來考慮將清代的痧症寫成一本小書。之後會繼續西學輸入的的研究。



  李貞德教授也補充自己對於醫療圖像的研究心得。前幾年她研究日本平安朝的醫書《醫心方》,發現丹波康賴 (912-995) 蒐集中國醫書圖像時只留下搭配病症解說之用最精要的圖,並不像中國醫書有完整的經脈圖,實用性非常強,這表示丹波康賴也對中國醫療概念作出取捨,建構出屬於日本的醫療理論。[7]因此,圖的來源與指涉,也與醫書種類以及醫書的預設讀者十分相關,如記載「翻圖」、「痧症」的醫書也只畫出病狀、施行醫術處理的位置與方法,以實用為取向。本次計畫讓她體悟到,圖像與影像的分析截然不同,需分門別類處理,才能理解不同的視覺材料,詮釋個別脈絡。





  「影像與醫療的歷史」主題計畫可視為一大型的先導計畫,開展了許多視覺史料與醫療史的新興研究方向,如醫書的圖像類型、圖像的技術、流傳與閱讀或圖像的內容進行分析。西方學界研究書籍史的潮流已風行多年,臺灣學界也可以朝著這方向進行。若能在每一子議題下再設立三年期的計畫,針對不同主題、類型進行深入研究,成果會更具體而細緻,藉著主題計畫與讀書會的討論,也可與同道合作、切磋。



  李貞德教授的近期研究針對孫理蓮女士等傳教士的宗教醫療紀錄片做進一步探索,範圍從宣教片裡的醫療影像,擴展至當代衛生教育的宣傳政策與論述。另外,李教授對於台灣健康教育的推廣及其中的性別議題也已蒐集了許多資料,包括教科書的圖像、海報掛圖,以及美援時期及聯合國衛生組織計畫製作的衛教宣導短片等,近期內應可發表新作。至於史語所的「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未來則會繼續這個脈絡,以「醫療的物質文化」為主題,申請新的整合計畫,除了影像和圖片之外,醫療物品與器材(如顯微鏡成像、超音波攝影)也將成為分析的焦點,希望聯合時代差距、媒材差異,且結合同仁們的研究興趣,延續本主題計畫對醫療史的研究。









院內明清研究學者的優勢





  根據兩位教授的觀察與瞭解,臺灣學者接觸新的理論或學術觀點之機會甚多,接受度也高,而院內歷史學者的治學態度嚴謹,擅長細微考證與精細敘事,思維縝密,能將線索放入更大的研究脈絡中深入理解,不只是空泛地陳述而無詳實例證與描述,也不僅為羅列出瑣碎訊息,而沒有一套完整的研究架構與發展脈絡。這一直是院內歷史學人們的研究特色與優點,使得跨領域、跨斷代的交流更有可為。









對明清研究委員會的建議





  李教授與祝教授對於委員會抱持正面、肯定的態度。過去委員會舉辦過多場學術活動,邀請來的國際學者講演內容精采,提供了許多創新、獨特的研究觀點,為推動研究氣氛、促進院內與國際學界交流的努力有目共睹。祝教授表示本院明清史的大型計畫,成果斐然。如歷史語言所李孝悌教授曾主持「明清的城市文化與生活」研究計畫,聯合院內歷史語言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以及暨南大學歷史學系、美國賓州大學歷史研究所等諸位學者,從文化、文學、社會、政治、經濟等不同角度,對傳統中國的城市文化和繁庶生活內容進行專題探討,發展時尚、豪宅、情色、節慶、寺院、感官之娛、城市文學與城市想像等等饒富趣味,成為國內外學者稱讚的對象。李教授亦提到,委員會籌辦的《明清研究通訊》電子刊物資訊豐富,報導詳細而不失真,對於國內與國際學界的認識和交流提供可行的管道,更熱心提議專題訪問,若能找兩三位相同研究範圍的學者圓桌會談,針對一項議題暢談研究發現與心得,相信訪問內容會更豐富,也能刺激讀者點閱,讓此刊物益臻完美。

















[1]
李貞德:〈生產之道與女性經驗〉,《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台北:三民書局,2008),頁 71-134



[2]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原即「疾病、醫療與文化」讀書小組。相關資訊可參考網站



[3]
Joan Wallach Scott, "Gender: 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1, No. 5 (December 1986): 1053-75.



[4]
李貞德:〈「笑疾」考──兼論中國中古醫者對喜樂的態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1 (2004),頁 99-148



[5]
李貞德:〈宣教影片中的疾病、醫療與文化──以《趁著白日:孫理蓮的台灣》為例〉,發表於「醫療與視覺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0 11 24 日至 26 日。



[6]
祝平一:〈圖像與分類:從翻圖談起〉,發表於「醫療與視覺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0 11 24 日至 26 日。



[7]
李貞德:〈《醫心方》論「婦人諸病所由」及其相關問題〉,《清華學報》第 34 卷(2004 年),頁 479-511





 





 





http://mingching.sinica.edu.tw/newsletter/019/interview/interview-20110515.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林富士老師提供513演講之大綱,內容很精彩,資訊也相當充實,特此致謝,這是林富士老師這幾年研究的成就。今日之史學科技,即明日之科技史。現今因各種資料庫、運用軟體的出現,已經根本的改變了史學研究的本質與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從小我就崇拜歷史老師,因為歷史老師總是知道最多有趣的故事。但是,數位科技的出現,一般人若能掌握資料庫會查找資料的方法,他所知的史事,不見得會少於史學家,這是史學研究的新挑戰,無法迴避。是以這個主題,不僅是一門技術而已,它也將成為一種觀察史學研究與社會關係、技術開發之間互動的一種新視角吧。轉貼供各先進、學友參考,如下:








數位科技與歷史研究





林富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應用史學系列講座」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視聽教室,2011/5/13(星期五)14:00-16:00





壹、引言:微縮震撼





一、198010月:一份生日禮物;一套二十五史。





二、1985-1987年,擔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籍自動化計畫」(1984年起)兼任助理,1995-2000年,擔任史語所「漢籍全文資料庫」小組委員(1998112000630任小組的召集人)。





三、2001年起,擔任「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工作小組委員。2002年起,擔任「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工作小組委員。2005年起,擔任「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主持人。2006年起,擔任「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總計畫子計畫二:數位內容公開徵選子計畫」主持人。2009年起,擔任「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總計畫主持人。





貳、數位科技的特色:以數位檔案的建立、傳輸和運用為例





一、儲存:佔據空間小、不易毀損、多媒體的整合。





二、複製:快速、大量、精確、原始檔與備份檔沒有差別。





三、傳輸:快速、遠距、重複、傳輸者無損。





四、創作:資料取用與資料提供者合一(Web 2.0)、多人共創、多元並存。





五、價值:使用者為尊、量大勝出、標準化至上、免費優先、搜尋簡易。





參、數位科技對於學習者的衝擊:以數位檔案的使用為例





一、必須掌握多種數位學習與創作工具:PC與作業系統、文書軟體、繪圖軟體、圖像軟體、影音軟體、通訊軟體、GIS、資料庫、搜索引擎、網頁與網站、網際網路、雲端運算與手持裝置等。





二、軟硬體必須不斷更新。





三、檔案格式必須不斷轉換(encodedecode永遠必須相互吻合)。





四、原創者與抄襲者不易區分。





五、過多的資訊不易揀選。【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六、知識範圍大幅擴大:時間延伸與空間膨脹、交通與比較之必要。





七、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難以改善:知識、資源、習慣、心態。





肆、數位科技對於社會的衝擊:文化大革命





一、記錄媒材與記錄方式的改變:口語與記憶(大腦)、文字與書籍(金石、布帛)、數位與電腦。





二、傳播方式的改變:口耳相傳、閱讀與印刷(傳抄)、多媒體與網際網路。





三、知識的獨享與開放:巫師與祭司、文人與教師、資訊人與大眾。





四、權力的壟斷與均等:專家與文盲。





五、專利與分享:共創共有、作者、智慧財產權。





伍、歷史研究者應如何回應數位革命





一、全球視野。





二、多語能力。





三、科技素養。





四、閱讀經典。





五、關懷現世。





六、問題導向。





七、研究團隊。





陸、結語:樹立數位人文學Digital Humanities的新典範





一、以自我為中心:建立獨一無二的數位世界。





二、以溝通為職責:提供自我與他者展示、交換、互動、成長的平台。





三、以天下為家鄉:不自我設限。





 





 





電郵:fslin@asihp.net;
fslin@gate.sinica.edu.tw





部落格:http://newtaiwanshaman.blogspot.com/





網址:http://www.ihp.sinica.edu.tw/~linfs/1.html





附錄:相關計畫與網址





一、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http://teldap.tw/





二、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http://content.teldap.tw/





三、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數位島嶼平台」http://cyberisland.teldap.tw/





四、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台灣多樣性知識網」http://knowledge.teldap.tw/





五、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分項計畫數位典藏資料庫推廣網站」:http://content.teldap.tw/index/databas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昨日至長庚演講,得張恆鴻所長與陳柏勳同學致贈期刊一本,特此致謝。也感謝李岳峰兄「一路陪伴」以及大家的聆聽,並惠賜不少寶貴意見。下面是陳柏勳同學提供的目錄。





