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史書資訊 (2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書評介紹】血之巨作:科學革命中的醫學與謀殺





 





書籍資訊





《血之巨作:科學革命中的醫學與謀殺》

Blood Work: A Tale of Medicine and Murder in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作者:塔克(Holly Tucker

出版: W. W. Norton2011304





 





十七世紀的歐洲人便發覺身上血液有其神秘之處,不過那時候他們選擇胡亂地將獸血注入人體,期望能造成改變。當然有時免不了一死。





撰文 ∣ W. F. Bynum(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學史榮譽教授)





  現代輸血技術是科學與科技結合的奇蹟,一切始於一九一年蘭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發現人類主要血型,也讓他獲得諾貝爾獎肯定,他亦參與解析獼因子(rhesus factor),讓人們瞭解不同血型為何不相容,在此之前,輸血成敗只能憑藉運氣,有時甚至會致命。





  在蘭斯坦納之前數十年,少數勇敢的醫師偶爾會決定輸血,尤其是孕婦血崩時,可能會選擇由丈夫捐血搶救,這種選擇雖然草率,但這些醫師至少已採用人體互相輸血,若再回溯兩百年前,醫界通常是使用羔羊等動物的血。





  在這本書中,醫學史家塔克從十七世紀輸血之始下筆,以歷史記錄加上她自身資料研究,描繪生理實驗的起點,也回顧人類社會對血液的態度,讓人能一窺科學界早期態度以及論辯。





  作者指出,在一六六年代時,成立不久的倫敦皇家學院成員開始在動物之間相互輸血,依據哈維(William Harvey)在一六二八年對於循環系統的文獻,進一步研究心臟、血液、循環及呼吸,這個團隊包括雷恩(Christopher Wren)、虎克(Robert Hooke)、波以耳( Robert Boyle) 以及羅爾(Richard Lower)等多位學者,實驗內容在歐洲廣為流傳,亦刊載在學會哲學期刊上。





  反觀法國科學院則反對輸血,故當初帶領法國創新的醫師丹尼斯(Jean-Baptiste
Denis
)並不見於主流,他同樣從動物之間輸血開始,但很快便嘗試動物與人類之間輸血,除了外來血液是否有療效,人們也相信血液來源物種可能影響民眾個性。





  溫馴羔羊是最常使用的物種,還附加「神的小羊」等宗教意涵,《聖經》指出,「血是生命之源」,十七世紀的自然哲學家更為此增添許多神學色彩,故一切不再只是出於好奇的實驗,而是為發掘更深層的涵義。話雖如此,丹尼斯早期實驗對象是位屠夫,顯然將放血後的羔羊用於佐餐。





「治療」精神疾病





  兩國早期的人體輸血,通常是為治療精神失常疾病的病患,英國首位病患是名古怪的神職人員,總喜歡以拉丁語交談,他在接受三分之一公升的羔羊血之後,仍幸運存活,雖然並未改善他的語言偏好,但至少變得不那麼激動,故幾個星期後,人們便認為能重覆進行這項治療。





  可是丹尼斯後來為一名時常激動的僕役輸入小牛血後,情況卻不樂觀,前兩次輸血似乎讓他變得溫和,原本在僕役的妻子堅持下,還要進行第三次輸血,卻因為發生許多症狀而作罷,僕役於隔天早上死亡,遺體在解剖之前便已下葬。這件案子後來鬧上法庭,丹尼斯雖然無罪,僕役之妻卻以毒害親夫遭起訴,儘管官司最後敗訴,但一年後,法國國會便禁止再為人體輸血,英國社會也對此逐漸失去興趣,直至一八二年代,才再次出現人體相互輸血的案例。





  塔克提到一個相關的事件,丹尼斯在醫界的敵人馬提尼耶(Henri-Martin de la
Martinière
)偷偷將毒藥交給那僕役之妻,想藉此阻止丹尼斯的實驗,馬提尼爾自己是外科醫生,生活多彩甚至曾是海盜,也曾散發傳單尖刻地批判丹尼斯及輸血行為。





  塔克藉由法英兩國科學界的競爭,反映出科學革命期間的國際對立局面,人人都想成為某項療程成功的第一人,路易十四支持的法國科學院與民間團體之間的競爭尤其強烈。英法兩國又在一六六年代交戰,倫敦於一六六五年發生疫病,一六六六年又發生大火,阻礙皇家學會的初期會議。





  塔克希望突顯生理實驗背後的熱情與痛苦,她的文字如同小說般引人入勝,可惜偶有錯誤或顯然煽情,但確實讓人注意到現代科學與醫藥初期的重要環節。





  





 





原載於【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一〇三期2011.05.01





 





http://case.ntu.edu.tw/blog/?p=910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感謝 林富士 老師提供分享他為新書寫的引言


 


食品科技與現代文明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的調查顯示,全世界的人口總數在20102月1時,已滿68億。大家對於這個數字也許不會有特別的感覺,但是,我們若知道人類的人口總數在十九世紀末才16.5億左右,[1] 那麼,在百年之間呈現四倍數的增長便不能小看了。更何況人類在二十世紀還打過兩次世界大戰及難以計數的區域性戰爭,而且,還遭遇過多次大規模的瘟疫(包括鼠疫、霍亂、流行性感冒等)襲擊。在這樣的情境之下,人類能繁衍出歷史上最多的人口總數,應該可以算是一種奇蹟,也是人類文明的成就。


    不過,這種「人口爆炸」所衍生的問題(如資源耗竭、糧食缺乏、生存競爭、空間擁擠、公共衛生等)其實都不易解決,而且正不斷在累積、增強壓力,甚至可能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因此,我們必須及早反思造成目前這種狀況的緣由,研擬對策,以確保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而回顧這一段驚人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二十世紀(尤其是1950年之後)人口快速而大量的增長,主要似乎歸因於人類「政治技能」[2] 的愈趨純熟與「科學技術」[3]的重大突破。前者隱而不顯,後者則眾所矚目,且引以為傲。


    但是,科技真的只帶給人類繁榮與幸福嗎?只怕未必。事實上,不少科學研究社群的成員、探討「科技與社會」(STS)的學者,以及關心人類文明走向的人文學者與宗教家,都曾經對此有過省思並提出建言,但是,一般的大眾卻很少有機會接觸這樣的訊息。或許是基於這樣的緣故,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人社會科學講座」乃決定從2008年起推動「現代科技文明發展的反思: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觀點」系列講座,並委由國立台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與國立成功大學分北、中、南三區負責執行。


    國立中興大學的團隊接獲這個任務之後,考量學校自身的特長在於農業與生物科技,而「食品衛生」(食品安全)又是最近幾年民眾關切的重大議題,便決定以「現代食品科技文明的反思: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觀點」為主題,展開長達二十個月(2008121日 至2010731日 )的研究與推廣工作。


    工作的第一個階段,我們先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組成核心工作團隊,成員包括: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羅思嘉教授、國立中興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許舜喨教授、國立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詹長權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周桂田教授、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所胡素婉教授、東海大學社會學系鄭斐文教授。緊接著,我們便擬訂主要的探討課題,並依據個別的專長和興趣進行分工,先各自展開資料蒐集與專家諮詢的工作。當初,我們認為,純從技術的層面來看,食品科技可以進一步切割為生產科技(包括原生食材、基因改造食物與加工食品等)、保存科技與輸送科技,而從人文與社會的角度來看,食品科技所引發的問題則包括個人健康、公共衛生、經濟利益、生態環境、社會規範,乃至文明存亡。由於範圍非常廣泛,因此,我們只鎖定「食品添加物」(同時涉及生產科技與保存科技)、[4]「健康食品」(生產科技)[5]與「基因改造(含奈米)食品」(生產科技)[6]這三類科技食品,並從食品衛生安全、[7]食品科技法規[8]與食品科技資訊[9]這三個角度切入,探討食品科技與現代文明之間的關係。而我們的工作目標則設定如下:


 


一、透過計畫的執行,促進不同知識領域的學者專家共同探討「食品科技」的相關議題,形塑、醞釀新的跨領域知識社群。


 


二、以跨領域對話的成果為基礎,強化大眾對於若干重要食品科技的基本認知。


 


三、透過不同知識領域專家的共同探索,提供決策者、立法機關與相關部門在做有關食品方面的決策時,所需要的充分資訊和正確知識。


 


四、透過對話,促使食品科技從業人員、相關研究者或業界自訂及遵守基本規範和倫理,並思考該科技發展可能對人類帶來的風險、傷害和影響。


    工作的第二個階段,我們先建立「現代食品科技文明的反思」計畫的專屬網站(http://www.cla.nchu.edu.tw/food/),作為揭露訊息、交換意見、彙整文獻、紀錄活動的平台。緊接著,便邀集學界與業界的專家接連舉辦四場工作坊:一、「食品添加物工作坊」(2009/7/17 );二、「基因改造(含奈米)食品工作坊」(2009/7/24 );三、「健康食品工作坊」(2009/7/31 );四、「食品科技法規工作坊」(2009/11/9 )。這些工作坊著重於專家與專家之間的對話,一方面廣蒐相關的研究文獻與口頭意見,另一方面則整理重要的議題、爭議焦點與既有的共識。隨後,便由各個工作坊的負責人撰寫工作報告。


    第三個階段,我們展開推廣的工作,在200912月接連辦理三場講座:一、「食品添加物」(2009/12/5 );二、「健康食品」(2009/12/12 );三、「基因改造(含奈米)食品」(2009/12/19 ),由計畫團隊的成員擔任各場次的主持人、主講人和對談人,邀請產、官、學界及一般民眾參與,將我們的研究成果及在工作坊中所獲致的資訊與知識進一步擴散,並收集回饋意見。


    在舉辦三場講座之後,我們原本所設定的工作項目都已完結。但是,計畫成員在工作期間已累積不少研究文獻,也獲得各界不少的支持與回響,深覺有必要發表較為正式的研究論著,讓更多人能分享我們的成果,因此,便決定編輯、出版論文集。這個決定深獲國科會人文處與國立中興大學的支持,並獲稻鄉出版社同意協助,故於2010年初展開密集的編審作業,終於在三月底完成所有的審查、排版工作。


   做為這個計畫的主持人以及此書的主編,我有必要交待計畫的緣起與執行情形,以及此書的由來,故有以上的陳述。最後,容我藉此感謝所有計畫成員的積極參與和奉獻,[10] 以及眾多提供諮詢意見、參與工作坊與講座的專家、學者、業者和聽眾。而在此書的編輯過程中,稻鄉出版社的同仁、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劉杏怡秘書與中 文學系 博士班林貞吟同學,對我諸多相助,特此致謝。


 


201041寫於國立中興大學學人宿舍


 


http://newtaiwanshaman.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html


 


該書出版項:


    者:林富士


出版社:稻鄉


出版日:2010/05/01


簡介:


科技真的只帶給人類繁榮與幸福嗎?只怕未必。事實上,不少科學研究社群的成員、探討「科技與社會」(STS)的學者,以及關心人類文明走向的人文學者與宗教家,都曾經對此有過省思並提出建言,但是,一般的大眾卻很少有機會接觸這樣的訊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人社會科學講座」乃決定從2008年起推動「現代科技文明發展的反思: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觀點」系列講座,並委由國立台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與國立成功大學分北、中、南三區負責執行。國立中興大學的團隊接獲這個任務之後,考量學校自身的特長在於農業與生物科技,而「食品衛生」(食品安全)又是最近幾年民眾關切的重大議題,便決定以「現代食品科技文明的反思: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觀點」為主題,展開長達二十個月的研究與推廣工作,因而才有本書之出版。


目錄:


引言:食品科技與現代文明(林富士)


科技、醫療與社會:食品添加物安全風險分析(詹長權/林右翎/楊涵甯)


