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散文、隨筆、新聞 (1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19至臺中演講,非常感謝大象騎著那台歷史悠久的機車,載著我們兩個「重量級」乘客四界走,還致贈一篇他的大作:〈匯通式的轉折--論章太炎醫學思想的轉變〉《臺灣中醫醫學雜誌》10:3(2011.09)。我非常喜歡和大象聊天,因為他和我同樣關切民國中醫史的發展,他是醫生,從「內史」的角度來關懷中醫的發展,很多人會碰到兩個好朋友做得主題太像,而有芥蒂,我們則完全沒有問題,因為我們兩個即使用同樣的史料,所關心的問題、切入的視角和得出的結論,都有所不同,這也是我認為醫者和史家得天獨厚可以對話的前提。這次演講,主要對話的對象也是醫生,當然,我以史家的立場,還是希望講出一些歷史的趣味,希望讓來聽的醫生們感到有趣。


        這次演講的主題是「民國初年的中西醫邂逅從身體觀到細菌論」,我的基本假設是,近代中西醫在1840年後的匯通,主要是從身體觀的差異展開第一階段的對話,在此之後,整個解剖、生理學的觀點開始漸漸轉向西醫,很多傳統的內經》身體觀,漸漸被新的知識取代,發展到今日,一般中醫也已經不會特別強調以古典醫學為主體的生理學。不過,時間到了民國時期,進入第二波知識的匯通潮,主體是以微生物和氣的爭論以及它們背後所支撐起的治療方式上的論爭,在這個過程中,中醫並沒有如身體觀的匯通那般,大部分往西醫偏,而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版主的博士論文稱之為「再正典化」),中醫肯定了自己的治療學和疾病理論,穩住了以傷寒、溫病為主體的內科學知識,這兩段發展歷程是非常不同的兩條線。


        我非常感謝張永賢副院長、副校長邀請演講,他在會後還致贈他的新書《國際中醫藥針灸發展之路(續篇)(臺北:新醫藥出版社,2011)給我,張教授對中醫學術,特別是針灸的國際化發展相當有心,也對醫史文化相當有興趣。在他的書中,具有非常多有關醫療史的小文章,例如維薩留斯改變西醫(p576-587)、日本人山脇東洋《藏志》實作解剖(p464-470)、黃玉階的文章(p119-132)和關於孫中山的問題(p2-9)等等。張教授還從我談民初中醫對細菌論的看法中,引伸出許多感想,例如:「西醫常在錯誤中站立起來,而中醫的勇士太少,信徒較多。」其他來自張教授的鼓勵,也令我感激在心。另外,他還提供了一些文章,版主也將陸續貼出,供大家參考。


        回來之後,另一位同門學長和我通電話,感謝他也來抽空聽我演講。他和我聊了很多,在學業和生活上給我相當多的建議和經驗分享,當然也包括我們共同的話題,有關醫經醫史的研究發展問題,基本上,他對這們學科充滿使命感和高度的興趣,但有時卻又有著沉重的無力感,因為一般醫生只想看臨床實效、卻對醫經醫史沒有興趣。當然,我不意外,就像很多非歷史系的同學會問:唸歷史要幹嘛?即使他們的教授、院長,也會認為歷史課佔據了所謂的專業學分,而希望減少、甚至廢除歷史課。最終,喜歡歷史的人,才會認為歷史有用,歷史學的人文素養,本來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知識,它的趣味與體驗,不能用死的數字、時效指標來看。有時頗感到悲哀,現代學者不斷為SCI/SSCI忙碌,想把每一個下一代,製造成生產SCI/SSCI論文的機器人。司馬遷和希羅多德,不需要SCI/SSCI,曠世鉅作的產生,該指標與其訓練,不能發揮任何正面助益;吉朋的著作,既學術又暢銷,他絕對不知道SCI/SSCI是甚麼碗糕。哀我們所處的時代,人文大師時代之終焉,豈能不怪罪於SCI/SSCI乎?


    最後,也感謝加昇來載我,免去了我早起奔波之苦。


 


                                                                                                    

                                                                                                版主   2012/01/2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歷 史系博士班黃文儀小姐提供的訊息,特此致謝。她提供了今年美國歷史學會頒發的最佳獨立部落格獎,其位置在此:http://thechirurgeonsapprentice.com/


 


此部落格有相當多有關西方醫療、身體史觀的訊息,特別是外科史方面,貼出與眾師友分享。


 


例如:這張照片好像是「陰屍路」嗎?果然夠吸睛。這種關於死亡文化史的研究,在中國研究中好像比較少,是否大家都忌諱談論呢?出自Beyond the Grave: Concepts of Death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http://thechirurgeonsapprentice.com/ 2011/12/06 /beyond-the-grave-concepts-of-death-in-early-modern-england/)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田村藍水《人參耕作記》書影(1748








歷史與空間:非參不治,服必萬全︰清代的人參消費文化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訪問學人 蔣竹山





清代文人袁枚的《子不語》曾記載一則詐騙人參的故事。事情發生在京城一間頗具規模的張廣號人參舖,一位少年騎馬背著一袋銀子到人參舖,他首先拿出一百銀子給人參舖做樣子,而後慢慢查看幾包人參,對店老闆說:「我的主人個性很挑剔,買的人參若是不合他的意思,肯定會挨罵,我又不善於挑選人參,是否能將這一百銀子做抵押,派有經驗的伙計多帶些上等人參和我一起到我主人那去,任他自己挑選,可以嗎?」參舖主人考慮後,答應了他的請求,遂派了店裡的一位老伙計背著數斤人參和那人一起去。臨走時,還囑咐說:「小心謹慎地帶著人參。」兩人進入東華門後,來到一座大府第,少年和老伙計一起上樓。樓上的主人眉清目秀,身著貂皮裘服,帽子頂上鑲有藍寶石,一副病容狀地依靠在床上,看著背著人參的老伙計說:「你帶來的人參真的是遼東大山頂上出產的嗎?」老伙計答說:「是的」。旁邊兩家僮將人參捧上,逐包打開檢查,說的都是行話,顯現出對行情相當了解的模樣,就在檢驗時,門外忽然一陣喧鬧,有個客人急進屋內,主人慌忙地命侍者下樓,要他告訴客人說他病了不能會客,接著低聲對人參舖的伙計說:「這人是來向我借錢的,絕不能讓他上樓。他上樓見我有能力買參,那我就沒法對他說我沒錢了。」正當樓下客人吵鬧嚷著要上樓時,主人慌張地低聲對參店伙計說:「快把人參藏起來,不要讓樓下客人撞見,床下的竹箱子可以藏參。」主人邊說邊把銅鎖和鑰匙交給伙計,就叫伙計坐在箱子上守護著人參,下樓去應付客人,就在他假裝下樓應付客人的過程中,箱子裡的人參早就讓僕人從挖空的樓板偷走了。





這則故事可以反映幾個實際的社會現象。首先是該書出版的年代正是人參價格飆漲最快的乾隆時期;其次是遼參已成為民間購買貴重人參的首選;第三是人參已成昂貴的奢侈性消費,常與貂皮和寶石等富貴商品一起列名。十九世紀初的一本人參專書如此描述人參的價格變化:「康熙初年到蘇之參,連泡丁及參鬚等共計有幾二百擔,每斤只四、五十,歷年來出數日少,而價日昂,延至雍正九年,統參價長至二百,繼至乾隆九年秋,統參至六百有零,十九年分價抵千金,由此有長無跌,比年來,尋至千六百七百不等,迄今遂長至二千以外。」很明顯地,從康熙朝到嘉慶朝,人參的價格漲了十幾倍。人參的價格為何會在乾嘉朝暴漲,這與清代江南的溫補文化有密切的關係,人們對人參的重新認識可以從許多醫書得到體現,同時人參專書的出現亦是一種指標。醫療習慣的改變對於人參的需求量是一大刺激。這樣的需求或許就反映在乾隆朝至嘉慶朝的人參價格上。





清代自乾隆年間以來,醫書中出現了相當多討論人參的醫論,這些人參論的出現與江南社會好用補藥的文化也息息相關。乾隆二十二年(1757),徐靈胎的一篇《人參論》相當詳實的反映了當時社會好用人參的風氣。這篇人參論當中,反映幾個乾隆時江南社會服用人參補藥的特色。首先,當時普遍有個觀念是價錢貴的藥才是良藥,價低的藥為劣藥。社會大眾普遍喜歡補藥,而不喜攻劑,所以即使是服人參而死,病家都會認為醫者已經盡職,人子已經盡孝,這已是命中注定,所以不會有遺憾。假若是服用攻劑而死,即使是用藥沒有錯誤,病家反而會責怪醫者。在此風氣下,因此一般醫家為了要躲避刑責,通常會開立人參當作藥方。其次,一般民眾都認為人參是藥中之王,有特殊療效,又因為相當貴重,所以深信必定能挽回性命。由於人參價格飆漲,連小康之家服用過人參二、三,都可能會耗盡家產。其三,這種醫者輕易開立人參的風氣,輕者造成家庭經濟情況不佳,重者則是棺殮俱無,賣妻鬻子,全家覆沒。最後,徐靈胎認為醫者的責任相當重要,即使誤診都情有可原,但害人家庭破產,則罪狀甚於盜賊。他呼籲千萬不要過於相信人參是起死回生之藥,一有病就服用。醫者必須審慎評估患者病情,若純粹是虛寒體質,非參不治,服必萬全的話,才服用人參。還有必須考量病家經濟條件,才開立人參,這樣才不至於死生無靠。





清代的人參消費最具特色的在於人參專書的出現。它反映人參消費此時已經進入一種品牌化階段。不僅清代中國在此時出現人參專書,就連朝鮮及日本亦有同樣現象。這些東亞國家的人參流通及消費與中國的關係緊密,其喜好多少受中國人參市場消費風格的影響。例如此時中國出現有《人參譜》、《人參考》及《參譜》,同時期的日本則有《和漢人參考》、《人參耕作記》等書籍。這些人參專書塑造了幾個重要的人參品牌:鳳凰城、船廠及臺貨,當時人認為這三個地方的人參才算是地道人參,這與日後高麗參成為消費大宗的習慣有極大差別。





《參譜》就記載中國的人參消費區可分為三大區塊。銷路最好的地區是兩浙,其次是江南和江西,第三是三楚、兩粵及八閩。此外,直隸地區就屬北京;至於太行山左的太原、山右的濟南都算是人參消費漸拓展地區。有些地區則對人參完全沒有興趣,例如雲貴、川陝、中州等地,曾經有參商帶人參到這幾個地方販售,卻只能在官府衙署中交易,而購買者大多是來自江浙地區的人。人參之中,最劣質的稱為鑲鳳、白熟、泡丁、鬚蘆等,這些人參大多銷往日本;
中國周邊的南洋各國中除了安南喜歡食用人參外,其他如暹羅、大泥、呂宋、呷喇叭及馬辰諸國皆不用人參。人參專書也介紹了各地區人參品種的喜好程度的差異。以浙江為例,該省銷參量最高的地方是塘西。新市及蕭山兩地喜愛大而光的人參,文矮者不拘。海寧、平湖、嘉興、硤石等處只銷光熟品種的人參。江南的松江、毘陵諸郡縣只賣光熟的人參。淮揚地區的銷售則需靠鹽商,由於鹽商專事奢侈,所挑的人參必選大枝人參,但帶皮的也不排斥。閩中地區的興化府雖屬化外之地,但卻喜好光頂熟參。至於寧波、紹興的銷量頗大,卻只進低質品,不但糙癟可行,而且色黑者亦可接受。三楚、八閩、兩廣及江右地區嫌熟參多油,所銷的人參反大多是糙參。蘇州則是當時所有人參的匯集地。