 





《杏仁—醫學‧人文‧歷史》第2





 





中醫始信社





999





桃園縣龜山鄉文化一路 259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





 





目錄





研究論文  熱證用灸淺探———————————————宋





圓運動的中醫失眠診治  ———————————————黃伯瑜





中西醫結合小考  ——————————————————李岳峰





論學中醫當學史  ——————————————————連建閔





飲食的趣味與調生  —————————————————楊淑齡





《心與腦說》讀後  —————————————————曾怡嘉





四季│月亮撞出來的  ————————————————藍仕豪





看不見的楓葉  ————————————————林嘉發





白袍之歌  —————————————————————覺宗宏





中醫經典袖珍版 —————————————————杜穎純





活動剪影 山東中醫藥大學參訪記行 ——————————張恒鴻





山東風光見聞  ———————————————————陳禹瑾





  —————————————————————陳柏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待捷克科學院東方研究所Vladimir Ando 博士記要( 2011/5/3 -2011 2011/5/12 )



 



    承李尚仁老師之託,這段時間都在接待捷克來的Ando博士。3日去接待他時,還擔心自己英文太破的問題,結果,一看到Ando先生,很緊張的先來一段英文問候,結果他說:「我會講中文,反而是英文不太好,你可以和我講中文。」我鬆了一大口氣。當日下午帶他去了名山堂買中醫書,接下來的幾天,我因為有課要上,無法陪著他和該所所長四處逛,結果他們行動力驚人,竟然跑了淡水、台南、金瓜石等地,她們都說台灣是個美麗的好所在,我送他一本書,他也送了我捷克首都布拉格的風景小書。當初他來時,我們其實都不知道他研究的主題和來的目的,後來和他聊天和相處,他強調他是一位對中醫很有興趣的漢學家,捷克當地有很多對中醫有興趣的學生,想要來臺灣實習,當然,他已經去過中國很多次了,並與天津中醫藥大學、北京東直門中醫院等有所合作,他在捷克翻譯、撰寫了六、七本中醫理論的書,因為捷克懂中文又懂中醫的人非常少,好像只有他一人吧。他做這些工作,給不懂中文的捷克中醫愛好者一個學習的平台,其工作大致如此。他說在捷克中醫仍不被政府承認,很多人學中醫,只能像台灣的民俗醫療那樣做做保健、按摩,但聽他說也能糊口,針灸只有西醫可以使用,而且考試全都是配好穴位與病症之死記考法,沒有辨證論治的精神。Ando先生不愛吃漢堡、喝咖啡、吃炸雞等,他喜歡吃麵食、水餃、中國菜等,他說中式菜餚非常好吃,不知為何臺灣的人都喜歡吃麥當勞和喝星巴克,因為大家都「英美化」了嗎?我們都忘了,世界上除了英美外還有其他國家和文化,以及種種對漢學關注的視角,這讓我有很多新的思考。特別的是,Ando先生也不愛吃捷克菜,他說捷克菜多是肉和啤酒,蔬菜很少,全世界大腸癌最高的發病國就是捷克,他認為食物和疾病的關係非常密切。另外,捷克人大多不信教,不像美國,幾乎都信教,這也是國情上的差異吧。我請他去吃師大附近的冠軍川味老張牛肉麵,但他堅持請我吃,很客氣,結果他叫了小碗的麵都沒吃完,我說:「不好吃嗎?」他回答說:「我不需要吃太多,有熱量就好」(其實我很想跟他說,那兩塊牛肉我可以夾來吃嗎?但是我也在減肥,所以就剩下了那香噴噴的肉留在碗中悲鳴啊)。真是健康,難怪Ando先生身材如此苗條。



    59Ando先生至北投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參訪,尚仁老師也費心安排了黃怡超所長來熱心接待,並參觀了中藥標本的研究室,也謝謝黃所長抽空接待。隔天,又帶Ando先生至長庚桃園醫院的中醫部參觀,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震撼的,因為看到各種中醫科學化的舌診儀、脈診儀,還有現代化的配藥室,中醫病房和看診方式等等,這都要感謝李岳峰醫師的居中聯繫以及張恒鴻所長的詳細介紹,張所長百忙之中仍細心、不厭其煩地一一解答問題,真是非常感謝。至於Ando先生說的「用中醫去理解中醫」,對我的啟發也非常大,因為我處理的問題正是要用西化的科學來看中醫,還是中醫自己要持續堅持古典醫學思考之間的抉擇與論爭史,這段對話已流轉百年之久,能夠看到中醫有今天的發展,真是非常不容易。總之,這些行程對我啟發甚大,感謝每一位安排與接待之人,也祝Ando先生回程一路順風,以後到布拉格玩就靠您啦。



 



                                                寫於2011/5/1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獻醜,今日終於在系上發表完論文初稿,還有最後兩章加結論,寫完就OK了。感 謝金仕起 老師此次擔當我的論文評論人,當然,老師是非常客氣、謙虛,與手下留情的評論著我的論文,他指出一些在論文題目、章節安排的問題,還有不少字句、錯字的問題,我會在日後慢慢修改的。學位論文的修改,是個漫長的歷程,即使畢業,也還是要繼續修改吧,我抱持著這樣的理想,繼續前進,希望前輩多給予指正。昨天緊張到睡不太著,結果 金 老師竟然也是凌晨一點多起床後,就無法入睡了,他說評這樣的論文壓力很大,因為很專業,而且時代也比較後面,史料部分他比較不熟,我覺得 金 老師是客氣了,我非常重視他的評論,以及他指出自己朗讀論文來聽,看看通不通暢的技巧,我一定會來施行。陳登武主任對我有許多鼓勵,我非常感謝他。倒是學弟妹比較沒有問題,很抱歉,只有二十分鐘,我掌握的不好,超時不少,很多專有名詞,我沒有辦法一一解釋清楚,希望學弟妹海涵囉,將來隨時有問題,都歡迎提出討論。我最近也希望把論文初稿拿給幾位老師,希望他們能給我一些建議、批評和指教,讓我能在口試前修到最佳的狀態。明天,要到張恆鴻所長的「生命醫療史」課程上講一段〈當中醫遇上細菌的歷史〉,希望不要出糗,也要請專業的中醫師指教。看來,今夜又要失眠了。寫於2011/5/12


 


*我亂做的論文封面,有三張圖。(以後不會用這張啦,哈哈)



 


 


總 目 錄


 


緒論:臺灣的中國醫療史之過往與傳承——從熱病史談新進路


第一節  掀開疾病中的歷史面紗(p.1)


第二節  回顧的核心—臺灣的中國醫史之原始脈絡(p.5


第三節  史家的第一代新醫史之路(p.9


第四節  內外史的距離(p.14


第五節  從熱病的近代轉型談起(p.23


第六節  新醫史的嘗試—「重層醫史」(multi-gradations of medical history research )視角(p.32


 


第二章  論爭前的和諧近代中西醫知識中的「熱病」論述初探


第一節  前言(p.48


第二節  中西醫初遇時的熱病容貌(p.49)


第三節  中醫熱感之外(p.52


第四節  身體的內與外感受與致病(p.57


第五節  中西醫治療與預防之文化初遇(p.60


第六節  小結似曾相識到貌合神離之前(p.65


 


第三章  民國中醫的外感熱病文獻—以傷寒、溫病書籍為中心的考察


第一節  前言(p.68)


第二節        古典醫學之緒餘(p.69


第三節  西方醫學的影響與「中醫傳染病學」漸趨成型(p.77


第四節  日本醫書的影響(p.85


第五節  古典醫學在民國復興的三條線索:寒溫融和、西醫與日本的影響(p.94


第六節  小結—「再正典化」(renewed canonization)的熱病書籍及其衍生之課題(p.102


 


第四章  民國時期中西醫詮釋疾病的界線與脈絡:以「傷寒」(Typhoid fever)為例的討論


第一節  前言(p.107)


第二節  傷寒「西名漢譯」之源流(p.109


第三節  「傷寒」的中國醫學脈絡(p.116)


第四節  另一種聲音——溫病學的脈絡(p.121)


第五節  重釋或在論爭中消亡(p.124)


第六節  中醫的新傷寒論述(p.126)


第七節  小結—翻譯、詮釋與再生的中國醫史(p.133


 


第五章   菌在氣中──民國中醫對西方細菌論的吸收、排拒與匯通


第一節  前言(p.139)


第二節  西方細菌學的軌跡(p.139)


第三節  中醫細菌新說之發韌(p.144


第四節  中國醫學的的回應—章太炎「據古釋菌」的例子(p.153


第五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一對氣論的堅持(p.159


第六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二細菌致病的爭議(p.166


第七節  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思維(p.173


第八節  小結—具選擇性的細菌論述(p.185


 


第六章  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1878-1935)談《傷寒論》與細菌學


第一節  棄文從醫的經過(p.189)


第二節  惲鐵樵之歷史地位與本章問題意識(p.190


第三節  從古醫籍中尋求靈感-讀書與臨症的再定義(p.194


第四節  攘外必先安內「葉派」流毒與學術反思(p.196


第五節  惲鐵樵對細菌學的認識與回應(p.200


第六節  對中西醫病名定義之討論(p.206


第七節  小結民初中醫的困境(p.211


 