科技食品的社會學:台灣保健食品的科技與社會分析   (鄭斐文)


風險、科技與食品安全:台灣健康食品的社會分析  (鄭斐文/陳尹婷)


基因改造食品風險與管制(周桂田/郭華仁)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胡素婉/林韋廷)


食用油品安全管制現況分析(許舜喨)


從資訊素養談對「食」議題的認知(羅思嘉)


 












[1]參見《維基百科》「世界人口」(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7%95%8C%E4%BA%BA%E5%8F%A3)。




[2]這是指獲取、管理、分配與利用「資源」(包括人、物與環境)的知識與能力,以及避免和解決人際衝突的技巧與機制。




[3]尤其是解決疾病問題的醫療科技與解決機荒問題的食品科技。




[4]主要負責人為詹長權教授。




[5]主要負責人為鄭斐文教授。




[6]主要負責人為周桂田教授。




[7]主要負責人為胡素婉教授。




[8]主要負責人為許舜喨教授。




[9]主要負責人為羅思嘉教授。




[10]本計畫除了主持人之外,共有六位共同主人:羅思嘉教授、許舜喨教授、詹長權教授、周桂田教授、胡素婉教授、鄭斐文教授,以及六位專、兼任助理:黃婉如、林右翎、余惠萍、林韋廷、吳嘉恬、陳尹婷。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即將由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之《臺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由 朱真一 教授撰寫。


 


序: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 張天鈞


    記得很久以前,臺大外科廖廣義教授曾對我說:「如果你喜歡歷史,表示你年紀老了。」然而,其實我很早就喜歡讀歷史,特別是研究歷代名畫家的生平、作畫的過程、居住地,以及疾病對他們產生的影響,進行這樣的背景剖析,對欣賞畫家的作品有很大的助益。


    後來我把這樣的心得,如法炮製應用在醫學院的教學上,講解內分泌疾病時,會提到與東西方醫學相關的歷史故事,果然引起學生相當濃厚的興趣。


    在朱真一教授的這本書《臺灣熱帶醫學人物──開拓國際交流的醫界先驅》裡,朱教授將當年研究熱帶醫學者,特別是和瘧疾相關的臺灣醫界前輩,作了很精采的介紹,令我想起當年公共衛生學界舉辦的二十世紀臺灣公共衛生醫學最大貢獻的會議,我負責回顧甲狀腺腫方面。因為前人的研究,以致1967年臺灣全面實施食鹽加碘的預防性做法,使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問題得以解決,遠比醫生一個一個地治療病人來得有效多了。


    而在瘧疾方面,日本人於1895年到臺灣時,僅戰死了數百人,但感染瘧疾、霍亂致死者卻有數千人,由此可知撲滅瘧疾的重要性,瘧疾的成功撲滅是二十世紀臺灣公共衛生醫學的重大貢獻之一。經由朱教授的這本書,我們就能瞭解當年前輩的努力。


    不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些前輩當年進入公共衛生領域的原因,以及熱心研究的態度,許多都與老師治學的精神有關,也因為老師的啟發,而留下深遠的影響。例如連日清博士提到自己崇尚日本式做事態度,腳踏實地,具有日本學者的研究精神,凡事一定追根究柢,研究到水落石出為止。這是從日籍前輩學者的身教上得到啟發的例子,也讓我聯想到畫家席德進的一席話:「學藝術並不是在課堂上聽老師講什麼藝術史、美學、色彩學,而是學習他們的談吐、風範。」


    最後,文中談到的謝獻臣教授,在他晚年時我曾照顧過他一段時間,然而當時只知道他是臺北醫學院的董事長,並不曉得他的偉大和其在公共衛生學的重要貢獻,只覺得他來看病時都很客氣。若當時拜讀過他的傳記,一定會向他請益,現在從朱教授的書中得知後,回想起來,相當遺憾。


    每當給予醫學院新生入學勉勵時,許多老師都會建議學生選定一位老師作為自己的榜樣(role model)。所謂role model是指Any person who serves as an example, whose behavior is emulated by others,最早出現於Robert K. Merton對醫學院學生的社會化研究中。我想,在醫療環境愈來愈功利化的現代社會,如何成為醫學生的正面榜樣,督促他們未來對社會有所貢獻,益形重要。 朱 教授的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


 


自序 ~ 朱真一


 


    筆者一向對歷史及人物傳記有興趣,約二十年前偶然被人問了一些問題,譬如誰是最早到美國留學的臺灣人?誰又是最早到歐美的醫師?筆者曾請教過一些前輩,幾乎沒人知道,所以下定決心挖掘、探討早期醫學史上的人物。出乎意料之外,就在鑽研之際,不少珍貴的資料,像寶藏般一件件地出土;此外,筆者也在醫學雜誌、報刊上刊登文章及訊息,請求各界幫忙提供資料。尤其,早期留學歐美者與臺大的淵源較深,因此也曾在《臺大校友雙月刊》、《景福醫訊》等刊物撰寫文章,並廣求大家提供資料。


    除了收集臺灣的資料,也尋找國外的資料。後來筆者將介紹早期留學歐美之臺灣醫界人士的文章,集結成《台灣早期留學歐美的醫界人士》一書,出版了單行本後,獲得不少的迴響,好不興奮。後來又因為讀馬偕的傳記,書中提到馬偕牧師發現肺吸蟲症,以及螃蟹如何使人類感染肺吸蟲症等內容,令筆者甚感懷疑,進而探討肺吸蟲症的歷史,愈挖掘,就愈發現許多有趣的話題、典故及人物。順帶一提,馬偕傳記的作者們對馬偕牧師如何發現肺吸蟲症,以及感染肺吸蟲症的途徑之說,都是一場誤會。


    至此,筆者便開始寫了一系列以「從醫界看早期臺灣與歐美的交流」為主題的文章,對筆者而言,這些有趣又富意義的醫學史可說是美不勝收,再集結最早期的二十篇文章,出版了《從醫界看早期台灣與歐美的交流》(第一集),書中有一半的篇幅探討與熱帶醫學有關的人物及典故,讓筆者對臺灣的熱帶醫學發展漸趨瞭解,更注意到臺灣對世界的貢獻。


    臺灣的現代醫學史,是從歐美醫界人士來到臺灣後開始算起,並在日本占據臺灣後漸漸蔚成醫學主流,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是深受美國及WHO等影響。其中,臺灣的熱帶醫學更是進一步蓬勃發展,成功地撲滅瘧疾,成為全世界的模範。每當尋找資料時,看到臺灣的成就與貢獻,一股「與有榮焉」之感油然而生。這些令人自豪的醫學榮耀,臺灣一般民眾多所不知,連醫界人士也不甚清楚,總覺得有必要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關於臺灣根除瘧疾的歷史記述,之前已有不少資料,幸虧當時臺灣有這群獻身的研究學者及工作團隊,不但根除臺灣的瘧疾,提高臺灣人的健康,日後更把所學貢獻給世界。然而,很少人專門書寫這群臺灣的醫界英雄們,他們如何讓臺灣變成世界的模範,還遠赴世界各國提供人才及技術服務。


    其中,令筆者最有興趣的主題「臺灣與國際的交流」,更是精采。這些醫界前輩先到國外留學進修,在臺灣推廣熱帶醫學有成後,進一步到世界各地擔任顧問,或以各種方式傳授經驗、技術與知識。同時,積極與世界各地專家及衛生組織展開合作,熱絡地參與國際交流,促使熱帶醫學成為臺灣與國際交流最頻繁的領域,且是雙向交流,既深入又富意義。一方面,他們到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貢獻所長,另一方面,對於先進國家如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也廣納臺灣人參與知識與技術的發展,最終能對美國及世界做出貢獻,令臺灣人倍感光榮。


    最近的報導,更可說明筆者的這份光榮感。像是肺吸蟲症最早是在臺灣發現,臺灣對肺吸蟲的臨床研究也最有貢獻,而且肺吸蟲的生活史也是在臺灣最早完成研究,而最後的傳染途徑大都是經由螃蟹。不過,世界上有些地方則是經由小龍蝦,而非螃蟹,因之前看到中國進口小龍蝦的報導,筆者還特別寫了一文發表於20093月的《科學月刊》,呼籲大家不要生吃小龍蝦,以免得到肺吸蟲症。想不到,20106月初,美國聖路易(St. Louis, MO)當地的新聞報導,密蘇里(Missouri)州發現生吃小龍蝦引起六例的肺吸蟲症,衛生當局還發出警告,希望醫師及大眾特別注意這類情況,這時臺灣的研究成果馬上得以應用。


    因為人在海外,無法系統地找到臺灣熱帶醫學發展的資料。這系列以「熱帶醫學故事」為主題,因文獻難找,尤其沒有第一手資料,這系列以漫談為主,以自己找得到早期對熱帶醫學有貢獻但快被人遺忘的機構及人士為主,更強調自己一向最喜歡討論的「國際交流」。這是第一集,希望以後繼續有更多集出版。


    前面談過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的醫學,包括熱帶醫學在內,受到美國的影響遠比其他因素更為重要。從本書所討論的醫學人物及各種典故中尤看得出來,除了來自美國的影響加重外,臺灣的醫學更趨多元化。本書討論的人物有美國人、日本人,以及回到中國大陸後,再轉往臺灣的馬來西亞華僑,當然,探討最多的還是臺灣的前輩,尤其是臺大畢業的校友或臺大的師長。


    寫下這些與醫學有關的歷史,另一個主要原因是臺灣人應掌握臺灣醫學史的詮釋權。筆者從醫學院畢業後就離開故鄉,遠渡美國,甚感慚愧,自己來到美國後,才對臺灣歷史開始有些許瞭解,才知道臺灣醫學史的寶貴。我們仍需努力,找出正確的臺灣歷史。中國大陸近年來全力推動臺灣史的研究,而臺灣政府及美國人也正在扭曲及切割臺灣的史實,我們更需要努力書寫正確的歷史。


 


http://www.facebook.com/notes/%E8%87%BA%E7%81%A3%E5%A4%A7%E5%AD%B8%E5%87%BA%E7%89%88%E4%B8%AD%E5%BF%83/%E8%87%BA%E7%81%A3%E7%86%B1%E5%B8%B6%E9%86%AB%E5%AD%B8%E4%BA%BA%E7%89%A9%E8%87%AA%E5%BA% 8F -%E6% 9C %B1%E7% 9C % 9F %E4%B8%80/131192220291846#!/notes.php?id=127851490625919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版主:重量到不行的婦女史論文集成,也有幾篇醫療、身體的歷史可供參考。


 


中國婦女史讀本


 


內容簡介:


近些年來,隨著新史料的出土,以及婦女史觀的多元化,中國婦女史的研究視角也越來越廣泛,重新解讀或詮釋婦女問題成為熱門研究。本書所推薦的19篇論文,分別從婦女地位、性別與身體、書寫婦女、婦女形象建構、媒體與性別、戀愛與婚姻六個方面,對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婦女史進行了獨特而深入的研究,試圖為中國婦女史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簡介:


鄧小南,北京大學歷 史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婦女史研究與教學。兼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學術道德委員會委員。代表作有《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朗潤學史叢稿》等,並曾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
王政,美國密西根大學婦女學系和歷 史系 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中的婦女與社會性別,中國女權主義歷史以及女權主義比較研究,主要著作包括《越界:跨文化女權實踐》、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女性的崛起:美國當代女權運動》。
遊鑒明,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任近史所口述史組召集人。著有《運動場內外: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近代中國女子的運動圖像:1937年前的歷史照片和漫畫》、《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等書。


 


目錄:


序 中國歷史上的女主 楊聯陞
歷代《列女傳》演變透視 高世瑜
女人的中國中古史──性別與漢唐之間的禮律研究 李貞德
歷史記述與歷史論述――前後漢書中的 王昭 君故事辨析 劉靜貞
鬼胎、假妊娠與中國古典醫學中的醫療不確定性 吳一立
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 陳弱水
六至八世紀的吐魯番婦女--特別是她們在家庭以外的活動 鄧小南
修行與轉變:唐代道教女仙生活中的身體和實踐 柯素芝
淺談宋代婦女的守節與再嫁 柳立言
"
空間"""--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 高彥頤
從宗族、社會階層和社區結構來看清代寡婦 曼素恩
婦女,家庭與社會:雍乾時期拐逃案的分析 賴惠敏、朱慶薇
性工作:作為生存策略的清代一妻多夫現象 蘇成捷
觀念與社會:女子小腳的美醜與近代中國的兩個世界 楊興梅
九葬秋瑾:歷史紀念與公共記憶的製造 胡纓
事件o文本o解讀--以民國時期"雙烈女事件"為中心侯傑、陳曉曦
關於近代中國"女國民"觀念的歷史考察鄭永福、呂美頤
將身體穿在衣服之上:晚清上海的時尚和認同 曾佩琳
"
追求獨立""崇尚摩登"?近代上海女店職員的出現及其形象塑造 連玲玲
過新生活、做新女性──南京國民政府對時代女性形象的塑造 許慧琦
閨情、革命與市場:由民初彈詞小說家姜映清談起 胡曉真
革命與戀愛:1920年代中國知識份子情愛問題的抉擇與討論 呂芳上
近代中國女子健美的論述(1920 -1940年代)
遊鑒明採茶: 儒家道德模式之外的婦女生產 蘆葦菁


 


 


http://cbs.pku.edu.cn/scrp/bookdetail.cfm?iBookNo=66385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花之死--根除全球殺手的內幕




The Death of a
Disease:The Inside Story of Eradicating a Worldwide Killer




韓德森D. A. Henderson)著




編譯者:林基興




出版社:臺灣商務




 




內容簡介:




天花在人類的每個時代均扮演重要角色,沒有一種疾病這麼令人害怕,也沒有一種疾病有能力殺死成萬上億人,原本天花疫苗的研發,看似人類對於天花有所防衛抵抗,但在1947年,兩個天花病患在紐約被發現後,一切改觀。所有過去關於天花的夢魘重新回到大眾間,而科學家和病理學家們必須徹底除去這項人類的心頭大患,目標是:零。




 




目錄

作者中文版序

普雷斯頓(Richard Preston)的前言

作者序

譯者序

一、疾病、病毒、歷史

二、 全球決定根除天花

三、 創建全球計畫

四、 從何著手?巴西與印尼兩國的故事

五、 非洲 可怕與複雜的挑戰

六、 印度與尼泊爾 天花流行病的自然貯主

七、 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重型天花」的最後頑強據點

八、 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 最後兩國

九、天花──根除之後

十、天花當生物戰劑

十一、根除天花的教訓與後果

致謝

文獻




 




關於作者:




韓德森 D. A. Henderson

  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與公共衛生教授,也是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生物安全中心的傑出學者。之前他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與教授。他曾任美國布希總統的生命科學顧問。美國為了處理恐怖攻擊,在衛生福利部創立公共衛生緊急整備辦公室,他是首位主任。曾榮獲美國總統自由獎章、美國國家科學獎、日本獎等,並受泰國國王封爵。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LID=se008&kmcode=2014150315585&Actid=wise&partner=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作者另撰有《科技恩仇錄:科技史上的十大爭端》,也是較通俗的入門書。




 




醫學恩仇錄:醫學史上的十大爭端




作者:哈爾.赫爾曼




譯者:賈士蘅




出版社:博雅書屋

出版日:2011/04/22




內容簡介:




涉及人類健康之爭,在醫學界尤其可以十分邪惡。

沙賓曾刻薄的評論沙克,認為一般人也可以走進廚房去做他所做的事。

為避免產褥熱的高死亡率,主張醫生要先洗手的塞麥爾維斯,最後卻死於精神病院。

發現新方法或新藥物十分可貴,既可得名又能得利,但爭執、妒忌、怨恨、仇恨、破壞和誹謗,也隨之而生。



哈維如何矯正通行了一千四百年之久的血液循環系統理論?

首先發現愛滋病濾過性病毒的是蓋洛還是蒙塔尼耶?

沙賓和沙克在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發明如何一分高下?

從青蛙腿推演而來的「動物電」理論最終導致伽凡尼和伏特的激烈鬥爭?

沒有女科學家富蘭克林,威爾金斯三人就不會發現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



  由十七世紀的解剖學家哈維到二十世紀的佛洛伊德,無數的研究人員、醫師、和科學家,在他們的貢獻被承認及接受之前,皆曾經歷批評、忌妒、競爭及對抗,以致事業及人生遭受摧殘。與我們認知不同的是,即使在醫學上,爭執仍無法從純粹合理和科學的觀點來處理,宗教、國籍、社會地位及個人的驕傲、貪婪、和野心等,都在爭論中有重大作用。

  潛藏在百年來無數起爭論下的啟示是,那些相左的意見、衝突的資料數據、分歧的評論及個人的爭鬥,正是導致醫學知識開展及進步的重要推力。無庸置疑的是,醫學研究長久以來既為有組織的活動,也是全人類的事業。




 




目錄

謝誌

緒論



第一章 哈維對普林若斯、李奧蘭、和解剖學者:

    血液循環

第二章 伽凡尼對伏特:

    動物電

第三章 塞麥爾維斯對維也納的醫學界:

    產褥熱

第四章 貝納爾對化學家、醫師和反對活體實驗的人:

    實驗醫學

第五章 巴斯德對李比希、鮑其特和科赫:

    發酵、自然發生說和細菌理論

第六章 高爾基對雷蒙.伊.卡哈爾:

    神經網絡

第七章 佛洛伊德對摩爾、布洛伊爾、榮格及其他許多人:

    精神分析

第八章 沙賓對沙克:

    小兒麻痺症疫苗

第九章 富蘭克林對威爾金斯:

    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

第十章 蓋洛對蒙塔尼耶:

    愛滋病之戰



尾聲

註釋

參考書目

中外文對照表




 




緒論



中世紀時,醫生必須在幾天以內判斷病人身體上的變化是什麼。他們沒有實驗室的分析可為依據,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覺去做診斷。用眼睛查看病人的尿液也是有用的技術。使用這一技術的人遂被稱為「小便先知」。後來他們又用舌頭品嚐尿液以進一步取得資料。當然,有時醫生是讓病人自己或甚至是他的僕人去嚐。

用尿液檢驗做診斷的方法最後成為過時。醫生而後儘量使用皮膚和眼睛顏色等外表跡象去判斷。他們也注意去聽並設法瞭解有時身體所發出的砰砰聲、哮喘聲、?啪聲和嘯聲——尤其是胸部和腹部所發出的這些聲音,因為人體主要的器官是在胸部和腹部。但是在這個最神聖空間內的活動卻大致是個嚴守的祕密。

一七六一年時,日耳曼醫生奧恩布汝格提出一個將消極傾聽改為積極傾聽的方法。這個方法是敲擊病人的胸腔,而後傾聽由其中傳出的回音。這種持續輕敲的方法,至今仍是體檢醫生基本的工具。我們哪一個人的胸部未被敲過?我們哪一個人不曾納悶醫生聽見了什麼?這些敲擊所造成的聲音又表示什麼?


奧恩布汝格詳細說明各種不同的音響回應以及其所預示的是什麼?例如,陰沉的聲音與胸部充血有關——愈陰沉病癒重。

奧氏雖然自以為有重大的貢獻,卻很少幻想成為一位英雄。他曾寫道:「我在公佈自己的發現時,不是不明白我將遭遇的各種危險。因為以其發現舉例說明或改進藝術和科學的人,常會遭到妒忌、怨恨、仇恨、破壞和誹謗。」



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以上每一種遭遇的例子。因為任何一個引進新理論的科學家,都可能踐踏到某個人的想法。他所得到的回應,視原來已有的那個想法確立的程度,以及其持有者有多大的權勢,而承受奧恩布汝格所預期的惡毒待遇。

在某些情形之下,抨擊會嚴重地毀掉髮明者的人生。貝納爾(見第四章)在工作的時候經常被一名反活體解剖者指控,說他在動物身上所進行的生理學實驗是對自然和社會所犯的罪行。最後甚至連他自己的家人也不要他了。

塞麥爾維斯因為主張產科醫生應該先洗洗手再接生嬰兒而被醫院革職,最後死於精神病院(見第三章)。

不過說句公道話,有些反對意見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我們書中所提到的許多宿仇將揭示出一些令人感到有趣的曲解。塞麥爾維斯的確是死於精神病院,但他的同儕所給他的待遇是否為真正的原因,卻不完全清楚。至少有一位歷史學家主張,他自己的行為也對他那悲哀的結局負有責任。

另一個可以說明反對意見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例子是雷乃克的情形。最先想到用聽診器的人是雷乃克——聽診器後來成為另一種診斷用的主要工具。他這個想法當時也面臨到強烈的反對意見,而這些意見不全都是錯的。有一位醫生說:「你用聽診器不會聽到什麼,即使你聽到,也不會對治病有什麼好處。」醫學歷史學家英格里斯說:「這話錯在說傾聽身體的聲音不會知道什麼,因為就診斷和病情預斷來說,它的價值高到無法衡量。但他說聽診器不怎麼能改良疾病治療的方法卻大致沒錯,我們得對疾病的過程知道更多之後才能改良治療的方法。」



醫學實踐和醫學科學之間的差別便在此——我們在本書中將仔細區別二者。醫學實踐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因為醫生是與地球上最複雜的構造打交道。而他們設法運用別人所研究的工作知識和步驟——這些乃是生物學、化學、工程學、數學、統計學和許多其他科目的研究學者所研發。而醫學科學則為現代醫學的成功奠基,其研發驚人輝煌。

醫學科學和任何其他科學一樣,乃是以探求知識為驅動力。然而由於它關係著人類的健康,設法取得了新構想的研究人員可能有急迫感。

但是,當然持有新方法想推翻已確立方法者,也可能有急迫感。因而無足為奇的,醫學科學的歷史上自來有許多爭議。

奧恩布汝格所害怕的反應如忌妒、恐懼等,已經夠不好了。但是他所得到的反應更糟糕,並且說明抗拒和抨擊之間的差異。他的技術未受到公開指摘,只不過是為人所忽略,一直到幾十年以後,拿破崙的御醫科維薩支持它時,它才受到注意。

如果有人公開指摘奧氏或抨擊他的方法,對他而言或許是件好事。大多數做廣告的寫稿人都同意:「只要他們拼對我的姓名,我不在意他們怎麼說我。」事實上,我在本書中想指出的一點是:科學爭議可以有負面結果,但也可以有好的結果。爭議很可能使公眾注意到一個主題。是非真相雖然一時難明,參與爭議的人也許會受到痛擊,但它比不為人談論的研發會有更快的結果。



不斷的爭議也會有另外一個好處:參與者本人或許可以因此而飛黃騰達。例如,巴斯德在一次又一次的罵戰中名利雙收(見第五章)。他不但喜愛這些罵戰,而且往往因此進一步探究手上的問題,而獲得更大的進展。

另一個原因也使我們值得研究這些爭議。因為在抨擊的背後往往頗有一點微妙的驅動力,例如宗教(哈維,見第一章)和民族主義(義大利人高爾基對西班牙人雷蒙.伊.卡亞,見第六章;美國人蓋洛對法國人蒙塔尼耶,見第十章)。