由於清代中葉的人參價格過高,所以假參充斥。清代小說常見這種商家販賣接合人參的例子。《紅樓夢》描寫鳳姐患病時,王夫人命大夫每日診脈開藥,需用上等人參二,王夫人在府內只找到一大包鬚末,沒有一枝完整的人參,只好問賈母,賈母命鴛鴦取出當日剩的,發現有一大包,皆是手指頭粗細不等的人參,就秤了二給王夫人,王夫人叫給周瑞家的拿去,命小廝送至醫生家,結果醫生託周瑞家的轉告:「那一包人參,固然是上好的,只是年代太陳,這東西比別的卻不同,憑是怎麼好的,只過一百年後,就自己成了灰了,如今這個雖未成灰,然已成了糟朽爛木,也沒有力量的了,請太太收了這個,倒不拘粗細,多少再換些新的纔好。」王太太聽了,低頭不語,半日才說,這沒辦法了,只好去買二來罷!當周正要出去時,在座的寶釵笑道:「姨娘且住,如今外頭人參都沒有好的,雖有全枝,他們也必截做兩三段,鑲嵌上蘆泡鬚枝,攙勻了好賣,看不得粗細。」最後是寶釵家裡多花了一些銀,託伙計去參行買了二的原枝人參。由此可見,人參是清代富貴之家日常的必備藥品,所藏的多是參膏蘆鬚,全枝上等人參已較難取得,一般需要上等人參必須要透過特殊管道才能從參行購得。





人參的藥用文化在中國雖不是起於清代,但由於清代特殊的產地品種及運銷方式,再加上江南溫補文化的影響,人參的消費文化可說是歷來最為特殊的。透過人參消費史的研究,我們不僅可以探討清代歷史發展的特性,還可以了解清中葉以來,東亞間的物質文化交流。





(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http://paper.wenweipo.com
[ 2012-01-15 ]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15 /OT1201150001.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老胡編輯是我在南開認識的朋友,為人豪爽、熱情。前日寄來《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出版的消息,這部書的編輯花了他一年多的時間。研究清史最重要的資料就是檔案,但是目前滿文檔案的解讀頗有困難,會的人也不多。所以各類滿文檔案的翻譯出版,就成了研究清史的基礎工作。另外,在《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中可見的醫療史資料,主要就是滿人最畏懼的天花和遊牧民族最擔心的牛馬瘟疫,檔案中似乎顯示,動物疫情與人類的疫情有相互傳染的態勢,這在中原漢人的資料內似乎極為少見。當然,該檔案最重要的資料絕對不僅止於醫療、疾病的面向而已,其他的重要性自不待版主多言,以下就轉貼編輯的介紹與戴逸的總序,給大家參考參考吧。


 


 


 


宮廷密檔  史料瑰寶


     ——評《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



 


胡寶亮 撰寫


 



    

 清朝統治中國近三百年時間,留下了汗牛充棟的檔案史料。第一歷史檔案館現存明清檔案1000余萬件,其中五分之一數量為滿文檔案。此部分滿文檔案涉及清朝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對研究清朝歷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滿文寄信檔就是其中一種。


    寄信檔系寄信上諭檔的簡稱,是清代軍機處專門抄載寄信上諭的重要檔簿。上諭,又稱諭旨,一般是指皇帝的命令和指示,是清代皇帝發佈日常政令的通稱,有滿文與漢文兩種。上諭以文書的形式頒發,便形成了上諭文書,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行政約束力。清政府中央機關將上諭文書抄錄成冊,存案備查,形成了各種上諭檔簿,如內閣的上諭檔、諭祭檔,內務府的上傳檔,軍機處的上諭檔、寄信檔、電寄檔,等等。這些上諭檔簿為清史研究提供了系統而真實的清帝上諭。滿文寄信檔是從軍機處滿文上諭檔中分離出來的一種重要檔簿。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軍機處滿文寄信檔存有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朝本。此次,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研究人員從中選擇了乾隆一朝的滿文寄信檔進行翻譯、出版,定名為《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並被收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檔案叢刊》。本書收錄了乾隆十五年至二十一年,二十六年至六十年的滿文寄信上諭4289件,加上附件22件,共計4311件,並將其全部翻譯為漢文,譯文部分約200萬字。這部《譯編》共24冊,第一冊為總目錄,其他各冊為滿漢合璧形式,前半部分為影印的滿文,後半部分為排印的對應譯文。本書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滿文部專家王小紅、關孝廉主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清史專家杜家驥作序,湖南嶽麓書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


 關於檔案史料的價值,著名明清史專家鄭天挺先生曾經指出:“歷史檔案在史料中不容忽視,應該把它放在歷史研究的最高地位,就是說;離開了歷史檔案無法研究歷史。靠傳說、靠記錄流傳下來,如無旁證都不盡可信。歷史檔案是原始資料的原始資料,應該占最高地位。” 這部《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正是一種史料價值高且稀見的檔案彙編。滿文寄信檔是以滿文記載事關這些領域各種事件之密寄上諭專檔。通過皇帝的密寄諭旨,既可以清晰地瞭解眾多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進程,又有助於瞭解清朝皇帝政務決策過程及心理狀態,真實地反映了皇帝面對各種事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通過寄信上諭中皇帝的密諭,也可窺知其性格與治國理念,誠為深入研究清史的最為真實、原始的第一手資料。


    由於滿文寄信檔所使用的語言是清代的“國語”,其記載多屬當朝密不宜宣之事,對乾隆朝的一些重要史事的記錄較之漢文史料更為詳細、真實,而且,滿文寄信檔不但抄載了寄信上諭,而且同時記載了寄信上諭發交情形,從中可以瞭解寄信上諭如何送交接奉之人,對研究清朝官僚系統的公文傳遞情況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其史料價值超過了漢文上諭;又因為寄信檔是歷史事件進行過程中形成的檔,是對事件最原始、最真實的記錄,反映了皇帝對某事前後的處理意見與態度,是根據某種需要而撰寫、編制的實錄、方略等官修史書所無法比擬的。因為滿文所發上諭內容多為機密不宜外傳的要務,所以即便在清朝亦未曾全部漢譯。清代為修方略,曾經選擇漢譯了其中的大約百分之三十左右,尚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密寄上諭從未面世。《清高宗實錄》等書收錄了一些諭旨,亦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且多為摘錄。此次《譯編》將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全部乾隆朝滿文寄信檔影印並翻譯,顯而易見,其具有彌足珍貴的史料價值。《譯編》內容非常豐富,涉及政治、軍事、民族、外交、宗教、經濟、文化、語言、風俗、疾疫、皇族事務、民間信仰等諸多方面。


    清史專家杜家驥先生在本書《序》中指出:“邊疆、民族事務以及邊疆地區與鄰國關係事務,構成了這部《譯編》內容的突出特點。”誠如斯言。乾隆朝是清代鼎盛時期,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和近代中國疆域確立的重要時期,西北、西南、東北的民族、邊疆問題成為國之要務。寄信檔中大部分內容,即是發與東北、西北、西南地區軍政長官(如盛京將軍、黑龍江將軍、吉林將軍、定邊左副將軍、烏裏雅蘇台將軍、伊犁將軍、烏魯木齊都統、西寧辦事大臣、駐藏辦事大臣等)以及少數民族王公貴族、宗教首領(如喀爾喀親王、吐魯番郡王、章嘉呼圖克圖、新疆各城伯克等)的廷寄。廷寄物件不乏乾隆朝重要人物,如尹繼善、兆惠、劉統勳、明瑞、阿桂、和珅、和琳、福康安、福長安、高晉、李侍堯、阿裏袞、英廉、舒赫德、溫福、海蘭察、國泰、勒爾謹、伊勒圖、成袞紮布、車布登紮布、拉旺多爾濟、桑齋多爾濟、蘊端多爾濟、額敏和卓等。從此亦可見這些寄信上諭的重要性。


    邊疆、民族事務方面,寄信檔涉及新疆地區的屯田與牧廠事務、遣犯問題、各民族關係,東北地區的私墾、參務問題,西藏與青海地區的宗教領袖入覲、呼畢勒罕確認問題,等等。


    對外關係方面,寄信檔涉及清朝與俄羅斯、中亞各國(哈薩克、巴達克山、愛烏罕、霍罕、布魯特、安集延等)、朝鮮、緬甸、安南、南掌、廓爾喀的關係。其中,反映與俄羅斯的邊界交涉、恰克圖貿易、逃人問題以及中亞各國使者入覲的內容頗多。


    除邊疆、民族事務與對外關係外,寄信檔亦涉及一些乾隆朝的重大事件,如烏什事變、明瑞征緬、土爾扈特部回歸、王倫起義、六世班禪入覲、蘇四十三起義、林爽文起義等,特別是烏什事變、明瑞征緬兩事,寄信檔有著系統、詳細的記錄,可反映事件的基本過程,更可補實錄、方略等之闕誤。內政方面,寄信檔有反映處理甘肅冒賑案、李侍堯貪污案、國泰貪污案的意見、措施等整頓吏治方面的內容,有製造文字獄(涉及胡中藻《堅磨生詩鈔》案、章知鄴獻詩案、王錫侯《字貫》案等)、查禁鳥槍、查禁八卦教等民間秘密宗教、查禁天主教、鎮壓新疆遣犯暴動等強化統治秩序的內容等。


    此外,寄信檔中還有祈雨祈晴儀式、祭祀河神、祭祀劉猛將軍及八蠟神、關帝崇拜、割辮案、滿族人及錫伯人改漢姓漢名、某地或某部族流行天花等記載,這些內容可為清代社會史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寄信檔所涉及的內容還有很多,筆者在此不一一贅述。下面舉兩三個引用寄信檔史料的例子,讓讀者對其具體內容有所瞭解。


    其一: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的途中因遭俄羅斯、哈薩克、布魯特等阻截,人員、牲畜損失很大;回到國內後不久,部族內天花流行,人口銳減。乾隆帝擔心土爾扈特部遷徙途中已遭重大損失,甫經歸國,又遭痘疫,在人禍、天災不斷打擊下,人心難免浮動,也許有人後悔不該從俄羅斯回來,遂於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十二日寄信伊犁將軍舒赫德,令其留心打聽土爾扈特部人等情形:“土爾扈特、和碩特等人自俄羅斯來歸以來,伊等之屬下人等又被災,損失甚多,且于此間伊等之台吉內病故者亦連續不斷。此輩······自額濟勒來時,沿途為哈薩克、布魯特所掠,饑寒交迫,人口受損。到伊犁地方後,又染瘟疫,台吉、民人等損失甚多。因此,不能未有怨望不該來。此輩皆系自願來歸,並非騙伊等招徠者,而且到後,朕施恩救濟,賞賜衣食用品,指給好地駐牧、耕田,撥給孳生牲畜。是乃撫恤外番之恩,真是無微不至。今伊等之台吉、民人被病災受損者,皆為伊等之定數,無可奈何,伊等亦不必怨我。······或有妄行埋怨者,亦不能烏有,但亦應不令知覺,暗中留意。將此著寄信舒赫德,其土爾扈特、和碩特等人,因伊等人如此受損,有無心存怨恨?伊等之情形如何?皆留心觀察,惟不以為事,妥善防範。”


     這一諭旨,表明了土爾扈特部是自願來歸,不是清政府騙其前來;而清政府對土爾扈特部來歸,做了大量善後工作,如賞賜衣物、食品,撥給牧地、耕田、牲畜,“真是無微不至”;同時也表明了乾隆帝對厄魯特蒙古(包括土爾扈特部)一貫的防範心態。