附錄一:民國中醫熱病學文獻編年類纂(p.215


 


 


※說明:以下章節尚未全部完成,僅列出章節名稱與簡介供參考


第七章  細菌、氣與日常生活


 


第八章  外感熱病的調養與禁忌-古典醫學的病患視角


第一節  熱病預防知識的新與舊


第二節  病人與醫生的互動:療病之外


第三節  古典熱病醫學的食禁與食忌


第四節  「餓不死」的傷寒


第五節  補養與康復的歷程


第六節  小結






    第六與七章希望能凸顯傳統中醫熱病知識在民初實際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第六章僅完成30﹪,大多還是史料的紀錄和初步的見解,初步的想法是:雖然學界一直在談「現代性」,但是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真的很「現代」嗎?幾乎現有的研究都是上海、天津幾個大城市,其他次一級的鄉鎮和農村,還是充滿著傳統的中醫論述。甚至,即使從都市的報紙上來看,當時對傳染病的論述也還是會以傳統中醫「風寒」、「濕毒」、「毒」等等術語來解釋熱病,而不完全是細菌學的天下。我希望能配合一些報紙的醫藥廣告來呈現這兩章,當時報紙的外感熱病論述其實是很多元的(甚至不可思議,例如吃藥就可以預防霍亂、傷寒;補肺就可以抗感冒等等)。其次,雖然細菌學佔領了醫界的主體論述,但是中醫在吸收之前的「瘴氣論」後,也提倡環境衛生,但「穢氣」與「疫氣」、「毒氣」等語言往往才是中醫論述之主體,而非「細菌論」。至於其中的論述還牽涉到公與私的問題:基本上中醫強調的是一種「個人衛生」,西醫則希望有一個「公共衛生」出現。而我將論證,在當時中國內亂外患、治權不一的狀態下,「個人衛生」才是保衛生命的主要方式,而不是只依賴公共衛生。換句話說,中醫式個人「衛生」的出現,有其適應時代的一面。(中醫著重的還是「氣、血、精」等概念,「細菌論」並沒有革命性地改變當時中醫對身體觀的看法)。並且,中醫也透過類似肯定「瘴氣論」的內涵,也同意了「衛生」的種種舉措,這就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衛生論述:民眾的思考概念還有中醫氣的身體觀留存,但又肯定了它論爭的反面對手──公共衛生論述的價值。


    第七章則約完成70﹪,主要靈感還是得自早先寫過秦漢中醫「食忌」的啟發。中醫外感熱病學中的「食忌」理論是多采多姿的,但是到了民國,卻遇上了「食補」、「藥補」的文化(例如牛肉精、鈣片、維生素製品在20-30年代大量的出現),西醫說是增強「抵抗力」(此詞彙乃民國時期才普及之用語)。也就是說,透過吃補藥、補品、補血、補腎等等,都可以預防、治療熱病,這與古典的「禁忌」——熱病不要多吃的思維,是相反的。但還是有相同的地方,例如「補腎」就彷彿是一條永遠不變的,預防外感熱病的健康法則。另外,「食忌」的規則仍在民國中醫界繼續存在著,許多熱病仍被要求禁食肉類、補藥,這個中西醫在身體觀上對待外感熱病調養時的差異之處,是本章的主要課題。



 


第九章  總結論(未完)


 


附錄二:徵引書目(略)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周春燕博士提供文章一篇,文章中有幾張有趣的圖像,太有意思了,附加於此,欲徵引請參考作者原文。


 


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


周春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18 期(2010 12 月),頁1-52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中,兒童所占的篇幅相當有限。時至近代,由於國勢衰頹與西風東漸,兒童因其身繫國族未來命運而被重新發掘,而身為「國民之母」的婦女也被要求在家守護民族幼苗。為了固本培元,中國人更加留意以最佳的方式來餵哺尚無生存能力的嬰兒。配合當代醫學與科技的發達,以母乳哺育的「胸哺」,與以乳製品餵養的「瓶哺」,成為20 世紀上半葉兩種廣受討論的哺乳之道。本文考察的重點有四:一、兒童如何在時代的潮流中重新被發現;二、近代醫者與知識分子對於哺餵母乳及雇用奶媽的看法;三、鮮奶及代乳粉存在於嬰兒市場中的因素及產品訴求;最後,則藉由近代婦女的育嬰經驗與哺育抉擇,討論「胸哺」與「瓶哺」的市場競爭情形。


 


關鍵詞:母乳、奶媽、牛奶、代乳品、兒童


 


Abstract


 


Children did no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history. Recently, however,children’s importance in human culture was rediscovered, stemming from theweakened Chinese nation and the Western influence. Women, being a “Nation’sMother,” were asked to stay home and protect the nation’s offspring. To benefit bothmother and infant, the Chinese start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best infant feeding methods. In line with developments in medicine and technology, “breastmilk” from breast-feeding and “cow milk” from bottle-feeding became extensively discussed nursing topic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is research delves into four key elements: first, how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 was rediscovered; second, breast-feeding and wet-nursing from modern medicine and the academic’s point of view; third, deciding factors of cow milk and such dairy products in the infant’s market; finally, the competitive situation between breast-feeding and bottle- feeding.


 


Key Words: breast-feeding, wet nurse, bottle-feeding, dairy products, children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轉貼一則演講訊息


 



100年519()「健康、醫療技術與社會」跨領域之專題演講


















題目



Disorder of Qi? : Abdominal Breathing and Neurasthenia in Japan, 1890-1945.



講者



巫毓荃 醫師



 



專題簡介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快速西化與現代化的日本,神經衰弱是一個盛行的精神疾病。對於這樣一個所謂的「文明病」,以西洋醫學為宗的官方醫學似乎束手無策,各種民間療法盛行,其中腹式呼吸與靜坐被認為是最具特效的神經衰弱根治法。腹式呼吸與靜坐的提倡者認為神經衰弱的盛行,是因為當代日本人不再端坐於榻榻米上,而改換成沙發或書桌椅。他們聲稱藉由訓練強有力的下腹部,腹式呼吸與靜坐可以強健「腹腔心臟」,旺盛全身特別是腦部的血行,同時還能刺激腹腔的太陽神經叢,活化神經系統,使得神經流轉,生氣勃勃…..



時間:100519() 17:00~19:00


地點:長庚醫院復建大樓三樓會議室


現場備有晚餐,歡迎全校師生報名參加。


本活動報名網址:http://cm.cgu.edu.tw/files/87-1034-46.php (5/18截止)


演講與活動訊息請參見「健康、醫療技術與社會」跨領域教學網


 



公告單位:中醫系


承辦人:郭盈秀小姐 分機: 332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從蔣竹山老師的部落格轉貼過來的。另轉貼一則梁老師的行程,是招生說明會,現在讀書有更多選擇,兩岸都一樣,陸生也可來臺了,當然,這也宣示兩岸三地大學名校的戰國時代已經來臨。


 


殖民時期(1850-1940)亞洲腳氣病/beriberi:病因解釋及管理策略



演講者:梁其姿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所教授)


演講日期:2011523日(一)上午9:30-11:00

演講地點:政治大學季陶樓340406教室


演講題目:殖民時期(1850-1940)亞洲腳氣病/beriberi:病因解釋及管理策略

另轉貼一則訊息:



【招生】 2011.5.24(二)香港大學 香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招生說明會



  • 主持:梁其姿 教授(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講座教授)
  • 時間:2011524 日(星期二) 上午 10:00-11:30
  • 地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備註:無需報名,歡迎參加











【招生】 2011.5.24(二)香港大學 香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招生說明會
公告日期:2011-05-09










  • 主持:梁其姿 教授(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講座教授)
  • 時間:2011 年 5 月 24 日(星期二) 上午 10:00-11:30
  • 地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備註:無需報名,歡迎參加

http://www.history.nccu.edu.tw/news/news.php?Sn=193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17920


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public_html/09news/office_110509.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醫學大學 科技、醫療與社會(STM) 系列講座】


 


大英帝國與熱帶醫學的創立


 


 


活動時間:100513 () 12:15~13:45 (中午12時即可入場)


活動地點:第一教學大樓 N111教室


 


   員:李尚仁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系列講座恕不供餐、請記得準時入座,座位恕不 保留)


 


本講座可登錄教師自我成長1


可登錄學生歷程檔案


 


 


---------------------------------------------------------------------------


 


指導單位:教育部(100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 畫)


主辦單位:通識教育中心科技、醫療與社會(Society,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STM)中心籌備小組


 


 


***** 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 *****


 


 


http://tlep.kmu.edu.tw/newsDetail.php?nid=154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由於最近都在搞細菌學史的東西,所以對「細菌」兩個關鍵字有著莫名的喜愛,還差點想去買顯微鏡來玩,但有學生跟我說,就算初階的也要幾萬元喔(不是中小學生用的),遂打住,窮研究生是不能這樣玩科學的,還是好好鑽到故紙堆中,找我的顏如玉吧。僅轉貼兩篇有關細菌學史的科普文章,雖然是前幾年寫的,但寫法輕鬆有趣,給了我不少啟發。