哈維的故事也說明他那個時代科學、宗教和神祕主義會如何糾纏在一起。康威子爵對自己的媳婦說,不要把哈維當醫生,因為「以滿腦子幻想的人為醫生非常危險……。」

另一個爭議的原因是「優先」。雖然同時的發現令人驚奇,但是事實上卻也相當常見。著名的例子是法拉第和亨利(電磁感應);牛頓和萊布尼茲(微積分的發現);亞當斯和勒佛瑞爾(海王星的發現);達爾文和華勒斯(進化論);海森柏格和薛丁格(量子力學);沙利和奎勒明(促甲狀腺激素),以及本書中的蓋洛和蒙塔尼耶。

誠然,發現所帶來的快樂是任何科學的一大驅動力——對於週遭的世界多知道一點。而且大多數的科學家不是為了金錢上的收益。但是他們在有所發現時,通常希望公諸於世。對於諾貝爾獎的期望,也會影響他們的行動。

而且如前所述,一旦涉及人類的健康,發現新方法或新藥物的意念便更為急迫。因為一項醫學上的發現不但對促進人類健康十分可貴,而且可以使發現的人在其專業上更上層樓和得到金錢上的報償。



於是,「是誰先發明」的爭執,在醫學界尤其可以十分邪惡。我可以選擇的醫學史上例子很多,例如,莫頓、威爾斯和傑克遜的爭執是研發一種用處很大的麻醉藥的專利權和誰最優先;班廷和麥克里奧的爭執是誰先發現胰島素和誰應獲得其專利權;奎勒明和沙利的爭執是發現腦激素的優先與專利;蓋洛和蒙塔尼耶的爭執是發現愛滋病濾過性病毒的優先與專利。我選擇了最後的一項爭執,因為它今日仍持續中且有很大的影響力。奇怪的是,我們在下面將看到:蓋氏和蒙氏一面競爭也一面合作。

對於誰是第一名的競爭也可使人做出超人的努力,而且或許可以加速其研發。巴斯德及其許多爭鬥似乎便是如此(第五章)。

優先爭論的一個變異是爭論誰的方法較好,如沙賓和沙克在其發明小兒麻痺症疫苗上的爭論(第八章)。而且當中的一些潛在意涵比報紙上的大標題更為有趣。沙克在發明對於這個可怕禍患的真正武器以後,迅速成為世界級的英雄人物。不過他疑惑這或許會給他招致大麻煩,而他也猜對了。

另一種爭論是兩個研究人員對於同一種現象有不同的解釋。伽凡尼和伏特的情形(第二章)便是如此;其結果是一場把其他的人也牽扯進來的激烈爭論。

那麼,是什麼使一場爭執成為偉大的爭執?我在做選擇時細察許多個案,我選擇的是那些有特殊戲劇性或科學趣味的,多少影響醫學科學未來發展,以及對今日造成影響的。

例如,在今天的新聞中常常提到佛洛伊德(第七章)。佛氏之徒正在慶祝其開拓新途徑的《夢的解析》一書的一百週年紀念。但是長久以來,一提他的姓名便會引起爭議。他與他同時代的人之間的許多「戰役」,的確使我們可以瞭解別人為何,又如何不斷想推翻他這個偶像,也使我們這些旁觀者能更深入瞭解這些企圖的性質。

佛洛伊德的故事另一個引人入勝之處是他與醫學界的關係。由於身心之間日漸明顯的關聯,這一點也與我們今日有關。

兩個因素使我們在本書中討論羅莎琳.富蘭克林和莫里斯.威爾金斯之間的爭執(第九章)。一是其重要性,也就是去氧核糖核酸雙螺旋形結構的發現;另一個是,如果這一個爭執不曾發生便會如何這個令人感傷的問題。我們可以認為,如果富蘭克林未曾與其同事威爾金斯發生爭執,那麼她便可以成為歷史上發現這個雙螺旋形結構的人。

因而我個人對醫學史有一個看法。正如政治史有助於政治家解釋今日的事件一樣,醫學史上的這些富戲劇性質的個案,有助於我們瞭解醫學研究界的猶豫、混亂,但不失美妙之處,並且瞭解醫學研究是有組織的活動,但也至少同樣是人類的事業。

我們以哈維的故事和他對血液循環的想法做為本書的開始。他的勇敢對抗勢力強大保守派立場,是我們對某些醫學科學上嚴重爭執的敘說一個最好的開始。





推薦序



雖然書名聳動,《醫學恩仇錄》絕不是「向白色巨塔宣戰」的爆料書,也不是「醫史外傳」。作者消化近年醫學史、性別與科學,甚至是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概念與成果,從身體構造的探索、生理現象的解讀、精神狀態的解析,到病原體的發現與疫苗防治等精采案例,審視醫學擺盪在實證知識與臨床實踐之間,歷史發展的複雜性。對於將醫學視為直線性的進步,或者輕易將她與科學劃上等號的讀者來說,《醫學恩仇錄》提供了還原歷史現場,反省過去的解釋空間。而她更是一本生動的教戰手冊,對有志生醫者揭示從古至今醫學的多元與爭議,開啟未來發展的視野與挑戰,值得人手一冊,細細品玩。





──
郭文華副教授,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




 




 




http://books.yam.com/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4100079482&ACTID=vertical&LID=&Path=%3Ca+href%3D%22http% 3A % 2F %2Fbooks%2Eyam%2Ecom%22%3E%AD%BA%AD%B6% 3C %2Fa%3E%3E+%3Ca+href%3D%22http% 3A % 2F %2Fbooks%2Eyam%2Ecom%2FBook%2FBOOK%5FINDEX%2EASP%3Flid%3Dcommon%5Ftop%5FMainSite%22%3E%A4%A4%A4%E5%C0%5D%AD%BA%AD%B6% 3C %2Fa%3E+%3E+%3Ca+href%3D%22http% 3A % 2F %2Fbooks%2Eyam%2Ecom%2FBook%2FBOOK%5FCLASS%2EASP%3Ftree%3D2%26Class%5FName%3D% 25C 2%25E5% 25C 0% 25F 8%25ABO%25B0%25B7%22%3E%C2%E5%C0%F8%ABO%B0%B7% 3C %2Fa%3E+%3E+%C2%E5%BE%C7%A4H%A4%E5% 3C %2Fa%3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榮民總醫院半世紀:口述歷史回顧──上篇:歷任院長、副院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半世紀口述歷史回顧──下篇:各部、科、中心主任及教授


口述歷史叢書93


 


上冊編者:游鑑明,黃克武,陳慈玉,楊翠華,沈懷玉,洪德先,陳素真訪問,周維朋,林東璟,張成瑋,柯小菁記錄


下冊編者:游鑑明,黃克武,陳慈玉,潘光哲,雷祥麟,楊翠華,沈懷玉,張淑卿訪問,周維朋,林東璟,張成瑋,柯小菁,蔡說麗記錄


 


出版機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年月:民國10004


 


摘要:這套訪問紀錄試圖從台北榮民總醫院的26位醫師、護士和醫政人員口述中,瞭解他們個人的醫事生涯,並藉由他們的述說,織構榮民總醫院的歷史,讓人們看到五十一載歲月裡,這所大型醫院是如何締造醫療奇蹟。從學術的角度來說,透過這26位受訪人的多元聲音,為中國或台灣醫學史、教育史、戰爭史,帶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對一般讀者來說,這26位受訪人的童年記憶、求學經驗、在專業領域的研發與執著,以及與團隊間的合作等事蹟,值得我們細讀。


 


 


http://www.mh.sinica.edu.tw/Historicalsources.aspx


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gpnet_detail.jspx?gpn=1010000706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這是一本通俗性著作的介紹,它已不是新聞,但仍值得做一介紹。作者St ephan Talty 可以算是一位「素人」寫手,寫作的主題非常廣泛,最近一本書是 Escape from the Land of Snows: The Young Dalai Lama’s Harrowing Flight to Freedom and the Making of a Spiritual Hero. 他偶爾也幫專欄寫寫文章,甚至還兼差賣薯條和炸魚條,真是特別。把專業的知識用通俗的、有趣的語言寫出來,扣住讀者胃口,很有意義。特別是素人寫手能將專業的疾病史問題用通俗的形式寫給大眾來閱讀,更見西方知識界的特色。在臺灣出版社工作的一位編輯跟我聊天時說,臺灣極少文史「通俗」知識的生產者,學院的著作大多和一般大眾的口味嚴重脫節,而其針對暢銷書作一統計,可以發現暢銷書多是翻譯外國的通俗著作,也包括大陸的。故臺灣讀者欣賞的,竟然多是非臺灣人寫的東西,這是很奇怪的現象,但願以後能夠改變。這樣的問題不是一、二人能夠解決的,而是整個體制的問題,在臺灣寫通俗著作無助升等,浪費時間,還會被人說:『這又不是「學術」』,導致年輕學者裹足不前,這可能是許多人內心的吶喊吧。


 


The Illustrious Dead: The Terrifying Story of How Typhus Killed Napoleon’s Greatest Army


作者:Talty, Stephan


出版社:Random House Inc


出版日期:20100601


 


拿破崙征俄慘敗新解: 主因是瘟疫而非嚴寒


19世紀時拿破崙東征 俄國以慘敗告終,出征 時的60萬大軍僅剩2 0萬人返回法國,這場 失敗宣告了拿破崙帝國 走向滅亡。人們普遍認 為,拿破崙是敗給了 俄國寒冷的冬天。然 而,一位美國作家卻在 他的新書中將慘敗歸咎 于戰爭瘟疫”——斑 疹傷寒。


亂葬坑屍骸揭開謎底


事實上,拿破崙大軍的 命運早在開戰前便已註 定。1812年春天, 60多萬法國將士在拿 破崙的率領下向俄國進 發,大軍規模超過當時 巴黎人口總和。法軍一 路高歌猛進,將俄國沙 皇亞歷山大一世趕下臺 看似指日可待。然而, 戰爭的號角遠未吹響, 便有一些士兵接連掉隊 ,一頭栽倒在路旁。他 們是喝醉了?還是另有 隱情?


直到200多年後,真 相才大白於天下:拿破 崙大軍中的第一批傷亡 將士並不是對戰事絕望 的醉鬼,相反,東征慘 敗的結局從一開始就已 註定了。這是美國作家 史蒂芬·塔爾蒂(St ephan Talty )在他的新書《光榮覆 沒:斑疹傷寒令拿破崙 大軍慘敗的可怕故事》 中得出的結論。


在書中,塔爾蒂對拿破崙東征大軍的醫學史進行調查,詳細說明了拿破崙慘敗的各種原因。塔爾蒂稱,拿破崙大軍的覆滅不是由驍勇善戰的哥薩克騎兵造成的,也不能歸咎於俄國寒冷的冬天,罪魁禍首 是由蝨子傳播的斑疹傷 寒。這是始於2001 年的一項調查所得出的 結論。那一年,立陶宛 首都維爾紐斯驚現有2 000具屍體的亂葬坑 。


拿破崙毫無憐憫之心


最初,人們猜測這些人 死於克格勃之手,或是 在德國入侵蘇聯期間被 殺的猶太人。不過,考 古學家通過檢查他們身 上帶有所屬部隊編號的 皮帶搭扣和制服扣子, 最終揭開謎底:他們全 部是拿破崙東征大軍的 士兵。研究人員從死者 牙齒中提取了DNA樣 本。隨後,在實驗室對 樣本進行深入分析,發 現其中多具被匆匆掩埋 的屍體上攜帶的病原體 ,與拿破崙時期所謂的 戰爭瘟疫相吻合。


塔爾蒂稱,在東征俄國 的第一周,每天就有6 000人生病。比利時 醫生科克霍夫說:“患 病人數以難以阻擋之勢 增加,他們跌跌撞撞, 沿著道路艱難前行,許 多人死在途中。威斯 特伐利亞步兵營指揮官 弗裏德里希·威爾海姆 ·范羅斯伯格在給妻子 的信中寫道:“拿破崙 絲毫不在意有多少士兵 倒在路邊。


