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感謝黃文儀博士提供的書訊,有關赤腳醫生的研究。




 


 




Xiaoping
Fang. Barefoot Doctors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12.


13 Digit IBSN:
9781580464338. Pages: 310.




Further
information:


http://www.urpress.com/store/viewItem.asp?idProduct=14039



Summary:



In 1968, at
the hei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endorsed
a radical new system of health-care delivery for the rural


masses. Soon
every village had at least one barefoot doctor to provide


basic medical
care, creating a national network of health-care services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The barefoot doctors were portrayed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s revolutionary heroes, wading undaunted through rice


paddies to
bring effective, low-cost care to poor peasants.




This book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to look beyond the nostalgia


dominating
present scholarship on public health in China and offer a


powerful and
carefully contextualized critique of the prevailing views on


the role of
barefoot doctors, their legacy, and their impact. Drawing on


primary
document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ersonal interviews with


patients and
doctors, I examine the evidence within the broader history of


medicine in
revolutionary and postreform China. I find that rather than


consolid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purported by government


propaganda,
the barefoot doctor program introduced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to rural
China, effectively modernizing established methods and forms of


care. As a
result, this volume retrieves from potential oblivion a critical


part of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Village
Healers, Medical Pluralism, and State Medicine


3
Revolutionizing Knowledge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4
Pharmaceuticals Reach the Villages


5 Healing
Styles and Medical Beliefs: The Consump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6 Relocating
Illness: The Shift from Home Bedside to Hospital Ward


7 Group
Identity, Power Relationships, and Medical Legitimacy


8 Conclusion

9 Appendixes

10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ree-Tiered Medical System in Rural China,


1968-83

11 Common
Medicines in Chinese Villages during the 1960s-70s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2年度第一次學術講論會】


































主講人:李建民 教授(本所研究員)




講 題:明代《外科正宗救自刎斷喉法》考釋




時 間:201317(週一)上午10:00




地 點: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





 




 




http://www.ihp.sinica.edu.t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除了這一本外,趙洪鈞的《近代中西醫論爭史》和《《內經》時代》兩本舊著也由北京學苑出版社重新出版( 2012/10/01 ),只是有沒有新增,就不得而知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參看。





 





 





中醫往事:1910-1949民國中醫期刊研究





者:沈偉東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12/09/01





 





內容:





本書是一本民國中醫文獻研究著作。全書以民國時期上海中醫藥期刊為原始文獻資料進行中醫學術史和行業史研究,在考察各地圖書館散存民國上海中醫藥期刊的基礎上,對民國中醫期刊作了整理、著錄、考證;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學術史研究,對期刊促進了民國時期全國性中醫學術研討、推動了跨地域臨床經驗總結、促進了海派中醫形成和發展等方面作了深入的考察,並對民國上海中醫藥期刊中內經、傷寒、時疫、中醫各科的內容進行了深入探究,由此較為全面和深入地論述了民國中醫藥期刊對中醫行業發展的貢獻。本書是中醫醫史研究的新成果。





《中醫往事:1910-1949,民國中醫期刊研究》以民國時期的上海為座標,通過細緻嚴謹的史料梳理工作,為我們完整呈現了民國上海中醫期刊的出版情狀,深入探討了時代大變局中中醫期刊對中醫學術和行業發展的推動與促進,以及基於中醫而引起的整個民族文化生存的論戰。全書行文簡潔流暢,讀來仿若與作者一道回到了藏身於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翻看故紙堆的那些寒暑,方藥單脆黃的紙片頃刻飄出。附錄的中醫藥列表和提要是極其珍貴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沈偉東,浙江嵊縣人,醫學博士。著有《醫界春秋》《中醫往事:1910-1949,民國中醫期刊研究》等。





 





目錄:





引言





序論





民國時期上海中醫藥期刊的類型





綜合期刊





學術期刊





普及期刊





民國時期上海中醫藥期刊對中醫學術發展的促進





促成全國性中醫學術研討





推動跨地域臨床經驗交流





一促進海派中醫形成發展





民國時期上海中醫藥期刊對中醫行業發展的貢獻





構建資訊平臺





探索中醫前途





參與重大事件





拓展多種經營





結論





附錄





附錄1 民國時期上海中醫藥期刊列表





附錄2 民國時期上海主要中醫藥期刊提要





中醫行讀瑣記





後記





 





序言

段逸山





書案上攤放著陳舊而脆黃的近代中醫藥雜誌,我懷揣著敬畏之心,在茫茫刊海中搜尋,一行行細小而沒有標點的繁體字在眼前閃過,將我帶入到似醉似癡、如夢如醒的狀態。

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中醫存廢之爭的畫面,一篇篇聲討入木的檄文;好像聽到了一聲聲提倡中醫,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藥,以防經濟侵略的呐喊,要求中醫之發達,必先陶鑄中醫之人才,要陶鑄中醫之人才,必多設中醫學校的呼籲;似乎聞到了一絲絲沒有炮火的戰爭硝煙,一首首防治疫病的單方驗方的藥香。我感受到系于苞桑的憂患意識,揭竿而起的神勇氣概。

我向心儀的前輩們詢問,曾創辦近代第一本中醫藥期刊《利濟學堂報》的陳蟄廬,高足接踵的中醫專門學校校長丁甘仁,影響深遠的《醫界春秋》主編張贊臣,發稿量名列前茅的秦伯未,時過境遷,這些陳年古董已成為明日黃花,究竟還有什麼價值。

陳蟄廬理理氊帽,丁甘仁微微頷首,張贊臣捋捋鬍鬚,秦伯未緩緩啟唇:此言差矣。儕輩充實資料于此寶庫,施灑肥料於此沃土,既映當世,又裨來茲,惜乎人多未識,視同弁髦。君若有志於此,不妨倡言開掘利用,吾等自可含笑於九泉。

黃粱枕失,南柯夢醒,四老之語,啟我心扉。遂一一流覽,細細玩索。既映當世,又裨來茲之訓,猶在耳畔,若有所得。

近代中醫藥期刊的出現,乃是一種必然的文化現象。謂其必然,約有基礎與需求二因。就其基礎而言,既有洋人創辦醫學雜誌的先例可以效仿,又有彼時醫界成立的各種醫會從人力、智力乃至部分物力、財力上提供必要的支撐。從其需求來說,伴隨著西方科學文化的進入,中西文化的摩擦衝突日漸激烈,中醫作為舊文化產物的典型代表,被推到風口浪尖,生死存亡的嚴峻現實擺在面前。為了謀求行業的生存發展,中醫界志士仁人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創辦期刊便是重要的方式之一。1897年初創辦的《利濟學堂報》為其濫觴,其後影響較大者有周雪樵主編的《醫學報》,杜同甲、何廉臣任正副總編輯的《紹興醫藥學報》,丁福保主編的《中西醫學報》。這幾種期刊都出現於清末。進入民國多事之秋,尤其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中醫藥期刊便如雨後春筍般地勃勃生髮。

近代中醫藥期刊的歷史價值約有三端:

一者,展示中醫存廢的交鋒場面。

它忠實地記錄了中醫界志士仁人為延續傳統文化命脈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與抗爭。

1929223,南京政府通過了《廢止中醫案》中醫界聞風而動,揮戈上陣,群起而攻之,將問題提高到文化與政治的層面。《醫界春秋》立即刊登駁斥
廢止中醫案的兩則通電,連續出版《中醫藥界奮鬥號》與《廢止中醫案抗爭之經過》特刊,詳細記述中醫界反對廢止中醫案運動的全過程,以及相關的檔、照片。迫於社會各界的壓力,南京政府不得不擱置了《廢止中醫案》。

1935
年,正當允許中醫合法存在的國醫條例頒佈在即,行政院院長汪精衛致函立法院院長孫科,陰謀加以阻撓。《醫界春秋》主編張贊臣獲得此信,刊登於該刊,用大字標示:阻礙國醫條例之鐵證,請全國醫學界注意。同時撰文《鳴鼓而攻》,置於封面,在中醫界引起震動。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國醫條例終於得以頒佈。

在中西醫論爭過程中,西學派攻擊中醫不科學,中醫則以中西醫療效的對比為依據,給予還擊。《醫界春秋》記錄了中醫陸仲安治癒胡適的腎炎、施今墨治癒汪精衛岳母的痢疾、梁啟超被西醫誤診而一命嗚呼的實例。由於梁啟超、胡適、汪精衛等都是對中醫不屑一顧的知名人士,因而事實一經公佈,頓令西學派顏面掃盡,無言以對。由於中醫在中華文明中的特殊地位,中醫存廢之爭波及了社會各個階層,超越了學術的層面,而演變成社會、民族和文化的複雜問題,這是中醫始終存而不廢的根本原因。

二者,開創中醫學校的規模教育。

近代是中醫學校規模教育的初創階段,既沒有辦學經驗,也缺乏辦學資金,更受到當時政府名目繁多的限制。但是,中醫教育人士認為教育是中醫發達的必由之路。正是由於這一堅定的信念,一些著名醫家以期刊為媒介,堅持興辦學校,推廣中醫教育,為中醫的延續與發展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可以說,謀求中醫教育的合法權利,是近代中醫為生存而抗爭的主題之一,貫穿于近代中醫教育的始終。

繼創辦於1885年的利濟醫學堂後,一批著名的醫家陸續開辦中醫學校。其中辦學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首推丁甘仁、謝利恒于1917年創立的上海中醫專門學校。該校以丁甘仁親筆書寫的精誠勤篤為校訓,直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二十多年中培養學生達數千名之多,許多名醫出其門下。建國後首批中醫大學——上海中醫學院的首任、二任院長程門雪、黃文東就畢業於該校。

中醫學校與中醫刊物是一對連體兒,存在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表現為:

刊學相輔。這是近代中醫學校辦學的一大特色。其先決條件是,許多中醫教育家往往也是中醫藥期刊的創辦者。他們兼二任於一身,把辦學與辦刊視同一體,充分利用期刊推廣中醫教育,創建了刊授這一遠端教育模式。

刊載教材。中醫學傳承,歷來沒有自行編寫的教材。在西學的影響下,中醫界人士認識到編寫教材是中醫教育走向正規的必要保證。中醫教育家們所編寫的教材,自然要在他們主編或參與編輯的中醫期刊上刊登,因而教材連載也是中醫期刊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的佼佼者如秦伯未在他主編的《中醫世界》裏,曾先後連載過內、兒、婦等各科講義。