 


人生失意無南北


作者╱王道還
  -
這個世界上,你做了什麼,不算數;教人相信你做過什麼,才算數。 ──福爾摩斯〈血字的研究〉


1889427,北里柴三郎在第18屆德意志外科學會宣讀論文,發表破傷風菌的純粹培養法,引起國際醫界的矚目。
  那時細菌學問世已近20年,「柯霍準則」已成形,但是許多問題仍待解決。例如純粹培養與動物模型這兩個要件,源自研究炭疽病的經驗,其他的感染疾病未必適用。
  1884年,柯霍在印度加爾各答分離出霍亂弧菌,可是無法以動物模型證實它是病原,因為實驗動物感染後,不會發病。因此醫界對這種細菌在霍亂大疫中的角色將信將疑。這一年,哥丁根大學一位醫學生發現了破傷風菌,由於無法做純粹培養,證明不了它就是破傷風病原。因為病人傷口組織裡,往往有10多種細菌雜處,若不能分別培養,再做動物實驗,便不能確定哪一種才是病原。
  北里柴三郎發現破傷風菌耐高溫又厭氧,才成功地將它與雜菌分離。那時他在科霍的實驗室已待了三年多。
  北里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院,先進內務省衛生局服務,再以公費赴德國留學,於188511月出發。這年柏林大學醫學院設立公衛研究所,聘 柯霍為 教授,正式將細菌學與公衛學結合。北里拿著東大醫學院學長緒方正規的介紹信,到這個新成立的研究所學習細菌學。緒方正規曾在慕尼黑大學研習衛生學,返國前到柯霍的實驗室待過,是日本的細菌學開山祖。
  1889年夏,也就是北里發表破傷風菌論文後不久,柯霍的實驗室來了一位新人:陸軍軍醫貝林。貝林研究過化膿創口引起的敗血症。他發表的第一篇論文,是研究常用殺菌劑碘仿。上司看出貝林的潛力,送他到波昂大學藥物學實驗室受訓。在那兒,他發現豚鼠對炭疽菌極敏感,家鼠感染了卻沒事兒,研判是炭疽菌無法在家鼠血清中繁殖的緣故。然後貝林調回柏林的母校(陸軍醫學院)擔任講師,再調任柯霍的助理。
  那時,白喉仍是兒童的主要死因,德國一年有五萬名兒童死於白喉。柯霍的第一位助理羅夫勒分離出白喉菌,發現白喉菌製造的毒素,才是致病原。巴斯德研究所的專家進一步確定了白喉菌毒素的化學性質。
  於是貝林便著手研究對抗細菌毒素的抗毒素。189012月,貝林與北里聯名發表論文,為血清療法奠定了基礎。他們指出,
  一、以破傷風菌使家兔免疫後,牠們的血液就能對抗破傷風菌毒;
  二、濾掉細胞後,血清仍能抗毒;
  三、抗毒血清非常穩定,注射到其他動物體內,仍有作用。因此抗毒血清可用於臨床醫療。
  兩星期後,貝林發表了另一篇論文,討論抗白喉血清的製備。
  半年後,北里柴三郎束裝返國,貝林繼續研究製造抗白喉血清的方法。他得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常用的實驗動物如鼠、兔,體型太小,能抽取的血清並不多;一般的實驗室又容不下大型動物。而利用大型動物,需要龐大經費。此外,量產涉及品管、檢驗機制,必須發展出標準程序。這些都不是學院科學家應付得了的。
  貝林運氣不錯,柯霍與教育部官員介紹了一家生產染料的化學公司。他們在1892年底簽約,自1893年起合作。由於抗血清的療效受到臨床醫師肯定,第二年就賣出了75000瓶。1901年,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發,貝林以血清療法的成就,獲生醫獎。
  北里柴三郎返回日本後,創設傳染病研究所,後來又創辦慶應大學醫學院,在日本現代醫史上,事功彪炳。但是,北里的門人、傳記家最難以釋然的,還是貝林的諾貝爾獎。
  北里比貝林大一歲,而且在科霍門中,算貝林的師兄。他們第一次見面時,北里已有轟動國際醫界的成就。何況血清療法是他們合作的成果。為什麼北里沒有分享諾貝爾獎?
  其實,大師柯霍直到1905年才得到諾貝爾獎。貝林頂著「兒童救星」的光環,擋者披靡,時也運也。


 


科學人雜誌  20085月號 第 75 http://libserver.wlsh.tyc.edu.tw/sa/read.asp?docsn=2008053579


 


 


醫二三事/霍亂濃縮果汁


【聯合報/本報記者/張耀懋;諮詢/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劉士永、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陳明和】


印度水源含氟、重金屬砷、硝酸及大量病菌,非但不能飲用,甚至危害民眾健康霍亂和肝炎的病菌,才是印度水質汙染的元凶。(見2009-07-13 .聯合報.A14版.國際)


「爸!先洗手再吃飯!」小 時被 老師、父母耳提面命,婚後換老婆,現在換女兒。「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不行,媽說,手上很多細菌,再用手拿東西吃,就吃進細菌了。」「那吃了會怎樣?」女兒3歲時顯然沒想過為什麼,呆了半晌,想起給她講過西遊記吃唐僧的情節,沈思的表情豁然開朗。「細菌會死翹翹呀!細菌很可憐的!」哇哩咧!


吃細菌,應該不陌生,以前我們提過的巴瑞馬歇爾,2005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就是喝下含幽門桿菌的臭肉湯,得了胃潰瘍,證實兩者的關係,不過,在細菌說與自然發生說的尖峰論戰上,結果卻不同。


科霍 發表霍亂弧菌致病


羅伯.科霍(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1843-1910),這位改變現代人疾病觀念的德 籍 醫師,在19世紀與法籍巴斯德堪稱瑜亮,都是找細菌的高手。巴斯德、發明顯微鏡的虎克等人是從生活中找檢體、觀察微生物。醫師出身的科霍則習慣從病患身上取得檢體,直接觀察。他的成名作是1876年發現炭疽桿菌,代表作則是發現結核菌,並因而得諾貝爾獎。1883年,他參與印度霍亂疫情研究中,在病患排泄物裡看到霍亂弧菌。


「看到了!」科霍興奮地將霍亂菌放在培養皿,並繁殖成一瓶「霍亂濃縮液」,裝在玻璃瓶裡。其實,霍亂菌家族被人類直擊,科霍不是第一人,早在1854年,義大利解剖學家菲利浦‧帕西尼已先分離出來,但因當時疾病瘴氣論與自然發生論盛行,因此,未受重視;這也是為何後來霍亂菌並未名為「科霍霍亂菌」,而是在1965年重新命名為「1854年帕西尼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 Pacini 1854)的原因。


「就是它!」科霍當年顯然也不知道這段緣由,興奮地帶著這瓶「霍亂濃縮果汁」到柏林醫學會發表「緝凶示眾」。「這瓶子中充滿霍亂菌,就是奪取無數人命的元凶!」科霍後來提出令他名垂千古的「科霍法則」,解釋疾病與微生物間的存在關係。


佩氏喝下霍亂液 反駁科霍


凶手現蹤當然讓許多疾病自然發生論的支持者心服口服。但是,「寄些樣本給我,我對閣下的發現很感佩服。」佩騰科夫(Pettenkofer, Max Josef von1818-1901),德國慕尼黑大學教授,也是「自然發生論」與「瘴氣論」最後堅貞的擁護者,寫了一封文辭剴切的信,科霍不疑有他,很快地寄了過去。一周後,他收到回信,「我將閣下寄來的霍亂液當眾全喝下肚了,除了晚上些許發燒外,第二天至今,一點事也沒有!」這是指1892107日 ,佩騰科夫召集學生,「霍亂不是真正的致病原,環境中的『毒性物質』才是!」說完仰頭喝下。當時佩氏已74歲,117年後再讀這段軼事,想像白髯學者維護自信的真理,「雖千萬人,吾獨往矣」的氣概,更顯悲劇英雄的孤寂與滄涼。


事實上,即令中醫典籍,如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等概念,以中藥提升機體抗病力預防疾病。「扶正袪邪」,以中藥提升機體抵禦外邪的能力,並使臟腑經絡氣血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也都與佩氏的想法相貫通。


細菌論、自然發生論修正


佩氏等自然發生論者的反撲,剛好讓氣勢如虹的細菌致病論者「拉回整理」,包括科霍法則提到的「病菌接種至健康株,應出現與病株相同的病徵」等都有破綻。偉大的見解總在對手強力挑戰後修正而趨完美。即如目前的新流感疫情,即使面臨同樣的細菌、病毒量,並非每人都會因此致病,這與個人不同的免疫能力、食物、環境都習習相關,同樣疫情在落後國家可能如秋風掃落葉,到先進國家也可能因公共衛生的預防工作,讓疫情降至最低。


科霍與佩騰科夫的衝突,雖然佩氏先佔上風,但也提供細菌論者更多修正與發現新證據反省機會,反讓自然發生論式微,佩騰科夫沒因霍亂致病,卻因此在1901年抑鬱而終。自此細菌論主宰醫學理論,更重塑醫療市場與角色發展,但是,自然發生論也在佩氏後另闢蹊徑,結合細菌與生理運動學的學說修正,再創新學派了。