饑不擇食吃動物標本


最初,拿破崙大軍中的 醫生還堅信是瘴氣 在傳播疾病,但不久以 後,快速蔓延的斑疹傷 寒便令他們難有招架之 力。當時沒人提出過細 菌的概念,自然也就不 會想到是士兵身上的蝨 子在傳播疾病。惡劣的 衛生條件也為蝨子叢生 創造了條件。


受疾病傳染的症狀—— 高燒和難以忍受的頭痛 ——最早要在101 4天內才會顯現。不久 以後,打冷顫和疲勞接 踵而至。感染者全身上 下長滿疹子,渾身腫脹 。他們身體越來越虛弱 ,最後連一杯水都舉不 起來。


現在,醫生可以用抗生 素輕鬆治療這種疾病。 然而,除了放血、用草 藥,以及將葡萄酒、水 和少許檸檬汁混合起來 當藥水外,拿破崙時期 的醫生別無他法。事實 上,對士兵集體死亡, 拿破崙的主治醫生多明 尼克-讓·勞瑞也想搞 清楚其中原因。但他最 終的結論無非是連日下 雨、身體疲勞和杜松子 酒變質。等到兵臨莫斯 科城下,法軍早已軍心 渙散。


18121019,拿破崙下令撤退, 在返回法國的路上,挨 餓受凍、發著高燒的士 兵如僵屍般一個個倒在 維爾紐斯的路上。為了 尋找食物,有些人饑不 擇食,連那些從維爾紐 斯大學實驗室找到的一 些浸泡過甲醛的動物標 本也不放過。返回巴黎 後不久,拿破崙發佈公 告,試圖消除帝國民眾 中蔓延的恐慌情緒:“ 陛下的健康從未像現在 這麼好過。


 


 


 


 


書介: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F011879376


評論:http://blog.zol.com.cn/2659/article_2658992.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業師的著作出版了!


 


 


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


    者:李建民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2011/03/01


 


內容簡介:


 一般人對傳統中國醫學與西醫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看法:例如中醫精於內科,西醫長於外科手術等。李建民教授這本著作以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讓我們重新檢討這種簡單的二分法。這本書如同李教授過去的著作一樣,結合著紥實的文獻功夫與豐富的歷史想像力,讓人在他優美的文字之間,嘗試捕捉傳統中國醫學思維與實踐的微妙,及其有趣的變化。雖然這不是一本小說,但它給讀者帶來的閱讀樂趣不下一本精采的小說。


                                                  梁其姿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


   


     趙惟熙論西醫「其治病一切參以化學,故推求甚密,內科雖精,尚少有試驗者,至外科則神乎其技,幾于跗、佗之能矣。」(《西學書目答問》,1901)


    這是一本選題獨特、敘述生動的中國醫學史。


    中醫長於內科嗎?傳統的中國醫生不會動手術?這本書推翻了上述的成見。本書提出了原創性的論點。中醫外科的身體觀是「肌肉的」身體觀;「局部的熱」是中醫外科的生理及病理核心的概念。而中醫與西醫的分歧,最主要的區別是中醫外科­「內科化」的歷史過程。我們完成一次中醫外科史的旅程,最主要即圍繞這個清晰的地標而進行的。


    本書著重對圖像的分析,許多圖像第一次刊布;作者採用「文圖互證」的方法,圖像在此不是插圖的作用,希望能夠與書中的敘述融合為一體。


    這是一本中醫外科史的通史。外科在這本書是一個重要的參照,書中深入不同的領域,討論中國醫學的特質與演變。本書採用宏觀的視野,同時列舉具體的事例,是一本中國醫學史的最佳入門書。


 


序言:


     記得年輕的時候,讀了許多奧地利作家Stefan Zweig(1881-1942)的作品。 Zweig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屬於歷史。他寫的歷史既有想像力,文筆又流暢;我常想現在的歷史作品,能夠跟Zweig的創作一樣那就好了。他的作品之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其中一章寫18156月拿破崙的滑鐵盧之役,因為種種的原因,包括格魯希(Emmanuel de Grouchy, 1766-1847)的判斷錯誤,整個戰役一時逆轉。 Zweig寫得又緊湊,又發人深省:「格魯希考慮的這一秒鐘卻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拿破崙的命運和世界的命運。在瓦爾海姆的一家農舍裡逝去的這一秒鐘決定了整個十九世紀。而這一秒鐘全取決於這個迂腐庸人的一張嘴巴。」


  漫長的歷史,其變化往往取決於某些關鍵時刻甚至一瞬間。Zweig說:「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別想超越它。」 


《華佗隱藏的手術》是一部醫學通史。醫學史的研究,如史學大家劉咸炘(1896-1932)所形容的「異學」,不在史學正統與主流;但這也與臺灣學風變遷有關的,劉咸炘在《學略》說:「蓋學問不得其本,風會盛衰,迭相勝負,變無可變,棄而之他,斯固事理之必然。」


  這本小書,雖然處理中醫外科從戰國一直到明清的漫長歷史,但也請各位讀者特別注意到,某些歷史時期的關鍵性。我基本上把中醫外科歷史分為兩大段,一是「手術的年代」,大概在唐代以前;另一是中醫外科的「內科化」時期,時間在宋代以降,自此中醫外科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兩段時期其實是重疊的,不過期間的分水嶺還是非常清楚。


  清末民初的醫家彭子益(1871-1949),教導他人如何學習中醫外科,他說:「外科以徐靈胎《外科正宗》為最好,按其所用之藥之性,以系統學中氣、榮衛、臟腑、陰陽之理求之,便學著矣。」這完全是中醫外科「內科化」以後的結果,如果回顧歷史,就會發覺中醫外科有各式各樣的發展。


  有人認為:「中醫也偏重『內治』。」(《醫學簡史》,王道還「譯按」)這個對中醫外科史的判斷是沒有史料上的根據、不做任何研究的臆論。


這本小書寫作的時間大約一年上下,一氣直說,未能細注出處史源。我在寫書的過程當中,也同時不斷地反省什麼是學院的生活。我所喜歡的一位奧地利作者Thomas Bernhard(1931-1989),在他創作的人物裡,這些主角常常罹患疾病,或背負著出生的包袱,或者正飽受著生存上的壓力,但他們極力擺脫這一切!這些人盡可能完全地獨立自主,去追求某一種完美的結果。而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往往內化成一種強迫,甚至成為致命的習慣。我常想,學院中的人物有時候也是如此罷。


  Thomas Bernhard說:「盡可能做到不依賴任何人和事,這是第一前提,只有這樣才能自作主張,我行我素。」他又說:「只有真正獨立的人,才能從根本上做到真正把書寫好。」作為學者,往往是大學制度的一員,或是公務人員,受制於制度及人際關係,如何做一個真正獨立的人?許多學者如果一天沒做個什麼「長」之類的,他就不舒服;這些人行政工作一個接一個,做學問似乎只是兼差。也有些學者,一天到晚只想得到什麼「獎」之類的,看到別人得到什麼獎就渾身不舒服。


  這本小書只為愛書、愛思考的人而寫,而習史者亦可於擿埴索塗之下,有所參照。在寫作風格上,我也盡量地自由發揮、不拘一格。有沒有可能變換一種寫作的表達,而爭取某一程度的「獨立」?


   寫作是個人隱私。每一部作品多多少少含有自傳性。一個作者一生當中寫過許許多多的作品,但所有的作品都是「同一部」。就像所有的創作者一樣,一個學者只有在寫作的時候才感覺到快樂。女性導演Liliana Cavani (1933- )說:「我拍的電影是我自己希望在銀幕上看到的電影,如此而已。」著述者為己之學。作品本身是自給自足的。


    我不想界定這本書是醫療史、身體史或其他;也許是屬於某一種「隱秘史」(Peter Burke,《什麼是文化史》)罷。


   寫作《華佗隱藏的手術》的一開始,曾經跟家父談過這件事情,我沒有把握他到底知不知道我要做的工作。因為那時候他老年失智的情況已經慢慢地惡化。


   最近我跟我三歲多的兒子看以前的照片,我告訴他有些照片中的人物是爺爺。他好奇地問,他怎麼從來沒看過爺爺?爺爺去哪裡?那些照片都是他剛出生不久照的,之後我的父親退化的情況極速惡化。接著他就癱臥在床,又不久他必須靠著插管維生。今年的父親節,我到加護病房看他,他的身上有呼吸管、食管、尿管,長滿了帶狀疱疹。看著父親在病床的樣子,我第一次體會「任人擺佈」這句話的意思。我俯身就父,告訴他他的孫子問候他好不好?我的這本小書的初稿,於父親節完成了。付剞劂之日,將本書獻給我深愛的父親, 李鎮富 先生。


 


  李建民序於


2009.8.8


二稿於香港中文大學「比梭溪書室」2010.5.9


 


目錄: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
自 序
中國朝代年表
第一章 楔子
第二章 手術的年代
第三章 中醫外科的「內科化」
第四章 從外科看中醫
附錄:中醫外科醫生233人小傳
延伸讀物
謝 辭
索引(人名)
英文摘要


 


 


 


http://www.sanmin.com.tw/page-product.asp?pid=684304&pf_id=99E155q9K106i 52F 106p 65L 104g 127jHXqQLc188SxV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明清研究通訊第16期出刊,再次轉介紹這本書


Health and Hygiene in Chinese East Asia : Policies and Publics in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編者



Angela Ki Che Leung, Charlotte Furth



出版單位



Duk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份



2010



ISBN



9780822348299



頁數



337



 


作者簡介


  Angela Ki Che Leung is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and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with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t the Academia Sinica in Taipei . She is the author of Leprosy in China : A History. Charlotte Furth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Emerita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She is the author of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Charlotte Furth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Emerita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She is the author of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 ’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內容簡介

   This collection expands the history of colonial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by exploring efforts to overcome disease and improve human health in Chinese regions of East Asia from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The contributors consider the science and politics of public health policy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 Taiwan , Manchuria, Hong Kong, and the Yangzi River delta, focusing mostly on towns and villages rather than cities. Whether discussing the resistance of lay midwives in colonial Taiwan to the Japanese campaign to replace them with experts in “scientific motherhood” or the reaction of British colonists in Shanghai to Chinese diet and health regimes, they illuminate the effects of foreign interventions and influences on particular situations and localities. They discuss responses to epidemics from the plague in early-twentieth-century Manchuria to SARS in southern China , Singapore , and Taiwan , but they also emphasize that public health is not just about epidemic crises. As essays on marsh drainage in Taiwan , the enforcement of sanitary ordinances in Shanghai , and vaccination drives in Manchuria show, throughout the twentieth century public health bureaucracies have primarily been engaged in the mundane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prevention, and monitoring.