交流教育資訊。作為資訊交流的平臺,許多期刊專設醫藥教育欄目,出版教育特刊,登載了有關中醫教育的大量資料。如對湖北國醫學院、中國醫學院、上海中醫學院、浙江蘭溪中醫學院等院校的辦學模式、課程設置、學術活動等進行了詳細報導,真實而較全面地反映了這些院校的教學概況。

研究近代中醫藥期刊所載豐富教學資料,包括學科建設、教材編寫、附屬醫院設置、辦學特點等,對探求現代中醫教育規律與模式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三者,提供防治疫病的理論與經驗。

近代中國戰亂頻仍,衛生條件惡劣,疫病流行。在防治疫病的過程中,中醫中藥發揮了突出作用。諸多期刊及時報導疫情,開設專欄,發表專論,刊載專著,提供防治疫病的單方、驗方,以及各種輔助措施,成為中醫界與疫病鬥爭的主要陣地。隨著近些年來非典、禽流感、甲型N1H1流感等不斷出現,中醫防治優勢逐步展現,近代中醫藥期刊所載相關論方,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中醫存廢、中醫教育、疫病防治均與時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刻上了歷史的深重印記,也是近代中醫藥期刊討論最多、最具特色的內容。此三者又是密切相關、互為因果的。如在防治疫病的鬥爭中,中醫界憑藉療效創造了許多奇跡,這也成為中醫不廢的重要原因之一。又如堅持創辦並發展中醫藥高等學校,既是維護中醫的重要舉措,也是對廢止中醫論的實際還擊。

綜觀中醫學術發展史的研究現狀,對近代學術發展的研究實在是一個薄弱的環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基本原因是近代中醫藥期刊文本難得。因此,要想瞭解中醫行業的生存發展,進而全面研究近代中醫學術,以及它對當代的影響與啟迪,唯有望洋興嘆而已。因此,收集整理出版近代中醫藥期刊無疑有著重大的學術價值。這裏僅舉一個小例,以示隅反。對《金匱要略》多次出現的“█(上殸下禾)飪、“█氣之“█”,明清兩代、中日兩國的學者均曾加考證。唐吉父主編的《中國醫學》雜誌第二期所載宋鞠舫《賦梅花館筆隨》,認為此字當為的訛字,宜為定論,而數十年之後的醫界卻又重炒冷飯,你來我往,筆戰難休,最後還是的訛字說占得上風。

為使近代中醫藥學術研究進一步拓展與深化,使近代中醫藥期刊充分發揮為人民健康造福的應有作用,我在多年前就帶領博士生開展這方面研究。偉東於20062009年在讀博士期間,飽受篳路藍縷之辛,備嘗爬羅剔抉之勞,搜集文字素材之豐富、圖像資料之多彩,乃至書案伏首之契闊、論文撰寫之勤奮,是尤為突出者之一。所撰博士論文,致力於民國時期的上海中醫藥期刊,自有其深意寓焉。其一,民國前雖然已有多種中醫藥期刊面世,但大多延續於民國。此其立意於民國者之由。其二,1949年前,中醫藥期刊計有二百多種,其中十有七八分佈在經濟較發達、文化較繁榮、中醫較密集的江浙、北京、廣州等區域,僅上海一地就多達六十餘種,如《神州醫藥學報》、《醫界春秋》、《中醫世界》、《光華醫藥雜誌》等品質上乘而影響深廣的一批中醫藥期刊,都集中於滬瀆,且其來稿與發行遍達全國各地乃至於境外。此其立意於上海者之由。據此而論,此著雖然集中論述上海地區民國時期中醫藥刊物,實則可以藉此反映近代中醫藥期刊之總貌。

全書從期刊分類、學術促進、行業貢獻三途展開論述。前者依據辦刊目的、辦刊人物、辦刊內容,判為綜合期刊、學術期刊、普及期刊三種類型,枝不旁引,井然有序;繼者從全國研討、地域交流、海派形成三個方面,闡發對學術的促進,中規中矩,有理有據;末者由構建資訊平臺、探索中醫前途、參與重大事件、拓展多種經營四端揚榷對行業的貢獻,歸納允當,議論得體。

近代中醫藥期刊是一座資源豐富的礦藏,是一片尚待開墾的荒蕪地域。今當偉東論著交與商務印書館付梓之時,我與偉東等同人通力合作的《中國近代中醫藥期刊彙編》及其《提要目錄卷》也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面世,或可改變近代中醫藥期刊一向束之高閣人未識的困境,而出現一個研究近代中醫學術的熱點,以告慰民國醫界諸老。

我祝賀此書在民國中醫藥期刊研究上的貢獻!

段逸山

2012
5





 





 





http://www.bookdao.com/book/1685372/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們的科學文化:科學的畸變





者:江曉原劉兵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2/10/01


 





內容簡介





本書是《851M:我們的科學文化》中的一種,本輯《科學的畸變》包含專題:轉基因作物與糧食安全科學文化看電影、讀小說情歸博物學科學文化圖書資訊學位論文摘要等欄目,試圖表達一切以技術炫耀和利益攫取為目的的創新都不只是道德之惡,還牽系技術之惡,試圖通過本書將畸變的科學示眾。


 


 


目錄:





專題:轉基因作物與糧食安全

01
瑪麗-莫尼克·羅賓(吳燕譯):孟山都的萬丈豪情”——《孟山都眼中的世界》導言/3

02
蔣高明:轉基因作物的生態風險與生態農業對策/
10

03
佟屏亞:中國沒有必要率先種植與推廣轉基因水稻/
32

04
李簷:利益驅動與始料不及:影響決策的兩種因素——兼論公共衛生、食品安全、環境與生態保護的制度倫理問題/
43

05
李昌平:中國的糧食安全與農地制度/
56

06
吳景明:轉基因食品安全與立法~現有法律體制下能否能實現有效管控/
67

07
金微:轉基因災變:不可輕慢的牲畜生長異常——來自先玉335玉米種植區的田野調查報告/
80

科學文化


08
李倩章梅芳:西醫知識文化進入民初中國社會的傳播策略管窺——以《婦女時報》醫藥廣告為例/91

09
梅裏厄姆(姜虹、潘勃譯):大學裏的生物學:呼籲更全面更豐富的生物學/
106

10
劉兵:探訪sSc之遺跡/
114

看電影,讀小說


11
王一方:罌粟花開紅豔豔——由影片《逃離克隆島》質疑生命的技術化/119

12
關立深:技術迷狂時代的生命景象——重讀《美麗新世界》/
124

情歸博物學


13
庫爾特·比爾曼(汪亮譯):博物學家亞歷山大·洪堡/133

14
約瑟夫·列文(薑虹譯):博物學與科學革命的歷史/
144

地方性知識研究


15
智河:中國式道德療法:一個有待深入探討的課題/169

科學文化圖書資訊


16
江曉原編:科學文化書籍資訊()185

學位論文摘要


17
曹一:跨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計時研究:器物、制度與社會/201

18
董麗麗:對彼得·伽裏森科學史工作的科學編史學考察/
206

19
杜嚴勇:愛因斯坦的理性重建——愛因斯坦研究中若干問題、爭議與動因/
211

20
穆蘊秋:科學與幻想:天文學歷史上的地外文明探索研究/
215

21
史斌:電報與清末民初的政治變遷研究/
220

22
田璐:新型科幻小說中的科學傳播——以王晉康的《十字》為例/
225

23
汪小虎:明代頒曆制度研究/229





 





 





http://product.dangdang.com/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290636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疫災歷史地圖集》促進新興交叉學科發展




 


【核心提示】繪製疫災歷史地圖不僅需要地理學、氣候學、環境學、醫學等自然科學知識,還涉及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內容,學科交叉性比較強。如何將這些內容以直觀的方式體現在地圖上,需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創新。




 


       當前,中國疫災史研究,相較於水災、旱災等還稍顯薄弱,且大都集中于傳染病史、醫療社會史、疾病醫療史等歷史學領域。



  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中國疫災歷史地圖集研究與編制”,將中國疫災的時空分佈規律與生態環境變遷序列及社會歷史影響研究有機結合,使研究成果最終以“地圖表達”的形式呈現,為我國疫災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專案首席專家、華中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龔勝生表示,希望能夠通過編制《中國疫災歷史地圖集》拓展中國疫災史交叉研究領域。



  豐富的史料是編制疫災歷史地圖集的基礎



  開展疫災歷史地圖集的研究與編制,必須立足於廣泛搜集歷史文獻中有關疫災的原始記載、彙編材料及研究成果。



  龔勝生表示,隨著社會歷史發展以及科技進步,史料中有關疫災流行的區域、次數、特點、影響以及救災措施的論述越來越詳細。不過,這些記載疫災的史料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特點。比如唐代以前的疫災記錄大都見於正史且疫災涵蓋的地域範圍比較粗略,只能精確到州郡政區。宋元以後,不僅在正史中能夠找到有關疫災的記載,諸如地方誌、檔案、實錄、政書、類書、個人文集、筆記小說、醫書醫案中也包含著可信度較高的疫災史料。此外,這些史料中對疫災分佈範圍的記錄也由州郡詳細到縣區。



  有學者認為,唐以前的疫災記載有所疏漏,可能給疫災史整體研究帶來影響。龔勝生說,總體來說,我國疫災的基本演變格局能根據現存史料比較準確地反映出來。他解釋道,古代中國的醫療衛生水準有限,一旦發生疫災,可能造成經濟衰退、政權動盪等一系列負面影響,甚至“威脅”到朝代存亡,因而歷朝歷代政權都比較重視疫災記載。由此,儘管疫災史料可能在歷史早期存在小範圍疏漏,但大的疫災基本都會載入史冊,為後人提供借鑒參考。這為編制疫災歷史地圖集提供了可能。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赫治清也特別強調從不同種類的歷史文獻中搜集疫災史料的重要性。他指出,立足豐富的史料,不僅能夠更加客觀真實地繪製出疫災時空分佈區域,還能根據其在時間上的變化和空間上的差異,分析、揭示疫災的時空變遷規律,為當前衛生部門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劃和防控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提供歷史經驗和科學依據。



  注重疫災史料的空間資訊提取



  繪製疫災歷史地圖不僅需要地理學、氣候學、環境學、醫學等自然科學知識,還涉及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內容,學科交叉性比較強。如何將這些內容以直觀的方式體現在地圖上,需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創新。



  龔勝生表示,疫災地理分佈的地圖繪製相對容易,通過廣泛搜集中國疫災史料就可實現。相形之下,疫災與自然災害、氣候變遷、生態機制以及疫災與戰爭、人口、公共衛生意識變遷、預防醫學、防疫習俗等方面的關係,在“地圖表達”時就顯得較難。陝西師範大學史念海歷史地理學研究中心教授朱士光也提出,疫災對政治、經濟、文化、醫學的影響,如何在地圖中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有待深入討論。