2009/10/14 聯合報】http://mag.udn.com/mag/life/printpage.jsp?f_ART_ID=21691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重量到不行的婦女史論文集成,也有幾篇醫療、身體的歷史可供參考。


 


中國婦女史讀本


 


內容簡介:


近些年來,隨著新史料的出土,以及婦女史觀的多元化,中國婦女史的研究視角也越來越廣泛,重新解讀或詮釋婦女問題成為熱門研究。本書所推薦的19篇論文,分別從婦女地位、性別與身體、書寫婦女、婦女形象建構、媒體與性別、戀愛與婚姻六個方面,對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婦女史進行了獨特而深入的研究,試圖為中國婦女史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簡介:


鄧小南,北京大學歷 史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婦女史研究與教學。兼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學術道德委員會委員。代表作有《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朗潤學史叢稿》等,並曾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
王政,美國密西根大學婦女學系和歷 史系 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中的婦女與社會性別,中國女權主義歷史以及女權主義比較研究,主要著作包括《越界:跨文化女權實踐》、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女性的崛起:美國當代女權運動》。
遊鑒明,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任近史所口述史組召集人。著有《運動場內外: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近代中國女子的運動圖像:1937年前的歷史照片和漫畫》、《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等書。


 


目錄:


序 中國歷史上的女主 楊聯陞
歷代《列女傳》演變透視 高世瑜
女人的中國中古史──性別與漢唐之間的禮律研究 李貞德
歷史記述與歷史論述――前後漢書中的 王昭 君故事辨析 劉靜貞
鬼胎、假妊娠與中國古典醫學中的醫療不確定性 吳一立
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 陳弱水
六至八世紀的吐魯番婦女--特別是她們在家庭以外的活動 鄧小南
修行與轉變:唐代道教女仙生活中的身體和實踐 柯素芝
淺談宋代婦女的守節與再嫁 柳立言
"
空間"""--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 高彥頤
從宗族、社會階層和社區結構來看清代寡婦 曼素恩
婦女,家庭與社會:雍乾時期拐逃案的分析 賴惠敏、朱慶薇
性工作:作為生存策略的清代一妻多夫現象 蘇成捷
觀念與社會:女子小腳的美醜與近代中國的兩個世界 楊興梅
九葬秋瑾:歷史紀念與公共記憶的製造 胡纓
事件o文本o解讀--以民國時期"雙烈女事件"為中心侯傑、陳曉曦
關於近代中國"女國民"觀念的歷史考察鄭永福、呂美頤
將身體穿在衣服之上:晚清上海的時尚和認同 曾佩琳
"
追求獨立""崇尚摩登"?近代上海女店職員的出現及其形象塑造 連玲玲
過新生活、做新女性──南京國民政府對時代女性形象的塑造 許慧琦
閨情、革命與市場:由民初彈詞小說家姜映清談起 胡曉真
革命與戀愛:1920年代中國知識份子情愛問題的抉擇與討論 呂芳上
近代中國女子健美的論述(1920 -1940年代)
遊鑒明採茶: 儒家道德模式之外的婦女生產 蘆葦菁


 


 


http://cbs.pku.edu.cn/scrp/bookdetail.cfm?iBookNo=6638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題演講】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專題演講


講題:Memory, Yoga and Liberation in the Medical Compendium of Caraka


主講人:Dr. Dominik Wujastyk


                (Senior Research Fellow, Dept. of South Asian, Tibetan & Buddhist Studies,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主持人:李尚仁 教授 (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引言人:黃柏棋 所長 (政治大學宗教所副教授)


時 間:100年5月27日(五)下午3:00-5:0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


                  中研院史語所「世界史研究室」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cim/news.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研院社會所週五論壇


講 題:從透析醫療社會力到慢性腎病防治體制:醫療體制變遷中的病患、醫療專業,與國家
項目圖標 主講人:林文源 副教授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本所訪問學人)
項目圖標 時 間:100年5月6日(星期五)下午2時30分 - 下午4時30分
項目圖標 地 點:人文館南棟社會所802會議室
項目圖標 簡 介:
     演講摘要:
本演講以近三十年來台灣透析醫療社會力的轉變與當前趨勢,討論病患、醫療專業,與國家能力的轉變。在不同社會時空條件下,病患團體的行動介入使腎病醫療場域呈現「集體性浮現:整體動員與社會賦體」、「場域雙元化:去正當性的權利與矛盾的集體性」、「垂直整合:新/去集體性與例行化」等三種透析醫療體制。

此過程中,病患團體以社會同情,而非醫療品質訴求,成功地動員社會與醫療專業,創生透析醫療場域,也形塑自身的行動力基礎。然而,這也是病患團體失去著力點的開始。迫切的財政議題賦予國家掌握輿論的正當性與制度改變的必要性,國家藉此逐步掌握透析醫療事務的主導權,但在執行面仍須仰賴腎臟專業為代理人。而後腎臟醫療專業則依循此財政議題,藉由推展慢性腎病防治,恢復專業正當性、爭取資源,並擴大影響力。於是,透析醫療場域逐漸穩定,透析病患團體趨向例行化。而更為龐大的慢性腎病腎病患群體則在新的「慢性腎病防治體制」中逐漸浮現。

講者簡介: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副主編、國科會智慧生活科技中部中心USERS Lab與Living Lab召集人。林文源長期參與台灣腎病醫療事務,曾擔任中華民國腎友協會、新竹市腎友協會顧問,腎臟醫學會透析院所評鑑委員,數個院所透析事務與研究諮詢。長期擔任中央健保局透析總額執行委員會、署立新竹醫院病患安全委員會委員。目前亦參與「慢性腎臟病照護品質提升十年計畫第一期草案」研擬。

研究領域為社會理論、醫療社會學,科技與社會研究。長期進行病患與病患團體、醫療體制變遷等研究,與工程研發與使用者研究。目前正於中研院社會所進行「台灣慢性腎病防治體制建立過程與實作之社會學考察」訪問研究。


網頁下方有附演講論文:http://www.ios.sinica.edu.tw/ios/?pid=110#2011.05.0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梁其姿老師的演講影像檔已經上傳,中研院在這方面做得還是很貼心的,這樣就不怕錯過一些重要演講了。還有過往的其他重要演講,也可在該網站中找到。例如李建民老師的「中國歷史上的「外科」與身體想像」都可以看到。


原資訊:


主持人: 本院王汎森副院長
主講人:
梁其姿院士(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日期:
2011-03-12 1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會議室


 


主持人: 劉翠溶副院長
主講人:
李建民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日期:
2008-12-20 14:00
地點:
本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會議室




梁老師演講播放位置:http://www.ascc.sinica.edu.tw/php-bin/videosrv/index.php?id=296


李老師演講播放位置:http://www.ascc.sinica.edu.tw/php-bin/videosrv/index.php?id=19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捷克科學院東方研究所Dr. Vladimir Ando博士將於5213日至史語所訪問。承尚仁老師邀請,擔任接待,誠惶誠恐,因為我不會捷克文,英文口語也沒有像老師們那般優秀,所以到時恐怕會比手畫腳啊,希望老師多罩著點。也期望這位學者會說簡單的中文,這樣交流起來比較方便。回想2006年底,梁其姿老師也曾請我接待一個比利時的人類學者,我同樣感到害怕,沒想到這位學者中文超好,竟然還和我爭論起有關道教內丹文獻上對身體觀解讀的古文,我對之非常佩服,也深感世界之大,學問之廣,臥虎藏龍者甚夥。




 




以下訊息為生命醫療史研究室提供:




捷克科學院東方研究所




地址:Oriental Institute - Czech Academy of
Sciences Pod vodarenskou vezi 4, 182 08 Praha 8 - Liben, Czech Republic


電話:(+42026605 2492

傳真:(+4202
689 7260

E-mail:
orient@orient.cas.cz




捷克文Orientální ústav




http://www.orient.cas.cz/




 




PROFILE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Czech Republic
is a research institution specialising in the field of Oriental Studies. The
Institute collaborates with Czech universities providing teaching of relevant
subjects, training junior researchers and taking part in post-graduate doctoral
programmes. The Institute provides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works actively
with the mass media.


The Institute endeavours to adopt a complex and dynamic
approach in its research programmes. In the area of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Institute focuses on Indi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South Asia, on Southeast Asia, the Arab world,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Ancient Near East.
The medieval and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nd Mongolia , as well as the
modern history of several regions of Africa is
also studied.


Another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stitutes research
activities is the study of philosophies and religions of the Orient, namely
Islam (in the context of recent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the Near East),
Buddhism (in Southeast Asia, the Himalayan region, Tibet
and Mongolia ),
Hinduism,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and of the religions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The relevance of religions and religious beliefs to modern societies is
also studied, including the interaction of religion and political ideologies
(Islamic reformism, fundamentalism, Hindu nationalism and communalism, Buddhist
dimension of Southeast Asian politics). The integration of non-European
migrants into the western societies, as exemplified by Chinese, African and
South Asian communities in the Czech
Republic , is also a study theme.

Research of Asian languages focuses on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 Chinese
phonetics, and Hindi lexicography. Research in literature is done mainly in
Hindi, Mongolian, Tibetan and Arabic literatures.