Contributors. Warwick Anderson, Charlotte Furth, Marta E. Hanson, Sean Hsiang-lin Lei, Angela Ki Che Leung, Shang-Jen Li, Yushang Li, Yi-Ping Lin, Shiyung Liu, Ruth Rogaski, Yen-Fen Tseng, Chia-ling Wu, Xinzhong Yu


http://mingching.sinica.edu.tw/newsletter/parts/books5.htm#Health_and_Hygiene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全本已拜讀完畢,李老師的文筆真的好。以前和老師聊天時,總覺得老師想寫一些不同的、不那麼硬梆梆的作品,又感覺老師的身體裡面,除了史學家外,還住著一個文學家的靈魂,老師不只讀史,也涉獵很多文學作品,這在他的新書中都可以一一看到。


 


 


 


隔岸繁花:一個歷史學家的心靈之旅


作者:李建民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110101


 


作者說,這本書是「寫給『青春』最優雅的五十封情書」。
  從六年代起始,半個世紀的故事;交織著以閱讀為註腳的自傳與史觀。
  文字古典、冷靜,自成一格,恰到好處地將讀者帶進作者的世界。


  讀過一篇文章,便渴望閱讀他讀的書、重新解讀他敘述的年代,於是一篇令人胸熱目溼的文章,又成為一把啟動閱讀、思索的鑰匙。許多個幽暗故事,犀利地剖視真實世界、人生窘境,觸動著我們細微的神經。尋找光的歷程,沒有簡單的答案,卻有深層的共鳴。


  隔岸,是分隔六十年的兩岸,也是永恆的彼岸。


作者簡介:


李建民


  筆名歌珊,生於台灣屏東。已婚,妻陳仰芳,育有二子。現為浸信會會友。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經在長庚醫學院、台北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東京大學客座副教授(2002-2003)、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2010)。


 


目錄:


枝年輕的健筆吳鯤生
閱讀療癒.醫治之旅賴奕倫
自序──從「論荒野之狼」談起


輯一:青春賦格曲
瑞松園──從瑪拉到以琳
我的一九六年代
藍色七
死鄉

夜間的飛行者
永遠的《快樂王子》
費滋傑羅時代
夢幻騎士
兩小無猜
劍橋七傑的故鄉
茨威格《絕命書》
論《中國哲學小史》的三種版本
《黑暗之心》


輯二:在歌珊之地
傅園心事
浮游群落──年代閱讀
郭世英的《日記》
張蔭麟的《中國史綱》
費孝通《鄉土中國》重刊本
《神曲.地獄篇》
楊絳的心情──《從丙午到「流亡」》
金岳霖《論道》讀記
失眠的故事
與命運搏鬥的人
品咂素書樓的時光
齊老師的英文課


輯三:此後
純真年代
拉比的塵埃
哀歌──讀沈曾植詩
昧爽
論說謊政治
這裡沒有王者風範
迷途:兩篇舊文的新領受
強迫
隱疾──名人與人格障礙


輯四:季節感
失敗者魯迅
哀慟的客旅
與幼小者
隔斷的牆
逃城
暗闇──「非典」沉思錄
三四郎池談詩
小城之春


輯五:「皮格馬利翁」(Pygmalion)的初戀
隔岸繁花
光在黑暗中發亮
申初之幽黯
大夜
老芋仔爸爸──一個「家」的故事
在法蘭西梧桐樹下找到我
悲傷寫真館
時間漫遊者──一個「回家」的故事


 


 


另外,轉貼一則與本書相關訊息:


 


歌珊談閱讀、寫作與電影


講座
時間:3 / 26(六)

14
00~1530
地點:校園書房二樓會堂

主講人:李建民博士

(中研院史言所研究員)
報名信箱或網址:

joyyang@campus.org.tw


https://shop.campus.org.tw/subscribe/freeEventRegistry.aspx


 


 


書籍訊息: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4356


演講訊息:https://shop.campus.org.tw/ReadingBanquet/11.1-2/a1284.ht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慈善與明清福建社會


王尊旺 (編者), 李穎 (編者), 陳文平 (叢書主編)


圖書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1


內容簡介


《醫療、慈善與明清福建社會》為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叢書。內容敘述鴉片戰爭以後,西方醫學大量進入中國,從而產生多元化的醫藥觀,這對中國醫學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透過近代福建觀察中國,觀察西方文明在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的正面作用是很有意義的。   鄉土歷史、地域社會是當前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明清福建的醫療慈善事業相對發達,由此可見中醫藥文化史和社會經濟史的交融,可見醫療、慈善在體恤民眾、診治疾病、醫療保健和社會穩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編輯推薦


作者簡介


王尊旺,男,1975年生,山東巨野人,福建中醫藥大學公共管理系講師,出版專著一部(合著),在《世界宗教研究》等雜誌發表論文十餘篇。
李穎,女,1974年生,山東巨野人,福建省閩江學院歷 史系副 教授,歷 史學 博士,出版專著一部(合著),在《臺灣研究》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目錄


序/1
第一章 醫學、慈善與明代福建社會/
1
第一節 明代福建醫療機構及其社會活動/
1
第二節 明代福建養濟院的發展/
14
第三節 明代福建瘟疫與社會應對/
27

第二章 清代福建的醫療與慈善/
42
第一節 清代福建養濟院的發展與變遷/
42
第二節 清代福建瘟疫與社會互動/
59
第三節 清代福建育嬰堂的運作與民間社會/
83

第三章 西醫入閨與晚清福建社會/
117
第一節 晚清福建的西醫發展/
117
第二節 晚清來閩西方人的中醫觀/
129
第三節 晚清福建社會西醫觀的歷史變遷/
139
第四節 在教會與社會之間:以福建第一位女西醫許金訇為例/
153

第四章 結語與思考/
168
附錄明清福建醫療慈善大事年表/
174
一、明代福建醫療機構年表/
174
二、明代福建養濟院年表/
178
三、明代福建瘟疫年表/
186
四、明代福建義塚年表/
192
五、清代福建瘟疫年表/
196
六、清代福建養濟院年表/
206
七、清代福建義塚年表/
212
八、清代福建育嬰堂年表/
217
九、晚清福州藥材貿易年表/
227
十、晚清廈門藥材貿易年表/
242
主要參考文獻/
262
後記/267


序言


    中國經濟史學,又稱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是中國歷史科學的基礎領域,它伴隨著中國近現代學術的探索之路,走過了百年歷程。在這百年滄桑的歷程中,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既迎來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史觀的光輝洗禮,也經受了時代政治變遷的無端磨煉。隨著新時期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又不經意地給甘為基石的中國社會經濟史學界蒙上了一層低處不勝寒的失落景象。


    站立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回顧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所走過的艱辛而曲折的道路,不能不對我們的前輩們及同仁們的不懈探索與努力堅持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有了這麼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傳,中國的社會經濟史學才能衝破艱難困境,逐漸步入了一個比較繁榮的時期。時至今日,中國的社會經濟史學已經形成了兩大居於主流地位的學術流派,這就是以嚴中平、李文治、吳承 明 教授等為代表人物的國民經濟史學派新經濟史學派,以及以 傅衣淩 教授為奠基人的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派,也稱為新社會史學派。前者注重於經濟學理論的探索,並且將其運用於中國經濟歷史發展規律的考察,通過宏觀、中觀、微觀多層面及其相互結合轉變的研究,從中尋求中國傳統社會自身蘊藏著眾多的向近代化轉型的能動的積極因素;而後者則特別注重從社會史的角度研究經濟史,在複雜的歷史網路中研究二者的互動關係,注重深化地域性的細部考察和比較研究,從特殊的社會經濟生活現象中尋找經濟發展的共同規律。


後記


本書的寫作純屬偶然。200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有幸與敝校的 林端宜 老師相識。與 林 老師的第一次見面,我至今記憶猶新。近年來,閩台文化研究搞得如火如荼,福建中醫藥大學也踴躍加入到這一行列,準備成立閩台中醫藥文化文獻研究中心。很自然,閩台中醫藥的相關研究能夠彰顯我校的科研實力,當然也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借此春風,我這個歷史學專業出身專門講授政治理論課的教師似乎也能為學校的科研事業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為此,我積極主動地連夜擬就了一個課題申請並遞交上去。一天,時任公共管理系主任的 陳佳 老師突然打電話通知說 林端宜 老師想和我談談。在 林 老師面前,我不知深淺地暢談了自己的研究計畫,沒有想到竟然獲得 林 老師的首肯。從2006年起,我們夫妻二人就加入了 林 老師的研究團隊,在她主持的課題《閩台中醫藥文化文獻研究》中承擔《明清福建中醫藥大事年表》的資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從接到任務的那一天起,我們始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唯恐有負 林 老師之厚愛。在工作中與 林 老師的接觸漸漸增多,對她的瞭解也日漸加深。


 


 


http://www.amazon.cn/%E5% 8C %BB%E7%96%97-%E6%85%88%E5%96%84%E4%B8%8E%E6%98%8E%E6%B8%85%E7%A6% 8F %E5%BB%BA%E7%A4%BE%E4%BC% 9A /dp/product-description/B004J31UVM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外文化交流探繹(星學醫學其他)


作者:陳萬成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0/11/01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本論文集,涉及星學、醫學、翻譯、文學等


 


作者介紹:


陳萬成
    
香港大學文學士,澳洲國立大學文學博士。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副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與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語言學系合辦《東方文化》編輯,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翻譯學報》編委,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委任專家(語文,翻譯)。曾獲香港大學最佳教學獎(1991),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最佳研究獎(醫學翻譯,1998)。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外文化交流史與翻譯史。


 


目錄:



星學
  
杜牧與星命
  
景德二年板刻《大隨求陀羅尼經》與黃道十二宮圖像
  
關於《事林廣記》的〈十二宮分野所屬圖〉
  
唐元五星圖像的來歷──從永樂宮壁畫說起
醫學·翻譯·其他
  
湯若望的《主制群征》與翻譯
  
西醫東傳史的一個側面:「腦筋」一詞的來歷
  Pancreas
的漢譯與近代中醫學
  
明清時期對Element一詞的翻譯
  
從「革命」到「詩界革命」──關於近代幾個新詞語的來歷
  
亞瑟·韋利(Arthur Waley)(1889-1966
  
沃森(Burton Watson)編譯《中國詩選》讀後
  
關於《泛龍舟》
后話
再記
圖版目錄
圖版


 


http://tl.bookuu.com/kgsm/ts/big5/ 2010/12/31 /1893490.shtml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宗教與醫療」原來也是台灣生命醫療史的一支,當然,宗教史可以呈現的面向很廣,也不僅限於醫療層面,至少這本書看起來是相當多元的。


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


作者:林富士主編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0112


 


內容簡介:


中國宗教史究竟應該研究些什麼?1920年代,梁啟超曾針對中國宗教史研究提出一些極富爭議性卻影響深遠的看法。近幾十年來,學者大多不以梁任公所揭櫫的「教會」作為判準,他們不僅探討有教團、教會組織的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也研究那些沒有特定組織的巫覡、民間信仰、官方祀典等。連備受爭議的「儒教」,也有人深入探究。也就是說,舉凡鬼神、死後世界、禁忌、陰陽五行、巫祝活動、祠祀等,都可以納入宗教研究的對象。


  但是,想要以一本書或十幾篇論文來清楚呈現中國宗教的風貌,或完整的交代中國宗教發展的歷史軌跡,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也不是本書的目的。不過,透過這裡所收的12篇論文,我們試圖對中國宗教作出比較明確的界定。


  本書對於中國宗教的範圍、內容和特質有了比較扼要的描述,對於中國的政教關係有了比較細密而多元的論述,對於宗教在中國基層社會及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比較豐富的詮釋,對於外來宗教與中國本土文化之間的互動也有了比較均衡的看法。這12篇論文,至少可以提醒中國史的研究者,無論是要探討中國的政治、經濟,還是社會、文化,都不應忽略其宗教向度。


 


作者簡介:


林富士,1960年出生於台灣雲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中興大學歷 史學系 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史、疾病史與文化史,著有《紅色印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0)、《孤魂與鬼雄的世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漢代的巫者》(1988;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書局,2000)、《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臺北:三民書局,2001)、《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等書。


 


目錄:


《中國史新論》總序 王汎森
導言──中國史研究的宗教向度 林富士


 


蒲慕州
中國古代的信仰與日常生活
一、古代宗教與歷史研究
二、史前時代之宗教
三、商周時代之宗教
四、春秋戰國的鬼神信仰
五、秦漢時代對死後世界的想像
六、漢代的信仰與社會生活
七、結語


 