  龔勝生認為,若想解決這一難題,應當注重疫災史料的空間資訊提取,即充分挖掘能夠實現空間表達的資訊。如,疫災與自然災害區域的分佈、疫災種類的地方性特徵、戰爭與疫災的時空耦合關係、疫災與人口分佈密度等。至於其他無法提取空間資訊的研究成果,將以文字形式“融合”到地圖集之中。



  繪製疫災歷史地圖面臨的另一難題是,如何將疫災史料由定性描述轉換為定量分析。繪製地圖需要依靠疫災指數、疫災頻度、疫災廣度、疫災密度、疫災烈度等科學計量資料,但中國古代疫災史料中沒有這些定量資訊,往往是籠統的現象描述。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劍雄告訴記者,我國古代關於疫災的資料大都缺乏資料記載。如何在現有史料基礎上,將零散的、非量化的疫災資訊梳理歸納,並轉化為可供今天使用的資料,是必須攻克的難題,也是這項研究的創新之處。



  課題研究助推地理學交叉學科建設發展



  朱士光認為,《中國疫災歷史地圖集》綜合考察了疫災的時空分佈規律、環境機理、防治戰略、社會影響之間的邏輯關係,這對尚處於初期建設階段的醫學地理學、環境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歷史災害地理學、歷史醫學地理學等新興交叉學科的發展具有較好的助推作用。



  龔勝生表示,課題研究人員的隊伍建設也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地理學交叉學科的發展。《中國疫災歷史地圖集》涉及歷史學、地理學、流行病學、生態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這就要求研究人員具備豐富的多學科經驗。他們不僅要在疫災史料考證及梳理方面具備扎實功底,還需要具備專題地圖表達能力,能夠從疫災歷史文獻中提取出有效的空間資訊並轉化為定量指標,利用GIS(地理資訊系統)技術和電腦製圖等現代化手段,實現中國疫災史的“地圖表達”。




 




20121214日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1214日第392期 作者:本報記者
郝日虹




http://www.csstoday.net/Item/37268.aspx




 




附:國家社科重大專案《中國疫災歷史地圖集研究與編制》開題報告會舉行



1124日下午,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中國疫災歷史地圖集研究與編制》開題報告會在我校舉行。校黨委書記馬敏出席,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劍雄,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譚見安等專家組成員,科研部長彭南生,城環學院院長羅靜,城環學院黨委書記梁志群以及龔勝生教授、楊林生研究員等課題組骨幹成員參加。



  馬敏介紹了華師人文學科優勢突出,華師作為211高校和985建設平臺的大學,近十年來文科科研經費位列全國高校前十,而且擁有多個國家級專案,文科入選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期刊數量排全國第三。對承擔這次專案的城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中科院地理科學和資源研究所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這次由城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中科院地理科學和資源研究所承擔的項目是一個地理學與歷史學交叉融合研究的課題,也是華師與科研院合作所做的課題,具有一定的典範意義。十八大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首先需要健康中國。這次課題能夠促進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叉融合研究,也可為當前衛生部門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劃,防控重大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提供歷史經驗和科學依據。




  馬敏表示,今天這項課題的隆重開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學校將按照社科規劃辦的相關規定,給予這次課題大力的支持,確保這次研究項目順利實施,按時完成,並產生高品質的科研研究成果。關於這次專案中標,離不開各位專家的信任和關愛,社科規劃辦的支援和鼓勵,和科研團隊的團結與合作。他代表對學校國家社科規劃辦,以及各位專家給予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幫助,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專案首席專家龔勝生就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做了專題報告。他闡述了本課題研究的總體框架、技術路線、研究方案和研究基礎。他表示,本課題的研究有助於更全面地瞭解人類的文明進程和中國的歷史進程,有助於充分發揮中國災害史料的科學價值,促進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叉融合,有利於防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維護當今社會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研究成果以圖集,著作,資料庫和論文的形式呈現。



  專家與課題組共同研討課題研究方案。專家組向課題組提出意見和建議,討論形成建議書並宣讀。龔勝生對與會各位嘉賓的建議表示衷心的感謝。




 




http://skc.ccnu.edu.cn/html/shekexunxi/zuixinyaowen/2012/1126/1078.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題計畫




「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知識傳播,1600-1949




「轉變中的近代法庭檢驗:跨學科的觀點」工作坊






日期: 2012/12/21




時間: 08:30~17:30




地點: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持人: 張哲嘉、邱澎生




主講人: 吳一立、江存孝、陳重方、謝歆哲、張哲嘉、蕭旭智、蕭開平




相關連結: http://proj3.sinica.edu.tw/~kenntnis/conf.html





報名人數: 30




報名:






報名期限: 即日起至2012/12/18 17:00


議程在此: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Event00/Event_324_File1.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


 




 




作者:王秀雲、林文源、林宜平、邱大昕、陳信行、陳政宏、陳曉齡、郭文華、曾凡慈、楊弘任、鄭斐文、戴東源、羅士翔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21205




 




內容簡介




 




專家閃開、柯南讓位

STS
分析法告訴你真相永遠不只一個




 




  STS不是CSI,但同樣能在事件現場,發掘隱藏的線索,帶領你踏上尋求真相的旅程。




  空難事故、BMI指數、拼裝車上路、有機溶劑中毒、子宮頸癌疫苗、發展遲緩,這些名詞,聽起來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不懂飛安,就不能判斷空難的原因嗎?BMI數值,是唯一可以正確測量健康的依據?拼裝車被指正為不安全的交通工具,真的有比一般汽車危險?工廠員工有機溶劑中毒,到底誰該擔負責任?不注射子宮頸癌疫苗,罹病機率就會增加?發展遲緩的原因,真的是父母太寵?




  當這些問題浮出抬面的時候,我們總在第一瞬間選擇相信「專家的話」,相信這些涉及科學與醫療的專業領域,專家能夠為我們分析利弊得失,告知我們一條應該選擇的道路。可是,誰來保證專家是否每個面向都能瞭解?誰又能證明專家的解決之道就一定是最好的?




  當空難的原因被證實從民航局到航空公司,都有漏失;BMI的健康評斷標準背後牽涉藥廠利益;拼裝車的車禍機率遠低於一般汽車;工廠的溶劑污染,從企業到政府皆有責任;子宮頸癌疫苗的效用,走出實驗室之外還有待驗證;發展遲緩,與新生時的體重息息相關。這些研究結果,證明了所謂身處科學與醫療之中的專家,依然有其疏忽的部分。而我們對於問題的判斷,已經不能單純藉由專家來輔助。




  STS要彌補的正是這個部分,當科技與醫療忽略社會網絡對它們造成的改變、一般民眾也希望能擁有更多站上專業談判桌的知識,STS分析法則點出問題的環節,讓意外盡可能在事先做出預防,並且也讓我們擁有更多與專家對話的力量。




  本書即是由一群抱持熱誠的STS學者合著,希望藉由這本書告訴大家,STS分析法不僅不難,學會之後還非常好用。當我們讀完這本書,可以丟開「專家才是權威」的印象,拋棄行家、推走柯南,自己化身偵探,分析每一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件!




本書特色




   拋開落落長的說教,直接從意外現象入手分析,讓你不必為了讀學術理論而頭昏眼花。




   全書皆為台灣本土案例,在地化+生活化,讓你與STS溝通零距離。




   看膩了一般論調?覺得大家想得都差不多?STS不僅告訴你一般人怎麼想,還用STS方法破解一般人的想法,顛覆傳統、超越思考,這才是STS精神。




作者簡介




王秀雲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副教授




林文源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林宜平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陳信行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陳政宏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陳曉齡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歷 史系 博士生




郭文華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曾凡慈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楊弘任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鄭斐文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戴東源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羅士翔




  律師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理事




編者簡介




王文基




  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目前任職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學術興趣為醫學史,科學史與科技研究。閒暇時喜好觀看犯罪偵察影集,閱讀偵探小說,同時極其努力地向自己及家人證明歷史研究與偵察兩者實際上在知識論與方法論上具有高度的相關性。




王秀雲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 史 博士,副修婦女研究。目前任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及STM(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學術興趣為醫學史、性別與科技及性別與婦女史。與愛好和平的人類學家共居,家中有兩子。若有難得的閒暇時間則喜歡看書、煮食及與小孩一起講故事。




郭文華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博士,服務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自小不是大偵探,卻好奇好問,從東亞追到台灣,從家庭計畫尋到生技製藥,從大學跟到醫院,在醫療與社會領域裡挖掘科技與社會的線索。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 瞿海源

「科技與社會」這個新興的領域不只是在探究科技和社會的關係,更是具有批判力的學術的社會運動,以多學科開創性的深廣的研究,卸除專家迷思及政治經濟社會加諸科技的約制。在國內,近年來快速興起有關科技與社會的研究,成果斐然。本書就解析了台灣幾個重要的與人們切身有關的問題,如空難、海難、肥胖、癌症等等。研究者全面深入探究相關問題,提出銳利而嚴謹的論述,釐清了問題癥結所在,讓讀者對有關問題有完整而不落窠臼的新的理解。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STS打開科技的黑箱,揭露了科技就是一種政治。




吳嘉苓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這些迷人而驚奇的STS案例,翻轉我們對於科技的了解,指引科技社會的新境地。




 




專業推薦:(按筆畫順序排列)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吳嘉苓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陳瑞麟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傅大為 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楊倍昌 成功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

盧孳艷 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所教授

瞿海源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




 




目錄




關於STS的幾個Q&A,又或者是使用手冊……




第一部分 案例研究──作為一面反映社會的鏡子,STS告訴我們,你的安全與健康正遭受威脅……

案例一 空難 空難的真相,與我們想像中不一樣?

案例二 肥胖 BMI 指數高,就一定不健康?

案例三 中毒 有機溶劑毒害我們的健康,為什麼無法防範?

案例四 船難 新式交通工具,就一定比拼裝交通工具安全?

案例五 眼盲 視障者的輔具,真的讓視障朋友感覺好用?

案例六 愛滋 驅逐AIDS感染者,就能夠維護公共健康?

案例七 癌症 沒有打HPV疫苗,會容易罹患子宮頸癌嗎?

案例八 遲緩 發展遲緩的真正原因,是否一直被我們忽略?