    其二: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乾隆帝在定邊左副將軍瑚圖靈阿的奏摺內發現:據從俄羅斯輾轉逃出的土爾扈特人莫霍賴報告,俄羅斯薩爾普利城內聚集兩千厄魯特蒙古人,號稱察罕圖克。這立即引起了乾隆帝的警覺,因為察罕圖克是先前發動叛亂,後投俄羅斯的阿睦爾撒納屬下人之名號, “阿睦爾撒納死於俄羅斯地方,將其屍骸,俄羅斯等出示我人皆看之。阿睦爾撒納之屬下人等,亦皆被殲滅,而今在俄羅斯地方,怎麼又有二千厄魯特,號稱察罕圖克?”乾隆帝認為這些人若是阿睦爾撒納的餘黨,其禍非小。他想到莫霍賴的主人、土爾扈特郡王舍楞 “久住俄羅斯,必定知此緣由”,於是寄諭科布多參贊大臣明善,令其詢問舍楞“現在俄羅斯地方名曰察罕圖克之厄魯特,究竟何等厄魯特,是否阿睦爾撒納之人”。後據舍楞告稱此系莫霍賴妄言,這些厄魯特蒙古人並非阿睦爾撒納屬下。乾隆帝才放心,表示“此事還是不必深究”,表現了其對邊疆事務的高度敏銳性。


    其三: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派副都統阿敏道前往庫車,招撫南疆回部首領霍集占,霍集占不從,設計將阿敏道及隨行百名兵丁殺害,發動叛亂,後被清軍擊敗。乾隆帝對阿敏道如何遇害的細節,不太瞭解,直到乾隆四十八年,他仍不忘此事: “阿敏道原曾領兵一千,攜糧前往庫車,何又只留下一百兵丁,其餘俱令返回,遂後即被戕害?叛亂之和卓木,究竟如何將阿敏道誘騙至庫車城內,如何將其戕殺,及一百隨兵如何遭和卓木殺害者?”他認為烏什阿奇木伯克霍集斯之子摩咱帕爾或許知情,寄諭阿桂、福隆安詢問之,乾隆帝為避免摩咱帕爾猜疑,還特別用朱筆批示“只是欲知耳”,別無他意,反映了乾隆帝對新疆事務的高度關心與細緻考慮。


    最後,筆者介紹一下本書的翻譯經過。目前我國能夠諳熟滿文並且能直接利用滿文檔案者已為數不多,從事滿文檔案翻譯者更是鳳毛麟角,此次參加本書編譯、審校的人員,集中了新中國培養的老、中、青三代滿文檔案人才,他們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滿文部研究館員關孝廉、王小紅、張莉、張鳳良,副研究館員趙玉梅、關精明,助理館員李剛、李陽。滿文寄信上諭翻譯的困難非同一般,其內容豐富而龐雜,時間跨度大,涉及的人名、地名、官職名異常繁複,而且滿文翻譯成漢文後,還要符合清代官方文書的表達方式,翻譯者必須具有充分的歷史學、語言學、歷史地理學、民族學、宗教學、民俗學等方面的知識,才能確保翻譯基本準確。翻譯、審校的人員本著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同心同德,耗時數年,完成了《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的翻譯工作。全部譯文完成後,主編王小紅女士認真對近200萬字的漢文譯稿進行了最後的通稿,盡力統一了文稿風格。經過編譯、審校的人員不懈努力,這一藏于深宮的秘檔終於得以面世,為從事清史研究的人們所廣泛應用,這是一件造福學術界的好事,筆者對他們的辛勤勞動深表敬意。


    筆者在編輯該書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此書的史料價值重大,在此鄭重推薦,期待治清史者能夠充分利用這部《譯編》,深化、細化對乾隆朝歷史的研究,開創清史研究的新局面。


 


     


 


戴 逸


 


         二〇〇二年八月,國家批准建議纂修清史之報告,十一月成立由十四部委組成之領導小組,十二月十二日成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清史編纂工程於焉肇始。


       清史之編纂醞釀已久,清亡以後,北洋政府曾聘專家編寫《清史稿》,歷時十四年成書。識者議其評判不公,記載多誤,難成信史,久欲重撰新史,以世事多亂不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領導亦多次推動修清史之事,皆因故中輟。新世紀之始,國家安定,經濟發展,建設成績輝煌,而清史研究亦有重大進步,學界又倡修史之議,國家採納眾見,決定啟動此新世紀標誌性文化工程。


         清代為我國最後之封建王朝,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之久,距今未遠。清代眾多之歷史和社會問題與今日息息相關。欲知今日中國國情,必當追溯清代之歷史,故而編纂一部詳細、可信、公允之清代歷史實屬切要之舉。


編史要務,首在採集史料,廣搜確證,以為依據。必藉此史料,乃能窺見歷史陳跡。故史料為歷史研究之基礎,研究者必須積累大量史料,勤於梳理,善於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進行科學之抽象,上升為理性之認識,才能洞察過去,認識歷史規律。史料之於歷史研究,猶如水之於魚,空氣之于鳥,水涸則魚逝,氣盈則鳥飛。歷史科學之輝煌殿堂必須巋然聳立于豐富、確鑿、可靠之史料基礎上,不能構建於虛無飄渺之中。吾儕于編史之始,即整理、出版《文獻叢刊》、《檔案叢刊》,二者廣收各種史料,均為清史編纂工程之重要組成部分,一以供修撰清史之用,提高著作品質;二為搶救、保護、開發清代之文化資源,繼承和弘揚歷史文化遺產。


         清代之史料,具有自身之特點,可以概括為多、亂、散、新四字。


       一曰多。我國素稱詩書禮義之邦,存世典籍汗牛充棟,尤以清代為盛。蓋清代統治較久,文化發達,學士才人,比肩相望,傳世之經籍史乘、諸子百家、文字聲韻、目錄金石、書畫藝術、詩文小說,遠軼前朝,積貯文獻之多,如恒河沙數,不可勝計。昔梁元帝聚書十四萬卷於江陵,西魏軍攻掠,悉燔於火,人謂喪失天下典籍之半數,是五世紀時中國書籍總數尚不甚多。宋代印刷術推廣,載籍日眾,至清代而浩如煙海,難窺其涯涘矣。《清史稿·藝文志》著錄清代書籍九千六百三十三種,人議其疏漏太多。武作成作《清史稿藝文志補編》,增補書一萬零四百三十八種,超過原志著錄之數。彭國棟亦重修《清史稿藝文志》,著錄書一萬八千零五十九種。近年王紹曾更求詳備,致力十餘年,遍覽群籍,手抄目驗,成《清史稿藝文志拾遺》,增補書至五萬四千八百八十種,超過原志五倍半,此尚非清代存留書之全豹。王紹曾先生言:余等未見書目尚多,即已見之目,因工作粗疏,未盡鉤稽而失之眉睫者,所在多有。清代書籍總數若干,至今尚未能確知。


清代不僅書籍浩繁,尚有大量政府檔案留存於世。中國歷朝歷代檔案已喪失殆盡(除近代考古發掘所得甲骨、簡牘外),而清朝中樞機關(內閣、軍機處)檔案,秘藏內廷,尚稱完整。加上地方存留之檔案,多達二千萬件。檔案為歷史事件發生過程中形成之檔,出之于當事人親身經歷和直接記錄,具有較高之真實性、可靠性。大量檔案之留存極大地改善了研究條件,俾歷史學家得以運用第一手資料追蹤往事,瞭解歷史真相。


         二曰亂。清代以前之典籍,經歷代學者整理、研究,對其數量、類別、版本、流傳、收藏、真偽及價值已有大致瞭解。清代編纂《四庫全書》,大規模清理、甄別存世之古籍。因政治原因,查禁、篡改、銷毀所謂悖逆違礙書籍,造成文化之浩劫。但此時經師大儒,連袂入館,勤力校理,盡瘁編務。政府亦投入鉅資以修明文治,故所獲成果甚豐。對收錄之三千多種書籍和未收之六千多種存目書撰寫詳明精切之提要,撮其內容要旨,述其體例篇章,論其學術是非,敘其版本源流,編成二百卷《四庫全書總目》,洵為讀書之典要、後學之津梁。乾隆以後,至於清末,文字之獄漸戢,印刷之術益精,故而人競著述,家嫻詩文,各握靈蛇之珠,眾懷昆岡之璧,千舸齊發,萬木爭榮,學風大盛,典籍之積累遠邁從前。惟晚清以來,外強侵淩,干戈四起,國家多難,人民離散,未能投入力量對大量新出之典籍再作整理,而政府檔案,深藏中秘,更無由一見。故不僅不知存世清代文獻檔案之總數,即書籍分類如何變通、版本庋藏應否標明,加以部居舛誤,界劃難清,亥豕魯魚,訂正未遑。大量稿本、抄本、孤本、珍本,土埋塵封,行將澌滅。殿刻本、局刊本、精校本與坊間劣本混淆雜陳。我國自有典籍以來,其繁雜混亂未有甚於清代典籍者矣!


         三曰散。清代文獻、檔案,非常分散,分別庋藏於中央與地方各個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教學研究機構與私人手中。即以清代中央一級之檔案言,除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一千萬件以外,尚有一大部分檔案在戰爭時期流離播遷,現存於臺灣故宮博物院。此外,尚有藏于瀋陽遼寧省檔案館之聖訓、玉牒、滿文老檔、黑圖檔等,藏于大連市檔案館之內務府檔案,藏於江蘇泰州市博物館之題本、奏摺、錄副奏摺。至於清代各地方政府之檔案文書,損毀極大,但尚有劫後殘餘,璞玉渾金,含章蘊秀,數量頗豐,價值亦高。如河北獲鹿縣檔案、吉林省邊務檔案、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河南巡撫藩司衙門檔案、湖南安化縣永曆帝與吳三桂檔案、四川巴縣與南部縣檔案、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之魚鱗冊、徽州契約文書、內蒙古各盟旗蒙文檔案、廣東粵海關檔案、雲南省彝文傣文檔案、西藏噶廈政府藏文檔案等等分別藏於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甚至清代兩廣總督衙門檔案(亦稱《葉名琛檔案》),英法聯軍時遭搶掠西運,今藏於英國倫敦。


         清代流傳下之稿本、抄本,數量豐富,因其從未刻印,彌足珍貴,如曾國藩、李鴻章、翁同龢、盛宣懷、張謇、趙鳳昌之家藏資料。至於清代之詩文集、尺牘、家譜、日記、筆記、方志、碑刻等品類繁多,數量浩瀚,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天津、武漢及各大學圖書館中,均有不少貯存。豐城之劍氣騰霄,合浦之珠光射日,尋訪必有所獲。最近,餘有江南之行,在蘇州、常熟兩地圖書館、博物館中,得見所存稿本、抄本之目錄,即有數百種之多。


      某些書籍,在中國大陸已甚稀少,在海外反能見到,如太平天國之文書。當年在太平軍區域內,為通行之書籍,太平天國失敗後,悉遭清政府查禁焚毀,現在已難見到,而在海外,由於各國外交官、傳教士、商人競相搜求,攜赴海外,故今日在世界各地圖書館中保存之太平天國文書較多。二十世紀,向達、蕭一山、王重民、王慶成諸先生曾在世界各地尋覓太平天國文獻,收穫甚豐。


         四曰新。清代為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之過渡階段,處於中西文化衝突與交融之中,產生一大批內容新穎、形式多樣之文化典籍。清朝初年,西方耶穌會傳教士來華,攜來自然科學、藝術和西方宗教知識。乾隆時編《四庫全書》,曾收錄歐幾裏得《幾何原本》,利瑪竇《乾坤體儀》,熊三拔《泰西水法》、《簡平儀說》等書。迄至晚清,中國力圖自強,學習西方,翻譯各類西方著作,如上海墨海書館、江南製造局譯書館所譯聲光化電之書,後嚴複所譯《天演論》、《原富》、《法意》等名著,林紓所譯《茶花女遺事》、《黑奴籲天錄》等文藝小說。中學西學,摩蕩激勵,舊學新學,鬥妍爭勝,知識劇增,推陳出新,晚清典籍多別開生面、石破天驚之論,數千年來所未見,飽學宿儒所不知。突破中國傳統之知識框架,書籍之內容、形式,超經史子集之範圍,越子曰詩雲之牢籠,發生前所未有之革命性變化,出現眾多新類目、新體例、新內容。