林富士
中國古代巫覡的社會形象與社會地位
一、引言
二、神話與傳說中的古代巫覡
三、先秦時期的巫官、官巫及其職事
四、先秦時期的民巫與營業之巫
五、先秦諸子對巫覡的態度
六、禁巫與抑巫
七、秦漢時期的巫覡
八、結語


 


康樂
天子與轉輪王──中國中古「王權觀」演變的一些個案
一、前言──皇帝制度與國家祭典的建立
二、從西郊到南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轉輪王即佛
四、結論


 


劉淑芬
中國畫中圖像與文字互動的表現模式
一、前言
二、禁碑令與南朝的造像
三、南北朝的佛教信仰組織
四、南北朝對疑偽經典的態度
五、結語


 


陳熙遠
孔教會──近代中國儒家傳統的宗教化與社團化
一、以孔為教── 晚清政權的最後支柱
二、教育與宗教的衝突──民國廢經罷祀的爭議
三、人道與神道之間── 孔教會宗教論述的建構
四、立「孔」為「會」──民初儒教社團化的嘗試
五、孔教會的解體
六、結語──「孔教」、「宗教」與「教會」的離合


 


卓鴻澤
正德的番、回傾向──大明皇帝對異族宗教的追求
一、前言
二、正德皇帝的番教傾向
三、正德皇帝的回教傾向


四、結語


 


莊宏誼
道教養生文化
一、前言
二、道教養生的基本觀念
三、道教養生的實踐方法
四、道教養生的禁忌──以飲食和房中為例
五、結語


 


黎志添
道教地方科儀研究──香港道堂科儀及其歷史傳承
一、前言
二、概述道教科儀傳統的歷史發展
三、宋代羅天大醮與黃籙齋
四、香港道堂法事科儀的現況和科目類別
五、香港道堂法事科儀的地方特色──朝懺二科並重
六、玄門朝科
七、禮懺誦經
八、香港道堂科儀與古代靈寶齋儀的關係
九、香港道堂科儀經本之來歷考
十、香港道堂科儀傳統之師承考
十一、結語


 


張先清
清代乾嘉道時期天主教徒的社會網絡
一、前言
二、家族
三、鄰里
四、職場
五、結論


 


康豹
中國帝制晚期以降寺廟儀式在地方社會的功能
一、前言
二、寺廟儀式──三角結構的功能
三、廟會活動中的三角結構
四、從寺廟透視新莊的歷史
五、結論


 


柯嘉豪
關於佛教漢化的省思
一、前言
二、印度佛教的特質
三、漢文化的特質
四、寫中國佛教的通史時,應不應該視中印之交流為核心問題?
五、結論


 


李尚仁
驅魔傳教──倪維思論中國人被鬼附身的現象
一、前言
二、倪維思的生平
三、倪維思論中國的宗教
四、被鬼附身的中國人
五、惡魔附身還是精神疾病?──著魔現象辯論的歐美脈絡
六、傳教論述中的魔鬼和中國基督教徒對魔與鬼的認識
七、性別與著魔現象
八、民間信仰與著魔現象
九、傳教論述中的魔鬼和中國基督教徒對魔與鬼的認識


英文目次


 


序言()可參考網站: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4268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馬伯英新版的中國醫學文化史,和他原本的兩本大書應有不少重覆之處,但看起來也有新增補的部分,真是困擾,該不該買呢?還是等看到書再說吧,現在大陸書很流行「改版重出」,內容多會新增一些東西,想看嗎?但這書一旦重印,價格往往就翻了好幾成,窮研究生還真買不下手。還是多比較再決定是否購買。


 


 


中國醫學文化史(上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1)


 


內容:


這次《中國醫學文化史》改版重梓,將筆者所著《中國醫學文化史》和《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史——中外醫學跨文化傳通》收入其中,全書以《中國醫學文化史》總其名。此次合版,就將原文化史中之佛教與中醫景教、伊斯蘭教等對中醫文化的影響醫學的跨文化傳通三章移並本版第二卷。本版第一卷中則增加了中國歷史上的天花治療和人痘預防接種術中醫文化的主流發展中醫生命之根和未來前途三章。第二卷中則增寫了中國人痘術傳到歐美的歷史、近些年西方針灸熱、中醫熱的掀起、中西醫文化比較、醫學跨文化傳通的某些規律等等內容。這些增寫章節包含了我近年在英國做中醫文化人類學研究的相關成果。


 


作者簡介:
馬伯英,著名醫學史研究者,李約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英國皇家醫學會終身院士;巴黎大學波比尼醫學院特聘名譽教授。現任英國杏林中醫研究生院院長,全英中醫藥聯合會主席, 全歐中醫藥專家聯合會執行主席。


 


本書目錄:
上卷
總序
英文摘要
自序
凡例
第一編 中國醫學起源的文化背景
第二編 本土哲學思想、宗教及政治對醫學的浸融
第三編 生態環境、科技及一般文化習俗中的醫學
第四編 中醫文而化之的過程和結晶
大事年表
主要詞索引
參考文獻

下卷
下卷原序
英文摘要
第一編 中醫文化在亞洲地區的交流
第二編 中外醫學文化在阿拉伯和歐洲地區的早期交流
第三編 近現代西方醫學傳入中國
第四編 中西醫匯通、論爭和中醫西傳
第五編 文化差異與醫學跨文化傳通的規律
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大事記
主題詞索引
附錄——關於著者
引用書目
1993
年版後記
二卷本跋語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D6%D0%87%F8%D6%AE%CE%E4%CA%BF%B5%C0&from=file&format=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記得上次是在天津遇到福士由 紀 先生,是一位非常文質彬彬、客氣的日本學者。 從竹山 老師部落格得知他出書的消息,轉貼過來。一方面為他感到高興,一方面也對該書的內容感到好奇:若談上海的衛生史,前前後後的專書和論文實在是太多了,不知他要用什麼樣新角度、新資料來切入,尋求突破,這是我比較感興趣的。


 


 


近代上海と公衆衛生防疫の都市社会史


福士 由紀【著】
御茶の水書房
2010/12/03 出版) 


摘要:
上海における近代的公衆衛生行政の導入と定着過程の検討から、多様な担い手による防疫措置の実態と社会の反応を明らかにし、衛生事業を介した国家社会個人関係の変容の歴史的展開を解明する。


 


目錄:


序章 課題設定と先行研究
第1章 伝統中国社会における伝染病と防疫措置
第2章 上海共同租界における公衆衛生行政機関の設立とその活動
第3章 20世紀初頭上海華界における公衆衛生事業の展開
第4章 1920年代前半東アジアの衛生をめぐる国際環境と上海の公衆衛生事業の制度化
第5章 上海特別市衛生局の設立とその活動
第6章 1930年代のコレラ撲滅運動国際連盟による対華協力と華租両界の公衆衛生行政
第7章 日中戦争期上海の公衆衛生行政コレラ予防運動を例として
第8章 戦後内戦期から中華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上海における公衆衛生行政
終章 近代上海と公衆衛生


作者:
福士由紀[フクシユキ]
1973年北海道生まれ。一橋大学大学院社会学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博士(社会学)。日本学術振興会特別研究員を経て、総合地球環境学研究所研究員(本データはこの書籍が刊行された当時に掲載されていたものです)


 


http://blog.sina.com.tw/ginseng/article.php?pbgid=66120&entryid=612497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疾病考古學


作者:[]夏洛特羅伯茨等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內容簡介


《疾病考古學》給我們呈獻了如何運用古病理學最先進的科學方法鑒定古代人類曾經經受的常見疾病和損傷。夏洛特·羅伯茨和基斯·曼徹斯特兩位學者從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獻資料、藝術作品和古代人骨遺存中尋找證據。他們將各種流行疾病的臨床意義和解釋與疾病本身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因果關係形象地結合在一起。
這本完全修訂過的第三版《疾病考古學》在研究方法上已經更新,涵蓋了這一令人激動的研究領域中發展最迅速的技術手段,比如用於疾病診斷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新進展,還使用了從目前仍然按照原始生存模式生活的人群中獲得的相關資料。書中的案例研究遍及整個世界,從史前時期到歷史時期的例證都包括了,向我們展示了現代的考古學調查方法是如何戲劇性地增進了我們對遠古疾病的瞭解。各章節分別詳細地討論了創傷、腫瘤、關節炎、先天疾病、傳染性疾病、齒科疾病和新陳代謝類疾病。作者們使用特定疾病和創傷的臨床醫學基礎知識給我們勾勒了一幅關於我們祖先康樂和安寧的畫面。


在古病理學研究領域,《疾病考古學》是一本集理論性、實踐性和先進性於一身的著作,其論述思路清晰、邏輯嚴謹。對於一般讀者來講,它是一本具有啟發性的導論;而對考古學和人類學的學生,以及專業的考古人或業餘的考古學愛好者、醫生、歷史學家來講,它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精華讀本。


 


目錄:
前言
致謝
人體骨骼圖
第一章 古病理學研究
第二章 研究基礎
第三章 先天疾病
第四章 齒科疾病
第五章 創傷
第六章 關於疾病
第七章 傳染性疾病
第八章 新陳代謝和內分泌疾病
第九章 腫瘤性疾病
第十章 結語:未來十年
參考書目
索引


 


作者/譯者/編者.簡介:


夏洛特‧羅伯茨教授,英國杜倫大學古病理學理科碩士的教學和研究主管,《結核病的生物考古學:一種複燃性疾病的環球視角》 2003)一書的作者;並與瑪格麗特‧考克斯合著《英國的健康與疾病:從史前時期至今》(2003),這本書已由薩頓出版社出版。 同時,她還是《麻風病的過去與現在》(2002)的資深編輯。基斯‧曼徹斯特,原布拉德大學考古學系客座講師,布拉德福德的一位醫學工作者。他發表過大量的古病理學研究論文,其中包括本書的第一版。


 


http://www.shanghaibooks.com.tw/basic/basic_cart_default.asp?ProductID=9787807138846&companyname=山東畫報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


 


作者:吳鄭重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1126


 


內容簡介:


妳每天還在大火快炒嗎?
  女人不可不知的廚房危機
  男人不能置身事外的家務革命
  謀殺婦女的建築設計、三房兩廳 一米 八的家務牢籠、
  看不見,做不完的生活徒刑、
  帶給媽媽更多工作的家庭工業革命、
  工商化的飲食趨勢、情感經濟的身體殖民、
  隱形的公寓三合院、空間大挪移的地下建築師、
  民生科技的廚房魔法盒、日常生活的身體特技、
  褪變中的家常菜、戰術操作的順從抵抗、
  改變生活,改造世界的新生活運動╱文化大革命
  ……
  這是一本出版社擔心沒市場,但印刷廠老闆卻讀得津津有味的書

  也是一本作者和同事分享,卻意外找到母親兒時摯友的書
  它是一本研究公寓廚房和女性家務處境的著作
  更是一本獻給全天下母親的書


  公寓住宅是台灣地區最普遍的住宅形式,廚房則是公寓住宅裡面積最小的活動空間。台灣女性吸菸人口遠低於男性,菸害防治也頗具成效,但肺癌卻連年高居女性癌症死亡的首因。「巧」的是,香港、澳門、新加坡、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城市等公寓密集的華人地區,也是世界女性肺癌罹患率最高的一級警戒區。這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廚房油煙與婦女肺癌的「家庭毒氣室」問題。


  本書試圖從「風險社會」的反身現代性角度切入,深入探討「女性本分」的性別家務角色、「男造環境」的居家空間、「家庭工業革命」的廚房科技,以及「飲食工業化」的煮食文化變遷所交織而成的「廚房之舞」。為此,作者特別發展出「日常生活地理學」的理論架構:一方面延續空間生產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對戰後迄今台灣公寓的生產過程提出空間病理學的現代性批判;另一方面則是導入身體再生產的社會經濟學觀點,建構出活現空間活歷身體的社會生理學脈絡。