第二部分 關鍵字報告──理論追蹤

關鍵字:適當科技

關鍵字:技術物的政治性

關鍵字:ANT

關鍵字:醫療化及生物醫療化


關鍵字:新興疾病與治理




編後記




 







關於STS的幾個Q&A,又或者是使用手冊……




  王文基 VS . 行人




  拿到書的時候,我們看見書名有STS這個詞,但其實我們跟STS並不熟,請問什麼是STS




  與其說要定義STS是什麼,還不如說,STS學者共享某種態度或立場。嚴格說起STS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個領域。不同的學者對STS有興趣,源自不同的理由。我個人以為,這群人之所以被STS吸引,主要是我們身處在一個高度科學化的社會,生活周遭的許多事情都與科技、醫療有關。然而這類事情長久以來都是由所謂的「專家」處理,但也因此引發了不少問題。既然科技與日常生活關係非常緊密,STS學者希望從有別於主流「專家」的角度看事情(不過許多STS學者也有理工、醫學的背景),籠統地說這包括科技在現代社會具有的意義,社會與科技兩者間的相互影響。這大概是STS學者最主要的關切點。




  令人好奇的是,似乎很少聽過人提及STS如何產生,究竟STS出現於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之下?




  整個脈絡有點長。不過相當簡單的版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核能用於戰爭,戰後將化學藥劑大量使用在農業之上等現象,使得19501960年代許多學者對現代科技的發展有所保留。同一時期,國際間也爆發許多政治與社會運動(如反戰、民權、學運、女權、消費者運動)等。當時社會瀰漫著一股反體制的風潮,許多主流價值被挑戰。原本大家覺得科學、技術與醫學是現代文明帶給人類最好的東西,然而後來很多發展證明其實不盡然如此。一些學者們便從不同的角度(如哲學、歷史、社會學、人類學、政治科學等)探討科技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其具有的意義,以及如何實際面對這個新興的狀態。




  剛才提到STS是從哲學、歷史、社會學、人類學等角度來看社會,那麼,STS與傳統社會學的差異在哪?




  面對越來越高度發展的科技社會,STS的學者反思,傳統學問的解釋力道是否還足夠?比如說十九世紀便誕生的社會學,基本上處理的是人類社會的構成、發展與性質,長久以來關切的比較是階級、種族、性別等社會結構的議題。就自身的發展,社會學比較難直接觸碰科技的部分。社會學家更關心的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互動。相較之下,STS更強調科技與社會的緊密關連,更願意瞭解科學、技術、醫療的內容。




  當然,這也不代表STS與社會學兩者涇渭分明。國內外有許多優秀的STS學者,同時也是很好的社會學家。與其說我們想要在STS與社會學(或其他相關領域,如歷史,哲學,政治科學等)間清楚地畫界,還不如說我們可透過領域間的交流,相互認識與激盪,從對方吸取更多的養分。




  承接前面的問題,剛才有說STS的產生源於二戰後,那麼在台灣呢?又是什麼社會背景促成發展的?




  這個其實有點複雜,每個人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根據我個人粗略的觀察,STS大概是十多年前由幾位朋友引進國內,各有自己的歷史,以及承繼的學術理路。但這恐怕同時也跟台灣當時的政治氛圍,特別是社會轉型的過程相關。相當簡化地說,有點像是解嚴後,有很多東西都被挑戰,其中也包括西方理性的價值,以及台灣專家政治的文化。




  另外也蠻有趣的是,一開始台灣學界對STS感興趣的多是歷史學家、哲學家,比較關心的是與「科技研究」(Science Stud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相關的一些議題。可是STS本身打破權威、批判主流觀點的立場十分鮮明,因此後來已經不只是傳統研究科技史、醫學史、科學哲學的朋友感興趣,越來越多從事當代研究的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公衛學界的朋友也陸續加入STS的行列。後者更強調的是理解科技與社會的互動,以及積極地構思他們的研究如何能夠改變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STS聽起來似乎跟整個社會研究很有關係,那麼,知道STS,對於我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嗎?




  就像我剛剛講的,現在社會上科學、技術、醫學議題與問題層出不窮。不管國內外,面對此類問題目前都還比較是理工生醫等訓練背景的人在討論與處理;碰到科技災難與科技爭議時,一般人比較聽到的也常是所謂「專家」的聲音。如此一來,一般人也就只能請教專家,為我們分析利弊得失,提出最好的解決之道。可是STS學者就覺得,這樣的情況好像有點問題:「專家」是不是瞭解跟科技、醫療相關的所有事情?他們提出的解釋與解決之道,一定就是最好的?是不是只有一種看待與處理科技議題的方式?甚至說,究竟由誰來界定我們面對的是「單純」的科技、醫療問題?所以從某個角度而言,STS其實也有一點像是在訓練反身性或批判思考的一種取徑,而這前提是科技議題應該是「公共事務」而非我們常在報章媒體上聽到的「專業問題」。




  相對而言STS也會有一個建設性存在嗎?




  對!如果說要去批判,要去解構,就必須先對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我們所面對的現象進行分析。所以我覺得STS的一個貢獻便是,我們現在所身處的高度科技化與醫療化的社會是可以而且應該被分析的。這不僅與分析能力相關,也涉及話語權:一般人也可以參與瞭解與分析,而非將問題留給所謂的專家。透過STS式的分析,我們可以瞭解事件的方方面面,找出主流觀點之外的其他可能性,而在這樣的基礎上,甚至可以去重構整個社會。




  STS不希望強調自己是權威?




  對,其實是希望透過作者們的分析,讓讀者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面向。至於讀者之後要採取什麼態度,可以自己去想。所以這是一個開放的狀態。講得更實際點,現在課堂上,同學們的看法、觀點其實都很多;如果老師的立場特別強,他們反而會覺得被限制。在大學部或是在高中討論與STS相關的議題時,我們希望帶給同學新的視野,而他們如果有這樣的視野,可以去看到很多很多事情。他們得到的結論,也可能跟我們的不一樣。這樣也很好。




  所以在這本書裡,STS希望帶給我們「自由想像」這樣的觀念嗎?




  對,自由想像十分重要,或者說想像變成自由很重要。然而,STS也不是強調anything goes,或徹底的相對主義。很多STS的案例讀起來雖然十分有趣,文字也淺顯易懂,但其成果還是立基在對事件的細緻觀察,以及與既有研究的持續對話之上。




  此外,我想再強調一點:台灣STS發展的早期,很多重要經典都是翻譯的,不管是《科技渴望社會》、《科技渴望性別》,行人出版的《利維坦與空氣泵浦》,乃至於更早且在不同脈絡下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這些書中基本上都是國外的案例。我們編輯這本書就是希望台灣或是華文世界的讀者,在閱讀這些比較在地的案例時更有感觸,更能掌握STS的精神。




  本書的作者其實也來自相當不同的領域,包括社會學、性別研究、文化研究、哲學、歷史、造船工程、法律等。




  既然作者們的背景與專長差異頗大,那麼STS有什麼共通處吸引了這群人?




  STS最近幾年吸引許多人關注,當然他們不見得會稱自己做的都是STS。據我的觀察,最近幾年台灣出現很多的社會運動、社區運動或者是環保運動�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01學年度第1次論文發表會




 




 




題: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政策之研究




 




發表人:鈴木哲造(本系博士班研究生)




 




指導教授:吳 文星 教授(本系專任教師)




主持人: 陳登武 教授(本系專任教師兼系主任)




 




間:20121227()1400-1600




 




點:本系視聽教室(本校勤大樓4樓)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指導~




 




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48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當過我的老師也是我的雙學姐(東吳、師大),個人覺得他對台灣目前歷史研究的現下觀察,非常深刻有道理,分享給大家。





 













我的學思旅程75級系友林美莉學姐專訪




「我的學思旅程東吳歷史系75級系友林美莉學姐專訪」



林美莉學姐,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00514日採訪。(編輯/採訪:鍾孟津、李琬綺、黃暐婷、梁鈞涵、邱惠鈴)



 



  在社會的不景氣與失業率節節攀升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大學生對於自己未來的出路是茫然且不知所措的,身為歷史系的我們也不例外。對歷史充滿熱忱卻又還不知該如何踏出第一步的學生來說,林美莉學姐的經驗可以做為想從事歷史研究的學生一個借鏡。我們可以看到學姐不是靠天份,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才達到今日這樣的地位,除了努力之外,相信自己的選擇且持續走下去是最困難的。我們可以藉由本文來瞭解學姐從大學到出社會這段歷程其中所遭遇到的問題、挫折和辛苦,學習到他處理這些難題的方法。



在進入大學就讀時,由於家境並不富裕,此時的學姐必須去打工以減輕家裡的負擔,但是學姐對於課業和社團的興趣並未減少。他參與了學校的童軍團,且籌備了多次的活動,這對於他上臺發表意見的表達能力有所幫助,也因為參加社團活動在此時得到全國優秀青年獎項,成績相當亮眼。相對於社團表現,課業上並不突出,當時因為許多課程的老師不是找其擅長的領域,這使得他對於這些課程興趣缺缺,不過此時系主任張元老師的要求,使他奠定厚實的基礎,那就是做書摘以及大量閱讀書籍、翻譯文章,這些能力在大學與研究所的銜接上,有相當大的助益。



因為張元老師之後要去清大任教,所以在任內的最後一年運用人脈,請了許多在研究各朝代、領域方面一時之選的老師來東吳任教,學姐也因此摸索出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也因為張元老師的鼓勵,使他想考取研究所繼續深造。此時班上想考研究所的同學組成了讀書會,大家一起寫書摘、相互討論、彼此激勵。但是學姐第一年卻落榜了,家裡也沒有多餘的錢供他唸書,於是張老師在離開歷史系前安排學姐在歷史系擔任助教,而接任系主任的廖柏源老師也能了解學姐的處境,欣然同意。在這一年裡他一邊從事助教的工作,一邊利用空閒時間去聽課,複習在大學四年和讀書會時所做的書摘,他的同學也不藏私,將自己大學四年所做的筆記借給他參考,終於在次年,學姐考進臺大碩士班。



在大三上學期時學姐便已經確定要走近代史,但是對於要走經濟、文化、政治等還是毫無頭緒。到了臺大後,因為喜歡劉翠溶老師的上課方式,對於其研究的經濟史也比較有興趣,所以在碩一下學期便確立了自己研究的方向和領域。到碩二要寫論文時,劉老師的方式是不局限學姐,讓他去碰許多材料、慢慢摸索自己想做的題目是什麼,試著擬定題目,試到劉老師覺得這個題目有值得研究的價值後,才開始著手寫作。