         清朝實現國家之大統一,組成中國之多民族大家庭,出現以滿文、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傣文、彝文書寫之文書,構成為清代文獻之組成部分,使得清代文獻、檔案更加豐富,更加充實,更加絢麗多彩。


         清代之文獻、檔案為我國珍貴之歷史文化遺產,其數量之龐大、品類之多樣、涵蓋之寬廣、內容之豐富在全世界之文獻、檔案寶庫中實屬罕見。正因其具有多、亂、散、新之特點,故必須投入巨大之人力、財力進行搜集、整理、出版。吾儕因編纂清史之需,賈其餘力,整理出版其中一小部分;且欲安裝網路,設資料庫,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貯存、檢索,以利研究工作。惟清代典籍浩瀚,吾儕汲深綆短,蟻銜蚊負,力薄難任,望洋興嘆,未能做更大規模之工作。觀歷代文獻檔案,頻遭浩劫,水火兵蟲,紛至遝來,古代典籍,百不存五,可為浩歎。切望後來之政府學人重視保護文獻檔案之工程,投入力量,持續努力,再接再厲,使卷帙長存,瑰寶永駐,中華民族數千年之文獻檔案得以流傳永遠,沾溉將來,是所願也。




 


 


 


資料來源除編輯提供外,請參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 9a 65be 8c 0100yoe9.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約二小時的答辯,終於完成了口試。七年前(2004.06)我從師大碩士班畢業,應屆考上了師大歷史所博士班,當時為了拿高中教師證,還去實習了一年,取得教師證後,2005年才正式入學,所以嚴格來說,應該算修業6年半吧。當口試主席宣布:此刻你已成為具備獨立研究能力的研究者時,真感覺如釋重負。感謝口試委員對我的論文提出極有意義的建議與修改方向,給予論文本身的肯定,版主絕不自滿;批評建議,則必定虛心接受,盡全力修改。


        版主做的是醫療史,在系上並沒有醫療史的專業課程,必須要靠自己摸索和請教前輩才能走下去,師大給了我非常自由的學習環境,老師們也對我非常關心,感謝我的母系。當然,必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其實應該算有3位),還要感謝曾經給我意見、幫助過我的老師與前輩,包括曾審查過我文章的學者和博士論文外審委員、學位論文發表評論人等學者的寶貴建議與鼓勵、鞭策。(所以版主嚴格定位應該叫土「生命醫療史派」、但為學偏「雜家」,不中不西,亦中亦西,跟我做的中西醫匯通時代一樣)


也感謝我的家人,包括父母、老婆和孩子在內,體諒我在多數寫作論文時無法抽時間給予陪伴,在這個流浪博士雲集的動盪時代中,還是繼續支持我完成夢想,不計以後的出路和代價 (有一位老師說:「和你聊天就知道,你不是為錢奮鬥,而是有一個理想。」老師,您的觀察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啊!賺錢還是很重要啦,但是沒有一些理想,最好還是不要唸歷史系)


        還包括一些好朋友和同事的恩情,我實在無法一一具名,但是如果他們看到這篇不及格的謝辭時,希望他們能感受到我的謝忱。謝謝大家在一路上的陪伴與鼓勵,這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幾位老師和朋友,甚至在我還沒畢業時就已經在幫我想出路了,讓版主真是銘感五內。我把未來交給緣分,順應自然不強求,如此才能無入而不自得。


        您一定發現到了,版主沒有提到任何一個人名,是的,那是因為這篇叫「不及格謝辭」,我總覺得「真致謝辭」還是先保留不寫,待將來有幸出書時再寫一章大長篇吧。一來是恐怕自己沒能力一一細數,擔心掛一漏萬可就不好了,當前重要工作還是先修整論文總體內容。其次,我聽到一些例子:說是某某該感謝的人沒感謝,結果被人嫌的例子,甚感惶恐,戒之戒之。至少我相信,如果一個真心為自己祝福的人,看到這篇「不及格謝辭」時,除莞爾一笑外,也一定也會心感其意的,版主的感謝盡在不言中。最後,謝謝長期支持部落格的大家夥,版主會繼續以謙卑的心,來盡力為大家服務,也請大家繼續支持下去。


 


末祝所有的先進、朋友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版主  2011.12.2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版主:終於走到口試了,轉眼已經七年,謹貼出博論大綱供師友同道參考。


 


 


【研究生論文口試】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3場:博士生皮國立

場次:100學年度第1學期第3

時間:1001223日(五)下午200

地點:本系會議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


指導教授:呂芳上教授(國史館館長)

口試者:皮國立(本系博士生)

論文題目:「氣」與「細菌」的中國醫療史—民國中醫外感熱病學析論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旁聽~
 


http://www.his.ntnu.edu.tw/news/news.php?Sn=326


 


 


「氣」與「細菌」的中國醫療史—民國中醫外感熱病學析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口試本)


 


總 目 錄


 


致謝辭(暫略)


 


緒論:臺灣的中國醫療史之過往與傳承——從熱病史談新進路


第一節  掀開疾病中的歷史面紗 (p.1)


第二節  回顧的核心—臺灣的中國醫史之原始脈絡(p.4


第三節  史家的第一代新醫史之路(p.8


第四節  內外史的距離(p.12


第五節  從熱病的近代轉型談起(p.19


第六節  新醫史的嘗試—「重層醫史」(The diversity of medical history research)視角(p.26


 


第二章  論爭前的和諧近代中西醫知識中的「熱病」論述初探


第一節  前言 (p.40


第二節  中西醫初遇時的熱病容貌 (p.41)


第三節  中醫熱感之外 (p.45


第四節  身體的內與外感受與致病 (p.50


第五節  中西醫治療與預防之文化初遇 (p.53


第六節  小結似曾相識到貌合神離之前(p.60


 


第三章  民國中醫的外感熱病文獻—以傷寒、溫病書籍為中心的考察


第一節  前言 (p.62)


第二節        古典醫學之緒餘(p.63


第三節  西方醫學的影響與「中醫傳染病學」漸趨成型 (p.73


第四節  日本醫書的影響(p.81


第五節  古典醫學在民國復興的三條線索:寒溫融和、西醫與日本的影響 (p.92


第六節  小結—「再正典化」(renewed canonization)的熱病書籍及其衍生之課題 


       p.100


 


第四章  民國時期中西醫詮釋疾病的界線與脈絡:以「傷寒」(Typhoid fever)為例的討論


第一節  前言 (p.106)


第二節  傷寒「西名漢譯」之源流 (p.109


第三節  「傷寒」的中國醫學脈絡 (p.117)


第四節  另一種聲音——溫病學的脈絡 (p.122)


第五節  重釋或在論爭中消亡 (p.125)


第六節  中醫的新傷寒論述 (p.128)


第七節  小結—翻譯、詮釋與再生的中國醫史 (p.136


 


第五章   菌在氣中──民國中醫對西方細菌論的吸收、排拒與匯通


第一節  前言 (p.142)


第二節  西方細菌學的軌跡 (p.142)


第三節  中醫細菌新說之發韌 (p.149


第四節  中國醫學的的回應—章太炎「據古釋菌」的例子 (p.160


第五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一對氣論的堅持(p.168


第六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二細菌致病的爭議(p.175


第七節  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思維 (p.183


第八節  小結—具選擇性的細菌論述 (p.197


 


第六章  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1878-1935)談《傷寒論》與細菌學


第一節  棄文從醫的經過 (p.200)


第二節  惲鐵樵之歷史地位與本章問題意識 (p.202


第三節  從古醫籍中尋求靈感-讀書與臨症的再定義 (p.206


第四節  攘外必先安內「葉派」流毒與學術反思(p.208


第五節  惲鐵樵對細菌學的認識與回應 (p.212


第六節  對中西醫病名定義之討論 (p.219


第七節  小結民初中醫的困境 (p.225


 


第七章  論氣與個人-中醫熱病學的身體、疾病與空間論述


第一節  前言 (p.228)


第二節  微生物的現代性與「個人」衛生誕生之社會背景 (p.229)


第三節  細菌學之外:中醫視角下的外感熱病與氣的位置 (p.241)


第四節  側寫反细菌视角:中西醫匯通下的「氣」與「病」 (p.248)


第五節  中醫的防病論述及日常生活的轉型 (p.256)


第六節  熱病的醫療空間、居處與日常生活 (p.262)


第七節  小結 (p.278)


 


第八章  調養、飲食與禁忌:古典理論在病患世界的轉型


第一節  前言 (p.281)


第二節  古典食物禁忌學說和熱病之關係 (p.282)


第三節  近代轉型-氣與抵抗力 (p.288)


第四節  餓不死的傷寒 (p.296)


第五節  西方的營養、中國的禁忌 ((p.301)


第六節  熱病後之「虛」與「復」 (p.306)


第七節  個人的衛生現代性誕生-氣、血、精身體觀的延續與轉化 (p.310)


第八節  小結 (p.318)


 


第九章  總結論


第一節  貢獻與侷限 (p.321)


第二節  西風又東風-傳統醫學視角的文化史 (p.327)


第三節  「重層醫史」視角下的醫療史與國史 (p.333)


 


附表  「民國時期中醫熱病學文獻編年類纂表」(p.337


附圖  (p.375)


徵引書目  (p.382)


後記 (暫略)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上海交大李玉尚教授來信,轉告知這個好消息。這次補助是大陸社會科學基金第一次如此重視醫療與疾病史的研究,也是該補助第一次給予中國醫療疾病史這個領域補助。由於是大型計畫,所以經費應該不少。臺灣也有老師參與,可能梁其姿院士也幫忙不少,細節上版主並不清楚,研究課題有經費支持總是好的。上海交大歷史系的重點是專門史與環境史,所以該計畫應該是偏重以環境變遷和傳染病的關係、地理疾病學、甚至GIS整合等方向為主攻。以下就貼出該則訊息和臺灣師友分享(臺灣也要加油):


 


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第三批)「傳染病對中國歷史的衝擊與影響綜合研究」立項


    以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曹樹基教授為首席專家,雲南大學歷史系周瓊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侯楊方教授、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劉士永副研究員、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邱仲麟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李玉尚教授為子課題負責人,所申請的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第三批)「傳染病對中國歷史的衝擊與影響綜合研究」獲得立項,將在未來三年內,以西方為參照,從中國本土出發,完成一個中國版的“疾病改變歷史”的故事。


http://history.sjtu.edu.cn/show.asp?id=181


 


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三批)招標評審結果公示


  2011120510:28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根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的意見,現將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三批)招標評審結果予以公示,接受學術界和社會監督。公示時間為201112512日。公示期內,如有異議,請與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規劃處聯繫。

  附件: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第三批)公示名單(37項)

  聯繫人:孫 璐

  電話:010-83083060;電子郵箱:npopss@vip.163.com

  通訊位址:北京市西長安街5;郵遞區號:100806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2011125


(責任編輯:秦華)


 










31



曹樹基



上海交通大學



傳染病對中國歷史的影響與衝擊綜合研究



歷史學、醫學史、科技史、社會學等



 


 


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468/16496897.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程之范教授90華誕暨醫史學科成立65周年慶祝會消息






發佈日期:2011-10-31                      北京大學醫史研究中心






20111020,在北京的金秋時節,北京大學醫史研究中心在逸夫教學樓209報告廳召開“程之范教授90華誕暨醫史學科成立65周年”慶祝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韓啟德院士為慶祝會題詞。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