As a part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in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material
culture of Sub-Saharan Africa is researched. Further research activities of the
Institute include a study in theoretic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primary Chinese sources.




BRIEF HISTORY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Prague was founded under the Act No. 27/1922
passed by the Czechoslovak parliament on January 25, 1922. According to the
act, the aim of the Institute was
to cultivate and build up scientific and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the Orient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stitute was supported by the first
Czechoslovak President T. G. Masaryk, who gave it both moral and financial
backing.

On November 25, 1927, the President nominated the first 34 members of the
Institute. In 1929, the first issue of the scholarly journal Archiv orient
ální
(pu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appeared. In May 1931, the library of the Institute was opened.
In 1945, the Institute started publishing the Czech language journal Nový
Orient.

In 1952, the Oriental Institute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newly formed
Czecho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Forty years later, in 1992, shortly before
the partition of Czechoslovakia ,
the Institute became a constituent part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Czech Republic .




 




(一)研究




  東方研究所成立於 1922 年,當時的捷克總統 T.G. Masaryk 是創始人之一,同時也給予經費援助。1952 年該所併入捷克科學院,下設多個部門,涵蓋亞洲及北非的所有文化區域。在組織結構中,中國研究隸屬東亞部(主任 V. Liscak),與日本、韓國、蒙古、西藏研究同屬一個部門。前所長是漢學家 Josef Kolmas,目前他的研究重心是西藏研究。




  東方研究所的研究範圍,包括下列漢學研究主題:傳統中國醫藥理論、氣功與道教(Vladimir
Ando
),中國南部少數民族、早期中國佛教(Vladimir Liscak),漢文化與中國南方少數民族、中國現代史(Lubica Obuchova),以音韻學為重心的中國語言學、中國辭典編纂法(Hana Triskova)。




  中國研究之外,西藏及蒙古研究也是該所的研究範圍,主題有人類學、中國與西藏的歷史與常民文化、西藏歷史與文學、西藏佛教(Josef Kolmas),蒙古文學、蒙古佛教、藏蒙手稿及版畫的分類編目(Lygzima Chaloupkova)。目前是業餘研究者的退休研究人員 Dr. Marta Kiripolska,其對蒙古與西藏文學的研究也必須在此一提。




  該所推動許多長期研究計畫,計有:傳統中醫的診斷方法與鑑別診斷(Vladimir
Ando
);長期以來的絲路與中國中亞(新疆)文化接觸(Vladimir Liscak),中文口語音韻的電腦分析(H. Triskova),中國大陸的民族情況以中國南部人種學研究為例(Lubica Obuchova),西藏蒙古字典及捷克對等語(L. Chaloupkova)。




  東方研究所的部分研究員與查大東亞研究所有密切關係,在查大兼課、準備教學用教材(H. Triskova, Phonetics of Modern Chinese : Basic Course)。




  一般研究之外,該所負責管理捷克東方研究史檔案,編輯出版捷克漢學家的傳記與著作目錄,並參與各種計畫,如 Kdo byl kdo, cesti a slovensti orientaliste, afrikaniste a
iberoamerikaniste
Who was who in Czech Oriental, African and Latin American Studies. Prague,
1999
)。




(二)圖書館




  圖書館是該所的重要單位,其館藏在捷克獨一無二,就西歐國家而言也相當重要,是捷克境內擁有最多與亞洲研究(包括中國研究)相關的西文圖書的圖書館(圖書近 20 萬冊;期刊 2700 種;目前訂閱的期刊約有200 種)。1994 年,美國漢學家 J.K. Fairbank 捐贈的一批西文圖書,充實了中國歷史方面的館藏。目前圖書館中文部,也就是所謂的「魯迅圖書館」藏書約 5 萬冊,大多由 Prusek 教授親自挑選,於 1950 年購自大陸。該館引以為傲的是叢書(110 種)、方志、中國戲劇方面的出版品、道藏、大藏經以及 20 世紀初期的期刊(以文學為主)。魯迅圖書館的線上目錄,目前正在建置中。




  東亞研究所另有一所西藏圖書館,藏有完整的西藏佛教經典 Kanjur Tanjur,係於 1958 年購自西藏東部城鎮 Derge




(三)出版品




  該所是以亞洲、非洲研究為主,創刊於 1929 年的國際性季刊 Archiv Orientalni 的出版單位,主編是 L. Obuchova。二次世界大戰後,Archiv Orientalni 補編叢書ArOr Supplementa 創刊。1964 年刊載一系列研究論文的 Dissertationes Orientales 創刊。此外還有一本以一般讀者為訴求的月刊 Novy Orient,自 1945 年起由該所出版( 1960 年代出版的英文版 New Orient Bimonthly,已不再出版)。




近期出版品有:




1. Vladimir Ando, Klasicka
cinska medicina. Zaklady teorie I.- IV=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Basic Theory
I-IV. Svitani, Hradec Kralove
1995, 1996, 1997, 1999.




2. Marta Kiripolska: Chan
Geser, vladca desiatich svetovych stran; pribehy zo stareho Tibetu, akoo si ich
rozpravali Mongoli = Kchan Geser; stories from ancient Tibet
transmitted by the Mongols. Prague ,
1994.




3. M. Kiripolska, A
description of the Mongolian manuscripts and Blockprints in Prague Collection,
Acta Orientali hung., XLIX, 3, 1996, 277-344.




4. Josef Kolmas: Prague Colleciotn of
Tibetan Prints from Derge, Vol. III. Dissertationes Orientales No. 48, Orientalni
ustav, Prague
1996.




5. Josef Kolmas: The Ambans
and Assistant Ambans of Tibet :
A Chronological Study.




6. Karel Slavicek: Listy z
Ciny (Letters from China ), Prague , 1994. A bilingual
edition of letters written by a Jesuit Missionary of Czech origin active at the
court of emperor K'ang-hsi. Translated from Latin by Josef Vrastil in 1935,
amended and prepared for publication by Josef Kolmas.




7. Hana Triskova(ed.),
Transkripce cinstiny I, II( Phonetic transcriptions of Chinese. Collection of
papers conversion tables of various western transcription systems) Prague , 1999.




8. Lubica Obuchova: Cinane 21.
Stoleti (The Chinese of 21th Century), Prague ,
199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動介紹 Topic -《這是什麼病?──從東北鼠疫到香港SARS


19101911年,東北爆發嚴重鼠疫,奪走六萬人性命,清朝政府在奉天召開「國際鼠疫會議」,十一國出席,成為世界史上第一次國際肺鼠疫會議,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際科學會議。2003年,廣東爆發強烈病變非典型肺炎,全球恐慌,香港成為防疫前線。時空橫跨一百年,這條路上有多少文明躍升的里程碑?


 


活動內容 Content


這是什麼病?──從東北鼠疫到香港SARS


放映紀錄片【 伍連德 博士傳:抗疫泰斗】導演:王麗鳳
1910
年,東北爆發嚴重鼠疫。三十一歲的伍連德率領防疫人員,加強鐵路檢疫、控制交通、隔離疫區、火化患者屍體、建立收容醫院,即時控制了鼠疫。1911年,伍連德在奉天(今瀋陽)召開萬國鼠疫研究會議。


 


2011528()
13:30-14:30
放映紀錄片【伍連德博士傳:抗疫泰斗】

14:30—16:30
沙龍


 


講者Speaker:沈祖堯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主持Moderator:龍應台 香港大學教授


地點Venue:月涵堂會議廳(台北市金華街110)


 


http://www.civictaipei.org/activity/meat/235.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不清楚請到這裡看這邊:https://sites.google.com/site/phmstaih/hot-news-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花之死--根除全球殺手的內幕




The Death of a
Disease:The Inside Story of Eradicating a Worldwide Killer




韓德森D. A. Henderson)著




編譯者:林基興




出版社:臺灣商務




 




內容簡介:




天花在人類的每個時代均扮演重要角色,沒有一種疾病這麼令人害怕,也沒有一種疾病有能力殺死成萬上億人,原本天花疫苗的研發,看似人類對於天花有所防衛抵抗,但在1947年,兩個天花病患在紐約被發現後,一切改觀。所有過去關於天花的夢魘重新回到大眾間,而科學家和病理學家們必須徹底除去這項人類的心頭大患,目標是:零。




 




目錄

作者中文版序

普雷斯頓(Richard Preston)的前言

作者序

譯者序

一、疾病、病毒、歷史

二、 全球決定根除天花

三、 創建全球計畫

四、 從何著手?巴西與印尼兩國的故事

五、 非洲 可怕與複雜的挑戰

六、 印度與尼泊爾 天花流行病的自然貯主

七、 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重型天花」的最後頑強據點

八、 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 最後兩國

九、天花──根除之後

十、天花當生物戰劑

十一、根除天花的教訓與後果

致謝

文獻




 




關於作者:




韓德森 D. A. Henderson

  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與公共衛生教授,也是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生物安全中心的傑出學者。之前他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與教授。他曾任美國布希總統的生命科學顧問。美國為了處理恐怖攻擊,在衛生福利部創立公共衛生緊急整備辦公室,他是首位主任。曾榮獲美國總統自由獎章、美國國家科學獎、日本獎等,並受泰國國王封爵。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LID=se008&kmcode=2014150315585&Actid=wise&partner=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作者另撰有《科技恩仇錄:科技史上的十大爭端》,也是較通俗的入門書。




 




醫學恩仇錄:醫學史上的十大爭端




作者:哈爾.赫爾曼




譯者:賈士蘅




出版社:博雅書屋

出版日:2011/04/22




內容簡介:




涉及人類健康之爭,在醫學界尤其可以十分邪惡。

沙賓曾刻薄的評論沙克,認為一般人也可以走進廚房去做他所做的事。

為避免產褥熱的高死亡率,主張醫生要先洗手的塞麥爾維斯,最後卻死於精神病院。

發現新方法或新藥物十分可貴,既可得名又能得利,但爭執、妒忌、怨恨、仇恨、破壞和誹謗,也隨之而生。



哈維如何矯正通行了一千四百年之久的血液循環系統理論?