考博士班時,因為他覺得臺大能學的東西已經差不多了,想換個環境學習,所以並沒有報考臺大的研究所,最後考取師大,進入師大博士班後,學姐還是想找以前臺大的教授當他的指導教授,而且師大當時並未規定一定要找在本校任教的老師當指導教授,所以他就找了劉翠溶與陳永發老師當做自己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學姐有點自豪的說:「這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吧!因為隔一年開始,師大就規定一定要有一位指導教授必須是在師大任教的。」他覺得自己從這兩位老師學到許多事物。在劉老師的課程中,不但學到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外,更學到了:「勤奮的人,只要肯下功夫,一定會有所發展。」;而在陳永發老師的指導期間,更是了解到寫東西絕對不要趕,別輕易的出手,應當要有充分的準備,對自己的作品負責。這樣的研究態度,使學姐在日後對自己的研究成果謹慎小心,有一分證據才說一分話。



學姐自碩士班畢業後,便開始步入社會工作,在各大學兼課任教,但是他在接觸教職後了解到自己不是個適合教書的人,學姐提到其實他對於現在學生在課堂上投注的心力還不如老師多感到無奈,雖然他能理解學生回應平淡可能是因為他們不是歷史系本科生,但還是認為既然自己選擇這門課就應該負責任讀書才對,「我相對來講是比較會被學生影響的,如果他們沒有回應,我就會感到很無力。」。也因為體認到自己對於教學的無力感,學姐最後選擇進入單純做研究的中央研究院,正如學姐所形容的「我的工作就是政府出錢給我讀書。」不過也體會到學術界的現實並學習習慣中研院的生存法則。



對於學術界最常見的師承、派系關係學姐舉了幾個例子說明,譬如說他的同學張家鳳,因為是東吳、清華大學畢業,跟臺大老師沒有師生關係,於是就因為這樣清白的關係而較易被台大錄取為教職。另外以學姐自身為例,由於他碩士班讀台大,博士班讀清大,造成兩間學校都不認為他是自己派系的學生,自然在學術界也不會太提拔他。為了適應這種派系環境,缺少派系支持也只好盡力讓自己和圈子裡的人往來,讓自己不致被孤立。



此外學姐在進入中研院後,最難以適應的就是中研院的升等考核制度。由於每八年就要升等,所以最遲在第七年就要有成果發表出來,例如論文或專書的出版。但以某些優秀但追求完美的人來說,因為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堅持要有百分之兩百的把握才肯出手,這樣一修再修導致遲至第七年也沒有作品出版,如此一來就被視為沒有成果,第八年時的升等考核自然不能通過,他也只能面臨被中研院辭退的結局。或是每年要有刊登文章,否則考績只能被評為乙等。學姐認為這種重量不重質的考核方式,短期來看也許績效不錯,但長期下來真正對學術界有影響力的作品卻遭到壓抑。因為要專心寫一本書是必須花費數年才行,但這就等於必須忍受數年的考績被評為乙等才行,因為在這幾年是沒辦法寫文章的。對比二十年前中研院可以容許他的老師陳永發先生花八年才出一本書,這種學術氛圍真的差太多了。



而在這種對研究員的成果高要求的環境下,學姐提到為解決這種「棒子」太多的問題,國科會也意圖多釋出些「胡蘿蔔」來鼓勵學術界的研究風氣。但他對於國科會只用提高經費來鼓勵學術研究的作法感到不滿,認為單純提高研究經費對於人文科的研究幫助不大,因為人文科不像理工科需要大量研究器材、助手。人文科最多也只能找個助手來幫忙打打字而已,因為不論是做研究、看史料、找資料等都還是要研究員自己動手才行,所以提高研究經費對於人文科作研究而言真的是沒有太大幫助。



另外國科會評比優秀研究員的方式他也覺得不妥,中研院要求研究員五年內必須向國科會申請三件研究計畫通過才能核准你是優秀的研究員會給予較多的研究經費,但他提及有些人認為自己不需要更多的經費也能做研究,更不想被國科會的研究進度追著跑,於是不願申請國科會計畫,但那些人的研究還是做得很好,所以他認為不申請研究計畫就視為不優秀,實在是不可取的行為。



不過除了台灣自身的學術環境所給的壓力外,國外尤其是和中國大陸學界的競爭也是很大的壓力。由於史料取得更方便加上沒有語言的理解問題,若是讓大陸學者獲悉自己較獨特的構想,那他們可利用自身優勢比原創者更快發表文章,那按照學術界的規矩,先發表者就是贏家,不管你是否為原創者。



然而在上述種種學術環境底下,學姐除了努力適應外還是有自己堅持的研究態度,例如學姐強調一定要有一分證據才能說一分話,文章中的每句話都要是盡其所能的經過考證,確定沒有問題他才敢寫上去,這點是他絕不妥協的。又學姐提到想要在歷史研究這行有突出表現最重要的就是去要有找題目的眼光,要找一個二十年之後還有人討論的問題去做,而非找個當下流行的問題,如此才不會快速的被淘汰。而要讓題目有永久討論的價值,首先就要把問題放入更大的歷史流變中,賦予該問題意義。再來基本上因為史家所能接觸到的史料都是相同的,譬如同樣看《史記》學者們他們要怎麼寫出不一樣的文章,重點就是個人合理的推測,將檔案中隱藏的訊息用自己的推測去解釋它的意義,這也是讓自己的文章比別人突出、更有可看性的地方。



但是雖說做歷史研究解釋史料、賦予史料意義是必不可少的,但學姐提到就現今台灣的學術環境而言,基本上是走保守風格,也就是不敢發表太過創新的想法,老師會給學生踩剎車,希望學生只要寫得不差就行了,不需要太突出。不過學姐認為如此會令學生挫折感很深,認為自己辛辛苦找了那麼多材料,研究那麼久,結果卻還是寫出一篇跟以前老一輩的想法差不多的文章。結果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台灣研究員不只不敢發表太過於爭議的想法,甚至連寫都不敢寫。



最後學姐也給了些勉勵的話給學弟妹,鼓勵學弟妹正視自己的個性,藉此找出適合自己的路,畢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向去走絕對比勉強走不喜歡的路要能走得更長、更久。






 





 





http://www.ugear.com.tw/ScuHistory/ugC_News_Detail.asp?hidNewsID=8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衛生史研究計畫 【專題演講】狂牛蛋白:疾病的社會建構




 




中研院 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 專題演講




 




題目:狂牛蛋白:疾病的社會建構

Prion disease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isease



主講人:金起興(Kiheung Kim 助教授

(韓國浦項科技大學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持人:祝平一 研究員 (人社中心/史語所合聘)






地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時間:127()14:00








*
英語演講*






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




 




聯絡人




鄭宛鈞 02-27898124 hygiene@gate.sinica.edu.t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中醫科學院的胡穎翀先生提供的會議訊息。




  


(與會名單無法顯示,則請參閱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2ddfb01013ln1.html之消息)




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




成立30周年




紀念活動以及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屆中醫藥文化論壇手冊




 




20121118




北京




一、報到




1、會前報到:




時間:20121117日 全天




地點:北京乾元國際商務酒店大堂(東直門內大街19號)




 




2、現場報到




時間:201211188:00-8:50




地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報告廳門廳(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




 




二、紀念活動




 
間:201211189:00-12:00




 
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學術報告廳




主持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 柳長華




 
程:






































時間




內容




800-8:50




會議簽到,並領取紀念品(嘉賓)/紀念品券(職工)




9:00-9:15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柳長華致辭




9:15-9:30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致辭




9:30-10:00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講話




10:00-10:20




合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學術報告廳門前)   




10:30-11:50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新老職工交流(中國中醫科學院大白樓六層會議室)




12:00




午餐



地點:乾元國際商務酒店(中國中醫科學院西門往北走第一個十字路口西北角)





 




 




專題活動一:




碩果華章 繼承創新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展覽




地點:中國中醫科學院大白樓門廳




專題活動二:




中國醫史博物館參觀(111814:00——17:00




                        地點:中國中醫科學院大白樓十層




三、聯繫方式




聯繫電話:010-64014411-3245    




聯 系 人:國 13401188160    馬海莉 13699205603




聯繫郵箱:yswxs@126.com




 




 




 




中國中醫科學院




首屆中醫藥文化論壇






會議手冊




20121118




北京




 




主辦:




中國中醫科學院




 




承辦: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文化研究中心




 




支援單位:




北京神黃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




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達仁堂制藥廠






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




 




論壇議程:


















































































時間




內容




10:00-10:20




合影(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學術報告廳門前)   




10:20-10:30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 張伯禮致辭




10:30-11:20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李慎明主題報告




11:20-12:10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 柳長華主題報告




12:10-13:30




自助午餐(乾元國際商務酒店三層餐廳)




13:30-13:45




北京中醫藥大學 錢超塵教授



報告題目:錢塘名醫仲昴庭的文化修養




13:45-14:00




北京中醫藥大學 孫光榮教授



報告題目:傳承中醫藥文化,引領中醫臨床人才的中醫藥文化自覺、自信、自強




1400-14:15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胡孚琛研究員



報告題目:從道學文化看疾病和醫藥學




14: 15-14:30




浙江中醫藥大學 范永升校長



報告題目:中醫學術流派的臨床啟迪




14:30-14:45




中國社會科學院 劉光明研究員



報告題目:中醫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文化創意



——就中醫對生命與疾病認知與實踐的管窺




14:45-15:00




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 張斌董事長



報告題目:老字型大小企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中華文化復興的使命與責任




15:00-15:15




茶歇




15:15-15:30




南京中醫藥大學資訊技術學院 王旭東院長



報告題目:中醫文化價值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目標




15:30-15:45




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 張超中研究員



報告題目:用原創精神講好中醫藥故事




15:45-16:00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 毛嘉陵主任



報告題目:從文化角度定義中醫




16:00-16:15




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鄭洪院長



報告題目:嶺南醫藥與嶺南文化




16:15-16:30




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達仁堂制藥廠 李燕鈺廠長



報告題目:傳承百年 融匯古今——達仁堂的傳承和發展




16:30-17:00




交流討論





 




專題活動:




“醫道玄遠、杏林長春”中醫藥文化展




—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所學術報告廳門廳




會務接待:




住宿:乾元國際商務酒店(北京市東直門內大街19號)




午餐:乾元國際商務酒店三層餐廳




地圖:




 




嘉賓名單:






















單位




姓名




職務




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王國強




副部長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馬文輝


<font face="新細明</body></html></tr></tbody></table></body></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嗯,被邀請評傳教士醫療,有挑戰性。





「傳教士筆下的大陸與臺灣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





時間:2012121-2 (星期六~日)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國際會議廳





121





























































8:30—9:00



報到



9:00—9:10



開幕式



9:10 -10:00



第一場



主題演講 林治平(中原大學宗教所榮譽退休教授)