程之范教授是大陸當代著名醫史學家。自1950年大學畢業留校至2002年退休,除文革期間在北大醫院中醫科工作外,一直工作在醫學史教學的第一線。程之范教授致力於探索醫學史教學的方法和理論,將醫學史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在北醫講授,使醫學史課程在學生心目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象。20世紀80年代,在程之范教授的努力推動下,北醫醫史教研室成為醫學史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90年代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並成為當時全國西醫高等院校中唯一的醫學史專業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92年程之范教授獲得“北京醫科大學桃李獎”,這是我校為表彰優秀教師設立的最高成就獎。程之范教授畢生致力於醫學史人才培養,為大陸醫學史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北醫醫史教研室成立於1946年底,時稱“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史學科”,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史專門教學和研究機構。李濤教授是北醫醫史學科的創建者,也是北醫醫史學科首任主任。自1957年至2002年,程之范教授負責醫學史教研室工作。1989年,在醫學史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醫學史研究中心,2000年更名為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醫學史教研室教師編寫了多本教材和工具書,出版多部學術著作和譯著,並培養了數十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完成了多項醫學史科研工作,並與國外著名醫學史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為大陸醫學史學科建設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2007年,《醫學史》課程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




慶祝會議由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院長、醫學史中心主任張大慶教授主持。北京大學科研部周程副部長、北京大學醫學部科研處沈如群處長、中國科技史學會理事長廖育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副院長任定成教授、清華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吳彤所長、劉兵教授、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程偉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所副所長朱建平研究員、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副所長李秀輝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史學李志平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梁永宣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史學陳麗雲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醫科張前進主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社科部王勇副教授、《中華醫史雜誌》編輯部朱丹、畢業學生代表武海波先生以及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黨委書記吳玉傑、副書記王玥、副院長袁小平、郭莉萍,以及醫學人文研究院各系的領導、老師,北京大學醫史學科師生、北京大學醫學人文骨幹培訓班第四期的學員出席慶祝會。




醫史教研室甄橙教授宣讀韓啟德副委員長的題詞和贈送花籃單位的名單。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經緯、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史學教授傅維康、南京醫科大學醫史學教授張慰豐、《中華醫史雜誌》前任編輯部主任陸肇基、現任編輯部主任王振瑞、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主任委員張志斌、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秘書長梁峻都為慶祝會寫來賀信和賀詞,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中華醫史雜誌》編輯部、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韓國延世大學醫學史研究所為慶祝會贈送花籃。




慶祝會上程之范教授做了精彩的發言,他回顧了李濤先生創建北醫醫史學科的經過,介紹了自己的養生經驗,並結合切身體驗談及人類對疾病的認識,由此延伸到中西醫學的比較以及醫學與哲學的問題,給與會者很大啟發。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研究員做了題為“大陸科技史學科的發展機遇與轉變”的專題報告,與會專家進行了熱烈地討論




 




http://imh.bjmu.edu.cn/art/ 2011/10/31 /art_7120_63756.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速寫記要:晚清中國身體的商業建構--以艾羅補腦汁為中心    


 


版主:第一個感想是,我還蠻需要的!!我的腦因為寫論文而空虛了。 張仲民先生是復旦大學歷史系的講師,他花了很大的功夫在報紙和晚清小說資料上。他敘述一個藥品從商業產品到政治化語言宣傳的歷程,並分析了該藥品廣告的宣傳手法,還有一些病人的回應(這一點是他認為最難處理的部分,他目前多用小說資料,但是他也有蒐集一些地方性的材料,大概日後可以拼湊出該藥在全國各區的銷售範圍與使用狀況)。該藥影響甚鉅,同藥廠的產品還有「療肺藥」、「戒煙丸」、「日光鐵丸」等等,我一直在想該藥和我研究的荷爾蒙商品有什麼樣的連帶關係。許多「補腦」的山寨版藥品在之後也紛紛出現,這大多數還是和中國人認為當時國家衰弱乃民族智力不夠所致,所以有一則廣告就稱該藥為「再造中國之靈汁」。當天在場討論非常熱烈,幾乎與會者皆有提出想法。會後我的老師張哲嘉也邀請大夥一塊吃飯,我們聊得非常開心。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部落格荒廢許久,抱歉。這三個月天昏地暗,都為了生論文而活。感謝家人體諒與支持,混了七年終於寫出全文,單行距頁數壓在400頁內。有一位歐洲學者說,在他們那裡,五年寫不出博士論文,就代表這個研究生「不行」,他搖著頭不可思議的說著,那時我博六。在此,我可否代大部分的臺灣歷史土博士生說一聲:我們真的都快「不行」了!也感謝眾師友扶持與啟發,我會在致謝辭中一一交待,這裡先不多說。現在還要送審,在最後一關口試前,還有約兩個多月可酌予修改。特別在此送給大家中秋節紀念版封面(上面一個大月餅,但內餡是細菌),力搏還在拼命趕論文的眾師友一笑吧。


    這禮拜六(17)將啟程前往北京大學參加一個小型的會議「中古方書:醫學史、書籍史和社會史的解讀研討會」,18日至26日,將至中醫科學院短期訪問,期間還有一個疾病史的小型研討會,應可探討一些內、外史融匯的問題。27-29日,將至天津參加「中國日常生活史的多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個人發表一篇有關民國時期內分泌、荷爾蒙醫學傳入中國後所衍生的一些日常衛生、疾病思考與身體觀之間的激盪。由於去的時間有點久,大學兼課不得不請各大學長代課,謝謝幫忙的學長學兄,還有大象的幫忙,沒有你我真的會開天窗啊。也要跟劉師、周學長與編輯說抱歉:回來一定趕稿盡義務!請先各自努力,一起盡早達成夢想目標。


                            2011/9/14        寫於方寸書屋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版主:以下是師大歷史碩士陳烱智的研究心得與發現,非常謝謝他的分享。


 


 



山西家書二首之一(嘉靖十年


從遼州出巡,回省得汝書,文理雖通,未見長進處,可用心讀書作文,如今秀才難做,况朝廷行揀選之例甚嚴,山西處所,有退百來名者,進學亦甚難。此中却有好秀才,十五、六嵗,三塲文字可觀者,到處有之,亦有是上年科舉者,吾兒自宜勉勵。知汝母子俱好,心甚喜慰,但知汝有腰痛疾,少年豈宜有,此莫是跌撲來,吾甚憂懸。姚時望病近當瘥復,吾愛此人恬靜,欲養汝德性,故留之。吾每思,難得一箇好人為汝師範。若姚昭、唐鑰此二生,汝可延請至園中作會,看書考文,朋友之助,亦自有益。切不可放心使性,為游戯無益之事,且過今殘年,明春我南歸教汝。兒須以遠大自期,家事一毫與汝無與,最要孝弟,和敬處宗族,早晩奉事母親,如今不小矣。只此,至囑。


(陸深,《儼山集》,卷九十六〈家書〉,1a-2a


 


這則當初理解,應該是說陸深推測其子(陸楫)的腰痛疾是跌倒造成的。但我不免還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P這「腰痛疾」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版主:也有可能是腎虧或虛勞導致,許多讀書人可能都有這種自覺,有時要看歷史當事者有無就醫紀錄或自己的主觀判斷,然後可以把資料延伸出去,做更細部的解釋。


 


再列一封:


江西家書十一首之一(嘉靖十二年


我離家已兩月餘,汝用功何如?古人言:「寬著限期,緊著課程。」緣汝氣體弱,又有舊病,須要節量,讀書學問,大事在養心,養心先須養氣,元氣充足,百事可辦。汝性靜定,有可進之資,不可虛負了。家中閒雜,不必管,接見人,務要揀擇,無益之事,足以費日,力害身心,當畏之如蛇蝎可也。抄回文字一册,是察院試卷,熊鼎臣、李六峯極稱之,方恩是一都司,乃肯向學如此。


 


(陸深,《儼山集》,卷九十六〈家書〉,2b -3a


 


這封提到要養心、養氣,不懂的是,當時明人是如何養心、養氣?不知道有沒有已研究的成果可供參考。陸深生子女共十三人,但僅有一男一女長大至成家,其餘十一人皆早夭,所以除了家書之外,《儼山集》中還有不少「墓誌銘」,在陸深為其早夭的子女哀慟之餘,留下了疾病醫療的材料。版主:可參考政大歷史系 陳秀芬 教授有關養生的研究。


 


最後再列一封:


江西家書十一首之九(嘉靖十三年


我 八月初七 日署掌司事,要脱進場之勞,至十五日,科場事務又脱不得,却辭了司事,連夜幹辦,似過勞,廿八日鹿鳴宴罷,更初痰氣發作,甚苦,甚苦。是夜右臂如割,亦是作團兒疼,明日過南昌,道中偃卧,小睡後加倍痛楚,至無安身處。喚醫診視云:「是痰火。」且小作,運動方甦。自後每至三更後即痛,痛即起坐掉臂。日間穿衣、作揖與把筆書判,却似少解,以此知宜動不宜靜也。如此二十餘日,今可矣。汝母之症,恐亦是如此,今且令人扶掖,在房中走幾步,或坐眠椅,不可倒身貼席,試之如何。此病只是血虛,多勞多思所致,可延明醫,仔細胗視,請山立早晚照顧。嘗見人醫血虛,多作風氣、濕氣,後成大患,蓋血虛乃是不足,風濕猶是有餘,二症用藥不同,可請問顧五叔斟酌之。吾兒前書勸我求退,我有何貪戀耶!顧國恩未報,恐兒輩坐享難消耳,先欲效勞,徐俟機會也。


(陸深,《儼山集》,卷九十六〈家書〉,7b-8b


 


這封信是陸深以自己的經驗,告訴陸楫要如何幫其母治療病症,當初也只有論及信中表現的情感面,對於實際疾病醫療情形無力顧及,在此冒昧請教幾點:


 


1.「明醫」一詞出現過好幾次,這明醫是什麼意思?是指有開業的醫師嗎?以區別一般郎中?(可參考此解釋,正解:http://www.tcm361.com/zyqw/1223.html)


 


2.「風濕」當初沒有斷開,但重新斟酌前後文,應該是「風、濕」為佳。不知道這與我們現在所說的「風濕」有何不同?(版主:風與濕兩種氣皆可導致關節疾病,合稱也常見)


 


3.「血虛」要如何理解?(版主:可參考吳章(Bridie Andrews-Minehan),〈「血症」與中國醫學史〉,余新忠主編,《清代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學弟按:我是門外漢,但對於《陸深家書》中的材料一直有很高的興趣,所以特此請益。感謝:)敬祝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2011-07-26 中國時報 【陳育賢/竹市報導】


         清大歷史所助理教授李卓穎近日以一篇探討明代水利改革辦法的論文,獲得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頒發「竺可楨科學史獎」,以獎勵他在東亞科技與醫學史領域上的研究貢獻,此獎三年才頒發一次,每次只有一人獲獎。


         李卓穎去年發表一篇探討十五世紀明代江南地區的地方水利專家和官員,如何通力合作,以新思維、新方法,進行水利改革,解決江南長期的水利問題的英文論文而獲青睞。


         論文後經增修翻譯,以「新方案與十五世紀晚期江南水利改革」為題,刊載於二年十二月的《明代研究》中。


         清大指出,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是由全球頂尖的東亞科技醫學史專家組成。學會每三年舉行一次全體大會和國際研討會,同時頒發竺可楨科學史獎。


         「竺可楨科學史獎」則是為了紀念中國近代著名的學者竺可楨而設。竺可楨在一九一八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回國後創建中國大學的第一個地學系和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擔任浙江大學校長長達十三年,在歷史學界,他最為人所知的兩篇論文是「歷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和「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1050904/112011072600295.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醫療史為什麼會被放在「社區關懷系列」,真是奇特啊。希望大家能提供想法,為「百年衛生」的專書提供一些意見。我和另兩位學有專精的前輩有初步共識,一百年的衛生文化史,一定要包涵日治臺灣和民國大陸兩個部分的論述,才能不落政治語言統或獨的俗套,1949年後則以臺灣醫療衛生史為主體,沒有問題。前幾天 和呂 老師聊天,才知道類似的觀念他也曾提出過,就是「Y」軸的國史,真是太好了,從這種論述出發,我說醫療衛生史才有可能成為一種國史論述, 呂 老師笑了笑,抬頭凝思,不知他認為如何呢?我也很想知道治醫史的前輩們怎麼想,會不會怪我想太多啊。但我是真心和大家分享,請勿見笑。