首先發現愛滋病濾過性病毒的是蓋洛還是蒙塔尼耶?

沙賓和沙克在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發明如何一分高下?

從青蛙腿推演而來的「動物電」理論最終導致伽凡尼和伏特的激烈鬥爭?

沒有女科學家富蘭克林,威爾金斯三人就不會發現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



  由十七世紀的解剖學家哈維到二十世紀的佛洛伊德,無數的研究人員、醫師、和科學家,在他們的貢獻被承認及接受之前,皆曾經歷批評、忌妒、競爭及對抗,以致事業及人生遭受摧殘。與我們認知不同的是,即使在醫學上,爭執仍無法從純粹合理和科學的觀點來處理,宗教、國籍、社會地位及個人的驕傲、貪婪、和野心等,都在爭論中有重大作用。

  潛藏在百年來無數起爭論下的啟示是,那些相左的意見、衝突的資料數據、分歧的評論及個人的爭鬥,正是導致醫學知識開展及進步的重要推力。無庸置疑的是,醫學研究長久以來既為有組織的活動,也是全人類的事業。




 




目錄

謝誌

緒論



第一章 哈維對普林若斯、李奧蘭、和解剖學者:

    血液循環

第二章 伽凡尼對伏特:

    動物電

第三章 塞麥爾維斯對維也納的醫學界:

    產褥熱

第四章 貝納爾對化學家、醫師和反對活體實驗的人:

    實驗醫學

第五章 巴斯德對李比希、鮑其特和科赫:

    發酵、自然發生說和細菌理論

第六章 高爾基對雷蒙.伊.卡哈爾:

    神經網絡

第七章 佛洛伊德對摩爾、布洛伊爾、榮格及其他許多人:

    精神分析

第八章 沙賓對沙克:

    小兒麻痺症疫苗

第九章 富蘭克林對威爾金斯:

    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

第十章 蓋洛對蒙塔尼耶:

    愛滋病之戰



尾聲

註釋

參考書目

中外文對照表




 




緒論



中世紀時,醫生必須在幾天以內判斷病人身體上的變化是什麼。他們沒有實驗室的分析可為依據,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覺去做診斷。用眼睛查看病人的尿液也是有用的技術。使用這一技術的人遂被稱為「小便先知」。後來他們又用舌頭品嚐尿液以進一步取得資料。當然,有時醫生是讓病人自己或甚至是他的僕人去嚐。

用尿液檢驗做診斷的方法最後成為過時。醫生而後儘量使用皮膚和眼睛顏色等外表跡象去判斷。他們也注意去聽並設法瞭解有時身體所發出的砰砰聲、哮喘聲、?啪聲和嘯聲——尤其是胸部和腹部所發出的這些聲音,因為人體主要的器官是在胸部和腹部。但是在這個最神聖空間內的活動卻大致是個嚴守的祕密。

一七六一年時,日耳曼醫生奧恩布汝格提出一個將消極傾聽改為積極傾聽的方法。這個方法是敲擊病人的胸腔,而後傾聽由其中傳出的回音。這種持續輕敲的方法,至今仍是體檢醫生基本的工具。我們哪一個人的胸部未被敲過?我們哪一個人不曾納悶醫生聽見了什麼?這些敲擊所造成的聲音又表示什麼?


奧恩布汝格詳細說明各種不同的音響回應以及其所預示的是什麼?例如,陰沉的聲音與胸部充血有關——愈陰沉病癒重。

奧氏雖然自以為有重大的貢獻,卻很少幻想成為一位英雄。他曾寫道:「我在公佈自己的發現時,不是不明白我將遭遇的各種危險。因為以其發現舉例說明或改進藝術和科學的人,常會遭到妒忌、怨恨、仇恨、破壞和誹謗。」



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以上每一種遭遇的例子。因為任何一個引進新理論的科學家,都可能踐踏到某個人的想法。他所得到的回應,視原來已有的那個想法確立的程度,以及其持有者有多大的權勢,而承受奧恩布汝格所預期的惡毒待遇。

在某些情形之下,抨擊會嚴重地毀掉髮明者的人生。貝納爾(見第四章)在工作的時候經常被一名反活體解剖者指控,說他在動物身上所進行的生理學實驗是對自然和社會所犯的罪行。最後甚至連他自己的家人也不要他了。

塞麥爾維斯因為主張產科醫生應該先洗洗手再接生嬰兒而被醫院革職,最後死於精神病院(見第三章)。

不過說句公道話,有些反對意見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我們書中所提到的許多宿仇將揭示出一些令人感到有趣的曲解。塞麥爾維斯的確是死於精神病院,但他的同儕所給他的待遇是否為真正的原因,卻不完全清楚。至少有一位歷史學家主張,他自己的行為也對他那悲哀的結局負有責任。

另一個可以說明反對意見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例子是雷乃克的情形。最先想到用聽診器的人是雷乃克——聽診器後來成為另一種診斷用的主要工具。他這個想法當時也面臨到強烈的反對意見,而這些意見不全都是錯的。有一位醫生說:「你用聽診器不會聽到什麼,即使你聽到,也不會對治病有什麼好處。」醫學歷史學家英格里斯說:「這話錯在說傾聽身體的聲音不會知道什麼,因為就診斷和病情預斷來說,它的價值高到無法衡量。但他說聽診器不怎麼能改良疾病治療的方法卻大致沒錯,我們得對疾病的過程知道更多之後才能改良治療的方法。」



醫學實踐和醫學科學之間的差別便在此——我們在本書中將仔細區別二者。醫學實踐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因為醫生是與地球上最複雜的構造打交道。而他們設法運用別人所研究的工作知識和步驟——這些乃是生物學、化學、工程學、數學、統計學和許多其他科目的研究學者所研發。而醫學科學則為現代醫學的成功奠基,其研發驚人輝煌。

醫學科學和任何其他科學一樣,乃是以探求知識為驅動力。然而由於它關係著人類的健康,設法取得了新構想的研究人員可能有急迫感。

但是,當然持有新方法想推翻已確立方法者,也可能有急迫感。因而無足為奇的,醫學科學的歷史上自來有許多爭議。

奧恩布汝格所害怕的反應如忌妒、恐懼等,已經夠不好了。但是他所得到的反應更糟糕,並且說明抗拒和抨擊之間的差異。他的技術未受到公開指摘,只不過是為人所忽略,一直到幾十年以後,拿破崙的御醫科維薩支持它時,它才受到注意。

如果有人公開指摘奧氏或抨擊他的方法,對他而言或許是件好事。大多數做廣告的寫稿人都同意:「只要他們拼對我的姓名,我不在意他們怎麼說我。」事實上,我在本書中想指出的一點是:科學爭議可以有負面結果,但也可以有好的結果。爭議很可能使公眾注意到一個主題。是非真相雖然一時難明,參與爭議的人也許會受到痛擊,但它比不為人談論的研發會有更快的結果。



不斷的爭議也會有另外一個好處:參與者本人或許可以因此而飛黃騰達。例如,巴斯德在一次又一次的罵戰中名利雙收(見第五章)。他不但喜愛這些罵戰,而且往往因此進一步探究手上的問題,而獲得更大的進展。

另一個原因也使我們值得研究這些爭議。因為在抨擊的背後往往頗有一點微妙的驅動力,例如宗教(哈維,見第一章)和民族主義(義大利人高爾基對西班牙人雷蒙.伊.卡亞,見第六章;美國人蓋洛對法國人蒙塔尼耶,見第十章)。

哈維的故事也說明他那個時代科學、宗教和神祕主義會如何糾纏在一起。康威子爵對自己的媳婦說,不要把哈維當醫生,因為「以滿腦子幻想的人為醫生非常危險……。」

另一個爭議的原因是「優先」。雖然同時的發現令人驚奇,但是事實上卻也相當常見。著名的例子是法拉第和亨利(電磁感應);牛頓和萊布尼茲(微積分的發現);亞當斯和勒佛瑞爾(海王星的發現);達爾文和華勒斯(進化論);海森柏格和薛丁格(量子力學);沙利和奎勒明(促甲狀腺激素),以及本書中的蓋洛和蒙塔尼耶。