10:00—10:20



合照與茶敘



10:20



12:00







R. G. Tiedemann
(SOAS, LondonUniversity)


Changing
Missionary Understandings of and Attitudes toward Confucianism


Ryan Bean
(Reference Archivist, Univ.
of Minnesota )


Selling the Mission : The North American YMCA in China
1890-1949


劉英華 (基督神學院客座教授)


The Ricci Method:
Accommodation or Acculturation ----A Re-consideration on Matteo Ricci’s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Lord of Heaven



評論人


黃文江


 


 


Gary


Tiedemann


 


古偉瀛



12:20—14:00



午餐 (臺灣基督教史學會年會 13:30-14:00)



14:00



15:30







吳莉葦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 )


中國人起源說在明清天主教中文文獻中的敍事轉變——審視天主教在華發展態勢的一個新路徑


吳義雄 (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兼系主任)


文化中國的迷失:19世紀傳教士中國描述轉向之再思


楊雅惠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天國與異邦:近代蘇格蘭傳教士在福爾摩沙的時空視域



潘鳳娟


 


 


林美玫


 


康來新



15:30—15:50



茶敘時間



15:50



16:50







梁唯真 (雙連教會牧師 )


文字工作者巴克禮博士眼中的臺灣


盧啟明 (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資料中心研究助理)


天作之合:宣教師筆下的臺灣基督徒婚姻生活(1865-1945)



何彩滿


 


張妙娟



 



 



 



 



 



 



 



 



 





122




























































8:40-9:00



 



報到



9:00



10:30







王美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丁韙良眼中的中國宗教


胡衛清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他者眼中的中國文化與教會建設:汲約翰宣教思想簡論》


陳玨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暨歷史研究所教授)


傅蘭雅(John Fryer)的世界中折射出的「中國」



王政文


 


吳義雄


 


 


張璉



10:30—10:50



茶敘



10:50



12:20







黃文江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Some preliminary
thoughts on the cultural assumptions of disease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reports by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Hong Kong


鄭揚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從《教務雜誌》看近代歐美傳教士在華生活狀況:以健康問題為例


陳能治 (南台科技大學專任講師)


一位教會學校美籍農改學者筆下的日軍佔領區:穆懿爾在山西、華北及香港, 1937-1941



陳玨


 


 


皮國立


 


 


姜仁圭



12:20—13:30



午餐



13:30



15:30







鄭仰恩 (臺灣神學院教授)


梅監務筆下的臺灣社會及漢人宗教文化


高井由紀(明治學院大學基督教研究所客員研究員)


Missionary
Perspective on Christianization, Jap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三野和惠 (Ph. D. Student,
KyotoUniversity)


Taiwan and China
through the Eyes of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aries: Focusing on the Issue
of Nationalism during the Late 1920s to 1930s



翁佳音


 


鄭仰恩


 


 


鄭仰恩



15:30—15:50



茶敘



15:50



16:50







林瑞琪 ( 天主教香港教區聖神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傳教士的文化投入與從中外交流的貢獻──以耶穌會與巴黎外方傳教會在華事工的例子


王成勉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傳教士對變動中國的認知《教務雜誌》對於清末報導之分析



陳方中


 


 


吳蕙芳



16:50-17:00



閉幕式



 



 



 



 



 



 





 





 





http://ge.cycu.edu.tw/ISCTWWM2012/index.php?page=tim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非常恭喜,我的學長即將畢業了,他也是一位職業中醫師。




 




【研究生論文口試】



場次: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1



時間:1011210日(一)上午900



地點:歷史系會議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



指導教授:吳 文星 教授(本系專 任 教授)



口試者:魏嘉弘(本系博士生)




 




論文題目:日治時期臺灣亞洲型霍亂研究(1895-1945)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旁聽~




 




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46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17 Sat 2012 04:1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 李岳峰 醫師提供訊息




 




 2012年閩台名老中醫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21111(星期日)上午0900至下午0510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公園路15-2台大景福館會議廳




主辦:中華民 國中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台灣中醫醫史文獻學會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福建中醫藥大學暨閩台中醫藥文化文獻研究中心


 




 



































































 時間




研討主題




主講人




08:3009:00




報到




09:0009:20




開幕式




陳志芳理事長




 



09:2010:20




 



黃維三教授中醫學術思想




 



中華民 國中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孫茂峰教授




 



10:2011:20




 



俞慎初教授與閩台中醫藥研究




 



閩台中醫藥文化文獻研究中心



肖 林榕 教授




 



11:4012:40




 



針灸研究進展與自閉症的針灸治療




 



福建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院長



吳 強 教授




12:4013:30




午餐




 



13:3014:20




 



黃玉階醫師行醫濟世精神




 



中國醫藥大學



張永賢教授




 



14:2015:10




 



馬光亞教授中醫學術思想研究




 



中國醫藥大學



唐娜櫻教授




 



15:3016:20




 



楊向輝教授中醫學術思想研究




 



中國醫藥大學



蘇奕彰教授




 



16:2017:10




 



覃勤理事長與台灣中醫藥




 



中華民國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



李政育名譽理事長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演講訊息



主講人:蔣竹山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題:圖像中的醫療與物質文化:日治時期臺灣的消滅「南京蟲」大作戰


時間:101125() 下午2:30-4:30


地點: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訂解體新書》譯詞的改定與方法





日期: 2012/11/08


時間: 14:30~16:30


地點:近史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主講人: 張哲嘉教授(本所副研究員)


主辦單位:中研院近史所





 


 





http://www.mh.sinica.edu.tw/UcEvent00_Detail.aspx?eventID=307&tableName=Event&tmid=21&mid=5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本書終於出了,我上次聽到要出版,應該是5年前吧, 祖教授的立場,應該還是比較站在抨擊中醫的立場吧。




 




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




 




作者:祖述憲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20120901




 




內容簡介:




    當細菌之父巴斯德發現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疾病的成因和面貌也慢慢浮現在世人眼前。而人類社會既有的「醫療行為」因此受到刺激和改變,你我所熟知的「現代醫學」也因而誕生。「現代醫學」在清末民初之際到了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此時西方的新知識紛紛在華萌芽,當時中國的有識之士也不斷自省中華固有的文化。於是醫療的領域出現「舊醫」、「新醫」的新舊論戰或是「廢醫存藥」的折衷概念……本書將帶領您重溫那個學科爭鳴時代精闢的醫療評述,感受他們妙語如珠的文字魅力。




作者:




祖述憲




  安徽桐城人,1935年生,安徽醫科大學流行病學與社會醫學 榮退 教授。專業研究領域為傳染病流行病學、醫療預防措施的評價以及公共衛生問題,業餘興趣為醫學史研究。




序:




    編選本書的目的,一是可以作為研究中國醫學史和文化史的文本;二是可供醫界同道和愛好者的欣賞。這些學者的文字犀利,妙語連珠,突顯出他們的睿智和遠見卓識,以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對人的關懷。讀者可以從中得到啟迪,提升對醫學的辨別力和科學的鑒賞力。




   本書所選的論醫文字基本上都是自晚清至民國時期所造就的學者,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的著作。限於篇幅,所選錄的文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者次序的編排則按照作者的出生年月。




目錄:




前 言

第一篇 晚清學者

曾國藩

俞 樾

李鴻章

薛福成

吳汝綸

鄭觀應

嚴 復

第二篇 民國以後學者

蔡元培

章太炎

梁啟超

陳獨秀

魯 迅

呂思勉

周作人

蔣夢麟

丁文江

胡 適

陶行知

林語堂

傅斯年

毛子水

梁漱溟

馮友蘭

錢鍾書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f_id=00310129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構秦漢醫學圖像





系列名:醫學史通識叢書





作 者:廖育群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2/07/01





 





編輯推薦:





廖育群所著的《重構秦漢醫學圖像》一方麵包括深入醫學知識史內部的專題研究;另一方面則是在此基礎上,重構了一個整體圖像。各個專題研究說了些什麼,需要讀者耐下心來閱讀本書的下半部分專題篇。本書適於醫學史研究者以及對中醫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內容簡介:





秦漢醫學在中國傳統醫學發展過程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自1973年湖南馬王堆出土大量漢代醫學著作以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發現,使得重構秦漢醫學史成為可能。但由於學者不自覺的遵古心態以及戴著科學的有色眼鏡,有關這一時期的醫學史的研究並未出現重構跡象。廖育群所著的《重構秦漢醫學圖像》通過對今本《黃帝內經》等中國傳統醫學經典以及馬王堆出土醫學著作的研究,重新刻畫了秦漢醫學史的概貌,指出東漢時期醫學在理論方面的很多發展變化——更接近於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中醫。同時也指出:要想真正全面地重構秦漢醫學史,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重構秦漢醫學圖像》適於醫學史研究者以及對中醫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廖育群1953年生,B型血、處女座,祖籍湖北興山。從小喜歡養魚種花,最討厭的課就是歷史!文革時期做工務農,恢復高考時就讀於北京第二醫學院中醫系,畢業後入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純屬意外步入科學史研究。從未受過任何史學訓練,也不尊奉權威之言、書本之訓,隨心所欲寫文章,同道謂之另類1996年晉升研究員,主要從事醫學史研究,著有《岐黃醫道》、《醫者意也》、《阿輸吠陀一一印度傳統醫學》、《遠眺皇漢醫學》​​等。所論多出炒菜做飯時,或躺在地板上想想某事的來龍去脈應該如何——沒有最基本科學知識的古人會怎樣思考問題、認識自然、構建理論?有所頓悟後再去查閱文獻、理解文字的本意。後因兼任行政職務,視角始從知識內史轉向關注社會。













目錄:





上篇——總論

第一章近乎空白:難於想像的漢代醫學荒蕪之像


一秦漢醫學的一般圖像


二人為營造的超前發展


第二章秦多良醫、漢承秦制:漢代醫學的繼承問題


一秦國簡史


二秦國文化


三秦國醫學


第三章東西有別:對於六國醫學知識的繼承問題


一東方文化


二東方之醫


三南方文化


四南方之醫


第四章創新發展:兩漢不同時期的各種表現形式


一西漢之初的空白時期


二王國之盛,家學分散成長


三知識匯集,統一異說


四東漢之驕,不待雙子


第五章先秦、兩漢醫學發展的動力分析


一先秦時期的動力缺如


二漢代的情況


第六章外來文化的影響


一雙馬神的足跡


二西王母的形象之變


三婆羅門教、佛教人秦


四蛛絲馬跡,欲說還休


第七章從專題研究到整體圖像的構建


一重構的核心:今本《黃帝內經》的成書時代


二超越故事”——扁鵲學術鉤沉


三至關重要的新史料——馬王堆醫書


四貫穿兩漢,始知東漢之重


五理論研究


六運氣學說


七養生之道


第八章討論


一走下神壇的《黃帝內經》


二心理需求的學術偶像


三秦漢醫學史的主流與傳統


四醫學理論中的無解之謎


下篇——專題


第九章今本《黃帝內經》研究


一《黃帝內經》與今本《黃帝內經》


二問答關係與內容的分析


三《素問》、《靈樞》內容的古近之分


四今本《黃帝內經》的成書時代


第十章扁鵲脈學研究


扁鵲脈法之考證


二扁鵲脈學的內容分析


三五色診病與決死生


四經脈學說的形成


第十一章《難經》醫學理論的時代特徵


一作者與時代考證


二醫學理論的變化


三後世羼入文字的時代特徵


第十二章本草之學成立的前與後


一本草之名的出現


二早期的本草著作


三《吳普本草》與八家之說


四《神農本草經》


五陶弘景的本草著作


第十三章傷寒舊論與溫病新學


一傷寒與溫病之名義源流


二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


三溫病學派


四傷寒與溫病之歷史條件的異同


第十四章基礎理論的建立與形態認知(解剖)的關係


一關於膽的功能與奇恆之腑


三焦與解剖學的關係


三代謝理論


的概念



第十五章關於循環與呼吸的生理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國古代醫學不知心臟跳動


三以胃為中心的循環體系


四動脈一脈動


五對於呼吸的認識


六討論


第十六章陰陽學說


一陰陽家及其學說旨要


二醫學中陰陽循環、對立的不同表現


三醫學中的特例:三陰三陽


四醫學與易學


第十七章脈診方法的發展與演變


一脈症法


二古脈法


三脈像法


第十八章秦漢之際針灸療法理論的建立


一針灸療法的早期狀況


二理論化進程及其評價


三腧穴的發展


第十九章運氣學說


一運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二運氣學說的形成與演變


三科學與玄學——兩種錯誤的解釋


第二十章《陰陽十一脈灸經》研究


一命名與治則


是動所產病的意義


三經脈數目與數術觀念


四經絡學說體系的特殊性


第二十一章新出土文獻研究之二:咒禁療法


一禁療法在醫學中的地位


二咒禁療法的作用力與轉移方式


三咒禁療法與宗教


第二十二章《五十二病方》與早期的內服藥劑型


一何謂湯液


湯液的藥用原理


湯液的製作方法


四內服藥劑型的演變


第二十三章道家思想與養生學的關係


一道家生命觀


二道家本旨與養生


養形之術



四道家學術思想的演變


五道家社會地位演變的影響


六養生與醫學


房中之術



結語回報良師機遇


引用文獻





 





 





http://www.waterlike.com.tw/bookdata.asp?NO=R 22C 12A 00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轉貼一則 姜學豪 博士提供的訊息。





As a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I'm happy to
announce the CFP:




Call For Papers

TSQ: Transgender Studies Quarterly 1:2

Decolonizing the Transgender Imaginary



What would it mean to “decolonize the transgender
imaginary?”




Popular narratives about transgender communities,
identities, and practices outside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often imagine
non-Western locales as either idyllic havens of traditional acceptance towards
gender diversity, or else as backward places in which trans people, like gays
and lesbians (both Euro-American constructs) are universally shunned and hated.
In both schemes, the non-West forms a premodern backdrop for the civilizing,
tolerant liberalism of a homonationalist or trans-normative modernity. All the
while, trans people and nonbinary gender systems find ways to survive, live and
thrive. In these existences, we find important challenges and negotiations to
localized discourses of modernity. A transnational transgender rights movement,
at times sited in the global south, has taken shape over the last decade,
enabled by new media technologies that are as symbolic of late capitalist
industrial modernity as are the body technologies of changing sex. Together,
these contradictory flows form a transnational transgender imaginary. Who are
the players in this transnational transgender imaginary? What is at stake in
such representational struggles? How does imagining globally networked
communities of trans people interact with already-existing global flows: post-
and neo-colonialism; global capital; immigration; diaspora; refuge and asylum
seeking; global labor flows such as sex work or care work, and leisure travel?




Trans and queer of color scholarship has already begun
to critique the homonationalism within emergent forms of “trans-normative”
citizenship in many locations. And yet the very terms “trans of color” and
“queer of color” signify, for some, a concern with the racial economies of the U.S. How do
these optics and critiques work in a transnational context? How might such
critique inform international NGO funding or human rights activism? How do
“trans of color” and “queer of color” signify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continents, regions, and locales? How are issues of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translation to be addressed from a decolonizing perspective?




Multiple perspectives within and without queer studies
about the “queer globe” have addressed similar questions for some time.
Transnational queer scholarship comments on, and often participates in, a transnational
LGBT justice movement. Much of the existing scholarship on transnational
gender-variant social practices has appeared in the context of queer
anthropology. While this cross-cultural work has made crit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ories of how sexual and gender non-normativities emerge in relation to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flows, it also often assumes “homosexuality” as the
default category of analysis within which gender-variance is subsumed. This
raises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epistemological investments that
contemporary Anglophone queer and transgender studies have in the categorical
(dis)articulations of gender, identity, and sexuality.




We seek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 assumptions operating
in much of this cross-cultural work that both biological sex and the categories
“man” and “woman” are stable and self-evident across time, space, and culture,
resulting in homosexuality being privileged as the essential framework in which
to categorize sex and gender. These conceptual operations impose an Anglophone,
modern, and western interpretive schema on historically colonized parts of the
world. How might a transgender focus alter, sharpen, critique or inform such
scholarship? Conversely, when scholars, activists, and funding bodies use the
term “transgender” as an umbrella for local or regional categories indexing sex
and gender diversity, we risk making a similar imperialist move. How might
emphasizing a transgender studies perspective do more than simply offer “trans”
as a better alternative to “homo,” and instead find new ways to encounter the
global diversity of embodied subjectivities? How might transgender studies
contribute to the decolonization of the sex and gendered imaginaries through
which we grasp a world of difference?




Fram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transgender studies
journal based in North America , this special
issue itself is implicated in the colonialism of the North American academy.
How do we decolonize our own ways of thinking transgender? How do we decolonize
transgender studies itself?




We invite proposals for scholarly essays that address
these and similar issues. Potential topics might include transgender studies in
relation to:




• multiple, geographically disparate modernities

• trans as a site of racial, class, anticolonial
struggle


• indigenous studies and settler colonialism

• decolonizing transgender studies

• trans of color critique

• critiques of cross-cultural analysis

• whiteness

• anthropology

• transgender necropolitics

• transnationality

• the "third gender" debate

• transnational violence, transphobia, and responses to
“hate crimes”


• ethnographic methods

• global trans movements

• the uses of “transgender” in NGO’s and the academy

• trans studies from the global south

• south-south dialogues

• global trafficking and sex work

•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belonging

• global migration

• trans inclusion within queer anthropology

• the innocence of difference and trans studies
globally


• challenges in circulation/use of transposing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 local categories and vocabularies of trans survival
and existence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please submit an
article by Feb. 1st, 2013 to tsqjournal@gmail.com. Include a brief bio, your
name, postal address, email, and any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 Final revisions
will be due by May 201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ofessor Janet Browne 來台系列活動


































Chair, Aramont Professor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科學史系主任)

Fellow,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Corresponding Fellow, British Academy
(英國學術院通訊院士)




◎ Keynote Speech



Chair: Dr. Shang-Jen Li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Speaker: Prof. Janet Browne(History of Science Department, Harvard University )

Topic: Rethinking the Darwinian Revolution: the History of Biology in
Anglo-American Cul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時 間:1121日 (週三)下午2:00-3:30

地 點:本所研究大樓704會議室




 



◎ “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Biology and Medicine” Workshop



Chair: Dr. Ku-Ming (Kevin) Chang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Respondent: Prof. Janet Browne (History of Science Department, Harvard University )



1. Speaker: Dr. Heng-An Chen (Associate Prof.
and Department Chair,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opic: "Evolution”
in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and History
Textbooks: 1964-2008



2. Speaker: Dr. Yu-Chuan Wu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Cardinal Tien
Hospital )

Topic: A Disorder of Ki? Psychotherapies for Neurasthenia in Japan ,
1890-1945



3. Speaker: Dr. Sean Hsiang-Lin Lei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
Academia Sinica)

Topic: Qi-Transformation and the Steam Engine: The Incorporation of Western
Anatomy and Re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Body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Medicine

時 間:1121日 (週三)下午4:00-5:30

地 點:本所研究大樓704會議室




合辦單位:國科會、史語所人類學門、「世界史研究室」「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醫療的物質文化」先期計畫



 



http://www.ihp.sinica.edu.tw/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ternational
Workshop




“National
History and Global History in the East Asian Context:




Newly
Attempts by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February
24-25, 2012, Naha




 




 




Organizers




1) 
Research Grant of Prof. IIJIMA by the Grant-in-Ai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by the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JSPS), Tokyo




2)  Environmental History Group,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 Shanghai




3)  Environmental History Group,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4) Asian Society
for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ASSHM), Tokyo




 




Program




February 24




 




13:00-13:10     Opening
Address: IIJIMA Wataru ( Aoyama Gakuin University ,
Tokyo )




 




Session
1
 (13:15-14:45)




Chair: LI
Yushang (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
China )




 




13:15-13:45     LIN Zhenglu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postdoctoral
fellow, Changhua
)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Law in Colonial Taiwan




13:45-14:15    Shen Jiashan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Taipei )




The study of Taiwan ’s human
vaccines system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14:15-14:45    ODA
Toshika (Waseda University, Tokyo)




Missionary Medicine in Modern Korea :
Medicine,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14:45-15:15    Coffee
Break




 




Special
Lecture
 (15:15-16:45)




15:15-16:45




Chair: IIJIMA Wataru




Lecturer:




Prof. Christian Oberländer (Martin Luther University
of Halle - Wittenberg ,
Halle )




 “to be arranged”




 




 




February 25




Session
2
 (9:00-10:00)




Chair: LIU
Shiyung

(Academia Sinica, Taipei )




 




9:00-9:30    CHEN Tzuchu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postdoctoral
fellow, Changhua)




Continuing with the Past and Opening up the Future: Tseng-Wen Reservoi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 Taiwan




9:30-10:00    WU Zhaozo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Changhua )