 


http://mickeyboss.co.cc/sinyi/


 


當中藥碰上西藥:中華民國與日治台灣的衛生魔界


 


課程簡介:


生病到底該看中醫還是西醫?草藥真有神奇功效能治百病嗎?還是科技產生的西藥更能藥到病除呢?這兩者在新舊時代接軌後,背後產生的意義不只是人們對用藥轉變與身體認識,更凸顯出在地文化交替的意涵。


開課日期:


2011/07/08  19:30 - 21:30 週五


上課地點:


信義學堂(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00B1,與松智路交叉口,101斜對面)


主講人:


皮國立 / 東吳大學歷史系講師;著有《醫通中西唐宗海與近代中醫危機》


課程費用: 預約報名,免費入場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轉貼一則李尚仁老師的小文章


觀念平台-飼料添加抗生素 危害不輸塑化劑



·          2011-06-24


·          中國時報


·          【李尚仁】


     正當塑化劑危機在臺灣鬧得人心惶惶之際,無獨有偶,同一時間德國也發生大腸桿菌引起的嚴重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並造成多人死亡。目前調查認為禍首是德國某豆芽菜農場,但還不清楚該產品是如何遭到大腸桿菌汙染。由於這次肇禍者是毒性強大的新菌株,並對一些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德國科霍研究所(Koch Institute)指出,此一菌株對十餘種抗生素有抗藥性。因此,有些評論者認為,問題的產生恐怕與抗生素的濫用脫不了關係。其中,又以畜牧業將抗生素添加在飼料中的作法,引發最多的關注與討論。


     自一九五年代以來,許多畜牧業者便例行性地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以預防牛羊豬隻等動物生病。據估計,美國每年抗生素的總用量,有八成添加在家畜飼料中。日前英國《獨立報》報導,許多英國家畜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服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導致抗藥性細菌的產生,這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常識。過去醫學界多把注意力放在醫療抗生素的不當使用,近年則開始警覺到畜牧業抗生素濫用可能帶來的危機。


     美國醫學會和美國傳染病學會(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均呼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最近,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在乳牛牛奶中檢驗出令醫界聞之色變的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更讓人警覺問題的嚴重性與迫切性。然而,禁止飼料添加抗生素的呼聲,卻遭畜牧業者與食品業者強烈的抗拒。為了防止問題繼續惡化乃至失控,日前美國數個環保團體聯手到法院控告食品藥物管理局失職,企圖透過司法訴訟的手段迫使美國政府正視這個問題。


     非法添加塑化劑和畜牧業抗生素濫用都是為了降低食物的生產成本。現代畜牧業以密集圈養降低成本與大量生產,環境擁擠導致家畜染病機會大增,才須在飼料添加抗生素;但兩者造成問題的性質又不盡相同。長期非法添加塑化劑影響層面確實深廣,但若從源頭管制,此一問題有可能加以控制;在添加抗生素方面,抗藥性細菌一旦產生,則幾無可能將之除去。研發新抗生素不只曠日廢時且成功率低,基本上是緩不濟急。因此,抗藥性細菌之長期危害,恐不亞於塑化劑。


     此外,塑化劑若沒有被人體吸收,就不會造成問題。但食品沒有殘留抗生素,只表示動物被宰殺之前有段時間沒有服用;之前的飼養過程若有濫用,還是可能導致抗藥病菌的產生。


     其實,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對畜牧業抗生素使用問題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獨立報》的報導指出,瑞典、丹麥與挪威等國就規定畜牧業,只能用抗生素治療動物疾病,不能添加在飼料中;而且業者必須先取得實驗室診斷,才可開立使用。上述北歐國家的作法,值得各國效法。唯有嚴格的管制使用,才能減少抗藥性細菌產生的機會。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62400518.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演講一得:為什麼要讀醫學史?


今天,非常感謝 游智勝 老師邀請,讓我有機會能夠至長庚再次報告我博論的主題,有關中醫和細菌的故事。因為上次在張所長的課堂上有報告過類似的主題,所以這半個月又將報告內容增修不少,再補上一些圖片,希望能更生動有趣。來聽的同學多以中醫學系4年級的學生為主,也有醫學系的學生來聽。


他們提了相當多的問題,有牽涉醫學的,也有牽涉歷史的,無法一一在此詳述,我覺得最有意義的還是,有幾位同學提到中醫史對醫生的用處何在的問題,也問了有關我研究歷史的經驗,怎麼會對醫史有興趣等等。個人資歷尚淺,無甚傲人的研究成績,但我非常願意將個人微不足道的經驗,和大家分享。


當初為什麼對中醫史有興趣,其實就是單純的喜歡中醫,這在我的第一本書的序言內有說明,如果不是這一份「單純喜歡」,恐怕無法支持我唸下去,這在每一個學門似乎都適用。至於「研究醫史有甚麼用?」很多醫學生都有類似的問題,他們和我說,連磨練臨床技能的時間都不夠了啊!甚至頗不能理解醫生「不務正業」而跑去寫醫史的舉動。非常慚愧的,即使是面對非醫學系的學生,他們也常問「學歷史要幹嘛?」這個問題真是個大哉問。有好朋友跟我說,醫學史的課大多是「補充體力」時間(意謂睡上一回合),這讓我想起臺大醫學院課堂上「啃雞腿」事件,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人文社會或醫學歷史等科目來「吃飯睡覺」。


上醫學史的課,抱持輕鬆愉快的態度,我是絕對支持的。但是學生若對醫史有多一份熱誠、多一份專注,那麼這堂課才會有所收穫,而且是紮實、不隨便的。以下是我簡單的回應,當然回來還想了一些。首先,一般醫生將來要面對的,並不是生硬的研究設備、冰冷的試管或不會說話的老鼠,大家要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病「人」,就像中醫常說的,人因氣而生,甚麼都與氣脫離不了關係;但人不是也和社會、文化脫離不了關係嗎?每一個歷史文化,都有一個根,中醫之根在何方?我不知道,但是大家去執業以後,可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或被問到,要思考、並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解釋,這可以使你對你的執業更有信心、更有使命感,這對病人而言也絕對是好的,讀醫史絕對可以幫助你擁有這份自信。


每個社會背後都有其形成之歷史脈絡,如果我們研究歷史,就可以理解病人為什麼有許多問題或抱怨,他們陳述的往往不只是「病」而已,有時牽涉到家庭、性別、科技或甚至政治等語彙,這些都是醫學教科書上不會教的,但你卻可以透過歷史來理解病人之需求與體諒他們的處境、心情,甚至指引他們方向,這不是成為好醫生的前提嗎?並且,透過學習醫史,你可以獲得更多醫療技術發明且應用於社會的歷史軌跡,不管牽涉到器具還是人物,歷史都給了我們許多成功歷史的範例,讀醫史本身就是一件激勵人心的事,特別的又是,有醫生會後和我說,看盡醫院中的悲歡離合、常常會迷失自己,覺得自己工作沒有意義云云。醫史的故事,成功的例子可以為你帶來喜悅,失敗、憂傷的例子則可以給你一種同情之轉化,讓心靈得到一絲慰藉,所以醫史超級重要、無敵有用。


對中醫來說,反覆的閱讀古典醫書,絕對有正面之助益。每一本醫書之編寫,背後都蘊含著醫學歷史與思潮的發展脈絡,學習醫史,當然可以幫助你解讀古典醫書,甚至是撰寫醫書者的意圖(他為什麼如此寫?為什麼這樣解釋疾病或身體?)這是一種觀察力、解釋力的培養,對你的成長一定有所幫助。而我覺得更重要的一點是,也可以解釋我個人為什麼喜歡研究這個領域,就是中醫仍是一門活著的科學和知識。大家現在讀的醫書,很多都有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歷史傳承,研究中醫史非常具有現實的意義,打個比方,例如現代國家要制訂經濟之發展政策時,我相信絕對不會有人去問歷史學家:張居正一條鞭法中經濟改革的目的為何?他要解決什麼問題?或是國防部有一天要改變兵制,部長也絕對不會去問歷史學家:八旗兵制或府兵制有何優缺點?想做為改革兵制的參考云云。這個比喻好像有點笨,但是卻是事實──很多歷史離現實太遠了,可以說是完全與生活脫節了。我並不是說研究這些歷史完全沒有意義,而是如果你是一個很「實際」,注重「實用」的人,相信我,讀中醫史絕對會讓你獲得很實際的益處,幫助你解讀千古醫書之脈絡。況且,中醫高考不是要考醫史嗎?這是我最不想講的目的,但也是最現實的,加油讀醫史吧。再次感謝大家。


 


                                        


                                      版主      寫於 2011.05.30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是一個小型座談會,醫生和歷史學家坐下來談醫史的發展,聽說可能先成立一個讀書會,找一些人一起讀書,看看能不能促進內外史的交流。不知我們臺灣的醫史讀書會有沒有可能?什麼時候才能組起來。


 


多重語境下中國醫療史研究的挑戰與機遇學術座談會召開


 


     2011年5月16下午,由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多重語境下中國醫療(學)史研究的挑戰與機遇 學術座談會在中心會議室召開。共有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的7位元醫學(療)史的研究者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近20位研究生和本科生參加了會議。余新忠教授主持了座談會。
  余新忠教授首先介紹本次座談會的緣起和初衷,作為一個年輕人聚會,希望座談會能為歷史學和醫學出身的研究者搭建平臺,更好的全方面開展未來中國醫療(學)史研究。
  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胡穎翀先生作為研究內史的醫學背景出身學者,談了自己關於醫學史研究的範疇、研究傳統、研究方法、取向方面的思考。在他看來由於新生研究力量的湧現,以及其他學科對醫學史研究的影響,使得中國醫學史研究呈現多元格局的面貌,他認為新背景下醫學史研究的開展應該完善醫學史研究的基礎建設,加強不同背景學者間的交流與合作和強調歷史的複雜性,在研究方法和觀念上要有突破,自覺地形成新的研究風格和理論思考。
  《中華醫史雜誌》編輯張海鵬老師從三個階段介紹了20世紀醫史學家對於疾病史的研究。他認為3個階段的研究既有相承沿襲,又有一定的突破。共同點在於都注重歷史研究的現實意義、病名的考證,並延續了撰寫結構,突破則表現在突破了以西醫病名為綱的模式,對於歷史脈絡的梳理逐漸翔實。他最後對疾病史研究的學科屬性、特殊性、研究物件和視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北京大學歷史系即將畢業的博士生陳昊同學向大家介紹了海外醫療史的研究情況。他談到海外醫療史研究並不有國內學界一樣具有內外史的嚴格分野,其區別在於研究理念和路徑方面的分歧,並從語言學、歷史敍述學等角度分析了有關中西醫關係的研究。他還以費俠莉《繁盛之陰》的學術源流為例,認為我們在吸收海外醫療史成果的同時,也要回顧老一輩醫史學家的成果。
  中心的研究生張田生、許三春、郝長焱則分別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並對如何在新情勢下展開醫療史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認識。北京的另外幾位研究者甄豔(醫史文獻研究所)、張衛(中藥研究所)、紀征翰(北京中醫藥大學)、董橋聲(北京大學哲學系),也結合自身的情況就如何更好開展醫學史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認識,並表達了對進一步開展這類學術的期待。在發言中,與會人員對相關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余新忠教授對發言進行了點評,並在跨學科交流、人才培養和如何打破界限,融合內外史研究以推進醫療史研究方面作了論述。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C0%D7%CF%E9%F7%EB&format=pdf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轉貼一則 林富士老師至香港演講之摘要報導


 


歷史與空間:台灣「童乩」的面貌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孫詠珊


   相信內地跟香港同胞對「童乩」這詞有點陌生,「童乩」又稱乩童,跟我們常聽到的「問米婆」有點類同,但當童乩有鬼或神附身後,他們的肉身似乎是無堅不摧,用刀劍砍都不覺得痛。本講座講者為 林富士 博士,他透過田野照片介紹「童乩」這台灣獨特的文化習俗,並一一描述「童乩」的性別、年齡、儀式裝扮、法器與主祀神靈等等。


   林 博士於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為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曾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史、疾病史與文化史。


引言:「童乩」是甚麼人?