  透過身體空間的廚房稜鏡,蜷縮在廚房裡默默奉獻的女性開始現身與發聲,隱藏在公寓住宅裡的生活風險也逐漸現形。更重要的是,當讀者充分瞭解台灣當代婦女如何深陷「家庭毒氣室」的曲折過程和艱困處境時,也吹起了將婦女從「家庭毒氣室」的家務牢籠和生活徒刑中解救出來行動號角──台灣社會迫切需要的是能夠實踐「偉大家務革命」的空間改造計畫和重新協商家務與性別的「新生活運動」。而這樣的生活反思與空間再造不僅對於地狹人稠的台灣、港澳、新加坡等華人地區極具價值,在公寓住宅火速增加的中國大陸城市,更具有防患於未然的啟發作用。


作者簡介


吳鄭重


  1963年生,台北人。台大經濟系畢業,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企管碩士,英國伯明罕大學都市暨區域研究所休閒服務與觀光組碩士,倫敦政經學院地理系哲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為都市文化性別研究、人文地理學思想、民生科學與社會工程之規劃理論、日常生活地理學、聲音與影像地理學等。著有《The Secret Life of Cities》(2001,與Helen Jarvis and Andy C. Pratt合著,Pearson Education/Prentice-Hall出版),譯有《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聯經)、《奇異傳奇》、《21世紀汽車大對決》、《縱橫美國》、《裘蘭品質領導手冊》等書。


 


目錄:



找回自在、安居的「身體空間」(代序)


第一章  一個母親之死
從母親之死談起
廚房油煙與婦女肺癌
「家庭毒氣室」與謀殺婦女的建築師?
風險社會的生活危機
勾勒當代台灣婦女的廚房生活狀態
身體與空間的廚房之舞


第二章  工業資本主義與女性家務處境
太太的歷史:「看不見,作不完」的家務工作史
順從或抵抗?:家務工作與性別角色
「男造環境」的住宅迷思
工業化與性別化的煮食家務
「活歷身體」的情境體現與性別空間的協商認同


第三章  「身體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
後學科時代的「日常生活轉向」
問題意識:從意識日常生活到日常生活批判
理論建構:「身體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
身體再生產的社會經濟學:逼近日常生活的方法論啟發


第四章  廚房劇場:分析架構和研究方法
分析架構:身體與空間的廚房劇場
研究設計:台北市成功國宅的家戶訪談
成功國宅家戶居住與飲食概況


第五章  公寓廚房的空間生產
公寓廚房的空間實踐:戰後台灣集合住宅發展簡史
台灣公寓住宅和公寓廚房的空間表述


第六章  身體再生產的「生活廚房」
公寓廚房的空間協商:社會經濟學的觀點
廚房設備與身體、空間的科技協商
煮食家務的日常戰鬥與身體空間的戰術協商
三餐飲食:身體、空間與食物的文化協商


第七章  從廚房之舞到生命之歌
回顧昨日的廚房生活
展望明日的「生活廚房」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投石信
附錄二  門口篩選問卷
附錄三  正式訪談題綱
附錄四  建築師訪談題綱


 



 


網頁(還有序文未貼,有些長,但很精彩,請自行參閱囉):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8834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吳一立教授的新書內容簡介。


以下摘要整理文字,文檔系由吳一立教授所提供,特此致謝。


 



Yi-Li Wu.  Reproducing Women:  Medicine, metaphor, and childbirth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0.



 


 


I)  The two meanings of “reproducing women”


 


A)  Women who reproduce婦女與其生育能力


 



  • What do medical texts say about women’s reproductive functions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傳統醫學書對女性生殖功能與其疾病的觀點如何?


  • How do they understand the female body and define “female difference” (from men) 醫書如何解释女性身体, 如何界定女性與男性之間的差別


  • What are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Qing-era fuke and what historical changes do they embody?  怎樣理解醫學歷代變化與清代婦科的特色

 


B)  Th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ideas about “women” 有關婦女生育的概念 的製造與復製


 



  • Who wrote and disseminated medical texts, and why? 有什麼樣的人在寫作醫書, 傳播醫學知識? 他們有什麼目的和緣由?

  • Medical legitimacy:  who is best qualified to treat women’s diseases? 什麼樣的人最有資格治療婦科病? 他的說服力來自那裡?

  • Medical multiplicity:  debates, changes, innovation (Volker Scheid’s “plurality and synthesis”) 醫學界內的多種觀點如何互相加强或反駁, 如何引起辯論,變化,和創新?

  • Interplay between material and ideological factors物質因素与思想因素的互相影响和其在醫學發展過程中的角色

 


 


 


II) Main arguments and chapter outlines


 


Chapter 1: Fuke and the Chinese literate medical tradition


a)      How fuke was historically shaped by masculine ideals of classical scholarship, government service, and family lineage 傳統婦科代表男性的知識, 其權威來自男性的社會領域, 即儒學, 官場, 家族


b)      How Qing dynasty writers articulated a relatively more benign view of female difference 清代醫學作者以一些比較良性的觀點來界定女性的特色以及其跟男性的差異


 


·        Fuke as a male-authored tradition


o       Fuke and classical medicine


o       Fuke and medical specialization in the government medical service


o       Fuke lineages


 


·        Scholarly medicine and the de-exoticization of female difference


o       孫思邈: “婦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難治” (寧治十男子, 莫治一婦)


o       張介賓: “...不知婦人之病本與男子同而婦人之情則與男子異.”


o       <醫宗金鑑>: “婦人諸病本與男子無異


 


 


Chapter 2:  Amateur as arbiter:  popular fuke manuals in the Qing


b)      How people who were not doctors shaped the extant medical corpus by compiling and publishing medical texts 愛好學的儒家,普通大众, 以及其他非醫學專家者在寫作,纂修,以及刻印醫書的重要角色


c)      How soci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shaped Qing medicine 社會, 文化, 以及歷史因素對於醫學發展的影響


 


·        Shengyuan culture and popular publishing 所謂 生員文化 和醫學的普及化


 


·        Zhulinsi texts 竹林寺的婦科書


o       Buddhist healing and medical lineages


o       Scholar-officials disseminate texts


 


·        Ye Feng and his Dasheng bian (1715) 葉風(亟斋居士)和其<達生編>


o       Amateur authors are more moral than doctors


o       Merit publishing


 


 


Chapter 3:  Function and structure in the female body


a)      How doctors defined fertility and menstrual health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male Blood, channels, and the womb 醫者解釋婦女的生育能力以及調經的問題的時候會考慮到血, 經脈和子宮之間的共同關係


b)       Why we should reject the stereotype that Chinese medicine is concerned with “function, not structure” 因此 , 我們應該不贊同 中醫重視身體功能, 而不留意於身體結構 的概念


 


·        Medical definitions of the female womb


o       Terminology


o       Morphology


o       張介賓, <類經圖翼>, 1624:  命門就是子宮


 



  • Metaphors of the womb and its role in fertility and conception

o       Passageway for Blood, origin of controller and thoroughfare vessels 衝任脈


o       Receptacle for female and male seed


o       Crucible for transforming and sustaining fetus


o       Field where one “plants” sons 種子


Chapter 4:  An uncertain harvest:  pregnancy and miscarriage


a)      How doctors drew on competing metaphors to explain the dynamics of pregnancy and miscarriage 醫者如何引用不同的隱喻來解釋妊娠的過程和流產的原因


b)      How metaphors shape medical therapy醫學思想中的隱喻對治療策略的影響


 


·        Assessing pregnancy


o       Pregnancy tests


o       False pregnancies and extra-long pregnancies


 


·        Metaphors of miscarriage


o       Securing the fetus


o       Picking unripe chestnuts


o       “Replenish yin” and cooling formulas


o       “Ripening fruit” and heating formulas


 


 


Chapter 5:  Born like a lamb:  the discourse of cosmologically-resonant childbirth


a)    How the Dasheng bian (1715) promoted the idea that childbirth is a naturally easy process, not a crisis<達生編> 怎麼樣提倡分娩是個自然為容易的正常現象


b)    How male doctors used this idea to argue that they were superior to midwives 男性醫生如何想利用易產 概念來詆毀接生婆而提高自己的權威


 



  • “Cosmologically-resonant childbirth” and the Confucian classics

o       <達生編>:“六字真言: ,忍痛,慢臨盆


o       <易經>,繫辭:“天地之大德曰生


o       <詩經>,生民:“先生如達


 



  • Historical precedents: changes in childbirth medicine from Song to the Qing

o       Resolving malpresentation:  from manual techniques to drugs


o       Birth expediting medicines:  from purging to replenishing


o       Views of intervention:  from active intervention to relying on nature


 



  • Gender and childbirth

o       Intervention and active management=inferior, female knowledge


o       Protecting natural dynamics of childbirth=superior, male knowledge


 


 


Chapter 6:  To generate and transform:  strategies for postpartum health


a)      How shenghua tang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ula for postpartum diseases 生化湯怎麼成為一個重要常用的產後通方


b)      What its history tells us about the dynamics of medical innovation 通過它的歷史分析醫學創新的過成


 



  • Background:  the material dimensions of maternal mortality

o       Doing the month 坐月子


o       Infection and tetanus


 


 



  • Resolving medical debates about the postpartum body

o       Are postpartum women inherently sick? 


o       Which factors are most important: depletion, repletion, heat, cold (虛實熱冷)?


 



  • Multiple modes of textual transmission

o       Popular panacea


o       Elite formula


 



  • How medical ideas outside fuke influence views of shenghua tang

o       Zhang Jiebin 張介賓 and “supplementing through warmth” 溫補


o       Wang Shixiong 王士雄, huoluan 霍亂and wenbing 溫病


 


 


Epilogue:  Body, gender, and medical legitimacy



  • The legacy of late imperial fuke 清代婦科的遺留

  • Rethinking the “Yellow Emperor’s Body” 重新考慮<黃帝內經>的性別概念

o       Charlotte Furth:  “androgynous body”


o       Linguistic metaphors and the “infinitive body”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宮醫藥與醫事研究


作者:惲麗梅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2010/9/2


 


作者:


惲麗梅,女,19608月有生北京。1979年考入故宮動博物院,從事文物工作30餘年。期間參加了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的學習,人民大學清史研究生班的學習。工作從事主管明清帝后寶璽、鐘錶、藥材藥具等庫房文物,科研方向始終基於所管理的宮廷文物,撰寫論文數十篇。1996年撰寫了《清房》(刊登於臺灣《歷史月刊》19961月,被美國刊物轉載);2000年參加《故宮珍品全集》(60卷)“科技卷”醫療類文物的編寫。十多年一主要從事“清代宮廷醫藥”課題的研究。現將研究成果整理輯為《清宮醫藥與醫事研究》一書出版。


 


內容簡介:


惲麗梅是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多年從事宮廷文化研究。本書介紹了明清兩代皇家的醫療機構、醫藥設施、藥材來源、藥材炮製等情況,以及光緒黃帝死亡和慈禧的保健,後妃的用藥醫療保健等情況。圖文並茂,是研究清宮文化的珍貴資料。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明清醫療機構的變遷
第二章 紫禁城內的醫藥設施
第三章 藥材來源及應用
第四章 御用藥具及藥材炮製
第五章 御醫及名醫請脈
第六章 清宮藥材貢藥與賞賜
第七章 光緒病症與死亡之說
第八章 慈祥太后的長壽與保健
第九章 晚清後妃用藥與醫療保健
第十章 阿哥生活與醫案探微
第十一章 公主生活與醫案探微
第十二章 清宮對天花等疾病的防治
附表一
附表二
後記


 


http://www.shanghaibooks.com.tw/basic/basic_cart_default.asp?ProductID=9787501030071

老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