Eight Views of Taiwan
Ballot in 1927 and its Amazing Result of 360 million votes




 




10:00-10:30    Coffee
Break




 




Session
3
 (10:30-11:30)




Chair: ICHIKAWA Tomo (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
Shanghai )




 




10:30-11:00    Daniel W.L.
WONG (Waseda University, Tokyo)




“Goto-Shinpei
on Religion: Self-reflections in his later years”




11:00-11:30    Motomura Ikue (Aoyama Gakuin University, Tokyo)




“Migrant Workers from
Okinawa to Colonial Taiwan :
The Case Study of Miyakojima”




 




11:30-13:00    Lunch
time




 




Session
4
 (13:15-14:45)




Chair: KU
Yawen (Academia Sinica, Taipei )




 




13:15-13:45    TSUCHIYA
Yuko (Chuo University, Tokyo)




“Palace Physicians during the Ming and Joseon Dynasties in
the 17th century”




13:45-14:15   GU Weifa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The Epidemic
History of Schistosomiasis in Yujiang County , in Jiangxi
Province




14:15-14:45     CHE Qun (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
Shanghai )




“Research on Schistosomiasis Epidemic and
Schistosomiasis-related Population Decrease, a Case Study of Yuanjiang (
沅江)
County, Hunan (
湖南) Province”




 




15:00-16:00     General
Discussion (Chair: ICHIKAWA
Tomo)




16:00-16:10      
Closing Address: LIU Shiyung (Academia Sinica, Taipei )




 




 




February 26




 




10:00-16:00   Excursion




Destination:




Okinawa Prefectural Archives (沖縄県公文書館)




Okinawa Prefectural Peace Memorial Museum (沖縄県平和祈念資料館)




 




 




 




Venue: Naha: 沖縄県青年会館 (http://www.okiseikan.or.jp/new/page.php?7)




Language: English




For
further details and question
,




Please contact




IIJIMA Wataru (iijimaw@gmail.com) and ICHIKAWA Tomo
(t-ichikawa@sjtu.edu.cn)




 




 




訊息:http://history.sjtu.edu.cn/show.asp?id=19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術演講公告




題目

Title




氣與中國傳統醫學






Speaker




王唯工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




時間

Time & Date




1011127 () 14:00–16:00

Nov 27, 2012(Tue) 14:00–16:00








地點

Venue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645(六樓)

Room 645 ( 6F )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備註

Note




歡迎有興趣的老師、學生、研究助理前來聆聽






承辦單位

Contact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台北市立農街21551






聯絡電話Telephone




(02) 28201999 6351 (翁芸芳 研究員)





 




http://www.nricm.edu.tw/files/13-1000-4526.php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研院 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 專題演講




 




題目:成癮現象與成癮者--1930年代芝加哥社會學派的成癮研究



講者:陳嘉新 助理教授(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地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時間:1130()14:00




 




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




 




聯絡人




鄭宛鈞 02-27898124 hygiene@gate.sinica.edu.tw




 


 




http://www.rchss.sinica.edu.tw/hygiene/app/news.php?Sn=76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文化與社會」工作坊演講系列(五)




健美民國--氣血、腺體與荷爾蒙療法的匯通史




演講者:皮國立 老師(中原大學通識中心)

日期: 2012-11-06 星期二
1210-1400

地點:長庚大學第二醫學大樓3 醫學系會議室(系辦公室內)

報名方式: xiaoandy25@hotmail.com,分機5690 蕭仁傑助理

※ 備有中餐,敬請事先報名,方便準備資料與餐點。




 




http://med2.cgu.edu.tw/files/14-1006-20226,r34-1.php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福島的核電政策與健康風險」國際研討會

Nuclear Policies and Health Concern in Taiwan and China after
Fukushima




會議日期:2012119()






會議地點:中央研究院 基因體研究中心 一樓演講廳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衛生史計畫




     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台北分部(CEFC Taipei)




     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協辦單位: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報名表
請上原網下載











注意事項:1.報名截止日期:101116 中午1200 額滿提前截止




     2.不接受現場報名




     3.因本次會議場地座位有限,故錄取人員以相關領域人士




      為優先,錄取名單將於會議前2天公告於網頁。






聯絡人




鄭宛鈞 02-27898124
hygiene@gate.sinica.edu.tw

蘇威任 02-27898134
cefc@gate.sinica.edu.tw




 




http://www.rchss.sinica.edu.tw/hygiene/app/news.php?Sn=76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ood Safety and Biosecurity : the case of Avian Flu”–
衛生史計畫專題演講




20121026星期五,14H00,中研院人社中心




時間20121026(週五), 14:0016:00




地點:中研院人社中心B202會議室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社中心衛生史研究計畫/法國近代中國研究中心臺北分部




 




聯絡人:鄭宛鈞 02-27898124 / hygiene@gate.si nica.edu.tw




Catégories
: 人文社會科學, 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 研討會




 




 




http://www.voila.tw/sciences/ 2012/10/08 /%E8%A1%9B%E7%94% 9F %E5% 8F %B2%E8%A8%88%E7%95%AB%E5%B0%88%E9%A1% 8C %E6%BC%94%E8%AC%9B/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 謝黃文儀 博士提供的會議訊息,對女性身體醫療史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CFP: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bortion*



An edited collection by Tracy Penny
Light and Shannon Stettner








Women's bodies have always been sites of
struggle--over meanings and for


control. The most polarizing conflicts
involve women's reproductive


autonomy. Around the world women
continue to fight for or to retain hard


won abortion rights. Women's experiences
with abortion are contested by


and between the medical establishment,
the state, churches, the media, and


activists. Further complicating these
conflicts are issues of race, class,


gender, and heteronormativity. This
collection seeks to publish works on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abortion
worldwide. We invite theoretical,


country-specific, and transnational
comparative pieces.






Topics may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Shifting (historical/political)
meanings of abortion




-The place of women in abortion
politics/history




-Historical constructions of the fetus



-'Pro-choice' and 'pro-life' activism



-Reproductive justice movement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abortion
politics




- The role 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 in
abortion politics




-The influence of medical advancements
on abortion politics/history




-Abortion and sexuality





Please submit abstracts of no more than
300 words and a one-page CV to


Tracy Penny Light at abortionpolitics@gmail.com. Article abstracts due

November 30, 2012.



Tracy Penny Light is Director of Women's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exuality,
Marriage, and Family


Studies and History departments at St. Jerome 's University ( University of

Waterloo ). Her
research explores the medical discourse on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er


forthcoming book, _Shifting Interests:
The Medical Discourse on Abortion


in English Canada, 1850-1969_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explores the


ways that the medical profession has
understood abortion practices in the


past. She has published articles on
masculinity and the feminine ideal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on
developing historical thinking


in students. She is also co-editing two
forthcoming books: _Bodily


Subjects: Essays on Gender and Health,
1800-2000_ (with Wendy Mitchinson


and Barbara Brookes) and a book on
feminist pedagogy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 Jane Nicholas and Renee Bondy).







Shannon Stettner recently defended her dissertation,
*Women and Abortion in


English Canada: Public Debate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1959-1970*, at


York University and is under contract to revise the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The book explores women?s


contributions to the abortion law reform
debate of the decade. She has


published in the *Canadian Bulletin of
Medical History* and is currently


editing a volume of abortion narratives
and think pieces entitled *Voices


on Choice(s): Reflections on Abortion in
Canada *.




Tracy Penny
Light


University of Waterloo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與性別、醫療和科技史有關之訊息。





 








中研院民族所「醫療人類學研究群」演講活動





 





題目:「潘光旦與近代中國優生學」





講者:鐘月 岑 教授(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2319會議室





時間:112()14:30





主辦單位:中研院民族所「醫療人類學研究群」





聯絡人:洪啟明
02-26523474
qiming1234@gate.sinica.edu.tw





以下是鐘教授提供的演講簡介,請大家參考:





梁啟超的學生潘光旦(1899-1967)就優生學這一主題發表大量文章而被視為具代表性的優生學家。由於他在1913年的一次運動傷害中因缺乏適當的醫療照護而失去一條腿,之後又於1922年留學美國,刻骨銘心地經歷了種族階序(racial hierarchy)與身體殘疾(disability)的雙重敏感的文化體驗而成為他研究優生學的動力。他在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取得動物學與遺傳學的學士學位,之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跟隨Charles Davenport攻讀碩士,他也在紐約長島上的優生學檔案局(Eugenics
Record Office)
以及Davenport設在冷泉港的實驗基地實習過幾個暑假。他在1924年成立優生學會,但是參與的會員很少,不久就不了了之。1926年他回到中國推行他的優生學理念和社會運動。根據我幾年前訪談潘光旦的女兒潘乃穆的說法,潘光旦在留美期間成為基督徒,並且獲得YMCA基督教青年協會的資助成立學會,這個支持維繫到他1931年到1932年設立的《優生》《優生月刊》,隨著期刊的夭折,他也就與基督教漸行漸遠。之後1932年四月他隨即又創設另外一個優生期刊名曰《華年》,是「促華族達成年」的簡稱。據潘乃穆回憶,這些期刊的稿件和出版基本上是靠著潘光旦的獨立作業和師友同事學生的支持,素有名望的社會學家陳達、吳澤霖和費孝通即是。潘也是當時雜誌期,如《學燈》、《時事新報》、《觀察》、《科學》的編輯或撰稿者,這是他的文集《潘光旦文集》約有六百萬字之多的原因。





呂文浩,2012,《五四啟蒙思想的延續與反思:潘光旦社會思想研究》,臺北市 : 秀威資訊科技。





呂文浩,2009,《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福州 : 福建教育出版社。





Chung, Yuehtsen
Juliette. 2002. Struggle for National Survival: Eugenics in Sino-Japanese
Contexts, 1896-1945. London :
Routledge.





 





 





http://www.taiwananthro.org.tw/forum/1/96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我覺得台灣也應該來辦類似這種全國性的史學論文評選,對後進者絕對是一種鼓勵。我知道現在有類似的,但僅止於學會和區域舉辦的發表會,但有時論題範圍各玩各的,大家各有山頭,不過提供研究生跨過畢業門檻的一種工具而已,缺少一種整體性的發展視角,以致「台灣史界」的成果沒有辦法團結,形成更好的影響力(台灣的史學發展特色在哪裡?)以致於歷史學的影響力無法有一種整體力量的展現,推出好的成果,讓其他領域的人知道。另外,國家不重視歷史學,當然也是重要的原因,但我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改變。也許我是過度理想化了吧,供博友參考。




 




 




1999-2012(大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名單(歷史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12ddfb01012mug.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