   到底甚麼是童乩?他們是精神病人嗎?學界對這種人有三種稱謂:「靈媒」、「巫覡」和「薩滿」。「靈媒」泛指人跟神之間的媒介,他們可以讓鬼或神附身在他們身上,能開口跟人說話。「巫覡」則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人物,相傳古代的王都是「巫覡」,他們可以看到鬼、可以讓鬼附身、靈魂出竅,甚至是神遊太虛。而「薩滿」是通古斯語,指於中國東北與西伯利亞一帶,有某種人的靈魂可以上天下地,並且可以跟另外一個世界溝通。西方學者統稱這種文化傳統為Shamanism。基本上,童乩跟以上三種人的功能和進行的儀式大同小異。


1、 從其儀式及裝扮入手


   如何尋找童乩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除非童乩正進行儀式,不然,他們的日常裝扮是跟平常人無異的。即算是地道的台灣人,也不能隨隨便便就找到童乩。所以只能透過文獻、田野調查(field work)及影像去認知童乩的造型或形象。


   「童乩」是宗教人物,故 林 博士在進行田野調查時,主要是以其裝扮、他們進行的儀式及其宗教標誌去辨別誰是童乩,並嘗試從中歸納他們的共同特色。在台灣社會,童乩一般不會自稱為「童乩」;他們的朋友、信徒、鄰居等等也不會;不同的學者對童乩也有不同的專有名詞去稱呼他們,如「文乩」、「武乩」、「靈乩」、「靈媒」、「尪姨」等等,視乎他們在儀式中扮演甚麼角色。這如同我們要分出誰是僧侶,會先去看他是否光頭,再看他頭上是否有香疤,而辨別童乩也是用同樣的方法。


2、傳統文獻中「童乩」的形象


   根據文獻,童乩這一類的人物在歷史上已存在很久。十九和二十世紀初,各地都有學者將他們對童乩的觀察和認識作詳盡的記載。他們對童乩的形象描述大致相同——連橫(1876-1936):「裸體散髮,距躍曲踴,狀若中風,割舌刺背,鮮血淋漓,神所憑依,創而不痛」(《台灣通史》)。台灣曾被日本人統治,當時日本人也被童乩這台灣獨有的文化傳統所震撼——永井甃石(fl. 1896):「有乩童袒裼立輿上,右持劍、左執斧,自傷其額,鮮血淋漓,慘不畏死。或把銅針貫頰咬之,備極慘刻之狀」(《台陽詩話》)。


3、二十一世紀童乩的造型


   至於二十一世紀,「童乩」的造型跟傳統的有甚麼不同呢?於20012004年, 林 博士跟他的助理主要到台灣的中南部進行田野調查,所到的寺廟主要為台南縣北門鄉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五府王爺)、雲林縣四湖鄉「參天宮」(主祀: 關聖帝 君)及雲林縣台西鄉五港村「安西府」(主祀:張李莫千歲)。而拍攝時所進行的儀式為神明聖誕、進香團「進香」、童乩「安五營」及「入廟」。


   傳統童乩的髮式是披散頭髮,在古代社會中,散髮是瘋子或罪犯的特徵。但這對今天的社會來說是普遍的,因為大家都散髮,童乩髮型上另一特徵是縛頭巾或者是戴冠。若那人所扮演的神明是濟公,戴冠更是必需。童乩的上半身大多裸露(不包括女性)、腰間圍上紅巾或是在身上纏上紅布,最顯眼的是不少童乩上半身有刺青。現代的童乩沒有特定的服飾,有的穿制服、有的穿常服,但可以從他們的儀式動作跟臉上表情去判斷他/她是否童乩;也有穿圍兜的童乩(特別是扮演兒童神哪吒(即台灣說的三太子)。而下半身大多是赤腳,充滿隨意性。


4、童乩的兵器及法器


   童乩與其他地區的「靈媒」、「巫覡」、「薩滿」最大的分別就是童乩手持兵器,特別是在中國華南地區,尤其是福建、廣東這一帶的童乩,他們被神明附身後,是會用兵器砍傷自己。童乩主要的兵器五寶有七星劍、鯊魚劍(骨刀)、月斧、刺球(紅柑)和狼牙棒(釘棍)。除五寶外,亦有其他兵器如銅針、鋸刀、關刀等,視乎童乩所扮演是甚麼神明。


   童乩最主要的法器是香(香把或香爐,他們把香點著後,會用香掃自己的身體)、紙錢(童乩受傷後會用紙錢來止血)、符、五方旗或黑旗、神像(塑像、畫像)、酒(某些童乩扮演的角色需要用到酒,主要是濟公活佛。此外,童乩的助手會念咒和噴米酒來幫他/她止血。)


5、童乩的主祀神靈


   之前常說「神明附身」,那到底是甚麼神明會附在童乩身上呢? 林 博士在田野調查中,以童乩扮演角色的次數或其廟宇數量最多的標準來排列:王爺(王爺生前都是有權力的人如將軍等等,但都是慘死,所以死後變成厲鬼。因此,大家都相信王爺死後有非常大的力量)、「母娘」(王母娘娘、瑤池金母、無極老母、黎山老母、九天玄女)、佛菩薩(民間信仰)、關公(自清代後,關公是大多數人敬奉的對象)、太子爺、媽祖、玄天上帝、濟公等。除了這些比較聞名的神明外,還有台灣本土和大陸原鄉帶來的神明,如:「夫人」(一品夫人、三奶夫人等,主要是婦女或小孩敬奉的對象)、法主公、大眾爺、恩主公(主要是關公或呂洞賓)、三山國王(客家人的神明)、三清道祖(道教)、五顯大帝、土地公等。


6、童乩的群體分析:596個案例


   經過以上的描述,開始有人會好奇童乩的社會背景。但因為大多的童乩都選擇低調行事,要跟他們訪談實是件難事。往往要透過相熟的人介紹或引領才能找到願意接受訪談的童乩。於性別方面,二次大戰前,在台灣的童乩中只有20%是女性;二次大戰後,比率增至25%;到2000年時,女性童乩佔30%。接著是年齡,有很多人誤會童乩是孩童,但在該田野調查過程中,找不到十歲以下的童乩。當中大約有60%的童乩是四十歲到六十歲不等。童乩的職業和教育程的百分比是意料之內:失業率高、少有固定職業;大多都是國小畢業或是沒受過教育。在眾調查結果中,婚姻狀態是最令人感到意外的一環,現今離婚率高企,竟然有91.9%的童乩是已婚,可見他們的婚姻是穩定。


7、結語:童乩的再現(Representation)


   由古至今,童乩這類人物常被人唾棄,歷代的政府都打擊這種人,並且認為他們是野蠻、迷信之人,妨礙社會文明的發展。當然,也有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對童乩充滿好奇,因為在他們眼裡,童乩是精神病人,是需要援助的人。可是現實卻是相反,很多民眾在患病或遭遇困難時,反倒是向童乩尋求醫治、解困。這些年來,童乩遭受巨大的社會壓力、輿論壓力,漸漸變得退縮。 林 博士希望透過演講,將童乩這種台灣特有的文化傳統再現於各地,好讓各地認識童乩這傳統人物。同時,也希望童乩本身能重新再現自己的社會角色跟形象。


(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http://paper.wenweipo.com/2011/05/21/OT1105210010.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 杜 先生曾說:醫療史是臺灣新史學研究中最有特色的一環。幸好,醫療史的研究取徑雖有很多地方受外國影響,但好在發展至今,已頗有本土特色,至少外國學者會「參考」、「引用」臺灣學者的著作吧。其他的人文歷史研究領域,可能或多或少面臨這些問題吧。


 


學術代工 何來原創


中國時報


2011-05-16


【施正鋒、吳珮瑛】


     日前貴報報導了教育部第一期五年五百億只多了兩篇「自然」與「科學」的文章,而其他整體文章發表的數量雖有增加,但文章的原創性大減,此一話題至今未歇。諸多評論集中於獨尊SCI及SSCI指標的不恰當,我們則想探索缺乏原創性之根源?


     戰後,台灣在全球性的製造業扮演代工角色,學術界也不免充當知識生產過程的買辦,毫不靦腆地進行移植。既然知識是昂貴的舶來品,為了獲得國際級大師的核可、背書或是加持,台灣學者必須百般討好、極力巴結,甚至不惜委身擔任助理,終究目標是搭上國際學術網絡的線、或是取得理論模型的獨家代理人。學術殖民於焉產生。


     所謂的學術殖民主義,是指在全球的學術分工下,由於知識生產、傳遞以及排序的不平等地位,處於中心的國家,如何透過學科的標準化、制度化以及社會化,強制邊陲國家的學者,集體接受在思想上的支配關係。過去,帝國是靠殖民的力量來進行直接控制;現在,即使殖民地紛紛獨立,前者依然可以藉著後者知識分子的學術倚賴,來遂行間接控制。此時,殖民者/前殖民者不必再仰賴鞭子或是繩子來操控,因為,這些學者已經習於彼此的羈糜關係、甚至於樂此不疲。


     在學術殖民主義的關係下,位於知識中心國家的學者,譬如美、英、法等,往往生產大量的研究成果;進而透過這些媒介,將想法以及資訊傳遞全球。相對之下,在知識上倚賴他人的國家,不論是在研究議程的設定、問題的界定、方法的援引、還是科學指標的訂定,本土學者都必須祈求外來和尚的背書。在心理層面上,這些學者除了被動、消極以外,更深層的因素是在學術上的自卑感,讓他們不敢有自主的想法。對於比較積極的人來說,最佳的策略,就是如何在這知識的軸幅當中挪身,盡量往同心圓般的網路貼近。


     因而,我們投在國內研究期刊上的成果,如果方法未曾見於文獻上,最常被問的審查意見就是「國外有人這樣做嗎?」彷彿只要引國外的阿貓阿狗文章就沒事,意思是我們不能有創見,且還投在國內期刊上,此也隱含,如果這是原創,怎不投到國外期刊?因此,最近大家討論熱烈的SCI與SSCI,量多質不精此為其問題之一。因大家只是不斷以不同的資料複製殖民者所研發出來的模型、方法,因此每篇看起來都千遍一律,差別只在於你做台灣、他做美國,而英、美是這些方法、模型的宗祖國,所以沒有人會(敢)去懷疑。


     此種現象就是一種垂直分工的學術倚賴,也就是中心國家透過想法的框架、出版的掌控、學位的授與、研究的挹注、教育的投資以及技術的轉移,進行研究地盤的圈地式行為,以確立「理論VS.實證」、「他國VS.本國」、以及「跨國比較VS.個案研究」的知識生產模式,來達到知識壟斷、以及邊陲國家倚賴的目標。


     所謂想法的控制是不可少的馴化機制,也就是說,必須確保原始的想法來自中心國家。首先,在思想上畫了一個實質的大圈圈之後,為了要使鴃舌南蠻之地的學者只會東施效顰,接下來,還要透過制度的建構,以滴水不漏的方式來從事結構性的節制,也就是挖了一圈又一圈的壕溝,恩威並重、習慣成自然,只要有學術上的酒池肉林,就能讓這些身陷知識銅牆鐵壁學者不加思索、照單全收,註定一輩子唯唯諾諾、癱瘓而不自知。


     我們真的毫無自信到國外什麼都是好的嗎?社會科學者的一些努力不過純然只是想造福國內的學子與解決國內的政經問題,卻經常被視如敝屣。國內學界的迷思是:大家永遠都認為,你如果這麼行,讓國外的人先認識你,沒有國際觀的人才會美其名說是在做本土的紮根工作。