誠然,發現所帶來的快樂是任何科學的一大驅動力——對於週遭的世界多知道一點。而且大多數的科學家不是為了金錢上的收益。但是他們在有所發現時,通常希望公諸於世。對於諾貝爾獎的期望,也會影響他們的行動。

而且如前所述,一旦涉及人類的健康,發現新方法或新藥物的意念便更為急迫。因為一項醫學上的發現不但對促進人類健康十分可貴,而且可以使發現的人在其專業上更上層樓和得到金錢上的報償。



於是,「是誰先發明」的爭執,在醫學界尤其可以十分邪惡。我可以選擇的醫學史上例子很多,例如,莫頓、威爾斯和傑克遜的爭執是研發一種用處很大的麻醉藥的專利權和誰最優先;班廷和麥克里奧的爭執是誰先發現胰島素和誰應獲得其專利權;奎勒明和沙利的爭執是發現腦激素的優先與專利;蓋洛和蒙塔尼耶的爭執是發現愛滋病濾過性病毒的優先與專利。我選擇了最後的一項爭執,因為它今日仍持續中且有很大的影響力。奇怪的是,我們在下面將看到:蓋氏和蒙氏一面競爭也一面合作。

對於誰是第一名的競爭也可使人做出超人的努力,而且或許可以加速其研發。巴斯德及其許多爭鬥似乎便是如此(第五章)。

優先爭論的一個變異是爭論誰的方法較好,如沙賓和沙克在其發明小兒麻痺症疫苗上的爭論(第八章)。而且當中的一些潛在意涵比報紙上的大標題更為有趣。沙克在發明對於這個可怕禍患的真正武器以後,迅速成為世界級的英雄人物。不過他疑惑這或許會給他招致大麻煩,而他也猜對了。

另一種爭論是兩個研究人員對於同一種現象有不同的解釋。伽凡尼和伏特的情形(第二章)便是如此;其結果是一場把其他的人也牽扯進來的激烈爭論。

那麼,是什麼使一場爭執成為偉大的爭執?我在做選擇時細察許多個案,我選擇的是那些有特殊戲劇性或科學趣味的,多少影響醫學科學未來發展,以及對今日造成影響的。

例如,在今天的新聞中常常提到佛洛伊德(第七章)。佛氏之徒正在慶祝其開拓新途徑的《夢的解析》一書的一百週年紀念。但是長久以來,一提他的姓名便會引起爭議。他與他同時代的人之間的許多「戰役」,的確使我們可以瞭解別人為何,又如何不斷想推翻他這個偶像,也使我們這些旁觀者能更深入瞭解這些企圖的性質。

佛洛伊德的故事另一個引人入勝之處是他與醫學界的關係。由於身心之間日漸明顯的關聯,這一點也與我們今日有關。

兩個因素使我們在本書中討論羅莎琳.富蘭克林和莫里斯.威爾金斯之間的爭執(第九章)。一是其重要性,也就是去氧核糖核酸雙螺旋形結構的發現;另一個是,如果這一個爭執不曾發生便會如何這個令人感傷的問題。我們可以認為,如果富蘭克林未曾與其同事威爾金斯發生爭執,那麼她便可以成為歷史上發現這個雙螺旋形結構的人。

因而我個人對醫學史有一個看法。正如政治史有助於政治家解釋今日的事件一樣,醫學史上的這些富戲劇性質的個案,有助於我們瞭解醫學研究界的猶豫、混亂,但不失美妙之處,並且瞭解醫學研究是有組織的活動,但也至少同樣是人類的事業。

我們以哈維的故事和他對血液循環的想法做為本書的開始。他的勇敢對抗勢力強大保守派立場,是我們對某些醫學科學上嚴重爭執的敘說一個最好的開始。





推薦序



雖然書名聳動,《醫學恩仇錄》絕不是「向白色巨塔宣戰」的爆料書,也不是「醫史外傳」。作者消化近年醫學史、性別與科學,甚至是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概念與成果,從身體構造的探索、生理現象的解讀、精神狀態的解析,到病原體的發現與疫苗防治等精采案例,審視醫學擺盪在實證知識與臨床實踐之間,歷史發展的複雜性。對於將醫學視為直線性的進步,或者輕易將她與科學劃上等號的讀者來說,《醫學恩仇錄》提供了還原歷史現場,反省過去的解釋空間。而她更是一本生動的教戰手冊,對有志生醫者揭示從古至今醫學的多元與爭議,開啟未來發展的視野與挑戰,值得人手一冊,細細品玩。





──
郭文華副教授,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




 




 




http://books.yam.com/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4100079482&ACTID=vertical&LID=&Path=%3Ca+href%3D%22http% 3A % 2F %2Fbooks%2Eyam%2Ecom%22%3E%AD%BA%AD%B6% 3C %2Fa%3E%3E+%3Ca+href%3D%22http% 3A % 2F %2Fbooks%2Eyam%2Ecom%2FBook%2FBOOK%5FINDEX%2EASP%3Flid%3Dcommon%5Ftop%5FMainSite%22%3E%A4%A4%A4%E5%C0%5D%AD%BA%AD%B6% 3C %2Fa%3E+%3E+%3Ca+href%3D%22http% 3A % 2F %2Fbooks%2Eyam%2Ecom%2FBook%2FBOOK%5FCLASS%2EASP%3Ftree%3D2%26Class%5FName%3D% 25C 2%25E5% 25C 0% 25F 8%25ABO%25B0%25B7%22%3E%C2%E5%C0%F8%ABO%B0%B7% 3C %2Fa%3E+%3E+%C2%E5%BE%C7%A4H%A4%E5% 3C %2Fa%3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ll for Paper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East Asia : Policy, Practice, and Implications in a Global Context


October 7–9, 2011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Mersh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1501 Neil Avenue
Columbus, OH 43201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in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scholarly attention partly due to historian of Japanese science James R. Bartholomew's career-long commitment to the field and his mentorship of a younger generation of scholars.


This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proposes to examine the ways in which the sciences in East Asia – whether basic or applied, from technology to medicine—have shaped and been shaped historically, and are being transformed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by political, economic, institut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forces, both regional and global.


In honor of and reflecting the career of Professor Bartholomew,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invites complete panel proposals, as well as proposals for individual papers, round table discussions, or poster presentations on modern Japan and East Asia, especially, but not limited to, themes which engage the interstices between any field of science, technology, or medicine and such topics as social and political policy, national security, gender, environment, justice, aesthetics and values and the like, as well as other topics.


Complete panel proposals and round table sessions should be comprised of three or four persons, including the chair/discussant. A panelist may also serve as chair. We also welcome creative panel formats.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serving as a discussant for another panel, we ask that you send a short cv and statement of interest and specialty in a single attachment named with your last name and the word “discussant,” e.g., “Smith discussant,” to David.Blaylock@eku.edu .


Submission deadline: Friday, July 1, 2011


Panelists should consider how their papers fit within one of the following subthemes and indicate this in the proposal.


•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Embodied Subjectivity: Race, Class, and Gender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Ideolog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Geographies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Knowledge
• Science, Medicine, and Technology in War and Peace
• Science, Technology, Medicine and Empire
• Failure and Innovation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Ethic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ational Security
• Science, Technology, Medicine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 Science, Technology, Medicine and Discourses of Identity
• Pandemic: Histories of Public Health and Public Policy
• Pedagogy of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Directions for Submitting an Online Proposal


Individual Papers, Complete Panel or Roundtable Sessions, and Poster Presentations


Proposals for individual papers and poster presentations must include:


1. One-page abstract which includes a brief explanation of how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a conference subtheme (maximum 250 words).
2. One-page curriculum vitae, including current postal and e-mail addresses
3. The submitt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name, email address, and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


Proposals for complete panel sessions and roundtable sessions must include:


1.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session, names of participants and paper titles and an explanation of how individual papers contribute to a conference subtheme (300 word maximum excluding participant’s names and paper titles).
2. One-page abstract (maximum 250 words) for each paper included in the session.
3. One-page curriculum vitae, including current postal and e-mail addresses for each presenter and the chair/discussant.
4. Person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name, email address, and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 for each presenter and the chair/discussant


Deadline for proposals is Friday, July 1, 2011


Submission Instructions for individual papers and poster presentations:
Send a single attachment to David.Blaylock@eku.educontaining: 1) paper abstract of no more than 250 words, and; 2) a current cv in either Microsoft Word (.doc or .docx), Rich Text Format (.rtf) file format, or Adobe Acrobat (pdf). Name your attachment with your last name and the words “paper proposal” or “poster proposal,” e.g., “Smith paper proposal” or “Jones poster proposal,” whichever is appropriate.


Submission Instructions for complete panel sessions and roundtable sessions:
Send a single attachment to David.Blaylock@eku.educontaining : 1) 300 word description of the session; 2) 250 word abstracts for each paper included in the session, and; 3) current cv for each participant—chair/discussant in either Microsoft Word (.doc or .docx), Rich Text Format (.rtf) format, or Adobe Acrobat (pdf). Name your attachment with the panel organizer’s last name and the words “panel proposal” or “roundtable proposal,” e.g., “Smith panel proposal” or “Jones roundtable proposal,” whichever is appropriate.


 


徵文網頁:http://history.osu.edu/east-asian-conference/cfp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