    


(施正鋒為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吳珮瑛為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51600294.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待捷克科學院東方研究所Vladimir Ando 博士記要( 2011/5/3 -2011 2011/5/12 )



 



    承李尚仁老師之託,這段時間都在接待捷克來的Ando博士。3日去接待他時,還擔心自己英文太破的問題,結果,一看到Ando先生,很緊張的先來一段英文問候,結果他說:「我會講中文,反而是英文不太好,你可以和我講中文。」我鬆了一大口氣。當日下午帶他去了名山堂買中醫書,接下來的幾天,我因為有課要上,無法陪著他和該所所長四處逛,結果他們行動力驚人,竟然跑了淡水、台南、金瓜石等地,她們都說台灣是個美麗的好所在,我送他一本書,他也送了我捷克首都布拉格的風景小書。當初他來時,我們其實都不知道他研究的主題和來的目的,後來和他聊天和相處,他強調他是一位對中醫很有興趣的漢學家,捷克當地有很多對中醫有興趣的學生,想要來臺灣實習,當然,他已經去過中國很多次了,並與天津中醫藥大學、北京東直門中醫院等有所合作,他在捷克翻譯、撰寫了六、七本中醫理論的書,因為捷克懂中文又懂中醫的人非常少,好像只有他一人吧。他做這些工作,給不懂中文的捷克中醫愛好者一個學習的平台,其工作大致如此。他說在捷克中醫仍不被政府承認,很多人學中醫,只能像台灣的民俗醫療那樣做做保健、按摩,但聽他說也能糊口,針灸只有西醫可以使用,而且考試全都是配好穴位與病症之死記考法,沒有辨證論治的精神。Ando先生不愛吃漢堡、喝咖啡、吃炸雞等,他喜歡吃麵食、水餃、中國菜等,他說中式菜餚非常好吃,不知為何臺灣的人都喜歡吃麥當勞和喝星巴克,因為大家都「英美化」了嗎?我們都忘了,世界上除了英美外還有其他國家和文化,以及種種對漢學關注的視角,這讓我有很多新的思考。特別的是,Ando先生也不愛吃捷克菜,他說捷克菜多是肉和啤酒,蔬菜很少,全世界大腸癌最高的發病國就是捷克,他認為食物和疾病的關係非常密切。另外,捷克人大多不信教,不像美國,幾乎都信教,這也是國情上的差異吧。我請他去吃師大附近的冠軍川味老張牛肉麵,但他堅持請我吃,很客氣,結果他叫了小碗的麵都沒吃完,我說:「不好吃嗎?」他回答說:「我不需要吃太多,有熱量就好」(其實我很想跟他說,那兩塊牛肉我可以夾來吃嗎?但是我也在減肥,所以就剩下了那香噴噴的肉留在碗中悲鳴啊)。真是健康,難怪Ando先生身材如此苗條。



    59Ando先生至北投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參訪,尚仁老師也費心安排了黃怡超所長來熱心接待,並參觀了中藥標本的研究室,也謝謝黃所長抽空接待。隔天,又帶Ando先生至長庚桃園醫院的中醫部參觀,對我來說也是非常震撼的,因為看到各種中醫科學化的舌診儀、脈診儀,還有現代化的配藥室,中醫病房和看診方式等等,這都要感謝李岳峰醫師的居中聯繫以及張恒鴻所長的詳細介紹,張所長百忙之中仍細心、不厭其煩地一一解答問題,真是非常感謝。至於Ando先生說的「用中醫去理解中醫」,對我的啟發也非常大,因為我處理的問題正是要用西化的科學來看中醫,還是中醫自己要持續堅持古典醫學思考之間的抉擇與論爭史,這段對話已流轉百年之久,能夠看到中醫有今天的發展,真是非常不容易。總之,這些行程對我啟發甚大,感謝每一位安排與接待之人,也祝Ando先生回程一路順風,以後到布拉格玩就靠您啦。



 



                                                寫於2011/5/13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獻醜,今日終於在系上發表完論文初稿,還有最後兩章加結論,寫完就OK了。感 謝金仕起 老師此次擔當我的論文評論人,當然,老師是非常客氣、謙虛,與手下留情的評論著我的論文,他指出一些在論文題目、章節安排的問題,還有不少字句、錯字的問題,我會在日後慢慢修改的。學位論文的修改,是個漫長的歷程,即使畢業,也還是要繼續修改吧,我抱持著這樣的理想,繼續前進,希望前輩多給予指正。昨天緊張到睡不太著,結果 金 老師竟然也是凌晨一點多起床後,就無法入睡了,他說評這樣的論文壓力很大,因為很專業,而且時代也比較後面,史料部分他比較不熟,我覺得 金 老師是客氣了,我非常重視他的評論,以及他指出自己朗讀論文來聽,看看通不通暢的技巧,我一定會來施行。陳登武主任對我有許多鼓勵,我非常感謝他。倒是學弟妹比較沒有問題,很抱歉,只有二十分鐘,我掌握的不好,超時不少,很多專有名詞,我沒有辦法一一解釋清楚,希望學弟妹海涵囉,將來隨時有問題,都歡迎提出討論。我最近也希望把論文初稿拿給幾位老師,希望他們能給我一些建議、批評和指教,讓我能在口試前修到最佳的狀態。明天,要到張恆鴻所長的「生命醫療史」課程上講一段〈當中醫遇上細菌的歷史〉,希望不要出糗,也要請專業的中醫師指教。看來,今夜又要失眠了。寫於2011/5/12


 


*我亂做的論文封面,有三張圖。(以後不會用這張啦,哈哈)



 


 


總 目 錄


 


緒論:臺灣的中國醫療史之過往與傳承——從熱病史談新進路


第一節  掀開疾病中的歷史面紗(p.1)


第二節  回顧的核心—臺灣的中國醫史之原始脈絡(p.5


第三節  史家的第一代新醫史之路(p.9


第四節  內外史的距離(p.14


第五節  從熱病的近代轉型談起(p.23


第六節  新醫史的嘗試—「重層醫史」(multi-gradations of medical history research )視角(p.32


 


第二章  論爭前的和諧近代中西醫知識中的「熱病」論述初探


第一節  前言(p.48


第二節  中西醫初遇時的熱病容貌(p.49)


第三節  中醫熱感之外(p.52


第四節  身體的內與外感受與致病(p.57


第五節  中西醫治療與預防之文化初遇(p.60


第六節  小結似曾相識到貌合神離之前(p.65


 


第三章  民國中醫的外感熱病文獻—以傷寒、溫病書籍為中心的考察


第一節  前言(p.68)


第二節        古典醫學之緒餘(p.69


第三節  西方醫學的影響與「中醫傳染病學」漸趨成型(p.77


第四節  日本醫書的影響(p.85


第五節  古典醫學在民國復興的三條線索:寒溫融和、西醫與日本的影響(p.94


第六節  小結—「再正典化」(renewed canonization)的熱病書籍及其衍生之課題(p.102


 


第四章  民國時期中西醫詮釋疾病的界線與脈絡:以「傷寒」(Typhoid fever)為例的討論


第一節  前言(p.107)


第二節  傷寒「西名漢譯」之源流(p.109


第三節  「傷寒」的中國醫學脈絡(p.116)


第四節  另一種聲音——溫病學的脈絡(p.121)


第五節  重釋或在論爭中消亡(p.124)


第六節  中醫的新傷寒論述(p.126)


第七節  小結—翻譯、詮釋與再生的中國醫史(p.133


 


第五章   菌在氣中──民國中醫對西方細菌論的吸收、排拒與匯通


第一節  前言(p.139)


第二節  西方細菌學的軌跡(p.139)


第三節  中醫細菌新說之發韌(p.144


第四節  中國醫學的的回應—章太炎「據古釋菌」的例子(p.153


第五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一對氣論的堅持(p.159


第六節  中西醫對細菌學論爭的焦點之二細菌致病的爭議(p.166


第七節  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思維(p.173


第八節  小結—具選擇性的細菌論述(p.185


 


第六章  新中醫的實踐與困境-惲鐵樵(1878-1935)談《傷寒論》與細菌學


第一節  棄文從醫的經過(p.189)


第二節  惲鐵樵之歷史地位與本章問題意識(p.190


第三節  從古醫籍中尋求靈感-讀書與臨症的再定義(p.194


第四節  攘外必先安內「葉派」流毒與學術反思(p.196


第五節  惲鐵樵對細菌學的認識與回應(p.200


第六節  對中西醫病名定義之討論(p.206


第七節  小結民初中醫的困境(p.211


 


附錄一:民國中醫熱病學文獻編年類纂(p.215


 


 


※說明:以下章節尚未全部完成,僅列出章節名稱與簡介供參考


第七章  細菌、氣與日常生活


 


第八章  外感熱病的調養與禁忌-古典醫學的病患視角


第一節  熱病預防知識的新與舊


第二節  病人與醫生的互動:療病之外


第三節  古典熱病醫學的食禁與食忌


第四節  「餓不死」的傷寒


第五節  補養與康復的歷程


第六節  小結






    第六與七章希望能凸顯傳統中醫熱病知識在民初實際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第六章僅完成30﹪,大多還是史料的紀錄和初步的見解,初步的想法是:雖然學界一直在談「現代性」,但是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真的很「現代」嗎?幾乎現有的研究都是上海、天津幾個大城市,其他次一級的鄉鎮和農村,還是充滿著傳統的中醫論述。甚至,即使從都市的報紙上來看,當時對傳染病的論述也還是會以傳統中醫「風寒」、「濕毒」、「毒」等等術語來解釋熱病,而不完全是細菌學的天下。我希望能配合一些報紙的醫藥廣告來呈現這兩章,當時報紙的外感熱病論述其實是很多元的(甚至不可思議,例如吃藥就可以預防霍亂、傷寒;補肺就可以抗感冒等等)。其次,雖然細菌學佔領了醫界的主體論述,但是中醫在吸收之前的「瘴氣論」後,也提倡環境衛生,但「穢氣」與「疫氣」、「毒氣」等語言往往才是中醫論述之主體,而非「細菌論」。至於其中的論述還牽涉到公與私的問題:基本上中醫強調的是一種「個人衛生」,西醫則希望有一個「公共衛生」出現。而我將論證,在當時中國內亂外患、治權不一的狀態下,「個人衛生」才是保衛生命的主要方式,而不是只依賴公共衛生。換句話說,中醫式個人「衛生」的出現,有其適應時代的一面。(中醫著重的還是「氣、血、精」等概念,「細菌論」並沒有革命性地改變當時中醫對身體觀的看法)。並且,中醫也透過類似肯定「瘴氣論」的內涵,也同意了「衛生」的種種舉措,這就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衛生論述:民眾的思考概念還有中醫氣的身體觀留存,但又肯定了它論爭的反面對手──公共衛生論述的價值。


    第七章則約完成70﹪,主要靈感還是得自早先寫過秦漢中醫「食忌」的啟發。中醫外感熱病學中的「食忌」理論是多采多姿的,但是到了民國,卻遇上了「食補」、「藥補」的文化(例如牛肉精、鈣片、維生素製品在20-30年代大量的出現),西醫說是增強「抵抗力」(此詞彙乃民國時期才普及之用語)。也就是說,透過吃補藥、補品、補血、補腎等等,都可以預防、治療熱病,這與古典的「禁忌」——熱病不要多吃的思維,是相反的。但還是有相同的地方,例如「補腎」就彷彿是一條永遠不變的,預防外感熱病的健康法則。另外,「食忌」的規則仍在民國中醫界繼續存在著,許多熱病仍被要求禁食肉類、補藥,這個中西醫在身體觀上對待外感熱病調養時的差異之處,是本章的主要課題。



 


第九章  總結論(未完)


 


附錄二:徵引書目(略)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